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药物

2024-10-19

联合药物(精选12篇)

联合药物 篇1

慢性鼻-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发病率高。有研究称,儿童感冒者中5%~13%的并发鼻窦炎[1]。鼻窦炎迁延不愈便可发展为慢性鼻-鼻窦炎。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在6~15岁之间,平均(8.9±2.5)岁。其中,男孩29例,女孩27例。患儿病程在5个月~4年之间,平均(2.2±1.0)年。所有患儿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慢性咳嗽、鼻腔异味和头痛等临床症状。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中关于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进行划分,其中I型1期5例,I型2期7例,I型3期2例;II型1期7例,II型2期15例,II型3期3例;III型17例。

1.2 研究分组

将56例患儿根据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药物治疗组34例,手术药物联合组22例(患儿均有明显的鼻息肉和结构异常)。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具有基线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青霉素或二代头孢类)治疗3d后改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儿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用盐水喷鼻,每日1次。并给予患儿相应的黏液促排剂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麻,术前药物治疗同药物治疗组。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由前向后进行手术。在鼻窦镜的直视下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钩突切除,对于有鼻息肉者先除去鼻息肉。术中采用棉片止血。术后用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术腔。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以防止感染发生。术后1~2d取出填塞物。后继续用抗菌素、促排剂等治疗1个月,并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清除囊泡。

1.4 疗效评价

对2组患儿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是疗效评估、鼻内镜评估和鼻窦CT评估[2]。

(1)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ES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为I型、II型和III型的治愈、好转和无效,本研究将治愈和好转合称为总有效;(2)对患儿治疗后6个月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评估,检查左右息肉,鼻腔囊泡、水肿和鼻漏情况。其中,0为无,1为轻度,2为严重;(3)对患儿治疗后1年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窦CT评估,检查左右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等部位。其中,0为无,1为轻度,2为严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显著性检验水平确定为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手术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95.5%,其中I型为22.7%,II型为50.0%,III型为22.7%;药物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2.4%,其中I型为23.5%,II型为35.3%,III型为23.5%。对2组总的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2.10,P=0.148>0.05。对2组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0.598,P=0.439;2组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1.71,P=0.191;2组I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0.243,P=0.622。

2.2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可见,2组治疗半年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症状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t=1.77,P=0.083>0.05。可见,2种治疗方法治疗半年后症状平均得分没有差异。

2.3 对2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手术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2.10±1.13)分,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3.45±1.76)分。对2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t=3.19,P=0.002<0.05。可见,手术组治疗后鼻窦CT评分优于药物组。

3 讨论

儿童鼻-鼻窦炎是儿科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药物治疗。

有研究[3]指出,儿童的鼻腔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表现为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较为狭窄,若发生炎症则容易造成鼻腔形成通气和引流受阻,患儿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反应大于成人。通常适当的药物治疗对儿童具有迅速有效的疗效。有文献[4]指出,手术方法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远远小于成人患者,此外儿童鼻窦手术的危险性较大。

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比较总的治愈好转率和I、II、III型的治愈好转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3个月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以及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型)药物组治疗3个月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

可见,儿童慢性鼻-鼻窦炎(II、III型)的手术治疗效果总体而言优于药物治疗,这与相关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但由于儿童手术较为敏感,而药物治疗效果仅稍差于手术治疗效果,所以建议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要慎用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和手术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2例手术和34例药物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评分。结果 2组治愈好转率、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I型慢性鼻窦炎,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结论 对于Ⅰ型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对于Ⅱ、Ⅲ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好于药物治疗,但患儿对手术敏感,建议慎用手术治疗。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手术

参考文献

[1]Aitken M,Taylor JA.Prevalence of clinical sinusitis in young chil-dren followed up by primary care pediatrician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1998,152:244~24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7.

[3]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等.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在保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16(1):31~35.

[4]Lee JY,Lee SW.Influence of age on the surgical outcome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J].Laryngoscope,2007,117:1084~1089.

[5]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等.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213~216.

联合药物 篇2

关于下发《扬州市抗菌素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直、驻扬及民营医院: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我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江苏省抗菌素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苏卫医[2011]12号)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扬州市抗菌素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请各县(市、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开发区城乡管理局按照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认真开展整治工作,及时解决在联合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对口上报主管部门。市卫生局医政处联系人:沐诚,联系电话: 87959862/***,邮箱地址:YZMCXX@126.COM;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监管处联系人:王加元,联系电话:87782880/15952790,邮址:***@126.COM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工业处联系人:秦义美,联系电话:87868223/***,邮址:***@163.COM 市农业委员会动物卫生监督所联系人:杨安龙,联系电话:80988605/***,邮址:JSYZYAL@163.COM

扬 州 市 卫 生 局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扬州市农业委员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五日

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我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江苏省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制定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扬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需求,推进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管理,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二、整治工作主题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三、整治工作范围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兽药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

四、整治工作内容

(一)卫生部门

1、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3号)、《中国国家处方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38号)、<江苏省处方评价标准(试行)》、《江苏省医院药事工作评价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我省、市近两年开展的医院药事专项检查通报情况,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不断推进医疗机构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指导和评价制度,制定和实施评价标准,经常性开展处方评价工作,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干预。

2、加强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按照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市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设,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各卫生部确定的检测点医院要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3、推进临床药师制度建设。积极发挥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要参与查房与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要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要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要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要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

(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进一步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的日常监管。开展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规范药品销售行为。组织开展一次对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药品分类管理和执业药师在职在岗情况的专项检查。做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申报。

(三)经济和信息化部门

1、积极落实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抗菌药物生产的发展规划引导,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大生产企业“产学研”力度,积极创新抗菌药物种类;鼓励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各级引导扶持资金,促进我市抗菌药物生产的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严格准入条件,提高生产供应能力,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有关部门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修订意见,引导企业淘汰对于纳入限制性目录的产能过剩的抗菌类药物生产,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

(四)农业部门

1、加强养殖用药监管。组织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户)用药安全监督检查,明确用药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兽药使用记录,严格执行兽药停药期规定,完善养殖生产档案,杜绝使用人用药品、原料药、滥用抗菌药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各类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2、加强兽药经营环节监管。贯彻实施农业部《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兽药经营企业的采购审核、进货验收、购销台账、处方留存等管理制度和记录档案,规范兽药经营行为,推连兽药GSP认证工作。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抗菌药物违法行为,严格控制人用抗菌药物流入兽药市场,严禁兽药经营企业违法销售违禁和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净化兽药市场,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兽药经营单位坚决予以取缔。

3、加强抗菌药残留监测。加强对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提高兽药残留监控技术水平。将抗菌药物残留监测纳入全年例行监测计划,每月定期对全市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样,突出磺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残留监测。加强对阳性(超标)样品的追溯处理,及时汇总上报兽药残留监测情况报告,发挥残留监控效能。

五、整治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抗茵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是我国首次由多部门联合组织的,重点针对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整治工作。各级行政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联合整治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市成立由市级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组成的“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附件),负责制定我市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工作,并根据整治工作进度安排,组织联合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要成立整治工作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有力、有序地推进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

(二)把握工作原则,明确职责分工

各地各单位要把握工作愿则,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相互 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各项联合整治工作任务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落实,努力落实既定工作部署,圆满完成联合整治工作目标任务。

1、联合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针对人用和兽用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抗菌药物整治过程中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应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活动,确保各部门开展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不留空白。

2、自查自纠与行政督查相结合。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和本辖区具体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有关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坚持以查促建、以查促改、纠建并重。

3、当前任务和长效管理相结合。通过此次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逐步探索、完善我市抗菌药物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的管理流程,为建立适应国情、省情和市情的抗菌药物全流程管理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三)明确序时进度,细化方案措施

我市抗茵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开展。

1、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2月)(1)联合印发《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联合整治工作进行部署。(2)各县(市、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制定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完成整治工作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一5月)(1)自查自纠。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和本辖区具体方案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检查指导。各县(市、区)级行政部门组织对本辖区内的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单位开展联合整治工作检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总结上报。县(市、区)级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联合整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并于5月底前将本辖区开展联合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检查结果和工作总结对口上报。

3、督导检查阶段(20LO年6月一10月)(1)市级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根据各地整治工作进度情况,组织联合检查组以抽查的形式进行联合检查。

(2)做好迎接国家、省级联合组织的督导检查工作。(四)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围绕联合整治工作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充分动员媒体力量,利用本级行政部门网站开辟专栏,广泛开展合理用药知识的科普宣传,以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的严峻形势、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等案例,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的意义,宣传凭处方购买处方药的必要性,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继续加大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加大对抗菌药物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特别要提高零售药房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大兽药安全使用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兽药经营、使用和养殖合理用药意识,规范养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五)及时总结通报,促进共同提高

各地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联合整治工作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总结抗菌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中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并以编印活动简报或通讯等形式,通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我市各单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确保抗茵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附件:

“扬州市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长:潘

扬州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尹

扬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何秀珍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钱中声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徐煜峰

扬州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褚

扬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 联系电话:87959803,手机,***

尹成雷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监管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87782879,手机:*** 秦义美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处主任科员 联系电话:87868223,手机:*** 段宝法

扬州市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处处长 联系电话:87347952,手机:*** 下设办公室:

任:褚

鸣(兼)

成员:沐

扬州市卫生局医政处主任科员 王加元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监管处

秦义美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处主任科员 杨安龙

联合药物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随机选择泌尿外科门诊176例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症状评分(CPSI)分类,≤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分为重度。本组176例中,中度慢性前列腺炎44例,重度132例。依据病史及两杯判定试验(PPMT)法,即前列腺按摩前后分别留尿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分类,确诊慢性细菌前列腺炎30例,其中大肠杆菌5例,淋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46例。年龄22~42岁,平均28.6岁。病史6~60个月,平均23.4个月。治疗前症状评分10~40分,平均33.9分。治疗前3次WBC检查:第1次,10~满视野(100个/HP),平均36.4个/HP;第2次,12~满视野,平均33.5个/HP;第3次,12~满视野,平均32.5个/HP。取3次平均值34.2个/HP,卵磷脂小体均很少。就诊前多数患者曾接受不同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规则应用抗生素阿奇霉素0.5g,1次/日,服用4周。平滑肌松弛药黄酮哌酯片0.2g, 3次/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50mg,直肠给药,每晚使用。植物制剂普适泰片(舍尼通)1片,2次/日。上述药物除抗生素应用4周左右外,其他3种联合服用,治疗2~4个月,平均3.3个月。176例患者坚持服用,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无症状保持>4周无复发者,WBC<10/HP。②显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或分值减少>15分,WBC<15个/HP。③有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或分值减少5~1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49%。④无效: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或分值减少<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结 果

17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8~20个月,平均9.8个月。治疗及随访期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2~31分(平均18.2分)和4~16分(平均8.0分),取两次平均值为12.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和随访期间行2次EPS,WBC检查分别为8~70个/HP(平均18.6个/HP),0~10个/HP(平均4.7个/HP),取两次平均值为11.2个/H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和随访期间行2次疗效判定:第1次,治愈14.2%,显效50.6%,有效20.5%,无效14.8%。第2次,治愈18.2%,显效47.7%,有效15.9%,无效18.2%。两次平均,治愈16.2%,显效49.2%,有效18.2%,无效16.5%(30/176),总有效率83.6%。30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后23例转为阴性,转阴率76.7%。

讨 论

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目前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α1受体阻断剂,消炎止痛药,植物药,免疫治疗,微波治疗等。我们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76例,总有效率83.6%,疗效满意。

对前列腺炎176例的抗生素治疗,选择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其抗菌谱广,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对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都有效,不易耐药。

黄酮哌脂为平滑肌松弛药,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脂酶的作用以及拮抗鈣离子作用,能直接解除前列腺炎所致平滑肌痉挛造成的疼痛症状(阴茎、尿道、会阴、下腹部性疼痛)。

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系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直肠给药不良反应小,止痛明显,价格低廉。

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探索 篇4

抗菌药的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药效学和药剂学3个方面。其中药动学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药效学可表现为协同、相加、无关、拮抗4种作用;药剂学一般针对静脉用药而言,包括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1]。

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青霉素联合链霉素可有效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之后在体外试验中也证实了两药联用对肠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从理论上讲,作为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可造成细胞壁的缺损,有利于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入细胞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两者均为杀菌剂,不同的是氨基糖苷类对静止期细菌亦有较强作用。另外,联合用药可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肾皮质的含量,减低其肾毒性。采用14C标记链霉素的方法同样证实了在青霉素存在的情况下,与单独应用β-内酰胺类相比,粪链球菌细胞内摄入链霉素明显增加。青霉素同样可以增加对链霉素高度耐药(MIC>2000μg/L,常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有关)的粪肠球菌对链霉素的细胞内摄取,但此时两者联用没有产生协同作用。2种药物联用的浓度同样影响两者的相互作用。当链霉素在高于MIC浓度时,苯唑西林的存在不能增加[3H]标记的链霉素的摄入,联用后只能产生相加作用。此外,对产氨基糖苷3′磷酸转移酶的粪链球菌而言,阿米卡星与青霉素联用产生拮抗作用,考虑与此时氨基糖苷类产生的抑菌作用有关。然而,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证据均支持这2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例如:Paul等对64个比较单用β-内酰胺类与联用氨基糖苷类效果差异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发现联合用药对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并无优势。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仍有争议,从药理学角度说,作为杀菌剂的β-内酰胺类主要通过与位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紧密结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水分等物质渗入导致细胞膨胀、变形,最终破裂溶解。因此β-内酰胺类在繁殖期效果最好,细菌生长越活跃,需要合成的细胞壁越多,β-内酰胺类就越能发挥作用;而大环内酯类为快速抑菌剂,主要通过不同途径阻断细菌蛋白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影响β-内酰胺类的作用。但在临床中,常常将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一线用药。Martinez等研究了10余年来β-内酰胺类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方案与肺炎链球菌菌血症之间的关系,409名患者中共有238人接受了该方案治疗,经过多变量分析发现4个与死亡有关的独立因素,其中包括初期治疗中未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其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也将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作为治疗重症肺炎和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经验性治疗措施[2]。然而,体外及动物试验中均显示了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之间为拮抗作用,至少非协同作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主要是为了达到治疗严重混合感染、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发生和减轻毒副作用等目的。临床检验联合用药疗效绝大多数是回顾性研究,缺乏理想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体外检测联合药敏试验方法虽然种类较多,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结果判定标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临床与体外及动物试验结果不一致。尤其是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理论上不应联合使用,但临床上仍被作为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用药,相关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抗菌药的常见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1].

联合药物 篇5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2015 版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制 度。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 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 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者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

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

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

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污染或污

(一)(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

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

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想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

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

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

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高龄

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

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

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 :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

三、1.2.3.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

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

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

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给药方法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2 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 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 第 2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4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XX医院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点,针 对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制定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适应症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

药。

2.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 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使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5.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 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 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管理规定

1、用一种抗感染药可控制的感染,无须联合用药。

2、有明确联合用药指征者,一般限于两药联用,两种药物联合需本科室负

责人查房同意后方可使用,并在病程中详细记录。

3、少数情况下需三联及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除外分枝杆菌感染),应先

填写《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会诊单》(见附件 1),由本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 人员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和节假日可先执行抗感染方案,最多可以顺

延 3天补办审批手续。会诊人员应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菌药物等相关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附件 1.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会诊单

申请科室: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临床诊断:

病史及诊疗情况摘要:

申请理由及方案:

申请人:

(技术职称:)

科室负责人签名:

月 日

会诊意见:

会诊专家签名:

月 日

XX医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

2015 版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制 度。

一、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 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二、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

1、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咽困难者)

2、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情况(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

道病 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

3、所选药物有合适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

4、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 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

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5、感染严重、病情进展 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

肺炎患者等);

6、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

联合药物 篇6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6-0039-02

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因“自服百草枯9 d”于2014年11月9日入院治疗。患者11月1日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服下掺有百草枯的食物,之后开始呕吐,至9 d后才在家属陪伴下就诊,主诉第1、2天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之后均为少量血性液体,无明显胸闷气闭,无明显其他不适,急诊以中毒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农药百草枯中毒。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1 ℃,律齐,脉搏116次/ min,血压153/100 mmHg,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口腔黏膜糜烂破溃,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肺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2 s,纤维蛋白原4.59 g/L,D-二聚体970.0 ng/ml,丙氨酸转氨酶(AST)17 U/L,血肌酐70 mmol/L,尿酸159 mmol/L,血钾3.25 mmol/L,C反应蛋白38.24 mg/L,前白蛋白116 mg/L,血气pH值7.53,二氧化碳分压37.7 mmHg,氧分压97.8 mmHg,剩余碱7.8 mmol/L,乳酸2.8 mmol/L。急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84×109,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389×109,中性细胞比例88.6%。入院后积极给予吸氧、洗胃、导尿、补液,输注地塞米松、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环磷酰胺等对症治疗,并紧急给予右股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入,予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经过4 d的序贯性血液净化及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精神变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90 g/L、磷酸肌酸激酶、总蛋白、白蛋白亦见好转。出院时复查患者实验室指标正常,出院后随访。

讨论

百草枯化学名为1, 1c-二甲-4, 4c-联吡啶,属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百草枯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毒性最大的除草剂之一,且无特效解毒方法,毒素可经完整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吸收[1]。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可对肺、肾、肝、肾上腺和脑等脏器造成伤害。临床上肺损伤是百草枯中毒的最主要特征性改变,早期肺泡上皮细胞受损是其具体表现,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现血水肿,晚期肺泡内和肺间质出现纤维化。当前,对于轻度中毒患者,采用与其他消化道吸收中毒救治原则相同的方法[2]。此外,经多次试验证实,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从血液中去除百草枯毒素有肯定疗效,血液灌流的清除能力比血液透析高4~6倍。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能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竞争性吸附毒素,从而使毒物有效快速地清除[3]。Koo等[4]认为持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减少多器官及循环衰竭而降低早期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国内研究资料表明,持续血液净化可明显延长百草枯中毒的存活时间。但血液灌流仅能清除毒物本身,不能纠正毒物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适时应用CVVH可最大限度地模拟肾脏对水和溶质的清除模式,持续、稳定、缓慢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5]。尤其在重症中毒患者,营养支持必不可少,CVVH为治疗提供了容量条件,保证了营养供应,同时又通过滤过膜吸咐清除代谢产物、体内毒物、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并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6]。CVVH与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其优点为连续性治疗、可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和溶质,容量波动小,净超滤率明显低,胶体渗透压变化程度小,基本无输液限制,能随时调整液体平衡,从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符合生理情况、耐受性良好。血液灌注联合CVVH治疗不仅能继续清除毒素,防止毒素浓度反跳性升高导致 “二次中毒”,还能达到对中小分子毒素、炎症介质的有效清除,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整内环境的稳态,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7]。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血液灌注联合CVVH这一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救治中重度农药中毒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吴丽江, 李艳辉. 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5): 554-556.

阳世宇, 孙海晨, 吴学豪, 等. 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 19(7): 635-636.

孙晓莉, 易梦秋, 王海峰.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6, 19(3): 153-154.

Koo JR, Kim JC, Yoon JW, et al. Failure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to prevent death in paraquat poisoning[J]. Am J Kidney Dis, 2002, 39(1): 55-59.

荣爱红, 冯秀丽, 李俊荣, 等.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9): 1702-1703.

刘文英, 莫颖, 张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6): 529-530.

黎磊石, 刘志红. 中国肾脏病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1631-1632.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篇7

关键词:高血压,联合用药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高, 并可导致心、脑、肾并发症, 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子。其发病的机制与遗传、外界不良刺激、膳食及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后即需要终生坚持服药治疗。单一用药一般仅可控制40%~60%甚至更少患者的血压[1], 重度高血压效果更差, 并且高血压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常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

联合用药的目的: (1) 高血压病因不明, 机制多样, 需要从多种途径来控制, 有的扩张外周血管, 有的降低心率等, 将两种不同类型、作用机制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增加药物作用靶点, 起到协同或相加药效的作用; (2) 不同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而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又正好可以被另一种降压药物抵消, 这样, 联合用药就起到既可提高疗效, 又可减少不良反应效果; (3) 联合用药能更好地稳定血压、降低血压波动性、改善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2,3], 保护靶器官, 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6类, 即: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ARB) 、钙拮抗药 (CCB) 、α-受体阻断药。以下介绍几种主要联合用药方式及意义。

1 钙拮抗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是进入细胞内的钙总量减少, 小动脉平滑肌松弛, 外周阻力降低而使血压降低;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舒张血管降压。这两种药通过不同途径, 作用于血管靶细胞的不同受体, 降低外周阻力, 达到协同降压效果。并且, ACEI可减少水钠潴留, 钝化CCB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作用, 有利心衰、糖尿病、肾病、心绞痛、心室重构等患者;可减少蛋白尿, 保护血管, 防治左室肥厚及减少踝部水肿。二者联用, 能有效控制血压, 可进一步减弱血管病理性收缩及病理性狭窄。因此, 两药的联合应用非常广泛。

2 钙拮抗药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而降压, 并具对抗血管平滑肌及心肌增殖作用。CCB阻断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 可以逆转心肌肥厚。联合应用, 既从压力负荷改善血压, 又从容量负荷角度协同降压, 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 钙拮抗药与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等) 降压效应的血液动力学基础是降低心率, 进而减少心输出量。两药联用有累加降压作用, 同时CCB可逆转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血管收缩, 防止心率过缓;而β-受体阻滞剂又可消除CCB所致的心率加快。两药联合中和彼此触发的反调节机制, 增加用药安全性。

4 钙拮抗药与利尿剂

利尿剂 (氢氯噻嗪、引达帕胺) 减少血容量、舒张血管降压, 可减轻CCB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症状。CCB与利尿剂并用较单用疗效增加, 有助减少死亡与中风。

5 利尿剂与ACEI或ARB

利尿剂可活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而限制降压, ACEI或ARB可抑制RAS活化, 并能有效预防利尿剂低血钾和高尿酸的不良反应[4], 研究证明联用有效率可达80%[5]以上。

6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增加交感外传及活化RAS的不良反应, 可被β-受体阻滞剂拮抗;同时利尿剂促进钠排泄、减少血容量的作用, 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促肾潴钠的不良反应。两药联合协同降压, 不良反应降低。注意有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患者不宜联合β-受体阻滞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宜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两药对血脂和糖代谢均有不良影响, 所以不宜长期联用。

不少高血压患者单用一种降压药, 往往不能将血压降到正常范围, 因单药治疗, 血压下降后会激活人体调空血压的系统, 血压又会恢复至用药前水平, 增加单药剂量, 降压疗效并不能成比例地增加, 而药物剂量依赖的不良反应却高度增加。选择不同类型、作用机制不同的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 提高了降压疗效, 所用各药剂量减少, 降低或抵消了单一用药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类型降压药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不同, 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能更好的控制血压, 还能阻止靶器官损伤, 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Materson BJ, Reda DJ, Cushman WL, et al.Sing-drug therapy forhypertension in man[J].Nengl J Med, 1993, 328 (13) :914-921.

[2]Xie HH, Miao CY, jiang YY, et al.Synergism of atenolol and nitrendipine on hemodynamic amelioration and organ protection in hypertensive rats[J].J Hypertens, 2005, 23 (1) :193-201.

[3]Xie HH, Shen FM, Xu LP, et al.Reduction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y combination therapy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J Hypertens, 2007, 25 (11) :1334-2344.

[4]Ople L H, Messerli F H.Combination drugtherapy for hypertension[M].New York:Author’s Publishing House, 1997.

联合药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男42例, 女46例, 年龄19~71岁, 平均 (36.28±1.57) 岁, 病程1~5年, 平均 (2.36±1.25) 年。全部患者通过临床检查疾病诊断明确, 诊断符合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研究组和比较组, 每组44例。研究组中患者龄21~49岁, 病程1~4年;比较组患者年龄19~53岁, 病程1~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组选择药物治疗方式, 给予利培酮片服用, 必须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差异而选择药物剂量, 控制药物开始剂量范围在1.0~2.0 mg/d, 每日服药1次, 随后逐渐增加服药剂量, 控制范围在4.0~6.0 mg/d, 每天服用2次。出院后维持剂量控制范围在1.0~4.0 mg/d, 每天服用1~2次。

研究组在使用相同剂量、规格和相同生产厂家的药物, 同时采取心理康复方式治疗。心理康复治疗方法: (1)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早期, 完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及信任, 加强和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全部护理措施均在医护工作者指导下开展。消除患者和家属顾虑和不良情绪, 调整其心理状态, 督促患者家属做好对患者的监护。 (2) 每周开展1次健康教育, 每次活动时间保证不少于30 min[2]。医护人员主要介绍精神分裂疾病发生原因、部分诱导因素、临床典型特征、诊断和治疗策略、治疗阶段容易产生的不适反应和并发的疾病类型, 使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大致发展情况、病理机制、转归和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家属通过了解精神分裂症这类疾病而逐渐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3) 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由于精神分裂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 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 患者在疾病发作时会影响周围人群甚至他人安全, 极易给他人造成身心伤害, 但是患者并无意识, 往往会对此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厌恶和怀疑心理, 越发加重患者病情, 导致复发率高。家庭成员与社会歧视、就业困难及致残后社会功能下降, 容易产生自悲、丧志与丧失治疗的信心[3]。所以, 采取心理康复方法对患者进行指导过程中, 应该关注患者自身心理, 站在患者立场和患者进行交谈, 充分了解患者当下生活的态度, 让患者充分表达出情感和内心想法。逐渐帮助患者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自身, 乐意接纳自己, 在了解自身不足的同时看到自己存在的优点, 逐步消除负面心理, 调整精神状态, 提高服药依从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 学会正确面对疾病, 改变消极悲观心态, 学会乐观看待生活。 (4) 提高患者技能水平。科学合理安排患者进行技能训练, 主要内容包括社交技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培养理解能力等。 (5) 构造有益于患者康复的良好环境。包括建立新的家庭关系良性支持系统与有利患者康复的环境, 减少负面影响[4]。

1.3 疗效判定标准

应用功能评估表 (GAS) 和社会功能评估表 (SSPI) 对患者进行评价, 两种量表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 其中功能评估表 (GAS)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心理和精神状况越朝正常化发展, 社会功能评估表 (SSPI)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幅度越大, 适应社会能力增加[5]。在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对其进行随访, 统计分析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AS与SSPI得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GSA得分为 (74.63±3.42) 分, SSPI得分为 (24.59±3.62) 分, 比较组患者治疗后GSA得分为 (61.38±3.27) 分, SSPI得分为 (15.82±2.71) 分,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AS与SSPI分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半年内随访临床疗效比较

比较组患者0~3个月复发4例, 3~6个月复发11例, 总共复发15例, 复发率为34.09%;研究组患者0~3个月复发3例, 3~6个月复发2例, 总共复发5例, 复发率为11.36%, 比较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临床患者主要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较为消极的情绪, 以及认知功能异常, 损害患者精神健康, 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这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 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特点是病情严重、迁延不愈、复发率高。现今医学界及心理学界在临床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仍停留在初期阶段, 结合我国精神分裂患者现状, 可以了解到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根本不能符合患者的需求[7]。当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治疗方式大多是对患者进行封闭治疗, 让患者与外界隔离, 进而丧失了和外界沟通的机会, 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社会功能, 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相关研究证实, 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分裂患者消极情绪, 创造和谐家庭环境, 提高服药依从性,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其中值得强调的是, 若家属和周围群体过分责怪和歧视患者, 易增加患者的复发率, 所以应该加强和患者交流, 积极帮助患者调整精神状态。还有相关专家表示, 治疗精神分裂症不能局限于控制缓解疾病, 而应该充分降低患者自杀率、抑郁率, 确保患者经过诊疗后能够真正适应和融入社会, 最大可能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这才是诊疗最现实的意义[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AS与SSPI分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 比较组患者在出院半年之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研究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以得知, 联合药物和心理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的具有明显优势, 可以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几率, 提高患者适应社会能力, 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缪从毅, 康波, 王宇峰.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2) :59-61.

[2]邓金勇.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8) :39-40.

[3]梁红蕾.阿立哌唑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 2015, 28 (4) :293-294.

[4]焦峰, 孔令军, 郑莉娜.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 (12) :1597-1598.

[5]马艳玲, 张建芳, 刘海斌.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研究[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综合刊) [C].2015, 12 (2) :89-90.

[6]周立发.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0) :14-15.

[7]冷文君, 覃事彬.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6, 9 (2) :149-150.

联合药物 篇9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他汀类药物安全性高且耐受性良好,能够调节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效果[1,2]。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者分别使用心血管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范围39-70岁,平均年龄为(44.6±2.4)岁,患者病程为1.4-16年,平均病程为(6.9±2.6)年。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所有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患者的意识、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在1年内未经过其他临床药物试验。

1.2 治疗方法

我们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口服卡托普利片(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13052),患者给药计量根据患者病情确定,不超过50mg/次,3次/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苏州爱美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4091)的初始剂量为6.25mg/次,给药计量逐渐增大,以50mg/次为限,直至患者心率稳定在55~50次/min之间;每6~12小时一次,共24~48小时,然后口服50~100mg/次,一日2次;(这样的用药方法是由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发挥独特的生物学效应所决定的。这种生物学效应往往需持续用药2~3个月才逐渐产生,而初始用药主要产生的药理作用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可能诱发和加重心衰,为避免这种不良影响,起始剂量须小),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H20120236)100mg/次,1次/d。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40039)20mg/次,2次/d。一日给两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口服辛伐他汀(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93910)20mg/次,3次/d。对两组患者进行6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我们观察了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判定分为以下三个标准为:(1)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有效: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比治疗前减少40%~60%;(3)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明显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比治疗前减少60%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6例,有效19例,显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例,有效19例,显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四项对比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四项进行分析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言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通常发病急、病情重,预后较差,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则死亡率极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此背景下,对冠心病的治疗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3-甲基戊乙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3-羟3-甲基戊乙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引起胆固醇的合成受阻,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中VLDL合成,VLDL为LDL和TC的前体物质,而且VLDL与TG转运相关,所以肝脏中VLDL水平降低对降低TG、LDL和TC具有重要意义[3,4]。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血脂水平明显降低。本研究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荐。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冠心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华锋,蔡雪桃,孔肖樱.等.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4.

[2]王浩珍.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20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5):70-71.

[3]吴菁华.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51-152.

混合性血脂异常的联合药物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确诊为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患者165例, 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83例和联合用药的治疗组82例, 对照组:男42例, 女41例, 年龄45~86, 平均年龄 (65.5±18.8) 岁, 治疗组:男43例, 女39例, 年龄42~83, 平均年龄 (62.5±15.3) 岁, 患者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确定的血脂新标准: (1) TC<200mg/mL为正常范围, 200~239mg/mL之间为边缘升高, ≥240mg/mL为升高; (2) LDL-C<130mg/mL为合适范围, 130~159mg/mL之间为边缘升高, ≥160mg/mL为升高; (3) TG150mg/mL以下为正常范围, 150~190mg/mL之间为边缘升高, ≥200mg/mL为升高; (4) HDL-C, 男性应<40mg/mL, 女性应<50mg/mL。

1.2 方法

对照组:辛伐他汀20mg/次, 每晚口服, 12周为一疗程。

治疗组:使用非诺贝特200mg/次, 辛伐他汀10mg/次联合治疗, 每日清晨口服, 12周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7年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规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血脂参数的变化率=[ (治疗后浓度-基线浓度) /基线浓度]×100%[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治疗前后血脂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 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治疗前后血脂参数变化如表1所示, 联合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的治疗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采用辛伐他汀的对照组, TC、LDL-C、HDL-C、TG参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t=2.032、2.141、1.998、2.065, P<0.05, 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多数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需采用辛伐他汀, 它能通过对Rho信号通路的抑制激活PPARa, 调节ApoAI mRNA表达[4], 但对于降低TG的效果不够理想,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也呈线性上升趋势。因此, 提倡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多项研究表明, 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物互补协同作用使血脂参数获得全面改善的作用, 也有助于减少与增大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5]。采用一种降脂药, 能改变患者的多项血脂指标, 但对于某些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 仅仅一种药物很难达到全面调整血脂异常的目的。本组对2种治疗方法及对血脂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联合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的治疗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采用辛伐他汀的对照组, TC、LDL-C、HDL-C、TG参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t=2.032、2.141、1.998、2.065, P<0.05, 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但也应在联合用药的同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是已服用全量贝特类药物的患者, 在加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已服用他汀药物的患者, 加用贝特也需从低剂量开始;将2种药物分别安排在早晚服用, 避免血药浓度升高过于显著。 (2) 是应定期测定肝功能、肾功能及CK水平。 (3) 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 如果其肝酶上升至正常上限的3倍或CK至5倍, 则需立即停止治疗, 及时复查相关指标。并且, 在联合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6]。

参考文献

[1]叶旦阳.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及注意事项[J].海峡药学, 2009 (9) .

[2]周继旺, 季乃军, 梅益斌, 等.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 (2) .

[3]李海峰.辛伐他汀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8) .

[4]王斌, 柳挺, 欧阳静萍.辛伐他汀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 2008 (25) .

[5]叶平.混合性血脂异常的联合药物治疗[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6, 26 (2) :118~122.

联合药物 篇11

(江苏省丹阳市开发区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江苏丹阳212300)【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8周以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仅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提高降药疗效,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关键词】氨氯地平;卡托普利;社区高血压;疗效【中国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5-01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mlodipin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apto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of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Methods: 120 cases of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mlodipine combined with captopril in th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only with amlodipine, 8 weeks later for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 P < 0.05 ). Conclusion: amlodipine combined with captopril on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an not only play a drug synergism, raise drop drug efficacy,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Key words】amlodipine; captopril; hypertension; curative effect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升高对心脑肾靶器官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严重的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病。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证明,控制好血压,可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认识到长期平稳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就诊,社区医生可及时通过随访,一方面了解用药、治疗效果等情况,并予以指导,同时可调整用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1]。本文旨在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3±10.7岁,平均病程7.4±3.7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52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5±10.5岁,平均病程7.6±3.6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5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 血压测量方法 两组采用相同的血压监测方法。上午9-10时、休息10min后取坐位测量右肱动脉血压,使用相同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每个病人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20467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国药准字H44024904,汕头金石制药总厂)25mg,一日3次。8周以后进行疗效分析。1.3 疗效判定 显效:DBP下降>20且下降至正常,或DBP下降值>30。有效:DBP下降值<20mmHg,且下降至正常,或DBP下降值在5~10mmHg之間,或SBP下降值>20。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水平。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2 结果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P<0.05.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头晕4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率8.3%;观察组头晕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率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据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了社区居民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主要应该控制在初级阶段,社区医生在第一线防治高血压病有着重要作用[2]。对高血压前期的居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并定期给他们监测血压,降低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对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他强调监测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其做法对降低社区居民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3]。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AngII减少,从而产生血管舒张;同时减少醛固酮分泌,以利于排钠;特异性肾血管扩张亦加强排钠作用;由于抑制缓激肽的水解,减少缓激肽的灭活;此外尚可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组织及心肌内的形成。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氨氯地平特点为与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因此药物作用出现迟而维持时间长。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大于硝苯地平。在心肌缺血者本品可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及减低耗氧,改善运动能力。此外,本品可能激活LDL受体,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因而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病人单用一种降压药,往往不能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而两药联用往往具有协同作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在降低血压方面有协同作用,而且在稳定血压、保护靶器官不受损伤、最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往往使所用各药的剂量减小,副作用也随之减少 [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仅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提高降药疗效,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于华明,侯佃波.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J].预防医学论坛,2009,13(9):840-842.[2]冯巧云,刘丽云.谈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28~29.[3]卢云娟,韦薇,阮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调查与分析[J].四川医学,2009,19(11):986-988[4]王苏中,顾缓,李丽霞,等.北京方庄社区高血压患者与管理现况的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7(3):135

联合药物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平均每日大便次数>5次,大便性状呈黄色蛋花汤样或稀水样,含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便。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2±0.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湖北汇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91)治疗,<1岁患儿每次1.0 g,每天3次,分早、中、晚三次口服,≥1岁患儿1.0~2.0克/次,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国药准字S10950032),<6个月患儿每次一片,每天3次,≥6个月患儿每次给予2片,每天3次。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显效:治疗3 d后,患儿全身伴随症状消失且大便次数、外观性状正常;有效:治疗3 d后,患者全身伴随症状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患儿大便次数、外观性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3 d后患儿的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疗效以构成比表示,患儿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以(±s)表示,比较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儿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泻通常以腹泻及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生于秋冬季节者,具有发病率高、容易引发流行等特点。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及发育产生严重危害[2]。小儿腹泻治疗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机制是通过药物的作用,降低肠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 H值,产生厌氧环境,进而对有害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且促进肠道紊乱恢复到正常水平,最终重新建立人体天然屏障,抵抗外界病原体的侵犯。

蒙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表层呈纹状结构,可有效抑制、吸附、固定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且能够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消化道黏膜的防御作用。患儿服用蒙脱石散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不改变患儿正常的肠蠕动及其大便颜色,能够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3]。通常情况下,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达到显著疗效。随着微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逐渐重视益生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并已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依靠厌氧菌能够促进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增生,进而有利于腹泻的治疗。我国首次成功研制出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剂,其主要成分为长双歧杆菌活菌。双歧三联活菌能够有效抑制沙门菌属及大肠杆菌等,可有效清除肠道中的致病菌,同时还有复制人体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在促进肠道蠕动,增进食欲上具有重要作用。当患者服用金双歧后可在胃肠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对人体肠道有着补充作用,主要补充正常的生理性肠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恢复正常的肠蠕动,最终达到止泻的效果。以往的临床报道,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蒙脱石散,后国内不少学者也纷纷在文献中报道了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4,5]。本次研究在常规治疗和应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口服,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及大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此外,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并确保正常的饮食习惯,引导患儿多进行一些体格锻炼,以增强体质。如果患儿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以及佝偻病等慢性疾病症状一定要尽早治疗,注意提高用药合理性,特别是广谱抗生素一定不要滥用,以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服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培菲康、妈咪爱、合生元等,补充肠道益生菌,从而有效地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孟军.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13-14.

[2]冯婉萍,陈召金,邱瑞清,等.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310-311.

[3]文胜利.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38-39.

[4]梁俊凤.观察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518.

上一篇:指导学生高效阅读下一篇:电能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