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时间/药物作用

2024-10-07

凝血时间/药物作用(精选4篇)

凝血时间/药物作用 篇1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草药液从肛门注入, 使之保留于肠道内并吸收, 从而达到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目的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它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 药液保留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肠黏膜的充分吸收, 效果越好。因此, 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按常规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 患者常有便意, 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们对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5例患者采取在保留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 同时与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的25例患者进行对照, 探讨中药灌肠液在患者肠道内的保留时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0例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病房住院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25例, 其中一组按常规保留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20 min后放平臀部, 称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 即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试验组:平均年龄17~79岁, 男12例, 女1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18~82岁, 男11例, 女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中药配方

我院研制的调胃承气汤。

1.3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基础护理学》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操作, 在灌肠前嘱患者排空二便, 并让患者休息20min, 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及肠道充分休息。灌肠时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并将臀部抬高10cm, 选择较细的肛管, 润滑、排气后, 插入深度为10~15 cm, 灌肠液均为医院研制的调胃承气汤, 液温为39℃~41℃, 液量为100 ml,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缓慢注入, 操作轻柔, 结束后嘱患者卧床休息, 使药液易于保留。试验组按常规保留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20 min后平卧, 对照组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保留灌肠后第一次排便的时间, 即药物保留时间, 以小时为单位。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进行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中药灌肠液保留时间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 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20 min比立即放平臀部, 其药物保留时间长,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保留灌肠是由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 通过肠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草药液从肛门注入, 使之保留于肠道内并吸收, 从而达到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目的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此方法操作简便, 疗效可靠,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慢性肾衰竭、慢性前列腺炎、附件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保留灌肠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 药液保留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肠黏膜的充分吸收, 效果越好, 相反保留时间短, 效果相对也较差, 因此, 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翻阅有关报道, 都认为灌肠液需在患者肠道保留2h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6h以上效果最佳, 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治疗目的。

正常情况下, 直肠位于盆腔内, 全长约12~15cm, 有两个弯曲, 当灌肠液进入直肠后, 对肠壁产生压力性刺激, 引起压力感受器兴奋, 通过神经传导, 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 使灌肠液排出体外, 而乙状结肠位于小骨盆左侧, 呈乙型或M型弯曲, 容量较大。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按常规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 液体较难进入乙状结肠而潴留在直肠内引起便意, 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若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 则能促使药液引流入乙状结肠, 因其容量较大, 能充分接受灌入的药物, 使药液在肠中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有利于肠黏膜对药物的充分吸收, 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从而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 中药保留灌肠后抬高臀部可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 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后不同体位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 使中药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 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20 min) 和对照组 (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 , 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保留时间。结果50例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中,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试验组的药物保留时间为 (4.62±1.094) h, 对照组的药物保留时间为 (2.35±0.993)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较对照组的药物保留时间长。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后抬高臀部可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抬高臀部,保留时间

凝血时间/药物作用 篇2

为缓解国内乙型血友病治疗药物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短缺情况, 满足血友病患者迫切的用药需求, 辉瑞公司于2012年2月9日在北京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捐赠了200万单位凝血九因子药物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IX, Bene FIX) 。帮助解决乙型血友病患者用药难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辉瑞公司的捐赠申请高度重视, 并很快给予了批准。辉瑞多个部门通力协作, 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生产、运输、报关等多方面的工作。目前捐赠的药物已经运抵中国, 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学研究所) 统一管理、发放给全国各地共九家血友病诊治经验丰富的治疗中心。

凝血时间/药物作用 篇3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抗凝血酶Ⅲ,凝血酶时间

当前在人类健康状况下降的大环境下,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飞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而且,不仅糖尿病发病形势十分严峻,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也不乐观,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率普遍偏低,这不仅是中国糖尿病控制的现状,也是全球的普遍问题。来自意大利的一份数据显示,1型糖尿病中仅有25.5%的患者血糖水平能够控制到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0%,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Hb A1c≤7.0%的人数不足45%。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临床常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4项来检测血液的凝血功能。抗凝血酶Ⅲ(AT-Ⅲ)是机体内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在生理条件下,与肝素结合后可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并使凝血因子Ⅱa、W、Ⅳa、Xa灭活。在病理条件下,血浆AT-Ⅲ的缺乏可导致血栓的形成。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特别选取了AT-Ⅲ、TT作为指标,探讨该指标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对照组94例,男46例,女48例,年龄35~90岁,平均58.3岁,已排除有糖尿病史。2型糖尿病组96例: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按1997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认,男48例,女48例,年龄39~95岁,平均60岁。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CA7000仪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AT-Ⅲ、TT试剂均为Sysmex公司的配套试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 标本采集与检测

9 4例健康对照组和9 6例2型糖尿病患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8m L,放置在含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的0.2m L试管中,混匀。经离心半径8cm,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获乏血小板血浆后,用Sysmex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A7000测定AT-Ⅲ、TT,要求在2h内完成。1.4统计学处理

各项测定值均采用表示,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由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算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T-Ⅲ指标无男女差异(P>0.05),对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二者存在存在统计学差异,患者组AT-Ⅲ低于健康对照组。TT指标也无男女差异(P>0.05),对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二者存在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组TT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而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原因,在美国,有77%的住院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主要是引起血管壁内皮损伤,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皮长期存在着慢性炎性反应,造成了血管内皮受损,胶原暴露,血流动力学改变,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或促进血液凝血功能障碍[1]。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中的一员,是人体抗凝系统的主要因子之一。抗凝血酶Ⅲ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参与保持体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2]。TT对监测弥漫性血管凝血(DIC)、肝素治疗、纤维蛋白原数量和质量异常,纤溶活性增强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患者,它们的TT比健康对照组都明显延长[3]。

本研究显示,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AT-Ⅲ明显偏低,而TT则明显延长。其机制我们探讨如下:血管内皮细胞是凝血、纤溶调控的中心,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直接影响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糖尿病后期存在大量的并发症,由于损伤的内皮细胞激活内、外源性凝血途径,使凝血酶大量生成,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AT-Ⅲ,使其水平呈显著性降低,而且血管内皮的损伤也使AT-Ⅲ生成障碍[4]。另外严重糖尿病时多器官损害,同时累及肝细胞,使肝细胞受损严重,解毒能力下降,毒素作用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致病因素同时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后又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继发纤溶亢进,引发全身性广泛出血并发症。而且机体的高凝状态常伴以纤溶亢进,其发生依靠高凝状态所形成微血栓中慢慢形成的纤维蛋白溶酶来完成。纤维蛋白溶解水解纤维蛋白分子的肽链,使其成为许多可溶性小肽,即FDP和D二聚体等。这些物质再无法交织成网状,所以微血栓不能再保持凝固状态而出现液化[5],引发继发性纤溶。

综上所诉,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其体内AT-Ⅲ活性降低,TT明显延长,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在临床上对于预示疾病的进展和对疾病的干预治疗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立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8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6):647-648.

[2]叶跃红,李兴禄.抗凝血酶III活性在几种易栓症疾病中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29(2):208-210.

[3]孙振亚,郑定容,杨庆王旬,等.糖尿疾病患者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47-48.

[4]刘杰远,陈振祥.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及其纤溶功能的变化[J].伤害医学检验杂志,2003,17(3):171-173.

凝血时间/药物作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不同体重、胎龄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胎儿出生日期并询问孕妇末次月经时间确定胎儿实际胎龄, 并进行分组:胎龄33w92例, 34w144例, 35w164例, 胎龄为34.18±0.35w。在出生后进行体重测量, 统计数据, 稍低体重儿173例, 低体重儿141例, 极低体重儿86例, 体重2105±506g。出生24h内进行凝血四项测量, 得出数据, 使早产儿的胎龄与体重分别能与凝血四项测量指标形成对比, 并对结果分析。

1.2 方法

400例早产儿出生后, 均采用相同的防护保护措施, 防止意外及其他客观影响因素。随后称量体重并确定胎龄, 出生后24h内抽取股静脉防凝血, 检测凝血四项指标, 记录数据, 统计并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每例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的测量, 统计并于其他例早产儿及标准值进行比较 (标准值PT11~15s, APTT24~36s, Fbg2~4g/L, TT14~21s) 。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0例早产儿按胎龄分组时凝血四项指标数据结果

将400例早产儿按胎龄分组时凝血四项指标数据统计,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胎龄越小, PT、APTT、TT越长, 而Fbg降低越明显, 统计学计算后发现, 与足月新生儿凝血标准值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400例早产儿按体重分组时凝血四项指标数据结果

将400例早产儿按体重分组是凝血四项指标数据统计, 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早产儿体重越小, PT、APTT、TT越长, Fbg降低越快。统计计算后, 与足月新生儿凝血标准值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早产儿自身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缺乏必须营养元素及酶系统发育不全, 会出现凝血因子活性不高, 缺乏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等, 易出现各种出血性疾病, 而早产儿自身身体素质较低, 因此其病患率及死亡率高居不下[4]。此次, 为了减少早产儿的死亡率, 更早更快更好的防治早产儿出血性疾病, 我们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 并分析逐渐得出结论。

首先我们根据早产儿的胎龄进行研究。通过表1可以看出, 胎龄越小, 凝血时间越长, 纤维蛋白原越少, 这就说明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凝血效果越不好, 更容易发生出血后的血液不凝集, 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 认为这是由于肝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导致的凝血酶原数量不足, 这可能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健全有关, 不能有效的调控和分泌凝血酶原, 反馈调节的障碍或不健全等因素[5]。同时, 也对早产儿的体重进行了调查, 发现体重越小, TT、ATPP、PT花费越长, Fbg含量减少明显, 我们同样认为是肝脏尚未发育成熟, 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和维生素K含量极低, 延长凝血时间。总之, 早产儿的凝血机制不好原因是肝功能及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导致的凝血酶原、维生素K的缺乏, 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发挥有关, 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 得出结论, 早产儿的体重、胎龄越小, 血液的APTT、PT、TT越长, Fbg减小越明显, 而有关的调查中, 我国约有11%的新生婴儿为早产儿,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凝血异常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 采取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减少早产儿的出血性死亡率, 降低对婴儿家庭和社会的损害。

摘要:目的 对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凝血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3年不同胎龄、体重出生的早产儿400例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 出生后24h内抽取股静脉防凝血, 检测TT、APTT、PT、Fbg。按照胎龄分组, 分为胎龄33、34、35w以后三组;按体重分组, 1500g以下为极低体重儿, 15002000g为低体重儿, 20002500g为稍低体重儿。两次分组, 分析数据。结果 按胎龄分组, 胎龄33、34、35w以后早产儿的四项凝血检测发现TT、APTT、PT呈递增延长趋势, 而Fbg呈递减趋势, 与足月新生儿标准值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按体重分组, 随着体重的递减, 早产儿的PT、APTT、TT延长, Fbg递减趋势, 与足月新生儿标准值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的胎龄、体重越低,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越长, 纤维蛋白原降低越明显, 极易引起一系列出血性疾病。

关键词:早产儿,凝血功能,凝血时间,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蒙海强, 王玲, 莫坚, 等.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 (2) :220-222.

[2]许靖, 潘新年.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特征及诊断方法的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3) :227-230.

[3]刘汉起.早产儿凝血功能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07 (15) :1565-1566.

[4]Ignjatovic V, Ilhan A, Monagle P.Evidence for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human fibrinogen[J].B1ood Coagul Fibrinolysis, 2011, 22 (2) :110-117.

上一篇:机房平台下一篇:新技术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