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贵讲话(通用2篇)
李庆贵讲话 篇1
李庆贵对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工作
提出新要求
3月22日下午,我市召开“现代农业暨农口重大项目专题汇报会”,李庆贵市长认真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
李庆贵指出,在历史上新乡农业就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农产品优质高产区。具备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高端农业的优势和条件。现在我市农业优势越来越大,特别是技术研发力量逐步增强,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落户我市,加上本地的老字号科研院所构成了新乡得天独厚的农业科技研发立体支撑优势,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同时,农产品加工流通 “王牌龙头”——“中粮集团”来到新乡,以及香港华一富兰克林集团在我市建设的中部农产品现货交易总部基地,为我市打造创汇农业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克明面业、高金、雨润等一批国内农业产业化龙头落户我市及现有的新良、金粒、五得利面粉等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为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内源动力。更重要的是,新乡农口部门人员素质较高、队伍过硬、严谨敬业、富有创造力,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服务保障。
李庆贵强调,新乡不能满足于目前的高产、丰收现状,要在此前提下,追求农业生产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在品牌农业、高效农业、高端农业上做好文章,把新乡打造成全国农业亮点。
李庆贵针对下步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强化共识,形成合力;二要走产、学、研、销结合的路子;三要完善“品牌农产品”奖励机制;四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五要把打造“中国面食、中国米业最高水平”作为我市优势麦、优势稻生产的奋斗目标;六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有效对接,提高农民履约意识和重合同守信用意识;七要加强农产品包装宣传推荐;八要重点抓好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市场服务、粮源服务和质检服务;九要积极筹备4月份的“新乡市农业产业化暨农业科技大会”。
来源: 现代农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李庆贵:新乡新思维 篇2
经济冬天,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能否再创佳绩?
农业大市,统筹城乡发展怎样走出特色道路?
资源弱市,七大产业集群缘何同时强势崛起?
……
本刊特邀主编杨建国,对话新乡市市长李庆贵,为您解析一个城市的创新思维。 四大优势促进产业对接
杨建国:从今年元旦起,郑新公交正式开通。这意味着,继郑汴之后,郑新成为中原城市群融合的新热点。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李庆贵:新、郑两市在产业上互补性很强,合作领域也很宽广,融合聚集意愿非常强烈,加快一体化进程是大家的共同心声,这次郑新公交开通,应该讲是走出了两市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杨建国:这种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庆贵:首先是区位,新乡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和新-郑-漯和新-焦-济两大产业发展带的交汇点,加之曾为平原省省会,传统的经济联系存续至今并逐步加强,新乡无疑处于承接郑州与豫北经济板块的枢纽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交通,新乡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郑新之间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三是科教,新乡市高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仅次于省会郑州,居全省第二,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四是产业优势,新乡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2家,以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特种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已形成规模。不仅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可以实现与省会郑州的产业互补。
杨建国:除此之外新乡与省会郑州对接的措施还有哪些?
李庆贵:下步工作中,新乡将会充分发挥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的地理交通优势,呼应郑州,错位发展,抓好产业互补,优先打造郑新产业带,尽快与郑州对接,努力促进中原城市群核心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新乡市规划建设的产业聚集区中,有4个省级以上园区、15个产业聚集区布局在郑新产业带上。我们把桥北新区作为新乡市副中心城市和新郑对接重要支点城市规划建设,继投资12亿元的省农科院高效农业实验示范基地之后,38家省属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项目陆续入驻,一批高校的研发基地项目正在洽谈。如今桥北新区正在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技术研发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黄河公铁两用桥及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也必将加速郑新一体化进程。
以城市品牌促进招商引资
杨建国:招商引资是许多城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对此新乡市有何措施?
李庆贵:近年来,新乡坚持将引资项目双带动确定为全市发展主战略,全力招商引资,强力实施项目建设,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蓬勃兴起。我们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坚持延伸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杨建国:新乡被誉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之一,招商引资上,新乡有何优势?
李庆贵:新乡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上面所说的区位优势、园区优势、科技人力优势。二是产业配套优势。新乡是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结构合理,产品配套能力强。三是园区优势。新乡市拥有5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数量具河南省第一位,园区基础设施完备,是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是成本优势。新乡市水、电、人力、物流等成本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企业商务成本较低。六是环境优势。新乡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经过多年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发展优势日益明显。
杨建国: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其招商引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乡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何举措?
李庆贵:我们坚持“以创促改、以创促建、以创促转”的指导方针,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市品牌,新乡对外形象实现历史性重大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已通过公示。“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选择新乡、选择成功”的口号叫响全国。
杨建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方面,新乡做了哪些工作?
李庆贵:近年来,我们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针对新乡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特点,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我们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完善所有制结构为重点,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并重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打造战略支撑产业,初步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杨建国:新乡市文化资源丰富,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新乡市有何举措?
李庆贵: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以文化旅游业、印刷包装业和传统文化工艺品制作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以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大长垣》电视剧为标志的文化产业品牌。旅游资源方面,我们在着力打造潞王陵、百泉、比干庙三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南太行、牧野古文化、沿黄生态三大旅游带,国内游客接待量已经由2003年210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8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3年4.6亿元增加到2008年29.6亿元。
农业大市的统筹城乡之路
杨建国:近年来新乡市在统筹城乡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如何实现的?
李庆贵: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新乡市总人口557.89万,其中农业人口349.63万,占总人口的62.67%。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在新乡这样一个农业大市,统筹城乡发展路子怎么走,步子怎么迈。在进一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我们突出了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发展壮大产业聚集区、通过中心城市带动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重大措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杨建国: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何找到突破口?
李庆贵:是的,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对于迅速打开局面乃至全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市委市政府研究,我们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城乡一体规划,将全市3575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重点推进城市周边重点镇、干线公路两侧、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的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2008年启动的127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竣工面积250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044户。明年我们还将启动202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
杨建国:统筹城乡发展,包括新型农村住宅建设以后,都牵涉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问题,这一点如何解决?
李庆贵: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我们努力在产业聚集区上做文章。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规划了37个产业聚集区,这些产业聚集区辐射全市半数以上乡镇、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和100多万农村人口。2008年产业聚集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8亿元,吸纳农民就业10多万人,很好地解决了辐射范围内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的问题。
杨建国:除了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就业的农民之外,怎样促进其他农村人口的增收问题?
李庆贵:我们坚持内外并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内部促增收方面,一是结构调整促增收。我们相继实施粮食优质化工程、“1346”小麦高产开发工程以及开展奶业发展年活动。二是机制创新促增收。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三是科技创新促增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外部促增收方面,一是劳务输出促增收。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新乡海员、长垣防腐、长垣厨师、新乡技工等知名劳务品牌。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促增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特色经济为主导、中小企业为主角、以产业聚集区为平台,构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8年新增私营企业961家,个体工商户7904户,吸纳农村劳动力79.6万人。
杨建国: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城镇化规模上,新乡市有何举措?
李庆贵: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以市区为中心、长垣、桥北新区为副中心、其他县城为卫星城、重点镇为基础三级配套的市域城镇体系网络。市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89.3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00万人。在县城和重点镇开展新城杯竞赛活动,整体面貌不断改善。涌现出以起重机械和卫生材料为主的魏庄镇、丁栾镇,以商贸旅游为主的小冀镇,以水泥建材为主的孟庄镇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特色经济小城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较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杨建国:城镇化以后,如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李庆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们对农民关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等给予精心考虑。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200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市范围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全国唯一地市级试点,2008年又启动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到2010年,我们将实现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享受城市社保标准。
杨建国: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针对此,新乡有何措施?
李庆贵:2008年下半年,新乡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里的经济调控决策部署,突出投资和消费的主导拉动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投融资机制、煤电油运保障机制、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等五大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经济调控,促进工作落实。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参加的贷款风险评估制度,防止简单收贷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强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指导和监测分析,保证重点企业平稳运行,鼓励本地企业新上项目,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应对危机能力。通过狠抓经济调控,及时消除和减轻了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经济处于总体向上、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
杨建国: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庆贵: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确保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组织专门队伍狠抓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三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以加快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为重点,落实相关政策,积极促进房地产发展与消费。四是调整优化产业机构,重点培育制冷、生物医药、电池、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竞争力李。
杨建国:2006年,新乡市提出了建设“生态新乡”的目标,为此,新乡采取了那些措施?
李庆贵:一是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下发了《新乡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节能减排作为系统工作列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二是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在全部关停小造纸厂的基础上,水泥立窑生产线全部推毁炸平;一次性爆破拆除22台34.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关停任务;八个县(市)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对列入全国、全省节能计划的企业开展节能审计,挖掘节能潜力105万吨标准煤;先后有50多家企业投资6亿多元新上了一批先进的污染治理工程;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杨建国:两年多来,这些活动取得了什么效果?
李庆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可以说“生态新乡”建设效果初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年度减排任务均顺利完成,空气质量一、二级天数占全年的80%以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新亚集团、黄河畜牧奶牛小区纳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赵固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起步;目前我市的四条省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我们还完成退耕还林44.3万亩,太行山绿化12.4万亩,凤凰山森林公园初具雏形,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3.1%,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跻身全国十个森林城市。
杨建国:城市生态建设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当政府努力抓的时候会迅速好转,但是一旦松懈下来,就会前功尽弃,新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李庆贵: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狠抓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每家企业、每个项目,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排污企业和减排项目单位的监测,不断开展专项整治,狠抓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努力在五年后,森林覆盖率达到29.44%。城乡生态环境居于全省前列。
资源弱市的创新模式
杨建国:和三门峡、平顶山等等这些资源型城市相比,新乡市矿产资源比较少,对于资源弱市来讲,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李庆贵:作为非资源型城市,我们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持续发展不竭的活力源泉,因为新乡矿产资源较少,所以对创新的理解我们应该更为深刻。有媒体就曾报道新乡“新乡之新在于常新”。
杨建国:那么,新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庆贵:一是产业创新。坚持集群集约发展,注重结构优化,走出了一条非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二是科技创新。发挥高校和研发机构数量优势,强化产学研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科研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建设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努力把新乡建成“中原硅谷”,保持新乡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突破跨越崛起的体制障碍,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四是城市管理方式创新。在城市管理方面,创新性地将全市区域划分为169个网格,明确人员,明确责任,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杨建国:要保持创新的可持续性,培育创新基因,打造创新的环境也非常重要。
李庆贵:是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努力提升发展软实力,这些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弘扬 “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新乡城市精神,现在推崇首创、鼓励创新、大气包容、服务发展的人文环境十分浓厚。这就为我们城市实施“创新兴市”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杨建国:起重、防腐、冷链等产业集群的强势,让新乡在全国的产业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李庆贵: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短缺、包袱沉重的市情,咬紧牙关,苦练内功,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各项工作,强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一大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37个产业聚集区发展迅猛,新郑一体化桥头堡桥北新区初具雏形,为新乡未来发展搭建了载体、拓展了空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同时依托37个产业聚集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强化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了起重、制冷、电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机械振动、纺织等七大产业集群。
杨建国: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新乡市做了哪些工作?
李庆贵:一个是重点培育龙头。引导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趋势,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二是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做好集群内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规划定位和跟踪服务。三是创建区域品牌。编制七大产业集群国家、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培育目标,开展重点服务。四是完善服务体系。高起点作好七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基地、创业辅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和行业协会等谋划实施。
杨建国:在产业集群下一步发展中,新乡市有哪些规划?
李庆贵:我们这些产业集群目前还处于“规模小,布局散,配套性差的”发展阶段。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推进企业间重组与协作,作为全市龙头企业低成本扩张的良好机遇,作为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措施,作为提升该市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出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新乡市将用3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战略重组,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制冷、特色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煤化工五大产业中,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带动作用大、充满活力的企业集团,形成大型企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配套支撑更加有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的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一谷(冷谷)五基地”。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的快速增长。
杨建国:那么,新乡未来的城市定位是不是与此有关?
【李庆贵讲话】推荐阅读:
李庆奎书记在华电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1-26
李庆奎 党课10-23
中经会会长李庆致辞(2013-4-9)06-20
2010开学典礼讲话(教师代表讲话)07-08
讲话故事国旗下讲话稿09-01
秋国旗下讲话讲话稿(样式)07-11
培训班开班讲话-培训班开班讲话 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06-03
小学班级介绍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稿07-05
【领导讲话演讲致辞】业务培训班总结讲话05-24
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讲话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