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动力监控(精选11篇)
机房动力监控 篇1
1 引言
笔者介绍的动力环境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由前端动力环境监控智能采集器、分监控中心服务器和监控管理软件等组成。整个系统以单一机房为单位分为前端智能采集器、分监控中心和监控软件。采用一体化智能通信模块将供配电监控子系统、空调监控子系统、温湿度监控子系统、漏水监测子系统、UPS监控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图像监控子系统等统一成标准IP接口后,接入分监控中心服务器,由分监控统一组织管理。有效地将温度、湿度数据、UPS系统状态、三相交流电状态、门禁控制、消防/烟雾探测、智能空调状态等各项数据集中采集,统一管理。为保证图像清晰流畅,视频压缩采用国内一流的视频卡;后台软件应采用一套监控平台,将动力环境数据及图像数据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反映在软件界面上,各项环境数据实时显示,一目了然,软件界面同时提供了便捷的智能空调远程异地控制、远程异地开门功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又集成视频监控子系统(亦可独立操作控制),更加便于管理人员操作维护。
2 系统结构
动力环境及图像监控集中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
1)前端现场采集单元:有摄像头、温湿度模块等,采集机房动力环境数据。
2)数据传输单元:将所有现场采集设备进行接口转换,转换成标准的IP接口。
3)分监控中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所有动力环境及图像数据,进行集中监控分析、处理、组织、下发控制及设置命令、存储等。
4)监控中心:安装管理软件,以图形化方式给用户呈现被管理设备的数据。对监控中心而言,每一个分监控中心就是一个IP地址,只要在监控中心软件上输入IP地址,所有分监控中心数据(图像、温湿度、空调、UPS等)即时呈现;无须在监控中心软件上配置被管理设备的信息。
整个系统采用“现场采集单元+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3级监控结构模式,数据传送方式采用基于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系统的数据保存及传送方式,便于按照自身实际选择系统结构。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技术规范
广电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参照计算机通信机房建设的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4部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前端智能设备通信协议》、《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等。
3.1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为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通信协议,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用于存储各种数据,运行网络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与分监控中心的通信,并协调管理各个分监控中心的工作。
3.2 分监控中心
分监控中心由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和若干终端采集单元组成,终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包括空调、UPS、门禁、视频(视频文件存储在本地)、红外、烟感、温湿度等参数信息,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中,同时与总前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传输。分监控中心包括以下功能子系统:
1)环境监控子系统
环境子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空调监控和温湿度监控。通过智能空调自带智能通信接口及通信协议实时、全面诊断智能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通过软件在系统上或通过网络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实现精密空调的远程开关机。系统一旦监测到有报警或参数越限,应自动切换到相关的运行画面,并伴随有报警声音,及相关处理提示。
2)动力监测系统
动力检测系统应实时地监视U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全面诊断UPS运行状况,实时监视UPS的各种参数,连接到机房的服务器上,再通过IP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UPS为广电网络传输最为重要的设备。一旦外电出了问题,若不能在UPS供电周期内恢复,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3)智能门禁子系统
在有线电视机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是保证机房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刷卡开门的方式。同时对每个机房的门禁系统进行联网,每个机房的门禁信息均能通过IP网络在监控中心显示存档,实现机房出入的统一管理。
由于门禁系统涉及机房进出保护,因此对卡的授权、非法进入的报警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管理主机预先编程设置,系统能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授权(进出等级房)。若卡丢失,可在数据库中将其删除;使用过的卡还可重新授权给其他人使用。系统主机可遥控所有门禁点电锁的开/关,详细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日期、进出人员的卡号、姓名、部门、职务等资料。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将立即在监控中心软件上产生声、光报警。
4)图像监控子系统
在有线机房指定位置安装彩色摄像机,实时监视设备运行和人员进出状况是保证机房安全的手段之一。图像监控系统可将监控区域的信息直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监控中心,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清除安全隐患及事后调查取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子系统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模拟图像通过视频采集卡转换成数字图像后在机房的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并经过专网传输至远程中心监控室,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电脑观看图像,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图像监控子系统的终端采集单元摄像机,应根据机房实际状态,安装2~3台以实现对机房的重要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将采集的视频数据采用工业级的控制器,进行数字图像的实时录像和压缩存储。
对视频显示及录像的具体方式为:
(1)多画面监视
应支持1/4/6/8/9/16画面分割模式,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放大、还原、全屏、图像交换等操作,可以通过拖放摄像机图标实现对不同摄像机图像的监视,并可以拍照、设置图像循环播放等。
(2)录像和回放
应要求不播放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录像。在软件中设置服务器的录像时间段,当客户端软件所运行的电脑系统时间进入设定的时间段后,自动把这一时间段的图像记录下来。影像品质可调整;而且录影过程中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图像监控;支持字符显示功能,监视器上可叠加摄像机的编号、日期、时间等信息,且在关机后不会丢失。
4 小结
有线动力、环境、图像监控及门禁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机房电源、蓄电池、空调等设备以及环境、图像、进出通道进行计算机化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设备和机房安全防卫,提高维护管理质量,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机房动力监控 篇2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五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云安防底端存储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嵌入式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多串口服务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传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早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一、云安防底端存储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
在“嵌入式协议解释、主动上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底端离线存储、底端告警脱机上报机制,实现在线监控主动上报,网络异常时底端存储,并通过底端设备将告警通知。
优点:监控内容全面、布线简洁、实时数据传输效率高、支持底端告警通知、监控不缺失、功能强大。
缺点:相对成本比较高,功能较为复杂。
如上图所示: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完成底端采集、底端协议解释,在通信网络正常时,采用主动上报机制,将发生变化的数值上报给服务器;当发生网络中断时,其负责存储底端事件及告警,并通过电信短信模块将告警通知负责人。
图中智能设备协议采集器作为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与智能设备(如智能UPS)之间通信桥梁,其作用:
统一前端协议解释。对接入的智能设备统一接入的标准协议解释及转化,底端完成协议解释工作。
下载通信协议驱动后,自动与智能设备通信,自动点明智能设备、采集数据包,并在其本地存储,当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需该智能设备信息时,快速响应。不支持透明传输,加快采集效率。
完成接口转换功能。其对下,与智能设备通信提供RS232或RS422或RS485接口,适应现场的接线需求。
统一接口通信参数,其对下,与智能设备的通信参数因具体设备各异;但对上通信,与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通信时,采用统一的通信参数(波特率、停止位、数据位等)。
本方案采用以上监控采集方式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满足不同场合的更高效应用。
二、嵌入式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性能增强及协议底端解释实现,可实现底端采集、底端协议解释、统一编码、主动上报。
如上图所示:现场补监控设备由监控主设备完成底端采集和协议解释,对上通过统一编码的协议与监控主机通信、并采用主动上报机制,以节省带宽及减少网络数据流量。
优点:监控内容全面、布线简洁、实时数据传输效率高。
缺点:虽然采用嵌入式解释、主动上报传输机制,但监控数据由监控主机接收,如果网络故障或监控主机出现故障,监控仍将缺失。
三、多串口服务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随着1~16口多串口服务器的完善及普及,新的动环监控系统使用其代替计算机多串口卡的应用,解决了被监控设备与监控主机远距离布线的麻烦,将现场RS232/RS422/RS485设备接入多串口服务器,经多串服务器TCP/IP网络传送至监控主机,传输距离不受布线限制,并可节省布线。其实现的功能与多串口卡的功能相似,将串口数据网络打包,透明传输到监控主机。
优点:监控内容比较全面、布线简洁、多串口服务器接入便捷。
缺点:采用透明传输机制,设备通信协议解释由监控主机完成,如果网络故障或监控主机出现故障,监控将缺失;因经多次接口转换,故障风险增加;采用点明式采集机制,协议解释由监控主机实现,网络数据流量大、带宽压力大。
四、传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增强、网络的应用普及,工控计算机(亦称为:监控主机)投入动力监控系统中,采用多串口卡的方式实现对底端动力设备的采集,并实现联网传送实时数据。
如下图所示:各动力设备智能通信口(RS232/RS422/RS485)或者增加的采集模块通过工程布线引至工控机(运行动力监控系统采集程序的电脑),由工控机实现协议解释及数据处理。
优点:监控内容比较全面、结构清淅
缺点:工程布线比较复杂、布线成本高、依赖工控机性能;设备通信协议解释由工控机完成,如果工控机出现故障(工控机毕竟是一台电脑,7*24*365天工作,硬盘、内存、主机、电源、病毒引起的故障率高),监控将缺失,形成监控临时盲区。工控机需提供合适的安装环境:供电、环境温度、安装机架等。
五、早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早期动环监控系统采用单节点非联网型监控系统,各节点独立工作,只能对机房简易的参量进行监测:环境温湿度、漏水、烟感、门磁、市电有无、重要配电开关等,基本上基于简易的开关量及少量模拟量的监测。监控主设备在本地完成采集,通过PSTN电话系统或者SMS短信系统将告警通知机房负责人。
优点:监控成本低、实现便捷。
机房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篇3
关键词:信息中心;监控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Software Design of Computer Room Monitoring System
Li Shouying
(Zibo Central Hospital,Zibo255031,China)
Abstract:The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room space monitoring system is a distributed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system.This information center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rried out research and design.
Keywords:Information center;Monitoring system;Monitoring;Software design
对机房系统的监测,一直是从事通用环境系统应用研究人员长期追求的目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另外由于目前针对计算机房监控系统的环境设备(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的产品大量出现,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同一类产品具有不同的参数与要求,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这些环境设备,那么就要求监控系统在与这些设备连接时也能够很方便的应用,而要实现此种多功能化多应用性的监控系统,就对监控系统的结构化提出了要求。设计实现一个高性能的计算机场地监控系统,使其具备强有力的应用程序接口,能够针对特殊应用编制应用软件及进行系统的功能与开发,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设备方便的进行连接,即通过实现系统的结构化设计,达到设计出一套更加灵活,更加实用的监控系统显得很有意义。
一、系统的性能指标
指标一是动力设备运行质量监控:实现每个机房内的市电输入、配电箱、UPS、电池、空调等的实时监控。指标二是环境状态:实现每个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烟感、漏水、空调等的实时监控。指标三是安防系统:实现每个机房内的门禁、视频等的实时监控。指标四是报警功能:实现上述监控的各种异常报警及各分系统的联动报警。指标五是集中管理:实现对各机房的上传的信息集中管理,包括性能管理、告警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并保存历史告警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设备的控制,记录各种操作,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指标六是最终目标:实现各机房的完全无人守值、集中监控和管理,提高机房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各机房的不间断正常运行。
二、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时充分考虑现场的实际要求,整个监测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结构,分别由现场监测中心、监测单元、监测模块和远端监测站(远端用户)组成。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系统所有设备的性价比、及其系统以后扩展、扩充需要,能方便地纳入系统监测体系。监测单元和监测模块由DADU-AMS的协议单元、多功能控制器、各种测量传感器及相应的控制执行单元和智能设备的智能控制单元组成,其中各个监测单元都具有智能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它与监测站的通讯采用RS485控制总线,全面确保通讯正常、安全可靠。监测单元由多功能控制器(多串口卡)组成,安装在监测主机上,多功能控制器完成由监测模块采集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主机;一个多功能数据控制器提供4个RS232或RS485/RS422接口,RS485接口可以连接各种测量传感器采集、传输数据。监测模块是一系列的信号采集单元、测量传感器、协议转换器及相应的控制执行器和智能设备的智能控制器。根据系统需求,监测模块可以与监测单元那样接插各种输入输出采集模块或控制模块,即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等,各种测量目标的传感信号接入相应的采集模块中,并且定时快速采集和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或控制操作,再把处理结果和告警信息传送到监测站。
下图是整个系统的拓扑图,直观明了的表示了本系统的结构:
图1.环境监控系统拓扑图
本监测系统能对各不同地域的机房场地环境实现集中监测,包括对机房动力系统(包括配电柜、UPS、开关量)、环境系统(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照明监测、新风机监测)、消防系统(消防报警监测)、保安系统(门禁管理),具有完善的监测和控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融合了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事件都结合机房的具体情况非常务实的给出处理信息,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测,非常智能化实时语音电话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清理事件关系,实现机房可靠的科学管理。
三、软件及算法设计
监控系统要对不同地域的机房场地环境实现集中监控,包括机房动力系统(包括配电柜、UPS、开关量)、环境系统(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照明监测、新风机监测)、消防系统(消防报警监测)、保安系统(门禁管理),具有完善的监测和控制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融合了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事件都结合机房的具体情况非常务实的给出处理信息,提示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非常智能化的实时语音电话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清理事件关系,实现机房可靠的科学管理。它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建立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来进行: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解,确定需要使用的对象和类,建立适当的类等级,在对象之间传递消息实现必要的联系,从而安装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问题领域的模型,模拟客观事物。
有九个监控子系统:UPS监测子系统、配电监测子系统、空调监测子系统、温湿度监测子系统、漏水检测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消防报警子系统、照明检测子系统、风机检测子系统。通过RS485总线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型机房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测系统。
实时数据采集进来后,首先进入实时库等待处理,并可通过用户接口程序显示。根据用户的不同分析需求,程序将自动从算法库中搜寻合适的算法,对实时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转存至历史数据库。具体模块包括采样与数据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实时库与历史库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通讯模块等。
采样与数据处理模块:以交流采样分别从监测现场采集监测信息并进行模/数转换。高速采集的数据分别提供给实时库和分析计算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对采集的数据用分布式组件模型(DCOM)进行计算分析,将分析数据送至实时库。实时库与历史库模块:实时库用于实时记录各个监测设备的工作监测信息,以备显示和进一步分析计算用。实时库中的数据在每隔一定时间间隔,经处理后有选择地存入历史库中,供查询或上传使用。同时,历史库中用于保存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动作记录。
机房环境监测的各个子系统均通过采控模块采集数据,以RS485串口方式和网线传输至现场智能控制器,进入现场主机。现场主机有专用的通讯芯片,通过内部管理模块的控制,现场的数据按预先的安排进入软件系统,由于响应时间迅速,故监测计算机能对现场设备达到实时监测。现场主机通过网卡与用户内部局域网相连,系统的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发送到监测中心、客户端或WEB网页端,机房管理人员可实施远程监测,实时了解机房内部的各种动态变化趋势。由此减少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人员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反应灵敏程度,确保机房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结语
系统以实现各机房的无人值守和各机房的集中监测和管理为目标。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方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监测系统采用pooling组网方式,硬件和软件均采用开放的模块化结构。监测系统分别由监测管理中心、现场采集中心、监测单元、监测模块组成。
参考文献:
[1]冯建新,王光兴,张大波.基于网络的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7):617-620
[2]郑明惠.计算机房场地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5,13(3):40-43
[3]黄全舟.统一软件开发过程与建模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22(7):27-30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研究综述 篇4
机房的环境设备(动力电源、网络设备、消防综合监测设备、视频监视设备、安防设备、预警设备、报警设备等)时刻运行正常才能保证网络环境中用户的正常工作。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数据传送中断、数据丢失、网络长时间瘫痪、服务器闲置等网络问题。因此,确保网络环境设备及系统主机的自动监视和有效管理是保障网络环境中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设备供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门禁、消防等方面的监控管理,主要通过视频监控、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技术,对机房环境、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异常告警、短信提示告警、数据查询、远程管理等手段实现信息集中存放、统一管理的目的。现代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快速发现机房环境和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视频回放、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追踪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地点,有效改进了传统的人工被动监控和排除故障的方式,为实现机房环境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概述
1.1系统概述
现代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基于TCP/IP网络、RS232/RS485总线、MICROSOFTSQLSEVER技术等实现的对网络机房内的动力环境设备的有效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多个机房联网集中监控。根据构成网络机房的设备组成,系统可以分为:动力系统(发电机组、组合电源、UPS、电池、开关等)、环境系统(精密空调、泄漏、温度、湿度、新风机等)、消防系统(消防控制器、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 器、其它消防 设备)、安防系统(门禁、闭路监控、报警探头、其它保安设备)、网络设备监控系统(路由器、交换机、主机、服务器、其它通讯设备)。根据系统的整体构成,系统可以分为:系统服务端、系统客户端、系统组态设计平台、硬件监控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动力机房所有硬件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由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各个相应子系统完成,如UPS电源、配电机柜等设备的监控工作由配电监控子系统实现,机房环境的温湿度是否适合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由温湿度监控子系统和漏水监控子系统等完成。因此,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从软件方面可以分为配电监控、空调监控、漏水监控、消防监控、入侵报警监控和温湿度监控子系统。
1.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核心机房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雏形,在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1992年,由邮电部设计院与广 州市电信局合作研究并且试验成功的“广州市长途枢纽楼通信集中监控系统”是我国第一个成功的应用实例[1]。1996年1月,邮电部发布的第[1996]105号文件及通信局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明确指出,通信机房环境和内部设备应当实现集中监控,逐步实现少人、无人值守,并且把集中监控列为必不可少的部分[2,3]。
早期的监控系统主要以“集中监控、统一告警”为主要工作目的,强调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传输的时效性,要求“能够发现告警、通知告警”即可,侧重于维护层面,对于数据分析和挖掘要求不高;在系统架构上,表现为全网独立组网、单服务器和数据库,未部署其余外部网络接口及其应用;在数据组织的逻辑层次上,也只有数据采集层和数据处理层[4]。在机房环境监控发 展的10年间,大致有3个主要发展阶段:
(1)动力环境监控技术发展初期。该阶段主要采用干接点方式,即通过通信设备的网管系统监控数据的处理与传输。由于当时机房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监控参数较少,有些设备厂家只能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另一些集成商则根据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实现几个设备监控的简单集成。
(2)动力环境监控技术发展中期。为满足对机房整体监控的需求,该阶段已经可以实现遥感、遥控、遥测等功能。该阶段的监控软件开发和应用逐渐成熟,能够实现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
(3)动力环境监控技术发展成熟阶段。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轮询方式的数据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较大机房和多点机房的集中监控要求。此时,基于IP技术的智能化嵌入式监控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技术在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告警事件主动上报机制代替被动轮询机制。数据采集利用智能化设备,以减轻数据处理工作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另外在数据库设计、告警机制、报表处理等方面也有很大改进,为后期进一步走向智能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大量数据传输,因此各个行业均开始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机房,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进行集中管理,以提高稳定性并有效降低运行及维护成本。中心机房采用高速网络与各个办公点相连通,使整个数据群体形成一个强大的机房群,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能,并使建设统一的容灾备份成为可能。
传统的机房维护工作主要靠工作人员值班看护,发现问题后迅速报告处理,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能否及时发现机房设备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值班人员的知识水平及能力有很大关系;其次,能否在设备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这又和值 班人员与 用户的配 合有关;第三,机房设备工作时间是365(天)×24(小时),如果采用人工值班的方式监控设备,在人员配置方面势必是一种消耗。为避免以上 局限性,保证信息 化的正常 迅速发展,核心机房中采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代替人工方式监控网络设备,实时地对机 房环境设 备运行参 数进行采 集输出,同时实现对多个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与管理,以减轻机房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全面提高整个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由此实现机房的科学管理,真正做到无人值守机房[5]。
3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功能
3.1传感器监控
传感器监控即利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设备,对机房环境中的温湿度、漏水、烟雾、明火、电压等进行监控,以保证机房设备工作环境中的相关参数值保持在设备正常工作范围内。
3.2智能设备监控
现代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某些设备本身也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监控。如UPS机组的输入输出电压、旁路电流电压等参数监 测具体根 据UPS本身的通 信协议而定[6]。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精密空调监控、智能配电机柜监控、发电机组、直流屏、STS切换柜等也是利用这些设备本身的通信协议开发出相应的监控功能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
3.3软件功能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根据与硬件环境的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可以将系统分为以下软件模块:通讯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控制管 理、安全管理、配 置管理、报警 管理、报表管理、远程管理、运维管理、专家诊断库、双机备份管理。
通讯管理模块由多功能控制器组成,完成网络与监控主机进行通信,它是监控模块与监控主机的通信桥梁。一个多功能数据控制器提供多路RS232或RS485/RS422接口,其中一个RS485接口可以连接多个监控模块[7];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实时数据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数据备份、历史数据库维护等;配置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参数配置、监控对象参数配置、远程管理 和系统数 据库配置 以及备份 恢复;报表管理是系统将产生的历史数据、操作记录、事件日志生成各种报表进行管理。根据生成的报表,可以查看报警发生的时间、等级、名称、编号,以及发生报警时的变量值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等信息。
4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用现状与国内外研究动态
4.1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1997年1月,首届基于Internet的机房环境监控诊断工作会议由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来自30个公司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代表到会。会议主要讨论了有关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开放式体系、诊断信息规程、传输协议及对用户的合法限制等议题,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作出了展望。由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基于Internet的下一代机房环境监控诊 断示范系 统,这项工作 同时得到 了Sun、HP、Boeing、Inter、Ford等12家大公司的通力配合,之后这些公司共 同推出了 一个实验 性的系统Testbed。Testbed采用嵌入 式Web组网、实时Java和BayesianNet,初步形成在Internet范围内的信息监控和诊断推理。另外,许多国际 组织MIMOSA(MachineInformationManagementOpenSystemAlliance)、SMFPT(SocietyforMachineryFailurePreventionTechnology)、COMADEM(ConditionMonitionanEngineeringManagement)等,也纷纷通过网 络进行设备监控、故障诊断咨询及技术推广工作,并制定了一些信息交换格式与标准[8]。
4.2我国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现状
国内对机房环境监控技术也开展了积极研究。如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计算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RMMD、华中科技大学 开发的机 房温湿度 监测和诊 断系统KBGMD、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微机化机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MMMDES等[5]。同时国内外许多通信行业的厂商相 继推出了 各种监控 系统,如中兴公 司的ZXM10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中达公司的PECS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控接入技术逐步从初期的干接点方式[9]发展到目前的模拟量监控与视频监控,实现了数据采集、协议解析、告警触发处理、监控界面显示等多项功能。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以中国移 动为例,中心机房 监控率为93.44%,VIP基站监控率为95.84%,普通基站监控率为76.95%[10]。在其它领域和行业,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基本应用已全部实施,很多单位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处于中级应用水平,高级应用正在逐步探索与完善当中。
4.3文献调查情况
在过去10年内,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在积极开展动力环境监控研究。以发表论文为例,近10年,我国有关动力环境监控的论文数量逐年上升,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说明动力环境监控已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2006年至今,以“动力环境监控”为主题的论文在百万论文中所占比例情况如图2所示。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论文中的关键词、被引用的频率也有所变化,图3是2006年至今,以“动力环境监控”为关键词的论文中的热词统计情况。
由这些热词的内容和被引用次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有关“动力环境监控”的研究已涉及监控系统构成、监控对象、应用领域、通信协议、数据管理等内容,说明我国目前对“动力环境监控”的研究正趋于完善和成熟。
2010年至今,被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动力环境监控”的论文有237篇,其中期刊 论文170篇,占总数的72%;学位论文54篇,占总数的23%;会议文件13篇,占总数的5%。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近5年有关“动力环境监控”的论文数量基本持平,说明国内对“动力环境监控”的研究仍然是通信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学位论文数量逐渐减少,其原因主要是2010年之后,国内高校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逐渐建成并处于应用阶段。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会进入机房,这要求我们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展,及早实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
5结语
我国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已日趋成熟,并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其能很好地实现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对提高所处应用行业的工作效率有显著成效。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分布式监控结构设计,该设计具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等特点。
监控机房装修方案 篇5
监控机房装修解决方案
机房装修系统,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划分的作用,不仅包括一般机房装修所需要的铺抗静电地板、安装微孔回风吊顶,还包括为放置机架、设备、服务器、显示部分等设备的预留空间。
机房工程是一个集合多个系统的系统集成工程,它主要包括:供配电管理系统、独立地线系统、专用精密空调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专用气体消防系统、安保监控系统、特殊室内装饰系统等的综合集成工程。本系统根据“帝景园小区”的安防系统来设计监控机房的装修及机房配套设施建设,现详述如下
根据“帝景园小区”的建筑结构及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同时考虑机房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要求,我们对机房作如下布置:
根据“帝景园小区”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个安防监控机房:
监控机房位置:“帝景园小区”的监控中心机房设在地下车库消控中心内;监控机房用途:“帝景园小区”机房作为安防智能化系统的监控中心;由于机房内有多个系统,必须考虑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做到合理、美观整洁,既要保证系统设备的可靠运行,又可以节约空间,方便管理。监控机房的划分
根据监控中心的要求和实际状况,将监控中心分成四个区域:设备区、显示屏区、系统操作区,工作区。
1、设备区:安放系统中的主机设备及电源等设备,所有主机设备均放在设备柜上,后面留有维修通道,主机房的进出口线及与显示区设备和控制台上设备的连线均从设备柜上引出。故在设备区要考虑进出线的管路,其位置一般在显示墙屏的后面。
2、显示区:安放在系统中的图像显示终端,由于系统中由多台监视器叠加成大屏幕监视墙,故需要大屏幕监视器架来安置这些监视器。
3、操作区:系统中所有需要操作人员操作的设备,均安装在操作区的操作控制台上。
4、工作区:管理人员利用本系统展开工作的区间。
设备区、显示区和操作区需进行一般装修,建议安装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工程由业主自理)和简单的吸音功能,为中心机房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
为使监控室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杜绝噪音与废气,监控室必须采用隔音、排气、通风措施。该做法是将设备区与显示区、工作区隔离,并在设备区与工作区分别安装空调,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加速对流速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将监控设备产生的噪音隔离,污浊空气及时排出;使得工作人员始终能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下工作。(如下图)
5、监控室划分布置图
机房设计目标
A.环境要求:开机时温度22±2℃,关机时3~35℃
开机时湿度45%~65%,关机时40%~70%
变化率<5%,不结露
B.尘 净 度:粒度<0.5μM
数<1000DM3
C.照度:地面0.8M处>220LX,禁止使用电感整流器
主要工作区和基本工作区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250LX
其他工作区的平均照度为200~250LX
D.噪音:5点测试平均值<750DB
E.专用地线:直流工作地电阻<1Ω
交流工作地电阻<4Ω
安全保护地电阻<4Ω
防雷保护地电阻<10Ω
静电释放地电阻<10Ω
F.供配电要求:电压380V/220V
电压变动-5~+5
频率变化-0.2~+0.2
波形失真<±5%
主机设备供电单回路控制
器材选用安全可靠,考虑最恶劣情况的安全。
G.结构装修要求:
1.地板:全钢地板:集中负荷(CONC.LOAD)2560N
桁梁桡度(DEFLECTION)<2MM
抗静电绝缘值(RESISITANCE)1×105/1×109Ω
规格(SIZE)600×600×35MM
均布负荷(UNFORML Lord)44500(N/M2)
2.墙面:主机房达到半屏蔽效果
3.隔 断 墙:质轻易改,牢固安全,通透明亮
4.天棚以上地板以下:必须不会结尘,纳垢
5.地板以下:具有保温功能,布结露。
6.其它用材也必须做到:阻燃、绝缘、不起尘、抗静电、易清洗、无眩光。
系统组成“帝景园小区”机房建设分为二大部分
一、机房装饰系统
1.机房防静电地板系统;
2.机房吊顶天棚装修;
3.墙面装修
4.机房的门窗装修;中心机房的门窗一般由土建装修负责,但要求要配有防盗门。
二、机房配套设施建设
1.机房电源系统;
2.机房照明系统;
机房动力监控 篇6
关键词:动环监控;分中心机房;系统功能;监控模块
1 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河北广电有线数字电视及数据网络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机房设备、进出人员、机房环境的维护难度及工作量也相应增加。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石家庄分公司传送部管理的10个分中心机房分布在市内各大区域,周围环境复杂且无人值守,机房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必须解决进出人员管理难题以及防火、防破坏、防渗水等安全问题,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针对上述问题,传送部门技术专员设计出一套基于PEMS(Pow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技术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智能度的机房监控系统。PEMS实现了对各分中心机房动力及环境系统进行实时集中监控,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报警通知值班员使之快速响应并处理,杜绝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机房的管理达到一个整体智能化的全新水平, 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2 系统结构
整个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现场设备采集层、监控主机、监控客户端。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现场设备采集层:由各种I/O采控模块、传感器组成,直接连接各种被监控设备,采集如空调、温湿度、漏水等的现场信号,将采集的现场信号通过以太网、RS485等方式上传到监控主机。
监控主机:用于将现场设备采集层传输来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并负责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
监控客户端: 监控管理客户端安装在公司中心机房的服务器上,并可在同一局域网内的电脑上安装该客户端,便于机房值班人员随时随地了解分机房的工作状况,所有安装客户端的管理人员都可直接观看到与监控服务器一致的监控画面,实现对机房的集中监管。在具有相应权限下还可对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如门禁开关、空调的温度调节等。
该系统采用C/S、B/S混合模式的模块化结构,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集中于监控服务器端,易于集中实施和维护。同时,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用于用户界面显示,所有数据处理放在监控主机服务器端,当所需监控内容和数量增加时,只需对监控主机服务器进行升级或扩展成多个监控服务器即可,大大的加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为了实现系统的多功能报警,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电脑显示报警、多媒体声光报警、远程电话拨号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功能。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烟感][精密空调][监控主机][对讲终端][交换机][门禁系统][交换机][服务器][短信][邮件][声音][寻呼话筒][客户端][监控端][监控主机][精密空调][烟感][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对讲终端][门禁系统][交换机][对讲终端][门禁系统][交换机][监控主机][精密空调][烟感][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
3 系统主要功能
该系统主要实现四大功能,具体是分中心机房门禁控制(通过门禁对进出机房人员进行实时管理)、机房环境监测报警(温度、湿度、烟感)、空调设备监控(对空调实现远程开关机并设置温度)、语音喊话(实现中心机房与各分中心机房的语音对话)。
3.1 门禁控制功能 门禁控制功能,主要实现记录人员出入情况,通过授权,设置不同权限,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进出不同的机房,做到每次分中心门禁开启关闭都有记录,并且每次门禁在开启关闭时中心机房都有语音提示值班员。在每个分中心机房安装门禁控制器,并在防盗门上安装灵机锁。灵机锁具有机械锁眼,在断电情况下需要钥匙配合开门,真正实现断电锁门确保分中心机房进出安全。在中心机房,可通过总平台系统浏览门禁记录,查询门禁事件,并能够自动生成门禁信息报表,实现进出机房严格管理。
3.2 环境监控功能 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实现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烟感、渗水监测。在每个分中心机房安装一定数量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传送机房的环境变量,设置机房的温、湿度上下限值。一旦超过设定的限值即时触发报警系统。每个分中心配有烟感探头,能够及时发现初期火情,并与报警系统联动,通知前端机房值班员。
在每个机房易发生漏水的窗户地板处、上下水管线处以及空调室内机放置处安装线式水浸传感器,一旦发生机房浸水能够第一时间提示值班员。
10个分中心共配置30个温、湿度采集点,30个漏水采集点,28个烟感探头。
3.3 空调监控功能 空调监控能够实时监测各分中心的大金空调运行情况,实现在前端平台对分中心空调的远程开关机操作并能灵活设定各空调的温度。
3.4 语音喊话 中心机房可通过语音喊话功能对所有10个分中心进行广播式的语音喊话。同时,每个分中心可通过设置在分中心机房的语音对讲按钮请求开启语音对讲通道。经中心机房值班员确认语音通话请求后,可与中心机房建立语音对讲通道,实现远程通话。
4 总结
分中心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广电网络集团传送部对分中心机房的维护质量和维护效率,还大大提高了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本次分中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让广电网络集团传送部对机房动环监控系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丁勇,吴庆宪,胡寿松.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5年04期.
[2]杜建华,袁晓辉.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介绍及分析 篇7
1 动力环境系统介绍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以计算机传输网络资源为基础, 结合计算机通信、软件设计、数据库、传感器等技术, 实现远程组网, 对不同区域的机房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终端显示, 提高了针对机房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 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1]。
集中监控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人值守, 降低了人力成本及维护难度, 对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计算机远程监控为主, 人工巡检维护为辅, 是目前机房运行监测维护的主要手段[2]。
2 动力环境系统网络结构
2.1 分级组网
为满足调度指挥集中监控及分级管理的需求, 动环监控系统在设计中往往采取监控中心 (SC) 、监控站 (SS) 、监控单元 (SU) 三级网络结构 (见图1) 。监控中心为本地网的网管中心, 它实现对区域内所有机房的告警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报表管理、通信管理、显示和打印, 其用户权限最高实现全网监测管理;监控站为满足特定区域内管理监控要求而设立的, 它接受上级指挥管理, 在本级实现对监控模块信息的实时响应汇总;监控单元 (SU) 配置前置机 (又名监控主机) 或智能设备处理机, 负责对各端局内的各个监控模块 (SM) 进行管理。
网管分级在实现集中监控的同时[5], 各级网管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及监控方位, 有利于调度指挥, 同时也减轻了各级网管的工作量, 提高了维护效率, 是目前常用的监控终端部署方式。
2.2 软件设计架构
动环系统软件设计多采用C/S结构, 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结构, 这种架构技术成熟, 系统的通讯开销低, 即时响应能力强, 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硬件性能, 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软件架构。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都对C/S结构进行了拓展, 客户端加入了对浏览器端支持, 这样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方便维护管理。随着动环系统不断的升级改造, 这种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 软件结构[3,4]的系统设计会应用的更加广泛。
2.3 网络接入
MSTP多业务传输网的快速建设发展使得动环监控设备的组网与接入 (见图2) 、汇聚方式变得十分灵活方便, 通过对计算机IP网络进行VPN设置, 可以实现监控系统远程组网, 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组网方案。
3 动力环境系统接入方案
3.1 现场设备接入
现场被监控对象 (见表1) 分为智能设备、非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带有标准的数据通信接口与协议, 具有一定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可直接将设备运行数据传送给监测主机, 如UPS、智能空调。非智能设备没有数据通信接口, 需要添加传感器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测, 如电池组、温湿度等。
3.2 现场设备与监控主机通信方式
监控主机通过串行总线方式如RS485总线与现场设备进行通信, 通信数据按类型可以分为模拟量AI (Analog Input) , 如机房温湿度, 电源电压电流数值;状态量DI (Digital Input) , 如门禁、水浸信息;控制量DO (Digital Output) 通信, 如灯的打开关闭。监控主机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判断现场设备运行状态, 并将这些信息通过IP网络实时传送给远端服务器。例如当有人开门时会触发门禁告警, 现状监控主机会将告警信息上报, 网管侧会收到相应告警信息产生告警, 在实现设备联控的机房内, 监控主机对门禁信息判别后, 对灯和摄像机发出控制命令, 使电灯打开, 摄像头转向指定位置[6]。
4 动环系统发展趋势
采用B/S结构的动环系统设计, 系统升级和维护更加便利, 同时在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和网络接入就可以使用, 它摆脱了对客户端系统及客户端软件的限制, 这种架构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扩展性,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 这种架构的客户端响应更加的迅捷, 动环系统软件设计采用B/S结构的网络构架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传感器技术更加的高精度, 智能化, 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全面, 智能化传感器提供一致的接口标准, 系统设计模块化程度提高, 维护升级更加方便。
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稳定可以使监控主机与设备间提供更加灵活的通信方式。下一代IPV6网络的建设与支持, 使得IP组网设备容量极大的增加, 被检测对象可以独立接入IP网, 组网方式更加的灵活方便, 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闫新盛.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大准铁路通信机械室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2:607-608.
[2]李浩.浅论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发展和演进[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405-411.
[3]赵晏, 汪永超, 曲明辉.基于BS/CS架构的车辆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06 (4) :69-72.
[4]赵谦.嵌入式系统Web服务器的图像采集终端的设计与研究[J].煤炭技术, 2010, 29 (3) :198-202.
[5]马平原.实行基站动力环境集中监控提高网络运营效益[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347-349.
机房动力监控 篇8
随着雷雨季节的到来, 通信机房内总配线架的防强电入侵告警器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但在大多数无人值守机房中, 配线架告警后并不能及时发现。如遇强电入侵, 轻则烧坏保安单元或用户板, 重则可能引起火灾, 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无人值守机房的增多和维护人员的减少, 企业在大力推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通过监控终端了解机房内的环境、电源等情况, 这都是基本功能;而系统所提供的其它附加功能却很少用的到。本文所介绍的就是利用监控系统的干结点, 实现对配线架告警的监控。
2 工作原理
以青岛长城的JPX251型总配线架为例 (如图1所示) 。配线架的每一列都装有一个告警器, 实现对这一列的监控。而每一架上也可能会有一个总告警器, 只要任意一个告警器告警, 总告警盒也跟着告警。告警器如图2所示。告警器上有三个插座:J1、J2、S。其中, S为告警触发点, J1、J2分别为电源输入及级联下一个告警器, 并且J1、J2的三个触点是互通的, 从左至右分别为:-48V、告警输出、地。
这种告警器需要与保安单元配合使用, 其工作原理为:当遇有强电入侵或者其它原因导致保安单元内放电管熔化而对地短路, 即告警器的S触点对地短路, 则触发了告警器对外进行声光告警, 同时, J1、J2的告警输出端子也对地短路, 这样就触发了总告警盒对外告警。
在这里, 我们就要利用告警输出端子来实现对配线架告警的监控。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告警器的输出端子提供一个48V电源, 通过电阻分压得到24V电压来驱动一个直流24V继电器, 再通过继电器来提供一个开关量, 送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RTU设备上。
在北京华盛视讯公司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现场采集设备为RTU1200CPT-I, 设备上提供一定数量的干结点, 为用户外接告警使用, 如烟感、门禁、水浸等开关量, 都可以接入。当然, MDF的告警通过转换为开关量后也可以接入。
3 方案及实施
图2和图3是最基本的接线图。
图2中的继电器J是利用手头的HH52P, 电阻R的数值要根据继电器J的线圈电阻决定, 使两者相等即可, 但功率要根据电压、电阻来确定。
图3中, RTU的D24端子为输出直流24V电压, DI14为一个告警输入端子, 两者通过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1和9连接起来。正常情况下, DI14收到D24送出的电压, 不产生告警。但当MDF上有告警时产生时, 告警器输出告警信号驱动继电器J闭合, 继电器J的1和9触点断开。此时, RTU上的DI14端子收不到D24端子送出的24V直流电压, 延时相应的设置时间后向上级送MDF告警信号。
根据图2和图3联接好电路后, 可以现场做一下试验。在无告警产生的情况下, DI14端子接收至D24输出的24V电压, 对应的LED常亮;当MDF有告警产生时, 继电器工作, 常闭触点1和9断开, DI14就收不到D24的电压, LED灭。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检测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通过现场检测设备工作正常后, 还要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上做相应的设置。在相应局站添加MDF告警图标 (如图4所示) , 并修改数据库, 添加相应的数据, 与告警图标相关联 (如图5、6所示) 。在系统中做相应设置时, 可以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工程师协助完成。
在这里使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作为告警触发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若使用常开触点, 当线路人为断开, 此时若MDF发生告警, 即使继电器动作, RTU也会因线路断开等原因而收不到告警信号, 不能对外告警。如使用常闭触点, 当线路人为断开时, 马上触发RTU对外告警, 此时, 我们也会当作MDF告警去处理。
利用此方法对MDF实现监控, 费用十分低廉 (每个机房十几元钱) , 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可以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因雷电、强电入侵所造成的配线架告警, 尽量为企业减少财产损失。
机房动力监控 篇9
目前影响电力信通设备运行的因素, 除了设备自身因素外, 信通机房的动力环境也成为了影响信通设备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房动力环境各种指标需要保持正常水平, 需要较高的运维费用、车辆使用费用及运维时间成本。南阳供电公司信通公司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自行研制应用一套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 对信通机房动力环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可以在3分钟内判断信通机房动力环境常规指标常见故障时间并通知至运维人员, 大大缩短了发现处理故障时间, 降低了运维强度。
二、设定方案目标
常规信通机房指标大部分需要通过人工巡视解决, 通过发现-判断-通知时间周期最长可达到3个月。我们确定的目标值为:常规通信机房指标由之前的12.5%提升至98%指标可以远程监控, 且判断信通机房动力环境常规指标常见故障时间并通知至运维人员时间由之前的最长3个月降低为3分钟。
三、设计方案选择
3.1软件选择
开发工具选择BASIC语言进行编程;选择Windows系统做为软件开发的平台;选择LAN口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主站服务器选择一般PC机。
3.2硬件方案选择 (见表1)
四、方案实施及效果
依据常规机房指标需要的数值, 采购传感器、网线、协议转换器、通用数据采集器、自启动模块。严格按照图纸, 对机房进行硬件安装施工。
施工完成后进行联网、调试、试用、效果检验。我们选取南阳市的6个站点 (老三楼、蒲山、青台、三里河、唐河、宛城分局) 进行软件、硬件、联网完成后, 针对机房常规指标, 选取唐河站模拟蓄电池电压故障, 测试结果:测试站点数据采集率100%, 最长的短信故障告警时间83秒钟, 达到预期效果。
对入网机房的常规类8个指标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 达到了预定目标。
五、效益分析
目前一个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商务报价至少需要5-6万元, 而我们自行研发的设备每个站点改造不到市场综合自动化改造费用的十分之一, 另外由于设备、软硬件均为自行开发, 后期软硬件维护、站点布设等节约了大量的研发费用和后续维护费用、人员培训费、软件升级费用等, 而这对于信通管理小组培养人才、提高信通运维质量、效率等远期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方案实施后一年内信通机房常规巡查从187次降低至78次, 不必通过常规巡视发现电源掉电、失压等情况, 即可实时发现异常进行处理。节约大量运维费用、时间成本以及因发热导致通信设备寿命降低而返厂的费用。并使我们信通类运维指标时刻保持全省A段, 确保了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六、结束语
南阳供电公司信通公司自行研制的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 简便实用, 有效地降低运维强度, 节约运维成本,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南阳供电公司信通公司针对南阳市变电站信通机房动力环境监控运维效率低、费用高的现状, 自行研制一套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 可以代替人工, 不间断的对信通机房动力环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并可以在3分钟内判断信通机房动力环境常规指标常见故障并通知至运维人员, 大大缩短了发现处理故障时间, 降低了运维强度, 节约运维成本, 值得推广应用。
机房动力监控 篇10
一、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1必要性。如前所述, 社会各生产行业和管理机构的有序运行, 都需依赖于电力系统的支持。如果电力机房系统缺少有效的的环境和动力监控系统,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 会影响到各机房中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电网数据信息的正常传输[1]。譬如当无人值守的机房中设备出现告警, 发生火灾等危机的情况下, 相关工作人员就不能得到反馈并及时进行解决, 加上这些故障或灾害的预见性不强且无法避免。因此, 具有完善的环境监控系统对于电力配送的安全稳定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1.2可行性。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得当前电力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与动力设备测控系统的信息化进行管理成为可能, 此举对电力机房环境与动力设备可靠性和智能化管理有很大的程度的提升, 并能为无人值守的电力机房环境提供一定的条件。动力设备测控系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
二、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建设
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监测、感应和控制机房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 同时还能够对空调、除尘等诸多设备进行监控、故障诊断等, 此外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 保证一天24小时的监控, 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就监控对象来说, 可分为动力设备与环境监控这两大类。
2.1动力设备监控。首先是输配电系统。对于配电系统而言, 需要对相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控, 如果这些参数超过了临界的数值就会立刻发出警告。其次是高低压储能柜。操作储能柜的电源、电池、旁路等各个部件的运行是需要进行实时监控, 当发生故障时会自动的发出报警, 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再次, 发电系统的监控。主要就是对相电流、线电流等因素参数进行监控。
2.2环境监控。环境监控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一是, 漏水检测。通过漏水检测传感器的数据分析, 发现有水情的时候应立刻发出警告。二是, 烟雾检测。通过烟雾检测传感器进实现, 一旦烟雾浓度超过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发出警告。三是, 视频监控。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目的是实现集中监控。四是, 消防监控。主要是对消防系统进行监控。
2.3系统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采集子系统。该种系统主要是数据采集模块、智能模块等组成。其中采集模块主要是运用分散式的方法, 对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的信号进行监控。控制模块主要是向监控平台出发各种指令[2]。传感器的监控信息主要来自于对现场中的检测信号进行转换分析。第二部分:监控中心收集数据平台。其作用是对设备控制和处理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对于采集到的数据也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并存储。相关的用户接受该平台发出的控制命令。第三部分:用户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监控中心, 实现机房的动力监测;通过实时的调用视频, 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
三、总结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 一旦出现故障或瘫痪, 会给国名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构建良好的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 可以使电力机房的各种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得到有效监控, 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 降低生产成本。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息化的提高。我国的政府机关的日产工作、企业单位的生产运行对于信息平台的依赖也日益加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旦电力系统瘫痪, 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 因此, 建设完善的电力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 对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力机房,环境监控,设备测控
参考文献
[1]郑成容.浅谈电力机房环境监控及动力设备测控系统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 2015 (03) .
机房动力监控 篇11
1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1.1 监控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设备主要由具有WEB功能的智能监控单元和各种标准输出传感器组成。本监控系统以Internet技术的标准协议TCP/IP协议作为应用基础, 以移动机房的大量现场测量和监控设备为源头, 以现有Inte rne t网络为骨架, 实现监控网与因特网的完善融合;同时利用了测控设备已经具有远程通信的能力, 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变成遵循TCP/IP协议的形式, 然后上传Internet。在监考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独立的节点, 都拥有自己的l P地址, 任何地方的被授权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Interne t对现场环境和设备实时监测。
1.2 监控系统的构成
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远程监控终端、智能监控单元和传感变送单元组成, 下面分别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1)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主要由机房监控系统服务器软件、数据存储系统组成。根据市县移动通信机房的规模的大小, 中心可能会有一台或几台服务器来负担数据处理与储存, 其主要功能是对所有局站的智能监控单元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监控中心除了处理监控前端的数据外, 更重要地是提供用户管理功能, 包括用户登录, 优先权的分配, 控制信号的协调, 数据的实时监控, 数据的存储、检索、备份、恢复等服务与管理。
2) 智能监控单元。智能监控单元使用32位ARM微处理器, 一些参数可以通过面板进行设置和查询, 方便设备配置和告警管理, 而且可以对任意通道进行监测和显示。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 使系统可保存更多的历史数据。掉电保护功能可以在系统掉电时保护设定的参数和历史数据。
由于智能监控单元具有WEB功能, 因此能够独立进行环境动力监控, 而且也完全可以支持集中监控模式, 即监控单元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至监控中心主机上, 监控单元还保留了RS485接口, 因此可以向下扩展。
3) 远程监控终端。由于智能监控单元具有WEB功能, 只要Inte rne t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安装了IE等网页浏览软件后, 即可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监控客户终端。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所需要的现场信息和环境动力数据, 对于动力、环境、安保门禁的数据系统则以曲线、柱状图表和表格等形式直观表现。对于存储在监控中心主机上的数据, 用户还可以根据各种条件进行检索、调用、打印。此外还可以对一些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设置与管理。
4) 传感变送单元。传感变送单元 (SENS) 是指安装在机房各个位置的一定数量的各种类型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复合薄膜电容式温度传感器, 被动红外传感器以及利用霍尔效应原理的电流、电压传感器和地面积水传感器等。
2 移动通信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实现
2.1 监控中心的实现
监控中心其主要职能是集中监视所有监控单元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 并通过文字、图形、声音、语音通知、手机短信等各种人机接口方式, 真实表现监测对象的当前状态和告警信息, 并且根据要求, 可以将历史告警数据根据地区、局站、设备类型、告警时间段、告警历时、告警级别进行查询、统计, 并将统计的结果以EXCEL的格式进行保存后, 可以借用EXCEL的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监控中心是整个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核心, 它由多媒体监控工作站、管理工作站、数据库/通信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等组成, 各设备之间构成一个高速局域网, 进行监控数据的处理与通信, 具体分析如下:
1) 前置机:由一台工控机及采集软件组成, 实时采集、存储、转发、处理通信机房的动力、环境数据信息。
2) 监控工作站:是整个监控系统面向用户的窗口, 用于集中监视监控单元的动力设备及环境的运行参数及工作状态, 并实时处理各种告警信息, 显示各种告警信息, 实现对通信站点设备的遥控、遥调功能。
3) 数据库/通信服务器:用于存储监控数据、管理数据和控制数据等, 实时传递下级监控单元发送上来的监控数据、告警数据以及监控中心向下的控制操作等信息。
为了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及监控数据的安全, 在监控中心配置了一台备份的数据库/通信服务器, 双机热备份。
2.2 监控现场的实现
各下属台站动力环境数据通过另建的“多媒体 (音视频) 实时交互系统”的专用数据传输通道 (RS232口) 与监控站始终保持畅通, 实时上传, 实现对通信站点动力设备、空调和机房环境等的监控。
各下属台站的机房面积较小, 被监控的设备数量不多, 并且集中放置, 宜采用集中式监控结构。监控现场由现场数据采集器PESM2000系列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仪、前端信号处理器 (前端传感变送器、隔离取样器) 等组成。
前端传感变送器将被测量转变成标准电信号输入集中监控仪。集中监控仪是机房监控现场的核心设备, 采用专业化设计, 它具有信号调理、信号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告警处理、控制等功能, 负责采集、整理、分析、存储现场的监控数据, 向监控中心上报监控数据, 接收并执行监控中心下达的控制命令。
3 结语
监测监控技术是一门包括多学科知识、融合高技术特点、技术性与工程性都很强的研究领域。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 对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 传统方式的分散维护和监控方式浪费人力物力, 可靠性较差,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环境动力监控系统便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维护管理质量, 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摘要:本论文主要结合移动机房的主要通信要求及通信特点, 对移动通信机房的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 以期从中找到合理可靠有效的通信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管理方法, 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关键词:移动机房,机房动力,环境监控
参考文献
[1]吴德本, 李慧敏.新编电信技术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2]刘洪峰.本地网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架构[J].通信电源技术, 2003.
【机房动力监控】推荐阅读:
监控机房06-01
机房监控11-23
远程机房监控09-02
计算机监控机房10-18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08-02
机房监控系统方案11-01
监控机房管理制度12-18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09-04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手册11-11
发射台机房监控系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