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宴会的礼仪(共10篇)
澳大利亚宴会的礼仪 篇1
宴会礼仪
一般来讲,澳大利亚人不吃狗肉、猫肉、蛇肉。不吃动物的内脏与头、爪。对于加了味精的食物,他们十分厌恶。他们认为味精好似“毒药”令人作呕。
用餐时,澳州人是使用刀、叉的。在有些餐馆,人们用餐时必须衣冠楚楚,否则将被禁止入内。外出用餐时,除禁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多数澳大利亚餐馆分为烟区及非吸烟区。餐馆收7%的货品及服务税。账单不加小费,若服务好,通常给15%的服务费。如果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是各自支付自己那一份。如果你不敢肯定,可以在结账之后问一声。如果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迎的餐厅吃饭,最好事前致电订位。除非在高级餐厅,一般人都会叫服务生将剩余的食物放在盒子里打包带回。
澳大利亚人宴请客人都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首先是请客人喝一碗汤,再上一盘主菜,一道甜食水果,然后来一杯波特甜酒.喝杯咖啡,全过程就结束了。为了表示对来客的欢迎,澳大利亚人往往会在饭后的水果布丁中放进一些钱币,谁吃到的钱币多.就预示着谁的运气好。
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烤肉,许多家庭都自备烤炉。如果有人邀请你晚上到他家里作客或吃晚饭.一般做法是带一件不太昂贵的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或一瓶餐酒。问清楚男主人或女主人应什么时间到达,并问明穿着要求是正式还是随意。若是聚餐,可问明应不应带点自制的食品。吃饭时要注意西方的餐桌礼仪。女主人照例带头开始用餐。先让客人取用主菜,然后自己才用。多数澳大剩亚人都率直,如果不喜欢吃某样东西,只需说“不,谢谢你”。如果你喜欢吃传给你的东西,就接下来,说“谢谢”即可。宴会终结时主人或女主人如有疲倦的迹象.则意味着该是告辞的时候了。第二天.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简短的致谢函.并表示对昨夜晚餐的感谢。这会令主人感到欣慰。礼尚往来,如果礼仪周到应该在几个星期之后回请一次。
澳大利亚人餐饮礼仪、服饰礼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节:准时,不要带来未经邀请的朋友。如果有什么东西你不能吃,应提前告知主人。赴会时可带些小礼品,如鲜花、酒、工艺品等。如果在餐馆里请吃饭客人不必带礼品。
刀叉使用简介
1.刀叉的摆放
在正规一点的西餐宴会上,通常讲究吃一道菜要换一副刀叉,也就是说吃每道菜时都要使用专门的刀叉,既不可以乱拿乱用,也不可以从头至尾只用一副刀叉。使用刀叉时,由外侧向内侧取用,这是一般的顺序。享用西餐正餐时,摆在每位用餐者面前的刀叉主要有:吃黄油用的餐刀,吃鱼用的刀叉,吃肉用的刀叉,吃甜品用的刀叉等。它们不但形状各异,更重要的是其摆放的具体位置各不相同,掌握这一点有利于正确地区分它们。
(1)吃黄油用
吃黄油用的餐刀,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餐叉。它的正确位置是横放在用餐者左手的正前方。
(2)吃鱼用
吃鱼用的刀叉和吃肉用的刀叉,应当餐刀在右、餐叉在左,分别纵向摆放在用餐者面前的餐盘两侧。餐叉的具体位置应处于吃黄油所用餐刀的正下方。有时在餐盘左右两侧分别摆放的刀叉会有三副之多,要想不拿错,关键是要记住应当依次从两边由外侧向内侧取用。
(3)吃甜品用
吃甜品所用的刀叉应在最后使用,它们一般被横向放置在用餐者面前的餐盘的正前方。
2.刀叉的使用
吃西餐时刀叉的使用,一般有以下两套常规方法可供借鉴:
相见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见面或谈话时,通常互相要称呼“先生”、“夫人”、“女士”或“小姐”,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社交礼仪是多姿多彩的。以见面礼节而论,他们所行的既有握手礼、拥抱礼、亲吻礼,也有鞠躬礼、拱手礼、合十礼,可谓五花八门。澳大利亚有“女士优先”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妇女都极为尊重。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抱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宴会上的敬酒礼仪 篇2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在饮酒非凡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非凡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假如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号,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既使你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假如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也要先给尊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很难为情。
假如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砂锅问到底”。要知道,别人没主动说明原因就表示对方认为这是他的隐私。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并且不能越过身边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干杯。
涉外宴会的礼仪 篇3
19世纪初的法国美食家布里埃.施瓦兰说过:“待来客如宾,使宾至如归,此吾人之责任也”自古以来,共享食物就是人们之间表示友谊的基本方式。英语的伙伴(companion)一词,即为“共享面包的.人”之意。
在古代西方,宴会的礼仪十分繁琐。而今,人们已经抛弃了许多陋习。在现代西方,宴会是人们社交的一种基本方式。英国人举行宴会通常在晚上八九点开始,若去赴宴,应提前半小时到达为妥。倘因事不能到会或需延时赴会,必须提前通知主人。让人久等是一种失礼之举。国外的一些宴会,为了方便人人有交谈的对象,一般请客均为偶数,即宴会桌上为偶数,这样可以照顾每个人均有一个谈话对象。在餐桌上,男女一般要对半分坐,这种方式同中国人男坐一面,女坐一面风俗不同。
国外的宴会邀请方式一般为电话通知加请帖提示。通知人大多都要告诉参加者该宴会的正规程度。如果是正规“严肃的宴会,必须要着礼服前往。
宴会上的食物往往是三道食品---一道菜是主菜;二道菜是布丁或奶酪;三道菜是甜食(如水果)。如果自己是一位素食者,应提前向主人申明。目前,西方国家宴会上的器具设施大约分成:银器、瓷器、玻璃器皿、上菜盘、厨房用具五大类。
银器、(或不锈钢器),包括大小刀叉、汤匙、布丁匙和咖啡匙,此外,还应有一个公用餐匙和一把利刀。
瓷器。西方国家正式宴会,除甜食盘外,所用瓷器须套用。
宴会所用瓷盘有大、中、小三号,如有汤还需有汤碗或汤盆。此外,还有中号奶酪盘。
咖啡具包括壶、杯、糖罐。
玻璃器皿。主要是各种形状的酒杯及洗手碗。
厨房用具。主要是锅、罐、壶、煲之类。
用餐前,主人为每位客人发一个餐盘和一张餐巾。需要将盘挪到自己正前方,将餐巾置于白脱盘上。正规宴会一般餐桌中间要有蜡烛、鲜花等,用以装饰桌面。
餐桌上用的酒大致可以分成:
1.红色、白色、玫瑰色酒;
2.低、中、高度酒;
3.汽酒、无汽酒。
在西方,吃什么食物,配用什么酒。如吃羹汤时用雪利酒,吃牛肉用低度红葡萄酒等。在用餐之前,一般先把酒塞起开,越是年近造的酒,起塞越应早些。
宴会上的座位排列,如是正规宴会,一定要按座卡上名片安排入座。开宴之前由主人互相介绍一下,介绍时自己应起身点头示意。待主人宣布开宴后,方可进食。
在进食过程中,须提防左侧身体,上菜者都从左侧端上食品,不小心会撞掉食品。另外,西方人在斟酒时,也是从左面上酒,从右面斟酒。一般由男主人一一斟酒,再由侍宾斟上。待大家酒足之后就可退席了。
在西方国家参加宴会,如果不懂桌上礼仪,可等别人动手后再学着用餐。如果不会用那道菜,可请教一下邻位,这绝不会伤大雅的。相反,不会装会才是失礼的行为。宴会上进食用饮料时,切勿发出响声。把食品嚼得”吱吱“乱响是失礼的。
参加正式宴会的礼仪 篇4
按时开席
客人落座后,应按时开席。不能因个别客人误时而影响整个宴会的进行。如系主要客人或是主宾,到开席时尚未到达,应尽快弄清原因,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其他客人表示歉意。一般来说宴会延迟的时间不该超过15 分钟,万不得已时,最多也不能超过30分钟。等待过久,其他客人会不耐烦,同时也会冲淡宴会气氛。
致辞祝酒
在宴席中,主人应是第一个敬酒的人。敬酒是敬匀全席,而不应计较对方的身份。桌次多时,应按桌敬酒,不能顾此失彼,冷落一方。
祝酒时,应由主人和主宾先碰杯,碰杯时应目视对方,以示敬意。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但不一定碰杯。切忌交叉碰杯。
当前流行的致辞祝酒礼仪是:主人在第一道菜上来后,即举杯邀请所有客人同饮,并致以简短的祝酒辞。在祝酒辞中,应该首先感谢各位客人的光临,并说明此次宴请的原因,最后请大家同饮。受传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法的影响,一般由主人领三杯酒,然后由第二主人领酒或主人与各位客人及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敬酒。敬酒要适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对于确实不会饮酒的人,是不宜劝其饮酒的。
祝酒辞是宴会敬酒的必要礼仪。好的祝酒辞能够活泼宴会气氛,增进彼此友谊,加深感情,同时达到宴请的目的。祝酒辞的内容应随宴会的性质和宴会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祝酒辞有:
“欢迎诸位光临! 现在我向大家敬个酒,祝诸位事业兴旺、阖家
安康!”
“欢迎各位光临! 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干杯!”
“为了合作愉快,干杯!”
“祝新郎新娘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祝× × 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祝酒献歌
当前,不少餐厅设有“卡拉OK”设备或“ KTV”包间。为了活跃气氛,以祝酒兴,可根据客人的兴趣和宴会的性质安排专人献歌,或由主人先唱,然后邀请客人献歌。选唱的曲目,应该与宴会的性质和内容相吻合。唱歌时应轮流献歌,不要一人唱得太多,同时音量不宜过响,以免过于喧闹,影响宾客休息。
介绍菜肴
在餐厅宴会,每当上菜时,服务员一般都应主动报一下菜名。此时,主人应主动举筷邀请大家共同品尝。对于一些特色菜(主菜) ,则应介绍这道菜在色、香、味方面的特色,并请客人品尝鉴定。如是一些汤菜或需分食的菜,则主人可站起来为客人分菜,或请服务小姐代为服务,分菜时必须注意分得均匀,以免有厚此薄彼、不一视同仁之嫌。
亲切交谈
宴会进行过程中,主客双方应就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亲切交谈。
中餐宴会礼仪的桌次 篇5
中国餐桌礼仪中对于桌次与座次的安排非常有讲究,如果你不懂礼,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面对网上杂乱不堪的各种说法,大伤脑筋,不知孰真孰假。不用担心,康老师教给你“16字口诀”,这是桌次与座次排列最规范的基本原则,就如同武林高手的武功秘籍一般,只要你能做到人书合一,定能所向披靡。
面门卫上,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以远为上
注:左与右方位的确定是以面对正门的位置为准。
一、中餐宴会桌次排列礼仪
中餐宴会一般采用圆桌,视参加人数多少设为一桌或多桌。
①两桌横排排列时,桌次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横排排列
②两桌竖排排列时,桌次以距离正门远的位置为上,以距离正门近的位置为下。
竖排排列
③多桌排列。三桌及三桌以上的宴会,称为多桌宴会。其排列方法,除了要注意遵守两桌排列的规则外,还应考虑与主桌的距离。同等距离,右高左低;同一方向,近高远低。
多桌排列
二、中餐宴会座次排列礼仪
座次礼仪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礼仪知识组成的一部分。入席就餐时,席位排序原则是:面门为上,以东为上,以右为上,以中为上,观景为上,靠墙为上。
面门为上是指根据礼仪惯例,以面对正门的位置为上座,以背对门的位置为下座。有的酒店包厢将上座的座椅用特殊的椅子标记出来,很好分辨。两个人并排坐时,通常以右为上座,因为中餐上菜时以顺时针方向进行。居右而坐比居左而坐的人优先得到照顾。观景为上是指在一些高档用餐场合,室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共用餐者欣赏。这时,就要以观赏角度最佳的位置为上座。
每张餐桌具体座次的安排还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每张桌上只有一个主位。这种情况,主宾在主人右侧就座,形成一个谈话中心。
一主式座次
②每张桌上有两个主位。如主人夫妇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桌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
两主式座次
若主宾的地位高于主任时,为表示尊重,可安排其在主人位置上就座,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
在英国宴会应该注意的穿着礼仪 篇6
男士宴会服装
大礼服: Swallow Tail or White Tie为西方男士晚间最正式的穿着。
早礼服: Morning Coat 为西方男士日间常用之礼服。
小礼服: Smoking or Tuxedo or Black Tie 为晚间集会最常用之礼服。
便服:一般指西服或国服晚间通常着深色西服;夏天或白天可着淡色西服 (应特别注意皮鞋不可配白袜及领带的色泽 、质地及适当的长度)。
女士宴会服装
旗袍洋装或套装,白天着短旗袍,晚间正式场合着长旗袍。
白天戴短手套,晚间戴长手套,颜色多白或黑色,户外握手不必脱手套,室内则须脱去右手手套为宜。
女士白天可戴帽,晚间宴会则不宜。
女士于正式宴会应注意优雅的仪态及适当的穿着及配件。
正式场合穿着之特质:着裙装、包头高跟鞋、丝袜配带耳环及化妆。
正式晚宴服装颜色搭配则以素雅或色系相近者为宜,如黑、金、银、绿、驼色都是不错的选择;女士于正式场合应着礼服及注意皮包及高跟鞋的款式与质地。
英国邀请别人赴宴
When issuing an invitation, it should be written on writing-paper rather than note-paper。
邀请不能用笔记本的纸写,而要写在信纸上。
Address male guests by their surname alone, unless they are a government minister, whenSir is required, or the king, when it should be Sire。
只写男宾的姓氏,除非他是政府大臣(这时需要加上Sir)或国王(需要加上Sire)。
When giving your address, avoid non-U house names like Fairmeads; U speakers stick to formal titles like Shinwell Hall. I can think of a potential problem here for people who don’t live in a manor house, but I presume that not living in a manor house is also non-U。
提及自己的住址时,别像非上流社会的人那样管自己的房子叫Fairmeads之类的名字。上流社会总是使用正式名称,例如Shinwell Hall。我能想象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有些人并不住在庄园里。但我觉得住不起庄园也算不上上流社会的人。
The next difficulty is determining the correct term for the meal itself to which the guests are invited. Is dinner taken at midday or in the evening? What about lunch and supper – are these acceptable terms, or will they immediately flag your lowly status? Properly speaking, one should have lunch (or even luncheon)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and dinner in the evening. To refer to lunch as dinner, or to use the term evening meal is to betray your non-U origins. If a dinner guest praises the supper, then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meal was insubstantial and unsatisfying。
下一个难点是如何正确描述要请宾客吃哪顿饭。Dinner这个词究竟是说午饭还是晚餐?可以使用lunch和supper吗?它们会不会立刻显得你没那么高大上?正确的说法是,午餐应该叫lunch甚至luncheon,晚餐则叫dinner。管午餐叫dinner或是管晚餐叫evening meal都会暴露你非上流社会的出身。要是一位客人说今晚的supper真不错,那他不是在暗示晚餐不够丰盛,就是说它不够美味。
Never issue an invitation to high-tea, as this is an exclusively non-U invention。
绝对不要邀请别人参加high-tea,只有非上流社会的`人才会使用这个词。
When stating the dress code, be sure not to use the terms dress-suit or evening-dress. The refined equivalent is to state simply: ‘We will be changing for dinner’. How your guest is supposed to glean what to wear from this is a mystery to me, but I suppose that is precisely the point. If you have to ask, you shouldn’t be going。
提到着装规定时,一定不要用dress-suit或evening-dress,而是简单的说 “We will be changing for dinner”就可以了。对我来说,客人们如何领会该穿什么其实是个谜,但如果不知道穿什么,他们就不会去。
宴会前
Should you be lucky enough to receive a return invitation, never arrive by bus. Should necessity require you to mak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 be sure to muddle the terms bus and coach (properly, the former is used in towns and the latter in the country) to show that you are unaccustomed to such degradations。
要是你幸运的收到回访邀请,千万别坐公交去。就算迫不得已,也要故意用错bus和coach(它们的正确用法是bus是市内公交而coach是城际公交),这样才能显得你和这些丝交通工具不熟。
On arrival, ensure that you praise your host’s lovely house rather than home。到达后别忘了称赞主人的房子,要说lovely house,别用home这个词。
Never refer to a room as the lounge, since for U speakers lounges are found only in hotels。
千万别管房间叫lounge,对上流社会的人来说,只有旅馆里的房间才叫lounge。
When introduced to strangers, the correct response to ‘How do you do?’ is to repeat the phrase. Giving an answer, such as ‘Fine thanks’, is a major faux pas。
被介绍给陌生人时,如果对方说“How do you do”,正确的回答是重复“How do you do”。“Fine thanks”之类的回答可是很失礼的哦。
宴会中
Linguistic etiquette during the meal is crucial. You should never serve anyone greens, or ask them to pass the cruet. Should you need to wipe your mouth, use your napkin not your serviette. If you need to check the result, ask for a looking glass rather than a mirror. Avoid coy euphemisms such as temple of health or WC; U speakers refer directly to the lavatory。
宴会中的言谈礼节十分重要。你不能管蔬菜叫green,也不能管调料瓶叫cruet。擦嘴用的餐巾叫napkin,不能叫serviette。想照镜子的话,要管镜子叫looking glass,不能说mirror。别扭扭捏捏的用temple of health或WC这样的隐语,上流社会的人直接说去卫生间(lavatory)。
宴会后
How to entertain your guests after the meal is another social and linguistic minefield. Real tennis is an acceptable pursuit. A card game might seem like safe ground, but steer clear of whist, pontoon, nap, and even slippery sam, which are all non-U. Never stand up to deal and always refer to knaves rather than jacks。
宴会礼仪讲座 篇7
另外这个宴会礼仪它很有特点,据我所知,宴会礼仪主要来自两大内容,第一,来自习俗。我们曾经说了,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仪是来自习俗的,其实社交礼仪很大一块内容来自宴会。你回想一下你的人生经验,你认识了好朋友,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人际关系,往往是在家庭聚会中,平常交往应酬中,吃饭的时候认识的密切的。那么很多宴会的礼仪它来自习俗,譬如我们北京地区北方地区家里来了客人筷子、碗碟摆放都有讲究,比如筷子在筷子托、筷子架要竖放的话,这样竖放说明这个吃饭正在进行。但是你注意了吗?我们这儿有些老同志,老同志都有这个经验的,一般的情况下筷子不横放的,筷子横放就是逐客之嫌,什么意思?你把筷子在碗上或者碟上一横放就等于告诉客人,打住,该散了。人家吃得高高兴兴,有人话多他不想走,想说醉话,你不好驱逐他,筷子一横放就是走人的意思。它其实来自习俗,比如我们到南方地区去,刚才讲的是北方的习俗,你到南方地区是吃鱼,吃鱼,你这个鱼上面吃完了下半面就不能叫翻过来,叫正过来,因为这个船家有忌讳,翻船不吉利,它是来自一个习俗。所以我们一般不说把这鱼翻过来,我们拿筷子把它正过来,但是你要不是船家,你一般旱地上的,山上的人很少讲这个事,所以礼出于俗。?
另外这个礼仪、餐桌礼仪、宴会礼仪它还有一个来源,来自于更好地使你畅饮其酒,畅品其食,就是让你更好地进餐进食。譬如我们讲菜肴的搭配,比如四菜一汤,一冷一热,诸如此类,讲到这个问题的话,菜肴的搭配先上冷盘还是先喝汤,实际上都有一个跟进餐的习惯有关,为了更好地进餐有关。比如我们这儿举一个例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喝汤,上汤的时间就不太一样。你要到广东去吃过粤菜,大家知道粤菜先喝汤的,广东女士的很大一个本事就是煲汤,要把汤给做好了,他是先喝汤,而我们北方有相当数量的省份是后喝汤。在我来看,我个人的意见,我还是主张先喝汤比较好,先喝汤利于现代健康,是一种现代饮食的较好的习惯。你想一想,先喝了汤第一保护了胃肠,第二呢胃里面给你填充了东西,这样的话你吃东西就比较少,而我们后喝汤是怎么回事?它往往是过去的习惯,可能是没吃饱或者吃不多,完了一喝汤,给它填充起来,容易使你膨胀,容易使你消化上有点问题,所以先喝汤可以让你少吃多餐,而且有利于吸收另外你要在喝酒或者吃什么其他油腻的东西,相对来讲可以控制数量。其实吃饭宴会这个礼仪刚才我讲的是进餐的顺序,就是到底是先上汤还是先上菜,先上冷的还是先上热的,它其实是为了吃饭,它跟吃饭这个有关系。
那么这个宴会从分类来讲,一般我们把它分成四个大类,第一类我们叫它国宴。所谓国宴是在外交场合由我们国家的国家元首出面,宴请别的国家的国家元首的宴会。所以国宴那个主体跟客体都是特定对象。比如我们xx宴请普京总统,xx总理宴请联邦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是主席宴请他的总统,总理宴请他的首相,这种对等的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宴会这个才能叫国宴,它主角是国家领导人。
第二种宴会,我们一般把它叫正式宴会。正式宴会它一般有三个正式,什么地方正式,第一人员确定,不能临时拉郎配,说再来几个,没事,再加张桌子,像我们一般吃饭,来一个客人,来,你坐这儿,再加张桌子,再弄把椅子,就加上了,不行,那正式宴会这个人员约定有限制了。不仅有多少人到场有限制,而且哪张桌子上面坐谁,位次都有讲究,它不能乱来。哪一张是主桌,谁上主桌,主桌里面谁是主人,谁是主陪它都有讲究。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这张桌上把人给放得不太对劲,比如说你请了其他几个单位的客人,偏偏有两个客户是竞争对手,你还不太清楚,你把他俩放在一张桌上去,这饭能吃好吗?他们一照面,就有点怀疑,为什么没早跟我说,是有意让我难堪吗?还有人生气,怎么没带刀啊,他想决斗。所以安排宴会第一是人员要确定。
第二,菜单要确定。就是这桌上上几道菜都有讲究,我经常跟同志们开玩笑,我说你要想把宴会搞得正规一点,搞一个菜单,不仅菜单提前要拟定,是四冷八热,四菜一汤,而且这个菜单要书写出来,最好在餐桌上人手一册。它有两个好处,首先表示郑重其事,其次是让大家心知肚明,可以抓住重点,集中解决。明白我的意思吧,留点胃,碰到想吃的东西再下狠手。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事,他不告诉你,这个宴会一道一道上,一开始我们不得不吃,出于礼貌上来就吃,结果到了最后,一般压轴的是看家菜,我们饱了,望洋兴叹。这菜单有个好处,自己一看咱就明白了,到底哪道菜最对咱的胃口,咱悠着点儿,留着。所以正式宴会它的菜单是有确定的,不能乱来。
第三个什么地方正式,第三个它就是时间是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大型的正式的宴会往往是晚宴,也有个别情况下是午宴,比如婚宴,这种大型宴会,我们一般就是午宴,因为中国民俗一般初婚,第一次结婚应该是中午,朝阳,午日,说明阳光灿烂,他一般不是再婚的话很少放到晚宴。但是一般的那种商务宴请,社交宴请它往往是晚宴,为什么?因为中午大家都在忙事,没时间,所以晚宴相对就可以比较放松,就可以多说两句,你想想,中午你搞一宴会,一会儿走一个,一会儿走一个,他不是影响效果吗?宴会。
再者我们宴会第三种,国宴跟正式宴会之外我们叫它便宴。便宴相对就比较随便了,比如我大学同学从国外回来,难得一见,他到北京来看我,我就临时找几个亲朋故旧约一个地方大家吃一顿,规模比较小,菜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也不搞菜单,但实际上还是社交。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它不像我刚才讲的三个确定了。最后一种宴会我们大家其实碰到的是最多,所谓家宴,就是把人放到家里来请他吃饭,家宴重在参与,强调气氛的温馨和随和,能把你请到家里来说明不见外,有的时候我们还让你下手干一干,比如我有时候有些外国朋友我就喜欢请到我们家来吃饭,而且我还让他们重在参与。比如让他们包饺子,积极性很高,但是说个实话,他们包的饺子一般不能下锅煮,一煮就烂了,你尤其别告诉别人,烂的全是你包的,那你影响人家革命情绪。但是你设想一下,本来都是朋友到家里来,一边聊一边干活,这挺有意思的。这是一种融洽的气氛,密切的关系。关于宴会。
宴会的礼仪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礼仪,就是说主人有主人的讲究,客人有客人的讲究,这个二者不能够颠倒了。比如举个例子我这主人请客的时候我可以讲,粗茶淡饭不成敬意,这是主人一种谦恭,客人不能说的。你还别说我还真见过不自觉的客人,有一次参加一个婚宴,我们那桌上有一位女士,可能是经常吃请,因为正好是芳华年龄,20来岁,估计好朋友包括自己都是刚结婚或者正在结婚的年龄,吃的多了可能是,往那一坐,这桌菜没啥好吃的,一句话把我们一桌人全震住了,又不是你掏钱,轮到你提意见吗?我们装没听见,一会儿把一筷子糖醋里脊夹起来吃,没熟,没熟你别吃,一会儿又吃一筷子鱼,太咸。这比婆婆还恶,婆婆一般都不这么说媳妇的。是吧,让大家觉得就不爽,所以让我来看,她就犯了我第二讲第三讲讲的她没有摆正位置,所以这个要说清楚,但是一般而论,宴会礼仪主要是主人,是主办方的问题。我这下面重点跟各位说说。
宴会礼仪主要是五个大的问题,我们要讲的国际礼仪一般讲五个m,为什么叫五个m呢?就是我讲的这个作为主人操办宴会的时候,他一般考虑五大问题。这五大问题用英文来说第一个字母都是m,所以我们叫它五m.哪五个m呢?第一个m,money,费用。你千万别否认一条,你官方宴请也好,民间宴请也好,乃至家宴也好,你操办者第一条想的就是钱,你请客的时候你跟人家说你随便点,你想吃什么你说,心里往往想的另外一回事,悠着点,饶了我,人家要真放开了点,没准人家走了你走不了,被抵押在那儿。这点我相信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年轻的帅哥们,尤其是正在热恋的人最有体会。想当初我也有类似的经历,请女朋友的时候打肿脸装胖子,这是男人之劣根性,喜欢逞能,大男人。其实口袋里没有多少钱,我记得有一次请女朋友吃涮羊肉,那时候刚工作,那涮羊肉一斤四五块,哪是能随便吃得起的,好家伙到东来顺、西来顺,好多店都比较了一番价格,都侦察过了,装作若无其事把人家领去了,往那一坐,告诉人家,想吃什么你点。她一句话就让我起鸡皮疙瘩,我不爱吃羊肉。结果我的预算就超出去了,还好,还多带了几块,否则我走不了,被抵押在那儿。所以你这个费用的问题,我们宴请恐怕是头一位的。你别跟我说这地方菜好吃,这地方做得好,这地方离得近,这地方咱熟悉,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跟你预算有关。您别怀疑客人的智商,谁都不傻,这事我还建议你就别说了,你要说的话搞不好画蛇添足。
一般来讲,这个中国人的宴请他往往是主人掏钱的,这条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不讨论的。但是我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因为我这个系列的讲座名字叫现代礼仪,为什么讲现代礼仪呢?它实际上是讲的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要应用的礼仪,它既包括我们传统礼俗,也包括国际惯例。因为我反复强调,北京人也好西安人也好,广州人也好,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好,中国人到外国去,外国人到中国来,国际交流你不仅要知道中国的习惯,而且要知道国际惯例。外国人请客吃饭,有两种做法跟中国人不太一样,我这里说说。第一种做法我刚才说的是中国人传统做法叫做主人付费,这都不讨论了。当然主人付费有的时候也请我们客人要注意一条,就是主人这个费用花多少你别问,我也碰到过不自觉的。其实人家主人请你吃饭它是一种意思,它是一种情调,人家花多少钱是人家的预算,这高档的餐馆里面服务生都受过培训,受过什么培训?结账主要是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客人把钱押在那儿了,请客的人,主人把钱押到那儿,等到客人走了之后,主人才回去结账。第二个办法就是结账单悄悄地递给主人,然后主人在上面签个单就完了。一般不报,只有低档餐馆才报,一桌200,二桌4块,搞得二桌很没有面子,痛苦来自比较之中。所以人家请你吃饭主要是个意思,你要是足够理智的话你一定要明白,主人付费是不问价格的,除非买单的人是你儿子是你老公,是你老婆,那咱得交代,外人你别问。我还经常碰到这样的同志,他倒比较狡猾,他不说这桌花多少,他问,说这酒多少钱?这菜多少钱?肉多少钱?这个果盘多少钱?加一块儿这顿饭多少钱不就明细了。你还是问了,其实这个有时候很尴尬的让主人,这也是礼仪的问题。所以我们讲双向的,不仅有主人的事,还有客人的事。
那么国际礼仪它其实有两个办法,国际礼仪第一我们一般叫做各付其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家去吃饭的话是aa制的,这个在西方国家里尤其普遍,叫godutch,各付其费,aa制的。这个我第一次去国外我就遇到过这个傻事,人家告诉我,中午休息,午餐,说咱们一块儿去吃吧,我说行,跟我走。当时我人生地不熟,人家又是我的上司,老大哥,这跟他走,我想肯定是他掏钱。然后这个点的很简单,一个三明治,一份汤一个色拉,一个主菜吃完了,吃的过程中还告诉我,因为是个套餐,告诉我这个汤你喝不喝?他看我出了很多汗,喝得多,我说我喝,我把他那份汤也喝了,结果后来告诉我自己掏自己的钱,而我喝他碗汤都要掏钱,那很生气。后来我才知道,不仅一般人是这样的,而且在西方绝大多数国家里父子之间,只要这孩子成了年,出去吃饭都是各掏各的钱,亲兄弟,明算账。其实这个也有好处,君子之交淡如水,省得谁欠谁,谁不欠谁,有时候我们都惦记着,我请他吃饭花了400,他请我吃饭20.是吧,你自己吃什么,你随便点,你愿意多吃多吃,你愿意少吃少吃。这实际上这种aa制,各付其费的方法,在我们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在白领在公司企业里也正在流行,这是一种付费方式。
还有一种付费方式我们叫什么啊?叫做自愿付费,这个主要是在一些大型的公益性宴会上出现的。比如这是个慈善晚宴,为印尼海啸灾民募捐的慈善晚宴,其实大家到这儿来参加活动是一种义举,不是吃饭,是一个活动拿宴会来说事,然后这个时候大家掏钱的话,这个钱实际上除了结账吃饭的钱之外,主要是捐给印尼海啸难民的。所以这样的话,你付费你随便付,你付50也行,你付500也行,你愿意的话你付50000也行,随便付。这个我们称之为自愿付费。到目前来讲自愿付费一般是在高档的公益性的社交宴会上才会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它比较少见。
总而言之讲到宴会的费用我想讲两句话,第一句话量力而行。比如举个例子,我们很多年轻人要结婚的话总喜欢办一个婚宴,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四大喜事。婚宴肯定是要办一办的,但是你一定要量力而行。您刚参加工作,您是工薪族,您一个月没多少钱,您从爹妈、兄弟那儿募捐来的钱您就好意思把它吃了吗?我倒建议你还不如留着搞点家用,存钱买房子也好,将来孝敬老人也好,留给孩子教育基金也好,你总比吃了好。而且尤其有些同志感觉规模太大,好家伙,也就是一般一工薪族,给你摆几十桌上百桌都敢,反正我个人觉得有点铺张浪费了,我建议一般的宴会还是要量力而行。另外一个是什么呢?讲究节俭为本,不仅整体费用要量力而行,而且你点的菜要注意啊,要经济,要实用,不仅要好吃,而且要相对来讲价格公道一些。你没有必要像我们有的地方搞什么黄金宴,黄金吃了之后能有什么意思,参、翅、鲍、肚你都一块儿吃,你不得“三高”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啊,其实好菜有的时候适当有一个点缀也就足够了,你吭哧吭哧,你吃一大堆既花钱而且对身体健康也不好,所以主人他要考虑这个问题,第一个是money,费用。
第二个宴会礼仪我们讲什么,讲meeting,就是会客。你这儿宴会上你请饭会请谁到场?我们一般宴会肯定是有主宾,你主要请谁,比如我举个例子,我要请我老丈人吃饭,我刚谈恋爱还没结婚呢,请未来老丈人吃饭,我肯定要请到场这几个人,除了我爹我娘创造一个两边老人见面的机会之外,我请到作陪那些人至少得是跟我关系好的了解我的,会到时候说我好话的人,您说对吗?适当地说我点缺点没事,比如说爱睡懒觉,记性不太好,这都行,可别把我说坏了,否则影响我国家安全,破坏我跟女朋友的安定团结。所以作为主人你要请客请谁来作陪,主人确定了主宾之后,其他人是有讲究的。比如你请金老师吃饭,金老师在人民大学工作,你要可能的话是不是能请一下金老师在人民大学的同事,学生,校友,您觉得那样是不是就好一点,一桌吃饭他就有个聊的话题了。另外你要是外国客人、少数民族的话,相同民族的,相同宗教信仰的,共同语言习惯的人请到一块儿吃可能就比较好。比如举个例子,大家在座的,现场的观众多数人是北京人,我敢保证闽南话、广东话、乃至上海话你可能不在行。我们现在请一个台胞,请一个澳门来的客人吃饭,他们讲闽南话讲粤语,所以你这要请坐陪的人中如果要有懂闽南话的人,或者有懂粤语的人,你请一个维吾尔族的人你要请一个维族的朋友来作陪,你说是不是这个效果就好一些,他容易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交流的氛围。所以这上面请客人,安排客人它有讲究。
另外,在meeting的时候,请客我们讲它重在交际,所以宴会上面位次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正式宴会,国宴座次排列尤其是非常讲究的,比如一般习惯把地位身份相近似的人排在一起,一般习惯把宾主交叉排列,还有一般习惯夫妻两个人应该在一块儿。你请我吃饭,我老婆在,你把我老婆放在另外一桌,我吃不好,我担心我老婆被人家灌醉。我去吃请就有一个习惯,我厚脸皮,我不管人家怎么排座次,只要人家是请的我,我就提一个要求,让我老婆坐我身边。第一她爱吃什么我知道,我可以照料她,女同志都害羞,她有时候不好意思吃,我厚脸皮,来了就得吃,不吃白不吃,我给她多夹一些,另外一个省得你们灌她,你们要灌她有我在这儿扛着呢,保护老婆是我老公的天职。所以排座次它有时候是有讲究的。
比较正式的国宴和大型宴会,一般桌子上要放桌签,一号桌、二号桌、三号桌,另外要放姓名签,让大家对号入座,别让他坐错了。有的时候有个别同志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种正式宴会,他弄错了,坐到不该坐的座位上去了,本来高高兴兴被服务生给赶走,影响进餐的情绪。另外你这个桌签应该让客人都坐好了之后再收掉,而且桌签应该是双向的,比如我叫金正昆,这我面前那桌签两面都应该写金正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我知道这个位置归我,我能看见,另外你对面的人也知道我姓什么,明白我的意思吗?否则我光知道你们不知道,问听说有一个老金,这个家伙来了吗,不知道,那家伙来不来关咱们甚事。那家伙就是我,你在等于骂我。所以这有一个桌签,有我的名字你看到你至少知道这桌大概就是个谁谁,它就不至于出这个问题。所以宴会它是交际,交际你这些交际的要素你要考虑到。
第三个点我们比较重要的宴会讲的是什么呢?环境。正式宴会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请客吃饭它其实是吃环境,很大一笔钱实际上在宴会上花的不是菜的身上,花的是环境身上。尤其是正式的商务宴请,就是公司之间的交往,它实际上这个宴会选择的地点往往是公司实力的一个表现。它涉及企业的经济实力,你把客人请到五星酒店吃饭,说明你公司的实力可能是一流,你把人家放到大排档吃饭,人家搞不好说你这是皮包公司,是盲流,所以这个环境它很有讲究。我们一般来考虑宴请的环境它考虑三个要点,我简单地说说,第一个要点环境要卫生。你别往桌边一坐,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坦克,蚊虫叮咬,臭味扑鼻,甚至你不仅用餐现场环境要好,卫生间也要考虑到,因为人吃饭过程中那个地方可能去。我们有个别地方这比较差,你吃得挺高兴,去卫生间得戴着防毒面具进去,而且还得穿着雨靴,污泥浊水满地浑流,这不太好。另外周边环境也得考虑,否则人他有眼睛,他看到之后他影响食欲,环境要卫生。第二,环境要安全。有那种紧急门,遇到火险、遇到灾难容易撤退。你别高高兴兴吃饭去叫人家在那儿负伤甚至牺牲了这就不太好,因为大型宴请这个事你得考虑到。因为天灾人祸天有不测风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控制的,你好心好意请人家吃饭,你给人家结果几个,让人家负伤了这不合适,所以你这个现场要安全。
最后,第三你考虑环境就是交通要方便。你请客吃饭那地方不仅有档次,有知名度,而且你被请的客人容易到。而且如果你要是请的客人比较多,你还得考虑周边停车场也比较宽大,否则车没地方停它也是个事,人家高高兴兴开了一个高档车,刚买的一个别克来吃你饭来了,结果车停到路边了,被坏孩子给划了,你说它是不是也影响情绪,所以这个事你得考虑到环境。
第四个点我们在讲到宴会礼仪,主人要考虑的是什么呢?music,音乐。吃饭它讲气氛,有一个良好的气氛,使大家容易和谐、冷静、专注、融洽地进行交流。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知道,高档的宴会厅它都会有演奏,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最好安排专人现场演奏。你可以设想一下,比如我这是跟我这个女朋友认识两年,我们两年的纪念日我们要出去吃饭,或者这是我的男朋友他过生日,我们两个人二人世界包了个雅座单间把蜡烛一点亮的时候,过来一个乐队,吉他手围着我们弹一首吉他的爱情曲,或者来了几个美女帅哥,跳一支快乐的舞蹈,诗情画意,这个现场演奏比放音乐可能效果要好。当然这要考虑环境,考虑经济能力。可是你音乐安排的话,你还要考虑就是你选择的曲目,它的气氛应该跟现场吻合,轻松,自然,舒缓,你别放打击乐,我在吃饭,安塞锣鼓,你让我蹦桌子上去啊。你也别放非常忧伤的音乐,又不是追悼会,另外你还要考虑,如果你要请的客人比较重要,你的音乐风格主题应该考虑对方的爱好,比如我特别喜欢这首曲子,像我个人我比较喜欢那种有怀旧气氛的曲子,比如罗大佑的歌,邓丽君唱过的《甜蜜蜜》,我当知青的时候,《红色娘子军》一个插曲,《万泉河水清又纯》你要一放起来,我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想起那过去往昔的时光,挺有意思。你可别放人家不爱听的,比如现在你请一个日本客人,你给人家放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这儿请一个美国商人,本来两个人挺友好,做生意,你给他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美帝去了,这个时候你要考虑这个问题。
那么宴会礼仪最后一个m是什么?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m,就是菜单,menu.吃饭吃饭,其实主要是吃菜,所以你要讲究的话,你对菜单要认真地安排。安排菜单有两个套数,这个要跟各位说说,我以前也说了一次了,第一个套数你要明白客人的忌口是什么,就是人家不吃什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请客人吃饭你首先不要问他你爱吃什么,你主要要问他不吃什么。便宴的话你现场问,各位,你们有什么忌口?如果国宴或者大型宴会的话,主要考虑主宾,要提前向对方或者随员进行征询。我们一般禁忌有这么几个,首先是职业禁忌。就是他干这个活就不能吃的,比如公安系统公安部有五条禁令,工作期间禁酒,你要让他喝,他下岗了,司机喝了酒,警察把他逮走了,这是职业禁忌。第二是什么呢?个人禁忌,就是纯粹是他个人不能吃的东西。第三,民族禁忌。就是他这个民族忌食的东西,譬如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都是不吃狗肉的,你非得给他讨论这狗特别好吃,你对对方是一种不尊重甚至是一种侮辱。当然有些民族他吃那是另外一回事。还有比较重要的禁忌就是宗教禁忌,比如一般而论,虔诚的穆斯林,就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虔诚的穆斯林,不仅不吃猪肉,不吃狗肉,而且不吃驴肉、骡肉之类的肉食。严格讲虔诚的穆斯林按照古兰经上的说法,他主要选择的饮食肉类是什么?是牛、羊、鸡、鸭、驼,骆驼。因为伊斯兰教来自阿拉伯半岛,那个地方主要的牲畜是驼,所以它是牛、羊、鸡、鸭、驼,其他东西一般你要请他你就要审慎了。像我刚才说的猪、狗、驴、骡他不吃。再者你要对伊斯兰教宗教禁忌比较熟的话你知道,他是不吃动物的血液的,他吃牛羊鸡鸭必须要活宰,就是要放血,还有,虔诚的穆斯林是不饮酒的,所以宗教禁忌你要熟悉。除了职业禁忌,个人禁忌,民族禁忌宗教禁忌之外,还有一个禁忌,健康禁忌。就是纯粹是健康原因他不能吃,比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品,你非得气人家,老王,这个雪糕特别好吃,这个比萨,这个很甜,吃点,死不了。那你不合适,这是一个套数。
女性宴会文化礼仪 篇8
文明进餐
致祝酒词完毕经主人招呼后,即可开始进餐。
就餐时应有愉快的表情,心事重重的神态、漫不经心的样子,是对主人和甚大其他宾客的不礼貌。即使菜不对口味,也应吃上一些,而不能皱眉拒绝,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用餐时要凌晨文明,席间不要吸烟,除非男主人吸烟划秘客人递了烟,一般在宴会未基本结束前吸烟是失礼的,尤其是女士在场合。喝酒要有节制,不要失态。
席间,要可随便宽衣,当众解开纽扣、脱下衣服是不礼貌的。
用餐过程中,一般不可随便离席。如果咳嗽、吐痰,或有刺卡住,或需要将口中食物吐出来等,这时应暂时离席,否则是不礼貌的。
离席时动作要轻,不要惊扰他人,更不要把座椅、餐具等物碰倒。此外,还要讲究具体进餐举止的文雅、礼貌。餐桌上请你注意吃相。
社交宴会中的敬酒礼仪
敬酒应分主次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对方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要心中有数,避免叫错人名或称呼而出现尴尬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顺序。
有求于某位客人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长者尊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尴尬。
用餐时,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要让女性喝醉酒。另外,为了表达主人的尊敬,客人在接受主人的敬酒之后,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回敬主人酒。
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倒在舌头上似的喝。
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不敬酒时将酒一饮而尽,或是边喝酒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将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
干杯时,提议者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用右手拿起酒杯后,以左手托住杯底,面含微笑,真诚地面对他人。在主人提议干杯后,不一定要一饮而尽,只喝一口也行。即使是不喝酒的人,也要起身,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尊敬。
西餐宴会礼仪 篇9
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在用餐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用餐前服务员送上的热湿毛巾是用来擦嘴角与双手的,不可以用它来擦脸或别的部位。
2:使用筷子应文雅,不能乱舞,不能用筷子指点人,或胡思乱想动菜肴,离席时,应将筷子轻放在餐碟边活筷架上 ,用餐中需要用到汤匙时,应先放下筷子
3:冷餐会中,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取完即离开,以便让别人取食
4:吃剩下的菜,用过的残局,牙签,都应该放在盘内,勿置在桌上
5:结束用餐离开宴席时,应将餐巾拆放在桌面上
澳大利亚宴会的礼仪 篇10
受邀者在接到邀请后,能否出席应尽早答复对方。若接受邀请则不宜随意改动,万一因故不能应邀出席,须向邀请者深致歉意。
掌握出席时间
宾客一般宜略早一些到达或是准点到达,过早、过迟到场或者无故提前退场等都被视作不恭和失礼之举。
抵达
如主人恭迎,则应趋前向主人握手、问好、致意,随主人或迎宾人员引导,步入休息厅或宴会厅。如果单独到达,则先到衣帽间挂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的迎宾处,向主人问好。如是节日庆祝活动,就表示祝贺。
赠花
可按宴请性质和当地习惯,赠送花束或花篮。
入座
一般由侍者或女主人(主人)引导客人入席。各人应按座位的姓名卡入座,不可随意乱座。坐姿要端正、自然。
交谈
参加任何宴会,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少不了与同桌人交谈,特别是左右座。如互相不认识,可先做自我介绍。
进餐
入座后,不可玩桌上的酒杯、盘碗、刀叉、筷子等餐具。主人招呼即可以进餐。西餐进食,正确的做法是取得食品,即可开始食用,因为人手一份,不需等待。取菜时一次取得不要太多,需增加时,待侍者送上再取。进食时要文雅,吃东西时应闭着嘴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啜,汤菜太热,稍凉后再食用,忌用嘴吹去热气;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及骨刺等都要放入骨盘内,忌随意乱扔;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口。
餐具的使用
餐具的使用要得法。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盘、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平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也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餐盘而发出响声。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用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吃带有腥味或怪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可去腥。宴会中如发生意外情况,例如用力过猛,使餐具发出声响,或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不要着急。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服务员另换一副。酒水打翻溅到邻座身上,应表示歉意,协助擦干;如对方是妇女,只要把干净餐巾或手帕递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干。
宽衣
宴请过程中,无论天气如何炎热,均不得当众解开纽扣、拉松领带、脱下衣服。
冷餐会
冷餐会、酒会,不要抢着去取食,不要围在菜台旁边,取够即退开。
喝咖啡
通常是清咖啡,有时加牛奶、糖块,饮姿要文雅、有礼。
吃瓜果
吃梨、苹果等水果,不要整个咬,可先用水果刀切成几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里削。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块。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柑桔、荔枝等则可剥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萝等,一般已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洗手
在上虾、蟹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水面洒有玫瑰花瓣,柠檬片或茶水,供洗手用,切勿当作一道汤食用。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接受纪念品
有时主人备有小纪念品,宴会结束时,招呼客人带上。遇此,可稍赞扬,但不必郑重表示感谢。有时,外国访问者,往往把宴会菜单作为纪念品带走,有时还请同席者在菜单上签名留念。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拿走。
函谢
【澳大利亚宴会的礼仪】推荐阅读:
澳大利亚的课本08-15
澳大利亚的饮食变迁07-27
澳大利亚袋鼠的故事09-04
澳大利亚的文化符号12-12
澳大利亚的科技创新05-26
澳大利亚的求职与就业11-01
澳大利亚学徒制的改革01-20
澳大利亚的中英文介绍07-24
澳大利亚08-08
澳大利亚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