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2024-10-18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共8篇)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1

近日, 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其中, 浙江省有8个特色小镇入围, 在各省份中数量最多;江苏、山东、四川三省则各以7席紧随, 位居“第二军团”。

入围后的小镇成为全国4万多个乡镇的“蓝本”, 仅浙江的特色小镇上半年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40亿元, 在国内掀起新一轮产业创新热潮。

住建部勾勒的宏大战略中提到, 我们要用5年时间争取培育成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打铁还需自身硬”, 究竟应如何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

一镇一品浙江模式发酵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行政区划的概念, 更贴切地说, 它是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浙江省, 地域面积仅占全国的1.06%, 用1年时间孕育了一批活力特色小镇, 走在各省前列。

2014年10月17日, 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举行首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 在参观小镇“梦想大道”后,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鼓励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 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的词汇首次被提及。

2015年6月, 浙江省公布了首批37个省级创建名单, 2016年1月, 公布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小镇光听名字就极“响亮”。

当时被列入培育对象的有: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主打健康产业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平阳宠物小镇、选址于天台县城北郊的和合小镇、龙泉青瓷小镇、定位于时尚产业的艺尚小镇、以旅游休闲为主的酷玩小镇……

2016年4月22日, 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在聚焦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的基础上, 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

记者了解到, 浙江的特色小镇规划一般都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 原则上3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3A级以上景区是小镇的基础标准。

特色小镇的创建选拨采用“宽进严定”的方式, 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四个程序完成。

“名单产生过程经历了‘政研室提供初选名单——省级部门实地调研排序——联席会议审定通过’三个环节, 最终从各地上报的260多个特色小镇创建申请中选出了37个。”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说, 我们不搞地域平均, 成熟一个公布一个。

浙江省在政策上对已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格外“青睐”, 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 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

奖归奖, 浙江省在惩罚上也“毫不手软”, 对年3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 则要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 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 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专家指出, 浙江能成功靠的也还是“一揽子”的服务, 各方面向特色小镇“开绿灯”, 许多地方增设了创业服务大厅, 提供包括“三证联办、创新交流、政企交互信息”等保姆式服务, 在房屋租金、能耗等方面给予补助, 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者的资金成本。

翁建荣说,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 简单的“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机械相加并非正统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从特征上来说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

他山之石江苏望其项背

据了解, 本次江苏首批入围的7座特色小镇分别位于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盐城和泰州。从文化古镇到生态慢城、工业新区都囊括其中, 在挖掘文化传统、培育产业品牌、营造宜居生态上可谓独树一帜。

2015年底, 江苏曾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 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5月, 南京市发改委农经处表示将用3年时间实现这一梦想。

南京市对特色小镇的管理实行了“动态在线模式”, 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 实行季度通报情况、年度综合评估。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 实行退出机制, 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特色小镇工作也被纳入区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

在借鉴浙江经验后, 江苏在创建特色小镇时一改“审批制”的做法, 试点各地自主规划、自行审批, 省政府不再审批。地方政府根据原有产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或开发区改造提升需求, 因地制宜, 编制相应规划、落实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省政府根据既有标准, 考核达标后“授牌”。

此外, 南京市还设立了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 用于建设项目贷款贴息, 对达到序时进度和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实行以奖代补。全市各区参照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及办公室, 按季度报送列入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进展情况。

经过激烈的角逐, 一批姿态各异的风情小镇“新鲜出炉”。生态环境天然的桠溪崇尚“慢文化”;甪直镇保留了古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具有水乡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建筑物;溱潼镇古为鱼米之乡, 四面环水, 美食有“溱湖八鲜”之说;宜兴紫砂陶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震泽镇享有“中国蚕丝之乡”的美誉;安丰镇明清时曾是重要盐场, 商贾云集;碾庄镇五金机械产业发达, 是苏鲁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综观7镇, 记者发现, 桠溪镇、甪直镇、溱潼镇主打休闲旅游, 是美丽宜居的代名词, 丁蜀镇、震泽镇、安丰镇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方面成绩显著, 而商贸物流和现代制造两个特征则在碾庄等镇得到了集中体现。

2016年7月18日, 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应成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内涵。

江苏省正是契合了发展时机, 避免了“千镇一面”的同质化。

五镇上榜福建“发力”补贴

福建本次入围的5个特色小镇分别为: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

记者了解到, 上榜的5个镇多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世界知晓,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 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所在地, 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

福建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实打实”地对小镇建设进行支持。其中规定:对特色小镇给予债券和贴息支持;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 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 优先支持向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的融资贷款;支持特色小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

为了引进技术型人才, 福建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做法, 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和个税优惠政策,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的担保支持。

知名专家表示, 与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大而全”相比, 特色小镇讲究“小而美”, 往往以当地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或业态为基础, 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的集聚。在宽松优化的政策环境下, 小镇发展的步伐将更快。

在要素保障方面, 福建优先满足特色小镇用地需求, 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 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现有工业用地用途的前提下, 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扩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 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特色小镇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瑕疵”。

记者经调查了解到, 2015年, 海南橙迈县以打造风情美食街的名义, 投资上千万元对瑞溪小镇的老街进行立面改造, 可一年过去后, 除了节假日外, 美食街平时游客寥寥, 很多小吃店早已关门, 与周边的商业圈几近脱节。

“单单跑到瑞溪吃美食, 诱惑力实在太低, 基本上没有什么配套娱乐设施, 真的很难提起兴趣来”, 市民小王表达了自己对改造的不满。

专家肖金成指出, 目前特色小镇已在各地启动, 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建设发展成败的关键。有的地方将建设特色小镇简化为房地产建设, 而忽视了对特色产业本身的培育和发展。部分特色小镇以旅游地产开发、悠闲娱乐、农旅结合等服务产业为主, 多数仅停留在建设上, 没有深入挖掘形成具体的市场产品, 产业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产业发展“大而全”的理念明显已经不适应小镇建设, 一些地方谈及自己的产业投资, 动辄几百亿上千亿, 将重心放在打造经济开发区上, 而忽略了让社会资本、本地人口参与到建设中来, 缺乏生命力。

专家们对当前小镇建设提出了建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 传统产业遭遇挑战,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激烈竞争。选择特色鲜明的产业, 需要立足产业链条做深入分析, 对市场需求有科学把握。而这个过程, 单纯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完成, 必须坚持市场主导, 尊重市场规律。

特色小镇的基础是特色新兴或历史经典产业, 如果没有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特色小镇申报评审中, 现有基础和软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 还要避免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镇建设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绝不可大包大揽, 应广泛征求投资主体、各方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创建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扶持资金要力推“以奖代补”的形式。

对于资源稀缺和需求特定的特色小镇而言, 关键是做强特色和提升品质, 并不需要或较少需要全面的扩张。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紧扣提质增效这一主题, 突出特色与品质打造, 尽量规避空间和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张, 走“集约化”和“高密度”的路子, 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域外链接

格拉斯小镇

“世界的浪漫在法国, 法国的香氛在格拉斯小镇”。一座环境优美清幽、气候温和湿润、街道交错狭窄的中世纪小城, 不到4万人的地方, 有超过3 0家的香水工厂, 风靡世界的品牌香奈儿5号就诞生于此。小镇最初成名于皮革业, 后来因环境污染发展了养花, 再到后来, 格拉斯便借了花的精髓成了世界的“香水之都”, 并最终走上了以绿色农业为基础 (鲜花) 、新型工业为主导 (香水)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旅游) 的经济发展模式。

卡伦堡

丹麦卡伦堡市践行了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初, 这里只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 经过数年的发展, 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传统典范。目前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四家企业: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消耗原油500多万吨;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尔迪斯克公司;瑞典企业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

达沃斯小镇

达沃斯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溜冰场, 这里还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块因空气洁净清爽而大受好评的地区。20世纪初这里设立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所, 奠定了现今宾馆业发展的基准。除此之外, 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会议在此设施完备的会议中心召开。

格林威治

作为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镇, 面积小到只有174平方公里, 却集中了五百多家对冲基金。几十年前, 格林威治开始发力吸对冲基金的时候, 当地税收比纽约要低很多。大概1000万美元的年收入, 在格林威治要比在纽约省50万美元。再加上本身环境优势, 交通也方便, 在聚集效应方面做得特别好。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2

1、历史文化型小镇

打造历史文化型小镇,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历史文化型小镇有: 莲都古堰画乡小镇、越城黄酒小镇、龙泉青瓷小镇、湖州丝绸小镇、上虞围棋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朱家尖禅意小镇、奉化布龙小镇、天台山和合小镇、古北水镇、平遥古城、茅台酿酒小镇、馆陶粮画小镇、石鼻古民居小镇、湘西边城小镇、三都赛马小镇、永年太极小镇、新兴禅意小镇。

2、城郊休闲型小镇

打造城郊休闲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与城市距离较近,位于都市旅游圈之内,距城市车程最好在2小时以内;二是小镇要根据城市人群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以休闲度假为主;三是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小。城郊休闲型小镇有:

安吉天使小镇、丽水长寿小镇、太湖健康蜜月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永嘉玩具智造小镇、下城跨贸小镇、临安颐养小镇、瓯海生命健康小镇、琼海博鳌小镇、旧州美食小镇、花桥物流小镇、小汤山温泉小镇、大路农耕文明小镇、龙溪谷健康小镇、钟落潭健康小镇。

3、新型产业型小镇

打造新兴产业型小镇,一是小镇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二是小镇以科技智能等新兴产业为主,科技和和互联网产业尤其突出;三是小镇有一定的新兴产业基础的积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突出。

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江干东方电商小镇、上虞e游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余杭传感小镇、秀洲智慧物流小镇、天子岭静脉小镇、枫泾科创小镇、新塘电商小镇、太和电商小镇、黄埔知识小镇、朱村科教小镇、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菁蓉创客小镇。

4、特色产业型小镇

打造特色产业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产业特点以新奇特等产业为主;二是小镇规模不宜过大,应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

大唐袜艺小镇、吴兴美妆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玉环生态互联网家居小镇、平阳宠物小镇、安吉椅业小镇、温岭泵业智造小镇、东莞石龙小镇、信阳家居小镇、文港笔都工贸小镇、亭林巧克力小镇、吕巷水果小镇、王庆坨自行车小镇、秀全珠宝小镇。

5、交通区域性小镇

打造交通区位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中转地区,交通便利;二是小镇产业建设应该能够联动周边城市资源,成为该区域的网络节点,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建德航空小镇、萧山空港小镇、西湖紫金众创小镇、新昌万丰航空小镇、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安吉航空小镇、宁海滨海航空小镇、北京新机场服务小镇、人和航空小镇、千年敦煌月牙小镇、深沪海丝风情小镇、博尚茶马古道小镇、秦栏边界小镇。

6、资源禀赋型小镇

打造资源禀赋型小镇,一是要小镇资源优势突出,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小镇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对小镇的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充分体现小镇资源特色。

青田石雕小镇、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开化根缘小镇、西湖龙坞茶小镇、桐庐妙笔小镇、磐安江南药镇、庆元香菇小镇、仙居杨梅小镇、桐乡桑蚕小镇、泾阳茯茶小镇、双阳梅花鹿小镇、陇南橄榄小镇、怀柔板栗小镇、通霄飞牛小镇、金山麻竹小镇、宝应莲藕小镇、花都珠宝小镇。

7、生态旅游型小镇

打造生态旅游型小镇,一是要小镇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二是产业特点以绿色低碳为主,可持续性较强;三是小镇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为主。

仙居神仙氧吧小镇、武义温泉小镇、宁海森林温泉小镇、乐清雁荡山月光小镇、临安红叶小镇、青田欧洲小镇、景宁畲乡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万宁水乡小镇、龙江碧野小镇、廊下田园小镇、莲麻乡情小镇、锦洞桃花小镇、联溪徒步小镇、丽江玫瑰小镇。

8、高端制造型小镇

打造高端制造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产业以高精尖为主,并始终遵循产城融合理念;二是注重注重高级人才资源的引进,为小镇持续发展增加动力;三是突出小镇的智能化建设。萧山机器人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江北动力小镇、秀洲光伏小镇、海盐核电小镇、江山光谷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城阳动车小镇、中北汽车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窦店高端制造小镇、爱飞客航空小镇。

9、金融创新型小镇

打造金融创新型小镇,一是要小镇经济发展迅速的核心区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优势、政策优势;二是小镇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市场广阔,投融资空间巨大;三是科技金融是此类小镇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富阳硅谷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拱墅运河财富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房山基金小镇、南海千灯湖小镇、万博基金小镇、花东绿色金融小镇、新塘基金小镇。

10、时尚创意型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3

【8】8月,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 组织全区各地开展特色小镇推荐工作, 并组织一批专家对各地推荐的特色小镇开展综合评审进行严格把关, 择优将广西一批有具体鲜明特色的小镇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10】10月,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 《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自治区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 力争到2020年, 培育出一批布局合理、经济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小城镇。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篇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例如,有“云技术”、“PE”、智慧科技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温泉、禅休、养生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其他如“黄瓜”、“窩瓜”、“木雕”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方式。中国人口纵多,需要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但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总结浙江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策略选择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核心思路;策略选择;文化支撑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目 录 绪 论..................................................1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研究的意义....................................1 1.2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主要方法、基本思路.............2 1.2.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2 1.2.2.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5 1.2.3 研究的基本思路................................5 2 特色小镇的含义和理论综述................................7 2.1 特色小镇的含义.....................................7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7 2.1.2 特色小镇的内涵与外延..........................7 2.2 特色小镇理论综述...................................8 2.2.1 特色小镇与“田园城市理论”....................9 2.2.2 特色小镇与“城市区域核心理论”...............10 2.2.3 特色小镇与“技术小区——技术中心”理论.......10 3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总结...........................12 3.1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12 3.2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工作创新................13 3.2.1 创建方式.....................................13 3.2.2 扶持政策.....................................14 3.3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15 4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核心思路和策略选择.............17 4.1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17 4.2 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18 4.3 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选择............................22 5 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25 5.1 强化特色小镇的文化................................25 5.2 培育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文化........................27 6 结 论.................................................33 参 考 文 献..............................................34 后 记...................................错误!未定义书签。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中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作为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要求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再度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1.1.2 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因此,探究建设特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色小镇的理论,对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主要方法、基本思路

1.2.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

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创新环境角度、经济增长角度,资本市场角度等来分析产业集群。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产业集群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协作理论,到马歇尔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再到后来的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

分工协作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由于人类有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均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 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区位理论:经典的区位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后经廖什、艾萨德的发展,日臻成熟。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土地效益的影响。其后的工业区位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完成的,他在1999年出版的研究工业区位问题的著作《区位的纯粹理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通过计算原料运费来计算企业生产成本,以最低成本点作为企业的最大利润点,确定为企业的最佳区位。1939年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总结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增添了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角度。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理论: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内容:一是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二是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五是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后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很大而且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至今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莫衷一是。

从特色小镇的特点来看,正是基于某一特色产业的优势才得以推进实施,它的理论基石是产业集群理论。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小镇往往是通过一个主导产业,一家大型企业为载体。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理论为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解释。

除此之外,特色小镇与卫星城镇建设也有类似之处。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同时与增长极理论息息相关。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并非都在均衡条件下均衡地发挥作用,增长并非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现在不同的部门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 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些增长极体现在卫星城镇中,就是其中心城市所在。

但是卫星城镇的发展,在后期也遭遇了很大的瓶颈。由于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一般距离较远,很多外围小城镇最后由于要素流动受限,变成了“空城”。与之不同的是,特色小镇往往处于近郊,距离城市中心近,有效地避免了“空城”现象。但是卫星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还是给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性分析的思路与视角。

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1.2.2.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文献阅读法: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图书馆馆藏图书等方式,获得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学习,吸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精华,形成自己研究的理论框架。

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在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使研究结果建议更具有科学性。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提炼为理论。

1.2.3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不同科学科技发展水平的民族和国家会选择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与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发展道路。传统农业社会的城乡对立,因整个国家和社会以农业立国,城市人口一般在10%左右。从中世纪以来,工业化肇起,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城乡分野和城市化水平成为社会现代化尺度。城市化过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就是“S型曲线”[1]。无论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国家,还是以中小城镇为发展方式的国家,小城镇和特色小城镇一直与之存在发展着。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实践模式,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以及对于实践的总结则明显落后于实践。中国未来的特色小镇开发,不仅迫切需要资本,而且更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更迫切需要理顺开发的理念、梳理开发的逻辑,真正把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发展构架落实到规划中,落实到开发中,落实到投融资及产城乡开发的运营中。

本文通过对特色小镇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阐述,综述特色小镇理论。总结浙江版特色小镇的特点,分析浙江省在创建特色小镇的政府工作创新,得出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再分析各地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和策略选择,最后强调特色小镇的文化支撑。

[1] 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1期。2 特色小镇的含义和理论综述

2.1 特色小镇的含义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是一个以某种新兴产业或历史经典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企业、机构和人员,具有某种要素集聚功能的区域,是一个功能再聚焦、人才再集聚的“重新联合或聚合”的新聚落、“产城融合共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一种运营方式、建设方式、政府服务方式等体制机制再创新的创业创新共同体。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2.1.2 特色小镇的内涵与外延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它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而是产业发展载体;也不是传统工业园区或旅游功能区的“区”,而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更不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平台,而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

“特”即特色小镇的特别之处,是支撑特色小镇内涵的核心外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特”。特色小镇所承载的产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或历史经典产业乃至其中的某一环节,而不应像专业小镇和产业园区一样追求产业的集群完整性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性。二是人群的“特”。特色小镇的从业人员应以高智力和高技能者为主,基于各小镇的产业特征,相关行业的高端人才多集聚于此。三是位置的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特”。特色小镇主要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突出城乡结合和连片开发的特性,不像一些专业小镇那样多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四是功能的“特”。宏观而言,特色小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功能定位,是着力打造的县域经济升级版试验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平台。微观而言,特色小镇可以为承载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从业人员提供舒适、惬意和宜居的环境。所以,无论功能的层次还是完善程度,较一般专业小镇都要高出很多。

特色小镇的合理外延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小镇的选址集中在生态资源承载力强、环境秀丽优美之地,最低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让居民舒心创业、休憩和居住。二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小镇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够基于自身特质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社会治理水平高。特色小镇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应当充分尊重各投资主体应享受的基本权利,政府或管委会则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外围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四是身份与价值的高度认同。由于特色小镇独特的文化、完善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和高效的管理等因素,使当地企业和居民拥有很强的自豪感以及对小镇文化价值的认同。

2.2 特色小镇理论综述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展开和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形成了全球性流动的增值效应,网络和智能技术为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新的竞争场域,使得各种经济要素可以不依赖传统区位空间而形成全球意义上的“特色文化中心”,这也是特色文化城市和特色小镇广泛崛起的现实土壤和理论基础。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城市面积占地球面积的比例不到1%,人口却占了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这 个“城市时代”的核心意义是全球全景式的“世界城市图景”,其中就包括小镇这一种城市类型。有资料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0万个左右不同类型的小镇,发达国家的有特色的小镇占60%左右,而中国尚不足20%。从这一点看,建设特色小镇,不仅有发达国家成功的历史经验,而且仍然处于不断创新发展当中,并成为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建构的生长基和创新平台。创造“特色小镇”在本质上是创造可持续“文化动力因”,而不以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综合竞争力排名为主要标准,这既表现了一个区域发展的现代化结构优化的价值,也表现为城市性普及的现代性价值,同时,也说明在全球城市化的前提下,以特色小镇的方式参与全球分工是一种发展的新路径。

2.2.1 特色小镇与“田园城市理论”

早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就已经明确的说明了类似特色小镇的结构与空间模式。[1]“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田园都市,是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于1898年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书中提出的。1899年,“花园城市协会”成立,并分别在1903年和1920年建立了两个试验性质的花园城市:列曲沃斯花园城市和威尔温花园城市,这两个城市虽然没有完全体现霍华德最初的设计思想,但是这两个城市直到今天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社区。霍华德描述的田园城市:规模不宜过大,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就已足够,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小镇城区占地4.05平方公里,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在城市,2000人在乡间[2]。虽然这种规划理念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这一“理想类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花园城市”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规模小尺度小城镇;二是自给自足的城市功能和慢节奏生活;三是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田园式组团布局、便捷的交通网络、公平的社会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这样评价霍华 [1]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页。[2] 李迅:《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城市》,2008第11期。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德的田园城市理论,“20世纪我们见到了人类社会的两大成就:一是人类得以离开地面展翅翱翔于天空;一是当人们返回地面以后得以居住在最为美好的地方(田园城市)”。

2.2.2 特色小镇与“城市区域核心理论”

特色小镇往往构成得有能够满足个体理想追求的生活与工作一体化生活圈,不仅有10分钟生活圈,还有独立的创业空间和一整套的生活价值的表达系统,如就业、创业和娱乐等。这一内涵创造的是在一定的“城市区域核”范围内创造完整的就业与生活体系。美国社会学家万斯于1977年提出的城市“区域核理论”,其主要内涵就是:远距离城市形成独立“核”,人口向郊区迁移,远郊出现城市核,城市与郊区的相互作用强度降低;郊外城市核出现,郊区加强了城市“自我维系能力”,并最终脱离对城市中心商业区依赖,重现城市功能;一个空间发展较为良性的城市,都有多个分离的“城市区域核”;区域核形成以就业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创业、就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娱乐一体化。万斯说,“大部分城市的居民越来越不会使用整城市辖区,除非有特殊需要;相反,他们在一个足够相对有效地发挥自己作用的城市空间内生活和工作。”[1]

2.2.3 特色小镇与“技术小区——技术中心”理论

在城市群结构内部的各城市之间,伴随地域经济要素的市场化整合,必然形成城市间的互动对流,因而就会产生新的“增长点”和经济要素“结点”,进而转化为新的城市区位空间。这种现象在学理上有很多特殊的名称,如城市“外层城镇”、“外围城镇”、“微型城镇”、“技术小区”等。有学者说,“这些都是联系松散、很大程度上自立自足的郊区王国,那里成千成万的居民的活动围绕着新的就业、零售及服务中心。” 美国学者卡尔·艾博特的研究说明,“从丹佛的‘技术中心’到奥兰治县的‘就业中心’,再到奥兰东北部围绕沃尔 [1] 詹姆斯·E·万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凌霓、潘荣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426、466、467页。纳特克里克的‘反边地中心’(contra Costopolis),都是这样新的中心。”[1]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硅谷的发展空间,可以看到不同要素集聚构成的特色小城结点。

另外,文化历史、建筑风格、特色产品、风土人情等都可以为特色小镇成长的“文化动力因”。如有很多地方,以建筑风格所形成的特有空间形式来表现的特色小镇的经济与文化价值。布宁认为:“新风格(在西方叫功能主义,而在苏联叫构成主义)的产生原因和发展阶段直到现在还是研究不够的。但早在20年代末它在许多欧洲国家就成了建筑思维的支配体系。同积累新建筑物一起,功能风格概念甚至在早已形成的大城市环境中开始感觉到了,而在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小城镇里新风格已普遍地流行了。”[2]事实上,特色小镇建设是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并能够在较合理的空间内,体现后现代主义的人文志向。特色小镇的发展也符合“循环社会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循环社会型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整体社会进化的过程,既是人类在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革命后,对地球与人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也是社会良性化运行的一种新模式。[3]

[1] 卡尔·艾博特:《大城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王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48页。[2] A•B•布宁,Т·Ф·萨瓦连斯卡亚:《城市建设艺术史》,黄海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3] 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总结

3.1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

浙江特色小镇以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而令人耳目一新,它们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散布在全省各地。这些特色小镇,不仅加快了高端要素集聚、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传承了历史文化、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正在推动着浙江创新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定位明确,产业独特性突出。浙江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等历史经典产业。产业选择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符合转型升级要求,同时每个小镇又都想方设法挖掘自己最有基础、最具优势和最富特色的产业,避免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不同的小镇也会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比如,云栖小镇和梦想小镇同为信息经济小镇,但是云栖小镇主攻大数据和云计算,着重引进阿里云、富士康科技等行业内一流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链条;梦想小镇则侧重互联网创业与风险投资,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聚集了一大批创业人才、创业项目和项目融资,两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二是平台功能强大,多重生态融合发展。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利用自身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浙江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小镇建设注重产业生态、自然生态、政务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融合发展,优越的多重生态环境迅速集聚起了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进了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快速形成,使得特色小镇生机无限。例如,山南基金小镇主打金融产业 牌,通过优美舒适的办公环境和“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再加上靠近上海金融中心的地缘优势和浙商群体资源多、资金量大的资本优势,吸引各类基金机构入住,集聚了众多金融人才。

三是制度供给灵活,充分调动小镇建设积极性。在特色小镇建设上,实施“创建制”,重谋划、重实效,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在政策扶持上,从“事先给予”改为“事后结算”,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给予土地指标奖励和财政返还奖励;实施“追惩制”,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行土地指标倒扣,确保小镇建设质量。通过政策激励和制度规制,浙江各地创建特色小镇的热情高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3.2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工作创新

3.2.1 创建方式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不采用审批制,而是使用“宽进严定”的“创建制”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符合基本条件的纳入培育名单,条件成熟的纳入创建名单,达到目标要求的纳入命名名单。这是政府工作的重大创新。

所谓创建制,是指由县(市、区)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自愿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材料,省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分批审核,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均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纳入创建名单只是规划建设的开始,入围后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也不能直接享受到省里有关支持政策;只有在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特色小镇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支持。概括来说,创建制就是一个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的过程。

明确目标、鼓励众创。“创建制”鼓励各地按照特色小镇的目标要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求,积极谋划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分批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原则上一年公布两次。在选择省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对象时,以是否符合内涵要求、编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用地、确定建设主体、排定投资计划、明确具体项目为选择标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限制。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在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落选名单中择优产生,主要由各市重点培养。鼓励各市积极谋划推进,形成后备力量,全省形成“培育一批、创建一批、验收命名一批”,省市联创的梯次众创格局。

实绩为王、动态管理。特色小镇的建设期为3至5年,为确保在建设期内真正建成一批特色小镇,将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一是坚持把实绩作为实施进退机制的唯一标准,对完不成目标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予以退出;对投资完成10亿元的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次年直接进入创建对象,形成落后退出、优胜者上的竞争创建机制。二是建立特色小镇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季度和监测,作为兑现政策和动态调整的基础,促使特色小镇紧盯目标,主动创建,快跑快干快出成效。

严格验收、达标命名。凡是认为达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目标的,可由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所在县(市、区)经过自检后,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要求开展现场验收。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成专家组,赴特色小镇进行现场踏看、逐项对照、提出意见。对于达标的特色小镇,经省政府同意后,给予正式命名。

3.2.2 扶持政策

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并不能直接享受省里的相关扶持政策,只有在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扶持。

土地政策方面,要求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财政支持方面,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3.3 浙江版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关键。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其余的都交由企业去做。浙江小镇建设在一开始就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现实中,成效显著、发展良好的特色小镇,都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彰显了企业的能动力和影响力。例如,路桥沃尔沃小镇由吉利集团主导建设,龙游红木小镇由浙江年年红家具集团一手创建,西湖云栖小镇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转塘科技经济园区联手打造,等等。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要遵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行市场化推进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

二是改革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根本动力。在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从规划理念、运营机制到制度供给等每一个环节,都显现着创新的力量。在每一个小镇,无论是信息经济类高新技术产业小镇,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还是历史经典产业小镇,都以内嵌的创新元素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创新,才使得特色小镇焕发并保持着勃勃生机。例如龙泉青瓷小镇,通过吸引重量级工艺大师入驻,设立一批创作工作室,开办青瓷学院,培养人才、改善工艺、创新产品,构筑起了青瓷产业的创新高地,使“青瓷文化”迸发出强大的经济潜力。同时,浙江还把特色小镇定位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仅把特色小镇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载体和平台,而且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示范和引领。

三是营造优美环境是特色小镇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浙江非常重视特色小镇的环境美,规定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更是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在高标准要求下建成的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云制造小镇等众多小镇不单是产业层次高、人才集聚多,而且景色优美、环境宜人,成为了产城融合的典范。当前,交通、通信的便利化,逐渐弱化了大都市和中心城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生活成本低、生态环境好的特色小镇将成为一些人才的首选。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美化,重点打造“景区+小镇”模式,以优美环境吸引人才,以人才聚集带动要素聚集。4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核心思路和策略选择

4.1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已形成向浙江学习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热潮,但是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多只停留在一般政策要求和号召上,缺乏具体引导与管理,缺乏符合本地需要的指标体系,有些地方的特色小镇标准只是单纯模仿,既缺乏具体性、地方性、操作性和唯一性,也缺乏与地方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个别地方的小镇规划建设更多地表现为地方原有要素的“拉郞配”“拼凑要素”的现象,缺乏建设性的创新思考。

二是项目相对疏散导致功能叠加不足。部分小镇对产业、旅游、文化、社区功能融合考虑不到位,仍以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产业集聚区的旧思维来谋划特色小镇,突出表现为项目相对疏散、功能叠加不足。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一些工业小镇由于产业定位相对特殊,难以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对游客吸引力有限,便将周边已自成体系的成熟旅游景区纳入规划来拼凑客源。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如时尚小镇多依托于传统的专业市场,拓展空间普遍存在空间上的困难与问题,有些地区不深入挖掘产业自身的历史文化与内涵,而寄希望于商贸综合体的重新整合包装,或者建一个 “高大上”的创意中心、时尚中心,尽管改善了小镇的形象面貌,但与本地根植性的产业结合不紧密,“传统产业”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难以深度融合。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有的在园区内造一两幢员工宿舍、人才公寓,甚至将周边农民集聚房纳入规划,冠以小镇 “众创空间”、“产城融合”等新名词。同时,当前小镇还停留在原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企业管理者、创业者的赚钱处、暂居地的功能上,完整的社区生态还没有形成,居民身份认同度普遍不高。

三是行政干预过当导致运营主体错位。特色小镇的运营要求以市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场为主体,由一两个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作为核心,紧密围绕其优势产业开展相关产业链招商、公共配套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特色小镇建设投资额大且成效显现快,对投资主体实力要求很高。一些小镇由于发展定位不当或产业相对特殊,不易在短时间内引进资质较深的市场主体,尽管意识到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等传统做法不适用特色小镇,但“政府招商”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大的改观,表现为招商企业领域分散、项目细碎化现象严重、核心产业不突出等现象,造成实质上的运营主体缺失。一些小镇还在组建开发公司,而另一些小镇尽管有名义上的市场化主体,但管理运营受政府影响仍然比较大。

四是创新集聚转化困难导致产业层次不高。特色小镇从本质上而言是块状经济的新业态,其产业应在较少空间扩张状况下具有明显的品质提升、特色增强以及规模扩张的发展前景。当前,部分小镇没有未来前瞻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性,还不能占据产业制高点,行业影响力远不够,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有待深化。一方面,一些基于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时尚小镇,囿于多年以来企业小、低、散的问题制约,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转身”。尽管建立了研究院、孵化器、科创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但与原有企业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摆脱旧有生产经营模式的窠臼。另一方面,以80后、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为主的 “创业新四军”普遍对创业创新环境要求较高。市县一级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对行业领军人才或核心团队吸引能力严重不足。

4.2 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

一是要建构清晰的特色小镇建设理论体系,懂得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现代地域生产力要素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发展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理解特色小镇在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当代,作为一种新兴地域经济结 构节点,在寻求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结合中推进特色小镇的创新。浙江特色小镇在落实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并产生积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际操作中,建立符合省情市情的一整套考核指标,为小镇发展提出“规定动作”、“规定时间”以及基础上的创新空间。寻求差异性定位,把握价值与优势的唯一性要素整合创新。寻求差异定位的过程就是发掘自身独特价值和优势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基金小镇、智慧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巧克力小镇„„每个都是某种唯一性的“单打冠军”。或注重于互联网,或注重地方文化,或强调人才群体„„产业差异化定位十分明显。以浙江南湖基金小镇为例,将自身定位为“中国首个基金小镇”,力争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汇集高端元素的金融创新示范区,从而抢占了中国第一基金小镇的位置,实现了价值再造和优势重塑的目的。

二是以创造充分就业为目的建构特色小镇的新生活方式,而不是画一个空间,给个名称就是特色小镇了,必须以全新的社会发展创新的视角,来建构工作与生活结合的“创业创新生活综合体”——特色小镇。充分就业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在根本保证,浙江一些成功的特色小镇的建设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产城一体”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获得了充分表达。空间构成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组成部分,特色小镇在创造产业高效集聚发展的同时,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可充分就业和创业空间。以梦栖小镇为例,通过“一街一山一河”的设计产业布局,形成了设计产业集聚区、设计创客创意区、设计人才生活区等三大功能集聚区,是典型的空间再生产的结果。此类充分就业空间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而细,充分提高内部空间的环境品质,按照3A级或5A级景区的标准来打造内部空间,以此营造就业、创业和创新的人性化、艺术化和品质化生产生活空间。放大产业组合集聚的“溢出效应”,建构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的核心化、集约化模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式,这是支撑特色小镇繁荣的关键所在。要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优势产业和明星企业的集聚,至少形成1个或多个占据区域产业价值链顶端的产业。如杭州云栖小镇的云计算机产业,形成了产值高达30亿元的产业规模,同时集聚了一批诸如阿里云、富士康和英特尔等行业明星企业。其中由阿里云发起成立的由45家成员构成的中国首个云计算机产业联盟,构成了特色小镇的核心产业价值生态。小镇构建了“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这种产业生态价值链的塑造使得云栖小镇形成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和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网链”,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明显。

三是创新品牌,培育小镇的内生机制和高端“品牌文化群落”。从本质上看,品牌是一种精神、品质、社会属性和价值的核心象征,具有很强的“溢价”效应。因此,品牌的体系化发展构成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旅游品牌、生态品牌和节庆品牌等。如由阿里云、富士康等一批国内外明星企业的集聚,逐渐确立了全国首个云计算机产业生态小镇的整体品牌,既可能确立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又形成培育和增强自身附加价值的长远意义。有了集约型、集群型的企业品牌价值,就可以通过高端品牌的知名度来快速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形成内生的自主发展动力。例如,梦栖小镇从产业定位、资金支持、项目引进、权威机构支持、行业协会支持、奖项颁布等六大方面打造了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工业设计小镇,特别是引入诸如意大利金圆规奖、福布斯中国设计力量榜单和中国设计原创奖,并成为奖项永久颁布地。这些举措让梦栖小镇快速抢占了国内甚至国际工业设计创新集聚的高点。

四是创造“小镇如家”的心理归宿感,打造完全型社区生活体系。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是一个多要素整合创新的结果,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相关的总结。之所以特色小镇能够经受实践检验而获得成功,相关学者总结的“特色突出论”是可以直接参考的:首先是“突出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特色”。为了便于创业创新要素的集聚,在平台构筑、文化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推进多要素的组合;对小镇孵化器、居住小区、休闲空间等规划设计,小镇主人全程参与。其次是“突出互联网思维与+行动计划落实”。通过大数据应用等来科学确定小镇最优规划方案,并能实现智能化、动态化调整。其三是“突出牵头企业或商会协会主导地位”。提出“政府应尽量谦虚些”的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专业化知识与经验的作用,从严谨的科学高度,前瞻性谋划特色小镇建设方案,让特色小镇能够既具有可预期的投资规模与时序,又可以看到预期的结果和成果。同时,必须预见到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为小镇规划出发展预留空间。其四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与宜居环境营造”。其核心意义是为了解决高端创业人群对空间与文化环境的需求,创造良好工作、生活、休闲、学习和日常消费环境,形成安居乐业的生活体系。最后是“突出社区自治与自我服务魅力”。通过社区治理活动的充分参与、社区文化的共同培育,增强创业者和居住者对特色小镇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社区如家”的特色小镇社区意识和心理归宿感。

五是福民富民,宜居宜游宜业宜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为地方建立了福民富民的内在经济文化基因。如“钱塘智造小镇+东方电商小镇”模式,形成了“区域统筹,产城联动”的发展体系,立足江干科技园区基础,重点推进工业4.0的智能制造产业,形成智造小镇;同时,围绕东方电子商务园、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九堡客运中心形成电商产业小镇。两个空间互为里表,完善生活配套、提升环境品质,形成高品质的社区,在生态内田园型的居住区内形成“生态休闲创客村落区”,充分表现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样态。

另外,创造特色小镇建设制度保障体系。浙江的小镇建设要与“任职同期”这一管理体系要求,不仅强化了管理者从“保姆式服务”到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教练式服务”观念的转变,更是在服务能级提升的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稳健、目标清晰、预期明确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式。所谓的教练式服务就是要十分精通行业情况,有能力告诉企业该如何经营,在有限的空间内集聚产业资源,形成相对成熟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浙江南湖基金小镇的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是通过精深和专业化服务,构建了“金融生态圈”,其工作人员对金融行业十分了解,让入驻金融企业可以享受到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作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新平台,浙江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更加突出互联网思维,通过有机集聚各方智慧,通过大数据应用等来科学确定小镇最优管理方案,并能实现智能化、动态化管理。同时,注重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及其带来的系列新产业门类与业态培育、新商业或制造运营模式创新、新经济“蓝海”和“长尾产品蓝海”的开辟等,作为特色小镇发展重中之重。由于强化的“与任职同期的责任制”,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快速、健康、有序、有效的发展局面。

4.3 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选择

“环城区布点”策略。随着城市居住功能的不断外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将从过去中心大城市建设的“单核”时代向“中心城区+特色小镇+„„”的“双核”、“多核”时代迈进。这些整合郊区资源环绕中心城区布点的“特色小镇”,大多属于城乡结合部和新城新区,是城镇化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由于中心城区有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孕育新的观念、迅速吸收和大量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创造新兴产业,形成巨大的生产和流通能力。环绕中心城区布局特色小镇,城郊地区本来就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中心城区,能够就近获取各种丰富资源。相对于中心城区高昂的运行成本,小镇拥有低廉的地价、劳动力以及大容量的环境等先天优势,更容易吸引创业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集聚。这类小镇的建设对 于有效疏解大城市功能,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功能区带动”策略。城镇化需要产业的集中和人口的吸纳,实现产业与小镇发展的双轮驱动、双向提升,这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诉求。工业化无疑对此有着强大推动力,而雄厚的产业集群是浙江的优势与基础。所谓“功能区带动”,就是发挥拥有众多具有产业发展功能的国家、省市级园区的独特优势,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的区域开发模式,体现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双向融合的理念,其形成路径是通过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现代化—产城一体化,实现产业与城镇的匹配和融合发展。“功能区带动”策略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镇经济转型。

“资源型驱动”策略。小镇是生态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系统集成的载体,也是资本、土地、资源、人力、技术等经济要素配置的空间。小镇特有的这种系统集成、综合载体的功能,决定了小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型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适应“本土气候”,充分依托与利用资源、气候、地缘、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现代农业小镇、商贸小镇、生态小镇和旅游小镇,并以特色小城镇为依托,发展特色文化、特色经济,开创特色发展之路,既能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又能避免与城镇在结构上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投资策略。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城镇化的一大瓶颈。过去,土地收益一直是地方政府获得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在逐步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当下,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不现实,完全靠市场融资也不可行,探索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模式极为必要。当今,特色小镇同样面临着3种投资主体。社会机构投资快,但缺乏建设系统性;政府投资着眼长远,但资金量杯水车薪;而设立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小镇发展基金可以兼具两者特点,既可以保证资金的来源充足稳定,又改变了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建设的状况,同时能兼顾社会效益,优质资源的整合能力也较强。另外,也可将特色小镇的项目按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分类,非经营性类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资金或城镇化建设债券投入为主,而经营类的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民营、外资等,按市场规则经营和获得收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多元的投资建设局面,会增添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力。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

实现特色小镇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既要破解“人才”、“技术”、“资本”、“环境”等瓶颈,也要破解“文化”瓶颈,既要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也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特色小镇,既意味着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的实现,也意味着创业创新主体心理的满足、价值的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凝聚力的强化;既意味着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的彰显,也意味着文化特色的强化;既意味着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加快推进,也意味着特色小镇“镇民”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提升,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强化。这就要求在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觉,挖掘传承历史文化内涵,面向未来,强化文化凝聚力,彰显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撑。

5.1 强化特色小镇的文化

特色小镇是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平台。特色小镇不贪大求全,而是以品质论高低,以特色论输赢,围绕单个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主攻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充分彰显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功能特色等,以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走差异化、独特性的发展之路,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小镇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身的特色,是否能够以“特色”集聚发展要素、以“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特色小镇之特色的培育发展必须通过一个一个的“产业”、“项目”等实现。产业发展定位,也就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重点打造的产业、占据的空间、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等,是特色小镇“特色”最集中、最浓缩的概括,是特色小镇“特色”的总纲和统率。文化特色则是特色小镇“特色”的核心和灵魂。特色小镇不仅是以舒适休憩与人居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特色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培育壮大为目标的创业创新共同体,而且也是以文化特色形成与认同为支撑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发展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本身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特色传承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生动实践。特色小镇既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这种气氛、特征和灵魂,就是特色小镇独一无

二、不可复制的“生命信息”、“遗传密码”,就是特色小镇最具魅力的文化特色,就是维系特色小镇这个共同体的根和魂。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相比,文化特色是特色小镇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特色。正是文化特色赋予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以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灵气。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应该是鲜活的、具体的,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统一,是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的视觉图景,以及这些视觉图景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特色小镇的意念和意象,是文化内涵、自然环境、精神状态、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同时又渗透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之中,体现在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强化文化特色可以更好地彰显特色小镇个性,更好地展示特色小镇独特的生活、生产、人情、风貌,体现该特色小镇区别其他特色小镇的精神气质,更好地构筑“镇民”的“我们感”、“归属感”和“家园感”,更好地展现特色小镇发展的独特优势、品位和旺盛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不等于各子系统文化特色的简单叠加,而是 各子系统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新质,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相互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和谐统一。在特色小镇规划和发展中,要防止抄袭、模仿、复制从而导致“千镇一面”现象。要坚持因地制宜,既立足乡土,传承历史,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又要引领未来发展,使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能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发展产生导向作用。要坚持产业平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协调,创业创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文化软实力培育与精神素质提升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本来与未来、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等的关系,坚持在规划中强调文化特色,在建设中突出独特文化魅力,在发展中塑造独特文化精神,切实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到特色小镇建设的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

5.2 培育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文化

特色小镇是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的创业创新共同体。创业创新是一个创办新事业、开拓新领域、发现和捕捉新机会创造出有价值新事物的过程。推动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必须把培育与弘扬创业创新文化作为前提和条件。

创业创新的动机、热情和意志总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得以激发、孕育和强化的。文化是系统的社会行为规范,给人们提供了判断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合理与不合理的尺度或行动指南。正因如此,不同文化背景尤其是不同价值观,就决定了人们对创业创新的不同态度以及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评价。“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但是,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1]在一个鼓励创业 [1]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创新、倡导竞争、容忍失败,以成就、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文化氛围中,人们自然而然具有较强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而在一个贪图安逸、惧怕风险、不求进取、耻笑失败的文化氛围中,人们的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必然会减弱。马克斯·韦伯的研究表明,正是那种视履行职业责任为神圣“天职”、寓拯救于创业之中的新教伦理,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业动机、热情和意志。艾勒塔斯、勃格、派伊等关于东亚工业化的研究也表明,对财富、荣誉、健康拥有强烈的动机,光宗耀祖的愿望,一种对家庭几乎没有保留的许诺(为了家庭,个人必须努力工作和储蓄),以及一种纪律和节俭的规范,这些儒家文化的重要因素,足以衍化为强烈的成就欲望和创业动机并开出一种生猛的经济行为。“中国的这一重要的文化价值观用戴维·麦克莱兰的话说,就是‘取得成就的需要’。麦克莱兰证明,凡是有成功发展的国家,按儿童读物中教导的行为动机来衡量,在‘取得成就需要’这一点上也都是得分高。不论用什么办法衡量中国人‘取得成就需要’,都能证实一般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印象,即中国人争取有所成就的劲头是高的。中国儿童所受到的教导都强调要有成就,否则就愧对父母。”“在中国,成就会在家庭内部受到奖赏,儒家文化所规定的儿子对父亲的义务以及兄弟间彼此的义务是终身的责任。”[1]显然,作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精神动力的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也必须通过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得以激发、孕育和强化。

培育特色小镇创业创新文化,关键在于引导创业创新主体在成功面前始终志存高远、不安现状,始终怀抱忧患意识,富而思进,永不懈怠,始终怀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生命不息、创业创新不止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镇民”在永无止境的创业历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创业创新动机,升华为创业创新成就事业、报效社会的精神,将创业历程本身当作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1] 卢西恩·派伊:《“亚洲价值观”:从狄纳莫到多米诺?》,(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页。不断以更高目标激励自我;不断提升小镇创业创新文化的品位,营造出一种以创业创新为荣,不思进取为耻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人人争当创业创新先锋的局面。

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是否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是否能够吸引生产和生活要素、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最终也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正如戈比所说,在现代社会,要想吸引有远见的企业家在某一地区投资建厂,光有发展完备的工业区和可观的市场收益已经远远不够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否将企业向某一地区扩展或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以兴盛的雇员群体是否满意那里的社区生活服务水平。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生活质量。”[1]事实上,戈比所谓“生活质量”大部分都同文化环境有关,不仅包括公园绿地、艺术场馆、体育设施、社区宁静程度、自然环境状况等物质文化环境;而且也包括一种有助于激发创业创新精神、能够发挥创业创新者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创业创新者产生凝聚、亲和作用的人际文化氛围。比如,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家庭文化氛围,内外一致、和谐合作的创业组织文化氛围,公正平等、宽容和合、诚实守信以及大度大气、开明开放的社会精神风貌,政府的服务精神、效率意识以及“简化手续、强化质量、诚信有序”的服务环境,有利于创业、创新、成事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等。

在上述意义上也可以说,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一种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依靠的是一种塑造人们喜好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熟知吸引和诱惑的力量。在人际关系或婚姻关系中,实力并不总属于貌似强大的一方,而是取决于产生吸引力的神秘化学反应。同样,在生意场上,聪明的高管们都知道,管理不仅仅是发号施令,还需要以身作则,吸引并带动下属共

[2]同实现目标。一个大型组织很难仅靠命令来运行。”良好的文化环境,[1]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161页。[2] 约瑟夫·.奈:《软实力》,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不仅能够激发创业创新灵感,而且能够对创业创新者产生亲和力、向心力,能够产生一种“筑巢引凤”的吸引力。正因如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于提升硬件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治安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培育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文化,必须大力弘扬追求精致、卓越的工匠精神。特色小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平台,以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制度供给“活而新”为建设目标。做到建设形态“精而美”,就是要 “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这就意味着特色小镇将生产更多更具有竞争力的高精尖特色产品,建设更加精雕细琢、做工更加精湛、品质更高、特色更鲜明的建筑、人行道、马路、公园等,意味着特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品质的全面提升。这些都需要以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地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支撑。因此,必须把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作为特色小镇创业创新文化培育的重点,积极引导创业创新者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大力弘扬反复改进产品、从99%提高到99.99%的追求“精致”、“完美”、“卓越”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精神、恪守规章制度精神等精神。

培育特色小镇创业创新文化,既要重视体现一般创业创新文化的共性,又要重视呈现自身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浙江省政府要求把所有特色小镇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这意味着特色小镇将是以舒适休憩、“宜业、宜居、宜游”的优美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特色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功能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舒适休憩与创业创新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大平台,是创业生态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谐互动,小镇和产业、人才共生交融的新聚落。这种新载体新平台新聚落,将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的交流与放松空间、舒适的居住场所,可以让“镇民”在繁重的智力创造之余身心上得到修复与愉悦。在这种新载体新平台 新聚落上形成的创业创新文化,将是一种与休闲文化水乳交融,富有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气息的新型文化。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打造智慧型产业高度集聚地的特色小镇功能定位,使舒适休憩对于新型创业创新文化的培育显示出了难以低估的意义。一提起创业,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那些出大力流大汗的创业者形象、那种空乏其身劳其筋骨的艰辛以及“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而“舒适休憩”、“休闲”等则似乎是“享受”的同义语,是与“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相对立的。然而,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高层次创业创新,是与高科技化、高文化化、高艺术化等相联系的。诚然,这种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仍然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但不一定需要日晒雨淋,颠沛流离,而是需要舒适、闲逸、和谐、开心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优美特色小镇恰恰提供了有益于脑力劳动者舒心地创业创新、休憩、工作的环境,对于创业创新者将是一个难得的天堂,赋予了创业创新文化以新的内涵,使其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即寓创业创新于休闲之中,寓舒适休憩于创业创新之中,以生活的心态和方式来创业,将和谐融合、宽容大气的生活心态和氛围引入创业创新创造活动之中。“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1]创业创新活动不再仅仅与吃苦耐劳、空乏其身、劳其筋骨的艰辛等相联系,它还与愉悦、快乐、轻松、开心等心理状态相联系。这就把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提升到了现代发展的制高点、文化经济的结合点、日常生活的切入点。实现创业创新文化与休闲文化的水乳交融,将生活、创新和创业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享受生活,享受创造乐趣,使创业创新创造成为生活的核心内容,不仅体现了新经济发展要求、现代人生存价值 [1]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追求,体现了引导特色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和当代模式,也体现了特色小镇创业创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结 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究其原因,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因此,探究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是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未来的特色小镇开发,不仅迫切需要资本,而且更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更迫切需要理顺开发的理念、梳理开发的逻辑,真正把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发展构架落实到规划中,落实到开发中,落实到投融资及产城乡开发的运营中。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总结浙江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城区布点”策略、“功能区带动”策略、“资源型驱动”策略、投资策略等的特色小镇建设策略和文化支撑内容。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

参 考 文 献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5

1 不可移动资源是小城镇独特的发展优势

汤峪镇毗邻的太白山海拔3771.2米, 是青藏高原以东中国内陆的最高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首批4a级景区, 景色“秀、奇、险、峻”,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25000个/cm3, 素有“亚洲动物园”“地质博物馆”“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的美誉。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养老产业, 建成了星级温泉酒店、逸景营地、温泉欢乐谷等项目。高山冰雪年均可提供水资源1.16亿立方米, 被誉为关中的“水龙头”, 水温、水质、水量为陕西之冠。利用优良的水资源, 引进农夫山泉公司投资10.3亿元建成了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 年产值达35亿元;依托独特的气候发展特色农业, 建成了千亩猕猴桃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 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380户。通过深度开发特色资源, 培育优势产业, 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有效克服了工业资源贫乏、没有1户工业企业的“短板”和“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困顿局面。

2 城市居民生活追求的变化是小城镇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

汤峪镇东距西安90公里, 西距宝鸡70公里, 北距法门寺30公里, 有西宝高速、法汤公路、关中旅游环线等多条公路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 处于西安、宝鸡1小时经济圈内。近年来, 随着西安、宝鸡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乡村旅游成为他们的消费热点, 亲近自然、休闲养生越来越成为他们的时尚追求。我们抓住这一机遇, 充分利用优美的风景、便捷的交通, 将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先后实施一河两岸商业街、太白山生态酒店、滑雪场等三产服务项目30多个, 带动了旅游业迅速发展。2015年全镇接待游客306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 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20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是全县的1.5倍。

3 对接养老养生新兴产业为小城镇带来新的动力

据统计, 2015年陕西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410万人, 占比达到10.9%, 如何养老、怎样更好的养老已成为新时期的重大课题。我们主动顺应老龄化的新形势, 确立了以周边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 大力发展旅游与养老、养生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规划建设以温泉疗养、景区养老、季节旅居为主的养生养老服务项目12个, 接待床位达到2300张。鼓励社会资本开发建设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 打造融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养老保障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地产项目, 建成了太白山水公寓式酒店、太白印象等一批集休闲养生、疗养保健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2015年, 汤峪镇接待的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8万人, 占当年接待总数的22.2%, 其中定期居住1个月以上的达到8000人次。外地人在汤峪镇购房的比例占到销售总量的48%。

4 政策支持是小城镇发展的启动力和助推力

“缺钱、缺地、缺人才”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 仅靠镇域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解决。为此, 陕西省委、省政府围绕重点示范镇建设, 出台了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给予每个重点示范镇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市、县政府也采取整合项目资金、调剂建设用地指标、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多种措施, 全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我们利用上级各项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扩大效应, 打好组合拳, 成立了太白山投资集团公司,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改善政府服务, 通过县财政担保、PPP等多种途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5年累计完成投资达到86亿元。采取招拍、转租、流转、入股和引导沿山群众集中搬迁、土地复垦整理等措施, 落实镇区建设用地指标5500亩。利用省上选派干部挂任重点示范镇副镇长、配备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遴选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机遇, 创新用人机制,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选调聘用城建规划、投融资、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70多人, 确保了示范镇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5 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是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一开始我们就牢固树立高品质建设的理念, 将镇区开发和太白山国际化景区建设融为一体, 按照“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一体”的总要求和5a级景区标准, 聘请上海、北京等地知名机构同步编制了镇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实现多规融合。以打造西部特色小镇为目标, 突出山水田园、生态舒适、民俗文化, 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 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加强风貌设计, 强调街区尺度宜人, 建筑低容积率, 住房宽敞通透, 沿路植绿造景, 门店统一提升, 形成了见山望水、大美大绿的生态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建成1座垃圾填埋场, 建立镇域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 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了垃圾分拣站和沤肥场。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并实现达标排放。建成了文化体育广场3个, 标准化学校、医院、自来水厂、一级客运站和加气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开通了县城至汤峪镇公交专线, 形成了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

6 公共服务是小城镇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

坚持把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作为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方面, 持续推进城镇建设治理上水平。成立综合执法大队, 加强对私搭乱建、出店经营、镇容镇貌等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 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行为, 确保守法诚信经营, 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每1 0户配备1个垃圾桶, 每个村落实4~5名卫生保洁员, 镇村全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和全天候保洁。坚持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 镇上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实行“一站式服务”。坚持每年有针对性培训技能型劳动力3 0 0 0人以上, 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 全面落实创业基金、职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措施, 积极推行被征地农民子女上学、就医、养老等五项社保政策, 为群众安居乐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据年度民意调查, 群众对城镇管理、社区服务、镇区环境等评价的综合满意度达9 5%以上。

7 机制创新是激活小城镇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建设既是一个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 也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兼任党委书记和主任的正县级建制管委会, 设立了镇级财政。下放县级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等1 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理顺了条块关系, 建立了以块为主的新型县镇管理体系。同时, 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农村产权、投融资等六项制度改革, 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小城镇发展活力。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6

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普洱市积极创建风景美、生态美、生活美、功能全的美丽宜居小镇和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村庄, 目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制镇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和13个特色小镇的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顺利推进。磨黑镇、联珠镇、勐卡镇、九甲镇、按板镇已启动供水项目前期工作;永平镇、景谷镇启动了污水项目前期工作;思茅港镇、永平镇、景谷镇、上允镇、通关镇、勐大镇、九甲镇、振太镇、勐马镇启动了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 共整理上报了158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庄, 28个传统村落已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8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通过省级审查。三是美丽乡村试点取得实效。各县 (区) 相应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 江城县整董镇曼滩荣获全国第三届特色新农村殊荣;镇沅大仓、白沙田村, 宁洱那迁、绿茵塘, 江城么等村龙潭组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成效明显, 为下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示范。 (来源: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7

从2014 年10 月提出到初见成效,浙江特色小镇已历时近两年时间。结合省政府相关文件和两年来的项目实践,“特色小镇”的概念特征可总结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2015 年4 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 号,以下简称《意见》),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规划。根据《意见》,特色小镇产业定位着力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km2左右,而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km2左右。特色小镇原则上3 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 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产业投资、高标准环境和土地要素成为特色小镇创建的核心要求。

2 龙山运动小镇的由来

2.1 龙山发展概况

龙山镇所处的永康市是“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和目前唯一的“中国全地形车生产基地”,龙山镇是浙江省省级中心镇、省级体育强镇、省级森林城镇等,同时也是永康市的工业重镇,具有截流效益较好企业外流的区位优势(见图1)。龙山镇目前以铸造和五金加工为主,形成了铝材、电动工具、五金工具、汽摩配件、日用五金制品、服装、绣品为支柱的多门类产业发展格局。这些相关产业密切关联运动休闲产业,同时依托永康运动休闲产业大环境,为龙山运动小镇明确主导产业奠定了初步产业基础。

2012 年12 月首个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的落户在资金、政策及土地指标等方面都给予了龙山一定的支持,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当年年底成功引进企业11 家、总投资35 亿元,2014年底确定项目投资总额近20 亿元的9 个二期入园项目,这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发展引擎,人口也呈现出了流动度高的特征。

经过多年建设和几次行政区划调整,龙山镇的城镇空间仍以“三组团”结构和沿路发展为主,松散、不规则的带状形态削弱了龙山作为永康市北部新增长点的合力,尤其不利于产业集聚和结构的优化及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2.2 龙山西溪小城市建设状况

2010 年12 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将培育小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试点镇,不仅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在土地指标、管理体制、税收等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倾斜。为了加快永康东北区域的发展,平衡市域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永康市委市政府于2014 年初提出了在龙山、西溪两镇积极培育小城市的策略。

龙山—西溪小城市规划面积约28 平方公里,包括龙山、西溪两镇主要建成区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发展空间。经过两年多的培育,龙山、西溪在空间上虽有一定趋势的相向融合,但在核心功能、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上都与小城市有一定差距,并未真正成为永康市域新的增长极(见图2)。

2.3 小结:龙山及龙山西溪小城市的困境

龙山西溪两镇虽然被列为小城市培育,但其原规划仍旧沿袭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路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和低成本的土地、税收政策吸引投资。这种传统模式即使在浙商回归园落户后,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基础体系,对龙山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有限的;反而是西溪镇另辟蹊径,通过对接横店影视产业看到了转型发展的一线曙光(见图3)。另外,由于上级政府没有为龙山西溪小城市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运营共享机制,也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区域整合,因此龙山、西溪依旧按照各自的思路在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仍独立建设和运行,实质上仍处于分镇而治的状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论是龙山镇还是龙山西溪小城市均亟待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有力的工作抓手,在产业、空间、人口、交通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点和内生的动力引擎。而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恰好符合龙山发展的现实需求,既有强大的产业基础,也有良好的山水环境,更有政府大力推动的决心,所以运动小镇的创建不仅对龙山恰逢其时,而且会成为助力龙山、西溪走出发展困境,协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龙山西溪小城市建设的崭新平台(见图4)。

3 龙山运动小镇规划

3.1 规划思考

3.1.1 战略转变的关键

龙山镇在产业转型、城乡融合、区域发展等重大方面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竞争。龙山的战略转变是寻找一条符合自身特色、与周边城镇差异化发展、长久持续稳定发展的特色之路。龙山运动小镇如何推动这一战略的转变,进而推动龙山—西溪小城市一体化的成功是规划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关键在于明晰特色小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

3.1.2 特色小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

特色小镇的创建要求对其选址有较为明确的限制,包括较好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适当的土地支撑、配套服务,又区别于城市功能区,有更高的生态环境要求,这一系列条件都基于小城镇来提供。特色小镇聚焦高投资、大前景的产业发展势必形成强大的引擎,辐射推动小城镇变革,为其建设增加动力;特色小镇的改革试验也迎合了小城市试点的要求,突出制度创新。这一系列互动影响机制是推动小城镇建设模式变革的有力依据,尤其对不符合特色小镇创建要求而有变革需求的小城镇具有深远意义,它使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外延更具普适性(见图5)。

3.2 规划方法与策略

3.2.1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

传统的命题式规划一般直接关注命题中的规划范围,就范围而提方案。龙山运动小镇规划依托特色小镇的创建要求,但不直接从特色小镇范围入手,而是遵从小城镇对特色小镇的影响机制,从小城镇发展的角度出发,聚焦于产业集中区,落实于特色小镇的行动范围(见图6)。

3.2.2 多层次的规划范围和规划任务

研究范围:龙山、西溪两镇镇域范围。在区域竞合发展的视野下,分析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与分工,挖掘自身条件和资源价值,结合有效政策影响,拓展更具内涵的发展方式及可实施性。

概念规划范围及任务:龙山西溪小城市范围。从区域竞合及产业整合角度,梳理龙山—西溪在区域发展中的机遇与困境,对龙山—西溪小城市的总体发展、特色产业及业态细分等进行整体策划研究,提出总体构想和发展框架。

运动小镇规划范围及任务:围绕“低丘缓坡绿心”周边约3km2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km2。根据“特色小镇”创建要求,分析特色小镇体系及与小城市、浙商回归园的关系,立足自身资源条件,构建产业核心、企业主体的特色小镇总体发展思路与概念性方案。

3.2.3 整合全域的项目策划

结合特色小镇、小城镇、小城市及村庄发展建设目标,基于产业价值链延伸,策划导入项目及提出发展建议。在空间上落实产业定位和产业联动,转换产业、文化、旅游以业态形式植入,将特色小镇与小城市、与镇域在生态、交通的资源基础上与旅游、人文景观、节事活动结合,创造新的项目联动,并制定项目库与行动计划,明确重点发展建设区域和重点项目(见图7、表1)。

3.2.4 加减乘除式的路径策略

(1)产业作乘法

把握产业趋势和特色小镇产业要求,依托内外发展动力,重点明确产业定位及产业之间的联动策略。依托现有效益农业、运动休闲产业、五金业和影视产业,形成产业与产业、产业与文化、产业与旅游的互动,打造运动休闲产品、工业体验产品和现代农业体验产品(见图8—10)。

(2)文化作加法

从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文化可演绎的空间和当下旅游市场热点出发,研究地域文化中可被永续传承、可支撑丰富体验及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要素。同时结合产业新生的文化内涵,以节事事件为契机,进行文化的再加工和再发展,使客群在消费与体验中感受文化情怀,从而形成长久粘性,推动即时体验向长期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3)空间作减法

当前龙山的城镇空间格局较为分散,不能承担建设永康市北部中心的责任,需转变空间发展模式,造血造心。即限制现有城镇空间扩张,集中资源优先打造小城市的公共中心,形成强核心引导下的区域融合,并为特色小镇的人才吸引和客厅服务创造条件。

(4)风貌作除法

为主导产业腾笼换鸟、打造核心的同时,注重其他存量区域的风貌提升。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政策推行的后期,环境基础已然夯实,但特色营造不是简单的堆叠。规划引入精简主义目标导向下的环境和风貌提升,精选与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核心文化关联紧密的风貌特色,以要素表达、以内涵深植,去繁存简、有机提升。

3.3 规划方案

龙山运动小镇现状以原生态低丘缓坡地貌为主,田园坑塘水渠交织,生态敏感性高。规划设计方案围绕低丘缓坡绿心周边展开,形成核心引领,点轴带动的空间结构。以城市外围生态山水和田园为主体,以运动公园作为景观核心区,依托引水渠和绿廊形成景观走廊,结合道路、水脉交汇形成的空间节点,塑造富有变化的开放空间系统。网络状的空间骨架构筑五大组团联动,小镇依托浙商回归园一期、二期用地和低丘缓坡地,形成以运动休闲为主导,融合生产研发、文化娱乐和旅游服务的功能体系,并保持与龙山—西溪小城市公共服务核心的紧密联系。既为小镇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又能搭建特色小镇向小城镇输血的机制平台(见图11—14)。

3.4 规划特点

3.4.1 理念渗透——137 全域运动理念

运动健康理念的包容也要求空间的包容承载,特色小镇的运动休闲项目是引领,但不局限于3km2的区域。沿着水库、溪谷、山脊线布置,将龙山西溪全域串景成网,以一条全地形车赛道及慢行游览黄金线、三条登山健身步道和七类运动形式,联动特色小镇内外运动休闲项目,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全时空及全方位地打造大体育、大健康融合之地(见图15—17)。

3.4.2 产业升级——制造业与运动休闲相结合

永康及龙山—西溪小城市有强产业基础,浙商回归园已打下初期的双创基础,规划紧扣产业特色,拟形成以全地形车、户外休闲用品、健身器材等为主要产品的制造业集群,建成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以运动及关联赛事整合产业资源、引导动力文化、带动消费发展。规划通过策划赛事及日常休闲运动项目,实现产业自身及与之相关的培训、高端休闲、深度旅游体验等产业的同步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3.4.3 空间特色——低丘缓坡地设计利用

原则上尊重原生地貌形态,以生态利用的方式将项目落实于场地,减少土方工程的同时塑造小镇空间特色。设计结合低丘缓坡地起伏特征,将全地形车赛道和户外运动项目依地势布局,形成集培训竞赛、康体健身、娱乐休闲、旅游体验、影视拍摄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功能集聚之心(见图18)。整理碎片化的坑塘沟渠,延续水脉肌理提升滨水空间形象,并利用高架的渡槽引水渠与坡地的交汇处设置瀑布水公园,在视觉上连接场地与高架渠,通过对渠本身的可进入式改造,在体验上加强立体步行交通的趣味性。

4 总结:特色小镇对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机制

特色小镇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必然推动小城镇的产业转型升级,七大万亿产业的门槛要求与之匹配的延伸产业有相应的品质和品牌。特色小镇的产业高端化将吸引中高端人才的入驻,成为引领高端消费的新依托,也会带动特色小镇内外的配套服务业高端品质化,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特色小镇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3km2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抓手,却不足以支撑整个小城镇的建设运转。特色小镇的资源、要素集聚势必影响小城镇对全域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在肯定特色小镇对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基于两者的影响机制对特色小镇进行反思和修正。

摘要: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引起了国内各界的空前关注,从中央到地方一批批的参观、学习和调研团队纷至沓来,特色小镇俨然成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明星。作为参与者,笔者在欣喜的同时也进行着深刻而冷静的思考:特色小镇对现有城乡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非大都市区周边和中西部产业薄弱地区该如何学习?对多年来持续推进的小城镇建设有何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已经完成的永康市龙山运动小镇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关注特色小镇与小城镇建设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8

不同于一般中心镇、特色镇等基于行政管辖范围的城镇单元,浙江省特色小镇本质上属于产业开发平台,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李强,2016)。从产业培育角度,浙江特色小镇可分为转型升级型、资源依托型、新兴产业型三类。转型升级型依托于传统的乡镇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原有平台升级,如大唐袜艺小镇、龙泉青瓷小镇、东阳木雕小镇等;资源依托型挖掘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健康休闲产业,如武义温泉小镇、莲都古堰画乡小镇、奉化滨海养生小镇等;新兴产业型借力于创新性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孕育创业创新生态圈,吸引技术、人才、资本要素集聚,如余杭梦想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总体而言,上述各类小镇发端于既有的特色优势产业或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产业升级、功能融入、形态提升、环境营造等方式,使得现有平台产业结构更加高端、空间集群更加优化、环境特色更加凸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随着快速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区域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重构分化,中心城市人口、功能、产业加快外溢疏解,大城市外围郊区边缘城市应运而生,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即区位导向下由企业主体自主推进产业新城建设,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进而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产业集聚,带动综合发展的小镇建设路径。本文结合边缘城市理论,以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为例,对新阶段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区位选择、开发模式、规划定位、产业培育、空间组织、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2 边缘城市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2.1 边缘城市概述

边缘城市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美国大城市郊区化背景下中心城市以一种分散又集中的方式进行扩展,在中心城市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最早由华盛顿邮报记者Joel Garreau于1991 年在他的《边缘城市》一书中提出。边缘城市的形成是人口、商业及就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专业化过程是边缘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1980 年以后,美国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成为工业发展最活跃领域,这些产业占地少、效率高,借助先进的交通、通讯手段,大大减弱了传统产业对中心区位的依赖程度,更加追求高品质的服务配套和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高新技术将更多资本、技术和人才带往交通便利的郊区,大大加速了郊区的开发力度,推动了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进,使得这种新型城市体成为区域网络的独立节点,与外围其他城市发生联系与沟通。

2.2 两者异同点比较

2.2.1 两者具有类似的区位特征,但边缘城市更加重视与大城市的合作疏通

浙江省特色小镇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郊区,而边缘城市往往位于中心城建成区边缘主干道或郊区高速公路交汇处,两者都独立于中心城区并具有较为便捷的交通条件。比较来看,特色小镇所依托的传统乡镇、县域经济板块与大城市中心区的联动较少,比较适应以加工型、分散型经济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而边缘城市是郊区化背景下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功能疏散作用的直接结果,更加强调与中心城区保持较好的联通关系,能够更好适应核心要素引领、产业集群化经济为特征的都市经济发展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应当更加重视与大城市的合作疏通,争取成为大都市区域和地方空间的交界点,扮演“枢纽角色”,起到“衔接功能”,打造“中介小镇”,从而成为支撑城市群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激活整体空间的网络集聚效益。

2.2.2 边缘城市规模远大于特色小镇,而且更加注重开敞式、高品质开发

根据Garerau理论,边缘城市需要具有500 万平方英尺以上的可租用办公楼面,以及具有60 万平方英尺以上的可租用零售商业楼面,相当于区(县)级城市功能的规模,以低密度、开敞式开发为特点,具备超级商城、办公设施、工业园区、休闲娱乐设施、绿化用地、停车场、居住社区等功能板块。而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是基于浙江省人多地少、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谋求最优的生产力布局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战略,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积控制在1 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边缘城市的核心区面积。在互联网和大交通时代,浙江特色小镇应当积极发挥郊区山水自然生态优势,更加注重小镇空间环境品质的和城乡特色风貌的营造,构筑功能集成、品质高尚的新型社区体系,成为缓解大城市病、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载体。

2.2.3 两者都讲求产城融合、功能集成,但边缘城市更加强调服务业带动作用

浙江省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边缘城市产业也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更加讲求专业服务业对于区块经济的引领作用,其主体产业包括通信、银行、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会计、零售、批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非盈利性社会性服务业及宾馆、餐饮娱乐等个人服务业,进而出现了创业型的边缘城市与公司化的边缘城市、零售业边缘城市、医疗保健型边缘城市、政府所在地的边缘城市及贸易与旅游业边缘城市等多种类型。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特色小镇应当更加注重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强化专业生产性服务业小镇的培育,不断完善特色小镇生产、生活性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方向转型。

2.2.4 两者都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但边缘城市的自组织形态更加明显

浙江省特色小镇是浙江省政府运用土地、资金等政策优惠手段自上而下推动的一项政策举措,在运作方式上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而边缘城市的形成而并非来自国家干预,是当地居民的自然选择,首先取决于私人开发商和市场的推力,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边缘城市居住人口以中、高薪阶层为主,在其内部又进一步空间分化为不同收入层次、不同种族的人口分别集聚于不同的地域,从而形成一个个特定收入、特定种族的居住区。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既要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致力于打造满足相对专业化人群创业创新的生态氛围,又要避免边缘城市社会隔离分异倾向,实现与当地居民的充分融入和良性互动。

3 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建设的实践探索

3.1 区位导向:浙江临沪门户,长三角腹地核心

小镇选址于嘉善县高铁新区核心区块,20 分钟直通上海虹桥枢纽,无缝对接沪杭高速、高铁及磁悬浮,被誉为浙江接轨上海“第一站”,周边拥有嘉善经济开发区、嘉善B出口综保区、西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各类开发平台,具有智能制造、智慧通信、电力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小镇距离西塘古镇、大云温泉旅游度假区、麦乐巧克力小镇等旅游景区均不到10 公里,具有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基础。

与产业导向型特色小镇相比,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创立取决于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是浙江推进浙沪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打造上海大都市区边缘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上海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构建本地创新网络,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见图1)。

3.2 开发模式:企业主导的PPP综合开发

嘉善上海人才特色小镇的开发基于2013年嘉善县人民政府与某产业新城投资运营企业签订的《整体合作开发建设经营浙江省嘉善县约定区域合作协议》,采用“综合PPP”模式,由该企业投资,与嘉善县城府合作成立嘉善项目公司,为整个区域提供研究定位、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经营管理等全方位服务。自投入建设以来,区块内先后启动了各类基础设施、公建及产业项目14 个,截至2015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超过42亿元,预计2016 年投资将达到43 亿元。

土地综合开发PPP模式区别于以往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相分离情形,以私人企业为主体,将土地一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在一起,政府支付投资客户前期投入成本,通过项目用地土地出让收入进行补偿,企业投资人还将获得使用权出让溢价部分及园区后期入驻企业的运营税费收益,是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手段,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负债压力,提高运作效率及质量,为高水平、高效率建设特色小镇奠定了扎实基础(见图2)。

3.3 产业定位及空间组织:聚焦科技孵化的功能集成

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总体定位为浙沪创新协同标杆地,充分接受上海人才、科创辐射溢出,强化人才、科创、信息、品质等要素的有效供给,力争打造上海人才创业创意浙沪集聚区、上海全球科创成果浙沪孵化区、浙沪信息经济融合融创先导区、浙沪“产城人文”融合先行区。

在产业导向上,坚持创业、创意、创新融合发展,依托功能平台建设与完善,借助专业运营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实施“科技孵化+ 信息经济”双轮驱动,推动“电子商务、数字传媒、总部服务”三位一体高度融合,形成“2+3”的特色产业体系。以成果孵化转化和成果小试中试为核心,着重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知识的成果溢出,积极对接张江、嘉定、漕河泾、杨浦等创新平台及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前沿技术孵化平台。

在空间布局上,围绕科技孵化种子期、初创期、加速期、成长期等不同发展阶段,设立上海人才创业孵化中心、研发中试基地、总部商务基地三大产业功能平台,包含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等空间载体。此外,区块内另设有文化旅游、休闲门户、生活服务等配套板块,重点推进城市门户、新西塘水街、云湖公园、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着力优化小镇生产、生活环境空间,总体形成“一心、两基地、三板块”的布局结构(见图3)。

3.4 创业生态体系:人才生活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

一是着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开通直达上海城区的城际班车,引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体系,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功能完善的社区中心,配套社区幼儿园、生活超市、健身中心、社区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食堂、便利店、咖啡厅、银行等商业设施,打造小镇人才生活中心。

二是加快建立创新创业体系。通过设立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联动沪浙知名院校,建立企业人才供应及培训平台;通过完善区块内技术检验检测、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立政企合作成立5 亿元产业扶持基金、贷款担保基金,引入关键资源,形成产业集聚的核心,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创立绿色创业通道,优惠政策清单、客户经理服务制、菜单式创业培训、创业导师团队等手段,打造省级人才创业高地(见图4)。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边缘城市理论,区位导向型的特色小镇创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注重于大城市之间的合作疏通,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第二,创新引入PPP等综合开发模式,由企业主体参与小镇全过程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聚焦科技孵化产业定位,推进空间板块组织的多元集成;第四,注重生态环境营造,完善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两大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区位导向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新路径,以期为其他同类特色小镇创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

[2]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16-19.

[3]孙一飞,马润潮.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1997(4):28-35.

[4]袁新国,王兴平.边缘城市对我国开发区再开发的借鉴——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6):95-101.

[5]刘玉亭,程慧.国内外边缘城市研究进展与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13(3):52-58.

[6]邓悦,王铮,吴永兴.上海的边缘城市[J].人文地理,2001(10):34-39.

上一篇:药物特点下一篇:创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