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2024-07-1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通用11篇)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建设项目认真履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行政务公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程序。

一、建设项目试生产的申请和批复

1、申请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需配套的环保设施完工后,建设项目需要试生产的,建设单位须向市环境保护局综合管理办公室项目验收股提出试生产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表》(附件1),并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以备现场检查(附件2)。

2、现场检查和批复

市环境保护局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具备试生产条件的,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同意该项目试生产;不具备试生产条件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试生产(自试生产3个月内)阶段,建设单位须向环境保护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并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市环境保护局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1、申请

建设单位须向市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提交验收申请,环保窗口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受理申请需提交的材料(申请验收材料清单)。

2、受理

建设单位向环保窗口提交验收材料。材料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填写正式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环保窗口向建设单位出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受理单》;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环保窗口向建设单位出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不予受理单》,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三、验收

1、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将受理的建设单位的验收材料转交项目验收股。项目验收股应自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受理建设单位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2、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分类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

建设项目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验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类别管理;建设项目按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的,验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类别管理;建设项目按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审批的,验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类别管理。

3、负责检查验收人员及参加验收人员

现场检查人员包括:环境监测人员、环境监察人员、总量办人员、审批股人员。专业性较强的建设项目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见。

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监测单位等作为参加验收的代表。

4、现场检查

项目验收股负责组织现场检查。

验收组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依据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的污染防治设施和其他污染防治措施及试生产情况逐一检查,并形成书面的现场检查意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5、形成结论

根据现场检查笔录,验收组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进行审查。

对符合验收条件的,验收组出具审批意见送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办理验收审批手续;

对不符合验收条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反映的污染物排放有超标的或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未落实的等,提出检查意见,限期整改。建设单位整改后另行监测(调查)检查合格后,验收组出具审批意见送达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办理验收审批手续;限期整改后,经检查仍达不到要求的,验收组出具验收不予审批意见,书面告知建设单位。

四、验收批复

行政审批中心环保窗口收到验收股出具的建设单位验收审查意见后,作出审批或不予审批送达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2

作为竣工验收重要环节的验收监测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其效果、“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等情况的全面检查与测试, 主要包括对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 设施运行效率测试, 污染物达标排放测试, 设施建成后, 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检测[1]。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高质量、高效益, 国家环保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监测技术规范, 对验收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容易忽视和较难把握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验收监测质量, 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2 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前期的调查工作

验收监测前期, 负责验收监测的项目负责人往往不能对照规范要求, 预先收集查阅相关资料, 对工程情况进行仔细地调查研究。只是在验收现场简单询问一下生产设施及主要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或者大致阅读一下“环评报告书”后就开始勘查, 一些应该在现场勘查前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往往被忽视。

如对生产工艺和相关工艺参数、主副材料成分、用量等信息调查不够,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和辅料的成分或原、辅料本身, 以及一些所生产的主、副产品的成分或主副产品本身, 会通过生产工艺过程的一些环节, 以废气、污水或固 (液) 体废物的形式排放出来, 因此进行工程调查时, 了解原料、辅料及其成分和主产品、副产品及其成分是分析主要污染物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对产生的一类污染物的了解, 对验收监测污染因子的确定和以后的监督性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验收监测工作前期, 应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交验收项目的有关环保文件资料, 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认真研读文件资料, 尽可能弄清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原辅料的消耗、资源能源的消耗、生产工艺、污染类型、治理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熟悉与验收监测有关的信息, 并制定详细的现场勘查清单。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应注意的问题

3.1 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期间监测工况的把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试行) 》规定: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实际生产能力的负荷达75%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这个“75%”的影响。

(1) 企业生产量或废水处理量不能达到设计能力的75%

以上。许多行业受季节影响明显, 在生产淡季, 验收监测时生产量不能达到设计规模的75%, 实际上等于污水处理设施尚未经过设计水质、水量的全面考验, 此时的验收监测结果不能反映设施真正运转效果。但是有时为了体现政府服务企业的理念需要进行验收。此时的数据使用应该有一定的前提限制, 一旦生产状况发生改变达到75% 以上符合要求时一定要申请再验收, 否则视为环境违法。

(2) 企业生产工况正常, 生产量也达到设计规模的75%

以上, 出水水质也达标, 但处理水量却始终达不到设计水量的75%以上。可能有3方面原因, 企业为今后扩大再生产, 将设计水量调高;设计单位污染源强调查不清, 盲目上马所致;企业结合技改, 清洁工艺, 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因此要区别对待[2]。

3.2 在废水现场采样时间把握上出现的问题

监测点位和频次确定以后, 一般对一套处理设施要设处理前和处理后两个采样点, 在样品采集时, 采样人员往往采完处理前就接着采处理后水样, 这样会导致所采水样不是来自同一水体的情况, 因为水样在某一处理设施单元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 而这种几乎同步采样的做法容易造成处理前后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如果水质变化较大, 甚至会出现处理后水样质量浓度高于处理前浓度。因此, 采样时必须准确把握采样时间, 保证在各处理设施单元所采集的水样来自同一水体, 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单元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 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为此, 现场验收监测人员必须准确了解生产工艺废水排放规律, 弄懂吃透废水处理工艺, 包括设计水质、水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等, 把握好各处理单元的废水排放规律, 保证样品采集的科学性、代表性。

3.3 验收监测中总量核算的问题

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 环评批复中一般都给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改扩建项目, 环评批复的总量控制指标是针对企业所有项目而言, 包括改扩建项目和原有项目。因此, 在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时, 要考虑原有污染物排放量、以新代老削减量、新建部分产生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 最后计算出排放总量。但在实际验收监测中原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往往容易被忽视, 只考虑了新建部分的排放量。另外, 在验收监测期间如果工况没有达到100%, 在核定企业排放总量时, 要折算成工况为100%时的排放总量, 这一点也常常容易被忽视。

3.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的环境管理检查

验收监测规范中没有环境管理检查的工作细则。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风险检查的范围和深度难以界定, 导致环境风险检查内容及范围的不明确, 对验收监测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带来一定的责任风险。因此要了解相关部门对该项目验收的要求, 了解环境监察部门在企业试生产或试运行阶段的检查与整改内容, 包括工程环境监理的情况, 必要时可请环境监察部门协助验收监测工作, 帮助监测人员掌握生产状况及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3.5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后的监督监测

验收后建设项目的监督监测是验收监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也是建设项目后续管理的必要手段。只有加强对验收后建设项目的监督监测, 定期作出补充报告, 才能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日常工作中, 企业的环保设施往往在验收阶段大都有安装设备的生产厂家负责调试运行, 其设施的处理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但验收过后由建设单位负责运行时其运行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应该在验收完成后加强监督监测, 以弥补验收监测的不足, 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污染源监督管理更好地衔接。

3.6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引进

目前, 中国已将公众参与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 尚未明确要求公众参与。因此,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 承担监测或调查的单位, 应主动征求当地公众的意见, 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等形式, 征求意见, 并在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中汇总, 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监测中引入公众参与, 不仅可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 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监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否则会引起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和环保检查的遗漏, 造成监测报告的质量下降。环境监测部门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确保竣工验收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环保验收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 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 分析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 探讨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项目,环境监测,问题,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编写

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12-2

0 引言

验收监测报告一般包括前言、概述、企业概况及污染分析、环保治理设施情况、验收监测具体内容、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结论与建议等七大部分,环评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企业项目建设一般不要求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中可以省去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章节。环评及审批部门的批复为验收监测报告编写的重要依据,贯穿始终,下面就各章节的描述进行展开与讨论。

1 概述

该部分描述的是建设项目的概况,即项目的地址、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环评编制及批复情况、项目开工竣工和试生产日期、总投资额和环保投资额、验收方案的编写,以及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情况等,是该扩建项目对原项目情况进行概述,然后过渡到现建设项目。该部分包括报告的编制依据、监测目的、评价标准和环评结论及批复等内容。

①编制依据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2002年2月1日)、《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第288号令,2011年10月25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管理规定》(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09]89号,2010年1月4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报告书及环保部门审批意见、建设单位委托书、验收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调查表、验收监测期间有关情况记录表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等。

②验收监测目的为: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考核该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情况;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是否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污染。核定国家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放总量;评价其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和处理效率,核实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

③评价标准参照环评结合实际进行罗列,实际监测中有测的项目其标准列出,未测的则不列。废气排放速率

与排气筒高度有关,标准未列的高度,需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B内插法或外推法计算,排气筒高度若低于15米,外推法之后还应再严格50%执行。

④环评结论及批复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针对环评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主要包括水、气、声、固废的环境影响结论和总量控制及防治对策等,欲想报告的篇幅加长,亦可将批复进行展开。

2 企业概况及污染分析

这部分包括公司的概括、生产工艺、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①公司概括主要对公司的历史、特点,生产规模、地址位置及周边情况、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概述,同时对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和主要设备清单进行罗列,包括环评数量和实际数量,这两者相差较大的,在验收监测之前可判断是否项目竣工阶段性环保验收监测或者项目阶段性竣工环保验收监测。

②生產工艺及流程图和各工艺流程说明一般可参照环评,但工艺有改进的且不产生新的污染或污染可控,应予支持和提倡,不然应重新申请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

③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一般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这些也可参照环评内容,注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废水、废气等污染源及污染物进行分析,都是哪些污染源、哪些污染物,产生多少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固废还应依据固废清单和处理协议进行概述。

3 环保治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主要是针对废水和废气的污染,根据处理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进行描述。

①废水处理设施一般需说明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及实际处理能力,日运行时间,处理工艺和原理(更形象的还可画出工艺流程图),处理后排放何方,是直排还是纳管,纳管的对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执行什么标准,以便计算污染物环境排放量。

②废气处理设施一般也有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风量,处理工艺及流程图,还有很一个重要的参数排气筒高度,这个关系到排放速率的标准值,一般排气筒高度应大于15米,氰化氢还应大于25米。

4 验收监测具体内容

这部分是验收监测报告的核心和灵魂,包括监测内容、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实施情况和工况分析、监测结果与评价,其中监测结果与评价是最重要的内容。

为更形象直观,监测内容、分析方法、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等均为列表形式,例如

验收监测的实施应说明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情况,有分包也应说明,现场监测时应保证工况大于75%,需现场负责人监督,范文如下

2015年10月22日至23日我公司组织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抽样监测,期间该企业正常生产,10月23日至11月4日我公司组织对废水和废气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其中非甲烷总烃项目由浙江新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分包检测,水中锡项目由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分包检测。

据企业统计,监测日10月22日、10月23日分别生产线路板273m2和274m2,目标日产量为340m2,则生产负荷分别为80.3%和80.6%,均大于75%,生产工况符合验收监测的要求。

监测结果一般列表形式列出,同时列有排放口的排放限值,评价内容则为文字形式,具体每个项目、每个方法,务必详尽、清晰,以废水为例:

项目标准排放口出水监测结果中,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和石油类排放浓度及其日均值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氨氮排放浓度及其日均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间接排放限值。

5 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有编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企业,然后根据应急预案文本进行简单概述,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备案情况、应急物资配备、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演练。

6 结论与建议

最后就是收宫了,就是全篇内容进行概括和结论,并提出建议意见。结论包括水环境保护结论、气环境保护结论、声环境保护结论、固体废物核查结论和总量控制结论。

竣工验收监测报告根据环评和批复,结合实际,把以上内容都编写好,基本也可以交出作为主管部门现场验收的依据了。

参 考 文 献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2002年2月1日).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4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七条 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对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核查后,可直接在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上签署验收意见,作出批准决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八条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九条 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材料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报告、申请表、登记卡以及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5

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评函[2008]857号

各市、县环境保护局: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行为,完善验收程序,现就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环保验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工作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建设单位履行环保义务、承担环保责任的行政手段。当前,一些地方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环保验收监管机制,执法力度不够,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长期以试生产名义不履行环保验收或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运等违法现象还相当严重。各市、县环保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要进一步明确验收管理职责,完善验收管理机制。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上,要确保验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市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备验收管理专职人员,具备条件的可设置独立的验收管理机构。

二、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告知试生产起止时间,并报送相关材料。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建设项目自开始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建设单位必须提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或验收调查部门开展竣工验收监测或调查,编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验收组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三、切实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环境监察工作

各级环境监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环境监察工作的通知》(环监理„2005‟139号),切实担负起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的环境监察工作,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在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及时抄同级环境监察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验收监测时,要通知所在地环境监察部门实施同步环境监察,环境监察部门出具环境监察报告;环境监察部门在监察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及时取证并向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行政处理建议或环境行政处罚建议。

四、规范环保验收监测和调查工作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验收监测和调查单位的管理,做好验收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工作。验收监测和调查单位要严格执行验收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严把验收监测和验收调查报告质量关,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其他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做出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为验收管理提供依据。验收监测单位在现场踏勘期间,应认真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评批复的要求进行检查,如发现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有重大变化的,均须以书面形式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意见、建设单位进行相应整改之后再进行该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工作。验收监测中应严格执行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文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要求、相关验收监测及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组织实施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环境监测部门或验收调查单位要切实加强验收监测与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环境监测部门或验收调查单位必须对验收监测结论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二○○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6

(试 行)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能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吉政办发„2009‟45号)规定,为规范煤矿新建项目申报核准及竣工验收程序,依据国家发改委颁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计建设„1990‟1215号)、吉林省计委关于印发《吉林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吉计重字„1996‟490号)和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吉林省能源局职能关系及工作流程的通知》(吉发改办字„2009‟395号)等文件有关规定,制定本程序。

一、项目类别

扩建项目:指现合法生产煤矿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使生产能力增加的煤矿建设项目。扩建后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在原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设计规范规定升2级级差及以上。

改建项目:指现合法生产煤矿通过技术改造增加生产能力在原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未达到设计规范2级级差,或没有增加生产能力但改变了煤矿原有主要生 产系统及安全设施的煤矿建设项目。未增加生产能力的改建项目主要包括:增加井筒数目或者改变井筒功能的,扩大煤层开采范围的,矿井延深水平开拓方式与原设计不一致的项目等。

二、扩建、改建煤矿基本条件

1.“六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2.矿井扩建、改建后服务年限要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三、项目核准程序

(一)核准、审批权限

1.凡是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的煤矿改、扩建项目核准,省属煤矿由省煤业公司、其它煤矿由所在市(州)发改委上报申请核准文件,主送省发改委,抄送省能源局。省能源局提出核准意见,由省发改委核准。同时报送企业编制的资金申请报告,省能源局提出安排意见,由省发改委审核后上报国家发改委或省政府。

2.省属煤矿需银行贷款完成的扩建项目由省煤业公司上报申请核准文件,主送省发改委,抄送省能源局。省能源局提出核准意见,由省发改委核准;

3.各市(州)、县(区)所属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在30 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自筹资金进行的改、扩建项目由所在市(州)发改委核准,报省发改委和能源局备案。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自筹资金进行的改、扩建项目核准申报文件由所在市(州)发改委上报,主送省发改委,抄送省能源局。省能源局提出核准意见,由省发改委核准。

(二)项目申报文件、资料 1.文件

(1)煤矿企业申报文件;

(2)省煤业公司或市(州)发改委上报初审意见及申请文件;

2.附件及资料

(1)矿井“六证”复印件;

(2)在现生产矿井井田范围外进行改扩建或外围新勘探区进行改扩建,必须有新区煤田地质勘探报告和批准文件,并取得国土资源部门划定新矿区范围和储量复核备案;

(3)在原井田范围内进行扩建、改建,必须有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上一储量核实资料;

(4)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

(5)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扩建、改建项目需要征用土地的有征用土地预审批 文件;

(7)在原井田范围外扩建、改建项目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文件;

(8)在原井田范围外扩建、改建项目有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审批文件;

(9)在原井田范围外扩建、改建项目有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审批文件;

(10)矿井扩建、在原井田范围外或增加生产能力的扩建、改建项目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11)改、扩建项目需要工业广场变动的有场地选址审批文件;

(12)占用林地的项目有林业管理部门审批文件,涉及地面建(构)筑物拆迁、居民搬迁的项目有与建(构)筑物所属单位、当地政府签订的拆迁、搬迁协议;

(13)安全预评价报告;

(14)由国家或省政府各种专项资金支持的扩建、改建项目要有企业编制的资金申请报告、企业配套资金证明及银行贷款合同;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由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承诺;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及土地、规划部门文件材料;

(15)《煤矿安全规程》等法规要求及其他原因需要论证的项目要有专家论证意见;

(16)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需提交的其它需要文件和资料。

(三)审批程序和时限

1.建设单位将上述文件、资料报送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局后,省能源局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等进行论证评估,根据论证意见提出初审意见,由省发改委核准并上报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

2.核准时限:自接到省政府政务大厅行政审批办理通知单后3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结(组织专家论证或委托中介机构论证时间除外)。

四、项目竣工验收

(一)验收权限

1.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设和省级核准的各类煤矿扩建、改建项目,由省能源局组织验收。

2.其它项目由主管单位、所在市(州)发改委组织验收,报省能源局备案。

(二)工作程序

1.项目建设施工前必须到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登记,并委托工程监理机构进行工程监理,如需招标施工的项目还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建设施工招标,施工队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工程竣工后要报请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工程质量认证;

2.建设单位编制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方案,报项目核准 同级行业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报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联合试运转(试生产)结束后,编制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报告;

3.建设单位委托安全评价机构编制安全设施验收评价报告,并报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4.建设单位根据项目竣工验收内容需要报请环保、公安、消防、国土、水利、工业卫生、档案、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相关设施(资料)专项验收,并取得合格批件;

5.项目建设经主管单位或所在市(州)煤炭安全监管、行业管理部门初验合格后,报请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设施验收,更换或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报请省能源局进行生产条件验收合格后,报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更换或延续《煤炭生产许可证》。

6.项目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要编制项目竣工报告,由项目核准部门按权限组织验收。

(三)需提交文件和资料 1.文件

(1)建设单位竣工验收申请文件;

(2)主管单位或所在市(州)发改委对项目竣工初验合格报告及申请文件;

2.附件资料

(1)竣工验收申请报告;(2)矿井建设立项审批文件;

(3)矿井“六证”齐全(项目建设完成需要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完毕的新证);

(4)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文件、设计变更审批文件;(5)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认证报告;

(6)项目工程特种设备(设施)检测报告;

(7)项目工程竣工图纸,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报告;(8)项目建设需要电力、环保、公安、消防、工业卫生、国土、水利、档案、审计等部门专项验收文件;

(9)项目建设资金决算和审计报告及转为固定资产验收文件;

(10)其它必要验收文件、资料等。

(三)办理时限

自接到省政务大厅行政审批办理通知单后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

五、其它

(一)聘请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有关费用由企业负担,不收取其它费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

1 环评报告与批复文件

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是竣工验收监测的重要依据。验收监测的项目负责人应该认真研读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等资料, 尽可能弄清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原辅材料消耗、资源能源消耗、生产工艺、生产周期、污染类型、治理设施、环境影响、环评结论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熟悉与验收监测相关的信息, 并制定详细现场勘查清单。这样既可以防止现场勘查时遗漏, 也可以发现工程实际建设与初步设计和环评批复等要求不一致的地方, 以便更好的编写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要关注项目立项时间、初设完成单位与时间、环评完成单位与时间、环评审批部门与时间、动工时间、建成投运时间等六个时间结点, 并判断项目建设是否存在“未批先建”。

2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是竣工验收监测的基础,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工艺流程现场勘查。现场听取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讲解该验收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原料到产品全工序查看, 检查生产运行记录、了解生产负荷, 从工艺、生产规模、产品等方面核查与项目批复的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2) 生产负荷查看。企业必须提供近期生产的定单、原材料用量、产品产量等原始生产记录等。邀请该项目较为熟悉的专家, 对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查勘, 防止企业在生产负荷上弄虚作假。

(3) 污染源、治理措施及排放方式。重点查看工艺中产污环节, 每一环节产生的污染类型、污染因子、治理措施、处理和处置状况、污染物最终排放去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方式, 排污口规范化, 确定污水采样点。逐一查看废气排放方式, 废气处理设施, 确定废气处理设施进、出口管道尺寸, 开孔的位置、开孔的大小, 以及测试平台、护栏等。逐一查看固体、液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情况, 堆放场所有无防尘、防淋、防渗措施, 以及安全措施和标志牌。

(4) 项目周围环境。要充分了解厂界周围环境, 尤其是厂界四周有无环境保护区敏感目标, 诸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学校等, 特别要关注企业生产后有无信访事件。

3 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是竣工验收监测的重点。根据环评报告与批复文件等资料和现场勘查的实际情况, 制定验收监测方案, 确定验收范围、验收执行标准、验收监测内容和指标等, 然后进行验收现场监测。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验收监测方案:从水、气、声和固废等方面, 确定验收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和分析方法。

(2) 验收监测内容:废水、废气排放源及其相应的环保设施、厂界噪声、工业固 (液) 废物和无组织排放源监测断面或监测点的布设、监测因子和频次、采样、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环境质量监测、受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及相关示意图。

(3) 在现场采样和测试中, 要记录现场条件, 如天气状况、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等气象参数, 水深、水宽、流速、流量、流向等水质状态, 同时记录项目工况, 并核查各项环保设施运转情况。

(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贯穿于监测全过程, 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各个环节, 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方法有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室内空白样、标准样控制、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 质量保证措施有监测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和容器量具的定期检定、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配备、实验用水的纯化、实验器皿的洗涤、化学试剂的购置、溶液配制和标准物质的使用等。

(5) 对于环评批复中给定的污染物总量, 要通过实测核算总量, 总量监测是验收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废水, 既要监测污染物的浓度, 也要测试排水量, 由浓度和排水量计算得到污染物总量;对于废气, 既要监测污染物的浓度, 又要测试废气流量, 由浓度和废气流量计算得到污染物总量。通过总量的监测可以杜绝建设单位弄虚作假, 用大量的清洁水或增加风量的方法稀释污染物, 获得达标的假相。

4 验收标准选用

标准是竣工验收监测的灵魂, 是制定监测方案的基础, 是现场采样和测试的质量保证手段, 是得出监测结论的准绳。

4.1 新标准的选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涉及环境质量评价的, 按照最新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为验收执行标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涉及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按照环境保护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当国家或地方颁布实施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或某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被新发布实施的标准修订废止时, 应执行新标准相应时段的标准限值, 即按新标准时段划分的原则, 分别以环评报告批准时间、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时间、项目建成使用时间等来确定相应时段污染物排放限值。

4.2 不同行业标准的选用

有的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 由不同行业组成, 污染物种类多。例如, 污水混合后由总排口排放, 且各种污染物分别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 对于这种污水混合排放的排污口, 应按权重计算排污口混合排放浓度。如果建设项目有行业排放标准, 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行业排放标准中没有的项目可以参考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5 环境管理检查

环境管理检查是竣工验收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检查以下两方面:

(1) 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检查。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落实情况。“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 即建设项目中污染防治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检查试生产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并经批准;污染防治设施平常是否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机构设立、人员配置。

项目代建竣工验收的程序是什么? 篇8

验收程序分验收准备、初步验收和正式验收等三个步骤,

1)验收准备

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后,督促监理单位在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对各单位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工程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各项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督促监理单位整理工程监理有关档案资料,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各项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提出质量检查报告,

及时与质量监督机构联系,落实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事宜。

2)初步验收

工程项目在正式召开验收会议之前,由项目部组织工程建设有关单位进行预验收,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达到了验收的要求,对工程各项档案资料进行认真审查。经过初步验收,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安排正式验收。

3)正式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9

集团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建设工程预验收往往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起到预验收所要求达到的预期目的及效果。为了严把集团建设工程竣工质量和安全关,使工程预验收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减少今后投诉。根据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并结合集团实际,特制定“城投集团建设工程竣工预验收基本程序”

一、竣工预验收条件:

1、住宅建设项目在申请工程预验收前必须具备“温州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内规定所有条件。

2、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所含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3、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4、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包括各项专项验收合格文件)。

5、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

1告。

6、已具备工程预验收条件(包括通水、电、信、有限电视、燃气、环境卫生符合要求等)。

7、承包商必须完成工程项目自检合格,经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报发包人组织预验收。

二、竣工预验收组织

发包人负责组织竣工预验收并印发会议纪要,集团工程监管部负责监督。

三、竣工预验收小组名单

1、屋面工程2人:

2、外墙面装饰工程2人:

3、室内墙面、顶棚、地面装饰工程(包括地下室)2人:

4、门窗安装工程2人:

5、给排水工程2人:

6、电气安装、智能化工程2人:

7、暖通工程2人

8、市政、园林 1人

9、竣工工程资料核查2人:

10、竣工预验收小组组长1人:(分管工程项目副总)

四、竣工预验收标准

与本单位工程相关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及有关验收规范和标准。

五、竣工预验收程序

1、发包人报工程监管确定验收小组人员名单。

2、发包人向五方主体及相关部门发出预验收邀请并通知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物业公司提前一周介入检查)。

3、预验收会议由发包人分管项目副总主持,监理单位做好会议记录,承包商简单介绍工程项目概况,重点汇报工程自检、整改情况,是否存在变更,是否有未完成工程量等关键性问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监理单位重点汇报在监理过程提出的整改问题是否已整改到位,验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未完成的工程量,时间控制在10分左右。

4、工程实体预验收。由参加预验收各相关专业人员对工程实体进行预验收,时间控制在1.5小时左右,回到会场进行反馈。物业公司相关问题一并反馈。

5、验收小组出具书面整改意见。会议主持人明确整改时间,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成,监理单位做好跟踪检查,确认整改完毕后签署整改合格意见提交验收小组组长。整改意见需经物业公司签字认可。

温州城投集团工程预验收专家资料库

1、屋面工程验收专业

公建公司:章捷(工程师)、胡怌庆(高级工程师)

城乡公司:徐志豪(工程师)

滨江公司:王宏(高级工程师)、朱宏(工程师)

2、外墙面装饰工程

公建公司:吴俊岭(工程师)、伍年村(工程师)

基础公司:章文辉(工程师)

滨江公司:易彤宇(工程师)、池晓雷(工程师)

3、室内墙面、顶棚、地面装饰工程(包括地下室)

公建公司:姜通林(工程师)、徐建忠(工程师)

基础公司:章文辉(工程师)

滨江公司:黄海(高级工程师)

4、门窗安装工程

公建公司:徐育俊(工程师)、林余豆(工程师)

滨江公司:周正伟(工程师)、祝维霖(工程师)

5、给排水工程

公建公司:姜旭宇(工程师)、戴光(工程师)

城乡公司:金友权

基础公司:吴方慧(工程师)

滨江公司:谷小乐(工程师)

6、电气安装、智能化工程

公建公司:姜旭宇(工程师)、戴光(工程师)

城乡公司:邵武(高级工程师)、祝宇峰(高级工程师)基础公司:吴方慧(工程师)

滨江公司:肖仁勉(工程师)、胡笑怡(工程师)

7、暖通工程

公建公司:姜旭宇(工程师)、戴光(工程师)

城乡公司:邵武(高级工程师)、祝宇峰(高级工程师)基础公司:吴方慧(工程师)

滨江公司:肖仁勉(工程师)、胡笑怡(工程师)

8、附属工程(市政、园林)

公建公司:章建明(工程师)、施昌庚(工程师)

城乡公司:林其明(工程师)、陈成富(工程师)、陈忠(工程师)基础公司:包晓炎(高级工程师)、包尚书(工程师)、陈民富(工程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10

1 公路建设项目特点

1.1 工程建设周期长

公路项目环评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 项目建设过程中, 由于受项目环境特点、工程征地、地质条件、管理要求以及项目总体设计、施工方案等众多因素影响, 往往要历时几年, 导致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环保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 以及由此变化而引发的新的环境影响问题。

1.2 工程建设以生态影响为主[2]

公路属于线性工程, 是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 施工占用大量土地, 填方和挖方施工, 主要对公路沿线两侧的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造成地表植被或构筑物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生境破坏、景观破碎程度加深等, 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 大面积的挖方填方施工, 会引起岩体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 增加了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 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1.3 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范围广

公路项目突出特点表现在建设工期长、影响范围广, 涉及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环境敏感目标多, 加上公路项目污染源具有流动性, 污染源强度会随着地形、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涉及到包括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影响。

1.4 环保措施落实难度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在可行性阶段完成, 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 致使公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工程概况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 给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公路建设项目验收调查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定量化难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公路竣工验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产生的影响如动植物生境破坏、景观割裂、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影响广泛, 是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虽然在环境影响评价时, 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须进行环境现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避免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大部分公路施工期未对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 致使公路竣工验收时只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或公众参与方式对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调查, 做定性的调查, 定性调查并不能真实、确切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2.2 环境影响尚未全部显现[3]

通常在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期间, 多数项目现状车流量达不到运营初期设计值, 各敏感点噪声影响尚不明显, 一般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建设单位不会对环评及批复所要求的降噪措施及时实施, 而营运期一旦全线贯通, 车流量将会迅速增加, 若敏感点噪声出现超标, 将难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公路项目对生态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累积影响, 环保验收时公路项目试运营时间短, 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还未显露, 措施有效性难以验证, 而环保验收进行的野外调查本身也有局限性。

2.3 施工期环境监理落实不够

公路项目施工对沿线环境的扰动影响较大, 为确保设计、施工期环保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多数公路建设项目仅能提供施工期环保总结报告, 关于环境监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未真正起到现场监管的作用, 难以作为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的依据。

2.4 与环评单位缺乏信息交流

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 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上的2个重要环节, 环评单位与验收调查单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信息交流。目前,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单位与环评单位信息交流还不够, 有时不能及时解决验收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5 无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水土保持调查、景观影响调查、交通噪声影响调查、水环境影响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调查等。目前并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验收调查状况, 因此没有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建设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施工期管理和环境监测

加强施工期管理和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施工期环境监测主要对施工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影响进行监测, 通过数据采集来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以便于施工期环境管理有的放矢。通过施工期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公路建设施工期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 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调查的有效性。

3.2 实施跟踪监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鉴于部分公路项目存在噪声、生态影响尚未全部显现的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1) 环保验收阶段要预留敏感点声屏障位置和隔声降噪资金, 营运期加强噪声跟踪监测和环保监督工作, 一旦敏感点出现超标, 及时采取或增补降噪措施; (2) 对于长期累积的生态影响, 应落实生态监测计划, 在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后3~5年内, 委托专业单位适时开展生态累积影响后评价, 对于后评价中发现的生态问题, 提出相应补救措施。

3.3 推进环境监理、完善全程管理体系[4]

建议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 明确环境监理的合法性。在现阶段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拙上, 及时总结经验, 制定公路行业环境监理的技术规范和现场工作指南, 完善技术指标体系, 明确环境监理单位的相关职责。一定要构建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到环保验收、后评价的全程环境管理体系。

3.4 加强环评与验收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

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 应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在设计中应满足竣工验收时达标的要求, 环保措施设计中应满足污染物监测采样的要求, 生态环境本底值的调查、监测应涵盖环保验收的范围。反之, 验收调查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应及时反映到日后的环评报告中。协调好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之间的关系, 就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顺利交接, 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全面提高有效性。

3.5 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多样化

常规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监测指标, 而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查往往是定性评价。因此应针对竣工验收监测指标体系中的生态环境监测因子, 应用遥感调查技术方法, 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验收。遥感调查宏观、客观、动态, 可以分析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 可以为竣工验收调查提供更全面真实的数据。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监测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中的各种指标数值增强验收调查的说服力度, 提高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有效性。

4 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广、影响因素多, 致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环境监测指标建立和验收技术方法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定量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方面的监测内容, 通过合适的监测因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影响, 为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应加强施工期管理、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 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 完善营运期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以及协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 view.asp?id=16978, 2002-02-01.

[2]艾志敏.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生态影响调查[J].云南环境科学, 2005 (24) :163-165.

[3]曹力媛.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 2002 (2) :7-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 篇11

国环规环评[2017]4号

为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自主开展环境保护验收的程序和标准,我部制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见附件),现予公布。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水、噪声或者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效实施前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完成前,应依法由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水、噪声或者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进行验收。

《暂行办法》中涉及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环境保护部将另行发布。“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将于2017年12月1日上线试运行,网址为http://47.94.79.251。可以登陆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关技术规范(kjs.mee.gov.cn/hjbhbz/bzwb/other)。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环境保护部

2017年11月20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7年11月22日印发

附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强化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建设单位实施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以及相关监督管理。第三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第四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并对验收内容、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在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

环境保护设施是指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开展环境监测所需的装置、设备和工程设施等。验收报告分为验收监测(调查)报告、验收意见和其他需要说 明的事项等三项内容。

第二章 验收的程序和内容

第五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以排放污染物为主的建设项目,参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编制验收监测报告;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编制验收调查报告;火力发电、石油炼制、水利水电、核与辐射等已发布行业验收技术规范的建设项目,按照该行业验收技术规范编制验收监测报告或者验收调查报告。

建设单位不具备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能力的,可以委托有能力的技术机构编制。建设单位对受委托的技术机构编制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结论负责。建设单位与受委托的技术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受委托的技术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可以通过合同形式约定。

第六条 需要对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的,建设单位应当确保调试期间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等相关管理规定。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的,或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但未取得的,建设单位不得对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调试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验收监测应当在确保主体工程调试工况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并如实记录监测时的实际工况。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行业验收技术规范对工况和生产负荷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建设单位开展验收监测活动,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利用自有人员、场所和设备自行监测;也可以委托其他有能力的监测机构开展监测。

第七条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结论,逐一检查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八条所列验收不合格的情形,提出验收意见。存在问题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提出验收意见。验收意见包括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工程变动情况、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等内容,验收结论应当明确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是否验收合格。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其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不得提出验收合格的意见:

(一)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的;

(二)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的;

(四)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的;

(五)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者不按证排污的;

(六)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依法应当分期验收的建设项目,其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其相应主体工程需要的;

(七)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的;

(八)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的;

(九)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的。

第九条 为提高验收的有效性,在提出验收意见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可以组织成立验收工作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召开验收会议等方式,协助开展验收工作。验收工作组可以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机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等单位代表以及专业技术专家等组成,代表范围和人数自定。

第十条 建设单位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中应当如实记载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简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除环境保护设施外的其他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整改工作情况等。相关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承诺负责实施与项目建设配套的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功能置换、栖息地保护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建设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或部门在所承诺的时限内完成,并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中如实记载前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十一条 除按照国家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其网站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公开竣工日期;

(二)对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前,公开调试的起止日期;

(三)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 5 个工作日内,公开验收报告,公示的期限不得少于 20 个工作日。建设单位公开上述信息的同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除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外,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 3 个月;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或者整改的,验收期限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 12 个月。

验收期限是指自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之日起至建设单位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之日止的时间。

第十三条 验收报告公示期满后 5 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应当登录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填报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上述信息予以公开。建设单位应当将验收报告以及其他档案资料存档备查。

第十四条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项目产生实际污染物排放之前,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不得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该项目验收完成当年排污许可证执行年报。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要充分依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同时结合重点建设项目定点检查,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竣工验收等情况进行 监督性检查,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十六条 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已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或者在验收中弄虚作假的,或者建设单位未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并将建设项目有关环境违法信息及时记入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违法者名单。

第十七条 相关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承诺负责实施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未按时完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采取约谈、综合督查等方式督促相关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抓紧实施。

第四章 附 则

上一篇:钓台的春昼句子赏析下一篇:项目工程自纠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