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2024-09-04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共9篇)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篇1

1.1 机房监控系统 1.1.1 系统简介

艾勒普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房监控、通信基站的动力及环境监控、无人值守现场的环境及安防监控,例如电信基站环境监控、电力通信站环境监控、校园/企业网络机房监控、银行和证券数据机房环境监控、军械和弹药仓库的环境监控等。

它的功能是采集并记录现场的各种需要关心的环境参量,例如红外、门禁、烟感、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电磁干扰等。它由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还具有网络通讯的接口。

艾勒普网络型监控系统作为新一代环境、动力、安防应用具有同以太网或因特网无缝连接的功能。艾勒普网络型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使得TCP/IP和Ethernet可以稳定可靠地应用到重要监控现场。

1.1.2 设计原则

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预算下,追求最高的性能。在重要的机房,采用嵌入式网络型监控设备,辅以传感器,组建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其建设成本远远低于采用传统PLC模块,工控组态软件之和;建设周期只有传统方案的1/4;系统维护成本只有传统方案的1/2。

1.1.3 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1.1.3.1 网络化存储和跨网络平台访问

艾勒普网络型监控系统可以同时采集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烟雾、水禁、红外、门禁等状态参量,采集的数值在浏览器界面上动态地显示出来。由于艾勒普有可扩展的传感器接口,用户可以自由定义。艾勒普独有的内嵌Web Server可允许用户通过PC的IE浏览器或其他标准的浏览器访问艾勒普监控系统的网页来观察远端的情况,而不需要额外的软件。当参量达到警告值时,页面自动图形显示报警提示。网络管理员可以在界面上设置被测参量的变化范围、报警上下限数值、IP地址、监测时间间隔、在修改监测量的上下限时,修改人被同时记录。1.1.3.2 实时监测

艾勒普网络型监控系统具有网络数据传输接口,可以通过IP数据包传送网络数据。监控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以报告的形式传送回来,这样远程计算机可以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访问进行数据计算、整合和存储。1.1.3.3 简单和安全的使用

对艾勒普网络型监控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用户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通过简洁的网页,用户就可以进行配置,简单易用,节省安装维护人员。用户可配置仪器的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数据端口等设置。为了满足数据安全性的需要,艾勒普提供了密码机制,管理员必须通过密码才能访问网页进行修改和配置。为了防止网络病毒的攻击和网络数据干扰,艾勒普设计了特有的包过滤功能和抗病毒机制,保证高可靠度的网络传输.另外,艾勒普实现了处理器监控机制,可以监视自身的运行状态,必要时采取安全处理措施,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1.1.3.4 支持标准智能/通用传感器

艾勒普是一种基于IEEE1451标准的网络传感器适配器和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数字接口集成化单元,具备完善的和通用性很强的二次开发性能。艾勒普网络型监控机提供了业界通用的传感器接口,可接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 模拟线性接口的传感器;

 TTL或干/湿式输入接口的状态传感器;  艾勒普监控机可采集和控制的量有:

温度、湿度、压力、流量、风速; 

交/直流的电压、电流、功率; 

红外双鉴、红外对射; 

水禁检测、门磁检测;

烟雾检测、煤气检测、水位检测;

烟雾排风扇、防火隔离电闸门、紧急备用电源、紧急照明、电子阀门;

1.1.4 系统配置与组网结构图

该系统采用二∕三级结构的TCP/IP内部局域网结构; 监控服务器安装在监控中心(可选配大屏幕监视器);

嵌入式网络型监控设备分别安装在机房现场,与现场设备的各种采集点传感器、电源、空调等相连(采用艾勒普网络型数据采集服务器); 软件采用B/S结构(IE浏览器),具有界面友好、实时性好、人工干预少、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

组网传输方式:  各机房的动力环境监控和视频监控采用TCP/IP协议通过以太接口接入内部局域网;

 视频传输采用MPEG4压缩格式的组播方式;  电源、空调、ups等设备监控:  智能设备类:机房内采用协议转换器与各种智能设备之间通过RS485/232网络连接,采用主从方式通过各种通讯协议相互通讯,取得各设备的实时数据,为保障系统实时性,系统采用多线程方式,同时与各端口的设备通讯,便于对事件的即时响应。(要求用户提供原厂家设备的接口定义、随机监控软件和正确的通信协议);  非智能设备类:通过报警干接点接口和各种模拟变送器直接接入监控主机的遥信、遥测接口;

1.1.5 机房监控主要设备

网络型动力环境智能监控艾勒普

产品特点:

 提供开放的软件接口,便于与第三方软件无缝集成  功能特性:

 组网方式:基于IP的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ADSL、E1、无线以太网等

 基于WWW浏览器,采用B/S、或C/S结构  用户权限管理,安全,保密,可靠

 支持紧急事件告警(当传输通道正常时,监控告警响应时间、数据响应时间、命令执行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故障告警准确率99.999%。) 报警方式:本地声音,中心通过寻呼机,移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管平台广播或监控中心声音报警

监控主机包括以下几种接口:通信接口、遥测接口、遥信接口、遥控接口等。通信接口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口,在内部CPU的控制下与本地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通信。协议转换器提供RS232/422/485接口,用于与其他的系统通信,如智能空调、智能电源等。

遥测接口主要采集模拟的量包括:机房温度、湿度,电池电压、电池工作电流、漏电电流,电源系统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设备温度,交流电源电压、电流、漏电电流,烟感工作电流等。采用10位A/D转换,精度高,通过软件的处理可以达到非常准确的结果;对于交流电源的参数采集还可以通过互感器直接采样,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交流参数。

遥信接口主要采集开关量,主要包括电源跳闸、合闸、各种开关的通断、设备的投入与推出、进水告警、门窗开关状态告警、门禁系统告警、强行闯入告警、消防系统报警等等。遥信模块还可以用来测量电网的频率。遥信接口采用光电隔离输入,抗干扰性能好,容易接线。

遥控接口主要是遥控灭火、防湿、电源电网的管理、空调远程的开关等。遥控的工作模式采取两步完成,第一步选中要控制的对象,并返回对象选中与否的信息,第二步确认执行,这样大大提高了遥控的可靠性,比如控制电源系统;也可以直接工作,比如控制路由开关。

1.1.6 网络化动力环境集中监控软件ALP2000 采用ALP2000监控系统,系统远端与本地显示界面一致,可以管理各种智能设备,扩展性好;显示和处理完全分离,稳定而高效;所有操作可以在远程桌面上完成,使用方便;提供基于WEB的远程访问功能,便于随时随地了解机房运行状态;提供完整的二次开发功能。

实现多种报警方式,包括:语音、光、局域网、电话(传呼)报警等。须具有严密的权限管理功能,可设定不同管理人员的浏览和操作权限。

实现远程监控,包括:局域网监控,拨号监控。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络的任意位置,通过浏览器查看重要区域的实际状况,同时视频系统还具有移动报警和触发报警功能,监视区域一旦有人员活动,或者探头报警,即启动录像,记录整个过程。

系统成熟、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易于维护,监控界面要友好,操作简单,整个系统考虑可扩展性;便于增加监控对象。

系统采集、专家诊断远传功能,WEB界面监控管理,具备无人职守条件。本机房监控系统可以兼容东至公司大楼的监控系统,可以纳之为一个平台,并预留其它今后可能新建类似机房的监控系统接口。

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软件要求

◇Win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和Win2000 server中文版或WindowsXP professional---用于安装“MacroView”服务器软件

◇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用于报警客户端WEB模式的设备和现场监控管理。

◇SQL Server 2000专业或标准版 ◇IIS 5.0(完全安装)◇IE 6.0 1.2 系统优化说明

我方通过招标文件的阅读,并经现场勘查测量,对机房中使用的装修面积、管线桥架数量进行了仔细的计算(详见机房深化图纸),在深化清单最中将部分装修材料、电缆、电管等数量进行了合理的优化。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及通信设备数量迅猛增加,机房(计算机中心、设备间、配线室、基站等)已经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的核心平台;配置了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及其它通讯设备的机房成为数据交换与存储的重要场所,需要特别的措施加以防护。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来定时巡查机房场地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往往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由于环境因素和认为失误造成的意外系统中断和设备损坏都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完善的机房监控应该能够实现从设备运行情况到机柜微环境再到机房整体环境这样多层次的监控。然而,传统机房环境监控是把重点放在对机房整体环境、空调及配电柜的监控上,而忽视了对设备内部和机柜微环境的监控。

IT设备内部的运行环境,例如服务器风扇转速与CPU温度等是最直接、最迅速影响IT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有时候即使机房内空调运转正常,机房整体环境参数值也在预设范围内,但某服务器却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服务器风扇的转速不正常、CPU过热。若机房管理员得不到这种危险信息,整个系统就会因为该服务器潜在危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意外瘫痪。机房温度过高会造成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元件及集成电路失灵。统计显示,温度每升高10℃计算机的可靠性就下降25%,磁盘磁带会因为热胀效应造成记录错误。计算机的时钟主频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降低。

机柜内的微环境是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物理环境。机柜微环境参数最能体现设备所处的实际运行物理环境的情况,所以实现对机柜内微环境的监控也相当重要。机房各个点的环境参数值是不同的,因此机房内整体环境监测的参数不能体现各机柜微环境参数,更不能体现重要设备内部的环境。也就是说,即使机房整体环境参数正常,IT设备所在处的环境也不一定正常。所以说机房的整体环境监控的重要性次于对设备的监控和对机柜内微环境的监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监控和报警的解决方案。方案以温度传感器为介质,以设备内部和机柜微环境的温度为主要监控指标。本方案强调远程监控和远程报警,利用人人都有的手机作为监控设备,方便实用。应用本方案后,将有助于提高机房的安全预警效率,减低潜在的危险和损失,使机房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2. 系统构成

机房机柜环境温度检测系统主要分成:监控中心层和前端监控层两部分组成,采用IP网络方式来实现对机房机柜温度数据的传输。(见图1)

2.1 网络说明

本系统采用IP网络的传输方式,前端温度传感器将采集机柜内的环境温度传送给温度采集器进行处理,温度采集器将处理后的串行数据传送给终端服务器转换成TCP/IP形式的数据,通过相应的网络传输给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当产生温度告警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处理。

2.2 前端监控层

前端监控层需要安装终端服务器、温度采集器和相应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在实施时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温度采集器之间的距离,配置相应数量的温度采集器,为了充分反映机柜内的环境温度,本次设计每台机柜安装1个温度传感器。

终端服务器主要用于将温度采集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转换成网络信号传输给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

2.3 监控中心层

监控中心由安装温度监控终端的计算机和无线通信单元组成,分别用于实现对前端温度告警收集、分析、存储及短信通知功能。

3. 设备介绍

机房机柜环境温度检测系统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终端服务器、温度采集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3.1 核心设备介绍

(1)无线通信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采用ARM芯片S3C4510B为核心,两片TL16C554A扩展8个数据串口,并配以两块手机模块板和相应的外围电路而组成,其中NPORT板主要实现了在TCP/IP网络与RS232串口之间的数据转发功能,手机模块板主要实现了由串口到GSM网络的通信功能。

(2)终端服务器

终端服务器就是将4个异步串行口转变为1路基于TCP/IP网络数据的通信设备。

(3)温度采集器

温度采集控制器负责采集各采集点的温度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滤波,根据预设参数完成告警判断,所有的数据均可在自带的液晶屏上显示,并通过网络发送到监控终端进行显示。

3.2 辅助设备介绍

(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环境温度采集,可通过线缆连接至监控单元,采用单一5V供电。考虑到机柜内空间有限,我们采用了探针式温度传感器,为了更好更真实地反映影响机柜内设备运行的环境温度,温度监测单元部署在了每一个机柜的设备进气方上侧,由螺丝卡扣固定,传输线由卡带沿机柜边缘固定,通过机柜上方的线槽连接到温度采集器。

具体参数为:4-20mA或0-5V输出,测温量程在-200~200℃范围可定制,测温精度小于区0.5℃。

4. 系统功能

机房机柜环境温度检测系统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实时数据显示:在前端机房内安装温度采集器实现对机房机柜内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控。

(2)自动显示:监控中心自动显示其全部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和告警情况,通过菜单等方式可选择显示指定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历史数据等详细资料。

(3)告警分为三级: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系统发生重要告警时按告警类别、性质,显示告警设备和告警信息,打印告警信息,发布告警寻呼信号,且提供告警帮助。

(4)历史数据和历史告警查询:可查询系统中任何时间段内、任何指定设备、指定现场的报警与系统记录,查询任何级别的报警信息及操作员的确认信息。

(5)参数设置:系统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设置。在系统参数设置时,监控中心画面将给出提示。

(6)监控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模块向设置的联系人员发送告警短信、告警数据等重要信息。

(7)配置管理:监控中心具有配置管理功能,用于监控对象和操作人员的建立、增加和删除的管理。

(1)操作管理原则上分为三级:操作员、控制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工作;

(2)当操作人员变更时,系统增加、删除某些对象和功能、调整系统各类参数时,均可通过改变系统配置文件完成系统配置管理。

(8)系统维护与自身检查功能管理

(1)各模块均具有在线式自检功能,当模块故障时(局部非灾难性),具有系统模块故障告警功能;

(2)各模块的每一个接口均具备系统屏蔽功能,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可随时屏蔽或启动接口的扫描;

(3)系统各模块均具备自恢复功能,且具有远程复位的功能。

(9)安全管理

(1)系统具有完善的操作管理功能,具有不同等级密码,能够限制不同人员的操作范围,经系统确认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2)所有被监控设备都具有操作记录,包括操作员、设备、时间、内容等,所有记录具有不得删除性和不可更改性;

(3)监控中心具有故障告警及确认记录,故障告警及确认记录内容包括故障设备名称、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确认时间、故障确认人、故障排除时间等;

(4)设备操作记录和故障告警及确认记录等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保存。

(10)统计表打印:系统对记录资料具有查阅、统计功能,并将报表打印出来。

5. 技术特色

机房机柜环境温度检测系统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前端温度采集设备接入能力强,每台采集设备可以接入144个温度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采集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3)监控中心具有短信告警功能,可以将告警及时发送到相关负责人;

(4)系统组网方便,扩展能力强;

6. 结束语

目前全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机房环境监控范围基本相同,重点放在对机房整体环境、空调及配电柜的监控上,而忽视了对设备内部和机柜微环境的监控。所以本方案在企事业单位具有很广泛的推广性,而且该方案和目前维护管理集中化趋势保持了一致。未来,可将本系统与机房空调、电源等相连,进行数据整合,实现机房微环境的实施监控、告警,针对某一通道、甚至某一机柜的重点降温,用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系统试验和成功应用,我们相信,《机房微环境温度监控报警系统》的推广应用必将为企事业单位的维护管理集中化、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摘要:针对企事业单位计算机机房温度集中监控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及实际机房的部署实施。采用先进的温度采集、监测设备,及时准确地采集机柜内的温度变化,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及时对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更新。本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易于维护、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用于不同地点远程访问等优点。

关键词:监控,微环境,温度,短信报警

参考文献

[1]朱玉锦,张勇.调度自动化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技术化,2007,(5):100-102.

[2]张天开,张晶明.机房环境监控网络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2,23(8):52-54.

[3]赵彬.高校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8(1):64.

[4]杨红和.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5-68.

[5]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J].电源世界,2007,(1):47-50.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篇3

温度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它与我们的生活实时相关,人类对温度研究一直在继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温度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得到了很好应用,下面介绍下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和设计中温度传感器选择的方法。

(一)温度传感器分类

(1)模拟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优点是响应速度较快。

(2)数字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字量,它输出响应速度较慢,但接口简便。

工程中常常选用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检测。

(二)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工业上温度传感器有四类:热电偶、热电阻何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各类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范围不同,应用的环境也不同。

方案: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的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之间,精度可以达到12位精度,测温分辨率为0.0625℃,工作电压在3V~5.5V之间,它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进行处理。对于水温控制器进行测温时采用数字芯片,而且可以简化硬件电路,适合用于单片机测温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

温敏元件在应用于温度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虽然温敏电阻成本低,可是后续电路麻烦,也要进行温度标定。AD590属于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且它输出的为模拟信号,且这一输出信号不强,因而需要放大并且需要设计A/D转换电路,而如果设计使用的是普通的放大电路,那么运放的效果难以保证,而且测量放大器价格不低,使得整个系统设计成本得以提高。系统设计采用DS18B20采集温度的变化,这就是任意的多个DS18B20可以在一根总线上挂接的原因,从而方便的进行多点测温,且用串行数字信号输出形式,可以将测量到的温度结果提供给单片机AT89C51的P3.7口,将这一端口作为数据输入。在多点的温度检测和采集系统中,DS18B20有很大的优势。DS18B20的工作电压为+5V,DS18B20的检测温范围为-55℃至125℃,测量精度可达0.5℃,用软件编程可以将DS18B20的温度转换结果的位数得以确定,输出精度位数为9到12位不等,但是它的默认值为12位。

二、显示器选型

本文涉及的单片机测温系统需要对实时温度值/比较的最大值显示即可,适合的显示方案有以下两种。LCD液晶显示和采用七段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可以显示汉子、英文和数字;数码管适合在显示信息量较小的系统中使用,数码管适合显示数字。由以上可知,数码管显示电路最为简单/低廉。考虑显示的温度从-55℃~+125℃,如果采用七段数码每显示一路就需要3组数码管,再加上温度最大值需要单独显示出来,这样不仅会增加数码管的数量还会增加编写单片机驱动程序难度。因此选择LCD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模块最优,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三、软件总体设计

编程采用汇编、C语言均可,这也是其应用广泛、上手快的原因之一。汇编编程指令效率高,适用于对时序要求较高场合,比如本文涉及的DS18B20读写操作可以使用汇编语言对照芯片手册的时序图和讲解逐条来编写驱动模块程序块。C语言编程指令移植性高,代码可以重复使用适合1602LCD的驱动和主程序的编写。

四、总体方案的确定

(一)系统基本框架

设计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实现温度采集和温度控制的设计。系统结构图1所示。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对水温的采集、通根据设定最大关闭加热设备,如果小于最小的温度值打开加热设备进行加热,达到实现恒温控制的目的。

该温度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主最小系统,温度采集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按键设置模块、蜂鸣报警模块、存储模块等组成。设计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液晶实时显温度的数据信息。

(2)可通过按键设置触发报警的阈值,也可以通过按键进行设置和修改。

(3)可以实现温度上下阀值报警。

(4)实现恒温控制功能。

系统各模块功能说明:

(1)温度传感器采集模块的功能是采集当前水温度值。

(2)显示模块的功能是显示实时水温。

(3)声音报警模块的功能是当水温值超过设置的阀值就会发出报警声音。

(4)键盘模块的功能是设置水温的上下阀值以及手动报警。

(5)主控模块功能是采集传感器数据、键盘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输出报警信息和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系统的实时显示。

(二)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考虑到该系统功能较少,由普通单片机即可实现。而AT89C51单片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对环境要求不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灵活性好等优点,故本系统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制器。在温度采集方面,选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数据采集;人机对话界面通过按键盘来设置温度的上下线报警值和数码管显示电路的作用时实时显示水温值,同时在设置参数的时候可以显示当前设置的温度大小;存储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对设定温度上下阀值进行存储,这样的设计可以保在系统重新工作时不用重新设置温度参数,方便使用;报警电路用于上下阀值的温度报警,当超过上限报警的时候,数码管会点亮,同时发出报警声音,下限也是一样的效果;继电器电路用于控制对水进行加热的设备行工作。

五、小结

机房门禁监控一体化系统方案 篇4

1.1 通讯局(站)动环监控与门禁管理的特点

通常无人值守,需要维修的时候才派技术人员过去。数量多,一般一个城市的通讯基站少则数百个,多则数千个。分布范围广,各基站很分散,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个基站需要的门禁数量少。

每个基站有价值昂贵的电信设备。对监控系统有防雷要求。

1.2 电信运营商无人值守机房基站门禁系统设计思想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门禁系统设计按照以下思路展开:

1)实用高可靠。首先必须满足现场需求,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配件可以长期可靠运转,并可在恶劣环境下有效工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具有防雷击保护和过流过压保护等功能。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对出现的故障可以及时报警。

2)灵活可扩展。系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配置。同时,可分期建设。在将来的应用中,应允许进行功能扩展,增加新的功能模块。

3)开放易维护。系统符合遵循国家相关标准、遵循电信行业标准和协议,可以集成行业主流厂家的产品,也可以将本系统和符合电总协议的平台进行无缝集成。

4)经济效益好。系统建设成本具有优势,且使用简单,安全可靠,可充分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1.3 通信局(站)动力环境和门禁 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需求和设计思路,我们采用本公司JK/JF4000-2(以下简称JF4000-2)作为现场设备,负责采集动力和环境参数,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平台,同时下达监控设备指令。平台负责采集所有设备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处理。

1.3.1 JK/JF4000-2

JF4000-2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32位ARM7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内部运行实时操作系统和FAMS2存储管理系统,按照工业级技术要求设计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机房动力环境和门禁一体化控制器。

产品特点

无风扇硬盘等物理运转部件,使用寿命长。

 增强的端口过流过压和防雷保护,比如电源口可承受3000V*6000A的雷击浪涌。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防雷监测认证。

32M SDRAM,最高32M dataflash。内置专利算法,解决flash寿命问题,同时大幅提高纪录访问速度。

 工业级设计,工作温度范围:-25℃ ~ 85℃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海量的存储空间,最大存储量可达32M。 4个独立串口,每个串口支持RS232/485/422方式通讯。 8路DI开关量输入,8路AI模拟量输入,6路DO继电器输出  1个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协议。

 2个读卡器接口,支持WIEGAND系列,内置门禁功能。 双看门狗,故障自动复位,永不死机。 可远程升级。

1.3.2平台ECS

ECS是中联创新针对大中型监控数据量研发的电信级平台软件系统,它包括系统设置、设备运行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数据趋势和历史数据查询、实时告警和历史告警查询功能。

ECS为标准工业控制软件,可发挥SCADA自动化软件工具的尖端优势,提供稳定可靠、功能灵活的系统。系统支持OPC接口,可与第三方软件自由通讯,可任意级组网,完全满足信息产业部和各运营商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组网要求。

ECS支持WEB功能,可免安装客户端软件,轻松实现数据采集和设备监控。

ECS基于MS Windows,可通过ODBC访问大多数关系数据库,包括MS 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ECS部署简单,可安装在一台机器上,也可以分布式部署。主要功能包括:

操作人员编辑,包括增加删除操作人员,和操作人员授权

被监控设备的参量信息显示,包括参量名称、状态或者值与单位、告警等级等 网络通讯状态显示。以图形界面显示当前分局所有的工作站(包括告警工作站、维护工作站、查询工作站等等),及当前分局的下级分局之间的网络连接情况。设备遥控,比如空调开关、油机开关等

告警管理,告警三级:一般告警、重要告警、紧急告警;告警定义、告警屏蔽、告警消除、告警确认、历史告警查询

统计查询功能,多种统计,生成多种报表和曲线,报表打印 记录交接班,记录操作日志 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

系统设备(局站)数据和员工数据录入

区域信息管理。将局站进行分区,分配给不同的操作员组,这样,系统操作员权限既可以按照读写进行纵向划分,也可以按照地域进行横向划分。手机短信功能

1.3.3 门禁系统拓扑图 1)总拓扑图

2)现场设备拓扑

JF4000具备丰富的接口资源,可以接入现场大多设备。值得一提的是,JF4000具备4路独立串口,每路都支持RS232/485/422方式,因此,智能设备接入时,无需任何其他协议转换器,可直接接进来。同时,串口具有强大的驱动能力,在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同一路串口可接多个设备,比如在串口1上接入4个485设备。3)平台拓扑

1.3.4 系统功能实现

门禁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1.限制人员出入功能

2.强大而便捷的日程表管理功能 3.记录存档及查询功能 4.实时上传、下载功能 5.联动功能 6.防盗报警连动功能 7.UISYS特点

1.3.5 监控系统功能

1)灵活的权限管理

可指定操作员权限,可按照区域进行分区管理,也可以分专业进行管理 2)强大的实时数据监控功能

可以通过各种图形界面,趋势曲线(图),动画等,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和环境参量。

3)完善的告警设置和处理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 篇5

电信机房中运行的众多的关键设备,这些设备与机房的动力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可靠的机房动力环境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信运营商 面临的问题包括设备运行环境要求高、机房多、人员配备少等。及时预见和分析设备故障,及时发现、排除设备故障,有效降低设备损坏情况的发生,减少维修的时间和费用,降低运营成本,对出入机房的人员实现科学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增强机房的安全防范,实现主管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或是在外地随时浏览各个机房的日常情况,智能化的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可为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监测项目

环境监测:对机房的温度、湿度、压差,漏水情况的实时监测需求;

设备监测:最重要的系统为供、配电质量监测、UPS电源监测、机房空调和新风机的监测;

安全管理:门禁管理、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系统、无人值守机房的防盗监测;

报警管理:短信息、电话、语音,声光报警;

三、系统框图

四、系统配置

监控主机

机箱:IPC-810A/6114P12/7271AT

主板:FSC-1715VN

配件:P42.8/512M/320G

管理中心

机箱:IPC-810A/6114P12/7271AT

主板:FSC-1717VN

配件:P43.0/512M/320G

采集模块:ARK-24000系列RS-485总线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其功能是对机房周围环境、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

模拟采集模块:ARK-24017

热电偶采集模块:ARK-24018P

数字I/O模块:ARK-24052D、ARK-24060

RS232转485:ARK-24520

五、功能特点

①实时对机房重点部位24小时视频监控,可数字录像供事后调用,

②系统可以连接大量报警设备,例如门磁,红外,烟感,玻璃破碎器等,一但捕获到异常信号,系统能自动报警,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数字录像。

③在系统中可以加入门禁接口,可以将门禁系统无缝接入,加强对机房进出人员的管理。

④通过音视频监控使机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看到机房设备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当地的人员对话,加强机房管理的互动性。

⑤结合当地的配电系统,如一级配电,二级配电,UPS和防雷器等,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机房的电力供应情况。

⑥在系统中结合大量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及时反应空调系统,温湿度,新风机和漏水监测等机房环境保障设备的数据。

⑦系统能对所有设备设置报警上下限,任何设备数据超出这个范围,系统能够产生报警信。并能在一定范围联动设备,例如录像、后备发电机、喷淋、新风机、空调等。

⑧监控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和汉字支持能力;故障告警有明显的声光电形

六、系统评价

网络机房整改方案 篇6

固定设备:将机柜中的挡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管理员能够不开机柜门就可以看到所有设当备的运转情况,同时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大小适当地添加挡板。注意要在挡板间留出一定的空隙。

将每一排配线架上的跳线分别贴上标签,并且用扎带或胶布进行整理。把配线架上整理好的跳线分别往两边向下分布,并且用扎带把整理好的跳线固定在挡板间留出的空隙。

这样就做到不交叉,不混乱,外观好看而且清晰,在对后续的维修工作及检查做好基础,并且能迅速找到想要找的电线。机柜与机柜间的布线(本部分由刘礼赞、郑润坤、马润城大力支持)

先准备3米左右的铁线槽,带开口机顶过线槽3个,机顶进出线拐角盖板6个,横跨线槽支架,一字螺丝刀一把,十字螺丝刀一把,螺丝足量。第一步:将机柜顶部的后盖板拆掉。

第二步:用螺丝将机顶过线槽固定在机柜后部。

第三步:每台机柜后上方装入2个机顶进出线拐角盖板,用螺丝固定。

第四步:先将两个横跨线槽支架链接成一个支架组件。

第五步:将支架组件安装在需要安装横跨线槽的两个机柜之间,支架组件距离两台机柜的带开口机顶过线槽的距离尽量保持一致,将支架组件用螺丝固定在两台机柜上

第六步:将横跨线槽安装在支架组件上。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篇7

数据中心机房是各类信息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中心。因此, 机房建设应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环境条件, 以满足计算机、电源等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防静电、抗干扰、电力、防雷、接地、防火、安防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2 项目概况

本文论及的数据中心机房位于大楼三层, 面积约1200m2。各功能区包括运营监控区、机电设备区、核心交换区、存储备份区、服务器区、人员办公室。

本次设计主要包含机房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门禁系统、虚拟专网系统。

3 机房配电系统

(1) 配电设计

数据中心机房建议供电采用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 (即TN-S系统) 的配线方式。因机房设备对供电电源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电源供电, 即为普通电源与不间断电源。

配电柜、UPS安装在机房设备间内。一路为市电, 为整个计算机中心内空调、新风、照明、维修插座等设备供电。一路为UPS, 为计算机设备、应急照明、控制设备等供电。

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的扩展、升级, 预留≥20%备用。主机房区照度设计大于400Lx, 辅助机房区照度设计大于200Lx。备用照明为平时市电供给, 市电断电时, 自动切换蓄电池供电做备用。应急照明的照度不低于5Lx, 采用蓄电池式灯具。

配电线路结构如图1所示。

(2) UPS

UPS是由电池、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的, 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优质的无中断时间的交流电源。UPS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是市电未停电, 能输出满足负载要求的高品质交流电, 同时对电池充电, 贮存后备能量。

其二是电网异常 (停电或超出允许范围) 时, 利用电池能量提供不间断的交流输出, 同时发出声光提示。

UPS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4 综合布线系统

此次布线工程包括1200m2中心机房及整栋大楼600个信息点的工程量。设计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 (本次设计只涉及独栋建筑故不包括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 如图3所示。

(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 通过插座即可连接计算机或其他终端, 水平系统的双绞线一端在该系统端接。每个面板有支持超5类、6类以及光纤模块混插的模块插座, 插座装在面板上, 安装在每一个工作位置上。插座选用8芯RJ45型, 跳线用于连接插座与PC, 跳线的两端带RJ45插头, 配备双孔插座, 电脑、电话可按用户的需要随意跳接。

(2)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电缆长度按每信息点平均线长55m计算, 并考虑到用户工作区跳线所需线缆用量, 总共需要双绞线15箱 (305m/箱) 。水平线缆将干线线缆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在本项目中设计采用标准TIA/EIA 568A的超5类双绞线, 保证在传输数据时, 可以在150m范围内满足10Mbps的传输速率, 在100m内满足155Mbps的传输速率, 此外也可以传输各种72V直流电压及在相应的距离下传输10MHz及100MHz频率以内的弱电信号。

(3) 管理子系统设计

配线架管理模块与水平双绞线连接, 选用19″标准模块化配线架。电脑配线采用单跳方式, 跳线在集线器与配线架之间跳接。跳线采用超5类/6类非屏蔽/屏蔽双绞线以及RJ45接头。可用带黄色标号绳的Hub跳线, 考虑调节距离后定长制作, 每一根跳线均经过5类测试仪的多指标测试, 完全满足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跳线指标, 支持超过1000M的数据传输速率。标号绳加在跳线的两端标号对应, 避免将来在管理中遇到查线不便问题, 便于管理。

(4)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实现数据终端设备、程控交换机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主要是由6芯多模室内光缆和5类25对大对数线缆组成。

(5) 设备区子系统

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交换机, 采用光纤配线架连接主机及网络设备。设备区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中为各类信息设备 (如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程控交换机设备等) 提供信息管理、信息传输服务的子系统。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 它包括网络集线器 (Hub) 设备、网络智能交换集线器 (Intelligent Switcher) 及设备的连接线。采用标准的19″机柜, 可以将这些设备 (Switch和Hub) 集成到柜中, 便于统一管理。它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输出线通过主干线子系统连接起来, 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环节, 同时通过配线架的跳线控制所有总配线架 (MDF) 的路由。

5 机房门禁系统

(1) 设计目标

系统对门禁设备、门的状态及刷卡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控, 设备、人员刷卡信息都实时上传到核心服务器, 同时操作平台对人员的行动轨迹进行跟踪, 查询人员的去向。门禁系统发生事件报警 (如暴力开门、门开超时) 时可按需要进行设置, 在指挥中心平台的电子地图及时弹出报警信息。门禁子系统与视频监控子系统联动, 所有人员进出各门禁点时, 系统联动门禁点的摄像头自动抓拍人员进出视频和图片并存储, 便于日后查询。

(2) 设计方案

在机房位置安装玻璃门或不锈钢门, 分别在门上装电插锁或灵性锁, 通过刷卡开门, 如图4所示。

6 虚拟专网系统

由于各分支机构需要与总部通信, 需要建设VPN联网系统, 主节点设置该数据中心机房。在所有分支间建立VPN隧道, 支持网状结构, 即任何分支都可在内网中直接访问总部和其他分支, 移动用户可通过SSL或客户端接入总部, 访问业务系统, 实现移动办公功能。

在总部数据机房设立一台广域网优化设备, 建立连接的分支部署广域网优化设备, 实现加速VPN的组网, 同时对VPN里各应用系统的访问进行优化, 提高服务器数据同步的速度, 通过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全网设备的集中管理, 减轻管理员运维压力。通过VPN数据压缩、冗余数据的消减、传输协议的优化, 可减少数据在公网中的传输量, 提高传输速度。减少对网络带宽的消耗, 降低分支点数据同步时的带宽压力, 保证数据同步的同时能正常办公, 解决不能实时同步的问题。VPN的流量控制能够保证服务器数据同步等正常办公应用。

VPN组网如图5所示。

通过优化产品WOC实现对检测等应用系统的流量削减及加速优化, 防止网络质量差的情况下系统访问过慢或服务器数据同步失败等问题, 另外可建立网状VPN隧道, 实现任一节点可访问到总部和所有其他分支。

7 结束语

在进行数据中心机房的方案设计时, 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划设计方案, 充分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和标准性, 详尽而完善的方案设计是后期施工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怡.浅谈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09.3 (2) :92-95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3]黎连业, 及延辉.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论计算机房的防雷方案设计 篇8

关键词:电子设备;防雷;解决方案

1 雷电保护的整体概念

网络过电压保护必须运用电磁兼容原理将企业网络局部的防护归结到企业网络的整体的雷电过电压保护。电子设备所处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欲保护的空间区域,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出发,可由外到内分为几个雷电保护区,以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电磁脉冲(LEMP)的严重程度。

2 防雷方案

根据雷电保护区的划分要求,银行建筑物外部是直接雷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设备最容易遭受损害,危险性最高,是暴露区,为0区;建筑物内部及计算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可将其分为1区、2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雷电过电压对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是沿线路引入。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的防雷系统、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外壳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则通过这些界面,穿过各级雷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必须在每一穿过点做等电位连接。

(1)等电位连接。

实行等电位连接的主体应为:设备所在建筑物的主要金属构件和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供电线路含外露可导电部分;防雷装置;由电子设备构成的信息系统。实行等电位连接的连接体为金属连接导体和无法直接连接时而做瞬态等电位连接的防雷保护器(SPD)。

大楼的计算机房应敷设金属蔽网,屏蔽网应与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通过星型(S型结构或网形M型)结构把设备直流地以最短的距离连到邻近的等电位连接带上。小型机房选S型,在大型机房选M型结构。

机房内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电缆(线)宜尽量采用屏蔽电缆。 架空电力线由终端杆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进入大楼前应水平直埋5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屏蔽层两端接地,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直埋50m以上,铁管两端接地。

(2)接地。

根据GB50174-93标准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应满足下列接地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接地应接现行国标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采用OBO之防地电位反击的等电位连接保护器。

(3)机房内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布放和连接。

通过模拟不同的布线、屏蔽和接地方式时,空间电磁场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情况试验,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在建筑物楼内的布线和接地方式有如下结论: 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

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物立柱或横梁并沿建筑物立柱或横梁布线较长的距离,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设计应尽可能位于距离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较远的位置。卫星接收机高频电缆在进入机房前其金属屏蔽外皮,至少有二处与避雷设备引下线连接。

3 防雷器的应用方案

3.1 防雷器的配置原则

应在不同使用范围内选用不同性能的防雷器(SPD)。在选用电源SPD时要考虑供电系统的形式、额定电压等因素。LPZ0与LPZ1区交界处的SPD必须是经过10/350us波形冲击试验达标的产品。对于通信SPD在选型时应考虑SPD与电子设备的相容性。

SPD保护必须是多级的,例如对电子设备电源部分雷电保护而言,至少应采取泄流型SPD与限压型SPD前后两级进行保护。为各级SPD之间做到有效配合,当两级SPD之间电源线或通讯线距离未达规定要求时,应在两级SPD之间采用适当退耦措施。对于无人值守场合,可选用OBO之带有遥信触点的电源SPD;对于有人值守场合,可选用OBO之带有声光报警之电源SPD,所有OBO电源防雷器都具有老化显示。通信SPD应满足信号传输带率、工作电平、网络类型的需要,同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通信SPD由于串接在线路中,在选用时应选用插入损耗较小的SPD。在选用SPD时,供应商应提供相关SPD技术参数资料。正确的安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SPD的安装应严格依据厂方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

3.2 防雷器的具体应用

为保护UPS设备,同时加强机房电源系统保护,在机房主配电柜内安装一套德国OBO V25-B/3 NPE-AS电源防雷保护器;UPS配电柜安装一套OBO V20-C/3 NPE-AS电源防雷保护器作为电源系统二级辅助保护;在机房的关键设备前端再安装OBO CNS-3D-G8 或DNS-3-D防雷保护器作为电源系统三级防雷保护。电源经三级保护后浪涌电压大大降低,完全符合UPS及常规电源的浪涌承受能力。电源避雷器为模块式插入,更换方便。当雷击时避雷器单向对地导通,使电源系统浪涌电压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体,当模块断路时,AS声光报警器提供报警信号,提示更换。

地网保护器:机房地与大楼地之间使用OBO 480地网保护避雷器连通,连接成等电位体,并且当雷击时大楼避雷系统电流不直接进入机房地以防止雷电反击。

参考文献

[1]李长旭.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8.

[2]张东泽.浅议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J].民营科技,2009.

机房搬迁方案-参考 篇9

1、通知总部用户主机停机时间

2、与NEC、门禁系统、UPS等工程师确认搬迁时间 第二天:

1、PC设备搬迁会议

2、主机房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停机拆离;三个网络机架、UPS拆除、高架地板拆除、电

话系统拆离、门禁系统拆离装车;服务器和部分PC装车

3、二次运输(高架地板,防火设备,外租设备同时进行安装)

4、运完所有设备 第三天:

1、机房网络架打线、语音系统调试、门禁系统调试

2、语音线路各点测试、数据线路各点测试

3、数据线路各点测试、宽带网络线路测试、机房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安装

4、所有PC机器安装、测试(视PC多少自选分配方案)

以上方案从开始到结束,用时二天。星期

六、日即可做完,不影响正常使用。

首先要看你使用的是单机还是有备份机,不过一般都有备份的,利用夜间,现把主机搬迁过去,备份机器之后在搬。只是简单这么说。

具体是:首先保证在没有业务的时间段来作,联系另一个IDC,先把那边的基础网络环境搭建好,比如路由器和交换机要先配置好,做到服务器插上网线就能正常工作,与IDC联系好,也就是办好手续,这些都算是基础工作。然后在没有业务发生的时间段,使用备份服务器工作,把主服务器离线,然后按照新的IDC的网络环境对主服务器进行必要配置更改。把主服务器上线之后测试一下看是否正常。正常之后,再搬备份服务器。基本是这样的。

比可以根据以上这些,自己再扩展一下。或者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你要确定你有多少台机器要做迁移。然后统计出来你要迁移的机器的IP地址(公网,私网)。2.要新的IP对应原来ip的对应表。

3.如果需要域名解析,提前要在你的named服务器中找到对应的zone文件和A纪录位置 4.做好IP更换脚本。也就是说你迁移前关机,再开机后就是你新的IP 5.给每一台机器编号,然后对应新的机柜号码。6.迁移之前一定要布好线。以上就是要准备的东西。

之后你要安排时间,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域名解析,什么时候开始迁移,如果减少损失,就要在解析后未生效前这段时间完成这项工作。而且做好在半夜2-3点,这样访问量是很低的。都弄好后,重新标号等等

机房搬迁方案 1 概述

四室机房在弱电布线及相关电源配套情况完成情况下,将从西配楼3层搬迁到西配楼4层。

为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快速的搬迁,我公司制订如下搬迁方案:

1)专业工程师了解用户现在机房的现状以及搬迁后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制详细可行性的迁移实施计划,将机房迁移工作对用户的影响降至最小; 2)绘制搬迁前及搬迁后的物理布置图、连接图、线缆号图。可根据用户情况分为多个系统进行分类;

3)所有图纸整理成册,并按照用户意见,制订出详细的搬迁日程表:

日程表包括如下内容:

日期 工作计划 完成情况 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 用户签字:

日程表需用户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正式搬迁工作 4)搬迁工作步骤:

 绘制图纸:详细对比搬迁前后的情况。

 系统备份:分系统的数据备份,可使用光盘或外接磁盘存储柜进行备份;备份后的数据形成的数据光盘,当天必须交给用户的制定管理人进行保管,并签字认可,保证所有数据不外泄露;备份同时可以进行按图纸,在设备的显著位置贴编号(两个),保证在搬迁时不被刮落;(需用户配合)

 设备保洁处理、加固处理、外包装装箱处理;

 在用户的指导下,关闭系统、断开系统电源、从各机柜进行拆卸成可搬迁的部分;(需用户配合)

 分系统顺序搬迁到新机房,按事先确定的位置进行初步放置,待最终调试结束后固化安置;  设备上架安装;

 设备按关机的倒序进行开机调试;(需用户配合);  分系统调试;(需用户配合);  全系统联调;(需用户配合);  系统机柜最终固定;  技术指标的详细恢复。2 特殊说明

整体搬迁工作要求新机房已经装修完成、弱电及强电(UPS)线路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搬迁。

最近干了个机房搬迁的活,把正常过程记录下来,以供大家参考或借鉴.在搬迁之前,首先做好网络拓扑图的规划和设备供电系统的准备工作,这些都要联系施工队和机房的电源管理人员来确认.把要搬迁的设备的连接线都打上标签,防止在搬迁的时候机器拆掉了,但是不知道是哪个线插在什么地方.准备纸箱子,铺在运输车的底上,一是增加摩擦,二是防止把机器刮坏了.准备一个大的木箱子底座,因为有的机器非常重,需要用叉车才能装少运输车上,不建议用插车直接叉在设备上,所以要找一个底座,一般在设备到货的时候拆下来的那个就非常好用.找施工队的人把设备上的电源所在的列头柜上的电源空开找到。注意:千万不能找错了!到达机房,开始搬迁.第一、把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全部停掉;使用系统相关的命令检查操作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比如df-k;cat /etc/vfstab等。

对机器进行关机,用init 5或shutdown-g0-i0 等都可以;如果实在关不了可以使用poweroff,不过这样可能会造成部分文件丢失。

象4800那样的机器,在关闭操作系统之后还需要关闭SC。待所有机器关闭之后,重新加电启动机器,如果机器能够启动,说明系统完好;如果加电之后就有问题,说明系统在搬迁之前就有问题,不是在搬迁过程中造成的。

在机器加电启动之后,重新关机掉电。用钥匙关掉4800和6500上的电源开关;把机器后面的电源模块关掉;把机器电源所在列头柜上的空开关闭,这样彻底没电了,工作起来非常安全。第二、拆机器

如果机房有电梯或电梯非常好用的话,可以把正个机器直接推到电梯里面,如果没有的话就得准备,拆机器,使用人工走楼梯了。6500和4800两侧的铁板都是可以去掉的,前后门也可以拆掉。注意:6500和4800仅仅一个机柜都非常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拆的尽量拆掉,但是要记住位置。

把机器搬到楼下之后,找一台插车把设备叉到运输车上。开车运输到另外一个机房。第三、装机器

到了另外一个机房之后,把所有机器都运输到指定位置或机架上。注意:4800和6500的电源都需要一个航空插头来转接,这类东西一般在北京的西四和平安大道交叉口附近能买到。

4800的电源和其他服务器的电源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主备供电,所以在接电的时候千万不能接成单路的。

4800和T3和3510之间都需要用光纤进行连接;T3的光纤是SC接口的,3510是LC接口的;

4800和L25之间是用SCSI电缆连接; 4900和3510之间是用光纤进行连接;

目前我的3510(有4个GBK模块)是个单控制器的阵列(即上面一排有6个口,下面有2个口;双空的是上面6个口,下面6个口),3510还需要级连一个tree,该设备只有4个口,但是只有2个GBK模块。所以,目前的做法是把12个硬盘都在3510上,sc0和sc4接4800;sc1和sc5接4900,这样可以画出两个LUN;一个给4800使用,一个给4900使用,两个LUN都做RAID 5并且共用一张standby盘,但是两台主机不能互相接管对方的阵列。如果再买4个GBK模块,分别在3510和tree的sc2位置上和SC2下一排右边的位置上都插上模块,用光纤级连起来,这样就可以保证3510和TREE互相通信了。也就是说在TREE扩展硬盘的话可以给3510的两个LUN增加使用空间。

但是这样做的缺陷是还是不能实现主机对存储的切换管理,原因是只有一个控制器。

如果给3510再增加一个控制和一个光交换机的话,就相当于是两个LUN都放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主机对阵列的接管功能了。未完待续。

======================== 机房服务器的搬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无疑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搬迁的过程中,有很多事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如果中间有些环节做得不好,有可能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对服务器的搬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番讨论。

搬迁前的规划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是这样的。对一个比较大的机房而言,如果要搬迁的话,里面一般都会涉及到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工作站等大量的设备,当然还有好多都要涉及到软件的问题,以及新的机房IP的分配问题等。这样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果不规划好的话,匆匆上马进行机房服务器等设备的搬迁,势必会造成工作的混乱。所以在搬迁前,一个完整合理的机房服务器的搬迁规划是必需的。

1.确定服务器的搬迁负责人以及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保证在搬迁的过程中统一指挥管理。

2.确定服务器的数量,服务器的型号,服务器的配置等,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并且在搬动服务器之前必需有详细的表格记录。

3.确定相关的辅助设备配件等,同样需要有详细的机房日志。

4.服务器数据的备份,所有关键数据(包括程序,数据库,各服务器的配置参数),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数据必须要进行备份。

5.确定各个服务器搬迁后的新IP以及路由情况,并且合理分配新IP对应相应的域名和服务器。

6.DNS域名解析:在搬迁到新的机房之前,为了保证服务器的尽快运作,DNS的规划也是必需的一步。

以上这些需要规划的工作只是一个通用的原则,在实际的搬迁过程中,可能还有公司自己实际的情况需要考虑。无论如何,这些搬迁前的规划是不可少的。

搬迁流程的确定

一个搬迁流程的确定,对于增加搬迁工作的条理性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下面给出了一个通用的搬迁流程图,希望对大家以后的服务器的搬迁工作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搬迁过程

服务器的搬迁虽然只是一个地点上的变更,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根据笔者多年系统集成的工作经历,总结了如下的几点:

1.服务器的搬出,这其中主要是原来机房的服务器部分设备附件的拆卸,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那就是:先关掉所有的服务器工作站,关掉交换机路由器等用电设备,然后关掉总的电源,最后才进行服务器的拆卸。

2.服务器的运输过程,运输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防止服务器与其他设备等东西碰撞。

3.服务器的搬入,在服务器搬入到新的机房后,首先确定好服务器的放置机架,检查电源等相关事项是否做好,最后,服务器上架进行物理连接。

搬迁后的工作

当我们把服务器放上机架并做好物理连接后,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打开服务器,查看数据是否出现了损坏,并进行相关的软件的设置。一般来说,要进行的工作大致包括如下的几项:

1.服务器状态的恢复,查看是否出现了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如果是出现了这种数据的损坏等,不要怕!我们应该把搬迁前的数据重新恢复过来。

2.进行相应的IP地址的调整。

3.进行相关DNS设置的调整。

4.进行相关软件的调整。

5.进行全网服务器的测试。

6.所有的服务器重新启动,看服务器运行的速度和质量等指标是否达到标准。

上一篇:简单的口才训练方法下一篇:初一关于羞愧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