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食品安全

2024-10-07

新技术食品安全(共12篇)

新技术食品安全 篇1

摘要: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相当严峻, 对于质量监督部门来说, 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早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能在现场快速准确测定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技术、方法和仪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新技术、新原料和新产品被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工业中, 食品污染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化, 要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中都进行监督检测。现就近十年来食品安全检验新技术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检测样品前处理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快速增长。目前, 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己达4.5亿吨以上,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50kg左右, 各种副食品的供应和消费也在快速增长。随着我国食品供应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食品安全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 重大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市面上的假冒伪劣食品也屡禁不止。据国家卫生部的重大食物中毒情况通报, 2005年第一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73起, 中毒1629人, 死亡59人;2005年第三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事故报告133起, 中毒5737人, 死亡94人, 其中涉及到100人以上的中毒事件14起;2005年第四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43起, 中毒2163人, 死亡18人, 其中涉及到100人以上的中毒事件6起;2006年第二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7起, 中毒2129人, 死亡59人;2006年第三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84起, 中毒3751人, 死亡%;2006年第四季度, 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54起, 中毒1897人, 死亡39人。在这些中毒事件中, 由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剧毒鼠药和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占了大部分。

2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2.1 纸片荧光法。

纸片荧光法是利用细菌产生某些代谢酶或代谢产物的特点而建立的一种酶——底物反应法, 其优点是测试纸片生产工艺简单, 简化了实验准备、操作和判断, 准确度也较高。可以制作商品化测试纸将待测细菌所需的营养成分、酶促底物以及抑制杂菌的成分均固相化在纸片上, 通过检测有关酶的活性来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 检测时将荧光产物在365nm紫外光下观察即可, 只需24小时即可获得检测结果。

2.2 电阻抗法。

电阻抗法原理是细菌在培养基内生长繁殖的过程中, 会使培养基中的大分子电惰性物质 (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 代谢为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乳酸盐、醋酸盐等) , 这些离子态物质能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 使培养基的阻抗发生变化, 通过检测培养基的电阻抗变化情况可绘制出不同细菌特征性的阻抗曲线, 将曲线与用标准菌株制成的曲线对比, 即检测出相应的细菌数量和种类。

2.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再辅以免疫放大技术来鉴别细菌, 其优点是样品在进行选择性增菌后, 无需分离即可采用免疫技术进行筛选。

免疫法灵敏度较高, 样品经增菌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检出度,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反应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目前主要的应用有 (1) 应用免疫磁珠捕集法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氏菌, 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而且基本不受干扰菌影响。 (2)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结果令人满意。 (3) 利用ATP生物发光分析技术和体细胞清除技术, 测量肉制品中细菌ATP和体细胞ATP, 对于鲜肉类食品, 须先清除体细胞ATP, 分析测量时间需15分钟, 对于熟肉制品, 无需清除体细胞, 分析测量时间只需4分钟, 测量细菌的下限为103cfu/g。 (4) 应用微型自动荧光酶标分析法检测食品中沙门菌, 检测时间与常规法相比可提前2~3天。

2.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是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PCR技术检测细菌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细菌遗传物质中各菌属菌种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 设计出相关引物, 对提取到的细菌核酸片段进行扩增, 进而用凝胶电泳和紫外核酸检测仪观察扩增结果。王振国等利用PCR技术对食品中的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进行了检测, 检出限可达9cfu/ml, 与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且灵敏性较高。Nilsson A.等提出了一种用PCR技术测定食品中鼠疫杆菌的方法, 可在细菌数为105~106的猪肉中检测出102个目标菌株。

2.5 基因芯片技术。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反向固相杂交技术, 具有微型化、高通量、平行处理、易于自动化等优越性。靳连群等进行了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检测环境中常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检测准确率达96.2%。芯片制备的成本高、使用率低和浪费严重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但是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光明。

2.6 细胞计数法。

细胞计数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计数法 (flowcytometry, FCM) 和固相细胞计数法 (solid phase cytometry, SPC。这两种方法通常都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被荧光物质标记 (染色) 过的微生物或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激发荧光, 仪器通过对荧光信号的检测来估计微生物或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3 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3.1 色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气相色谱—质谱 (GC-MS) 和液相色谱—质谱 (LC-MS) 技术己成为检测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的主要手段, 以欧盟96/23/EC指令 (2000年版本) 为例, 为检测各种畜、禽及其产品、水产品、饲养的特种动物 (野味) 、蜂蜜, 在不同场所取样、检测不同种类、不同组分的兽药残留和污染物, 按指令确定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统计, 确定各种方法和仪器的累计次数。美国加州食品农业部所属的分析化学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的基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农药多残留快速扫描方法 (multiresidue screen method, 简称MRSM) 。该方法适用于新鲜蔬菜、水果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四大类200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作者将此方法在实验室中进行了重现,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SARA BO-GIALLI等提出了一种用于定性检测牛、猪、禽类肌肉组织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 该法采用70℃热水提取样品, 通过液相色谱—串连质谱 (LC-MS/MS) 法测定进行检测, 对肌肉组织中人为添加的二甲胺四环素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回收率在88%~109%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在3%~11%之间。

3.2 化学快速检测法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原理是有机磷农药 (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磷酞胺等) 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 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可使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 根据检测液色阶的变化可以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水平。根据此技术研制出了农药残留速测灵, 其检测灵敏度为0.18~10mg/kg, 检测时间为5~10分钟, 检测成本为0.2~0.3元人民币/次。

3.3 酶活性抑制——分光光度法。酶抑制技术是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微量和痕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其原理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酞胆碱酯酶 (AChE) 的特异性生化反应。乙酞胆碱酯酶水解后, 水解产物可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酞胆碱酯酶的特异性抑制作用, 使其不能水解, 从而无显色反应。依据此原理, 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方法, 如速测卡法、速测片法、农药残留分光光度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法等。农药残留分光光度法的计算公式如下:酶抑制率%=处理液吸光度/空白液吸光度x100=klg (待测物浓度) +b式中k, b为常数。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农药速测卡法, 此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仪器、检测卡片携带方便, 特别适用于对农贸市场上的蔬菜进行初筛, 该方法的检出限大多在mg/kg水平, 有的可达μg/kg水平。张学健等应用酶活性抑制一分光光度法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了快速测定, 并与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 发现在检出的32份抑制率大于50%的阳性结果中, 与气相色谱法的符合率为81.2%, 符合国家标准。侯学文等将胆碱酯酶抑制法用于检测辛硫磷农药残留, 结果表明胆碱酯酶对辛硫磷比较敏感, 辛硫磷的抑制中浓度 (抑制率为50%时浓度) 3.90μg/l。

3.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 ELISA) ELISA测定法利用标记物的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来反映抗原抗体的结合过程, 将酶催化底物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相结合。其基本原理是: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 并保持其免疫活性;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 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 又保留酶的催化活性;引入了固相载体, 使游离的酶标抗原或抗体与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该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颜色来做快速定性分析;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酶标板上一次可做多份样品检测。

4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方法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的前处理也就是对食品中待测物质的提取和纯化过程, 蒋士强认为, 在基质十分复杂的样品中, 检测种类和组分很多含量很低的有毒、有害残留物和污染物是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的特点和复杂性。我国199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绝大多数采用索氏提取、液—液萃取、固—液萃取、超声提取和柱层析等传统技术。近年来, 微波消解技术被大量地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蒋丽等在测定食品中有害元素含量过程中采用了微波消解技术来处理样品, 避免了由于常压敞开消化造成的元素损失, 减少了试剂用量, 提高了灵敏度。

5 结论

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在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不但检测速度较慢, 而且需要贵重仪器和专业实验人员, 不能满足各级质量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提出的现场快速测定的需求。因此, 研制开发用于现场检测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和仪器就成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孟秀一.河北省三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多项举措确保食品安全监管[J].监督与选择, 2007, 4.

[2]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J].青海政报, 2006 (2) .

[3]马隽, 王兴华, 李宝华, 等.一种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快速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7 (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5]张耀亭, 王燕萍, 白世基, 等.灭菌乳 (鲜奶) 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 (7) .

新技术食品安全 篇2

检验中的计量器具必须按国家规定及规程计量和校正。气相色谱原理: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气液-固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经过一定的主场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述出各组分的色谱峰。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验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液相色谱原理:是由流动相将被分离的混合物带入色谱柱中,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的差异进行分离。常用仪器:紫外检测器、视察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残留物质:在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食品原料中对消费者健康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化肥残留、饲料添加剂。

残留物质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GC、LC、HPLC、LC-MS、GC-MS);生物化学方法(微生物法、酶法、免疫学法);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法;分子印迹合成受体技术。

农药残留:指农药残留使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目前我国农药残留最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化肥污染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食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农药按其作用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加工剂类型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剂,胶悬剂。使用较多的农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

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定性方法:焰色法(无色火焰中呈绿色),亚铁氢化银试纸法(蓝色)

气相色谱法测有机氯农药残留:操作步骤: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测定,计算。检测器:Ni63电子捕获检测器。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方法:刚果红法(蓝色),纸上斑点法原理

气相色谱法分析有机磷农药常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或氮磷检测器。

农药残留分光光度计法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是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酯酶的抑制剂,在试验条件下,它们可以降低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酶催化乙酰胆碱或羧酸脂的水解速度,所以实验体系中存在的乙酰胆碱或羧酸脂的量越多,表示酶抑制剂存在量越多,即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农药越多,分析乙酰胆碱的残留量时可以利用乙酰胆碱与羟胺、列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而进行分光光度分析。三氯化铁-盐酸溶液:出去蛋白质,排除沉淀干扰。

盐酸萘乙二胺法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蛋白质沉淀剂:饱和硼砂溶液,亚铁氰化钾,乙酸锌。

兽药:狭义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性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含有的兽药母化合物或其代谢物的总称。兽药残留的种类:抗生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抗寄生虫类,激素类药物。

抗生素: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强大的一致或杀灭作用。广义抗生素包括抗微生物的抗生素(抗细菌、抗真菌、抗立克次体、抗衣原体和抗病毒等)和抗肿瘤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抗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

对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驱虫剂等的分析和检测一般采用HPLC法

激素:是机体某些组织分泌的特殊有机物质,能够活化或抑制不同的组织细胞,调节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在畜牧业中激素的作用:防治疾病,调整繁殖和较快生长发育速度。

气相色谱标定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及杂醇油所用的内标物为乙酸乙酯,检测器为FID氢火焰检测器,流动相为N2,食品中吊白块的测定原理及所用试剂:在酸性条件下样品进行蒸馏,流出物用水吸收,吸收液中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物质,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在另一酸性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蒸馏,流出物用20%乙酸铅吸收,吸收液酸化后用碘标准液滴定,测定SO2量。操作步骤:标准曲线纸杯,样品处理,显色操作。食品中糖精钠薄层层析法测定的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浓缩,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后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操作步骤:样品提取,薄层板制备,点样,展开与显色,计算。试剂的作用:1无水NA2SO4:乙醚层脱水,2无水乙醇:溶解残留物。

食用合成色素纸层析测定中,在吸附过程中用聚苯酰胺吸附色素,在解析过程中用碱液解析色素。

常见到产毒真菌多为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食品中常见到 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赤者曲霉毒素杂色去霉毒素、黄天精、环氯素、展青霉素。

霉菌毒素通常也成为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AFT),其中的B1,M1是强致癌物,因为B1

毒性和致癌性最强,且又是食品中污染的主要形式,故作为污染指标,AFT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在紫外线下,B1、B2发蓝紫色荧光,C1、C2发蓝绿色荧光,共有12种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荧光光度法、微柱筛选法。

黄曲霉毒素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缩、薄层分析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赖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免疫分析:IA,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半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利用标记物的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放大作用,对样品中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ELISA,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建立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原理: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上,这个过程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生成抗原-待测抗体-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抗体的量。待测抗体的量与有色产物成正比。同理也可包被抗体,测定抗原含量。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ELISA常用的四种类型:直接法测定抗原,间接法测定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竞争法测定抗原。

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球蛋白,是免疫分析的核心试剂。

亲和层析:是根据流动相中的生物大分子与固相表面偶联的特异性配基发生亲和作用,双方专一的结合成复合物,然后利用亲和吸附剂的可逆性质,通过特定的洗脱机洗脱,可以达到分离,纯化与固定相有特异亲和能力的某种物质,这种利用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层析方法称为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四步操作:偶联、吸附、清洗、洗脱

亲和层析常用的载体: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乙烯凝胶。

人体内矿物质三大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毒元素。限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合称。

比重d>5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国标中测Pb的方法有:1石墨炉院子吸收光谱法;2氢化物院子荧光光谱法;3火焰原子吸收法;4二流腙比色法;5单扫描极谱法

双流腙比色法测铅试验中的掩蔽剂有盐酸羟胺,氰化钾,柠檬酸铵。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芘,丙烯酰胺,氯丙醇

N-亚硝基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分为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

丙烯酰胺致癌物质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其致癌活性代谢物环氧丙酰胺。

丙烯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反相18柱,20cm*4.6mm,5μm;流动相:V甲醇:水=95:5,流速

0.8ml/min;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氯丙醇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不锈钢柱;检测器:火焰电离检测器;流动相:He或空气。油脂质量的检测包括:酸价,皂化价,碘值,过氧化值,氧化值。

银盐法原理:样品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氯化亚锡将五价的砷还原成三价的砷,再利用锌和酸反应产生原子态氢,将三价砷还原为砷化氢,再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作用,在有机碱存在下,生成棕红色胶态银,进行比色测定,在生成AsH3过程中,有H2S,会干扰测定,可用浸泡过的醋酸铅的棉花赖排除H2S的干扰。操作步骤:试样处理,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测定,计算

食品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外观、物理性状或形态相似的非同种类物质或同种质量低劣物质的行为。

掺假方式:掺兑,混入,抽

取,假冒,粉饰

牛乳中掺假:1掺水:增加食品净含量,获利;感官检验,比重法,阿贝折光仪法;2掺洗衣粉:增加奶质浑浊度;荧光法;3掺碱性物质:掩蔽牛奶酸败,降低浓度;溴甲酚紫法,溴麝香草酚蓝法,玫瑰红酸定性法;4掺尿:提高蛋白质含量;尿中含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反应呈红色或橙色;5掺尿素:提高蛋白质含量;格里斯试剂法;6掺淀粉、米汁、豆浆;增加重量、提高密度;碘-淀粉、皂素溶于热水或热酒精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物质;7掺蔗糖:改善鲜奶口味;间苯二酚法;8掺单-电解质;增加比重或中和酸度;9掺防腐剂:防止酸败、延长保质期。

食用油中掺盐水,增加油的重量

酒中掺敌敌畏,有酩酊感,被误认为好酒。

辣椒粉掺红砖粉,加强色泽,增加比重。

蜂蜜掺水加重,掺糖提高甜度,掺蜜糖淀粉类增大黏度,掺食盐增加浓度黏度减小 面粉增白剂:吊白块,亚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掺溴酸钾增筋劲和品质改良剂。乳制品中掺伪的检测

实验原理 在样品中掺一些中和剂、可溶性钡盐、豆浆、尿素、食盐、芒硝、防腐剂等杂质有害人体健康物质都可以用不同方法检测出来。实验原料:鲜牛奶

实验试剂:溴甲酚紫、玫瑰红酸钠、HCl、乙醇+乙醚

(1:1)、KOH、混合试剂、二乙酰一月亏、硝酸银、酪酸钾、20%醋酸、1%氯化钡、FeCl3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

1、牛乳中掺中和剂的检测 溴甲酚紫在PH为5..2~6..8~8.0的溶液中,颜色有黄色变为紫色-至蓝色,当牛乳中掺中和剂时溶液呈天蓝色。取一支试管加入样品5ml,加入1%溴甲酚紫指

示剂3~4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牛乳中掺可溶性钡盐的检验:将滤纸浸于2%玫瑰红酸钠溶液中待干燥后备用。取上述滤纸条滴一滴样品,如有钡存在显红褐色,再加入HCL(1+20)1滴即转变为鲜红色。

3、牛乳中掺豆浆的检验:豆浆中含有皂素,皂素可溶于热水火热乙醇中,并与KOH生成黄色。取待测样品2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乙醇+乙醚(1:1)混合液3ml,,加25%KOH5ml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弱若样品呈微黄色表明有豆浆存在,呈暗白色则不含豆浆。

4、牛乳中掺尿素检验:取牛乳5ml于试管中加0.5ml二乙酰一月亏,3ml酸试剂,充分混匀后在沸水中准确加热一分钟(不得超过1.5min),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1min后呈粉红色则存在。

5、牛乳中掺食盐的检验:硝酸银和铬酸钾呈红色反应,如牛乳中的Cl-含有超过天然乳中的含量,全部生成AgCl沉淀呈现黄色反应。取5ml0.01mol/lAgNO3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混匀,加待测样品1ml充分混匀,如牛乳呈黄色则说明其中的氯离子含量大于0.14%。

6、牛乳中掺芒硝的检验:钡离子与玫瑰红酸钠反应生成红色玫瑰红酸钡,如牛乳中含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则可与钡离子生成不溶性硫酸钡,使玫瑰红酸钠的红色消失变为黄色。取样品5ml与试管中加1~2滴20%醋酸,4~5滴1%氯化钡,2滴1%玫瑰红酸钠。摇匀静置,掺芒硝呈黄色,天然乳为粉红色。

7、牛乳中掺防腐剂的检验:取牛乳1ml于试管中加入0.5ml氯化铁溶液,放入沸水中加热1min,此时牛乳凝固,有甲醛存在则出现紫色,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呈正比。

畜禽肉中四环素残留的测定 实验原理:试样经提取,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与标准系列比较即可得四环素含量

仪器与试剂:乙腈

0.01mol/lNaH2PO4 四环素标准液 5%高氯酸 恒温振荡器 离心机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原料:猪肉

操作方法:色谱条件,标准曲线制作,样品测定,计算 加入5%高氯酸的作用是什么?因四环素在PH高的环境下,极易与金属离子结合,造成负面影线,加高氯酸控制酸度,达到更有效提取四环素的作用。

组胺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比色法测定组胺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鱼肉中的组胺用正戊醇提取,与偶氮试剂反应呈橙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即可求出组胺含量。

实验试剂与仪器:碳酸钠 氢氧化钠 对硝基苯胺 正丁醇 三氯乙酸 盐酸 组胺标准品 具塞锥形瓶 分液漏斗 721分光光度计

实验方法:

1、组胺标准曲线的制定

2、样品中组胺的提取:取10g左右切碎的鱼肉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20ml0.1/ml三氯乙酸浸泡2至3小时过滤小烧杯中,用

NaOH调PH为9--10,取1ml滤液于分液漏斗中,再加入3ml正戊醇振摇5min,重复操作3次,合并上层液于10ml容量瓶,用正戊醇提取液于分液漏斗中提取,再加入

1mol/LHCL3ml震荡5min,取下层液,重复操作3次,合并下层液于10ml容量瓶中,再用盐酸定容。

3、取1ml上述提取液于10ml离心管仲,分别加入15%碳酸钠及偶氮试剂各3ml,加入至10ml摇匀,放置10min于480nm处测吸光度

4、计算:样品中组胺含量(mg/kg)=1000*(m0/m)*V 用正戊醇提取前为什么要调PH为9~10?为什么还要用HCL提取3次?破坏组织,使组胺游离出来。加HCL提取三次是为了纯化提取的组胺。食品中着色剂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水溶性酸性合成着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酰胺吸附,而在碱性条件下被解吸,再用纸色谱或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最顶检出量为5ug,点样量为1g,样品最低检出量约为50mg/kg.实验原料:果冻

仪器与试剂;聚酰胺粉 乙醇 乙醇胺溶液 PH=6的水 柠檬酸溶液 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6+2+3)着色剂混合标准液 烧杯 吸管等

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 称取100g样品 加入30ml水捣碎,称取粉碎样品40g左右,温热溶解,若样品PH较高用柠檬酸溶液调至4左右。2。吸附分离:将处理后所得的溶液加热到70°C,加入1g聚酰胺粉充分摇匀,用柠檬酸溶液调PH至4,使着色剂完全被吸附,若溶液还有颜色可再加一些聚酰胺粉。将吸附着色剂的聚酰胺粉全部转入漏斗中过滤,用PH=4的70℃水反复清洗,每次20ml,边洗边搅拌。若含有天然着色剂再用甲酸甲醇溶液洗涤1-3次,每次20ml至溶液无色为止,再用70℃的水多次洗涤至流出液为中性,洗涤过程中必须充分搅拌。然后用乙醇—氨溶液分3次解吸全部着色剂,收集全部解吸液与水浴上除氨。将上述溶液至水浴锅上浓缩至2ml后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洗涤容器,洗液转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10ml。3。定性 取色谱用纸,在距底边2㎝起始线上分别点3~10ul样品溶液,1~2ul着色剂标准液分别呈有正丁醇—无水乙醇—氨和正丁醇—吡啶—氨水展开剂的层析缸中,用上行洗展开,待溶剂前沿展至15㎝处,将滤液取出,于空气中晾干与标准斑比较定性,也可取样0.5ml样液在起始线上从左至右点成条状,纸的左边点着色剂标液,依次展开,晾干后定性,靛蓝在碱性条件下易褪色,可用甲乙酮—丙酮—水作展开剂。

为什么用聚酰胺吸附时要用柠檬酸将PH值调至4?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剂聚酰胺能发会更好的作用,吸附着色剂

新技术食品安全 篇3

分布式组件技术给企业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应用安全集成技术可将许多不同的安全技术有机结合以构建全新的安全体系

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之间的合并、收购以及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是常见现象,这就形成了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所有企业都面临如何保护企业中大量的信息不被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攻击者非法使用的问题。电子商务在给企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过去,企业维护安全的做法一般是利用物理方法只允许"可靠的"内部人员访问敏感信息。然而,电子商务对企业的要求是:不仅要使"可靠的"内部人员能够访问企业信息,而且要使其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等外部人员也能够访问企业的某些信息。这使企业IT管理人员面临选择:一方面需要向用户开放访问权限,另一方面又要适当限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如果在管理中,为了降低安全风险而过分强调安全性,那么就会影响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违背了电子商务运作的初衷。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一套容易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用户的访问。近来出现的企业应用安全集成(EASI)技术正是一种可以用来保护"分布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安全的新技术。它以分布式组件计算和信息安全为基础,代表了未来实现安全电子商务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网络安全领域一种重要的新技术。

1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开发电子商务应用。一方面,电子商务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另一方面,却向用户打开了一条访问企业重要信息资源的渠道,给黑客和商业间谍提供了诱人的攻击目标。

适当的信息保护是进行商业交易的前提条件,它关系着企业的信誉与生存能力。为了保护信息资产,企业必须在向合法用户开放访问权限的同时阻止那些非授权的访问。一般来说,安全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9誗机密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

*9誗完整性,保证信息不被非法用户修改;

*9誗认证性,能够使用户确认其他用户的身份;

*9誗不可抵赖性,防止用户事后对其采取过的行为加以抵赖;

*9誗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业务能够连续运行。

在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安全时最大的困难是:既要节省成本,又要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既要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的战略规划人员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在安全性、成本、性能、功能等方面适当折衷。

2 分布式组件技术与信息安全

组件技术能够将数据以及由这些数据构成的商务逻辑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分布式组件技术允许将那些协同工作的组件安装在不同企业的不同机器、网络中。因此,许多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式向多层次的应用体系结构转变。

在分布式组件技术中,将代码与数据封装起来的组件可以被安装在网络的任何地方。客户端软件只需要知道组件的接口,而不需要知道组件是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地方运行。透明性和可重用性是分布式组件技术的两大优点,但是它也给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敏感数据往往被隔离起来,放在某个中心数据库中加以保护,这样安全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应用。但是分布式组件采取了与此完全相反的方式,数据被广泛散布于网络中的各个地方,而且容易被访问。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安全与可信的计算数据库(TCB)的概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图1所示为传统的可信计算数据库。可信的计算数据库包含负责实施安全策略的硬件与软件机制,具有防篡改,总是被调用,可以被全面分析的特点。图2所示为分布式组件安全体系。在分布式组件系统中,安全体系结构复杂得多,组件系统中的安全功能分布于整个系统,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可信的计算数据库之中。

尽管TCB模型在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却在分布式组件环境下显得不够灵活,同时分布式组件系统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极大地增加了安全的复杂程度。

3 企业应用安全集成技术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已经采用分布式组件模型,所以安全技术必须相应跟进。20年前,安全专家的工作相对简单,敏感的数据储存在后端数据库中,通过简单的操作系统访问机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对Web服务器的安全访问变得十分重要,由于基于Web的应用突破了原来的数据存放模式,使得人们需要更完善的安全技术。目前,有许多成熟的安全技术,如安全套接字协议层(SSL)、防火墙、Web认证/授权服务器等,可以用来加强客户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安全性。现在,随着组件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许多公司开始在处于中间层(Mid-tier)的应用服务器上安装复杂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有许多中间层技术可以使Web服务器与后端数据库直接通信,但是这些技术通常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Web服务器和后端数据库之间通信的安全问题,人们提出了企业应用安全集成(EASI)的概念。EASI可以将许多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向企业提供一套公共安全体系架构。

企业应用安全体系架构中的关键问题是在许多应用组件中支持端对端的安全能力。端对端的安全能够保证数据访问得到适当的保护。图3所示为简单的企业应用安全集成系统。在图3所示的企业应用系统中,客户的请求通过一系列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组件,最终到达一个或更多的后端数据库中,后端数据库系统在处理完用户请求之后,将相应结果返回用户。

在企业应用安全体系结构中,应包含3个层次的安全性:

*9誗边界层安全

*9誗中间层安全

*9誗后端层安全

企业应用安全集成体系结构集成了边界层、中间层和后端层上的安全技术,为这些安全技术定义了一套统一的安全业务接口。利用统一的接口,企业可以在不对现有体系结构作重大修改的情况下随时向安全体系结构中增加新的安全技术。EASI的安全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EASI安全体系结构支持3类安全接口,这些安全接口分别是:

(1)基于标准的安全接口

EASI安全体系结构鼓励企业尽可能使用基于开放标准或者工业应用标准的安全接口,例如XML、J2EE和CORBA等。因为基于标准的接口能够给用户提供最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客户定制的安全接口

如果现有的标准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那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一些新的安全接口。

(3)供应商开发的专用安全接口

如果现有的标准不能满足需要,那么有时需要采用供应商开发的专用安全接口。

在EASI安全体系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安全产品,包括防火墙、Web认证/授权产品、组件认证/授权产品、密码产品、目录服务等。

4 EASI的优点

EASI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支持各种已开发的标准,而这正是使应用程序能够长期保持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的最好方法。产品和技术会不断更新,但是针对基本安全业务的通用安全标准却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基于标准的安全接口允许企业不断更新安全产品而不需要重新编写应用程序。企业在今天选择的安全产品可能会很好地满足目前的需要,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和市场的变化,这种产品必将得到更新。任何企业都不希望因为修改代码带来的高额成本而使自己束缚在某个供应商的产品上。

利用EASI技术构成安全体系结构,意味着企业不需要立刻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允许企业小规模地实现最需要的安全业务,然后再逐步实现更复杂的安全功能。企业还可以根据EASI安全体系结构来确定对安全产品和技术的采购与安装。

EASI安全体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让企业能够明确企业安全的重点在什么地方,使企业能够有的放矢,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来满足自己对安全性的需求。

5 结束语

企业应用安全集成技术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信息安全性这一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好的安全解决方案,企业就会错过许多新的电子商务机遇。基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安全集成技术,可以将许多不同的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全新的安全体系结构,使企业能够集中有限的时间与资金,较好地解决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复杂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Bret Hartman,Donald J Flinn, Konstantin Beznosov. Enterprise Security with EJB and CORBA. John Wiley & Sons Inc,2001

2 Quadrasis Inc. Enterprise Application Security Integration-an Overview. http://www.itpapers.com

(收稿日期:2002-09-30)

作者简介

卢东昕,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都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99-200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企业博士后站进行研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伊丽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博士,现在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网络安全、安全电子商务等。

新加坡采用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篇4

新加坡国际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孟理齐说, 过去两年, 新加坡一直在建设、使用基于这种新技术的检测设施。该国农粮兽医局为此建立了涵盖约1.1万种化合物的数据库并展开调试分析。

目前, 全球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设施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食品, 如肉类、速食制品、海产品及奶粉和其他婴儿食品。

新技术食品安全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高压电容器组总容量不超过__kVar时,可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和控制。A.100 B.100~300 C.300~400 D.400

2、支撑高度超过10m时,应在外侧周围和内部每隔__间距设置剪刀撑。A.5m B.10m C.15m D.20m

3、__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A.安全教育 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D.安全防范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在办理变更注册期间__执业。A.可以 B.不得 C.视情况

D.两个月内不得

5、在煤矿安全监察中,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是()监察。A.专项 B.常规 C.定期 D.重点

6、发生事故后,作为不同的事故报告主体应当履行各自的报告义务。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__报告。

A.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C.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7、定性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__。A.安全措施 B.安全技术 C.定性的指标 D.定量的指标

8、为不影响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当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万元时不再存储。A.300 B.600 C.800 D.1000

9、《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自收到煤矿企业提交的申请书和有关文件、资料之日起__天内,应当完成审查核实工作。A.30 B.40 C.50 D.60

10、在距煤层最小垂距__m时至少向煤层打2个预测钻孔,用1~3mm的筛子冲洗液中的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临界值应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确定。A.3 B.4 C.5 D.3~5

11、__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相关管理方案进行评价。A.目标

B.制定管理方案 C.初始评审 D.应急预案

12、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到指定的铁路、公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B.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多于2人 C.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D.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挂不少于两节的隔离车,并严禁溜放

13、化工生产管道的敷设方式最好为__。A.地埋 B.架空

C.地埋、架空相结合 D.水下输送

14、()的目的是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总体目标和承诺的要求,为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决策(重点是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A.制定管理方案 B.运行控制 C.初始评审 D.检查与评价

15、职业卫生统计中的“发病率”(中毒率)是反映某病(中毒)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__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__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A.预测;原因 B.预测;因果关系 C.衡量;原因

D.衡量;因果关系

16、我国伤亡事故统计是一项__的统计工作。A.系统性 B.经常性 C.长期的 D.多层次

17、事故调查组由一些人员和有关专家构成,其中不包括__。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行政监察部门 D.人事部门

18、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____其有关证照。A:吊销B:注销C:暂扣D:废止

1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20、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属于()。

A.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B.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 C.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D.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21、按演练方式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__三种类型。A.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B.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战术演练 C.专业演练、战术演练和基础演练 D.功能演练、实战演练和全面演练

22、在某种合同要求的情况下,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内部审核 D.外部审核

23、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泄放装置的__压力或爆破压力。A.关闭 B.标准 C.最大工作 D.开启

24、预防为主,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减少__。A.生产事故 B.安全事故

C.生产质量事故 D.生产安全事故

25、安全生产“五要素”中,__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应该在其指导下进行。A.安全文化 B.安全法制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属于事故概况的是__等。A.事故经过

B.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C.结案情况 D.事故原因 E.事故时间

2、《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了从业人员有__的义务。A.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B.遵章守规、服从管理 C.对应急措施知情

D.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E.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

3、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__,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A.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B.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C.综合管理 D.分类管理

E.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有__。A.行政许可制度 B.监督检查制度 C.事故应对措施 D.事故处理方案 E.风险预防程序

5、在保证工作安全的三大措施,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__。

A.必须执行的有关规定制度的条款 B.必须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

C.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及恢复送电制度

E.施工前必须执行的具体安全措施,如发电厂、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必须执行的安全措施,热力机械工作票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6、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7、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中,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力的集中程度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 E.能量大小

8、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9、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调查的权利有__。A.火灾扑灭后,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B.调查、认定火灾原因

C.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D.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E.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1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1、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A.时间 B.空间 C.地点 D.照明

E.管、线布置

12、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__。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动态相关性原则

13、《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人是__。A.13周岁的人违法 B.16周岁的人违法 C.精神病人违法 D.19周岁的人违法

E.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

14、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__进行监督,提出意见。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试车 E.同时验收

15、行为监察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的__的实施等工作。A.组织管理 B.安全监督

C.规章制度建设 D.职工教育培训

E.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16、事故统计工作一般分为__步骤。A.资料搜集 B.资料整理 C.综合分析 D.资料汇总 E.统计分析

17、事故应急救援具有__等特点。A.不确定性 B.间断性 C.突发性

D.后果易放大性 E.持续时间长

18、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等。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B.应急过程中各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通信不畅通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过程的一切活动应向领导汇报

19、以下属于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的有__。A.国家法定节假日,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体育活动 B.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度

C.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每个作业场所进行跟班检查

D.及时、如实地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报告矿山事故 E.保持矿工的良好情绪

20、压力管道施工质量全面检查的重点方面是__。A.管道及其元件方面 B.支吊架方面 C.焊接方面

D.隔热防腐方面 E.外观方面

21、在实施安全评价过程中,常用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有__。A.以人员类别为主划分

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C.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D.以安全生产职能部门为主划分 E.以设备复杂程度为主划分

22、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有__。A.服从听证主持人指挥 B..进行陈述和申辩

C.如实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D.遵守听证会场纪律 E.提出新的证据

23、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__的原则。A.公平B.公正 C.合 D.公开 E.从重处理

24、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__。A.职工的劳保用品及防暑降温

B.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C.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D.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E.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食品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分析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测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4-0000-00

近几年,尤其是在“十一五”(国家技术支撑重大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国家目标指导,科学技术发展,创造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中存在风险的评估技术体系,逐渐学会自主创新摆脱盲目追崇他国食品研发技术,拥有支撑食品安全工作的能力,提高我国(在食品方面)的国际地位。因此下文就对食品关键技术做了一些分析:

1 食品的性状

食品的性状、标签和信息影响消费者认知活动,人们潜意识里对多种食品的主张与反对是影响购买力度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让消费者意识到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健康的。是否是转基因食品,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剂等都对人体产生不同性状,进而使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

2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食品进行综合评述,主要包括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添加剂,仿冒产品等。蔬菜喷洒农药,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染色花椒…为了提高销量和产量,许多商家违心销售损害健康的食品,以赢取牟利。

2.1 化学污染物质

毋庸置疑,化学物质污染早已成为食品安全中潜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奶粉导致的肾结石事件,橘虫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在人们心中敲了警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性有了重视。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够扰乱人体内环境分泌系统,若经过数年积累,将导致人体组织发生病变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2.2 农药污染

近几年来,美国扣留中国多批进口食品的原因是:不卫生,食品残留农药超标。大量实验调查显示,我国食品有机氯农药剩余量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有机氯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它高脂溶性,不易降解。所以农药问题至今仍亟待解决。

3 食品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分析

由于我国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急需有关部门对上市食品进行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技术分析至关重要,加速开发迅速、敏感度高,性状稳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势在必行。

3.1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在农药检测方面发布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包括一系列在进出口食品方面,例如有机氯,多氯联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由于我国食品农药检测起步较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缺乏许多灵敏快捷的检测方法,只好依赖于外国进口的检测试剂。据调查可知,国外检测已由单个化合物发展为同时检测几百个化合物的残留状态,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3.2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相关技术

对农药检测的试剂主要来自于国外进口的乙酰胆碱酯酶,价格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它是从家蝇头部分离出的高敏度分子型作酶源,以此来开发对多种农药快速准确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0%,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农药是否超标,减少了在人们不知情情况下食农药的危害,目前市场上以ELISA为主要农药检测试剂。在我国,蔬菜中残留农药最严重的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为此,我国农业部特开发出适合我国农药检测的“蔬菜中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它拥有迅速,准确,简便,低成本等优点。天津市某公司开发出了一次性农药残留检测器,它可以对多种磷脂酸类农药进行定向检测。

3.3 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使用兽药的范围不断增大,许多农场为了减少牲畜的发病率,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更符合大众食物的喜好,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目前我国兽药残留检测体系尚不完善,仍有些进出口商品因为兽药超标被扣留。为此提出了一些检测方法:克伦特罗(瘦肉精)检测方法即IPLC-紫外与电化学检测方法和CC-MS方法,其中,河南生物研究所应用单克隆抗体,研制出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氯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CC和IIPLC及色质联用的方法。

3.4 天然毒素的检测分析

一般用黄曲霉毒素检测,但用传统方法成本高,不易获得,准确率低,为此改用先进的AFB1检测,主要运用抗原转化,是当前国内外转化率最好的抗体,效果与美国sigma公司不相上下。

3.5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分析

目前,转基因食品是我国国内一项重要食品安全问题,许多人不信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我国也就此研发了转基因食品检测器。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酶聚链式反应(PCR),指纹图谱法,连接酶式反应。深圳某公司实时研发的PCR检测技术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第一次自主完成转基因食品检测。

4 结语

食品安全是值得每个市民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国只有加强对食品基础性的研究,方能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适于当前国际新形势。希望对国家质检局在使用食品安全检测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林.王晶 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39-41.

[2] 徐恩斌.张忠兵.谢渭芬.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1):73-75.

[3] 王静.杜达安.高燕红.浅折克伦特罗的药理作用、检测和对食品安全的危害[J].华南预防医学,2002(1)57-58.

[4] 朱小红.现场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督中的应用及展望[J].食品工业科技,2010(8)107-108.

收稿日期:2014-12-06

作者简介:刘欢(1995—)男,湖北咸宁人,武昌工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新技术食品安全 篇7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方面的问题。因车而产生的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而据相关专家统计[1], 我国历年的交通事故起数数据如图1、图2, 由此图中数据分析可知, 随着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发展交通事故起数自2002年起开始成呈现下降趋势, 事故死亡人数自2005年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 除了相应有效的管理制度及相应法规等因素,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汽车的安全技术有了明显进步, 汽车安全新技术对于道路安全性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2 车辆的安全性能

车辆可以说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因素, 因此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对于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极有效的措施。车辆指机动车, 主要包括小车、公共汽车、货车与大卡车以及摩托车。摩托车及卡车的安全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进, 可摩托车、卡车的安全及由其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 由相关研究可知, 目前交通安全计划相关部分正在着重解决摩托车及卡车的安全隐患, 汽车设计师和生产制造商正努力地提高小车、客车车辆的安全性能。

汽车安全性主要包括了汽车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后安全性和车外安全性等几个方面。顾名思义, 主动安全性指的是汽车预防和回避事故的性能, 主要包括制动性能、操纵性能、灯光和视野等;被动安全性指的是汽车减轻事故过程中对乘员伤害的性能, 主要包括车身结构、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方向柱、车顶和车门强度内饰缓冲性能等;事后安全性主要是指防止火灾和紧急脱出性能;车外安全性主要是指汽车对车外行人的保护性能[2]。自各国制订了用于指导汽车安全性设计的一系列汽车安全标准和法规以来, 主要的汽车生产制造厂家成立了相应的安全研究机构, 以提高安全性技术水平。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和整车结构的不断完善, 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安全性研究已取得巨大成果[3]。如今, 汽车安全性在新技术的应用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给人们的安全提供了更有力地保障。

2.1 汽车主动安全性的新技术现状

汽车的安全性新技术给道路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目前出现在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方面的配置主要包括车辆上配备的ABS、EBD、ASR、ESP、防碰撞系统、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盲点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智能巡航系统、防侧翻系统轮、胎压力报警系统及主动头部约束系统[4]。这些都是较先进的汽车安全新技术, 它们都在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地作用。

(1)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是刹车防抱死系统的其英文意思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现在, ABS都是生产出的新车的标准配置, 它可以防止因汽车制动抱死而产生的侧翻、甩尾或方向失控的事故发生。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 防止车轮全部抱死, 从而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

(2) 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BD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的英文单词首个字母的缩写。它可根据车重和路况的变化来控制制动过程, 它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有了这个制动辅助配备, 汽车制动效果会更好。当前仅有少量车辆配备有。

(3) ASR (驱动防滑系统) 。ASR就是驱动防滑系统或称牵引力控制系统。其作用就是当汽车加速时将尝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而防止滑动轮快速滑动。它的两个功能主要是提高牵引力和保持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汽车行驶在易打滑的路面上时, 会使车辆出现甩尾或方向失控的现象而导致事故。装有ASR系统的车在此类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就不会出现或能够减轻这种现象, 而且在转弯时也可防止车辆驱动轮打滑使车向一侧偏移现象而能车辆沿正确路线转向。

(4) ESP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ESP就是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是博世公司的专利。在其之后生产的日产车的车辆行驶动力学调整 (简称VDC) 、丰田车辆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简称VSC) 、本田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称为VSA) 及宝马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简称DSC) 都是其类似的系统[5]。其实,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可看成是防抱死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制动及节气门动作结合的控制系统这几项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而且, 每年都会有关于它更强大功能的创新系统的出现。

(5) 防碰撞系统。此系统可通过一套智能系统感知驾驶员有可能采取紧急制动动作, 并在制动开始的瞬间, 帮助驾驶员将制动力加到最大, 从而缩短刹车距离, 避免碰撞。它现在只出现在一些豪华品牌的车辆上。

(6) 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此系统能很好的帮助驾驶员停车入位或倒车调头。装有摄像头的可视倒车影像系统, 可让驾驶员通过车内屏幕直观地获得车尾的视觉信息。这就可以避免倒车时撞到行人、矮桩等倒车雷达不能准确发现的目标物体, 对车尾窗很高的车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7) 盲点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盲点警告系统能够在车身侧面驾驶员视线盲区内出现障碍物或车辆时提醒驾驶, 沃尔沃的新S80轿车就有此配置。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可在行驶中监测车辆是否逐渐偏出它所在的车道, 并可通过蜂鸣器或警告灯及时提醒驾驶员, 帮助走神的驾驶员保持航线, 如雷克萨斯车就有配置此系统。

(8) 防侧翻系统。此系统大多数用陀螺仪来监测转弯是否太快或由于紧急躲避而使车身出现突然的侧倾。如果传感器判断会发生侧翻, 电脑就会通过牵引力控制系统或车身稳定系统关闭节气门并施加适当制动, 以修正车辆行驶轨迹。

2.2 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新技术现状

据研究, 大量数据表明, 95%的事故是由于人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 所以被动安全性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6]。车辆被动在车辆发生意外时, 就是被动安全系统发挥作用, 将损害降到最低。关于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也不断地在升级, 目前出现于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方面的配置主要包括安全带、SRS (安全气囊系统) 及事故辅助上传系统。

(1) 汽车安全带。安全带是一种发生在交通时能防止或减轻乘员受二次碰撞所造成伤害的安全装置。我国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 所以小型客车在行驶时, 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实践证明, 这对减轻事故的伤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今, 安全带的设计也更加智能化、科学化。

(2) 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也称为辅助保护系统 (英文缩写为) SRS, 其作用是在碰撞过程中弥补系安全带仍不能保护乘员头部、脸部、胸部和膝部的缺陷。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的, 不系安全带, 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大打折扣。据有关调查, 单独使用安全气囊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 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所以需要两者配合使用, 才能更安全。如今, 高档的车已在车内几乎全方面配置了安全气囊系统, 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员。

现在的气囊已越来越智能化, 双级气囊系统能够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乘客, 并且和车身上的碰撞力度传感器一起联合判断, 决定气囊是否弹出。

(3) 事故辅助上传系统。事故发生时, 如果车上装有在线紧急通信系统, 就能够为抢救伤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如宝马的Assist系统、通用的Onstar系统和其他制造商的支援网络呼叫系统就能做到。而且, 宝马和大众的智能系统可在发生事故时, 能够在上传报告之后自动断开车上的电源;奔驰的安全系统还能断开燃油泵并自动打开门锁[4]。

关于被动安全性研究, 人们还在车身抗撞性研究、碰撞生物力学研究、乘员约束系统和内饰件的研究、碰撞安全性试验这4个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6]。如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不少汽车公司就在汽车两侧门夹层中间放置了一两根非常坚固的钢梁, 这就是常说的侧门防撞杆。这种车身变形吸能区的设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有效的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2.3 提高车外安全性的新技术

有的车已在车外前部为预防碰撞行人而设置了安全气囊系统, 许多车也在车外进行了专为保护行人考虑的结构设置。

这些新的高端技术, 由于成本问题等原因至今还没有普及, 只有一些豪华品牌车辆上配置较全。当然, 随着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发展, 这些新技术离普及推广的距离也应不远。不过我国也可学习美国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目前, 对于普通车辆, 国家也应该有相应的专项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要求[7]。

4 结语

在汽车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及相应技术的应用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是这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先进汽车安全技术, 如现在的声学、光学、电磁学及军事领域常用的雷达、红外线和卫星定位系统等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汽车上。保证了汽车在恶劣行驶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让人们更有“安全感”。

其实, 有效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人们的安全感, 最有效和最人性化的方法应该预防, 在人、车、路及综合管理因素方面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人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关键的是提高人们参与交通的安全意识和觉悟, 人人都是参与者。也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道路交通伤害防治工作机制, 把道路交通伤害作为一项主要和优先的公共政策, 对环境、车辆和道路使用者采取综合措施, 建设一个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预防道路碰撞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损失。一旦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就要有效地做好就地急救和院前救护工作, 以减少车祸重度创伤和死亡。

摘要:指出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因道路交通事故而产生的伤害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汽车安全新技术方面分析和阐述了车辆及行人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道路交通,汽车,新技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启洲.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6) :23~24.

[2]赵高晖, 朱文宁, 何稚桦.汽车安全性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1, 15 (3) .

[3]姚明.浅谈未来汽车安全性能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J].论述, 2011 (11) .

[4]毛彩云, 陈学深.汽车新技术及典型故障诊断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章剑兵.汽车安全性的电子技术发展[C]//.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 合肥:安徽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6]祝珂.汽车安全性研究与分析[J].论述, 2011 (5) .

汽车安全控制新技术 篇8

防侧翻系统对于质心较高的SUV特别重要。大多数这种系统都是使用陀螺仪来监测转弯是否太快或由于紧急躲避而使车身出现突然侧倾。如果传感器判断可能会发生侧翻,则电脑会通过牵引力控制系统或车身稳定系统切断油门并施加适当的制动,修正车辆行驶轨迹。在主动预防侧翻的同时,更加宽阔的头部安全气囊也被开发出来。如福特的头部侧气囊系统,当传感器发现将要发生侧翻时,头部侧气囊能够覆盖乘员的头部区域和前两排65%的车窗面积,保护乘员不受破碎车窗的侵害。这种系统已经应用在福特、水星和林肯的SUV等车型上。由于敞篷车的乘员从肩膀往上都暴露在车身之外,防侧翻系统对敞篷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SUV。目前大部分主流的豪华敞篷车都配备了在座椅背后能够紧急弹出的防滚架,用以减轻翻滚时对乘员的伤害。

2 双级燃爆气囊

近年来,安全气囊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要求,2006年以后生产的所有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必须安装更先进的前部气囊。其中规定气囊必须能够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乘客,并且和车身上的碰撞力度传感器一起联合判断,决定气囊弹出的等级。

通用公司开发的双重开启前部气囊,能够根据乘员的重量和撞击的力度,分两级按照不同的尺寸和压力打开。如果撞击并不十分严重,或者乘客体重较小,那么气囊就不会按照最大压力和最大尺寸完全充气。一般的双级气囊虽然充气压力不同,但充气尺寸都是相同的。

除了双级前部安全气囊,侧部安全气囊也开始出现双级产品。在沃尔沃S 80上,座椅侧的安全气囊有2个不同的充气室,在发生侧部碰撞时,传感器会判断碰撞的部位。由于臀部相比其他部位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力,这时气囊会调整充气区域,以保护胸部为主要对象。

3 混合制动器控制技术

混合制动器采用“智能型”后电卡钳控制后轮制动力,传统的液压前制动器系统和ABS前调制器与后轮电力制动器卡钳相配合。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行为由传感器检测送入ECU转换成控制后电卡钳的指令,可实现前后轮的最佳制动力分配。

混合制动器采用整体式电控停车制动器,减少了元件数量,使车辆在装配过程中用销钉和螺钉固定后轮制动器的转角,而不必连接液压管道、软管和停车制动电缆,消除了停车制动器操纵杆或踏板,扩大了乘坐空间。混合制动系统的优点主要有:①改善了基准制动反应(卡钳的反应更快);踏板感觉良好;减少制动片的滞动;能够调整并独立地控制后卡钳,改进前后制动力的平衡。②减少了整车质量;简化某些车辆的后轮;不同型号的车辆使用单一的停车制动系统。③消除了后部的管道、软管和停车制动机构;改善了抽空和灌装时间。

4 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UCC)

UCC是一种先进的集成系统,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挂、转向、动力传动系等控制进行电子化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使车辆的整体性能控制最佳。

底盘控制器能够接收每个底盘子系统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还能监测汽车状态的变化和驾驶员的意图。在任何行驶状态下,UCC均可确定最佳的控制方案,底盘的所有系统都会共同配合,监测驾驶员和汽车的状态,协调一致地对车辆进行控制。UCC对传感器进行了集成,大大地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底盘的各系统共用一个传感器系统,从而减轻了车辆质量、节省空间、简化了结构,并提高了车辆的反应灵敏度、操纵性和行驶性能。

1)QUADRASTEER电子四轮转向系统使大型车辆在低速行驶或拖运时机动性更好,在高速行驶特别是拖运时,操纵稳定性和可控制性得以改进。该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后轮的方向,缩短了大型车辆的转弯半径。

2)TRAXXAR控制制动系统在车辆转向过多或不足时,可控制车辆侧滑,有选择性地对各个车轮进行制动,明显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使车辆在易滑或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或在避让其他车辆时,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转向控制能力。

3)QUADRASTEER ES四轮转向和TRAXXAR控制制动集成于一体,两系统相互联系,协同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车辆在任何驱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包括急加速、转向,尤其是在冰雪路面或风雨中行驶时。当车辆在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该系统能使车辆实现稳定、可控制地停车,在某些道路条件下停车距离可减少到14%。

4)MagneSteer磁性辅助转向装置。在恶劣的路面条件下,若将侧倾率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纳入转向系统的动态信息,即可对驾驶员提供更好的信息反馈,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在车辆转弯时,MAGNASTEER磁性辅助转向装置可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控制转向辅助的力度。ABS工作时,可增强转向稳定性。

5)动力车身控制系统(Dynamic Body Control)特别适用于多用途运动车和其他质心较高的汽车,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汽车性能,在不降低行车质量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转向稳定能力。车辆越野行驶时,车桥可相互接合,提供更好的牵引性能,汽车的舒适感也会增强。动力车身控制系统可以利用1~2个主动式平衡杆模块,向平衡杆施加可调节的预加载荷,以免转弯时发生左右摇晃。在车身开始倾斜之前,加速度计会检测侧滑力,并发出信号给计算机,以便向每根杆上的执行器施加液压。施力的大小根据横向加速度及随后的摇晃时间而定。

5 事故辅助上传系统

事故发生时,如果车上装有在线紧急通讯系统就能够为抢救伤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宝马的Assist系统、通用的Onstar系统和其他制造商的支援网络呼叫系统都能为救援提供帮助。这些系统通过GPS系统对车辆进行准确定位,车上类似飞机黑匣子的数据记录仪能够记录碰撞发生的过程和程度,并通过内置的无线电话系统将这些信息自动上传。宝马和大众的智能系统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在上传报告之后自动断开车上的电源。而奔驰的安全系统还能断开燃油泵并且自动打开所有门锁。在线服务系统在已有的信息上传基础上,能够在发生事故后直接通知就近的医院和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并且告知车上哪个位子坐有乘客,哪个气囊被打开,车身受到碰撞的位置,是否发生翻滚等。

6 结束语

随着目前中国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与世界同步的国产和进口车型正在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不少企业、媒体、政府部门推出了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汽车安全驾驶理念和汽车装置的使用知识,汽车将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虽然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保证驾驶安全,但如何避免事故发生才是对于未来车辆安全的讨论重点。因为只有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率,才能最好地体现车辆安全。可以预见,主动安全将成为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重点和趋势。在不断完善被动安全系统的同时,应逐渐地发展和应用主动安全系统,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晓鹏.现有汽车安全技术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J].汽车运用,2006(12):21-22.

[2]徐新明.最新汽车安全技术[J].百科知识,2006(16):21-22.

[3]朱敏慧.争分夺秒的汽车电子安全技术[J].汽车与配件,2002(37):26-27.

[4]吴艳华,何天明.新型汽车主动安全系统ESP[J].上海汽车,2007(12):7-9.

食品辐照技术与食品质量安全 篇9

食品辐照技术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3年和1998年指出辐照食品没有毒理学、营养学以及微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1984年通过“辐照食品通用标准”、“辐照食品推荐规程”等标准之后,辐照食品引起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食品辐照保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食品辐照技术

食品辐照技术是运用X射线、Y射线或电子高速射线辐射食品,使食品中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灭菌、延长食品贮藏销售时间、减少损失的目的的一种技术。因其不产热,又被称为“冷巴斯德杀菌法”(cold pasteurization)。

辐照保藏不同于化学熏蒸法、腌制法,不需要加入添加物,与加热、冷冻等方法一样,是一种物理保藏法,且属于冷处理技术,具有许多传统保藏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1)射线穿透力强,可对预先包装好的或烹调好的食品通过剂量控制和辐照工艺进行均匀彻底处理,相比于热处理杀菌,辐照过程更易控制;

(2)辐照处理是“冷加工”,可保持食品原有的鲜度和风味,有的甚至可提高食品的工艺质量;

(3)辐照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不污染环境,可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并有利于环保;

(4)节省能源,与热处理、干燥和冷冻保藏食品法相比,能耗降低几倍到十几倍;

(5)可对包装、捆扎好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消除了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交叉污染问题;

(6)杀菌效果好,并可通过调整辐照剂量达到对各类食品杀菌的要求;

(7)辐照灭菌速度快,操作简便,加工易控制,可连续加工,既经济,又省力,适于大规模加工。

辐照杀菌机理对食品的影响

食品辐照对活细胞有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两种影响。直接作用是活细胞中的生物分子直接受到射线辐照的作用而吸收辐射能量并导致机体损伤的作用过程,其中脱氧核酸所受影响最大。如果辐照首先与机体中的水分子作用,产生氢原子、羟自由基、水合电子等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再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作用,致使生物体的功能、代谢与结构发生变化而遭受损伤,这种作用过程为间接作用。由于活细胞均含有大量水份,辐照产生的总效应中通常主要是间接作用所产生的效应,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如干燥及冷冻情况下,直接作用才有可能成为主要的作用过程。

辐照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可以对细菌产生近乎致命的伤害,使得细菌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如热、酸性、冷冻等等)。

食品辐照技术研究进展

◆国外进展

自1875年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辐射对生物体具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辐射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引自:[日本《原子能视野》2003年5月刊报道]李韦华译)

◆国内动态

我国目前拥有γ射线辐照装置150多座,其中设计装源容量1.11×1016Bq以上的Co-60辐照装置有60余座;设计装源容量1.11×1016Bq以下的装置有80余座;全国实际装源容量约为48.1×1016Bq;电子辐照加速器目前已达到了45台,总功率达2005kw。其中90%的辐照装置都在不断地进行食品辐照保藏研究与生产加工。

我国在辐照食品的研究与推广方面位居亚洲领先地位。从1958年开始进行辐照保鲜研究至今,已在辐照食品的生产工艺、卫生安全、辐照装置和剂量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我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单位对禽蛋、肉类、水产品等20多种食品已通过技术鉴定。在这些大量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卫生部于1984至1994年间先后批准颁布了马铃薯、洋葱、大蒜等18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1996年又正式颁布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7年公布了“辐照食品类别卫生标准”,以进一步对进口食品、食物、原料以及国内36大类食品进行辐照处理。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辐照大蒜(抑制发芽),其次是脱水蔬菜、香料调味品、营养品等的杀虫灭菌。1995~1998年每年的辐照食品数量均在4万吨以上。我国在进出口的粮食、水果、饲料的辐照检疫处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食品辐照技术的应用及辐照食品安全性探讨

在控制食物污染、疾病传播和食品保藏等方面,辐照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表2列举了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方面的一些应用。

通常,高分子(例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不易受辐照的影响。维生素B是对辐照最敏感的维生素之一,但是食品辐照并不会引起食物中的维生素B的损失。FDA认为,辐照膳食中的营养素不会受到严重破坏,美国饮食协会也支持这一结论。

需指出的是,辐照食品与放射性核素的粉尘污染截然不同,放射性核污染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粉尘污染了食品和其它物质,如Sr-90、Cs-137是毒性较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分别为28年和33.2年。一旦使用,经其污染的食品就会造成内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而辐照食品是利用射线(通常是γ射线)来照射食品以杀虫杀菌,抑制酶的活性,由于被照食品没有直接接触放射性同位素,因此不会污染放射性物质。同时,在食品辐照中采用的低能量射线很难使食品中的元素产生诱变,与核污染完全不同。另外,食品辐照也不会引起感生放射性。

辐照技术的检测

1989年,IAEA组织了为期5年的辐照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国际协调研究,将辐照食品检测方法由实验室研究推向了实际应用。目前,热释光法、ESR法以及化学法等己在国际贸易中被使用。此外,针对食品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细微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生物学迹象,开展了大量的分析测试研究,提出了一批有潜力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HPLC)、激光成像检测法、核磁共振(NMR)及化学发光法等。还有一些新的检测方法也正在考证中。如在食品辐照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和生物大分子碎片(如DNA,碎片等),依据辐照前后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的变化,可采用分子排阻色谱,RAPD和DNA凝胶电泳色谱等方法进行辐照食品检测和鉴别。

这些方法的建立,提供了鉴定食品是否已被辐照和测定辐照食品吸收剂量的方法,而且强化了有关辐照食品的国家标准,提高消费者对辐照食品的信任度,推动了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辐照食品的检测己成为辐照技术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辐照食品展望

食品安全理化检测技术概述 篇10

理化检测方法

理化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分析和光谱测定等, 这些方法依靠分析检测仪器, 大多能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 灵敏度较高, 应用较为普遍, 但部分方法的检测程序较复杂或检测费用较高, 在食品生产企业的应用上受到制约。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免疫亲和色谱。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微量快速检测方法, 但因灵敏度不高, 目前逐渐转换为分离手段;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快速、高灵敏度及样品用量小等独特优点, 但不可检测大部分农药;高效液相色谱对被检测物质活性影响小, 对比气相色谱不需将样品汽化, 几乎可以测定食品中所有非挥发性物质及其他很多方法难以测定的食品中残留物质, 我国许多农兽药残留检测国标方法均是以此为基础;免疫亲和色谱法可从复杂样品基质中分离出分析物, 简化提取、净化和衍生化等前处理过程, 用于农兽药残留的检测, 不仅能简化处理过程, 且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待检样品处理中。

光谱测定法

光谱测定法应用较多的是原子吸收光谱和近红外光谱分析, 尤其是在重金属检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原子吸收光谱法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近红外光谱分析谱图稳定, 对于待测物质的物理状态无特殊要求, 在食品掺假、农药残留及转基因食品检测方面已经有初步研究;毛细管电泳法可应对食品基质成分复杂的特点,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食品中重金属残留、乳品掺假和植物油掺假等的检测, 由于其灵敏度和识别能力较高, 还可以用于茶叶、酒和乳品的等级评定。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以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反应及灵敏度为基础, 具有单独任何一种理化分析技术难以达到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非常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组分的分离或检测,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最多。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技术目前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 一般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霉菌毒素等的检测试剂盒即以此为基础。其通过酶标记物对抗体的识别, 放大了检测信号, 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我国在2003年以前此类检测试剂盒主要以进口为主, 2003年以后, 国内此类产品也开始兴起, 并逐渐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呋喃西林代谢物为例, 国内生产的检测试剂盒灵敏度为0.1μg/kg或更高, 达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 在实际检测中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层析 (IC) 技术是一种将免疫技术和色谱层析技术相结合的快速免疫分析方法, 通过酶促显色反应或直接使用可目测的着色标记物 (如胶体金) , 短时间 (5~10分钟内) 便可得到直观的实验结果。该法不需进行结合标记物与游离标记物的分离, 操作简单, 分析结果易于判断, 且无须仪器 (或只需简单仪器) , 非常适用于食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目前主要理化指标的检测手段, 这些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各有优势。

从检测成本考虑,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本处理复杂且费时, 检测操作难度较大, 仪器成本一般用户难以承担, 因此目前其仅限于在大型企业和国家单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目前已有大量商品化试剂盒, 检测项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兽药残留及部分农药残留、致病微生物等, 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可操作性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更高, 由于其操作简便, 检测耗时少, 所需仪器除酶标仪外均为一般检测实验室常备仪器, 因而在企业产品质量内控检测和行业监察部门筛查检测等方面应用广泛;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操作简单, 不需用特殊仪器, 结果易于观察, 检测灵敏度较高, 目前主要应用于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的技术异化 篇11

关键词:技术 异化 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96-01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类身处一个被技术武装的时代。就像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历史命运。”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技术开始出现了异化现象,使人類面临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环境的污染等严重的生存危机。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技术在食品行业的表现同样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近几年市场上不断出现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双氧水鱼翅、毒火腿等,表明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异化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了,这使得我们必须开始对食品领域的技术异化进行思考。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情况做出如下调查:首先,我国人民的食品卫生知识比较缺乏,几乎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而成,并且大部分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该吃什么和怎么吃才安全。国家安全卫生组织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学生在学校期间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第二,我国不少民众比较喜欢吃炸、熏、腌制等食品,但是,此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多食此类食品易患癌症。第三,我国食品经营企业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营管理落后,缺乏良好的食品储备与运送的条件,甚至有些地方的食品批发市场条件简陋,并且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第四,国家某些管理部门管理的工作重点在于查处假冒伪劣的商品,很少和几乎不对食品的内在成分和含量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和检验。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微生物中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污染有农药残留食品上或食物包装的材料质量低劣而污染食物等。第二,食品行业的新技术带来的食品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的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会给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等。

2 食品行业出现技术异化的原因

众所周知,技术与人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支配、使用技术的同时技术也会对主体施加影响。当技术的负面价值被无节制地扩大时,就会使技术发生异化。但当人们过度追求,超过技术正面价值所承受的范围时,其负面价值开始显现。食品行业出现技术异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数量增多。为了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到达增加产量的目的,在种植业、养殖业中就会出现滥用激素、抗生素等现象。

谋求利益。不法商贩利用被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或者工业原料加工食品,故意生产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加工熟食肉制品,只考虑用技术为其牟利,却忽略了这些技术本身对人体的伤害。

食品生产行业者的准入标准低。我国对从事食品加工生产的人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对他们的道德、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没有明确的要求,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的工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对食品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研究食品的科研机构较少,国家给予的经费扶持力度不大。

监管体系不健全。中国还没完全建立起一个可靠的食品生产安全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让食品安全监控难以进行,执法人员在打击违法行为时到不到法律上的保障,使得不法商贩逍遥法外。

3 控制食品行业技术异化的对策

食品安全已经是关系全社会的生命安全和产业兴衰的根本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是严峻的。我们要改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需要做到下面几点:首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并且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做好动态分析。其次,要进一步打击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力度,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照食品的生产窝点。再次,我们需要提高全民素质,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安排食品卫生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技术型专业,或者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素质。最后,大力发展食品科学技术,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检测技术的手段和能力,并且建立全面有效的技术伦理评价体系。

4 结语

研发是一切产业技术的源头,因此科技专家是食品研发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他们对公众的食品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科技人员应该具备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如果一旦科技工作者为了利益而丧失了应有的职业操守、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话,食品质量安全就会涉及到我国居民的安全,成为生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当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需要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技术”这把双刃剑,让其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发挥最优效果,避免负面效应,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所以食品卫生安全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4):5-6.

[2]熊立文.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10(5): 9-10.

[3]张红波.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5-17.

[4]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权嘉黛.从食品安全问题看技术异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食品安全领域技术机构现状分析 篇12

一、体制上的多元化现实

官方技术机构与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直是食品检测领域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 实践中, 许多原为行政机关下属单位的技术机构已逐渐与主管部门脱钩, 试图转换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民资甚至外资的检测机构也已经开始抢占市场, 国内的华测、英国的Intertek、瑞士的SGS、德国的TUV、法国的BVOI、南非的SABS都在大陆食品行业享有了较高知名度, 有的甚至布点到县级地区, 为各类需求主体提供了极大便利。

各类性质不同的机构有着不同优势:原官方的技术机构承担着绝大部分的行政检测任务、公益任务和国家科研任务, 便于及时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行政决策部门, 其意见也易于引起行政监管者的重视, 另一方面, 在涉及行政处理时, 企业和消费者都在更大程度上承认官方技术机构的公信力, 因为取得符合自身利益的官方技术检测报告之后, 更容易获得行政机关的认可从而顺理成章地向行政机关提出自己的诉求;民资技术机构的优势则是机动灵活,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投资方向和检测重心,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面的要求, 且一般而言服务态度要优于官方机构;外资技术机构的突出优势则是其本国的食品安全声誉和更高的自主独立性, 从一般社会心理来说, 消费者会认为外资机构的技术更强、其检验报告更不受我国行政权的影响, FDA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引起的社会反响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各类机构的并存更能满足行政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全面需求, 也更有利于推动食品检测市场的竞争化、公开化和专业化。

二、运作模式上的新探索

食品种类繁多, 标准各异, 需要检测的指标、参数可能随着社会发展发生极大变化, 目前技术机构的布点、规模、设备、资金、技术等因素都显示出了各种不足, 以独立主体身份各自为战, 常常导致重复投资, 还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许多地区开始整合资源, 探索集约式发展的道路, 浙江省三门县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五个行政部门的食品检测机构剥离出来, 成立了三门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原先分别拨给各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财政经费, 现在全部划拨给该中心, 以集中资金购买急需的大型设备, 提高检验能力;中心统一检测和发布报告, 避免了各机构之间争抢检测任务的无序竞争, 各技术机构按照不同系统的标准得出不同检验结果的情形也不会再现。

这种新的运作模式应当是官方技术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民资与外资机构是否也可一体纳入?由于食品样品的特殊性, 送检者很难选择较远地区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如果将特定地区范围内的所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整合为一, 变相地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 很可能会阻碍送检者自由选择权的实现, 因此, 在机构整合之外, 还可以选择合同类的互助合作, 如各类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可以合同形式约定设备的租用、人员的借用或者项目的委托等, 以多种形式走集约发展之路。

三、发展中的主要困难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程度日益提高, 使技术机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就操作层面而言,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尤以周转资金和竞争环境两问题最为突出。

1. 周转资金方面。

行政监管部门在支付了样品购买费之后, 基于财政拨款的限制已无力支付检验费, 常常只能委托官方或半官方技术机构进行检测活动并暂时拖欠费用, 这必然影响该类技术机构的资金周转和发展壮大。对于民资和外资机构来说, 食品检测所需设备往往价格较贵, 折旧、维护、专业人员工资等费用也高, 某一技术如果过时较快, 相应的设备投入可能还未收回成本;与此相对, 食品安全检测费用普遍较高, 食品生产经营者常常选择自行检验甚至假称已经检验, 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人群又往往难以下决心进行食品送检, 因此民资和外资技术机构若没有稳定的项目来源就可能难以支撑, 被迫退出市场。

2. 竞争环境方面。

许多技术机构的检验范围、项目高度重合, 为了维持生存, 一些刚刚起步实力不强的检测机构会按照委托者的要求为其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以拉拢客户, 既欺骗和损害了直接消费者, 又破坏了食品检测行业的整体声誉, 影响了守法机构的正常业务开展。另一方面, 行政监管部门基本都会选择官方技术机构进行检测, 对非自行委托的民资甚至外资机构的检测结果往往不予认可或者不予置评, 并不做出分析与解释,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领域的公平竞争。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行政权的调整与规范:在低收入人群数量较大的时期, 对食品安全检测费用给以财政补贴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行政处罚、行政裁决以及后备的司法诉讼制度的完善, 可将非诚信的检验机构逐出市场;行政监管部门对民资、外资机构检测报告的态度与评价, 可善用行政说明理由制度来加以缓和和弥补。

摘要: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机构体制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 并出现了整合性的运作模式探索, 但仍存在着周转资金和竞争环境方面的困难, 需要行政权介入解决。

关键词:食品安全,技术机构,食品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杜丁.漂白蘑菇调查:网民普遍相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http://env.people.com.cn/GB/13398924.html, 2012-1-12[1]杜丁.漂白蘑菇调查:网民普遍相信小学生不信工商局http://env.people.com.cn/GB/13398924.html, 2012-1-12

上一篇:凝血时间/药物作用下一篇:动物诊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