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状况告知制度(共10篇)
社区安全状况告知制度 篇1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
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2010年8月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34合同段
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我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结合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及要求。立足于安全管理本质化,施工过程安全化、安全教育常态化、安全检查日常化。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由于已存在风险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告知。特制订如下制度:
1、风险告知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以此为依据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
2、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告知的统筹安排,对风险告知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定期进行指导。
3、项目部安质部负责风险告知工作的落实,进行具体的风险告知工作,其工作对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
4、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项目,进行风险告知,告知应有书面记录和其他记录。
5、风险告知应有具体的告知时间、地点、人物及告知的内容,告知后应有被告知人和告知人的亲笔签字。
6、根据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新开工的项目,及时针对新的风险进行告知,对已有的风险告知进行及时更新。
7、风险告知应以书面或口头宣讲的形式进行,告知时被告知人要认真阅读被告知的内容,对告知内容无疑问方可签字。
8、被告知的内容必须是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的,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具体的风险控制点和风险项目,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9、施工中存在风险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风险告知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于拒绝风险告知的人员应予以清退和处罚。
10、各工区及施工班组应积极配合好风险告知工作,不得结果推诿和逃避告知,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自行承担。
11、风险告知的各项材料应该由安质部留底保存,以备将来查询。
12、风险告知必须说明风险危害及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对于告知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加以规范和加强。
13、风向告知人员应对告知工作认真负责,风险告知要落实到实处,不得走形式和过场,风险告知人要对告知负责。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要有规定进行严肃的处理。
14、风险告知要进行仔细的研究论证,分析清楚风险的原因及告知的必要性,相关的告知内容及要求需经项目总工的审核。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2010年8月
—
END
—
社区安全状况告知制度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社区中心,共计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1个为预调查点),其中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省政府审核通过可销售目录外药品。对此展开包括业务运营、财务报表、人员流动等各项内容的访谈性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采用Excel2007建库,采用双录入,并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量的变化
对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间15个月的卫生服务开展数量进行统计,为表现其平均水平,对各月业务量进行平均处理,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区段进行2次平均处理。(见表1)
注:A1-包括专家门诊,但不包括义诊;A4-受众在10人/次以上的健康教育或义诊。
2.2 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设备的变化情况(见表2)
2.3 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见表3)
3 讨论分析
从间期性月服务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在2009年的9个月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卫生服务的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稳步增长。而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2-4月起,业务量出现大幅下降,主要表现在门急诊人次数、实际占用床日数上。面对社区的供给量下降,湖北省4月30日公布增补118种基本药物[1],加上社区对于基本药物的宣传、患者的体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利用水平。到了2010年5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量出现上升,但总的业务量仍低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前的服务量。所以说受基本药物制度的影响,社区中心服务量的稳步增长受到阻碍,骤然下降,随后又逐步回升,但仍低于实施前水平,说明仍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量,卫生服务供给在量上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对比2009、2010年4-6月发现,这两个时间段内所提供的卫生服务月平均数量基本持平。从门急诊人次数与实际占用总床日的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量有所下降,但2010年4-6月的卫生服务月平均量与200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如果2009年1-6月是保持稳步增长的,那么相比2010年1-6月的服务量来看,2009年上半年的总服务量应该略显偏低。基于此,我们展开对于其财政收支状况的讨论。
2009年上半年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总收入326.48万元,总支出为323.74万元,上半年社区服务中心平均总结余3.06万元。总的来看各个社区的运营状况良好,略有结余。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其人员安置及相应的福利待遇一并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编员工的工资报酬也由区卫生行政部门承担。区卫生行政部门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政补助,除了常规的运营补贴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核编职工的工资报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财政补贴以及部分服务项目的专项补贴[3]。公共卫生费用补贴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量对应,人员补贴与核编人员对应,而核编职工的工资报酬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全额拨付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区卫生行政部门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补助社区售药的零差率差价[1]。分析2009年社区财政数据可以看出,药品收入是垫付职工工资,弥补财政补助不足,维持社区中心正常运营的重要渠道。2009年上半年,社区中心共购买药品93.61万元,销售药品所得108.32万元,药品顺加价为23.22%,大于政府所限定的15%。其原因在于,虽然社区在药品销售时设定以进价顺加15%销售,但其进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进价,一般是以低价购进,再以高于进价的市场一般价顺加15%销售,故而其最终收益超过15%[4]。药品净收入21.73万元,医疗收入为18.71万元,即药品收入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的53.74%,药品净收入在填补了其他支出及财政补助不足部分后结余3.06万元。
2010年2月起试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导致其卫生服务量有所下降,与200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但其收入上出现下降。上半年总收入为345.05万元,总支出为352.22万元,亏欠7.17万元。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政府增设零差率药品销售补助,2010年的政府补助比2009年多了药品补贴部分。从高血压健康教育开展的次数看,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量比2009年略有增高,这里假定前后两年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不变,2010年财政补助费用多出7.21万元,这里姑且全算为零差率补贴,也就是说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得的药品零差率补贴最多为7.21万元,仅达到其药品支出105.64万元的8%,如果按照其政府承诺的达到其支出的15%计算,还应追加补助6万元,达到13.20万元。而即使政府部门追加补助了这6万元,达到15%,其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结余依然为负,仍亏欠1.17万元。药品销售支出为105.64万元,假定2010年1月份仍按照以前的23.22%加成,2-6月份按照0加成计算,其药品收入应为107.08万元,接近药品收入核算的109.78万元,1月份最终实际获得净收入4.14万元。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实施,2月以后的药品收入与药品支出持平,药品净收入转为0。2010年上半年的医疗支出为94.95万元,其医疗收入为111.78万元,与09年相比增长不成比例,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医疗材料费用上涨、材料费用小规模上调以及材料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总量无太大变化,故而收入增加不明显;还有随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量的提高,如健康档案的建立、预防接种、高血压的规范管理等,有市场支出无市场收入。最终医疗净收入为16.83万元,加上药品收入的4.14万元,填补其他支出及财政补助不足部分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亏欠7.17万元。
若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排除实施后对卫生服务量的影响,105.64万元的药品支出可获得的药品收入为130.17万元,药品净收入由现在的4.14万元变为24.53万元,除去零差率补贴的7.21万元,还可获得13.18万元,这样的话就能够填补社区的亏欠部分,并且还能结余6.01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进一步建设。
所以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使略有结余的卫生服务中心,出现了财政亏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主要原因在于社区中心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其药品平均加成在15%以上(2009年药品加成率23.22%)。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3.1 社区的财政收支结构更加合理,趋于完善
对比2009、2010两年财政收入的结构可以看出,在没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政来源主要有三大类,财政补助、医疗收入及药品收入。其中单纯的财政补助无法保证社区中心的正常运行,社区只能依靠一定的医疗服务及药品提成来贴补收入,保障其正常运行[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政府取消了社区售药加成,以加大财政补助的形式减轻居民负担。社区财政补助由2009年的68.7%提高至83.16%,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药品收入比重直线下降(表5中所示的3.33%为2010年1月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的药品销售所得),逐步改变了“以药养医”的机制,形成了以政府补助为主、医疗收入为辅的两元收入结构。社区逐步回归公益,取于政府、服务于民。
3.2 社区居民受益,药品更加便宜
对比2009年4-6月与2010年1-6月的卫生服务业务量发现,这两个时间段内所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在总量上基本持平,而几近相同的卫生服务量下,社区前后两年从市场所得的收入差别较大,09年社区中心从市场所得40.12万,10年所得20.97万,同期政府补助增加额为15.47万,以前社区市场收入50.17%来自药品,现在这些药品加成没了,老百姓看病药品至少便宜了13%。政府承担了更多责任,基本实现了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行下,使老百姓受益的目的。
摘要: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业务量及财务运营状况,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结果:社区中心的总收支由2009年上半年的盈余3.06万转为2010年亏欠7.01万,药品收入消失。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略有结余的卫生服务中心出现了财政亏欠,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同时又优化了社区的财政收支结构,使药品更加便宜,社区居民受益。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结构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09-12-02)[2010-10-23].http://www.hbws.gov.cn/msg_detail.jsp?msg_info_id=20100421161422000001&mId=12&t_id=000700220002
[2]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增补湖北省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基层部分)的通知[EB/OL].(2010-04-30)[2010-10-23].http://www.hb-ws.gov.cn/msg_detail.jsp?msg_info_id=20100504185610000001&mId=12&t_id=000700220002
[3]那美然,周海峰,朱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8,11(27):67-68.
[4]彭露,郭靖,陈丹镝.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0,32(21):2996-98.
[5]吴加娣,徐宏宇,殷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0,9(51):41-42.
[6]郭凡礼.新医改前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待加速和完善[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0(02):25-27.
[7]唐圣春,尝星,刘春生,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2(3):8-13.
社区安全巡查制度 篇3
为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有效地防范和遏制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措施制定与落实情况;重点地段、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设施危险控制情况;企业员工和居民的安全健康意识与安全健康行为能力情况;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他问题。
2、安全巡查的形式:主要通过经常性检查、日常性检查、节假日前的例行检查和安全月、重点活动日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方式进行。
3、安全巡查要点:高风险环境,包括重点单位、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控制的危险源,事故高发、多发环境和区域等。高风险人群,包括本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和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人群。
4、隐患整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到其单位或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的单位或部门要制定整改措施,规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以及完成时间、完成目标。整改措施完成后由检查人员进行效果验证。若问题具有普遍性,应制定改进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社区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一、为加强的安全管理,防止和杜绝社区工作人员人身受到侵害和财产受到损失,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二、社区的安全管理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提高警惕,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社区安全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社区主任为社区安全管理责任人。社区的安全管理纳入办事处的考核项目之一。
四、社区安全责任人的职责是:
1、全权负责社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社区的财产安全。
2、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的安全环境和治安等情况,定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3、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
社区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篇5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事故等为重点,确保“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周密部署。
第二章安保措施
第二条 社区院内重要部位由治保会按照安全保卫部门的规定采取防火、防盗措施。
第三条 社区工作人员下班或外出,应检查办公室门、窗、电源等设施是否关闭,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第四条 办公楼大门下班时由治保会当班人员负责上锁,每晚至少保证两次以上每次相隔一小时在大楼内部逐层巡查,并由治保会内勤订立巡查记录卡,巡查人员在记录卡签字确认。
第五条 门卫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对非院内人员和非工作时间进入机关院内的人员要严格查问,不得随意放行。社区未安排专门工作行动时,下班后大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第六条 门卫人员必须严格把住出入关,上班时间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工作,严禁外来人员从工作人员入口进入社区办公楼厅;门卫下班后必须和换班人员做好交接。
第七条 门卫值班值宿等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期间严禁饮酒;坚持日常巡查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实施初步处理。
第八条 治保会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严禁值班值宿以外的人员进入楼内,夜间严禁脱衣大睡,随时对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九条 值班值宿人员要按时到岗,不准酒后到岗和在岗期间饮酒,不得带领其他人员共同值班值宿,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宿记录。
第十条 加强对办公物品及个人物品的保管,不得违反有关财务规定存放公款或在不加锁的柜、屉内存放国家、集体所有的高档贵重物品,否则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责任。
所有工作人员不要在办公室内存放个人现金或贵重物品,若出现被盗情况一律自行负责。
第十一条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社区大院内使用电炉煮饭或使用热得快等电器烧水,违者发现一次予以通报批评,两次或以上给予警告处分,并做书面检讨。
无正当理由,因私使用非国标电器或使用电器造成短路、火警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并由当事人赔偿损失。
第十二条 安全事务部应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并保证其完好,定期检查办公大楼防火设施并对不合格的予以更新。防火设施出现故障导致严重后果的,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门岗和治保会全体人员须熟知有关消防和自救知识,熟练使用消防器材,防范火警火情。
第十三条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不得带领其他人员在单位进行娱乐等活动,否则对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 未经办公室同意,上班时间严禁废品收购及推销货物等闲杂人员
进入办公楼。
有提前预约的,门岗应当先以电话形式进行确认方可允许进入,载物出门时必须有社区办公室出具的放行条。
第三章附 则
天龙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制度 篇6
为强化和规范我区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贯彻《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我区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目标,确保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例会制度
消防安全工作例会,(每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多次数)主要是加强沟通,了解工作动态、汇报,布臵工作。
二、季度定期检查制度
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每季度定期检查,结合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节期间开展全区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检查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针对不同行业做到检查认真细致,做好记录。按规定时间把检查情况书面上报街领导和街安监局。
三、分级重点巡查制度
要分别列出高危企业、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易燃易爆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三小”场所、建筑施工工地、对其每月进行巡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
四、隐患整改跟踪制度
对负有隐患整改的企业,要及时跟踪落实整改计划、措施,整改工作要落实到实处,有专人负责隐患整改跟踪管理,至隐患的消除。
五、消防安全资料立档制度
结合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对辖区管理的企业,对其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好各类企业数量、安全运作状况,特 1
别要对重大危险源企业实行有效监控。,建立消防安全台帐及各类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六、重大隐患管理制度
要根据实际对高危行业,易燃易爆、人员密集场所的企业单位进行排查工作,对重大危险源要加大监控力度、以策安全。
七、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凡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企业(单位)在了解处理事故的同时必须尽快把事故情况报告街安委会和相关领导,并由街安委会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天龙社区
清平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篇7
清平社区居委会
清平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巡查制度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石家镇本着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健康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认真抓好各项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清平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巡查制度:
一、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公共安全监督小组协调、监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二、结合我社区实际,每月开展一次对本辖区的杂食店、大中小餐饮、药械经营等单位的食品药品安全日常巡查、检查工作。
三、特别在法定节假日期间更要加大监督巡查力度。
四、对辖区生产企业单位主要督促他们作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依法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建立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作、设备安全,对食品无污染。
五、对大中小餐饮单位重点检查工作场所环境,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等。
六、对一些食杂店主要检查是否亮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进货登记是否及时完整、有无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上架商品是否存在三无、过期等。
七、及时收集报告农村家庭、庙会集体聚餐信息,认真做好申报登记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现场卫生监督指导工作。
八、畅通信息渠道,定期报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及时向区级相关部门报告。
清平社区党总支
《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篇8
一、患者知情同意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实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自觉履行医疗告知义务。二、知情同意告知的基本要求
(一)告知方式有门诊告示、入院须知、各类知情同意书、病程记录、口头告知等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依告知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进行医疗告知的人员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
(三)告知对象
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者本人。
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年满10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时,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近亲属。
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
(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
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五)告知应体现在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复查及医嘱等。
(六)对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意义的事项,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反复多次告知。
三、知情同意告知的时机和内容
(一)患者入院前告知
1.接诊医师应告知患者的病情、初步的诊断、住院的必要性,预计的住院时间、可能的医疗费用,病房床位情况等;
2.分诊护士应告知办理住院的流程、病房的位置等。
(二)患者入院时告知
1.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部应向患者提供“住院须知”;
2.患者入院后,由值班护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该病区的环境、人员及医疗组情况;
3.主管医师及时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详细询问病情,记录在案。告知患者:根据他(她)现有的病情与体格检查情况所作的初步诊断(属于保护性医疗者除外);为了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的检查,以及初步的治疗方案;如有多种替代治疗方案,应向患者或家属讲明优劣,供患者选择。
4.应注意告知患者或家属应予配合及注意的有关事项。
(三)治疗过程中的告知
1.治疗过程中的常规告知
(1)以患者或患者家属陈述的病情及医师的初步检查为依据,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概况及现时所处的进程;
(2)应当立即采取的诊断措施和方法,这些诊断措施和方法可能发生的意外;
(3)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或暂不能确定的诊断,及确定某种诊断或暂不能做出诊断的根据;
(4)拟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的近期和远期后果。包括可能出现的理想效果、某种程度的好转、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以及能够预测的后果、目的、方法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如存在有多种可能的治疗措施时,应同时向患者说明几种不同措施的不同效果;
(5)如遇本院难以诊断、治疗的情况,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并提供转院诊治或邀请外院医师来院会诊、治疗的建议。
2.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和进行大型仪器检查前告知:事先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患者或家属若拒绝作进一步的检查或不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医师应将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详细告诉患者,将告知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医患双方签署拒绝检查(治疗)协议;
3.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患者入院后,虽经治疗病情仍持续加重,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主管或值班医师(必要时上级医师)应及时告知家属,并向他们说明病情演变或变化的可能原因、将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要充分讲明预后,争取家属了解和理解,同时将告知的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并征得家属做知情签字;
4.输血前告知:输血属于特殊治疗,故输血应当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进行。输血前,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等医疗风险,以使患者或家属理解。同意或不同意输血,均应签字为证;
5.放、化疗(第一次)前告知:告之放、化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四)创伤性操作前、后告知
1.术前、术中、术后谈话:任何手术或有创检查(无论大小)操作之前,均应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由术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前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或有创检查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预计的费用(常规下或发生意外时),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术中患者出现危急情况时,如果术者不能下台交待病情,应由一助或参加手术的高年资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准确地向患者直系亲属告知病情及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在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同意签字后方可改变手术方式,术后术者应及时在知情同意书中补签字。手术或有创检查后,医师应将术后或有创检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2.麻醉前、后谈话:手术麻醉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诊视患者,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拟采取的麻醉方式及依据,麻醉中或麻醉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意外,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手术后,手术室护送患者回病区,做好与病区医护人员的交接,并根据具体情况将麻醉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注意事项详细向家属告知,且应在病程记录中做好告知记录(包括:接受告知人及其理解程度,必要时由其签字)。
(五)有无其他可替代的诊疗方法告知
医师不仅应告知患方被推荐的检查或治疗信息,还应告知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信息。具体包括:
1.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
2.可替代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及范围。
3.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效程度。
4.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
5.不采取此替代医疗措施的理由。
(六)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
1.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并解释改变的依据与理由,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记录在案;
2.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须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进行;
(七)费用方面的告知
诊断和治疗所要付出的费用,特别是医疗保险的自费项目。如存在采取不同措施的可能,要同时说明不同措施费用的高低差异。
(八)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告知
在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等实验性临床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试验的目的、程序、可能的不良影响等相关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或代理人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
四、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
(一)如实告知,充分告知。
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难以预料的预后或其他情况,也应如实地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禁止敷衍、草率、走过场的行为,或有意引导错误的告知,不真实的告知。(二)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以及个体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医师的告知不可能是绝对无误的。
(三)如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告知,应按告知免除或补充告知的办法处理。
(四)对患者的告知,要注意与保护性医疗结合进行,避免告知加重病情发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等情况的发生。
凡可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情况的告知,应首先告知家属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待病情允许后再告知患者本人。(五)通俗告知,明确告知。
对患者的告知,应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如遇某些说地方语言的患者,医患双方直接交流有困难,应当设法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医患双方准确了解彼此表达的意愿,避免发生误解。(六)对患者的告知,应当尽可能详尽、条理,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疑惑,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质疑,在双向交谈中完成对患者的告知。
(七)对患者的告知,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特点。
(八)对于某些能够表示本人意愿,但执意授权子女代为表示自己意愿的老年患者,医师应亲自与患者本人交谈并听取本人的真实意愿。
如果子女的同意与患者的健康利益及愿望相吻合时,医师可接受子女履行同意手续;如子女或其他家属出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表示的意愿背离患者健康利益或意愿时,医师应耐心地、及时地向他们做出解释,并提出必要的建议,要求他们慎重对待。(九)某些不能表达本人意愿且亲属众多的患者,可要求他们确定一名家属履行知情同意权;
面对医师提出的治疗决策,众多亲属存在分歧时,医师应反复向他们说明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便于他们慎重选择,并采取全体签字同意的方法。(十)对于某些父母的意愿明显背离未成年子女健康利益、不同意医师的治疗决策时,医师应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其后果,引导他们接受医师的科学决策。
(十一)对患者的告知谈话,一般的入院、诊疗由主管医师、护士进行;
特殊诊疗、用药、检查等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进行;危重、疑难、大手术由科主任进行;有医疗纠纷的告知谈话要有医务部人员参加。五、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
(一)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二)免除知情同意告知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部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批准。
(三)免除的知情同意告知,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六、知情同意签字制度
(一)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患者或家属(代理人)在知情的前提和条件下,对拟实施的特殊诊疗操作、处置,做出的承诺或同意的意思表示,说明医务人员已向患者履行了医疗行为不利后果的告知义务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关注义务,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定形式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定形式。
(二)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1.各种手术及麻醉;
2.输血(血液制品)治疗;
3.有创伤性、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
4.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产生对患者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
5.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6.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如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等;
7.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
8.患者病情危重;
9.其他需要事后证明已得到患者(或相关人)认可的事项。
(三)知情同意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正确、真实、精确;
字迹要工整,形式要合法。内容可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适应症、替代医疗方案、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防范措施、患者陈述、患者及相关人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等内容。(四)签字同意的第一资格主体是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书的签属应遵循:
1.签字人的认定遵循确定告知对象的原则;
2.手术过程中出现方案改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由被委托代理人签字;
3.存在免除知情同意告知的情况时,正常工作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或医务部主任签字;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医院总值班签字。
七、知情不同意的处理
(一)知情不同意,是指患者、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不同意医方对疾病的诊断措施、诊断或提出的治疗方案,拒绝配合治疗或拒绝履行签字同意等手续的行为。
(二)知情不同意可区分为部分不同意与全部不同意。
其中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与否及手术方案、用药选择、费用的耗费等方面的不同意。(三)对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的各方面不同意见,医师在综合分析自身的意见和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后,仍认为是科学合理的,则应再次或多次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耐心说明,并陈述利害关系,说服他们同意医师的意见。
如患者仍坚持己见,则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置:1.如患者出于降低费用原因,提出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其他药物,而对疗效及患者康复没有严重影响,医师可考虑接受病方意见,修改原有治疗方案;
2.患者出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提出种种补充或修改意见,且这种意见有其可取之处,并愿承担费用,医师可接受患者的意见,修改原有方案,形成新的知情同意。
3.患者从他处得知另有其他治疗方法,且自认为这种方法优于现时医师向其提出的治疗方案,不同意或怀疑医师提出的诊断措施或诊断结论,要求另选医院,医师在向其说明后仍不接受,可同意其选择,并协助做好转院或其他手续。如在转院中可能出现危险,医师应明确告知或劝阻;劝阻无效时,应要求患者完善自动出院申请书等书面手续。
4.对患者已明确表示的不同意,如患者的意见可能危急患者的生命,或可能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再次充分说明;对于仍坚持其意见者,须签署相关文书;并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且需由两名以上医师签字确认。
5.所有不同意,都要明确记录在案,以备查用。对拒绝检查、拒绝手术、拒绝尸检等应与患者或代理人、委托人签署相关协议书。
八、知情同意与保密要求
(一)不向他人、媒体公开其病情、隐私、个人相关资料及诊断治疗中的一切情况。
(二)因各种原因需拍摄患者的照片时,均需事先征得患者的签名同意。
(三)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患者情况时,必须经过医院党委办公室安排,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后,由医务部、护理部予以协调,安排相关人员接受采访。
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患者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四)除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书面签名同意。
(五)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依法享有隐私权。
如果患者提出的保密内容有违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对患者健康恢复不利、或有违他人健康,则应向患者说明保密的不利影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如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卫生部传染病上报的有关制度实行。—
END
一次性告知制度 篇9
一次性告知制度
(一)当事人在申请法律援助和接受法律援助服务时,接待人员或承办人员应履行如下一次性告知义务:
1.告知申请法律援助须提供如下材料:
①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②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法律援助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经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查属实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确认;
③与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有关证据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④法律援助中心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2.告知法律援助中心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提供法律援助。
3.告知申请人对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区司法局提出;区司法局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为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4.告知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消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受援人有权向法律援助中心、区司法局或行业协会投诉,并可要求法律援助中心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5.告知法律援助承办人员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费用。
6.告知受援人应当如实向法律援助承办人员陈述真实情况;不得虚构事实、提供伪证、向承办人员提出违法或者不正当的要求,否则法律援助中心有权终止法律援助。
7.告知受援人应当依法提供证据。提供的证据应当充分,否则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导致败诉。
8.告知受援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缴纳诉讼费、鉴定费等相关费用,以保证法律援助事项的正常办理。
9.告知法律援助申请人认真阅读《法律援助服务指南》、受援人认真阅读《法律援助告知书》。
社区安全状况告知制度 篇10
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
1、负责安全社区各项宣传培训工作,并组织落实。
2、根据不同的人群对象设置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开展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女性、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类人群的培训活动。
3、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通过宣传橱窗、知识讲座、发放安全社区宣传品、横幅海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
4、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如“全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日”等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5、各村(居)、重点单位作为安全宣传培训点,在镇安管中心统一领导下开展各类具有自我特色的活动。
【社区安全状况告知制度】推荐阅读:
社区安全生产基本制度10-01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0-15
社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08-28
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10-03
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A05-30
安全危险告知制度07-12
黔东南州客运安全告知制度总结07-28
地震安全社区06-19
建设安全社区07-04
安全社区口号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