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精选11篇)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篇1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即墨市 大信中学
王珍娟
2010.4.12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
每当我举步走向讲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泛起阵阵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讲台上,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青春焕发了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如果说我们的爱是为了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那么,我们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
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古有孔孟,今有我们,“一碗粥、一杯水”足矣;“一枝笔、一本书”乐也。为人师表,无尚光荣,我们甘用物质的清贫换取精神的富有,我们无怨无悔守着这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清淡,奉上爱心一片。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守候我们心中的是那盏希望之灯,尤如追日的夸父永不言累,恰似开弓离弦的利箭永不返悔。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授知识。而事实上,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习怎样做人,所以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老师就扮演起了为人师、为人母、为人父的多重角色。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辛勤挥酒智慧的甘霖、启蒙着混沌的种子。我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我们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绪点化掉多少差生心中的冰结;我们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激励又扬起多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帆。可以
说,在生命的旅途上,家长把学生引上人生之路,而老师则担负起把学生扶上马又送一程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一帆风顺,万籁俱寂时,在桌前与灯火相辉映的是我们!晨雾朦胧时,在晓风残月中踏醒校园的又是我们。我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们用恩师赐予我们的能量去点燃学生的希望。我们要用这希望之火去陪伴我们培育过的学生,让他们用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的知识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世间的坎坎坷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孕育着圣洁和伟大。老师,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工程师,是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设计者,是英雄豪杰、伟人奇才的雕塑家。我们曾经都是学生,我们曾经都有过“寸草难报三春晖”的情怀。今天我们的荣誉章上,映衬着多少老师当年辛勤耕耘的身影,折射着多少老师无私奉献的光华。而今天,学生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为之雀跃;学生们若有一点点失误,我们又有多少痛惜。
桃花潭水深千尺,哪及恩师培育情。人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给予学生的财富是永恒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忘培育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更珍惜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职业,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我们愿俯下身子、虚心学习、尽其全力、融汇贯通。让我们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们的向往,更是老师们的希翼,我们不需要学生给予我们任何的物质报答,我们只要他们那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我们只要那若干
年后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是小草就让它去装点大地,是大树就让它长成栋梁之树!从教数十年之后,也许我们会感到疲倦,也许我们曾经踌躇满志,也许我们永远默默无闻,但我们只要把平凡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用心血与汗水去浇注祖国的花朵,那么,我们就会在这壮丽的事业中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篇2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塑造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对“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历史变迁和普通劳动者命运进行刻画的史诗性作品, 路遥在书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他们向读者展示了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
一、个性色彩浓重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世界》带有强烈的自叙传色彩, 路遥极力打造一个平凡的世界, 小说却尽情展示了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 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 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生活。只有塑造出有独特完整个性与体现特定历史时代有本质意义的典型性格, 才能反映一定时代的民族特性和精神诉求。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就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 且均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 从路遥着力塑造的三类形象来看:
第一, 昂扬不屈的创业者。其代表是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孙少安是农民的儿子, 他十三岁读完高小时回家务农, 毅然选择帮助父亲扶持他们光景凄惨的家庭。他知识不多, 但不保守, 更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突破生活障碍的勇气, 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 在砖厂“红火——破产——复兴”过程中, 孙少安, 作为一个农民, 靠辛勤的劳动靠坚强实现了自己的生活理想, 在整个时代里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创业者中另一位代表是孙少平。综观整部小说, 主人公孙少平走过的路是坎坷崎岖而又布满荆棘的, 学生时代缺吃少穿, 毕业后又独自外出闯荡, 尝尽苦楚。如果留在双水村, 他就可以在大哥的砖厂里工作, 过着稳定的生活, 但他脱离了农村, “从生活的局限中解脱出来, 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 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他的人生始终奉行“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 肯定比轻易而取得来的更有滋味”的原则, 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意识的碰撞下, 他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 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是一个真正为自己活的人。
第二, 乡村生活的固守者。《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 孙玉厚、孙玉亭兄弟是典型的代表。同样是固守乡村的生活, 兄弟二人却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
孙玉厚是老一代农民的典型代表, 他有着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 年轻时尽力供弟弟上学成家, 克尽兄长之责, 又极力支撑儿女上学、创业, 还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乡邻。虽然他思想开明, 对自己的角色有着清醒的认识, 无论是作为父亲、兄长、还是乡邻, 他的言谈举止, 都是站在“利他”的立场上, 但他从未想过离开农村, 是一个乡村生活的固守者。
孙玉亭也是乡村生活的固守者, 但在他身上已很难寻到老一辈农民的美德。接受完文化知识熏陶的他, 最终选择回到双水村, 在“大队党支部委员、农田基建队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这三大职务中, 获得自己的满足。他总是饿着肚子、拖着破鞋, 尽管家徒四壁, 他却享受着精神上的快乐。
第三是交叉地带的陪衬者, 仅以田润叶为例。润叶是抉择于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农村知识分子的典型, 她贤惠善良, 一直深爱着孙少安, 当少安结婚后, 她仍深陷爱情的泥沼。为了报恩, 她答应嫁给李向前, 可就在答应的刹那, 她便心生悔恨, 在自由与社会舆论、伦理道德的冲突中, 她选择了逃离。直到向前发生车祸, 她才放弃了那份青春的痴情, 逐渐找到了平淡的幸福。打破自己精神枷锁的那一刻, 润叶终于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她是幸福的, 却是值得同情的。
二、矛盾冲突中人性的完善
《平凡的世界》中, 路遥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他让自己的人物在现实中生活, 经历过生活的磨砺, 才能去传达他的理想, 展现他理想中的完美人性。作品看起来写的是一些普通的事情, 而实际从总体上构筑了一个充满拼搏和抗争的艺术世界, 人物形象在人格、情感上不断升华, 实现了自我的完善。
第一, 自尊自信、宽厚坦荡、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 在苦难中长大, 穿的衣衫褴褛, 吃的是黑面馍, 他虽然也渴望能有好些的生活条件, 但他明白自己的家庭已经在艰难的供给, 所以, 他没有抱怨物质上的贫乏, 在书本中寻得精神上的满足。侯玉英的告发, “相好”郝红梅的另攀高枝, 这些曾使他内心极度痛苦, 但他们遭遇不幸时, 少平不计前嫌, 冒着生命危险扑入洪水中抢救侯玉英, 挽救郝红梅的灵魂和前途, 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足以让我们仰视。毕业后外出闯荡, 做小工、背石头, 承受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打击, 进入煤矿面对的又是极高强度、极其危险的工作和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 但他从未放弃读书学习。他有一种自卑心理, 但他却敢于面对, 善于调节自己, 在强烈的自卑中萌生出强烈的自尊。
第二, 相互扶持、无私忘我的亲情。《平凡的世界》最打动人的就是那份亲情暖流, 孙玉厚为了家庭和亲人, 一辈子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少安十三岁时便自己放弃读书的机会, 对父亲说, “咱们两个人劳动, 一定要把少平和兰香的书供成”, 或许我们没有机会体会那份放弃时的痛苦, 却可以深刻的体会那种矛盾。少平外出打工, 每次回家把挣来的钱全部交给家中, 每月要给妹妹寄钱, 却不惜让自己流落街头、忍饥挨饿, 他们对亲人爱的那么无私, 让人震撼。他们并非不懂得对自己好一点, 只是身上的责任和强烈的亲情, 已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
三、从整体着笔, 刻画圆满人物性格
第一, 作者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圆形人物, 刻画劳动者复杂矛盾、内蕴丰富的性格特征。“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 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 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人物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 其中的人物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个性层次, 路遥在《写作是心灵的需要》一文中谈到, “文学是反映人物的, 人物的世界是复杂的, 好人也会犯错误, 而某些艺术品将人物写的高大完美而无缺陷, 这种人物其实是不存在的”。因此, 真正的人必然是一个闪烁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 它容量大, 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第二, 综观全文, 在众多人物中, 完美性格与恶劣性格构成了整体的圆满。同样是年轻的一代, 金富靠偷窃成为了“经济暴发户”, 无疑, 作为反面人物的代表, 他的存在为这个平凡的世界增添了更强烈的真实性, 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圆满。
四、结语
《平凡的世界》尊重生活的多义性和完整性, 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性格, 既认识到孙氏兄弟坚强奋斗的一面, 又看到他们性格中的狭隘面。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复杂层次的描绘, 表现人物成长的过程, 在重重矛盾冲突中真实展现人物性格, 刻画一批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路遥尊重生活的真实, 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足以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2]戴智辉.浅析《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形象特征[J].世纪桥, 2010, (5) .
平凡的事业精彩的人生 篇3
一、自身端正 育人有成
胡彦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主抓学校德育工作。他思想进步,爱岗敬业,积极乐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和力。工作中,他一直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胡彦峰在工作中牢记两个字——责任。他身先士卒,严于律己。打开他的教师考勤簿,从未有过病假事假;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到校后的情况,为了给全校教师做好示范,担任副校长以来,只要不外出开会,只要学生不放假,胡彦峰始终坚持早来晚走。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在地平线,迎着朝霞站在校门迎接学生到校,晚上当落日的余晖洒满校园时,又站在校门旁目送学生们渐渐离去,这一切让他感到如此的踏实,几乎成了他无法更改的习惯,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人们感受到胡彦峰“不做惊天动地事,平常才能见真心”的务实作风;人们领略了“言正不如身正,身正方可服人”的人格魅力。
二、潜心奋斗 贯彻始终
在胡彦峰任职期间突出两个字——奋斗。多次工作调动,那是因为组织的需要,他毫无怨言。在他看来,每一次地域的变动和工作的变化,对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都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越是新的工作环境越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越是能够学到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开拓新视野,挖掘新潜能。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是组织上对自己的锻炼、思想的考验、综合能力的实际“拉练”。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广泛地接触群众。群众的心声和要求才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晴雨表”;勤政廉政,以诚待人,以绩感人,扎实工作,教师才能拥护,事业才能成功。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严格自律,工作不干便罢,干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干好,深得领导的认可,并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自身提高上实践两个字——学习。胡彦峰十分重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够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先后5次去省外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2009年8月进京参加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受益匪浅。那次学习使他自身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博览群书,勤学不辍,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已成为他的习惯。他的笔记种类多,有阅读摘抄、理解和感悟等。十几年来,他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素质专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并担任《全国校园影响力作文选集》编委会主任,《中华小状元文集》和《魅力之星全国文学新苗作文选》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现代教师》杂志编委,撰写的论文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发表。
三、以人为本 带动创新
胡彦峰在育人管理中发挥两个字——创新。德育工作确立了“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实践为本、整体育人、突出个性、彰显特长”为办学理念,在学生中倡导“乐学、善思、求异、创新”的学风,提出了以“五种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育人模式。把党史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连珠成线。让每颗珠子发出它的光亮,让“五种教育”成为吸引学生的磁石,成为影响和带动学生阳光健康成长的一道神奇光环。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积极为孩子搭设认知的平台,引导孩子们追寻“五种教育”,践行“五种教育”。使“五种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的生活里。胡彦峰还利用班队会,晨会,组织全校学生学习三字经、学古诗、背成语、诵名言名句,使学生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操。十几年的德育管理工作中,他尽情地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他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tī)透的美玉,都值得去欣赏。
在無私奉献中体现两个字——美德。胡彦峰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他以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学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经常对留守儿童,思想有波动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谈心。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萌芽,做到早发现,早矫正,不给教育工作留下空档。他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让心灵的对话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受到了家长的赞赏和学生们的好评。
四、辛勤浇灌 终得硕果
胡彦峰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荣誉。他先后被评为肇(zhào)东市教育系统劳模、教育先进工作者、市十佳青年、市青年孝星、市优秀政协委员,还被评为绥化市优秀教师、绥化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绥化市实验教学优秀教师、绥化市支持团队工作好校长、绥化市首届优秀人才、绥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绥化市德育能手、绥化市十佳师德标兵、绥化市美德优秀教师、绥化市体育先进工作者,荣获省家教先进工作者、省创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中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黑龙江选区园丁奖、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个人,荣获全国素质教育模范校长、全国科研优秀教师、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等多项荣誉。
平凡的事业闪光的人生 篇4
平凡的事业 闪光的人生平凡的事业闪光的人生 昨晚观看的江苏如皋邮政局“爱心邮路”的先进事迹,受益匪浅,最值得感叹的是那一连串的数字:137名邮递员平均每天骑车70公里,一年走过万公里,年时间,行程28002800公里。每人相当于走完个长征,或者绕地球圈……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心邮路”的真正价值又怎能是几串数字可以再现的呢?因为这穿越血缘的爱,通向216名老人的心灵深处,这是他们在平凡的事业上用心创造的奇迹。是他们崇高思想境界的表现。而我也许正是这些数据让我真正读懂了这人世间无私的爱,世
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自我牺牲。
市邮政局局长王飞云同志说得好:“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大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大分量;因为爱的付出,‘爱心邮路’赢得了群众的情感认同。”也许乡邮们觉得,他们自己只是对孤寡老人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关爱,然而他们这些看似平凡的行动,恰恰正忠实地履行了邮政系统的社会责任;也许乡邮们觉得,他们自己只尽了一份做人的本份,然而他们这些看似平凡的行为,呼唤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无价的爱,毕竟一个人的人生是短暂的。爱也是完美的,爱是无瑕的,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充满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我们应该将这份爱传递给别
人,让别人也感受到爱的温暖。显示我们高尚的情操。
当一个人需要关怀,需要别人向他伸出援手,却没人理睬他,他有多痛苦,就算你家财万贯,事业有成,有着天使的脸孔,却不愿为一些需要一点点帮助的人送出关怀,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帮助,能够给需要关爱的人一点帮助,是快乐的。我们的世界需要爱,有爱让人不再觉得世界冷漠,让人不觉得孤单,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期待,世界充满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世界。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一个人的心中充满爱,他的人生就是美丽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陈昭斌一个人的自发行为,迅速转变为名乡邮员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就像一股股春风,吹遍如皋的每一个村镇角落:从简单送报送知识,到代写书信邮寄,从担水洗刷到求医问诊、修理农具、助耕、传递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篇5
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英雄,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承载着一个社会对理想人格的美好憧憬,是民族的历史符号,是国家的精神象征。英雄站在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以血肉之躯铸就时代精神丰碑。他们有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有的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有的赴汤蹈火、舍身取义,有的隐姓埋名、奉献一生……无论是在战乱动荡之时,还是在和平发展之时,总有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正是无数英雄群星的光辉闪耀,照亮了历史前行的黑夜,书写了一篇篇历史精彩华章。
英雄烈士,是民族精神化身,是时代发展脊梁,浓缩着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体现着社会主流的价值追求。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是英雄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英雄烈士装点了灿烂星空,英雄烈士美化了大好河山,英雄烈士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英雄先烈不容亵渎!令人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建立功勋表彰制度、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举行英雄纪念仪式,惩治别有用心的造谣者、抹黑者,有力维护了英雄烈士名誉和捍卫了历史正义。今天,我们缅怀英雄烈士,就是要以英雄为榜样,自觉敬仰英雄人物,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扎实践行英雄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团结拼搏,奋力谱写新时代伟大事业壮丽诗篇。
我们要强化感情认同,自觉敬仰英雄人物。在仰望英雄先进事迹之时,荡涤自我灵魂,从具体的历史的环境出发,尊重英雄过往,增强对英雄的内在感情,投入到新时代英雄“保卫战”之中,带头遵守烈士保护法,热爱英雄、崇敬英雄、捍卫英雄,坚决反对唱衰英雄、恶搞英雄、侮辱英雄的错误言行,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英雄烈士光辉形象。
我们要强化思想认同,自觉弘扬英雄精神。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学习英雄烈士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找准自身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坐标,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恪守初心,对党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远心向党,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们要强化使命认同,扎实践行英雄遗志。要传承英雄先烈基因,争做英雄,积极向英雄看齐,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把英雄烈士的精神和遗志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作为我们永远的奋斗目标,锤炼过硬本领,敢于攻坚克难,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爱国者、奉献者、创业者、建设者,努力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勇敢前进。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价值 篇6
如今的社会已是在不断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是一个人才群集的年代。然而在众多人才群中,还会有谁去留意我们身边的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呢?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伴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们走在马路的人行街道上,呼吸着被大地滋润过的新鲜空气。街道两旁除了来来往往的“白
领”“蓝领”之外,我们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身着着褐色的工作服,任劳任怨的,默默地工作着„„我们可以看到宽广的马路上似乎被来往的车辆无数遍的“摧残”着,一堆堆泥土无奈的留在了马路中央或两旁,这时你便会看到一位位象征着城市洁净的“使者们”井井有条地走过来,熟练的运用着几乎朝夕相伴的工具——-扫把,把这一堆堆泥土扫入垃圾车中,这样的人儿天天行驶在马路两旁,时时刻刻巡视着,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作着微薄的“贡献”,而这样的人儿几乎我们天天都能够看得到,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用正眼去看一眼他们呢?似乎他们也有太多的苦说不出,但他们为了那微薄的收入,暂且忍一忍也罢!但是,我们决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城市的环境不正是有了他们才变得更加吗?他们的人生是平凡的,但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献。
同样,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崭新的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在这背后,我们是否想过那些不分昼夜将这些“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建筑工人们呢?他们可能每天都得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每一项任务。可是任务完成后的光荣全部都用那些微薄的收入给冲淡了。也许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胜者称王,败者为寇。可是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建筑物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在这背后付出的建筑工人们,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杰作”而感到惊讶!也许他们的工作没有工程师那样的头衔有气魄,但是他们的工作铸就了我们城市的“辉煌”所以,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而感到赞叹!他们的人生同样是平凡的,但他们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献!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篇7
先给学生一个信服的理由去看《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或者影视剧。
90后的年轻人大都是“手机控”, 很少有人看小说, 更别说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了。因此, 要准备好功课, 说服学生主动去看, 可以先借几个“高、大、上”的理由, 比如理由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力荐这本书, 他这么写道:曾经,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 《平凡的世界》是无数人的精神食粮, 他们借助着孙少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奋斗、拼搏, 追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今, 在这个富足幸福的时代, 依然有很多人喜爱它。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是年轻人所需要的, 不论在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理由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其也进行了如下报道: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细腻的手法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著小说的时代背景、社会形势、家族矛盾、陕北农民生生不息的奋斗经历, 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真实的生活习俗, 构成了一幅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是一部平凡人对抗苦难的正能量史诗。据说连百忙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该剧都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再来个比较现实的理由:看《平凡的世界》, 在课堂和学生分享心得, 就是德育学科过程性评价成绩, 写好心得体会, 也可以作为考试成绩。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 在课堂上随着学生交流作品里头感人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 一小部分人也逐渐被感染, 也主动去阅读或欣赏了。
学生愿意去看作品时, 教师就要随着授课内容的推移, 在课堂上、在课外生活中, 通过学习群、朋友圈和学生分享作品, 感悟平凡的人生。
分享之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中国, 在土地贫瘠的西北, 生活的艰难是现在的90后孩子难以想象的, 孙氏两兄弟的家庭是这样的:家里的光景现在已经临近崩溃, 有位年近80半瘫在炕上的老祖母;父母亲也是差不多花甲之年, 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升入了初中, 吃穿用都增加了;还有个不务正业的姐夫, 生了两个小孩, 常常过来“蹭吃”……一句话:穷困潦倒。因为“穷困潦倒的家庭状况”这客观实际决定了孙少安作为长子的应尽责任, 13岁上完五年级就被迫无奈辍学了, 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虽然孙少安很聪明, 小学期间是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好学生, 在同学、老师乃至同村人的印象中是棵好苗子, 但他知道自己只属于荒凉而又贫瘠的黄土地, 都市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梦。“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 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 这不是宿命, 而是无法超越的客观条件。”孙少安很坦然地面对客观实际。他深刻地意识到,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 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孙少安根据客观实际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队长到村长, 从潦倒的家庭到最后带领全村人致富, 验证了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是走好人生之路的前提。每个人都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 都要受到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人生总有一条适合自己走的大道。青年学生要向孙少安一样立足于现实性, 更要着眼可能性, 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分享之二:用辩证的观点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 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事物的正反面都有不同的意义, 都是处在永恒的变换之中,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 而积极的心态是人生发展的巨大引擎, 它会给人信心和力量。这个哲学原理在孙少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孙少安知道他作为长子、父亲、队长, 他的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如山的, 面对种种困境, 他充满理想, 尽管经历了磨难, 但他依旧仰望星空、寻找希望, 从生活中执着思考未来, 在平凡中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双水村, 国家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 分别是承包到组和包干到户, 大家疑问重重, 孙少安就给大家分析利弊, 用辩证的观点告诉大家实行责任制肯定利大于弊, 大家听了忠厚实诚的孙少安的意见, 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孙少安虽然只是个农民, 但他深谙为人处世的真谛, 用淳朴的人生哲学, 给自己、给村民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作品里, 类似例子很多。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过着平凡的生活, 正是因为平凡才最真, 才能淡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才能知难而进。青年学生要向孙少安学习,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思考人生, 积极探索, 敢于冒险, 即使失败了也有勇气重新面对生活。
分享之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孙少安做梦都想摆脱贫困, 可那贫瘠的土地就算他累死累活地苦耕, 最多也只能让家人勉强填饱肚子。他把一家人辛苦攒下来的二千五百块媳妇本来要箍几孔新窑洞的钱, 偷偷挪用办砖厂, 最后成了双水村的第一个能人。是什么让孙少安敢这样闯?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孙少安在城里打工拉砖的时候, 看见到处搞建筑, 砖瓦一直是紧缺材料, 有多少能卖多少。他当时就想过, 要是能开个砖厂烧砖窑, 一年下来肯定能赚不少钱。这来自于他亲身实践中的认识使他破釜沉舟, 坚定自己的抉择。即使在后来由于烧砖师傅的失误, 所有千辛万苦烧制的成品砖成了废品, 造成了孙少安的破产, 他都没有被困难吓倒, 毅然到处凑钱, 东山再起!孙少安的成功也是个典型的创业案例, 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 让学生学习孙少安在劳动实践中提高认识, 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很有现实意义。
分享之四: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成长的源泉和动力, 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能点燃人的激情, 催人奋进。中职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不少人没有学习目标, 盲目地游荡, 延续下去就会蹉跎一生。其实他们所谓的“打击”和孙少安、孙少平比较, 简直不值一提了。当主人公孙少平面对困境, 差点迷失自己时, 他遇到了人生的知己———田晓霞。田晓霞告诉孙少平“只有永不遏止地奋斗, 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 也是壮丽地凋谢”。孙少平答应田晓霞, 他会永不遏止地奋斗。他刻苦学习, 胸怀远大理想, 他上不起大学, 但他立志要走出双水村!终于在大牙弯煤矿新工人入职考试中, 孙少平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正式的煤炭工人, 大牙湾煤矿条件恶劣, 又脏又黑, 所有人都失望至极;孙少平却觉得这是一个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地方, 一个令人振奋的生活大舞台。许多人忍受不了艰苦的工作, 逃跑了;孙少平却没有动摇, 他看到这里好的一面:不愁吃, 不愁穿, 工资高。闲暇之余, 难以遏制的求知欲, 他看书、写作, 渴望了解外部的世界, 通过读书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 跟自己的自卑斗争!他后来又光荣地当上了煤矿工人, 当上了工段长, 成了模范。中职学生也要跳出中考失利的阴影, 要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起“人人皆可成才”的成才观。
分享之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平凡的世界》通篇故事告诉我们, 只有在劳动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职校学生是动手的技能型人才, 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如何对待劳动, 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人生没有不劳而获, 如今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人都想不劳而获, 毛主席说过, “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而获开始的”, 劳动体现了人的一般本质, 同时又不断提升着人的各方面能力。孙少平在井下当矿工时, 感慨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 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 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他觉得劳动在那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 更是自身的需要, 他认为甚至“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孙少安的人生价值就很有意义, 他18岁就因为精明强悍和肯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 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他面对种种逆境, 舍小家、顾大家, 想方设法带领全村人们共同富裕, 他内心里对生他养他的黄土地的眷恋、对双水村人们的热爱, 使他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他家富裕了, 村民富裕了, 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 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从他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 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 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 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孙少安的人生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平凡的世界》这部通篇折射出哲学原理的鸿篇巨制, 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就在前方。这样能鼓舞大众的作品, 不但具有更长久的传播力量, 也为我们德育教师在今后消化德育教材, 改进德育方式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
浩气如虹 壮丽人生 篇8
这就是他,一位95岁高龄,享受兵团级领导待遇的老将军——原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王茂全,一位以无私无畏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人。
机枪掩护大渡河勇士
1911年,王茂全出生于江西吉安县。出身贫寒的他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场上,开始他用过梭镖、猎枪打击敌人,后来手中的武器换成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机枪,他也从战士、班长,提升为排长。长征时,身为排长的他扛着机枪上路,带领全排冲锋陷阵,为部队扫清道路。
王老的思绪回到了当年强渡大渡河时的惊险场面。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又一道咆哮震天的激流大渡河拦住去路。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扬言让共军插翅难飞,成为“石达开第二”。红军战士不信邪,冒雨强行军,夺下安顺场渡口,找到了敌驻军留作交通用的惟一的一条小船(其它船都被敌人破坏或拉到河北岸去了)。红军组织突击队渡河,17勇士每人挎着冲锋枪、手持大刀、身揣五六枚手榴弹,和船工们奋勇跳上船,劈波斩浪向对岸驶去。
王老将军说,这时候,我们的迫击炮和重机枪都进入阵地,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对岸敌人的据点。当敌人向渡船开火时,杨得志团长一声令下:“打!”随着“通通”两声炮响,敌人的碉堡顷刻间被炸飞了。
王茂全和其他射手手中的机枪一阵怒吼,“嗒、嗒、嗒”“嗒、嗒、嗒”,密集的弹雨倾泻到敌人头顶。渡船在惊涛骇浪和敌人枪炮弹雨激起的水花中晃荡起伏艰难行进。眼看渡船快要靠岸,一股敌人突然从掩体里冲了出来,企图拦截渡河勇士。杨得志团长急得连声大喊:“狠狠地给我打!”王茂全和机枪手们都急红了眼,瞄准敌人“嗒、嗒、嗒”,一排又一排子弹扫向敌群,敌人被打得东倒西歪、狼狈逃窜,机枪又跟踪延伸射击。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渡船终于靠岸,勇士们飞也似地冲上岸,端着冲锋枪猛打横扫敌人,甩出的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以英勇无比的气势占领了敌人的工事。接着又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控制了渡口。渡船很快返回,一船又一船地穿越滚滚波涛,把红军战士送到对岸。
但是,毕竟小小渡船难于在短时间内把数万名红军渡过去。要架浮桥又因水深流急,无法成功。于是,毛泽东等急令先遣部队夺取泸定桥。从安顺场到泸定桥300多华里。红军战士凭一双“飞毛腿”,和对岸增援守桥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比赛,以超高速,抢先到达泸定桥头。这时,在奔腾咆哮的江面上,泸定桥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铁索,桥板全被敌人毁了。但红军都是钢铁汉,再险再难也挡不住。我22名英雄的突击手冒着敌人的密集枪弹,手攀桥栏、脚踩铁索向对岸冲去。接近桥头时,敌人又燃烧起熊熊大火,突击队员们奋不顾身地冲过火障,同敌人厮杀,在强大火力的支援下,红军控制了泸定桥,一举夺下泸定城。
王老将军回忆起这些,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他说:先头部队夺下泸定桥后,他和机枪排的战友们赶紧到附近村庄动员老百姓捐门板。老百姓都伸出大拇指,称赞红军了不得,乐意把门板献出来。他们每人背着一块木门板,没背门板的就一块块往前传递,在铁索桥上抢铺桥板。中央红军的大部队,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都从泸定桥上通过。
天险大渡河没能阻止红军长征的脚步,蒋介石妄图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破灭了!
能征善战敢碰硬
扬我军威敌胆寒
敢于挑战天险、挑战强敌,是人民军队的天性,也是王茂全的鲜明个性。
众所周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军事原则。而王茂全和战友们却创造了以一个团的兵力,歼灭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一个团的辉煌战绩。
那是在解放战争中,王茂全所在团刚打了个胜仗,打扫完战场,得知敌人又蠢蠢欲动。“赶快派人查明敌人动向!”团长王茂全向侦察连连长下达了命令。
根据侦察情况分析,敌人耍诡计,必然要穿过一座山头。“好!来个拦路打虎,将计就计。”王茂全和团里其他领导交换了一下意见,果断决定在山上设下埋伏。他立即带领全团摸黑强行军,赶到敌人前面,在山头上悄悄地布置好埋伏。当敌人大摇大摆地进到山坳时,王茂全有力地挥动一下拳头,大喊一声:“打!”顷刻间,山头上机枪、步枪一齐怒吼,一枚枚手榴弹在敌人头顶上炸开了花。“冲呀!杀呀!”“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突如其来的枪弹声、喊杀声,使敌阵一片混乱。尽管敌指挥官一再喊叫:“顶住!顶住!”但哪能抵住如同下山猛虎的解放军。敌人胡乱地放了一阵枪,解放军就冲到了跟前,只好乖乖地举起手来当了俘虏。一清点,一共抓来俘虏1000余人,愿留下的就当了解放军。他这个团补充了数百人。
谈起这次战斗,王老将军很是得意洋洋。他说,被消灭的敌人的这个团一色美式装备,我们缴获的轻重机枪就有30多挺,迫击炮、60炮30多门。这样,他们这个团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在晋察冀野战军中成了最先用美式装备武装的一个建制团。武器精良、威风凛凛,很是让人羡慕。
在解放太原时,“运输大队长”奉送的这些美式装备大显威力。这时候,王茂全已升任副旅长,他率部参加战斗从东面攻城,让几十挺机枪“嗒、嗒、嗒”一齐瞄准城墙,压住敌人的火力,突击队员冒着纷飞的弹雨,架云梯飞登城墙,与兄弟部队一道突破“固若金汤”的防线,结束了号称“土皇帝”的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
雄纠纠,跨过鸭绿江;气昂昂,痛打野心狼。提起抗美援朝作战,也让王老激动不已。
1950年10月初,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的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参战。
王茂全所在军首批入朝。时任副师长的他奉命到北京接受任务后,又坐上铁路压道车赶到丹东,为部队打前站。他妻子从外地回来,部队都“失踪”了,一个月后才知道是出国到朝鲜作战了。
王茂全所部与其他部队一跨过鸭绿江,就如锐利尖刀插向敌阵,把敌军打退几十里。在云山,激战7天7夜。那时正值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山下送上去的馒头成了冰疙瘩,手脚冻僵了,枪也冻哑了。王老说,他们和敌人交手时,没想到枪栓拉不开、打不响,对方也一样。你瞪我,我看你,愣了好一會儿。等想到身上还有手榴弹,还可以拼刺刀,我们步枪的刺刀长,敌人胆战心惊、更怕肉搏战,这一愣神的工夫,美军就逃跑了。王茂全率部追击,边打边追,一气推进数十里。
王老将军带着自豪的语气说,我们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战役,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戳穿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纸老虎的原形。
洪水泛滥津城告急
喝令狂涛奔泻入海
1963年汛期,天津地区连日瓢泼大雨,子牙河、海河洪峰节节狂升,天津市最大的百货大楼水深没膝,不少大街小巷都能行船。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穿越这里的津浦线,是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洪水肆虐,国家财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急时刻,王茂全接到一个极其严厉的命令:令你担任总指挥,速带5个团抢险,一定要保住天津,保住津浦铁路,完成不好,提头来见!
电话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打来的,和平年代下这样的死命令实属罕见。当时,王茂全担任师长,部队就驻在天津。这些日子他组织部队严抓防洪,对天津市的汛情格外关注。国家在期待,人民在呼唤,王茂全抖擞精神,像过去指挥战斗一样挺身抗洪抢险的最前沿。
大雨如注,下个不停。他冒雨登上机帆船在洪峰中穿梭,查看水情。沿途看到一幢幢建筑物被淹,房倒屋塌,老百姓无处安身,心里很不是滋味。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他尽快清除水患。
抢险的团队风风火火地上来了,救灾物资也运来了。堤上搭起了帐篷,指挥部就设在帐篷里。王茂全让参谋人员和气象部门密切联系,注意天气预报。但老天不随人意,当天大雨,第二天大雨,第三天还是大雨,水位暴升,大大超过了警戒线。因天津市地势低洼,水患系连降暴雨所致,惟有泄洪才能排除险情。于是,他又一次次同指挥部的同志登上高大建筑物,察看地势、地形,看哪段水情最危急。经过周密勘察、过细的研究,指挥部决定了泄洪方案。
为使泄洪达到最佳效果并确保人员安全,王茂全在大堤上亲自选择泄洪口的位置,每个点都安装几十吨炸药。爆破决堤的时刻到了,他一声令下,随着“轰隆、轰隆”的巨响,大堤炸开了缺口,滚滚洪水似脱缰野马奔泻而下。一连炸了2天,坚固的长堤被炸开几十个口子,洪水乖乖地按照他们的预想流入大海。天津市化险为夷,津浦铁路免遭水淹,列车穿梭如常。
一场与洪水较量的战斗结束了,记者们拥来采访,端起相机“卡嚓、卡嚓”抢镜头,对他们宁肯自己吃尽千般苦,也要确保百姓平安的品格倍加赞赏。
王老将军说,抗洪抢险时他与部队官兵在大堤的帐篷里住了一个多星期,食不甘味,夜不安眠。饿了啃点干粮,吃点冷馒头,渴了喝几口经过过滤的洪水。成天提心吊胆,至多只能睡个囫囵觉。由于四面环水,蛇都溜到大堤上,到处是一团团、一堆堆的,简直成了蛇的世界。为防止蛇爬到床上,他们在四周撒上六六六粉,但还是有条蛇爬到他的茶缸里,有几个同志还被蛇咬伤。
回溯难忘的经历,王老将军深情道:在战争岁月为保护群众不惜牺牲,在和平年代抢险救灾吃点苦受点累是人民军队的本分。
吃尽苦中苦更觉今朝甜
含笑度晚年晚霞分外艳
有着漫长军旅生涯、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的王茂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真是位幸存者。
战斗中,王老曾5次负伤。他指着头上、手上、腿上留下的一处处伤疤,动情地说: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这条命也是战友的鲜血换来的。
艰苦卓绝的年代,王茂全经受的苦难数不胜数。万里长征过草地,那是最艰难的一段。茫茫草地荒无人烟,出发前每人只发一二斤青稞粉,却是一个星期的定量。饥饿难忍,只好吃野菜、野蒜。野菜挖光了,就拔野菜根,放到嘴里嚼,甚至吃令人作呕的“回龙粮”。沿途他看到别人排出的大便中有整粒的青稞没有消化,就把它抠出来,放进“粮袋”里当宝贝,饥肠辘辘时,就拿出几粒,在手中搓一搓放到嘴里,再让它为革命作贡献。王老说,那时,我们心里都有个信念,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要走出草地。
但是,跋涉到最后一天时,沼泽地里冰凉刺骨的水把王茂全的腿冻坏了。尽管战友们不让他扛机枪,他还是挪不动步子。他挣扎着以顽强的毅力,艰难地往外爬。这时候,幸好营长上来了,把他扶上了骡子。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享受到胜利果实,并且健健康康地活到今天更是难得。”王老将军感慨道。
正因如此,王老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的夫人周国辉也已85岁,是抗战时投身延安的一位老八路。他俩1944年结婚,志同道合、和睦美满。他们在笔者面前亮出一张“婚纱照”,“你看,时尚吧!”老两口笑道:那是2004年他俩结婚60周年的日子,为了作个纪念,老夫人披上婚纱,平日穿着随便的王老将军也西装革履,“卡嚓”一声,拍下了“钻石婚纱”照。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老了,赶一回时尚,乐呵乐呵。
吃盡苦中苦,珍爱今朝甜。老将军前几年还在院子里栽花、种菜,现在还坚持每天在院内散步。他心情舒畅,充满幸福感、欣慰感。他说,现在党中央重视发扬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这非常好。改革开放生活好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魂不能忘。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篇9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寒假,拜读了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名著——《平凡的世界》。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平凡的世界》给人的感受,不仅仅是一波三折的家族故事,而更是书中的主人公坚持自我,执著追求真善美所带来的心灵冲击。人生的幸福不只是厚厚的物质财富的包裹,而更重要的是毅力、恒心、善良、孝顺和恩情等美好心灵的滋润与浇灌。书中的人物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形象,每个形象代表一个不同的性格,少平的善良、少安的坚强、润叶的软弱,小霞的坚强。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与执著,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孙少平,那个充满才气,不断奋斗的少年,用他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自尊、自强、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是纷繁的交织在一起。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关于对少平“苦难”的描述,“他在生活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孙少安,更是不屈服于命运,追求幸福农村优秀青年的典型代表。他从十三岁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他又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在改革了之后,他首先建了一个砖窑厂,用自己勤劳的双水打下了一片事业。通过他和田润叶之间的爱情,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没有跳出门当户对的封建老套套。可是这不能怪少安,毕竟他只是想让润叶更加幸福。至于润叶和李向前之间发生的种种,也是少安没有预先想到的,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是向前失去了双腿,但是他却收获了爱情,他和润叶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总之,少安是一个勤劳,敢于前进,勇于挑战的青年,和他弟少平一样都是好男儿。《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励志的书,也是一本心灵史诗。我尤其喜爱书里面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和自嘲般的“生存哲学”,更爱书中由内而外散发的那种读完之后让人平静、温馨,以及简简单单的幸福情怀。如今的我已三十而立,女儿、妻子、母亲、老师的多重角色,让我感到沉甸甸的人生责任。作为女儿,孝顺何须等待,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便是幸福;作为妻子,多与爱人换位思考,多一些交心、多一些慰藉便是幸福;作为母亲,精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孩子越独立、越成熟便是幸福;作为老师,尤其要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看着他们收获知识、茁壮成长便是幸福。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业 篇10
我是头坝二号电站一名普通的员工,但我却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当我神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从灵魂深处确立了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信念,也正是这样的信念,使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践行自己的铮铮誓言。
一、努力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作为一名党员,不但应该保持一种健康上进的心态去对待工作,更要有适应工作所需的业务技能。通过政治学习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政治学习放在了学习的首要位置,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从灵魂深处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电力实业奋斗的世界观。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作为电站运行岗位上的一名值班长,自己不仅要懂技术,会业务,更要为保障机组、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做更多的努力。
在春检修中,配合生技人员完成了机组的维修,维护和保养,保障机组的正常运行,经济满发。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文凭,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
这句话是我学习业务的动力,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业务文化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我不断钻研业务技能,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充实自我,通过对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安全规程知识的不断学习,自己的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总之,无论以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只要肯去学习善于学习,就能够提高业务技术。
不善言辞的我,始终认为在职工群众眼中,党员的言行就代表党,党员个人先进与否,在特定的环境中体现的就是党的形象,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总要和同事的多沟通,遇事多商量,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标准,生活中,工作上要求别人去做的事,自己首先做起来,要求别人去完成的工作,自己首先完成。只有摆正自己的形象,才能使同事们信得过,听得进,齐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大写的平凡人生 篇11
2011年10月27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当晚,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星湖中学校长芮茂福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督查学生自习,送走完所有走读生后,他又返回学校检查住校生的就寝情况,一直到深夜。就在所有住校生都进入睡梦时,不幸发生了,因长期过度操劳、心力交瘁而引发疾病,年仅48岁的芮茂福就这样告别了讲台,离开了他深爱的孩子们。
芮茂福走了,安静地闭上了疲倦的双眼。他终于可以休息了,永远地不用操劳了!……闻此噩耗,家人昏厥,亲友痛心,师生悲泣。
亲友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敬献花圈的人们络绎不绝,有老师、有学生、有医生、有商人、有农民、有领导……有教师为他写下挽联:“呕心沥血于工作,两袖清风撒人寰。”永胜县教育局领导深情地感叹:“芮茂福同志以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描绘了绚丽多彩的人生轨迹,演奏了荡气回肠的人生乐章。”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校长何以受人如此爱戴尊重?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带着诸多疑问,让我们走进芮茂福生前工作过、战斗过,让他痴迷、执著、不舍的学校,追忆他生前工作、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
善从细节抓管理的校长
坐落在滇西北高原明珠程海湖畔的星湖中学是永胜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1968年创建,43年的风雨岁月使这所正值壮年的学校成熟中略显沧桑。面积不算大,但布局紧凑,校园里一年四季绿树长青,鲜花绽放,干净整洁,书声琅琅。学校特别注重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中考综合成绩名列前茅,受到永胜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丽江市、永胜县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往星湖中学取经学习。
许多人都知道,在星湖中学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背后,除了有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和一套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外,这一切的辉煌总是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的身影无处不在让人难以忘怀,他的声音回荡校园让人不断寻觅……他就是原星湖中学的校长芮茂福。
“德”字为先、“带”字当头、“细”字着眼是芮茂福的管理理念。芮茂福始终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首位,列入学校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学生道德品质量化管理与班级量化管理。他提出,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德育评定挂钩,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的履职考核及绩效工资挂钩,与优秀班集体及优秀班主任评选挂钩。他还在学校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校会,各班家长会、法制会,成才校友报告会等传统德育模式。另外,他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采用“人盯人”、“人帮人”的教育方式,找各年级各班思想行为有瑕疵的学生和“学困生”谈话,一个个地疏导和鼓励,并陪同班主任家访,在重点时段、重点地段他安排人员重点防守,以防学生抽烟、喝酒、上网吧及校园暴力和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2003年以来,每天下晚自习,芮茂福和学校的保卫、值勤、值周教师和班主任分不同的方向将走读生送出1千米外,以防止学生出事故。他还带头起早带早操,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带头向困难学生捐款。在他的带领下,校园总是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星湖中学逐步成为一所优质中学。
“芮校长非常关心我们。我们清楚地记得,他是每天6点以前第一个到校门口迎接我们的人;每天下晚自习他带着老师送学生回家,然后再回学校巡查住校学生,12点以后才休息;无论哪个班开家长会,他总会到场,与学生家长促膝交谈。他总对我们说:‘星湖中学是最美的乡村中学,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人人爱护她。’可是现在,这个人再也不见了,留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回忆……”说着这些的时候,星湖中学九年级172班的学生杨婉玲已是泣不成声。
披着毛毯守夜的老师
“为了教育好孩子,他可是费尽了心思,耗尽了心血,甚至是置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于不顾。”原程海二中教导主任、现已退休的余波老师这样评价芮茂福,并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2008年还在程海二中当校长的芮茂福,在夜间巡查中发现,有几个住校的调皮学生一到深夜就从学校厕所围墙倒塌的一个缺口处爬出去玩或是上网。连续几个晚上,芮茂福一个人披着毛毯蹲在又臭又潮的厕所矮墙外守候至深夜。一次,当余波老师找到他时已是一点左右,时近深秋,天气变凉,露水打湿了他的头发,裹在毛毯里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可是他全然不顾。余老师劝他休息算了,他说:“再等等!会有结果的,不然学生总是半夜溜出去会很危险,我得早点制止他们,教育好他们。”果然,没过多久,两个翻墙出去玩的调皮学生被芮茂福带回学校。
去年冬季,星湖中学七年级185班出现了学生的钱、物连续被盗的情况,造成了学生心理极大的恐慌。芮茂福知道后,初步判断是有人翻墙进入学校作案,于是,一到晚上他就裹着毛毯躲藏在校园的草丛里守株待兔式的等候抓小偷,连续好几个晚上,其他老师受不了冻已坚持不住了,但他说,再等等,今晚应该会出现。当晚12点钟左右,一个矮小的黑影敏捷地从围墙上跳下来,被芮校长他们逮了个正着。一看,原来是一个10来岁的孩子。芮茂福没有责难他,了解了情况,知道他是中学附近村子的一个失学孩子,他连夜带着孩子找到了孩子的父母,并一再告诫他们:千万不要打骂孩子。过后没多久,在芮茂福的努力争取下,那位失学的孩子又重返校园。
关于芮茂福披毛毯的故事还很多。他去世后,人们忘不了他披着毛毯深夜在校园里巡查的身影;他把自己的宿舍让出来留给住房紧张的老师,自己则裹着毛毯睡在办公室值班;“甲流”暴发时,他把自己的宿舍让给那些发高烧的学生住,自己披着毛毯每天给学生量体温、熬药、送饭,寸步不离地关心、安慰、鼓励……“毛毯校长”、“毛毯老师”的美名被师生传开了。
清贫廉洁的共产党员
工作28年,芮茂福一心谋学校发展,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他舍小家顾大家。
当人们走进芮茂福的家时,都感到震惊。一所典型的农家宅院,两层楼6个房间,除了一层中间做客厅的一间稍做装修外,其他房间的墙壁连石灰都没有粉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工作了28年、大部分时间还是担任学校领导——校长的家。
芮茂福出生于程海湖畔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早逝,因家庭贫困,3个弟弟尚待扶养,他读完高中后就只好回到农村打拼,盘田种地,砍柴修路,什么都干过,在艰苦的生活中,他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后来当了民办教师,接着转为公办教师,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也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1999年9月,芮茂福调到东湖小学任校长。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他利用休息时间东奔西跑,向镇政府和当地老板要来几吨水泥,带领学校教师利用假期义务劳动建水泥道路,修筑旗台,为学校节约了几万元的建设经费。建校期间,虽然工作异常辛苦,但他和学校老师从来没有用群众的集资款吃过一顿饭,到县城办理建校有关事宜也从来没有报销过一分钱,而是借住在弟弟家或是朋友家。
芮茂福去世后,75岁的星湖中学老校长陈元林老泪纵横,执意为他守灵。陈元林回忆道:“我退休后,芮校长把我聘为东湖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东湖小学新建教学楼资金缺口近10万元,需要多方筹集。有一次,我俩到永胜烟草公司等部门化缘,最后筹到8 000多元钱,晚上赶不回来,我俩花了11元钱吃了饭,又花了10元钱睡了一晚,他不准在学校的经费中报销,我提出两人平摊,他不同意,最后是他自己掏腰包出的。”
……
这就是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校长,他走得清白,除了留下还得由妻子儿女代还他生前的欠账外,还留下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苦难·幸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家庭的苦难使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后来,得到了很多很让自己内疚的回报——工作到15年时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7年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奉献也报答不了党和人民啊!”也许,这就是芮茂福作为一名清廉的共产党员,一名始终心系教育、心怀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留给我们、留给社会、留给这个时代最强的注解。
【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推荐阅读: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11-20
平凡世界的人生05-31
平凡的人生歌词11-09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追逐不平凡的人生05-29
不平凡的璀璨人生11-24
于平凡之处见不平凡的人生10-19
【人生感悟】平凡的幸福12-04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07-27
人生之无奈-再读《平凡的世界》有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