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滥用

2024-08-07

药物滥用(精选11篇)

药物滥用 篇1

1 药物滥用的定义

1.1 药物滥用的概念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 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损害。药物滥用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 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 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他异常行为。

1.2 药物滥用的范围

(1) 麻醉药品。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等。

(2) 精神药品。包括中枢抑制剂, 如镇静催眠药;还有中枢兴奋剂, 如咖啡因;此外还有致幻剂, 如麦司卡林、LSD等。

(3) 挥发性有机溶剂。如汽油、打火机燃料和涂料溶剂等, 有抑制和致幻作用, 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赖性。

(4) 烟草。其主要成分尼古丁长期使用也可致瘾。

(5) 酒精。长期酗酒也会产生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性。

1.3 常用药物的滥用

(1) 抗生素的滥用。如滥用庆大霉素等氨基苷类抗生素, 常可引起耳毒性, 由此引起的耳聋, 在聋哑学校中已占很大比例, 多是迟缓反应 (最长可达半年) 。老人则引起听力下降。广谱抗生素, 如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 长期盲目地应用, 可致伪膜性肠炎。近年来, 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洁霉素等应用增多, 难辨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伪膜性肠炎不断出现, 且有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

(2)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如非那西丁可致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或泌尿系癌, 已为国际上所公认。它还可使老人或小儿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而发生紫绀症状。氨基比林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严重者可因此而出现败血症。含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还未被淘汰, 且均在市场出售, 故选用时应密切注意。近年来, 也有解热镇痛药对肾损害的病例, 多为长期大量滥用所致, 称为解热镇痛药肾炎。

(3) 中药的滥用。滥用人参导致严重反应的报告已不少, 甚至还有引起死亡者。中药引起死亡的报导, 也出现在巴豆、苍耳子、六神丸、雷公藤、甜瓜蒂、木通、苦楝子等药物。长期服用带朱砂的成药, 如朱砂安神丸、活络丹、天王补心丹而致汞中毒的事例, 也屡有报告, 这是由于其中含有可溶汞盐或游离汞而导致蓄积汞中毒。

2 药物滥用的危害

药物滥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 药物滥用及其与之有关的疾病将会很快在全球泛滥成灾, 任何国家都处于这种危险之中。

2.1 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药物的滥用会耽误治疗时间, 加重病情。比如感染性疾病单纯服用退热药, 阑尾炎引起的腹痛便服用解疼止疼药, 高血压病产生的头痛乱服镇痛药, 这样非但不会收到疗效, 反而会耽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2.2 对患者自身抵抗机制的影响

对药物的滥用, 会促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许多抗生素, 若选用不当, 剂量不足, 疗程过短, 常可使一些细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使药效降低或失去疗效, 造成治疗上的困难。人们对某些药物产生耐受性, 一旦产生耐受性, 常需要增大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方可收效, 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细菌耐药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 就会让人类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根据国内抗生素监测机构的调查, 较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 对目前被认为抗菌活性最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能”和“美平”的耐药率, 从2005年的1%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5%。10年前不动杆菌最多只有3%是耐药的, 现在耐药率超过50%。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 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用, 患者只能等待死亡。

3 如何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不久发布了《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 23.9%的居民感冒后选择使用抗生素, 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依然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过30%, 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到60%~70%, 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 我国住院患者中, 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 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 比例高达97%。事实上, 对于滥用抗菌药的问题, 我国政府早已开始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了强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药品流通管理。2004年, 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5年, 为掌握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形势, 我国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 卫生部在全国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 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相关指标提出了具体量化限定要求。

由于我国医药知识普及程度不够, 国民医药知识相对匮乏, 易受药商促销广告宣传的影响, 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概念不清。加上去医院找大夫开药, 费时费钱, 不如直接到药店买药、诊所输液方便, 这就使抗菌药滥用有了市场。所以应加强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纠正公众的错误用药观念、用药行为和用药习惯。今年8月1日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卫生部在其官网称, 《办法》是对过去10余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固化, 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该《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 也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滥用阻击战已进入攻坚阶段, 这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关键是要提高公众意识, 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老百姓要抛弃对抗菌药物的错误观念, 提高科学用药意识, 生病要到医院及时检查, 遵照医嘱用药。同时, 有关部门也应继续加大对抗菌药物科学用药的宣传力度。让大家认识到, 少用药是好事, 少用抗菌药物更是好事。这样药物滥用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提高公众的健康用药观念。

摘要:近几年来药物滥用的问题日益突出,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损害。对药物滥用的现象进行研究, 可以认识到其产生的严重影响, 并且针对这一现象作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药物滥用产生的问题,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药物的服用, 避免药物滥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药物滥用,定义,危害

参考文献

[1]曾岚, 刘彦红, 赵成正, 等.我国的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 (2) .[1]曾岚, 刘彦红, 赵成正, 等.我国的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 (2) .

[2]阚周密, 董亚珞, 李如波, 等.沈阳地区药物滥用者滥用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 (5) .[2]阚周密, 董亚珞, 李如波, 等.沈阳地区药物滥用者滥用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5 (5) .

[3]张丹, 郭喜红.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 (3) .[3]张丹, 郭喜红.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 (3) .

[4]朱宜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C]//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4]朱宜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C]//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药物滥用 篇2

Secretary-General’s Message on 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致辞

New York, 26 June 2011

2011年6月26日

Drug trafficking, once viewed largely as a social and criminal problem, has transformed in recent years into a major threat to the health and security of people and regions.The $61 billion annual market for Afghan opiates is funding insurgency,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wider destabilization.In West Africa, the $85 billion global cocaine trade is exacerbating addiction and money-laundering while fuel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threats to security.Every $1 billion of pure cocaine trafficked through West Africa earns more than ten times as much when sold on the streets in Europe.毒品贩运过去基本上被视为是一个社会和刑事问题,但近年来逐渐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地区安全的重大威胁。每年610亿美元的阿富汗鸦片制剂市场正在为叛乱活动、国际恐怖主义和更大范围的破坏稳定行为提供资金。在西非,850亿美元的全球可卡因贸易加剧了吸毒成瘾现象和洗钱行为,助长了政治不稳定和安全威胁。每10亿美元的经西非贩运的纯可卡因一旦在欧洲街头售卖就可赚十几倍的钱。

Because the threat is so urgent, I recently established a Task Force to develop a UN system-wide strategy to coordinate and strengthen our responses to illicit drugs and organized crime by building them into all UN peacekeeping, peacebuilding, security, development and disarmament activities.In this way, the United Nations can integrate the fight against drug trafficking and other forms of organized crime into the glob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agenda.由于这个威胁十分紧迫,我最近成立了一个工作队负责制定联合国全系统战略,以协调和加强我们对付非法药物和有组织犯罪的办法,为此要将这些办法纳入联合国所有维持和平、建设和平、安全、发展和裁军活动。从而使联合国能够将打击贩毒和其他形式的有组织犯罪工作融入全球安全和发展议程。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is an opportunity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these twin threats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rovision of health services.Our commemoration coincides with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61 Single Convention on Narcotic Drugs.今年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是一个机会,可藉此强调通过法治和提供保健服务克服这两个威胁的重要性。我们的纪念活动恰逢《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五十周年。

This Convention and the other major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treaties do more than help us in the fight against drug trafficking;they protect vulnerable people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to which States parties commit themselves, including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of drug dependenc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for drug users, and social support.该公约和其他主要国际药物管制条约不仅有助于我们打击贩毒,而且还可通过教育和预防、戒毒治疗、吸毒者关怀和康复及社会支持等缔约国承诺开展的广泛活动保护弱势群体。

These measures are critical, because drug use, at its core, is a health issue.Drug dependence is a disease, not a crime.The real criminals are the drug traffickers.这些措施至关重要,因为吸毒的核心是健康问题。吸毒成瘾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犯罪。贩毒者才是真正的罪犯。

But the supply side is only half of the equation.Unless we reduce demand for illicit drugs, we can never fully tackle cultivation, production or trafficking.但供应方面只是这个等式的一半。除非我们减少非法药物需求,否则永远无法完全解决毒品种植、生产和贩运的问题。

Government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counteract both drug trafficking and drug abuse, but communities can also make a major contribution.Families, schools, civil society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can do their part to rid their communities of drugs.Businesses can help provide legitimate livelihoods.The media can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dangers of narcotics.各国政府有责任打击贩毒和药物滥用,而社区也可作出重大贡献。家庭、学校、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以各尽其能,让社区远离毒品。企业可以提供合法的生计手段。媒体可以提高人们对麻醉品危险的认识。

We can succeed if we reinforce our commitment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shared responsibilty, a balanced approach to reducing supply and demand, and universal access to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support.This will foster communities free of drug-related crime and violence, individuals free of drug dependence who can contribute to our common future, and a safer world for all.我们如果对健康和人权、共同责任、均衡减少供需以及普及预防、治疗和支持服务等基本原则做出更有力的承诺,就能取得成功。这样做将有助于营造没有毒品犯罪也没有暴力的社会,促使人们远离药物依赖,并能够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和一个对全体人民更加安全的世界做出贡献。

annual:一年一度的 foster:有助于,培养 commemoration:纪念活动 tackle:处理,解决

请勿滥用预防流感药物 篇3

对于这个事件,我觉得还是因为有些医生对于医学基础知识的认识不足,而有关管理人员没有医学知识就乱管理,制订措施,甚至因为恐慌禽流感而给未成年人乱吃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对于预防流感的病毒灵,我们有必要理清几点:

预防流感效果不明显 病毒灵作为流感的预防性用药,效果不明显。据文献记载,病毒灵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 对病毒增殖的各个阶段均有作用, 但对游离病毒颗粒无作用。而在日本,已经确定其对感冒无任何效果而禁产禁销。因此,这种药对流感无效,是日本已经淘汰的药物。

易引起低血糖 病毒灵属于双胍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糖,引起低血糖,其不良反应主要还包括口干、多汗、恶心、食欲下降,甚至导致色觉障碍。

未发现中毒报道 目前来看,还没有发现病毒灵有慢性蓄积和中毒的文献,其目前也未发现有该药中毒导致死亡的报道,有关该药与肾积水的关系应该没有明确的关系,至少目前如此。从目前来看,未发现有病毒灵引起的心肌损伤和肾积水的报道,但没有报道,并不意味着就不可能。例如,与其同属胍类的二甲双胍就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必须关注。

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 篇4

1 抗菌药物的滥用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给患者增添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更严重的是加快了人体内耐药菌的产生, 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频繁发生,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1.1 医疗方面

有的医生缺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 或是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 臆断性用药太多, 投药前做药敏试验过少, 只凭经验就使用抗菌药;预防性用药太多, 为保险起见, 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药, 先开了再说;联用药物种类过多或不合理;甚至个别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违背职业道德, 药物的选用不按有效、价廉的原则, 给患者开许多根本不需要的价格高昂的新药、进口抗菌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率高达80%, 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30%[2]。

1.2 公众方面

一些患者以为多用新药、贵药才能治好病, 稍有感冒、发烧、咳嗽, 便青霉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齐上, 没过2 d, 又换上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罗沙星等, 把抗菌药物当成消炎退烧的万能药;也有一些患者“滥用抗菌药物有害”意识淡薄,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 要求医生为其使用抗菌药物, 或是到药店自行购买使用抗菌药物。

1.3 我国关于动植物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尚不完善

有的养殖户滥用抗菌药物, 在鸡、鸭、鱼等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防治畜禽病或促进其生长, 食用植物、农作物喷洒抗菌药物治病、杀虫等, 一方面, 动物体内残留的抗菌药物会转移到人体;另一方面, 动物体内产生的耐药菌也会传播给人类。

2 抗菌药物的危害

2.1 增强了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大,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肺炎链球菌, 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都很敏感, 现在几乎“刀枪不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超过50%……事实证明, 临床所用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 而且不少致病菌还会多重耐药。为此WHO发出警告:“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 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3]”。

2.2 降低了人体免疫力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导致人类自身对细菌免疫力的下降。目前, 结核病仍高居传染病死亡之首, 又如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病毒的蔓延, 就连禽流感这个过去仅在家禽内传播的疾病也开始肆虐人类。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 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人类发明出来抵御细菌和病毒袭击的抗菌药物。

2.3 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品种繁多, 应用面广, 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几乎涉及到所有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引发血液造血功能障碍;导致人体菌群失调, 引发二重感染;造成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衰竭, 甚至死亡……一项调查显示, 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亡占全部药源性死亡病例的43.1%[4]。

3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需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做起, 医生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将抗菌药实行分级管理, 分“一线、二线、三线”三个级别, 规定住院医师处方只能开“一线”抗菌药, 主治医师处方只能开“二线”抗菌药, 副主任医师 (含副主任医师) 以上处方才能开“三线”抗菌药。而且下一级的使用抗菌药处方必须报上一级主管医师审核, 逐级把关。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性质选用有效药物, 积极地获取致病菌学诊断信息和药敏结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从应用广谱抗生素改用窄谱抗生素, 从联合治疗转到单药治疗, 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并优化治疗成本效益。

4 加强监管, 势在必行

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全体民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社会问题, 有效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不仅关系着医药事业的进步, 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农牧业、药品监督管理和医疗部门应通力合作来控制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由政府统一管理, 才能解决问题。

摘要:抗菌药物的滥用, 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频繁发生, 造成感染性疾病治疗越来越困难,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关键词: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建钧, 洪兆平, 刘继英, 等.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滨洲医学报, 1994, (02) .

[2]谭亚非, 试述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 (02) .

[3]郭华, 万进军.浅谈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与管理措施.鄂州大学学报, 2006, (06)

两种药物滥用卵巢提前衰老 篇5

长期大量地服用紧急避孕药,很容易导致月经紊乱,有的在多次吃药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加大了不孕不育、异位妊娠的风险。

无论是哪种成分的紧急避孕药,都含有大剂量的孕激素,为的是迅速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但同时会使宫颈黏液变黏稠,还会影响子宫内膜改变,阻止受精卵着床或者子宫功能性失调出血。

特别是对于少女而言,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容易使月经紊乱,加上少女的一些内分泌生殖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如果服避孕药的话,对卵巢、子宫的发育都有不好的影响。最终由于内分泌紊乱,对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造成卵巢提前“衰老”。

促排卵药伤害卵巢

不少女性希望通过使用促排卵药来怀上宝宝,而也有些育龄期妇女一来就诊就明确表示想要双胞胎,能不能用点促排卵药,专家表示,这样做母子都有风险。

健康女性一般每月排一个卵子,应用促排卵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胎妊娠率,但人为使用促排卵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巢囊肿、头晕恶心、肝肾功能损害等。而且多胎妊娠使母儿风险增加,如母亲易出现妊高症、流产、早产等,胎儿易出现出生缺陷、生长迟缓、双胎输血综合征等。

浅谈滥用药物带来的危害 篇6

关键词:抗生素,药源性疾病,耐药性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药物也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能给患者造成危害, 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古来有之, 而且严重的药物危害时有发生, 如众所周知的20世纪, 60年代初发生的反应停事件, 西德6000例, 英国5500例, 日本1000例, 我国台湾69例, 这样出生婴儿都是海豹胎, 其中死亡5000例。20世纪70年代心得宁上市4年后发现引起严重的眼-黏膜-皮肤症状, 有的甚至失眠, 有的因腹膜纤维化, 导致肠梗阻、肠坏死, 引起世界极大震惊, 以及前几年关木通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造成不少患者接受肾移植。所以, 具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20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 抗生素成为罪魁祸首。那么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主要是人们对药物的适应证, 不良反应不是全面了解以及滥用药物所引起的。因此, 药物适应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怎样合理用药是防治药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 是保障人类合理用药和提高疗效的关键。但是有的患者不是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而是看广告宣传和凭自己用药经就经验到药房私自购药在家中滥用药物[1]。据笔者在本地比较大的药房做过调查所得, 大约有80%左右的患者不是医师指导下用药的。特别是抗生素药物严重的存在这样的问题, 滥用药物带来的不良后果比较严重, 抗生素类药物品种较多, 不同种类药物适应证不同, 抗微生物作用不同, 如果用药不当会带来比较严重药源性疾病。现已证明, 由于滥用抗生素, 药源性疾病发生近年来有所增加, 如注射用青霉素过敏者, 口服半合成青霉素就可以引起过敏, 但是很多人不做皮试,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 抢救不及时就可以引起死亡。抗生素对所有系统都引起药源性疾病, 但每一类药物又有所不同:青霉素类, 头孢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氯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等引起假膜性肠炎;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氨基苷素又能引起肾毒性;氨基甙类、万古霉素又能引起耳毒性;氯霉素引起骨髓移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全身血细胞减少, 严重者能引起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大环内酯类引起胃肠道的反应;四环素引起二重感染, 影响胎儿、婴儿骨发育不全和牙釉质形成受损, 有的奎诺酮类如曲伐沙星、格帕沙星有肝毒性、心脏毒性;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有肝毒性, 异烟肼又有神经毒性;两性霉素B引起氮质白症、蛋白尿、低血钾、贫血等[2]。

由于抗生素的杀菌或抑菌范围较大, 在抑制、杀灭有害的微生物的同时, 也能影响有益菌群正常平衡, 可能出现不敏感微生物附加感染, 同时也会导自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其他慢性病的不良反应。多数人认为抗生素能治疗一切炎症, 其实,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如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 而对病毒, 真菌引起的感染无效甚至耽误治疗, 每种抗生素都有特性, 优劣各不相同, 要因患者而宜、个体化用药, 而老牌药物比较稳定, 价格便宜, 不良反应明确, 如红霉素对军团菌和支原体比碳青霉稀和第三代头孢较为理想等[3]。

抗生素的滥用除能产生药源性疾病以外, 近年来产生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也影响临床用药, 如链球菌对氨基苷类产生耐药性。肠道的阴性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 流感杆菌、伤寒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奎诺酮类产生耐药性等。

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药物不敏感的一种现象。产生耐药性是细菌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如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产生β-内酰胺酶, 而对青霉素、头孢类有耐药性, 使其不能被杀死, 特别近几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有的细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而产生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以外所有的抗生素形成多重耐药性;肺炎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产生多重耐药性;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对有的喹诺酮类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稀、亚胺培南有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有多重耐药性等[4]。

那么细菌为什么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归纳如下:

产生灭火酶:长期应用抗生素是使细菌产生能够灭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 是引起耐药性主要机制之一, 是抗生素在作用于细菌细胞之前即被酶破坏, 而失去抗菌作用。灭活酶有以下几种: (1) β-内酰胺酶:此酶是有染色体或质粒介导,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耐药性, 使β-内酰胺类被水裂解, 而使该类药物失去抗菌作用。灭活酶是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断更新换代过程中逐渐诱导细菌产生的。 (2) 钝化酶:钝化酶细菌细胞在不断接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后产生的, 此酶能使氨基糖苷类失去作用。钝化酶又分乙酰化酶、腺苷化酶、磷酰化酶将乙酰基、腺苷酰基磷酰基连接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氨基或羟基上, 药物结构发生改变使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下降低或消失。此外, 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被灭活;大环内酯类可以被酯酶灭活;林可霉素可以被核苷转移酶灭活而产生耐药性等。

抗生素药物作用靶位发生变化: (1) 有的耐药菌株由于改变了细胞内膜上的与抗生素结合的部位的靶蛋白, 降低抗生素的亲和力, 是药物不能与之结合, 导致抗菌作用减少甚至消失;如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 (2) 靶蛋白数量增加, 即使药物存在时, 仍有足够量靶蛋白可以维持细菌正常功能和形态, 而导致细菌继续生长繁殖, 从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肠球菌就是如此。

改变细胞外膜通透性:很多广谱抗生素不能进入铜绿假单胞菌体内,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或作用很小而产生耐药性, 这是细菌接触抗生素后改变通道蛋白的性质和数量, 降低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产生耐药性。在正常情况下, 细菌细胞外膜通道蛋白石特异性跨膜通道, 允许抗生素进入细胞体内, 当细菌反复多次接触抗生素后, 菌株发生突变, 导致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菌体内减少, 作用下降或消失而产生耐药性。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有的细菌由于主动流出系统的存在, 菌体内的药物被泵出菌体外, 这样就使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β内酰胺类产生多重耐药性等[5]。

由此可见, 药源性疾病, 耐药性发生是人类所为, 由于化学药物发展和药物滥用而使药源性疾病和耐药性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 任意加大或减少用药剂量, 长期用药或疗效不足, 不合理联合用药也是引起药源性疾病个耐药性一种因素, 如氨基糖甙类与高效利尿药素尿合用可增加耳毒性反应。所以药源性疾病和耐药性是可以防治的, 首先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合理用药, 能用一种抗生素控制的感染不用多种, 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药物, 严格掌控用药剂量和用药疗效, 使用药物要遵循医师指导, 必须凭医师处方购药, 不自行购药, 不主动要求医师开写抗生素类药物, 确保医师诊断病情后有目的的开写处方药物, 不要任意使用药物, 要按医师嘱咐用药, 不能随意停用或加大、减少用药量, 一旦使用抗生素要按时按量使用, 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足够浓度, 特别是突然停药能引起已好转的疾病反弹或复发。其次, 要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销售管理工作, 很多大药房不是凭医师处方就可以出售处方规定的药品, 这也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同时, 医疗单位要密切关注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源性疾病和耐药性的监测, 以减少药源性疾病和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晟.抗菌药物滥用与药源性疾病[J].中国医刊, 2009, 44 (1) :9-11.

[2]吴笑春.药源性疾病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543-549.

[3]江晓栋.抗菌药物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防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7) :862-864.

[4]徐雁.药源性皮肤病及防治[J].中国医刊, 2009, 44 (1) :55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抗菌药物,滥用,危害,原因,对策

药物既可以治疗疾病, 也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就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抗菌药物的滥用提出策略。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危害: (1) 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了生存, 战胜抗菌药物, 它们不断地发生变异, 从而产生耐药菌株。目前,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存在耐药的现象。 (2) 导致二重感染: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各个部位都存在着细菌的寄生, 这些寄生的细菌相互制约, 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保持平衡的状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人体内的敏感菌群死亡, 此时一些不敏感菌群、细菌、真菌和外来菌也开始侵入人体, 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 (3) 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成具有三种方法:天然、化学半合成、化学合成, 前两种方法生成抗生素都需要粮食作培养基;目前, 已有大量的新型抗生素被研发, 作用强, 作用范围广, 但其价格昂贵, 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及治疗费用较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 (4) 损害人体器官:“是药三分毒”, 抗生素不仅对有害细菌具有杀害的作用, 也能损伤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如青霉素可发生过敏反应, 出现过敏性休克, 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利福平、红霉素均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喹诺酮类可损害年幼动物软骨, 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等症状。 (5)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使用抗生素, 或给不该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的患者实施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 或可给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疾病使用高价抗生素等, 均可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抗菌药物存在以上危害, 主要是群众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 许多人对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不理解, 认为抗菌药是消炎药、感冒药, 只要出现炎症就服用, 甚至有的人认为有病就用。然而抗菌药只作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 对一些无菌性炎症是没有效果的, 如变态反应性炎症 (如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炎症 (如接触性皮炎) 等。 (2) 频繁换药, 疗程不当。抗生素的作用需要足量、足疗程才能起效的, 疗程的长短与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和细菌的种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使用一两天后, 感觉症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就认为此种抗生素对自己没有效果, 要求换用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疗, 导致抗生素疗程不当, 进而导致滥用的现象。 (3) 抗菌药越新越好、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价格越贵越好。许多人都存在这样的误区, 觉得新药、好药、贵药就是所谓的好药, 其实不然, 是否是好药, 不是看是否“新药、好药、贵药”。每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抗生素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对象进行。而且有时效果往往与许多人想像的不一样, 有的老药具有稳定的药效, 价格也比较便宜, 由于人们平时不常使用, 没有产生耐药性, 可能效果会更好。 (4) 联合使用几种抗菌药。抗菌药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然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对人体有害无利, 不仅无法提高疗效, 而且可能增加耐药性的产生, 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提倡合理地联合用药, 并给予严格地控制。

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

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主要在医务工作者方面: (1) 经验性和臆断性用药情况太多。把抗生素当成“安慰剂”使用, 只要有与之类似的症状就使用。 (2) 联合用药不科学。有时医生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 将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但是如果对联合用药了解不清, 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3) 预防性用药使用不科学。有的医生为了防止病人某些症状的出现, 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的范围和量。 (4) 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周期性问题, 如果疗效暂时不理想, 应该先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给药途径不当, 而不应该频繁更换抗生素, 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5) 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不够。造成某些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量和间隔时间把握不够, 不能正常地发挥药效。 (6) 用药的个性化强度不够。没有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知识, 指导合理用药, 研究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7) 对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能尽早发现问题。 (8) 知识的获取力度不够。未能及时获得一些新药物的信息和某些已用药物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及某些疾病的新的治疗方案。 (9) 医德医风不正。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不顾及患者利益和安全, 违反原则超常使用抗菌药物。

解决抗菌药物滥用的对策

杜绝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 需从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做起。 (1) 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 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 熟悉各类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 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 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尽快进行细菌培养, 获得致病菌的类型, 然后由临床医师根据致病菌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治疗方案进行修改, 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步骤。 (2)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着用药安全。如何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 并防止由此带来的危害, 仅仅靠少数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国家的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制约。20世纪末, WHO曾指出, “从推动合理用药的政治模式来看, 药品不仅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和具有内在价值的可上市成果, 也是国家政策的工具”。由此可以得出,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能否有效解决, 不仅对医药事业产生影响, 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影响, 同时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后者决定国家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事实上,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的滥用, 不仅关系到医患双方, 也关系到药品的制作与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 同时也关系到文化、教育、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如今解决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 需要国家统筹全局, 出台相关政策, 政府相互协调有效地开展,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滥用, 彻底消除其危害[1]。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积极推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2]。

参考文献

[1] 曾繁典.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J].中国药物警戒, 2004, 1 (7) :25.

药物滥用 篇8

1 抗菌药物滥用的根源

1.1 社会根源

由于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水平相对下降, 医院和医务人员把增加药品销售视为增加收入的捷径、国家对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管不到位、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高、医德意识淡漠和居民对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缺乏认识是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的根源。其中, 医务人员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抗菌药物使用过频、过滥的最根本原因。

1.1.1 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严重不足, 其主要靠业务收入来维持基本运转, 其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医务人员通过多卖药、卖贵药以取得更多的差价收入, 于是出现了大处方、多开药和开贵药等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这些药品中抗菌药物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种“以药养医”的不合理补偿机制造成了抗菌药物滥用。医疗机构为生存而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而导致滥用抗生素相当普遍[2]。

1.1.2 药品流通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为抗菌药物滥用推波助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认为, 一些医务人员诊疗意识淡漠, 对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利益的诱惑下, 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混战”也为抗菌药物泛滥创造了条件。同时, 利益的链条也促使许多医院放弃了医学原则, 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3]。

1.2 医生方面

1.2.1 业务水平不高。

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水平有限, 对细菌感染、菌群失调认识不足、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不到位, 把抗菌药物作为“保险药”、“安慰剂”, 不论有没有适应症都为病人开抗菌药物, 造成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如农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婴幼儿秋季腹泻, 两种病中70%~90%均为病毒感染, 却大量地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条件相对较差, 无菌手术适当使用些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无可非议。但大多数医院却普遍存在多联用药、用药时间过长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

1.2.2 医德底线降低。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 医生从业之初必须宣誓, 希氏誓词以“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为信条。而部分医务人员医德缺失, 在诊疗过程中不考虑病家的利益、不考虑用药是否对症, 甚至明知用药不对症, 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巧妙地利用医患之间医学知识不对称, 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使用贵重抗菌药物, 以便从药品经销商那里获取更多的回扣。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 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 有10种是抗菌药物。

1.3 患者方面

目前,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认识, 药用得越贵越好, 病也就好得越快, 对健康也就越有利。许多患者一旦发热就让医生为其输液, 用所谓好消炎药, 而80%的急性发烧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抗菌药物根本无效。有些家庭甚至把抗菌药物作为家庭保健必备药品, 稍有头疼发热便信手取来服用, 加剧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2 对策

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利润经销及医药分家均不能完全阻断医生与药品经销商之间的利益链条。遏制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的关键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医德修养, 同时要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提高群众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认识。

2.1 严守法律法规, 加大监督力度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新《处方管理办法》。特别是新《处方管理办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新《处方管理办法》推出了处方点评制度, 并出台了处方评价表, 这份量表可以对某个医院、某个医生个体进行处方评价。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某名医师的处方情况实施评价, 对不合理用药及时进行干预, 新《处方管理办法》第46条规定了6种情形可以由医疗机构取消其处方资格, 其中之一就是“因开处方牟取私利”。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依法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堵住抗菌药物滥用的源头。

2.2 加强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诊疗水平、增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能用窄普不用广谱;能用低级不用高级;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药。医疗机构成立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医院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教育医务人员要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要以疾病需要为准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制止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现象。

2.3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抗菌药物滥用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 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 同时需要多部门参与[4]。提高居民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认识, 改变居民视抗菌药物为“万应良药”的错误思想, 牢记抗菌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医嘱使用, 不擅自购买、使用抗菌药物, 从而减少或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周世文, 王沦帮.抗生素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J].中国药房, 1991, 2 (4) :25.

[2]陈学锋胡廷熹.抗生素滥用与原因分析[J].药学进展, 2000, 24 (3) :296-298.

[3]赵玲, 陈海啸, 尹传贵.制止滥用抗生素[N].中国医药报, 2009-03-12 (A2) .

药物滥用 篇9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主要从膳食中获得。原则上讲, 全面均衡饮食可以不必补充维生素。许多人都有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的习惯, 尤其是抗氧化类维生素, 如维生素E。研究报告显示, 抗氧化类维生素可以避免自由基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以及延缓衰老, 被认为具有医疗、保健甚至美容的功效。但2008年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维生素补充剂不但对人体健康无益, 而且还可能有害。过去曾有研究报告指出, 补充抗氧化维生素能预防肠胃癌, 但长期服用维生素可使患癌症的风险反而升高。同时服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 死于胃肠道癌症的风险会增加30%;同时服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 则风险增加10%。补充抗氧化物最好的方法是从天然食物中摄取, 多食蔬菜和水果。如果需要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多种抗氧化物混合服用是最好的策略。据研究显示, 要预防胃癌、肠癌、肺癌、口腔癌、膀胱癌及子宫颈癌, 应该多食蔬菜和水果。多食柑橘、蔬菜被证实有预防胃癌的效果, 对肠癌亦有效。研究显示, 大部分蔬菜和水果对肺癌有预防的效果。口腔癌、食道癌和喉癌也可以通过多食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来预防。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 主要来源有果仁、蔬菜等。通过天然食物摄取维生素E, 是最佳保健之道, 也不容易摄取过量。

维生素按用途可分为治疗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用维生素两大类。治疗用维生素需按缺乏症选择, 一般用单品种, 用量采用治疗量。如维生素A用于治疗夜盲症;维生素B1用于脚气病;维生素B3用于糙皮病;维生素C用于坏血病;维生素D用于佝偻病等。营养补充用维生素主要应用于饮食不平衡的人群, 应多品种、小剂量、经常或连续服用, 有利于吸收和利用, 可以全面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按理化性质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作为营养补充用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 易蓄积于体内, 不可超过剂量应用。

1.1 维生素A

一般剂量无毒性反应, 但成人一次剂量在100万U以上, 儿童剂量在30万U以上, 即可引起急性中毒。每天10万U连用6个月以上, 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者早期出现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烦躁或嗜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低热、多汗、感觉过敏、眼球震颤、复视。以后表现有下列各系统改变: (1) 骨骼系统[1]:转移性骨痛, 伴有软组织肿胀压痛而无红热, 以长骨和四肢多见, 骨膜增殖性改变, 骨质增厚, 早期骨化关节, 颞部、枕后部肿痛。 (2) 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压力增高, 头痛。 (3) 皮肤黏膜:皮肤干燥、粗糙, 毛发枯干、稀少或脱落, 皮脂溢出样皮疹, 色素沉着, 全身散在斑丘疹, 脱屑, 严重瘙痒, 唇和口角皲裂出血, 鼻出血。 (4) 消化系统[2]:肝酶轻度升高, 肝脾肿大伴门脉高压和硬化, 肝活检显示整个肝实质混合性炎细胞增多, 肝脂肪贮存增多。 (5) 泌尿系统:多尿、尿急、尿频及高尿酸血症。 (6) 其他:淋巴结肿大, 血脂增高, 凝血酶原不足, 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 局限性小肠炎, 角膜混浊等。持久负钙平衡, 钙排泄增多, 钙沉积于心肌、肾、肝、肺和动脉, 软组织钙化, 同时伴有高钙血症。

此外, 对于特殊人群服用各类维生素, 还须注意:孕妇过量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剂可导致胎儿畸形, 是由于大多数复合维生素产品都含有维生素A;事实上, 大多数合理饮食的妇女并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 除非得到医师产前检查的建议。妇女在怀孕期间, 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肝脏等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 因维生素A的过量摄入会对发育期胎儿四肢和骨骼的生长造成长期的损害。因此, 已怀孕或准备做妈妈的妇女最好不要服用维生素A以及含有维生素A的复合维生素片, 以免对子宫内发育的胎儿造成损害。

1.2 维生素D

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用量5~15万U, 长期连用可发生中毒。正常小儿用量每天2~5万U或200U/kg, 连用数周或数月可发生中毒。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1)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酸中毒、阵发性腹痛、肝脾肿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便秘及急性胰腺炎等; (2) 神经系统:精神萎靡、烦躁、失眠、幻觉、半夜哭闹、抑郁或昏睡、多汗、脑膜刺激性抽搐、意识障碍、肌张力下降及运动障碍等; (3) 泌尿系统:因钙质在肾脏内沉积而引起, 钙化性肾功能不全, 肾结石, 肾曲小管钙化、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坏死、基底膜增厚而导致水肿、血尿、蛋白尿、尿频、尿白细胞增多、出现管型, 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 (4) 心血管系统:心肌及血管壁钙化, 心电图ST段抬高 (电解质平衡失调) , 血中尿素氮、碱性磷酸酶增高, 心血管钙化, 血钙增高, 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5) 在孕妇可致胎儿血钙增高及出生后智力下降, 肾、肺小动脉狭窄及高血压等; (6) 其他:如乏力、易疲劳、消瘦、皮肤及黏膜干燥、体质量下降、易感染和发热等, 亦可引起过敏反应。骨骼X线检查可见长骨干骺端阴影增厚、增高, 骨皮质增厚, 肘关节钙盐沉着。慢性中毒主要是使脏器或软组织钙化, 如角膜、肾、关节周围、血管及软骨钙化[3]。

1.3 维生素E

毒性很低, 常规剂量应用, 无不良反应, 但当每天服到200~1200mg时, 有些患者可发生生殖功能障碍、肌酸尿、胃肠道不适、疲倦乏力、下肢水肿。外用后个别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停药后消失。当用量达1200mg时, 个别患者会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因此, 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 应用维生素E可能导致出血。维生素E长期大量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视力模糊、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闭经、性功能紊乱等。可见, 维生素E并不是万能药, 不能把它当成无毒性的保健药长期、大量服用。

1.4 维生素K

为抗凝血药物, 其剂量也必须严格控制。大剂量应用时, 偶可致溶血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患者, 特别是感染存在时, 可发生严重的溶血。静脉注射和滴注维生素K可致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四肢厥冷、出汗、血压下降, 严重者可致死亡[4]。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一般容易排泄, 不易蓄积, 且无毒性, 若过量服用, 很快被排泄出体外;但大剂量应用也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

2.1 维生素B1

毒性虽低, 但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下降、水肿及心律失常。注射给药时偶见发生过敏反应, 如药热、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红斑及支气管哮喘等。这些反应可能与本品抑制胆碱酯酶和组胺酶有关。静脉注射极个别患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伴有意识丧失、虚脱甚至死亡, 故不宜采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应预先做皮试。

2.2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毒性很低, 然而大剂量也可造成很多不良反应。 (1) 消化系统:维生素C每天口服1g以上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胃酸增多、胃液返流、肠蠕动亢进, 并可造成大便隐血试验的假阳性。 (2) 心血管系统: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使心率进一步加快, 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室纤颤而死亡。亦有人报道, 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心动过速和T波变化。 (3) 泌尿系统: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尿液酸化、尿酸盐与胱氨酸沉积为结石。有报道, 维生素C每天口服8g, 连续给药3~7d, 可使尿中草酸排出量增加12倍多;对敏感者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胱氨酸尿症、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结石。有草酸钙尿道结石史的患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促进结石形成。健康人每天服用维生素C 4g以上, 1~3年后尿酸排出明显增加, 所有患者均发生新的结石, 停药后尿酸排出恢复正常。 (4) 血液系统: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内凝血, 亦可导致高钙血症和低钠血症, 并降低白细胞吞噬能力。 (5) 生殖系统:动物实验证明, 大量维生素C能影响鼠的生殖能力, 并可引起鼠类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有学者统计了一组每天摄取维生素C 2g以上的妇女, 发现其中有部分妇女生育能力降低。 (6) 其他:注射给药偶有过敏反应。乳儿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后往往出现疲乏、脉缓、血小板增多、不安、失眠、皮疹、荨麻疹和水肿。较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色病患者用大量维生素C后可出现或加重组织内铁沉着[5]。

维生素引起的机体机能损害, 皆与剂量和用药疗程有关。为防止对机体的危害, 应尽量避免一次大剂量或长期应用。维生素的不良反应易被忽视, 在使用过量的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 一旦发生立即停药, 并作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 在临床使用维生素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全面掌握病情, 严格临床记录, 随时注意不良反应的早期发现,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 应及时停药, 并给于积极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韩邕, 席尔昌, 吕岩, 等.维生素A中毒的X线与CT诊断 (附7例分析)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 (2) :115-116.

[2]吕守超, 魏胜, 马培成.食狗肝致维生素A中毒3例[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04, 6 (15) :49.

[3]吴光弛, 杨幕兰.我国儿童维生素D中毒与维生素D合理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6 (15) :49.

[4]陈冲.静注维生素K1不良反应1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3, 9 (5) :9465.

滥用抗生素退烧引发“药物热” 篇10

上海一名28岁的小伙子高烧5天,医生不断给抗生素治疗,多达13种,可1个月过去了,他的高热仍然不退,但是检查显示,除了白蛋白偏低外其他都正常,一时找不到发热的原因,其间,小伙子还不断在服用这些抗生素,直到颈部有一个较大的淋巴结出现,被医生观察到,认为他所患的是“药物热”,就是因为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停药后,再口服维生素等进行简单治疗高烧就退了。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表示,“药物热”不容易被发现,但越来越多地存在于患者之中,有医院做了统计,在发热患者中甚至高达20%,不少患者都是发热后自行服用抗生素的,可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药物热”,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导致的发热,确切的机制不很明确,普遍认为是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如同药物性肝炎、药物性皮炎等。

如果长期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出现“药物热”还容易造成耐药性,因此,千万不可以自己滥用抗生素,发烧了不要轻易使用药物,要搞清原因,凡是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更要警惕“药物热”的发生。

药物滥用 篇11

1 患儿剂量和疗程要严格控制

1.1 维生素类药物多用和长期使用的潜在危害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它可使软骨成熟退变, 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骨骼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 但维生素A多用和长期使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 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6个月至3岁的婴儿发生率最高, 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发痒、毛发干枯、颅内压增高、头痛、骨痛、骨折, 给软骨细胞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影响骨发育, 骨只长粗而不长长, 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有些家长只考虑补量而不考虑超量, 只考虑药补而不考虑食补, 含维生素A和D的食物是很丰富的, 只要消化道功能正常, 完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

1.2 明确药品成分, 避免重复用药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 新药品种不断增多, 药品名的复杂化, 给消费者造成误导[2], 给很多用药患儿带来不良后果, 作为药学专业人员就应熟练掌握和精通药学知识, 做好购药消费者的解释工作, 避免患儿重复服用药名不同成分相同的药而出现用药过量引起的毒副反应。

2 明确诊断正确选择药物, 禁止盲目错用和滥用

2.1 诊断要明确, 用药要合理

这种靠经验诊断用药, 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 实属盲目错用和滥用药物, 这样不仅使病程延长造成药品的浪费, 更严重的是会给病人带来种种痛苦。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目前仍比较普遍和严重, 抗生素的用药规则是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分离和鉴定病原菌) [3], 有条件的做药敏试验。抗菌素对肝、肾、听神经, 甚至血液系统有一定损害, 尤其是小儿滥用药, 患儿肝功能代谢、肾脏清除功能及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有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上述损害, 更严重的后果是延长病程, 使耐药菌株产生, 大量长期使用可造成菌群失调症引起二重感染。

2.2 注意药品有效期, 禁止靠感观药品颜色判断是否用药

现在多数家庭备用儿童用药习已为常。有些药品在贮藏条件较差和不具备条件下, 有可能发生物理化性质变化, 如霉变, 外观出现蹦、裂、色斑等现象, 这是表面可以见到的, 但是有些药品外观没有改变或改变不明显的, 如误服这样潜在危害的药品是很危险的, 更可怕的是单凭感观服用药品, 或者服用无签或拆封的药品。

2.3 新生儿不要滥用退烧药

新生儿较易发烧, 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 保暖, 出汗散热功能较差, 当感染、体质、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 都可引起发烧, 此时若随便使用退烧药, 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很差, 服用退烧药后, 常会使体温突然下降, 出现皮肤青紫, 严重者会出现便血、吐血等, 引起严重后果, 甚至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因此退烧药是新生儿禁用药。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 如暴露肢体、枕冷冰袋、酒精擦耳等, 注意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降温。

2.4 患儿禁滥用补药

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给孩子服用中药滋补剂, 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有激素样的物质, 儿童服用可出现性早熟、男孩汗毛变粗、女孩乳房提早发育、阴蒂增大、初潮提前等现象, 所以提醒孩子家长为了您的宝贝健康发育成长, 用药要在保健部门和医师指导下用药, 万万不可自购滥用滋补药, 其它类药也一样。

2.5 患儿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影响

食物可影响药物疗效, 如口服头孢类必须空腹服用, 否则与食物混合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影响疗效。小儿补钙期间禁食菠菜, 因菠菜中的草酸与钙形成不溶性草酸钙沉淀, 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铁剂不要空腹服用, 否则刺激胃肠道, 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铜元素的食物, 因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 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

3 讨论

随着药学技术的发展, 新药品种大量涌入药品市场, 因个别管理制度不完善,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混乱[4]。给用药患儿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作为医药专业人员要掌握小儿的生理特点, 正确合理用药, 做好用药指导与咨询解释工作, 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倪韶青, 寿洪初.关于儿童用药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 (6) :815.

[2]韦润莲, 杨玉芳.儿童安全用药认知度调查[J].中国药物警戒, 2007, 4 (3) :154.

[3]贺金莲.我院儿童门诊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 (8) :1167.

上一篇:科学期刊下一篇:孤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