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2024-09-19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共8篇)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1

医 院规划方案概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是全国农垦系统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兵团卫生系统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一附院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先进、西北一流具有综合优势的学院型医院”为目标,坚持“以病人的需要为向导,以病人的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走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道路。

一附院当前的业务发展重点为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满足国家医疗卫生管理要求,通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运营效率和强化资源优势四个方面的重点发展,达到医院业务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对一附院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院战略发展、医院管理、医院临床业务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一附院信息化现状 医院一贯重视信息化建设,于 1996 年在兵团范围内率先实现计算机全院联网。各科室主要业务数据均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实时采集和汇总。2002 年,又投资 100 余万元对院内计算机网络进行了更新改造。2005 年,又投资建设医生工作站,实现了医生医嘱和病历的计算机输入和管理,实现了病历无纸化。已陆续建成 HIS(医院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全院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系统,在兵团领先,疆内先进的基础上,将医院打造成了疆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医院。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目前在用系统包括了门急诊、住院、医技、药品、医疗管理、运营管理、患者服务等 7 大类 40 个系统。具体列表如下所示。

序号 分类 系统 应用效果 1 门急诊 门诊医生站 中 2 门诊手术管理 差 3 门诊输液室 差

序号 分类 系统 应用效果 4 门急诊挂号 中 5 门急诊收费 中 6 银医通 中 7 住院 医嘱系统 差 8 电子病历系统 差 9 住院护士站 差 10 护理病历 差 11 住院手术管理 差 12 临床路径 差 13 住院收费 中 14 病案首页管理 中 15 住院出路转管理 中 16 医技 手术麻醉系统 差 17 血库管理系统 差 18 LIS 中 19 PACS 中 20 心电系统 中 21 放疗科系统 中 22 超声系统 中 23 医技收费系统 中 24 体检管理系统 中 25 药品 药库管理 中 26 门急诊药房管理 中 27 住院药房管理 中 28 合理用药 好 29 抗生素管理 中 30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差 31 病案统计 中 32 院感管理 差 33 医务管理 差 34 运营管理 物资管理 差 35 院长综合查询 差 36 财务管理 中 37 设备管理 差 38 OA 中 39 人事管理 差 40 患者服务 自助机 中 医院的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院各个角落的有线网络架构,信息系统也涵盖了医院内医疗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符合医院的实际流程和医院当前管理需要。

根据卫生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模型,一附院的信息化目前基本处于 3 级。

图卫生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各项功能处于行业中等水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投入,以弥合与全国同类医院的差距。

从业务覆盖的角度来看,一附院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医疗服务、业务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一附院医院业务关注重点,对 IT 依赖度较高,但尚未有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领域主要有支持管理层辅助决策的战略绩效与分析工具、支持医疗业务的流程整合功能,以及支持临床科研的知识管理平台(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各专业数据库、科研成果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方面的功能,并通过无线移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医院现有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医院当前管理模式及业务需求,信息化应用效果达到行业中等水平;信息化投入(人员、资金等)属于行业初级阶段。但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持续发展,及外部医疗管理环境(医疗改革、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思路)的变化,现有的应用系统不能支撑医院未来发展需要。、一附院信息化愿景 一附院的信息化应结合医院现状及战略发展,借鉴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技术经验,遵循“顶层设计、逐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医院集团)信息系统,加强临床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改善综合运营管理,提升决策分析能力,支持科研和教学,实现医院业务“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利用现代 IT 技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先进、西北一流具有综合优势的学院型医院。

图 2 医院信息化愿景图 在 2014 年完成门诊住院系统、集成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电子病历四级标准。2015 年完成急诊系统、医嘱闭环管理、临床数据中心、医院集团医疗业务协作系统建设,达到电子病历五级标准。

在未来 3 年内完成“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嘱为主线”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成覆盖一附院、托管医院、医院集团成员医院的一附院集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医院集团内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运营管控,并达到电子病历六级标准。

同时为保证医院 IT 战略规划的落地,在未来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坚持“统一应用平台、统一领域建模、统一信息模型及数据标准、统一分析模型”的四统一原则,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避免新的信息孤岛产生,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符合业务发展战略、体现医院管理思路。

根据电子病历六级达标及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一附院还需要建设或者完善以下内容。

序号 系统名称 类别 1 手术麻醉系统 替换 2 检验信息系统 替换 3 输血管理系统 替换 4 病案管理系统 替换 5 HMIS+CIS 建设(门急诊、住院系统)

替换 6 HRP-人力资源管理 完善 7 HRP-器材物资管理 完善 8 HRP-财务管理 完善

序号 系统名称 类别 9 移动医疗 新建 10 心血管系统 新建 11 重症监护系统 新建 12 临床知识库 新建 13 临床数据中心 新建 14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新建 15 供应室管理系统 新建 16 营养膳食系统 新建 17 院感管理系统 新建 18 医务管理系统 新建 19 护理管理系统 新建 20 协同医疗系统 新建 21 管理决策分析系统 新建 22 医院门户 新建 23 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系统 新建 24 试验设备管理系统 新建 25 无线网络 新建 26 灾难恢复系统 新建 27 集成平台 新建 3、一附院信息化总体规划 依据一附院的业务发展目标和业务需求及医院内外部条件,借鉴了国内外顶尖医院的管理思路及信息化建设经验,使用 FEA、TOGAF 等企业架构方法论,对一附院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合理、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全面规划,以满足医院未来 5 年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把医院建成模式先进、流程优化、管理配套、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的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的数字化医院。

按照“一个平台(集成平台、数据中心)、五类业务应用(医疗服务、医疗管

理、运营管理、科教管理、协同医疗)、两个统一门户、三个体系”的建设指导方针,构建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临床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高标准、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临床业务与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及应用架构设计方法,实现多院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共享,支持医院集团化管理和区域医疗的业务延伸与拓展。

医院信息平台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应用为目的,包括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和基于平台的应用,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管理运营中的高效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以业务系统的信息采集、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基础,连接临床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平台,是医院内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的基础和载体。

医疗服务包括临床服务、医疗执行、治疗管理等业务域。包括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医学检查及医疗治疗处置系统、闭环医嘱管理、临床数据中心、临床知识库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受控医学术语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以及移动医护工作站等临床业务系统。通过医疗过程的信息化及闭环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医疗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面向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方位服务与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预约管理、费用管理、资源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运营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医院人、财、物及供应链方面的信息流转壁垒,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药品、材料、设备管理、教学科研管理、供应链管理,构建覆盖医联体/医疗集团管理的人、财、物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的 HRP系统。

科研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的教育管理和科研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实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时准确的了解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通过 IT 手段实现科研资源的管理,以实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协同医疗以医院为联动核心和业务指导核心,将集团/区域内诸多协作医院

等一个个散落的医疗终端,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协作共享平台串联起来,形成以分级诊疗、业务协同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组织网络。

根据医院的医院集团进一步发展需要,可以考虑在未来使用新系统将托管医院、新建分院系统进行升级更换,实现医院集团内的全面互连、协同;建立医院集团综合管控系统,实现医院集团集中管控,提高医院集团的资源共享和运营效率。

图 图 3 医院信息化应用蓝图 1 3.1 临床科研

临床数据中心是为支持临床诊疗和全部医、教、研活动而以病人为中心重新构建的新的一层数据存储结构。它应是物理存在的,而不仅仅是概念存在或者是逻辑存在,是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平台的核心构件。临床数据中心是否存在可以作为医院是否拥有真正电子病历系统的标志。

图临床数据中心架构

在建设统一的临床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基于疾病、治疗、卫生经济、医生、患者等各方面的主题数据集,为医务人员提供完整、统一的数据展现。同时,对整合后的原始临床数据提供强大的数据检索、数据导出等多种工具,为医疗科研服务。

实现临床信息的有效交换与充分共享,确保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机到达合适的地方。依据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循证医学,辅助医生选择最适宜的技术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图统一临床试图

科研病历统计主要应用于对电子病历系统中存储的各种医疗数据进行自定义条件检索。主要的检索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索、医嘱及用药检索、病历内容检索、检验检查结果检索。系统中提供简单实用的数据统计工具,能够完成用户所需要的所有统计需求,还提供了多种统计图形的形式供用户查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定义多种统计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得出用户所需要的统计结果。统计出的结构可以导出用户所需的任何格式。数据直接导入到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 SAS、SPSS 中进行分析。

图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数据挖掘,又称知识发现(KDD),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简单的例子如,KDD 可直接挖掘疾病高发人群,疾病及症状间的未知联系,化验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及化验指标与疾病间的潜在影响,对未知的实验室指标值进行预测,可以探索合并症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自动发现一组高维实验室指标变量的异常等等。再如,在科研设计中利用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科学分组,通过考察多因素的不同影响权重,可以帮助确定析因分析或嵌套分析等不同的科研设计等等。

样本精选准确快捷的从海量数据中找到研究人员感兴趣的资料,干净彻底的排除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并将找到的样本素材按照科学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ICD10 标准疾病筛选,可以实现包含式与排除式疾病,单病种与相关/不相关多

病种,包含式与排除式单/多种并发症等任意组合方式,及严谨的治疗方案(如用药)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科研样本数据。

智能统计将医学统计方法以流程控制的方式软件化,使每一位医学专业人士不再将数学和统计学视为科研难点和烦恼。系统包含了大多数最常用的医学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统计工具涵盖了大量的医学统计方法,满足了常用的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及预实验。

图使用病例分型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数据探索可以通过大量的智能分析报表,并结合知识发现系技术,来揭示各种疾病的特征,以及疾病、检验项、用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日常工作中不易发觉的、新的、有趣的现象,为新的科研立项拓展思路,并为相应的课题立项做好准备工作,使临床科研有更多的创新性。数据探索工具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题材广泛的临床医学特征,解决了传统科研立题瓶颈问题,使立题更具新颖性,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奠定了基础。3.2 医疗质量管理

卫宁公司建立了一个层次化、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了业务过程质量管理、专项医疗质量管理及全院医疗质量检测分析三个层次。

专项医疗质量系统包括了病历质控系统、院感管理系统、抗生素管理系统、不良事件管理系统、高危患者管理系统、处方点评系统、护理管理系统等专项管理系统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数据,形成了全面的医院医疗质量运行管理数据。

图全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医院运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包括以下的八个方面: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住院患者安全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单病种质量指标、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患者感染类指标。

图医院运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3.3 绩效管理

面向医院全体人员,提供上下级互动的绩效目标分解下达、绩效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绩效总结等全面的绩效流程管理,支持工作流方式按预设规则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实现平衡计分卡、KPI、360 度评估等多种绩效评估方式,能够支持绩效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考核,将医院对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的考核规则在系统中以组织或员工考核方案形式进行落实,实现对组织与员工的绩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支持通过平衡计分卡(BSC)进行战略目标分层逐级分解,使医院、部门及个人的绩效目标与医院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绩效的计划、过程管理(执行过程和关键事件记录)、评估反馈、结果总结应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循环管理,确保医院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

医疗数量质量HIS成本分析 创新成果 服务质量 差错事故其他数据考评指标体系 综合绩效考评业务部门绩效考评运营分析 管理评价 发展预测医教研集成与数据采集总线资产管理 物资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图绩效管理系统架构图

综合绩效管理由综合了财务效益状况分析、资产运营状况分析、患者状况析、市场方面状况分析、质量分析、成本分析、安全分析、医院文化环境和效率分析等各个方面。首先,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医院是否盈利,医院各层面员工的努力是否为医院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作用;其次,从患者的角度,分析患者对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通过满足患者的需求,来调整医院整体的发展方向,重点科室的建设等;然后从内部流程的角度,分析哪些业务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等,帮助医院优化科室设置,适应医疗市场;最后从学习与成长的角度,分析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4 教学管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日常的教学管理全部通过系统完成,高效地完成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实习生、进修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以及医生、护师的带教管理及考核评价;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实现专家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实现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实现对教师教案质量的评价;实现对教学绩效的计算、分析;对研究生的培养进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在完成日常管理的同时,借助灵活的统计、分析、查询工具,为考评、职称评定提供详实的数据,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构建高效的继续教育管理平台,高效地管理医务人员的各种继续教育信息。对各种培训课程,医务人员在线报名,培训结果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可调配的规则,减轻医务人员的轮科、轮岗安排的工作量,并提供相应管理途径进行监督和监控,将事后总结转变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以数据为基础,系统自动为医务人员考评、职称评定提供依据。、一附院信息化建设策略 随着医院信息化逐渐朝着临床专科化、区域协同、医疗集团管控的方向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管理深度越来越深,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一附院的业务发展需求,要求未来的信息系统必须站在医疗集团/医联体的高度上,构建统一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机构内部业务运行和协同业务,并满足医疗集团/医联体的管理需要。同时在应用上满足端到端服务覆盖监测保障、基于标准化的协同能力、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 IT 敏捷性,在技术上满足标准化、整合与共享(基础架构、信息、流程、展现)、高性能高可用的目标架构。

一附院现有的信息系统是 10 年前为满足单体医院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医院基本流程电子化进行设计的,而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已经发展为以“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的全面数字化医院阶段。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对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对现有的系统架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

医院现有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架构老化(包括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系统扩展性差,系统互联、资源共享的问题解决得不是很好,不能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由于系统补丁太多、系统运维不及时,已经影响了医院业务正常运行,给医院业务开展和医院形象带来很大的影响。

根据现有 HIS 系统的架构成熟度评估结果,以及未来 HIS 系统需要满足的关键业务要求及技术指标,我们认为现有 HIS 系统无法满足医院未来的发展要求,也不具备进一步改造的价值与可能。一附院必须对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替换。

从医院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形成相互一致的业务基础信息系统和有效运行的信息层次化体系,必然需要将原来分别建设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平滑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各个业务系统间能够顺畅地传递信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才能针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应。综合考虑医院发展目标、医院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医院技术力量、厂商的产品优势、整体维护成本,建议医院信息平台、医疗管理、医疗服务(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系统)由同一个厂商承建,其他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专业系统可以择优选择厂商承建,实现在核心技术、专业产品、医疗知识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满足医院医疗、管理、科研等方面的需求。、一附院信息化实施规划 替换 HIS 系统模式的核心为,建立符合医院业务发展战略的统一信息模型、数据标准及业务交互标准,实现医院前端服务(临床服务)和后台管控服务(运营管理)信息一体化,实现运营管理与临床服务业务流程无缝连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挖掘模型,集中围绕运营管理、临床数据分析、临床科研方面的数据分析,构建一体化的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依据医院“顶层设计、逐步实施”的思路,结合医院信息化现状,综合考虑项目风险、效益分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医院总体资源配置与投入,建议采用“先解耦、再替换”的软着陆方式,分为三个建设阶段完成一附院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期建设期为 2014 年,结合集成平台、门诊住院系统、专业临床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现有应用系统的解耦和,从管理流程、数据标准化等方面奠定信息化基础。并达到达到电子病历四级标准。

第二期建设期为 2015 年,进行急诊信息系统、专业医技系统及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医疗协同系统建设,完成医嘱闭环管理改造,实现医疗服务业务及医院管理目标。达到电子病历五级标准。

第三期建设期为 2016 年,进行医院集团/医联体管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已建设的系统的功能与流程,确保各类应用在全院范围类的推广效果。进一步优化决策分析及临床科研分析应用。达到电子病历六级标准。

基于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蓝图,规划 31 个 IT 项目来实现 IT蓝图架构的建设。综合项目风险、效益分析,并考虑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建议未来三年信息化项目实施路径如下:

图项目实施路线图、一附院 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附院信息建设项目对于一附院及卫宁公司都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建议项目的建设采用有别于简单项目承包模式,而是采用一种紧密的战略合作模式。结合医院现状及战略发展,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技术经验,发挥一附院在管理模式、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金仕达卫宁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服务优势,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把医院建设成模式先进、流程优化、管理配套、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的国内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医院。

根据项目建设模式及分工,医院负责业务需求、流程的梳理,参与系统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卫宁公司负责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项目实施、后续的系统运维工作。

卫宁公司从 90 年代开始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研发,20 年来始终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是国内唯一的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专一领域的技术积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同时拥有 HIS、LIS、RIS/PACS、EMR、PEMIS、RCMIS 及 CHSS 等自主知识产权。1200 多家国内用户,100 多家三甲医院,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HMIS+CIS建设项目移动医疗建设项目全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心血管系统建设项目手术麻醉系统建设项目重症监护系统建设项目检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输血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临床知识库建设项目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病案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供应室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营养膳食系统建设项目院感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医务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护理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协同医疗系统建设项目HRP-人力资源管理完善项目HRP-器材物资管理完善项目HRP-财务管理完善项目决策分析系统建设项目门户建设完善项目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试验设备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安全加固项目机房改造项目虚拟化改造项目灾难恢复建设项目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集成平台建设项目检验报告智能质控系统设备维护、高值耗材网络改造统一认证、入侵检测规范制定、系统集成移动护理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预约管理门诊系统集成机房改造扩建院长决策分析 指标分析、预警薪酬、招聘管理 培训、绩效管理供应链、设备绩效掌上应用手麻系统升级输血系统建设病案系统升级供应室系统建设诊疗知识库 医技知识库数据中心、集成视图 数据分析、综合应用影像报告中心流程管理 质量管理监护数据集成 知识库集成网络心电系统微生物信息系统IT服务流程管理备份恢复体系 灾备体系建设虚拟化建设 虚拟化资源扩容系统监控专题分析OA完善 内网门户完善 患者门户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与HIS、器材物资系统集成 银企直连双向转诊 医联平台、业务协同 医联体管控营养医嘱 营养病历院感管理质量、绩效管理质量、绩效管理权限、资质管理信息、资质管理2015 2016项目急诊系统、流程管理 系统完善、闭环改造 门诊、住院系统升级

促使我们不断完善和升级我们的产品。现有员工超过 1400 人,拥有技术人员 1100人,其中专业研发队伍有 600 多人。

新疆金仕达卫宁软件有限公司以新疆地区的医疗、社保等领域信息化相关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目前拥有 30 多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多数是对新疆医疗信息行业有充分了解的资深技术人员。依托公司在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资源,将在新疆地区积极开展医疗领域信息化业务,为医院提供完成的咨询、设计、项目交付与售后维护服务。、项目建设收益 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可以实现人、财、物、信息的管理一体化,全面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资源,实现医院、集团成员医院、兵团区域平台的建设和融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加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医疗数据二次分析使用,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立足使用高起点的、成熟息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充分借鉴国内外医院的信息化经验,贯通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识别、监控、防范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符合临床习惯的系统使用体验,减少系统操作难度与时间,帮助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运营效益,巩固与医院间的战略合作模式,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确保医院运营信息的透明、及时、准确,支持决策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化资源优势,发挥在区域中的医疗中心作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型,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2

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8年, 是北京市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另设有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和北京市卫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在保持综合优势的基础上, 泌尿、消化、中西医结合、热带病4个专科特色日益突出。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 医院现有条件和规模已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为此医院于2011年启动了新院区的规划建设。该项目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 北临机场北线, 西邻残奥中心, 东临天北路, 交通十分便利, 环境优美。总建筑面积14.557万平方米, 住院部设床位1000张, 其中儿科床位设置不少于200张 (图1) 。

此次设计是基于循证设计理念, 从多年积累的研究和设计经验出发, 针对友谊医院老医院的现状和实际需求, 侧重前期对基地的分析和功能的论证, 并强化实施科学的方法和医疗建筑系统的专业性, 使之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设计方案, 即从实际出发通过研究论证和逻辑推理而得出的设计结果并赋予医院新的设计理念。该设计方案的研究型设计理念主要包含4个方面, 即:以患者为中心、功能组团、环境治愈、物流发配中心。

二、设计理念解析

(一)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 想患者之所想, 急患者之所急, 做患者之所需”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方案设计的全过程。

在功能布局方面, 方案围绕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就医效率为出发点, 把联系紧密的部门合理科学的安排在一起形成功能组团,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往返流程。

在环境质量方面, 方案引入“治”与“养”的理念, 设计以效率为中心的治疗轴和以养为中心的景观轴, 并设置春、夏、秋、冬4个庭园景观, 为患者营造一个步移景异、心旷神怡的环境。

在医技设置方面, 方案设计打破了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布置的模式 (图2) , 从医院特殊需求出发, 以病种为核心, 将儿科门诊、妇产科门诊、分娩中心、儿科病房组合设计, 内部设置妇产儿相关的医技设施, 创造以患者为中心的院中院模式;重点、特色科室消化科与窥镜中心相邻布置, 并在消化科内设置简单的胃肠镜检查, 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路线迂回,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二) 功能组团

功能组团是指将医疗功能联系频度、密切度和紧急度较高的两个以上相关功能单元尽可能就近布置, 并形成功能组团。

1. 中心手术功能组团

中心手术功能组团 (图3) 是一个集合中心手术室、血库、中心供应、病理科和ICU这些高紧急度联系科室的重要组团。这个组团理念在方案中得到了完整的实现。鉴于手术中人流、物流的高急切度和高密切度要求, 设计方案中将中心手术、ICU、病理科及血库均同层布置相联系, ICU与手术部距离较近, 有利缩短术后患者运送距离, 便于医生和麻醉师与ICU护理人员进行术后监护的交接安排并提高医疗质量。手术部需要大量的消毒、灭菌和一次性物品, 为此方案将中心供应与手术室物流垂直联系, 并设单独的提升机以便快速发送、回收。手术部在医院中用血量最大, 用血急, 血库设在手术部附近便于血液配送。现存医院的中心手术室忽视了与病理科的联系, 导致手术中等待病理检验结果的时间过长, 造成手术流程不连贯, 影响手术效率。因此, 病理科布局在本方案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安排。

2. 心内科功能组团

心内科功能组团是针对心脑血管患者的高紧急度组团, 内部主要由DSA、CCU及心内护理单元三部分组成。由于该类患者来自住院部和急诊部, 所以要求其与急诊部有便捷的联系。在造影手术和CCU监护过程中, 患者随时会有紧急情况发生, 因此DSA、CCU与手术部有快捷的联系。现存医院通常的误区是将DSA与中心影像放在一起, 但两者其实并无功能和流程上的直接关系, 这样布局使DSA距离CCU、心内护理单元和手术部等的距离较远, 造成流线上不合理, 并降低心内科的救治效率。本方案四层DSA、CCU及心内护理单元同层临近布置, 患者始终在同一楼层上移动, 免去了等电梯或走楼梯的麻烦, 花费在路程上的时间始终在1分钟左右。DSA也与急诊及急救区上下对应布置, 与中心手术部上下可用专门的手术电梯联系, 路程时间均不超过两分钟, 形成了布局集中的高密切度功能组团。

3. 产科功能组团

产科功能组团 (图4) 主要针对产妇这类特殊人群, 她们一般行动不便, 应避免与其他患者流线交叉, 所以涉及到的服务科室应尽量自成一区, 就诊流线应十分便捷。方案在满足200张儿科病床要求的同时传承了老院区单独设置妇儿楼的优点, 将妇科、产科、儿科等关联度高的相关科室, 以病种为核心, 进行功能科室的布置, 单独设置妇儿楼, 形成产科功能组团。妇儿楼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垂直交通系统, 避免了与其他人群的交叉, 并且内部单独设置治疗与检查设备, 创造以患者为中心的院中院模式。

(三) 环境治愈

在已往我国医院传统医疗流程中, 大多只注重患者单纯的医疗需求, 而忽视了患者的精神需求。国外心理学家对同样两名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发现, 一名患者病房窗对着一面砖墙, 另一名患者病房窗对着绿地树林, 窗外有树林的患者要比窗外是砖墙的患者服用止疼剂量低, 服务需求少, 并提早出院。可见, 医院疗愈环境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患者对医院空间环境的认知往往来自于个人的体验, 让患者从水泥丛林走进天然美景, 让医院从单一化的医疗功能空间到多元化生活空间, 让患者从被动接受药物治疗到主动交流, 这样可以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的与丰富的体验性。

1. 现代医院医疗环境从水泥丛林到天然美景

研究表明, 患者在医疗环境中使用便捷的室外花园利于身体和精神的疗愈。在医疗建筑中花园的种类有庭院和屋顶花园等可以刺激患者做些休闲、交流、就餐、散步、等候、探视患者、儿童嬉戏以及室外治疗等活动。患者对在室外花园的治疗反应是具有不同的感受, 更放松、更乐观、更能改善心情。

本方案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 并强调景观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整个景观规划以入口景观、景观花园、内庭院景观、绿化隔离为基本点来组织展开 (图5) 。从中心公共广场引出三条景观轴和两块绿化缓冲带, 三条景观轴为:一条是从入口广场往东西侧, 贯穿住院广场、门急诊广场的景观轴;第二条是门诊与医技之间围合的室内医院街景观轴, 所有医疗活动都在这里完成;第三条是贯通住院护理单元之间的休闲文化立体绿化景观轴, 这里只涉及到与康复相关的休闲活动, 沿景观轴布置景观休憩空间, 花园贯穿整个院区, 建筑内部的中庭与患者的等候空间相渗透, 使庞大的建筑内部充满阳光、景观宜人, 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美好的微气候环境 (图6) 。两块绿化缓冲带为:一是基地北侧, 二是基地东侧, 除了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外, 对于外界造成的噪声影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 现代医院功能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患者在住院部内部完成所有在城市中进行的活动, 如购物、娱乐、休息、用餐、居住、工作等 (图7) 。从这一层面上讲, 住院部可视为一座微型城市, 它的功能应该包罗万象, 而不是单一化的医疗功能空间。本方案将4个护理单元用一条景观文化街联系, 沿景观街设立花店、超市等设施, 将银行、餐厅、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设施、问讯、健康咨询、网络、院史展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入医院公共空间之中,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多样化生活需求与体验。

另外, 美国和西欧国家正在开展环境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 如瑞典率先将投资预算的1%用于布置艺术品, 对改善心情和减少压力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在景观街首层结合娱乐休闲空间设置了艺术作品展厅, 很多当地的艺术家和雕塑家被委托提供的艺术作品摆放在医院内的展览空间, 既给艺术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又可以满足患者的艺术追求 (图8) 。

3. 现代医院患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

患者刚进入医院住院治疗, 最初心中充满怀疑与恐惧, 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治疗的过程, 这种被动与消极的心态会一直伴随其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单一、严肃与冰冷空间环境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消极作用, 加上疾病本身所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打击也会加重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而主要原因在于住院患者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社区邻里, 从而缺乏人际交往, 倍感孤独。

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交流, 首先就是要让患者走出病房, 进入到公共空间中去, 增加接触机会, 所以本方案在景观文化街内设置丰富多样、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势必会激起患者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如果你喜欢喝茶, 可以在喝茶休闲中结识新的朋友;如果你热爱艺术, 这里的艺术展厅有琳琅满目的绘画、雕塑、摄等作品, 可以漫步其中感受艺术气息;如果你喜欢下棋唱歌, 可以在灿烂的阳光下的庭院里就共同兴趣爱好交流沟通;或者你饭后可以在康复花园中闲庭信步。我们秉承如下设计宗旨:创造家一样心理无障碍的环境, 让患者更有尊严, 并鼓励家属的参与。

(四) 物流发配中心

本方案物流系统设计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物流系统, 设置物流调度和发配中心 (图9) , 集中设置物资收、存、发中心楼及物流调度室, 形成一个独立统一管理的部门, 解决了全院的物流分配问题。通过物流调度室的时间安排, 将洁物和污物错开分配, 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同时该设计打破了在空间形式上洁物污物完全隔离的传统模式, 既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也避免了运输物品时造成电梯拥堵与流线交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该方案规划设计理念的深入解析, 可以发现基于循证设计理念出发的方案设计, 对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患者的就诊效率与个人体验具有重大意义, 希望此设计理念能得到广大医院建筑设计同行的认可, 并为今后医院建筑设计提供普遍的指导意义。

摘要:文章基于循证设计理念和大量的医院调研数据, 结合北京友谊医院老医院的现状和实际需求, 系统阐述了该院新院区以“患者为中心、高效的功能组团布局、实现环境治愈与集中设置物流发配中心”的规划方案和创新设计理念。

关键词:友谊医院,功能组团,环境治愈

参考文献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3

关键词:规划环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环境目标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75-01

进行规划环评的意义主要在于使环境的规划更加的科学,科学的规划环评可以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规划环评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规划,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现,从而使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在最弱的环境损坏和影响下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是在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对规划环评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这主要是因为规划环评是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今我国规划环评实际工作开展时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1规划环评的思路

通常情况下,规划环评的步骤都是按照一条固定的流程实现的,根据相关经验可得出这条流程主要是指“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承载力分析→规划环评结论”。首先,对规划方案包含的规划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然后再对这些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进行具体和全面的分析,得出该区域环境因规划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再将社会发展与环境承受力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具体的对该区域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与环境影响及区域评价的指标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之后,提出相应的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的建议;最后,在综合考虑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该区域的规划规模、结构、布局等三方面因素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因此,在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相关案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和周围环境的承载力上对整个规划环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2结合案例来分析规划环评的协调性

2.1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进行分析

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规划师更快的了解当地规划环评所处的环境背景,避免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对不同部门与层次进行规划时出现冲突或者断链情况的出现,所以对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是规划环评中不能缺少的过程,还是对规划环评中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我们可以将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之内,不同规划内容一致和互相促进的程度”,主要包含了规划的相容性和互动性等两个方面,其中规划的相容性主要反映的不同规划之间存在的静态关系,而规划的互动性则体现了在通过一定的协调手段之后,根据需要将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各个规划之间能够互相适应,并达到相容形成一种和谐的动态关系。对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分别包含了对规划所处的政策背景信息进行整合与筛选、对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价以及对规划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等三方面。在规划环评调查所得的生态环境报告中,需要将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规划环评方案的影响重点考虑进来,故而在设计规划环评的方案并对规划环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对规划与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位规划之间的符合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需要规划和同为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的整体规划、周边环境保护的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周围城市或城镇的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等各方面规划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整理和归纳之后从规划的协调性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关键是要突出不同的规划之间产生的各项矛盾与冲突,然后再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

2.2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工业园区作为案例对象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该工业园区所在地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规划方案的影响以及规划的协调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工业园区规划中的有一部分使用的土地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在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区域是属于不能用于建设的,更不用说用于修建工业园区等极易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用地。而因为该工业园区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产生冲突的区域主要属于围垦区,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应该要划入重点准入区。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规划环评的规划方案提出了调整该地生态环境区域的建议,有效的协调了双方的矛盾与冲突。

3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且周围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规划环评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规划环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是建立在对规划环评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的基础上的,然后在对规划环评工作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经讨论和研究之后,对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扰动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明确的评价,并在测算出周围环境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开发会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符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然后,对制约规划环评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

4结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规划环评所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范围上明显更加的宽广且包含的内容也更多,所以就需要综合周围环境各方面因素信息,整体的对规划环评的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进行规划环评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能够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危害的建议,而且还需要对规划环评的具体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这也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自己对规划环评的理解,结合某工业园区的实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对规划环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的规划环评工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吕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J].环境保护,2009,(2).

[2] 黄川友.规划环评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9,(18).

[3] 佘春娇,陈伟亚.工业开发区规划环评水环境总量控制指标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2).

[4] 池金萍,周利萍,马树海,等.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要点和案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

[5] 李慧明,王磊,刘倩,等.环境经济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4).

[6] 麦方代,周鹏.规划环评助力绿色矿区发展——山西阳泉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实践[J].环境保护,2009,(20).

旅游规划方案之姚安旅游规划方案 篇4

一、姚安有许多“云南第一”的旅游资源:

1、千年古镇光禄

2、云南唯一的“三王一帝五封侯”的高氏家族

3、堪称云南唯一的国宝级的千年古刹龙华寺

4、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德丰寺

5、云南民族史诗之最--梅葛

6、云南的卧佛高奣映铜像

7、诸葛亮擒孟获的战场

8、云南花灯之乡

9、迤西文献名邦

二、姚安现有定位

1、文献名邦全国一共三批文献名邦,共数百个城市,差异性太小,同等殊荣中原大地也比比皆是。何况姚安仅仅是“迤西文献名邦”

2、梅葛故地梅葛非常优秀,但有两个缺陷:一是今后一定可以成为姚安的一大文化品牌,但是现在还缺乏足够的知名度,不足以迅速拉动姚安的名气;二是姚安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其汉彝交融的文化名府的历史文化优势。

3、花灯之乡昆明和玉溪的花灯拥有先入为主和规模队伍的优势。以曲艺品牌很难带动一个县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不足以概括姚安。熊大寻策划机构给出的定位:姚安,中国福地,福禄之城以上的三种定位都存在片面性,姚安究竟应该如何才能科学地找到自己的具备唯

一、第一和专一的城市指纹,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姚安--平安姚安--平安是福姚安--中国福地,福禄之城以下是我们这么定位的依据:

1、姚安的字意就是“美好平安”之意(姚,好也。――《方言十三》)

2、高奣映铜像呈一个姚安的“安”字造型,加上酒葫芦,整体上看,又是“平”字造型,意喻着“平安姚安”。高奣映铜像图解“安”字高奣映铜像(本地明代的望族名士)自古就有一个平躺着的“安”字的说法,头和双手代表“宝盖头”,盘旋的双腿构成一个“女字”。熊大寻认为光“平安”一个概念不足以吸引游客,应强化其卖点。他解读此铜像含三层意思:一是“平安是福”,二是“高枕无忧”之意--在高奣映铜像他的身上还写着一首悠闲的诗“一昧黑恬,睡到地老天荒”,整个状态就是“高枕无忧”。三是“高冠厚禄”--高奣映的发冠代表高冠,他头枕着的是个肥大的葫芦,所以代表“高官厚禄”,规划方案《旅游规划方案之姚安旅游规划方案》。

3、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升姚州为姚安路。《改姚安路记》中有所反映:“姚安父老黎庶,咸自庆幸,相率言曰:州升为路,以高侯之故。若之何,相与改观。以求无负圣天子之命,以无忘我高侯德。…昔为州,贡赋附庸于大邦,讼狱受成于上府。今为路矣,言可以专达、事可以专决。”感受龙恩之余,高氏也不含糊,元明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捐私宅建妙光寺以报皇恩。4-9(略)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5

1、弹指一挥间景点:一块巨石像一个人的手指着天(演示:四指并拢,食指指天)熊大寻立即将这个景点改名为“弹指一挥间”,主席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吗,其中写道“三十八年过后,弹指一挥间”,另外也可用《沁园春.雪》里的“指点江山”来命名,用主席书法题写在旁边的岩石上,就可成为一大奇景!

2、一唱雄鸡天下白景点:一个巨石耸立峡谷之间,十分像一只公鸡,这个景点叫“一唱雄鸡天下白”

3、唤起工农千百万景点:一个大石头,坐在一个石台上,面前有许多树,这些树都弯腰朝向石头,这很像一个领导张着大嘴给很多人作报告,熊大寻如是将其改成“唤起工农千百万”。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6

态园规划方案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

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

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

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

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

医院规划方案概述规划方案 篇7

武汉市长江食品厂片旧城改造地块位于汉江北岸, 处在汉正街传统商贸区范围内, 是武汉市“两江四岸”综合改造的核心区域。该用地紧临城市内环线重要交通节点之一的汉江一桥, 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其毗邻汉江, 与龟山风景区、月湖文化艺术中心隔江相望, 景观地位非常重要。位于连接汉口、汉阳的门户位置,

项目用地分布在武胜路东西两侧,被城市规划道路长堤街、大夹街、汉正街等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地块,规划净用地面积为9.33公顷。用地现状建筑质量较差,层数多在3—4层,拆迁建筑面积约24.4万平方米,现状容积率为2.4,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约4000户。现状用地存在商住功能混杂、环境质量恶化、道路不畅等诸多问题。

为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汉江两岸建设进展的号召,尽快改变汉江北岸城市环境面貌,促进区域城市发展,启动了该片区旧城改造工作,在通过土地市场公开出让后,成功开展了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此次征集活动较既往国际征集活动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规划咨询引导模式:即在前期用地规划咨询基础上,由规划咨询引导规划方案设计,从而使得设计机构规划既结合实际,又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同时具有较高国际水平。

2. 规划咨询研究

2.1 规划咨询研究的作用

对于具体项目用地而言,规划咨询主要作用在于:一是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处理,落实上位规划的原则,结合土地市场配置,合理确定规划设计条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二是结合多思路、多手段分析论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确定规划控制要求,有序引导下步建筑方案设计;三是通过落实“完善区域景观形态,保留地区历史传统元素,创造人行观江公共空间和引进先进商业业态”的规划理念,实现“更新商业业态,传承历史文化,创造节点景观,提升城市功能”的规划目标。

2.2 规划咨询方式

项目用地位于汉正街繁华闹市区,景观地位重要。规划咨询研究非常重视现状调研工作,扩大范围对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建筑功能、商业业态、景观及交通状况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调研,作为规划方案国际征集的基础资料之一。

在商业业态定位研究方面,规划咨询采用区域分析、地段构造分析、可比市场分析和市场组合研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汉正街整体商业布局着手,结合用地特征,提出项目用地商业发展策略及规划设计建议。

在空间景观形态研究方面,规划咨询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沿江立面和道路界面分析、三维体块模拟,以及重要视点实景模拟等手法,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明确景观控制要求。

为实现项目用地改造的经济平衡,规划咨询采用经济测算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土地及各物业市场调查,结合项目土地单价和楼面地价测算,论证用地合理的强度。

同时,规划咨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征求项目改造意见,收集到“优化沿江及桥头景观、疏解区域交通、保护基督教堂、延续汉正街区街巷肌理”等若干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在规划控制中予以落实。

2.3 规划咨询的主要内容

规划咨询主要就景观形态、交通组织、建筑退界、历史建筑保护及城市肌理、建设强度等方面内容提出了规划控制要求。

(1)景观形态:规划形成“一点两轴”的景观结构,一点为桥头景观节点,两轴分别为汉江沿江绿化轴和武胜路干道景观轴线。空间形态上要求该地区与城市整体、相邻地区及内部各部分相协调,塑造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整体空间形象,注重江汉一桥桥头空间形态的开敞性以及武胜路两侧、汉江沿线高层建筑的通透性,强化绿化景观和空间形态向汉江江滩的导向性,并充分考虑行人室外活动空间和江汉一桥及武胜路高架桥上由南至北、由北至南两个方向的直观感受,注重空间尺度和屋顶造型及附属设施的形式、材质、色彩,营造宜人的室内外整体空间,同时要求桥头处建筑裙房采取退层形式形成公共观江平台,并注意规划用地垂江方向景观的连续性。

(2)交通组织:一是要求研究区域道路系统的交通组织,处理好用地内部与外部交通的衔接,形成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二是合理组织用地内人行、非机动车、机动车流及区域交通流,创造良好的通行环境;三是重视人行系统的安排,组织好人流的集散,人行系统设计必须与整体空间景观布局相一致,同时考虑武胜路东西两侧用地地下空间及地下通道联系。

(3)建筑退界:为形成桥头较为开敞的空间形态,要求武胜路、沿河大道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20—25米,交叉口处不少于40米,其余道路后退距离不少于5米。

(4)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肌理:要求严格保护现状基督教堂,优化周边环境,新建建筑应考虑与之协调,用地建筑布局应考虑与汉正街区域城市肌理相协调。

(5)建设强度:规划容积率平均控制在5.5以内,公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40米以内,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内。

3. 国际方案征集活动简介

3.1 征集活动概况

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受委托承担了此次规划设计方案的国际征集活动。征集信息发布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多家国内外设计机构应征,经认真评选,最终选定了香港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武汉莱斯贝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公司等三家设计机构参与此次征集活动。此次国际征集在充分利用已完成规划咨询成果基础上,采取“规划咨询引导设计方案征集”的模式。在提供项目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等刚性控制要求同时,将规划咨询研究内容中涉及的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建筑退界等控制内容也作为方案设计的附件,从而保证规划咨询阶段控制要求的延续。征集过程中,注重与征集机构的技术沟通,避免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要求出现较大偏差。

3.2 国际征集应征方案评析

3.2.1 香港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规划方案——动感时尚

规划方案以“汉正新翼”为设计目标,注重“城市门户”景观的塑造和汉正街地方特色的延续。以现代式的“城墙”和优美的建筑天际线创造“城市门户”景观。同时,通过建设“教堂广场”,延续传统元素,为老汉正街注入新的生命力。

规划方案在建筑形态设计上体现了“动感时尚”的特点, 江汉一桥桥头两侧分别布置五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等超高层建筑, 通过景观建筑和观光连廊相互连通形成圆形围合空间, 并以此加强与汉江江滩的联系, 极具视觉冲击力, 形成区域标志性地标建筑。在临江二线区域, 临城市干道布置造型独特的公寓、办公楼, 从而形成富有韵律感的城市景观界面。

3.2.2 武汉莱斯贝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规划方案——传统务实

规划方案注重场地区位及特性分析,以现状存在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创造强烈感知的窗口形象,增加依河观景的机遇,塑造沿江生动景观风景线,保护和延续历史遗存,展现汉正街文化品位,组织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等六大规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解决措施,如增设桥头观景平台、充分利用建筑裙房屋顶为公共活动空间、维护基督教堂原貌、提供全天候四季皆宜的步行通道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规划方案在建筑形态设计上体现了“传统务实”的特点, 在江汉一桥东侧布置40层超高层宾馆, 西侧布置4栋30—32层高层住宅, 通过桥头两侧公建和住宅在高度、材质、形态等方面的对比, 塑造出感知强烈的桥头景观形象。临江二线区域则采用传统的围合式布局形式, 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采光、观景等要求。

3.2.3 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规划方案——现代开放

规划方案从区域城市肌理出发,基于规划条件和周边地区所产生的吸引力,自然形成地段有机的布局结构。规划注重桥头门户形象,提出“门户形象,商业繁荣,自然生活”的规划愿景。在总体思路上,以平行于道路的垂直网格将各地块整齐划分,用绿化带分隔闹与静,功能分区独立明确。五个地块在构思上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通过对“连”、“圈”、“带”的运用,解决了地块的“散”、“闹”、“混”的难题,形成和谐的街道空间和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规划方案在建筑形态设计上体现了“现代开放”的特点, 将办公及商业沿武胜路两侧布置, 有利于形成完整的, 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在武胜路东侧, 自南向北以140米高的酒店为建筑系列的开端, 跟随其后的是三栋形式相同而略有微差的办公楼, 延续着城市的节奏。在沿江立面上, 建筑以较大尺度凸显城市形象, 住宅采用了类似共建的建筑手法, 具有完整、简洁的建筑形象, 与隔武胜路相望的140米高五星级酒店共同形成了进入汉口的门户形象。

4. 规划咨询引导下方案征集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各种规模的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日益增多,这是规划专业领域一场值得肯定的、积极的嬗变,但传统国际征集由于语言交流障碍、规划设计任务书不明确、征集者自身思路和目标尚不清晰、缺少中期沟通环节、缺乏有效评审机制和后期贯彻衔接机制等诸多原因,普遍存在征集方案与国情偏离或不符,中标方案与国家法定规划未能有效衔接从而无法贯彻落实等问题。规划咨询引导下的方案征集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本地规划咨询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构建有效交流平台,引导国际征集按照创新又不失合理的方向发展,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1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规划咨询研究成果要求

因境内外设计机构对地方实际情况的了解比较欠缺,往往会出现较好的规划理念在本地却难以实施的情况,因此,本地规划咨询机构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咨询机构、设计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咨询机构基于对城市和基地现状的深刻认识而完成规划咨询成果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境外设计机构先进规划思路和理念的优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4.2 相互沟通,避免设计思路与规划要求不符

规划方案设计属城市微观项目,但需与上位规划有效衔接。咨询机构和设计机构互动,可以使设计机构避免由于对规划要求了解不清、相关背景知识缺乏而导致的一些明显错误,保证设计构思与规划要求的合理衔接。同时,通过本地规划咨询与境外设计机构的合作,可学习境外设计机构先进的专业理念和技术方法,领悟其独到的设计创意。

4.3 公众参与,有效落实市民合理建议

规划咨询工作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事业,不仅要站在建设方立场考虑问题,更是代表着城市和公众利益。由规划咨询引导的方案征集,首先考虑的是有效保证公众权益,通过舆论宣传来扩大公众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决策的了解,通过问卷走访调查、规划展览等多渠道来了解市民的需求,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将合理建议通过规划控制要素落实到方案征集及方案设计中,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促进城市规划成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利益兼顾的全面性。

4.4 技术支撑,有效提高建筑规划审批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规划咨询始终以城市整体利益为首要出发点,规划咨询的过程,就是落实城市整体利益,协调城市利益与建设单位利益的过程。因此,规划咨询引导的国际方案征集成果是以城市整体利益为基础,融入了设计机构先进的规划思路和理念后,形成具有可操作性、高质量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成果,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有利于提高建筑规划管理审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5. 结语

从“民国规划”到“梁陈方案” 篇8

1948年12月13日早晨,保姆刘妈从成府村匆匆赶到清华园,向梁思成一家讲述了她所见到的“八路”(实为解放军):他们是半夜悄悄开进村里的,连一条狗都没惊动。大冷天的,战士们竟然在胡同里挤成堆睡了一夜。清早乡亲们给“八路”送开水,也是谢了又谢才接过去喝的。刘妈止不住地感叹:“我活了六十多岁了,可没见过这样的队伍。人家都说八路好,我就不信。今儿个我可瞧见了!”

解放军真有这么好吗?梁思成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事实很快就印证了刘妈的话。梁思成亲眼看见一位解放军战士拿着一个破柳条筐走了三里路去还给老乡。回想起前两天撤退时把一位女职员的旗袍全部带走了的国民党团长,梁思成一下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清华解放后,解放军战士在清华园里绑扎云梯、演习巷战。看到这种场面,梁思成寝食难安,他知道这意味着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役随时可能展开。而他最关心的是,这场战斗会给这座古都带来怎样的破坏。

正当梁思成为北京城的保护寝食难安时,让他激动不已的事情发生了。清华解放第三天的晚上,清华大学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带着一名解放军干部叩响了梁思成的房门。那位干部明确表示共产党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京,如果迫不得已必须攻城,他希望梁思成能为解放军绘制一幅北平古建筑地图,便于在战斗中尽力保护文物。那一刻,梁思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共产党竟然如此珍视文物,做了他一直想做却又根本做不了的事情。

幸运的是,共产党争取和平的努力取得了成功。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梁思成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5月,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由市长叶剑英兼任主任,梁思成任副主任,开始研究和编制首都城市规划。

民国时期的北京规划

摆在梁思成面前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

定都北平,意味着这座古老的帝都即将完成一个地方城市向新中国首都的转变。从清朝灭亡到北平解放,这座古老的城市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也在缓慢地走向城市现代化的历程。

1915年6月16日,时任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相当于市长)的朱启钤在正阳门瓮城上,手持大总统袁世凯颁发的银镐,刨下了第一块城砖,由此开始了对北京城的现代化改造。尽管阻力重重,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朱启钤仍然在其任上完成了正阳门的改造,开辟了中央公园(今天的中山公园),新修了总统府(中南海)的新华门,并且打通了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等南北干道,不仅为市民开辟了休息活动的公共空间,而且大大便捷了京城南北的往来,使古老的北京城透出一股现代化气息。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改造北京第一人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古建筑的保护,经他改造后的正阳门箭楼、中央公园至今仍是北京城内十分亮丽的风景。

然而好景不长,朱启钤尚未完成的全面改造北京的计划随着袁世凯的倒台而流产了。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北京改名北平,由中华民国首都降格为特别市。此后,由于城市地位和功能发生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平的城市建设都处于停滞状态。

虽然影响深远,朱启钤对北京的局部规划和改造还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规划。自辛亥革命至1949年北平解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只有两次。一次是日伪时期日本主持编制的《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另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北平工务局在日本规划方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北平都市规划”。

日本学者佐藤俊久与山崎桂主持编制的《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将北京市定位为华北地区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鉴于城内再开发需要巨额的费用,而中国传统住宅又无法满足日本人的居住要求,于是决定在西郊五棵松一带兴建日本人居住的新市区。

日伪《北京都市计划大纲》比较重视对北京古建筑的整体保护,甚至准备恢复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目的在于“保持中国文化”。但这些大都是纸面上的构想而已。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伪北京市政府除在五棵松建起了部分新市区并打通了连接复兴门和新市区的道路以外,城市建设几乎毫无建树。

抗战胜利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古都北平,北平市政府四处招贤纳士,成立了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会几经探讨在日伪《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北平市都市计划》。再度重申了北京作为旅游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试图通过“整理旧有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建设游览区,使之成为游览城市”,而另一方面“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水平,使之成为文化城”,在不改变北京旧城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

遗憾的是,在内战的炮火声中诞生的这份“北平都市规划”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到梁思成接手规划工作时,北平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旧帝都,并不具备作为现代国家首都的条件。此时,渡江南下的解放大军正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横扫国民党残余势力,新政治协商会议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一旦政协召开,建国大计议定,北平就会涌入大约60万的中央行政人员及家属。已经人满为患的北京城怎能容下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北京城的古建筑又该怎样才能得到保护?作为建筑师的梁思成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规划方案,他迫切需要一个真正专业的城市规划师。这个人很快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迟到的规划师

1946年,北平市政府建设局局长谭炳训发给陈占祥一封聘书,邀请这位杰出的城市规划师回国编制北平都市计划。然而,内战的爆发使陈占祥滞留南方整整三年,遗憾地与新一轮的北平都市规划失之交臂。

滞留南方的陈占祥在南京主持完成了国民党政府“行政中心”规划方案。随后,他又被借调到上海市建设局,参与编制上海都市计划,提出了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议。尽管一直在从事都市规划工作,也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案,但是内战打乱了城市的建设,陈占祥的理想不过是一张张被束之高阁的图纸罢了。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国统区经济的凋敝,陈占祥感到无比的绝望和痛苦。

1949年5月27日清晨,当陈占祥给冒雨露宿街头的解放军送牛肉汤时,被一一谢绝,回到寓所便忍不住嚎啕大哭,随即将当天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撕成了碎片。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北平正式更名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此时,陈占祥得知梁思成正在领导北平都市规划工作,心系北平的他主动写信给梁思成,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表示愿意参加北京城市规划工作。求贤若渴的梁思成欣喜万分,他立即给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写推荐信,盛赞:“陈占祥先生在英国随名师研究都市计划学,这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获准后,他立即复信陈占祥,邀请他立即北上,共襄新中国建设盛举。

10月底,陈占祥举家来到北京,在清华园里,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前辈梁思成和林徽因。虽是初次见面,但彼此志趣相投,都有欧美留学的经历,谈话非常投机,真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很快,陈占祥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企划处处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规划调查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梁思成和陈占祥在规划思路上逐渐达成一致。

梁思成认为北京是中世纪最伟大的首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因而主张对古都北京实施整体保护。早在这年3月,梁思成就在北平市建设局召开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在西郊五棵松一带集中建设中央行政区的建议。陈占祥对北京的建筑遗产抱有同样的认识,也认为北京城应该全面保护。唯一不同在于他认为五棵松离旧城太远,不方便居住在旧城的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因此,他主张在西郊三里河一带集中建设中央行政区。梁思成对陈占祥的修正欣然接受。

一个异地建城,整体保护北京旧城的规划方案正在梁陈二人的头脑里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北京的都市规划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消费城市与生产城市

梁思成异地建城的方案一开始就遭到了著名土木工程师华南圭的批判。华南圭认为北京的皇家建筑是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普通的民宅,甚至城墙都算不得文化遗产,没有必要刻意保护。他甚至认为应该拆毁北京城墙,用城墙砖来砌下水道。尽管,观点不同,梁思成和华南圭的争论仍然保持在学术探讨的范围内,既不会影响双方的私谊,更不会干扰彼此的工作。

然而,正当梁思成、陈占祥埋头研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一种新的力量正在影响着他们的都市规划。

按照梁思成的设想,北京应该建设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旅游中心,但并不适合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然而,梁思成和陈占祥在做北京规划时,显然太过“书生气”了,只考虑到了技术层面,而忽略的政治上的考量。

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新生中国,中共中央高层发展工业的心情是迫切的。毛泽东认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他甚至浪漫地构想:“从天安门上望出去,要看到到处都是烟囱。”一句话,北平必须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性城市。

在梁思成眼中,城市规划还停留在“战术”层面,如何符合规划科学的规律,如何符合经济和美学的标准,但毛泽东则更多的是从“战略”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在建国初期,梁思成还浪漫地想,“北京很可以建设成一个环境幽美、生活舒适的‘行政中心’,像华盛顿那样。”然而,现实的境遇很快让他打消了这些念头,北京每天都在按照政治的要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事实上,不同原因拧成的矛盾很难用谁对谁错加以评判。尽管时隔多年以后,人们更多地认为梁思成的观点更趋近科学,但事实上,毛泽东也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他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就是工人阶级。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行政中心包围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建国之初,北京市的工人阶级仅占总人口的4%,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莫斯科则是25%。可想而知,当毛泽东看到这两组数据时会是怎样的心境。梁思成只是一介书生,而毛泽东则代表着一个刚刚打下江山的执政党。

一边倒的苏联方案

陈占祥的到来让梁思成如虎添翼,正当他们满怀壮志要为古都北京绘制最美好的蓝图时,却发现自己正在失去脚下的位置。

早在建国前夕的9月16日,以阿布拉莫夫为首的十七人苏联专家小组抵达北京,立即受到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隆重接待。

1949年12月,经过短短两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苏联专家组就正式提出了《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报告人巴兰尼克夫完全按照莫斯科为样板,认为北京的工人阶级仅占全市人口的4%,莫斯科为25%,因此,北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而中央行政中心则应该模仿莫斯科,集中建设于旧城之内。为了论证行政中心建于旧城的合理性,苏联专家引用所谓的“苏联经验”,用一堆数据“证明”旧城改造确实比在郊区新市区要廉价得多。

面对这些完全政治化的逻辑和一大串经不起推敲的数据,梁思成、陈占祥与苏联专家展开了争论。面对梁陈的质问,阿布拉莫夫搬出了毛泽东,明确表示毛主张政府机关在城内,只有次要机关才设在新市区。甚至认为梁陈主张把城市中心区移出城外,就是“承认市内130万的人口对政府是没有益处的”,却并没有阐明这个推理的逻辑。

事实上,与会的北京政府官员似乎没有理会梁陈的争辩。会后,北京市建设局局长曹言行、副局长赵鹏飞表示“完全同意苏联专家的意见”,一边倒的状况已经十分明显了。

苏联专家的报告结束后,梁思成和陈占祥决定立即起草一份具体的方案,试图纠正苏联方案的错误。

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完成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并由梁思成自费刊印,报送相关领导。

在方案中,梁陈建议在月坛以西的三里河地区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考虑到党中央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需要,提出了在东郊和南郊设置建设工业区的计划。同时详细论证了旧城改造的费用要比建造新城高得多。

这份方案显然是一种妥协,梁思成和陈占祥没有继续坚持反对北京工业化。但是,书生意气的他们完全没有意料到,即使是经过妥协的方案也会引来一场轩然大波。他们并不知道,毛泽东已经认可了苏联方案,并指示聂荣臻市长:照此方针。据梁思成的第二任夫人林洙的回忆,文革时期曾传出毛泽东对梁陈方案的批评 “有的教授要把我们赶出北京城”。足见得毛泽东对梁陈方案很不以为然。

方案发出却久无回音,而北京城内已经开始出现国家机关乱占地、乱建设的情况。情急之下,梁思成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恳请总理于百忙之中阅读其方案并听取他的当面汇报。而信发出后第10天,北京市建设局工程师朱兆雪和建筑师赵冬日便发表了《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重申了苏联专家将行政中心区设在旧城的意见。

事情远不是梁思成、陈占祥想象的纯粹学术争论那么简单。时隔不久,就有人指责梁陈方案是与苏联专家“分庭抗礼”,与“一边倒”方针“背道而驰”。甚至无端指责在城外兴建行政中心就是企图否定天安门作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政治中心。

又是一次技术与政治的较量。

遗憾的是,梁思成和陈占祥依然未能听出谣言背后的弦外之音。梁思成不断撰写文章,呼吁全面保护北京的建筑遗产。

1953年6月,北京市委单独成立一个规划小组,聘请苏联专家做指导。梁思成、陈占祥被“请”到了规划小组之外。同年11月,该小组公布了一份《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明确提出要把行政中心设在旧城区,并且批评梁思成等人对古建筑采取一概保留的态度,认为这是束缚发展的错误观点和做法。

梁陈方案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消失的老北京

异地建城,整体保护已然行不通,面对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不得不逐一诤谏,希望以一己之力为北京保留下更多的古建筑。他们为城墙苦苦呼告,为城门牌楼而落泪,唯一可聊以自慰的是经过上书周恩来保住了北海团城。然而,像团城这样成功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

有趣的是,北京的城市规划也未能完全按照苏联方案得到执行。因为拆迁费用过高,不少机关单位宁肯建到郊外,结果是新建筑大约三分之二建到了城外。苏联专家所谓的旧城改造费用低于建造新城的“苏联经验”一下子不攻自破了。

1972年1月,备受政治斗争煎熬的梁思成因病逝世。此时,尽管北京城市规划已经完全乱了章法,但因为人口密度大,拆迁困难,北京城内的大片胡同民宅竟于私搭乱建中得以苟延残喘。

上一篇:毛概题下一篇:精选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