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2024-08-18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通用10篇)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1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摘 要】科学是一项不断完善和修正、不断发展,积累知识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史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初中的科学是学生们接受新的知识更好的阶段,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地整体形象,通过科学史资源有利于解决课堂问题,从而全面的解读科学史在科研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科学史在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对科学史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史;课堂教学;分析;作用

一、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所起的重要性

科学史是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资源,它以独特的资源视角为科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它的教育价值开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教学中,对于科学史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然而许多的教学老师仅仅把科学教学理解为浅显的科学教学理念普及,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偏差,而且在具?w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对科学史的教育仅简单地理解为对科学史事实的记诵教育,而没有将科学史所蕴涵的理性精神、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渗透其中;没有通过科学史的再现让学生逐渐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内含的人性、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精神等。而这些方法与精神和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史,应打破历史事实的硬壳,充分展现科学史内在的价值。

二、利用科学史,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

在科学教程中,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往往从学生角度来看都是正确而又可行的,如果能够利用科学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观念,.使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丰富、更完整的认识,并能使学生对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解则会使教学看起来更加的丰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课程,不仅无损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只用通过教科书了解到学生,以科学的理论看待历史。从科学史的发展上来看,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过程,而科学的理论则像是深埋在黑洞中的理论,需要你通过不断的摸索去探究发现,它的真理才会不断地浮出水面。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像其他人类文化一样,实际上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由特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的人推动的,并依赖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最早能够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融入的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在这个教学中,不是介绍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是一种常识。而是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体现人们在科学探究中的历程以及所体现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法。

三、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原则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科学教材中,虽然也包含有科学史方面的内容,但是仔细分析以后就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在教材编写中,当涉及科学史方面的内容时,篇幅过短,有时甚至一句话带过,或者把科学史放在阅读材料里面,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些也是导致科学史内容在教师和学生中得不到关注的重要原因。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加认识到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教材编写方面得到体现,逐步把科学史的内容合理地融入到科学教科书中。只有把科学史融入到科学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一个附加的额外任务,才能真正发挥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否则,科学史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也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把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笔者通过分析科学课程标准和现行的综合或分科科学教科书,发现多数科学教科书基于对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的分析和把握,在教材编写中采用了以下三条科学史融入教材的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教材的选编应通过有限的篇幅和精选项的科学史事例,通过学生的参与,折射出科学的全景。以初中生物教材为例,在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科学史实时,教材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呈现这一发现的科学背景和大致历程,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科学哲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实验技术等角度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出标准答案,而是使学生能够从一个科学史实出发,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营养,用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二)循序渐进原则

科学史内容的选编,应采用循序渐进原则,从初中到高中,应有不同的要求,做到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初中科学教材可能更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史实,诸如科学家的故事,旨在激发学习兴趣;而高中科学教材,则应引导学生对科学史理性判断和决策。如在初中科学教材中,讲述爱德华?琴纳发现女工与患的奶牛接触不会感染天花,最终实现了人接种并开辟了免疫学的故事,这能够激起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宣扬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方法。

(三)价值优先原则

科学史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价值优先原则,选取那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能给学生多方面启迪的内容,避免为写历史而写历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中有一个案例可供借鉴,巴斯德通过鹅颈烧瓶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生产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教材以鹅颈烧瓶的史实展示了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采用经典的巴斯德生生论的史料,则能使学生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等多方面获得启迪。

四、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目标与方式

(一)用故事形式引入科学史,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科学故事的形式介绍科学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是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最常用的形式。例如,引出植物分类方法;用巴甫洛夫做的关于狗的食物性反射的经典实验,引出条件反射;用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的故事,引出细胞内容的教学。

(二)用探究课题形式引入科学史,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把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设计成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探究型的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用专栏或科学史专题形式引入科学史,以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

科学史引入科学课程的另一种形式是,在新课教学中和新课教学后,以科学史作为素材编写例题与习题,或用科学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现实来源和应用。这些内容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之后,又顺便向学生介绍了《梦溪笔谈》中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记载。学生听了之后,一方面了解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性质。另外,插入科学史专栏,可作为拓展性阅读材料。科学史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性故事,从而建立完整的科学形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五、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所强调的是针对某一个科学理论或科学概念,利用讨论、辩论、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做实验等多种方式,模拟当年该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并说明当时的文化背景。通过呈现科学史中科学家们所产生过的争论、质疑、错误概念,除了可以避免学生犯这种错误之外,也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其错误概念。因为融入的科学史材料完整地呈现了以前的争论及质疑,这有利于充分说服学生放弃错误概念,进而自主建构科学概念。以大气压力概念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记住大气压力等于1.013x105pa并不难,问题是单纯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可以采用融入科学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首先,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空气有没有重量?”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或辩论。有的学生可能?J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因为石头拿在手上放开会往下掉,而气球拿在手上放开则会往上飞,其实这个错误概念历史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经坚持过。结论的时候,教师再一次强调空气是具有重量的,因为当学生有了这个观念以后,才能逐渐体会到大气压力的存在六、结束语

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科学史是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是人类思想宝库中一笔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念、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综观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史正在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入科学教育的中心。因此,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教学策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郭青瑛.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高效实施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4(8):192-193

[2]詹翔.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中学教学参考,2016(29):106-107

[3]郑多增,李杰志.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应用[J].考试周刊,2010(15):228-230

[4]论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424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2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 科学学习应该以图案学习为中心。探究, 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与方式。初中科学设置的主要目的, 就是使学生们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中发现问题, 进行思考, 加强训练迁移, 增强学生们对实际生活的热爱, 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初中科学教学能否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果, 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可以创造学生的新思维, 挖掘新的潜力和新的智力, 获得更多的知识。

1. 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讲解

多媒体信息有动画、视频、音频、图像、图表、图形, 有运动的、静止的、合成的、分散的、听觉的、视觉的。表现形式如此多样的多媒体教学, 可以对于抽闲的原理和概念等知识, 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学生。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 都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表达, 克服了其他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增强了教学内容具体的表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信息的共享, 增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表现, 可以充分地发挥其教学的直观性。老师在问题的讲解过程中, 单纯地依靠语言表达是不能够达成教学效果的, 对于生活化、现实性较强的问题, 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流程和实物的演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有效地辅助老师进行生动、直观的问题说明, 学生们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 可以高效、快捷地接受新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窗口、图表、图形菜单等形象美观的图形界面, 作为人机交流的平台, 将视听功能结合起来, 呈现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交互方式。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悦耳的音乐,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带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求, 去感知周围的生活,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 老师在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时, 需要通过多个不同角度、大量的板书和语言进行阐述, 这样无形之中就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教学之后, 不仅可以节省了板书的书写时间, 还可以从单一、代办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习效果。

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而且还会造成大批量的“高分低能”学生的产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有待改进。自从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之后,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比如说,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 进行不同人的声音的编排、再现和复制, 给学生们的口语学习和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计算机的虚拟技术, 可以模仿各种仿真实验, 给学生们提供真实的实验环境。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们的操作和实践机会增多, 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初中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时效性建议

1. 要正确处理好老师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功关系

在表面上看,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处理的关系。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处理不得当的情况发生。比如说, 老师会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直接地用多媒体投放出来, 老师成为了解说员, 按照大屏幕上的字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 老师就成为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 多媒体技术成了课堂的主体。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 应该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和辅助工具。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和黑板上的板书, 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正确处理好老师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让其最大限度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2. 正确处理好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老师的情感教学中, 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 又会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热忱。通过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中, 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学魅力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可以成功地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 顺利地达成教学效果。反过来说, 如果这两个关系处理不得当, 就会挫伤两方的积极性, 这样就导致了失败的课堂教学。

3.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

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便捷性、快速性和广泛性, 与传统的“一支粉笔, 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但是, 老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完全地抛开了传统教学的“备课、讲解、辅导、批改”四个环节, 缺少了书本和教案, 没有了黑板和粉笔, 一味地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是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时机, 恰当地处理好普通教育、黑板、粉笔、语言表达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要注意时间因素, 准确掌握好多媒体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讲解、思考和板书时间之间的关系, 将两者进行充分地融合, 相互补充、相互发展, 共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4. 进一步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 是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保证

要想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且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熟练地掌握各种软件和技术的运用, 让多媒体技术为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不要被多媒体教学所束缚。老师不仅要善于应用和掌握多媒体技术, 更要掌握学科教学的技巧和基本规律,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初中科学教学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以及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详细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提出了提高初中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时效性意见。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 还需要老师们创新性地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国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实验教学质量研究——以初中《科学》虚拟实验教学为例.2009.

[2]杨青云.谈初中科学课程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 2011, (08) .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科学咨询, 2009, (07) .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3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意识;生活化;调查研究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推动初中教学阶段科学学科“问题化”教学改革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热情,通过基本原理的传授,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知识高峰的信心。教师在推行初中科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对问题设计进行创新性讨论。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推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一、切入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在教学活动时,应该切入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教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角度出发,可以让学生从“摩擦力”的角度出发,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教师可以安排一名穿平底鞋的女生和另外一名穿足球钉鞋的男生,到讲台上来配合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接触面的情况下,人体的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影响。

在讲台的位置铺上一块长度为6 m乘以宽度为1 m的红色地毯,然后安排另外一名学生使用秒表计时。当穿足球钉鞋的男生和另外一名穿平底鞋的女生以正常的步幅穿过红地毯时,大家会明显发现男生步行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大,并且走起来更加吃力。穿平底鞋的女生却可以轻松穿过红地毯,步幅比较小的女生反而通过红地毯的时间比步幅相对较大的男生耗时较少。

2.通过教学实例研究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原理

根据现场试验的结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摩擦力到底与什么有关?”这种讨论活动,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试验活动,同时可以通过安排学生的具体观察和试验,指导学生对于基础科学知识的探讨与创新。通过“问题式”导入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得知,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在两个物体产生摩擦时,如果两个表面都足够光滑,便会产生较小的摩擦力,如果两个面都不够光滑,同时接触的面积比较大,便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

在初中阶段开展科学学科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时,不仅能够“知其然”,还应该通过参考资料和文献的查找,努力凭借讨论的力量“知其所以然”。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1.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初中科学教师在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课时的时候,可以列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即:水壶里的自来水烧开之后冒出“白气”、冷饮装从冰箱中拿出之后表面出现水珠、阳台上洒下的水滴很快便会消失、冰箱冷冻室中的水冻结成冰等,然后将这些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认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对隐含的科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认知水的物态变化,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2.基于活动观察、体验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对问题进行深究,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下课后,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石头有什么异同。并且,可以将一些比较特别的石头带到班级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比较,最终诱导学生投入最大的热情研究岩石的形成,探究科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现象的运动特点。“为什么有的岩石比较锋利,有的岩石像泥土一样松软?”“为什么有的岩石硬度特别大,而有的岩石密度小甚至可以浮在水面上?”

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结尾,老师向学生讲解,通过知识点的归纳和整合,对生活中“砾岩”“砂岩”“片岩”的形状区别,以及在科学定义中的具体区别向学生进行分类介绍,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效率。

3.基于科学实验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验演示作为导入,向学生演示“魔术电灯”实验,即:将少量高锰酸钾粉末涂抹于沾了几滴浓硫酸的玻璃棒上,使酒精灯灯芯与玻璃棒相接触,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硫酸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通过这一热量将酒精灯灯芯点燃,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酒精灯不使用火柴、打火机等工具也能够点燃。这一问题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4.基于故事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通过家喻户晓的故事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通常能够获取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科学教师在对宇宙空间专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作为教学引导线,向学生提出“织女与牛郎每年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出发到见面,速度需要多快?”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對宇宙的广阔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对该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5.基于文学作品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初中科学教师在对“环境因素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这一课时进行讲解的时候,引用“人间四月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产生的影响;在对月相变化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诗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对月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与思考。这类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除此之外,初中教师在日常的科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证,通过分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和查阅图书馆馆藏的科学类书籍来更加详尽地了解初中科学学科的各种奥秘。

初中科学学科任课老师通过对课堂“问题导入”的重视,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科学实例中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从而用科学知识吸引学生探索探究陌生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思考深度。

“问题式”教学方法的益处,在于让学生对所学会的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学以致用,熟练地应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从而在另一方面加深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善于利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并且将它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于我们推行素质教学这一重大课题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5(02):29-31.

[2]陈国华.城镇初中学校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余杭区五所城镇初中学校的调查与研究[J].学周刊,2015(02):63-65.

[3]杨原.对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30-31.

[4]黄礼青.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7-8.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4

浙江乐清市虹桥镇一中 梁太国

类比和类比方法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中有某些共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导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已经具有的属性,利用已掌握对象的某一属性去理解把握另一个对象的类似属性的思想方法。

客观世界具有相似性和统一性,如九大行星运动和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电荷间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统一性的启发,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因此,类比和类比方法作用的意义是很大的。而将类比方法动用于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顺利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打通各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达到举一翻

三、触类旁通、启迪思维的作用。

初中自然科学中,不少物理概念的建立和方法有着很大的类同性。如:密度、比热、电阻等都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们的引进和描述都是非常相似的。在教学中,只要牢固建立“密度是物质特性之一”这一重要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这一概念,则在以后教学电阻和比热等相似的概念时,教师只需略经点拨,就能顺利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较好地把握“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和“比热与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的概念。又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功率和压强等物理量的意义的理解,只要讲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含义,则对于某一速度数据15米/秒的意义就是速度的定义的具体化,不要把定义与数据的意义两者割裂开来死记硬背,则如2000牛/平方米、7800千克/立方米、9.8牛/千克、5600 焦/秒等物理量数据的意义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又有利于这些题的计算。又如只要掌握了速度定义式中V、S、T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公式的三个变形,则压强、密度、重力、功、功率等三个量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学生就能顺利掌握运用。

初中自然科学中很多规律具有统一性和相似性。如杠杆、滑轮、滑轮组、斜面等,其机械原理是统一的。将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的关系:“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对学生讲清并使学生牢固掌握,学生就能很顺利地掌握其他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原理。又如,产生大气压的主要原因和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因此,类似地液体压强的有关性质适用于大气压强,教师只需稍经点拨即可解决问题。自然科学中很多量所比较的物体或物质某一方面的性质都是非常相似的:如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压强是比较压力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功率是比较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

现行自然科学教材是将生物、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合成一科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是类似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挖掘这方面的潜力,如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实验时先固定受力面积的大小,看压强与压力的大小的有什么关系,然后再固定压力的大小,看压强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归纳。类似的导体电阻的大小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欧姆定律的实验、溶解度的引进等。都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运用类比和类比方法既能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较好地学到手科学研究的方法,起着的一举多得的作用。

自然科学中有些实验的理解也比较困难,我们也可用类比的方法,可使学生顺利掌握。如用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少于200 毫升的实验来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个实验学生很难理解,本人是这样进行的:准备一种较细的砂子和一种较粗的砂子,实验时分别用200 毫升的烧杯量取细砂和粗砂各满满的一烧杯,然后将它们均匀混合,再用这200毫升的烧杯去量取,两满烧杯还差很多,原因是细砂钻进粗砂的空隙中去了,最后再做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这样非常直观,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

有些物理量、知识点不易理解和记忆,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可采用类比方法。如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其引进,可采用:两块地,甲地块2亩,栽种玉米3000棵,乙地块3亩,栽种高粱2400棵,则甲地块植物的密度比乙地块的密度大,类似的1立方米的铜的质量是8900千克,而1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800千克,所以铜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又如学生初学电路时,对被短路的电灯不亮很难理解,可以这样来解释:一批同学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条平路和一条山路,如让同学们选择,山路还有人走吗?因此被短路的电灯中没有电流通过,灯不亮。

类比和类比方法有其局限性,由类比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都是可靠的,因此由类比得出的结论,必须由实验证实或论证。学生会使用类比去乱解题,从而造成错误,这也必须引起每个教师注意的。学生限于生活和知识,目前接触的都是成正比例等线性的数量关系,因此他们认为所有都是成正比例的,从而造成错误。如下面一类题:某物体的质量为48克时,体积是20立方厘米,该物质的密度是___。将该物质切去二分之一剩下质量24克时,此时该物质的密度是___。生错答为:“1.2 克/立方厘米”。又如:一用电器两端电压为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A,则该导体的电阻5欧,当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时,该导体的的电阻是___。生错答为:“10欧”。

类比法还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运用得当同样可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数学中的多项式除以多项式: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5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而且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有一些初中科学课堂,虽然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少有让人怦然心动的。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生为本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

叶澜教授曾经讲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传统课堂教学则把传递知识的价值视为重中之重,这样高效课堂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如果把课堂教学演化成以完成认知目标为宗旨的课堂和演绎“教案”的过程,就会制约师生的活动,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非常的机械和沉闷。这样的课堂就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初中科学教学时,我们应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在体系,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课堂演绎成学生获取新知和探寻真理的乐土。

笔者在今年的温州市精品百课展示课《地形和地形图》中,对地形图的教学抛弃了传统的设计: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形部位和等高线地形图,并让学生识别。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自己获得新知的体验。笔者做了一些创新设计:用海绵制作了各种不同的地形模型(山地、丘陵、盆地),4人一小组,随机发给每组,学生亲身体验将三维的地形特征转化为平面的图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观察自己亲手画出来的等高线地形图,得出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标出地形部位。然后将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实物投影,让学生将地形图与模型一一对应,并各抒己见、讨论总结。

二、联系生活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并受生活的启迪。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科学新知识,影响科学学习的效果。有效的科学教学需做到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和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将生活中科学问题集中展现在课堂,并借助生活经验思考科学问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笔者在《地形和地形图》中对地形的教学时,给出了温州的几个地点:乐清雁荡山、瑞安万松山、文成大峃镇和温瑞平原的照片,判断地形,这些都是学生最熟悉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原来故乡有这么多地形。然后百度一段文字材料介绍家乡温州的地形特点,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并且安排了关于地形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思考题,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养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习惯;(2)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的需要,使学生初步懂得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和当地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道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长大后努力改变家乡面貌的感情。

三、实验活动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教学时,让丰富的科学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进行实验活动和探究,就无法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

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大气压,笔者让学生用挂钩、饮料、吸管设计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作解释。更巧妙的是教师事先在吸管上做了手脚:有些吸管上被剪了小洞,有些吸管完好无损。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知道了用吸管吸饮料是由于大气压。对“为什么吸管上被剪了小洞的话饮料就吸不上来了”这个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因此对大气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情境教学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纽带

初中科学具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明显的作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入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从实际的生产或生活中,从现实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取素材,也可运用科学实验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电视节目里魔术很流行,于是笔者将其作为情境搬进了课堂,并作为导线贯穿了《大气的压强》一堂课的始终:通过“魔术大表演—魔术大揭秘—跟我学魔术—生活中的魔术—历史的魔术再现—创造魔术”六个环节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以“生活中处处有魔术,魔术中处处有科学”结束。

总而言之,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科学课堂最关键的支撑点和根本出路。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行为,以学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6

【摘要】阐述在课堂上适当运用与教材有关的科学史来诠释知识点的方法和好处,合理运用科学史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科学史生物教学学习兴趣科学素质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47-02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有一段曲折的科学发现史及其背后相关的社会故事,每个科学发现史的故事都能帮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发现对人类的影响,进而学会利用科学的力量造福人类社会。因此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可以提高生物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与教材内容知识点相关的生物科学史,阅读相关的专著,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对教材涉及的科学史全面了解,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教学的需要对科学史的内容进行二次改造,通过增、减、改、换等方法,使得这些资料能在课堂上合适应用。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利用生命科学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节课中,课文首先提出“遗传物质可能有什么特点”这个讨论问题。在此引入科学史,告诉学生首先提出并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他在1926年提出了波动力学――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他用物理学家的思维,在1943年写了《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书中他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现象和生命普遍的规律推理出能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的特点,这本书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在课堂上简单介绍薛定谔和他的书《生命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根据生物前后代的现象特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特点:(1)遗传物质在前后代应该是稳定的;(2)遗传物质应该能复制;(3)遗传物质应该能在前后代传递;(4)遗传物质应该可以变化。

这样的新课导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教会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观察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利用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应具备的素质

利用科学史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需要严密逻辑思维,需要经过艰苦的探索过程才有所成就。献身于科学探索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充满内心的喜悦。生长素的发现史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在这一节,笔者拓展讲解了生长素发现史的关键人物达尔文。讲述他对自然常见现象细致的观察,严谨的实验论证和推理,从而使人类发现了生长素。达尔文观察到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后,利用金丝雀草做了无数个系列实验。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无数不眠之夜的思考和推理,最终才得出科学结论。第一系列实验他用单侧光照射在有孔暗盒里的幼苗的不同部位,证明幼苗的感光部位只是幼苗胚芽鞘的尖端;第二系列实验他用切除法证明幼苗生长原因的部位是幼苗胚芽鞘的尖端;第三系列实验他用划等距离线的方法观察单侧光引起幼苗向光弯曲现象,发现幼苗生长的部位是在幼苗胚芽鞘的下方。在当时,这三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是无法理解的。达尔文经过分析推断提出合理的预言:幼苗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对单侧光有反应,使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并且这一物质是作用于幼苗胚芽鞘尖端的下方。此后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证实了达尔文的预言,找到并提纯到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这段科学史告诉学生达尔文不仅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博物学家、思想家,而且更是一个观察细致、严谨的实验科学家。

这样对科学史进行拓展能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有关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生理功能,运输方向等相关知识点,同时,使学生了解到对自然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严谨推理,充分论证这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事实证明这样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基本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利用科学史使学生懂得跨学科综合思维的神奇力量

科学史揭开了现代生命科学伟大发现的基本前提:科学家需要有广阔的视野,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这种科学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跨学科综合思想,拓宽以后的发展道路。

DNA结构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是分子生物学的新突破。在《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笔者讲解为什么沃森和克里克能首先发现DNA的结构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人类已经确定DNA应该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当时研究DNA结构的实验室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实验室,他们是顶尖的生物学家,拥有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另一个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鲍林的实验室,他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当时沃森很年轻,名不经传,他的专业是生物遗传学,他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和克里克一起做生物学研究,他们原来的研究课题是烟草花叶病毒。沃森说服了克里克和他合作,转向研究DNA的结构。他们合作几年后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人类打开遗传信息学的这扇大门,创造了科学奇迹。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沃森是一个生物学家,知道DNA结构对整个生物学的意义;而克里克是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熟练掌握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技能,可以在衍射图中分析推断物质的结构。加上他们利用了化学家查可夫的发现,在DNA分子中A=T,G=C。他们经过演算、推理,终于推导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因此DNA结构实际是由生物学的思想,化学的分析,物理学的实验技术,通过数学的推导推理出来的。这是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这种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伟大的创造力。

现代科学重大的发现往往源于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而现代学科专业化的结构划分和研究机制往往限制了科学家的思维。这种现象也对我们当代教育产生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进行夸学科综合思维教育,培养出杰出优秀的科技人才。

四、利用科学史促使学生具备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史告诉了学生科学家拥有什么样的情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些例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具备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个内容中,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生态保护的著名的历史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在研究密执根大学校园鸟类死亡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其原因是农药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造成的。当农药DDT在鸟类食物链各级食物中的浓度越来越高,并累积到一定的量时就能毒死鸟类。重金属或像DDT这样的有机磷农药在食物中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升高的现象叫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因为人总是在各种食物链的顶端,所以DDT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人的细胞内富集,使其浓度变得很高,使人的身体健康受到破坏。雷切尔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根据这个规律,雷切尔以童话的形式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寂静的春天》,书中警告使用DDT的危险性。该书在1962年出版发行,当时立刻引起全美国轰动,美国人由此知道了“环境污染”这个词。但是雷切尔却遭到化学公司的种种威胁,要求她收回《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后来,化学公司还联合起来起诉雷切尔。雷切尔出于对人类未来前途的负责,不仅不怕威胁,而且奋起应诉。结果引起美国国会震动,美国国会为此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调查事情的真伪。最后,雷切尔获胜了,但她并没有就此停下来。她站在为了人类福祉的立场,呼吁人类不是简单地禁止使用农药,而是应该开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这样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由于她的努力,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规定了生产和使用农药的新标准,确保了食品的安全。雷切尔帮助美国人了解环境污染危害的严重性,改变了美国人民的思想意识,改变了美国的生产方式。

这个历史事件反应了一个科学家的良知、社会责任和使命。科学发展的同时,不仅仅有利于人类,而且也可能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各种危害。科学家的使命是帮助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的力量造福于人类,避免危害人类。

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生物科学史在课堂上的适当运用往往能生动地诠释教材的基本知识点,提高课堂质量,使学生学习到科学家的科研精神,理解和体会科学研究的苦与乐,感悟科学研究的一些共同规律,实现了让科学史发挥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沃森.双螺旋[M].科学出版社,2006

[3]沃森.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第七版)[M].科学出版社,2015

[4]雷切尔.寂静的春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7

一、合理分组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亲手去实践, 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分组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 这样便于取长补短,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 这样可以优势互补, 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织的竞争。分好小组后, 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 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 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教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 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 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 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 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 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 教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组内成员作用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价值。但在有的课堂上, 合作学习成了教师课堂作秀的工具。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制定, 同时还要注重指导和培训, 引导每个学生尽心尽职, 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比如, 我在“探究小车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摩擦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 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 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 谁负责仪器操作, 谁负责记录, 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 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 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 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一个结论时, 都非常兴奋, 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合理运作,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一) 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 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包括准备工作) 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 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 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 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 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 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二) 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 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 小组内的成员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 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 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

(三) 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 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对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延伸的问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还可以为了了解 (或解决) 某一问题 (比如课题研究) , 需要进行实验或调查研究, 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优生辅导差生, 小组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 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担负起更大的调控和管理职责。

四、小组成绩的评定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催化剂

传统评分的弊端只关注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 通过分数排名来比强弱胜负, 这种各自独立的学习和排位, 不仅使学生间相互疏远, 还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因自尊心受到损伤而对学习毫无兴趣, 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整体评价的。尽量做到“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把传统的个人竞争转移为组间竞争, 形成组内合作的新格局。为了小组荣誉, 每个成员都会竭尽全力, 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调地重复强很多倍。

信息时代, 知识裂变, 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 失败者将是不会合作的人。合作就会产生竞争, 课堂的良性竞争, 必将活跃课堂气氛, 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场面。时代呼唤教改, 让我们不断探索, 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 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亚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下的探究式小学科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04) .

[2]庄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2) .

[3]李柏峰.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 学习有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强调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的启蒙课程,其教学目的为“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为了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流程,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大胆地改革和尝试。

一、合理分组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手去实践,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分组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织的竞争。分好小组后,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教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组内成员作用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价值。但在有的课堂上,合作学习成了教师课堂作秀的工具。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制定,同时还要注重指导和培训,引导每个学生尽心尽职,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比如,我在“探究小车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摩擦力与其质量的关系,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一个结论时,都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合理运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一)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二)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发言,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

(三)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对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延伸的问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还可以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优生辅导差生,小组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担负起更大的调控和管理职责。

四、小组成绩的评定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催化剂

传统评分的弊端只关注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通过分数排名来比强弱胜负,这种各自独立的学习和排位,不仅使学生间相互疏远,还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因自尊心受到损伤而对学习毫无兴趣,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整体评价的。尽量做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传统的个人竞争转移为组间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的新格局。为了小组荣誉,每个成员都会竭尽全力,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调地重复强很多倍。

信息时代,知识裂变,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失败者将是不会合作的人。合作就会产生竞争,课堂的良性竞争,必将活跃课堂气氛,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场面。时代呼唤教改,让我们不断探索,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亚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下的探究式小学科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04).

[2]庄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3]李柏峰.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张庆佃.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新课程(中学),2010(10).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篇9

摘要:现在是网络普遍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尤为发达,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学,我们从小学开始普及,从而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还能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在科学这门课程上,我们了解科学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它其中包含了太多知识,系统理论,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老师注意力分散,思想转移,我想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发展的技术在课堂上教学,电子产品可以说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其用他们更加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去传授知识,相信如果利用得好的话学生们对科学这一门课程肯定会感兴趣的,在文章中,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中,要求科学这门课程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需要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其实我们知道科学都是在生活中发现,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接触到科学,由于我们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约束,我们并不能在每次上课的时候去贴近自然,在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探索科学。但是科学技术那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一科学水平去应用于科学这门课程中。通过虚拟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状态,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同学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我国虚拟技术的状态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度

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中,我们需要运用到多媒体,其中就包括视觉的传达,虚拟技术的表现,声音的传播等科学技术,其中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更加直观感受的科学技术中的虚拟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同学需要在半模拟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我国虚拟技术起步较晚但是都集中运用于物理,化学这种物理成像的课程中。但是现在21世纪的电子商务时代中,信息技术运用到人们每个角落,在课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媒介进行教学,从而使学习更加简单更加容易,通过虚拟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学。

2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的真实感触

其实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容易开小差也就是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存在行动性上面表现出问题来,从现实生活中观察来看,我们的小学生的思维仅仅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在课堂上根本学习不到东西,老师认为学生有认真听讲,其实往往不是,思维早就去想别的东西了,尤其在科学这种理论知识的课堂上,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实往往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了,小孩子的好奇心理,往往会是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注意力牢牢集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真实感触。

3信息时代日益发达,与时俱进拓展知识

在现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给同学们生动详细的描述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保证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学到最新的知识。我们举例来说,在学习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下载一下大自然美丽的图片,以及大自然被破坏的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以及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奥秘,以及大自然被人们破坏的有多严重,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此门课程,使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老师进行提问,学生们的兴趣大了,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也使老师更加事半功倍了。让其学生自己探索,互相讨论寻找答案,得出结论,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学到的东西也更加多了,帮助同学们掌握重点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模式

国家要求规定在课堂上要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们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以外还有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半开放教学,不仅仅是科学这一门课程,其它课程也完全可以一样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进行探索,自己动手,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一项正确的事情,从老师本身来说可以提高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接纳性,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一味的只单纯的利用信息技术去传达知识,更多的理论指导还是要老师来完成,扬长避短,有效教学。在科学课堂上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会使我们获益匪浅。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景.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z1):286-288.

[2]段跃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23):82.

[3]王玉玺,张妲,钟绍春等.基于电子书包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95-100.

科学课堂中有效性教学论文 篇10

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认识到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由于学习者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跳一跳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子。制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未来终身发展的需要,研究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了解他们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要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其次,由于我们处于一个变化日益剧烈的伟大时代,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大意科学教学的要求是制定目标的基本依据,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创新探究等能力,环保、合作、民主等意识。再者,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分化与综合并存,科学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茎的输导作用”时,提问: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破皮,老树中空而不死,这是什么道理?又如在讲“植物的水分代谢”一节,提问: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地下的水分为什么能上升到植物的顶部去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课堂吸引,此时导人新课最佳。

激趣性提问,可以促进学生质疑,引起深思。在讲授新课中,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徘”状态,即到了"求通而未得,口言而未能”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思维中出现了疑问才能产生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

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科学问题入手来研究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发挥好实验的作用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加以总结和思索得出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引课时,可以一些小实验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蒸发时,用手指蘸酒精在黑板上写下“蒸发”两个字,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学习大气压强时,让学生用嘴含住塑料矿泉水瓶口吸气,观察发生的现象,引出大气压强。这样既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在新课教学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而且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尽量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这样就可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例如,在学习浮力的利用这一课时,可利用橡皮泥来分组寻找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浮于水面上的方法;利用萝卜来演示“空心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等。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验,不仅传授给了学生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是为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物质鉴别时,有4杯已经编好序号但忘了写名称的液体,不过还记得它们分别是矿泉水、苏打水、白酒和食盐水,现在请同学们猜猜用哪些科学方法进行探究辨别。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法。这时,教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先引导学生试一试用自己所提出的一种方法进行辨别,但结果学生都不能把这四种液体辨别出来。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用一种方法不行,那能否把几种方法合起来进行辨别。同时,教师还在操作方面进行引导学生。教师以商量的口吻引导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地探究。结果这堂课,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探究欲望非常高,每一位学生都能辨别出四种液体的名称。

教师的主导应该像好导游一样循循善诱,让游人自己去领略无限风光;像好导演一样启发引导,给演员留有演绎剧中角色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可以说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答案下一篇:描述小燕子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