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节方案(共15篇)
一年级数学节方案 篇1
一年级英语节策划方案
1. 静态展示:
A.1.1,1.2班节日展示,展示西方主流节日,比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B.1.3,1.4班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建筑,名山大川,城市等。附文字介绍
C.1.5,1.6班体育运动,例如巴西足球,美国篮球,俄罗斯花样游泳,芬兰冰球等等。
D.1.7,1.8班交通方面,例如陆地上,汽车。天上和水里,飞机和船,舰。
E.1.9,1.10班礼仪文化。例如:餐桌礼仪,服饰礼仪等
F.1.11,1.12班艺术鉴赏。例如:一个班负责搜集海外名人,一个班搜集名画,并附介绍
以上各班内容都需要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图片大,文字小一些)
2.动态展示并讲解
A.动员全年级孩子参与,让孩子把一些去国外时,或者朋友送的些纪念品拿出来分享,并放展台上展览,附主持人介绍。
B.和名人拍照留念.
一年级数学节方案 篇2
师:今天, 老师将与同学们一同上一节复习课。
师:同学们, 你们认为本学期所学知识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困难?
生:应用题部分 (绝大部分同学) 。
师:数学应用题部分内容确实很困难, 但是老师告诉大家, 这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困难的懦夫, 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地战胜困难。 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齐声说)
分析:老师言语和蔼、态度可亲。 如“一同、大家、我们”等字眼无形中把老师和同学融为一体。 师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伙伴, 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老师激励性的问话恰到好处,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此“导入”突出了高度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 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的生本理念, 为师生共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研讨求知
第一板块:
看图编题并解答。
师:出示多媒体。
师:上面画了些什么?
生:苹果和桃子 (齐声答) 。
师: (追问) 谁能很快说出上面画了几个苹果? 几个桃子?
大部分能急着点数, 有少部分能急切地大声说:“12个苹果, 6个桃子”, “6个桃子, 12个苹果”。
师:好!你们真是眼明手快呀! 就是12个苹果, 6个桃子 (板书:12个苹果, 6个桃子) 。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你是怎样很快说出12和6的?
生纷纷举手, 有部分定睛不语。
生1:有3行苹果, 每行4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6个,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2:有4行苹果, 每行3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3个3个的数, 3加3就是6个。
生3:老师, 我还有办法, 把苹果从中间分左右两部分, 每部分6个苹果, 一共6×2=12个;桃子不用数就行。
其他学生茅塞顿开, 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 你们表现得都很勇敢也很聪明 (特别是生3) 。下面看看题目是怎么要求我们的?
【块一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有很强的激励性, 而问题又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这样很好地把握了二年级小学生爱表行自己的心理特点。 注重“以学定教”,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 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 学生表现积极踊跃, 有效培养了学生勇敢的品质, 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生3的回答无疑是创新。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板块:
生:读题 (同桌议2分钟) 。
师: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谁想试一试?
生1: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苹果桃子共有多少个?
12+6=18 (个)
生2: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 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3: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桃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12-6=6 (个)
生4:我也能编将它们分装在盘子里, 每个盘子装6个, 需要几个盘子?
(12+6) ÷6=3 (个)
师引导学生:能不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题编得更有意义些呢?
生1:姥姥生病了, 我买了12个苹果, 6个桃子去看望姥姥。
师:编完了吗?
生:编完了。 其他学生有疑惑 (缺少问题) 。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道有意义的题补上问题呢?
生2:姥姥吃了1个苹果1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水果?
12+6-2=16 (个)
生3: (再次补充问题) 买的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4: (我也能编) 我也能编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每个小朋友吃几个水果? (12+6) ÷9=2 (个)
师: (追问) 有12个苹果, 而桃子只有6个, 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从总数上讲是平均的。 可是从生活角度上讲9个小朋友吃到的水果一样吗? “平均”分得合理吗?
学生大都疑惑不解, 有个别学生恍然大悟, 说:“有人吃不到桃子”;“还有人吃到2个桃子呢”。 (看法种种)
师:对呀! 那么,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多数同学恍然大悟, 说:“6个桃子不够9个人分。 ”
师:生活中,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怎么办呢? (前提是很爱吃的桃子)
生1:我爱吃苹果。
生2:我把桃子让给别的小朋友吃。
师:两位同学发言都很诚实。 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 当然要学会“礼让”, 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但是, 这道题应该怎样改一下呢?
生1: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
生2: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吃。
生3: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吃。
师:三位同学改编得都很好, 那么, 怎样分才最合理?
【块二分析 】课堂 “放开”畅所欲言, 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 善待、宽容、欣赏学生, 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每位学生在师生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 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展示。 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参与, 为进一步学习起到“加油”作用。 学生不拘一格的发言烘托了课堂气氛, 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为兴趣教学。 本版块的品德教育十分得体, 体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第三板块:
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分最合理) 。
生:小组讨论 (平均分给2人、3人、6人怎样合理分) 。
生:小组汇报结果 (12÷2=6 (苹果) , 6÷2=3 (桃子) ;3人分……, 6人分……)
【块三分析 】分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共同探索的良好品质。 本版块设计实现了在这一目标。
三、巩固拓展
师:布置作业 (留意生活, 用所学数学知识自编自解十题) 。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篇3
一、精心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施教更是如此。同时要注意新课改教材突出的“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1.研读教材,认真准备教学内容。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科目基本知识点及相互关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如何突破;把握课本中的图片、资料回放、及课后测评及学习延伸题;把握教材的课课之间、单元之间的联系。这些我们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2.掌握学情,关注学生。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虽浅显但也比较广泛,课改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先掌握学情,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关注程度、参与程度充分地考虑进去,设计好课堂中对学生的提问问题、提问时机及问题答案的多样化的预测,以提高课堂教学机智。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好课堂教学
一节课要上好,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将备课内容落到实处上,才是核心问题所在:
1.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我们的教师要做好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授课语言、表情、动作要富于激情和感染力,能使师生共同融入课堂,心理上对知识的接受和渴求达成共鸣。
2.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突显出“自主、合作、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提问题,学会探究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
3.课堂授课要注意重、难点的突破,详略得当。对于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掌握。为此,我们在新课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侧重点、难点的突破,精讲精练,使用正确的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去归纳。
三、进行课后反思和交流,提高个人教学专业素质
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重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实际上就是我们教师要审视和检讨个人的教学实践,并设计或重新调整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多听听同行老师的课,多和同行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认真评阅学生的作业,发现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补充和改进,会有更大的提高。(作者单位富平县雷古坊初中)
一年级数学节方案 篇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2分)
4,6,8,10,11这些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
A
.4
B
.8
C
.6
D
.11
2.(2分)
看图选数。
A
.1
B
.2
C
.3
D
.4
3.(2分)
下面的算式()个正确。
A
.2+3=5
B
.5-2=3
C
.3+2=5
D
.5-3=2
4.(2分)
梨可能有多少个?()
A
.15个
B
.45个
C
.60个
5.(2分)
下面三组数中,()的关系与其余两组不同。
A
.5300与5200
B
.9540与9440
C
.7320与7310
6.(2分)
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
.B
.7.(2分)
哥哥第一次植树7棵,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得多。第二次多少棵?
请你帮小弟弟选择正确答案是()
A
.7棵
B
.12棵
C
.5棵
8.(2分)
五个五个的数,数出35个苹果,正确的是()。
A
.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
B
.十五、二十五、三十五
C
.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三十五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2分)
9.(2分)
由8、6、7、0、5、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________,最小六位数是________.
10.(2分)
9023的9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
11.(3分)
16里面有________个一16里面有________ 个十和________个一。
12.(4分)
5个十和6个一是________。10个十是________。78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
13.(1分)
看图写数
________
14.(5分)
运用给出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
15.(5分)
填一填
三、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
16.(5分)
问:吃了几个萝卜?
17.(5分)
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
18.(5分)
猜一猜,小明是几号运动员?
19.(5分)
摘苹果,连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2-1、3-1、4-1、5-1、6-1、7-1、8-1、二、填空题
(共7题;共22分)
9-1、10-1、11-1、12-1、13-1、14-1、15-1、三、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
一年级数学命题方案(下) 篇5
一、命题对照
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中,数的认识和运算占了很大的分量。所以在本卷中安排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较多安排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再出现“应用题”的提法,但十分强调“解决问题”。在本卷中安排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容,安排了用图画形式呈现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学会解决被减数、减数或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出示比较多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在比较宽广的空间里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情感和态度一块。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讲,他们看重的是数学是否好玩、有趣,在本卷中提供了一些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家庭生活和校内外生活的事物,使学生感到有兴趣,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尔后的数学学习也会发挥长远的效应。
二、命题意图
试卷的难易度按照7:2:1的比例,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在测试中检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本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对自己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整以后的学习方向和方式。如“口算”、“填空”中大部分为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这些题检测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解题中使后进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在“填空”、“ 按要求将你认为适合的答案圈起来”、“ 填表”中间穿插设计了有一定思考含量的习题,使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思维得到“跳一跳”的练习和检验。
三、各部分题目编制说明
1、口算。检测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正确度和速度。
2、填空。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特别是看前面几个数找到规律后接着写后几个数。②检测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大小、组成掌握程度。③检测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④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单、双数。⑤检测学生对各种图形分类统计的能力。
3、按要求将你认为适合的答案圈起来。检测学生对“多些、少些”、“估算”、“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灵活度。
4、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检测学生的空间观念的能力。
5、填表。检测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6、解决实际问题。检测学生看图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发现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加、减法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7、思考题。使一些“吃不饱”的优等生得到解决问题的满足,同时也为后进生和中等生以后的思维练习指明了方向,检测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度和开放度,检测思维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四、预测测试结果
试卷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来安排测试内容,主要目的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其中穿插了一些较难的题目,使学习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检测,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预计本次测试的合格率为98 %,优秀率90%,平均分为90分。
五、试卷亮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各种题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测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解题欲望。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本测试卷设计了“填空”中的第17题和“解决问题”第4题。使学生在“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情境中体验到数学发散性的思维。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评方案 篇6
1)
一、说一说、拨一拨。
我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我是()。
请你在计算器上拨出这个数。
二、说一说、算一算。
下面这道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8+7=
三、数一数、
说一说。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从左数第4个
图形是()。
四、拨一拨、说一说。
1.请你在钟面上拨出8:
00;
2.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五、想一想、说一说。
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
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项目学评”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评方案
一、说一说、拨一拨。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请你在计算器上拨出这个数。
二、算一算、说一说。
下面这道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9+7=
三、数一数、说一说。
四、拨一拨、说一说。
1.请你在钟面上拨出6:
00。
2.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从右数第4个图形是()。
五、想一想、说一说。
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
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项目学评”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评方案
一、说一说、拨一拨。
18和20中间的数是(),请你在计算器上拨出这个数。
二、说一说、算一算。
下面这道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5+8=
三、看一看、数一数。
四、选一选、说一说。
1.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2:
00。
2.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一共有几个图形?
从左数第6
个图形是()。
五、想一想、说一说。
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
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解决?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项目学评”(口头测评)
评价说明
1.说一说、拨一拨。
测评准备:
计数器。
评价建议:
能正确说出两位数,给
星。能在计算器上正确拨出两位数,给
星。
2.说一说、算一算。
评价建议:
小评价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能用凑十法说出计算过程,给
星。
3.看一看、数一数。
测评准备:
测评时,可以在图上说,也可以准备一些学具摆起来让学生说。
评价建议:
每问
星。
4.拨一耿、说一说。
测评准备:
测评时,可以在图上说,也可以准备实物钟表让学生说一说。
评价建议:
每问
星。
5.想一想、说一说。
测评准备:
主题图打印要清晰,也可以用其它清晰的图替代。
评价建议:
能正确表述给
星。
说明:
为了方便小评价师的评价,每题
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星,再折算。
学校也可以改为每题
星。
附:
开场白及结束语参考
开场白:
面对小朋友,“小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
小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小朋友说:
我准备好了。
“小老师”说:
那我们就开始了。
结束语:
一个小朋友测评结束时,建议“小老师”说:
小朋友,你的表现真棒(比较
棒!
一年级数学节方案 篇7
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几个不等式:教师讲明白≠学生听明白, 教是为了学, 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听懂≠会≠解答正确, 听懂有时是浮在面上的, 是形式的了解, 还须经过整理、加工、反思, 发现不会的地方;掌握≠会应用, 会应用往往是学习达到一定境界的飞跃.学生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印象才深刻.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数学活动课中, 学生的情感、心理都处于积极状态, 许多学生都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 就是被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也会激发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合作交流, 观察分析, 归纳概括, 联想创新.
数学活动课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数学活动课的类型较多, 如故事活动课、游戏活动课、实践操作课、数学阅读课等.无论是开展哪种类型的活动课, 都需要结合其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受到思想、知识和方法上的熏陶和教育, 以达到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促使思维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之目的.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数学原理的教学大多采取直接给出, 忽略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来龙去脉.“过程与方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作为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之一被明确提出来.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能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过程展现的是数学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 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熟悉的过程形象生动的一面, 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 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并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促进数学的学习.
例如, 学习“因式分解”时, 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 发挥班级“数学诊所”的作用, 让“数学诊所”的“医生”对各种“病情”进行“诊断”和“医治”, 并根据学生“诊治”情况, 给他们晋升职务, 如“主治医师”“副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而且了解了卫生医疗行业的职称常识.其实“数学诊所”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中常常发挥积极作用.“日历中的数学”“莫比乌斯带”等数学活动的开展, 不仅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而且让学生领悟到, 平时生活中其实包含着许多数学道理.
不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不能构架出系统的知识结构, 难以真正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满足对知识的讲解与掌握, 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 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反思等活动中, 增加感性认识、合情推理的意识, 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是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师教学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同一内容或一个知识点可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 并进行融合, 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更要应用于生活.如学习乘方时, 设计这样的问题:
(1) 你能量出数学教材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2) 可测量10张或100张纸的厚度, 从而得出1张纸的厚度约为0.1 mm.
对于这样的问题的解决,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 也可结合学生身边的素材作为数学活动课堂的内容, 如“不爬上旗杆能测出旗杆高吗?”等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曾说过, 中国的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 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则做得不足.因此, 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材, 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认真观察, 大胆想象, 细心归纳,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勇于创新.
七巧板是一种拼版玩具, 运动变化着的七巧板中蕴含着深厚的数学知识.传统的课程教学中, 处理的方法往往是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 或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几幅图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应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还可以结合勾股定理的学习, 让学生制作出五巧板, 并利用五巧板验证勾股定理.在做中发现问题, 在做中学会思考.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 才会试着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这个层面讲,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还应该注意一个不等式:开展活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必须开展活动, 但数学活动只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学学习应该是多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数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由于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 因此, 容易造成教学方案的预设情况与活动的真实情况不符合, 生成课堂意外.教师要机智而艺术地对待这些意外, 使其转化为难得的教育教学资源, 为教学服务, 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篇8
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或者说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经验的老师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从课的内容出发,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逐渐将学生的思维从游戏带入课堂。如我在教授“有理数加法运算”时,让学生猜想,这种加法的法则和什么游戏相像,大家都想到了和输赢游戏很像,把枯燥的法则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有学生在有的地方有异议,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给教师提了出来,这时我们不能为了教学进度而打消学生的这种疑问,首先应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其次,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出错了。最后,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
三、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教育
“鼓励别人一句,强于指责别人百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时无刻不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谁都不希望自己总是被别人指责。在学习过程中,每個学生都会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称赞,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的嘉奖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就会将学习当做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也就从侧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快乐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同一问题,老师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是不会有好的收效的。我们要考虑所有的学生,将差别性教学深入应用在课堂上。从引入新的内容上来讲,数学的内在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通过回忆学过的内容来引入新内容,此时则通过第三层次学生去回忆学过的内容,使其加深印象。第二层次的学生则解决新内容的引出,第一层次的学生则完善第二层次学生的内容。在解说新的内容时要先考虑到第三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在课堂巩固练习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练,第一层次的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则让学生操练转变形式的习题,可以给第二层次的学生比较有难度的习题进行操练。另外,教师要认真对待第三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小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加深记忆。
总之,一节好课的评判是多维的、不同角度的。作为教师,在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大前提下,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是逐渐形成的,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只要我们多进行思考与总结,那么,一节好课离您就不远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 篇9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七一建党节主题方案 篇10
七一建党节主题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x村社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深入实践十八大重要精神的自觉性,x村社区党支部决定,在“七一”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当前社区重要工作,深入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纪念活动,进一步激励全体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社区经济、社区建设的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做贡献,向党的生日献礼。
二、活动形式
(一)组织支部党员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头堡垒作用,x村社区党支部于XX年4月21、22日带领支部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嘉兴“红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在这2天的时间里,支部坚持突出重点,将党性教育贯穿始终,使党员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加强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丰富了党员的政治生活。
(二)走访慰问困难党员
七一期间,x村社区党支部将走访慰问支部生活困难党员。走访中,要向困难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注重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慰问活动,给困难党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密切了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联系,努力营造全村社区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向着党、振奋精神创新业的良好氛围。
(三)重温党章
以史鉴今,依法治国,立章建制,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史和党章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学习型政党、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有着重大意义。七一期间,x村社区党支部全体党员将重温党章,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召开座谈会
中国共产党xx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不懈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在新形势下明确党建的任务,x村社区党支部“七一”座谈会将围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题的学习,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党员队伍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为了隆重纪念党的生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XX村实际,现就做好今年“七一”活动,经支部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原则
1、坚持隆重、热烈、节俭、小型、实效的原则。
2、广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伟大的成就和优良的传统。
二、活动的安排
1、向流动党员发放一封慰问信。
“七一”前夕通过发送慰问信、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流动党员送去节日问候与祝福,让他们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同时要求广大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当地党组织开展的庆“七一”各项活动,鼓励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2、召开七一座谈会。
请在村党员到村委会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并结合城乡基础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方案邀请XX县林业局、XX县农村商业银行来给本村党员上一堂党课、讲述一段党史。
3、募捐活动。
号召全村党员干部为官汰组里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程安豪小朋友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
4、慰问活动。
邀请XX县林业局、XX县农村商业银行走访慰问本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户,使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清凉和温情。
如何打造一节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 篇11
摘 要: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并不是意味着数学课堂的死板,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乐学,爱学。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1-01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大家都知道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打造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本人在新课改形势下,加强新教法研究,尤其在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
二、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包括教师的语言也要具有趣味性,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上课用语要鲜明活泼、形象生动,适时地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格言等,使讲课富有情趣,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建构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这样,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主动地学习又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和积极向上的乐趣。
三、发挥数学语言的激趣作用
如果说数学是装载知识的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积的越深,托起的船就越大。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数学语言教学是为顺利展开数学教学磨兵利刃。所以在初中阶段要自始至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从最简单的字母表示数开始,从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开始,不断向学生展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所具有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做不同语言的互译练习。试着用文字语言之外的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像负数比较大小的题目,除了可以用法则“绝对值大的负数小,绝对值小的负数大”进行比较,还可以借助于数轴,用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来比较。在教学中不同的语言形式用的多、练的多,学生由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过渡的时间就会缩短。
四、将游戏教学引进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广,给课堂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机会。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点,做到寓学于乐。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法时,老师一定要将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否则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将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五、加强直观教具的运用辅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工具来刺激作学生,使学生建立起与数学现象相联系的感知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讲“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一节的教学内容时,由于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但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研究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借助《几何画板》的平台,通过投影演示圆锥侧面展开的过程,并配上不同的颜色,生动形象、直观地用鼠标拖动点改变图形的形状,就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原图形与侧面展开图关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
六、结束语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打造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洪志.趣味教学法[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如何教会一年级学生“说”数学 篇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以下简称《标准》) 在课程总目标中, 对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表1所示。
《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 对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表2所示。
而在现实教学中, 一年级学生“说”数学时话说得不完整、啰嗦、断断续续, 个别学生内向、胆怯、怕出错, 说话声音特别小或者干脆不敢说话。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剥夺了学生“说”数学的权利, 当学生说不出时, 教师急于告知;当学生说错时, 教师急于纠正;当学生语速太慢时, 教师急于中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常常没有开始就宣告结束, 以上情形均导致学生“说”数学无法得到量的积累, 更不能发生质的飞跃。
二、通过“说”数学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说”数学就是数学的口头表达与交流, 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广泛开展口头交流活动, 学生讲述参与探索活动的思维过程, 描述自己探索发现的数学结论, 发表自己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难, 畅谈自己学习后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养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创新能力, 以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三、怎样教会学生“说”数学
1. 借助丰富的自主体验, 让学生有话可说
素质教育主张数学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学生的“学”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排他性, 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1) 直观操作, 自主体验。
一年级学生需要借助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来探索新知, 在直观操作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这样操作后才会有话可说, 才能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时, 教师让学生借助小棒和计算器, 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初步感悟其中蕴含的算理。这样学生亲自操作后, 才能说出计算方法, 才能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表达对算理的理解。
(2) 创设情境, 自主体验。
情境是学生口头表达交流的一扇窗户。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编排的情境, 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 创设服务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 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支点, 让学生对情境进行个性化的加工、产生个性化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例如, 在教学“元、角、分”时,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理解商品的价钱、付的钱与找回的钱之间的数量关系, 就让学生在自由的购物中说算式和思考方式, 体验购物过程, 增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2.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有话敢说
当学生有话可说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每名学生都有话敢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 把平等、自由、民主、理解、宽容等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 营造一个接纳、支持、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轻松感, 进而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当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 其他学生高高举起的手都应该放下, 认真倾听, 这是对发言者的一种尊重;当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太小时, 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应该给予其真诚的鼓励, 为其加油, 增强其自信心;当学生答非所问时, 教师要再次给他明确问题, 让其在被尊重的氛围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学生说得不完整时, 教师和其他学生应及时发现其闪光点, 诚恳地指出需要补充的地方;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 应让其体会到那份独特的荣耀, 感受其他学生那份发自内心的仰慕;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应诚恳地请求和接受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帮助。只有在人性流淌的学习氛围里, 学生才会有话敢说, 懂得尊重的可贵。
3. 创造自由的说话契机, 让学生有话多说
当学生有话敢说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自由的说话契机, 让学生多说, 了解学生说的水平并给予相应地指导。学生只有经历了多说的过程, 才能说得连贯、说得有序、说得完整、说得更快、说得自信、说出质量。
(1) 适时介入, 给予指导。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易错点, 在学生说不清楚、说不明白、说不规范时, 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示范指导。例如, 在教学“比一比”时, 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 只能将比较的结果表达成“……长 (短) ”, 这时教师就要给予正确示范“……比……长 (短) ”, 让学生学会规范的数学口头表达。
(2) 人人争做“小老师”。
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 就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一年级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非常崇高的, 如果能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 那无疑是令其最兴奋的事情。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 在现实教学中, 只要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 经过独立思考能够“说”出来的, 就给他们做“小老师”的机会, 让他们在相互质疑、补充、评价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只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他们个个都很出彩。
(3) 适时开展合作交流。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独立的, 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一年级学生所采取的主要合作形式是:同桌两人或四人一组。同桌两人的合作模式是聊天形式的, 就像在生活中聊一件事那样相互反馈、相互质疑、相互释疑;四人小组合作模式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编号:1号、2号、3号、4号, 4号为组长, 组长负责协调讨论, 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权利和义务, 讨论后小组要有相应的反馈, 甚至是质疑和争辩。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带着思考来表达、带着思考来倾听, 这样的合作模式需要在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常规训练。小组讨论后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要求每名学生积极参与,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荣誉感, 让优等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地去帮助学困生, 同时也养成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4) 适时介入, 给予追问。
教学本来应该以学生为本, 将学生推向教学的前端, 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经验不够成熟, 如果完全放手, 将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完全偏离所要探索的数学知识。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以具体、明确的问题追问学生, 将学生的思维聚焦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4. 注重多元的评价主体, 让学生有话精说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质的飞跃, 能够用简洁、精炼、准确、有条理、有逻辑的话来表达对知识的认知情况, 形成评价和反思意识,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1) 注重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口头表达所进行的诊断性的、针对性的、层次性的、激励性的、发展性的反馈, 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感,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 指明学生深入思考的发展方向, 领悟具体的数学思考方法, 明确自我表达的亮点与不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促使学生在倾听、交流、互动、分享中,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其内心的想法, 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注重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口头表达所进行的反思性的、判断性的、完善性的反馈, 学会正视口头表达的亮点与不足, 不断调整、组织、完善, 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有条理, 让别人能够听得懂、听得清晰、听得明白。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自我评价, 可以促使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思考态度、思考习惯和思考方法, 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3) 注重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学生对他人口头表达所进行的质疑性的、针对性的、补充性的反馈, 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正视他人的优势与不足,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评价他人时, 必须有想法、有判断、有反思、有困惑, 能够用精练的语言流露真实的思维过程, 进而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师教会一年级学生“说”数学, 有利于他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倾听、合作、交流、分享与尊重, 养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摘要: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 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 语言的层次性与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 语言的丰富性体现着思维的灵活性。由此可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说”数学是一年级学生传递思维的主要途径。教会一年级学生“说”数学, 需要借助丰富的自主体验, 让其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多说、有话精说。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说”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田茂峰.圆锥曲线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冯志伟.数学与语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 篇13
一、活动主题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_大、十_届_中、_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庆祝建党98周年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泛参与的纪念活动,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中国_成立98周年。
二、活动时间
6月下旬至7月下旬
三、活动安排
1.组织一次集中党课教育活动。
“七一”前后,街道党工委将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作一次辅导报告。
2.组织党员开展一次集体学习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围绕专家辅导报告开展一次集体学习讨论,引导大家开展深入全面的讨论,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把教育实践活动的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建设美好明珠的强大动力。
3.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
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党员承诺践诺、党性年度考核等制度执行情况,分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就学习贯彻十_大精神、严格执行党章要求、服务转型升级发挥作用、联系服务群众等,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具体要求。
4.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深入基层,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生产一线党员进行普遍慰问,切实增强基层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
5.开展一次调研走访活动。
坚持领导带头,扎实开展好“与群众交朋友,为百姓办实事”活动。要真正坐下来,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听真话、访民意、摸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善于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困难中,反思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6.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党员义工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要精心设计,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上街道广场、田间地头,发挥技术特长、政策信息等优势,积极开展送政策法规、送保洁维修、送义诊服务、送致富信息等义工服务活动。
7.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要利用“七一”有利时机,组织新老党员开展一次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让新党员感受党的神圣,坚定入党信念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决心;让老党员重温申请入党时的思想激情和奋斗追求,增强党性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挥_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_员的政治本色。
8.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富有实效的纪念活动,如开展文体活动、举行党的知识竞赛、观看党史题材影视片、举办优秀党员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使广大党员开拓视野,加深对党史的了解,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基层党组织要正确认识开展主题纪念活动的重大意义,要及早研究、认真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彰显特色。
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找准不同单位开展活动的重点,把纪念活动落实到每一名_员。
3.及时反馈,强化督导。
双十一光棍节活动方案主题 篇14
策划方案:
要点:11月11日,华灯初上,自己给自己一个美妙的约会
这个创意适合单身悲苦综合症还不是太严重,并且有些小钱和小情调的朋友们。
因为单身,所以你会幻想浪漫的约会,还会幻想浪漫的烛光晚餐。不过暂时没有爱人与你分享这样美妙的时刻。没关系,自己给自己来一个单身浪漫晚餐吧,或者约几个同是单身的朋友一起,绝对会让你这个光棍节的夜晚终身难忘。或许明年,你就无权再消受如此有纪念意义的晚餐了。
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点一些喜欢吃的东西,拿出颇靓的心情用餐吧,安安静静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精致时光。光棍节的夜晚,原来也可以变得如此平静、惬意和浪漫。
贴士:
1准备好腐败用的充足Money,提早一段时间为自己挑选一个享用单身浪漫晚餐的好地方,这是此创意成功的重要一步。
一年级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培养 篇15
一、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爱玩好动, 模仿能力强, 对生动活泼的和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的特点, 我们教师要努力结合儿童生活实际, 搭建生活平台, 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使他们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可以创设学生热爱的生活情境、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 以猜一猜、动手操作、比赛、赞赏和激励性评价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二、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加强求异思维、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计算能力的内涵, 提出培养计算能力的恰当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提出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在“立体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中, 编排者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所以, 对一种陌生图形的认识, 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所以, 我在教学过程中, 先要让学生观察和摆弄实物, 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知道它们的名称, 能够辨认, 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 就体现了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最后通过学生搭一搭、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同时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课上延伸到课下, 让学生完成一份有关立体图形认识的数学小报。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 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 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 怎么还也还不清, 将使人终生受害, 甚至逼人走向歧途!”因此, 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实际就是在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 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我认为, 在认真研究教材, 为学生自己学习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同时, 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数学所必需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启蒙阶段, 首先要重视三个方面的习惯训练和培养。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 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 培养听的习惯, 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 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 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 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慢慢地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 实现“会听”的目标。
2.培养说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喜欢发言, 老师应充分予以鼓励和肯定, 但同时要抓住时机进行引导, 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语言和表达习惯。
“说”包括回答老师提问、修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 想好再说, 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如看图列式计算时, 让学生按照已知……, 问……的模式进行说图意。在数学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声音甜美、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 语气要肯定, 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 音量要适中, 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 要诚恳地指出不足, 说出自己的意见, 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 被修正意见的同学, 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 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 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 如果意见正确, 要点头表示感谢。如果意见不正确, 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 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 音量宜小不宜大, 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3.培养有序进行动手、动脑的习惯
我感到在低年级阶段尤其要重视动脑的有“序”的训练。如让学生摆小棒, 可以在开始时就训练学生从左到右, 距离匀称, 先摆几根, 再摆几根或拿去几根的操作顺序, 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摆的过程, 这样看似小节的要求, 如果坚持训练便会使学生养成有序操作、有序思考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而这正是数学所需的逻辑性的基础。
一年级 (上册) 数学的启蒙教育, 不仅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开始, 更是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的开始, 我们意识到这一点, 并认真地去研究、实践, 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的健康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我们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