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复习资料(答案)

2024-08-17

党校复习资料(答案)(共6篇)

党校复习资料(答案) 篇1

选择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

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北京

2.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C)。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5.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C)。

A.二一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二〇运动 6.(A)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7.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D)。

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1935年遵义会议后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 D.延安整风后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B)。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9.1923年6月,在(C)上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十三大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坚持党的阶级性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党的思想路线的正式阐述者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毛泽东和邓小平

13.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1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A)。

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

D.财政收入

16.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B)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建党五十年、建国五十年 B.建党一百年、建国一百年 C.建国一百年、建党一百年 D.建国五十年、建党五十年 17.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1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B)。

A.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提高改革水平D.维持稳定

2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2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2.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除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有(C)。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艰苦奋斗

C.理论联系实际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D)。

A.重视党的领导 B.服从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改善党的领导

24.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A)。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C.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D.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2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全面发展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D)。

A.工人阶级 B.全国各族人民

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D.中国共产党

28.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C)。

A.历史的选择 B.人民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党自封的

29.党的(B)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八大

30.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科学态度是(A)。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依靠引证马克思对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 31.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D),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A.为人民服务

B.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 C.处于执政地位 D.密切联系群众

32.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A)。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改革开放 D.公平正义

3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主线是(D)。

A.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 B.党的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 C.党的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D.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34.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D)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35.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C), 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人民群众监督 B.人大监督 C.舆论监督 D.政府监督 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一个主体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X 3.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除了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还可以是具有其他国籍的华人、华侨。X

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6.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X 7.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

9.党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0.1981年 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由农村进入城市。√ 12.党的十五大正式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

1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句话主要说明党的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14.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其哲学依据是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5.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填空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__的先锋队。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_为基础的_人民民主专政_社会主义国家。

3.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_支部大会通过_上级党组织_和批准。4.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科学发展观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6.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下_的民主相结合。

7.十八大新党章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8.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9.开除党籍是党内给予党员的最高处分。

10.在我国,每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分别指人大会议_和_政协会议_。1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发展__核心是___以人为本_______,基本要求是_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_。

12.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3.党的组织纪律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组织生活_,党员必须积极_交纳党费(?不确定)__,党员要无条件地执行_党的决议_。

14.__发展___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5.中国共产党党徽为_镰刀和锤头_组成的图案。简答题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3.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目标?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5.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 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8.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9.入党誓词的内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0.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党校复习资料(答案) 篇2

七一前夕, 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主办,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协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档案资料展》在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开展。展览通过277类、500余件珍贵的档案资料,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探寻中国革命和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足迹。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宣布展览开展, 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致辞,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主持开展仪式。

此次展览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部分, 全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选档案均遵循珍贵性、唯一性的要求, 第一手的档案资料使整个展览更加生动、翔实。如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首个纲领和首个决议;1922年7月,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座次表及代表合影;1945年8月,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电报等, 其中有些档案为首次公布。

一封封电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手迹、一张张地图、一份份文件, 让人们看到了革命战争的硝烟、体察到先辈的伟大情怀、赞叹领袖的高瞻远瞩、领略革命的艰辛历程、见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

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研究 篇3

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途径《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指出:“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党校的教学科研部门。”然而,自21世纪进入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计算机、信息和通讯等高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逐渐改变着人们日常学习和阅读习惯,基层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非常缓慢,越来越无法在党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起到其相应的作用。因此,分析党校图书资料室现状,找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式,充分发挥党校图书资料室的作用十分紧迫。

一、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现状

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图书资料室建立于1954年。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图书资料室为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图书资料室的服务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首先,是硬件方面,由于经费不足,致使文献资料更新速度缓慢,目前图书资料室有图书3万余册,其中10年以上的旧书占90%,基本上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其次,是图书管理方面,目前仅有一名非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处于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方面处于“重藏轻用”“以书为本”的状态。

二、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的途径

如果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想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效利用资源,由传统馆藏向传统与数字化馆藏相结合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型管理转变,从有限范围服务向无限范围服务转变。进而全面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实现全方位的转型。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是成功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同样,图书资料室成功转型,也应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要转变观念,认清信息化大潮中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树立图书资料室是党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中心的观念。摒弃传统的、低效的、封闭的和被动的藏书室观念,从思想上确立图书资料室应建开放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信息中心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加强建设,实现信息化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要“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要搞好党的干部教育,为党培养好21世纪的干部队伍,必须重视党校信息化建设,而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又是这其中的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整个党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取最多、最新的有效信息”。要达到这个目的,图书资料室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此,应把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科学地制订出规划,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实施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拓宽渠道,丰富馆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单个图书资料室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开发是很不够的。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馆藏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图书资料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区县级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受到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信息存储量有限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有限的信息量与读者巨大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与区域内的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交换、借阅等形式实现对传统馆藏的补充,让传统馆藏实现有效流动,满足读者的读书需求。二是探索与高级别党校、高校及大型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资源进行联接,形成数字图书网络,使读者获得高质量的数字信息,推动基层党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三是与互联网实现联接,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检索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图书馆和400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并通过该网络获得各种数据的相关全文资料,从而弥补数字资源的不足。

(四)加强服务,助力教研

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借阅是图书资料室的基础职能,但在信息化环境下這种单一职能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的是提供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资料室应把开发信息资源,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基本职能,寻求读者服务的新途径。首先,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使图书资料室成为获取知识、加工知识、配置知识资源的基础产业,成为传播信息、培养人才的场所。千方百计快速、准确、大量地获取、存储和传递信息,并进行科学管理,要就用计算技术、通讯技术,采用计算机检索、声像资料服务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广泛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其次,要注重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这是图书资料室实现服务提升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服务手段,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工,使之成为新的信息产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收藏到的文献资料中的最新知识情报、理论动态、经济信息等及时编辑加工成二、三次文献,编制信息快讯、专题文摘、资料汇编等,为教研人员及学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三,要认真转变信息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室应树立以服务信息用户为核心,以信息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新观念,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变过去的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即时、快速的特点,尽快传递更多的信息,真正实现图书资料室服务现代化。

三、小结

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们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其建设的数量、专业的类型与藏书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标准。作为广大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各级党校更应该加强自身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校,更应该全方面地对图书资料室进行升级建设,不断向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持续不断地为党校的教育、科研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陈天伦.21世纪区县党校图书资料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1,(S1).

[2]刘志远.浅议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特点、任务和改革的设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党校复习资料(答案) 篇4

1、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问题。

2、法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法理学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核心概念是法学、法律与法治。

【法学】研究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它以特定的概念、原理讨论法律现象,寻求法律问题的答案。

【法治】指主要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来治理国家,也指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主要通过一般性规则的方式,还指民主、共和政制。

基本问题是:1)法律是什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则体系。狭义的法律是代议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其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其他法规。

2)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行的。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在社会行为规制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有着道德、组织等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作用。主要作用有:维护政权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私有财产;引导价值取向。

3、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是“法学的法学”。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与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的关系是“论”与“史”的关系。

法理学同法学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法理学与法哲学、法律解释学、法律逻辑学、法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难解难分。

4、法理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方法: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③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④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⑤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2)法学特有的专门的研究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是一种价值准则,法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因此价值分析方法就成为法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表现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历史考察;比较方法;逻辑分析;语义分析。

第二讲 1、20世纪西方法学的理论发展。

四大派别:新分析法学;新自然法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分析法学

2、中国法学的未来展望。

1)从法律引证角度,自50年代以来,不仅司法判决中引证的非法律材料的总量增加了,而且相对于这些判决中所引证的法律材料的百分比也增加了。

2)从学科角度,法学界内,以“法律与**”为主题的学科以及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急剧增加。比如,法律与经济、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学、法律与政治(批判法学)、法律与妇女(女权主义法学)、法律与种族(批判种族理论)等。其他学科如统计学、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的知识也大量侵入传统的法学领域。

3)从法学教育角度,课程、教学方法的变化。

结论:虽然法学至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法学确实已经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

3、谈谈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1)与法律职业需求的脱节。一方面,有相当多受过系统法学教育的本、专科毕业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却没有受过或者没有系统受过法学教育。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既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国家厉行法治,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2)法学教育机构设置的无序。一是一些学校、一些单位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也在大办法学教育,从而导致学生质量下降,文凭贬值;二是法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超过了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一些学校办学中存在着商业化的倾向,损害了法学教育的声誉。

3)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我国政法院校开设职业伦理教育的实例并不多,伦理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有些院校虽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但是授课方式单一死板,授课内容也回避了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4、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法律职业共同体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社会公众目前对法律权威的失望,在某一方面说,就是对法律职业群体的失望。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还远未形成,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大家献仁献智进行研究。

建立良性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1)法律教育需要重新定位; 2)重塑法律职业的理性伦理精神; 3)强化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 4)深入推进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

第三讲

1、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有什么区别?

1)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氏族习惯反映了氏族全体成员在利益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是完全上的社会意志。而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志,而不是社会共同的意志。

2)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氏族习惯是以传统的方式自发的形成和衍变的。而法是由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创立的。

3)二者实施的方式不同。氏族习惯是每个氏族成员自幼养成的行为习惯,它依靠当事人的自觉、舆论的支持和氏族首领的威望、威信来保障实施。而法的实施不仅依靠当事人的守法意识和舆论支持,而且要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有警察、法庭、监狱作为物质支持。

4)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氏族习惯只适用于具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同一氏族、部落成员。而法的适用范围是地域,即国家权力管辖范围所及。

5)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氏族习惯维护的是共同利益,维护社会成员间平等互助关系。而法是以实施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首要目的。

2、试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做出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发展,随之有了剩余产品,紧接着有了私有制阶级国家,与之相伴随,才有了法这种实物。

2)法的形成是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最先的习惯或习俗可能都是因人而异的,因事而设的,都是个别的。对人和行为的指引者提供指引的力量来源于个别的人、事、物,就是个别调整。后来发展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后,成为一般性调整。

3)法的起源还经历了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三部曲”过程。从个别具体的习惯到适用于一类事物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再到立法者前瞻性的制定出适用于未来的规范的成文的法。

4)法的起源与其他社会规范还经历了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的过程。从最初来看,指导人的各种规范是糅合在一起的,不区分什么道德规范、法的规范、宗教规范,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各类社会规范才有了相对明晰的分工,有了道德规范、法的规范、宗教规范。

3、什么是法的历史类型?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有哪些? 法的历史类型是指依照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及其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性质的不同而对古今中外的法所做的基本分类。

法的历史类型可分为四种: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种法由于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主要体现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可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法。社会主义法是根本有别于剥削者类型法的最新类型的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法律继承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继受和借鉴。法律继承的特点:“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主要有:

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继承性;

2)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3)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4)法律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

4、试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现实道路选择。

【法治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不断增加的过程;同时也是伴随 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型法治向现代型法治转化的历史过程。

1)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传统背景来看,怎样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中国传统法律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它存在于中国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理习惯、行为方式以及生活过程当中,因此,与中国社会的有机体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法治现代化不考虑这个起点,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2)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来看,怎样协调本土和国际。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所制约,法的现代化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3)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怎样协调内发与外源这两种动力机制。重构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决不能建立在过去的小农式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而是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创设法理型的现代法律秩序系统。

4)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来看,如何融合进化与建构两种途径。采取自上而下的进化论的自然演进,还是采取自下而上的变革,从上层来推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然后动员下层民众逐步去契合这种理想。

一般情况下,正如西方世界一样,法律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权力的启用,而这一情形在东方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法治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还需要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的国家权力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法的法治化的政治权力来推动法治的转型,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的担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走向的时代责任。只有这样,建设现代法治,才有现实的可能。但这一过程又要防止国家权力过于庞大、扩张和腐化。

一条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法的现代化道路在探索之中,我们希望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真正能实现我们理想的模式和道路。

第四讲

1、什么是法的要素?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各种组成成份。

法的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是构成法律的基石,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然后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是适用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前提。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原则是法律行为和法律推理的指南,它并不明确的规定一种事实状态及其法律意义。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原则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最大特点是抽象性、模糊性。

2、如何正确认识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传统的二元论

剥削阶级法的本质:1)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张恒山教授关于法本质的“新社会契约论”。

3、什么是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是怎样的?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或这样回答: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有诸多说法,如:两要素说: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旧三要素说:分为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目前采用新三要素说,即由条件预设、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如果-则-否则

条件预设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任何规则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必须做什么做出的规定,允许做什么属于授权性行为,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属于义务性行为。权义复合型规则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有的学者也将其称为后果归结或法律后果归结,法律后果部分的省略是不允许的,尤其是法律制裁部分。

【肯定性:是法律支持的,确认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予以保护甚至还给予奖励;否定性:法律对行为的一种反对的态度,否认该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不予保护甚至要对行为人实施制裁惩罚】

4、试述法律原则的功能及与法律规则的关系。

在法治实践中,法律原则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并且常常对法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关系: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本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但并不直接告诉指明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故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该规则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而且这些不同的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原则间作出权衡,强度较高的原则对该案件的裁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另一原则并不因此无效,也并不因此被排除在法律制度之外,因为在另一个案中,这两个原则的强度关系可能会改变。当然,在权衡原则的强度时,有些原则自始就是最强的,例如法律平等原则,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们往往被称为“帝王条款”。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做出裁决。因此,可以说,法律规则形成了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没有规则,法律制度就缺乏硬度。但另一方面,法律原则也是法律制度、规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律原则通过对法官“自由裁量”的指导,不仅能保证个案的个别公正,避免僵硬地适用法律规则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正,而且使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在更大程度上使法律规则保持安定性和稳定性。总之,法律制度在法律原则的支持下,能够比制度的全部规则化具有更强的硬度和适应性。

[或这样回答:]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原则,在法治实践中,法律原则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并且常常对法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法律原则没有法律规则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但法律原则在创制法律理解或适用法律过程中,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法律原则可以指引人们如何正确地适用规则,而且在没有相应法律规则时,可以代替规则来做出裁决,即较有把握地应付没有现成规则可适用的新情况。

法律原则也不同于法律规则,它比法律规则更抽象、概括,对理解适用法律规则或进行法律推理,具有指导意义。

第五讲

1、如何培养守法的意识?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普法教育的途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大众传媒、司法实践、送法下乡 1)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

社会公众是法治的主体,也是实现法治最活跃的因素,无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其状态都是以人们的活动和行为为依归。

2)提高社会公众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3)通过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及神圣的法律仪式,唤起公众对法律的感情。

一方面法治要以人为权利主体,制定反映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和要求的良法,使全体公民觉得法律就是自己的,另一方面,通过有效树立崇法、尚法观念的有效仪式,唤起人们的尊重与信服,培养人们对法律的神圣感情。

4)通过道德培养社会公众守法的自律心态。

要实现法治,关键在于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自觉信仰和普遍遵从,要使人们“自觉”守法,必须依靠对人们的教化。

2、当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保障不足,驱使部门执法利益化问题; 2)部分法规规章不够健全完善存在有法难依问题; 3)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 4)行政执法环境较差,存在执法难以保障的问题; 5)行政执法权“出租”严重,致使权利泛滥的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对策:

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案件质量和执法人员的水平,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有利于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提高我党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使行政执法有法可依;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 4)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5)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为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3、试述司法权的属性。

司法权的属性包括政治、法律和社会三个层次。

1)司法权的政治属性,指司法权作为政治权力居于所赖以存在的政治系统之中并体现出价值取向。

2)司法权的法律属性,指司法权作为执掌法律之权的价值取向。

3)司法权的社会属性,指司法权因在起源之上的社会为起点,而在目的上又以社会为归宿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

司法权的政治属性是司法权的政治本质,是司法权属性的最高体现;司法权的法律属性是司法权的理性本质,使其固有属性;司法权的社会属性是司法权的社会本质,是其自身得以存续的价值归宿。三种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因所在国家政治系统的演进,法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阶段等不同情势而有所侧重,然而正是这种不同程度的侧重才使得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司法权的本质及其诸多特点。司法权的三个属性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统一在司法权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之中。

4、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及其完善。

广义的法律监督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

狭义的法律监督通常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除立法之外的法律实施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监督内容是这些活动本身的合法性。

广义概念包含了专门的特定国家机关在内的狭义概念,广义和狭义两者都以法律实施以及人民行为的合法性作为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检查和督促的法律机制。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律监督的基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指导原则,法律监督的核心是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制约、控制、检查和督促,以保障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权力;要通过法律规定,规范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制约关系,不允许不受制约的权力存在。

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第一,法律监督应以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充分分权和分权基础上的权力制约为基础。第二,法律监督特别是违宪监督应设置专门性机构。

第三,无论怎样的一种监督机构的设置,都需仰仗于监督权的实质化和监督操作的程序化。第四,无论怎样的一种监督的启动机制设计,都应注意借助普通公民或组织对自己利益的关切,并力图使之成为监督的启动机制。

第五,无论怎样完备的法律监督体系,如果缺乏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遵循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的监督,则监督就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可能是虚置化的。

第六讲

1、如何处理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

答:联系:1)执政党政策是法的核心内容;2)法是贯彻当合国家政策的法律武器;3)应正确认识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法与执政党政策具有高度一致性。

区别:1)法和执政党政策体现的意志不同;2)两者结构不同;3)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4)两者的稳定性程度不同。

2、试论法与道德的冲突。

法与道德作为两种社会控制方式,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两者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助共生,和其它的社会规范一起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道德可以说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可以说是道德的载体。作为社会的基本规范,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人的社会生活的经纬,法律和道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产生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违反后果的不同,调整的对象各异,权利义务的特点也不同,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两者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冲突。

法与道德的冲突主要表现: 为法与“理”的冲突 法与“情”的冲突。冲突的原因

1、法律移植和改革,造成法与社会原来的道德发生冲突

2、社会发展,道德发展,但法律滞后

3、道德价值与法律价值的多元

4、法律的形式化要求,有时会偏离实质内容

5、法的评价方式与道德的评价方式不同 解决冲突的基本措施:

1、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进行

2、在法律移植中,尽可能注意外来法与本民族道德的协调

3、宣传法律的评价方式

4、学会接受法治必要的代价

3、科技进步对法的影响。

法的内容为科学技术知识所丰富、充实;

法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渗透性影响; 法的调整范围随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为一般基础; 法的运作机制和技术收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

法律观念、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4、试论法律全球化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的应然性目标并非简单地追求全球一致。而在于突破现有的基于国家、民族、主权等等有可能阻碍全球和平共荣、互利互惠的壁垒,进而通过人类的和睦得到经济文化交往以及和平的竞争达到主体价值的充分实现,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成为作为主体人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这点应该也最符合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最总实现人的类本质。(需要有全球化的眼光)

其次,全球化带来了人类社会演进规律的变化及与之相应的法治文明发展路径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必将推动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运行规则的改变,也就是相应的法律规则的改变,当前的世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全球性的政治、文化、生态和信息交流等等问题的相关性日益突出,致使传统的空间边界越来越无足轻重了,人类需要创造并且正在创造着一种全球协调化运作的市场规范和运行机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不管是资本主义法治还是社会主义法治,可以说都面临着应对全球性的法律重估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国际与国内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法律以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积极的借鉴和吸收他国更先进的法律文明遵守国际性游戏规则,并努力参与规则的制定,恪守国际承诺的同时,保持本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强化对公民的制度性关怀,从而实现本地区的局部飞跃和阶段性跨越。(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再次,全球化的问题需要全球性协作机制的解决。对当前困扰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或者危机的解决,仅仅靠以往的单一国家的法律调整已经远远不行了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国际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项重大课题。不论是为了实现全球贸易规则的一体化还是恰当的规范飞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都需要新的法律手段,也不管是处理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还是要惩治全球犯罪预防艾滋病、裁军、反核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球性的法律规制,有赖于国际法律体制的健全和协调。(积极的参与)

最后,在“全球化”的事实与人类关于“全球化”的认识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紧张关系。它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它还是一个未被驯服的自然力量,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秩序结构,包括法律现象在内的全球化并不是一副静态的世界图景,而是有着无限多样的表象与属性,充满内在矛盾和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变化过程。(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思考力和比较前沿的前瞻力)

第七讲

1、试论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法律无用论”与“法律万能论”的谬误; 2)法的主要局限的评价“法律至上论”。第一,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第二,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第三,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 第四,在实施法所需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2、如何理解价值的含义。

1)价值是主客体的统一。“相洽互适性”

2)价值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意志、愿望或爱好的色彩。——着眼点在主体 3)价值最终要以客体的形状、属性或作用为基础。——落足点在客体。

把上面三点结合起来考虑,价值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价值关系主体的情况,而不是客体决定的,价值不是对物及客体的描述,而是对主体活动的概括,物是为人的需要服务、为人而存在的。都不是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只能在人实践的时候占有或利用物的时候,利用物的属性的时候,才能理解。由此可见,客体与价值的关系不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而是主体及其属性同其活动的关系。主体的需要选择了客体的属性。所以,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变化发展对于一定主体的需要产生的某种适合接近或者一致。

3、法的价值与法的作用的关系。

1)法的价值是一种可能性属性,法的作用是一种现实性属性。

一方面,尽管法的工具性价值让人们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目标诉诸于法得以实现,同时,也尽管法的工具性价值为法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可能性,但此时法所蕴含的人们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也仅仅停留在理想或目标层面,对于满足价值主体——人的现实需要而言,还是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当法律被作为一项社会工程进行运转时,法的价值属性和能量才能外化为现实价值,从而真正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而这个“外化”的过程便是法的作用发挥的过程,因此,对于满足价值主体的切实需要而言,法的价值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属性,法的作用才是一种现实性属性。另一方面,法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对法赋予的某种精神、信仰,而法的作用则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对法赋予精神信仰的同时,法所实际呈现的社会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法的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属性,而法的作用才是一种现实性属性。

2)法的价值和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都是人的需要。

第一,法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不论将法的价值作为法的作用及其发挥的基石和前提来看,还是将法的价值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价值主体的意义来看,法的价值的存在意义和终极指向都是人的需要。

第二,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管理作用两方面。第一,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指引、预测、评价、保护、强制和教育作用六个方面。在这六个方面中,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让行为人最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法律的预测作用可以让行为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妥善安排自己的行为;法律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独有的突出的客观性和普遍的有效性对行为作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法律的保护作用主要在于保障行为人基于合法行为应获得的利益;法律的强制作用主要在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在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纵观这六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法的规范作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即是人的需要。第二,社会管理作用大体在于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存条件、基本生活秩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规制发展的不良后果等四个方面,可以说,其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

3)法的价值的兑现是法的作用发挥的实质要件。

如果说法律的价值属性(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和价值位阶)是法的作用发挥的重要前置条件,那么,法律价值的兑现则是法的作用发挥的实质性要件。

4)法的价值位阶为法的作用发挥提供理论引导。

4、法的价值冲突及解决。法的价值是多元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元的法律价值之间会产生冲突。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则:

1)价值位阶原则。这是指当不同位阶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就法的基本和终极价值而言,是且只能是正义,其他则属于基本价值之下的子价值或次级价值(如:安全、自由、平等、利益,秩序、民主、公平、效率等)。诸多的子价值之间,其位阶顺序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一般而言,排列在先的价值优于后面的价值。但是价值的位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段会有所不同。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价值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或多方的利益。

党校复习资料 篇5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两个方面对党进行的定性。

2、党的阶级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党的先进性,是指党必须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4、政党是同一定阶级紧密相连的,是一定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代表,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是因为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6、共产党与其他工人组织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它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正是凭借着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7、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

9、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10、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前提和政治保证。

11、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1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17、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的全部活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18、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9、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2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2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5、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6、党的宗旨是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8、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29、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确立的最基本思想,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0、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和惩治腐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32、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3、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的核心。

3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5、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8、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39、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40、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41、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42、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们党一贯采取的是“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43、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5、端正入党动机是申请入党同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选择题(共10个,每个1分)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 A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中国革命和建设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C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党的领导主要是

B 的领导。

A:政治、经济和文化B:政治、思想和组织C:政治、国防和外交

4、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A,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实事求是B:开拓创新C:解放思想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C,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党的基本路线C:与时俱进

5、要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B---。

A:阶级成分B:理论和纲领C:路线和方针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 B,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A:有利条件B:积极因素C:社会资源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C--,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A:精神文明建设 B:思想政治工作 C:党的建设

8、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还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A:尊重科技B:尊重群众C:尊重创造

9、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B--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A:一名B:两名C:三名

10、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A--决定。

A:上级党组织B:县级以上党组织c:上级党委

三、简答题(共10个,每个3分)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内容是什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是什么?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7、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8、中国共产党党员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9、正确入党动机的内涵是什么?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正确的入党动机。第一、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第二、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三、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

党校考试复习资料 篇6

1、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

2、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坚持与时俱进)。

5、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0、党员如果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视为自行脱党。

1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期为(1)年。

12、(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少数服从多数是其基本原则之一。

1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

14、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15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区别:凡是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的人(一般为书面申请),称为“申请入党人”。经过党小组推荐,支部大会研究讨论同意,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经过支部大会讨论确认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近期发展的,称为“发展对象”。

16、必须有(3)名正式党员以上才可成立党支部。

17、(发展)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8、申请入党的条件: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有什么不同:预备党员的义务和正式党员一样,权利除无(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外其余都和正式党员一样。

21、党员的党龄从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且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

22、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从严治党,民主集中制,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惩前瑟后治病救人五大原则

23、唯一一次在国外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六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5、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2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8、确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分别是 1945年党的七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

29、党员对党的决议有不同意见时,最正确的方法是 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声明保留,并向上级组织反映。

30、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1、党内的纪律处分是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不能写错别字)

32、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先进性

3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组织认为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

34、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参加党校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在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的前提下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的预备期的考察并合格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的批准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35、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36、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7、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指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由镰刀和锤头组成的。

38、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至21日在北京召开。

41、简述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深刻的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五年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鲜明的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举行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和总体布局;突出的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的党内民主。

4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43、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4、党的领导主要是 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上一篇:元宵节的传统民间习俗下一篇:低碳建筑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