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教育

2024-08-29

会计诚信教育(共12篇)

会计诚信教育 篇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 讲信用, 重信用信守诺言, 保守秘密。诚实必须守信, 自古以来, 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会计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 能否诚信地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对于学生自己、对于社会和谐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会计教师这些年来, 每每学生到了大三, 他们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以后毕业参加会计工作后, 如果领导提出做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以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制度处理业务的账 (即做“假账”) , 他们该怎么办?每每谈到这个问题, 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对出到社会的一种恐惧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会计专任教师, 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计的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 还要给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从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会计生涯中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生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说白了, 其实就是利益的问题。为什么领导要做假账, 利益驱动就是做假账内在的根本诱因。单位领导或者会计信息利用者出于单位自身的利益, 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干预, 使得会计信息成为这些人的工具, 被他们进行随意地更改。领导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隐瞒收入、虚增成本费用以达到虚减利润, 从而达到逃避税收等目的。而处于第三方独立地位的中介机构 (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等) , 为了不丢失客户的业务、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算客户存在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种情况下出具的报告, 质量问题实在难以得到保证。

利益驱动使得领导要做假账, 那么作为会计信息的核算者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做?不做?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调查, 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坚决不做假账的同学占所有同学人数的比例不到20%。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做, 他们觉得还是饭碗重要, 很现实的问题。还有一些同学坦言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试图分析他们的这几种答案。坚持不做假账的同学, 大概是挺有原则的一些同学, 他们认为既然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就应该按照准则和制度来做账。而对于领导的非法要求坚决不接受, 丢了工作又何妨, 东家不打打西家。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做,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刚毕业能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实在不容易, 生活是现实的, 饭碗丢不起, 领导在账务上的一些要求怎敢不从。前面的这两种答案立场都比较坚定, 要么做, 要么不做。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同学, 不知道怎么办, 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

针对他们的答案,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莲里·沃克毕业于美国一所较有名的州立大学, 她思想活跃、学业优秀, 毕业后她去了当时作为“六大”之一的某会计师事务所当一名初级审计人员。莲里的上司杰基﹒沃恩知识渊博、技术水平高、业务要求非常严格。由于莲里工作勤恳、踏实肯干, 她的上司对她的工作十分满意。一天他们共进午餐, 沃恩问莲里, 有没有报名参加5月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经过短暂的停顿, 莲里说没有。但事实上, 莲里参加了此次考试, 因为担心考的不是很好, 她决定不将此事声张出去。8月份注册会计师成绩公布, 莲里参考的四门课程全部通过。她很兴奋地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沃恩。然而沃恩的反应冷淡, 莲里赶紧道歉并解释了原因, 但沃恩还是显得有些不高兴。之后, 沃恩建议事务所不聘用莲里, 因为沃恩觉得莲里的行为不够诚实、不值得依赖。事务所同意了沃恩的建议, 同时事务所也给了莲里60天的时间去另找工作, 并保密她被事务所除名这件事。

我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 同学们都觉得学业优秀、勤奋能干的莲里就因为对上司撒了个小谎, 结果丢了饭碗, 还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涂上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小污点, 有点惋惜。但是他们也从这个故事得到教训, 这样小小的撒谎都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何况是做假账呢?我进一步引导他们, 如果因为一时的压力, 怕得罪了领导、怕丢了饭碗而做了假账, 有时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沉重的一生诚信的丢失。孰轻孰重, 学生已经有了答案。利用生活小事给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和现实生活比较贴近,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也达到了诚信教育的目的。

综合来讲, 教育会计学生不做假账, 应该要会计诚信, 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会计人员自身。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 要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财会纪律, 认真学习财会知识, 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坚持原则, 坚决抵挡住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诱惑, 绝对不能因为物质利益的诱惑而不惜以身试法。二是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之间。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 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之间经常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学会正视矛盾, 从而对矛盾进行正确地分析。对于和领导之间的分歧意见, 会计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准绳, 从而形成会计人员与领导之间既和谐又健康的关系。

最后, 就用朱镕基总理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给所有会计审计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勉励: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摘要:会计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 能否诚信地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对于学生自己、对于社会和谐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在做假账问题上的态度进行分析, 采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关键词:会计,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静.审计案例与模拟实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会计诚信教育 篇2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0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0分,共50分)

1、“公字为先”里的“公”字涵括公德、公平、公正、公开、奉公等方面。()

正确 错误

2、华尔街“包容失败,不包容虚假”。()

正确 错误

3、会计职业判断的一般程序包括理解问题,确定判断目标,收集资料并确定判断的标准,提出备选方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步骤。()

正确 错误

4、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它还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正确 错误

5、会计诚信是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主要受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诚信水平的影响。()

正确 错误

6、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

正确 错误

7、会计诚信主体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会计诚信主体应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真诚待人、信守诺言,忠于自己承担的义务。()

正确 错误

8、会计诚信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它还将极大地增加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

正确 错误

9、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的会计主体是狭义的会计主体概念。()正确 错误

10、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经济管理活动。()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0分,共50分)会计的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容中关于如何做人的是()

A.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B.客观公正,坚持准则 C.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D.强化服务 下列不属于社会环境诚信缺失主要表现的是()。

A.政府诚信缺失 B.产权制度不规范 C.社会信用缺失 D.公司治理不完善 广义的会计主体不应当包括()。

A.注册会计师 B.财务总监 C.单位会计人员 D.工程造价师 不属于本轮中国概念股海外遭遇滑铁卢的主要原因的是()。

A.大量借壳上市公司问题频出 B.浑水等做空者扮演了重要角色 C.中国公司在美国收到不公平待遇 D.中美跨境监管的不完善 以下不属于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

A.社会诚信环境缺失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B.公司治理不完善造成会计诚信缺失 C.利益驱动诱使会计诚信缺失 D.处罚方式单一造成了会计诚信缺失属于会计诚信缺失的间接表现的是()。

A.原始凭证不完整 B.记账凭证不真实 C.会计账簿不真实

D.以圈钱上市为目的,欺诈上市 “诚信为本、公字优先”的会计精神中不属于“公“的含义的是()

A.公平 B.公开 C.开诚布公 D.奉公 不属于原始凭证失真的主要表现的是()。

A.不完整 B.不真实 C.不合法 D.不科学 以下不属于会计诚信缺失危害的是()。

A.损害管理者利益 B.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C.加大金融风险

D.降低会计行业的公信力 下列关于“隧道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隧道行为”指管理层采取各种巧立名目的造假手段,将上市公司资产或利润占为己有、逐渐将上市公司掏空的行为

B.由于这种行为往往是无法见阳光的地下行为,所以被形象地称为“隧道行为” C.这种现象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更为普遍

D.“隧道行为”表面上是掏空了上市公司,实际上是掏空了股民的利益及市场的人气

2018年《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答案

对错对对对

错错对对错

错对对对错

会计诚信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多维会计诚信;模式研究引言

所谓诚信,要求人们必须要做到思想与言行一致,不能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遵守信用就是要做到自己的承诺,讲信誉、讲信用、保守秘密并信守承诺。就会计而言,诚信度彰显得更为重要。会计要遵守诚信,就是要求其在从事会计工作时不能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并严格地根据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算账、记账与报账,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履行好等。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传播诚信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对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构建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高校进行多维会计诚信教育的意义

在整个高等教育环节中,诚信教育是其基本教学内容,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诚信教育也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在会计类专业中,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多维会计诚信教育,不仅可以将这些功能体现出来,而且包含着更为深层的职业要求。所谓多维会计诚信教育,就是把会计诚信教育融合成一个完整地综合整体,使得整个会计诚信教育活动都能够达到前后贯通。然后再通过全程灌输、持续强化以及反馈修正的形式,将会计诚信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全程、全面、全心地完成好[1]。因此,在高校进行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诚信教育是高校会计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资本与土地资源已经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人才已经成为了第一重要资源。而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都是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亮点就是会计教育模式的扩大。现阶段,会计专业点不断地增多,在校学会计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扩大。面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诚信教育的重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诚信教育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2]。所以,高校会计教育对诚信教育予以重视是其必然的选择。

其次,在高校进行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有助于健康发展会计队伍。在任何单位与企业,会计工作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主要是将鉴证服务或者会计信息提供出来。会计服务质量的优劣对投资人、经营者、社会公众以及债权人等多方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来说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牵扯到的利益众多,再加上经济业务的多变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使得会计工作者在开展经济业务时,不仅要接受法律等多方面的约束,而且要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因此,高校应该将会计诚信教育归入到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来,让学生将来从事会计事业时能够拥有积极的态度、高尚的道德以及正确的方法,从而促进会计队伍健康地发展。

最后,高校进行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有助于奠定学生的诚信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工作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与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诚信,而会计队伍的后备军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从多角度地进行诚信教育,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人员素质的基础。会计的职业道德操守要求其在遵守他律的同时,更需要自律,而自律就是诚信。只有这样,在日后做道德与利益两难选择题时,才能让其更加倾向于道德诚信。因此,在高校进行多维诚信教育,有助于奠定学生良好的诚信基础。

2.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

2.1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就课程设置而言,《会计法规》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已经在高校普遍开设起来,高校可以将其中一门作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3]。同时,高校还可以对《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伦理学与经济学》《会计伦理》等选修课程的设置予以适当的考虑。从开课时间上来说,可以将其与会计专业课程同步开设。在高校开设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就是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改变。所以,将会计诚信教育与专业课同步进行,这样教师在课堂上与课后练习上都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与研究出现在专业工作中的道德问题,提升学生的反应灵敏度,并对其良好的道德品行进行强化。在这种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便能将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到一定的高点,让其养成职业会计高手的特点与会计专家的思路。最终让学生更易接受传授给他们的专业知识,并对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增强,使其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得以提升。

2.2设立诚信教育机构

对学生的会计道德观念进行培养,应该是多维诚信教育模式的核心。现阶段,很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会计诚信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教育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会计诚信教育,并让学生逐渐形成较好的会计职业人格。就高校而言,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会计诚信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国家一定要确定一个会计诚信教育机构,通过会计诚信教育机构对高校的会计诚信教育进行指导。值得注意的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绝对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切合实际,能够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

2.3优化教学内容

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不能只对空洞的发条与概念进行说明与解释,可以适当的寻找一些教学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廉洁、诚信以及公正等会计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实践性的本质内涵。

3.结语

综上所述,某学者曾经说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会计诚信教育,可以说,会计教育的根本就是诚信教育。所以,在进行会计诚信教育时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将认识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展开会计诚信教育。因此,在高校将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构建出来是十分有必要的。(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浩群.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状况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02):129-130.

[2]曹家富.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刍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S1):102-103.

论学校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 篇4

一、学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 诚信建设的根基在于学校教育

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阵地, 在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就读的学生, 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毕业后将进入会计队伍, 从事会计工作。在高等院校的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 所以会计专业类高等院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会计人员岗前教育的主要场所, 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高等院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 诚信是会计的立业之本

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 生命之源。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 “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而对于一个单位、一项社会事业而言, “诚信”又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 “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作为一名会计更应该以诚立身, 守法、受约、取信于人, 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污, 讲究信用, 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必须以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遵纪守法, 不做假账,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当前, 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制经济, 又是严格的信用经济, 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会计必须自觉按照市场经济道德规范、按“游戏规则”办事, 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则, 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 指导自己的执业行为,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做到自律、自重, 坚决杜绝假账行为发生, 从源头上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稚序健康发展。

二、学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

目前, 大多院校对会计专业知识课程的设计都相对丰富, 分类详细, 课时也比较充分, 而开设专业诚信教育课却相对少了许多, 甚至没有, 有的也只是在专业知识课堂上一带而过, 院校对诚信教育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和配套的措施。

(一) 教学体制存在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 有的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 但均属公德方面的内容, 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的学校很少, 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因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 学生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 因而导致部分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 但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 极个别老师自身职业道德不够端正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所具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同事、对家长和对学问、教研的态度上。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因此,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质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书面上规定的教师道德, 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道德规范、准则全部内化。个别教师公然在大学生课堂“传授”了自己多年的“做假”经验, 将自己在社会做“兼职会计”的假账手法“传授”给学生, 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的。

三、学校会计专业提高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一) 开设会计诚信课程, 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在校学习, 与社会接触比较少, 很难体会到由于不诚信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学生所接受, 与对诚信的宣传和教育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开设诚信教育课程, 如“会计诚信学”、“会计监控学”等, 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讲述, 帮助学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要让学生认识到, 诚信是重要并且有益的, 要把道理讲清楚, 要让学生知道不诚信的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是饮鸩止渴, 是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了长远的利益。

(二) 端正学风, 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因此, 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 还要有实现职业道德的职业能力, 这样才能抵御各种诱惑, 严格进行会计监督和控制, 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真实。如果没有职业能力, 就无法履行会计职责, 也就谈不上会计职业道德, 单凭“一颗红心”是做不好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主要在大学时期, 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 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水平的自觉性,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避免出现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而后悔莫及的情况。学生应端正学风, 努力学习, 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 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确理解会计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充分认识会计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四) 采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会计诚信教育的效果

会计诚信案例教学法, 能解决当前会计教育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实现由会计教育课堂化向社会化的转变, 从而实现会计教育良性发展。因此, 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来弥补教材的不足, 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 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 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 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 自己独立完成,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另外, 也可尝试把案例模拟化, 编成舞台情景短剧, 自行摄制、自行编导、自行组织师生演员。这一特殊教学形式的应用, 不仅促进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把娱乐和教学融为一身,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和会计职业精神, 实现了会计诚信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辩论赛, 使学生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 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 通过查找资料, 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除此之外, 还可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例讲解, 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五)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关键

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所教学生,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不仅指业务素质, 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应重视会计教师的师德建设, 言传身教效果最佳。当前, 各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 全面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 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以身立教, 德识统一,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 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训练, 把他们送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代职工作, 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 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再次, 有计划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 支持和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结合会计教学进行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 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

(六) 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使诚信教育得到考核和延续

高等院校应抓紧建立在校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记录和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诚信情况, 从而促进诚信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高等院校应把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档案的建立应能全面、真实、系统、连续地反映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情况, 既可用来对学生的约束和激励, 也可作为学生就业及招聘单位对其考察和安排工作的依据, 从而减少或避免今后会计工作违规、违纪行为的出现。

(七)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使学生从接受教育上升到自我教育层次

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 是指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正面灌输, 以规范其职业行为, 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接受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者而言, 是主动开展正面教育和灌输;而对于会计人员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则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教育。

自我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而言的, 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 也就是实现由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接受教育是教育的外在教育,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内在教育。把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 逐步转变成为会计人员和会计专业学生内在的职业道德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情感、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和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要通过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提倡和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从而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

会计诚信缺失 篇5

助长了腐化之风,危害了会计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驱动、监管不力、制度缺陷等原因造成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严重。

为此,我国应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引导司法介入,加大失信、犯罪惩罚力度,补充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重塑会计诚信。

【关键词】会计诚信 缺失 原因 对策

一、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

(一)会计诚信缺失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会计资料,因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同时也关系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二)会计诚信缺失助长腐化之风,为犯罪活动大开方便之门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手段,是国家规范企业行为,企业掌控自身经营的方法。

因会计诚信缺失,不少企业通过做假账将一些不合法的支出合法化,使企业无法按会计法规规定的标准支出、利益的分配比例和顺序合法无法正常监督。

从而为贪腐化提供了条件,造成财经管理的混乱和内部控制的弱化,国有资产流失,引起社会信任危机。

(三)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的不诚信行为,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和谐,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可能导致被清除出会计职业,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企业管理者拥有会计信息优势,掌控了内部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对称。

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公示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而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会计的专业知识,无法辨别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这导致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利益驱动,会计诚信缺失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决定利润最大化成为经济体追求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会计诚信缺失正是利益驱动所引发的道德观念变化的结果,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而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在政治上,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体系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企业盲目扩张、造假,政府职能转变不力,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

(三)委托代理制,监督不严,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但因会计师事务所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故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在以委托代理为纽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经营者对信息占有的优势,会形成“内部人控制”的情况,致使经营者疏于管理,或指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公司制度、会计制度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公司因多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公司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即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中小股东利益无法保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缺乏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障机制。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没有实现经营与管理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难以避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我国应尽快制定、补充、修改、完善会计诚信方面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建立惩处机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一是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应用,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易发、多发问题制定新的准则加以规范工作。

二是尽可能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尽力减小粉饰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三是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监控,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加大造假成本,以减少、杜绝造假行为。

(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控制度,发挥内控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会计失信惩罚力度,使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负有连带责任,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管,严格企业的财务行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二是建立分工协作的多重外部政府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三是建立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育,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主动性。

(三)引导司法介入,加大失信、犯罪惩罚力度

建立有效的民事赔偿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真正从源头上减少、遏制造假的动机。

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抑制会计信息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

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高于其造假的效益,从根本上防止造假行为。

(四)补充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会计人员抵御利益诱惑的能力。

建立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从外部给予会计人员自律的压力,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通过信用中介机构来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

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以各单位的负责人为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内化为自我约束,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参考文献

基于会计伦理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篇6

会计伦理;会计诚信;对策

1.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独立性的制度

在国内为了保障会计工作独立性,《会计法》、《公司法》和《劳动法》应对各自的相关内容作出明确规范,同时要相互配合。尤其是劳动法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法应该发挥基础作用,《会计法》、《公司法》作为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应发挥具体的针对性作用:按照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实际上这就是“会计独立性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表现。

在我国随着公司治理机构的要求日益完善和保障小股东利益制度的健全,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在刚性法律制度中给予与会计人员独立性相对应的地位十分必要,而新《公司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中增加的第一百七十条指出: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第一百七十一条指出: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劳动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劳动力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的劳动保护与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内容存在一定差别。对会计人员来说,受到用人单位的主要侵害往往不在劳动基准内,而更可能是因受到单位负责人诸如强令、指示、暗示、胁迫实施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对未来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恐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法水平落后,造成了在现行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外,又出现了用人单位与会计人员间地位不平等而带来的权利义务失当。因此,在劳动法中应考虑针对劳动精神损害的条款。

2.加强会计伦理教育

所谓会计伦理教育,是针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概而言之,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集团或统治阶层,为了培养和形成合乎自己需要的会计人才和会计伦理风尚,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会计伦理规范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它是社会总体道德要求和具体会计伦理要求转化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品质和社会会计伦理风尚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在接受社会总体道德和具体会计伦理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重视会计伦理的基础教育。既然是教育,就要求有实现的途径。实现基础教育第一位的途径当然是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机构。同时,传授会计知识和进行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途径要求既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大纲和系统的教材,又要有经过专门训育的师资和一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及严格的教育规章制度,以确保对会计人实施有质量的教育。加之学校道德教育是会计人群体和个别人群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相穿插的教育,如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将传授知识同道德教育、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既可通过党、团、学生会以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习活动展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的启发性教育,也可通过教师示范、个别典型、奖优罚劣及整个学校的环境氛围进行多形式的引导性的道德教育。故而学校道德讲台在培养会计人的道德品质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

重视会计伦理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它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传统的学校课堂式教育,也可以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的会计从业人员,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因而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学校教育要自由,因此要着重加强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

重视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包括:首先提高会计伦理认识,就是通过会计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知和理解一定的包括会计伦理在内的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会计义务和会计职责,形成正确的善恶、是非、美丑、荣辱观念,并能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伦理知识和标准来提高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履行会计伦理义务的自觉性。其次培育会计伦理情感,就是通过社会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心理上具备由会计伦理义务和会计伦理现象而引发的义务感、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羞耻感、病根感、鄙视感等爱憎好恶的情感。因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伦理行为不仅受会计伦理认识的支配,更受会计伦理情感的驱使,只有当会计伦理认识转化为一定的会计伦理情感时,才能成为会计伦理行为的真正理性的机制。

3.加强对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

要加强针对我国特点的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走出会计伦理理论研究的误区。虽然伦理以及会计伦理在改革开放以来为各路学者广泛提及,涉及到政治、管理、经济、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及分支学科,然而囿于一些错误思想的约束,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研究重硬性制度约束,轻柔性伦理约束,最后构建出的制度或引进来的制度没有文化做支撑,不适合我国国情,最后不免流于形式。再如,在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重宽泛的人性论假设,似乎这样的假设放之四海皆准,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却忽视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下的会计从业人员独特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人格,同时也忽略了较为微观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群体心理分析,使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长期浮于表面,大大降低了其作用的发挥。

[1] 林 浩.会计学的伦理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1.05

[2]王 敏.会计诚信缺失的会计伦理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思考 篇7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且越发严重。会计诚信的缺失给企业、合作对象、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投资者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会计诚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然,会计诚信的缺失有很多原因,比如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利益驱动、惩罚力度不够等,但是,笔者认为提高会计人员诚信素质是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是基础。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一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反思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在重建会计诚信时能做些什么。

现在,人人都在讲诚信。诚信是什么?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升华的结果,是道德的完美。会计的诚信关系着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正如我国现代会计的奠基人、杰出的会计教育专家潘序伦先生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教育界承担着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诚信教育的重任,因此必须从高校会计专业开始,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1 导致诚信教育现状的原因

1.1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良倾向给诚信教育带来阻碍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择业功利性倾向严重,即讲求实惠,如片面追求高收入,片面追求有利于个人发展,讲个人需要多,讲究奉献社会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当个人利益和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时,首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目标短视,自身人生价值缺失。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利益的诱惑和就业的压力时选择造假。

1.2 会计本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随着企业中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大量涌现,会计的工作准则及方式都在不断的更新中。2006年财政部相继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构建起了一套企业会计准则完善体系。新的准则针对某些事件的会计处理方式并没有给出特定的处理方式,而只是制定了相关标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但是不能够违背准则的标准。这样就使得会计的工作方式更加自由,让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职务上的便利。也就更需要在高校开展本科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提高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作风过硬、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队伍。

2 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

2.1 会计教育片面的重视技能教育,忽略职业道德培养

目前传统的会计教育方式片面的注重对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进行会计教育的时候,很少有学校开设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课程,即便有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也只注重公德教育,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诚信意识的目的。

2.2 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高校会计教育,多强调会计教学质量,追求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至于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度如何,学生毕业后的诚信表现如何,有没有做假账,却不算在学校教育成果中。至于如何在高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更是缺乏详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

3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措施

3.1 优化教育环境

学校的育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诚信教育。学校首先要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通过倡导、赞扬、鼓励诚信的行为,贬抑、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通过公共道德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到日常教学、毕业前教育和毕业后追踪,各个环节都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让诚信教育真正融人大学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

3.2 完善课程体系

改变传统教育中轻职业道德建设的观念,进一步完善会计的课程体系,增设会计诚信教育的有关课程,如《会计诚信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案例》等课程,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现象予以讲述,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教育可采取“基础课—案例教学—专家讲座—社会调研实践—职业测试”多元化的模式,拓宽与完善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3.3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教师的个人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还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做到师者,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在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3.4 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会计诚信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还应当组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比如组织团体讨论、辩论会、角色模拟、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相关信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或网站收集各种案例。应当建立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平台,如可以通过知心信箱、电子网络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还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更加适应即将面临的社会角色。学校还可以聘请单位会计人员、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税务人员、司法人员等专业人员开展讲座,以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风险的防线。

3.5 毕业生跟踪调查,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

高校教师应在学生毕业后,详细了解每个毕业生在会计工作中的诚信状况,对学生的会计诚信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我国会计诚信教育提出最佳途径。

摘要:会计诚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诚信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诚信,现状,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玉英.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09,(2).

[2]赵红荚.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3]庄智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7,(1).

加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篇8

一、教师是诚信的使者, 处处播诚, 从自身做起, 起到榜样的作用

教师首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 教师的工作以“育人”为本, 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其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整体水平.因此, 会计教师师德建设将丰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使之严于律己, 言传身教.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 也需要在学生中间发掘一些具备优良品行的学生, 通过树立榜样, , 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 以达到激励广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当诚信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时, 也就形成了诚信的品德.教育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 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诚实守信, 严格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成为诚信的使者, 处处播撒诚信的种子。

二、充分利用会计诚信的案例来丰富会计教学内容,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因此, 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来弥补教材的不足, 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 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 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 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 自己独立完成,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三、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及法院的工作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会计教学方法上, 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 实践知识比较欠缺, 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 因此应多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来讲学, 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 并聘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 会计人员不诚信, 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 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 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 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 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 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 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 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做到“常在河边走, 坚决不湿鞋。

四、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各类活动中, 做到在活动中加强诚信教育

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把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 诚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开展有意义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因时因人而异, 如在诚信教育的起步阶段, 在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 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VCD, 在文体活动中穿插有诚信教育的节目 (讲故事、说相声、演小品等) , 开展评选“最有诚信品质的学生”活动等。当学生树立了诚信意识之后, 还可以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等活动, 巩固并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篇9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背景

在现实条件下, 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 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性挑战, 笔者对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 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当先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其自身的特点则是社会阶层也变得日益多元和日渐开放。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动荡时期, 稳定的会计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必然的。

其次, 文化背景。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文化背景是置于我国第二次重大的文化转型基础之上的, 即“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是建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会计理念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构成, 为全体会计从业者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意识体系, 按照职位订制具体的可以指导实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再次, 教育背景。当前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转型也迫在眉睫, 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方向之一, 道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它必须与时俱进, 一个职业道德的标准时特定时期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准的综合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以及实施势必不能离开价值判断。会计职业道德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内容是独立、客观、正直等在会计行业中的超文化存在。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是以会计实务和伦理道德为主体核心内容的, 更具实施性。以英国为例, 为了取信于社会及其精英集团, 会计职业组织必须证明其会员的素质, 即专业胜任且道德良好, 且会计职业候选人一般需要5年制的学徒。英国会计师将会计行为视为艺术而非科学。可见西方国家的相关教育体系较为健全。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认识, 学者对于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起步晚, 且实践经验上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并在许多文献中突出强调了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大量的学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上, 且其教育形式停留在理论传授层面等现实, 而真正属于诚信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职业价值观树立的相关教育体系并未形成。综合来讲, 在我国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实意义角度是缺失的。

三、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途径

(一)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及价值认知必须得到提升

现实条件下, 进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前提是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成分认识其相关重要性。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目的是将内在的个人价值观外化为能够被社会说接受和认可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 而这种道德素养的核心便是会计专业人员的诚信水平, 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道德主题修养提升为职业价值观。其最终目的是有助于保障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和高素质性, 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有助于提高良好的经济、经济环境的稳定, 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必须结合哲学伦理教育

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独立成课, 也可以结合会计伦理教育成课, 将相关内容结合会计哲学伦理进行, 才能帮助专业学生学习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 更好地进行专业服务, 为会计行业乃至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必须结合教育现实和行业现实的需求, 续教育必须紧跟会计执业者的道德需求的脚步高效、有效、长期持续地开展。这样才有助于保证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能够长效性。建立以会计课程为专业基础, 以会计伦理为思维基础, 以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价值基础的全面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三) 加强在职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

会计的专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或者是职业院校开展的理论式专业教育;一是会计人员在具体从业过程中的后续教育。而当前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贯穿于会计人员从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的, 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包涵财经动态、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行业新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在会计的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入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后, 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 更加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会计诚信教育 篇10

一、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必然性

诚信是会计的灵魂, 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 目前我国会计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 会计欺诈、会计造假等问题极大地伤害着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的社会基础 (杨雄胜, 2002;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 2003;岳上植, 2005) 。会计工作中, 会计人员迫于领导权威和在利益驱使下, 陷入了“道德困境”, 进而引发整个行业的“道德滑坡”, 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 会计诚信危机给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会计诚信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业界的重视, 加快会计诚信治理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包括的一个主要层面就是以市场交易者为主, 通过对各单位和会计人员进行激励约束, 切实贯彻“守信者多助、失信者寡助”的诚信意识, 这是会计诚信治理的基础 (岳上植、汤洪亮, 2006) 。那么,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会计诚信教育是会计诚信缺失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分化的开始, 在选拔人才后根据个人的目标和愿望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在此, 学生逐渐形成了世界观和价值观, 尤其是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这种可塑性是学生时期的一个特点。因此, 会计诚信教育必然成为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也就是说, 诚信道德意识培养的期望自然是寄托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的身上。应该说, 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 要注重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

二、会计诚信教育的研究现状

1.关于会计诚信缺失和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王洁 (2006)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会计诚信缺失及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陈玉清等 (2007) 通过对125位准会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 目前会计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并且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影响到大学校园里的准会计人员, 要使会计诚信得以迅速回归, 必须加强对准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全民的诚信意识, 法治与德治并重, 营造和谐的会计人文环境。 杨涛、 朱丹 (2009) 以会计专业学生为案例从实证角度研究大学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影响, 得出中国的大学会计教育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方面的培养不足的结论。

2.关于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内涵和重点分析。梁水源 (2006) 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并利用桑恩道德决策综合模型研究如何构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型, 认为使用热心劝告和树立道德模范人物的方式在会计专业的学生中来强化道德动机;白莉、朱葵阳 (2007) 从道德决策模型分析出发, 认为当前的会计道德教育应将重点放在遵守法规上而非优先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上。

3.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杨敏 (2007) 从高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 分析了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及途径;吴国萍、张智 (2007) 从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章雁、姚静 (2007) 从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诚信教育的状况分析, 从会计诚信教育的基础、延伸、拓展和全程信用记录四个维度构建我国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模式;章雁 (2010)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的选用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会计诚信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问题;宋晓慧、张锐、李姗姗 (2011) 立足目前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 认为会计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土壤”, 进而提出会计情景剧教学法在诚信教育中的优势和应用。

可以说, 以上研究为会计诚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 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从具体教学模式上探讨高校应如何进行诚信教育, 鲜有从会计诚信缺失的本质原因出发分析会计诚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以致对会计诚信教育的定位较为模糊, 尤其是诚信教育的目标界定不够明确, 也没有深入探讨诚信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关键职业素养, 不可否认这是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缺陷,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对高校培养诚信会计人才是非常不利的。此外, 在上述研究中, 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大多针对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 而鲜有从高职学生角度探讨。实际上, 从培养人才的定位目标和学生层次来说,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高, 主观能动性不强, 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 普遍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和风险意识, 因此, 笔者认为, 作为会计工作岗位第一线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更需要加强诚信教育。

三、基于道德决策模型的高职会计诚信教育反思

1.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自财政部颁布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26号) 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以来, 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会计诚信教育, 基本上都已开设与会计诚信教育相关的课程。然而, 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及效果却不得不引起业界的关注。从对各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关于会计诚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多数学生并未意识到会计诚信的道德问题, 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表示不能保证坚持准则, 有些情况不得不遵从领导的意志和决定, 甚或不认为这是诚信道德的问题。加上部分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也不十分清楚“违规作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甚至对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懵懂不知。可见,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并未达到目标和理想的效果, 多数学生尚未具备会计诚信的职业素养。笔者认为, 这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模式有一定的关系。

据初步了解, 各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方式基本上大同小异。一是从开设课程来看, 主要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等, 基本上是纯理论课, 侧重于法规知识和条款的阐述介绍;二是从课程地位来看, 这类课程一般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 期末考核大多数以开卷为主, 即使不是开卷, 也是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考核, 很少采用情境案例分析的方式;三是从开课时间来看, 都选择在大学一年级 (方便学生第一年就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课程结束后,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就终止了, 后续的专业课程都没有再继续就会计诚信问题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内化;四是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 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只采用灌输式的简单教学方法, 侧重于法规条条框框的解说和空洞的说教, 基本上没有情境案例分析和讨论, 缺乏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的综合教学手段。而学生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和从业资格考试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显然, 这样的会计诚信教育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 根本达不到培养诚信会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更不用说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并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坚持诚信原则了。

2.构建会计诚信教育模式——基于道德决策模型。从本质上讲, 会计囚徒困境导致了会计诚信的缺失。因此, 从道德决策模型出发, 研究会计人员在面临“囚徒困境”时如何进行道德决策及决策时的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强调道德强度的问题权变道德决策模型 (Jones, 1991) 提出, 道德问题本身也是影响道德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引入了“道德强度”这一概念。道德强度是指一种情景中所包含的道德问题的紧迫程度, 是道德问题本身的特征。Jones提出了道德强度的六个维度:结果大小、社会舆论、效应可能性、时间即刻性、亲密性、效应集中性, 它对于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道德强度的概念表明行为结果与人类反应或对于问题的道德因素的认识有关。会计人员在面临道德困境进行道德决策时, 他首先要意识到事件的道德问题, 进而认识问题的道德因素, 思考问题产生的结果、社会舆论、可能的影响、短期急迫性、亲和性和影响的集中性, 最终做出决策。前已述及,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层次较低, 缺乏主动思考能力, 加上当前高职院校会计道德教育将重点放在遵守法规上而非优先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上, 道德教学遵循“教育法规”的方法, 学生可能从来不去思考这些法规的含义以及所没有包括的其它道德情景。也就是说, 学生可能没有进行关键性的思考。

小议会计诚信 篇11

摘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源泉。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诚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信誉至上。会计诚信是什么呢?朱镕基总理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诚信信用危害

0 引言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1 会计不诚信的危害

1.1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而且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1.2 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1.3 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违背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办。众所周知的“银广夏”事件,所涉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不是被吊销了吗?其两名注册会计师均被依法严惩,这就是会计工作不诚信造成的严重后果。

2 会计不诚信的原因

2.1 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于是,当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利益驱动下,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注册会计师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这些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2.2 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诚信 会计人员是受聘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的单位。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客观上存在着“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2.3 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 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平、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够完善,给不诚信的欺诈提供了可能,使不诚信有了可乘之机,加之监管不力,使得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了“不假反而假”的怪现象。

2.4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现阶段,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不能恪守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有的为了追求金钱利益,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有的工作责任心淡漠,会计基础资料不把关不问事,得过且过,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 再立会计诚信的建议

3.1 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诚信的人终究要倒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是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得不偿失。会计诚信的教育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

3.2 加强法制和监管力度,做到标本兼治 抓紧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造假者的执法力度,对违反法规的企业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力除造假之风,使其望而却步。另外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建立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等外部监督体系,形成内外共监的防范体系,通过法律和科学的约束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3.3 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制度,它能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严格贯彻执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规范》,使日常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尽力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且认真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明确,才能促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把会计信息质量落到实处。

3.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岗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依法办事,爱岗敬业,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内当家”,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4 结语

会计诚信教育 篇12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一直在提, 然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缺乏相应的会计诚信教育的专业人才, 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诚信教师, 没有独立的诚信教育的教材, 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等等。学校应把会计诚信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真正从源头上抓起, 在强调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同时, 应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 并树立起良好的诚信形象。下面, 我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深化诚信教育的措施。

1 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要始终以“学生诚信品格的塑造”为中心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内, 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从学生进学校起, 就开始普及诚信教育, 教导他们从小事做起, 让诚信思想融入学生的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学校应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 提高学术气氛, 加强科研学术道德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 净化科学风气, 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文明修养, 使诚信教育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和学术道德观。学生会计诚信品格的塑造离不开长期的教育, 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相关法规政策的教育和学习。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坚定的意志, 才能养成良好的会计诚信品格, 真正实现会计行为的诚信。

2 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要紧紧围绕“老师”和“学生”两个基本点展开

2.1 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基本点之一: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所教学生, 高素质不仅指其业务素质, 还包括其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当今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较强, 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 有个别教师还存在道德品质低下, 其自身都做不到诚信, 还何谈“诚信教育”?因此, 抓会计诚信教育首先要全面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以身立教, 德识统一;徐特立老先生所概括“人师与经师的合一”, “人师”即为人之师, 教人为人之道。教人做人做事, 首先自己应会做人。其次, 逐步对现有教师采取送出进修学习, 以提高他们在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水平, 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 讲课更贴近实际。再次, 可以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一些会计业务水平较高, 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 愿意而且适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人吸纳入会计教育系统, 他们会计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是培养适应未来会计人才的宝贵财富。

2.2 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基本点之二:

建立学生信用档案现在高校的诚信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为了使诚信教育不在是一时的口号, 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高院应抓紧建立在校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记录和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诚信情况。建立学生信用档案是一项系统工程, 档案的建立应考虑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 本着对学生负责, 对社会负责, 全面、真实、系统、连续地反映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情况。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信用档案的建立更加意义深远, 用它来约束、激励学生, 自觉减少不诚信行为, 日常形成良好习惯, 从而减少或避免今后会计工作出现违规和造假行为。

3 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新发展

3.1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学习, 与社会接触比较少, 很难体会到由于不诚信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而丧失警惕。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 除了接受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还必须开设专门的如“会计诚信学”、“会计监督控制学”等诚信教育课程。教师应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诚信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应体现应急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借鉴与继承相结合, 跟踪会计实践发展动态, 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有针对性的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讲述, 帮助学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通过职业道德教育, 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 真正领会诚信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3.2 教学方法我国一直以来大多高校会计教学采用简单说教

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进行诚信教育时, 枯燥、抽象的给学生讲述会计职业道德, 照本宣科, 学生根本不易真正领会, 有时甚至会反感。会计诚信教育应结合实际, 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剖析会计案例,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会计与理财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由会计教育课堂化向社会化的转变, 这样既生动, 又实际, 实现会计教育良性发展。

3.3 教学手段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课堂要实现多媒体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教学内容, 特别是一些会计案例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使本来枯燥的会计职业道德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 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3.4 教学形式各高校诚信教育的教学形式往往都是采用课堂说教, 形式单一, 这是造成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学校应转向传授会计诚信知识与进行会计诚信锻炼相结合, 加强学生真正的实践锻炼学习, 对会计诚信知识的深入理解, 离不开会计实践的锻炼和会计诚信的考验。大学生只有亲身在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自身的锻炼体验和总结, 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与体会会计诚信的内涵, 更自觉地按照会计诚信原则从事会计实践活动。

“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更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 绝对不能松懈, 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水平, 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专业学生诚信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学生诚信的现状, 分析了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系统提出了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只有塑造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品格,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专业扎实、技能娴熟的优秀会计人才。

关键词: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诚信品格

参考文献

[1]国家会计学院课题组.“不作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 2003, (1) .

[2]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 2003, (3) .

上一篇:完工产品下一篇: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