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特点

2024-10-18

药物特点(精选8篇)

药物特点 篇1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影响核酸合成, 从而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每类抗菌药物都有它各自的特点,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上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的现象称为联合用药。由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加强抗菌的协同作用, 扩大抗菌谱和杀菌效果,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所以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已经成为很多兽医工作者经常使用的手段, 如果使用适当, 联合用药可以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即所用的药物产生的治疗效果大于单独使用的治疗效果甚至等于或大于所用单独使用药物的治疗效果总和。但如果使用不当时, 可能会出现因药物配伍禁忌而导致的药理作用相反, 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本文根据抗菌药物各自的特点, 介绍几种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在联合用药时的协同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1氟喹诺酮类

1.1特点

1.1.1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的杀菌性广谱高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独特, 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而发挥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血药浓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浓度 (MIC) 时, 可发挥最佳疗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布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败血波氏杆菌、金葡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1]

1.1.2不能与含多价金属阳离子镁、铝、钙、锌和铁的药物混饲或混用, 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基本活性基团可与多价阳离子发生螯合反应, 从而影响喹诺酮类的吸收和抗菌活性。

1.1.3这类药对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生长有不良影响, 禁用于幼龄动物 (尤其是犬、马) 和孕畜。

1.1.4这类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 剂量过大可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

1.1.5诺氟沙星与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合用, 可减轻其引起的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四肢皮肤针扎感及轻微的灼热感。

1.1.6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消除时间, 若必需合用时要减少华法林的剂量。

1.1.7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易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 以环丙沙星尤为明显。

1.1.8部分药物如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有光敏反应, 用药后避免和阳光接触, 用药过程一旦受紫外线照射, 皮肤暴露部位可出现灼伤症状, 有时可形成水疱。

1.2协同作用

1.2.1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杀菌性抗菌药 (青霉素类、氨基苷类) 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

1.2.2治疗感染鼠疫的实验动物, 采用环丙沙星+链霉素治疗, 治疗组动物全部存活, 治愈率100%。联合用药治疗实验感染动物鼠疫可减少抗生素用量, 缩短病程, 动物恢复快, 治疗效果良好。[2]

1.2.3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鸡支原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 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病继发肠道感染而导致的严重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卵巢性腹膜炎。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 如环丙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

1.3配伍禁忌

1.3.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与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合应用。利福平 (RNA合成抑制药) 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

1.3.2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 应避免同服。

1.3.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加替沙星与头孢匹胺钠存在配伍禁忌。[3]

1.3.4在临床应用中发现, 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静脉输注后, 接输利福霉素注射液 (利福霉素注射液0.5 g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 时, 莫非氏滴管内即出现红色絮状物。调换输入药物的顺序, 即输完利福霉素注射液接输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时, 仍出现上述现象, 所以说明环丙沙星与利福霉素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如需连输此2种药物, 应在2种药液之间换输其他液体 (10%或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 冲管过渡, 避免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4]

1.3.5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钠通过临床和实验证明两药不宜联合应用。[5]

1.3.6在临床工作中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拉啶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6]

1.3.7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乳酸环丙沙星液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7]

2四环素类

2.1特点

2.1.1四环素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 有快效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有抑制作用。

2.1.2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2.1.3四环素类可降低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而增加出血倾向, 故不宜与抗凝血剂肝素钠、枸橼酸钠合用。

2.1.4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光敏反应, 用药期间的畜禽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2.2协同作用

2.2.1四环素类药物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2.2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2.3配伍禁忌

2.3.1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 以防发生螯合反应, 阻滞四环素类的吸收。

2.3.2肝肾功能不全的动物慎用四环素类药物, 与强利尿剂合用, 会加大对肾脏的损害, 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如竹桃霉素、氯丙嗪等药物合用, 也可加重肝毒性。

2.3.3四环素类药物和强的松不能合用, 会产生二重感染。

3β-内酰胺类

3.1特点

3.1.1金属利器刺伤或复合外伤, 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类以防止气性坏疽。

3.1.2在治疗鸡球虫病时, 可内服大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球虫病并发的肠道梭菌感染。

3.1.3氯唑西林 (又名邻氯青霉素) 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效, 尤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故被称为“抗葡萄球菌青霉素”, 常用于治疗动物的骨、皮肤和软组织的葡萄球菌感染, 特别是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3.1.4输液时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 滴注时间不可过长。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 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 分解也越多, 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因此要“现配现用”, 不宜溶解后存放, 以保证药效, 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3.1.5头孢菌素类 (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 不可与高效利尿药 (如速尿) 联合应用, 以防止其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3.1.6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 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

3.1.7头孢菌素主要经过肾脏排泄, 对肾功能不良的动物用药剂量应注意调整, 尤其小动物应避免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以免造成肾毒性大大增强。

3.1.8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输液中较稳定, 与碱性药物配伍时可能造成浑浊或含量下降。[8]

3.1.9青霉素忌与强碱、强酸性药物配伍, 因为青霉素溶液最适宜的pH值为6.0~6.5, 在pH值8.0以上和5.0以下时可迅速遭到破坏而失效。单胃家畜不能口服青霉素, 因为青霉素口服 (内服) 后容易被胃酸破坏而失效, 单胃家畜 (如猪、马、驴、骡) 服药后药物可直接进入有胃酸的胃中遭到破坏, 所以不能口服青霉素;而多胃畜 (如牛、羊) 只在第四胃中有胃酸, 前三胃中没有胃酸, 所以, 可以口服青霉素。牛、羊口服青霉素, 主要用来治疗精料中毒, 此病系因过食精料积于第一胃 (瘤胃) , 精料酸败而发, 因其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 所以口服青霉素有效。[9]

3.2协同作用

3.2.1β-内酰胺类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常获得协同作用。

3.2.2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配伍常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常用于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羧苄西林与庆大霉素 (或阿米卡星) 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 。

3.3配伍禁忌

3.3.1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碳酸氢钠、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等。

3.3.2β-内酰胺类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 如氢化可的松, 以乙醇为溶媒, 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 而β-内酰胺类降效。

3.3.3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等药混合后, 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 应禁忌混合静滴。

3.3.4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 二者合用时, 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3.3.5青霉素G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10]

3.3.6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11]

3.3.7青霉素G不应当与氨苄西林配伍, 青霉素G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而氨苄西林为广谱抗生素, 两者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而发挥抗菌效应, 两药联用会因竞争同一结合位点而产生拮抗, 甚至诱导耐药菌产生。[12]3.3.8氧氟沙星与青霉素联合应用会出现配伍禁忌反应。[13]

4磺胺类

4.1特点

4.1.1磺胺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 也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

4.1.2碱性电解质可减少本品对肾脏的毒性, 如与碳酸氢钠同服, 以碱化尿液, 促进排出。

4.1.3该类药物对家禽特别是雏鸡具有一定毒性, 如以0.5%浓度混饲8 d, 会引起雏鸡脾脏出血、梗死、坏死和肿胀;对成鸡则会影响食欲, 降低产蛋量。

4.2协同作用

4.2.1快速抑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类或阿米卡星+SMZ。

4.2.2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 (TMP或DVD) 合用有协同作用。

4.3配伍禁忌

4.3.1液体型磺胺类药呈现碱性, 不能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盐酸麻黄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 否则会析出沉淀。

4.3.2磺胺类药物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 (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 合用, 以免降低疗效。

5氨基糖苷类

5.1特点

5.1.1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广, 很多种类对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均有效果。安普霉素为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对革兰氏阳性菌 (某些链球菌) 、密螺旋体和支原体也有较好作用。

5.1.2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 对肾脏有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

5.1.3患畜如有脱水、低钠血症、酸中毒以及近期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 应尽可能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因为在上述情况下, 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其肾毒性更大。

5.1.4链霉素为灰链霉菌的代谢产物, 是一种有机碱, 常用其硫酸盐。链霉素的抗菌谱较广, 对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巴氏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杆菌、鼻疽杆菌、嗜血杆菌、钩端螺旋体、放线菌等有效。

5.1.5新霉素在氨基糖苷类中毒性最大, 一般禁用于注射给药。

5.1.6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 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与含金属离子药物联合使用时, 其间隔时间应以3~4 h为宜。

5.2协同作用

5.2.1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链霉素 (或其他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链霉素与米诺环素配伍用于布氏杆菌病;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 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5.2.2静止期杀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

5.2.3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 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 (对肠球菌) 或异烟肼 (对结核杆菌) 合用有协同作用。

5.2.4治疗感染鼠疫的实验动物, 采用链霉素+头孢曲松钠组合治疗, 治疗组动物全部存活, 治愈率100%。联合用药治疗实验感染动物鼠疫可减少抗生素用量, 缩短病程, 动物恢复快, 治疗效果良好。[14]

5.3配伍禁忌5.3.1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 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 但毒性也会增大。

5.3.2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同一容器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5.3.3硫酸安普霉素与支原净配伍会引起中毒。

6大环内酯类

6.1特点

6.1.1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 (但其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 , 对禽败血支原体、猪支原体性肺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6.1.2替米考星为畜禽专用抗生素, 尤其适用家畜肺炎和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畜禽支原体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菌活性。

6.2协同作用

6.2.1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 可获得协同作用。

6.2.2红霉素与氨苄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头孢唑啉钠及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15]

6.3配伍禁忌

6.3.1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氨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合应用, 可使氨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 甚至死亡, 因此联合应用时要减少氨茶碱的用量, 以防出现氨茶碱中毒。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14]

6.3.2红霉素与洁霉素合用易发生拮抗作用, 二者均与细菌的核苷酸大基团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 可导致其中一种抗生素核蛋白体的构型变化, 影响其作用。

6.3.3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

6.3.4红霉素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的药物合用。

7其他

7.1聚醚类抗生素

包括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菌素等, 有抗球虫和抑菌作用, 目前这类药物使用较多, 但对鸡常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 易产生毒性。这类药物禁止与泰妙菌素 (支原净) 合用。

7.2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

甲砜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轻化可的松) 等。

7.3氟苯尼考

属动物专用的广谱抑菌性抗生素,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作用, 对阴性菌的作用较阳性菌强, 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 故妊娠动物禁用。

此外, 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16]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 以防意外。

总之, 发挥各抗菌药物的特点, 掌握联合用药, 了解它们的配伍禁忌, 是关系到能否降低病畜禽死亡率、缩短病程和减少治疗费用的关键。

摘要:目前抗菌药物种类很多, 每一类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 不同的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 有时其药效甚至完全相反。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人们所用的抗菌药物往往不只一种, 而经常是两三种药物同时使用, 或者是混合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混合在一起, 由于它们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可以出现变色、沉淀或者形成凝块, 使药物失去药效, 甚至产生对动物有毒的物质。现就兽医临床上常用的几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其在联合用药时的协同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一些介绍。

关键词:抗菌药物,兽医,特点,联合用药

药物特点 篇2

关键词:老年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92-01

引言:

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医药研究有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各种新型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上,而人体肝脏属于代谢器官,这些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大部分需要肝脏进行代谢,因此,近些年来,我国的药物性肝病的患病率有所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部分技能都处于一个减退的阶段,患病吃药的次数会比较多,因此患有药物性肝病的几率也更大。那么所谓的药物性肝病是属于肝病的一种,比较常见。根据资料显示,大约会有一百多种的药物会在不同程度对肝脏造成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用120人药物性肝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的对象,他们的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下,其中病例完整的人数为120人,记录所有患者住院前后的用药情况、发病的临床表现、住院期间的相关辅助检查等,同时记录每位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

1.2 方法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回顾发,这种方法是利用以往病人的病例以及住院资料,作为研究的依据,从患者用药的状况,发病时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所做的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在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均以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进行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资料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依法老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比重最大,而在心血管药物中则以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最明显,其中有普伐他汀,非诺贝特等,其次是抗肿瘤药物,然后是抗生素药物。同时,还有一些清热镇痛、中药和降血糖的药物,也会诱发药物性肝病。

2.2 从资料中老年人患病的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来看,患者多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现象,属消化到症状,然后会出现黄疸,地热等情况。在我们这次所研究的病例中,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他们肝功能受损的集中表现为病案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然后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等升高。

2.3 病理检查

在我们所研究的病例中,有两例患者接受了肝活检病例组织学检查。一例属于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從病理检查的结果看,其表现为:肝小叶中的干细胞呈气球样变,同时毛细胆管内有微小的胆栓出现,其中会有一部分的肝脏细胞出现嗜酸样变,一些干细胞会出现坏死情况,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侵润,肝细胞脂肪无明显变化。其中一例患者,引发疾病的药物不明,曾接受过穿刺检查,结合患者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来看,医生建议,保留肝小叶结构。

2.4 治疗及转归

从资料来看其中有大部分的患者在停止使用相关诱发疾病药物的两到六周之后,其病症消失,肝脏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的几率很高。也有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因此不能够停止化疗,医院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会继续采用抗肿瘤的药物,并与适量采用保肝药物。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通常人体的大部分毒素是通过刚脏进行代谢的,因此肝脏十分容易受损,如果长期富有药物,那么就极有可能诱发肝病,最近几年,大量新型药物应用与临床之中,这使得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几率又有所提高由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隐匿,并且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及漏诊。早期发病时缺乏特异性,尤其合并肝脏原发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患者更容易误诊,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肝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延期治疗。故药物性肝炎临床诊断时要详细询问有无基础病,详细的用药病史,临床症状并认真查体,根据实验室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我们对于药物性肝病的治疗有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其发病机制方面依旧没有大的突破,由于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多,不同种类的药物,以及不同剂量,其对于肝脏所造成的损伤也不尽相同。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逐渐衰退的过程,他们对于药物的吸收,代谢缓慢,不完全,因此更加容易患有药物性肝病。具体表现为:老年人体内器官在其年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会伴有大量的细胞死亡,而细胞的不断减少,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陈代谢能力的降低;肝脏的体积和肝酶活性也是如此,人们年龄的增长其体积会逐渐变小,肝酶活性也会减退,在血液循环量和刚脏血流量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体内药物无法彻底代谢干净,其残留物停留时间过长,进而造成药物性肝病。

4 结束语:

老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为了能够保障其生活安定,身体健康,医疗工作人员有责任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从而帮助那些患有疾病的老年人重得健康,重拾信心。药物性肝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几率高,并且这种疾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不适征兆,因此,人们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愈时期,医学领域的研究者,需要从目前我国的药物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出发,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如果是针对一些具有肝、肾疾病的老年人,我们就需要尽量使用毒性小的药物,药量也应该有所控制。除此之外,临床医师在联合用药以及长疗用药方面有所斟酌,随时对患者血常规和肝功能经行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玉珍.老年肺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04)

药物特点 篇3

关键词:痛症,神农本草经,药物特点

《神农本草经》[1] (下称《本经》) 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是东汉以前众多医药学家对药物资料及运用经验的整理总结, 反映了我国东汉以前药物学的经验和成就, 为后世中药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本经》中痛症的用药特点进行试述。

1 药物性质

《本经》共记载药物365种,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创药物三品分类法,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调养性命, 无毒者为上品, 作为君药, 可以使人延寿;调养性情, 部分有毒者为中品, 作为臣药, 可以补虚;治疗疾病, 多数有毒者为下品, 作为佐使药, 可以治愈疾病。因此, 本经所推崇的是调养身体, 以提高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 这类无毒药物为上品, 而直接祛除邪气、攻克积聚的有毒药物为下品, 体现了《本经》对药物运用的原则。这种药物分类方法和药物运用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 还提出药物有四气五味, 既对药物的性质进行概括, 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药物的炮制加工方法也有深刻的认识, 认为要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或制丸、水煮、酒渍、膏煎, 每个药物都有一定的炮制方法, 不能违背药性炮制药物。

2 药物配伍

《本经》首先提出药物七情的配伍方法, 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除单行外, 其他六种为药物的配伍使用。其中相须、相使是使药物增效的配伍方法, 是中药运用的主要形式;相畏、相杀是使药物减毒的配伍方法, 以减轻药物配伍带来的毒副作用;相恶、相反是配伍禁忌, 以保证用药安全。药物七情的运用, 可以使药物增效、减毒, 同时尽量避免药物毒性的产生, 将药物之间相互关系运用到临床配伍之中, 后世的“药对”主要是对相须、相使的临床应用, “十八反”“十九畏”是相恶、相反的具体应用。《本经》还提出了药物君臣佐使的组方方法, 从整个方剂的角度, 对用药的主次和功能进行规定, “有药物一百二十种作君药, 有君臣佐使, 以相宣摄合和”。同时提出“药有阴阳配合”, 认为药物有阴阳属性, 有着“子母兄弟”一样的关系, 要使之相互配合。同样, 治疗痛症也需药物的相互配合, 联合应用才能增加药物的功效, 减少不良反应, 如治疗痛症的药物中 (见表2) 辛夷、苍耳子联用可增强痛症的治疗效果, 此外其均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 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抗炎作用, 且毒性有所减小[2,3], 体现了药物合用增效减毒的配伍方法。

3 药物运用

《本经》认为“欲疗病, 先查其源, 先侯病机”, 治疗疾病首先诊查疾病的根源和病机关键, 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观点相切合, 并提出“五脏未虚, 六腑未竭, 血脉未乱, 精神未散”这四个方面作为疾病预后转好的标准, 将精神的聚散作为与五脏、六腑、血脉同等重要的方面, 而《灵枢·天年》中强调“得神者死, 失神者生”也同样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本经》中“病在胸膈以上者, 先食后服药, 病在心腹以下者, 先服药而后食, 病在四肢、血脉者, 宜空腹而在旦, 病在骨髓者, 宜饱满而在夜”, 则强调了不同部位的疾病服药和饮食时间先后有所不同。全身各处皆可发生痛症, 因此服药时间可以根据部位不同而不同, 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启发。

4 痛症用药特点

《本经》中记载了40余种病症,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神经、肿瘤、五官科、外科、男科、妇科、传染病等多种疾病。书中提到关于痛症13种, 1种为产痛, 余12种为部位描述, 其中包括4种五官头面疼痛 (目痛、头面痛、咽喉痛、齿痛) , 2种四肢关节疼痛 (膝痛、肢节痛) , 4种躯干部位疼痛 (腹痛、腰背痛、心胸痛、阴痛) , 1种皮肤痛, 1种为身体诸痛, 另外还有明确提出止痛的药物总结。

注:*表示被《中药学》收录的药物; () 中为《中药学》中药物名称。

《本经》中治疗各类痛症的药物有90味 (见表1) , 占《本经》总药物的25%, 其中上、中、下品各30种, 被《中药学》[4]收录的药物共54味, 上品药物22味, 中品药物21味, 下品药物11味, 分别占全部90味药物的24%、23%、12%, 由此可知上、中品药物应用更广泛, 下品药物由于其多数有毒, 很多没有得到应用。《中药学》收录的这54味药物 (见表2) , 明确提出有止痛功效的有34味, 祛邪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各17味, 皆为治疗各类痛症的常用药物。

5 临床方剂

《本经》中治疗痛症的药物川芎、细辛、芍药等, 常应用于临床。川芎茶调散 (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 是治疗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剂, 用以疏风止痛, 其中川芎为君药, 《医学启源》中认为川芎是“治血虚头痛之圣药……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5]。此外, 《本草经集注》中认为川芎得细辛治疗金疮止痛[6]。因此, 川芎是治疗痛症的要药。又如小建中汤 (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饴糖) 是治疗阴阳两虚虚劳里急, 腹中痛的常用方剂, 方中重用芍药, 《本经》中记载“芍药味苦平, 主邪气腹痛……止痛”, 芍药不仅可以止腹痛, 还有养营阴、缓肝急的作用。又如四逆散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是疏肝理脾的基础方, 用于治疗肝脾气郁证, 症见胸胁胀闷、脘腹疼痛, 《医学启源》中认为芍药“气微寒, 味酸, 补中焦之药, 灸甘草为辅, 治腹中痛”[5], 芍药辅以甘草可以缓急止痛, 芍药本身亦有“调养心肝脾经血, 舒肝降气”[7]的作用。芍药既止痛, 又调肝养阴血, 在诸方中都有体现。

6 结语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共记载365味药物, 治疗各类痛症的药物有90味, 常用于止痛功效的药物有34味,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借鉴意义。《本经》中不仅记载了药物, 也提出了药物七情、君臣佐使配伍、诊病原则、预后标准等, 而中药炮制和服药时间易被临床所忽略, 因此深入挖掘古典中医文献, 对提高理论和临床水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清·顾观光辑著, 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M].第3版.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1-316.

[2]马藏, 程媛, 高天, 等.苍耳子不同提取物及其与辛夷配伍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药与临床, 2011, 2 (4) :30-32.

[3]马藏, 程媛, 高天, 等.苍耳子和辛夷配伍前后的急性毒性与抗炎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5 (3) :26-28.

[4]高学敏.中药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51-524.

[5]金·张元素著.郑洪新校注.医学启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97.

[6]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269.

药物特点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4年4月—2009年5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275例, 其中男177例, 女98例;年龄33~67岁, 平均42.1±18.6岁;入选患者所患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硬化、痛风等。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是否感染、感染部位, 是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剂量、疗程、用法, 用药性质 (预防性、治疗性使用、预防+治疗使用) , 联合使用还是单一使用。凡需要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均尽可能进行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的鉴定, 如痰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大便培养等[2]。

1.3 评判标准。

(1) 治疗性用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及由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所用的抗菌药物; (2) 预防性用药:临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疗程以及是否合理的评判标准, 根据2004年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 (3) 治疗+预防用药:治疗用药和预防用药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275例患者中, 218例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 占79.27% (218/275) ,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见表1。

2.2 主要感染部位细菌学特点。

在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的98例患者中, 尿路感染51例,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 大肠埃希杆菌40例, 占78.43% (40/51) , 粪肠球菌9例, 占17.65% (9/51) , 肺炎克雷伯菌2例, 占3.92% (2/51) ;呼吸道感染25例, 其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皮肤及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10例, 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肠道感染12例, 细菌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

2.3 用药评价。

218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 合理用药者110例, 占50.46% (110/218) ;基本合理用药者87例, 占39.91 (87/218) ;不合理用药者21例, 占9.63% (21/218) 。

3 讨论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 据统计, 在中国使用、销售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 就有10种是抗生素类药物[4]。为使医院更合理应用抗生素, 防止抗生素滥用, 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对医生、药师、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使用抗生素, 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5]。本文随机选取调查了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275例, 其中有218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 占79.27% (218275)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218例患者中, 治疗性用药者98例, 占44.95%;预防性用药者99例, 占45.42%;预防+治疗者21例, 占9.63%。218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 应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157例, 占72.02%;联合用药的患者61例, 占27.98%, 其中使用2种抗菌药物者55例, 使用3种抗菌药物者5例, 使用4种及4种以上抗菌药物者1例。在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的98例患者中, 尿路感染51例,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 大肠埃希杆菌40例, 占78.43% (40/51) , 粪肠球菌9例, 占17.65% (9/51) , 肺炎克雷伯菌2例, 占3.92% (2/51) ;呼吸道感染25例, 其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皮肤及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10例, 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肠道感染12例, 细菌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肾内科218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 合理用药者110例, 占50.46% (110/218) , 基本合理用药者87例, 占39.91% (87/218) ;不合理用药者21例, 占9.63% (21/218)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肾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 尤其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合理。肾内科住院患者由于自身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年龄较大、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等特点,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高,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疗程基本合理。

因此,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发挥药物最大疗效、降低治疗和预防成本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特点

参考文献

[1]邓秀英.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分析[J].华西医学, 2008, 23 (3) :586-589.

[2]万启军, 何永成, 贺争鸣, 等.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单中心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7) :1179-1180.

[3]齐晓涟, 张京利, 马文晖, 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44例调查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 (1) :24-27.

[4]乔建, 王亚群, 陈永志.843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17) :1311-1312.

药物特点 篇5

关键词:德克萨斯大学,药物传递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4年作者受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项目”资助,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简称UTA) 生物工程系访学一年,期间仔细观摩了 《药物传递》 实验教学全过程,并与主讲教师Kytai Nguye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

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变化过程,70年代药剂工作者逐渐把目光聚焦在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剂型设计中,提出了药物传递系统 ( drug delivery system,DDS) 的概念。80年代DDS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课题。其设计理念是: 把药物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量、输送到必要的位置, 以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DDS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物输送系统,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生物相容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借助生物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1,2,3]。随着DDS理论和技术的日益成熟,近些年DDS率先开始进入美国大学的课堂,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就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同时开设《药物传递( DRUG DELIVERY) 》理论课3学分以及 《药物传递实验( DRUG DELIVERY LABORATORY ) 》实验课3学分。毫无疑问尽早开设《药物传递》相关课程这对于加深学生对DDS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药物传递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是美国具有高灵活性的博士研究性大学,创立于1895年,1974年以来一直与美国顶级的生物医学研究型大 学德克萨 斯大学西 南医学中 心 ( University of Texas,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联合开办生物工程系。

1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药物传递》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1.1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该实验课程向学生介绍如何亲手操作来开发药物传递系统,如水溶胶、微球和纳米粒子等用来装载和释放药用成分治疗各种疾病。该课程主要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为改进临床疗效减小治疗药物副作用涉及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传递系统的原理。

1.2实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该实验课程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怎样制备用于装载和控制药物释放的药物传递系统,如,水溶胶,微球和纳米粒子; 以及怎样测定每个实验中的药物装载效益和药物释放动力学。每个实验都会给出一些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另外,对学生进行实验书面报告训练培养学术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口头报告的训练培养学术表达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对药物投递系统领域知识的能具有系统的推理能力。

1.3实验课程选课要求

学生应该有些生物材料背景,且已经上过 《药物传递系统》理论课。

1.4实验课程教材和指南

( 1) Drug delivery systems. Editors: Ranade VV,Hollinger MA. CRC Press.

( 2) Drug delivery and targeting for pharmacists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Editors: Hillery AM, Lloyd AW, and Swarbrick J. Taylor & Francis Inc.

( 3) Drug delivery - Engineering principles for drug therapy. Editor: Saltzman W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4) 《药物传递》实验指南,自己编写的课程材料。

1.5实验课程考核

1.5.1课程考核成绩分数分配方法

每个报告( 共3个) 3 × 15% = 45% ,期末实验和报告30% , 家庭作业( 2个陈述报告) 20% ,上课与参与5% 。

1.5.2课程考核成绩分数与成绩等级评定

A: 85 ~ 100,B: 70 ~ 85,C: 60 ~ 70,D: 50 ~ 60,F: 50以下。

1.6实验安排

2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药物传递》实验课程教学特点

2.1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高校中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实验教学是科研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4]。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 《药物传递》实验课程的教学可谓是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典范。

首先,《药物传递》实验教学内容直接选自主讲教师部分科研成果。学校将教师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编写成实验指南,并随讲师科研的进程不断深入而不断更新,保证了实验内容新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其次,将科研方法引入实验教学中去。 《药物传递》属于专业实验,实验地址就在教师的主要科学研究室开展教学,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与教师的科研几乎同步进行,方便学生实时了解掌握该科研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 从 《药物传递》实验教学安排可以看出,在期终的探究性实中,只给出一个思路,由学生根据实验条件和研究目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实验条件,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书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口头陈述。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对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体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2.2实践课程教学同样注重讨论

近些年我国各大高校随着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学时数不断降低,教师在理论 课上开展 讨论式教 学,目前仍普 遍存在[5],但实验教学很少有讨论式教学。 《药物传递》实验课程教学整个过程都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对某些问题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对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都加以鼓励。学校把学生参加讨论课作为学期评分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教师也能掌握学生对问题理解和研究的深度。

通常,教学助理会将实验涉及的教材有关章节、页码提供给同学,并将实验指南及有关教师讲课录相发给同学,以便学生做好实验前的理论准备工作,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实验小组4人,每个实验分割成4个任务,即实验计划,实验路线,结果分析,实验报告。首先,在实验前组织学生对 “实验计划”和 “实验路线”等实验预习情况讨论,由一学生提交实验目的和原理等书面提纲,并对实验总的计划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口头介绍; 由另一位学生提交实验步骤,实验装置,数据采集草图,并对详细计划作口头介绍。然后,在实验后组织学生对 “结果分析”和 “实验报告”等任务讨论,由一学生提交实验得到的产品或数据结果分析大纲,并做口头介绍,由另一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草案,并做口头介绍。小组成员根据实验依次轮换委派不同任务,在完成一个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和教学助理需参加上述二次小组讨论会。在两次小组会上指导者引导学生提问题并组织讨论,最后由一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改并最终完成书面实验报告。报告格式应与同行期刊杂志的综述文章( 如控制释放期刊) 相似,包括: 摘要,引言( 背景信息) , 材料和方法( 实验简短描述) ,结果和对局限性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的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没有页数限制,但上交报告的日期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2.3成绩的评定突出个人的创新能力

《药物传递》实验课程总评成绩分布情况: 3个综合性实验及报告共45% ,1个期末探究性实验和报告共30% ,家庭作业 ( 2个实验口头报告大纲) 共20% ,上课出勤5% 。每次成绩按三个因素考虑 ( 1) 小组会的表现; ( 2) 实验期间的作用; ( 3) 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质量。最后根据总评成绩给出最终的5个分数等级: A( 85% ~100% ) ,B( 70% ~85% ) ,C( 60% ~ 70% ) ,D( 50% ~ 60% ) ,F( 50% 以下) 。

考核成绩的三因素,并不要求死背实验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而是通过 “小组会的表现”考核一个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学术思想的沟通能力, “实验期间的作用”考核一个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书面报告的质量”考核一个学生学术书面语言组织能力,“口头报告的质量”考核一个学生学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成绩评定突出的是考核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2.4设计微型实验开展教学

《药物传递》实验涉及许多化学药品的使用,设计的实验内容尽量使用微型实验。1985年Buthcer等人首次提出微型实验和微型实验室概念后,美国各大高校普遍推广。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节省实验药品用量数倍甚至数十倍 ,在常规实验室中,一般要用用10 ~ 50 g的反应物和50 ~ 500 g的溶剂, 而微型实验仅需用10 ~ 150 mg的反应物和1 ~ 10 g的溶剂,另外,实验时间缩短约40% ,水、电的消耗也相应降低,因此微型实验大大降低学生实验的成本。 《药物传递》实验中的聚合物合成涉及大量的有机污染品如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溶剂, 也涉及到无机污染品如酸、碱、盐等,为此学校的环境与安全健康部门定期来实验室检查收集后统一处理,因此微型实验降低化学药品使用量的同时,也直接降低了化学实验污染品的处理量,以及直接减少了学生在有毒环境下暴露量,从而大大降低实验污染。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大力推广微型实验教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结语

对美国各大高校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大学教学计划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和对本学科工作方法的训练,对系统的书本知识要求没我们大学高,因此,美国大学对课程考试的要求也不很高,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培养则很严格[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开设的 《药物传递》实验只是美国众多大学课程中的一个缩影,综观 《药物传递》实践教学设计及特点,已经给我们一些启示[7],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激励思考的引导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组织协调的服务者。

参考文献

[1]TIWARI G,TIWARI R,SRIWASTAWA B,et al.Drug delivery systems:An updated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investigation,2012,2(1):2-11.

[2]JAIN K K.Drug delivery systems-an overview[M].Drug delivery systems.Springer,2008:1-50.

[3]HOFFMAN A S.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controlled”drug delivery systems[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8,132(3):153-163.

[4]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31-34.

[5]黄忠,付凌,刘光斌,等.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及探讨[J].广州化工,2011,39(23):155-156.

[6]宋心琦.美国大学化学教育考察随感[J].化学通报,1986(11):54-55.

药物特点 篇6

关键词:糖尿病,常用药物,特点,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缺陷, 可以引起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因此,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以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为目标[1]。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常用药物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1 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很难彻底治愈,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1 口服降糖化学药

1.1.1 磺酰脲类:

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现已发展到第三代, 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0.5h服药效果最佳。优降糖的作用最强, 且半衰期长, ≥70岁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应慎用, 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达美康因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 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美吡哒的作用强度仅次于优降糖, 但半衰期较短, 是一种较强效且安全的降糖药。 糖适平95%经胆道排泄, 故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可以选用糖适平。格列美脲对部分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仍然有效, 尤其是与胰岛素合用时,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1.1.2 双胍类:

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 不诱发低血糖, 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如调脂、抗血小板凝集等, 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病人, 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 一般建议餐后服用。降糖灵有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在欧美国家已被淘汰和停止使用。 二甲双胍因其水溶性增加, 不易在体内蓄积, 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及危险性大为减低。现为轻、中度2型糖尿病病人, 特别是肥胖病人的首选抗高血糖药物[2]。

1.1.3 α-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病人。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 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时才能发挥效果。目前, 临床应用较多的该类药物有拜唐苹、倍欣。特点:在降低血糖时,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尚可降低血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主要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病人, 尤其是肥胖及老年人。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可使IGT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下降。

1.1.4 胰岛素增敏剂: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 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并能改善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现在临床常用的制剂有:罗格列酮 (国内常用的商品名为文迪雅) 、吡格列酮 (国内常用的商品名为艾丁) 等。特点:单独使用该类药物, 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与磺脲类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病人的血糖控制。 也可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联合应用。

1.1.5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对餐后血糖有较好效果, 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进餐前服用。瑞格列奈 (诺和龙) :起效快、清除也快、低血糖发生率低。仅需餐前服用, 不进餐则不用服药, 非常灵活。在两餐之间, 不刺激胰岛素释放, 对控制全日平均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有一定意义。该药相对安全, 老年糖尿病病人及轻度的糖尿病肾病者也适用。和二甲双胍合用有协同作用, 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药效增强[3]。

1.2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 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1)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 为无色透明液体, 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min, 作用高峰为2~4h, 持续时间 5~8h。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为乳白色浑浊液体, 起效时间为1.5~4h, 作用高峰 6~10h, 持续时间约12~14h。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 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 起效时间3~4h, 作用高峰 14~20h, 持续时间约24~36h。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 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 (R和N) 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 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2) 根据来源分类。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 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 疗效稍差, 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 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 疗效比牛胰岛素好, 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 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 纯度更高, 副作用更少, 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目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 (3)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U/ml 。U-100:100U/ml, 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U/ml,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病人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素, 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1.3 中西医治疗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长短, 单纯西药治疗有易耐药即继发失效, 胃脘不适、皮疹等副作用, 因其降糖效果迅速, 便于服用或使用而被病人乐于接受。单纯中药治疗, 虽无不良反应, 且可控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 但降糖作用缓慢, 力度较小, 唯有中西医结合治疗, 既可改善临床症状, 防治并发症, 又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继发失效。

2 用药注意事项

2.1 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 尤其在老年病人中, 应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磺脲类药物以餐前0.5h服用疗效最佳。 任一磺脲类药物的每天用量不应超过其最大用量 (优降糖≤15mg/d;达美康≤240mg/d;美吡哒≤30mg/d) 。在高血糖得到纠正后, 胰岛素B细胞可能恢复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性, 应及时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 以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同一病人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但可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合用而加强其降糖效果, 也可与胰岛素增敏剂如文迪雅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避免出现继发性失效。

2.2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肠道中, 20%~30%的病人会出现不良反应, 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的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会自行减弱。如果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或选择在进餐或进食后服药, 可以减轻上述症状。二甲双胍导致乳酸酸中毒少见。但肝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贫血、缺氧状态时, 则禁用双胍类药物[4]。

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肠道中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细菌发酵, 导致腹胀、腹痛、腹泻。不易引起低血糖, 但与磺脲类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 仍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类药物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吸收速度的作用, 所以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 处理时则必须口服葡萄糖, 不能口服其他糖类及碳水化合物食物。

2.4 胰岛素增敏剂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水肿和血容量增加, 但一般较轻。长期使用应定期观察肝功能。有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2.5 促胰岛素分泌剂不良反应有轻度的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参考文献

[1]陈亮, 杨华章.糖尿病口服药物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2, 10 (2) :54-56.

[2]李华, 姚琰, 郝勇.治疗糖尿病药物的若干进展 (一) 〔J〕.医药导报, 1999, 18 (4) :235-236.

[3]俞茂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及其进展〔J〕.新药与临床, 1997, 16 (2) :94-96.

药物特点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从化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 男49例, 女31例;年龄为3个月~7岁, 3个月~1岁46例, 1~3岁16例, >3岁18例, 所有患儿检测前未接受激素或免疫制剂治疗, 将MPP患儿随机分为2组, 单用阿奇霉素对照组40例, 阿奇霉素+匹多莫德观察组40例。同时设立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空白组, 年龄4个月~7岁, 其中男53例, 女27例;MPP组与空白组, MPP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外周血细胞免疫的表达, CD3+ (总的T细胞) , CD4+ (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 , CD8+ (抑制性/杀伤性T细胞) 。

1.2.2 治疗方法

MPP组所有患儿均给与常规退热、止咳、祛痰、营养支持等疗法, 静脉点滴奇霉素5天,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剂量10 mg/ (kg·d) , 1次/d, 连服3d, 停4d为1个疗程的间歇给药方式, 连用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 400mg/支, 起初7d, 每天2次, 每次1支, 随后每天1次, 每次1支, 共服2个月, 幼儿剂量与儿童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住院时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1.4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χ—±s表示, 利用SPSS16.0进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功能特点

儿童肺炎细胞免疫功能特点见表1, 由表可知, CD3+、CD4+T细胞百分率, CD4+/CD8+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CD8+T细胞百分率没有变化。

2.2 匹多莫德治疗后症状改善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由表可知,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2.3 匹多莫德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两组MPP患儿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见表3, 由表可知, 两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百分率, CD4+/CD8+均有一定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表现为:CD3+、CD4+、CD+16、CD+56、CD4+/CD8+比值下降, CD8+、CD+19上升;IFN-γ、IL-4、IL-6、IL-8、IL-12、IL-15、IL-18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 引起免疫紊乱, 多系统器官受损[1,2,3]。本文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匹多莫德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 既可激活NK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 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又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恢复CD4+/CD8+比值, 达到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4]。本组监测了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常见细胞因子CD3+、CD4+及CD4+/CD8+比值有均明显升高, 且优于单用阿奇霉素, 论证了匹多莫德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 发现联用匹多莫德可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表明联合匹多莫德可达到减少病情反复次数、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 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

参考文献

[1]架杰, 郭卫平, 徐秀珍, 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和IFN、TNF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 2006, 46 (5) :36-37.

[2]韩晓华, 王俊, 苏力,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诱导痰液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10) :965-967.

[3]蔡建敏, 周鸿烈, 王振海, 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检测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5, 23 (10) :721-722.

[4]Benetti GP, Fugazza L, Stramba Badiale M, et o1.Ex vivoevaluationof pidotimod activity on cellmediated immunity[J].Arzneimittelfomehung, 1994, 4 (12A) :1476-1479.

药物特点 篇8

本文对36例患者的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使该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共36例,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17例。年龄12~83岁, 平均年龄 (40±17) 岁。

1.2 诊断标准[1]

(1) 有明确的服药史。 (2) 用药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初发症状有疲乏纳差、恶心呕吐、发热、皮疹、瘙痒、黄疸等。 (3) 末梢血中嗜酸粒细胞>0.06。 (4) 有肝内淤胆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病理或临床征象。 (5) 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甲~庚型肝炎、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 均阴性, 并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性肝病及肝占位性病变。 (6) 再次用药后又发生肝损害。上述标准 (1) 加上 (2) ~ (6) 中任何2项, 就可确诊为药物性肝病。

按Zakim分类标准[2]将药物性肝病分为3型:肝细胞损害型:谷丙转氨酶 (ALT) ≥2倍正常值上限或ALT/碱性磷酸酶 (ALP) ≥5;胆汁淤积型:ALP≥2倍正常值上限或ALT/ALP≤2;混合型:ALT、ALP均≥2倍正常值上限且ALT/ALP介于2~5之间。

1.3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常见的有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恶心、皮肤瘙痒、尿色深黄、粪色淡。药物过敏性肝病尚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

1.4 疗效判断

(1)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 肝功能等指标较前下降 (包括下降到正常值上限两倍以内或未达到正常值上限两倍以内) ; (2) 未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未见改善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及临床分型见表1。

2.2 治疗和预后

对确诊为药物性肝病者, 立即停止有关用药, 卧床休息,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应用保护肝细胞药物及非特异性解毒等治疗。36例患者在一周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 且ALT下降至原来的50%, 达到好转标准。予葡醛内酯加维生素C治疗8例, 治愈、好转12例;还原型谷胱甘肽 (古拉定、阿拓莫兰) 治疗9例, 治愈、好转8例;硫普罗宁治疗8例, 治愈、好转11例。应用不同的保肝药物, 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 预后良好, 无1例死亡。

3 讨论

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 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 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药物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乏力等肝功能减退的症状, 以及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的黄疸、皮肤瘙痒等, 尚有发热、腹痛、皮疹等过敏性表现。

药物性肝病可区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两种, 前者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近年来, 由于对新药的筛选越来越严格、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更加严密, 临床上直接肝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肝病比例下降。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系不可预测性, 其发生机制又可以分为: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两类。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繁多, 抗结核药物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文献报道, 使用含INH、RFP、PZA的治疗方案时, 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7.12%~25.10%, 少数可发生重症肝炎[4]。本组病例中抗生素占第二位, 其次是中药引起。说明中药也有肝毒性[5], 这就提醒我们应警惕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之, 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病,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 我们在治疗疾病时, 要熟知所用药物的性能, 及时、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 以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Friedenberg F, JensenG, GujraI N, et al.Serumalbumin is predictive of 30 day survival after pep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J].JPEN, 1997, 21 (2) :72-74.

[2]Zakim D, Thomas D.Hepatology[M].Third edition.USA WB Sand-ers Company, 1996:962-967.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 2000, 13 (4) :141-150.

[4]黄伟, 黄汉平.53例结核药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化疗药物杂志, 2004, 17 (4) :334.

[5]陈世耀, 蒋晓渠, 刘天舒, 等.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4) :24.

【药物特点】推荐阅读:

药物测定07-14

高效药物07-15

多种药物07-18

结核药物10-13

药物分析10-18

不同药物05-10

药物残留05-10

药物设计05-21

药物靶向05-26

中医药物06-08

上一篇:人民银行基层行下一篇: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