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诚信教育教案

2024-11-20

高中诚信教育教案(精选9篇)

高中诚信教育教案 篇1

主题:争做诚信小公民

目的:人人参与,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主持人:张晶(甲)、朱秋琼(乙)

课前准备:每人说一句“诚信”感言,制成ppt。

主持人开场白:

信是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成人之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宣布高一(6)班《争做诚信小公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第一乐章:诚信大家谈

甲:诚信是坦荡的胸怀 乙:诚信是心与心的交融

甲: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她素以明礼诚信著称于世,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

乙:那么,诚信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合:“诚信大家谈”,请大家谈谈你心中的“诚信”。(根据课前做好的ppt)依次发言。

“诚实守信”谓之“诚信”。——王菲 诚信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黄昕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李立 诚信是人的道德体现。——贾森 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王彬

诚信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从小事做起。——刘婷 没有了诚信,快乐、金钱、地位都不会长久。——陈蓓琤 诚信让世界充满信任。因为信任,所以世界有爱。——王洋泽

诚信贵在行动,一诺千金,不能出尔反尔,违背自己的言语。——张园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张晶

诚信乃做人之本,失去诚信等于失去一切。俗话说的好:“做人要厚道”。——汤晓峰

言行如一,这就是诚信。——汪天宇 诚信是每个人应具有的美德。——俞妙龙 诚信是金。——周小燕

诚信在自己的心中。——王琪敏

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就别答应别人。——倪萍

诚乃诚实,信乃信用。诚信是人最基本的思想准则。——陆卫军

相信所有人不容易,让所有人都相信我更不容易。当我真正被别人所相信时,我的诚信也将很好地得到体现。——盛培娜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或许一个人没有骄人的成绩,没有骄人的资产,但至少他可以昂首挺胸地说:“我做人够坦荡。”——苏芷萱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与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好好维护它——薛丽菊 一次诚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诚信。——庄静俊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让别人信任你,自己也去相信别人。——许俊

“信”由“人”和“言”组成,故人要言而有信,否则枉为人。——任玉佳 诚信是做人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朱秋琼 真诚待人。——陈纯

不欺骗,不隐瞒,不狡诈。——张祎培 从小守信,争做良好公民。——王祁俊 不撒谎,守信用。——曾迎

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原则。——谈丽佳

凡事要做到问心无愧,做本真的自我。——陶晨烨 诚实,做人之根本。——袁磊 做人要诚实。——徐倩茹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胡晓龙 一切尽在实际行动中。——倪佳佳

人际交往,最不能缺少的是诚信,我们应学会以诚相待。——闵艳 失去诚信就等于失去生命,找回诚信就等于获得重生。——孙宇捷 诚信是对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蔡洒洒 眼见诚,耳听信。——江豪俊

说到做到,此之谓诚信。——吴杰 人之言为信,言出须慎。——夏鸣 言出必行,毫不食言。——杨文平

诚信为人,世界将变得更美好。——计霄峰 是诚信将我与朋友间架起桥梁。——江燮莹 诚信就是信守自己许下的诺言。——孙鸿翔

说到做到,这就是诚信。——陈帅不相信别人的人,最终也会欺骗他人;没有诚信的人,最终也会被他人欺骗。——童怡讀

诚信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上,一个人的言行同样也反应他的诚信。——凌丽雯 第二乐章:感悟诚信

甲:诚信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有一句谚语说的好,“最大程度的诚信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乙:一个人可以没有名望,只要他问心无愧。

甲:一个人不能没友诚信,否则他将一无所有。下面请听一组“诚信”小故事 学生

1、《诚实守信》

学生

2、《唐太宗以诚治天下》 学生

3、《孙敬修的母亲教子》

乙:听了三则故事,同学们肯定有不少的感悟,诚信是多么重要啊。甲: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无价之宝。

乙:诚信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信誉,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甲:我们人人都要做诚信守信的人。下面轻松以下,欣赏两段flash动画。学生

4、《森林》 学生

5、《小宝纳税》

甲:请同学谈谈看动画的感受。(自由发言)乙:诚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甲: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

乙:让诚信变成清晨窗前的一缕阳光

甲:让诚信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的耳畔吟唱

乙: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道德基础。

甲:我们不仅在思想上有做诚信人的意识,而且在行动上要时刻谨记。第三乐章:诚信誓言——“诚信从我做起”

合:全体起立,大家宣誓:我们要做一个诚信求真、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人。诚信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甲:坐下。雄鹰靠强硬的翅膀在高空翱翔 乙:人类靠诚信的人格在天地间闪光。

甲:呼唤诚信,拥抱诚信,为你的生活涂上一层亮彩。乙: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诚信守信的好公民。

合:最后请班主任为本次主题班会小结。#p#副标题#e# 师:今天的主题班会形式很好,人人参与畅谈诚信,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誓言化作具体的生活,为改善社会上的“诚信观”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合:高一(6)班“争做诚信小公民”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高中诚信教育教案 篇2

学科教学中渗透诚信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 将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 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当前高中政治新教材有许多内容与诚信教育相呼应, 为诚信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平台。就高中政治必修教材看,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都蕴涵着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内容,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诚信?结合课题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价值澄清策略, 现浅谈如下:

价值澄清法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路易斯·拉思斯·梅里尔哈明·悉尼西蒙等加以发展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价值澄清学派认为:现代青年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充满价值冲突和混乱的世界里, 各种各样的价值, 诸如宗教的、政治的、道德的、意识形态的都试图对青年人施加影响, 并采取各种方法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些众多的价值选择面前, 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陷入价值混乱。人们实际上常常还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就做出选择。面对这种情况,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如何让学生获得价值观比给学生“灌输”什么是价值观更为重要。教师要从给现成的理论转变到给分辨的武器。价值澄清理论认为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然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 自由地选择。如果在选择过程中存在某种强制, 个体就不可能长时间地坚持自己的选择结果, 尤其是当施加压力者鞭长莫及时。只有当价值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价值才会被个体真正珍视。

第二, 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价值的定义是基于个体所作出的选择。很显然, 若无可供选择的对象, 选择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当有一种以上的选择时选择才成为可能, 价值选择才会实现。

第三, 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只有当个体仔细权衡和完全理解每一种选择的后果, 个体才会作出明智的选择。只有在认真考虑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后果以后进行的选择才会形成价值。

第四, 赞同与珍视。当说起那些我们珍视的东西时, 我们总是语气坚定。我们会赞同它、珍视它、尊重它、坚持它。我们界定的价值必须是我们高兴地作出选择的结果, 我们才会赞同和珍视那些价值并用以指导生活。

第五, 确认。当我们在考虑各种可能选择的后果之后自由地作出的选择, 并为之感到自豪时, 被别人问及时我们愿意当众确认我们的选择, 甚至愿意为之辩护。

第六, 根据选择行动。我们所信奉的价值观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了使某种价值得以浮现, 生活本身势必受到影响。事实上, 不存在不对现实生活进行指引的价值观。

第七, 重复。只要某一事物被提升至价值水平, 它就很可能在个体生活的许多场合影响他的行为。它表现于不同的情境与场合, 只在生活中出现过一次的事物不能被视为价值。

综上所述, 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实际上涉及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珍视、行动。这实际上就是价值澄清理论对价值的界定, 只有符合这一过程的七个步骤的事物才能被称为价值。具体见下表:

高中历史教学诚信教育的渗透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诚信教育反思

高二期末考试,随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学生陆续走上讲台交卷,但是就在这个时间段,考场的一个学生正在奋笔疾书抄另外一个学生的试卷,被巡查的年级领导当场抓到!看到那作弊的学生几乎空白的试卷,只有抄的那两三行公式,我当时觉得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考試二个钟头都坐过来了,交卷的一瞬间还要作弊,作也不作高明些,还让人抓到!好气的是那学生竟然是我高二教的学生,虽然我只是她的历史科任老师,但是我总觉得这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没有培养好学生诚信意识……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做老实人吃亏” 、“讲信用无用”等观念广泛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内涵是丰富的,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连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社会准则都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意义。因此,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已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科本身“真”的特点,建立历史学的崇高感和威严感,树立诚信教育的正面楷模。

何谓诚信?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守信,就是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 ,就是追求正义。历史科学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无论中西,历代史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追求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惩恶扬善的功效,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求“真”的修史传统,传承至今的绝大多数史籍都是可靠的信史,具有公认的权威性,这使历史科学本身就成为一种求“真”的典范和榜样,对学生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余遗力地宣传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树立 “诚信”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科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抓住相关实例进行有意识的点播,灌输“诚信意识”。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具有无限的广博性和教育性,在这其中寻找“诚信教育” 的实例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受知识水平和思维深度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在自己单独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实例,当然也谈不上自觉地接受感染和教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自身先具备这种意识,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捕捉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点播,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学科可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将诚信教育从他律引向自律。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在这一点上,历史的课堂是有着充分的优越性的。以往我们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观看历史电影电视片,用 CAI 辅助教学等等,当然以其它形式开展的教学如实地考察参观、辨论以及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等也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历史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此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诚信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才可能取得诚信教育的良好效果。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这一学习方式呢?有专家提出了很有意思的问题。“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其中他们认为“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往往采用灌输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特别注意创建平等互信的新型课堂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对我大胆发问,勇于置疑,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实现师生的真诚合作。这种合作既是一种诚信关系,也是诚信教育的基础。

总之,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深牢记:没有诚信的教育,就没有诚信的学生;没有诚信的学生,就没有诚信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大一班诚信教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应该做个诚实的人。

2、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谎。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诚实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诚实”的好品质。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不说谎话。教学准备:

PPT(狼来了)、有关视频

活动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啊。学生:老师好。

老师:嗯,真乖。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放羊娃的小故事喔,小朋友们,想听么? 学生:想听.......老师:那小朋友们可要认真听,老师等会儿啊,会有一些小问题问你们的,看你们谁最认真,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从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调皮的放羊娃,他每天早上把羊群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躺在草地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傍晚再把羊群赶回家。

一天,放羊娃躺着草地上,看着云朵慢悠悠的飘过,觉得很无聊,突然想和下面村子里的人开个玩笑。于是,他爬到树上,朝着山下大叫:“救命啊!狼来了!”

村子里的人听到放羊娃的叫声,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扛着锄头,铁锹跑到山上,着急的问他:“狼在哪里啊?你有没有受伤?”

看着满头大汗的村人们,放羊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太好玩了,根本就没有狼,我是骗你们的。”大家一听,都生气的离开了。

过了几天,放羊娃又觉得无聊,就又大声喊;“狼来了。”善良的村民们听见叫声又一次相信了他,都拿着工具跑来救他,却发现放羊娃又在骗人,大家都生气地回去干活了。

有一天,放羊娃又到坡上放羊,这次啊,狼真的来了!大灰狼张大了嘴巴,扑向羊群。放羊娃吓坏了,他拼命地大喊:“快来人啊,狼来了!”

可是,村民们都没有理睬他,大家只是笑笑说:“哎,说谎的放羊娃又在骗我们啦!”结果,放羊娃的羊都被大灰狼吃掉了,从此,放羊娃再也不敢撒谎了。

老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那老师就开始问你们问题啦。老师:村民们后来为什么不相信放羊娃的话呢?举手回答喔。学生:因为放羊娃前面骗了他们。老师:哦,因为放羊娃说谎了。老师:放羊娃说谎后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村民们不再相信他说的话了。

学生:狼真的来了,并且把他的羊全部吃光了。学生:放羊娃再也不敢说谎了。老师:那如果放羊娃不说谎会怎么样呢? 学生:村民们会相信他说的话。学生:他的羊群就不会被大灰狼吃了。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看来啊,你们都有认真听老师讲。老师:那你们通过这个故事,你们都明白了什么呢? 学生:我们要诚实,不说谎话。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老师:真对,放羊娃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所以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老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现在就让大家轻松一下,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呢? 学生:好。

老师:你们看这位小朋友,红红将姐姐的画带给老师看,说是她画的,希望得到落实的夸奖。老师:红红对吗?为什么?

学生:不对。因为那不是她自己画的。她说谎了。老师:那她应该怎么做?

学生:她应该告诉老师是她姐姐画的。学生:她应该自己画一幅画给老师看。

老师:对,红红不应该说谎,从而获得老师的夸奖。

老师:那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东东将图书撕破了,妈妈问他时,他说;“不是我撕得。”你们说东东这样做对吗? 学生:不对。

老师:那如果你们是东东,你们应该怎样呢? 学生:我会告诉妈妈,我把书撕破了。

老师:真棒,你们没有说谎,大胆的承认了错误,真勇敢。老师:大家看这个,小云在路上看见有人掉了钱,她马上捡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小朋友们,小云做的对么,她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不对,她不应该将钱放入自己的的口袋里。学生:她应该把钱还给掉钱的人。

老师:通过这几位小朋友,我们都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老师:我们现在来做几个抢答题。

(1)别人有好玩的玩具我偷偷的拿走了,还没有人看见,这样做对吗?

学生:不对......(2)考试时,有个字不会写,我想翻书看,这样做对吗? 学生:不对......(3)晓红捡到一支自己一直很想买的铅笔,她想留下自己用。学生:不对......(4)丫丫把家里的花瓶打烂了,勇敢的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学生:嗯,对的。

(5)考卷上的100分多神气,在讲评时发现老师少批了一道题,我就不用告诉老师了,反正他又不知道。学生:不对......老师:那你们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请把自己诚实的表现跟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你曾经有过不诚实的表现也可以和你的的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老师:那老师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他们不诚实的原因。学生:因为害怕被骂,被打。学生:不敢说啊,会被惩罚。

老师:生活中,我们有的小朋友犯了错误怕老师批评。就说了谎话,这样下去,慢慢就养成了不诚实、爱撒谎的坏习惯,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了错误能大胆承认,就是诚实勇敢的表现、你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吗? 学生:知道了。

老师:那小朋友们要记得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老师:最后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儿歌,好不好? 学生:好。

播放《好孩子要诚实》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篇5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我们少年儿童自已的一份责任,从小事做起,用诚信立学,用诚信立行。

3.感受他人诚实守信的事例,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班会重点和难点

1、班会重点

(1)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2)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交往之道、优良道德传统;

(3)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1、师:什么是诚信呢?哪些行为可以称之为诚信?

师:所谓“诚”即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信”即言而有信、信守承诺。过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讲究诚信,推崇诚信。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请听《狼来了》的故事

(二)阅读故事,感悟诚信

1、环节一:讲《狼来了》的故事

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想听一听吗?

(1)故事听完了,想想为什么最后农夫们都不相信放羊娃的话了呢?同

学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师总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环节2:讲《我不能失信《的.故事

有一次,宋庆龄一家要去伯伯家,宋庆龄也非常想去,因为伯伯养了几只可爱的鸽子,还答应送一只给宋庆龄。可真当全家要出门时,宋庆龄突然想起下午还要教同学小珍折花篮,于是就毫不迟疑地决定留下来等小珍。家人劝说宋庆龄可以向小珍说明情况改天再教,可宋庆龄怎么也不答应。她说,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

听了这些诚信的故事,同学们从中都获得什么启示?

(三)诚信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诚信道德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诚信小孩人人爱。

你拍三,我拍三,诚信教育记心间。

你拍四,我拍四,诚信做事要求实。

你拍五,我拍五,诚信脚步不落伍。

你拍六,我拍六,诚信丰碑心中留。

你拍七,我拍七,诚信引导新时期。

(四)诚信守则

《小学生守则》第十条:诚实、勇敢、不说谎话

(五)判断事例是否践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1、李佳说:“小晶要我帮她学电脑,可我已答应与小芳一块儿去练琴,所以我没答应小晶。”

2、一天,小明与小森去学校的小商店买文具,买完文具,小明趁老板不注意,拿了一包零食,没有给老板钱,就走了。

3、王晓与张红约好星期六上午去科技馆学电脑。可星期五晚上她感冒了,高烧39度,第二天不能去科技馆了,它就让妈妈给张红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4、小明不想做作业,就叫好朋友张林也不要完成作业,张林果然不完成作业,小明说:“张林真讲信用。”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例子中的小朋友,那些做到诚实守信,哪些没有做到呢?

(六)真心话大胆说出来

1、列举出班上有哪些诚信的同学,说说他们的事迹。在我们的周围又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信假如你的同学、老师、父母、警察、司机、医生……不正直、诚实,结果会怎样?请看……

平安离不开诚信,生命离不开诚信,教育离不开诚信

2、列举出自己有哪些诚信的事,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如何坚守诚信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坚守诚信?

我们的诚信可以这样建立:(供参考)

1、在校按小学生守则做到每一点。

2、对父母孝顺体贴;

3、对同学互助友爱;

4、对每一个人都礼貌;

5、不轻言承诺,诺则一诺千金;

6、不做损人的事;

7、不开过火玩笑?

8、不与人比吃穿,只比学习进步?

(八)升华诚信

中学生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6

在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到来之际,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遵循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讲求信用,真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内容:

1、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2、诚信大家谈

3、诚信之小小辩论会

4、诚信故事展示

5、面对诚信的危机,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四、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主持人: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乃做人之本。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人一旦失去“诚信”,那他将会变成“孤雁”之行,他的事业将会变成“断水之源”、“无本之木”。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就是“诚信”。

(二)、诚信大家谈

主持人:对于诚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同学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通过看过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A: 北山愚公不为九十高龄,为了方便出入而带子孙之力去移动太行、王屋二山,他的诚心终于使天帝感动,从此他的出入不受阻碍。这虽然是例子讲的一个故事。但它透露出了一个的道理:诚信是通往成就的道路。

B: 刘玄德为求卧龙而三顾茅庐的故事更为诚信创造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证。风再大、雪再狂,也没有使求贤若渴的刘备退缩,结果他的成信打动了卧龙孔明那可高傲的心,不但忠心辅佐刘备,而且为了兴复汉室,完成托孤重任而鞠躬尽瘁。试想假如刘备当日心浮气躁而往,卧龙还会出山,还会有流传后世的三国鼎立吗?诚信,即是治国之道,兴邦之计。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修德之道。树无根不活,人无诚难成事。

C: 诚和信是相辅相成的,有诚方有信,信有则会更诚。诚信是多种多样的,对国家的诚信,叫“忠”,对父母的诚信叫“孝”,对朋友的诚信叫“义”,对真理的成信叫“德”。有诚信,世界才有美丽;有诚信,世界才有真情;有诚信,世界才有明天。

D: 诚信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朋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那么消除误会的最好的方法即以诚信待人,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情感。朋友受挫失落流泪时,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劝慰,也许会驱散朋友心中的乌云。朋友成功喜悦时,你报以热烈的掌声,一句祝贺的话语,更能鼓励友人在以后的日子中一路走好。……

(三)、辩论会:

主持人: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发言,都说到了诚信的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诚信,也不能讲诚信,如果你讲了诚信那会吃亏上当的。那我们生活需不需要诚信呢?下面我们来开一个小小辩论会,来辩一辩,听听同学们的想法。正方同学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反方同学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根本不能讲诚信。

高中诚信教育教案 篇7

收录日期:2012年9月8日

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尤其是中国儒家文化中, 诚信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还是外化为思想道德的表现, 诚信已然构成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无形资产”。然而,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价值取向以及多元文化交融,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于诚信观的理解与诠释。这一现象对高校的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的涵养的影响日渐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诚信道德教育模式的改革。本文仅就中国儒家诚信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样态之梳析, 研究和探析儒家诚信文化对于当代高校诚信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一、儒家诚信文化与表现样态

1、儒家诚信文化之梳析。

对于诚信的解析, 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中的两个范畴。诚, 本义为诚实不欺或者真实无妄。在《礼记·中庸》里, 将诚解释为:“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 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同时提出:“诚者, 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同上) 。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离娄》上) 。又说:“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尽心》上) 。他认为反省自己, 已达到诚的境界, 就是最大的快乐。荀子虽“不求知天”, 但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至诚则无它事矣, 唯仁之为守, 唯义之为行” (《荀子·不苟》) 。这里把诚也视为道德政治的准则。还说“夫诚者, 君子之所守也, 而政事之本也” (同上) 。《大学》引申《中庸》关于“诚”的学说, 以“诚意”为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根本。唐代的李翱融合儒、佛思想, 以尽性或复性为“诚”, 认为人之本性原为纯善, 但被情欲所蔽, 因而必须去情欲, “复其性”, 使“其心寂然, 光照天地”, 达到“诚”的至静而又至灵的内心状态。北宋周敦颐以诚为人的本性。他在《通书》中说, “诚者, 圣人之本,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诚之源也。”他认为, “诚”原于乾元, 为一切道德的基础, 依靠“诚道”得信用“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君子“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而后能达到诚的境界。程朱学派认为“诚”是天理之本然。朱熹说:“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 (《四书集注·中庸注》) 。永嘉学派的叶适则把“诚”解释为客观诚然的规律, 说:“是故天诚覆而地诚载, 惟人亦然, 如是而生, 如是而死。君臣父子, 仁义教化, 有所谓诚然也” (《叶适集·进卷·中庸》)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提出“诚与道, 异名而同实”。他所说的“诚”表示客观世界具有的客观规律。有时他又把“诚”直接解释为“实有”, 用以说明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说:“夫诚者, 实有者也, 前有所始, 后有所终也。实有者, 天下之公有也, 有目所共见, 有耳所共闻也” (《尚书引义·说命上》) 。对于信的解释,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 有“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 叹而言曰:‘不忘恭敬, 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 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 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 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 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 意为诚实, 讲信用, 不虚伪。儒家的诚信理念演化为诚信文化, 不仅历朝历代的儒者对其进行着意义的诠释, 在社会现实的关照中, 亦有其自身的表现样态。

2、儒家诚信文化之表现样态

首先, 将诚信作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道德纽带。若要得到对方的尊重, 必然要取信于人。“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这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处事准则。孟子继承孔子的诚信思想, 提出人际关系的五伦, 即: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这也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儒家另一位重要人物荀子看来, 将诚信理念进一步具体化, 主张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应以诚信为本。

其次, 诚信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 诚信尤其重要, 它是国家、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和保证。”孔子在与弟子谈论治国之道时, 认为诚信应该是治国、立民之本, 一个国家可以“去兵”、“去食”, 但不能无信, 唯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当一个社会形成诚信之风, 国家的政令才会畅通无阻。即所谓“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孔子在论及国家之间的交往时, 亦将诚信上升为国与国交往的道德标准。所谓“道干乘之国, 敬事而信”。 (《论语·学而》) 荀子则提出政治诚信的主张, 认为当政者有诚信, 是社会诚信实现的前提与条件, 也是得到民心的关键。所谓“政令信者强, 政令不信者弱”;“制号政令, 欲严以威, 庆赏刑罚, 欲必以信”。 (《荀子·议兵》)

最后, 孔子特别注重与强调诚信在个人修养与成长中的作用。君子安身立命之本就在于信。所谓“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将个人的诚信修养之重要性与个体存在价值相关, 与社会存在价值相关, 更与一个人的生死相关。即“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孟子将诚信的观念转化为人道与天道的同一, 提出了“思诚”之说。思诚的目的在于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 所谓“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这是古代, 尤其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具体要求的重要体现, 同时还在于取信于他人。

儒家的诚信观念与诚信文化表现样态是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这样的理念与样态不论古今中外都是适用的, 具有其普世性。如今, 将儒家的这种诚信观念、表现样态纳入到高校诚信教育之中, 并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模式与路径,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二、高校诚信危机表现及原因

当今高校教育中, 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在诸多失信行为与失信现象背后, 有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大学生失信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失信表现主要体现为:第一, 部分高校学生的学风不正, 学生对待课程论文, 毕业论文及各类考试存在抄袭与作弊行为。学风不正, 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逃课现象, 而逃课理由成为大学生失信的重灾区;第二, 毕业造假现象十分突出。例如, 部分学生购买假文凭、假证书, 在个人的工作推荐表上更改成绩或虚构简历。或者单方面撕毁协议等现象;第三, 学生说谎现象严重, 有些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择手段地骗取老师, 比如贫困补助的申领等等。以上所指仅为当今大学生失信的几个方面, 实际大学生失信涉及学习、生活、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 这一现象令高校教育工作者甚为担忧。

2、大学生失信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有着理性思维与自由选择能力的人, 对于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有充分认识。但与此同时,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 极易受到社会上失信行为的影响和误导。”社会多元化背景下, 经济层面人们的信用体系受到冲击, 与之相伴的社会人际交往出现的言而无信, 道德底线的不断冲破等现象频发;另一方面, 高校教育大多强调教师的主动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而这种教育又使得学生过多地接受着应付的社会责任, 无视学生本应对自己负责的义务。社会责任的被动给予, 造成学生主观性的降低, 创造性的缺失。认识与行为的背离, 应然与实然的冲突, 必然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高校诚信教育, 必然援引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尤其是儒家诚信思想作为教育的内容。但是, 如何将儒家所构建的诚信文化体系自然而不是生硬地纳入学生诚信教育模式中去, 是亟待探讨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将儒家的诚信文化与高校诚信教育模式有机结合

在中国高校诚信教育模式的探索中, 如何将中国儒家诚信文化的精髓与高校诚信教育模式有机结合, 是一项长期的课题。笔者以多年的高校从教经历与思考, 提出两点拙见。

1、儒家诚信文化的内化。

儒家君子修身养性的根本前提就是诚信, 因此有“诚其意者, 自修之始也”之说。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与特征, 力求的是内心的接受与自觉的发生, 而不是单纯的外部灌输。儒家诚信文化强调内心自发, 否则会变成道德绑架。诚信是人格品质的核心要求, 是立身处世的前提条件, 诚信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再者,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艰难而又重要, 因为目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认知教育, 附属地位的是情感教育。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同时, 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儒家诚信文化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是误解。“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无不与他们的道德取向密切相关, 单靠传统的教育灌输和苍白的说教已经落伍。因此, 我们认为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把以诚信价值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与他们的成长历程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充分利用三个课堂:理论知识课堂、社会实践课堂、校园文化课堂, 让学生发挥成长的主体作用,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感悟做人的真谛, 激发诚信价值取向的内驱力。”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从内化层面提升自己, 进而影响学生。这种教育包括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笔者认为, 隐性教育虽命名为隐性, 但其作用与影响力胜过显性教育。儒家的诚信文化理念也含有隐性教育的因素, 强调的是日常生活的实践诚信。也就是说“诚于中, 形于外”。即内心有了诚意, 就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把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2、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化模式。

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化模式, 可以从哈佛提出的全面教育中得到相应启示。2007年, 哈佛提出与通识教育有着本质不同的全面教育理念, 其所实施的“全面教育”, 是指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 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 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在不断探索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改革中, 这一理念, 尤其是对于高校诚信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哈佛, 越来越意识到所有的毕业生不论从事什么工作, 首先需要具备的是道德意识和伦理意识。随着生命科学、新能源等新兴学科的出现, 社会和科学的发展, 这一点越来越重要。而这些教育目标, 只有全面教育才能涵盖。儒家的诚信思想的本质属性就是从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性出发, 培养人格,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将诚信理念内化、实现内化教育, 其意义才得以彰显, 也就是说当诚信必须由本体世界向意义世界转换和落实的时候, 我们才能将其称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德性。诚信是儒家实现人身修养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伦理道德过程, 从应然到实然的过程, 就是一个人发生变化的过程。人作为一个个体性的自然存在样态, 因为具有了一种德性, 从而成就了与这个社会实体保持一致的并具有公共本质实体性的文化存在方式。在个体价值观的认同中, 必然会遇到并思考有关诚信的伦理问题。当人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诚信度以及更高层次的文化存在方式的时候, 就成为了一个主体, 其生命也就从一个自然状态上升为文化存在, 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具有德性的文化生命意义。由此, 我们探析儒家的诚信文化与当今高校的诚信教育模式问题, 最终的落脚点即强调个体的诚信理念的建构与诚信文化内化为个体的文化存在。唯有将诚信的文化理念真正历练成被受教育者、尤其是在高校诚信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作为内心需求而不断主动修养的人格品质, 才能达到诚信文化的真实意义, 这种内化教育模式, 应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瞿振元, 夏伟东.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庄宝忠, 郭玮.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初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2.10.2.

[3]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高中安全教育教案 篇8

1、通过活动,让成员们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

2、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1、让成员们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自护技能。

2、组织成员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中队会主持。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

成员们,祖国的将来是属于我们,我们将来的生活将是多么的美好。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事情,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据统计,去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导致非正常死亡。成员们们,面对危险和困难,我们就该怎么办?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和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从容地面对危险和挑战,让我们与自护相伴,与平安同行!

(一)“自护”能力表演和知识竞赛:

1、舞蹈小品《我们去郊游》

事故:效游途中,一位成员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现场请成员提出解决办法。

处理方法: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而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

(2)不小心碰到一根带电的电线,怎么办呢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就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保护了自己。

急救办法:用木棍将触电者挑开。(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的身体,以免传电。)

(3)(继续表演):郊游中一个成员不小心烫伤了手……

处理方法:对轻度的烫伤,可用清洁的油类、酱油或牙膏,涂抹在伤面上。

(4)天气太炎热了,在回家的路上,一位成员发生中暑。

救护方法:立即就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5)回到家中,亮亮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抢救方法:将病人立即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打开门窗,解开衣服的扣子,再给病人喝点醋,最后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知识问答

(1)我国把每一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

(3)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

(4)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在你面前放有三种东西:锅盖、灭火器和水,你采用哪种方法处理

(5)刚吃过晚饭,亮亮就吵着要爸爸带他去游泳,这样对吗为什么

(三)主持人:

成员们都很聪明,面对危险的时候,懂得自救自护。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中队,我可自由啦!

(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

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成员是怎样做的。

小品表演:剧3

c2:(读白)多么快乐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家,所有作业已做完,这可真开心呀。(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2: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东西的。

c2:(动脑筋想)既然是我爸爸让你来的,那你说我爸爸是什么样儿。

d:嗯,嘴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高高的,这样。

c2:有络腮胡子吗?

d:没有。

c2:戴眼镜了吗?

d:戴了。

c2:哦,你是来拿公文包的吧。

d:是的。

c2:那你等着,我去拿。

d:哎,你开门呀!

高中英语教育教案参考 篇9

1. impression

n.印痕;印记;印象;感想

常用结构:

have an impression of sth./doing sth. 对(做)某事有印象

make an impression on sb. 给某人留下印象

make no impression on 对……无影响/效果

give sb.a favorable impression 给某人留下好印象

an impression of one’s foot 某人的脚印

Your performance gave me a strong impression.

你的表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What I said made no impression on him.

我的话对他不起作用。

联想拓展

impress v.留下印象

impress sth.on/upon one’s mind 把……牢记在心上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She spoke very confidently because she wanted to make a great on her employer at the first time.

A. Influence B. pressure

C. Impression D. Effect

解析:选C。make an impression on sb. 给某人留下印象。

2. lack

v.&n. 缺乏;缺少的东西

注意:lack作名词时,后常接of。lack作动词时,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时,后常接for或in。lack不用于被动语态。

常用结构:

lack sth. 缺少某物

lack for sth. 缺少;需要

for/through lack of... 因缺乏……

no lack of... 不缺乏

a/the lack of ... ……的缺乏

He didn’t go there because he lacked courage.

他没去那里,因为他缺乏勇气。

The plant died for lack of water.植物因缺水而死。

They lacked for nothing.他们无所需求。

联想拓展

lacking adj. 匮乏的;不足的;没有的

be lacking in 缺乏(品质、特点等)

She seems to be lacking in common sense.

她似乎缺乏常识。

高手过招

(1)单项填空

Though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university. (?01?陕西宝鸡检测)

A. Lacked B. lacking of

C. Lacking D. lacked in

(2)完成句子 (原创)

①因为缺乏兴趣这次旅行被取消了。

The trip was cancelled through .

②他缺乏信心。

He .

解析:(1) 选C。考查分词作状语。his parents与lack之间呈主谓关系,所以应用现在分词作状语;lack作动词时不与of搭配,所以答案选C。

(2)①lack of interest ②lacks confidence

3. sight

n. 视力;视觉;看见;光景,奇观;名胜

常用结构:

lose sight of 看不见;忘记;失去

catch sight of sth./sb. 看见某物/人

at first sight 初看之下;乍看起来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就……

out of sight 看不见

be in sight 看得见,在眼前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Last summer we had seen the sights of Beijing.

去年夏天我们游览了北京的名胜。

Crusoe was frightened at the sight of a man’s footprint.

克鲁索看到一行人的脚印,他非常害怕。

高手过招

(1)单项填空

For miles around me there was nothing but a desert, without a single plant or tree .

(2010?01?陕西商洛检测)

A. in sight B. on earth

C. at a distance D. in place

(2)完成句子 (原创)

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动物。

We several precious animals.

解析:(1) 选A。in sight为固定搭配,意为“看得到”;on earth用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加强语气,意为“究竟;到底”;at a distance意为“在远处”。

(2)have lost sight of

4. require

vt. 需要;要求;命令

常用结构:

require that+主语+(should)+动词原形 需要某人做某事

require sb. to do sth. 命令某人做某事

require sth.(of sb.) 要求(某人)某事

I will do everything that is required of me.

凡是要求我的事,我都会办到。

The situation requires that I(should)be there.

形势需要我去那里。

温馨提示

require后接宾语从句时,宾语从句必须用should do的虚拟语气,其中should可以省略。

另外,表示“需要”,且是物作主语时,后接动词 ?ing形式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可以等于不定式被动形式;在这一点上,need和want用法相同。

The house requires mending.

=The house requires to be mended. 房屋需要维修。

All cars require servicing regularly.

所有汽车都需要定期检修。They required him to keep it a secret.

他们要求他对这事保密。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①In competition, women are required some of their exercises music.(2010?01?山西平遥检测)

A. perform; to B. to perform; to

C. performing; with D. to perform; by

②All the people present agreed that the matter required . (2010?01?山西太原检测)

A. to look into B. being looked into

C. to be looked D. looking into

解析: ①选B。be required to do sth.意为“被要求做某事”。第二个空的to是介词意为“随着,伴着”。

②选D。require, want, need表示“需要”,当其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其后的宾语常用动词不定式的被动形式或动名词的主动形式。

5. assist

vt.&vi. 帮助;援助;参与;出席

常用结构:

assist sb. in/with sth. 帮助(某人)某事

assist sb. in doing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assist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assist with 帮助(照料,做);在……上给予帮助

I am willing to assist you whenever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有机会我愿随时帮你。

I’m afraid I can’t assist you, you have to go and see the manager. 我恐怕帮不上忙,你得去找经理。

The headmaster assists with a lot of things when free.

有空时校长会帮忙做很多事。

高手过招

用assist的相关短语填空 (原创)

①The young nurse was very nervous when she in her first operation.

②A team of nurses the doctor performing the operation.

③She employed a woman to her the housework.

④Good glasses will you read.

答案:①was assisting ②assisted; in

③assist; with ④assist; to

重点短语

6. take up

从事;占(时间、空间、注意力等);继续

This table takes up too much room. 这张桌子太占地方。

She has taken up a job as a teacher. 她当上老师了。

This chapter takes up where the last one off.

本章继续上一章的内容。

联想拓展

take off 脱掉(衣服等);起飞;打折;作为折扣而减价

take over 接管;获得对……的控制或管理

take apart 拆开;分开后将……分成许多部分

take for 把……视作;误认为

take...for granted 认为……是理所当然

take down 写下;记下

take back 收回(诺言)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①In Singapore, a southeastern Asian country, the Chinese people the largest percentage of its population, so you can speak Chinese there. (2010?01?安徽利辛检测)

A. make up B. take up

C. hold up D. turn up

②Since the Olympic Games Beijing has taken a new look everywhere. (2010?01?山西四校检测)

A.Up B. on C. over D. Off

解析: ①选A。考查短语辨析。make up编造; 弥补; 组成; 构成;take up拿起来; 占据(时间或空间);hold up阻止;turn up开大; 调高; 出现。

②选B。考查短语辨析。take on呈现; take up拿起; 从事; take off脱下; take over接管。

7. sweep up

打扫;横扫

These students are sweeping up dead leaves.

这些学生们正在扫(拢)落叶。

He ran forward and swept her up into his arms.

他跑上前去一把将她抱在怀里。

The whole country was swept up in the excitement.

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兴奋的气氛中。

We’d better sweep up all the bits of broken glass quickly.

我们快点把玻璃碴子扫干净。

联想拓展

sweep aside 放/堆到一边; 不予理会

sweep away 扫清;消灭;彻底消除

sweep off 扫清; 吹走; 大量清除

sweep out 扫掉; 清除

sweep over 将……一扫而光; (某种感情)掠过(……的心头)

高手过招

用sweep up的适当形式填空 (原创)

①After the party, the house needed .

②The leaves were into the air by the strong wind.

答案:①sweeping up ②swept up

重点句型

8. This is similar to the “jet lag” you get from flying,...

这就与你乘坐飞机会产生时差反应相似,……

联想拓展

when flying是when you are flying的省略形式。在有些表示时间、条件、方式或让步的状语从句中,如果谓语包含动词be,从句的主语又和主句的主语一致,或者主语是it,通常可以把从句中的主语和be动词省略。

When asked where’s the toilet, the waitress showed the way politely to the guest.

当被问及厕所在哪里时,服务员非常有礼貌地给客人带路。

Until finishing the homework, the child was allowed to watch the cartoon film.

直至完成作业,小孩才允许看卡通片。

If necessary, you can call help from the police.

有必要时,你可以向警方求助。

高手过招

翻译句子 (原创)

①即使被打死,他仍然保守秘密。

②可能的话,到机场来接我。

③过马路时,孩子们被要求停下观望,再手牵手通过。

答案: ①Though beaten to death, he still kept the secret.

②If possible, please come to meet me at the airport.

③When crossing the road, the children are required to stop to look around and walk hand in hand.

9. ...some chairs rose from under the floor as if by magic.

……一些椅子就像变魔术一样从地板下面升了起来。

注意:from后面有时可接介词短语或where从句。

from under the floor 从地板下面

联想拓展

from behind the door 从门后面

from under the table 从桌子底下

From under the tree the man kept an eye on the sheep.

那个老人从树下留意着他的羊。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His head soon appeared out of the window, he saw nothing but trees. (2010?01?山西大同检测)

A.Where B. which C. there D. from where

上一篇:清洁投资年终个人总结下一篇:班长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