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联合药物

2024-07-14

手术联合药物(共11篇)

手术联合药物 篇1

慢性鼻-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发病率高。有研究称,儿童感冒者中5%~13%的并发鼻窦炎[1]。鼻窦炎迁延不愈便可发展为慢性鼻-鼻窦炎。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在6~15岁之间,平均(8.9±2.5)岁。其中,男孩29例,女孩27例。患儿病程在5个月~4年之间,平均(2.2±1.0)年。所有患儿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慢性咳嗽、鼻腔异味和头痛等临床症状。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中关于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进行划分,其中I型1期5例,I型2期7例,I型3期2例;II型1期7例,II型2期15例,II型3期3例;III型17例。

1.2 研究分组

将56例患儿根据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药物治疗组34例,手术药物联合组22例(患儿均有明显的鼻息肉和结构异常)。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具有基线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青霉素或二代头孢类)治疗3d后改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儿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用盐水喷鼻,每日1次。并给予患儿相应的黏液促排剂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麻,术前药物治疗同药物治疗组。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由前向后进行手术。在鼻窦镜的直视下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钩突切除,对于有鼻息肉者先除去鼻息肉。术中采用棉片止血。术后用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术腔。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以防止感染发生。术后1~2d取出填塞物。后继续用抗菌素、促排剂等治疗1个月,并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清除囊泡。

1.4 疗效评价

对2组患儿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是疗效评估、鼻内镜评估和鼻窦CT评估[2]。

(1)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ES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为I型、II型和III型的治愈、好转和无效,本研究将治愈和好转合称为总有效;(2)对患儿治疗后6个月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评估,检查左右息肉,鼻腔囊泡、水肿和鼻漏情况。其中,0为无,1为轻度,2为严重;(3)对患儿治疗后1年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窦CT评估,检查左右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等部位。其中,0为无,1为轻度,2为严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显著性检验水平确定为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手术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95.5%,其中I型为22.7%,II型为50.0%,III型为22.7%;药物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2.4%,其中I型为23.5%,II型为35.3%,III型为23.5%。对2组总的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2.10,P=0.148>0.05。对2组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0.598,P=0.439;2组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1.71,P=0.191;2组I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χ2=0.243,P=0.622。

2.2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可见,2组治疗半年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症状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t=1.77,P=0.083>0.05。可见,2种治疗方法治疗半年后症状平均得分没有差异。

2.3 对2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手术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2.10±1.13)分,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3.45±1.76)分。对2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t=3.19,P=0.002<0.05。可见,手术组治疗后鼻窦CT评分优于药物组。

3 讨论

儿童鼻-鼻窦炎是儿科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药物治疗。

有研究[3]指出,儿童的鼻腔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表现为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较为狭窄,若发生炎症则容易造成鼻腔形成通气和引流受阻,患儿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反应大于成人。通常适当的药物治疗对儿童具有迅速有效的疗效。有文献[4]指出,手术方法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远远小于成人患者,此外儿童鼻窦手术的危险性较大。

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比较总的治愈好转率和I、II、III型的治愈好转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3个月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以及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型)药物组治疗3个月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

可见,儿童慢性鼻-鼻窦炎(II、III型)的手术治疗效果总体而言优于药物治疗,这与相关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但由于儿童手术较为敏感,而药物治疗效果仅稍差于手术治疗效果,所以建议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要慎用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和手术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2例手术和34例药物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评分。结果 2组治愈好转率、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I型慢性鼻窦炎,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结论 对于Ⅰ型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对于Ⅱ、Ⅲ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好于药物治疗,但患儿对手术敏感,建议慎用手术治疗。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手术

参考文献

[1]Aitken M,Taylor JA.Prevalence of clinical sinusitis in young chil-dren followed up by primary care pediatrician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1998,152:244~24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7.

[3]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等.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在保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16(1):31~35.

[4]Lee JY,Lee SW.Influence of age on the surgical outcome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J].Laryngoscope,2007,117:1084~1089.

[5]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等.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213~216.

手术联合药物 篇2

2014年4月点评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创伤烧伤科、产科)共48例外科手术,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9例,Ⅱ类切口手术19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8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40例,使用率为83.3%。

表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例数 29 19

合理例数 0

合理率(%)

27.59 0

预防用药例数 19

预防使用率(%)

72.41 100.00

72.41%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30%)有很大距离。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33例,占82.5%;二联使用抗菌药物7例,占17.5%。没有抽查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

表2.围手术期预防联用抗菌药物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19

一联使用例数 17

一联使用率(%)55.17 89.47

二联使用例数 2

二联使用率(%)17.24 10.53

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合理有14例,占30%;用药疗程合理有5例,占12.5%;用药疗程在48h-5天有20例,占50%;用药时间5-10天有15例,占37.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也有相应的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株,引起微生态絮乱,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抽查的48例病历中,预防用药最短1次,最长10天,平均用药时间为5.4天。我院2014年4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3。

表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切口类型

无指征预防用药

品种选择不合理

用药时机不合理

使用疗程不合理

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Ⅰ 例数 比例(%)44.83 / / 41.38 16 84.21 44.83 13 68.42 58.62 18 94.74 34.48 3 15.79 Ⅱ 例数 比例(%)

二、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各临床科室均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较长。

2014年4月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见表4统计结果。

表4.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手术科室

例数 用药

防用药

不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例数

比例(%)预防

无指征预

品种选择

用药时机

使用疗程

不合理

不合理普外科 骨一科 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耳鼻喉科 眼科 妇科 骨二科 创烧烧伤科 产科 5 5 5 5 5 5 5 5 3 5 2 5 5 5 4 1 5 5 3 5

0 4 0 0 2 0 2 4 1 0 4 2 5 4 0 5 0 1 5 2 5 3 4 1 5 2 1 2 4 4 5 4 0 5 5 1 5 5 5 5 4 1 5 5 3 5

40.00 100.00 100.00 100.00 80.00 2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各临床科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

(一)普外科

1.无指征二联预防用药:

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和奥硝唑注射液。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59105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195(混合痔)、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预防用药时间均为7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二)骨一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884(右腘窝囊肿切除)、58060(内固定取出术)、60600(内固定取出术)、60680(内固定取出术)均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为10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预防用药剂量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选用注射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说明书)。

(三)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60581、62281均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均用硫酸依替米星预防感染。《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肝胆系统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有反复感染史者科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0581、62281、62061、59885、6143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 60581、62281、62061、5988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用药时间依次为4天、5天、3天、4天。

(四)泌尿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59755(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②59044(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9809(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③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选用用头孢西丁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感染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59755、61643、59538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8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预防用药用量不合理:

①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头孢西丁的用量为3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常用量为1~2g/次(说明书)。

(五)耳鼻喉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60910(支持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选用了头孢西丁预防感染。②61656(右鼻前庭囊肿摘除术)选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3.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729、59567、60910、61656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4.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均在5天以上。5.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头孢西丁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1~2g,每6~8小时一次(说明书)。

(六)眼科

在抽查的5份病历中,有1例预防用药不合理:62459(双眼上睑内翻倒睫矫正术)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七)妇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抽查的5分病历均使用氟氯西林+奥硝唑二联用药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妇科手术使用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预防感染,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抽取的5份病例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8天,平均6.4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骨二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690(左肱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61569(右胸锁关节内固定取出术)、60848(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取出术)、62593(右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取出术)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586预防使用时间7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0586(右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置换术)头孢替安的用量为2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日0.5~2g,分2~4次(说明书)。

(九)创伤烧伤整形科 1.无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

61431(右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用药。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651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9841预防使用药时间3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十)产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61073、59999、59214、59588、59698均为剖宫产手术,均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073、59999未在断脐后给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抽查的5份病历预防用药时间均为5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药剂科

药物支架,还是搭桥手术? 篇3

一趟惊险的医院之旅

李大爷76岁,平时身体很硬朗,经常跑步、打球,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儿子为了孝顺父亲,安排李大爷到医院做了个全面体检,包括冠状动脉CT检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李大爷的右冠状动脉有一段95%的狭窄。体检医生立即让李大爷办了住院。心脏科的医生给李大爷做了造影,放了两个支架,手术很顺利,一周后李大爷出院了,花了6万多元的医疗费。为感谢医生们的救命之恩,儿子还请心脏科和体检科的医生们吃了顿大餐,并亲自敬酒。宴席上,李大爷不住地感谢医生们的救命之恩。

看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们也替李大爷庆幸,幸亏体检时额外做了个冠状动脉的CT检查,幸亏及早治疗没有耽误啊,否则……

实际上,如果李大爷是我的父亲,首先我不会让他做这个CT检查。知道了这个检查结果,我更不会让他放支架。因为,哪怕是让一批普通的、没有任何心脏病症状的老人,去做冠状动脉CT检查或做冠状动脉造影,半数以上的人会发现冠状动脉的一处或多处有狭窄,甚至是严重的狭窄。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对这些人进行介入治疗,能带来什么好处,而治疗的风险,却是肯定存在的。

就医学角度而言,李大爷经历的这番从检查出狭窄到做手术,的确算是一趟惊险的、既无益又无趣且又堪称奢侈的医院之旅。

冠心病就像堵塞的下水管

我们常说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器官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及营养。其中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我们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动脉横截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如果斑块逐渐长大,就会使动脉管腔越来越狭窄。斑块表面还会形成血凝块(称作“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可能完全闭塞,从而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所以,把堵塞的地方通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就像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一样,首先,需要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找出动脉上堵塞的部位;然后,借助一种叫做 “球囊”的器械,来扩张堵塞的动脉;其次,再用“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起来。令人沮丧的是,以我们现有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区分出哪些斑块是稳定的“良民”,哪些斑块是危险的“暴徒”,因此,支架手术并不能够让人完全放心;搭桥则是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没有狭窄的远端之间搭起一座血管桥,绕过狭窄的部位,为心脏供血。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治疗也有问题,就是新搭建的血管,可能会在几年内,又出现狭窄堵塞。例如用静脉搭桥,10年内约有30%~40%的桥血管会发生堵塞。用动脉桥虽然情况好些,但人体的动脉有限,有些患者,还可能找不到适合做搭桥的动脉。

一个病例的三个备选

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经刊登了这样一个病例:患者男,65岁,肥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服用利尿剂和二甲双胍治疗,血压控制较好,糖尿病控制欠佳。病人稍走路便会胸闷气短,休息几分钟后可缓解,经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病人冠状动脉狭窄堵塞。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有多支病变,狭窄比较重,心功能减退。针对这个病例,杂志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让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生们参与投票:方法一,单用药物治疗;方法二,药物治疗加介入治疗(通常是指放支架);方法三,药物治疗加搭桥手术。

共有7632名医生参加了投票,其中43%的医生选择第一种方法,40%的选择第二种,17%的选择第三种。我国共有88人参加了投票,投给方法一的共40人,方法二和三的各24人。然而,这是在不夹杂其他因素下的结果,实际的情形恐怕是,假如这个病人,甚至一个病情比他还要轻很多的病人,到一家可以做介入手术的医院就医,95%的可能是他会被放入支架,除非他实在付不起医疗费。如果他找的是一个心脏外科医生,这个医生的科室又可以做冠脉搭桥手术,90%的可能是,这个医生会建议他做手术治疗。为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时“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成了当前国内很多医院的常态。

临床医生的切实建议

就我自己来说,如果单纯以“考试答题”的心态,只考虑疾病本身及采取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存在的风险的话,就这个病例的治疗,我会选择第三种。但实际上,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病人来征求我的意见,多数情况下,我会建议他单用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也就是说我会为病人选择第一种治疗方法。这是因为,和欧美国家不同,我们的病人看病时,很多是需要自掏腰包的,一次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可能会花费全家一年的收入。另外,在我国,搭桥手术还不普及,有条件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不多,有经验的医生也很少。如果由条件不够、经验也不够的医生做这个手术,风险很大。所以一般我是不会建议病人选择这个方法的。当然,如果病人经济条件非常好或是公费医疗,并且是在一个很专业的心脏外科、有着很有经验的医生的话,我会建议他做搭桥手术,如果他不同意做手术,我也不会反对他放支架。

那么冠心病病人,到底应如何选择治疗呢?我的建议是:

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心电图显示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应尽快采用介入治疗,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其他的冠心病急性发作,如果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如果有良好的经济和医疗条件,也可以尽早直接做介入治疗。

手术联合药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在2015年的12个月选取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 根据患者在我院进行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 其中挂号顺序为单号的设定为对照组, 挂号顺序为双号的为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年龄在23~38岁, 平均年龄为30.3岁, 其中合并不孕4例, 其不孕时长在2~7年, 平均为3.1年;观察组年龄在24~38岁, 平均年龄为30.7岁, 其中合并不孕41例, 其不孕时长在2~8年, 平均为3.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长以及病情严重程度,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单独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详细观察患者的病史状况, 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功和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查, 术前做好阴道冲洗, 和手术当日清晨的灌肠[2],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下的静脉麻醉, 让患者处于头低臀高的截石体位, 然后做好常规消毒, 并且结合套管进行脐部的穿刺, 然后注入相应的二氧化碳建立气腹, 然后置入腹腔镜, 对患者进行盆腔探查后做好相应的粘连松解以及卵巢囊肿剔除, 做好相应的粘连松解, 和表面电凝工作, 然后插入相应的吸引器, 并且吸出囊液, 将囊腔冲洗干净, 与此同时将破口撕开, 并且进行囊肿和卵巢部分组织的去除, 做好创面电凝止血后将创面关闭, 术后做好盆腔的冲洗, 避免出现感染[3];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孕三烯酮口服, 患者每周服用两次, 并且服用半年, 然后进行肝肾功能以及雌激素水平的检查[4]。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术后生育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的临床病症分为缓解、改善和复发, 其中缓解为患者的原有病症均消失。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其病症缓解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见表1,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2% (2/48)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2.5% (6/48) 明显低于对照组18.8% (9/48) 、45.8% (22/4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在子宫内膜组织部位会出现子宫以外的部位伴随有周期性出血的妇科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并且近年来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在育龄妇女群体中, 其出现痛经、月经不调以及不孕等症状, 随着病症的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转移、种植以及复发等严重行为, 因此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要很大的负面影响[6]。

本研究中, 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其病症缓解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病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的增加,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在2015年的12个月选取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 根据患者在我院进行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 其中挂号顺序为单号的设定为对照组, 挂号顺序为双号的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独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术后生育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其病症缓解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病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的增加,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参考文献

[1]孔彩霞,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3, 09 (05) :642-645.

[2]叶中慧,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28) :17-18+20.

手术联合药物 篇5

【摘要】目的:为了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特回顾分析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的外科出院病历100份,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提出干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2013年7月抽出同类出院病历100份,比较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结论:通过干预可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为了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响应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抽查外科2个阶段200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现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由我院临床药师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抽调2011年9月—2012年9月(干预以前),2012年10月—2013年7月(干预以后)各100份,患者的病种包括:腹股沟斜疝,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性甲状腺肿,四种普外科常规性手术,干预前后两组在年龄、伴随疾病、健康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情况、预防用药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原因分析:

(1)医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识不足;

(2)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教不足;

(3)医院管理缺乏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及处罚措施;

(4)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是一个多环节治理工程,对其余环节的信心不足,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

1、2、2 计划实施:

(1)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临床药师针对Ⅰ类切口下临床;

(3)印发《横店集团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4)药剂科主任宣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1、3 分析方法:

填写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主要内容为病历号、患者基本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所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给药剂量、用药疗程、使用目的、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项目等。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生素占98.0%,使用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占100%,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干预后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疗程较干预前明显规范,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按照《抗生素临床應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因素。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选择抗菌药物时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预防用药应选择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杀菌剂[2]。头孢菌素类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我院干预后外科未使用抗菌药物98%,预防使用时以头孢一、二代为主,符合原则要求。 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和时间:术前30min~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如果手术时间>3 h或失血量>1500 mL,可在术中给予第二剂,以保证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总预防时间不超过24h,部分可以延长到48h[3]。马红秋等[4]应用头孢呋辛,即术前、术后各1次,与常规预防应用该药3d比较,切口感染率及体温变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短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是一种合理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案。我院干预后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达到《原则》要求。 我院进行药学干预后,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药品种类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合理用药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进行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进行合理药学干预对规范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且统计发现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后Ⅰ类切口手术发生的切口感染率并没有增加。有效实施合理的药学干预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减少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细菌的耐药和播散,降低了医院感染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和无指征联用抗菌药物现象有了下降趋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天数亦有所降低;临床医生在思想上意识到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为临床药学的发展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带来重要契机。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强督导检查,逐步将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化和精细化推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任南,吴安华,冯丽,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48-1050.

[2] 蒲丹,谭成,张卫东,等.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79-1781.

[3]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手术联合药物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5年间共收治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年龄25岁~37岁,平均年龄28.3岁;8例足月剖宫产,2例早产剖宫产(1例臀位,胎膜早破,孕35周;1例胎盘早剥大出血,孕30周)。足月剖宫产有2例为院外剖宫产,1例曾在院外行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手术,诉腹壁切口周围仍有疼痛性肿块。腹壁切口均为横切口,发病时间7个月~4年,平均26.2个月,发病时月经均已来潮,其中未哺乳者3例。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患者均以腹壁切口及周围触及肿快就诊,症状随月经周期发生改变,经前及经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肿块减小,变软,疼痛减轻。10例患者均经过消炎及理疗等治疗,肿块无消失,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于腹壁切口及周围可触及不规则肿块,2 cm~4 cm不等,肿块活动差,压痛(+),患者无发热及切口处无红肿等炎性表现。CA125值5~30 k U/L,均无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无明显升高。彩色超声提示:皮下或腹壁内不规则的低回声包块或结节,无明显包膜,无或少量血流信号,考虑内膜异位症。

1.3 治疗及结果

1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麻醉8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采用局部麻醉。切开原腹壁切口,其中7例病灶位于切口两侧角,3例病灶位于皮下,6例累及筋膜达肌层,1例累及腹膜。电刀切除病灶及其周围1 cm组织,妥善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缝合腹壁各层,7 d后拆线,切口甲级愈合。切下组织剖开肉眼可见散在的紫蓝色结节病灶,术后病检:纤维组织内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术后口服米非司酮25 mg/d, 2个月~3个月,预防复发。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年龄为30岁~45岁,但20岁前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妊娠各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最常继发于剖宫产,大多发生于术后数月至17.5年,平均30个月,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45%。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以及盆腔腹膜等处,盆腔外发生少见。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支持子宫内膜直接移行学说,原因多为手术时将子宫内膜组织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在剖宫产术中医务人员常在胎盘娩出后用纱布擦拭宫腔,在擦拭过程中使子宫内膜间质脱落增多,子宫内膜移植于切口的机会增多,并增殖、分化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病理特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并随着病程长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

2.2 诊断及治疗

结合患者有剖宫产或其他妇科手术病史,腹壁切口及周围可触及不规则性肿块,肿块疼痛程度与大小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月经前及月经期肿块疼痛加重并增大,月经后肿块疼痛减轻并减小。B超可见皮下或腹壁内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或结节,无明显包膜,血流信号不丰富。病理学检查见含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和(或)红细胞,含铁血黄素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CA125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1],本病需进一步与腹壁切口处的肿瘤、炎性块物、机化的手术瘢痕、异物结节或切口疝等鉴别。由于腹壁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病灶周围被大量纤维组织包裹,血液供应不足,药物难以达到病灶形成有效浓度,郎景和认为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应仔细探察病灶范围,彻底清除距病灶周围1 cm以上的纤维结缔组织,否则容易复发;如手术缺损组织面积大,切口对合困难,应采用皮瓣移植或补片[2]。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同时该药尚有抗雌激素效应。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降低其在异位种植、浸润、生长的能力,使病灶缩小,病灶活性降低,干扰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达到使子宫内膜病灶受到抑制的目的。术后服用米非司酮25 mg/d, 2个月~3个月,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停药后月经复潮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

2.3 预防

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及其他妇科手术的一种远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并可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临床工作中要提高手术技巧,牢记预防措施,以减少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1)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降低发病机会。 (2) 擦拭宫腔的纱布不要重复使用,缝合子宫的缝线和针不用于缝合腹壁切口。 (3) 缝合子宫切口时缝线不要穿透子宫内膜。 (4) 关腹后生理盐水冲洗腹壁伤口,注意伤口两侧角。有资料表明切口内膜异位病灶大多发生于伤口两侧角。 (5) 鼓励母乳喂养,延缓卵巢功能的恢复,降低本病的发生,建议产后延长哺乳期大于6个月。

参考文献

[1]赵学英, 朗景和, 冷金花, 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 39 (2) :97-100.

手术联合药物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 年龄20~43岁, 平均年龄 (30.71±5.83) 岁, 乳突型宫颈糜烂病例10例、颗粒型宫颈糜烂病例13例、单纯型宫颈糜烂病例23例。观察组在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中联合治疗, 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 (30.21±5.25) 岁, 乳突型宫颈糜烂病例9例、颗粒型宫颈糜烂病例12例、单纯型宫颈糜烂病例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于月经干净3天后, 取干扰素α胶囊 (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粒, 于睡前置于阴道内, 持续治疗1周。在治疗期间, 要确保阴道的洁净, 禁止性生活。

观察组: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宫颈微波手术:选取膀胱截石位, 给予常规消毒, 微波输出功率设置40~60 W, 凝固时间5~8 s, 宫颈糜烂面、微波辐射两者保持垂直接触, 将开关启动, 凝固出血点, 无新出血点后, 便可停止操作, 涂抹适量龙胆紫。完成手术治疗后, 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经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糜烂面均消失;有效:经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糜烂面缩小;无效:采取治疗措施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由护理人员详细记录, 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 数据资料利用SPSS1 6.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

经研究得知, 观察组治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3 3例、1 2例、1例, 总有效率为9 7.8 3%。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26例、13例、7例, 总有效率为84.78%。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宫颈糜烂的产生与很多因素相关, 其中包括性生活、流产、分娩等[3], 目前, 我国的宫颈糜烂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白带增加、黏稠度高, 当出现细菌感染后, 患者会出现腰痛、腰酸等症状。宫颈糜烂的产生可能与宫颈癌存在一定关联, 必须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提高疗效。

现阶段, 临床中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有多种方式, 例如手术、药物、物理治疗等, 药物上主要给予干扰素α胶囊对患者进行治疗, 该药物具备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不过临床中单纯给予药物治疗, 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有研究表明, 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对宫颈糜烂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微波手术可使用特定发射器, 经高频电磁波能量, 促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消融病变部位[4]。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较多, 微波治疗可调节电磁波频率, 取得理想的杀菌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采用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后,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83%, 且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这表明这种治疗方式疗效更加显著, 可被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 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中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中, 可提高疗效, 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阴道流血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微波术,宫颈糜烂,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邓小容.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 2015, (1) :269.

[2]陆英.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10) :60-62.

[3]杨丽丹, 谢应贵.药物与微波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28) :885-886.

手术联合药物 篇8

1.1 资料

抽取本院2011年1~10月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05份作为非干预组 (A组) , 2013年1~10月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228份作为干预组 (B组) , 调查比较两组抗菌药应用情况。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规定。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为主要参考指标, WHO推荐的DDD中无的抗菌药则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常用剂量确定各药的DDD值;抗菌药的累计治疗天数 (DDDs) =某药的总用量/该药的DDD值。抗菌药使用强度=各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 (累计DDD数) /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00[1]。

1.3 联合干预的主要措施

通过由院长担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第一责任人, 与各临床科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 医务科、院感科、临床微生物室、药剂科共同组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督导组, 行政干预和药学干预结合, 并嵌入医院绩效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并严格落实, 对运行病历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及时干预纠正。定期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数据, 对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和学习, 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A组为94.3%, 其中58.1%的病例无预防用药指征;B组为37.3%, 同比下降60.4%, 无指征预防用药率下降至8.8%。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见表1。

乳房手术8 7 (87.5) 3 0 (0.0) 腹股沟疝修补术12 11 (91.7) 24 2 (8.3) 甲状腺手术1 1 (100) 1 0 (0.0) 血管手术7 5 (71.4) 6 2 (33.3) 体表肿瘤、异物切除术13 11 (84.6) 23 0 (0.0) 眼科手术0 0 (0) 32 2 (6.3) 骨科手术60 59 (98.3) 98 64 (65.3) 腔镜下手术0 0 (0) 12 3 (25.0) 其他4 4 (100) 29 12 (44.4) 合计105 99 (94.3) 228 85 (37.3)

2.2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

A组的抗菌药物使用问题主要体现在不重视术前0.5~2h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 且大部分患者存在术前不用术后用药的现象,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有的更是从入院用到出院。外科手术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感染危险期一般不超过24h, 关键要做到在创口暴露的这段手术时间里, 组织中有足够的抗菌物浓度来抵御可能污染的细菌[2]。过早应用抗菌药物或用药时间过长, 可增加耐药菌株产生的机会、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患者的经济负担[3]。干预后,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使用强度 (DDDs) 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见表3。

2.3 干预前后患者医疗费用比较

干预前, 患者平均药品费用为3378.0元, 药占比43.8%, 平均每位患者抗菌药物销售费用948.2元, 抗菌药物销售占比28.1%。干预后, 药占比降至28.8%, 患者平均药品费用为2347.7元, 同比下降30.5%;平均每位患者抗菌药物销售92.3元, 同比下降90.3%。两组患者医疗费用情况见表4。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预防比例及用药指征

手术野无污染,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 只在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才考虑预防用药。2011年到2013年, 卫生部办公厅每年都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作了严格的管理规定, 除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外, 对于清洁手术规定原则上不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由于医患纠纷及当前的医疗环境, 使医生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驾药, 以减少发生感染时造成的医疗纠纷, 因而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5], 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增加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也使得耐药菌株或艰难梭菌结肠炎发生的危险性升高。经过抗菌药物使用联合干预后,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明显下降, 但与规定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的要求还有点距离。

3.2 抗菌药物选择

I类切口为清洁手术, 主要针对切口感染, 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手术预防用药主要选择针对此类菌有效地一二代头孢菌素, 对其过敏, 可选择克林霉素, 而无必要选择头霉素类抗菌药物[6]。而本次调查中, A组头孢西丁的使用频度排在了第一位。头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显著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 选用头霉素类不仅造成医疗费用增加, 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7,8]。本调查显示, 通过抗菌药物联合干预措施的落实, B组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

3.3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与疗程

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是预防感染成功的关键, 资料显示, 与手术开始前一次足量用药相比, 术后继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反而可能改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增加细菌耐药性[9,10]。干预后,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不合理病例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 抗菌药物的使用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 基本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4 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可以导致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本调查显示, 干预后, 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 抗菌药物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 在我院强有力的抗菌药物联合干预模式下, 外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得到明显改善, 多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明显减少, 且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既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在获得患者口碑的同时, 也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 对规范医疗行为, 减少细菌耐药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养琳, 罗群志, 陈坤金.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15 (8) :1468~1470

[2] 徐俊芳, 吴菊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及预防[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5 (1) :59

[3] 刘珏, 王奕, 吴钉.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J].中国药房, 2013;24 (14) :1264~126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EB/OL] (2004-8-19) [2013-2-18].http://www.sda.gov.cn/WS01/CL0056/10752.html

[5] 刘永华, 祝洪珍, 牛俊奇.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16 (8) :922~924

[6] 樊新星, 孙山.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 (S1) :402~403

[7]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6

[8] 库丽, 王强.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 2014;23 (1) :40~42

[9] 王华光, 王鹤尧, 龙江.外科领域抗菌药预防感染应用的现状[J].中国药师, 2005;8 (1) :63~65

手术联合药物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 年龄为20~44岁, 平均年龄为31.3岁, 病程为3~6个月。根据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对56例患者进行分期, 其中II期为18例, III期为38例。56例患者首诊为继发性痛经或慢性腹痛。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8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待麻醉成功之后, 建立人工气腹。手术过程中, 对患者的盆腔情况进行全面的探查, 避免出现遗漏未发现病灶。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发现盆腔粘连18例, 对这些患者同时行盆腔粘连分离术。有伞部闭锁或迂曲粘连的输卵管16例, 对这些患者进行修复整形。治疗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药物治疗。手术过后, 治疗组患者在月经来潮第1天给予孕三烯酮2.5mg口服治疗, 每周口服2次, 6个月为1个疗程。对盆腔粘连等患者, 在手术之后同时给予中药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 每个月保留灌肠10~15d, 持续治疗3~6个月。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过后, 详细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腹痛、痛经、盆腔触痛、性交痛, 同时结合妇科B超检查情况,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

痊愈:经过治疗过后, 妇科B超检查无异常, 患者阳性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经过治疗过后, 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改善, 部分症状消失。无效:经过治疗过后, 患者体征未减轻, 所有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痊愈加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治疗组经过药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8例患者中, 痊愈18例, 占治疗组的64.29%, 有效为9例, 占治疗组的32.14%%, 无效为1例, 无效率为3.57%, 总有效率为96.43%;而对照组28例患者中, 痊愈13例, 占对照组的46.43%, 有效9例, 占对照组的32.14%, 无效6例, 无效率为21.43%, 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实际临床疗效相比较, 有效的病例数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痊愈所占的比例治疗组远远高于对照组, 而治疗组的无效率却远远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现将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如下表1。

随访过程中, 治疗组在口服孕三烯酮治疗期间, 出现了1例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 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治疗过后症状消失, 而对照组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其最理想的根治方法是切除双侧卵巢。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 很多患者要求保留卵巢功能甚至生育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的间质和内膜组织具有发展性和侵蚀性, 通过手术, 消灭性的处理细胞。如果手术治疗过程中, 保留了卵巢激素的分泌功能, 则可能会造成残留病灶的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主要是抑制卵巢和垂体功能, 使子宫内膜萎缩水肿, 达到闭经的目的, 从而使异位病灶坏死吸收, 对残存病灶实现有效控制的作用。

本组应用中采用口服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显著, 实际临床疗效中总有效率高, 经护肝治疗好转, 不需要停止用药。通过本组应用, 说明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更加显著。单纯的手术保守治疗, 只能去除肉眼能够辨认的病灶, 对病灶难以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而术后通过药物的巩固治疗, 能够使患者不出现排卵前的激素峰值, 从而达到抑制患者卵巢激素分泌功能、降低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的目的。通过实际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毒副反应轻微, 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治疗方法, 为实际疗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参考,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8例, 治疗组行药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 治疗组28例患者中, 痊愈18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8例患者中, 痊愈13例, 有效9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78.57%。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际临床疗效显著, 副作用轻微,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劳少华.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4 (8) :198-199.

[2]李鸣辉, 肖燕.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8) :99-99.

手术联合药物 篇10

【摘要】 目的 为规范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探索合理干预管理措 施。 方法 选取I类切口手术病例, 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 并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 以考查干预管理效果。 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率从86.52 %下降为16.12 %。 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关键词】 I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干预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13-01

在外科, I类切口手术较为常见, 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关指南规定[ 1, 2], I类切口手术如无特殊情况或不是高危人群, 通常无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确需应用时, 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 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我院应用监测-培训-计划合理用药干预模式,对临床科室的抗菌药使用进行综合干预。为考察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从医院病案系统调取2014年6月和10月I类切口手术患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出院病历407例,所有患者术前血常规、体温、肝肾功能正常,无慢性疾病既往史,所患疾病单一,术前半月未使用抗菌药。其中6月出院病历为干预前组,共174例; 10月出院病历为干预后组,共233例。然后对各病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以考查干预管理实施效果。

1. 2 设计与填写调查表 设计“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表”,主要内容有患者基本情况、切口类型、用药情况、术后情况等;每份病历逐项填写调查表内容,复核无误后, 将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

1. 3 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参照有关规定[ 1, 2], 并结合本院实际, 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与合理性评价标准, 判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与否。评价内容包括: 适应证、 药物选择、 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用药途径、溶媒选择、联合用药、更换药物、禁忌证等。

1. 4 制定并实施干预管理措施 通过对干预前现况调查的评价结果, 研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主要采用行政干预、培训教育与监督检查等相结合方法实施综合干预。定期召开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另外,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关指南规定及实施细则等交流与学习, 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病历讨论、 药物治疗和疑难疾病的救治等工作。药剂科每月点評I类切口手术病历,对用药存在的问题,定期去各科室反馈,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对各科执行情况每月汇总分析,并报院质控会进行全院通报。

1. 5 评估干预效果 主要包括干预前后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水平的变化; 干预前后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表现形式的变化; 干预前后继发感染率比较, 评价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效果; 干预前后外科医生的合理用药认知水平的变化等。

1. 6 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 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基础资料 干预前组174例病历中,甲状腺手术76例,乳腺手术98例,男43例,女131例,年龄16·75岁;干预后组233例病历中,甲状腺手术95例,乳腺手术138例,男53例,女180例,年龄18 ~79岁。

2. 2 抗菌药物应用率 干预前组抗菌药使用率为86.52%,明显高于干预后组的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前有31例预防用药干预后未使 用该类药物预防用药。

2. 3 用药时间 干预后预防用药能较好地把握时机和疗程。

2. 4合理用药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标准, 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其不合理应用具体表现形式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 5 术后感染情况干预前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均为甲级;均无继发医院感染,也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一直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难点。2007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Ⅰ类切口应用量最大的前3类抗菌药物为三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抗菌药物应用率过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用药时机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规范等[ 3]。

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制定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有关干预措施以及具体干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协调等。为保证干预工作顺利进行, 结合我院实际,以确保干预合理性、科学可行。在具体执行干预过程中, 各部门不断加强沟通与交流, 团结协作。通过总结我院开展Ⅰ类切口手术干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认为确保干预管理顺利进行所必不可少的。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效、可行, 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 降低医疗费用, 为医院设计单病种临床路径及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依据, 为药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探索了新的工作模式。同时, 为我院拓展其他Ⅰ类切口手术以及外科Ⅱ、 Ⅲ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23) : 1594-1596.

[2]黎沾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 (4) : 7-8.

手术联合药物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B超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及其他妇科检查确诊, 排除急慢性盆腔炎症、恶性肿瘤、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患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77例与对照组76例。研究组年龄28~45岁, 平均年龄 (35.1±2.6) 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 (5.1±1.5) 年;术前血清CA125 (88.1±3.2) U/L;术前子宫体积 (230.5±2.8) cm3。对照组年龄28~45岁, 平均年龄 ( 3 5 . 4 ± 2 . 5 ) 岁; 病程1 ~ 8 年, 平均病程 (5.3±1.6) 年;术前血清CA125 (87.8±3.3) U/L;术前子宫体积 (229.1±2.7) cm3。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术前血清CA125、子宫体积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2~3天给予常规阴道冲洗, 术前1天给予流质饮食;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脐上缘及脐孔正中之间作纵向切口, 暴露子宫;为减少出血, 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逐步触摸子宫, 经子宫表面明显凸起或质硬处进入, 确定腺肌病灶大小、范围, 将子宫腺肌瘤组织切除, 彻底清除病灶组织, 包括腺肌瘤周围增生异常质硬的肌壁组织;术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加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 于第1次月经第1、3天分别口服2.5 mg, 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 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1年痛经程度, 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血清CA125等观察指标变化。缓解率=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年痛经程度

研究组术后1年痛经缓解率为90.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前、治疗后1年各观察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血清CA125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1年的月经量、血红蛋白、血清CA125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子宫腺疾病是一种由子宫肌层被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3], 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该病发病率随着现代生活理念的改变, 人工流产、剖宫产等手术的增多而逐年增长[4]。子宫腺疾病主要有慢性盆腔炎、经量过多、诊断不明确痛经等临床症状, 可损伤患者身心健康。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不利于恢复, 且因切除子宫丧失生育能力, 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5]。经腹子宫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子宫腺疾病, 改善患者经量、血红蛋白、血清CA125等指标的同时保留子宫, 符合育龄期患者要求。孕三烯酮具有抗激素与抗雌激素的复杂特征, 用于子宫腺肌病术后患者, 可有效使病灶萎缩, 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经腹切除术与药物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明显, 可减少经量, 缩小子宫体积, 改善血清CA125、血红蛋白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17 (5) :689-691.

[2]廖思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18 (3) :671-672.

[3]马志浩.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4 (1) :367-368.

[4]张卓美.子宫神经去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 15 (3) :681-682.

上一篇:专业实训基地下一篇:校本研修促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