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共11篇)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1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为了切实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和谐家园”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更好地满足广大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的要求。今年初我院制定了妇女病普查的专项服务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在今年的四月份已得到了实施。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今年四月中旬在办公室主任的关心下,我院联合各乡镇妇联、县医院,圆满完成了我县六千多名妇女的普查任务,后期工作到六月份已正式告一段落。我们的举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许!这种送医送药下乡的行为深受当地官员和老百姓的喜爱。不仅免去了当时的体检费,还及时带去需要的药品,不用隔江渡水就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妇女病。这次体检应查人数为6027人,实查人数5689人,普查率达94%。查出患有不同程度妇女病的人数达2998人,患病率达53%。其中患子宫肌瘤人达501;盆腔混合性包块有21人;患卵巢囊肿有101人;乳房包块6人。最大的盆腔包块有如孕六个月大。这些被查出有病的人中绝大多数不知道自己患有妇科病。如果不是这次普查发现后及时治疗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通过这次普查我们更了解了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妇女病的患病机理不同于其他的疾病,大多数妇科常见病是没有特别不适的,然而一但有感觉了那一定是病得很重甚至是病入膏肓!有些病如宫颈癌和乳房癌如果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俞的。然而这些病只有通过普查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做远红外检查才能分别被发现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所以每一年或二年一次的妇女病普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广大妇女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积极的勇跃参加,使得自己延年益寿享受美好人生!
积极推动妇科疾病普查普治 切实保护农村妇女身心健康
近年来,湖南省妇联密切关注事关妇女的民生问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整合资源扶贫帮困,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保稳定。特别是2006年以来,积极推动开展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切实保护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受到广大农村妇女的普遍欢迎和赞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努力作为,争取源头参与
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促使社会和谐。省妇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联合卫生、人口计生、妇幼保健等部门在长沙、常德、郴州等地开展以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为重点的妇女儿童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村妇科病患病率高。如常德市调查的32022人中,患各类妇科疾病的有29832人,高达93.2%。二是恶性肿瘤和性病成为了损害农村妇女健康的重要病种,头号“杀手”。三是农村孕产妇安全缺少有效保障。常德市农村在3个月内就发生6例孕产妇死亡事件。究其原因除了农村妇女卫生保健意识缺乏、生活卫生条件恶劣、卫生保健队伍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妇女被高额医疗费用阻挡,生殖疾病难以就医。这样不仅严重危害了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还成为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不妥善解决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将严重影响农村新兴劳动力的培养、家庭幸福和群众生活质量,同时也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岗位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驱使我们努力作为,争取源头参与,当好广大农村妇女的“代言人”。
二、积极建言,推动政策出台
在调研的基础上,于2007年1月,我们形成了题为《我省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堪忧》的调研报告。并以省妇联的名义报告省政府主要领导,恳请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放在民生问题之列,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些问题得到缓解,努力增加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投身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省妇联的报告引起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批示给分管副省长,要求对省妇联反映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分管副省长指示省政府办公厅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拿出意见。2007年3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召集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妇联、省科协等相关部门对调研报告涉及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印发了会议纪要(湘府阅[2007]19号)。会上听取了省妇联关于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等有关问题的汇报。会议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等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省人口素质的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开展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卫生知识。二是进行一次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由卫生厅牵头,制定方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争取两到三年内分期分批完成普查工作,所需经费请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卫生、人口计生等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07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办函[2007]152号文件转发省卫生厅关于《湖南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方案》,下发《关于成立湖南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湖南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了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规定从2007年开始,在我省农村县市区建立妇女病普查普治制度,对农村已婚妇女每3年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普治,力争普查率达到80%以上、治疗率达到90%以上,2010年全省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1/4。农村妇女病普查实行免费,所需一次性医疗耗材由县市区政府补助。体检发现的一般生殖道炎症在门诊治疗的,所需治疗费用由普查对象自己负担,其中发现宫颈糜烂适应聚焦超声治疗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慢性病门诊统筹基金中给予一定补偿;患妇女病需住院治疗的按规定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统筹基金报销。同时,省卫生厅成立湖南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农村普查普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三、部门联动,取得初步成效
《湖南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方案》出台后,我省各级政府将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农村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部分县市区通过政府补贴资金、专项拨款或新农合报账解决经费问题,湘潭市政府决定投入180万三年内分批对全市农村妇女进行一次妇科病普查。邵东县下拨专项经费129万元用于妇女病查治工作,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县市区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该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经费的预算安排,并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与监督。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在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了已婚妇女摸底工作,动员农村妇女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治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开展妇幼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妇女病普查普治技术服务,制定技术规范,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省卫生厅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就相关技术进行了专题培训。各级妇联利用妇女学校,积极开展了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宣传动员,组织农村已婚妇女积极参与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宁乡县等妇联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了“致全县广大妇女姐妹一封信”活动。同时,还通过在农村地区开设健康培训和讲座,开展送健康书籍、光碟下乡、义诊等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在政府主导、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基础上,我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所有农村县市区都开展了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 共免费普查育龄妇女3832562名。目前,三年一个周期的普查普治机制正在形成。
四、深入思考,促进全面展开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开展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对妇女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羞于查治。二是工作经费缺乏保障,虽然省里明确了由县市区政府补助的政策,但难以执行到位,普查工作经费没有保障。三是个别地区医疗服务不够规范,由于受检妇女人数众多,路途设备损耗,检查人员无法长期在乡镇工作等诸多原因,导致检查效果难以保证。四是普查与普治难以做到有机结合。
为此,我们今后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妇女病普查普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帮助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树立健康保健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正确认识、积极配合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着力抓好经费落实,争取各级政府将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补偿项目,建立妇女病一次性医疗耗材、检查费、劳务补助、组织宣传及其它工作经费的补助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标准,尽快出台统一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规范,明确开展普查普治的医师资质和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普查普治质量,促进妇女病普查普治的规范发展。
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村妇女和农村家庭的民心工程,必将激励广大农村妇女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必将推动我们的妇女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应用TCT加数码电子阴道镜普查共1800例, 年龄20~78岁, 平均49岁。检查对象: (1) 妇科检查肉眼观察疑有阴道及宫颈病变者。 (2) 宫颈刮片巴氏ⅡB级以上者。 (3) 自愿要求TCT加阴道镜普查者。
1.2 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操作, 扩张阴道后用干棉球擦净阴道粘液, 先予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 再采用徐州圣产SPY-1004医学数码电子阴道镜, 按阴道镜检查常规要求操作, 均行醋酸白试验和碘试验或在可疑病变区域采取多点组织直接活检, 送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普查1800例中共取活检340例, 其中宫颈浸润癌2例, 宫颈原位癌1例, CINI 8例, CINⅡ8例, 尖锐湿疣29例, 炎症292例。
3 体会
3.1 TCT在妇女病普查中的价值
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 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 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 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一般说来, 宫颈糜烂中度以上确定是否发生宫颈病变、发现宫颈癌早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TCT检查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细胞学检测技术。具体检查分为三步: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尽管细胞组织是否属于病变只有病理学诊断才真正具有权威性, 但TCT检查的第一道关卡仍然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如果TCT检查结果显示有问题, 那么患者就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或病理诊断才能准确判断病情;但如果TCT的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 这些检查则可以不用再做了, 女性也可以为身体健康松一口气, 不过仍要注意定期复查。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99%以上, 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TCT检查对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大大高出传统的巴氏涂片法, 所以TCT检查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最先进的技术。
3.2 阴道镜在妇女病普查中的价值
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是将欲规察的病变部位放大10~40倍, 用来观察病变部位的血管和上皮改变及可疑病变区。尤其可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面的较微小病变, 并进行活组织检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传统的妇女病普查中,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规范化用于群体宫颈癌普查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涂片诊断准确率的高低与由宫颈刮片刮出物的取材、涂片的抹制、固定、染色及阅片技术高低都有密切关系[1]。有资料总结单独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是不够的, TCT联合阴道镜作为筛查工具可明显减少细胞学的假阴性[2], 在宫颈癌的早诊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3]。
3.3阴道镜使受检者易于接受普查及治疗
由于阴道及宫颈的解剖关系, 一些阴道及宫颈病变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也不易被患者发现。受检者常常在普查时被动接受医生的诊断, 或认为没有必要接受普查而放弃普查, 对普查结果不重视、不积极治疗, 甚至有的对普查结果不相信、不治疗。而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方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 图文显示更直观, 尤其使微小病变清晰可见, 受检者对自己的病情一目了然。同时通过直观的图像对比, 了解自己宫颈的情况, 不但对诊断信服, 而且能够接受无病防病、有病及早主动配合治疗的建议。我们在普查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体和个人就是在直观了阴道镜的各种病变图像后主动要求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的。
3.4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提高了早期诊断准确率
常规的宫颈四点活检有一定盲目性, 准确率仅有50%, 容易造成漏诊误[2]。阴道镜下对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白斑、异型血管、碘阴性区等病变最严重部位定位活检, 减少了活检的盲目性,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诊断率。同时对图像的集体讨论, 使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提高, 避免了因认识局限所致的诊断误差, 提高了诊断水平, 提高了妇女病普查的质量。
3.5 阴道镜普查有利于动态保存普查资料
由于数码电子阴道镜可记录、大量存储和管理每次普查时的患者图像数据资料, 受检者对自己历年的普查情况了如指掌, 及时动态地发现早期病变, 引起重视, 防患于未然。医疗单位通过对历年普查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提出本地区的妇女病患病情况及防治建议, 制定随访计划,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使普查资料的管理系统化、全程化, 避免了因资料保管不善或人员变动而引起的丢失、重复、资料中断等。
总之, 本文认为, 为了提高妇女病普查的质量, 城市或条件较好的地区, 可将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广泛应用于妇女病普查当中。
参考文献
[1]妇女病普查普治.妇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钱德英.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3) :138.
10次普查妇女病的报告等 篇3
一、10次普查的总人数为67584人,实查率达82.14%。自1979年以来,每次普查人均数达应查总人数的94.8%,表明广大妇女对普查能积极配合,在认识上已大有提高。
二、10次普查发现患有妇女病的达19619人,患病率为29.03%。不少妇女病由于被早期查出,及时得到了治疗,这对保护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由于在普查中同时宣传防癌知识,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81年起,再没有发现宫颈恶变的病人。
子宫脱垂给患病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普查,我们对已患病的妇女尽早给予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加之宣传预防上的成效,所以自1985年起,我们在普查中未再发现新的子宫脱垂的妇女。
子宫肌瘤在妇女中也占有一定的发病率。在10次普查中,我们共查出了301位妇女患有大小不等的或多发性的子宫肌瘤,仅1990年就查到了54位病人,其中2~7.5厘米的大型肌瘤有36例,达66.67%。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增加,说明还需在这方面加强防治工作。
四、10次普查表明,一些妇女疾病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等的发病率仍相当高,特别是宫颈炎,普查出的患者平均占总患者的75%以上,有的年份高达90%,尽管宫颈炎患者绝大多数属轻、中度,但仍是值得广大妇女重视的问题。
五、根据10次普查资料,我们讨论分析了妇女患病的几种主要原因,认为:社会交往的增加,流动人数的增多,到公共浴池洗澡的妇女也多起来了。这就增加了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是盆浴,最易发生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相互感染。多次做人流手术的妇女,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子宫复旧不全,增加了患各类妇女病的机会。一些妇女不重视自身卫生,有病不积极治疗,也是加重疾病、传播疾病的一个因素。我们认为,妇女病是可防可治的,这要求广大妇女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防治,同时做到:有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并不去公共浴池洗澡。有条件的工厂企业,应建立冲洗室,以防治此类疾病。女青年要自觉执行婚姻法,不到婚龄者不可同居,也不可未婚先孕:已婚妇女则应坚持避孕措施,杜绝生育第二胎,减少人流手术,防止感染得病。当然,各级政府和医疗部门也要加强领导,医务人员也要狠抓防治,广大妇女更要重视自身保健,只有如此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保护妇女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作出新贡献。
妇女会阴部为何瘙痒
童晓红
从一所市级医院的妇科门诊室了解到:在每天前去就诊人员中,要求治疗会阴瘙痒的患者,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50%,可见,会阴部瘙痒在妇女中发生极为普遍。
引起会阴痒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炎症:常见的有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由于血液及致炎病原体中分泌的致痒因子,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痒感。这类疾病需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机械摩擦:由于经常穿着紧身尼龙化纤内裤、牛仔裤,或用烫水清洗外阴以及睡觉时被子太厚等,致使异物与会阴部直接接触、摩擦或压迫皮肤组织而引起痒感,解决的办法是:改穿全棉面料的内裤及宽松、舒适的外裤,以改善透气性,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睡觉时被子宜轻软。
过敏:由于对某些药物或食物产生过敏,而引起过敏性发痒。采取的方法是:找出致敏原,立即停用过敏药物、食物,必要时需口服抗过敏药。
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总结 篇4
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县妇幼保健所在主管局的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共在8个乡镇开展了妇女病普查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解读方案,成立组织,明确职责任务
2010年3月召开全县妇幼保健专项工作推进大会,会上下发了林西县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会后,保健所召开全体职工及乡镇保健员会议,对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一支业务能力强、个人素质好的普查普治小组,负责林西县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具体实施;由各乡镇防保站负责辖区妇女参加妇女病普查普治的组织和宣传动员;各村卫生室负责入户宣传动员,负责普查现场准备,组织带领普查对象到现场参加免费检查。
二、宣传发动
举办乡镇妇幼保健员培训班,详细讲解妇女病普查的意义、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对象、宣传的形式。下半年针对前段宣传工作的不足,又筹集资金,召开专题讲座、制作电视专题片、印发大量《妇女病普查通知单》、播放小喇叭。
三、普查工作前物品、场地准备
县妇幼保所作为妇女病普查具体实施单位,克服种种困难,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购置用于妇女病普查相关物品、器械、耗材等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为方便群众,并符合普查时操作规程,普查
地点大多设在村卫生室,设有登记室、超声、乳透室、妇科检查室,各室相对独立。
四、普查情况
在人员、物品、场所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于4月9日开始进行本第一次普查工作,历时74天,开展6个乡镇29个行政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共普查1316人,患各种疾病543人。由于农忙季节,组织妇女困难,普查工作被迫暂停。第二次普查工作于10月25日开始,历时57天,开展了8个乡镇78个行政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共普查5002人,患各种疾病1733人。
截止目前,下乡历时131天,派出17人,累计458天。各乡镇普查详细情况见附表。存在问题:
1、部分乡镇不能进行有效宣传,群众认识不足,不领会此项惠民政策,组织发动工作欠缺,普查人数少,普查率未达到预定目标。
2、由于受环境、生理、自身保健意识等影响,有部妇女人拒绝进行妇科检查,检查结果部分存在误差。
4、社会多个盈利医疗机构无序参与,对服务对象的现身说法,造成普查秩序混乱,使不明真相的服务对象拒绝接受普查。
5、人员流动性较大,大部分本地户籍妇女,在外地打工,不能及时接受普查。
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宣教工作,充分利用乡村医生的
社会影响,组织多层次直接宣传方式,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妇女病普查。
2、提供人性化服务,让妇女做的知情选择。
3、抓好春节省亲时机,做好外出打工人员妇女的妇女病普查工作。
6、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使政府的惠民方针政策深入农村,达到家喻户晓。
民勤县妇女病普查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女性朋友: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参与妇女病普查工作。这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目的旨在研究我市女性的健康现状,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本次调查问卷结果只作为社会科学和医学研究用途,希望您能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填写本卷不记名,我们真诚的期盼您能够回答问题,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一、基本情况
1.您的年龄: 岁 2.婚姻状况:已婚 离异
3.您的职业:干部 工人 农民 自由职业 无业 4.您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 中专及以上 5.共生育几个小孩: 个 6.您第一次分娩在 岁
二、妇科病现状及因素调查
1.您一般多久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1年 半年 2-5年 感觉身体不适才检查 不需要检查
2.当您发现身体不适而没有及时去医院的原因是(可多选):觉得问题不大 自己懂得处理 医药费很高 没时间 不好意思 附近没医院 其他
3.您最近受哪些妇科不适困扰(可多选):月经不调 痛经 腰膝酸软 白带异常 外阴瘙痒 乳房不适 其他
4.您曾患有过哪些妇科疾病(可多选):阴道炎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乳腺炎 乳腺增生 月经不调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其他
5.您当前所采用的避孕方法有:女性绝育 男性绝育 放置宫内节育器 自然避孕 药物避孕 避孕套 其他 未采取措施 6.您稍感不适(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会采取哪些方法解决?观察一段时间,出现明显症状再去医院 马上去医院 自行购药处理 服用保健品 忍一忍就会好的 没有此类经验
7.您认为生活中最影响您健康的因素是: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工作环境
8.您服用女性保健品吗?每天服用 经常服用 偶尔服用 从不服用
9.您会有哪些生活习惯(可多选)?进行晨晚间身体锻炼 经常憋尿 喜欢生闷气 作息无规律 定期清洗外阴 房事无节制 过度饮食 嗜好烟酒 穿过紧的内衣裤
10.您流过产吗? 没有 有 次
11.您通常是怎样了解到有关妇科疾病的信息的?上网 购买有关书籍 和朋友交流 咨询医师 宣传资料 电视节目 其他 从不了解
三、对医疗机构女性健康服务的要求
1.您通常在什么服务机构做妇科检查? 医院 妇幼保健机构 计划生育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站 民营医院及私人诊所
2.你觉得医疗部门用什么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好?知识讲座 发放宣传品 观看专题片 墙报、图片展 其他 不需要
3.您觉得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妇科保健知识? 妇女病防治知识 怀孕知识 避孕节育知识 性健康知识
4.您认为医疗保健机构女性卫生服务哪些方面的工作最需要改进? 做的不错,不需要改进 宣传倡导 权益保护 卫生技术服务 服务态度 其他
9876例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篇6
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76例妇女,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0岁。受检者填写体检表、做妇科检查、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行内诊检查,另取宫颈脱落细胞、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乳腺及妇科B超检查。妇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2]。
2 结果
9876例受检者中,患病8704例,患病率为88.14%。发病率的前三位中宫颈疾病4439例,患病率为51.00%,包括宫颈糜烂(Ⅰ℃、Ⅱ°、Ⅲ°)、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粘膜炎;阴道炎3589例,患病率为41.23%,包括细菌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以及混合感染;乳腺疾病1752例,患病率为20.03%,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肿瘤。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炎(积液)和附件炎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妇科疾病普查情况
受检9876例,患病8704例,患病率为88.14%。本组资料显示,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较高,尤以生殖系统感染为著。这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特点、个人卫生习惯、性生活、生活行为方式、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加之现代女性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较高的患病率[3]。
3.2 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
此次普查结果表明,宫颈疾病仍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育龄妇女发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检出率占第2位,为12.81%,它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来[3]。宫颈糜烂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低、雌激素水平、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宫颈糜烂是诱发宫颈癌的直接因素,因此应特别重视对宫颈糜烂Ⅱ、Ⅲ度的治疗,加大普查普治的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复查。
3.3 阴道疾病患病情况
受个人卫生习惯、性活动、生活行为方式、经济文化水平及自身抵抗力以及阴道的生理解剖特点等因素影响,阴道炎成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二位,其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在诊断和治疗中,准确、及时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3.4 乳腺疾病
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疾病位于妇女多发病的第三位,乳腺囊性增生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囊性增生在临床上突出表现是乳腺胀痛和乳房肿块,一般认为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增多或相对增多)有关。乳腺增生病患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乳腺增生病与年龄、职业、饮食、性格、月经情况、婚育情况、孕产次、哺乳情况均有一定关系,与避孕药的关系不明确,而初潮年龄早、高龄初产、多次人工流产、累积哺乳时间短及情绪不稳定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危险因素。广泛开展妇女乳腺自检方法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普查普治是维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妇女保健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及生殖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好女职工的生理、心理保健工作,使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妇女保健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1
[2] 周玲,楼丽华.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吉林中医药,2007;27(6) :62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7
2014年以来,庆阳市把“关心关爱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幸福程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综合施策,全力推进,呈现出了“三大亮点”:
首次列入民生实事
庆阳市妇联先后把婚前医学免费检查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妇女病普查力度,并积极输送“两癌”患者参加康复创业培训。在市政府征集2014年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市妇联积极汇报,多方协调,及时提出了“农村妇女‘两癌’普查救助”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听取群众意见和获得人大代表认可后,决定将其纳入“庆阳市2014年1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也是首次将“两癌”普查救助工作提上了全市的高度,进一步扩大了广大妇女的覆盖面和受益率。
为了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市妇联会同卫生、财政部门,对普查人群进行了严格界定,规定普查对象的年龄段为35~59周岁,全市目标人群共45.7万。按照市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普查对象每例补助35元、对县级诊断鉴定机构可疑普查对象每例补助70元、对转诊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的高危患者每例补助850元的普查标准,市财政共列支“两癌”普查救助经费1800万元,下发了《庆阳市2014年农村妇女“两癌”普查救助工作安排意见》,使“两癌”普查救助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妇女共同参与的“两癌”普查救助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力量等重大问题,统筹推进“两癌”普查工作。
超额完成普查任务
“我从庆阳电视台看到宣传,就过来了。”“平时我在物业上班,因忙没时间体检,看到有免费普查活动,就特意请假过来做检查。”“人太多了,我都排了快1个小时队了……”看到妇女们的热情如此高涨,西峰区董志乡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这样的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大力发动、深入宣传之下,前来各乡镇、县区普查的人络驿不绝。各定点医疗机构还推行了“4+2”、“5+2”的工作模式,确保每天上午4小时工作外,有专业医务人员值班;5个工作日外,周末也有人值班。在实施中,按照分级普查、逐级转诊的原则进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每个普查对象进行免费妇科检查和乳腺视诊、手诊,对疑似病例填写“两癌”个案登记表,转县区、市级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检查,对确诊病例进行及时治疗,确保不漏诊和误诊。
当问及对此次活动有何感想时,她们都对此赞不绝口。一位已经被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妇女说:“要不是妇联叫我们来免费检查,我还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真的不敢想象。”确诊后,她及时接受了治疗,在第一时间阻止了癌前病变继续恶化的可能。
这次“两癌”普查救助项目共普查适龄妇女335956人,普查率82.03%,比普查目标70%高出12.0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普查任务。
实施救助力度空前
“我得了这个病后,好多时候都不想活了,我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救助,感谢政府,感谢妇联。”42岁的乳腺癌患者张秀英激动地说。
居住在宁县南义乡北庄村的张秀英,家里靠种6亩地维持生计,丈夫柴社合去年因病去世,年仅16岁的儿子正读初中,生活十分困难。张秀英在“两癌”筛查中,又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使原本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元旦前夕,庆阳市妇联按照贫困户患者每人一次性救助1万元的标准,对筛查出的“两癌”患病妇女进行了救助。张秀英就是受益人之一。“自妇联给我救助了1万元后,我看到了希望,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我一定抓紧时间看病,争取早日康复!”说到这里,张秀英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为了缓解“两癌”患者的生活压力,庆阳市财政筹资224.5万元,按照特困患者每人1万元、一般患者每人5000元的标准,共救助349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妇女重拾生活信心,确保更多的患病妇女从中受益。
(作者单位:庆陽市妇联)(责编 亦宣)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8
努力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古浪县卫生局
(2012年2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关注女性健康状况,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妇女病普查是一项公益活动,关系到妇女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的保护和小康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县委、县政府今天召开会议,安排落实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县妇女人民的关怀与厚爱。在此,我代表卫生局作如下表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搞好普查工作的责任感
妇女病普查对了解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探索农村和社区妇科疾病防治方法,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是我们医疗卫生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做好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证我县妇科疾病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卫生系统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扎扎实实搞好普查工作,力争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造福乡里,惠及百姓。
二、明确任务要求,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宣传动员要到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通过悬挂和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开辟健康教育专栏、设立咨询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普查知识;宣传内容要以妇科疾病、妇科肿瘤病的危害、早期预防、普查的目的和方法等为重点。通过广泛的宣传,使普查普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这次普查普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技术服务要到位。妇女病普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抽调技术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普查工作。同时,对普查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普查普治流程和方法,保证普查工普治作顺利开展。为保证普查普治质量,全体医务人员要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开展工作。县妇幼保健所要做好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 普查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并督促普查单位做好患病妇女的追逐管理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基本的诊断治疗建议,并将普查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及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三是准备工作要到位。普查普治工作范围广,参加人员多、时间长,工作要求高,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进度和质量。因此,我们要搞好对已婚应查人群摸底调查,合理确定各乡镇普查的时间、顺序、地点、工作人员安排等有关事项,积极采购普查所需的设备和各种材料,避免因准备不到位而影响工作进度。
四是任务落实要到位。卫生系统要把搞好妇女病普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阶段性工作来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按照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合理分工,规范提供技术服务。卫生局将妇女病普查工作纳入今年医疗卫生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管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卫生局划定的普查区域和任务明确责任确保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三、坚持防治结合,确保普查工作的实际效果
在普查过程中,各级医务人员要通过通俗易懂、易于广大妇女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对参检妇女进行妇女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对妇科病的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降低妇女病发病率。对普查检出的患病妇女,要及时进行跟踪随访和后续治疗。对患有一般妇科疾病的妇女需要在门诊进行治疗的,由新农合予以报销;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予以补助;对查出的宫颈癌乳腺癌患者,列入大病统筹补助对象,使她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系统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圆满完成普查普治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9
剑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妇科疾病已逐步成为威胁广大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县在全面提供避孕节育服务的同时,借助于计划生育系统三级网络的优势,广泛开展了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2008年初,人口计生委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下发了《通许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一年之内要普查全县三分之一的行政村,三年为一个普查周期。专门成立了以计生委技术主任为组长的领导组,以县站站长为组长的技术服务组、宣传组,以技术股长为组长的后勤组。通过普查,大大提高了广大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08年全年,共普查了102个行政村,应参加普查人数52675人,实际参加检查人数为47941人,检查率为91。01%,其中孕前、孕期保健397人,免费发放叶酸408瓶;查出各类疾病患者7278人,患病率为15.18%,其中阴道炎2006例,宫颈炎、宫颈糜烂1681例,盆腔炎1412例,外阴白斑50例,子宫肌瘤84例,卵巢囊肿120例,乳腺疾病966例,月经病335例,上环后不适248例,尿道炎57例,女性不孕19例,其它疾病300例。当场给药治疗6035例,治疗率为82.92%。
一、健全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作用
我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的“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乡(镇)服务所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总体发展格局要求,已经建立了完
整的计划生育网络服务系统。在妇科病普查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三级网络的作用,使妇科病普查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年年初,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作出总体布署,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针对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妇科病普查计划,上报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落实具体时间,明确人员分工,精心组织实施,一改过去单纯的查环查孕,将单月孕检和妇科病普查普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普查质量,县站派出业务精良的妇科医生到各乡镇服务所,现场协助乡镇服务所医生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主要针对妇科病常见病、多发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乳腺炎、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等。普查的目的在于治疗,对常见妇科病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给予即时治疗;有些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优先安排县站住院治疗,并在费用上给予优惠照顾;对于疑难病例请专家会诊或介绍转入上级医疗单位进行治疗。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普查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做好总结及随访工作。
(一)计划生育服务站是生殖保障服务的龙头。为了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首先从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着手,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将技术人员轮流送到开封市妇科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积极参与省市计划生育系统举办的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学习,请省市有关专家到县站做技术知识讲座和开展带教手术,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为作好乡镇服务所工作的技术后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县站每年定期对乡镇服务所业务人员培训及考核,采
取帮、带、教等多种方式加强乡镇服务所业务人员的相关医学理论、规范临床疾病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技术操作,克服了诊断、检测等环节的简单化,从而提高了乡所服务人员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操作水平,严把质量管理关。
(二)乡镇服务所是妇科病普查服务的依托。乡镇服务所是妇科病普查工作的主体,我们对全县12个乡镇服务所进行规范化验收,从乡所建设及科室医疗器械的购臵均达到规范化标准。全县乡镇服务所人员均达到专业执业标准,并练就了扎实的服务技能。乡镇服务所还设立了专门的妇科病门诊,以便于育龄妇女随时咨询就诊。并建立了规范的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登记表及随访记录,分为有病类和无病类,对有病类重点跟踪服务,积极治疗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乡镇服务所还肩负着村级服务员的培训和管理任务,定期对村级报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三)村级服务员是妇科病普查的基础。村级服务员与广大育龄妇女接触最为密切,起桥梁作用,大多数育龄妇女认为村级服务员是熟人,好找,便于交流,对她们比较信任。我们的村级服务员就采取到农户家里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咨询的方式,解答她们在妇科病方面的各种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育龄妇女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村级服务员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扩大村级服务员的知识面及提高业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年都要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对全县的村级服务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咨询和交流的技巧,相关预防知识等。全县303名村级服务员均经过统一
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通过不断努力,她们已真正成为育龄妇女的贴心人。
二、通过我县数年妇科病普查工作的开展,对妇科病普查工作如下体会:
(一)要加强宣传力度,更新健康观念
通过普查,我们发现妇科病检出率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升高,这说明对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观念,对疾病的认识态度以及是否能采取健康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普查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育龄妇女认为“妇科病不挡吃不挡喝,都是小病”,及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了病也不愿意到医院就诊,甚至对妇科病不屑一顾。针对育龄妇女的陈旧观念以及错误认识,我们必须从观念着手,加大宣传力度,除了运用常规的广播、墙报、出专栏、印小册子等宣传形式外,还专门设立的“悄悄话”室及热线电话,开展谈心活动,摸准对方的难言之隐,有针对性的宣讲生殖保健知识,通过技术人员利用大量的模型、图片以及电教器材的详细讲解,说明妇科疾病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及相关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性后,使很多的育龄妇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配合普查工作。所以,针对广大育龄妇女,特别是不同文人程度的育龄妇女,采取不同形式的生殖健康宣传教育,使她们更新健康观念,提高生殖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更好的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二)通过妇科病普查,带出两个效益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推进,以及群众要求的提高,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的提出,计划生育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避孕节育技术的开展,而是将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溶入到我们的服务网络中去,我们网络的深度和广度是计划生育系统的优势,这个优势是卫生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将带动我们县、乡两级服务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通过我们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大规模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不仅拉近了我们计划生育服务人员与广大育龄妇女的关系,使广大育龄妇女感受到政府对育龄妇女的关心和爱护,深切认识到计划生育已不光是避孕节育,更大程度上关心的是她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妇科病普查普治的开展,既有利于提高避孕节育的有效率,有提升了计划生育的社会服务形象和群众满意度,赢得了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通过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妇科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广大育龄妇女节省了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就诊率,增加了服务站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带动了服务站相关科室的发展。随着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逐步转型,当前“四术”服务市场急剧萎缩的的现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生存及发展迫使我们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做好妇科病普查普治既能带动服务
站的发展,为服务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为广大妇科病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是一项造富社会、惠及广大育龄妇女的双赢工作。
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 篇10
(1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益阳413000)(2湖南省益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益阳413000)(3湖南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目的:了解益阳市朝阳社区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对该社区的6132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结果:受检者6132例,检出各种疾病4664例(76.06%)。未检出异常者1468例(23.94%);各种常见疾病均以<35岁年龄段最高,其次36-50岁和51-65岁年龄段,>65岁年龄段最低,各组相互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x2=1418.508),呈负相关r=-0.961(p=0.000),回归方程y=137.291-1.386x;但妇科恶性肿瘤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00((x2=26.608);卵巢肿瘤和其他方面比较各组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段应采取相应的妇科保健方法,积极开展妇科疾病的防治措施,降低妇科常见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已婚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与生存质量。【关键词】妇女保健与卫生,益阳市朝阳社区;妇科普查;常见病;检出率;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Yiyang City, Chaoyang married women, the incid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mprove their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6132 cases of married women in this community for gynecological screening. Results: subjects with 6132 cases, 4664 cases of detection of various diseases (76.06%). Abnormalities were not detected in 1468 cases (23.94%); a variety of common diseases are <35 years of age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36-50 years and 51-65 years of age,> 65 years of age minimum, the group differences in each other highly significant sex p = 0.000 (X2 = 1418.508),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 = -0.961 (p = 0.000),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y = 137.291-1.386x;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increase with age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 0.000 ( (x2 = 26.608); ovarian tumors and other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 groups should take the appropriate method of obstetric care, actively carry out gynecologic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rat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married women.【Key words】Women's health and sanitation, Yiyang City, Chaoyang community; Ggynecological survey; Common; Detection rate; Analysis of results婦科普查对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制定预防保健措施,增强人们保健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做好已婚妇女普查保健工作,对常见病、多发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分析和研究妇查结果,为今后的预防治疗提共依据,于2010-2011年组织对本社区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普查。现将检查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社区已婚妇女应检7869例,实检6132例,占应普查人数的77.93%,年龄19-82岁,平均49.6岁。其中缺项者(未完成全部项目)352例次。按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各组中宫颈慢性炎症、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症、阴道炎及宫颈癌等的检出率,并对各组间的差异性进行检验。1.2 方法 对受检者分别进行乳腺扪诊、红外线乳腺检查、妇科B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等检查。检查时待受检者膀胱充分充盈后进行妇科B超检查,再行排空膀胱后作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乳腺扪诊和乳腺红外线等检查。1.3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依据丰有吉《妇产科学》等标准执行[1,2]。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02.1 一般情况及结果 受检者均系已婚妇女共6132例,检出各种疾病4664例(76.06%),未检出异常者1468例(23.94%),其中有352例次中间某项缺项(未完成全部项目)。检出疾病顺位见表1。表1 常见病检出结果(n=6132)2.2 各年龄组疾病检出结果 分成4个年龄组,各组疾病检出率不同,4个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0(x2=1418.508),结果见表2。常见疾病,年龄越大,检出率越低,呈负相关r=-0.961(P=0.000),回归方程:Y=137.291-1.386x,但妇科恶性肿瘤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呈显著正相关r=-0.945(P=<0.01);回归方程Y=-0.796+0.025x,;表2 各年龄组疾病检出结果(n=6132)2.3 各年龄段妇科疾患结果 各种妇科疾病在各年龄组中的发病率也有不同,除卵巢肿瘤和其他的各年龄组比较P>0.05(x2=5.733,5.175)无差异外,余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以宫颈慢性炎症发病率最高,结果见表3。表3 各年龄组妇科疾病检出结果 n(%)
*恶性肿瘤:宫颈癌8例;乳腺癌7例;外阴癌3例。3 讨论3.1 妇科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6132例已婚妇女检出妇科常见疾病4664例,占普查人数的76.06%,且三项以上异常者1621例,各疾病检出率最高是35岁以前年龄阶段,其余依次为36-50岁,51-65岁年龄阶段,最低者为65岁以上年龄段。在各年龄组常见病发病率最高的均为宫颈慢性炎症,余依次为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盆腔炎癥,乳腺纤维瘤,卵巢肿瘤,宫颈癌,乳腺癌,外阴癌,张力性尿失禁,各种疾病行子宫切除等手术治疗。3.2 慢性宫颈炎与年龄的关系 在普查中慢性宫颈炎患病3216例,以<35岁组的人群最多,占该年龄组检出疾病的61.33%,其余为36-50岁和51-65年龄组,分别占该年龄组检出疾病的57.60%和49.22%。65岁以上组慢性宫颈炎症患病率下降,老年性阴道炎15例。3.3乳腺小叶增生病与年龄的关系 乳腺小叶增生病患病年龄集中在19-50岁,65岁以上仅28例,检出率由高到低为<35岁,36-50岁,51-65岁,分别占该年龄段疾病检出率的50.65%、36.61%和22.22%,其中211例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故应积极普及乳房自查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以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病率。3.4 子宫肌瘤与年龄的关系 普查发现36-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该年龄组常见病检出率的26.16%。故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应注重子宫肌瘤的检查,并做好随访工作,有适应症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3.5 妇科恶性肿瘤与年龄的关系 本组恶性肿瘤为宫颈癌8例,乳腺癌7例,外阴癌3例;其中36-50岁年龄段为宫颈癌乳腺癌各1例,51-65岁年龄段宫颈癌、乳腺癌各5例;>65岁年龄段外阴癌3例,宫颈癌2例,乳腺癌1例;随着年龄增大,发生恶性肿瘤比例显著增加p=0.000(x2=26.608)。发现恶性肿瘤者则产即住院手术治疗。开展妇科普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3.6 卵巢肿瘤与年龄的关系 在普查中,卵囊肿瘤的患病率本组与年龄无显著关系,但应针对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普查普治,同时做好随访工作,以降低卵巢肿瘤的发病率。3.7 盆腔炎症与年龄的关系 本次普查慢性盆腔炎症仍以<35岁年龄组最多,占该年龄组疾病检出率的20.06%,其次为36-50岁年龄组。认真做好妇女普查保健工作,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开展以妇女病普查普治为主的生殖保健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对常见病、多发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分析和研究妇查结果,为今后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对妇女病的防治要针对现状寻找原因,加大生殖健康及妇科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妇科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参考文献[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9-237.[2]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1-946.[3]胥艳令.引滦局女职工疾病普查结果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3):373-374[4]邵建平,罗礼贤.医院女职工妇科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5:298[5]王泽华. 妇产科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99-321.
不同人群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篇11
关键词:不同人群,妇女病普查,生殖健康,结果分析
妇女疾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是一组以妇女生殖系统异常为主的疾病, 包括:乳房、宫颈、子宫、附件、阴道和外阴的疾病, 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我院2013年度为我市100多家单位包括:各大院校、大型企业、直属机关、工厂类等单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更深入了解不同人群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从中随机选取834例来自景德镇市周边的都昌县、波阳县、婺源县等地的流动人群, 以及乐平市、浮梁县农村人口以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三种不同人群资料, 对普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3月—12月在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100多个单位中抽取不同人群女性834例妇女病普查资料, 年龄23岁~60岁。其中流动人口妇女平均年龄34.33岁, 20岁~45岁174例, 占59.59%, 45岁以上118例, 占40.41%;农村人口妇女平均年龄38.42岁, 20岁~45岁132例, 占54.10%, 45岁以上112例, 占45.9%;机关事业单位妇女平均年龄35.24岁, 20岁~45岁187例, 占62.75%, 45岁以上111例, 占37.25%。
1.2 调查方法
使用妇科普查统一表格, 由妇保科医师按表格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婚姻史、月经史、孕产史、避孕方法等, 并详细记录。普查内容包括:乳房触诊、双侧乳房红外线扫描、盆腔B超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TBS分类报告) 。
1.3 诊断标准
参照第七版《妇产科学》、第六版《外科学》中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妇女病普查情况
见表1。
2.2 不同人群妇女患妇科疾病顺位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男女交往的开放, 妇科疾病发生率逐步上升。本文普查人数应查1 095人, 实查834人, 普查率占76.16%, 说明妇女对妇科疾病普查普治意识仍需提高。此次经查834名不同人群妇女中农村人口普查率为66.8%, 低于流动人口及机关事业人口普查率, 主要因为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低, 缺乏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欠缺疾病早诊早治的意识。患病率方面, 834例中患病人数459例, 总患病率为55.04%, 其中流动人口患病率55.14%, 农村人口患病率59.84%, 机关事业人员患病率51.0%;农村人口宫颈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乳腺疾病及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
本文结果显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为不同人群常见疾病中的前5位, 其中宫颈疾病 (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前病变等) 在不同人群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中位居首位, 达40.65%, 其中宫颈糜烂占大多数。宫颈具有多种防御机能, 但宫颈易受性交、分娩、流产及宫腔操作等损伤, 引起炎症。曾一度有观点认为宫颈糜烂是宫颈癌前病变[1]。青春期后, 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发育增大, 宫颈管黏膜组织外移, 导致原始鳞-柱交接部外移, 由于其内侧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 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 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由于肉眼观似糜烂, 过去称为糜烂, 而并非是真性糜烂[2]。宫颈癌目前仍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3], 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仍是目前筛查群体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对筛查出细胞学异常的妇女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王锐等[4]分析认为, 宫颈的外观表现异常与宫颈炎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但与宫颈上皮内细胞异常病变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于平时临床诊疗中遇到肉眼观察宫颈外观异常的患者, 应进行合理的宫颈细胞学检查, 并对异常者采取适当的诊疗干预措施。而对于宫颈外观正常的人群也要考虑到有宫颈发生异常病变的可能, 应进行相应的早期筛查, 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乳腺疾病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在本次普查中, 乳腺疾病患病率位居第2, 患病率为26.02%。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纤维瘤等, 以乳腺增生最多见,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 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环境饮食的改变、哺乳期短或不哺乳、避孕失败与人流、饮食结构变化 (如高脂、高热、高胆固醇类食物摄入过量) 、外源性雌激素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乳腺增生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的非炎症非肿瘤疾病, 乳腺增生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妇女的2~4倍[5]。因此, 在普查的同时, 宣传乳腺保健知识, 饮食作息规律, 提高母乳喂养率, 经常自我检查, 有异常及时就诊, 可降低乳腺疾病患病率。
本次普查中, 阴道炎的患病率为23.26%。由于女性阴道前与尿道毗邻, 后与肛门邻近, 易受感染, 而阴道又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经之路, 育龄妇女性生活相对频繁, 导致阴道易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本次普查中流动人口阴道炎的患病率为25%, 高于农村人口的21.31%, 机关事业人员患病率23.15%;主要原因可能是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环境恶劣, 机体抵抗力下降, 性生活卫生习惯差, 加之流动性大, 得不到综合正规治疗, 另因文化程度不高, 自我保健意识不够。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6,7], 本次普查子宫肌瘤患病率6.8%, 卵巢囊肿3.0%。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30岁~50岁, 主要是瘤体组织使子宫腔变形逐步发生退行性变。迄今为止, 子宫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性激素及其受体、遗传因素等有关。本次普查发现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与农村人口。
通过本次普查, 认为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应定期开展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多途径、多形式对不同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教育妇女进行自我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加强妇女保健意识, 针对不同人群妇女病常见病特点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 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10.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1.
[3]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 (3) :129.
[4]王锐, 有凤芝, 胡孟彩, 等.常规体检1150名女职工宫颈情况分析[J].医学论坛杂志, 2010, 31 (4) :3.
[5]汪立今, 陈剑秋.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癌[J].医学综述, 2007, 3 (7) :516.
[6]史沛, 胡宗杰, 茹凤娟.症状性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24 (2)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