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2024-06-11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通用5篇)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篇1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中心校八(1)班张森

组别:中学组辅导老师:刘军

邮编:464136电话:***

雷锋精神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甘于平凡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被中国人民传为佳话。每当遇到和雷锋精神相关的好人好事,大家自然而然的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活雷锋!”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做出惊人之举,怎样发扬雷锋精神呢?其实,在我们周围的平凡事件中,无不显出雷锋精神。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可以从生活中这些平凡的事学起。

向有口碑邻里学习雷锋精神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倘若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不计回报;或者,利用自己一技之长给别人解决困难,带来方便,不计报酬……别人感谢之时,也会称之为“雷锋精神”。

我家住在小镇上,有位邻居刘叔就被称为“雷锋”。刘叔是位电工,业余时间爱钻研家用电器维修、水电安装等方面的知识,是位爱动脑又爱动手的全能人才。小镇上,谁家的电视机坏了,只要吱一声,他很快就会到来,能解决的问题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么把线路板带回家修理,要么用电动车或斗车把笨重的电视机运到自己家里修理,经常累得满头大汗。镇上没有卖配件的,他就骑车或坐车去市里购买。等到把修好的电视机送回去时,却在价钱上一让再让,甚至连成本费都没有拿够。别人感谢他时,他总是说:“不值啥!谁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刘叔在车站上等车,或用斗车把邻居的电器运回送去……而他一直穿 1的那么朴素。

一些中老年人经常因为一些琐碎小事找到刘叔:张家的电灯不亮了,李家的插座坏了,王家的线路不通电了,余家的下水道堵了……刘叔总是随叫随到。经常看到他一手提着电工包,另一手掂着电钻和电线,匆匆来去。回来时,衣服上沾满了灰尘,上衣经常湿透了,贴在皮肤上,呈半透明状。干这些活时,刘叔重来不要钱。有时连口茶都不喝,甚至还搭进去一个灯头、一个插座,或一段电线。得到的只是一声感谢,一个“刘师傅”的美名。邻居们在一起谈论他时,不约而同的说他是个好人,是个学雷锋的榜样。

刘叔这种乐于助人、不计回报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他是在平凡之中表现出雷锋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中学生学习的。我们虽然没有特长,但是,也可以从其它平凡的事情中体验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假期中,我们可以帮助老人买些日用品,或者经常看望亲人不在身边的老人,或者帮人看看孩子,或者帮助一些家长辅导一下孩子的学习……这些会慢慢培养出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在学校的班级之中学习雷锋精神

班集体相当于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位同学,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肩负着维护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把自己当作班级的“螺丝钉”,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有的同学不因为自己的喜好和一时冲动,干出损害班集体荣誉的事情。有的同学拾到别人丢失的财物及时上交,为失主着想,为班级添光。有的同学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义务劳动,为班级和学校争光。还记得我们班帮学校布置会场、帮运动会整理场地时,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后,同学们是多么的高兴吗?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班级中的同学有困难,有的同学主动帮助,也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对于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其他同学在他们困难时尽能力捐上自己的一点心意,给同学以温暖。天气变了,有的同学主动把自己多余的衣服借给没带够衣服的同学穿。有的同学主动把自己多余的钱借给一些缺钱的同学,以解燃眉之急。这些,都是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得王彬同学的脚被开水烫伤后的那一个月里,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劲头真令人佩服。男生们自发分成小组,在教室、寝室和厕所间把他架来扶去,帮他买饭买水。个个男生虽然辛苦,但劲头十足,毫无怨言,让王彬的家长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不是雷锋精神吗?

只要经常以班级体的荣誉为重,热心参与班集体的有益活动中,并且多向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能体味雷锋精神号召力。

在献爱心活动之中学习雷锋精神

每年都有一些慈善募捐和献爱心活动,帮助灾区人民和贫困地区的人民,帮助我们身边的困难家庭。在这些活动中,有些同学总会拿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捐款,献一份爱心。他们要么拿出部分压岁钱,要么拿出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要么拿出自己节省下没必要花费的钱,都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

记得那次给爱心基金捐款,大多数同学都捐三元左右,我们班的有几位同学捐了十多元。看看这几位同学的家庭条件并不是最好的,平时生活也很节俭,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是乐于助人的精神,是舍己为人精神鼓舞着他们,这也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我们可以向这些同学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处处想

想别人的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我们也可以以这些乐于助人的同学为鉴,激励自己学习他们身上的雷锋精神。

以上是我们作为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的几个方面,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处处有雷锋精神的缩影。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发现其中某个侧面的雷锋精神,并且以此为学习的榜样,认真学习,我们就能把雷锋精神发扬好,传播好,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篇2

一、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 科学教师常常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这种就知识到知识的引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不大。现在的学生进入课堂已不再是一无所知,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教师应当利用学生这些生活经验与感受,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例如, 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几个问题:学校每年举行班级间拔河比赛, 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改变哪些因素可以增大获胜的机会?具体该怎么做?在“探究铁为什么会生锈”新课教学中, 以日常生活中洗好的铁锅第二天早上会发现红色物质这一现象引入, 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红色物质是什么?产生红色物质的条件是什么?又如在“燃烧的条件”的新课教学中, 以生活中有时高温的油锅没有点火也能着火这一现象引入并提出问题:高温的油锅为什么没有点火也能着火?油锅着火怎样扑灭?……引出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事例。这些事例会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学生对此往往抱着浓厚的兴趣, 都想解开大自然蕴藏的一切秘密。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素材, 在课堂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运用生活事例, 促进学生对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

对学生来说, 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经验是一种最直接的感知, 它们能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所学科学知识, 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

例如, 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诸如吸管吸饮料、带吸盘的挂钩、带吸盘的玻璃茶几等实例。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活学生头脑中对大气压原有的认识。又如, 在“分子热运动”新课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如一滴香水可以弥漫整个房间;白糖在热水中要比冷水中溶解得快;墙角堆着的煤会使墙角变黑等, 帮助学生感悟到分子真的是存在的, 是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在“力的三要素”教学时, 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开门的现象, 调动学生头脑中与力的三要素相关的体验感受, 并结合实验, 再进行抽象概括。这些来自于生活的事例都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不可思议, 由此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解释身边现象, 运用认知冲突实现知识的建构

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性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 辩证思维不发达, 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往往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的前概念是学生长期经验的积累, 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 可谓根深蒂固、顽固不化。当代教学理论指出, 对于错误前概念的教学, 首先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然后设计矛盾性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促使学生对原有的观念产生动摇并做出某种调整, 以解决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冲突, 最后建构对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例如, 在学习昆虫的呼吸之前, 有很多学生认为:昆虫像人一样需要吸进氧气, 放出二氧化碳, 其呼吸器官的开口处也应和人一样在头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分别做不同的观察小实验:让一位学生将蝗虫的头部浸在水中, 另一学生将蝗虫的腹部浸在水中若干分钟, 看看哪只蝗虫会被淹死。最终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腹部浸在水中的蝗虫死掉了, 为什么?这时老师才让学生探究蝗虫气门的分布, 让他们仔细观察并体会蝗虫的腹部不断交替膨胀和缩小是在呼吸。

通过创设这种认知冲突情境, 知识进入学生的头脑中会更加深刻, 而且不用专门记忆, 就会记得很准确、很牢固。学生在生活中凭直觉和不够严密的概括形成了原始的认知结构, 教师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的不一致, 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这样, 通过与学生对话交流, 揭露学生的错误,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而真正实现新知识建构的有效性。

四、运用生活经验, 类比迁移并同化抽象的科学知识

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 (靶问题) 时, 往往会想起过去已经解决的与此相似的问题 (源问题) , 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 这一问题解决策略被称之为类比迁移[2]。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新事物与旧事物进行类比, 激活和运用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和方法, 以此来同化抽象的新知识和解决棘手的新问题。例如, 比值法是定义许多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在学习速度、密度、压强、热量、比热容等物理量时, 均采用了这种方法。但在学习比热容的概念时, 许多学生对定义中为什么要同时满足“每千克”和“温度上升1℃”这两个条件感到难以理解。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首先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及物质的种类都有关系。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要求学生回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并把这种方法类比迁移到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问,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应保证几个量不变?学生会回答:“应保证两个量不变, 看第三个。”教师再问, 那比热容应怎样定义?学生回答:“可以保持物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不变, 比吸收的热量;还可以保持物体的质量及吸收的热量不变, 比升高的温度;还可以保持物体升高的温度及吸收的热量不变, 比质量。”教师总结:科学中为什么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定义呢?这是因为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大, 比热容也越大;反之, 采用比升高的温度或比质量的方法, 会得出温度升高得越高或质量越大, 比热容越小, 这不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经过这样的类比, 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

五、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巩固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运用科学概念、规律及原理来分析、解释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是学习从认识到行动的过程, 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见现象说理”的水平, 更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拉近了科学与生产生活的距离。平时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科学原理对身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

如用电学知识解释夏季用电高峰为什么电灯较暗, 功率较大的电器启动时为什么灯要暗一下;用光学知识解释汽车在夜间行驶为什么车内不开灯, 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通常都不直立, 电冰箱后面为什么涂成黑色;用酸碱盐知识解释吃鱼时被鱼刺卡住为什么要吃酸醋, 被野蜂刺蜇后为什么要涂些碱性的物质等。在科学教学中, 要经常性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 要努力体现“科学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问题的敏感性, 使掌握的科学知识灵活内化。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表明,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学生生活感受与体验,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赋予知识的学习具有生活的意义,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其次, 科学教学联系生活能够拉近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亲近感, 使之感受到科学的巨大力量, 产生追求科学的信念和学习科学的动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强烈愿望, 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审视生活、理解生活和改善生活。所以, 科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篇3

面对如此的指责、批判甚至“误尽苍生”的严厉判决。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心有不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認:语文教学存在的迷茫实在太多。一百年的语文发展史,就是语文学利一性质的争论史,就是教学目的的变换史,就是课堂教学技术的翻新史。甚至时至今日,人们对语文学科到底是什么的認识,也只是一个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旁敲侧击,形同虚设的解释(还不算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虽然许多专家因为找到“最接近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而群情激奋,言辞灼灼,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个定义的有和无并无多大实在意义。因为,没有哪个学科不是因人的生活需要而诞生,因而不具有工具性;也没有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不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的争论早已有之,只是一个谁唱主角谁唱配角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各执一辞”教师们早已耳熟能详,它们的“握手言和”也并不能结束语文教学的摇摆不定和顾此失彼。

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语文教学必须依赖语言、文字。但是,却很少有人深究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语言文字,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和语文学习的成果评价标准是什么。因而对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总是囿于“语文”这个圈子出不去,总是身在“语文”谈语文。

然而,教师们需要的是一个明确、肯定、易于操作的回答——语文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语文就是生活,是生活的语言呈现,是生活的文字定格。语文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享受生活——读、听;就是教会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记录、描绘、展望生活——写、说。这样的回答也许显得幼稚、可笑,但它可能会使语文教学走上一条简单之路,使语文教学不再显得那么深奥、复杂。

我们都不会否認这样一个事实。小学生在上学前语文学习的成果可以称得上是“惊人”,从出生到学前的六年里,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障碍。只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间比较短,生活的内容比较少,生活的范围比较窄,才让成人们感。觉到他们的“无知”和“幼稚”。可是上学以后呢?我们也不能说他们没有语文学习的成果,但是其成果与学前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就是这微乎其微的成果,也还包括了更多的内容是在生活中习得的。

可以这么说,在语文中没有生活内容以外的东西,在生活中也没有语文不能涉及的领域。没有生活便没有了语文存在的意义,没有生活就没有了语文学习的原始动力,没有生活就没有了语文学习成果的考察标准。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遗憾的是,先哲们的这些发现,只是被我们当成口号,只是被我们当成了展示自己理论水平的说辞。语文教学之所以还挣扎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泥沼,就在于人们把语文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原本是生活需要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学科需要”(应试需要)的语文学习,把生活中可以自然习得的语言文字规定为远离生活的语文知识,把充满情趣的语文生活变成了生活以外的精神负担。

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一切被人类所接触、所意识到的内容,是指语文学科能涉及到的一切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有的学科教育也都是生活教育,它们也的确是语文学科所要学习和所要记录的生活内容。但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性”和其他学科的“非语言文字性”。非语文学科是通过语言文字学习某一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也就是学习生活内容的专门领域;而语文学科是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和再现生活的全部内容。非语文学科只是凭借语言文字学习需要学习的生活内容,而语文学科不光要凭借语言文字学习生活内容,还要凭借语言文字把所学的生活内容记录和表达出来,最后还要凭借生活内容去反观语言文字对生活内容的理解、描述、预测是否准确、生动、形象。

当我们真正認可了“语文就是生活”这一命题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的种种争议已不复存在,评价语文学习(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是生活,而不是只是语言规则。

让我们试着用“语文就是生活”的思维方式,再回过头来审视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现象。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就是生活,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凭生活的需要学语文。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过程和要求。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文学性也好,思想性也好……无一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只顾其一,不及其余就不是完整的生活。

关于形式和内容——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关注内容,就是学习生活,就是学习透过语言文字(一种很重要的認识世界、認识自我的方法)懂得如何生活:语言文字是生活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关注这个形式就是学习表现生活、表达感受的语言和表述方法。

关于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凭借,是过去的、外地的、他人的生活片段、生活感受、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记录和介绍。重视价值取向,就是重视对学生正确的生活引导;重视取材范围,就是重视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重视语言质量,就是重视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重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教材是生活的例子,语文教学既要通过“教教材”,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又要“用教材教”’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应对生活、开创生活的实际能力。

关于阅读心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只是教师,学生也只不是学生,他们同是生活情境中的伙伴。相对于文本而言,他们又同是课文作者、文中人物的交流对象。生活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对课文细节的研读(如对字、词、句的咀嚼),是用心体会生活、关注他人感受的需要。朗读是“替”作者或文中主人公介绍事件、表达情感,也是倾泻自己在这段生活(课文所描述的生活片段)中的情感体验。背诵课文,当然是积累描述生活的规范语言,提高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应该是对生活事例、生活体验、生活原理和生活技巧的积累。

关于语言训练——无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识记、理解、积累和运用,同时也是对生活现象的识记、生活内容的理解、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活方法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学中不提倡“纯语言”训练。事实上,生活中也没有“纯”语言文字。语言训练必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哪怕是低年级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如苏教版教材中拼音部分的“情境图”“语境歌”,识字教学里的“词串识字”“韵文识字”“转转盘识字”等,都是在创设语文学习的生活情境。再如语言运用里的“造句(说话、写话)”训练,应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个词还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还有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这个词表达”“这样的意思(或感情),我们还可以用哪种说法表达出来”。创设生活情境,就是为了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眼前语言文字挂起钩来,此谓理解;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理解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语文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人们的一种生活需要,有了需要学习也就不再是负担。

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因为我们認可语文就是生活,因此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生活化的。当你走进教室,你就进入了文本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你的语言和其中的情感就应该和将要经历的那段“生活”相一致。生活是自然、真实、本色的,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鲜活、本真的生活语言,教师不光要杜绝内容上的虚假、浮夸和伪圣,也要杜绝语气上的拿腔捏调。只有这样,才能教育我们的学生用真实的方式说话,用生活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篇4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呼唤雷锋精神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颗螺丝钉,虽然他一生短暂,但精神永存!

有人说:“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人人都在为自己着想,谁还会想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当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却没有人扶你;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出声;当你需要帮助,却没有人愿意帮你,在座的你,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万分难受。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去扶你,去帮你,你是喝令他走,还是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雷锋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雷锋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已经过时,可是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不是更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吗?戴红领巾的孩子在寻找雷锋,挤公共汽车的.老爷爷、老奶奶在怀念雷锋。人人都希望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在平凡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篇5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课的一开始,许贻亮老师择取了学生调查的一组数据:(1)六年1班有13位同学近视,近视率约25%。(2)红星小学今年植树棵数是去年的120%。(3)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面积的7.1%,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许贻亮老师在新授课时围绕以解决投篮比赛“派谁去”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进行新知的学习,为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鲜活的生活素材;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后,许老师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例子进行交流,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在小结时,让学生分别用两个百分数来表示自己上课前和上课后对百分数的认识程度。许老师通过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解释具体的百分数的意义,即可帮助他们加深新知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以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识。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在分辨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时,许贻亮老师出示:(1)去年“5.12地震”中,北川县房屋倒塌约占60/100。

(2)买来的小树苗高度大约是60/100米。然后以问题“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为引导,通过比较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择取的汶川地震中的现实信息,引导学生对“地震中,北川县房屋倒塌约占60/100的情境进行想象,再通过播放录相,让学生对比一年前的北川和今天的北川变化,以百分数的知识为载体,渗透积极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思想教育。

上一篇:与光赛跑作文下一篇:盼望第一场雪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