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024-10-15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用10篇)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1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村主任

副组长:分管安全的村两委副职或委员

成 员:村两委副职、委员或村民小组长

安全员:专(兼)职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积极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年度工作。

2、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分析全村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和部署全村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3、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村委会主任是全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3、了解掌握本村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建立安全网络,落实安全资金。

4、定期听取安全工作汇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协调解决本村内的事故隐患。

5、本村内发生伤亡事故时,应及时组织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

作。

6、每年向镇政府报告本村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三)副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对本村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责任,协助第一责任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传达学习上级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等精神,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

2、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村“两委”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安全生产目标

管理责任制。

3、协助第一责任人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意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

有关人员提出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

4、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事务。(四)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安全职责:

1、对挂点或所负责村民小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同时对其分管范围内工作的安全负责。

2、做好本小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发现安全问题应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应要立即向安全员报告或向第一责任人报告。

3、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并迅速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配

合处理好善后工作。

(五)安监员职责:

1、负责协调组织全村安全巡查检查工作,对危险路段、桥梁、山边、低洼地带等危险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做好有关记录,配合有关部门督促检查村所在地企业整改安全隐患。

2、在全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

能。

3、制定完善道路、消防、农机、学校等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的演练,切实提高村民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援能力。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生产经营单位、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情况的调查摸底

工作。

5、及时处理群众安全方面的举报、投诉,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6、做好资料档案管理及各项台帐记录,并按时上报安全生产有关材料。

7、认真做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8、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生产基本工作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行政区域安全生产承担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其它分管负责人对其管理范围内涉及的安全生产工作承

担直接领导责任。

2、村安监办对其管辖范围内涉及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监管责任。

3、村内生产经营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管理责任。

4、村内个体工商户法人对所从事的经营项目安全工作承担管理责任。

5、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因事故隐患排查或整改不到位、重大危险源监控以及防范重特大事故措施不力而酿成重特大事故的,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全村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问题,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2、各村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人和各居民小组组长必须参加会议;必要时可以扩大

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安全员。

3、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分析或通报全村安全生

产工作情况。

4、总结和交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督促、检查辖区

安全生产工作。

5、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项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

作或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事项。

6、安全会议均应作好书面记录,定期整理归档,对会上形成的重要意见、决定和工作部署要形成书面文字或文件,必要时应将有关情况向镇安委办报告。

(三)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1、调查处理伤亡事故,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分明,依法建立按规定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制度。

2、本着有事故报事故,无事故报平安,及时、准确无误地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和按

月填报伤亡事故月报表。

3、在辖区内发生除轻伤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应立即按规定报告镇安监办,法律、法规规定还应报其他有关部门的,遵从其规定。事发2小时内必须以书面报告事故概况(含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单位全称、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类别、经过、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并按照应急救援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

现场,组织抢险、施救。

4、对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有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以及无正当理由的,拒不接受事故调查及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1、村安全生产巡查,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村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街道安全生产巡查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对所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进行跟踪、督办。

2、生产经营性企业安全生产巡查,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巡查的组织工作,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安全生产巡查和隐患整改情

况应随时上报主管单位。

3、参加安全生产巡查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十要十不准”的巡查守则,切实做到依法行

政,文明执法,服务经济,服务基层。

4、安全生产巡查后,应详细填写《安全生产巡查记录表》,并依管理权限上报村安全

生产巡查办公室和镇安委会。

(五)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村委会及安监办要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并做好排查登记。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目标和整改期限,实施事故隐患整治跟踪。

3、对村内重大危险源及高危企业进行登记建档,明确有关责任人,并逐级上报,纳入

镇重大危险源、高危企业数据库。

(六)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培训;属地管理,村民自治;突出重点,全员培训,依法监督的原则。

2、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和实用安全知识。

3、采取在村属集中地段,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送宣传传单和安全知识读本等方式,大张旗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氛围。

4、积极开展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学校每周要安排一场安全教育课,通过学生把安全知识带回家,把安全意识传递到人,真正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5、每年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搞好一次安全知识讲座,提高群众的安全观念和

认识。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2

自20世纪80年代末延伸生产者责任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 的概念提出以来 (Lindhqvist, 1988) , 受到各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 并迅速传播开来。生产者责任延伸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后再治理的模式, 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法律和经济手段激励生产者进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这种管理模式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比传统的管理有较大提高, 也更体现作为社会公民———企业责任意识的责任和义务。

1、理论基础

(1) 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传统管理模式中生产者享受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而没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和污染。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提出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 要求生产者承担相应的环境成本, 把相应的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 使其“外溢”的环境成本被内部“消化”, 这将有助于改变在废弃产品问题中的“国家承担、公众分摊、生产者不管”的不合理责任分摊状态, 实现“谁生产、谁负责”的责任分摊格局, 纠正生产者过去将环境视为“免费品”的错误认识。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消耗资源和产生环境负荷, 通过对产品消费后阶段回收、处置再循环责任地追加, 实现生产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负责, 降低产品潜在的环境危害风险, 最大限度避免实现因产品引发的环境风险。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策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微观机制。

(3) 循环经济理论。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不可分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包括源头预防责任、产品环境信息披露责任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责任等, 正是体现了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核心内容和直接目标。

(4) 环境权。

生产者在享受环境权的时候必须依法享有、公平享用和适度享用, 绝对不能非法享用、不公平享用和过度享用。对于非法享用、不公平享用和过度享用环境资源要素给其他主题主体享用的适宜的环境权利带来危害, 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甚至是法律责任。生产者通过生产行为制造了“承载一定量资源并具有潜在致污能力”的产品, 然后投放, 在消费阶段后阶段被废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是要求生产者在实施生产行为与享有环境的同时, 承担相应延伸责任, 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环境权的保护。

2、现实原因

(1) 从生产者角度看, 一是生产者在产品生命周期链中的核心作用, 以生产者为核心可以有效地实现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 同时生产者最了解产品的结构、材料和性能, 在回收处理自己的生产产品时候能够实现产品废弃物回收成本的最小化, 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二是生产者对初始阶段设计具有决定性地控制作用, 可以对主要生产流程进行逆向分解, 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将循环概念纳入其中, 从耐用性、可拆卸、可修复、可回收、可降解等方法综合考虑, 提倡生态设计, 从根本上减少废物进入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三是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绩效, 符合当今企业管理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2) 从政府角度看, 生产者责任延伸便于政府统一监控和管理, 政府通过对生产者进行控制, 后者通过责任追加、成本追加的方式追溯消费者的责任, 使得整个社会所负担的产品废废弃物处理成本以及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过程得以实现。另外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市场机制往往是“失灵”的, 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作为新制度的主导者和推动者的政府, 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化企业作为主要运行主体的地位, 这也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区别与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执行措施

1、实行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到“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理处置”即“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 是一个并行过程, 要求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行考虑。绿色设计既有利于保护环境, 又可以防止资源的浪费, 这是生产企业在应对生产者责任延伸的一项积极而又有利可图的措施。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 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友好、易于回收处理处置或者废物处理处置过程或者二次污染小的产品设计方案。

2、进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原料、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的, 以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为手段, 以有效的物料循环为核心, 使产品的废物量最少, 对环境的污染最小, 达到减少从原料选取到产品用后最终报废处理、处置整个生产周期过程对人体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3、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以往的技术创新基本上走的是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提高→生态负效益出现→经济效益下降→投入费用消除生态负效应的恶性循环之路。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 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 实现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二是加强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 提高外部技术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选择能力、消化能力, 以及贯穿于创新过程始终的创新管理能力。三是建立高效的绿色技术信息网络和绿色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动态, 以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

4、构建回购网络。

生产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承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一是亲自建立回收网络, 通过直接方式来承担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责任;二是委托第三方组织机构来承担废弃物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责任并为此支付相应的费用;三是委托政府回收、处置与循环废弃物, 生产者承担相应的费用。至于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回购网络, 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可以通过承担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平衡, 进而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回购责任承担方式。

三、生产者延伸制度推行的关键点

1、消费者应具有消费伦理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可支配收入的显著提高, 消费者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的递进, 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变转化, 在这一变化情形下消费者需要有相应的消费伦理观念的支持, 在资源节约的消费伦理观念下, 接受循环经济的再生产品, 自觉支持消费废弃物的分类清运, 防止过度消费者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环境行为, 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 开发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2、政府的引导

(1) 政府应该尽快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确定下来, 确定操作性强的回收制度, 包括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名录, 并定期进行修正, 在适当的情况下扩大回收物的适用范围;其次, 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 培养全民的环境意识, 促使公众产生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偏好, 进而做出有利于这类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消费选择, 帮助其实现竞争优势

(2) 生产者责任延伸相比传统的生产者责任来说, 责任出现转移, 产品回收消费后的回收处理责任由政府承担转移到生产者。因此政府需采用各种政策性工具譬如价格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投资与产业政策等合理构建回收处理成本分担机制, 交叉使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生产者的监管, 追究违反法定义务者的责任。

四、小结

生产者延伸制度虽然在短期内企业会因此而产生额外负担, 但是从长期看对企业提升自身环境管理水平和总体竞争能力是一种机会而不是威胁。它将有助于在源头上减轻产品的资源需求压力, 有助于减轻废弃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 进而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人与自然共赢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际, 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延伸生产责任制度为切入点的废弃物回收与处理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得格外迫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公司社会责任之社区责任制度探析 篇3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社区;利益相关者;社区公益

一、我国公司社区责任制度的不足与困境

1.外部

首先,国家对于公司承担社区责任、社会责任未出台体系性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环境保护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见其第五条规定,但也仅此而已,并未对公司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未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出专章规定,分布分散,可操作性不强,多停留在原则层面。对公司社会责任尚且如此,更遑论公司社区责任。当特钢集团出现无正当理由歧视当地劳动力、排斥雇佣当地居民的情况时,镇政府以及当地居民无法从法律上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只能从道德上来谴责,但道德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成效并不大。其次,缺乏政府等官方监督机制。政府在引进公司时,多是为了拉动社区内经济增长,增加税收,为自己政绩考量,因此鲜少要求公司承担社区责任,即便是有也多是敷衍了事。官员除缺乏责任心外,法律的不完善也使其难以理解社区责任从而推行,国家未重视,下首的官员因保守而懈怠。这就好比养宠物一般,买回来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但养好宠物并不简单。偌大一个集团,政府官员在职期间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责任心不够强大、手中无“权力”的时候不会大刀阔斧地改善。最后,社会层面缺乏监督。公众对公司社区责任不甚了解,内容为何?现实中,民众的权益往往受了侵害还不知道这是一种可以捍卫的权益。再者政策有何?违反后又有何后果?早期,核心媒体往往为政府所影响而隐瞒,个人的力量又微乎其微。但近年来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的盛行,此种情况有所改善。

2.内部

第一,早期公司发展唯利是图,一味关注股东的利益。从短期成效来看,公司承担社区责任必将牺牲一部分的经济效益,但这是一项放长线钓大鱼的工程,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当放宽眼界,切忌目光短浅,要踏实行事。第二,部分公司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未曾深刻意会承担社区责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一味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第三,公司并非自愿履行社区责任。在上述两种情况之下,部分公司随意敷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欺瞒社区、社会,假意承担社区责任,实则依旧如往日行事,排放污水、废气等。第四,公司员工思想文化素质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有一系列普法活动,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山区收效甚微,而公司中有本地村民,也有外来打工人员,其文化程度可能较之村民更低。公司员工法律知识缺乏,一味忍受或者选择私了,助长公司气焰,使得公司侵犯员工合法权益时有发生,更遑论辅助公司承担社区责任、社会责任。第五,公司内部缺乏监督机制。公司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在作出牺牲社区、社会利益的举动时毫无顾虑,且未有阻力。

公司在承担社区责任方面懈怠,以及相关问题频发,如水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以及噪音污染等,导致公司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较为紧张。社会上虽有公司承担着社区责任,对当地社区有就业方面的努力,但这仅仅只是小部分公司,大多数公司的观念仍旧停留在逐利上。当务之急乃扩大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从根源上建立责任意识。同时,切实发挥大企业的榜样作用,倡导更多的企业履行社区责任,追求公司与社区共同发展。

二、完善公司社会责任之社区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社区是公司的所处的一定的区域,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根基和社会根基。社区与公司的关系,好比鱼儿与水的关系,鱼儿一旦离了水将不能存活下去,公司亦是如此。

其次,根据“公司公民”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作为社会、社区的一员,而社区作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其生产经营活动将对社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凡事有利弊,影响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公司承担社区责任就是发挥其中的积极作用,减轻消极作用的影响。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向全国人民代表报告年度工作报告时,反复提及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和谐社会。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为基本的组成,千千万万的小社区组成了社会这一大社区,社区的稳定、和谐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正如某一洗发产品的广告语所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最后,公司对社区有一定的作用,社区对公司也有反作用。三五不时地停水停电,员工的人身财产处于不定时受侵害的情况下,员工为此不能安心工作,试问公司如何能在治安问题频发、后勤保障欠缺的社区中蓬勃发展?公司不能一味地只关注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按时缴纳税款,扶助其他公司、企业,从而拉动社区经济发展,保障政府税收,促进供水、供电公司的发展。公司如果施行善举,资助贫困儿童,开办学校等,提高社区的文化水平,这也是在为公司的员工文化素质水平做贡献。除此之外,社区为公司提供充分的购买力、消费力,社区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也将影响公司的发展。

总的来说,公司与社区之间无论从天然地理上还是经济人文上都有着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只有公司为社区建设提供各种能力范围之内的帮助,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增强公司与社区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其团结度,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从而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社区责任,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以及公司信誉,无形中树立了公司品牌,同时有利于增强公司竞争力,提升内部修养,保證内外兼修。

三、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之社区责任制度的建议

1.完善公司层面的制度建设

第一,公司应当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公司应当致力于形成含有本公司特色的文化氛围,通过氛围的渲染强化公司的责任意识,将承担社会责任、社区责任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宗旨。文化是软实力,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且作用力持久,信念一旦形成,改变不易。

第二,公司应当相应国家号召,调整经营策略,完善经营理念。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经济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因此公司应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其中,国家多次强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与公司承担社区责任之间有密切联系,公司承担社区责任要求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紧抓社会效益。同时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社区责任有利于使公司与社区之间的紧张关系渐趋平稳,有利于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这响应了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

第三,公司应当在内部建立监督体制。公司社区责任的履行情况当应当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挂钩,有過则罚,无过嘉勉。每个人都有自私 、追求利益的因子,一旦将责任与利益挂钩,公司在承担社区责任一事上事半功倍。

第四,公司应当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在公司中,对公司产生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往往是公司的决策机关,例如董事长。因此,公司在选任决策者时,应注意决策者的素质,选用眼光长远、创新的人才,最好对于公司社会责任有认识的人,以保证在总方向上不至于发生错误。再者,道德水平一般与文化水平有密切的联系,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对道德的理解。员工是执行公司战略的主体,员工需要理解何谓公司社会责任、社区责任,才能在工作上更好贯彻执行,同时也有利于责任意识的培养、强化。

2.完善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

第一,从立法抓起,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关于公司承担社区责任的法律文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2005年出台的《公司法》中,法律虽然首次明确提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是社会责任的内容等未提及,更遑论公司社区责任。由于该法条倾向于原则性条款,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常有取巧行为,逃避责任。当然除了《公司法》之外还有《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一定的要求,但这种情况更多的像是想起来的时候加一句,而非系统性的要求,这不利于宣传工作的展开,民众也无法下手学习,实在是较为分散。同时,在以往无法律规定时,社会上时有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爆发,是以放任并未见成效,反而情况有所恶化,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制、强制约束。法律已经是社会的最大道德要求,在强制要求下仍旧无法遵守,那讲究自觉遵守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该怎么办?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确认适合我国公司运行的法律制度。我们需要关注公司的股东是否愿意并热衷于遵守这部法律、这项制度,毕竟他们是最终的实施者。立法者应当根据法治和民主精神,呼吁其他利害关系人参与讨论立法,提供发表意见、建议的平台,注重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和谐性。法律的制定应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服务相适应,不能一味地要求公司如何,应深入剖析公司存在的原理,以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公司特点的法律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同时达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效果。人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懂事的,不能要求一个婴儿还未成长就懂事,而且只有成长了,强壮了,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公司社会责任是有两层梯度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如果公司都不能盈利,我们怎么能要求其进行慈善捐助呢?存在是一件事,遵守又是另外一件事,当有法可依后,我们必须做到遵守、执行,如果有违反的行为必须严厉地追究惩治。

第二,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为人民服务一直以来是国家政府的根本宗旨,监督公司承担社区责任,使政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社区的利益,恰恰符合这一宗旨。虽然提升本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着实重要,但是如果以牺牲本社区的利益为前提,这是本末倒置。政府可以在社区内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媒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渠道进行普法,加强社区内居民的法律意识,因为唯有知法才能守法、执法,才能监督他人是否违法。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不贪污受贿。同时,政府应当对承担社区责任的公司予以一定的奖励,例如税收政策上的优惠等,以激励更多的公司承担社区责任,从而打造美好社区。

第三,加强社会对公司承担社区责任的监督力度。人们自身应当提高文化水平,树立维权意识,勇于揭发违法事实,绝不姑息养奸,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除媒体的曝光外,社区可以成立相应的民间组织,如同消费者协会一般,目的在于监督公司承担社区责任。同时,拓宽民众参与公司相关生产经营活动的渠道,例如规定民众可以对公司重大影响的决策进行投票等。

第四,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公司承担社区责任的优势,使其发展至一种信仰的存在,发动并鼓励更多的公司承担社区责任。对比西方国家其社区是内生发展的,我国则是后期设立社区作为行政区划,社区意识并不强,政府应当强化公司的社区意识,从小做起,由社区再一步步扩散至社会。

四、结语

公司作为一名“公民”,身处社区这一小社会、社会这一大社区中,在收获利润的同时,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将目光局限在仅仅只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上,除了追逐经济利益之外,也应当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争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2]焦晓迪.《浅谈我国企业履行社区责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华人时刊》,2015年第9期

[3]李庆文.《关于企业社区责任维度的分析》,《企业家天下》,2012年第1期

[4]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5]刘连煌.《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6]高巍巍.《我国企业对社区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治理》,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沈洪涛.《21世纪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8期

[8]苏欣.《试论和谐社区建设中公司责任的立法革新》,2011年第6期

[9]张桂蓉.《企业社会责任与城市社区建设》,《城市问题》,2011年第1期

[10]张桂蓉.《企业-社区关系影响企业社区参与行为研究》,中南大学,2013年

[11]郑祝君.《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社区居委会、党委岗位责任制度 篇4

为增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责任感,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社区党委会工作协调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社区党委书记工作职责

1、负责召集社区党委委员会和党员大会。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工委的决议、指示,保证本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制定社区党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将党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委员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对社区党委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抓好落实。

3、经常与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主任及服务站站长等交流情况,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4、指导社区内工会、妇联、共青团开展工作。

5、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辖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对居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6、抓好社区党委班子的自身建设,严格组织生活,按时召开社区党委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重视和加强社区内入党积

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

二、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

1、在社区党委书记领导下完成自己分管的工作。

2、协助社区党委书记召开社区党委委员会和党员大会。

3、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努力探索党务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4、负责党员组织关系调动及党费的收缴、管理工作,按规定如期上缴党费。

5、负责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处理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问题的来信来访。

6、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做好社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等工作。

7、上级党委、主管部门及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党务专职岗位职责

1、负责做好党内信息统计报表的信息采集、汇总和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党组织、党员信息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做好统计分析及归档工作。

2、组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学习和实践活动。草拟总支工作计划、总结。

3、管理党内文件及相关材料,负责做好申请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和信息管理工作。

4、负责外调的接待工作和对积极分子的政审材料的处理。及时掌握入党申请人和预备党员的思想状况。

5、协助书记组织好支委会、党员大会等有关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社区安全责任制 篇5

为完成所确定的我社区2010安全生产目标任务,避免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三无”目标,由社区与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目标责任人对社区所管辖的区域负全面责任,保证完成本安全目标,年终由社区负责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凡未突破考核指标,由社区一次性奖励目标责任人奖金元;对突破其中任何一项安全指标的,取消本安全工作评选先进的资格,并对目标责任人罚款元。出现事故隐瞒不报,取消目标责任人任何安全奖励资格。

主任:(签名)签名:

社区安全责任承诺书 篇6

我作为段王煤化公司的一员,对公司的`安全可靠供电负有责任。为有效防范事件的发生,做好安全供电的工作,向站长承诺如下:

1、认真执行公司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令及安全生产文件精神。

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现场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和三项制度。

3、协助站长做好运行技术管理和培训工作。

4、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掌握本站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容量、参数、运行情况及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掌握设备运行情况,负责分析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设备评级工作及技术报表的填写和上报工作。

5、参加或组织新、扩、改工程或检修设备的验收工作。督促变电站修、试计划的完成。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7

笔者认为政府应立法推行“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成本由政府和企业合理分担, 并通过保险费奖惩条款、梯级浮动保险费率等具体制度设计, 根据企业产品评估的安全风险状况来确定保费, 以促使企业为降低成本而更加重视食品安全, 使之成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实行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之概念与作用

(一) 食品安全责任与责任保险

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 食品安全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责任, 而就产品责任的属性而言, 它是一种侵权责任。因此应受到《侵权责任法》与《产品质量法》的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由于保险所具有的社会“稳定器”和“助推器”的功能, 责任保险的存在能够降低社会成本, 分担社会责任, [1]在增强责任主体责任承担能力的同时, 保障了法律责任的实现, 有助于更好维护法律的尊严, 保证法律的贯彻实施。责任保险主要适用于危险责任领域, 如产品责任、事故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等。因为在这些危险领域, 需要实行严格责任以保护受害人。

(二)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之作用

基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状况, 在我国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与现实意义, 首先是保证受害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民事赔偿, 从而避免“零赔付”现象的出现。其次, 有助于重塑消费者信心。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推行可以为百姓的餐桌多加一层保护, 从而有利于重塑消费者信心。第三,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助于企业有效转移产品责任风险, 避免重大经营危机甚至灭顶之灾, 实现持续稳健经营。[2]最后, 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督促相关企业履行其依法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 从而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提升食品安全。

二、构建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对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现实状况是保险实务中未能得到有效实施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责任保险, 国际经验通常是通过立法来强制推广, 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受到损害后能获得足够的保险赔偿。笔者认为,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亦有强制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应通过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来为食品厂商强制加一把“安全锁”。

关于为什么需要强制保险, 目前大部分学者的著述均认为是基于其作用和功效, 笔者认为这没有从实现强制保险之本质出发, 即并不是因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若干作用我们就要强制推行。而是因为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促使该项保险自然运行, 如人寿保险也很有意义但不需要我们强制推行, 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和立法等手段来调控, 强制推行食品安全责任。

(一)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符合实行强制保险的条件

强制保险又称为法定保险, 它是“通过国家颁布有关的法令、法规形式强制被保险人参加的保险”。[3]有学者认为, 商业保险要实行强制投保, 一般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即风险造成的危害较大;赔偿责任较重;投保人投保该险种时存在严重逆选择行为;风险发生比较普遍。[4]还有学者认为实行强制保险应当满足以下要件, 首先, 保险缺失会对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影响;其次, 市场缺失商业保险或者商业保险不能满足投保人需求;第三, 虽然存在商业保险, 但由于各种原因, 保险有效需求不足或者实际供给不足。[5]

(二)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下的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必然选择

保险在于事前减少风险, 当出现事故面临责任承担问题时减少需承担的赔偿责任, 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有利。而现实状况是:第一, 企业不投。大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小企业无力承担, 这要求我们应当分类设置保险合同和条款、以及费用。第二, 保险公司无利益驱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成本较大、流程复杂、安全事故多、市场需求少, 盈利较低, 因而保险公司主动创设和推广热情不足。第三, 当消费者遭遇事故时, 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时, 一方面由于涉及诉讼成本与周期、维权积极性差, 赔偿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另一方面, 大的事故企业往往面临破产倒闭, 无力承担赔付责任, 得不到救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政府及其代表的公众利益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受害者, 也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应该成为强制责任险制度的最积极推动者, 所以政府应主导积极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三、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之设想

(一) 价值追求———使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

预防和制约食品相关企业保证其食品安全的传统路径是:规定该项义务不履行所要承担的责任:如按《侵权责任法》规定要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甚至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降低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入罪门槛, 加重了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处罚, 增加了食品安全渎职罪。但是现实中传统路径存在的问题是:所要的责任设置都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并且受害者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才发生, 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漏洞, 部分消费者因为维权的路径复杂成本过高很多时候会放弃维权, 因此一些食品企业会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认为“首先我没有那么倒霉会出问题被查出来, 第二就算被查出来也不一定会被追究严重责任, ”在这种心理下现实中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而通过责任保险制度的设计, 可以通过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路径更有效地促使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生产环节中去保障食品安全, 使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是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追求之最大价值模式如下:

强制购买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企业的固定成本, 因此必须核算入总成本。C=*+*+*+B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保费根据其企业产品评估的安全风险状况来确定, 产品越安全, 保险费越低, 其总成本也就越低。B=f (x) 产品上市后长期的表现, 即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数量多少作为下一保险合同中衡量保费的参数, B=f (x, y) 。

(二) 如何为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推行确立法律依据

关于如何为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推行确立法律依据, 目前有学者的主张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修订新《食品安全法》, 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列入其中;二是单独立法, 参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笔者认为,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主要侧重于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对食品安全责任中的刑事和行政责任的追究, 尽管规定了民事责任的优先权, 但现实中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承担能力往往比较弱, 不足以应对相应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因此, 在我国建构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首先需要对食品基本法——《食品安全法》进行必要修订, 具体做法为在第四章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中第增加一条规定“食品必须已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方可上市流通, 否则将责令其召回全部产品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在此基础上, 可以由国务院根据《食品安全法》和《保险法》制定《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对于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适用范围、投保方式、保险费率、责任范围、赔偿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以规范和指导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推行。

四、结论

综上,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利益、食品安全监管和减轻政府负担的有效手段, 从现实和理论角度出发, 都将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该制度内涵符合社会本质要求和社会发展阶段实际, 更符合人民基本利益保障的需要, 尽管在我国建构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但理论和实践中, 建构这一制度既是必然的都是可行的, 因此我国应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 制定《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并完善相关具体制度设计, 加快推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 以便更好地发挥该制度的作用, 使之成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

摘要: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责任保险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基于市场机制下多方主体的博弈结果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性质,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必须强制推行,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 制定《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并完善相关具体制度设计, 加快推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 以便更好地发挥该制度的作用, 使之成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一种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必要性,可行性,制度建构

参考文献

[1]许飞琼.责任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11) :25.

[2]吴年冬.浅谈我国产品责任保险体系的构建[J].区域金融研究, 2009, (4) .

[3]陈立双, 段志强.保险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8) :46.

[4]申曙光, 肖尚福.对我国实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思考[J].上海保险, 2006, (2) .

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民事责任;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诉讼

食品安全,最关键的问题是对食品安全概念和涉及范围的认定,关于食品的解释,往往是笼统的,没有清晰的表示。个人认为,需要把初级农产品的描述纳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的制造者与生产源也要对食品安全负责,抓住食品的制造者就等于控制了食品的源头。

食品流入市场则主要依靠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各级经销商,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各地的监管单位显得力量单薄,对降低食品安全事故起不到最根本作用。所以,应该考虑市场连带责任的实行,如果此责任得到实施,就算企业倒闭,也能找到相关负责人或单位,不至于拿不到赔偿。更重要一点,此责任能够督导责任人或单位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将举证加入到《食品安全法》,只要食品链条上的相关责任人,包括生产人与经营商户,能够证明他们的食品没有问题,他们就不需要为事故负责。而关于赔偿,应该以受害者的直接损失为准,不能低于最基本的赔付额度,减少老百姓的诉讼压力。如果发生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故,而且是因为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或者不作为造成的,也应该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处理。

一、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含义

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统称,法律上的解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因一方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导致另一方民事权利收到损害或者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对违犯法律,给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伤害的需要担负所造成后果的责任,包括赔偿。所有参与食品生产、制造、运输、经营的个人或者团体,需要对因为食品安全所造成消费者或者消费群体的损失负责。

食品安全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食品安全民事责任是以缺陷食品为前提,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还找不到关于“缺陷”的解释,只好从《产品质量法》中找到些许对照,“缺陷”指的是食品有侵害消费者安全的潜在威胁。第二,食品不安全不但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对精神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对人身体的伤害是首当其中的,人们会引起疾病,糟糕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比如前些年假酒所造成的严重事件。除此之外,食品不安全对人精神造成的伤害也是惨痛的,它会持久的存在受害者的精神层面,很难短时间消除。第三,食品不安全具有大规模的侵权性,食品安全威胁的不是一个人的安全,而是所有人,如果稍一闪失,所造成的灾难必然是大规模的,让人教训惨痛,伤害深远。

二、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归责

一般意义上的错误责任,指的是某个人的意识是否是故意或者是无意,有没有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他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按照交易中的规则行事。所以,所有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个人或团体,包括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如果涉及人员能够证明他们在执行中没有失误,就可以不必承担赔付责任。目前我国的相关规定还没有明确指明关于归责的一致规范,问题真正出现在司法活动中时,仅仅依靠《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中的条目进行约束或者判断。

三、健全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重要性

监管力量淡薄:参与食品活动的个人、经营户、生产商遍布全国,相比而言,监管部门的力量便淡薄了很多,面对庞大的食品制造体系,监管人员不可能全方面做到位,漏洞肯定存在。而监管单位的力量并不是统一的,各单位之间执行的标准有的也会出现差异,甚至会相互矛盾,让食品制造商不知道该执行哪一条。因为监管单位各行其是,一旦出现问题互推责任,造成一些相当负面的影响。

监管技术与信息没能及时跟上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对科技要求非常高,应该配备职业化的人员与检测设备,需要对各种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进行取样、检测,如果监管单位的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依旧使用陈旧的设备,是很难检测出上述威胁的。另外,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诟病,出现问题不及时公开,更有甚者会故意隐瞒,对社会对消费者极不负责。

当前法律的漏洞:当前对产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解决办法,只是简单的执行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两方面,表面上违法分子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受害者却很难得到应该有的补偿。《食品安全法》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在实行过程中,更侧重公权方面,对私权方面的解释以及对个人的保护非常少,是一个空白位置。对于违犯《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过多的从行政与刑律方面定性,而对于民事方面的规定几乎没有。行政与刑律更侧重的是稳定社会秩序,而民事责任会更多的向消费者提供帮助。

四、国外食品民事安全民事责任制度与评析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吸取了以往教训深刻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之后,通过不断努力与改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与成功的制度。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发展水平不同,但在一些法律的制定上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对改善自身不足提供帮助。下面以美国的食品安全民事责任制度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美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先后颁布实施了三十几部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最权威的有《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肉类检验法》、《公共卫生服务法》、《美国产品责任法》。这些法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在美国,所有关于食品的人员,乃至每个环节都把责任落实到位,如果食品有不安全威胁存在,检测单位会根据问题存在的环节直接找到责任人。能够最快的查到威胁的源头,不但提高对失职人员的惩罚时间,还对整个食品产生的过程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对于消费者的赔偿,美国法律要求赔偿受害者的一切损失,补偿需要一次性补偿完毕。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美国食品安全的稳固支撑,也使美国老百姓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因为法律的普遍,美国老百姓也喜欢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五、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民事方面的空白还需要如下几个方面的完善:第一是初级农产品方面,用作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应该纳入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之列,随着整个农业进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很多初级农产品是通过工业化的模式生产出来的,有一些在实质上基本属于产品的范围。第二,农产品的责任承担对象模糊。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一些责任的认定含含糊糊,一点也不清晰明了,只是简单的提到责任,并没有详细的认定,有些地方的认定甚至出现冲突,属于刑事责任同时又属于民事责任。第三,市场主要民事责任制度缺失,这里主要包括食品的认证以及检测机构,还有食品的监管单位。不能排除某些机构因为个人私利益而发布虚假的认证,某些监管单位又不认真负责,从而酿成事故。第四,消费者维权的意识淡薄以及成本偏高,加上举证的困难,从而使消费者真正面对的时候望而却步,从另一方面助长了违法分子的嚣张。

六、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也在不停进步,在人类不停发展进步的同时,食品工业也在趁势而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停的显现,其中食品安全最为严重。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观念相当淡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知道该找谁投诉,食品安全事故因而不停发生,尽管国家下重拳治理,却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民以食为天,可以看出食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也能看出食品安全对人类所带来的威胁与伤害的严重性。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初级农产品责任划分不健全,昂贵的维权成本,还有民事赔偿方面的诸多问题。综上所述,健全民事责任,使用高效的法律制度,会使食品安全方面产生强烈的震动,使社会各阶层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质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4]刘静.《产品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邓青,易红.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刍议——借鉴美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度创新[J].企业经济,2012,01:166-168.

[6]张百灵.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完善重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4-79+118.

作者简介:

xx社区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9

以贯彻落实党的两会精神,根据上杭路街道安全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辖区安全工作管理,强化安全措施,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目标,预防和杜绝事故发生,明确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体,确保社区平安祥和。上杭路街道芳水河畔社区居委会与辖区社会单位、物业以创建安全社区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议》及各项安全生产法、法规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三、社会单位、物业主要负责人对区域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责任,熟悉了解本单位安全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四、负责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安全防火防范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认 真完成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各项安全生产检查任务,按要

求完成各项安全隐患整治,抓好租赁摊点、门面的安全防范工作。

六、积极参与相关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做好本单位内消防安全检查,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七、做好信息统计工作,有情况及时报告,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类安全生产会议,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

八、此责任书一式两份,有效期三年。

社会单位芳水河畔社区居委会

签字:签字: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各负其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体 1 人员。

第三条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全员履行,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第二章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 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系同一人,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

(三)每年组织一次董事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并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四)掌握本公司安全生产动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 2 分析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组织制定安全工作实施计划。

(五)组织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领导、组织考核工作。

(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八)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九)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十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监督管理力量,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在外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第五条 党支部书记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公司党政负责人,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

(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引导、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三)协助总经理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协助检查或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四)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保证监督作用,教育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带领周围群众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五)协助总经理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六)支持总经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奖惩,统筹工会、团委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第六条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三)定期研究、协调、指导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对分管各部门、各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 5 督促和检查。

(四)组织完善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 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

(三)组织落实公司财务工作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四)组织编制年度财务计划的同时,编制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保证经费到位和合理开支。

(五)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六)年终进行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总 6 结。

(七)加强经济核算,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第八条 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

(一)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三)贯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施工生产与安全管理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五同时”。

(四)组织完善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五)主持和参加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当生产与 7 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确保安全生产。

(六)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七)领导公司安全管理部开展工作,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八)对公司所属项目部发生人身、机械、火灾等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参与调查事故原因及责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来处理事故,并制定预防措施。

第九条 总经理助理安全生产责任

(一)协助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开展人力资源、消防保卫、党群宣传、劳动保护等综合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二)协助总经理合理配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岗位人员。

(三)明确各岗位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作为岗位考核的重要参考。

(四)督促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预防职业危害。

(五)组织对职工进行廉政普法教育,加强安全时政宣传。

(六)负责公司的安全、维稳工作。

(七)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依照有关制度落实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 安全管理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宣传贯彻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 9 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参与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

(四)对公司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参与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五)协助分管领导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参与应急救援演练。

(六)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对事故隐患治理进行监督。

(七)督促落实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八)参与事故的调查、取证和处理;负责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协助工伤事故的认定。

第十一条 安全管理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宣贯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章制度,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具体负责起草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落实情况。

(三)定期对各项目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遇重大安全隐患或险情时,责令其停止作业,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并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或险情。

(四)参与公司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记录,检查各项目应急救援演练落实情况。

(五)参与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实施。

(六)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事故档案。

(七)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第十二条 工程一、二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同步管理的方针,保证安全工作与生产协调一致。对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决定、通知,应及时召集有关人员依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

(三)应把安全生产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安全生产问题、推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经验。

(四)审核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督促各项目按规范要求合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

(五)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各项目安全生产方面的矛盾;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对于安全管理部及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的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研究,解决防患于未然;对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的施工活动应视同生产任务,纳入生产计划安排。

(七)坚持按合理施工顺序组织生产,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劳逸结合,认真按施工组织设计督促组织施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 13 施工生产,发现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的施工生产活动,立即制止。

(八)积极配合协调事故的调查研究和处理工作,分析事故原因,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第十三条 工程部(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保证安全工作与生产协调一致。

(二)对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决定、通知,及时制定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

(三)参与研究安全生产问题、推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经验。

(四)在检查生产计划实施情况的同时,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 14 的实施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

(五)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的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生产问题,及时组织项目部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六)对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的施工活动应视同生产任务,纳入生产计划安排。

(七)定期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督促检查项目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 综合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政策、法规,配合总经理助理开展人力资源、消防保卫、党群宣传、劳动保护等综合管理工作。

(二)配合安全管理部、工程部组织开展安全生 15 产、文明施工活动。

(三)安排新入公司职工进行体检。监督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业禁忌症和有关用工保护的规定。

(四)参加劳动鉴定工作,在职工晋级、绩效考核、评奖时应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五)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的协调实施工作。

(六)认真执行上级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做好机动车辆的年检、维修保养工作和驾驶员的年审、安全教育、考核工作,确保安全行驶。

(七)参与编审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制度。

(八)负责组织公司本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参与重大应急救援工作。

(九)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从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综合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根据部门负责人安排,具体负责人力资源、消防保卫、党群宣传、劳动保护等综合管理工作。

(二)具体负责新入职员工教育培训,未经教育或教育不合格者不得安排上岗。

(三)监督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业禁忌症和有关用工保护的规定。

(四)参加劳动鉴定工作,在职工晋级、评奖时应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五)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的协调实施工作。

(六)具体负责利用新闻媒介宣传公司内部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七)配合组织宣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活动。第十六条 财务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有关规定,落实公司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督促实施。

(二)参与安全生产费用计划的编制,组织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台账。

(三)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安全措施经费保证机制,并督促检查安全措施经费落实情况。

(四)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需要,按计划及时提取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劳动保护经费及其他 18 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并按计划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五)协助配合安全管理部办理安全奖、罚款事项。

第十七条 财务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在部门负责人领导下,落实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使用,并做好记录。

(二)对审定的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年度预算,报领导审批。

(三)对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进行统计,建立台账。

(四)配合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奖惩规定。

(五)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奖罚规定及时落实安全奖励资金、安全罚款事宜。

(六)落实资金的筹集、管理、调度及使用,确保资金安全。

第十八条 运营部(全体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度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工程招标时,严格审查投标单位资质及安全生产经营情况。

(三)及时办理各项目前期相关手续。

(四)加强部门内部安全教育学习,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五)工程招标时,明确要求中标后需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且符合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工地条件的必须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不符合省级创建条件的必须创建市级标准化工地。

第二十条 设计部(全体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加强部门内部安全教育学习,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三)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时,应保证有关安全、环保卫生等技术措施同时设计,严格执行各专业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四)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五)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第二十一条 成本控制部(全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加强部门内部安全教育学习,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三)做好公司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做好安全费用管理的督导工作。

(四)负责成本费用资料的保管工作,定期检查资料的完整性,确保资料信息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 纪检监察室(全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二)监督检查各级组织对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三)严肃查处破坏安全生产的事故及责任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发挥纪检组织在公司安全生产中的监督保证作用,参与重大伤亡事故调查。

(五)依法监察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度的情况,提出批评或处理意见。

(六)负责草拟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处分等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党群工作部(全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对本单位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 23 策起保证监督作用,并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及时抓好各个时期安全工作的舆论宣传和本单位安全工作的对外形象宣传。

(三)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监督保证作用,教育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带动周围群众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在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时,要把安全工作业绩作为重要内容。

(五)支持工会开展群众性的劳动保护监督和安全生产竞赛活动。

(六)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思想问 24 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三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xxxxx限公司所有。

上一篇:费用会计个人简历下一篇:《教师资格条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