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2024-09-04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精选10篇)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1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上夹河中学 马莹 2007-10-24

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数学教学是有许多工作可做的。下面仅以讲授初三几何第七章“圆”为例,就如何将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见缝插针”,使科学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

“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它密切相关。有关圆的知识在战国时期的《墨经》、《考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授课中将有关史料穿插进去,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我向学生介绍,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我国已有了圆的概念,考古说明我国夏代奴隶社会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圆形的建筑。至于圆的定义和性质在《墨经》中已有记载,其中,“圆,一中同长也”,即圆周上各点到中心的长度均相等;此外,还进一步说明“圆,规写交也”,即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终点与始点相交的线。这与欧几里得的定义相似,而《墨经》成书于公元前4~3世纪,是在欧几里德诞生时间问世的。再比如圆心角、弓形、圆环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圆锥等一系列概念与性质,在《墨经》、《考工记》、《九章算术》等书中都有记载,在讲到这些内容时,我便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这样,随着这一章教材的不断展开,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概貌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我国古代就对这些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论证几何学的萌芽,几乎与古希腊的几何学同时产生。

二、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作出过卓越贡献。该章的“读一读:关于圆周率π”对此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到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用古率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所得到的值均小于实际值,于是不断利用经验数据修正π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的π值。我国以这一精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记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科学的艰辛以及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还进一步介绍:同学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是在18世纪以前,“π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一直是许多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证明了π是无理数,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人类对于π值的进一步计算并没有终止,例如1610年德国人路多夫根据古典方法,用262边形,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项工作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数刻在他的墓碑上,至今圆周率被德国人称为“路多夫数”。1873年英国的向克斯计算π到707位小数。194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计算的结果后,产生了怀疑并决定重算一次。他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来做此项工作,结果发现向克斯的707位小数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确的。后来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人已经算到第十亿位。同学们要问计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义?专家们认为,至少可以由此来研究π的小数出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对π认识的新突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数比圆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也使学生受到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吃透教材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把科学史融入日常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采取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初三几何教材第七章的7.3节的例题四,是通过计算赵州桥桥拱的半径,使学生掌据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好材料。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上课前我请美术教师画好赵州桥的彩色图画,当它在课堂上展示时,同学们被这造形奇特、气势雄伟的赵州桥画面吸引住了,等待教师的讲解。我指着画面向同学们介绍道:“这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整个桥身是圆弧的一段,长50多米,宽9米多。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这样巨型的跨度,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而更显示其先进技术的,是大拱圈上的两肩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还增加了洪水季节桥下的过水面积,四个小孔可以辅助渲泄洪水,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创造了敞肩拱的新式桥型,使拱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比欧州19世纪建造的同类拱桥早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经历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界的袭击和一千多年使用的考验,依然巍然挺立,雄姿焕发,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综合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多种科学知识的典范。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桥拱的半径„„”这样引导,同学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2

一、结合教材内容, 使科学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 我向学生介绍, 约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左右, 我国已有了圆的概念, 考古说明我国夏朝奴隶社会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圆形的建筑。“圆, 规写交也”, 即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终点与始点相交的线。这样在授课中将一些有关史料穿插进去, 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圆的求知欲望, 为学生学好这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根据教材特点, 适当选择科学史资料,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本章“读一读:关于圆周率π”中对π的产生做了简单的介绍, 并提到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 从中得到启迪, 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进行了一次读后小结。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 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 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我国古代不仅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作用, 而且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 创造过多项“世界纪录”, 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一项。通过以上讲解, 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也使学生受到感染, 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采取多种形式, 增强教学效果

把科学史融入日常教学, 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 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并采取多种形式, 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初三几何教材第七章7.3节的例题四, 是通过计算赵州桥桥拱的半径, 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 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好材料。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上课前我在网上下载了赵州桥的彩色图画, 当它在课堂上展示时, 同学们被这造型奇特、气势雄伟的赵州桥画面吸引住了, 等待教师的讲解。“赵州桥经历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界的袭击和一千多年使用的考验, 依然巍然屹立,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桥拱的半径……”这样引导, 同学们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潜在的驱动力,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志献身科学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3

科学史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简单介绍历史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但科学教材的容量终归有限,而科学史的内容纷繁复杂,我们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科学史的教育呢?

一、在教学环境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张贴有关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的图片或利用黑板报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科学发现等。可在学校的阅览室增添有关科学家故事、科学发现史等方面的书籍。有一次,在上“电”的内容时,讲到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时,有一个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家里就有一张爱迪生的图片。我知道爱迪生的故事……”下课,我找了那个学生,原来他的家里有一本挂历,上面就是介绍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在教学环境中渗透科学史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展开科学史教育

1.课始导入科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如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得发现了浮力定律等。每一项科学发现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科学史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阿基米得在浴盆里洗澡,突然他赤身裸体地大喊大叫:“发现了,发现了!”跑到街上,那么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五下第一单元物体的沉与浮的引入部分,从而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究沉浮的秘密。又如在六上《电和磁》一课的开始,教师就可以直接谈话引入本课的学习:“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使用电打开了大门。奥斯特做了什么实验?他有什么发现?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有什么发现并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获知,这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让学生感觉到我就要经历科学家那样的研究了。

2.课中融入科学史,引领学生经历探究

科学史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的本质和实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与科学史教育紧密集合起来。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电和磁》一课老师在介绍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针复位。最后,要求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多角度来思考,归纳出是电流产生了磁性。于是这又能引起学生无比的成就感。

3.课末引入科学史,引发学生拓展学习

课结束前,老师再引入科学史,激起了学生对科学新的关注。在课外学生可能会去像科学家一样去做研究,可能会去进一步地了解科学家的事,增强认识,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如在讲到《动物的繁殖活动》时,可以告诉学生:“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又有了一种新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克隆。想具体知道克隆是怎么回事吗?请大家课后再去阅读资料库中的知识或查找其他相关材料。”这样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三、在课外活动中拓展科学史教育

1.在专题研究中学习科学史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科学家书籍等来搜集专题性质的科学史料开展学习。课外收集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展示,比如以报告形式、编写科学小报、课堂交流等形式来介绍科学家的重要事迹或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对科学的思想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人文因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在网络资源中学习科学史

互联网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科学史资源。这个资源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感受与体验。作为老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科学史网址,并可通过学校网站或个人博客提供科学史资源。如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社的网站上就有“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栏目,里面具体介绍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科学的学习资料。例如:在学习《信息的传递》时,学习信息传递有关内容前,教师让学生上网查询了有关介绍古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史的图片和资料,学生看了这些资料后被古代的传递信息方法大大吸引,对于后面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对于帮助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在学完某一科学内容后,教师还可让学生主动整理科学史的知识,并利用互联网补充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如进行科学家的图片展、故事会,出手抄报、电子小报的形式广泛发动学生多方面收集一些科学史的资料。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4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促使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校采用以下五点做法。

(一)利用学生亲身感触,创设教学情境。

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地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课件打出字幕: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接下来播放灾后损失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由于对这场大地震学生们非常熟悉,就使得学生在惊心动魄的事实和触目惊心的损失数据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地震现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会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去。

这样,使我们的科学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鲜活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到科学知识有用,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过程中。

(二)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教学中,我们分析学情后认为:学生对水中加盐能够增加水的浮力科学概念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了解到这一基础,就可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增加物体的排水体积上,做好小潜水艇的沉浮实验上。

这一课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是“让学生亲历探究,找到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基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积累,本节课就是要让他们再度体验和经历这一系列探究过程。

(三)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蕴涵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带给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在“观察水”的教学中,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或有色饮料)、白醋、糖水、水装在烧杯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在教学中,如果选择替代实验材料一定要考虑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材料不当、分发材料的时机不当等都会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困难,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的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从学生的表述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获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方法、思维途径及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实验课上可以问学生实验要控制哪些因素?实验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以及在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过程中,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当学生在交流中词不达意时,特别需要教师及时的有效指导。

(五)通过及时复习,促使学生巩固科学概念。在课的起始阶段,适当的对上几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复习;在课的结束阶段,利用多种形式对本节课或单元的科学概念进行练习。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做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来全面获取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给予恰当的弥补和点拨,以便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吸收的过程。适时、适度的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融入国际主流 篇5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融入国际主流

初步分析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融入国际研究的主流的迫切性,以使在研究手段、方法和研究模式等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超越.

作 者:江虎军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北京,100085 刊 名:中国科学基金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年,卷(期):2005 19(1) 分类号:N1 关键词:生命科学   基础研究   国际主流   研究模式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6

学生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 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 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科学课程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与体验,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生活, 亲近科学, 体验科技, 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中增长知识, 开发创造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 才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科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每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教师要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激发思维, 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

在教学五年级《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 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种植绿豆种子, 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观察, 并做好记录。当我在课堂上提出“在种植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时, 由于学生已有了真实体验的基础, 因此提出了许多相关问题, 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同时种下的种子会长得不一样大不、怎样才能让种子长得更快等问题上。针对这些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教室转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讨论区, 让学生自由讨论。因为学生的问题都是他们用现有的知识与观点无法说明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 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不满足, 从而有了想弄明白的欲望。这种学习欲望就是学习的动力, 能激发积极的部分。因此必须在学习之初为学生创设难以解释的情境, 而生活化的情境是他们充分接触了具体事物以后产生的。

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平时很喜欢喝冰糖水, 可是冰糖要完全溶解需要很长时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 让我快一点喝到糖水呢?”冲糖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 学生马上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给我出了主意:“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使冰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冰糖砸碎再放进水里, 会快一些。”———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 不但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反而觉得与他们非常的亲近, 对设计实验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2 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课中有很多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 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教科书、图片、课外读物、来自媒体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科学实验仪器等等。

在教学中, 匀学的实验仪器有时候是必要的, 但是实验室中的科学仪器并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因此,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牛奶盒、汽水瓶、吸管、包装箱、泡沫塑料甚至一枚扣子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 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学生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小玻璃瓶和透明塑料吸管, 而并非实验室中的烧瓶和玻璃管。如此一来既为我节省了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 又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而且便于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情况。

学生的学习探究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学中如果局限于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常见易得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 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这有利于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不断增加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课外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 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相结合, 让这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 学习了《奇妙的指纹》以后, 我设计了一份家庭指纹档案, 让学生将自己的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指纹全部拓印下来进行比对研究, 学生对这项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都欣然接受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 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豆油、醋、酒等液体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做铺垫, 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很容易并且愿意去完成。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久而久之, 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对生活化的科学的探究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形成一个奶性循环。

综上所述,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 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 利用熟悉的材料, 获得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因而我们要上好科学课, 应该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 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探究材料的生活化, 课外研究的生活化。只有扎根于生活, 科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融入生活,体验科学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把生活融入科学教学中 篇7

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

二、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

三、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观察自己班级蔬菜基地开花植物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蔬菜基地是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观察研究这些开花的蔬菜,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实验、观察教学让学生“一周早知道”

教师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放在首位,将下周要教学的内容、要做的实验、要准备的材料,以及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早知道”,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去收集实验材料、去模拟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如六年级关于“月相”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我们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月相。几个月后,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月相》时,学生早已积累了月相变化的资料。

五、让生活与科学紧密相连

杜威教育哲学的著名观点就是“从做中学”,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因而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陶行知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懂得了方法,这是老师仅利用课堂无数次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换句话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也在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小科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我常常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如我在教授有关岩石的知识,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第一次认真地观察岩石还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学习之前,我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岩石,同时向学生描述了我为了收集不同的岩石跑了很多不同的采集地,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及时提问:“你们在这些岩石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 我接着提问:“关于岩石,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回答也是不尽相同。

然后具有同样兴趣的学生便三五一组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研究小组,积极地投入到对所提问题的探索中来。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会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方案的可行性等。几天以后,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互联网查询,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实地考察,还可以向父母及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其中一个小组想要解决的是岩石的形状是否与采集地有关,他们利用节假日,与父母一起到不同的地点考察和采集标本,经过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采集地,岩石的形状确实不一样。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也会存在怀疑态度,这时我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寻找到的答案设计实验证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学习融入生活,而学校的课堂则是我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通过学生的讲解,我发现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一个“小老师”,而我反而是一个学生了。

通过课堂与生活的接轨,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学习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学习就是生活,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人文素养

在学术之林里,对于物理教学高效性的探讨研究一直是“持续升温”的,对此所提出的研究报告亦是数不胜数。初中物理教学研究是其众多分支的一脉,中学时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正是学好物理的黄金时期,从小学迈入初中,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要学会用科学的眼睛去审视整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夯实基础是重中之重。这样一个黄金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墨守成规,沿用刻板保守的教授方式,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对物理的逆反心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经实践研究,当初中物理教学融入科学人文素养后,会使整个课堂充满上进风气,教师的教授过程变得更加津津有味,学生的求知过程变得更加循序渐进,而这样的结果正是我们的所追所求。

作为师者,我们希冀学生和我们能积极互动,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不耻下问,而在传统物理课堂上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学生普遍存在冷淡心理,学生短期内无法发现这种心理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所造成的阻碍,当时间累积起来,物理学习只会越来越吃力。这不光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有老师的原因,也有课堂氛围的原因,一旦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人文素养,老师的角色发生显著改变,课风也发生了改变,先带动起来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又带动另一部分,最终,整个物理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达到了老师所希冀的目标。

科学人文素养意味着:让课堂多点关怀,让物理多点生动,让学生多点主动,让老师多点交流,只有加入了这四个元素才能使物理课堂的刻板无味转变为兴趣盎然。长此以往,必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使学生获得一个飞跃的成长,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而价值又具有“连带性”,一个价值的出现会引出另外一个价值。

初中物理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中思考的重点,要想获得高效,不是单一从教师方面改进,也不是单一从学生方面改进,而是要用一种交流包容的态度去促进学生、教师、课堂三者的人文融合,初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接受新事物、新学科的黄金时期,教学工作中必须对此多加重视,不断创新改进物理教学课堂,寻找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养的最佳融合,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使教育兴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崔益祥,周义萍.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学校柔性管理[J].教育探索,2005(08).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篇9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指导生活、认识事物、决策发展,来不断探求真理,发现未知,揭示规律,更好地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久发展。

那么,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怎样养成的呢?是在“做科学”中逐步养成的。学习科学不是背记科学名词。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包括思维方法、习惯等)、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各种精神(包括求真、务实、坚持性、刻苦等)都是在应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做科学”,从而才能学会“做科学”,最终实现学生真正“做科学”。

基于这些思考,以教材的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思考至关重要。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总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指路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进行单元目标整体设计和统筹实施时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课时分解与统筹实施和评价建议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通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在本年级科学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确定本册教材的核心素养目标。

关于单元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不是把每课的目标简单地合并到一块,而应该考虑目标之间的关系。把本册教材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总目标,结合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将本册核心素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更加具体的行为动词,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统筹设计。关于行为动词的使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主要用“会”、“能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是学生在六年级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单元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各课目标进行分解,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要求的,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用合适的行为动词确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目标进行创造性思考。

根据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前概念,对单元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分析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分析一个单元中,哪些课需要拓展到课外,哪些课之间可以打通,哪些课需要调整、压缩。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油菜花或白菜花,认识花的结构,了解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把与之相关的内容打通,如果课时不够,可以适当延长课时。

二、分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和实施建议

活动设计建议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思考什么问题、课堂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实施建议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是在第1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合理搭配膳食,获取均衡营养”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食物中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整合的方式,解决本课难点。这种强化,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

(2)关注实验材料的结构性

在“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实验环节中,要选择多种有代表性的,如油饼、土豆、花生等9种食材,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既辨别这些食物中是否含脂肪,又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淀粉。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某种食物中含有与不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同样重要,加强实验材料的探究性。

(3)联系单元内容,承上启下

第1课的记录单是本节课的引子,本节课最后的问题“怎样吃、吃多少才能保证获取均衡营养?”是第3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初步交流,并在课下继续完成探究任务,为下节课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设计,关注本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用,引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延续性。

三、结语

融入生活 体验科学 篇10

关键词:课堂情境;生活化;探究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12-02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是工具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千姿百态,学生要想一下子掌握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常识与能力培养,让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改善学习状态,同时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小学科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怎样实现生活化呢?笔者做过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二、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三、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观察自己班级蔬菜基地开花植物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蔬菜基地是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观察研究这些开花的蔬菜,学生并没有感到

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四、知识运用生活化

学习了知识,就要在生活中运用。如:在学生学习了《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之后,了解了一些关于材料的回收利用的知识,并做了一些循环利用的实验,如《我们来造一张纸》。通过这样的体验与学习,学生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开始关注生活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情况。因此,他们才在生活的校园小环境中发现了问题,并通过科学调查、观察与思考等方式解决了问题。但是这个应用只是在班级的小团体里,让班级里产生的垃圾进行了分类,于是我希望通过表扬与鼓励,她能主动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更大的范围,并将这种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发挥得更好!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 妍.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11(19)

上一篇:给予我的勇气作文800字下一篇:关于石油企业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