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2024-09-19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通用8篇)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1

架空电力线路

Code of safety operation in powerengineering constructionPart

2: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L 5009.2—200

4代替DL 5009.2—1994 2004-12-1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下达2002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的安排修订的。

DL 500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分为三部分:

—第l部分:火力发电厂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第3部分:变电所

本部分为DL 5009的第2部分,是对DL 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的修订。DL 5009.2—1994颁发九年多来,为确保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确保电建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原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适用或已被淘汰,故在这次修订中做了较大的删改与增加。

本部分结合架空电力线路施工的特点,对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本部分代替DL 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本部分与DL 5009.2—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强调从技术上、措施上确保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失去保护;

—增加“文明施工”一章(见5章);

—增加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送电施工安全设施标准》中的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的各种安全施工设施:

—增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设计人员,(见3.0.1条);

—增加“爆破施工”的基本规定(见3.0.14条);

—增加“爆破器材库”的规定(见7.2.2条、7.2.5条);

——增加“自卸车”使用的规定(见9.1.12条);

——删除原标准中人力和机械装卸部分内容(原标准第85条、第88条、第93条);

——删除原标准中人力绞磨的使用规定(原标准第360条的3、4):

——增加“基础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0.1.1、10.1.2、10.1.12、10.1.13、10.2.19、10.3.3、10.3.16、10.4.5、10.5.7条);

——增加“杆塔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1.1.1、11.1.7、11.1.15、11.1.17、11.1.19、11.1.20、11.1.21、11.1.22、11.4.2、11.4.5、11.4.6、11.4.7、11.6.3、11.6.15、11.6.16条);

——增加“架线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2.1.2、12.2条);

——增加“不停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的部分规定(见13.1.1、13.1.2、13.4.1、13.4.4、13.4.10条);

——增加“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部分规定(见14.4.12、14.5.6条);

——部分条文的词句修改、顺序变更、位置调整及内容归类和增加。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的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部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起草并负责解释。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志敏、黄山祥、范龙飞、于海波、姚士东、段锋光。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遵守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应采取的措施。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llO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35kV~63kV及750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 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eqv ISO4309—1981)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T 8918 钢丝绳(eqv ISO2408—1985)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eqv ANSI/AWS Z49.1)GB 13308 起重滑车安全规程

DL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875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 SDJ 226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212212艺规程 SDJ 276 架空电力线外爆压接施212212艺规程 基 本 规 定

3.0.1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部分,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工程设计人员应按本部分的有关规定,从设计上为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0.2 对从事电工、金属焊接与切割、高处作业、起重、机械操作、爆破(压)、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0.3 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0.4 试验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包括自制工器具之前,必须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0.5 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3.0.6 主要受力工器具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并附有许用荷载标志;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严禁以小代大,严禁超载使用。

3.0.7 各种锚桩应按技术要求布设,其规格和埋深应根据土质经受力计算而确定。立锚桩应有防止上拔或滚动的措施,不得以已组立好或已运行的杆塔作锚桩。

3.0.8 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有权制止他人违章行为。3.0.9 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3.0.10 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3.0.11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3.0.12 施工人员必须正确配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0.13 遇有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水上运输、露天吊装、杆塔组立和放紧线等作业。

3.0.14 遇有雷雨、闪电、大雾、黑夜、严禁爆破施工。3.0.15 夏季、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台风、防雨、防泥石流、防暑降温等工作。3.0.16 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和防寒防冻措施。3.O.17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置和使用送电施工安全设施(见附录A)。3.0.11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3.0.12 施工人员必须正确配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0.13 遇有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水上运输、露天吊装、杆塔组立和放紧线等作业。

3.0.14 遇有雷雨、闪电、大雾、黑夜、严禁爆破施工。

3.0.15 夏季、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台风、防雨、防泥石流、防暑降温等工作。3.0.16 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和防寒防冻措施。3.O.17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置和使用送电施工安全设施(见附录A)。材料、设备的存放和保管

4.0.1 材料、设备应按平面布置的规定存放。露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积水,并应符合装卸、搬运、消防及防洪的要求。

4.0.2 器材堆放应遵守下列规定:

器材堆放整齐稳固;长、大件器材的堆放有防倾倒的措施。2 器材距铁路中心线不小于3m。

钢筋混凝土电杆堆放的地面平整、坚实,杆段下面设支垫,两侧用木楔掩牢,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4 钢管堆放的两侧设立柱,堆放高度不超过lm。5 水泥堆放的地面垫平,堆放高度不超过12包。6 线盘放置的地面平整、坚实,滚动方向前后均掩牢。

圆木和毛竹堆放的两侧设立柱,堆放高度不超过2m,并有防止滚落的措施。4.0.3 临时设施的设立或建造遵守下列规定: 临时设施与建筑物及易燃材料堆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4.0.3.1的规定。

表4.0.3-1 临时设施与建筑物及易燃材料堆物的防火间距 m

名称

名称 距离 永久性建筑 临时仓库 木料堆、木工房 根据存放物品的特性,应采用相应的耐火等级材料建造,并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3 结构应紧固、可靠,门窗向外开启。不宜建在电力线下方。如需在llOkV及以下电力线下方建造时,应经线路运行单位同意。屋顶采用耐火材料。建筑物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小于表4.0.3-2的规定。

表4.0.3-2 临时设施与电力线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

线路电压,kv 最小垂直距离,m

l~10 3

4

63~110

25

6 15 15

15 25

15 20

永久性建筑 临时仓库

木料堆、易燃物仓库 木工房

(油料库)

垛间2 25 易燃物仓库(油料库)20

4.0.4 氧气瓶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存放处周围lOm内严禁明火,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2 严禁气瓶和瓶阀沾染油脂。3 严禁与乙炔气瓶混放在一起。

卧放时不宜超过5层,两侧应设立桩,立放时应有支架固定。5 应有瓶帽和两个防振圈。6 瓶帽应拧紧,气阀应朝向一侧。7 严禁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曝晒。

存放间应设专人管理,并在醒目处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4.0.5 乙炔气瓶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班组的存放量一般不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用非燃烧墙体隔成单独的存放间,并有一面靠外墙。

存放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点距离不得小于lOm。3 存放间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存放间应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热源,其附近应设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并有防止倾倒的措施。6 瓶帽应拧紧,并应有两个防振圈。7 严禁与氧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存放间应设专人管理,并在醒目处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4.0.6 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容器必须密封。

库房空气应流通,并有专人管理。3 醒目处应设置“有毒有害”标志。

4.0.7 汽油、柴油等挥发性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容器必须密封。2 严禁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3 严禁靠近火源或在烈日下曝晒。4 醒目处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文明 施 工 5.1 施 工 准 备 阶 段

5.1.1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文明施工内容和要求,并把分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纳入发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管理范围。

5.1.2 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应划分明确,职责应落实,并设有明显标志。5.1.3 现场的材料、机具、砂、石、水泥堆放应整齐、安置有序。

5.1.4 现场的机械、设备完好、整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作业条件。

5.1.5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应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5.1.6 施工临建设施完整,布置合理,环境整洁。办公室、材料站布置整齐,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5.1.7 生活区及食堂的卫生应符合职工健康的有关规定。5.1.8 施工现场应有应急设施或措施。5.2.1 施工便道应保持畅通、安全、可靠。

5.2.2 工序安排应紧密、合理。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必须是干净、整洁、符合工艺要求的工作面。5.2.3 开挖后的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不得影响农田和生态环保。

5.2.4 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设施和文明设施及消防设施严禁乱拆乱动。

5.2 施 工 阶 段

5.2.5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胸卡,着装整齐,个人防护用具齐全。现场无“三违”现象。5.2.6 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作业点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材料应堆放整齐、可靠。5.2.7 遇悬崖险坡应设置安全可靠的临时围栏。

5.2.8 应尽量减少上下交叉作业,如必须进行上下交叉或多人在一处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高处落物、防坠落的措施。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5.2.9 施工人员应有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意识,严禁乱拆、乱拿、乱涂和乱抹。5.2.10 塔位点环境整洁,排水畅通,尽量保持原植被。施 工 用 电

6.0.1 工地和材料站的施工用电应按已批准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布设,并按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提出用电申请。

6.0.2 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应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担任,严禁私拉乱接。6.0.3 低压施工用电线路的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采用绝缘导线。2 架设可靠,绝缘良好。

架设高度不低于2.5m,交通要道及车辆通行处不低于5m。6.0.4 开关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6.0.5 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容量选用,且不得用其他金属线代替。

6.0.6 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更换好熔丝、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6.0.7 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的使用遵守下列规定: 1 不得超铭牌使用。2 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严禁将电线直接钩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4 严禁一个开关或一个插座接两台及以上电气设备或电动工具。

移动式电气设备或电动工具应使用软橡胶电缆:电缆不得破损、漏电;手持部位绝缘良好。6 不得用软橡胶电缆电源线拖拉或移动电动工具。7 严禁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8 工作中断必须切断电源。

6.0.8 在光线不足及夜间工作的场所,应设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应装设路灯。6.0.9 照明灯的开关必须控制相线;使用螺丝口灯头时,中性线应接在灯头的螺丝口上。6.0.10 电气设备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6.0.11 危险品仓库的照明应使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必须装在室外。防 火 防 爆

7.1 工 程 防 火

7.1.1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器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7.1.2 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处理,严禁焊接与切割。

7.1.3 在林区、牧区进行施工,必须遵守当地的防火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动用明火或进行焊接前,必须经林业、牧业部门批准,划定工作范围,清除易燃杂物,并设专人监护。

7.1.4 在林区、牧区进行爆炸压接时,应先将药包下方的树干、杂物、干草等易燃物清除干净。

7.1.5 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基础时,火源不得与易燃物接近,并应设专人看管。

7.2 工 程 防 爆

7.2.1 工地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有关设施必须经企业有关部门审查,并报当地县(市)公安部门许可。

7.2.2 进入爆破器材库房的人员严禁穿带铁钉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房。7.2.3 库房内严禁吸烟或带入火种。

7.2.4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库存放,并设专人保管。7.2.5 库房内必须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严禁存放其他物品。7.2.6 班组使用的少量爆破器材临时存放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经当地公安派出所同意。

必须单独存放在距烟火较远的专用房间,并设专人看管。3 雷管必须装在内壁有防振软垫的专用箱内。4 存放爆破器材的房间内不得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必须符合本部分第7.2.2、7.2.3、7.2.4、7.2.5条的规定。6 当天剩余的爆破器材必须点清数量,并及时退库。7 严禁将爆破器材带入宿舍或移作他用。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

8.0.1遵照GB36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见表8.0.1。高处作业应设安全监护人。

表8.0.1 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m 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其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

注l:通过最低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注2: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8.0.2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8.0.3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8.0.4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8.0.5 高处作业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高塔作业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8.0.6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8.0.7 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在大间隔部位或杆塔头部水平转移时,应使用水平绳或增设临时扶手;垂直转移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8.0.8 高处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8.0.9 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逐个进行。8.0.10 严禁利用绳索或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8.0.11 在带电体附件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表8.O.1l的规定,遇特殊情况达不到该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2~5 3

5~15 4

15~30 5

>30 6 表8.0.11 高处作业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 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与带电体的距离,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 离,m

≤10 35 63~110 220 2.O 3.5 1.7 2.O

4.O 2.5

5.0 4.0

330 6.O 5.O

500 7.O 6.0 整体组立杆塔与带电体的距应大于倒杆距离(自杆塔边缘到带电体的最近

侧为最小安全距离)工地起重和运输

9.1 机 动 车 运 输

9.1.1 机动车辆运输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车上应配备灭火器。9.1.2 运输前应事先对道路进行调查,需要加固整修的道路应及时处理。对路经的险桥、沟坡和坑洼路面等,应在出车前向押运人员和驾驶员交底。

9.1.3 路面水深超过汽车排气管时,不得强行通过;在泥泞的坡道或冰雪路面上应缓行,车轮应装防滑链;冬季车辆过冰河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河水冰冻程度决定是否行车,不得盲目过河。9.1.4 车辆过渡时,应遵守轮渡安全规定,听从渡口工作人员的指挥。

9.1.5 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押运和装卸人员必须乘坐在安全位置上。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拦板时,货物上不得坐人。

9.1.6 装运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遵守下列规定: 1 物件重心与车厢承重中心应基本一致。

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滚动方向必须用木楔掩牢并捆绑牢固。

用超长架装载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应设置警告的标志;超长架与车厢固定,物件与超长架及车厢必须捆绑牢固。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位与山坡或行道树碰刮。9.1.7 汽车运输爆破器材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车况必须良好,司机应有安全驾驶经验。3 车辆不得带挂车或由其他车辆拖拽行驶。

车辆应按指定路线限速行驶,遇有火源应绕道行驶。

运输途中,车辆不得在人多的地方、交叉路口、桥上或建筑物附近停留。

押运人员必须乘坐在驾驶室内;车上装载的物品应用帆布遮盖,并设置警告的标志。7 炸药和雷管应分别运输,雷管箱内应用柔软材料填实,并严禁与其他易燃物品同车运输。9.1.8 氧气瓶、乙炔气瓶的运输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瓶帽必须拧紧,防振圈齐全,轻装轻卸,严禁抛摔和滚碰撞击。

汽车装运时,氧气瓶应横向卧放,头部朝向一侧,并应垫牢,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乙炔瓶必须直立排放,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4 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

严禁将氧气瓶与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运输。6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9.1.9 用载重汽车接送施工人员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2 车厢拦板应牢固,拦板高度不低于1m。3 车上应指定安全监护人。

不得超员;乘车人员的头、手不得伸出车厢拦板;车厢拦板上严禁坐人。5 乘车人员应随时躲避路边树木及道路上方的障碍物。

9.1.10 在施工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同车携带少量炸药(10kg)和雷管(20个),但应采取防振、防火措施;携带雷管的人必须坐在驾驶室内。

9.1.11 各类拖拉机挂车不宜作为载人交通工具,如作为载人交通工具,应遵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挂车连接装置必须牢固,刹车装置必须可靠。9.1.12 严禁自卸车载人。

9.1.13 牵引机、张力机转运时,运输道路、桥梁或涵洞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牵引机、张力机的荷重。9.1.14 非自行或无消振装置的牵引机、张力机长距离转运时,应采用装载运输:短距离转场拖运时,应限制行车速度。

9.1.15 牵引机、张力机拖运前应接通与拖运机车之间的刹车和信号灯,主车上应设监护人。9.1.16 被拖运的钢丝绳卷车及线盘车上严禁装带绳筒及线盘,行车过程中,车厢上不得有人。

9.2 非 机 动 车 运 输

9.2.1 非机动车运输应遵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除指定驾车人外,其他人员不得驾车。9.2.2 装车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轮和刹车装置必须完好。

9.2.3 驾车人员应熟悉道路状况和装载物件的特性;装载物件绑扎牢固后方可行车。9.2.4 重车在险路、弯路、陡坡或泥泞、冰雪、坑洼道路上行驶时,车上人员应下车步行。9.2.5 重车下坡时应控制车速,不得任其滑行。

9.2.6 数车同时运输,应保持适当距离,不得并行和抢道。9.2.7 停车后必须把车刹住。

9.3 水 上 运 输

9.3.1 船舶运输应遵守航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9.3.2 船工及押运人员应熟悉水上运输知识和载物的特性。船只严禁超载。

9.3.3 装卸笨重物件或大型施工机械应有上级批准的装卸方案。装载时应将其落至舱底;如需装在舱面上,必须有重物压舱。

9.3.4 舱的物件应放置平稳;易滚、易滑和易倒的物件应绑扎牢固。

9.3.5 装载爆破器材的船舱内不得有电源;与机舱相邻时,应有隔热措施;船上应配备消防器材。9.3.6 用船只接送施工人员遵守下列规定: 1 乘船人数不得超员。

在深水航道上行船时,船上必须配备救生设备。3 乘船人员不得将手脚伸出船体,并不得任意在舱外走动。4 乘船人员不得在途中下水。

上下船的跳板应搭设稳固,并有防滑措施。

9.3.7 竹、木排的运输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9.4 人力运输和装卸

9.4.1 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山区抬运笨重物件或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道路,其宽度不宜小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4。

9.4.2 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9.4.3 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9.4.4 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9.4.5 用跳板或圆木装卸滚动物件时,应用绳索控制物件。物件滚落前方严禁有人。

9.4.6 钢筋混凝土电杆卸车时,车辆不得停在有坡度的路面上。每卸一根,其余电杆应掩牢;每卸完一处,剩余电杆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

9.5 机 械 装 卸

9.5.1 起重机装卸作业应按GB 6067的有关规定执行。9.5.2 起重机作业时遵守下列规定: l 吊件和起重臂下方严禁有人。

吊件吊起10cm时应暂停,检查制动装置,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起吊。3 严禁吊件从人或驾驶室上空越过。4 起重臂及吊件上严禁有人或有浮置物。5 起吊速度均匀、平稳,不得突然起落。6 吊挂钢丝绳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20。

吊件不得长时间悬空停留;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不得离开现场。8 起重机运转时,不得进行检修。

工作结束后,起重机的各部应恢复原状。

9.5.3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有技术人员在场指导。l 吊件重量达到起重机额定负荷的95%。2 两台起重机抬吊同一物件。

起重机在电力线下方或其临近处作业。

9.5.4 起重场地应平整,并避开沟、洞或松软土质。汽车起重机作业前,应将支腿支在坚实的地面上。9.5.5 起吊物应绑牢,吊钩悬挂点应与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线上,吊钩钢丝绳应垂直,严禁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好严禁松钩。

9.5.6 严禁起重臂跨越电力线进行作业。在临近带电体处吊装时,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与带电体(在最大偏斜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9.5.6的规定。

表9.5.6 起重机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 最小安全距离,m

9.5.7 起吊成堆物件时,应有防止滚动或翻倒的措施。钢筋混凝土电杆应分层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电杆应用木楔掩牢。

9.5.8 牵引机、张力机运输前应将机身上的活动零部件临时固定;装卸时应使用机身专用吊环起吊。9.5.9 起重机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铭牌规定。

9.5.10 起重作业应由起重工担任指挥,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清晰。<1 1.5

1~10 2.0

35~63 3.5

4.0

220 6.0

330 7.0

500 8.5 0 基 础 工 程

10.1 土 石 方 开 挖

10.1.1 土石方开挖前应熟悉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制定施工方案,作业时应有安全施工措施。10.1.2 在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开挖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且有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10.1.3 人工清理、撬挖土石方遵守下列规定: l 必须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2 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3 土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4 作业人员之问应保持适当距离。5 在悬岩陡坡上作业时应系安全带。

10.1.4 人工开挖基础坑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10.1.5 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10.1.6 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10.1.7 掏挖桩基础施工前应经土质鉴定。挖掘时,坑上应设监护人。在扩孔范围内的地面上不得堆积土方。坑模成型后,应及时浇灌混凝土,否则应采取防止土体塌落的措施。

10.1.8 挖掘泥水坑、流砂坑时,应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挡土板时,应经常检查其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

10.1.9 不得站在挡土板支撑上传递土方或在支撑上搁置传土工具。

10.1.10 更换挡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挡土板应待基础浇制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

10.1.11 除掏挖桩基础外,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照表10.1.1l预留。

表10.1.11 各类土质的坡度

土质类别 坡度(深:宽)

10.1.12 施工人员不得在开挖后堆放的松散堆石上行走。10.1.13 挖掘机开挖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注意工作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2 严禁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

严禁人员进入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4 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到地面。砂土、砾土、淤泥

l:0.75

砂质黏土 1:0.5

黏土、黄土 1:0.3

硬黏土 1:0.15

10.2爆 破 作 业

10.2.1 人工向施工作业点运送爆破器材遵守下列规定:

炸药和雷管必须由爆破员负责在白天领用,并严格领退手续。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携带,雷管必须装在内壁有防振垫的专用箱(袋)内,严禁装在衣袋内。运送人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m。

炸药和雷管不得任意转交他人。4 不得用自行车或二轮摩托车运送雷管。

10.2.2 人工打孔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

10.2.3 用凿岩机或风钻打孔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和风镜,手不得离开钻把上的风门,严禁骑马式作业;更换钻头应先关闭风门。

10.2.4 切割导爆索、导火索应用锋利小刀,严禁用剪刀或钢丝钳剪夹。严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导爆索。10.2.5 导火索应做燃速试验,其长度应能保证点火人撤到安全区,但不得小于1.2m。10.2.6 导火索与雷管连接应用胶布粘牢,严禁敲击或用牙咬,严禁触动雷汞部位。10.2.7 一次引爆的炮孔,必须全部打好后方可装药。

10.2.8 向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应轻填轻送,不得用力挤压药包:严禁使用金属工具向炮孔内捣送炸药。10.2.9 炮孔装药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遵守下列规定: l 孔深在0.4m~0.6m时不得小于0.3m。2 孔深在0.6m~2.0m时不得小于孔深的1/2。3 孔深在2.0m以上时不得少于1.Om。10.2.10 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

10.2.11 相邻基坑不得同时点火:在同一基坑内不得同时点燃四个以上导火索。10.2.12 在基坑内点火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坑深超过1.5m时,上下应使用梯子。2 严禁脚踩已点燃的导火索。3 坑上应设安全监护人。

10.2.13 电雷管的使用遵守下列规定:

放炮器应由专人保管,电源应由专人控制,闸刀箱应上锁。2 放炮前严禁将手或钥匙插入放炮器或接线盒内。

引爆电雷管应使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长度不得小于安全距离。4 电雷管接线前,其脚线必须短接。5 在强电场严禁使用电雷管。

爆破中途遇雷电时,应迅速将已接好的主线、支线端头解开,并分别用绝缘胶布包好。10.2.14 火雷管的装药与点火、电雷管的接线与引爆必须由同一人担任,严禁两人操作。

10.2.15 引爆前必须将剩余爆破器材搬到安全区。除点火人和监护人外,其他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区,并鸣笛警告,确认无人后方可点火。

10.2.16 浅孔爆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0m:裸露药包爆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0m。在山坡上爆破时,下坡方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大50%。

10.2.17 无盲炮时,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有盲炮或炮数不清时,对火雷管必须经20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对电雷管必须将电源切断并短路、待5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10.2.18 处理盲炮时,严禁从炮孔内掏取炸药和雷管。重新打孔时,新孔应与原孔平行;新孔距盲炮孔不得小于0.3m,距药壶边缘不得小于0.5m。

10.2.19 在城镇地区或爆破点附近有建筑物、架空线时,严禁采用扬弃爆破,必须使用少量炸药进行闷炮爆破,炮眼上应压盖掩护物,并应有减少震动波扩散的措施。10.2.20 爆扩桩基础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装药前应先检查药包或药条,不得有破裂或密封不良现象。2 应使用电雷管引爆。

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放炮前应事先与屋内人员联系,敞开玻璃门窗、挂好窗钩。

与人身的安全距离:垂直孔和斜孔的顺抛掷方向不得小于40m,斜孔的反抛掷方向不得小于20m。10.2.21 爆破器材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销毁爆破器材应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按GB 6722的有关规定执行。

10.2.22 爆破工程由当地公安部门等分包时,必须签定安全施工协议。

10.3 混 凝 土 基 础

10.3.1 人工平直、切剁钢筋时,打锤人应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应楔塞牢固。10.3.2 曲钢筋的工作台应设置稳固,扳扣与钢筋应配套。

10.3.3 切割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严禁直接用手把持。10.3.4 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内。

10.3.5 模板的支承应使用钢支撑架或方木,采用吊梁应有足够的强度,搁置应稳固。10.3.6 模板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10.3.7 拆除模板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木模板外露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弯。10.3.8 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平台应搭设稳固、可靠。1O.3.9 人工浇筑混凝土遵守下列规定:

l 浇筑混凝土或投放大石时,必须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2 坑口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3 捣固人员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走动。

10.3.10 机电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10.3.11 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机械传动处应设防护罩。

10.3.12 搅拌机在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10.3.13 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口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10.3.14 基础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或在易塌落的坑边走动。10.3.15 使用过氯乙烯塑料薄膜养护基础时。应有防火、防毒措施。10.3.16 采用暖棚养护,应采取防止废气窒息、中毒措施。

10.4 桩 式 基 础

10.4.1 桩式基础的施工场地应平整,附近障碍物应清除,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

10.4.2 作业前应全面检查机电设备,电气绝缘和制动装置必须良好,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电缆应有专人收放。

10.4.3 钻机和打桩机运转时不得进行检修;打桩机不得悬吊桩锤进行检修。10.4.4 打桩作业遵守下列规定: 1 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

起吊速度应均匀,被吊桩的下方严禁有人。3 吊桩前应将桩锤提起,并固定牢靠。

打桩时如发现异常应停止锤击,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5 停止作业或转移桩架时,应将桩锤放至最低位置。

10.4.5 作业完毕,应将打桩机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制动并锲牢,桩锤落下,切断电源。10.4.6 灌注桩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潜水钻机的电钻应使用封闭式防水电机,接入电机的电缆不得破损、漏电。2 孔顶应埋设护筒,埋深应不小于lm。3 不得超负荷进钻。

应由专人收放电缆线和进浆胶管。

接钻杆时,应先停止电钻转动,后提升钻杆。

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工作。7 应按规定排放泥浆,保护好环境。

10.4.7 人力钻孔预埋桩基础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人力钻孔和机动绞磨提土操作应设专人指挥,并密切配合。2 提升钻杆时,应有防止孔口坍塌的安全措施。

移动钻架和抱杆时,应设专人指挥:抱杆临时拉线应由专人控制。操作时作业人员应注意防滑。

10.5 锚 杆 基 础

10.5.1 钻机和空压机操作人员与作业负责人之间的通信联络应清晰畅通。

10.5.2 钻孔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进出风管不得有扭劲,连接必须良好;注油器及各部螺栓均应紧固可靠。

10.5.3 钻机工作中如发生冲击声或机械运转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10.5.4 装拆钻杆时,操作人员站立的位置应避开风电动回转机和滑轮箱。10.5.5 风管控制阀操作架应加装挡风护板,并应设置在上风向。10.5.6 吹气清洗风管时,风管端口不得对人。

10.5.7 风管不得弯成锐角,风管遭受挤压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10.6 预 制 基 础

10.6.1 用人力在坑内安装预制构件,应用滑杠和绳索溜放,不得直接将其翻入坑内。10.6.2 吊装预制构件遵守下列规定: 1 工器具和预埋吊环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抱杆根部应视土质情况与坑口保持适当距离,并采取防止抱杆倾倒及坑口塌落的措施。3 吊件应设控制绳,吊件临近坑口时,坑内不得有人。4 作业人员不得随吊件上下。

坑内预制构件吊起找正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吊件侧面。杆塔 工 程

11.1 一 般 规 定

11.1.1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区域内的环境。作业前,先清除附近障碍物或采取其他措施。11.1.2 组立(拆、换)杆塔应设安全监护人。11.1.3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11.1.4 组立铁塔时,地脚螺栓应及时加垫片,拧紧螺帽,并应及时连上接地线。11.1.5 组立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严禁有人。

11.1.6 作业现场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杆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11.1.7 杆塔组立的加固绳和临时拉线必须使用钢丝绳。11.1.8 在受力钢丝绳的内角侧严禁有人。11.1.9 钢丝绳与铁件绑扎处应衬垫软物。

11.1.10 使用卧式地锚时,地锚套引出方向应开挖马道,马道与受力方向应一致。11.1.11 不得利用树木或外露岩石作牵引或制动等主要受力锚桩。

11.1.12 组立的杆塔不得用临时拉线过夜:需要过夜时,应对临时拉线采取安全措施。

11.1.13 临时拉线必须在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方可拆除,拆除时应由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严禁采用安装一根永久拉线、拆除一根临时拉线的做法。

11.1.14 调整杆塔倾斜或弯曲时,应根据需要增设临时拉线;杆塔上有人时,不得调整临时拉线。11.1.15 组立220kV及以上杆塔时,不得使用木抱杆。11.1.16 拆除受力构件必须事先采取补强措施。11.1.17 立塔前应先检查抱杆正直、焊接、铆固等情况。11.1.18 杆塔材、工具严禁浮搁在杆塔及抱杆上。

11.1.19 高塔施工应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气象情况。11.1.20 组立(拆)高塔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

11.1.21 拆除抱杆应事先采取防止拆除段自由倾倒措施,然后逐段拆除,严禁提前拧松或拆除部分连接螺栓。

11.1.22 拆或换杆塔时应遵守本部分的有关规定。

11.2 排 杆

11.2.1 排杆处地形不平或土质松软,应先平整或支垫坚实,必要时杆段应用绳索锚固。11.2.2 杆段应支垫两点,支垫处两侧应用木楔掩牢。

11.2.3 滚动杆段时应统一行动,滚动前方不得有人;杆段顺向移动时,应随时将支垫处用木楔掩牢。11.2.4 用棍、杠撬拨杆段时,应防止滑脱伤人;不得用铁撬棍插入预埋孔转动杆段。

11.3 焊 接 与 切 割

11.3.1 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专用劳动防护用品。11.3.2 作业点周围5m内的易燃易爆物应清除干净。

11.3.3 对两端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应先在其一端凿排气孔,然后施焊。11.3.4 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作业前应对熔渣有可能落入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进行清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3 严禁携带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登高或从高处跨越。

应在无电源或无气源情况下用绳索提吊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5 地面应有人监护和配合。

11.3.5 电焊机的外壳接地必须可靠,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其裸露的导电部分必须装设防护罩。电焊机露天放置应选择干燥场所,并加防雨罩。

11.3.6 电焊机一次侧、二次侧的电源线及焊钳必须绝缘良好;二次侧出线端接触点连接螺栓应拧紧。11.3.7 电焊机倒换接头、转移作业地点、发生故障或电焊工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切断电源。11.3.8 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检查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1.3.9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曝晒,乙炔气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0℃。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

11.3.10 气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严禁换用或替用。11.3.11 严禁敲击、碰撞乙炔气瓶。

11.3.12 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浸40℃热水的棉布解冻。11.3.13 乙炔气管堵塞或冻结时,严禁用氧气吹通或用火烘烤。

11.3.14 焊接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距离明火不得小于lOm。

11.3.15 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氧气瓶应留有不小于0.2MPa的剩余压力;乙炔气瓶必须留有不低于表11.3.15规定的剩余压力。

表11.3.15 乙炔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 剩余压力,MPa

11.3.16 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氧气软管与乙炔软管严禁混用;软管连接处应用专用卡子卡紧或用软金属丝扎紧。

11.3.17 氧气、乙炔气软管严禁沾染油脂。11.3.18 软管不得横跨交通要道或将重物压在其上。

11.3.19 软管产生鼓包、裂纹、漏气等现象应切除或更换,不得采用贴补或包缠等方法处理。11.3.20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将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闭供气阀门,停止供气后再处理着火软管;不得使用弯折软管的方法处理。

11.3.21 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对人;熄火时顺序相反。发生回火或爆鸣时,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

11.3.22 焊接与切割应严格执行GB 9448的规定。

<O 0.05

O~15 O.1

15~25 O.2

25~40 0.3

11.4 地 面 组 装

11.4.1 组装场地应平整,障碍物应清除。11.4.2 山地组塔时,塔材不得顺斜坡堆放。11.4.3 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抬拉。

11.4.4 组装断面宽大的塔身时,在竖立的构件未连接牢固前,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11.4.5 山坡上组装塔片,垫高物应稳固,且有防塔片滑动的措施。

11.4.6 分片组装铁塔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绑扎牢固。11.4.7 严禁将手指伸入螺孔找正。11.4.8 传递小型工具或材料不得抛掷。

11.5 杆 塔 分 解 组 立

11.5.1 吊装方案和现场布置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工器具不得超规定使用。

11.5.2 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11.5.3 抱杆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辅材装齐,并拧紧螺栓。11.5.4 杆塔临时拉线的设置遵守下列规定:

应使用钢丝绳;单杆(塔)不得少于4根,双杆(塔)不得少于6根。2 绑扎工作应由技工担任。

一根锚桩上的临时拉线不得超过2根。4 未绑扎固定前不得登高。

11.5.5 钢筋混凝土门型双杆采用单杆起立时,临时拉线的布置不得妨碍另一根杆的起吊,亦不得妨碍高处组装横担。

11.5.6 用抱杆拆除铁塔时,应先将待拆塔片稍受力,然后拆除塔片连接螺栓,再提升拆卸。11.5.7 用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l 升降抱杆必须有统一指挥,信号畅通,四侧临时拉线应由技工操作并均匀放出。2 抱杆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员应站在塔身内侧的安全位置上。3 抱杆根部与塔身绑扎牢固,抱杆倾斜角不宜超过15°。4 起吊和就位过程中,吊件外侧应设控制绳。11.5.8 用悬浮内(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提升抱杆应设置两道腰环;采用单腰环时,抱杆项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

内拉线抱杆的拉线应绑扎在塔身节点下方,承托绳应绑扎在节点上方,且紧靠节点处。3 起吊过程中腰环不得受力,塔片控制绳应随起吊件上升位置,适当放出。4 双面吊装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及摇臂的变幅角度应基本一致。11.5.9 用座地式摇臂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抱杆组装应正直,连接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规定,并应全部拧紧。2 抱杆应坐落在坚实稳固平整的地基上,软弱地基应采取措施。3 提升抱杆不得少于两道腰环,腰环固定钢丝绳应呈水平并收紧。4 用两台绞磨时,提升速度应一致。

每提升一次,抱杆倒装一段,不得连装两段。6 抱杆升降过程中,杆段上不得有人。

抱杆吊臂上设保险钢丝绳;停工或过夜时,吊臂应放平。8 吊装时,抱杆应有专人监视和调整。

两侧同时起吊时,其起吊荷重、摇臂变幅角度、塔片控制绳角度、提升速度应基本一致。

11.6 杆 塔 整 体 组 立

11.6.1 整体组立杆塔和分解组立杆塔施工方法相同的部分,应按分解组立杆塔的安全规定执行。11.6.2 起吊前,施工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现场布置情况,作业人员认真检查各自操作项目的现场布置情况。

11.6.3 立杆塔指挥人员不得站在总牵引地锚受力的前方。

11.6.4 总牵引地锚、制动系统中心、抱杆顶点及杆塔中心四点必须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偏移。11.6.5 杆塔起立前应挖马道;两个马道的深度和坡度应一致。11.6.6 用人字倒落式抱杆起立杆塔遵守下列规定:

l 两根抱杆的根部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钢丝绳相互连接牢固。2 抱杆支立在松软土质处时,其根部应有防沉措施。

抱杆支立在坚硬或冰雪冻结的地面上时,其根部应有防滑措施。4 抱杆受力后发生不均匀沉陷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起立抱杆用的制动绳锚在杆塔身上时,应在杆塔刚离地时拆除。6 抱杆脱帽绳应穿过脱帽环由专人控制其脱落。

11.6.7 起立前杆塔螺栓必须紧固,受力部位不得缺少铁件。无叉梁或无横梁的门型杆塔起立时,应在吊点处进行补强,两侧用临时拉线控制。

11.6.8 杆塔顶部吊离地面约O.8m时,应暂停牵引,进行冲击试验,全面检查各受力部位,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立。

11.6.9 杆塔侧面应设专人监视,传递信号必须清晰畅通。11.6.10 根部监视人应站在杆根侧面,下坑操作时应停止牵引。

11.6.11 倒落式抱杆脱帽时,杆塔应及时带上反向临时拉线,随起立速度适当放出。

11.6.12 杆塔起立约70。时应减慢牵引速度;约80。时应停止牵引,利用临时拉线将杆塔调正、调直。11.6.13 带拉线的转角杆塔起立后,在安装永久拉线的同时,应在内角侧设置半永久性拉线,该拉线应在架线结束后拆除。

11.6.14 用两套倒落式抱杆同时起立门型杆塔时,现场布置和工器具配备应基本相同,两套系统的牵引速度应基本一致。

11.6.15 采用新塔拆除旧塔或用旧塔组立新塔,应对旧塔进行检查,采用补强措施。11.6.16 严禁随意整体拉倒旧塔或在塔上有导、地线的情况下整体拆除。

11.7 杆 塔 倒 装 组 立

11.7.1 现场布置和工器具的选用必须按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主要设备、工器具和主要受力锚桩除应按计算选用外,还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试验。

11.7.2 接装塔段的落地位置应事先测定,并垫实、找平;塔段落地后不得偏移。

11.7.3 现场应设统一的指挥系统,指挥信号必须畅通可靠。指挥台应设置能直接切断牵引设备电源的开关。

11.7.4 液压提升用的高、低压油泵如设在塔身附近时,其上方应搭设保护棚。

11.7.5 用滑车组提升时,提升系统滑车组的规格必须相同,穿绳方式和悬挂方向应对称。

11.7.6 提升时的l临时拉线,应由绞磨或卷扬机控制、拉力显示仪表监视;提升段的倾斜和偏移应用经纬仪监测。

11.7.7 塔段吊离地面约0.2m时,应暂停提升进行调平,使提升段保持正直并位于塔位中心后方可继续提升。

11.7.8 提升时,塔材相互碰撞或卡住,应及时处理。

11.7.9 接装时,提升系统、临时拉线必须封固,作业人员应站在塔身外侧。

11.7.10 停工或过夜时,提升段应落地,并收紧操作拉线和保险拉线,固定尾绳。如提升段不能落地,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11.8 起 重 机 组 塔

11.8.1 司机应参加道路和桥梁的踏勘。起重机工作位置的地基必须稳固,附近的障碍物应清除。11.8.2 起重前应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

11.8.3 起重机作业必须按安全施工技术规定和起重机操作规程进行;起重臂及吊件下方必须划定安全区,地面应设安全监护人。

11.8.4 整体吊装前应对铁塔进行全面检查,螺栓应紧固;起吊速度应均匀,缓提缓放。11.8.5 分段吊装时,上下段连接后,严禁用旋转起重臂的方法进行移位找正。11.8.6 分段分片吊装时,必须使用控制绳进行调整。

11.8.7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必须接地良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9.5.6的规定。11.8.8 塔件离地约O.1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11.8.9 起重机在作业中出现不正常,应采取措施放下塔件,停止运转后进行检修,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

11.8.10 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不停电与停电作业

13.1 不停电跨越的一般规定

13.1.1 跨越施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按线路施工图中交叉跨越点断面图,对跨越点交叉角度、被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架空地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下导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导线边线间宽度、地形情况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选择跨越施工方案。

13.1.2 复测跨越点断面图时,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即复测季节与施工季节的温差)。

13.1.3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施工,应严格按DL 409规定的“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制度执行。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应由电业生产运行单位签发,并按规定履行手续。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设安全监护人,电业生产运行单位必须派员进行现场监护。

13.1.4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在架线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运行单位书面申请该带电线路“退出重合闸”,待落实后方可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施工期间发生故障跳闸时,在未取得现场指挥同意前,严禁强行送电。13.1.5 在跨越档相邻两侧杆塔上的放线滑车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在跨越施工前,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安装完毕且与铁塔可靠连接。

13.1.6 起重工具和临时地锚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将安全系数提高20%~40%。

13.1.7 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表8.0.1 1的规定。13.1.8 临近带电体作业时,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用绝缘绳索,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

13.1.9 绝缘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绝缘试验,其绝缘性能应符合附录B.1l的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绝缘绳、网有严重磨损、断股、污秽及受潮时不得使用。13.1.10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13.1.10的规定。

表13.1.10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

工具名称 绝缘操作杆,m 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m

带 电 线 路 电 压 等 级

≤10kV O.7 0.4

35kV O.9 0.6

63kV 1.0 O.7

110kV l-3 1.O

220kV 2.1 1.8

330kV 3.1 2.8

500kV 4.0 3.7

注: 传递用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应按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考虑。13.1.11 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器具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额定负荷,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13.1.12 跨越施工用绝缘绳、网,在现场应按规格、类别及用途整齐摆放在防水帆布上。

13.1.13 跨越不停电线路架线施工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遇雷电、雨、雪、霜、雾,相对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如施工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应将已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13.1.14 跨越施工完后,应尽快将带电线路上方的封顶网、绳拆除。

13.2 有跨越架不停电架线

13.2.1 跨越架顶面的搭设或拆除,应在被跨越电力线停电后进行。跨越架的搭设应遵守本部分第12.1条的规定。

13.2.2 跨越架的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m;在跨越电气化铁路和35kV及以上电力线的跨越架上使用绝缘尼龙绳、绝缘网封顶时,满足如下要求:

绝缘绳、网的弛度不得大于2.5m,且距架空避雷线(光缆)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表13.2.2的规定。在雨季施工时应考虑绝缘网受潮后弛度的增加。

在多雨季节和空气潮湿情况下,应在封网用承力绳与架体横担连接处采取分流调节保护措施。3 跨越架架面距被跨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在考虑施工期间的最大风偏后不得小于表13.2.2的规定。

表13.2.2 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越架部位

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m 无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导线的垂直距离,m 有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杆)与避雷线(光缆)的垂直距离,m

13.2.3 跨越电气化铁路时,跨越架与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35kV电压等级的有关规定。13.2.4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作业人员不得在跨越架内侧攀登或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13.2.5 导线、避雷线(光缆)通过跨越架时,应用绝缘绳作引渡;引渡或牵引过程中,架上不得有人。

被 跨 越 电 力 线 电 压 等 级

≤10kV 1.5 1.5 0.5

35kV 66kV~ 110kV 220kV 1.5 1.5 O.5

2.0 2.0 1.O

2.5 2.5 1.5

330kV 5.O 4.O 2.6

500kV 6.0 5.0 3.6 13.3 无跨越架不停电架线

13.3.1 无跨越架带电跨越电力线施工,必须按DL 409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由带电作业专业人员承担。

13.4 停 电 作 业

13.4.1 停电作业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线路施工设计图中交叉跨越点断面图,会同运行人员对交叉跨越处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核对需停电电力线路的名称、电压等级、跨越处两侧的起止杆塔号、有无分支线及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电力线。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确定停电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13.4.2 施工单位应向运行单位提交书面停电申请(包括工作任务、人员状况和安全措施要求)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运行单位审查同意后,应由所在运行单位严格按DL 409规定签发"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13.4.3 停电、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送电。13.4.4 参加停电作业的人员宜使用近电报警装置。13.4.5 在未接到停电许可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

13.4.6 工作负责人在接到已停电许可工作命令后,必须首先安排人员进行验电;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的验电器或绝缘棒。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相进行;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同杆塔架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13.4.7 挂拆工作接地线遵守下列规定:

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工作班人员必须立即在作业范围的两端挂工作接地线,同时将三相短路;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也必须挂工作接地线。

同杆塔架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工作接地线挂完后,应经工作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方可开始工作。

若有感应电压反映在停电线路上时,应在工作范围内加挂工作接地线。在拆除工作接地线时,应防止感应电触电。

在绝缘架空避雷线(光缆)上工作时,也应先将该架空避雷线(光缆)接地。

挂工作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避雷线(光缆)端;接地线连接应可靠,不得缠绕。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

装、拆工作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或绝缘绳,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

13.4.8 工作间断或过夜时,作业段内的全部工作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

13.4.9 施工结束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工作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再登杆塔进行任何工作。

13.4.10 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应报告工作许可人,报告的内容如下:工作负责人姓名,该线路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等)工作已经完工,线路改动情况,工作地点所挂的工作接地线已全部拆除,杆塔和线路上已无遗留物,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可以送电。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2

关键词:电力线路,电力施工,安全控制,施工作业,作业安全

0 引言

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问题大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即生产安全、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电力施工的全过程中, 人们主张进行施工中安全的全过程控制, 保证所有作业流程都符合本文将要论述的安全施工原则, 以排除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目标, 以控制施工中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为手段, 以预测安全危险的地点、位置、人员等为具体要求, 进而为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好准备, 遏制事故的发生或危害的扩大。

1 当前电力施工作业生产的特点

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迅速, 社会各界都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是电力供应量的提高, 更要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因而, 业界目前面临着大量的电力线路施工和线路改造施工的作业要求, 当前电力施工作业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量大、压力大、要求高。

在电力施工中, 具体到安全影响因素, 客观方面笔者认为环境因素对电力施工的安全影响较大, 因为当前电力施工的流动性很强, 大多没有固定场所, 有些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 有些则在偏远不方便的山区, 并且高空作业多, 这就使得施工人员面临着多变的周边环境。

目前的电力施工策略是将施工队伍划分为多个小组, 每个小组单独负责一个区域的施工作业, 这也带来了安全管理的不方便, 因为从审核到安全措施的布置都难以用专业人员进行把关, 难以运用其他领域施工作业的安全模式, 这也使得安全漏洞增加。当然, 这本质上还是因为室外作业和流动作业的原因, 因为环境不同, 所以不能千篇一律地运用一个方式进行安全控制。

2 电力施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重速度而忽视质量

如今, 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的迅猛发展, 人们能看到大到全国范围、小到区镇范围都存在着电网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因而, 国家电网的建设和输送工程就不断增多, 区域化的电力施工也过于集中, 许多电力发电企业的施工单位的任务都趋向饱和, 压力也持续上升。因而, 有些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 不断压缩工程周期, 这必然导致施工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也进而带来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因而企业安全生产对业主和工程单位而言, 常常是利益大于安全, 而当安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 工程单位又面临着一系列涉及安全问题的财产纠葛和处理, 不仅耽误工期还增加成本, 往往是得不偿失。

2.2 征地问题的社会矛盾

除了在第一部分分析的自然环境问题外, 另一个大的威胁来自于社会因素。笔者认为今年来安全施工没有能够真正控制到合理水平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施工的征地方面。尽管不断控制和调控着相关的征地问题, 但是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还是给电力工程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阻力。常常发生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就征地利益的划分等存在纠葛, 甚至增加成本、干扰施工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因而松散, 安全管理职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人们不得不承认, 征地问题现在影响着安全施工的控制点、危险临界点的界定问题。

2.3 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问题

最直接的影响电力施工安全因素的原因就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差、专业能力不够强。

目前, 尽管电力施工行业迅速发展, 但是整体来看, 人们的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相对偏低, 我国部分区域仍然存在这一现象, 承担变电的企业项目部门仍然用劳务分包给施工队伍和外加临时雇用施工人员, 这一现象导致作业流程协调不均。原因就在于从业者的培训不够, 对生产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安全防备方法也不够, 在面临安全临时问题时, 也缺乏处理能力。

3 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方法

3.1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的诸多方法中, 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相关从业人员入手。对于施工单位和参与人员的培训必须严格, 不仅要有专业素养的培训, 保证其线路施工中的技术过关, 不遗留质量问题;同时, 也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模拟训练, 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职业道德也必须加强, 特别是对于管理者而言, 不能放松任何的环节, 必须要尽职尽责, 从施工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控制安全危机。

3.2 严格验收要求

很多质量存在问题的线路在验收时能通过的原因就是验收的要求还不够严格, 审核的制度还不够谨慎, 笔者认为在工程竣工后, 必须严格验收, 而且要建立长期责任制且落实到单位制度, 不可出现线路寿命过短却无人负责的不良现象。

3.3 健全相关法规

这一点主要针对施工中的征地问题, 这一问题当前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绝非一时之事, 需要人们长期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对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控制重视度的提高。

4结论

本文从当前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的现状出发, 总结了影响电力施工安全控制的几个主要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步措施。笔者认为, 安全控制事关重大, 但绝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徐志军.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实践与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 2007 (11) :24-26.

[2]张大伟.电力工程安全监理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 2006 (12) :16-19.

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线路;安全管理

引言

电力系统的完备与有效运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行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暴露出了电力系统配网线路操作及管理技术方面的漏洞,同时对于操作人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系统设备技术的更新,机器设备的精密度与科技含量不断加大,安全运行管理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寻求误操作出现的原因并进行预防对于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可或缺,但在目前的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损耗严重等问题,阻碍了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

1.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的现状

1.1运行管理无序

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运行管理缺少健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实际运行管理过程表现得无序而混乱;相关操作人员严重缺乏规章制度意识,操作过程不严密,没有严格遵循工程操作程序,误操作事故发生时,相关责任人员难以进行准确确定,责任分担因此不明晰;电力企业对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缺少监督,增加了操作误差出现的概率;配网线路站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数据记录模糊,难以为当前的工作提供参考,对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缺少总结与归纳。

1.2设备陈旧落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科技及新材料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力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普遍存在电器设备老化、灵敏度不达标等问题。配网线路电器设备系统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如今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电器设备的编号、名称、位置指示器等缺少明确的质量检测指标,机器设备质量难以过关;电器设备灵敏度较低,对操作人员的指示反应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机器反应时间的差异造成了诸多误差,降低了工作效率;机器设备的资金投入较低,设备维修及保养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的部件老化和功能退化。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日常维护工作重要、复杂、繁琐,稍有不慎,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一次开关设备的误跳闸,将导致电网的瓦解,危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将严重影响技术工人的操作,由于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在安全运行管理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3损耗严重

在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运行管理环节,对于电路损耗管理非常重要,电路的损耗大小不仅决定了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管理的成本高低,也为后期的维护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损耗严重,给运行管理增加了许多额外成本,也不利于工作人员维护工作的进行,同时,当遭遇恶劣的自然天气时,电路损耗更是十分严重。同时,随着我国电力节能目标的制定,高强度的电路损耗也是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应该及时加以技术革新,营造良好的电路运行管理环境。

2.提升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的举措

2.1建立运行值班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在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过程中,建立运行值班制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电力系统交接值班制度,工作人员按照值班表进行值班,在交接时,值班人员要熟悉本轮值班的内容以及工作重点,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监督,若发现安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上报,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值班人员要对正在工作状态的电器进行定期巡视,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另一方面,值班运行制度的建立要与责任归咎制度相联系,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值班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值班人员工作漏洞引起的安全运行管理事故,主管人员要进行责任追究,防止类似状况的再次发生。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和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是目前电力系统配网线路工作的当务之急,对于减少运行管理事故的发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1]。电力企业要加强相关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使得操作人员明确继电保护装置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层面保障操作的严谨性;此外,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结合现实误操作事故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配网线路保护运行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2.2建立健全配网线路接地保护系统,提高设备性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及可靠性供电要求日益提高,因此,配网线路接地保护系统的建立需要包括电波排列电压处理组件和电压保护装置两部分,同时,还需要装备动力性能较强的动力装置,现场的接地保护工作将有效地将运行中的CT回路、PT回路、跳闸回路、启动失灵回路进行准确有效地安全隔离,成功地化解了稳控系统加装施工现场的高风险,使定子接地稳控系统更加先进。配网线路定子接地系统二次回路日常维护工作重要、复杂、繁琐,稍有不慎,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一次开关设备的误跳闸,将导致电网的瓦解,危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将严重影响技术工人的操作,由于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在运行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科技及新材料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力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大部分发电站普遍存在电器设备老化、灵敏度不达标等问题[2]。电力系统配网线路中的设备技术含量较低,在高强度作业的条件下,难以顺利进行运行,因此,要加强对设备性能的优化,防止由于设备老化出现配网线路安全运行问题。

2.3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及时处理缺陷设备

在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过程中,设备如果出现缺陷,也容易造成安全运行事故的发生,对工作人员以及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及时处理缺陷设备,保证设备的更新以及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维护或回收处理,同时,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设备缺陷管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其次,对于出现安全故障的设备,要进行分类处理,同时,根据分类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设备管理办法,以保证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的有序。如果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足以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管理人员可在日程工作中进行修理和维护,进行二次使用。如果设备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缺陷已经对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运行造成威胁,设备管理人员要进报废处理。

nlc202309031547

2.4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增强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稳定性

配网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来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解决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关键。运行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及可靠性供电要求日益提高,针对接线端子的防误碰隔离工具的研制及应用,对防止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日常维护工作中发生误碰、误接线等情况,消除运行中设备误跳闸、造成人身伤害或引起高电压等级电网设备误动事故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改变传统的隔离措施,实用新型隔离工具,新型隔离工具需要满足以下特性:第一,具备较强的绝缘能力和绝缘效果,切实保障电力工作的安全进行。第二,技术措施简便,易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第三,材料取材方便,可以进行多样化操作。第四,隔离工具所需成本较低,便于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使用和普及。现场的应用有效地将运行中的CT回路、PT回路、跳闸回路、启动失灵回路进行准确有效地安全隔离,成功地化解了稳控系统加装施工现场的高风险,使电力稳控系统更加先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要求,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加强对值班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配网运行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派遣工作人员对每条配网运行线路进行实时巡查,杜绝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对工作人员的维护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责任的清晰[3]。只有建立健全电力系统配网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效益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效益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建立值班运行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配网线路接地保护系统,提高设备性能以及运行管理制度的方面加强对电力系统配网运行安全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每项工作的严谨性和实时性,促进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涛.研究如何加强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5,01:143-144.

[2]谭伟良.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通讯世界,2015,19:94-95.

[3]吕晓明.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0:87-88.

作者简介

李锡熙(1975-),男,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生产运维管理工作。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4

单位:姓名:时间:2008年5月21日

一、填空题(每题2.5分)

1、各级人员应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树立“ 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效益”的华能安全理念。

2、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 或在规定地点以外按章起重设备或重物等,必须事先经过本单位有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

3、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 临时围栏和警示标示。

4、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作业人员应被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5、作业人眼的穿戴和妆扮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和可能的部分;所有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或安全帽内。

6、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7、在机器 完全停止以前,不准进行检修工作。修理中的机器应做好防止转动的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切断风源水源气源;所有有关闸板、阀门等应

关闭;上述地点都挂上警告牌。检修工作人负责人在工作前必须对上述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8、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后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须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1.4.59、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设备的带电部分,特殊许可的工作,应遵守中国

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中的有关规定。110、遇到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电设备及发电机、电动机,应使用干式 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六氟丙烷灭火器灭火。

11、电气工具和用具应有专人保管,每6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12、行灯电压不准超过 36V;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准超过24V。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13、严禁采取口头联系联系的方式在生产区域进行工作。凡在生产区域进行不需要办理工作票的工作,必须填用生产区域工作联系单 或 生产外包联系单,由分管该工作区域的运行值班人员履行许可、终结手续,并记录备案。214、、工作许可人将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负责人,自持一份共同到施工现场,由工作许可人向工作负责人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布置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对照工作票检查安全措施无误后,双方在工作票上 签字并记上开工时间,工作许可人留存一份,工作负责人自持一份,作为得到开工的凭证。工作负责人即可带领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5、工作票一般应在开工前 一 天,送交运行班长,由运行班长对工作票全部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 填好补充安全措施,确认无问题后记上收到工作票时间,并在接票人处签名。审查发现问题应工作人应询问清楚,如安全措施有错误或重要遗漏,工作票签发人应重新签发工作票。

16、工作中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两票: 工作票 票操作票票,三制:交接班制设备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制。

17、工作如果不能按计划期限完成,必须由工作负责人办理延期手续。

18、在生产工作中应做到一不伤害自己,二不伤害 别人,三不被别人伤害。

19、检修工作开始以前,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确定正确的执行。

20、设备、系统变更后,工作负责人应将检修情况、设备移动情况以及运行人员注意事项 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待,并在检修交待记录簿或设备变动记录簿上登记清楚后方可离去。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对)

2、事故抢修的时间限定以不超过8小时为宜。(对)

3、沟道或井下温度>50℃时不能进行工作,在40-50℃间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流工作和休息。(对)

4、电动工具和安全带都是一年试验一次。(错)

5、延期手续只能办理一次。如需再延期,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注明原因。(对)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应对哪写事项负责?(专工以上答工作票签发人;检修答工作负责人、运行答工作许可人)

答:

一、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到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和完善,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二、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确以完善和正确的执行

三、对共作负责人正确的说明那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危险

四、对工作票所到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的疑问,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要求详细补充。

2、事故调查中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

一、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

二、事故当事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三、事故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四、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不放过

3、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有何危害?

4、在生产现场进行检修,哪些情况必须填热力机械工作票或外包热力机械工作票?

凡在热力、机械和热控设备上进行安装、检修、维护和试验的工作,需要对设备采取安全措施的或需要运行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保障人身、设备运行安全措施的,必须填用热力机械工作票或外包热力机械工作票。

5、外包工作票应如何管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

1、谈你在工作中的主要危险点有那些,以及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体会?

2、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发生疑问该如何处理?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5

1.110kV××站35kV#2母线上有出线三回,其中南×石线#327变电、线路设备已经报停,南×明线#325变电设备已经报停,但是线路带电,×长线#326设备在役运行(长期处于停用状态)。3月1日,变电所在110kV××站进行35kV2段母线停电工作,工作任务是35kV2段母线及出线设备、旁路母线设备预试小修,保护校验,更换母线避雷器,×长#326路、#3263刀闸、#3265刀闸与穿墙套管之间引线拆除。上午7:40分变电所操作队人员将35kV旁路、35kV2段母线#2PT转停用,35kV分段#300路、#2变总路#302、35kV旁母转检修。由于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误认为×明线#325路已停用,而未对线路侧采取安全措施(而实际上情况是35kV×明线线路有电,#3253刀闸静触头带电)),同时许可人安排另一操作人将所有35kV出线刀闸间隔网打开。9:10分工作许可人带领工作负责人等人一道去工作现场交待工作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带领二个民工做35kV2段母线设备清洁。9:56分一民工失去监护,单独进入×明#3253、#3255刀闸网门内,右手持棉纱接近#3253刀闸C相静触头准备清洁,此时#3253刀闸对肖右手和左脚放电致使肖倒地。随即在场人员将伤者送市急救中心抢救,后转送××医院治疗。伤者右手腕及左脚姆趾截除。请分析事故中暴露的“三种人”和工作班成员执行《安规》、履行安全责任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职岗位谈谈自己应履行的安全责任以及应该如何履行。(15.0分)

答案:

1、工作票签发人事先没搞清楚设备的运行状态,开了一张不合格的工作票,在工作票中漏掉了部份安全措施,对危险点也没交待清楚。

2、工作许可人不认真审查工作票,对票中安全措施不完善的问题没及时发现,对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也不认真检查,随意打开设备间隔网门。

3、工作负责人不认真审查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明知线路侧设备未挂地线的情况下仍带领民工继续从事清洁工作。

4、工作班成员对工作内容、安全措施不掌握,对危险点不明确,失去监护单独工作。

2.2004年8月5日,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相对控股的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名临时工,操作40摇臂钻进行工件打孔过程中,在工件未固定的情况下,违章作业,造成工件被钻头带动旋转,击中其右上腹,造成十二指肠断裂,送医院抢救,进行了手术治疗,8月12日因心衰死亡。试分析该作业人员违反了本《规程》的哪些规定?(5.0分)

答案:违反了《安规》13.4.5“使用钻床时,应将工件设置牢固后,方可开始工作”的规定。

3.6月4日××变电站施工需25吨吊车吊装架构,6月5日19:00时,当日吊装工作结束后,运输公司吊车驾驶员王××(该同志无吊车操作证)在收杆收绳时操作失误,误将收主钩绳操作成收副钩绳,由于副钩绳速度快,失去闭锁,操作时副钩抛出,从操作室顶端坠落到王××腹部,造成重伤。试分析:这起事故违反了本规程什么规定?(5.0分)

答案:违反了《安规》14.1.2“ 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其合格证种类应与所操作(指挥)的起重机类型相符合”。

4.6月30日,××供电公司检修一公司对220kV××变电站#1站用变及#1站用变316开关、316开关电缆、316保护仪表进行预试检验工作。10时10分,运行值班人员对检修设备停电操作完毕并做好安全措施后,将316开关柜前后下层柜门打开.随后由值班负责人周×甲会同工作负责人熊××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安全措施,交待安全注意事项,许可开工。10时24分,控制室喇叭响,警铃响,#1主变310、308、314开关跳闸。经现场检查,发现工作班成员周×乙触电,电弧将周×乙、熊××烧伤。周×乙烧伤严重,熊××面部上半身部分烧伤,现已住院救治。据医院初步诊断,周×乙全身烧伤面积约80%,其中约60%为Ⅲ度烧伤,熊××灼伤面积约20%。事故直接原因:在对316开关进行检修时,工作负责人熊××和工作班成员周×乙共同将XGN9-10-041型开关柜上层柜门打开,周×乙进入10kV带电母线及316

1刀闸柜内时导致放电短路,(工作票上已经注明“3161刀闸靠10kV母线侧带10kV电压”,不属本次工作范围),酿成了人身重伤事故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请分析事故中暴露的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和装置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在工作票中所列人员身份)谈谈应吸取的教训。(15.0分)

答案:1、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熊××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3.2.10.2条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之一“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之三“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的规定,没有安全地组织本次检修工作,并且在开工之前没有将工作任务和危险点详细告知工作班成员。究其原因是工作负责人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停电范围不清楚就开工,超停电范围作业。结果是既伤自己,又伤别人,严重失职。2、工作班成员周×乙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0.5条的规定,在不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危险点的情况下就盲目工作。

3、“五防”闭锁不完善,在开关检修并且母线带电的情况下,上层柜门不能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带电区域。

4、按照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工作班成员等不同身份,按照《安规》3.2.10谈相应的安全责任。

5.变电检修工区按照计划在某变电站220kV门型架构上进行出现悬垂清扫工作(门型架构距地面垂直距离为7米),工作人员孙XX清扫完一相悬垂后,在转移过程中,解除安全带,骑在架构横梁上进行转移,所携带250mm扳手从电工钳套中掉出,孙XX下意识去抓扳手,不慎身体失去平衡,从7米高门型架构跌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分析案例中违反《安规》的事项。(5.0分)

答案:违反《安规》15.1.9: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安全保护。违反《安规》15.1.11: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6.2002年5月17日约14:30,××电厂所属×公司维护班技术员吴××带领工作人员张×检修一台380V直流电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启动开关断开。约17:15,在没有切断电焊机电源的情况下,吴××蹲着身子拆除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导致相间通过双臂短路触电。立即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检修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了本《规程》哪些规定?发生该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15.0分)

答案:

1、违反《安规》13.4.2.3:在使用电气工具中,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或暂时停止工作以及遇到临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2、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⑴使用正确方法,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⑵对触电者进行基本情况检查,视伤害情况实施紧急救护; ⑶拨打救护电话或立即汇报本单位领导,通知医务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抢救。

7.2005年4月25,××变电公司试研中心理化试验一班工作人员到芦城变电站进行工作,工作内容为110kV城辛二115开关及电流互感器的预试。工作人员进站后,工作负责人马某去值班室签订工作票,工作班成员刘某等三人到110kV115开关前做试验的准备工作(此时115开关仍在运行),当接好兆欧表相线和屏蔽线后,工作人员刘某想校对兆欧表的准确度,就摇动兆欧表对工作人员王某说“摇一下”,此时王某认为是要测量开关绝缘,就举起了带兆欧表线的绝缘杆,在接近过程中,兆欧表线对110kV115开关A相三角箱放电,造成110kV4号母差保护动作,110kV4号母线停电。试分析该事故中作业人员违反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哪些规定?(15.0分)

答案:本次事故的发生原因为工作班人员在现场设备尚未停电,未办理开工手续的情况下进入作业现场进行试验准备工作,主要违反《安规》如下几条:

1、违反《安规》3.4.1条: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2、违反《安规》11.1.1条:高压试验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

3、违反《安规》11.1.2条 :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向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交待邻近间隔的带电部位,以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8.某地市供电公司220kVXX线路CT发生故障,造成线路停电,因本条线路主供市区110kV变电站,负荷大,停电后造成限电拉路,影响部分工厂、居民用电。公司领导决定连夜立即更换CT。当时天气为大雾,风力7级。变电检修工区因时间紧,没有制定安全措施,只是派专人现场监护。CT更换现场周围有许多电缆沟,部分电缆沟盖板已损坏,由于现场照明不足,人员车辆多,现场较为混乱,有三位工作人员先后掉入电缆沟,将腿撞伤。分析案例中违反《安规》的事项。(15.0分)

答案:

1、违反《安规》13.1.3:变电站(生产 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应覆以与地面齐平而坚固的盖板。

2、违反《安规》15.1.14: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同时,应设置安全标志,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3、违反《安规》15.1.16: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抢修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4、违反《安规》13.3.4: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

9.2005年6月22日上午8时10分左右,A市B供电公司计量班副班长吴×根据客户计量设备装接单以及C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业务员吴××要求,安排李××(死者,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彭×、司机熊××,驾驶车辆前往D商业街配电房安装计量表计及终端控制器。8时40分左右,李××、彭×、熊××到达D商业街配电房,由于当时门已上锁,李××通过吴××告知的电话找到C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D商业街工地相关负责人邓××,邓××随即指派工作人员黄××(非电工)到达配电房为工作人员开门。李××等开门后进入高压配电室来到计量柜前,并询问黄××设备有没有电时,黄××答:“表都没装,怎么会有电!”,然后李××吩咐工作班成员熊××从车上将工器具及表计以及终端控制器等搬下车,工作班成员彭×蹲在旁边开始松表接线端子螺丝,李××本人则通过电话询问副班长吴×高压计量箱变比情况(因该计量箱有两档变比,且已安装就位),吴×电话告知其该高压计量箱变比数据,然后李××一人走到高压计量柜前,打开计量柜门(门上无闭锁装置),蹲下将头伸进柜内(估计是查看柜内设备安装情况或互感器铭牌),高压计量箱带电部位当即对李××放电,李××触电后倒在地上。此时,正在背对着李××做相关准备工作的彭×以及正从车上向配电房搬东西的熊××见到李××触电倒地,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和向领导汇报,同时对李××实施人工呼吸。9时30分,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将李××送往A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经A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0时55分死亡。请分析上述案例应吸取的事故教训,并结合本岗位谈谈如何理解“违章就是事故之源,违章就是伤亡之源”,如何做到“三不伤害”?(15.0分)

答案:安全责任根据在工作票中所列的身份,按照《安规》3.2.10写相应部分。

10.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高压试验班工作负责人王XX带领工作成员张XX、李XX在220kV某变电站进行220kV1#主变高压试验工作。此变压器本体距地面高度2.8米,220kV侧套管距地面高度3.4米。因主变本体做试验需要拆除220kV侧套管引线,张XX在无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独自一人爬上套管去拆除引线接头上的螺丝,当拆到最后一组引线接头时,由于用力过大,脚下打滑,从套管处跌落至地面,造成头部严重脑震荡,左臂粉碎性骨折。分析案例中违反《安规》的事项。(15.0分)

答案:违反《安规》15.1.1: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违反《安规》15.1.3:高处作业均应先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违反《安规》15.1.5: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

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m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11.××供电公司配电工区进行10kV电缆敷设工作,到达××无人值班配电站10kV开关室墙外随即进行电缆沟开挖时,造成运行电缆损坏。问:此次事故中工作人员违反安规哪些条款?(15.0分)

答案:

1、违反《安规》12.1.2条:若进入变、配电站、发电厂工作,都应当值运行人员许可;

2、违反《安规》12.2.1.1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图纸,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电缆敷设位置及确保不损坏运行电缆和其他地下管线。

12.1998年5月9日,××电业局高压公司高试班在220kV建德变进行新建2386线开关均压电容电容量试验,工作负责人为高试班班长郑××。8时55分,从B相开始试验,当做到B相开关线路侧第二只均压电容时,负责高压侧拆、接试验引线的周××被引线上的感应电麻了一下,向负责人提出“有感应电”。郑××就叫周××去帮王××记录数据,由自己去拆接试验引线。9时30分左右,做A相开关线路侧第二只均压电容试验,王××加压记录下数据后,未呼唱试验结束,也未告知其他人员想再复测一下数据,又按下了仪器上的自动加压按钮,而此时郑××自认为试验已完成,就擅自去拆试验引线,导致触电,郑××随后瘫倒,17时35分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事故中作业人员违反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哪些规定?(15.0分)

答案:工作负责人安排周××帮王××记录数据后,以后的工作失去了试验指挥和监护人,郑××拆试验引线时,未联系试验电源是否断开,也未得到操作人员的呼唱许可,就擅自拆试验引线,导致触电。主要违反《安规》如下几条:

1、违反《安规》11.1.6条:加压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使用规范的短路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经确认后,通知所有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2、违反《安规》11.1.7条: 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放电、短路接地。3、违反《安规》3.4.3条:工作负责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有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参加工作。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13.××供电公司检修工区试验班在110kV××变电站进行出线电缆耐压试验。本次的工作负责人为李××,工作人员为张××、王××。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更换试验引线,试验人员张××未将试验电缆进行充分放电即更换试验引线,造成人身触电。问:此次事故中工作人员违反安规哪些条款?(15.0分)

答案:

1、工作负责人违反《安规》3.4.1条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2、工作班成员违反《安规》11.1.7条: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放电、短路接地;

3、工作班成员违反《安规》12.2.2.6条:电缆试验结束,应对被试电缆进行充分放电,并在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待电缆尾线接通后才可拆除。

14.8月7日,XX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安排综合服务班进行110kV川X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检查消缺及35kV川X联线56间隔、110kV川Y线89间隔线路带电显示装置检查工作。工区副主任王××签发了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一张,工作内容为“保护室微机五防机装置检查;室外110kV、35kV设备区防误锁检查,线路带电显示装置检查”,计划工作时间为8月9日8时30分~21时00分。8月9日,综合服务班班长、工作负责人曹×带领工作班成员赵××到达川X变电站。10时10分,工作许可人张××向曹×交代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后,曹×与赵××开始工作。13时15分,检查工作结束,因川X联线线路带电显示装置插件损坏,缺陷未能消除,工作负责人曹×离开工作现场,准备办理工作终结手续。赵××怀疑是感应棒的原因造成带电显示装置异常,于是私自跨越已经围好的安全围栏和爬梯上“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登上35kV川X联线562刀闸构架,13时30分,赵××因与带电的562刀闸线路侧触头安全距离不够,发生触电后从构架上坠落至地面,站内人员当即联系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19时3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请分析本次事故原因、暴露问题,并结合本职岗位谈谈应吸取的事故教训。(15.0分)

答案:如何履行:严格遵章守纪,互保互醒,等。

15.12月1日12时21分,××送变电工程公司在330kV××变电站三期扩建施工中,施工吊车没有设置专人指挥,吊臂与330kVⅠ母线距离过近,引起C相母线对施工吊车放电,330kV母差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Ⅰ母线停运。14时39分,330kVⅠ母线恢复运行。试分析:这起事故违反了本规程什么规定?(15.0分)

答案:违反了《安规》14.1.4:“一切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作业前应向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均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违反了《安规》14.2.3.4:“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表14-1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的规定

16.1999年8月31日,××供电公司所属×工程公司,在一承包工地,进行某线路变电站侧穿墙套管至#1杆之间更换导线的工作,工作负责人正在变电站围墙外监护执行现场装设#1杆挂接地线的工作;在尚未完成全部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工作班成员黄××在未许可开工的情况下,即向变电站围墙内工作现场搬运铝合金人字梯(高约4m),触及正在运行的10kV某线路边相,造成触电。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了《本规程》的哪些规定?(15.0分)

答案:

1、违反《安规》规定主要有: ⑴ 违反《安规》13.1.11条:在变、配电站(开关站)的带电区域内或邻近带电线路处,禁止使用金属梯子; ⑵ 违反《安规》13.1.10条:在户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部分足够的安全距离。(3)违反《安规》3.4.1条: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4)违反《安规》3.4.2条: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阀厅室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17.××电力公司在××杆塔试验基地拆除试验塔施工中,送电工曲××准备拆塔挂吊点时,在攀爬过程中失去安全带的保护,从铁塔上约42米高处坠落至地面。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拨打了120急救中心。待120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经120医护人员现场检查,伤者曲××已经死亡。问:此次事故中工作人员违反安规哪些条款?(15.0分)

答案:

1、杆塔作业人员违反《安规》15.1.9条: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栓牢。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安全保护。

2、现场其他施工人员应按照《安规》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实施紧急救护。

18.4月18日,××超高压输变电公司220kV××变电站35kV闸刀专项大修工作,14号主变及5号接地变35kV停役。操作任务为:

一、14号主变从220kV热备用改为冷备用;

二、14号主变35kV从热备用改为开关检修;

三、5号接地变35kV从热备用改为开关检修,总共39步操作。担任该项操作的监护人是吴×,操作人是朱××,于5:00调度许可开始操作。在操作到第20步“在14号主变35kV开关变压器侧验电、挂接地线”时,由于微机“五防”电脑钥匙的电池不足,无法打开14号主变35kV开关变压器侧接地点处的机械编码锁,朱××就去控制室取解锁钥匙,走到楼梯口时遇见××集控站站长王××,朱××问:“王××,电脑钥匙没有电了,你有解锁钥匙吗?”王××到备品间内取出了一把备用的机械编码锁的解锁钥匙交于

朱××,并关照了一声:“小心点!”,随后王××就回控制室,朱××与吴×一起用解锁钥匙进行解锁操作。在操作完14号主变35kV开关变压器侧验电、挂接地线后,两人取了另一副接地线一同走到5号接地变35kV副母闸刀处,同时将操作梯子也移到该处,朱××发现5号接地变35kV副母闸刀的电磁闭锁无法提示开关位置情况(该电磁闭锁为老式产品),就提出自己先去检查一下5号接地变35kV开关的实际位置(第26步操作步骤),以确定开关在拉开位置后再执行第27步操作步骤,即:“拉开5号接地变35kV副母闸刀”。吴×同意朱单独去检查,自己留在5号接地变35kV副母闸刀处。当朱××进入5号接地变35kV开关室后,隔墙等候的吴×大声问他:“开关拉开了没有?”朱在检查开关确已拉开后大声回答:“拉开了。”然后,朱就离开了5号接地变35kV开关室。当朱在返回途中,听见操作走廊内一声巨响,朱××立即奔进35kV高压室,发现站内另一班操作人员正在给吴×灭火,并与其他人员立即将吴×急送至××电力职工医院抢救。经医院初步诊断,吴×全身烧伤面积为75.5%,其中三度烧伤达56.5%。请分析该事故中的违章行为,结合本职工作谈谈对反违章的认识,以及如何吸取事故教训。(15.0分)

答案:违章:

1、当值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倒闸操作规定,单人、跳步操作。在失去监护的情况下单独一人检查5号接地变35kV开关位置和加挂5号接地变35kV开关母线侧接地线。

2、擅自解除“五防”闭锁装置。在微机“五防”电脑钥匙电池不足的情况下,不遵守有关解锁规定,擅自解锁操作。

3、在加挂接地线以前,不认真检查闸刀实际位置,不进行验电。

4、集控站站长在执行“五防”解锁规定时,未能以身作则,导致站内在执行规程制度上缺乏严肃性。吸取教训:

1、违章是事故之源,违章是伤害之源。

2、严格遵守安规和调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跳步不漏项。

3、加强“五防”装置维护管理和解锁用具管理,严禁擅自解锁。

4、加强事故学习、安全教育和培训。等等。

19.根据安排,1月6-25日期间220kV×变电站Ⅱ段母线部分刀闸进行更换(Ⅱ母线所有开关上Ⅰ母线运行,旁路290号开关带263号开关)。1月13日上午10时19分,当在吊装拆除2632号刀闸的A相隔离开关时(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吊车左侧脚架下沉,整体向左侧工作面倾斜,吊车臂下压至Ⅱ段管型母线的C相,致使2632号刀闸间隔管型母线支持瓷瓶断裂和母线移位。同时,吊车起吊绳在吊车整体倾斜中,触及Ⅱ段母线A相,A相管母线受力后,2632号刀闸间隔管型母线支柱瓷瓶断裂,A相管母线下落到相邻间隔220kV2632号开关引线上,从而造成在其旁边带电运行的Ⅰ段母线短路。试分析:这起事故违反了本规程什么规定?(15.0分)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6

电站部分)》相关说明

安全二处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所基建、技改施工现在执行的安全规程是1997年原电力工业部发布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1997。随着十余年来电力体制改革、技术经济进步,上述“电建安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公司当前施工安全的要求。

总部安监部委托华东电网公司(华东分部)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编写了《国家电网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现在正式印发执行。并做如下补充说明:

1、本企业标准是以原行业标准“DL5009.3-97”为基础,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完善、补充,形成的公司标准。应该说二者变化不是很大,基本没有矛盾,实际执行中应优先执行公司标准。

2、根据工作安排(晚于我们决定编制企业标准至少一年),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承担单位,受中电联委托,正在组织起草新的电力行业标准(电建安规的线路和变电所两个标准),预计2013年颁行。新的行业标准,变化可能要比现在这个企标大得多。新行标出来后,再决定我们现在的企标是

否修改、废止(直接执行新行标)。

3、实际执行过程中,如遇问题,可电话联系安监部安全二处,我们负责转告编写组,给予解答。2012年,我们计划安排相关的宣贯培训工作。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线路施工,输变电工程

0 引言

近几年, 国家加大了电力建设投入, 电力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输变电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越来越短, 使得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输变电项目的安全管理。

1 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 制订了安全管理规范性文件

目前, 针对输变电项目的安全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基建[2011]1753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16号)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在2005年, 国家电网公司还专门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补助费、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规定》用于对输变电施工给予安全措施补助。

1.2 积极开展了安全评估活动

一般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的分包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价, 而网省公司主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其所属的施工、监理企业的分包安全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同时, 还将施工、监理企业的分包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公司开展的施工、监理企业资信评价中, 并将各在建工程及所属施工、监理单位的分包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基建管理综合评价和对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中, 进行量化扣分。

此外, 专门制订《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对输变电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评比。

2 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2.1 安全管理多为事后管理

线路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多属于事后经验型, 注重事后评估和考核, 缺少对事故根源的分析, 未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因而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日常管理中, 难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电力工程项目的总量增加, 投资规模也保持较高水平, 使得线路建设和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一直采取事后补救方式, 那么当电力建设施工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时, 其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容易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2.2 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薄弱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分为变电站建设和输电线路建设2大部分。变电站建设及改造项目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小, 过去各电力企业都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 且安全管理模式较成熟, 能有效地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基本可以满足和适应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要求。而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范围广、人员结构配置复杂, 并且具有特殊性、分散性、流动性特点, 因而安全管理的可控性较差, 往往是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区。由于线路施工条件差,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经常配备不足, 管理人员“一岗多责”现象普遍, 且无专职的安监机构和人员, 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安全管理的效果。

2.3 对500 kV及以上输变电建设工程管理不足

500 kV及以上高压线路的输送量大, 一般都采用四分裂导线, 为防止导线损伤, 必须采用张力放线, 需要张力机和牵引机等特殊机具, 而这类设备的运输、管理、操作方面的安全问题较多。目前部分线路工程还由民营企业承建, 资金、建设规模、人员配置、观念等无法满足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要求, 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2.4 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部分管理人员只是为应对上级检查和评估, 而将安全工作流于形式, 安全措施细化不到位, 没有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许多管理者忽视了安全生产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导致安全工作不到位。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存在浮躁思想, 平时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 不能掌握第一手真实的现场信息, 不能细致分析现场安全隐患, 并且对制订的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准确性没有概念, 因而不能真正落实安全措施, 往往造成指挥失灵, 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完善线路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安全意识

保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提高安全意识的根本目的。输变电工程的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项目效益的前提,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项目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首先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带动职工重视安全, 并将安全工作从事后评估转为事前预防, 进而为职工安全提供保障,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重点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以提高其警惕性, 防范安全风险。

3.2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1) 提高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组织安全知识和施工技能培训班, 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 从而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 提高其对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以及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管理人员要能够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 并制定和落实相关控制措施。此外, 当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时,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

(2) 规范施工人员实际操作。对项目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 以提高其安全操作的技能, 从而保证他们可以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通过健全生产监督体系, 实行安全标准化监督, 并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3个环节全方面强化安全生产。此外, 要完善各环节的安全监督标准, 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保护设施、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 能很好的保障线路施工的安全状况。通过对各级部门、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 并与各级、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 签订责任书后要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加强监督和考核, 一旦发现管理失职的情况要按责任书追究其责任, 从而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

(5) 将安全控制关口前移。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将安全控制关口前移, 以防患为主。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 并在施工现场开展危险源调查, 列出危险点清单, 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 控制并消除危险源, 预防事故的发生。此外, 要根据每个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订应急处理方案, 必要时可以对预案进行学习, 以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3.3 加强工程外包管理

(1) 加强对承包方安全资质的审核。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发包前不仅要审核承包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业绩, 还需要严格审核其工程技术员、特种行业操作持证、机械及工器具、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安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2) 规范施工安装合同中的安全责任条款。在承包合同中不仅要注明工期、工程施工范围、工程质量、工程价款, 还应拟定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的安全责任条款, 尤其要细化承包商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此外, 还要注明对承包人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特殊工种人员持证要求、员工安全知识培训等要求。

(3) 规范安全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 发包方应召集承包方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员、安监负责人, 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安全交底。在工程施工中, 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可能引起爆炸、触电、中毒、高空坠落等的特殊现场作业点, 发包方应事先对承包方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并要求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无论是全面综合安全交底还是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双方均应履行签字手续。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用电量必然会逐年增加, 电力线路工程也会增多。相关企业应认真分析电力线路施工工程特点, 通过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有效保证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友云.浅谈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 2009 (3)

[2]和学志.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探析[J].云南电业, 2009 (2)

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 篇8

关键词:电气设备 电力线路 电缆 变压器 配电柜 发电机 安全管理

1.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

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在部分工厂中,往往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和运行维护重视不够,导致个别区段的电力线路的安全性降低,增大了发生电气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工厂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对厂区架空线路,一般要求每月进行1次安全检查。如遇大风大雨及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时,还需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1电线杆子有无倾斜,变形,腐朽,损坏及基础下沉等现象。

1.2沿线路的地面是否堆放有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物质。

1.3沿线路周围,有无危险建筑物。应尽可能保证在雷雨季节和大风季节里,这些建筑物不致对线路造成损坏。

1.4线路上有无树枝,风筝等杂物悬挂。

1.5拉线和板桩是否完好,绑托线是否紧固可靠。

1.6导线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过热发红,严重老化,腐蚀或断脱现象;绝缘子有无污损和放电现象。

1.7避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线有无锈断情况。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重点检查。

2.电缆线路的安全检查

电缆线路一般是敷设在地下的,要做好电缆的安全运行与检查工作,就必须全面了解电缆的敷设方式,结构布置,走线方向及电缆头位置等。对电缆线路一般要求每季度进行1次安全检查,并应经常监视其负荷大小和发热情况。如遇大雨,洪水等特殊情况及发生故障时,还须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电缆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2.1电缆终端及瓷套管有无破损及放电痕迹。对填充电缆胶(油)的电缆终端头,还应检查有无漏油溢胶现象。

2.2对明敷的电缆,应检查电缆外表有无锈蚀,损伤,沿线挂钩或支架有无脱落,线路上及附近有无堆放易燃易爆及强腐蚀性物质。

2.3对暗设及埋地的电缆,应检查沿线的盖板和其它覆盖物是否完好,有无挖掘痕迹,路线标是否完整。

2.4电缆沟内有无积水或渗水现象,是否堆有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

2.5线路上各种接地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断股和锈蚀现象。

3.车间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

要搞好车间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工作,也必须全面了解车间配电线路的布线情况,结构形式,导线型号规格及配电箱和开关的位置等,并了解车间负荷的大小及车间变电室的情况。对车间配电线路,有专门的维护电工时,一般要求每周进行1次安全检查,其检查项目如下:

3.1检查导线的发热情况。

3.2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

3.3检查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母线槽及接地接零装置等的运行情况,着重检查母线接头有无氧化,过热变色和腐蚀等情况,接线有无松脱,放电和烧毛的现象,螺栓是否紧固。

3.4检查线路上及线路周围有无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绝对禁止在绝缘导线上悬挂物体,禁止在线路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5对敷设在潮湿,有腐蚀性物体的场所的线路,要定期对绝缘进行检查,绝缘电阻一般不得低于0.5ΜΩ。

4.电气设备巡检方法

电气设备巡检中的“望、闻、问、切“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就必须在事故发生之前,发现事故苗头,消除事故隐患。如何在事故发生前,发现事故苗头,是电力巡检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电力巡检人员正在探索的课题。巡检人员在设备巡检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用高度的责任肝和“望、闻、问、切“的巡检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任何设备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要经历从设备正常、事故隐患出现再到事故发生这三个阶段。

巡检人员要责任心强、态度端正、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就电气设备巡检本身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其实就是细心观察将设备的现状与过去相比较,找出差别。

4.1变压器的巡检

4.1.1 观察变压器的油位:油浸式变压器中的油起冷却和绝缘的作用的,油位是虽温度变化的,因此变压器上刻有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油位,当发现油位过低时应测量比较变压器的温度,仔细观察变压器身是否有漏油现象,若是密闭式变压器应提起放气阀,检查是否是假油位。

4.1.2 观察变压器的油色:变压器的油的颜色应是呈浅黄色,透明无杂物,若发现油中有黑色碳化物是应检查分接开关、线圈、桩头引出线等,黑色碳化物一般是由电弧燃烧引起的。

4.1.3 观察变压器的瓷套管:瓷套管起绝缘作用的,套管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无破损,无放电现象。

4.1.4 闻闻变压器有无异味

4.1.5 听听变压器有无异音:变压器正常时应该发出嗡嗡的声音,若有噼啪的声音,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现象。

4.1.6 摸摸变压器的温度:摸摸变压器的温度,与过去进行比较,若有升高,应查看变压器的电流是否增加、环境温度是否增加、通风是否通畅、声音是否正常。变压器上层油温不能超过85℃。

4.1.7 变压器上有无杂物

4.2 电动机的巡检项目

看看电动机的转速是否正常,不能有卡塞现象;看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是否超标;看看电动机的外壳、风扇罩、风扇是否有破损,风扇罩网上是否堵有杂物影响散热;看看电动机的紧固螺栓不能松动,地角螺栓松动会引起电机的振动;闻闻电动机有无异味;听听电动机有无杂音,若有杂音则要弄清时轴承发出的还是电动机内部发出的,内部的轻微的沙沙声是由风吹动电机绑扎带的线头发出的,一般没事;摸摸电动机的温度是否超标:电动机线圈温度为A-95℃、E-105℃、B-110℃、F-125℃、H-145℃。滚动轴承不能超过95℃、滑动轴承不能超过80℃;摸摸電动机振动不能超标:2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5mm、4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8mm、6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mm、8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2mm;电动机启动前应检查电动机周围有无人或物,盘动电动机,听听启动声音,观察启动电流、观察电动机启动时间(经验:风机启动时间约为20S-30S,水泵启动时间约为10S-20S,其他电机启动时间约为10S左右)

4.3 高、低压柜巡检项目

各绝缘子、互感器、断路器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破损、无放电;油断路器的油位不能过低或过高,油色要透明呈淡黄色,无黑色碳化物,无渗漏;柜内、柜顶无杂物;柜内各连接头温度不能超过70℃;无异味;转换开关、断路器、指示灯显示状态要对应

4.4 发电机巡检项目

发电机的线圈温度、铁心温度不能超标;发电机进、出口风温不能超标;碳刷滑环无火花;发电机内部无放电、无火花;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电压应与发电机的一次电压、电流相对应且不能超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停车位调查方案下一篇:翁源县水库水利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