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2024-10-12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通用2篇)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篇1

隔代教育的方法的探讨

寿春中学 何伟

当今在我们的学校中,由于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许多孩子是在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看生活的,有的甚至从小就是老人带大的,学校召开家长会到班级坐着一半也是他们,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时他们来到学校与孩子沟通时不起丝毫作用。资料显示,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隔代教育”不仅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极为普遍,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一、隔代教育的形式

隔代教育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它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学校教育有力补充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父母迫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许多年轻的父母也没有能力更好地胜任独自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隔代教育越来越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彰显其积极作用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三、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学习成绩不佳。隔代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现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新课程的设置也突出素质为主,即对学习课后的学习能力要求高。但隔代教育中老年人不但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教育观念还是传统式的。这对孩子智力开发和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孩子疏于管教,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孩子一回到家就看电视,看到晚上十点多,总说没有作业,一上课就打瞌睡,这使老师都感到头痛。有的孩子干脆拿了家里的钱去泡网吧,打游戏,编造种种借口逃避上课。另外,有些家长在长期的打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不想上学,以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打工挣钱”的意识深入孩子心里,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因而,成绩不好是教育方法不当的结果。

2、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3、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四 隔代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要正确地解决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仅靠单方面是不行的,这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起作用。其中,学校方面涉及到管理方法和模式问题;而家庭方面则涉及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问题。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更多时间还是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因而,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如何采取措施来填补就成为了关键所在。所以,学校要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重新寻找促进家庭和学校有效合作与沟通的方法与途径,以摆脱家庭教育与学校沟通不堪的现状。应该说,造成隔代教育孩子各种问题的虽然是缺少父母之爱,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法和方式的不合理、不科学。另一方面,老人传统的保守思想、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意识,不易接受新事物,对孩子的创新性形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使隔代教育孩子健康地成长,必须从家庭教育着手,从老人的日常教育开始。

(1)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2)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3)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4)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5)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6)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7)父母经常联系,给孩子更多的爱。对父母来说,抚育子女是义务,是责任。出门在外的同时勿忘记在家的子女,要经常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跟监护人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显示,有33.6%的父母外出从不与自己的孩子联系,有的父母一外出就是几年,逢年过节都不回家,没有音讯。特别是现在出现农民式“逆春运”现象,即由于春节期间工作好找,工资也比平常高,许多农民工为了高工资和找到好的工作,在春节的时候也不回家,使唯一的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成为泡影。我们在调查中,问这些孩子最向往的事,大多数的孩子回答说:“最想吃妈妈做的饭,最想让爸爸去开家长会,长大后想出去打工挣钱。

(8)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总之,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弊,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篇2

一、隔代家庭的概念和背景

(1) 隔代家庭概念:由三代以上人组成, 中间有断代的家庭, 如有祖孙组成的家庭。中国的隔代家庭有着其特殊性、时代性,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 留下祖孙二代共同生活的家庭。

(2) 中国隔代家庭产生的背景

目前,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这过程中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 而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的单独迁移, 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农村独自生活。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就组成了现中国农村主要的家庭结构———隔代家庭。

本文将分别对隔代家庭中的老人健康和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 认为隔代家庭并不是未来农村家庭结构的主要趋势, 而应该有效地解决其存在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是父母将其单独留在农村老家, 跟家里的留守成员共同生活。农民进城务工都生活在城市的底层, 他们没有额外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 因此把小孩留在农村是众多农民工唯一选择。因此,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家长的监管不力, 对教育持放任态度, 溺爱多过于教育。父母外出务工产生了对孩子的愧疚, 期望通过物质来弥补, 结果让孩子变得娇蛮纵横, 让留守家长管理起来更不得力;留守家长也不断通过物质来满足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孩子从小就放纵在管教之外。并且大部分留守儿童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 农村的祖父母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是文盲, 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都没能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持已足够的重视。

⑵学校管理滞后与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留守儿童所处的阶段是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时候;而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教师有限, 也不能及时关心和帮助他们;导致很多儿童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课光顾游戏室, 痴迷电游、看碟等,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全人格发展和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⑶忽略孩子的心理发展。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 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 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家庭成员间缺少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成长和学业状况知之甚少。并且文化水平不高、身体精力条件不大好的祖辈, 更无力顾及孙辈的心理成长。这种情况下孩子个性常常固执和孤僻, 缺少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等意识。

三、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

由于经济压力和传统生活观念, 大多数的老人只能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子女不在身边, 还得照顾孙子的起居生活, 因此对留守老人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都将产生明显影响。

⑴留守老人的生理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生活都是通过子女供给, 虽然经济条件得以改善, 但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仍增大了老人生活压力。这样老人不仅要干农活, 还得照顾孩子因此无暇顾及自己身体;老人的年龄在逐年增大, 子女的外出挣钱的同时也增大了老人的身体负担。

⑵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子女间交流甚少, 让大部分老人都倍感孤寂, 也缺乏家庭的温暖。每天繁忙的生活, 还得操心孙子, 虽然孙子的陪伴让老人心理有了慰藉,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让他们既干农活又照顾孙子, 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少了子女的关心和再次经历抚养的过程, 加重了老人心理负担。

四、意见建议

虽然隔代家庭存在各种弊端, 但在目前仍是无奈的选择。因此如何让隔代家庭中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怎样让老人和孩子和谐的生活, 笔者建议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

⑴家庭方面。子女虽然外出务工, 但依然要扮好家庭的重要支柱, 做好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桥梁作用, 协调好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子女要随时关心父母的健康, 对孩子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 明确自己的教育之责。加强沟通, 熟悉孩子的成长变化, 随时掌握家庭的生活状况。

⑵学校方面。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注入更多的关爱。对于其出现的不良倾向和问题, 要及时处理, 耐心的说服教育。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 在校园里倡导孝敬长辈、尊师爱幼。三是, 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沟通, 及时汇报子女表现。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减少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⑶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应给予隔代家庭足够的重视。在家庭教育和关爱缺位的情况下, 基层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留守儿童和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活环境。留守老人与儿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相互影响和关联。社会各界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注的同时, 也应把关爱给予农村留守老人。解决好了留守老人的问题, 留守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摘要:农村隔代家庭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组合, 是现阶段农村家庭结构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对隔代家庭的分析, 认为这将对儿童的教育、老人的健康有不利因素, 社会各界应给予足够关注。

关键词:隔代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文献良、文峰, 《人口社会学概论》,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年4月

[2]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 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人口研究, 第28卷第6期2004年11月, P44-52

[3]刘瑞芳、钟瑶,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沧桑, 2008 (5) , P124-137

上一篇:董明珠创业经历下一篇:形考四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