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平台

2024-10-07

机房平台(精选6篇)

机房平台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以三网融合为契机, 广电网络业务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多、业务规模的扩大, 机房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系统的汇聚, 这对机房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对以人员分布式管理为特点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机房基础信息管理、日常维护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机房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已成为集传输、监控、动力、统计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体。因此, 实现现代化机房信息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格局、保证机房稳定运行从而保障广电业务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现状分析

目前, 国内广电行业机房信息管理大多数还处在起步阶段, 主要现状有以下几种:

1. 业务管理模式陈旧

大部分广电运营商在对机房业务以及数据的管理上仍然处在使用电子文档的传统管理阶段, 由于广电业务的特殊性, 业务技术标准没有形成全国统一, 造成各地广电数据、设备、业务命名的不同, 即使在同一家广电内部, 不同机房之间使用的数据、设备、业务名称也不尽相同, 从而导致了机房数据业务管理的混乱。

大量电子文档的使用既不便于保存, 存在安全隐患;更不利于数据的集中统计分析;由于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 在人工更新修改过程中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容易造成数据丢失、错误, 尤其是在对外提供数据的时候缺乏实效性和安全性。

2. 信息化管理起步, 缺乏行业特点

随着通信行业信息化的发展, 其中一部分省级广电运营商开始建设机房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 这种管理系统大多基于GIS系统, 以物理资源管理 (尤其是外线) 为主, 缺乏完备的逻辑资源管理 (尤其是机房) ;或借用电信、移动的标准架构系统外壳, 却没有梳理和建立广电业务模型、数据命名规范, 无法与各机房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互通, 实现不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缺乏与动力、监控系统的融合, 没有形成系统的机房管理体系。这种管理系统在机房应用上对日常工作起到的改善和提高作用相当有限。

3. 运维管理能力薄弱

在运维管理方面, 广电运营商在针对机房人员和工作的管理上仍然采用粗犷式的管理模式, 但是随着机房设备类型与业务量的日益增多, 支撑机房运维工作比以往更加复杂与繁重;而业务扩展导致的分前端机房的增加也带来机房运维人员的增加, 传统的“文档+ 邮件”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对人和事的精细化管理, 其弊端凸显。

经过分析, 我们在经历了对机房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不断探索之后, 结合广电机房自身特色, 创新地提出了面向现代化机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2 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理

为了实现机房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 开发了两个功能模块: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和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平台。

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是在公司资源管理系统 (GIS系统) 的基础上, 根据广电业务模型, 创建设备实体、录入数据, 在业务层实现数据的逻辑关系;将日常维护中对数据、设备、系统所需的管理项目设计成应用层功能模块, 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 从而实现对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平台是在机房、人员、组织等底层数据的基础上, 梳理日常工作流程, 将日常工作电子化, 结合人员进行统一管控, 实现了日常事务和工作的集中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2.2 功能架构

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和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平台建立在资源管理系统的存量数据之上, 通过对外数据互通的接口实现各自的应用功能 (图1) 。

2.3 关键技术

广电机房信息化管理应用是面向公司、面向行业层面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它必须符合通信行业标准的设计架构, 同时又要具备广电网络业务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分析广电业务与其他通信行业业务的异同, 在标准的架构下对其加以改造, 建设成能够承载广电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2.3.1 建立和改进标准架构

1. 创建实体

我们在建立标准架构时, 第一步是创建实体, 标准架构中的实体是通信机房设备构成的最小单元, 即机框、板卡、端口等。创建时一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原则进行, 即:机房- 机架- 机框/ 列框- 插槽- 板卡/ 模块- 端口/ 端子。每一级实体都有相应的模板对应。

考虑到广电网络机房的特殊性, 经过分析设备特征, 我们将广电机房特有和通信行业共有的设备进行重新划分, 根据设备自身是否能发射信号判断, 加入了有源和无源的概念, 有源设备包括:交换机、CMTS、光收光发等设备;无源设备包括:光分路器、射频单元等设备。有源设备的实体创建顺序原则按照:机房- 机架- 机框- 插槽- 板卡- 端口;无源设备的实体创建顺序原则按照:机房- 机架- 列框- 模块-端子。

根据这种原则, 我们按照机房实物的大小, 加以改动, 以一定的规则创建模板, 调用这些模板创建实体, 满足设备型号多样化的需求。

2. 创建设备

建立标准架构的第二步是创建设备, 因为系统是针对设备进行管理的, 业务数据必须承载在设备上, 才能实现扩展应用功能。设备是机框/ 列框、板卡/ 模块、端口/ 端子各实体的组合。设备的型号、IP地址、MC地址、资产号、电压等属性的管理也都基于此。通过将设备外壳与实体组合进行绑定操作, 可以组合成任意符合实际的设备。业务模型、数据的查找以及扩展应用都通过设备实现。

3. 设备分类

系统对建立的设备根据业务用途进行分类, 分为:机房设备、接入网设备、传输网设备、数据网设备、动力环境设备这五大类, 在系统中创建设备时, 必须在相应设备类别中创建, 以实现不同的业务功能。

本系统的设备分类在通信行业的标准基础上按照广电业务特点进行分类, 单元实体以及广电机房特有的无源射频器件设备划分在机房设备类中;而广电特有的业务设备CMTS、IPQAM、光收光发设备则划分在接入网中。兼顾了功能和业务类别, 做到了结构清晰, 划分明确。

2.3.2 统一编码规范

在创建实体和设备的过程中, 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就是编码的问题, 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单元都需要一个编码对其唯一标识, 这些编码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才能便用管理和应用。

由于近年业务迅猛发展, 设备品种的增多, 公司原有的编码规范已经不能满足本系统建设的需求, 我们在公司规范的基础上, 根据机房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约定俗称的使用习惯, 重新修订了规范关于机房部分的内容。统一了机房设备的编码, 解决了以往编码混乱的问题。

编码规范总原则:从大到小逐级编码, 中间使用“-”作为连接符。

编码规则:

1. 各级实体编码规则:机房编号- 机架编号- 机框/ 列框编号- 插槽编号 (机框有) - 板卡/ 模块编号- 端口/ 端子编号。

2. 实体属于哪一级, 编码取以上规则中左起到哪一级为止的编号组合。

3. 机房编号:机房简称+ 机房序号, 例如:N0 表示城南局间机房。

4. 机架编号:机架排号+ 机架列号, 例如:A1 表示A排1 列机架。

5. 机框/ 列框编号:机框/ 列框简称+ 机框/ 列框序号, 前者是机框/ 列框型号简称或约定俗成的称谓;后者是机框/列框在机架中从上到下数的顺序。例如:YT1 表示该机架中第一台亿通光平台。

6. 插槽编号:插槽在机框中的序号。

7.板卡/模块编号:板卡/模块在插槽/列框中的序号。

8.端口/端子编号:端口/端子在板卡/模块中的序号。

2.3.3设计广电业务模型

1. 业务分类

由于广电业务在通信行业中具有特殊性, 因此在通信行业标准架构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建立广电业务模型, 才能保证业务数据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 从而实现扩展应用。通过对本地广电业务的分析梳理, 根据传输方式、内容的不同并结合日常工作中使用的资料信息, 我们将系统中广电业务做了如下分类:

1) 下行业务:数字电视业务、CMTS数据业务、交互点播业务、云媒体业务、监控业务

2) 回传业务:CMTS数据业务、C-DCSIS数据业务、EPON数据业务、FTTH数据业务、监控业务

3) 综合业务:专网业务、MSTP业务、核心业务、郊县业务、省网业务

根据这三大类业务在系统数据库建立三张数据表, 其中包括了各自子类中所有业务所对应的信息字段, 包括:线缆编号、业务名称、业务编号、配纤架位置、机房名称、设备位置、业务详细信息等内容, 涵盖了机房日常维护所需以及对外进行数据互通的所有数据内容。

2. 建立逻辑关系

在业务划分之后, 需要建立设备与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使得业务数据在对应设备端实现增删改操作。

通过分析广电业务传输结构, 路由所涉及设备类型, 端口连接关系等, 绘制出上述各种业务的逻辑关系图;建立不同业务的传输模型;对照传输模型在系统中将相应设备端口进行关联;在端口中配置可能传输的业务类型。以此实现基于业务的设备之间的逻辑互联, 形成完整的业务路由。

3. 更新业务数据

有了广电各种业务所对应的路由后, 设备与数据之间便存在了逻辑关系, 只需要录入业务数据, 设备便可以模拟实现承载业务的功能了。

系统设计提供了两种业务数据录入方式如下:

1) 单个录入:通过设备端口属性进行业务数据录入。

2) 批量导入:通过批量导入功能进行业务数据录入。

系统设计的业务数据录入原则如下:

1) 设备端业务数据录入。

2) 配纤架端业务数据录入。

3) 系统根据业务路由自动更新路由中经过的各种分配混合设备的业务数据。

录入后的数据, 系统将根据其业务类型对号入座, 将其更新到三张数据表中, 每种业务在数据表中对应的信息字段均取自业务路由中所关联设备的端口属性。

2.3.4 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应用功能

在完成了符合广电特点标准架构的设计工作以及广电业务数据的录入工作后, 也就是完成了机房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基础建设, 接着开始进行上层的应用功能设计工作。

1. 设计原则

1)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设计:应用功能完全来源于实际工作中, 将日常工作进行归纳梳理, 其中包括已经进行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未进行管理但急需管理的工作内容。

2) 选择全面突出重点:选择需要进行集中加强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开发应用功能时, 选择面要涉及机房管理的全方位, 同时每一方面筛选出重点, 不可泛滥。

2. 设计内容

1) 面向业务的工作:选择与业务相关的工作内容, 如业务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

2) 面向人员的工作:选择与人员相关的工作内容, 如考勤管理、工作任务管理等

按照上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 我们将日常工作按照机房某个方面进行梳理分类, 选出重点需要管理的工作内容再进行细分;设计层次关系树;确定每个子功能工作流程;明确每一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每一步骤进行权限设置。最终完成了系统功能架构的设计, 开发过程按照该设计架构进行。

3 功能简介

3.1 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

1. 设备管理

对机房重要设备进行建模建档, 录入相关属性, 进行统一管理, 解决了以往设备管理不集中、不细致的问题。

2. 业务数据管理

将机房维护所涉及的广电网络业务数据录入系统, 进行分类整合, 实现修改、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改变了传统本地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系统在数据库中进行集中管理、同步更新。

3. 标签管理

标签是机房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开通和维护的重要依据。该功能的设计用于定制标签模板, 以设备为单元、业务数据为基础, 自动批量生成线缆标签和设备面板标签,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动力资源管理

本系统开发的动力资源管理功能即是对环境监控系统的补充, 通过创建机房基础、核心动力资源;完善动力资源属性;建立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负载设备从而组建机房完整的动力系统, 生成机房动力拓扑图, 同时通过数据接口与环境监控系统进行交互, 实现机房动力资源的管理和预警功能, 填补了机房对动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空白。

5. 报表管理

针对机房运维中重点关注项目, 通过对外接口采集数据, 利用不同算法计算后, 插入对应报表字段中形成完整报表, 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多种综合查询条件进行查询和导出。该功能有效的变分散为集中, 变粗犷为精细, 建立报表统一管理平台。

6. 对外数据提供

对外数据提供的功能, 是通过建立与外系统的接口, 将本系统录入的业务数据按照不同要求组织成外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表, 及时传送给各外系统, 外系统定时进行采集生成报表或更新自身数据, 提高了业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

3.2 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应用平台

1. 考勤管理

通过创建排班表, 关联机房员工值班、请假、加班等操作信息并外联各个机房配备的考勤机, 实现实时考勤捕捉、自动计算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针对机房工作的特殊性, 使得员工有了考勤统一操作平台, 方便查询自己班次;同时也加强了管理人员对员工考勤状况的集中管理。

2. 工作计划管理

通过系统实现对机房员工上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进行审核、综合查询等功能, 变本地化管理为集中式管理, 便于大数据量的保存和筛选。

3. 绩效管理

将机房绩效管理流程化, 通过系统实现组员、班组绩效的申请、审核、分解功能, 对每级、每人绩效做好管控, 计算出最终年度考核分数, 确保了数据的公正公开、准确安全。

4. 机房运维任务管理

设计开发了一套完整流程的机房运维任务管理功能, 通过系统对运维任务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管控, 确保日常工作任务有序开展;通过数据库对长时间跨度的任务进行筛选查询, 改变了传统查询比对任务数据表格难度大、效率低的状况。

5. 机房日常费用管理

整合机房日常费用信息, 分类集中管理, 增强了费用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多种条件查询及统计分析, 提高了机房财务管理的效率。

6. 文档知识库管理

针对机房文件、资料数量大、种类多的情况, 开发了专门的文档管理功能, 利用系统数据库存储量大、查询便捷的特点, 将文档分门别类, 集中保存管理, 保障了机房文档的安全性;通过开发文档公告功能, 实现了文档的即时性。

4 结束语

建设机房信息化管理应用的过程是一个在探索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广电机房经历了从以人工、分布式、非标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电子信息化、集中化、标准化的现代管理方式演变的过程。

我们在研究了通信行业管理系统基础上, 分析广电网络机房自身特点, 利用通信行业标准架构为主体, 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造和完善,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开发了适合广电网络机房管理的应用功能。实现了广电机房管理的信息化、综合化、标准化, 推动了广电网络机房向现代化机房迈进的步伐, 其中许多设计理念和应用功能在广电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该系统的正式运行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有效地改变了工作思维方式、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机房的有效管理, 从而保障了机房业务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 提高了对本地公司数据提供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为快速响应用户报修, 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广电公司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飞.分析广播电视机房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与改造[J].信息通信, 2014 (3) :280.

[3]田伟莉.基于三网融合的广电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22) .

机房平台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 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 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城市管理问题, 今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必然将安全作为重中之中[1]。“平安城市”建设的重点也就保障在城市中生活、工作的人们人身财产安全不受到伤害。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安防网路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在这种前提下,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的视频监控, 在城市中安装大量的视频监控点, 不仅对摄像机和镜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后台的设备尤其是对机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机房建设的合理和规范, 才会使机房中的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 对所监控的区域才可以更好的跟踪和处理, 而这些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 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条件[2]。这就需要一个非常精密和很好的机房监控管理平台。

机房监控管理平台是随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的, 它是机房环境监控管理服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机房监控管理平台提供一个稳定可靠、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2 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管理平台要能实现四个目标: (1)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 (2) 节省机房运行管理费用, 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3) 确保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 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适应发展需要, 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 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监控管理平台是一个高可用性的分布集中的机房弱电集成监控系统, 从硬件来说可以分为现场设备采集层、现场监控层和集中管理层, 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 每个模块各施其职, 互不干扰。整体架构图如下:

现场设备采集层:由各种I/O采控模块、传感器组成, 直接连接各种被监控设备, 采集如UPS、空调、温湿度、漏水等的现场信号, 将采集的现场信号通过RS485方式上传到监控服务器。

现场监控:可脱网工作并具有独立数据处理及数据存储能力, 用于将现场设备采集层传输来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 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 记录报警事件, 并负责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设备, 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

集中管理层:用于进行远程的WEB浏览, 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工作状况, 可直接观看到与监控服务器一致的监控画面, 在具有相应权限下还可对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如空调的开关机等。

本次机房建立包括机房动力、环境及安防的监控系统, 主要监控对象包括:精密空调、UPS、烟感检测、门禁监测、温湿度监测、漏水检测等, 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

3 监控子系统的实现

3.1 动力环境监控

UPS检测:

监控内容。对机房内1台UPS电源的各部件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生故障及报警通过监控平台发出对外报警。

实现方式。通过UPS设备提供的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采用总线的方式将UPS的监控信号接入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UPS的实时监测。

实现功能。实时监视U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 (电池健康检测, 含电压电流等数值) 、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

3.2 环境监控

3.2.1 精密空凋监控

监控内容。对机房内1台精密空调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可对精密空调进行远程的开关机控制。

实现方式。通过精密空调设备提供的RS485 (或RS232) 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采用总线的方式将精密空调的监控信号直接接入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精密空调的实时监测。

实现功能。实时监视精密空调的运行状态与参数, 并可对精密空调实现远程开关机的控制, 同时支持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控制, 如当温度过高时自动联动启动空调进行制冷。

3.2.2 温湿度检测

监控内容。对机房的各个重要部位,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报警。

实现方式。可在温湿度传感器表面实时看到当前的温度和湿度数值, 亦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的RS485智能接口和通讯协议采用总线的方式将信号接入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温湿度的实时监测。

实现功能。实时监测机房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值, 同时支持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控制, 如当温度过高时自动联动启动空调进行制冷。

3.2.3 漏水检测

监控内容。对有空调的地方安装漏水感应绳进行漏水检测, 保证机房设备的稳定运行。

实现方式。在有水泄露地方的四周敷设漏水感应绳, 通过定位式测漏控制模块提供的RS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采用总线的方式将漏水报警信号直接接入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漏水的实时监测。

以上无论对UPS、精密空调、温湿度或漏水监控, 系统自动参数设定越限阀值, 一旦发生越限报警或故障, 系统将自动切换到相应的监控界面, 且发生报警的该项状态或参数会变红色并闪烁显示, 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有相应的处理提示, 并第一时间发出对外报警。

3.2.4 门禁监控

监控内容。设计对机房1道门进行门禁管理, 采用进门刷卡、出门按按钮的进出验证方式,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机房出入的门禁管理。

实现方式。使用总线型门禁控制器, 通过总线型门禁控制器设备提供的RS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采用总线的方式将门禁信号接入监控服务器的串口, 由监控平台软件进行门禁的实时监测。

实现功能。◆实时监控各道门人员进出的情况, 并进行记录。◆可对人员的进出区域、有效日期、进出时段等进行授权, 并可对人员进行权限组划分。◆可对门控器进行远程设置操作。◆支持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功能, 如:发生火警时联动门禁控制器自动打开各道门的电锁以便逃生等。

4 结束语

机房建设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中的设备能否的正常工作, 尤其是在大量设备的机房中, 机房中的监控系统要保证能时时的对机房的设备和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 尤其是在平安城市建设中, 大量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都需要在机房中进行处理, 这就需要机房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 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达到智能化的监控, 减少人力、物力和成本。机房的高要求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这样将新的技术和理论应用于机房的环境中, 机房才能良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方刚, 于晓宝.计算机机房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97-135.

机房平台 篇3

1公共机房优化管理的内涵

公共机房是一个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功能更强大的Windows 7已经替代了Windows XP,而面对大批量的机器,因地制宜地发挥Windows 7的性能,优化公共机房的应用配置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公共机房管理的当务之急。为了提高公共机房计算机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在安装操作系统前,BIOS中去设置硬件参数;二、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打开或关闭某些操作系统功能;三、删除不必要的文件,释放磁盘空间或内存存储,提高机器的速度;四、为了维护直观,操作方便,需要让机房所有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等。

2公共机房优化管理实施

2.1 设置BIOS

如何提高windows 7的性能?在固态硬盘上安装Windows 7前,将硬盘的动作模式设置为AHCI,可以顺利安装系统并提高硬盘的性能。因为AHCI是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的英文缩写,它是Intel所主导的一项技术,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SATA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NCQ) 和热插拔、开启AHCI之后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潜在的性能,理论上大约可增加30%的硬盘读写速度,由于机械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较低,AHCI可提升的性能有限,但对于固态硬盘确实很有效。在开机启动时 ,按下Delete或F1键进入BIOS,按“ ←”或“ →”选择“Chinpset”(芯片组)菜单接着选择“South-Bridge Configuration ”( 南桥配置) 功能菜单进入,然后选择“On Chip SATAType ”,将其设置为“AHCI”,按“F10”保存退出。[3]

2.2安装驱动和系统补丁

系统安装后,需要安装最新官网AHCI驱动和最新网卡驱动以及其他驱动,可使用360驱动大师或驱动精灵等软件进行检测,安装最新驱动或升级驱动。将Windows系统补丁打到最新,然后清理补丁垃圾残留,清理系统安装盘下的临时文件。

2.3 DOS命令

运行cmd,执行powercfg –h off,关闭休眠文件。

如图1所示,这条命令默认没有输出的,但命令是会执行的。执行了这条命令后将会关闭系统休眠,删除C盘休眠文件hiberfil.sys。也可先执行powercfg -h on后去查看C盘容量,然后再执行powercfg -h off,再次查看C盘就会发现容量变小。

2.4控制面板中设置

(1)公共机房的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 S,因此可将将Qos数据包功能勾选去掉。此外,一般采用TCP/IPv4,如确认不用到IPv6,也可将TCP/IPv6禁掉 (如图2)。

(2)维护过程中,需要保持机房主机的各个硬件设备与显示器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打开“电源选项”,选中“高性能”,之后再选“高性能”及“更改计划设置”,将“关闭显示器”与“使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更改为“从不”。显示附加计划修改成高性能,并更改计划设置:高性能。关闭显示器和使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都改为“从不”(如图3)。再点选“更改高级电源设置”,点开“硬盘”,在此时间后关闭硬盘,将“设置”中的数值清除,即为“从不”关闭。打开本地连接属性中网卡的“配置”,打开“电源管理”,把网卡省电模式勾选去掉。再打开“高级”选项,确认机房不会用到IPv6,把与IPv6有关的功能都关闭,例如环保节能、节能乙太网路、巨型帧、流控制都关闭。

(3)在“管理工具”中选中“服务”,Windows 7的这项服务提高了搜索索引的效率因而可以节省搜索文件时的大量时间,对于整天丢三落四的用户来说,当找不到所放文件的位置时还是得靠它才快,而机房电脑是不同的人在使用,上课时间不长,不存在大量文件找不到位置的情况,可将这项服务可以禁掉或改为手动启动。

(4)公共机房并不为学生机配备音箱,系统开机会有系统提示音,对于公共机房来说这个提示音是多余的,关闭系统提示音并不影响电脑播放多媒体文件的声音,因此可以彻底将系统提示音关闭,释放点系统资源出来。找到“声音”选项打开,然后在声音控制标签中去掉Windows 7系统默认勾选的“播放Windows启动声音”项即可。

(5)公共机房使用硬件或软件还原,每次重启机器即更新到原来的节点,自动更新功能只在重新安装部署机器的时候才使用到,关闭自动更新功能可提高机器运行与开关机的速度。

2.5计算机属性中的设置

(1)公共机房采用硬件保护卡或云桌面技术等对磁盘进行保护,不需要系统保护本地磁盘功能,如图4所示,可将C盘的系统保护部分关闭。

(2)Windows 7中的特效会占用大量的硬件资源,关闭这些特效将可以腾出不少可用资源,使Win7系统的运行速度加快。在属性中打开“性能信息和工具”,进入“调整视觉效果”,如图5所示,选择“调整为最佳性能”。

2.6系统配置中的设置

Windows 7默认使用1个处理器来启动系统,如果你的电脑是多核处理器,增加用于启动的内核数量可加快启动。按Win+R键,运行msconfig打开系统配置窗口(如图6所示),进入“引导”选项卡,点击“高级选项”,勾选“处理器数”和“最大内存”,调整处理数和内存为电脑的最大值,点“确定”退出。[4]选择“工具”,更改UAC设置,点选“启动”,在用户帐户控制设置里将滚动条拉到“从不通知”。在“启动”中,尽可能只保留必要的启动项,不勾选多余的程序,通过减少启动程序数量来加快启动。

2.7修改注册表

想让Windows 7开关机的速度加快,在注册表中可按以下操作,首先按WIN+R键,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1) 定位到注 册表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 Set—Control,修改Wait Kill Service Timeout值为1000。定位到注册表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 Control Set—Services—msahci项 ,修改其Start值为0。

(2)为了启动系统只加载核心文件项,找到注册表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_Control 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 Pa-rameters项,修改其Enable Prefetcher值为0。

(3) 设置启动 系统不扫 描磁盘分 区 ,找到注册表 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 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项,修改其Boot Execute值为空。

2.8组策略中的设置

关机时如果某程序无法关闭,Windows 7会询问你是否强制关机,你可以按如下操作设置,实现即使有程序无法关闭时,Win7系统也能立即关机,不弹出询问窗口。

操作方法为:按WIN+R键,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点击左侧的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关机选项,在右侧窗口中双击“关闭会阻止或取消关机的应用程序的自动终止功能”(如图7所示),选择“已启用”,点“确定”退出,这样系统关机时就利索多了。[3]

3 结语

基于大批量普及了Windows 7软件的公共机房的存在,在实施了以上的优化措施后,在大大提高磁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方便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了维护效率,最终为实现更好的公共机房实训环境和造就更一流的实训基地,以及提高公共机房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到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Windows XP[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Zrg-Ecivik9PWq K1CBD4Tpz Wmj95tqughmu Zpg G5gikv Dc-MVCUqpzw5Ut IQl5ISVx IVNe ZLkl Qu Uke LH7o QAa,2014-03-30.

[2]丘滨,林士敏.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升级到Win-dows7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3(4):70-72.

[3]提高性能如何在SSD硬盘上顺利安装Win7[J].计算机与网络,2012(17):34.

机房平台 篇4

一、广播电视播出机房计算机集中监管平台

(一) 系统需求分析

一般来说,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都拥有数十台、数百台计算机, 应该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更改以往在每次错做的时候只能查看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利用相对比较简洁的界面来进行分析和观察CPU占用率、硬盘使用空间等信息, 利用指令来合理完成远程操控, 以便于可以优化维护系统, 改变维护作用, 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维护的效率 (1) 。

(二) 实现系统技术分析

现阶段, 服务器和播出机房主要应用的就是Windows2003和Windows XP系统。对于上述系统主要有三种远程控制方式, 一种是利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形式;第二种就是利用系统自身携带远程控制命令窗口;第三种是利用系统中的WMI来远程控制和本地管理。第一种控制远程系统的模式是最容易实现和想到的控制形式, 需要在计算机上首先建立客户端运行程序, 然后再建立一个本地计算机运行的程序, 两个程序之间合理的通信来控制计算机的重新启动。主要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比较强的系统功能编写性的优点, 但是会存在实施不方便、规模大、安装量大以及不方便后期的维护等缺点。第二种是编写程序的时候可以自带远程命令调用窗口, 例如, Shutdown对话窗口。可以远程控制计算机的关机、开机, 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的特点, 但是仅仅只能进行重启和关机的操作。第三种控制形式主要使用的就是Windows的WMI核心技术, 来远程控制以及统一管理系统。WMI技术可以支持有限安装格式, 可以让用户适当的连接远程计算机和本地计算机上的WMI, 以此来验证用户, 使系统具有另外一层安全顶端的安全性, 不会破坏现阶段存在系统的现有安全性。在一般情况下, 管理成员可以完全控制计算机的WMI服务, 但是其他用户仅仅只有写入、读取的权利, 是在基于WMI基础上形成的空间, 默认脚本程序都是利用root进行命名的, 类由远程空间中WMI的空间名称来定义, 以便于远程控制和管理计算机, 具有功能齐全的特点, 仅仅只需调用类, 就可以实现控制的目的, 并不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 安装在任何计算机上都可以进行合理的使用, 然后通过WMI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2) 。

(三) 系统设计

1. 功能设计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监控系统可以依据监控系统输入的IP地址自动记录和搜索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 并且可以统一显示搜索出来的名称。在进行操作的时候, 可以进行勾选, 远程关机、重新启动选定计算机的CPU、程序管理以及内存查询等。利用一个监控终端来操作唯一的界面, 此时就可以适当的对内部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管理, 并且统一操作和维护各种计算机。

2. 性能设计

第一, 便捷性、统一性。监控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可以统一不同种类的服务器, 并且可以在同一个软件界面上进行直观的观察, 利用WMI提供的类和命名空间来控制CPU、内存查询以及远程重启功能。

第二, 系统化、安全性。设计监控平台的基本前提就是不可以影响系统的正常播出和运行, 在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程序计算机操作以及自动报警的情况下, 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3) 。

第三, 灵活性和可靠性。确保具有优质的零秒功能, 所以在设计监控软件的时候, 需要保障可以有效地完成每项任务。

第四, 扩展性和兼容性。监控平台需要一定的兼容性, 可以保障回馈软件信息、远程控制和管理的功能。监控管理软件需要不可以受到计算机数量限制, 可以随意增加和降低计算机的数量进行使用, 拥有很好的扩展性, 在兼容目前存在功能的前提下, 能够通过软件升级来达到更新功能的目的。

3. 界面设计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控制系统需要有方便操作、简洁、具有清晰按键功能的实际设计软件界面。

(四) 系统实现

1. 设置自动登录

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统一设置计算机的管理账户和密码, 并且用户密码和用户名不可以是空的。不需要按Alt、Ctrl、Delete就可以设置计算机的开机和重启, 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直接进行自动登录。设置方式就是在运行的时候适当的输入Control userpassords2或者利用控制面板来适当的重启和管理计算机, 适当去掉想要使用本机, 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项目。在高级选项的时候, 适当去掉需要按住Alt、Ctrl、Delete项目 (4) 。

2. 开启目标服务器DCOM的功能

设置方式主要就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适当的输入regedt32, 合理检查注册表中的键值, 并且把Software、HKLM、OLE、Microsoft键值设置为Y。

3. 查看是否连接好WMI

设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在运行的窗口中合理的输入wbemtest, 确定服务空间为default或者Cimv2.

4. 设置目标服务器的方式

如果需要访问的目标运行的是Windows XP Pro系统, 需要保证不用来宾账户进行远程登录。设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在系统运行的时候输入secpol.msc, 然后打开本地策略选项, 把网络访问中的本地安全和共享模式变为本地经典账户自身验证的模式。

(五) 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 安装程序以后没有办法正常连接服务器

在安装完计算机监控软件平台以后不能进行正常运行, 提示是没有办法正常进行连接服务器。主要的解决方式就是在需要安装的软件上适当的配置一定的Net3.5环境, 之后程序就可以正常运行 (5) 。

2. HRESULT:0x80070005异常

在进行系统编辑的过程中遭遇到HRESULT:0x80070005异常的问题, 基本上主要表现是拒绝进行访问, 没有办法进行远程监控计算机以及访问程序, 上述问题出现主要包括远程服务器没有适当连接WMI服务、没有开启远程计算机监控程序以及密码和用户名不正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重新配置控制远程计算机的环境, 依据实际步骤和规范要求来合理的设置计算机的项目, 保证程序可以进行正常运行[6]。

结语:

总而言之, 研究广播电视播出机房计算机集中监管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由值班人员独立开发项目软件代码, 可以适当的通过自主修改代码来完成软件的新增和后期维护。经过调试安装以后, 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节约运行维护的时间以及减少对于广播播出的影响, 保证可以高效、灵活、可靠地运行播出。

注释

1郭佳佳, 张洪波, 李楠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房计算机集中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广播电视信息, 2013 (11) :68-70, 73.

2陈功.新一代广播电视集中监管平台架构剖析[J].电视技术, 2013, 37 (10) :54-56.

3刘继光, 苗勃, 李晓鸣等.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及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思路[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 38 (6) :111-115.

4周锡安.泉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监测系统设计[J].电视技术, 2011, 35 (12) :64-67.

5李兴渊.刍议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的建设方案[J].中国科技纵横, 2014 (10) :282-282, 284.

机房平台 篇5

随着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 信息网络技术支撑作用越显重要。近几年, 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纷纷采取措施, 投入大量资金,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不断改进完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气象信息服务和网络通信能力大大提高。但软件的投入远远落后于硬件的投入, 硬件设备自成体系, 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监控系统来管理种类繁多的设备的运行维护;在硬件系统基础上的业务系统也自成体系, 也没有完善的软件管理和监视系统来支撑各种业务系统, 大量的工作还需要人工来进行, 严重阻碍了贵州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发展。

近年来气象设备的大规模投入、气象业务系统的投入应用、气象数据种类增加、气象数据传输流量的成倍增长。与此同时, 气象预报服务也对数据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就使得气象信息技术保障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各环节、各流程独立运行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气象信息技术与保障工作的快速发展。因此, 我中心提出建立贵州省气象省级网络机房运维工作平台。该平台将紧贴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保障的实际业务工作, 将机房的温湿度等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上, 实现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以及保障信息的最大化共享, 提升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高气象信息运维保障能力和效率。切实为气象预报服务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

2系统构成及功能

本业务平台主要采用B/S结构,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主要使用Linux, 平台使用的数据库及大部分功能模块在Linux系统上运行, 极少数监控信息的采集、处理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完成。在监控数据的采集端, 考虑到监控数据的多样性、复杂性, 须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编写相对独立的软件模块实现;本平台的数据库的主要是依托信息中心现有的My SQL数据库存储监控数据;在监控数据的收集、处理传输、数据整合环节, 监控数据的交互获取, 使用Web Service接口实现, 后台和接口程序主要使用JAVA和PHP语言开发, 部分监控信息采集程序使用客户端软件实现;在展现层, 主要使用JAVA、PHP以及Flash相结合, 开发Web页面, 利用表格、统计图、GIS等多种方式展示各类监控警报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 系统物理结构

在监控系统物理硬件实现中, 需要使用My SQL监控数据数据库服务器、监控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GIS服务器、Web服务器、Web Service服务器、自动语音通知服务器。

根据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实际情况, Http服务器、Web Service服务器、GIS服务器可以利用现有的服务器, 不必重新架设。监控数据处理服务器, 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新架设, 该服务器完成所有监控信息的收集、加工、统计、报表制作等功能, 对服务器运行可靠性要求极高, 因此考虑使用虚拟机服务器来实现。自动语音通知服务器, 采用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 安装30路数字语音PCI卡, 同时在服务器安装语音控制软件和语音库来实现。

(三) 监控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设计

由于本监控平台涉及到的监控种类多, 数据结构复杂, 分为以下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展现层, 总共三个层次实现, 如下图所示:

3.1机房环境监控

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于2012年完成网络机房建设, 但现在需要完成机房监控系统的部署工作。机房监控系统, 主要完成机房的重要设备和机房环境的监控。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机房设备

UPS: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 状态 (是否旁路) ;

门禁系统, 两个门禁点进出登记;

配电, 位于配电环节上, 电量仪数据 (三相电电压、电流、功率、频率) ;

空调工作状态、压缩机电压、加热器、冷冻水等状态。

机房环境

主机房和配电室, 一共9个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值;

主机房漏水检测传感器数据;

机房烟雾检测传感器数据。

3.2实时监控报警功能实现

通过以上几个分系统采集到的信息, 进一步加工, 根据报警信息的紧急程度进行整合, 将警报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 拟采用三种不同的报警方式:

Web页面图形、声音报警。根据程序和系统设定, 在Web监控页面, 通过播放报警提示声音, 同时改变Web页面的图形颜色和形状, 来提醒值班员发生的故障。

手机短信。利用贵州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现有的短信发布平台, 根据程序和系统的设定, 将短信告警的文本信息, 加工为短信信息, 通过短信服务接口, 由服务中心短信网关统一发送。

语音电话自动拨号通知。在本项目中, 采用自动语音通知系统来拨打语音报警电话。根据程序和系统的设定, 程序自动将达到语音报警等级的警报信息, 发送到自动语音通知系统的接口或数据库中, 由自动语音通知系统, 通过TTS或者语音库, 将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 并自动拨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和领导, 最后记录电话是否接听。如果对方没有接听或者挂断电话, 则根据设置自动重拨, 重拨次数由软件设置。

警报等级具体定义如下表所示:

本项目的各类报警信息定义如下表所示:

3技术关键和难点

1、该系统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提高机房运维效率, 不会带来隐患的在线监控系统;如何确保系统的实时性, 减少报警延时;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误报、漏报;如何选择实用, 不花哨的功能成为本项目的设计要点。

2、系统从智能传感设备:智能电量仪、UPS、精密空调、温湿度、漏水、视频、消防等, 实现7×24的监控和管理, 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运行, 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 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并且做到节能环保。

3、维护记录:该功能是现场维护人员使用。维护人员在维护现场按维护操作规范, 在维护记录表上逐项填写维护保养内容, 并按要求拍摄维护前和维护后的图片, 图片中包含现场的经纬度、拍摄时间地点等附加信息, 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维护工作的实际过程。填报的表格和图片实时存入系统数据库, 供相关人员浏览调用。若没有拍摄现场照片说明维护不完整, 充分做到维护到位。

4、监控数据处理服务器, 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新架设, 该服务器完成所有监控信息的收集、加工、统计、报表制作等功能, 对服务器运行可靠性要求极高, 因此考虑使用虚拟机服务器来实现

5、系统通过B/S模式和手机客户端来实现显示功能

4结论

贵州省气象大数据机房监控运维平台实现了从采集、汇总、上报、分类、归档、查询到运行监控的管理, 能满足气象大数据机房内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要求, 是一套系统完善、运行高效和管理方便的气象大数据管理软件系统。

摘要:贵州省气象大数据机房监控运维平台主要完成贵州省气象大数据机房在线监控和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任务。该系统是整个贵州省气象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的基础性保障平台;具备对气象大数据机房环境的综合管理与监控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机房,运行维护,在线监控

参考文献

[1]李涛.省级气象自动站质量控制系统开发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邸永强.陕西省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3]高宇.气象资料自动化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4]张玮.自动气象站疑误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邓卫华.自动气象站资料综合处理服务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9

[6]王冰娴.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远程监控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

[7]戴玉珍.桂林灾害天气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8]闫璞.亚运气象信息交换平台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

机房平台 篇6

建筑用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 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能耗数据统计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 目前我国尚不能完全统计出建筑的耗能, 致使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 编制相关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时, 缺乏有效的建筑能耗数据。所以, 尽快搭建我国建筑能耗统计平台, 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而在建筑能耗中, 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倍以上, 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

2 国内外建筑能耗监测概况

2.1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监测概况

部分发达国家对能耗数据的统计已经达到比较详尽细致的程度, 并建立了完善的能耗统计制度。国外对建筑能耗分类分项进行统计, 并上传到国家能耗控制中心, 对建筑能耗给出限额, 对能效使用进行测评和公示。

2.2 我国建筑能耗监测概况

我国自2008年以来, 高度重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工作。根据住建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 从2008年开始, 启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 对公共建筑进行能耗分类分项计量和动态监测, 各地也逐步建成一批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部分城市已经可以对重点建筑能耗进行监测, 并通过逐步建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 促使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

3 淮安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3.1 基本概况

根据江苏省住建厅《关于淮安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 2012年起开始建设淮安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同步开展建筑物能耗分项计量改造。主要任务是完成淮安市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和30栋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安装, 实现楼宇监测数据的传输, 完成楼宇基础数据的录入及分项计量能耗数据的采集、建成身份认证、数据采集、分析、上报交换、报表、展示和系统监测等工作。希望通过建立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实现对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实时动态分类分项计量监测。通过统计与分析建筑的能源消耗, 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最终建立起健全、规范的淮安市建筑节能监管体系。采集并存储全市范围内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数据, 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将各类建筑的分类、分项能耗数据汇总上传至江苏省住建厅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对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进行维护与管理;为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与监管执法提供数据依据。

3.2 建设过程

3.2.1 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和分项计量改造建设

淮安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子项目采用政府公开采购方式进行招标。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工程包括四个部分:1、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2、模块化机房系统;3、机房及办公室装修工程;4、办公家具及配套设施。

建筑物分项计量改造项目采取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 共30幢建筑, 分为三个标段。其中, 机关办公建筑12幢, 一般办公建筑12幢, 医疗卫生建筑3幢, 宾馆饭店建筑3幢。目前, 能耗监测中心和分项计量改造项目都已施工完毕, 已经实现30幢公共建筑的能耗数据监测并成功上传至江苏省建筑能耗监测中心, 已通过淮安市住建局组织的初步验收, 正在申请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竣工验收。

3.2.2 建设步骤

江苏省住建厅立项—筹备建设—制定方案—能耗监测数据中心方案评审—发布政府采购招标文件—投标—中标—施工单位建设—30幢公共建筑分项计量改造方案评审—发布三个标段招标公告—投标—中标—进行分项计量改造—安装建筑能耗监测专用软件—调试—实现数据监测—实现数据上传—初步验收—竣工验收

3.2.3 模块化机房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能耗监测中心, 大部分采用传统机房, 模块化式数据中心相对于传统数据中心机房在投资成本、运维成本、节能、环保、建设周期、扩展性几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整体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房装修、综合布线、电气系统、接地系统、防雷系统、门禁系统、漏水报警系统、空调系统、KVM系统等。对于模块化式数据中心来说, 省去了机房装修、简化了综合布线和空调系统, 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初期投资成本。另外在传统数据中心机房初期建设中, 配套电力设备 (如:UPS、电源分配系统等) 的投资占总投资30%的比重, 由于模块化式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PUE非常低, 将节省50%电力设备投资。传统机房的局限在于其对电力、发展趋势及各方面的冗余度等都要事先计划好, 以便长期使用 (二三十年左右) , 需要大量的预留, 从而造成前期投入的增大。换言之, 在传统方式中, 机房一旦建好, 那么其冗余度就基本已经固定了, 而模块化式数据中心则可以自由调节冗余度, 客户可以由此控制投资额度。模块化式数据中心能够节省大量的电能消耗, 使得运维成本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 模块化式数据中心还能够简化运维操作和人员配置。

模块化机房具有以下特点:

a.工厂预制, 极短建设周期。大部分组件在工厂预制。微模块各部件的制造应符合通用的工业标准, 定制化程度尽可能低。尽量规避含有特殊制造工艺的部件设计。在现场只需进行安装、调试, 能大大节约运营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b.降低建设成本。传统数据中心每机架的功率通常在3 k W左右, 模块化数据中心每机架功率在9 k W左右, 最高可达30 k W。高密度设计能够为用户大大节约土地成本和土建成本。

c.低PUE值, 绿色节能。传统数据中心冷量大多浪费在环境制冷上。模块化数据中心采用精准送风和冷热隔离技术, 使冷空气集中与服务器进行热交换, 避免将大部分冷空气与环境进行热交换,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模块PUE<1.3。

d.标准化。可简单复制, 可靠性高。模块内部的设计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条件下可100%复制, 当数据中心建筑条件不理想时 (比如层高不足) , 微模块内部的设计无须改变, 仅在物理尺寸上进行调整。

4 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实效

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集中建设, 淮安市建成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实现对首批30幢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并成功上传至江苏省建筑能耗监测中心, 并提供给建筑所有权人、业主或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可以对公共建筑电、水、气等分项进行能耗监测, 并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建筑能耗的定额, 为将来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为控制耗能和优化用能管理提供可靠数据和资料。

4.1 淮安市日用电状况图

从图5可以分析得出:

a.淮安市列入能耗监测系统内各建筑每日总用电量和日平均用电量。

b.可监测异常数据, 辅助分析异常原因。

c.可为下一步能耗限额、能效测评等提供基础数据。

4.2 某建筑月用电、用水状况图

从图6、图7可分析得出:

a.该建筑自7月份安装能耗计量装置, 当月数据未完全统计, 8月份数据未上传。

b.该建筑月用电量、用水量和平均用电量、平均用水量。

c.基于上述数据, 可分析降低能耗的方法和途径, 进一步可得到能耗限额等指标。

4.3 某建筑日用电状况图

从图8可分析得出:

a.该建筑一个月内日耗电量和平均耗电量。

b.可自动生成日耗电量环比增 (减) 幅度和同比增 (减) 幅度。

c.基于上述数据, 可分析降低能耗的方法和途径。如有异常数据, 可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

4.4 某建筑分类能耗汇总图

从图9可分析得出:

a.该建筑日用电量和日用水量, 该建筑无用气 (天然气) 量。

b.工作日能耗较高, 周末能耗较低。

c.分析工作日能耗不同的原因, 可得出降低能耗的方法和途径。分析周末能耗不同的原因, 可控制能耗。

4.5 某办公建筑能耗实时监测数据

从图10可分析得出:

a.该建筑用电分项监测数据。

b.可分楼层、分项目进行监测和统计。

c.如发现异常数据, 可便于分析, 找出具体原因。

5 总结

通过建立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实现了对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实时动态分类分项计量监测。采集并存储全市范围内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数据, 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并上传至江苏省住建厅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可为淮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与监管执法提供数据依据。

摘要: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建筑能耗监测概况, 又介绍了淮安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路线。通过建立淮安市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实现了对淮安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控。

上一篇:城市形象建设下一篇:凝血时间/药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