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2024-07-25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共10篇)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篇1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会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更是企业对社会的承诺。其表现为会计从业人员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客观的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 相关利益的驱动

在相关利益的驱动下企业缺失了会计诚信有两方面的诱导因素。一方面,政府很少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有时政府为了达到上级地方的业绩要求,或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往往会默许企业造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企业成功的经营模式及销售策略似乎很难达到管理者的预期水平,于是就有不少企业选择铤而走险,靠做假账,编制假报表来谋取不义之财。

2. 欺诈行为的收益远远高于其所承担的成本

在我国虽然各项法律法规都在逐步完善和健全,但是对于会计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比如曾经创造过股市传奇的德隆“三剑客”。2004年中市值蒸发了超过100亿元。这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的主犯唐万新仅仅被判有期徒刑8年和收取四十万的罚金。这无端蒸发的100亿元可能是老一辈人的积蓄、儿童的教育基金、家庭破裂的导火索。然而仅仅8年的有期徒刑和40万的罚金就可弥补,显然,这是惩罚力度的一种缺失。

3. 揭露欺诈行为的风险过高

会计诚信问题的缺失所导致的欺诈问题,如果由知情人——会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来揭发的话,其所面临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一),会计人员乃是企业的一份子,企业的声誉与效益紧紧联系着职工的利益,如果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会计人员本身利益也会受到伤害。(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首先如要揭发企业的欺诈行为要先掌握大量的证据,而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企业的机密资料很难掌握。其次,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导致大量的老顾客及潜在顾客流失。最后,在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揭露客户的欺诈行为会免除多大的连带责任,可能对于事务所来讲也难辞其咎。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影响

1. 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缺失会计诚信,首先就没有良好的声誉,失去了声誉的企业很难形成长久的竞争力,这关乎到企业将来发展的命脉。一个企业一旦打出了“失信”的臭名声,就很难再有客户愿意与其合作,这无非断了企业的生命线。其次,对于讲信誉重诚信的员工,企业的所作所为显然与员工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当员工的愿景与企业不相吻合的时候,选择离开。这就会形成一种现象——讲信誉的好员工纷纷离职,企业只留下了不讲诚信的坏员工。

2. 对社会的影响

会计诚信缺失会造成市场经济制度的混乱。市场是讲究信誉的,失去信誉的市场很难维持。例如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在安然宣布破产的时候,要清算资产用于抵偿债务和缴纳税款。但此时的安然早已经剩下一堆空壳,无端蒸发的数字让百姓失业,债权人不能保证自己的权利,社会更是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四、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1. 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

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后续教育,让会计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教育形式上。首先改革教育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分组教学为辅,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只依靠书本知识的说教,要结合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和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诚信缺失现象。让会计人员从根本上认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2. 加强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条文来规范并加以惩罚。一些企业选择造假,一部分是出于利益的驱使,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造假的收益远远高于其成本。在我国,正因为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企业造假现象严重。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关的政府部门首先健全会计法律法规,让受害者能够有法可依。其次,加大惩罚力度,让犯罪者能够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3. 建立会计诚信评价体系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是正确评价企业是否诚信的重要指标,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就不能保证所得到的结果是正确合理的。首先评价指标应该客观公正,指标应有合理的科学依据作依托,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情况。其次,评价范围要覆盖全面,从不同角度出发,多方面的说明企业的诚信情况。最后,体系结构要整体完善,指标合理,证据充足,反应现象真实可靠。

摘要: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的时候,曾三次题词“不做假账”。作为会计人员,不做假账乃是基本的职业操守,而朱总理的三次题词说明在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本文就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谈点个人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够为会计诚信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些积极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原因,影响,策略

参考文献

[1]岳上植.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4)

[2]张学平.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构想.财会月刊,2003.A7

[3]田玉芝.会计诚信的现状分析及实现途径.科学之友(B版),2007;12

谈会计不诚信的原因及防范 篇2

【关键词】 会计不诚信 原因 防范

一、会计行业不诚信的原因分析

1、利益的驱动

关于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早在1720年的英国南海事件就已发生,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不少公司铤而走险,屡禁不止,甚至在美国一个拥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法制健全的国家,都有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同时,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也就越低,整个市场的诚信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对于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等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出现了诚信的原则问题。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会计主体的身份多重性

会计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我国的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单位负责人(或董事长)是国家干部,是由政府层层任命的“官”,“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屡见不鲜,一部分单位负责人为了个体或局部利益,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改写会计报表、虚增业绩、隐瞒亏损,面对这种情况,加之由于会计人员身处员工的位置,很容易产生被撤职、调离岗位等打击报复行为,因而无法拒绝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3、监管不力、惩罚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针对会计诚信问题出台的法律很多,社会上针对会计造假的舆论批评也较多,但真正受处罚的极少。纵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惩处最重的是,对披露信息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次是“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金”(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对出具虚假会计证明的会计师事务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予以撤销;对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法人的处罚则未涉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当地政府出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而推荐上市的,公司的上市便自然维系了相当多的当地政府的利益,已造就了“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局面。再加上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组形成,即使予以惩罚,罚的仍是国有资产。因此,即使制定了严厉的惩罚准则,即使上市公司已经符合受惩罚的条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仍然很难予以惩处。

4、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少数人员业务素质差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诚信原则。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财会人员不讲诚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及时和正确反映经济活动,乱用会计科目,甚至故意伪造、变造、毁损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以达到贪污、挪用公款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也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的经济业务,凭想象和感觉处理会计业务,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范。

5、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在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下,会计人员要严守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是很难做到的。

二、会计不诚信的防范措施

诚信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一项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会计诚信原则缺失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维护会计诚信,一要靠人,而人应是有信誉之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使会计诚信恢复;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即使是诚信的会计人也会陷入“囚徒困境”。而法规制度不仅指会计法规制度还应包括政府监管制度,法人治理制度、审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等。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1、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成本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3

(一) 企业管理者对会计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和不足

诚信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 随着近年来不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产业领域的拓展, 企业在诚信建设方面不但没有得到提升, 相反, 甚至产生了倒退的迹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企业的扩大, 给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企业无法对每一个员工形成完善的监管, 给了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利益的驱使下, 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 将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中了, 没有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企业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甚至, 还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带头做出不符合诚信经营的举动, 给下属员工形成了不良的示范。

(二) 会计诚信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定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维持行业良好秩序的基础和前提。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却缺乏一定的成效, 无法与日益提升的生活物质水平保持一致,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建设领域, 由于受到较大的利益诱惑, 诚信缺失的现象显得尤为严重。而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行业人员的行为, 导致发现不良的从业行为时, 没有相关法规对这些行为进行惩处,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犯罪人员的气焰, 使诚信缺失现象进一步恶化。

(三) 审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审核机构起到了对行业行为进行监管、调控的作用。当审核机构存在一定缺陷时, 将无法切实起到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约束和威慑的作用, 为一些不法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机会。我国的审核监督机制就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真正起到原因的责任和作用。

(四)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极大影响着行业队伍的质量及行业秩序。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许多新兴的技术及设备也被不断地应用到了会计领域中。这些技术及设备的操作和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 我国现有的会计行业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一些高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应用, 导致财会工作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工作质量也没有保障。另一方面, 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思想道德素质上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许多从业人员只关注眼前利益, 而忽视了国家及企业对会计行业的相关规定。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一) 会计诚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行业也涉及到各种财会信息的记录和分析, 只有通过诚信的运作, 才能充分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而由于我国的会计行业起步较晚, 因此并没有完善的行业法规来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 导致工作队伍素质低下。在此状况下, 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二) 会计诚信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保证市场经济稳定、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会计诚信的丧失则容易致使不实信息在市场中广泛传播, 从而给市场经济造成极大的混乱。为此, 必须充分保证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杜绝由信息虚假引起的市场经济混乱,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 会计诚信可以推断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建设目标, 而会计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是诚信建设。只有通过诚信的工作作风, 才能使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 扰乱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诚信的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只有当工作人员保持诚信、认真的工作态度,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中, 不仅要将诚信作为一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来培养, 还应该使诚信充分的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 并且建立起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使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而当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时, 市场经济秩序就会出现混乱, 使经济效益降低。社会诚信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国内的市场经济的运行, 甚至会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

(二) 损害股东利益

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谋求更多的利益, 而当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时, 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受到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 造成生产停滞、经济衰退等情况, 股东的投资将受到有去无回, 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其次, 企业的股东也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表出现在公众面前。当企业的财会工作出现问题时, 企业的形象受到严重的破坏, 而产生的相应损失则通常都要由股东来承担。另外, 当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 企业股东通常都是作为损失赔偿者, 因此企业股东在经济状况不佳时, 承担的风险和后果都是最大的。

(三) 降低政府权威

政府对经济起着调控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制度向着市场经济转变, 政府对经济的监管作用略有下降, 但在对市场的调节中, 政府仍起着权威的作用。因此, 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将极大地影响国家政府的权威。只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才能为国家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才能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上的国际地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声誉和地位与我国在经济上的稳定发展是分不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不仅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并且在商品进出口贸易、资金往来上都有了更大的发展。但我国会计行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隐患。为了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必须有效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

(四) 增加金融风险

金融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工作。可以说,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金融体系的基础上的。银行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银行和企业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 企业能够获得充足的生产建设资金, 并达到双赢互惠的目的。而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投资等合作行为都是基于企业信源情况的。当会计工作中的诚信缺失问题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时, 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也将受到影响, 并进一步危害企业的投资、贷款、生产、建设等经济活动。更为严重的是, 当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失时, 企业在社会融资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导致企业运转资金急剧减少, 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一旦有多个企业同时受到经济威胁时, 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国家经济体制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

(五) 恶化社会环境

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当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时, 人们的生活秩序也将被打乱, 社会将会产生动荡不安的局势整个国家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而诚信缺失问题是导致经济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社会诚信遭到破坏, 人们的价值观和相互信任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蔑视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 而真正遵守法律, 坚持诚信守法的人则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这种情况的存在将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丧失, 国家秩序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六) 侵害会计行业

当诚信缺失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些个人或极小部分企业单位, 而是蔓延到整个行业中时, 市场经济制度将受到根本性的破坏, 而这种毁灭性的破坏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侵害会计行业的发展。在一个企业当中, 财会部门也属于核心部门之一。通过财会信息的审核, 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当会计信息不符合实际状况时, 企业的生产状况无法得到切实的记录和反馈, 企业管理者也缺乏了制定生产决策的依据和凭证, 给企业的生产秩序带来了严重的侵害。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一) 加强政府诚信

政府在社会公德及管理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只有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诚信, 政府才能在企业中树立威信, 从而加强政府对企业工作的监管和控制。因此, 政府必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切实改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可以首先建立起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 严格杜绝官僚主义的存在。同时, 政府还应建立一定考查机制, 将诚信纳入考核的范围中。对于诚信品德存在问题的官员、公务人员要实行及时的惩戒, 而对于诚信良好、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则应进行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为了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透明, 政府可以将这些考核情况向公众公开, 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使人们充分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与工作中, 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

(二) 强化会计道德

要从根本上改变会计行业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还要从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做起。会计从业人员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身, 熟记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 时刻用这些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及工作行为, 有效杜绝工作中不诚信的现象。同时, 会计行业还应建立起良好的行业道德风气, 为此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座或专项学习, 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和场所。通过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 要逐渐建立起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意识, 将讲诚信、守法规的思想在全社会推广, 从而提高各个行业领域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 促进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及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报道, 对部分企业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披露, 而对于那些讲诚信、守法规的诚信企业则应加大宣传力度,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宣传效应。

(三) 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及行业规范的最强有力手段, 依靠法律的约束可以有效杜绝会计行业中失信的现象。健全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应该在会计行业制定具有指导及基础意义的完善法规, 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其次, 在基本法规的基础之上, 还应对各个细节再进行细化的管理, 因此还应制定一定的特定法律, 对基本法中遗漏或不全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在建立了完善法规的基础上, 行业人员应努力建设其会计行业的监查系统,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记录、诚信记录等进行实名登记和管理。对于那些在诚信记录中存在污点的从业人员必须防止其再次进入行业工作, 对于诚信记录良好的人员则应进行公示, 给予一定的表彰和鼓励。同时, 在会计领域还应设定严格的从业标准, 在进行会计从业考核时就将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对于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员, 要严格杜绝其进入会计行业。

五、结语

诚信是企业和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提升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的职业素养, 完善我国会计诚信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察制度, 才能为我国营造—个会计诚心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晓静.浅谈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的优化与完善[J].财经界, 2010 (1) :77-80.

[2]王晶晶.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商业, 2010 (2) :90-94.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篇4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利益的驱动;会计主体的身份;监管不力、惩罚力度不够;会计人员被动做假,然后提出了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成本;完善会计法规;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关键词】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信,会计行为作为企业行为的一部分,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会计诚信作为企业诚信的一部分,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诚信。从整体看,会计诚信包含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会计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本文就针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关于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早在1720年的英国南海事件就已发生,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不少公司铤而走险,屡禁不止,甚至在美国——一个拥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法制健全的国家,会计造假也层出不穷。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做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也就越低,整个市场诚信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对于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出现了诚信的原则问题。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会计主体的身份也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会计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我国的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单位负责人(或董事长)是国家干部,是由政府层层任命的“官”,“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屡见不鲜,一部分单位负责人为了个体或局部利益,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改写会计报表、虚增业绩、隐瞒亏损,面对这种情况,加之由于会计人员身处员工的位置,很容易产生被撤职、调离岗位等打击报复行为,因而无法拒绝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3、监管不力、惩罚力度不够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针对会计诚信问题出台的法律很多,社会上针对会计造假的舆论批评也较多,但真正受处罚的极少。纵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惩处最重的是,对披露信息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次是“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金”(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对出具虚假会计证明的会计师事务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予以撤销;对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法人的处罚则未涉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当地政府出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而推荐上市的,公司的上市便自然维系了相当多的当地政府的利益,已造就了“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局面。再加上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组形成,即使予以惩罚,罚的仍是国有资产。因此,即使制定了严厉的惩罚准则,即使上市公司已经符合受惩罚的条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仍然很难予以惩处。

4、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在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下,会计人员要严守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是很难做到的。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一般是不会主动造假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为完成国有企业扭亏任务和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诚信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一项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会计诚信原则缺失原因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维护会计诚信,一要靠人,而人应是有信誉之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1、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成本

既然利益的驱动是造成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那么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者的成本,使其“失信成本”大大高于“守信成本”时,会计诚信原则自然会得到维护和提高。

(1)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股民也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评估师、注册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出诉讼。

(3)推行诚信保险制度。根据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问题,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管成本。

(4)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将其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中介机构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提高造假者的成本,降低造假收益。

2、完善会计法规

会计行为的严肃性靠会计法规来保证。《会计法》就会计违法行为明确了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责任,给造假的单位负责人以一定的制约,但这还不够,还应在刑法、公司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制度,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和对于利用职权强迫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会计报告的单位负责人,绝不迁就、依法惩治。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一是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方的利益都能在有关准则及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消除或减少对准则及制度的抵触和抵制行为,增加各方对准则及制度的认同。二是尽量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三是合理确定“重要性”的范围。比如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哪些信息必须披露,如何披露,应作出明确的规范,不能由上市公司自愿选择。四是尽快制定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会计的诚信执业承诺及诚信执业的自律公约,为会计的诚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会计核算制度。做到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财务报告的存放与形成单位的分离,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使会计人员超脱于企业经济利益、人事管理之外,不被企业所左右、不受上司所胁迫、不为利益而驱动,清除造假的温床,确保诚信的实施。

3、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财政部门要认真完成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税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根据有关规定对纳税人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税务检查;其他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应避免职责交叉和重复检查。执法人员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业的特点,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监督。

4、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篇5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一、引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更是整个会计行业之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 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 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 足以说明会计行业也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可见,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 解决会计诚信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 已是整个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 利益驱动的低成本是使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的内在原因。

会计舞弊行为泛滥, 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 两者往往是互相联系的。在政治上, 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的不完善造成单位盲目从大, 疯狂造假。当前, 政府还未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较严重。这种体制的存在势必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 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在谋求经济利益方面, 企业都是通过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来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 通过虚假信息披露, 操纵证券市场股价, 以达到从市场上骗取额外收益的目的。利用虚假会计信息, 从银行或其他金融信贷机构手中套用资金等。

2. 失信成本低是会计造假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责任。对造假者来说由于打击力度不够, 惩处不到位, 使得造假成本太低, 并且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 代价越小, 谋利越高, 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3. 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为会计失信提供了可能。

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 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如提前确认收人、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 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人来操纵利润;另外, 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4. 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

从外部监管来看, 监管的重点没有随着市场的深化而转移, 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 角度不正, 国家审计力量不足, 监督落实不到位;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 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难免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 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其他专业监督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全面的社会监督体系。从内部监督来看, 有些企业或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或执行起来流于形式, 使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得不到控制。

5.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因素。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 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 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 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有少数会计人员道德较低, 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 进行贪污等违法活动。其次, 会计人员大都受制于人, 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会计人员利益不确定性及不对称性, 造成一些会计人员要么急功近利, 要么铤而走险, 严重失信。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

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惩处机制。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应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推出, 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二是加快出台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 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造假成本;补充惩处条款;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2. 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 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 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建立健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 使其真正发挥基础作用;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 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使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无技术性差错。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建立一套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 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实现监督评价作用。良好的会计环境应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 其中以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 明确会计人员只能做什么、怎样做, 重在调整职业行为;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明确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好、重在调整内心的思想;单位领导人不能利用其特殊地位干涉会计工作、施加影响使其背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应带头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 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雷又生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 2004, (2)

[2]国家会计学院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 2003 (1)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治理 篇6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 不欺诈, 会计诚信是指人为造成的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相符。会计诚信问题的含义则要复杂一些, 本文认为会计诚信问题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会计诚信问题是已经存在的一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 (2) 这种现象已经对社会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麻烦, 是亟待解决的矛盾; (3) 会计诚信问题不只是故意造成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不相符这一简单结果, 而是这个问题从其产生可能性到最终形成的一系列的过程以及该过程所涉及的事务的总和。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

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 (安然事件、世通公司案) 表明, 各大会计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默许经营者的造假行为而不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我国, 郑百文公司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帐、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跨期入帐等手段, 虚增利润;红光实业、蓝田股份、银广厦等证券市场舞弊案无不牵涉到注册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这一系列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据调查, 当会计人员同本单位负责人意见产生分歧时, 只有不到20%的会计人员认为应该做到坚持原则, 而有40%的会计人员则认为应当主动出谋划策、配合作假行为。由此看出,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技术传授更应注重道德教育。

2、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会计制度的制定方面。会计准则不仅是一项技术手段, 还具有经济后果, 一项准则的出台是综合各方面力量的结果。一项准则制定如没有经过允当程度, 则很难达到使各利益集团“均衡满意”的结果, 从而使得不能从准则中获得好处的集团违背准则的可能性增大, 另外会计准则形成过程中的“隐蔽性”和社会各界参与过程的“不够性”, 都使得会计缺信问题由此产生。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 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准则制定模式是与我国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会计职业界的不发达相适应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权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 各企业、利益集团当不能在准则制定阶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时, 就在执行过程中违背诚信原则, 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会计制度的执行方面。如果说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那么各大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须经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认可才能披露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只注重审计的有偿性, 不惜牺牲“会计诚信”原则。另一个监管部门是中国证监会, 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 一方面它不希望虚假会计信息上市, 因为由涉假会计信息所引发的资本市场危机是其工作失误的表现;另一方面, 它又要贯彻中央政府的主要方针、政策, 证监会的这种两难处境使其无法很好地履行监督的义务, 在维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和贯彻中央政策方面出现“一边倒”的倾向。

三、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具体对策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一方面, 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的培养, 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原则, 不做假账”, 从而营造会计诚信氛围。另一方面, 建立会计人员的个人信息档案, 并向全社会公开。将会计人员的职聘用的重要标准, 从而促使会计人员珍惜自己的信誉。

2、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1)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众所周知,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 两者孰轻孰重, 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 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 盲目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粉饰的严重性, 因此, 当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 这是我们审视我国近几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后得出的结论。 (2) 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可供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 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同时,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若过于强调统一性, 不给会计人员以适度的专业判断空间, 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 在强调统一性的同时, 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 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提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国际先进惯例, 同时吸收更多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代表, 在准则制定过程提供一个供社会多利益集团重复博弈的机制, 完善会计核算准则, 加强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方法变更的约束能力, 提高其普遍适用性及相对稳定性, 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会计人员的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当前会计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进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河北煤炭, 2007, (03)

[2]、张祖荣.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6, (12)

[3]、张道安.谈会计人员诚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1)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篇7

众所周知, 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最基本的原则, 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更是影响市场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信则立, 不信则废”, 诚信乃会计之本, 是企业会计应该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只有以诚信为基石的市场经济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会计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企业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主要是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导致的; (2) 存在钻法律的空子的问题, 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3)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 不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4) 对企业会计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使得一些违法者无所顾忌。

此外,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首先, 会计诚信缺失会直接对企业以及会计人员的形象和信誉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企业会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 对企业会计信息动手脚, 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一旦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被发现后,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与发展。其次, 大范围的企业会计诚信缺失会给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甚至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再进一步说,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可能会滋生企业内部的贪污腐败问题。因此,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下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各种利益的驱动

企业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财务造假的背后有着很大的经济利益原因, 而会计信息造假会有很多的受益人, 包括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中间环节的人员等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获取更多的好处, 实现所谓的“共赢”局面。此外, 非诚信行为不仅利润高, 而且成本还低, 当非诚信行为获得的利益相对高时, 这种行为也会增加。对于企业而言, 其经营的主要任务就是获取利润,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 往往会背弃诚信。虚假的会计信息可以使部分人员“共赢”, 而这些利益关系的存在又会促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二) 相关的企业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 有关会计方面出现问题的速度要远超过解决问题的速度, 并且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会计出现新的问题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不少企业会钻空子, 例如, 企业为达到盈利的目的, 往往会利用制度上的“空白”或“空隙”打擦边球, 一些上市公司会利用隐藏利润、调节成本等手段, 随意改变公司当年的盈利情况, 以实现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因此,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会导致对造假人员惩罚力度不够, 对其打击不到位, 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 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存在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专业技能以及道德素质两个方面, 一些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账、报账、编制会计报表等, 孰不知做好会计工作也需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另一些人员则不能恪守职业道德, 就连最基本的不做假账都难以保证, 因此,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 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一直以来, 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的企业中, 其在任领导都是由政府部门直接委派的, 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往往既具有官员身份又具备企业领导身份, 存在“一言堂”等问题, 导致企业内部所设置的职代表、工会等在实际企业管理中无法真正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甚至强行要求会计更改会计信息, 使得“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 积极完善企业相关制度

企业一定要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制度, 切实做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等, 增强各大股东和其他财务信息需求者对企业的监督和完善, 这里包括对董事会、委员会的完善, 建立健全对经营管理者的制约机制, 严格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其次, 要完善企业经营的评价机制, 加设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 使得代理人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从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第三, 改变激励措施, 以防管理者短期的行为。要区分对管理者的激励措施, 将长期与短期绩效分开。最后, 对股权进行适度调整, 尽可能形成股权之间相互制约的局面, 为企业诚信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 完善会计体系, 创造一个诚信的重塑平台

会计诚信问题的重塑必须要有严密的会计体系作为保障。首先, 要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 避免出现灰色区域, 实现有法可依。其次, 要加大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增强其法律意识, 使法律真正成为实现监督管理企业的武器, 营造一个规范的会计市场。具体而言, 完善企业会计体系, 可以通过增加报表批注等方法, 防范披露不全面的问题, 加强对交易的监督, 以及对现金流的管理, 最大可能的减小虚假信息的形成。企业要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灌输诚信的思想, 促使其形成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此外, 要引导会计人员进行自我监督, 根据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 以提高企业会计诚信度。

(三) 努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 企业在招聘管理会计人员的时候要选择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应聘者, 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 要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于经济业务发展的速度极快,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知识比武等, 提高其的综合能力。最后, 可以定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 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 同时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处罚, 从而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领导者的诚信意识

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从企业内部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 这也是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有效监督领导者的行为, 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 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目前, 部分企业领导者的会计诚信意识不足, 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未能认识到经营者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而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诚信意识又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 企业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 提高自身的会计诚信意识, 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会计诚信意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诚信乃立人之本, 诚信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企业的会计诚信问题却一直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此, 本文首先对企业会计诚信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企业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然后对现代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展开叙述,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希望对解决企业会计诚信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文贤.21世纪100个会计学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篇8

目前, 国内外都存在着较多的会计造假案件以及信息失真情况被越来越的人所关注, 而社会公众也对普遍怀疑会计的诚信原则, 会计行业出现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积极重建会计行业整体诚信度是目前所存在的艰巨的任务。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不具备完善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致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直接影响。现在我国会计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整体业务素质, 在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时很难进行量化并实施精确计算。有部分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 并未学习掌握有关业务知识, 无法完全将利益干扰因素排除在外, 在进行业务处理时, 容易因为主观判断导致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 在进行会计信息核算中容易出现作假现象。有的企业并不注意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否符合标准, 亦不关注是否有所提高, 在实施会计人员再教育培训中存在一部分会计人员参加培训但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他们不具备敬业精神, 而且也不专心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更无法明确何为遵纪守法, 按章办事。许多的会计人员都没有及时更新理论知识, 每年进行的会计人员再教育都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势, 并没有使在职会计得到实际有效的学习及提高。

2、会计法规不健全。

有些企业钻法律漏洞, 应用合法但是并不合理的方法对财务报表作假, 来增加企业利润。导致企业经济交易存在虚假现象,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但是社会审计监督并不具有较高力度,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注册会计师主要职责是以客观性公正性监督企业实际的财务报表情况, 确保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水平不均衡, 而且有一部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管理部门未进行有力监督等, 致使其无法完全发挥其效用, 而且有的会计人员还会与企业一起进行财务报表的造假情况。

3、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监督机制没有较高的健全性, 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 使之有机可乘。目前对会计工作实施监督主要依靠外部监督, 通常是在事件发生后运用部门力量实施事后表面化监督, 并未在企业内部和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寻找到深层次问题并实施监督工作。

会计人员是否在监督主体中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以及考核, 会计人员并未将主体监督功能完成发挥出来, 导致我国目前会计工作只是进行一些算帐报帐。使得部分单位及个人很容易针对会计核算工作造假, 为一些数字游戏现象提供可乘之机。

4、会计自身因素受限。

由于会计制度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导致企业报出的会计信息并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 无法给予报表使用者比较真实有效的会计数据信息。例如在应用中我国进行资产计价通常都过度依赖历史成本, 并没有重视其重置价值以及可变现净值, 使得无法准确计算资产实际价值, 在会计计量过程中其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

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1、完善会计制度及准则。

伴随经济逐步发展进步, 应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务会计体系。建立具有科学性及实际应用性能的规章制度。在制定过程中, 确保其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尽可能降低准则中备选方案, 防止企业进行造假, 虚报会计信息。

2、完善会计监督机构。

完善监督制度, 增加监督力度, 确保会计监督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及权威性。增强内部会计监督效果, 对会计核算进行严格处理。提高注册会计师责任感, 并使其确定自身工作所具有的法律责任。各个有关行政部门, 在应用会计信息同时, 需根据自身职责予以监督。

3、增强业务素质及诚信原则。

诚信能够对人自身高尚情操进行积极培养, 可以促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类关系, 属于较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在会计行业中建立诚信教育体制, 使会计人员按照“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进行实际工作, 能够促使社会的繁荣和谐发展。可以建立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管理机构, 对从业人员的自律性进行有效监督。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实施通常依靠的都是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感以及内在良心, 外力难以进行控制, 所以, 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管理时, 可以将行业自律性与政府行为保持统一性和协调性。应该增加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确保其能够掌握充足的会计理论和技能, 可以较为有效的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整肃考纪, 杜绝替考, 剔除业务素质较低人员。会计专业人员在学习之初就应该进行职业道德培养, 促使其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 具备较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从业以后能够保持较好的道德基础。在职会计从业人员, 需要给予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促使其能够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会计职业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不作假账”的道德准则, 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定, 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结论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计在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方能够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避免腐败情况, 确保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性的监督工作,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摘要:会计诚信原则属于会计行业立足的基石, 对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运行以及国民经济的繁荣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会计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失真甚至是造假现象, 对整个会计行业都造成严重地冲击作用, 直接危害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进步。本文通过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而且诚信工程教育对于会计行业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诚信原则,造假

参考文献

[1]蒋秀清, 浅论会计信息失真与诚信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 :26-27, 32[1]蒋秀清, 浅论会计信息失真与诚信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 :26-27, 32

[2]高玲, 浅谈会计失信原因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98-100[2]高玲, 浅谈会计失信原因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98-100

[3]宋清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经济日报, 2010, 11 (007) :1-2[3]宋清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经济日报, 2010, 11 (007) :1-2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篇9

【关键词】 会计信息 现状 原因 对策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干扰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失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

什么是会计信息呢?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处理后的经济数据及对会计数据的解释,是对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正因为会计信息对各方的重要性,使得通过会计造假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1.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1.1企业相关主体的利益驱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缺乏所有者即国家对其行为的有效监督、约束,厂长(经理)作为法人代表的权力超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身份的权力,可以任意处置资产和控制人事任免。有了这种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常指使会计人员违反法规,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修正,以获得贷款,逃避税收,截留收入,化公为私。如单位负责人为追求“政绩”,强令或指使财务人员造假账,虚报利润;为掩盖贪污犯罪的事实,串通财务人员造假;单位为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指使财务人员造假。会计人员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所以,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会计人员对法人代表惟命是从,任意改动账薄报表,制做假帐,从而导致不少会计人员难以做到恪守职业道德。

1.2少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有些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而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新的会计法律法规准则不熟悉、不理解、不能正确运用,从而假帐滋生。

1.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目前一些企业不愿意受内部控制的约束,管理和决策的随意性很大,内部控制环境不佳;企业的内部岗位职责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同机构和不同岗位之间责权不分、责任不明,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控制体系,这样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经济信息的传递难以迅速到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也难以保证。

1.4会计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首先是单位内部监督手段落后,责、权、利不明确,监督人员对自己的责任内容、权力范围和利益大小关系不清晰,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其次是国家监督职能老化,监督机构多、监督内容较差、工作重复和职能不到位现象都很严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2.1会计原始资料失真。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不合格制作。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户,或者根本就不设置账簿,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以表代账的方法,不合法原始凭证大量存在,白条抵库,甚至为了私利、小集体利益用假凭证中饱私囊。

2.2任意调节利润。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调整利润。在上报会计报表时,往往不是根据有关会计记录如实反映,而是根据“需要”人为“调节”报表。向银行贷款时夸大资产和净利润,掩饰不良资产;向税务局申报纳税时,隐瞒利润额。利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和八项计提的模糊规定任意操纵利润。

2.3账外设账。一些企业为了在不同单位面前能有一个较有利的地位,为了应付主管单位、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分别建账,基本上是按需要倒记账。不少企业为取得有关银行信任,争取多贷款,编造反映较大利润的会计账簿与报表;而为达到漏税的目的,提供给税务部门则是收支相抵,略有盈余的會计报表。这些会计信息毫无真实性可言。

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力度,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进行普法教育,让所有的会计人员懂法、守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从业人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认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换成自我约束的需要,自觉杜绝违法行为,提高法制意识水准,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单位负责人也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人员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大多是由单位的领导者强令、指使、授意的,因此单位负责人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和正确的管理服务意识,切实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

3.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会计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首先,必须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企业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其次,必须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其具体的职责与权限;第三,必须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制衡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力度;最后,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3.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每个企业会计人员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会计人员除此之外还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掌握广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带来的失误。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广泛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手段使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可靠,以取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信赖。

参考文献:

[1]1999年6月通过的《会计法》.

[2]张俊民:《会计监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出版.

[3]孙茂竹:《新编企业会计与财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4]黄湘滨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黑龙江财会》,2003年第4期.

[5]邢宝宏等:《会计信息失真根源及对策》,《黑龙江财会》,2003年第4期.

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 篇10

近年来, 一些违反诚信的案件不断发生, 如美国的安然事件, 我国的银广厦案件, 使中国的会计行业也面临着诚信危机, 这些诚信危机事件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会计信息出现了失真, 会计造假行为开始盛行。

1 当前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形式

诚然每一个会计人员以及其相关人员在会计活动中都应该自觉的遵守会计诚信, 但是, 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 这造成了中国会计诚信危机日益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推进, 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也不断花样翻新, 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和隐蔽化, 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1 企业财务报告造假

为了少交税或不交税, 扭曲公司股票实际价值, 骗取投资, 获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商业信用, 企业往往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如采取虚构企业收入、少计提坏账损失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把应列入经营性支出的部分计入资本性支出上, 使企业扭亏为盈。

1.2 审计造假

在2004年间, 科龙电器财务报告虚假, 披露不实, 公司经营和管理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做法, 有调控三项费用, 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 反常内部交易为获取银行资金等, 而在德勤对科龙这年的审计报告中, 这几项均未反映, 德勤违反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在本案例中2004科龙电器的国内审计师为德勤华永, 年度审计费用550万港元。高昂的审计费用, 使注册会计师对客户过度依赖, 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严重缺失独立性, 是造成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

1.3 其他相关单位配合造假

企业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配合造假, 以致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有的公司通过非法渠道将资金拆借出去, 或者将资金投入有关联方关系的子公司, 这些资金或资本实际上已难以收回, 甚至没有现金流入, 却仍在确认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有的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审计的关联企业, 从而隐瞒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2 当前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诚信度低的根本原因

股东与经营者在利益上存在冲突, 但是企业由经营者运行, 经营者往往会做出与股东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如: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过度投资等, 这些都是建立在损害股东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在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下, 由于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 则会计人员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

2.2 会计失信的成本小于其收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

1) 会计失信的收益指的是因会计失信而获得的非法收益, 比如:可以取得银行贷款、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2) 会计失信的成本指的是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违约惩罚成本、会计诚信缺失的费用。

3) 利用成本收益模型对其分析。会计诚信缺失对需求者的预期收益:

其中p指的是会计诚信缺失被发现的预期概率。这个概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监管制度是否完善, 制度越完善, p的值就越高。

其中费用指因失信发生的各种支出;惩罚=罚款+判刑所带来的预期损失*力度系数;此力度系数, 在给定的时点上,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给定的处分或判刑;对当事人而言, 该系数是模糊的量。

在给定的X条件下, 预期收益越大, 对会计诚信缺失的需求量越大。会计诚信缺失的需求量与预期收益成正相关;给定其他变量, 预期成本越低, 需求量也越大。对于需求者而言, 只要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 需求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对于供求者而言, 预期收益=会计诚信缺失所得报酬* (1-p)

供给函数S (Q) =f (Rn, Z) , 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 供给方造假的预期成本越小, 预期净收益就越大, 造假供给量就越大。

2.3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不能遵纪守法, 不能遵守国家财经法规, 不能依法办事, 因此出现了一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有的利用职务之便, 将公款吞为私有;有的追求物质享乐主义, 经不起物质和权力的诱惑, 蜕化变质乃至沦丧;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随意篡改会计数据的行为怒不敢言, 认为与已无关, 避而远之, 因此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4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地位的丧失

注册会计师是负责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 然而, 现实扭曲的审计关系造成了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失。如图1所示。

3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 从会计信息角度来看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 故意高估或低估企业的资产、收益、负债和损失, 虚增高额利润使相关各方从中获得奖励和分红, 变向的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反之虚增大量支出, 减少缴纳税额, 影响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能力。

2) 会计是用来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 对其监督和核算。然而许多企业通过做假帐, 将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支出合理化, 将任何费用支出全部拿来报销, 助长了社会腐败的不良风气, 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3) 会计诚信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使经营者无法对企业的未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间接对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职工造成损失。

4) 会计诚信的缺失将会导致会计这门应用性科学面临危机。授意或者为一己私欲篡改会计信息, 降低了会计人员自身的地位, 使会计信息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并且也使会计工作丧失了生命。

摘要:诚实守信是会计行业之魂。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 没有信用, 也就没有会计。”诚信一旦缺失, 市场经济秩序将会混乱。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 毋立信, 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 这已成为会计忠诚敬业的座右铭。

上一篇:八年制学生下一篇: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