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写教学反思

2024-05-14

4如何写教学反思(精选9篇)

4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1

如 何 写 教 学 反 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臵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因为学生的性格差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如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再比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

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3、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5、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6、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4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2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概念性反思, 普适理念的再阐述

“教学中, 我遵循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加深理解和体验, 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此类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之中, 诚然, 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 所阐述的也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符合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但是, 这句话作为普适性的理念, 放在每一课时之后作为教学反思都是符合要求的, 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众话”。显然, 这样的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 深刻性不够, 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是没有经过主体积极思考的, 仅仅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教育理论观点的再阐述。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具有专业词句, 却缺乏主体性认知, 只能称之为概念性反思, 概念性反思也是教师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问题。

2. 现象性描述, 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这节课, 我发现讲得太多, 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这节课理解得不够深入, 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问题, 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解决, 应多练习, 逐步熟练。”反思中, 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 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难能可贵。然而, 问题的发现, 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感性评价, 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于课堂问题的简单性呈现, 以及浅表式的认识, 不进行问题的深度剖析, 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课堂、反观教学, 不寻求课堂问题的主动突破, 那么, 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因而, 局限于课堂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以及现象性描述的教学反思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3. 笼统式总结, 过程的简单再现

“这节课, 我先让学生……再让学生……最后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掌握了……获得了……”这样的句式也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 教学反思成了教师对于课堂过程的总结, 成了对于教学目标的回顾。从某一方面讲, 教师每教一课都要梳理一下教学的得失成败, 以及自己使用的方法措施, 但是诸如此类的过程性反思, 却容易陷入笼统式的误区, 给人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印象。过程性简单再现式的教学反思, 很难突出反思的深刻性, 面面俱到的结果也许就会成为“面面不到”, 这样的反思依然停留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感性回顾描述上。因此, 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课堂深度诠释,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由浅表式叙述转变为深层次剖析。

二、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内涵是丰富的, 因而教学反思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对教材的再认识, 可以是对教学的再设计, 可以是对学生的再把握, 也可以是对精彩的再回顾, 对失误的再剖析。对于这些方面, 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 但要力求深刻, 需要从点上突破, 在深度上下工夫。如此, 才能突出教学反思的思维深度, 才能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主体性教学研究行为。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抓住精彩点, 总结有效教学经验

课堂中的精彩事件, 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 抓住精彩事件回放, 不仅可以让教师探索教学成功的经验方法, 而且可以树立教师的自信心, 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善于自我发现, 发现课堂中的精彩, 发现课堂中的成功, 发现课堂中的亮点, 并从理性的角度深度阐释成功的原因, 由此及彼, 由点到面, 从一节课的成功推及同类知识点的教学, 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2. 抓住生成点, 设想多重教学方案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多重作用下的综合性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教学的预案, 这种预案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也在产生着变化。课堂不可能是教学预案的简单再现, 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情境生成。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学事件, 课堂也是教师的预设与自主生成的统一体。对于课堂中的生成事件, 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 然而, 这种应对并不一定是科学的, 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对此, 课堂中的生成事件应当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因为课下时间充足, 教师可以从多维角度全方面思考、处理课堂生成事件的教学方案, 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而且也是增强教师教学机智, 提升教师课堂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往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因为平时教学反思中的磨练, 对于课堂突发性生成事件的应对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 抓住失误点, 深度剖析根本原因

课堂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许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难点预设不够, 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教学设计不科学, 学生认知基础有问题等。对于课堂中的失误, 教师不应当避而不谈, 而是作为研究的对象, 教师要敢于自我剖析, “问诊”课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前期处理、教学的设计预案、课堂的整体调控等方面逐个查找原因, 分析问题, 在研究失误、自我剖析中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 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抓住疑惑点, 借助资料加强学习

课堂中, 教师疑惑不解的地方也可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的不理解、对教学的不理解等, 都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 研读专业理论书籍, 找到合理的解释, 提高主体性认识, 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 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教学反思重要在于“思”, 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体现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 只有融入教师主体性思考的教学反思才是有效的, 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要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正视教学反思, 理性进行教学反思, 将教学反思作为研究的方式, 作为科研的课题。如此, 教师的专业水准方能得到有效提升。

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3

一、教学反思需“思之有的”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深度的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得”或“失”。

一思:本节课特色是什么?

教学特色是指本节课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应从以下几方面看: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本节课“精彩”在哪里?

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

三思:本节课“偶得”有哪些?

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收获。如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这些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本节课“缺失”在何处?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如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五思:本节课“效果”如何?

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等。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教学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使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据”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要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篇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写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01、围绕一个“点”

“点”就是问题,问题是反思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反思。不针对问题的反思是没有实效的反思,因此基于问题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

对教学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找出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共性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反思。主动捕捉典型的教学问题,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才有深度。

02、需要一个“理”

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支撑,基于理论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理论的反思只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致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问题去学习相关理论,进而站在理论高度去剖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反思在同一水平上反复。

基于理论进行反思,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而且使我们更加理智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3、找到一个“标”

反思就是自省。而自古就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标,进行对比,自己上一节,听他人一节,两相对比优劣自知,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扬自己的长处。当然,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化积淀有关。

学识渊博,游刃有余;学识浅薄,左支右绌。找到一个标,也有利于我们加强自己的积淀。

04、在对话中提高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与史对话,与事实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

所以反思不能局限于个体,还应该有同伴的参与和合作。一方面,反思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其中他人的反馈是个人反思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共享、外化、组合才能得以内化、转化和传播。个体行为不仅受个体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群体环境的制约,正是群体与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才构成了群体行为的动力场。在这个动力场,个体的角色和群体的角色相互发生作用,产生巨大的智慧。

集体备课机制为教师提供个体与整体和谐共融的良好环境,合作其中能使自己从各个角度获取反馈信息,促进反思的深入有效的进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合作反思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05、做造影更要做CT

教学过程尤如人们的身体,是否有病状需要做造影更要做CT,做造影,对某个部分做一个整体的分析是必要的;做个CT,把整体切开进行断层扫描,搞清楚细节更是必须的,总之是要敢于保留、勇于否定,这是反思的难点。

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它既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一种自我超越。所以教师要对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进行挑战。

06、把智慧的灵光全息记录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灵光”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很有可能它就是这节课中最为耀眼的亮点,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扼腕。

“吾日三省吾身”,“省”了就要及时的全面的加以记录,写就一章,必欣喜非常,因为那“灵光”比发现的自身缺点还要弥足珍贵。

总而言之,教师写教学反思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是为了提高自己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重点。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篇5

景洪市第二小学 殷开仙

现代教育,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作为校本研究第一特征的教学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培养反思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凭借其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并使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它是一种教学行为的研究。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其实,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二、为什么要教学反思?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还要写教学反思呢? 咱们先提出一个问题:苍蝇和蜜蜂哪一个更聪明?

两位美国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现在两个玻璃瓶中一个装5只苍蝇,一个装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 1 地方,而将开口朝光亮浅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科学家们发现,5只苍蝇找到了开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只蜜蜂在撞击瓶底无数次后全部死在玻璃瓶里。这是为什么?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经验,它们总是认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总是全力以赴地冲向光源方向,即使是冲在前面的同伴经过几次的撞击终于殒命瓶底,它们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后继。而苍蝇没有这样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几次在瓶底碰壁后,它们改变了单一的线路,终于在瓶口找到了出路。

这个实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教师要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反思经验和更新的经验,这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的。

我们再提一个问题:如何搞垮一个企业,一位美国企业家曾说“你要搞垮一个企业,很容易,只要往那里派一个具有40年管理经验的主管就行了。”这说明:只有经验,不反思,不与时俱进,不创新,一桶水那就腐烂发臭了,质量就不高了。

我们再听听古今中外的名家之言。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说的就是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倡导者叶澜教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具备教学反思能力已经成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是这样,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课前反思)、教学中反思(课中反思)、教学后反思(课后反思)。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宏观把握。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在课前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新课标的理念:要确定学习内容、具体目标、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2、了解教材:系统梳理所学全部内容,分析每册、单元、节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每学年、学期教学内容的顺序是否合理,每部分教学时间安排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了解学生已有经验(这是最重要的):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哪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等等。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微观搞活。

教学中反思是课前准备的比较周详完美的教学设计,由于教师、学生、环境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实际效果不怎么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课堂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可以这样做:

首先,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使得教学目的得以顺利实施。其次,当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时,对学生思维生成的问题不可轻易的略过,要把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突出出来,不仅使学生心理获得最大满足,而且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第三,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对教学计划及时修改和调整,但是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是对教学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对教育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各种观察所得可以为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总体突破。

如果课中反思许多年轻教师还难以得心应手的话,那么课后反思是所有教师都有应该重视和坚持的。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内容方面:要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适应新课程、学生等)

教学过程方面:对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理论、学生评价、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进措施的反思。

教学策略方面:就是抓住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就是要感知、理解、重组、验证教学各环节。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课后反思应该怎么写呢?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我这里主要讲的是课后反思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写成功之处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例如:哪些教学目的超出了预期效果;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效果较好的地方写下来;将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记录下来;记录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具体点说: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教师详略得当地记录这些成功之处,一方面可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另一方面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达到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二)写不足之处

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 5 疏漏失误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这样做一定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反思不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重点的强调和难点的突破有哪些不足;其次,问题的设置有哪些不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地方;第三,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教学活动发生的意外,使教学偏离了预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第四,教师预测不足之处和课堂生成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被教师忽略之处; 第五,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规律、教学思想的运用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第六,对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等等。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教学技能,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技能得以改进和升华。

(三)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几十个鲜活的个体思维高度活跃,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对于教师的问题思考的结果会突破教师的预测,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淡忘,对于这些宝贵的火花要及时的记录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四)写出教学中存在的疑惑点

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是个发展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也是一个生成 6 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问题使教师觉得疑惑: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就如同在每一轮的课改中,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不少困惑。记下这些疑惑,以待日后钻研,或请教专家,或再学习研究,对教师教学将大有帮助。

(五)写学生独到见解(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学生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好的学习方法进行推广。同时,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六)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课后反思主要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写。

五、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

(一)教后记(每节课后)

“教后记”又称“教学后记”,它是教师在一节课后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的文字。“教后记”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师进行教学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查找,通过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在教案最后留出空处撰写教后记,可以见简明扼要,可以洋洋洒洒,视这节课的情况而定,在第二轮该知识重新备课时,教师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是既应有 7 课堂设计,应有教学后记的。

(二)撰写教学日记(每个阶段)

教学日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记录,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特色。比较常见的教学日记形式有: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今天就不展开讲了)。教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通过书写教学日记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专题反思(某个主题,学期或学年)

围绕教师个体在一个阶段(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深刻的反思,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这是教师开展教学专题探讨或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有利于教师从较高的层面对教学行为作冷静的分析,进而概括出教学行为表现的背景原因,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也是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最佳途径。如果说每节课后的“教后记”,每一阶段的“反思性日记”零星地、真实地记录了教师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琐碎的教学心得的话,那么专题反思这一行动研究就是有明确主题的教学反思,从单一的问题线索入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提炼、概括,并就某一方面提出今后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例如:《阅读课改怎么上》、《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等。

六、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在教学反思的撰写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不重视,流于形式。

由于广大教师工作繁忙或对撰写教学反思的意义认识不够明确,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认为教师负担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是浪费时间;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因此,出现了写反思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检查考核任务的现象。于是有突击赶写的、有抄袭的、有简单重复的等等。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这样的反思不仅没有任何的价值同时还浪费了时间。要知道:“磨刀不负砍柴功”。

(二)缺少方法,反思能力弱

有一个教师一个备课本上有3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一位教师只有四个字“效果较好”,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视,没有教学思想上的分析,没有产生新的感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反思方法的不足,也就是教师反思能力的欠缺。

(三)重现象描述,无深入思考

大量的反思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不是很多。

【案例】“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显然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 9 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四)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

一些教师写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哪些不足。比如,一位教师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反思中,花了较长篇幅写了两个成功点: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奇形怪状、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动植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通过自由读、推荐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活动,强化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谈到本堂课的不足时,仅用一句“这节课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使课上得更精彩,更受学生欢迎。”一带而过,既没有明确不足是什么,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五)重数量不重质量。

为检查凑够篇数,反思内容质量较低,没有起到实效。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形式单一。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的质量还是要依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行为,在学校的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中,进行反馈和指导。不能仅仅依赖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

七、教学反思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结构:

教学反思包括两大块:一个反,一个思(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思考

前两部分是“反”,后一部分是“思”(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再教设计)

(二)教学反思的载体

《教学后记》、《教学一得》、《教学手记》、《教学札记》、《教学说课》、《课后记》、《教学体会》、《教学论文》……

(三)贵在真实、精要、及时、坚持

要写真情实感,要敢于剖析自己,不写“官话”、“套话”,因为写反思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总结成功的经验,发扬光大,记录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要精要、有重点,要一节课的教学反思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要将真正有借鉴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要面面俱到泛泛地写过程。要及时记录,坚持经常,形成习惯,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人要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坚信: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学校千万莫让“教学反思”形同虚设。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和检查制度;扎实开展培训;坚持落实检查、反馈和指导;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评促优。有可能将教师反思逐渐内化教师的自觉行为,真正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如何写数学日记的教学反思 篇6

新城小学朱辉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的范畴很广,可以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可以是记录实践能力的“创新”日记,甚至是记录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日记等等。下面是学生写的几则数学日记。

[案例一]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苏果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7角,又买了2元钱的铅笔1枝,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1元5角。我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花了12元2角钱。

[案例二]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放学后,爸爸带我去大统华超市买东西。我们买了3包饼干,每包1元5角7分;买了3包薯条,每包1元4角3分;买了色拉油1瓶,49元8角。我是这样算的,l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3元再乘以数量3共9元,再加上1瓶色拉油的钱总共是58元8角,与发票上的钱数一模一样。

浅谈如何写好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7

在教学中, 当我们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 按预先课的设计, 顺利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时, 都会出现一些亮点或让人为之感动的地方, 常听有些老师说某一节课上下来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 但又有的课上下来心情特糟, 学生不听话, 不配合, 组织起来乱哄哄的, 感觉自己很失败, 也曾上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公开课, 成功的地方固然使自己振奋, 但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但也有自认为很成功的地方经其他老师一点拨, 醍醐灌顶。有一次我上的是排球双手传垫球, 上下来自我感觉还好, 但因为是新授课, 学生球控制不好, 显得有点乱。有位资深的教师提出可以把球装进一个大的长网袋里面, 一端扣在学生手腕上, 这样就减去了学生捡球的麻烦, 又可节约时间增加练习次数, 对技术掌握不好的同学也可以降低难度, 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上课前我也曾为这个问题苦恼很久但就是没想到这个方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们体育老师要善于学习, 跳出自我, 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 及时地总结并记录下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写每次课的教学灵感和学生的创新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师生的思维跳跃和情感的融洽, 刹那间的灵感是我们在备课是想不到体会不出的, 在身临其境上的时候才会迸发出来, 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不由自主, 不期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有一次上胸前双手传接球, 学生的球老传不到胸前, 不是偏上就是偏下, 球是满场乱飞, 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田径场上一群学生在玩呼啦圈, 我灵机一动, 随即叫来两学生拿来一个放在胸前位置, 让球从呼啦圈中钻过, 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的兴致也上来了,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再一次喊数抱团的游戏中, 有一同学在抱团的同时蹲下, 刹那间我就感到这个创意不错, 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很好快速的启动, 又增加了趣味性,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一触即发的灵感和学生不经意的细节的创新, 把它积累并迁移到别的教学课中, 久而久之, 自己的课就会比别人多一点色彩, 多一点可看, 可赞, 可以为之喝彩的地方。

三、写学生评, 教师评及师生互评

新课程的理念特别重视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但在教学中, 学生的自评能力较低, 这源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 怕自己的评价给同学和老师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实作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更有发言权的, 我们要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感悟, 如我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的内心有没有感到愉悦?和同学之间的配合怎么样?我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期盼?等等。要求学生以客观, 公正, 真诚的态度评价自己和他人。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自我观察, 观察他人的品质, 还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将“自评”与同行评价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只有收集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并整理, 从不同的学生层面上和同行专家的评价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做到知己知彼,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写再教学建议及阅读摘要

一节课上下来, 根据课上的观察, 记忆,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有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等。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同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 通过分析提炼写出再次进行同一内容教学的建议, 建议可多可少, 但应避免重复, 要把握个性, 关注新奇, 尽量指向深入。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拓宽教学思路,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同时体育老师可以经常阅读体育报刊杂志, 记下一些好的材料和别人的心得体会, 就可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靠着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零零碎碎的片段教训,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日后对自己作为教学参考和撰写论文都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总之, 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教法, 寻找教法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点的过程, 也是体育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写教学反思, 贵在坚持, 贵在及时, 一有所得, 立即写下。通过反思的撰写发现教学规律, 找出成败得失, 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也会有利于自己经验的积累, 养成科研习惯, 提高科研意识, 从而实现自己由新型的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刘红, 江苏靖江市季市中学老师。

摘要:教学反思, 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课后反思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也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要想适应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促进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就必须写好课后教学反思进行自我反省, 自我监控, 自我调整。

如何写生物课后教学反思 篇8

一、记录学生课堂情况和见解,发掘学生的潜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应,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

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改进,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活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都是源于学生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二、记录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方式,积累教学经验

哪些课题是适合研究的,哪些课题是适合展示的,哪些课题是适合实验操作的,哪些课题是适合讲解的。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教学灵感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师讲解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生机。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四、记录课堂中的疑难问题,以期随时解决

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百科全书,不要把自己神化,碰到疑难的问题,在学生面前无需掩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我不知道”远比告诉学生一个错误的答案更好,但如何解决不知道的问题的方法,教师必须是清楚的,而且要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一起寻找资料,进行验证,以解决疑难问题,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找水,而不是给学生一杯水或者是一

桶水。

五、记录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即使是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瑕疵与缺陷的存在,把这些“败笔”,如,表达的含混、处理的欠当、方法的陈旧、演示的失败、指导的不力,甚至是知识性的错误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无论教师如何地努力,难免存在缺陷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问题不是立即能解决的。可以把这些问题先记录下来,课后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可以和其他教师讨论,也可从教学参考中有重点地注意教学同行在处理这

些问题时的策略,这不失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六、记录听课同行的评价,增强教学的客观性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

较丰富的活动。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中,听课的同行往往会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一些同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恰到好处的举例等,会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这些我们都可以准备记录本记住人家好的教

学方法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提升。

七、记录平行班的不同情况和评价体系

如课前准备、课堂闪光点、课后延伸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等,做好反馈总结,做到因班施教,更有针对性。而且要让评价发挥选拔、调节反馈、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积极导向和记录成长的作用。

八、记录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新教材这点做得很好。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况且高考是能力的考试。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寻找资料的过程和被认可的满足和喜悦。

写教学反思当然不止这些,如,典型的案例、富有哲理意义的语言(对话)、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有益的启示、精彩的片段等。教学中,这些闪光的现象俯拾皆是,只要我们肯做教学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如果说反思写作是一种技能的话,那么技能要有所提高,就必须到实践中去反复训练,因此,一定要勤于动笔。

写教学反思的形式不拘,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图可文,可以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也可以是一个成功实验的典范,更为主要的是一个实验方法的改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但在记教学后记时不能流于形式,要不时翻出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使其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反思如何写才有效 篇9

教学反思如何写才有效,下面是几个写教学反思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日记反思

通过写日记进行反思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普洛格伏(Progaff,1983)就曾建议,日记的格式或段落可以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他人的对话,深度的感触、隐语和期望等,日记反思应体现专题,也可以就自己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反思。反思日记可以分为三栏:第一栏对教学中包含问题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忠实地描述;第二栏谈谈你的看法和体验,提出问题;第三栏可以提出改进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还要特别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从学习者角度反思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对知识的更新是一劳永逸的。教师们必须意识到,“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教师而言,短期进修培训、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学习等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在参加这些学习班的时候,学习者可以随身带上一个备忘录或笔记本,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

建议记录的方式:

(1)简要记下学习发生的时间、场合、涉及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讲授或主持)人员;

(2)记下积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积极的,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3)记下消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消极的,在你的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教学行为吗,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4)对本次作为学习者积极与消极的感悟加以总结,可以和自己的同事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三)与同事和专家的交流中反思

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助长问题。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作为教师,同事交往是其个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业务上的交往又构成同事交往的主要内容。同事交往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同事是业务问题上的知音,只有同事之间才具有真正专业上的话语空间;同事是教师的监察者,他们最清楚也最了解我们的短长,也最了解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同事是朋友,不论合作程度怎样,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对你的成长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同事进行教学反思,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主要是来自学校的支持;二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氛围,

有了这两个外在条件的支持,教学反思才有可能。

(1)与同事就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问题)进行交流,并从各自教学的角度彼此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议;

(2)带着良好的建议进行教学,可以邀请(或学校组织)同事去听课,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程录像(条件许可的话);

(3)进行教学对话,就反思教师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交流。如果反思者不在场 (有时不仅对反思教师还是其他同事都是有益的),交流的结果经整理后送达反思者本人;

(4)反思者将同事们的教学交流意见做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并作出书面的个人看法,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教学交流;

(5)再次带着就自己实际教学的改良建议组织教学,与环节(2)相同;

(6)看前后教学有无实质性进展,并进一步提出教学改善的建议。

(四)从学生征询意见中反思

理论依据:师生互动理论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讲的教学相长并不是指现在理解的师生彼此可以得到促进,而是指通过教学来学习,以教师之教促教师之学。因此,在教学这种互动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师生互动的受益者。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Brookfield,1995);通过学生,教师会把教学当作一项研究来对待,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

(五)在培训中反思

上一篇:看廉政电影有感下一篇:药品生产与gmp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