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规划

2024-10-14

机房规划(精选8篇)

机房规划 篇1

机房的空间规划应根据业务规划, 在平面、立面及区域沟通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 应通过相关设备专业的协调沟通共同完成。良好的机房空间规划不仅可以使机房整洁美观, 更重要的是, 可以保证机房中远期设备的正常安装扩容, 保证在满足业务发展的情况下, 局房内不出现系统瓶颈, 并提高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

一、机房平面规划

机房平面规划包括:各生产机房的使用定位;机房平面区域划分及布局规划、通信设备及相关配套电源、空调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首先要做好机房平面区域划分及布局规划。通常通信机房可划分为主设备区、传输设备区和空调区。主设备区主要安装小型机、服务器、存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根据设备供电方式不同, 还可以细分为直流设备区和交流设备区。传输设备区主要安装ODF、DDF架等, 用于楼层间光缆互通。传输区应尽量靠近弱点井或楼层上线柜。根据机房大小, 机架可以双面排布或者单面排布。机房内要预留主走道, 主走道宽1.5米-1.8米, 次走道1.0米以上。放置空调侧设备预留走道净宽不低于3米。列间距建议1米左右。当空调送风方式为风管上送风或者地板下送风时, 应将机柜的吸风面安排在冷通道上, 排风面 (背面) 安排在热通道上, 形成机柜“面对面、背对背”的冷热通道布置方式。当选择风管上送风精确送风方式或封闭冷通道地板下送风方式时, 需采用机柜前部有专用送风通道的定制机柜, 机柜布置不区分冷、热通道, 可采用统一朝向。当选择加回风吊顶 (风管) 的冷通道封闭下送风时, 机柜布置需设置冷热通道, 回风口对应热通道。通常建议在每列机架列头设置电源列头柜, 用于本列集装架的供电。

二、机房立面规划

通信局房的垂直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机房内相关设备的高度、电缆桥架安装高度 (桥架有侧板时还应考虑侧板高度) 、施工及维护空间、空调及送风设备的高度、消防管线高度, 梁高等因素。机房的垂直空间一般由地板下净空间、机架高度、机架上方预留区域、走线架区域、消防区域、空调吊顶区域组成。照明灯具可复用其中的空间布置布局。因为可能影响设计阶段的建筑层高, 机房的垂直空间布局应慎重对待。当面临某些现有空间改做机房时, 有时会发现垂直空间不足, 可以通过取消活动地板、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走线架空间 (如减少走线架层数) 等方法对垂直空间重新布局。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过份的压缩立面空间, 而使立面空间无法达到设备的安装及维护要求。无法满足垂直空间布局要求的空间不宜作为通信局房使用。通信机房是实用面积有限的, 为了能最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 不但要考虑机房平面资源, 还要考虑机房的立体空间资源, 所以通信机房开始用立体多层的走线方式, 这种设计也有利于三线分离 (三线:信号线、电源线、 (光缆光纤) ) 。若是工程设计时考虑多层走线架设计。

三、区域互通

1、线缆路由组织。

机房布线是整个布线工程中最复杂的, 因为一般的机房中都会有成百上千条各种电缆, 其中包括电源线和网线, 在大型的网络中, 还可能有上万条, 甚至几十万条电缆。作为网管维护人员, 在网络出了问题时, 不得不经常在这成堆的电缆中寻找答案。这就要求在布线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其中包括各种设备摆放整齐, 将各种电缆整齐、有序地分类扎好, 并做好将各种电缆整齐、将各种电缆整齐有序地分类扎好、标识。具体布线的内容:强电布线、弱电布线和接地布线, 其中强电布线和弱电布线均放在金属布线槽内, 具体的金属布线槽尺强电布线、弱电布线和接地布线尺寸可根据线量的多少并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一般为100*50mm或50*50mm) 。强电线槽和弱电线槽之间的距离应在200mm以上, 互相之间不能穿越, 以防止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2、楼层间互通。

为保证通信安全和机房内电缆布放方便, 各种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生产机房。通过楼板的孔洞, 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采取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屋面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的性能, 楼层地板严防漏、渗水。通信楼内电缆垂直、水平方向走线较多, 为安装设备时布放缆线的需要, 在各层均设置电缆上线井用作垂直走线。所有上线竖井内需预埋铁件, 用于安装上线铁架。为走线方便, 每个上线井必须自下而上, 上下左右对齐, 上线井内应设置垂直走线架, 并在各层机房内采用防火材料做门。至楼顶的孔洞要有雨蓬, 以防漏水。电缆上线井应防火, 设防火门且密闭可开启, 预留可拆卸的电缆进线孔洞组合板, 楼板洞做子口, 洞口加装防火盖, 防火盖可以用多块组成, 以便灵活使用。

机房规划除了保证近期设备的安装, 也要满足中远期发展规划, 而且机房规划只是预安排, 在安装设计阶段很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机房规划要有通用性, 保留一定的通用性平面空间, 以适应不同专业及厂家的设备。

摘要:机房的空间规划应根据业务规划, 在平面、立面及区域沟通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良好的机房空间规划不仅可以使机房整洁美观, 并提高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空间规划,平面规划

参考文献

[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机房规划 篇2

1 物理环境设计

本项目主要由一栋6 层办公楼及另外一栋3 层小楼组成,出于防雷防潮考虑,我们将网络中心机房设计在办公楼的三层。机房占地约80m2,层高3m,铺设150mm 高度全钢防静电地板,从源头上杜绝静电。地板下的空间可以敷设线槽用以走线。四面墙体使用吸音防火材料,并粉刷防尘漆,从而达到消噪防尘目的。中心机房主要分“主要设备区、工作区和配电区”3 个部分,区与区之间使用钢化玻璃墙分割开,既能防止强电弱电之间相互干扰,又能保证充足的光线照明。

2 电气环境设计

作为7* 24h 全天候工作的中心机房,一旦断电会产生诸如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影响院里正常的生产工作。因此,供电系统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应该考虑采用双路供电设计的供电系统。平时使用三相市电供电,停电时则迅速切换为UPS 供电。UPS 设备则采用山特在线式UPS 加上松下电池柜,装机容量为50kW,保证至少4h 的延时供电,在满足机房需求的同时也为将来的设备扩展留有余量。如果场地和经费方面比较紧张的话,建议中心机房使用普遍的联合接地方案,将“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统一接入一个共同的接地系统。另外,在配电箱里为每一路供电电路加装防雷模块,以防止因雷击造成设备损坏。此外,为了防止UPS 设备出现意外的损坏,则可利用UPS 设备上自带的RS232 接口,扩展一张SNMP卡,使用SNMP 协议通过局域网将监控数据实时地传送到管理服务器上。监控主机可以通过TCP /IP 网络监控UPS 的所有工作状态,且当任何一台UPS 有故障时,都会通过管理软件、E — mail 等组合形式发出告警,提醒维护人员迅速及时地解决故障。此方案具有先进的管理性及智能化,可彻底解决电池无法充电,旁路运行状态等不易发现的问题。

3 空调新风设计

为了保证中心机房的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维持机房里恒湿恒温的状态,并控制机房里的空气含尘量。经过多轮筛选,最终采用了湿腾HST — 15 精密空调来解决这个问题。该空调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减湿、空气净化的能力,完全满足机房的需要。

此外,机房中的机柜摆放也有讲究,最佳的方式则是将机柜以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进行摆放,使冷气通道和热气通道分隔开,提高空调制冷率,以达到最佳的节能环保效果。

为了给机房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使用精密空调精确保证温湿度的同时,还辅以新风换气系统,主要设备是使用松下FV — 02NJP1C 的新风换气机。该机器既可以在空调运行时自动关闭风阀以保证冷气不被流失,也可以在空调停用的情况下运行节能模式,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避免灰尘进入,保证机房里能有更好的洁净度。

4 网络拓扑和综合布线

网络拓扑和综合布线是中心机房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可以将所有的网络设备集中到中心机房的网络柜中,并加装配线架,网络线缆上以数字套环清楚标识,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问题线缆。除中心机房所在楼层外,在其它楼层设置水平布线间,使用6 类双绞线作为主干连接到中心机房。水平布线间到客户端之间则采用超5类双绞线,从而实现主干千兆终端百兆的拓扑结构。考虑到以后规模扩大及无线接入等因素,本项目扩充了各楼层的信息点,使之总数达到500 个左右。在逻辑网络设计上,则采用双核心三层网络结构,使用两台H3C S8505 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层,交换机之间运行VRRP 冗余协议,通过配置相关参数,实现了设备冗余。下联两台H3C S6506 交换机作为汇聚层,开启STP 剪切并实现流量控制。原有的H3CS1526 交换机则降为接入层,在其上面开启VLAN 功能,将所有的用户按部门划分到不同的VLAN 中,以减少网络广播域的范围。出口网络则采用Cisco 3600路由器,连接电信提供的.100Mbps 光纤,实现高速访问互联网。另外,基于安全及成本上的综合考虑,在Cisco3600 路由器和电信100Mbps 光纤之间增设一台国产的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AF — 1120。该防火墙不仅具有强大的防火墙功能,还辅有上网行为管理和日志安全审计功能,通过合理地设置上网及应用策略,便可以控制用户的上网行为,过滤诸如炒股、网络游戏、P2P 下载等不合理的应用,也可以通过其附带的网络日志对局域网进行安全审计,快速地找出网络漏洞或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加以修补,进一步保证网络安全。

5 WIFI 网络安全验证机制

由于近年来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发展,致使用户对WIFI 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顺应这股时代潮流,借此次信息化改造机会,本项目在现有的网络拓扑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网络,用以实现WIFI 信号的接入。

该无线网络主要采用当下流行的WLAN 技术和PoE 供电技术,加上无线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Controller + 瘦AP 的方式来实现全院范围内的WIFI信号全覆盖。在产品的选型上,从局域网络设备的兼容性、安全性及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采用了国产的H3C AM8000 设备作为无线控制器,配合H3C WA4320 — CAN 的无线AP 加上PoE交换机MS3226 组成无线网络的方案。所有的无线AP 均由无线控制器AM8000 来统一配置,统一管理,极大地减轻了配置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则可考虑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 1) 关闭SSID 广播,只有知道真正SSID 的用户才能接入; ( 2) 其次,为了方便管理用户,将其分成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两种类型。其中属于院正式员工的移动设备全部进行IP 地址与MAC 地址的绑定,非绑定设备或IP 地址与MAC 地址不匹配的设备均无法登陆WLAN。外来用户则使用Radius 服务来验证身份。当外来用户登录时,必须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通过WLAN 路由转发EAP over Radius 协议,交由Radius 认证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才能接入无线网络。同时开始计时,超出租约时间则自动注销用户。如用户还需使用WLAN,需再一次进行身份验证。这样既能较好地防止非授权用户的蹭网行为,又能提高无线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了无线网络的安全。

6 虚拟化系统

从 年谷歌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以来,因其具有资源池化、硬件虚拟化、高效智能、面向服务、按需供给、绿色节能等优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虚拟化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但前期的成本投入相当巨大。由于资金所限,本项目则采用了分期建设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本次规划设计只进行其中的服务器虚拟化建设。

所谓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就是利用MicrosoftHyper — V 或VMware 虚拟化技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虚拟服务器,将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与底层硬件分离开来。虚拟的应用程序可以看到专有资源,服务器则作为资源池进行管理,以达到硬件整合、统一控制、经济高效、绿色节能的目的。

根据本院现有的服务器数量和运行的服务类型,综合考虑将来会增加服务的可能性后,最佳的方案是使用VMware 公司的vSphere 虚拟化平台来实现服务器虚拟化。vSphere 属于Full — Virualization,即全虚拟化,无须人为地往guest OS 中植入hypercall,因此,虚拟机可直接加载未经修改的guest OS,而且guest OS也根本无法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跑在虚拟机平台上,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软件不兼容性的出现。

根据原服务器持续负载的情况,本方案将现有的16 台运行Intel 架构的服务器合理地虚拟到两台IBMX3850 物理服务器上。在vComputer 层次,既可以实现计算资源分配粒度的颗粒化( 如内存分配精确到M,CPU 分配精确到MHz 等) ,也可以使用DRS 进行分布式资源调度,根据负载情况调度,实现每一份的计算资源最大利用率。

在vStorage 层次,使用Storage vMotion 技术可以实现无停机的存储迁移,而Thin Provisioning则可以将虚拟机可看到的磁盘空间压缩,使之仅占用实际使用的大小,提高存储的使用效率。如虚拟化前16 台服务器平均每台使用500G 的硬盘空间,这些空间相对独立,无法进行统一动态调度,则共使用空间为16 × 500G = 8T。虚拟化到两台物理服务器后,每台服务器安装2T 硬盘空间,共使用的空间仅为4T,比虚拟化前减少了将近50%。另外,Data Recovery 技术则可针对每台虚拟机进行简单、高效的热备份和恢复,无需关机重启操作,在虚拟机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完成对每台虚拟机制作Snapshot。当故障发生时,能通过还原Snapshot 达到尽快恢复系统服务的目的。相比起通常使用的GHOST 软件,时间可节约60%左右。

此外,虚拟化技术还能大大减少机房的能源消耗,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中心机房。如虚拟化前每台服务器平均功耗为550W,工业用电0。 62 度/元,则16台服务器一月电费为0。 62 × 16 × 0。 55 × 24 × 30 =3 928。 32 元; 虚拟化后每台服务器功耗为850W,则每月电费为0。 62 × 2 × 0。 85 × 24 × 30 = 758。 88 元,仅为虚拟化前的19。 3%。

7 消防灭火系统

本项目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成份是无毒无腐蚀易挥发的七氟丙烷。七氟丙烷灭火剂,代号HFC — 227ea。其灭火原理是灭火剂__喷洒在火场周围时,因其化学作用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使氧化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从而达到灭火目的。它具有无色、无味、不导电、无污染的特点。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 ODP) 为零,其毒副作用比卤代烷灭火剂更小,是卤代烷灭火剂最佳替代物之一。同时七氟丙烷效能高,速度快,对设备无污损。通常的做法是在中心机房外增设气瓶间,在中心机房天花板上敷设灭火喷嘴。整个消防灭火系统由控制箱、烟感、温感、光感和喷嘴联动,一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即由控制箱控制喷嘴进行气体灭火,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抢救险情,将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

8 结语

虚拟化技术是打造现代化的网络中心机房的核心,以其高性能、高效率、易维护、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笔者在本项目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若有不足或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斧正。

( 1) 由于预算和时间的原因,本项目并没有使用门禁监控系统。如果工程预算充裕,建议在中心机房各重要位置增加24h 监控探头,并设置关键时间点录像。录像至少应保存半年以上,以备安全审计核查。辅以门禁刷卡系统,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所造成的人为因素的破坏,保证机房的安全。

( 2) 本项目中网络直连Internet 的出口处仅有一台深信服防火墙,存在故障单点。如果防火墙宕机,则会面临全院用户无法上网的局面。如果在项目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建议引入另一条出口线路,加装一台深信服防火墙,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负载均衡设备,通过源地点或目的地址的均衡策略,以达到消除故障单点,并使用户上网速度大大提高的目的。无线网络安全应该进一步加强。后期的升级改造中应考虑引入数据加密技术来进一步保证网络及数据安全。

机房规划 篇3

关键词:机房 设备 搬迁 规划

0 引言

晋煤集团通信分公司承担着矿区固话、宽带及工业信息化系统的综合业务,拥有众多的通信、计算机网络、矿井监测监控等核心及终端设备。我们的机房管理历经了由分散到集中的变更,目前已进入到规模化管理。作者参与了中心机房的多套机柜设备的整体搬迁工作。由于它们是我公司重要的业务支撑,它下连各矿的程控交换机与数百台终端,上连中心机房的中心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牵连到整个网络的传输,其间不仅有服务器及设备的拆、移、上线,而且要实施从平台向程控交换机系统连接的2M、光缆的连通工作。本人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给出IT设备搬迁时要注意的事宜。

1 新机房的准备工作

1.1 确保传输 当新机房的传输情况与原有的IT设备网络要求一致时,显见最理想。但当新的传输方式更利于系统时,应在这个环节上顺势考虑优化传输方式。我们的物理传输是2M、光纤并行,因此,前期进行了相应的传输调通。这个过程需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完成,其间的2M接头、光纤熔接直接关系到搬迁的工期。

1.2 设备布局 新机房的新机柜其尺寸难免与旧机柜不同,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

1.3 设置正确物理环境 新机房的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的控制以及电源的安全必须提供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安全保证,具体包括如下:温度控制:机房温度控制在15-23℃以内。如果可能,最好配备温度感应器进行监测。湿度控制:机房内湿度一般应当控制在45-55%之间。压力控制:一般好一点的服务器机箱,以1U机架式机箱为例,一部1U实际能够承受的压力大致是同规格重量(即1U)在5-7个左右;一些强度比较好的机架托盘,对于服务器的承压基本也在6-8部1U服务器之间。

2 搬迁规划与系统备份

机房的搬迁,一般都会涉及到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物理传输等大量的设备,而且还存在软件、IP的分配等问题。因此如果不提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匆匆上马势必造成工作的混乱。我们的目标是:掌握原有的网络情况,力求要做到每一条物理、逻辑的线缆、专线都心中有数,所有网络设备的配置,每个接口都要一清二楚,所有设备,线缆都要贴标签,所有接口的配置,说明都要有文字上的说明。在给设备做标签时,一般采用贴设备铭牌的方式,线缆采用专用的标识环。关于设备标签的规划,一般是各单位自己制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里我们可以考虑,按设备的类型、功能、区域等进行编号。每台机器搬之前都要贴好标签,特别是多端口的机器,每个接线端口都贴上标签,与接线的另一端相对应。在进行详细的规划时,我们需要提供如下的材料:新旧机房的网络拓扑图、所有设备连接图、线路分布图(细到每个设备的每条线路的连接)、所有设备IP地址列表等。

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如果新旧机房的网络配置有所改变,要提前作新网络的规划,并给出新旧网络的信息对应表。

2.2 网络配置需要考虑VPN、VLAN的划分,DHCP DNS的配置等。

2.3 根据网络拓扑,合理分配新IP对应相应的域名和服务器。

2.4 做好IP更换脚本。即执行该脚本,迁移前关机,再开机设备得到的就是新的IP。

这里所讲的备份,包括所有关键数据,如程序、数据库、各服务器的配置参数等。系统迁移前,一定要做好各个系统的备份(磁带机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尤其是数据库的备份,它往往有尤为重要的价值,因此必须考虑它的数据导出。

3 设备拆除、打包和运输

在对设备进行统一的标记后,进行设备的拆除、电缆的拆除。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所有的工作都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各部件的拆卸步骤;严格按照各类设备的规范来拆除。设备拆除后,装入专门的搬迁保护装置,如:电缆放入线槽进行保护。打包要有条理,严禁设备杂乱打包。由于我们搬运的设备都是集成度和精密度非常高的设备,因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设备的碰撞。

4 设备重新安装

4.1 物理安装 这里需要注意:区域规划。在设备安装时,最好按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区域的规划,并为以后的扩展保留空间和相关接口。对机柜进行有效的固定。机柜不能是直接摆放在静电地板上,而要进行有效的固定,这样安装才可靠。

4.2 设备加电系统核查 当所有设备物理连接完成后,验证连接正确无误后,方可为设备加电,测试电源电压,进行加电后系统的硬软件检查。

5 测试与验收

设备重新安装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查看数据是否损坏,并进行相关的软件设置。要进行的工作大致包括如下的几项:

5.1 服务器状态的恢复:查看是否出现了数据的丢失或损坏。这里由于我们之前对系统数据作了备份,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数据的损坏,我们应该把搬迁前的数据重新恢复过来。

5.2 进行相应的IP地址与DNS的调整。

5.3 进行相关软件的调整。

5.4 进行全网设备连通型的测试。

5.5 进行应用测试,确保全系统各模块功能的正常运行。

5.6 确保查全网,看设备运行的速度和质量等指标是否达到标准。

5.7 验收并进行相关的日志纪录。

6 结束语

计算机机房规划设计分析 篇4

业主因业务发展的需要, 计划建设计算机机房, 规划面积大约300m2, 工程主要包括主机房、操作间、消防气瓶室、UPS配电间、备品备件室等, 涉及装修工程、供配电工程、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空调系统、气体灭火等。

2 规划设计具体分析

2.1 机房选址分析

1) 机房选址要避开容易引起水渗漏的区域, 不能选择在用水设备的下层, 机房周围不能有水管, 以防水管破裂导致水淹机房。

2) 对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需要考虑货用电梯的承载能力及内部空间;一般需要有承载达到2t以上, 内部空间深度达到2m, 高度达到2.2m以上的货用电梯。

3) 考虑机房空间最大利用率, 机房选址应该选择主体结构为大跨度、大开间的柱网建筑物。

4) 应考虑机柜高度 (一般为2.0 ~ 2.2m) 和通风要求 (气流组织所需机柜顶面至吊顶的距离一般为0.6 ~ 0.8m) , 机房净高一般要求为2.6 ~ 3.0m ;因此, 即梁底距地应考虑活动地板距地高度 (一般为0.4 ~ 0.6m) 、机房净高、顶部气体灭火与送排风管线高度及管线交叠的高度, 梁底距地不宜小于3.3m。

5) 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与室外机在高差和距离上均有使用要求, 因此, 在确定主机房位置时, 需要考虑机房专用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室内外机垂直位差≤ 22m, 管道水平距离≤ 40m ;冷媒管距离越短制冷效果越好。

6) 机房区承重应满足规范要求, 主机房活荷载为8 ~ 10k N/m2, UPS活荷载为8 ~ 10k N/m2, 电池室电池室活荷载16k N/m2。

7) 综合以上选址分析, 机房宜设置在大楼的第二层、第三层或裙楼的中间层。将机房设置在一楼和地下室, 虽然从结构荷载、雷电感应、设备搬运等方面考虑有好处, 但存在水浸、多尘、虫鼠害的危害, 还有安保方面的担忧。如果大楼是高层建筑, 且楼下无法安装空调室外机, 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在大楼低层建设机房, 则宜选择在最高层以下的几个楼层, 最好不要选择顶层。因为顶层保温比较困难, 还容易发生漏水事故。

2.2 机房装修分析

2.2.1 吊顶工程

机房吊顶可采用600mm×600mm或1200mm×300mm的铝合金微孔天花板作为吊顶材料。铝合金天花具有质轻、防火、吸音、不起尘、不吸尘、防潮等性能。同时采用600mm×600mm或1200mm×300mm格栅灯盘配套为机房提供照明。在安装吊顶前, 需对原有楼板进行洁净处理。对于楼层高度不高的机房, 可采用无吊顶设计。

2.2.2 地面工程

所有区域 (除消防气瓶室铺设耐磨砖外) 全部安装抗静电活动地板。为了方便走线和空调下送风, 地板安装高度应为400 ~ 600mm。根据机房空间及设备情况, 配置相应数量的活动地板通风板, 调节精密空调送风量。在静电地板下铺设保温棉来提高楼面的隔热功能并防止机房下方楼板出现凝露。

2.2.3 墙面及隔断墙装修工程

机房核心区域内墙面安装彩钢板饰面墙, 彩钢板安装前采用轻钢龙骨做底座支架并刷防锈漆, 骨架间填充防火保温棉处理。

机房区域内不同防火分区之间隔墙采用防火玻璃隔墙, 玻璃隔墙高度不低于2.5m (梁位置) , 玻璃隔墙顶上采用金属壁板封堵处理;防火防区位置隔墙吊顶内, 要求采用硅酸钙板双面密封处理, 地板下采用砌砖密封处理。

2.2.4 门窗工程

机房与外界连接的门, 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用于搬运设备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双开门, 便于大型设备的搬运。机房内部不同防火防区玻璃隔墙, 采用不锈钢密封框防火玻璃门。

主机房和UPS配电间内不留窗户。对原有的外窗户, 先用不透明玻璃纸将窗户贴封, 并对窗户进行有效的防水封闭处理, 然后再砌轻质砖墙, 以避免由于阳光直射而造成机房内的温度升高及局部温差, 从而使机房的热负荷增加。

2.2.5 机房区域防鼠、防虫措施

为了防止虫、鼠对机房系统造成危害, 对各系统强、弱电进入机房区的管线洞口、墙面缝隙进行全面的封堵。

2.3 机房配电系统分析

本工程电源按380V/220V 50Hz的低压配电系统, 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单相三线制实施。

为保证机房供电安全, 结合大楼供电的实际情况, 由大楼总配电室提供独立的电源供电, 并采用长延时UPS作为计算机专用电源。正常情况下, 由大楼提供的电源经UPS稳频稳压、滤波后为计算机设备供电, 同时为UPS的后备电池充电;一旦市电停电后, UPS的后备电池立即放电, 经UPS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供电, 保证设备供电的连续性。这样既能保证计算机设备供电的供电质量, 又能保证无瞬间断电, 确保计算机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及计算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整个机房配电系统以放射式 (如重要设备) 和树干式 (如次要设备) 相结合。所有服务器机柜配电由两个单独空开控制的线路进行供电, 并且每个空开只控制一个机柜。

UPS系统的基本容量可按下式计算:E ≥ 1.2P

式中:E——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 ( 不包含冗余不间断电源设备) ;

P——电子信息设备的计算负荷[k W/ (k V·A) ]。

根据机房核心区域规划60 个机柜, 每个机柜平均供电能力3k W, 核心区域功率为60×3k W = 180k W。机房内其他设备 (消防、监控、应急照明) 耗电大约在10k W左右。

E = 1.2×190k W = 228k W。

因此, UPS电源采用2 台总功率250k VA的UPS机组, 采用1+1 模式运行, 同时UPS机组支持在线并机、替换等需求。后备电池时间大于1 小时。

2.4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分析

防雷均压铜带采用30mm×3mm紫铜排, 沿机房区域四周安装, 并通过ZR-BVR70mm2铜芯线与竖井内的接地母排连接。采用4mm×25mm的铜带, 在机房活动地板下交叉排成方格, 其交叉点与活动地板支撑的位置交错排列。交点处压接在一起。为了使直流网格地和大地绝缘, 在铜带下垫约3mm厚的绝缘物体。

2.5 机房空调系统分析

采用精密空调的计算机机房区域面积约为200m2, 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

计算机房冷负荷Qt=Q1+Q2

式中:Qt总制冷量 (k W) ;

Q1室内设备负荷=UPS功耗 ×0.8;

Q2环境冷负荷= (0.12~0.2k W/m2) ×机房面积;

Q1室内设备负荷=250k W×0.8=200k W;

Q2环境冷负荷=0.2k W/m2×20m2=40k W;

Qt=Q1+Q2=200k W+40k W=240k W;

因此, 机房核心区域采用4台制冷量为80k W的精密空调, 采用3+1 工作方式, 其中3 台为工作机, 1 台为轮换机。

主机房外的其他区域, 利用大楼原有的中央空调系统。

2.6 机房消防系统分析

由于机房净高影响, 气体消防系统采用无网式气体灭火系统, 设计选用七氟丙烷 (HFC-227ea) 洁净气体。规划2 个消防保护防区, 在各防区内配置多个消防防毒面具。气体灭火控制主机安装在值班室内, 同时由消防报警主机引1 路至大楼消控室内, 各防区门口安装气体释放指示灯及声光报警器。

由于地板下空间大于400mm, 气瓶组需考虑地板下喷头及探测器。

3 结束语

浅谈计算机机房建设与规划 篇5

关键词:机房,网络,防火墙

随着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的需求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 各报社也都相继有了自己的一报一网。集团计算机中心机房应兼备通信网络系统、防火墙系统、无纸化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编系统、设备安全监控系统,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采编用户提供的高效、舒适、安全的网络环境。在实现这个综合目的过程中, 中央机房的建设中的网络安全是关键一环。

1 网络规划及安全解决方案

1.1 网络规划

坚持以集团的需求为计算机机房系统方案设计的根本和前提, 同时, 也要注重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的原则, 注意用专业化的技术思想来进行集团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确保其实用性、先进性和便于扩展性。网络结构采用分层式设计, 共分三层:核心层, 工作组层, 桌面接入层。分层设计可以使整个网络自上而下具有很大的弹性, 便于策略的维护和实施。针对集团各报的分散办公的特点, 核心交换机上对应各报划分相应VLAN, 通过电信虚拟光纤联连, 这样即能相互独立又能通过各报网络的连接访问共享资源, 不但实现四报一网INTELNET上网共享, 而且能更好地进行集团之间信息互相交换。

1.2 安全解决方案

(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保障手段, 是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 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控制入、出一个网络的权限, 并迫使所有的连接都经过这样的检查, 防止一个需要保护的网络遭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一个支持各级别用户或用户群的安全网络, 防火墙能保证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同时, 还实现与Internet或国内其它网络的安全互连。本方案能保证网络安全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比如:可以满足个人的通话保密性, 也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 数据库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 系统不被病毒侵犯, 同时也可以防止诸如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等。

(2) VPN、网络加密技术 (Ipsec) 技术。

VPN的安全保证主要是通过防火墙技术、路由器配以隧道技术、加密协议和安全密钥来实现, 可以保证集团员工在集团之外能安全地访问集团内部网络。IP层是TCP/IP网络中最关键的一层, IP作为网络层协议, 其安全机制可对其上层的各种应用服务提供透明的覆盖式安全保护。因此, IP安全是整个TCP/IP安全的基础, 是网络安全的核心。IPSec提供的安全功能或服务主要包括: (1) 访问控制; (2) 无连接完整性; (3) 数据起源认证; (4) 抗重放攻击; (5) 机密性; (6) 有限的数据保密性。

1.3 网络硬件设备选择

设备选型兼顾原则, 满足集团中心机房的要求;满足集团各报网络建设及互联网的要求;所选设备在国际上保持技术先进性;供应商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2 机房硬件设施的设计

2.1 机房供电系统建设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有效工作有赖于正常供电, 尤其是机房不应停电, 所以机房的电源系统很重要。对于智能大厦的一般配电系统, 允许正常停电或事故停电, 但对中央机房而言是不允许的。一般的解决办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在前端交流电源引入两路市电, 有条件时可加设发电机, 成为多路供电, 提高供电可靠性;二是在机房里设不间断电源UPS, 采用后备式方案, 就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平时供电依靠市电, 只在市电停电时才立即转而由UPS供电, 即可保证供电。前者是传统的提高供电可靠性方式后者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方式。

2.2 机房空调系统

由于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全年长时间连续运行, 这就对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常对机房空调系统设置两套设备, 以便于互为备用。空调设备的容量应根据主机房内冬夏季负荷的特点进行最优化组合, 既要能满足备用要求, 又要能减少一次投资。此外, 空调系统除了满足主机房内冷负荷和新风负荷外, 还要留有15%~20%的预留冷量, 以防电子计算机系统部分设备的扩充或换型。空调系统常用活动地板上面嵌套装设的风口作为地板下的送风气流进入主机房的送风口。一般采用30%~40%的主机房空调送风量来计算主机房空调送风口的面积;而冷却机柜所需送风口面积, 必须按大于或等于冷却机柜实际所需风量来计算, 以防进入机柜的冷却风量不足。

2.3 机房防静电、防雷、接地

(1) 防静电。

防静电主要指及时消除机房内部各处产生的静电荷。摩擦生电是自然现象, 静电的聚集会引发意外事故, 危害电子设备及人身安全。因此, 机房均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通过接地泄放静电荷。地板一般距地0.3m。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机房工程应由具有机房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来承担。

(2) 防雷、接地。

机房内大量的电子设备工作电压较低, 精密设备较多, 对雷击的耐受能力较差, 一旦遭受, 往往损失巨大。因此防雷等级较高, 对防范各种雷击的措施要求较高。在楼顶设置避雷针、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在大楼内将通体结构主筋互连, 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均压环以防侧击雷, 在大楼基础利用基桩导体互连, 形成良好的接地及大厦内的地电位分布。接地系统包括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接地、PE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等系统, 后三者可互连。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即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均直接与接地网直接连接, 总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即所谓零接地电阻。

2.4 消防安全设计

消防设计包括烟感报警、气体灭火两部分。烟感报警以吸顶式和缆式烟感器为主要形式。吸顶式烟感器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大于5.8m, 距墙、风口、大梁不小于0.5m。缆式烟感器可沿墙敷设。必须通过机房的风管在过墙处应设置防火阀 (环境温度达到70℃时自动关闭) 。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类似于普通办公室里的喷淋系统, 其设计要点有系统类型结构的选择、灭火剂浓度的确定、气体喷射时间、灭火剂用量及浸渍时间等。气体灭火系统的种类主要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卤代烷灭火系统。此外, 在室内附设交、直流双电源应急灯、火灾事故广播、119消防电话、火灾报警按钮等设施 (消防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必须设直流电池组后备电源。

除以上措施之外, 机房的安全防范设施还应有门禁、防盗、CCTV监控、火灾报警等。

3 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智能大厦不断涌现, 网络需求和功能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的计算机网络中央机房建设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而机房建设中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祁明.网络安全与保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数据中心机房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数字化医院网络机房设计与规划 篇6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在医院管理中的广泛应用,HIS (医院信息系统)、PAC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等现代化医院管理应用系统的普及[1,2],对计算机网络的稳定、高效、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结构完善、灵活性强、兼容性好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机房则成为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3,4]。

本文结合某医院的网络机房建设的设计及施工方法,针对医院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机房工.程装修、供配电、防雷接地、图像监控、消防、空调等方面相关的设计、施工要素进行详细介绍。各系统之间关系框图,见图1。

1 机房建设总则

1.1 设计思想

计算机机房是各类信息的中枢,机房建设工程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设备能够达到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工作环境[5]。为使机房工程的设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①机房的装修效果:要达到舒适宜人,简洁明亮;②设计方案的完善性:机房工程一旦竣工,不宜再进行阶段性翻新、改造;③机房设备和供配电器件的可靠性:全部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进口产品或国内优质标准的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④工程的扩展性:机房设计应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超前意识,应考虑到今后设备所需的空间布局、空调及电力容量,能够满足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⑤机房设计以安全可靠为准:有完善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可靠的配电方案、功能齐全的设备环境、有效的防雷、防过压及接地保护措施;⑥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工作人员的身心保护。在机房设计中,特别注重人、机工作场地的绝对分离,专门划分出大型、高尖端、现代化设备的工作场地,以满足这些设备所需的特殊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注:UPS:不间断电源;KVM:键盘-显示器-鼠标

1.2 设计目标

该设计要实现的总体目标[6]:①先进性:使机房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确保机房系统长期高效运行;②可靠性:在意外情况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保证各环节都安全可靠;③标准性: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④实用性:充分考虑机房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使其性价比达到最优;⑤扩充性: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系统可进一步开发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2 机房工程装修系统

2.1 地面部分

地面铺设抗静电活动钢质地板,规格600 mm×600mm×35 mm,铺设高度约抬高20 cm安装(在操作间及设备间设置),地板下刷防尘漆,活动抗静电钢质地板强度高、受温湿度影响小、不易变形、表面坚固耐磨,性能和安全性检测符合EEC106指导性标准[7],防火性能按最高的防火标准设计和测试,当发生静电时,快速释放静电。活动地板铺设时要支撑牢靠、接缝严密、间缝顺直、整体平整度好。

2.2 吊顶部分

天花全部采用600 mm×600 mm微孔铝板吊顶,天花轻钢龙骨主吊筋间距<900 mm×900 mm,主龙骨间距为900 mm,次龙骨间距<400 mm×1200 mm。

微孔铝合金及其构件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性能。

2.3 墙面部分

保证室内使用条件,创造一个舒适、美观而整洁的环境,机房内墙面漆采用高级乳胶漆,踢脚线采用亚光不锈钢。

3 机房供配电系统

根据大楼供电的实际情况,为尽量减小非计算机负荷对计算机负荷的影响,保证计算机负荷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本次设计采取由甲方从大楼总配电室提供两路独立的常规电源,进入配电柜后,一路经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后,供机房内所有计算机设备用,一路直接给非计算机负荷供电[8]。一旦市电停电后,不间断电源的后备电池立即放电,经不间断电源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供电,这样既能保证计算机设备的供电质量,又能保证无间断、一定时间延时供电。

采用三相五线制380 V/220 V供电形式。零、地分开,充分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次设计选用的配电柜,分别给计算机负荷和非计算机负荷供电,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负荷分开,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及检修维护,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为操作失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配电柜的柜面设有运行状态指示灯、数字电流表、数字电压表,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操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配电柜内设有速断、过流等保护,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配电柜内均预留相应的备用开关,主进线电缆、开关、接触器等均留有一定的富余容量,以备以后增容和增加用电设备时使用。配电柜内均设有独立的市电零、地母排,还设有独立的计算机专用零、地母排,均有明显的标记,便于施工中接线和检查。配电柜还可设有紧急联锁接线端口,与消防紧急断电按钮相连,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切断电源,阻止火灾蔓延,减少事故损失。

机房内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如重要设备)和树干式(如次要设备)相结合,既可满足机房对供电的要求又可节省投资。计算机设备采用均匀分布在活动地板上的弹起式插座供电,随用随插,方便灵活;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如小型机等,采用在配电柜内直接压线的方式,更安全可靠。计算机设备经过机柜的万用插座与弹起式插座就近联接,尽量减少地板面上走线,既保持了机房内的整洁又保证了计算机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机房内所有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线均采用优质专用屏蔽铜芯电缆,防止外界的电磁干扰,保证计算机设备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空调、新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优质铜芯电缆直接供电;其他如照明、墙面插座、地面弹起式插座等均采用BVR导线穿镀锌电线管的方式。

配电线路结构框图,见图2。

4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4.1 电源防雷部分安装

由于该机房处于室内,直击雷防护已在本大楼顶的避雷针(带)保护之内,故不再考虑防直击雷。

本方案的内部防雷方案分为3部分,即电源防雷、信号防雷、等电位接地(原机房已铺设等电位网格,故而网格的铺设不在本次工程内)。

4.2 等电位接地

本方案等电位接地分为安装机房等电位接地铜排和接地网连接2部分:①等电位接地铜排安装:分别在机房地板下(或沿墙)装设40×4铜排,一般沿房间四周敷设;②防雷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本设计方案使用金盾牌等电位连接器JD-K10连接于计算机逻辑地线及防雷地线之间,雷击时系统中各独立和绝缘的部分实现等电位连接,共2处。

4.3 机房接地系统及地网系统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要求确定,共用地一般要求地网的接地电阻值<1Ω[8]。本方案设计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接至大楼原有的接地网。

4.4 机房静电防护系统(静电散流网)

机房区设置一套抗高频干扰接地装置,机房区地面采用1.0 mm×20 mm铜带在活动地板下交叉排成60 mm×60 mm方格,对需要进行连接的所有机件及金属体,用主引接地线为BVR62连接至静电散流网,然后用35 mm2的多股接地线接人大楼的共用接地系统,对静电进行有效的泄放。

5 图像监控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由数字式硬盘录像机、摄像机(固定式枪机、带云台枪机、高速球机等)等组成[9]。

数字式硬盘录像机支持4、8、16路音视频信号输入,其输出一方面可通过模拟方式以VGA信号接入ECC的AV设备,另一方面可通过TCP/IP方式接入局域网。

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实现对所有数字式硬盘录像机的集中管理,包括监控界面的切换、录像方式的设置、录像数据的存储和备份等。

6 机房工程消防系统

火灾报警采用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探测器安装在吊顶上和活动地板下,两者联合使用提高报警的可靠性,火灾自动探测器能发出警报信号,控制器能显示报警的探测器所在位置。由于机房是长期保持恒温恒湿的空调机房,因此很少使用温感探测器。在烟感探测器中尤以离子烟感探测器用得最多。灭火系统采用固定管道式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10]。

无管网(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轻便可移动式自动探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现代化消防设备,其灭火效能高、速度快、毒性低、对设备无污损,其控制部分可与消防控制中心相衔接。

7 空调系统

7.1 负荷计算

一般来讲,机房内空调系统的的负荷主要包括:①设备的冷负荷;②照明的冷负荷;③外窗的辐射热和窗体传热的冷负荷;④外墙和屋顶的传热冷负荷;⑤人体的冷负荷及湿负荷。

7.2 建议方案

主机房安装1台机房专用空调,单机制冷量:22.2 kW。

7.3 计算方法

1 m2机房所需专用空调制冷量为250 kcal/h,64m2×250=16000 kcal/h,考虑以后的扩容,预留20%的余量,即机房空调制冷量为:16000×(1+20%)=19200 kcal/h。此方案备份性较高,可满足将来机房的最大化扩容需求。

7.4 机房空调送风方式

本方案建议采用地板下送风的方式。

8 结束语

结合某医院网络机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使用需求,本着先进与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医院未来的发展空间,利用较先进的成熟技术,使机房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力求功能齐全、技术规范、安全可靠、方便日后维护和管理,同时也考虑到日后发展扩充,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卢爱国,张金葆,刘宇静,等.谈医学影像设备机房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2):88-89,92.

[2]曹涛,张蕾.数字化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7):68-72.

[3]曲保丽,汪火明.数字环境下医院信息中心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21-24.

[4]陈文胜.信息环境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4,(16):128-129.

[5]韩虎.浅析医院计算机机房常见组建方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91-92.

[6]邓卓成.医院计算机中心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9,(9):48-52.

[7]江侃.医院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安全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4,(4):245.

[8]王亮.医院机房建设中接地系统的安全设计与安装[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258,260.

[9]陆英杰.医院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安全建设探究[J].才智,2013,(11):329.

机房规划 篇7

城域传送网是实现运营商城域各类型网络和业务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其网络架构是否稳定、合理直接影响网络的安全、业务的承载。作为网络架构战略性基础资源的汇聚机房便成为运营商城域资源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各运营商均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有重点有节奏地开展资源储备建设,保证网络的长期稳定发展。

城域汇聚机房的选取方法很多,本文从传送网网络架构规划的角度,系统探讨了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汇聚机房选取方法,从城市规划、地理、业务分布等角度入手,对汇聚机房的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节点规划确定后,如何衡量汇聚机房规划的合理性,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通过少量简单的能力衡量指标,明确汇聚机房规划是否能够满足网络长期覆盖、汇聚业务的能力,以提升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和建设效率。

2汇聚机房规划及选取方法

对汇聚机房进行规划,首先应明确汇聚节点的作用: 汇聚节点在网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接入节点(包括:基站接入节点和各类业务接入点)与上层网络节点(城域核心节点)的沟通,通过物理及逻辑网络将业务汇聚、 疏导到相应的业务收容节点。

由于机房条件和地理因素的限制,单个节点只能收容一定区域内接入节点的业务。因此,应从城域整体出发, 以分区域汇聚的思路,结合业务区域的划分,对汇聚机房进行统一规划,分工协调,方能保证汇聚层网络整体的合理、有效。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城域进行统一规划,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再结合行政区划及物理障碍,对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归并,划分骨干汇聚区;在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范围内,依据一定条件规划普通汇聚点位置;最后在各骨干汇聚区内,从地理位置和局房条件较好的普通汇聚机房中选取骨干汇聚机房。如图1。

2.1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无线基站、集客专线、家庭宽带等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区域、自然区划、 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区域,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

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的目的是便于区域内组网和业务汇聚,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就是一个独立的汇聚单元。 因此要求区域内部便于网络组织,区域间界限尽量分明。 主要根据区域的面积、自然障碍、道路及潜在业务特点进行划分。此外,还需结合区域内现有接入点数、管线资源条件等因素,将部分接入节点数量过少,且设备组网以及光缆规划中衔接较为紧密的区域进行合并,从而得到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划分结果。

2.2划分骨干汇聚区

如果城域范围较大,网络规模大,核心节点分布较为集中(很多汇聚机房离核心节点很远,导致汇聚层光缆路由太长,核心节点进局光缆数较多,形成网络瓶颈),一级汇聚无法满足网络收容的需求,需将城域划分为若干个骨干汇聚区(每区域相当于一个县域,独立汇聚业务)。 按行政区界、河流、铁路等自然界限以及综合业务接入区界限,综合考虑划分。这样划分的好处是:通过大的骨干汇聚区的划分,可以很快的梳理出城域范围,分清层次, 为网络的有序组织奠定基础。

2.3在综合业务接入区内选取汇聚机房

首先需确定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汇聚机房的数量:将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分类(如,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 乡镇等),根据当前区域内节点数量确定汇聚机房数量, 主要参考现有各类型接入节点数量和区域面积等。每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汇聚机房数量宜为1~2个,应根据运营商的城域网络组织原则进行确定。

节点数量确定后,可以在区域内圈定汇聚机房的位置,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首先排查已有节点。这些节点在机房剩余面积、 电源条件、产权等方面满足综合条件都可作为统一规划中的汇聚机房使用。

(2)已有节点无法满足需求时,再确定新建汇聚机房的位置:新建汇聚机房应便于区域内的覆盖,节点间距离不宜过近;尽量远离区域边界,起到良好覆盖区域内业务的作用;还要保证光缆及管道路由丰富,汇聚机房的管道路由方向应不少于2个。

2.4在骨干汇聚区内选取骨干汇聚机房

在区域内所有汇聚机房的范围内进行选取。尽量选择居于中心位置、各方面条件较其他节点优越、装机空间较大的机房作为核心汇聚机房,核心汇聚机房的位置应便于汇聚层网络的组织。

通过以上较为系统的规划方式,可以从整个城域网层面构建统一的汇聚机房架构,从而支撑城域网整体汇聚接入层网络的建设。由于已综合考虑城域布局及业务的长期发展,因此能够满足较为长期的网络需求。

3衡量汇聚机房汇聚业务能力的指标分析

如何衡量汇聚机房规划是否合理,可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但绝大多数分析指标,要么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收集的原始数据难以准确收集;要么指向性不够明确,无法直观反映出汇聚机房的真正作用。

因此,我们从汇聚机房汇聚、收容业务的实际作用入手,力图通过收集少量的数据,达到衡量网络规划合理性和机房汇聚业务能力的目的。

汇聚机房的覆盖能力决定了网络整体的承载能力。由于城区和乡镇业务特点的不同,因此分开进行讨论。

3.1城区汇聚机房能力衡量指标

对于城区,业务较为发达,IP化趋势也较为明显, 因此从较为基础的覆盖面积角度去进行衡量是比较适宜的。另一方面,覆盖接入节点的数量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汇聚层网络控制接入层的能力。具体两个指标计算如下:

其中:

Mc= 城区汇聚机房平均覆盖面积单位:km2

m= 各综合业务接入区面积,求和即为“城市建成区面积”单位:km2

nc= 相对应的覆盖城区的汇聚机房数单位:个

其中:

Πc= 城区汇聚机房平均覆盖物理节点数单位:个

π= 各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物理接入点数,求和即为“城区物理接入点总数”单位:个

nc= 相对应的覆盖城区的汇聚机房数单位:个

需注意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包含口径应一致,才能更为精准的反映出网络能力。

3.2乡镇汇聚机房能力衡量指标

乡镇人口分布不均,相应业务也存在分布不均,类型差别较大的特点。因此,乡镇汇聚机房的覆盖指标需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和网络建设原则确定。如果,乡镇汇聚机房主要为满足基站接入的覆盖,那么覆盖基站物理节点数就是关键。如果还要兼顾集客、宽带接入,相应的经济、人口分布因素就要考虑到,因此我们选择了覆盖乡镇数指标用于衡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

Πv= 乡镇汇聚机房平均覆盖物理节点数单位:个

π= 各乡镇物理接入点数,求和即为“乡镇物理接入点总数”单位:个

nv= 乡镇汇聚机房总数单位:个

其中:

γv= 乡镇汇聚机房平均覆盖乡镇数单位:个

Γ= 城市下辖乡镇总数单位:个

nv= 乡镇汇聚机房总数单位:个

可根据具体导向选择使用合适的关键指标。

4结束语

本文抛砖引玉,从城域网络规划整体入手,对汇聚机房的规划方法进行了一定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少量简单的能力衡量指标,明确汇聚机房规划是否能够满足网络长期覆盖、汇聚业务的能力。

浅谈计算机专业机房软环境的规划 篇8

操作系统的选择

由于专业机房不仅需安装各种专用软件, 而且有些专用软件的安装环境也有特殊要求, 并且还要做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实验, 因此, 操作系统的选择就成了一个关键。

选择个人版操作系统

例如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来安装普通的、通用的应用软件和一部分专用软件。再安装虚拟机软件, 例如Vmware, 启动Vmware, 创建新的虚拟机, Windows 2000Server、Unix、Linux等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在同一台宿主机上, 对安装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一些专用软件可以安装在相应的虚拟机的网络操作系统中。虽然这样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但由于使用虚拟机, 相当于同时运行两个操作系统, 运行速度慢, 对电脑的配置要求较高, 会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安装个人版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 使用双操作系统

例如同时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2000 Server。这样也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但是每台学生机上需在个人版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和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中分别设置IP地址和安装硬盘保护软件, 从而增加了管理工作量, 机房管理人员也非常辛苦。

直接使用网络操作系统

例如直接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 再把通用的应用软件与各种专用软件安装在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中。因为在专业机房中个人版操作系统用得很少, 并且普通公用机房都能满足需要, 个人版操作系统可以不装, 也可以把个人版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中以备应急使用。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安装SQL Server服务器非常困难, 在网络操作系统中需要做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等配置。当然启动Vmware, 创建Windows 2000 Server虚拟机, 可以在Windows 2000 Server虚拟机中安装SQL Server服务器, 进行以上服务器的配置, 但在虚拟机中运行比较慢。利用上述第三种方法以上困难即可迎刃而解。

硬盘保护、安全与实验矛盾的处理

硬盘保护的实现

可以使用硬盘保护卡来实现硬盘保护, 一些硬盘还原卡还可以把重要的数据盘设置为隐藏或只读保护。也可以使用冰点等多种硬盘保护软件来实现硬盘保护, 这样可以彻底解决计算机数据保护问题。

安全与实验矛盾的处理

为了安全和管理的方便, 往往需要对硬盘、USB端口加以保护, 但专业机房学生编写的程序一般需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完成, 这样就产生了安全与实验的矛盾。可以通过开放部分盘符或者使用FTP服务器, 也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上共享文件夹来保存数据, 但由于专业机房大都是多班级上课, 学生很可能会误删别人的有用数据。因此, 可以开放一台服务器, 使用网吧存储软件, 每个学生可以申请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用户名, 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安全与实验的矛盾。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如果不对硬盘、USB端口加以保护, 学生就会把游戏等拷贝到机器中, 甚至使机器染上病毒, 增加维护工作量。但对硬盘、USB端口全部加以保护又会使教学受到影响。在加以保护的情况下, 开放一台服务器, 使用网吧存储软件, 就可解决以上矛盾。

IP的设置、计算机名称的修改

在TCP/IP网络中, 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

手工配置

通过手工配置, 指定固定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使用这种方式配置IP地址等网络参数, 在网络规模较大或对网络中计算机进行调整时, 不但会给网络管理人员增添很大工作量, 而且在管理上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DHCP服务

通过DHCP服务为客房机动态指派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DHCP不但可以避免由于手动输入值的差错而引起的配置错误, 防止配置新的计算机时重用以前指派的IP地址而引起的地址冲突, 同时还可大大降低用于配置和重新配置网络上计算机的工作量和复杂性。

IP分配软件

在做样机时, 可以把一个IP分配软件进行适当的配置, 然后在网络克隆时把此软件复制到每一台客户机上。网络克隆完成后, 只需在客户机上运行此软件, 输入客户机的机器号, 就可自动地设置客户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计算机名称, 降低用于配置网络上计算机的工作量和复杂性。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手工配置IP会使装机周期非常长, 有时会影响教学。使用DHCP服务或使用IP分配软件就可大大缩短装机周期。

上网的处理

有时学生需要上网查询资料, 这样选择适当的上网控制方式就非常必要。机房上网属于局域网,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代理上网

可用ccproxy等上网代理软件来实现代理上网, 用这种方式要在做样机时, 右击IE[3]图标, 选“属性”, 再选“连接”选项卡, 再选“局域网设置”设置代理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在代理上网的服务器上要对ccproxy进行简单的设置。

共享上网

在服务器上需要双网卡, 使接外网的网卡共享也可实现局域网上网。

局域网上网

可使用路由器的na功能实现局域网上网, 但在局域网中一般用得较少。

电子教学系统的安装

可以在做样机时, 把电子教学系统的学生端安装在样机中, 网络克隆完成后, 只需在教师机上卸载电子教学系统的学生端, 安装电子教学系统的教师端, 电子教学系统就可安全工作。

网络克隆的实现

当安装好一台完整的样机后需要进行网络克隆。

使用硬盘保护卡来实现硬盘数据的克隆

既可以实现整个硬盘克隆, 也可以实现个别巡逻盘的克隆, 非常方便。启动样机的保护卡, 选择成发射端, 然后启动工作站的保护卡, 选择成接收端, 当工作站全部设置完成后, 选择样机的发送功能, 即可完成发送。

使用网络克隆软件来进行克隆

在没有硬盘保护卡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网络克隆软件来进行克隆。这种克隆方式的前提是每台工作站上必须先安装克隆软件, 安装好一台完整的样机, 再做一个磁盘镜像文件, 整盘克隆还需使用第二个硬盘来存储镜像文件。先把工作站上的克隆软件启动, 选择为“网络克隆”状态, 然后启动克隆软件服务器, 等待连接工作站, 再在工作站上分别输入不同的IP号, 使工作站与服务器连接, 等所有工作站连接上服务器后, 在服务器端点击“发送”, 把这个镜像文件发送到每台工作站。但这种克隆方式中间若出现故障, 就不能再二次克隆了, 必须把工作站的IP修改成不同IP, 再进行二次克隆, 或用单机进行硬盘对克。

使用Ghost软件实现硬盘对克

当网络不通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Ghost软件实现硬盘对克, 但这需要拆卸机箱, 工作量较大。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在一次装机过程中, 如果在样机中先装了硬盘保护软件, 等克隆完成后, 工作站上的IP无法修改, 工作站上的硬盘保护软件也无法卸载, 电子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只得进行硬盘对克。所以在装样机时, 可把硬盘保护软件放到硬盘上, 但不要安装, 等克隆完成, 修改IP以后, 再安装硬盘保护软件。

样机安装注意事项及样机中所需管理软件

为了将来的教学需要, 样机安装过程中必须安装IIS, 电子教学系统的学生端, 在没有硬盘保护卡的情况下还必须安装网络克隆软件。为了将来恢复系统方便, 在样机中还必须保存有系统镜像文件。由于将来实验的需要, 在样机中还必须保存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Unix、Linux等软件的虚拟光驱安装文件。

为做好机房管理, 减少管理工作量, 在样机中一些软件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如使用网吧存储软件客户端、IP自动分配软件、网络克隆软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根据需要还可增加其他一些常用软件。

做好了以上方面, 相信专业机房管理将不再是一件头痛的事, 你可以充分享受你的工作, 专业机房管理也就会成为一件乐事。

摘要:计算机专业机房不同于普通公用机房。专业机房不仅需安装普通的、通用的应用软件, 还需安装各种专用软件, 而且还要做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实验。如果做不好软环境规划, 不仅会使专业教师、学生不满意, 使计算机专业实验不能顺利进行, 而且还会增加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机房,软环境,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兵, 等.Linux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45-47.

[2]石硕, 杨鉴, 唐华, 肖石明.网络操作系统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40-41.

上一篇:烧成工艺下一篇:企业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