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结转法例题

2024-10-22

逐步结转法例题(共3篇)

逐步结转法例题 篇1

例题:假设某行政单位属国库集中支付单位,2014年年末有关收支账户余额如下: 收入类科目余额:

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 900000 ——项目支出拨款——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项目支出拨款——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其他收入——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支出类科目 余额: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82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 280000

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110000 拨出经费——项目支出——专项检查 100000

该单位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并经上级考核验收;网络建设只完 成任务的70%。

另外,该单位还发生了下列业务:

1.2013年采用受权支付方式购置的电脑2台,买价12000元,因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缺陷而退货,货款已退回代理银行。

2、报经财政协调批准该单位已从其下属单位调入结转资金100000元用于网络建设。

3、支农政策培训剩余经费80%按规定缴回财政。

4、按规定已完成项目的结转资金应转入“财政拔款结余”科目

1.调整增加以前财政拨款结转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 12000

2.从其他单位调入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归集调入 100000

3.年末支农政策培训经费剩余按规定缴回财政时

应 缴 回 金 额 =(260000-200000)*80%=48000元 借:财政拨款结转——归集上缴 48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48000 4.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收入时

借: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 900000 ——项目支出拨款——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项目支出拨款——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9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政策培训 26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 400000

5.年末结转其他收入时

借:其他收入——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收支转账—专项检查监管 250000

6.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支出时

借: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82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收支转账—项目支出结转—网络系统建设280000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82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支农政策培训 200000 ——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网络系统建设 280000

7.年末结转其他支出时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收支转账—专项检查监管 210000 贷: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检查监管 110000 拨出经费——项目支出——专项检查 100000

8.将已完成项目的结转资金转入财政拨款结余时

支农政策培训结余=财政拔款收入-财政拔款支出-归集上缴=260000-200000-48000=12000元

借: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转—支农培训 12000 贷:财政拨款结余——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余—支农培训 12000

9.年末结账将“财政拨款结转”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转”明细科目时

借:财政拔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 12000 ——归集调入 100000 ——收支转账 260000

贷:财政拔款结转——归集上缴 48000

——结余转账 12000 ——剩余结转 312000 10.年末结账将“财政拨款结余”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余”明细科目时

借:财政拔款结余——结余转账 12000 贷:财政拔款结余——剩余结余 12000

11.年末结账将“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余额全额转入“剩余结转结余”明细科目时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收支转账 40000 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剩余结转结余 40000

逐步结转法例题 篇2

一、定额成本法在企业正常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定额成本法是根据产品的定额策划成本为依据确定成本的, 在后期往往要根据脱离定额差异进行调整, 同时还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升降以及定额变动差异, 总而言之, 定额成本法需要后期搜集一系列数据才能最终确认产品的实际成本, 同时, 定额成本法也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 定额成本法具有一定的成本管理作用

定额成本法是企业日常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便于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成本核算方式, 定额成本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从历时角度对比不同阶段的成本消耗, 通过差异判断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还能引导企业与同行进行对比, 找到自身的不足, 完善下一步运作!

(二) 定额成本法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

企业在成产经营过程中, 实行必要的成本控制是在所难免的, 也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而定额成本法其自身的优势能够确保企业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 定额成本法还能够在发生生产费用的同时体现出实际脱离定额的诧异, 通过差异分析找到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 确保企业获得可观的利润。

(三) 定额成本法利于企业进行效益评估

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每年的年初都会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 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未来市场进行精确评估, 在确保交易额的基础上, 使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定额成本总额、期间费用得到的就是企业下一年的利润总额。

(四) 定额成本法是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影响商品定价的因素大致有两个, 其一是成本因素, 其二是市场因素, 而成本因素则是影响定价的关键, 在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定额成本法来衡量产品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说, 基于产品成本上的产品定价应该是最应得到关注的, 也就是说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而产品的单价则是定额成本、期间费用的总和。

(五) 定额成本法是经营决策的重要支撑

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财务核算, 当然其中也包括成本核算, 它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大量的、准确的决策信息,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投资流向。 定额成本核算也是如此, 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充满了任何可能, 变化快、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 企业的供应如何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才能在满足市场的基础上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 企业都要用到定额成本法, 对生产活动进行评估, 提供决策信息。

定额成本法从一定程度上客服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以及分类核算成本法的不足, 解决了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差异问题, 将产品的生产成本按照计划、控制、核算以及分析等形式总结在一起, 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二、定额成本法与逐步结转法的结合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定额成本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成本核算要求, 而单个的逐步结转法也无法满足正常需求。在逐步结转法的影响下, 各生产步骤如果根据实际成本计算, 将会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各生产步骤之间自制半成品的成本结转以及逐步累计的事实决定了下一步骤生产成本必须要在上一步成本核算之后计算, 不管是在成本核算及时性问题上还是在产品生产速度上都势必会产生延误, 第二, 逐步结转法将上步骤的成本核算作为计算基础, 一旦上步骤发生成本变动, 将会影响一系列的成本差异, 大大加重了各生产环节的成本影响, 不利于实现成本的独立控制和精确分析。

综上所述, 定额成本法和逐步结转法的结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这些问题, 各生产环节采用定额成本法计价, 能够更加精确的完成责任成本控制, 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以及配套部件和包装物、 燃料、动力。甚至是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劳动力等, 通过定额成本法都能得到明确的结果, 也能够利用内部结算完成结算工作、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

1980年-1990年, 在这段时间内, 我国为了适应责任成本制的要求, 在一些企业中推行了步骤成本差异平行汇总, 换句话说就是半成品根据定额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 我们将这种方式成为“平行结转成本差异”、“逐步结转定额成本法”、“新分步法”等。

(一) 定额成本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结合思路

自制半成品根据定额成本计价结转过程中, 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 制定合力的生产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结算价格, 明确产品成本差异;第二, 正确处理成本差异, 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成本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实际生产费用与定额成本差异、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与计划几价格的差异、辅助生产部门消耗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等等。其处理方式则是将各步骤的成本差异直接计入最后步骤中, 这样既不需要该步骤完工产品和期末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又不需要和半产品一同转移到下一步骤的成本结算中, 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成本核算过程。

(二) 定额成本法与逐步结转法结合应用的计算过程

第一, 各步骤成产所耗用的外购生产要素, 以及企业内部提供的劳务, 均按照计划价格计价, 而各生产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根据定额成本分类结转到下一步的成本项目上, 这样能够直接反映出成本的结构框架, 以避免出现成本还原。

第二, 各生产步骤期初和期末, 在产品成本结算中, 全部根据产品的结存数量以及投料率和完工率、定额成本标准来计算, 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则是期初产品定额成本、上步骤转入自制半产品定额成本以及本步骤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减去期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得到的就是完成产品的实际成本。

第三, 精确计算和收集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 采用平行汇总的方式计入最后步骤的完成产品的成本结算中。

第四, 基于完工成品定额成本的成本结算, 逐步调整各步骤平行汇集的成本差异, 然而, 外购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和辅助生产费用的成本差异都应考虑在产品的实际成本之内, 并作出时代处理。

结语:定额成本法和逐步结转法的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结算效率和准确率, 有利于明确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责任, 满足了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的要求, 为强化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军.实时定额成本控制系统[J].柳钢科技.2014 (04)

[2]李霞.浅析企业定额成本管理与标准成本管理[J].企业研究.2013 (16)

[3]宋红霞, 于广敏, 谷晓勇.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核算的研究[J].商业会计.2007 (18)

逐步结转法例题 篇3

一、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模型

1. 计算步骤。

(1) 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成本还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构成, 即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还原分配率=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合计×100%。

(2) 将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骤生产的该种半成品的各成本项目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半成品成本还原=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成本还原分配率。

(3) 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后产品成本是根据还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经过第一次成本还原后, 若还有未还原的半成品成本, 则还应继续进行成本还原, 即用未还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骤该种半成品的各个成本项目的比重。后面的还原步骤和方法同上, 直至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

2. 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假设某企业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分三个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三个步骤的成本计算资料经整理如表1所示。

(1) 原始数据区域的数据录入。在Excel表格中根据成本还原的需要设计模型的基本架构 (如表2所示) 。同时, 在D8:D12、D3:D7和C3:C7区域内分别录入表1中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半成品成本各项目数据。

(2) 公式数据区域的公式定义。设置原始数据加工处理的公式是原始数据到决策目标数据的桥梁, 定义的公式质量直接影响目标数据质量。根据按半成品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进行成本还原的基本原理和Excel电子表格系统对公式定义的要求, 定义该模型的公式如下:

按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的分配率公式:在E3单元格、E5:E7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D3/$D$7”、“=D5/$D$7”、“=D6/$D$7”、“=D7/$D$7”;半成品成本还原公式:在F4:F7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C$3*E3”、“=$C$3*E5”、“=$C$3*E6”、“=$C$3*E7”;还原后总成本公式:在G4:G6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C4+F4”、“=C5+F5”、“=C6+F6”;成本还原后总成本合计即G7单元格中公式为“=SUM (G4:G6) ”。

按第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的分配率公式:在E9:E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D9/$D$12”、“=D10/$D$12”、“=D11/$D$12”、“=D12/$D$12”;半成品成本还原公式:在F9:F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C$8*E9”、“=$C$8*E10”、“=$C$8*E11”、“=$C$8*E12”;还原后总成本公式:在G9:G11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C9+F9”、“=C10+F10”、“=C11+F11”;成本还原后总成本合计即G12单元格中公式为“=SUM (G9:G11) ”;在C8单元格中填入公式“=F4”;在C12单元格中填入公式“=SUM (C9:C11) ”。

3. 目标数据区域的结果分析。

经过以上公式定义, 目标数据区域F9:G11中自动得到数据 (如表2所示) , 即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到最初的第一步骤时的成本情况:直接材料44 800.00元;直接人工17 920.00元;制造费用4 480.00元。

二、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模型

1. 计算步骤。

(1) 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成本还原分配率是指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骤生产的该种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2) 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 即用成本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3) 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后产品成本用还原前产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如果成本计算需经两个以上的步骤, 则需重复上述三个步骤进行再次还原, 直至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

2. 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1) 原始数据 (见表1) 区域的数据录入。在Excel电子表格中根据需要设计该模型的基本架构 (如表3所示) 。同时, 在单元格D8、区域D10:D11中依次输入第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各项目数据;在区域D4:D6中依次输入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各项目数据;在区域C4:C6中依次输入第三步骤半成品成本各项目数据。

(2) 公式数据区域的公式定义。根据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的基本原理和Excel电子表格系统对公式定义的要求, 定义该模型的公式如下:

按第三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的分配率公式:在E3单元格中填入公式“=C4/D7”;半成品成本还原公式:在F3单元格中填入公式“=D4*$E$3”, 在区域F5:F6中依次填入公式“=D5*$E$3”、“=D6*$E$3”;还原后总成本公式:在G3单元格中填入公式“=C3+F3”, 在区域G5:G6中依次填入公式“=C5+F5”、“=C6+F6”。

按第二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的分配率公式:在E8单元格中填入公式“=C9/D12”;半成品成本还原公式:在F8单元格中填入公式“=D8*$E$8”, 在区域F10:F11中依次填入公式“=D10*$E$8”、“=D11*$E$8”;还原后总成本公式:在G8单元格中填入公式“=C8+F8”, 在区域G10:G11中依次填入公式“=C10+F10”、“=C11+F11”。

取数公式:在区域C9:C11中分别输入公式“=G3”、“=G5”、“=G6”。

此外, 还应该定义合计项公式:在单元格C7中填入公式“=SUM (C3:C6) ”, 然后复制C7单元格并将其粘贴到D7、F7、G7单元格中;在单元格C12中填入公式“=SUM (C8:C11) ”, 然后复制C12单元格并将其粘贴到D12、F12、G12单元格中。

(3) 目标数据区域的结果分析。经过以上公式定义, 目标数据区域F8:G11中自动得到数据 (如表3所示) , 即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到最初的第一步骤时的成本情况:直接材料44 800.00元;直接人工17 920.00元;制造费用4 480.00元。

参考文献

[1].万寿义.成本管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瑞君.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杨贞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财会月刊, 2010;29

上一篇:高一八班第二次月考总结下一篇:成功,不仅需要记忆65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