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2024-09-27

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精选12篇)

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篇1

历史从来不缺造假, 诚信缺失不仅在中国存在, 在法制相当健全的西方国家也同样存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会计信息诚信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虚假信息对社会决策造成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以庞大经济数据为基石的会计信息加工者, 乃至整个会计行业对会计诚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需求也被提到日益重要的位置上来。

一、诚信会计含义

(一) 诚信会计概念

诚信会计是通过会计行为表达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主要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 它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有诚实守信的荣誉感, 要求从业人员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 在从事会计行业时要客观、公平、公正地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本质,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数据资料。

(二) 诚信会计范围

诚信会计不是普通道德层面上的问题, 它涉及到多个层面, 一是国家宏观层面, 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及制度出台提供真实的经济数据支撑;二是行业经济层面, 是行业经济兴衰结果的真实反馈者, 能够真实地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和经济运转周期;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经营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并对企业经营成果提供鉴证作用;四是诚信会计行为人, 要求基于诚信会计行为的执业者立足于会计实践, 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 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五是投资决策者, 真实的信息资料和严谨的数据预测是投资者决策的先决条件;六是监督者, 据此发现核心环节重要经营风险, 建立风控管理机制, 堵塞企业经营管理漏洞。

二、会计诚信缺失危害

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严重, 会使基于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决策的使用者迷失方向, 做出错误决策, 并且通过信息决策线性传递, 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会成几何级地增大。

(一) 危害国家决策

作为经济信息重要反应者之一的会计信息, 能够详实地记录结果、反映国家重要经济数据趋势, 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石, 会计诚信缺失将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 虚假的经济指标必然会造成国家经济决策“雾里看花, 花非花”。朱镕基总理曾在国家三个会计学院亲笔题词“不做假账”, 也直接从国家层面鉴定了会计信息对国家政府宏观决策及法律制度出台的影响力。

(二) 危害行业秩序

一方面国家对各行业的发展运行都会出台导向性的政策, 基于虚假会计信息而出台的政策及法制必然严重削弱国家经济管理职能, 会对行业发展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会计诚信缺失将会造成失信、违信等现象大行其道, 基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没有诚信的市场经济体系将难以为继, 从而必然会以点带面动摇国家经济根基, 扰乱行业经营决策秩序。

(三) 危害企业经营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会计诚信缺失基本上是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行为, 企业为了某种目的, 将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利润等在内的会计信息进行虚构, 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经营基础, 基于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错误的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 错误的会计信息会造成工商、税收等行政结果虚假, 为企业合法经营埋下法律风险。

(四) 危害投资主体

经过包装的错误的财务信息会导致投资方做出错误决策, 包括已经出资的股东, 即将进行权益投资的战略合作者, 对企业进行借款的债权人等, 这些企业投资者除了间接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外, 还会直接面对企业潜在风险, 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 投资利益甚至投资成本都不能得到完全保障。

(五) 危害执业人员

会直接导致参与作业人员受到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处罚, 甚至终身不得准入会计行业, 如此例子甚多, 国外有安然事件, 导致世界著名的会计公司—安达信公司解体, 国内有银广厦事件, 导致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 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等。

三、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现象分析

会计诚信缺失, 离不开法律、法规及制度层面设计缺陷等原因, 但归根结底, 主要还是利益的驱动, 使得企业不惜冒着违法违规的制裁刻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主要原因分及现象析如下:

(一) 刻意规避法律法规, 损害国家及投资者利益

有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为达一己之利, 刻意规避国家财经法规的强制性约束, 采用不正当手段, 操纵企业利润, 以达到少交税或者不交税的目的, 或者人为操纵企业利润, 制造虚假业绩, 间接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 会计秩序混乱, 不按国家会计法规操作

部分企业在实际账务操作中, 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 对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不一致, 不按规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或者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关键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 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 会计核算不规范, 财务信息造假

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往往存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 虚列成本, 乱摊费用, 使用虚假、不合规发票, 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 导致收入、成本信息失真, 更严重者甚至私设小金库, 造成财务信息严重不真实、不完整, 严重扰乱了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

(四) 执业人员道德较低, 主观随意性较强

部分企业存在执业人员无证上岗, 会计、出纳混岗等现象, 造成业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操守较低, 存在主观随意操作的现象, 如有些会计人员默守陈规, 不求上进, 缺乏钻研业务, 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 不严格执行制度, 而是按照自己“想当然、拍脑袋”等想法来处理业务, 给企业经营决策带来被动。

(五) 会计监管力度不强, 财务违规成本不大

目前虽有相关经济法律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及明确了具体处罚方法,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因为监管难、监管面大, 监管人力、物力投入及关系网络的存在等因素, 实际处罚力度并不大, 有的甚至免于处罚, 使得违反经济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额利益。

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意义

(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但更是信用经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 而诚信正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诚信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诚信度越高, 市场就越规范, 交易的风险就越低, 市场得以运行的周期就越长, 会形成良性发展。

(二) 诚信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信用, 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 大量的会计资料造假必将直接影响政府各项经济指标的真实度, 最终导致国家产业经济政策出台与产业实际发展方向偏离, 危害行业发展, 基于诚信的会计信息资料才会有国家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才会保证行业发展长盛不衰。

(三)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诚信不仅是执业人员的行为, 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责, 纵看历史, 横观中外, 凡是成功的企业, 都把诚信作为信誉, 视同生命, 都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 相反企业不诚信只能获得一时的利润, 而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之道, 安然公司的倒闭足以说明问题。

(四) 诚信是执业人员的立足之本

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 诚信不仅是约束, 更是责任, 诚信一旦缺失, 那就意味着失去了行业立足的根本, 失去了转型的通行证,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 乃会计之本”, 有了信用, 才会有会计, 也才有会计执业人员立足之道。

(五) 诚信是投资者的保护伞

只有基于诚信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 透明度高的会计信息, 才能保证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一是在源头上保证投资者资产的安全投资, 二是经营过程中财产的安全运营, 三是充分参与分享企业经营成果, 保证财产性收益的充分获取。

五、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探讨

(一) 国家层面:建立健全会计诚信体系法律机制

政府要在国家层面出台更为严谨的法律法规, 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国家层面保持对非诚信行为的高压态势, 保障会计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及运转,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采取恩威并施、惩防并治的方式, 做到有奖有罚, 同时要开展会计诚信体系文化建设, 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诚信会计、不做假账的氛围。

(二) 行业环境:增强诚信会计体系遵纪守法教育机制

依托以法律及道德为主的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 实施会计诚信体系工程建设, 一是坚持诚信用人, 不以“听话”为标准, 而是要坚持使用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二是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树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为教材, 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操守具体化, 并提炼成标准化;三是净化会计诚信环境, 建立会计诚信准入门槛机制, 并利用舆论力量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三) 公司架构:完善诚信会计体系企业内控机制

一是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 一是股东到位, 使所有者能够有效行使对公司控制权;二是强化董事会职能, 避免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三是应引入独立董事, 减少利益交叉的情形发生;四是落实监事会监督权,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二是要建立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依靠制度来保证企业诚信经营, 真实地反应经济信息;三是要完善企业文化, 健全企业良性工作机制, 实现制度管理和文化管人全覆盖。

(四) 从业个人:建立诚信会计体系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要着力提高相关从业人员个人道德和职业操作的诚信教育, 建立会计行业人员诚信档案, 二是要推行会计委派制, 由真正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实施委派, 加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三是要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会计诚信缺失的造假成本,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

(五) 社会监督: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监督评价机制

一方面, 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监督机制和职责履行, 充分利用内部监督资源优势, 组织开展条线和综合检查;另一方面, 社会各方监督机构在实际履职过程中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一是财政部门要运用《会计法》赋予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税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其他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但应避免职责交叉和重复检查;执法人员应更新观念, 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监督。

六、结论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要完成这项工程建设,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开展各项工作, 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 打消市场主体的侥幸心理, 努力营造会计诚信氛围, 加强会计诚信体系立法和营造舆论氛围, 有效制约会计诚信缺失, 才能保障会计诚信体系的长治久安。

摘要:诚信会计是通过会计行为表达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主要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 诚信会计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为信息使用者、行业甚至国家经济政策出台提供有效数据, 虚假会计信息不仅影响国家、行业、企业、投资人, 甚至影响执业人员。本文在分析会计诚信缺失危害的基础上, 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和现象进行了分析, 重点阐述了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途径, 最后对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完善,会计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淑玲,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2)

[2]张颂贤, 刍议会计诚信机制的构建[J].市场研究.2015 (1)

[3]吴芳,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途径[J].经济师.2014 (8)

[4]衡文硕, 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J].商.2013 (16)

[5]张博, 关于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 (10)

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篇2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是一个人得到他人尊重的重要条件,更是立足社会的基础。

在会计领域中,我们也需要做到诚信,因为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行业美德的规范。

但现在,在很多时候都存在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使人们对会计诚信产生质疑。

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刻反省。

一、会计诚信概念

诚信是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会计诚信就是会计行为、工作遵守法规,信守会计承诺。

它具体体现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按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法律法规规定的会计制度来切实地填报企业财务表格、税务报表及其他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或企业的非正当利益,而向社会和使用者提供虚假、残缺、不正确的财务信息,同时该信息还要有利于社会的监督和企业经营者依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的诚信中“诚”内涵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爱岗敬业,忠于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二是真诚对待所有人,无论是与自己工作有关或是没关的人;三是认真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

而“信”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讲求信用,不弄虚作假;增强会计信誉意识,树立自己的信誉品牌,提高公信度,让大众信服;信任其他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不随意质疑他人,不轻视他人的信用品质。

因此,总体而言,会计的.诚信品质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专业的会计技能、高质的会计信息以及优秀的会计服务。

会计工作是最重要的经济工作之一,它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保证我们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在工作中提供高素质的会计服务,才能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一份力量。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与理由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影响国家财政法规的权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在看到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道德失范的不足。

在会计领域中,近几年经常曝出贪wu腐bai、经济*罪等很多违法行为,这揭示着我国的会计面对“诚信危机”、“信用缺失”的困境,这样会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形象。

现在我们经常遇到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包括三种:一是原始凭证错误。

某些个人、团体或企业为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往往会自制原始凭证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

二是会计凭证作假。

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有会计人员由于上级或他人的授意去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错误的报表。

三是真假帐表同时存在。

现在一些企业为提高自己的利益,就让会计人员做出对内对外两套不同的帐表,虚假确认收入、隐瞒利润,逃避国家税收。

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会对个别企业这造成有影响,甚至会对整个市场经济带来干扰,它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造成我国现在市场上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道德重要理由是:

(一)利益的驱动

企业过分地谋求自身的利益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企业弄虚作假,人为虚报失真会计信息。

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值,就指使会计人员在帐表上做文章,虚假呈报利润率,实亏损报盈利,实少盈报多盈,彰显自己工作期间的业绩,谋求自己的利益与荣誉。

某些会计者,为了自己职位或利益,丢失会计行业的职业操守,按照单位上级的要求弄虚作假。

(二)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低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滋生一些不良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使很多会计人员迷失自我。

为了迎合领导的要求,谋求自我的利益,他们背弃会计从业的职业道德,违反财务法律法规,做假账、制假表,大搞权钱交易。

(三)社会的监管力度不足,助长会计行业的不良之风

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审计监督,它是社会的主要监督机构,像是会计事务所对所被委托的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审计。

但是近年,社会上却经常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数据造假的违法乱纪现象,出现的理由大多都是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弱化,因为现在注册会计师既要对受托的单位经济活动将进行客观鉴定,同时又要向他们收取鉴定费用,这就无法保障鉴定的公正合理。

三、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归根结底应该是诚信经济,而会计又是市场经济运转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会计诚信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效的运转,同时更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存活和发展。

那么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就主要表现在:

(一)会计诚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从企业这一小的层面来说,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商无信不誉,诚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常交易的保障。

会计作为每一个企业必不能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的对外交往的信誉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若是一个企业的会计诚信缺失,那么他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就不能为合作伙伴所信服,久之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往来,正常的商业贸易就无法有效的进行,扰乱市场秩序。

上升到社会这个大的层面来讲,因为现代化社会大分工的不同,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需要许许多多不同的工序,这样就使社会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若是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那么整个过程都无法有序的进行,会计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是会计诚信失范,那么整个市场经济的道德水准就会下滑,市场经济就无法有效地运转。

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二)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的从业之本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背后掌控着经济的发展方向,若是没有诚信的约束,市场经济就会乱套。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行业的生命线也是信用,信乃会计之根本,如果一个会计事务所的信用度高,竞争力就会随之提高,在运转中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如果会计事务所的信用度低,甚至是陷入信用危机,它的顾客群就会减少,最后有可能会被撤销从业资格。

在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的大背景下,诚信越来越成为会计行业存活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作用

(一)会计诚信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巩固以德治国方略

诚信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会计诚信作为诚信道德的一种,加强其建设,就是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培训,是从业人员具有更好的职业素养,在服务中更好地以真心实意的服务大众为服务,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

(二)会计诚信建设是加强市场秩序维护的客观要求

信用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若是没有诚信,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就无法维护。

如果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们没有诚信,那么他们的大量财务信息就失去真实性,这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更会导致国家经济角色的错误,影响国家对经济的有效宏观调控,扰乱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造成不公平的竞争,损害国家及群众的利益,市场经济越想健康的发展,我们就越需要加强诚信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三)会计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诚信在保障经济正常进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

而市场经济的基石就是会计诚信,是现代社会契约关系的基础。

会计诚信搞得好,市场经济秩序就维护的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会更加切实,建设会计诚信就是要会计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职业操守,维护会计法律法规,更好地为会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会计诚信是社会主义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社会中,若是会计领域诚信大范围下滑,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但是在现代市场中又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范,因此,重塑会计诚信成为会计领域的中心话题,本文通过介绍会计诚信的内涵,进而让大家了解到我国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的目前状况,从而让大家明白重塑会计诚信迫在眉睫,因为会计诚信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诚信度得到提高,人们会计领域的认可度也会更加高。

参考文献

[1]杨华.企业有效税务筹划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吴达斌.浅议现代企业的税务筹划[J].时代经贸,(10).

[3]李志斌.会计行为的理论约束[J].当代财经,(08).

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会计会计诚信缺失治理

1. 会计诚信的重要意义

1.1会计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位会计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操守,这是因为诚信是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会计诚信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很有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求会计诚信,会计工作者要忠诚自己的事业,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孜孜不倦地去学习、研究、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样,会计工作者有了诚实的品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更好地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化解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2会计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意识、环境的各个方面,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政府、企业、公民的方方面面。会计诚信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中和谐相处的准则,违背会计诚信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微观会计信息失真,势必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宏观会计信息失真,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破坏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运行环境,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带来很多不公平竞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会关系的和谐协调,离不开会计诚信。

1.3会计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经济环境,没有会计诚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很难实现。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就会带来整个市场经济规则的浑浊,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还会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可见会计职业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会计的诚信建设。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2.1会计制度不完善、灵活性太大等原因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钻这些空隙,或打擦边球。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的地方很多,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的选择与协调等,均存在着多种备选的程序和方法,由此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统一计量。

2.2违规成本低下,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为公司管理层舞弊大开方便之门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仅为30万元,且仅对其业务行为承担有限责任,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遏制合伙人的失信行为和机会主义。企业会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企业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企业造假的风险成本大大低于舞弊行为的机会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目前,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监事会的现象严重。大股东利用自己在董事会与股东大会中的控制地位,操纵享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董事是由股东大会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决议程序选举产生”,“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由此可见,大股东在操纵了股东大会之后,进而操纵董事会、监事会便顺理成章。另外,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基本都是政府人事部门直接任命和委派,而非通过选举或经应聘渠道产生。

2.3政企不分,为会计信息失真、人为违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即使是在公司治理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中,政企不分、政府干预上市公司的现象仍然存在。地方政府之所以这样,是迫于上级给定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在地方政府无力投资的窘境下,他们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达到上市的要求,以进入股市筹资。

3. 切实加强会计诚信缺失管理

3.1严格执行《会计法》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会计行为,是防止会计造假、诚信缺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会计监督方面、追究造假单位负责人责任方面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严格遵循新《会计法》。会计监管部门应督促下属单位认真贯彻会计法规、法令,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会计制度。对单位有关会计制度与准则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加大监管稽查力度,发现问题,处罚要到位,使诚信缺失造假者得不偿失、倾家荡产,不敢再冒风险,用制度来维护诚信,让人们不得不守法。

3.2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日常行为活动中,评价其行为是否诚信缺失,是否遵守了会计职业道德标准,仅靠法院和政府认定是不够的,还必须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来支持。我们要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一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并根据新《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使诚信缺失的造假者得不偿失,不敢再造假,用制度来维护诚信,让诚信守法观念深入人心。

3.3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机制

为避免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暗箱操作、损害所有者利益,我国的年度审计可采取政府财政部门监督的招标机制,挑选诚信好、技术高的会计师事务所,由政府财政部门委派进行审计,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我们需要改革目前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行业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官办性质,会计师事务所则是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但脱钩并不彻底。政府应该下放权力,变成由各会员自己选举产生的自律性组织。做到“人、财、物”彻底脱钩,形成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做好行业内部的自律监管工作,制止低价强拉客户等不正当恶性竞争,从而规范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机制。

3.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

过去我国对会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规范教育,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意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还应结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勤奋工作、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厉行节约、勤俭理财、大胆改革、讲究效益”等等,这些内容是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优良传统,是支撑和推动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所以,進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以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关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探析 篇4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 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表现在:会计凭证造假;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全面;账目混乱;会计报表虚假;收入、费用、成本、资产数字不真实。

(一) 美国安然公司造假案例分析

1. 美国第7大公司——安然公司是放松政府管制的著名先锋和美国新经济企业的突出典型。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该公司拥有资产498亿美元, 雇有员工两万多人, 其业务遍布欧洲、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 鼎盛时期年收入达1000亿美元, 在美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7。此外, 它还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然而, 该公司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和掩盖10多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问题浮出水面。2001年年底, 公司申请破产。在申请文件中, 安然开列的资产总额近500亿美元, 从而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纪录。据报道, 该公司通过将债务放到合作伙伴的账上, 掩盖了其财务方面的问题, 使其信用状况表面上看起来良好, 从而能够不断地获得贷款。2001年10月, 安然突然传出接近6亿元美元亏损的季度财务报告。随后,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调查, 安然遂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自1997年以来, 安然虚报盈利大约6亿美元, 并把即将到期的39亿美元的债务隐瞒了24亿。11月28日, 曾高逾90美元的安然公司股票一天之内暴跌75%, 两天后, 又缩水到不足高峰时期的0.3%。安然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 形成宠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 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 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

2.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 美国五大会计师行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公布:自己的员工已经销毁了部分有关安然公司的重要资料, 其中包括电脑文件、审计报告等等。美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特纳说:“这使人怀疑他们的行为已构成犯罪或有意阻碍司法调查。”在会计处理上, 安然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 使公司能够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的盈亏资料;安然钻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空子, 在财务报表中不如实反映负债。由于安然的发展很大程度靠资本市场的运作, 因此安然的破产拖累一批银行。这则案例引起人们对会计诚信的思考, 加强诚信建设迫在眉睫。

根据新闻报道, 早在2001年, 财政部曾抽查100家国企财务账目, 结果有87家虚列资产37亿元, 89家虚列资产27亿元;北京2001年派出首批稽察特派员, 他们对三家知名企业稽查后, 发现全部存在利润不实、虚盈实亏问题;更为恶劣的是, 山东某乡镇200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 上报19亿元、实际1.38亿元, 销售收入上报15.26亿元、实际1.19亿元, 水分分别是13.8倍和12.8倍。

根据某报2010年4月30日报道, 审计署29日发布2010年第7号、第8号、第9号公告, 分别公布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金融机构2008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表明, 三家机构共查出违规经营问题203.01亿元。在对农发行总行及8家分支机构的审计中, 发现19件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和严重违规问题, 主要为外部人员利用农发行管理上的漏洞, 弄虚作假、恶意骗贷所致。

3. 事实证明,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没有信用, 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资料失真, 必然会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错位。近几年来, 造假账、造假报表、虚列资产和权益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出现了一些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不诚信行为。从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夏, 到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默克及法国的维迪旺, 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 不但影响了国家税收, 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 已经成为一颗“毒瘤”, 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剖析

(一) 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关于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早在1720年的英国南海事件就已发生,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不少公司铤而走险、屡禁不止, 甚至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法制健全的国家, 都有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 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 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做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 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 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二) 内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

从内部看, 一些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 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 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 形同虚设, 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 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 缺乏独立性, 其对会计监督很难有成效。

从外部看, 外部监督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政府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职能部门实施。其中政府审计由于编制、人员限制以及职能的转变, 监督重点由原来审计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主要审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 因而对企业的会计监督部门又受到工作职责范围的限制, 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这就需要强化社会审计对企业的监督。

(三) 屈从外部压力, 会计人员被动作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 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 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 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 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 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 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 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不住的站不住, 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 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 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在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下, 会计人员要严守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是很难做到的。

(四) 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少数人员业务素质差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 私欲不断膨胀, 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财务人员不讲诚信, 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及时和正确反映经济活动, 乱用会计科目, 甚至故意伪造、变造、毁损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 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以达到贪污、挪用公款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最后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 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 我们常常看到会计人员为一分钱的差错而折腾半天。会计给人们的感觉就像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 但事实上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 这是因为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的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 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 低估收入和利润 (或相反) 来操纵利润。

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 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 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 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 都需要会计人员的判断, 如果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 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三、会计诚信对策的探讨

一是认真学习, 全面贯彻和执行新《会计法》。企业法人和单位领导要懂法和守法, 只要他们能遵纪守法并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 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是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必须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再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办法, 逐步理顺委托关系, 由企业直接委托改变为由信息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 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加大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 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 应严格依法行政, 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做法, 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四是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 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在委任财务总监的基础上, 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委任制核算制度。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 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 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 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对失职的会计人员, 会计服务机构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这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五是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业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专业知识丰富扎实, 就能为企业的所有者、主管经营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反之,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 就难以处理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二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 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 不论遇到何种情况, 时刻坚持“以德治企”的原则, 就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六是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首先, 要加强会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提出会计信息形成与提供的规范或准则, 克服会计信息失真。其次, 通过会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促进会计工作紧跟社会时代的潮流, 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5

摘要: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会计之本,近年来发生的会计造假事件,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本文针对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

关键词:会计诚信 问题 思考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要求会计人员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现阶段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使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总户数的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帐外设帐问题。上述不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均是出自公司、企业管理层及会计人员之手,而且一些注册会计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不仅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而且打击了投资者、社会公众的信心,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使会计诚信恢复;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会计诚信也就成了空话。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首先建立持证人员诚信档案,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情况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登记,形成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不仅作为财政部门监管会计人员的依据,也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从而督促、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并将此作为会计人员从业执业及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在继续教育中突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同时,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接触会计专业知识时就要开始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针对不同学生特殊需要采取辅导教育方式,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诚信观念。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

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运转效果,因此,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势在必行。现阶段已经实行的有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稽察特派员制等,其中会计委派制主要在国有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中试行,并在实践中创新了一些具体的运行模式,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完全改变了原有企业内部的会计组织机构,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社会监督体系,加强会计诚信的法制和政府监管力度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关键的鉴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在审计业务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还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同时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把政府在会计诚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起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理。

4、建立和完善对会计诚信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抑恶扬善的杠杆,包括奖励、褒扬和惩处、贬抑两个方面。对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和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人员,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宣传,增加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提高会计诚信信誉。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不能只是罚款了事;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5、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上市公司改制不够彻底,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制约体制,公司治理应该努力解决好下面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2)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应采取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其发挥应有的作用;(3)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4)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才能消除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参考文献:

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3

刘玉廷.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商业会计.2004.1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会计诚信 问题 思考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要求会计人员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现阶段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使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总户数的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帐外设帐问题。上述不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均是出自公司、企业管理层及会计人员之手,而且一些注册会计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不仅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而且打击了投资者、社会公众的信心,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使会计诚信恢复;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会计诚信也就成了空话。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首先建立持证人员诚信档案,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情况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登记,形成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不仅作为财政部门监管会计人员的依据,也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从而督促、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并将此作为会计人员从业执业及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在继续教育中突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同时,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接触会计专业知识时就要开始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针对不同学生特殊需要采取辅导教育方式,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诚信观念。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运转效果,因此,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势在必行。现阶段已经实行的有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稽察特派员制等,其中会计委派制主要在国有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中试行,并在实践中创新了一些具体的运行模式,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完全改变了原有企业内部的会计组织机构,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社会监督体系,加强会计诚信的法制和政府监管力度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关键的鉴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在审计业务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还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同时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把政府在会计诚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起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理。

4、建立和完善对会计诚信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抑恶扬善的杠杆,包括奖励、褒扬和惩处、贬抑两个方面。对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和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人员,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宣传,增加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提高会计诚信信誉。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不能只是罚款了事;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5、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上市公司改制不够彻底,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制约体制,公司治理应该努力解决好下面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2)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应采取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其发挥应有的作用;(3)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4)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才能消除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参考文献:

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3

刘玉廷.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商业会计.2004.1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 “会计诚信”的概念在内涵上应更加深化, 在外延上应更广义化。据此, 本文认为, 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为主体和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在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 即会计行为主体应诚实、守信、进而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服务;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应诚实地表达个体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意愿, 正确引导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 并对劳动成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表示信任。诚信的核心问题是在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时如何对待他人利益, 完整地理解会计诚信的概念,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 会计诚信的实质。会计诚信的实质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属于制度范畴中的非正式约束, 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 然而并不等同于道德。

(二) 会计诚信的内涵。主要有两层涵义:其一, 对会计行为主体而言是诚实、讲信用, 履行对社会的承诺, 即会计行为主体应公平、公正地生产出“客观的原始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其二, 对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而言, 一方面应当诚实地表达个体意愿, 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另一方面对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及会计信息表示信任, 不应对忠于职守、依法履行会计职责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开除等方式实施打击报复。

(三) 会计诚信的主体。会计诚信内涵上的两重性决定了会计诚信的主体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主体, 还应当包括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单位负责人。虽然只有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才能生产会计信息, 单位负责人的行为不能直接作用于会计信息, 但是, 单位负责人可以通过授意、指使、强令等方式直接作用于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 从而直接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行为主体会计行为的制约作用决定了其成为会计诚信的主体之一。

(四) 会计诚信不同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会计这一职业的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它通常由国家以法律、法规、规定等形式确定, 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中, 即主体的限定性。会计诚信是一个经济社会应当具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 是“诚信”理论在与会计这一经济活动相关的行为中的渗透, 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相关的法规、规定也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会计诚信而由国家制定的正式约束。

(五) 会计诚信的构建。会计诚信内涵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诚信的建立和维护是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和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而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个体责任和道德问题。反之, 会计诚信的缺失、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也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和道德问题, 也应该从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分析, 从社会的角度探其缘由。总之, 会计诚信的建立、维护及其缺失是多种力量立体交叉、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不同的主体多次博弈的结果。

二、会计失信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就是会计失信, 会计失信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一)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1.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拥有企业的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 违反诚信原则,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2.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囚徒困境”。

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则什么益处都没有, 由于信息不对称, 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同样在会计人员中, 也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人中执行领导授意做假账, 另一个不执行领导授意, 则执行领导意图的会计人员可能获得好处;二个都拒绝领导授意, 则可能面临一起受到不公正待遇;二个都执行领导授意, 共同做假账, 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结果会计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更多表现为一起执行领导授意而做假账。结果是制造虚假信息者获得好处的机会大, 导致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

在当前我国的会计市场中, 会计信息制造者出具大量的虚假会计信息, 加之我国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投机盛行, 投资者喜欢猎取小道信息, 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 对会计信息真假缺乏研究, 造成市场对虚假信息的大量需求, 由于需求的增加, 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 结果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挤出市场。形成“虚假会计信息——大量需求——提供更多的虚假信息”的怪圈。

(二) 会计自身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 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 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 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 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 (SPE) ”符合条件可以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 将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 导致1997年到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亿美元的负债, 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三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 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 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 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 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 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四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 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 如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 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 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还没涉及到金融衍生工具, 这就有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 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会计信誉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 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 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 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 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 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四) 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 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另外由于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 执法不严, 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公开处理”, 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 即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 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 从而转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应负的责任, 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 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 才会不断上演公司会计造假的闹剧。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一) 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 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现报和考核几方面入手。二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 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 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 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措施;二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 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三是改变激励措施, 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就经营管理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四是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 分散大股东的股权, 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五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 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六是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三)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造假成本。

1.加大惩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 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 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负刑事责任,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 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 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 但到目前为此, 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 股民还没有得到过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对参与造假者, 无论是公司 (投资者或经营者) 、律师, 还是评估师、会计师, 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3.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在“安然”事件发生一个月后, 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 并拟取消其上市资格。同时导致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信誉和审计市场迅速下滑, 不得不面临着被兼并的命运。这种退出机制的惩罚力度对相关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因此, 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 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只有这样, 对失信行业的惩罚才是真正可置信的。

4.推行诚信保险制度。

根据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 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 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就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 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 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 降低监管成本。

(四) 实施诚信工程, 强化诚信教育。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篇8

当前, 诚信危机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从国外资本市场发生的如美国的安然事件后, 紧接着著名的施乐公司的财务虚报案等, 而我国从活力28到三九药业, 从黎明服装到麦科特等, 一份份虚假财务报告的曝光, 显示出了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性。1999年12月, 财政部开展了对社会审计过的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调查, 此次调查的企业近百家, 抽查的结果显示, 企业资产数据造假的有八十一家, 其中造假资产总额近四十亿元, 而企业的收益数据不实的有八十三家, 虚列的权益数据近三十亿元。2001年, 从证券市场上连续不断的琼民源、红光实业等股份企业分析, 我国会计的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会计信息的缺失往往会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阶段会计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 2001年朱镕基总理在一所会计院校的视察中, 给学校提了“不做假账”的校训, 作为重要的国家领导, 对会计诚信的现状敲醒了警钟, 因此加强会计领域的诚信建设, 已成为政府、企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会计诚信问题缺失原因分析

现阶段宏观的市场环境是会计诚信缺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法律环境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的业务方面多, 涉及到的范围广, 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 当会计立法方面不能做到科学合理, 就很难保证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而且会让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2、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方面对于会计信息正确性的要求和标准还不明确, 如果操作性不强, 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3、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 官本位的观念严重, 不注重企业的会计工作, 严重影响到了会计诚信状况的良性发展和会计信息的质量。4、在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处罚不严, 处罚力度不够, 导致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 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经济环境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形成了会计诚信的制度, 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做到合理和完善, 就会影响会计诚信的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 但是市场经济的公平的原则没有改变, 如果不能及时的提高会计诚信的相关的管理和规定, 就容易发生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

宏观的市场环境是会计诚信缺失存在的基础, 而微观的环境则加快了会计工作的诚信缺失。一是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虚假信息的前提。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投资人) 由于多数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仅靠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经营状况, 造成会计信息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依主观意愿向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二是处罚不到位造成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诚信不重视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对于会计造假的行为, 主要侧重于经济处罚, 主要进行的是对单位的处罚, 而没有重点的针对个人。在处罚时一般都是内部处理, 没有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三是因屈从领导压力而被动做假账。会计人员一般和企业的管理者是上下级的从属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管理人员具有控制权和领导权, 由于这种上下级关系的存在, 做假账往往并不是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 会计人员不愿仅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失去工作。

三、推进会计诚信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完善教育机制, 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不断的提高会计诚信的氛围, 保持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是目前企业会计教育的重点。目前市场上关于各种各样的教育很多, 但是对于会计诚信方面的教育则很少, 严重的影响到了会计诚信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于会计诚信的教育, 将会计的诚信教育作为会计工作的重点, 不断的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的灌输,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也要将会计的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和意识, 从而将诚信作为自身素质提高的基础要求。

2、完善监管机制, 强化司法和政府部门的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为了能够提高会计诚信管理体系水平,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会计诚信方面的法律和规定, 通过制定管理的方式来加强会计工作的诚信管理。同时要进一步的进行政府管理部门、会计监督部门在会计诚信方面的职责和责任的划分。同时要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监督和举报体制, 对于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 要坚决的予以严惩。并负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提高会计造假者的风险和成本, 从法律上杜绝造假之源, 从行政上清除造假之根。

3、完善会计的评价机制, 将会计的工作逐渐的转到市场化的运作中

会计的诚信度的提升, 首先要做好会计的中介工作, 会计中介工作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我国会计中介工作存在着许多缺点, 例如会计中介工作的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应当完善会计的评价机制, 不断的改革创新, 严格会计中介组织信用等级的评价制度, 对于会计诚信工作做得好, 信用度高的组织给予相应的信用等级。而对于一些会计严重失信的中介组织, 要坚决的予以处罚和管理。

4、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强化内部管理

通过在企业内部提高会计诚信管理的水平, 可以有效的提高会计诚信的信用等级。企业在进行各项投资经营活动, 进行重大决策时, 需要获得企业各项真实的信息。通过提高企业会计诚信内控管理水平, 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进而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诚信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对于那些会计诚信记录不良的企业, 要及时的发现, 及时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将该企业删除, 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提升企业会计诚信管理的水平。

摘要:在当今社会, 会计诚信问题已经成本为目前会计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说的会计诚信, 是指会计及其相关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诚实, 讲信用。具体说, 会计诚信就是行为人既要在进行会计处理工作时态度诚实, 又要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 遵守会计法及相关准则。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做出的基本承诺, 它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真实的信息, 更在于向社会传递行为人的信用和声誉。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9

(一)会计诚信的基本概念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时,应该在遵守国家的法律的前提,保持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实事求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最终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有高度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操守,精通会计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在实际中能够灵活运用会计知识,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合理。对社会和企业来讲,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准确地为企业提供下一阶段的经营策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服务社会的依据数据。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目前,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顽疾,我们要去解决这一顽疾,就必须先了解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以下三种为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1. 财务报表舞弊

众所周知,企业中的会计诚信缺失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企业的财务会计舞弊,即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在企业的某些管理层或个人的授意下,对企业真实的财务会计数据进行有意识的、人为的修改,以达企业管理者或个人的要求。通俗的来讲,企业进行财务会计舞弊,对涉及到影响企业经营水平、利润高低的因素进行舞弊。这些企业的会计诚信缺失由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授意的,这也说明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规范,长期的财务会计舞弊会使企业患上舞弊依赖症,对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与上文的财务舞弊有本质的区别,从法律角度上看财务舞弊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盈余管理是在一定的财务会计准则的许可范围内,通过企业的财务会计的某些政策使企业的利益或市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违反会计从业者的会计准则。对企业而言,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的净利润,这是企业向外界披露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特别是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是评价公司经营能力的方向标,也是债权人是滞继续向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重要依据。然而,盈余管理也是企业向外界提供的一个会计信息,对其中的真实还有待考评,因为企业的利润是可以被企业的管理层、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操纵的。

3. 利润操纵

在实际中,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利润操纵,是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企业的所有者为了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投资或政策支持,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迎合某些人的需求,来操纵企业的利润,实现个人的利益目的。当前,在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存在利润操纵情况,一方面受到传统的思想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如果不好,就会使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声誉下降,即是企业的“面子”没有了,另一方面,国家在这上面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企业的第三方的审计制度也不完善。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企业中的实际存在的会计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会计诚信问题,即财务会计舞弊现象较为突出,这也日益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的经营发展,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通过一些数据可以发现,企业的会计失真现象严重,而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和管理层、财务会计人员为了企业或个人的某些目的,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操纵。这对国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使国家相关的资产流失掉,另一方面,使投资者对企业缺乏信心,影响子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的分析

从对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特别是上市企业,频频出现企业的财务会计造假,根据企业管理层的需要来披露会计信息,这使我国的会计诚信面临严重的危机。存在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有: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调整速度,使得企业能够在新的企业制度方式下在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利用国家法规在企业会计核算、资产处理、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不完善,企业的管理层会选择多种方式,来谋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通过财务会计的虚假信息,漏税、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这些都导致企业会计诚信缺乏。

(二)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

经过改革开放,大部分的企业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来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但即使对我国企业按照外国的架构进行了设置,受到我国传统企业的影响,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重于形势,这些就为企业的财务舞弊创造了条件。

(三)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诚信,会计诚信,危害,对策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会计法》。至今,我国依照会计法颁布了一系列会计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会计法律监督体系和道德约束体系。这些制度与法规的建立,除了规范会计业务流程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做了具体要求。在会计岗位中,会计人员要根据原始凭证,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并对有关部门提供会计资料,共其审查和参考。一张真实有效的会计凭证不但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还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进展。会计行业诚信缺失严重削弱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导致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监管失灵等市场现象的出现。由此看来,会计工作中,诚信的态度对于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会计诚信理念必须深入灌输,会计失信行为必须严厉纠正。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当前社会整体环境诚信水平低,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会计行业人员无法独善其身

诚实守信,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但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诚信度却是背道而驰。中国企业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如商品造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做假账,假数字、假政绩,凡此种种现象屡屡上演,令人触目惊心。社会诚信度的提高已经成了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大环境中的会计行业来说,与经济业务是最为密切的,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会计参与其中,大环境的不足必然导致部分会计行业人员信用缺失。所以会计行业诚信水平提升亦是刻不容缓。

(二)会计行业机制滞后,会计活动身兼数职,难以将权责与利益分离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会计人员身份具有多重性:代表国家反映经济活动的运作,监督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经营;代表所有者和债权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监督经营者合理使用生产经营权;代表经营者加强经济核算,维护法人的利益,督促员工爱护生产资料,节约物料消耗;代表员工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监督所有者,经营者按劳付酬及保障员工的福利待遇。毫无疑问,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政企职责的分开,继续让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的职责,同时担任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三)外部审计市场存在设计缺陷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收入来源于被审计对象,买方市场现状无法实行有力的监督;中国的审计市场有着数量多、规模小等特点。竞争激烈的行业状况下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或维持其原有市场份额,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来求得生存和发展。由于审计行业的准入壁垒降低,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剧增,这些小规模的事务所较国际型或大型会计师事务竞争力低,所失去了客户的事务所将面临倒闭。审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导致买方市场状态形成,因而恶性、无序竞争的泛滥,使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丧失其独立性为代价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迫使会计师事务所屈从于上市公司的压力,从而迎合审计合谋的要求。

(四)部分会计行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抵制利益的诱惑和外部压力

会计行业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造成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为达到自身追求的经济利益,会要求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通过企业领导压力和巨大经济利益诱惑,导致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犯错。面对利益的诱惑或来自外部的压力,一些会计人员意志薄弱或不懂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便会伙同他人造假凭证,报假账,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统计和决算等部门的正常运转。会计行业诚信缺失严重削弱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会计信息的失真导致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扰乱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导致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监管失灵。影响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助长了贪污腐化之风。

(二)会计行业诚信缺失极易导致社会整体诚信度降低

会计行业关乎各行各业,诚信缺失也助长了不法分子侵呑国有资产的行为,使得会计从业人员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一些会计行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无法抵御利益的诱惑,法律意识不强,不能依法反抗权力的压制,都会导致其利用职务之便制作假账,报假账。久而久之会计行业诚信缺失就会导致社会整体缺乏诚信。

三、针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应当加强社会诚信环境建设,在各领域、各群体中加强诚信教育,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使其为社会做出表率

诚信社会环境的构筑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加强社会诚信度要从社会团体、个人、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社会宣传力度,让诚信二字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监督,促使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多开展诚信文明活动,通过文艺、帮扶等形式,增强社会诚信气息。

(二)加强对会计行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会计行业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行业应同金融行业一般,建立个人诚信体制,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诚信得失都应记录在案,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从业人员实时了解和监督。一方面约束了会计人员的失信行为,另一方面约束了各单位的违法造价行为。通过双方制约保证了会计人员、行业单位和社会大众权益不受侵害。

(三)改进会计行业机制,广泛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即会计人员应当由真正会计信息使用者委派,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负责,一方面增强会计行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弥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缺位造成的会计人员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通过委派制加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远离权利的诱惑和权力的压制,解决会计人员的囚徒困境。使会计行业处于更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以提高会计行业诚信水平。

(四)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针对会计舞弊犯罪的法律体系。依据会计法律中的最高法律规范《会计法》,逐步完善了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制度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对这一法律体系,国家应不断针对社会上发生的案例和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应学习先进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条约条款,建立赔偿制度。在企业内部创建审计制度,在企业外部加强审计、税务行政为主体的监督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五)发挥民间监督机构的作用

允许民间监督机构通过揭露虚假会计信息,设立民间监督的投诉机制,为民间监督举报失信的会计行为建立绿色通道,使得民间监督能够积极发挥作用。同时,应当防止由于利益的驱使力量,使民间监督机构偏离正常的轨道,对于民间监督也要遵照既定的方式方法,也要依法进行监督。不能为一己私利或经济利益诬陷诽谤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严历的制度约束,防止民间监督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胡霞.对我国跨级诚信问题确实的思考[J].经济师,2008年12月版

[2]李颖辉.试论会计诚信[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月

[3]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4]张晓芳.称心时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执业道德[J].职业技术,2010

[5]陈天安.对我国会计诚信确实的思考[N].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关于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探讨 篇11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然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目前却正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在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基础上,得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而针对这些现象和原因,提出相应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诚信 职业道德 法律意识

一、引言

上市公司常常采用不恰当核算特殊交易(如债权、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等)、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等虚报利润的手段,以达到完成财务计划、维持或提升股价、增资配股、获取贷款、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而且,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美国出现了安然公司、施乐公司、时代华纳、世通公司及安达信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我国也相继出现了琼民源、银广夏、三九医药、蓝田股份等利用虚假财务信息欺瞒上市、欺骗投资者的诸多典型案例。导致会计诚信受到严重质疑,给经济的健康发展披上了一层阴影。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識不强

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首先必须严格律己,清正廉洁,然而少数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加之道德素质比较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终做出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有的会计人员则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只知默守陈规,不求积极上进,缺乏业务钻研等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如此以来,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当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另外,不学法也就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这样他们就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更是无从谈起。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理想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单位负责人对其工作拥有完全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会计人员能否在单位会计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及其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约束力的大小,一定程度取决于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与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平密切相关。若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低下,为了一些经济利益就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做出与会计法规相悖的事情,即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如若不然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将受到很严重的损害,很多会计人员很难做到恪守职业道德。即使不是迫于上级压力,也存在某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案例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但实际上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他们不良道德的直接后果,而会计工作人员则处于被动的位置。

(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中的每个个体均有各自的利益,而且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一个共同的制度中个体不可能无限扩大自身的利益。因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同时,必须不影响制度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或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这种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不同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利益最优的实现方式的总和就是规则,而规则的总和又形成了制度。1993年开始实施的《会计法》,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国际惯例,但从制度和颁布的模式来看,仍然属于一种政府行为;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虽然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解决了会计工作的定位问题,但也只能说是我国的会计立法刚刚走向“博弈”,会计立法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三、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1)严格执行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会计人员执证上岗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坚持实施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标准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不断提高,这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2)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淘汰机制。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从业标准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对那些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淘汰。这种淘汰机制能激励会计从业人员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避免会计人员“一证在手,一世不愁”的荒谬想法。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而会计人员一般是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由国家财政部门承担,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办各种不同的培训班。

(二)为会计诚信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作于其中的各种条件之总和,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会计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客观外在环境和条件,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工作条件和状况,如内部控制制度、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机构、会计主体的性质、内部审计情况等。外部环境是指该会计主体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如:经济体制环境。形成一个法制的内外部环境是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保障。

集合社会各种力量,积极改善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首先,全社会都要认可、尊重会计人员的工作。其次,会计人员要转变以往的陈旧观念,树立依法工作的思想,做到依法记账、诚信从业。

(三)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1)逐步探索代理建账、会计人员委派制。在会计人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时,可以实行代理建账的方法。代理建账是由一些中介机构来完成。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本身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行业优势,在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2)不断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通过企业做假账来骗取信贷资金和实现偷税、骗税目的行为,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经营者对会计工作的错误认识,加强法制观念,支持会计人员诚信做账,真实核算。

(3)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国情,使会计准则尽量能为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服务,并要加快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国际业务等方面的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步伐;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律法规要与国际接轨,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将WTO规则转换为国内法律,国内立法要与相关规则与WTO规则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原有的会计法规,并进行完善。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体现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用成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起来。

(4)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速度,以尽快实现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会计问题能够从法律法规上找到相应的反映方法,做到有法可依。

(四)严格财经纪律,加大惩处力度

(1)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

(2)“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其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参考文献:

[1]EFFREY,Cynthia(EDT).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 in Accounting(HRD).Elsevier Science Ltd.2006.11.

[2]盛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2).

[3]蔡博.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华商.2008(2).

[4]王海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浅见.现代经济.2008(2).

[5]常宇宁,李新海.浅议我国会计诚信建设.商业经济.2006(4).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12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 这种情况下会计诚信的缺失无论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破坏市场环境, 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企业越来越多的依赖从市场上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 其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其在投资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获利的高低等因素, 而会计所反映的企业财务资料是投资者获取这些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 一旦会计诚信缺失, 提供的相关会计资料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那么就会掩盖某些不良的资产信息, 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二) 导致税利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总体来说,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诚信对会计资料进行伪造、篡改等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个人或者小集体谋取利益, 例如在向上级汇报企业经营业绩的时候, 业绩数字的“水分”很高;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不切实际的夸大资产数额, 掩饰不良资产;在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人为虚增成本的方法, 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等, 这些行为固然使得个人或者小集体获得了利益, 但是毫无疑问都会导致税收部分征收的税额不足,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 弱化企业的管理工作

事实上, 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对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 如产品的定价、赊销政策的制定等, 如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那么企业管理者很难做出正常的生产经营决策。会计诚信的缺失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中例如对企业收支的虚化、对企业债权和债务的掩饰等, 这些活动都会导致会计工作中的原始数据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如此一来企业的日常管理就很难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而导致企业失去未来发展空间。

(四) 助长腐败之风, 危及会计人员自身

分析近几年会计造假事件, 我们发现, 会计造假对于会计人员自身和企业都是有害无利的。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说, 会计诚信的缺失是其在工作中通过会计造假来获取不法利益的根本原因, 其利益的驱使下, 这些会计人员无视法律法规,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也对会计队伍的整体形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会计诚信的缺失将会使得部分人员产生侥幸的心理, 在工作中将行贿受贿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 不仅导致企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也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形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

会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经济虽然能够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是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也使得很多会计人员乃至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不择手段的谋取私利, 不惜采取做假账、造假报表的方式来获取利益。会计造假的受益主体很多, 例如通过会计造假, 企业的管理人员则可以将业绩从“一般”转变为“优秀”, 从而谋取更高的职位, 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 帮助造假的中介机构则因“业务量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受益。因此,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其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弊端。

(二) 外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但是分析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各职能部门在会计管理上业务交叉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各部门又各自为政, 没有将职能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会计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再加上企业本身就是多方面利益的结合点, 很多情况下国家的宏观利益和企业的个体利益存在冲突, 这种冲突促使企业采取会计造假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三) 职业道德修养不够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 理论上来说, 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足够的话, 那么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会计诚信缺失现象的。但是在实践中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较低, 为金钱所诱惑, 通过会计造假来获取非法利益, 也有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较差, 不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 缺乏职业精神, 在实践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这种行为一方面阻碍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为其它不法人员谋取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重塑诚信为本会计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分析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 固然利益驱使、职业素养不够等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但是社会诚信文化建设不足也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欲要重塑诚信为本的会计体系,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 对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深入的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 不断的提高大众的诚信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从社会舆论的角度为诚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 值得注意的, 在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 赋予诚信以更多的内涵, 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契合。

(二) 实行会计委派制

当前会计工作流程一般是企业管理当局委托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而在监督的过程中会计人员严格《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进行监督, 但实际上会计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是相当紧密的, 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其很容易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引导进行会计造假。对此笔者认为将会计委托制改为会计委派制是种较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能够将会计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全割裂, 实现会计人员事权和人权的统一, 如此在工作中会计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 不会受到企业方面的诱导。

(三) 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虽然说《会计法》中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明确的要求, 关于会计造假行为也有着明确的处罚规定, 但是分析《会计法》我们就能够发现, 《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过于模糊, 使得其难以应用于实践, 例如其中有很多关于“不法行为”的定义, 但是却缺少关于这些行为的明确处罚规定, 即使有相应的处罚和会计造假行为所获得的利益也不成比例。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适度的加大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 使得会计造假行为成本高于其获得的利益, 对于那些教唆会计人员造假的行为也应当给予同样的处罚。同时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范围, 如此双管齐下方能够保证会计造假成本高于其获得的不法利益, 从根本上遏制造假事件的出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 会计诚信是其顺利开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虽然说当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是相当严重的, 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 近年来虽然会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发生的频率在逐年降低, 因此对于会计诚信的重塑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多管齐下的来促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意识。笔者相信, 只要每一个会计人员能够切实的做好企业财务的监督工作, 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 我国的诚信为本的会计体系建设目标必将顺利实现, 我国的会计工作必将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 与此同时, 会计诚信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但是大众之所以将目光集中在会计诚信上, 其原因不是“诚信”本身, 而是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现象造成的。文章结合笔者的实践以相关的研究文献为基础, 对会计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重塑以诚信为本的会计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以期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诚信为本

参考文献

[1]肖婷.关于会计诚信缺失危害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 2014.10.

[2]石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 2015.05.

[3]王蕾.我国会计诚信缺失及其伦理治理[D].河北大学, 2014.05.

上一篇:提高温度下一篇:市政路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