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精选12篇)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1
化学是一门了解物质本质的构成、物质构成变化规律、物质规律应用改造的科学。人们研究化学科学时, 需要有客观的、严谨的、探索的科学态度。因此, 初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 要让学生了解到这种科学的本质, 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
一、引导学生拥有科学的研究思想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有时学生会犯下概念性的错误。如学生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物理反应, 什么是化学反应;学生不明白要以怎样的一个角度探索一种物质的化学本质。如果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化学概念,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化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 就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很多学生谈到盐, 就会本能地想到食盐或者氯化钠, 然而在化学这门科学中, 盐是非金属离子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 就像在数学领域中, 直线、射线、线段是三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我们不能随便地混淆这三种事物, 而化学也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在化学科学中, 盐与氯化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学生要学会以化学概念来理解化学领域内的事物。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接下来要研究的盐的概念, 可让学生归纳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这几种常见盐的性质, 学生经过总结, 将能更深入地理解老师所描述的化学概念。当学生理解充分地理解了化学领域中盐的概念时,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科学知识, 首先要树立一个分类的思想, 然后依分类的思想概括事物。如在化学领域中, 学生接触到盐, 就要理解到在化学领域中盐是哪种分类, 提到氯化钠, 学生就要想到它是盐类。
教师要从科学本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就要引导学生拥有科学的研究思想。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科学的角度探索化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教师虽然会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然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开展实验、自己在实验过程中要探索什么、自己从化学实验中要获得哪些知识等。化学实验是人们探索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当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了化学概念以后, 就要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在教学时, 学生要学会粗盐的提纯, 其中在去除杂质的这个步骤中, 学生可应用下表1中的步骤逐步地去除粗盐中的杂质:
化学教师如果能够使学生养成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就能应用这套方法自主地思考化学问题、探索化学问题以及解决化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学习了很多化学知识, 然而在应用化学知识的时候, 却不知道怎么解决化学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化学知识不够系统的缘故。化学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就要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 如果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理解较为片面, 当他们遇到化学问题时, 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 将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如一名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整理出了表2:
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整理成一个知识网络, 并引导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拓展知识网络, 当学生遇到化学问题时就能从自己的知识网络中提取出有用的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2
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 常 宁
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它包括化学意识、创新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笔者在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是主渠道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探究正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变化本质、探求知识内涵。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不仅利用好已有的探究环节,还充分挖掘问题情境,自行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情景,尽可能地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上,并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真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课本上提及的实验、探究、讨论的条理分析,还积极为学生设计更为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以便将理性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如在引导学生认识软水、硬水这一知识点时,为了现象明显,在肥皂水中滴入少许发泡剂(如甘油等),然后再分别滴入蒸馏水和学生自制的硬水中,震荡,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并且在硬水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清澈而上层为絮状物。由此学生自然地接受了“衣服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过后为什么发僵”的原因。
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掌握了新知、提升了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将模糊的知识梳理为清晰的知识框架,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的教学目的;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寓化学知识于现象中、寓化学技能于操作中、寓化学思维和化学思想于探讨交流中,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联系生活
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内容时,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在课堂上,学生的唇枪舌战,令笔者受益匪浅。如水的存在学生居然还想到了“存在于历史文化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行人复杂的心境”;“都江堰的水利枢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还存在于艺术界――魅力无穷的冰雕……等等。同时也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了不少节约水的方法;最令师生触目惊心的是一幅幅因水的污染带来危害的照片,让大家感悟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又如在讲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时,也以交流的形式展示化学与生活关系,挖掘化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提升了环保意识,树立了保护家园、保护自然的信念,达到了将化学意识与化学品质的有机结合、化学意识与实际生活和谐统一的教学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感受情景,激发兴趣、事半功倍。化学面对的是无限的资源,而我们处在有限的资源生活中。在无法用生动的身边事例说明问题时,图片情景不失为说明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讲授酸雨带来的危害时,展示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腐蚀得伤痕累累,一排排黑烟滚滚的烟囱使树木枯死、满天乌烟瘴气;讲授水危机时罗布泊的消失使得楼兰古国最终在版图上消失的照片震撼了每一位学生的心。这种让事实说话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潜意识的将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与具体的应用联系在一起。教学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原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展示一幅拖拉机冒黑烟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并畅谈如何才能避免以后发生的措施等感想。引导分析预防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学以致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对化学的整体认识水平,为全面培养化学素养提供了必要的补充。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交流是加油站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从课堂教学、实验探究和生活中获取知识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是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我们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提倡每位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张扬。在教学之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提高,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
首先,要注重引导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形、声等资料。收集资料不在于多,在于用心去做;不在于是否符合要求,在于敢用自己的资料与大家悉心交流。课前的搜集、课上的交流汇总,必然会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搜集材料、学会筛选内容、学会归纳总结,就必然会有新发现、新提高。那么,驾驭化学信息、形成化学思维、构建知识结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其次,要注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剖析,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对方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敢于设疑并通过实验等事实验证其真实性。大胆假设,认真归纳总结,就必然会得到科学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为拓宽学生化学领域视野创造了条件。
大家的悉心交流、共同学习,使得学生有更为广阔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无形中将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系统形成科学素养提供了必要补充。第四,课后的知识拓展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铺平道路,也为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总之,在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中,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是新课标为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力尽所能地让学生具备有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有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上将教学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注重从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科学素养思想,进而形成比较系统的化学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科学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14-02
化学是我国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学科之一。而化学科学素质即为学生在学习化学科学知识和接受化学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品质。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和观念,打破传统教学中科学素质培养遗留的问题,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为改革目标的化学课程改革精神。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改的出台和实施也就表明教学的核心要从原来的理论转化为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了教学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初中化学教学也逐渐发生改变,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1.处理教材不当,实验作用不大
当前,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大多都为一些简单的理论常识性东西,其作用也仅为了给未来学习打下一个基础。但通过初中化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很有必要。教材中有很多实验,但由于课时的紧缺,实验资源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操作实验,甚至用教学视频代替动手实践。要知道化学是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巩固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过多的理论知识还会引发学生烦躁、厌学的心理,同时在化学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就是通过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体现的动手能力,如果学生无法动手,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国家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
有时候,我们带学生做了学生实验,但因受限于各种因素效果也甚微。无法达到科学探究的教学目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是:先提出问题,继而作出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最后得出結论。而我们的实验却忽略了这个过程,很多时候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如我们带学生进实验室探究镁条的性质,学生进入实验室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老师说,我们来弯折,扭曲一下,看看会怎样?他们就折一下,说,老师折断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一节课下来,你问他们,你们学到了什么?很多同学都一脸茫然。所以很多老师都觉得实验课就是学生吵吵闹闹,老师吼的喉咙嘶哑,最终什么都没有学到,浪费了一节课。然后不再组织学生实验,学生动手就更差,以此恶性循环。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当下,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带来巨大问题。在我国初中教师的“更新换代”速度通常较慢,通常一个教师都会教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就使得这些教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不善于使用新生代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就不能完全发挥化学的独特魅力,使得学生对化学教学兴趣不大,从而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带来阻碍。
3.升学压力大,不敢创新
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其知识通常和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在现今初中化学教学中,考试的压力也限制了我们老师的创新。害怕一个不下心,就拖垮了成绩,因此,我们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切向成绩看。费尽心思的解释清楚每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会如何考。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老师成了生产机器的流水线工人。从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虽然很强,但是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时就会无所适从,这就会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带来巨大隐患。
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增加学生日常生活的应用能力。换言之,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逐渐养成科学素质。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探究问题,由于现今学生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探究问题就能有效地将其激发出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打下基础。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探究性实验,突出探究两个字。现在的教材已经把实验部分都改成了活动与探究,但真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多少就要打问号了。如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第一次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就是看热闹。一节课下来学生只知道很多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也记住了老师给的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为什么要在氧气中燃烧?做这个实验探究了什么?很多同学是不知道的,而学完新课,去做学生实验的时候,完全就是对老师实验的重复,对结论的验证。实验由探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了,但是没有动脑,还是无法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所以我认为,在遇到可以探究实验之前,老师应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先列出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怎么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找出关键,继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连续几次探究实验的训练,他们就会习惯这种模式,主动动脑、动手,从而逐步提高自身在化学学习中的科学素养。
2.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初中生首次系统地接触化学知识,他们的化学意识是迷糊的,但同时也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教师要明确知道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可能关系着学生对化学终身学习基础的好坏。换言之当下的化学教学可能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科学素质的高低。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化学是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才进行学习的。
而对老师的科学素养要求也就相对提高。老师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忆某个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去探究学习,找出知识点。老师要做好这个引导者,就不能沿用一些老经验,要不断的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就如上面提到的,要学生自己学会探究,就需要老师先提出提纲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怎样提出有效的、高效的问题,就是老师要不断提高的自身的科学素养。
3.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
化学学习往往需要良好思维逻辑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非常迷茫与困难。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化学有极大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以及学习兴趣。当下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地方,教师如果能够贴合实际情况出发,创设生活相关的情境就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教”与“学”转变为平等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如第四章的《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就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化学现象,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该课时,把不懂的问题自己整理出来,放到课堂上,请同学一起解决。当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再让老师来答疑解惑。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加深理解。
4.教学体现本土化学
在化学结合生活的时候,很多生活事例还是离学生比较远的,如在学习《铁的冶炼》的时候,虽然教学视频有炼铁厂,炼钢厂的生产流程,但由于常熟本土没有炼铁厂炼钢厂,学生的反应就相对比较平静。但是在《水的净化》这一节课时时,我们用常熟的自来水生产流程取代了本來的教学视频,学生看到的化学现象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化学结果直接影响自身生活质量,明显化学热情高涨很多。
而在介绍新能源的时候,插入常熟的光伏产业园,氟化工工业园。学生更是真切体会到了身边的化学。在学好化学的同时,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5.教学体现现代科学化学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自然科学也随之快速发展。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中的重要组成,其渗透到能源、医学、生化、农学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逐渐地将化学的前沿知识与教学知识点结合,慢慢地渗透到课堂以及实验教学中。这样就能使得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进而使得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同时适当地穿插前沿知识还能很好的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科技知识、开发了学生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还对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4
关键词:科学方法,培养,三维目标,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新课标》提出了新理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它要求教师把以单纯重视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 第一维目标教师们落实得比较到位;第二维目标由于知识所承载的科学方法比较空洞, 如果教师没有深入的思考, 就不能把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第三维目标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的, 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渗透“微粒观”的科学方法
“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方法的核心, 与具体的知识相比较, 它是学生化学素养中最为本质的部分, 是化学教育更为基本的任务。学生是否建立了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念, 不在于是否记住了相关的概念, 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把该概念蕴含的观念变成自己的理念, 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即用学到的知识解释问题时是否合理, 是否令人信服, 是否经得住反驳。所以, 教学中“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关键所在。
如在讲九年级化学第二章2.2构成物质的微粒 (I) ——分子这一节时, 可以增加一个探究性实验:把装有酒精的瓶子放到90℃以上的热水里, 然后再从热水中拿出。学生就会观察到酒精从有到无又到有的奇怪现象, 这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释看得见的酒精加热后就看不见了, 冷却后又看得见了?这时学生的解释肯定是气化了, 变成气体了就看不见了。如果这时就结束了该情景问题的探索, 可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方法的机会。教师应该再根据问题设置情景, 问:为什么变成气体就看不见?追问:无色的乙醇为什么就看得见?物质气化分散了为什么不能反射光线?微粒是因为分散变小的还是分散前本来就小?通过一系列的问题, 就迫使学生动脑给出一个自己认可的解释。因为“微粒观”的提出, 是一种直觉的想象的产物,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经历这个创造过程,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的争论, 归纳他们的解释, 让他们记下自己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这样, 学生的“微粒观”的科学方法就培养出来了。因为学生自己的想象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 保证了学生表达的微粒观念是自我建构的,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 学生把分子、原子的知识即使记下来了, 也很难理解它。另外, 这个过程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家研究科学的的艰难和乐趣。
二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用途的科学思想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 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分析物质的结构入手, 推测物质的性质, 进而推断物质的用途。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如在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燃料之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这一节时,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然后通过有关金刚石、石墨的教学视频录像, 以问题“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为什么它们的差异会这么大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揭开疑团的欲望。同时在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模型时使用两幅漫画来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的差异性, 学生就会很轻松地知道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 这样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二者的结构, 从而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更理解了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但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这样, 结构决定性质、用途的科学思想就从中培养起来了。
三用实验方法熏陶出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概念、原理、规律都是从实验中得到。在课堂教学中, 加强实验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性实验中可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实验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因为实验可以熏陶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实验设计、准备、操作、分析这四个过程, 启发学生多思考, 让学生养成重视观察、认真操作、细心探究、真实记录的科学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如在九年级化学第三章3.2制取氧气中, 在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教学中, 提出如下问题情景:由表达式可知, 放出O2的是H2O2溶液, 且Mn 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 怎样通过做实验探索是H2O2放出O2而不是Mn O2?怎样探索Mn 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呢?这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自问自答, 应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提出假设。如学生A:把H2O2溶液和Mn O2分别加热, 谁放出O2?学生B:单独加热H2O2溶液和加热H2O2与Mn O2混合溶液, 谁放出O2快?学生C:把反应后的Mn O2进行称量, 质量是否会变?然后让三位同学分别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学生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加热H2O2后放出的气体, 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证明放出O2。学生E:用试管盛Mn O2加入H2O2溶液里, 气体迅速放出,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木条复燃, 证明Mn 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学生F:把加热后的Mn O2或干燥的Mn O2进行称量, 发现Mn O2的质量不变, 证明Mn O2在H2O2放出O2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H2O2在加热或Mn O2作催化剂的条件均能放出O2, 而且有催化剂存在时, H2O2放出O2的速率会加快。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学, 学生参与实验的全部过程, 学生的学习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了, 在实验中熏陶出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四培养创新思维, 形成科学方法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老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而各种能力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 把科学思维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这样,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形成科学方法。如在九年级化学3.1节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学生们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在集气瓶装少量的水或铺少量的沙?为什么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对于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 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 如果再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得出结论, 从而使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方法十分有利。所以, 深入研究和总结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知识技能, 形成科学方法。
初中化学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能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珍仙.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方法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3)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 篇5
高二化学组
叶世朗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化学课程也因此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容。,在提倡化学教育人文化的今天,并不是把化学与人文简单相加,而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它们相互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呼吁:“没有人文科学教育,可能培养文盲、书呆子、机器人乃至刽子手;没有科学的人文教育,可能培养出科盲、精神病患者、狂人乃至毒枭。”“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崭新课题。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二重性。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揭示着自然界的规律。它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化学作为科学已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它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协商,交流与认识,也离不开历史的传承。这又使化学作为一种文化为人们所认同,其人文精神依附于化学文化得以彰显。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大脑的各部分不可分割,科学与人文也不可分割。分割、对立则两弊,互补交融则两利”如果教师只注重科学视角的化学观,则会把化学教育目的解释为使学生系统地、准确无误地理解作为绝对真理的化学知识。其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一种接受,灌输和倾注成为主要的方式。在学习的结果评价上,就会以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指标。而倾向于人文视角化学观的教师,会把化学教育目标定位在凸显化学的人文和社会价值方面,偏重于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人文熏陶和个性发展、学习方式的探究、合作和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无论是科学视角还是人文视角,应该说它们都有合理的因素。科学性质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对教师来说,应当树立全面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从最广泛上说化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完善的内涵。通过化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身意义、价值、尊严、关怀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因此,化学课程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即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价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促进心灵成长,使学生获得并非与生俱来的完满人格的人文价值。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价值,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从而实现化学课程既传递化学科学知识又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功能。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整合的化学课程价值观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而就培养学生的精神层面而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内涵,是人类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必须有以下实践层面的基本认识:
1、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出具有诚实、求是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诚实、求是是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化学的本质要求化学家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而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化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化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2、化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而不是摧残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初步的对化学文化的鉴赏力和化学的感悟力而不是制造化学焦虑和化学厌恶,甚至是化学恐惧。因此,必须摒弃对学生实施的徒劳无益的高强度和高难度的化学教学活动。
3、化学教育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化学教育应使化学承担起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应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
4、化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统一模式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应承认每个学生的优点,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科学文化教育,都有平等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权利,应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5、化学教育应更加注重联系生活与社会,使化学真正成为来源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使化学教育不只是关注科学世界,更应直面学生的生活世界。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的科学文化人才,必须在化学教育中加强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化学中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是化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应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人文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中学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化学学习能使人形成严谨、朴实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做化学”的方式实现化学的“再认识”、“再创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做化学”,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实现化学的“再创造”过程。如通过凯库勒对苯的结构式的发现,这“一梦成功”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获得化学知识,完善思想方法,还能逐渐形成善于发现、思考、探索、创新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和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2、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实现人文价值
⑴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良好品质。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介绍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及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曾有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明确化学结论的准确性,理论推断、实验证明的严谨性,感悟到“求真”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感受到人性中“善”的一面。
⑵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需要。化学课堂中,教师可经常利用化学家的先进事迹,如“拉瓦锡和他的燃烧学说”史料不仅仅有“燃素说”的由来和主要观点,拉瓦锡研究的详细过程,还有与他同时代的舍勒、普利斯特,甚至有比拉瓦锡早50年、远在俄国圣彼得堡的罗蒙诺索夫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翔实史料的了解,学生对化学史上的这次革命有了更加完整、更加真实的认识。这里有拉瓦锡科学严密的实验设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舍勒、普利斯特里等人无法打破陈旧观念而留下的遗憾;还有罗蒙诺索夫“无人喝彩”的深深寂寞;更有人们对自然奥秘锲而不舍的追求。激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去克服困难,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科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⑶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合作、民主的精神。无论是课堂还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都应在学生中多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民主的气氛,培育他们的民主精神。例如,师生可共同观看化工厂、药厂、医院等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视频,图片,合作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合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格,谦逊的品格,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⑷通过化学史,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钠的化合物》时,教师可联系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法等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⑸化学教育应体现出美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发现、体验化学之美。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如化学实验现象的五彩缤纷、结构模型的美仑美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最统一、最和谐、最对称、最均匀、最具自然美的苯环结构),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从而塑造学生的心灵美。
⑹让学生从化学的应用中,感受化学的宏大气魄。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诸如衣、食、住、行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方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1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科学方法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就提出过:“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科学方式的教育。”由此可知,初中化學中实施科学方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不断发展初中生的化学素养。以下便是笔者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科学方式:
一、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他们的思想方式、研究方式和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他们探寻自然世界的足迹之中,使化学的发展史可以完整地呈现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给化学科学方式教学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更好、更系统地领悟科学方式。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化学家,如拉瓦斯、道尔顿、凯库勒、门捷列夫、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等,他们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式和奇妙的实验构思,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教学方式的素材。比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便体现出了粒子散射实验,使人类对原子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而卢瑟福所运用的实验、模型的科学方式便会使初中生记忆犹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中模仿和运用,用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中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逐渐发展自身的化学思维,掌握化学方法的精髓之处。
二、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进行科学方式的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式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必须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宏观到微观、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呈现出科学方式自身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不单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还要让学生深刻感知其研究的过程。这样理解了科学知识过程之后,才可以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化学素养。此外,教师必须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以对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标准要求学生,否则便会起到相反的负效果。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进行渗透。特别是在学生刚接触化学阶段,如果将科学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便成为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的程度,逐渐会使学生觉得化学科目难以学习,会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依据所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到科学方式,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运用科学方式,真实地掌握到科学方式的精髓之处。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科学方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到科学方式。在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时,掌握其各个知识点的关联之处,达到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学。
三、透过实验探究加强科学方式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渗入是科学方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实验中经常会用到多元化的科学方式,进行实验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验探究会使科学探究更加具体化,也是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探究方式。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时,可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索、紫色的石蕊小花为何会变成红的进行探索,实验探索便呈现了实验条件控制的方式。因此,科学方式的培育必须在详细的实验活动中进行,这样学生才可以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和感悟,进而对科学方式的认识可以从原来的不知到了如指掌,引导学生将这些科学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總结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中实施科学方式进行教学,便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式,进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科学方式作为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其中蕴藏了巨大的知识价值,它可以将科学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化学教学和社会发展速度相符合,达到了教师可以科学地教学,学生可以科学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英锋,翁志青,张有来.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2] 王维杰.化学学科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4).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7
化学科学素养指的是通过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形成的科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
2.1 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 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而科学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迎接挑战。
2.2 教育改革目的的要求
教育改革是迎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制定的更加有效的教育体制的调整, 在新的教育改革中, 相关部门明确的提出了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 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对教学改革的一种执行。
2.3 化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其本身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都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是学生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最佳启蒙学科。
3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教学, 但是对于当下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要求来说, 已经不能满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要求了。所以, 教师要首先改变教学观念, 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3.2 改革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形式
3.2.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多进行一些生动的试验和情境的模拟。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化学知识。
3.2.2 通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化学读物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给同学制定或者推荐一些化学书籍或者期刊, 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3.2.3 结合教材,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材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也是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服从对象, 所以的化学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但是在讲授教材的知识的时候, 我们不能进行机械的传授, 要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4 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中还可选择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 经教师简化、设计、编制后, 形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 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 模拟一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体验, 给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3.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而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从这里学生才能真正懂得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双手, 拓宽了人类的视野。通过化学实验, 激发求知欲, 培养创造性思维, 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的理想, 对科学事业充满热情。教学实践及许多调查表明,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艳丽的色彩、奇特的气味及其它奇特现象,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求欲望, 一旦保持下来, 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因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
在实验教学中, 通过将具体化学课题和解决此课题的科学认识过程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方法, 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发现规律性, 得出结论———应用规律和结论) 及上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方法。如观察的方法 (包括测量和记录) , 实验方法, 资料和事实的处理方法, 科学抽象方法, 假说方法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利用多媒体等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 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获取的信息量就大得多。
3.5 通过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真实的、有用的和发展的。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份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调查;上网查资料;办化学小报;组织辩论会和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 发展其学习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就, 介绍学科新动向。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 增加有关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息,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有益, 增强学生创新的使命感, 也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点, 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创新永无止境。
3.6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所以, 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6.1 举办各种讲座。
介绍科学家创造发明的经过, 介绍科学家生平事迹, 介绍当代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 从而深化对科学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科学兴趣。
3.6.2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了解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
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3.6.3 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 自己设计, 自找材料, 自己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如溶解时的热效应自制热盒, 自制防毒面具, 自制消毒装置等, 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使他们真正认识并自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6.4 举行科技作品展览和评选科技作品,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
赛, 以增加学生的科技竞争意识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还可以组织写小论文, 总结知识, 训练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和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我国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8
师:在农村除了使用化学肥料, 还可以使用什么肥料?
学生齐答:农家肥。
师:根据你们的调查与研究, 你们认为是使用化肥好, 还是使用农家肥好?
生1:化学肥料好。
生2:农家肥料好。
师:好, 既然有两种观点, 我们分成两组讨论、交流。
生1:化学肥料肥效高、清洁卫生、施肥方便。
生2:农家肥料来源广、污染少。
生3:简直胡说, 每次学校围墙外边农民挑粪时教室里臭味熏天, 弄得我们必须马上关闭窗户才能听课, 这样还污染少?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甚至在等着看笑话。
……
我看了看手表, 赶紧总结:使用化肥、农家肥均有利有弊, 应合理使用。
学生3显然不服气, 但屈于教师权威, 没有争辩。其他同学也似懂非懂地静了下来。
反思这一教学片断, 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备课缺乏充分的预设。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备课时除了对照课标、研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外, 应仔细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 猜想不同学生面对某个情境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 尽可能做到对课堂演变心中有数, 唯有这样才能减少课堂中“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而措手不及的尴尬。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3是实话实说, 其反应不在预设之中, 如果我预先能从学校周围都是农田环境出发,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对比的方法分析农民施粪肥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就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学生的问题。
二是课堂缺乏民主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虽然本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进行讨论,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民主氛围, 讨论没有深入展开, 学生更多的处于观望之中。个别学生虽作了发言, 这些回答大都在预设答案之中, 而面对学生3的尖锐反驳, 教师没有正视, 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尊重, 更没有因势利导以实现有效的生成, 失去了一次让学生情感升华的良机。
三是讨论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我没有发现学生3提出问题的价值。能提出该问题说明该生能够将学习与校园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 敢说真话,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同时他说的是事实,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只不过是以偏概全。如果能因势利导、深入探究, 这将是课堂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次, “你认为是使用化肥好, 还是使用农家肥好呢?”这一设问既无法简单定论, 也偏离课程标准“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这一活动与探究的初衷, 仅仅是特意为讲这一知识而展开的伪讨论。
那么,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呢?反思本教学片断, 我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贴近实际, 科学预设
预设要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升华创设条件。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 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和经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预设要做到“设身处地”、“心中有人”。当然这种预设应是“柔性设计”, 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 实行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教学预设应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元素, 如化学家故事、化学史、资源环境现状、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化学实验等。本教学环节如果从学校地处农村周围都是农田这一有利条件出发, 创设真实情境,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野, 请农技员讲授化肥农药的利弊, 一定能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机智应对, 民主和谐
“教育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的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下, 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 课堂上时不时会跳出不和谐的音符, 对此, 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这是课堂情感升华的重要前提。同时, 教师还必须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构筑自由、平等对话的平台, 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引导者, 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如在本教学环节中,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3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 讨论时可以自由组合、分组进行, 然后请各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观点, 争论不下的观点不回避, 也不急于求成, 可以组织学生课后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自由讨论、调查、对比、分析, 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明辨是非、达成共识, 这肯定比教师空洞地照本宣科的教学效果要好。
三、正确引导, 深层探究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9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主要涉及发现探究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归纳探究结论、解释论证提问、交流反思、评价反馈、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有广泛运用, 下面以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中的“燃烧和灭火”为例, 谈谈科学探究课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创建问题情境, 设计探究猜想
1. 发现探究问题
在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实践经验,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 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 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通过制作多媒体展示影片中的“燃烧的利用以及火灾危险”等燃烧的现象, 引导学生对燃烧这种现象的思考。由于是感性材料, 学生能把看到的影片和有关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联系在一起。此时, 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在生活中, 堆放面粉、棉纱的仓库, 哪个贴有“严禁烟火”的标记?燃烧现象的发生, 应该要有可燃物吗? (2) 只要有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吗? (3) 你们想想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2. 提出假设与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 作出猜想与假设, 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学生对“燃烧”现象非常熟悉, 联系生活中不同的燃烧现象, 思考方向较明确。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 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一定要有可燃物 (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并且氧气越多, 燃烧应该越旺。 (3) 温度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可燃物要有火星。
将学生的各种猜想整理后, 积极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由于有上述的猜想, 学生会自主地围绕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 将假设归纳如下: (1) 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能燃烧。 (2) 燃烧的三个条件要全部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二、制定探究方案, 实施探究过程
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仪器、试剂, 同时还要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有较周密的实验计划。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采用多种形式表达收集到的实证, 并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猜想, 组织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 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指导。实验方案要详细具体:包括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探究的步骤、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推理的结论等。为了体现学生自己独特的创造性, 鼓励学生形成对猜想做出证实的意识,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 这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来呈现探究假设的过程。
1. 探究实验
2. 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交流: (1) 实验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 A、B、C各对应实验中的谁?
三、归纳探究结论, 解释验证提问
分析实验中所得到的事实, 学生分组交流, 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 (或空气) , 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 缺一不可。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到最后的结论。这一步骤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使其在对比分析中获得新知识。通过讨论和实践, 学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验证意识。
从上述的探究中已经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引导学生继续深思, 归纳小结实验结论, 同时激发他们如何解释验证, 教师可创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几个问题:
验证实验: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湿手帕、热水中的白磷, 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 (1) 取少量的酒精倒在一块湿手帕上, 然后再点燃。 (2)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 通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再次验证燃烧需要的条件。
通过这两个实验能发现, 湿手帕上的酒精能燃烧, 而大家熟悉的手帕却没有燃烧;同时看到水中的白磷只要通入氧气也能燃烧, 这与生活中水能灭火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对比, 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共鸣, 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学习, 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的现象就会出现。
四、讨论交流反思, 评价反馈信息
这个过程再让学生回顾一下整个探究过程, 讨论思考, 看有无不足之处。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肯定会有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会提出:整个探究过程针对白磷进行了详细的实验, 那么红磷能否在氧气中燃烧呢?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深思的, 是许多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也是学生一直困扰在心中没有解开的疙瘩。教师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知识迁移, 从知识到运用等方面大胆提出设想: (1) 可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能否燃烧呢? (教师可以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 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让学生对照与燃烧的条件是否符合, 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2) 如果发生了火灾, 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灭火呢?这一生活问题将调动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 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所学的知识作出合理推理, 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五、拓展知识应用, 加深知识理解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形成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可设计如下习题帮助同学们分析:
巩固练习: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 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 可用水扑灭; (3) 扑灭森林火灾有效方法之一, 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 (4) 燃烧的汽油用细沙铺盖。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习题, 得出习题的答案:
通过对知识的延伸, 学生认识到了知识的适用性, 从而熟悉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联系生活实际, 多媒体展示消防队员灭火的方法及原因和爆炸图片, 让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从而帮助同学们了解生活, 达到应用拓展的目的, 同时, 可提出如下问题深入讨论:根据你所知道情况, (1) 当地哪些单位或地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2) 你建议在这些单位张贴什么样的图标?同时要求学生分小组课外进行调查, 将发现和反馈的问题交活动小组讨论, 并将结果交给化学课代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 学生能走出课堂、了解社会, 使其树立关爱社会、关心生活、关心国家发展的良好品质。
六、展开调查研究, 融入社会实践
在科学探究学习中, 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出科学的解释, 就得收集实证资料。新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 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 (图书馆或互联网)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因此, 教师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燃烧与灭火”这节中, 可安排如下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 (1) 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特点, 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 (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灭火和自救的措施) 。 (2) 了解一家商场是如何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 并与有关安全防范人员联系, 了解怎样采取灭火和自救的措施。
七、自主参与活动, 加强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 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搜集并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明确假设等才能完成。新课标明确指出:“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个性的表现, 每个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在探究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观点出发,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增加交往和交流的能力, 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探究活动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 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八、注重激励评价, 拓宽思路视野
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学生每完成一个探究活动后, 应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 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原则, 通过评价, 帮助学生明确方向, 增强动力,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更上一层楼;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 建立自信;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坚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不想思考、不愿思考的学生, 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尤为重要, 往往教师的一句表扬或赞赏, 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教师应善于发现, 善于引导,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从而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与众不同的思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教师不苛求责备, 要允许学生在探究中出错误, 充分地表现自己, 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活动中挖掘潜能, 并使每个学生的探究过程富有个性化, 从而享受过程, 在过程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总而言之, 从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主要表现在:教师仅仅是“指路人”, 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目标, 把握学生思考的基本方向,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个体活动转化为个体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探究的局面, 让枯燥的教室、无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施展才智的舞台和学生挑战自我的赛场;又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享受共同取得探究结果的喜悦。
被ChemCom (生活中的化学) 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 我会忘记;做给我看, 我会记得;让我亲做, 我才懂得。”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思路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的意识, 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灵活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本文以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中的“燃烧与灭火”教学为切入点, 从探究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归纳总结结论、解释论证提问、交流反思、评价反馈、表达与交流等步骤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10
一、夯实“双基”, 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石”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学习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同等重要的, 它们相得益彰. 探究能力的发展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项明确目标. 在许多教学活动中, 学生需要运用探究能力发展对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 但探究能力的形式与发展是和学习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 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孤立进行, 只能基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未知事物. 在一些情况下, 如果教师期望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学会如何去探究, 那么科学知识内容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媒介. 因此, 教学应力图把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探索的过程结合起来, 教师必须做到在科学概念、原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两者之间保持合理平衡. 总之, 科学探究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前提的.
一定知识的储备, 除了依赖于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适时进行专题复习, 是夯实“双基”的有效途径. 适时地上好专题复习课, 不但可提高堂课效率,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可谓“事半功倍”.
二、提出问题, 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
进行科学探究的先决条件是提出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中, 发现和提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问题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会提出问题, 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问题, 这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联系.
1. 要让学生养成“质疑”的科学态度. 重知识的过程教学, 而不仅仅关注结论的掌握. 如, 在介绍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 以下同)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 可以从原子的发现史说起, 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了解科学一般发展过程, 都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粗略到精确. 这种重过程的教育, 赋予了知识一定的背景, 使我们所授的知识“有血有肉还具有灵气”.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质疑”态度.
2. 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使问题有具体的情景, 不再抽象, 空洞. 如, “水的组成”的教学中, 电解水的实验, 发现给水通直流电, 两个电极都产生大量的气泡, 只是负极产生的气泡快些, 通过观察发现: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总是略大于2∶1, 跟理论值有差别, 为什么?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 最有可能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而氢气的溶解能力则更小. 氧气有部分溶于水了, 而氢气几乎不溶, 所以, 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自然大于2∶1. 从问题产生的情景中, 发现问题容易, 而解决问题更是水到渠成. 经常地让问题处在它产生的情境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三、化学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内容.
1. 重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现代化学的教育理论来看, 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 ( 1) 准确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 ( 2) 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能力; ( 3) 科学选择仪器、试剂和实验条件的能力; ( 4) 正确观察、测量、分析和判断的实验能力; ( 5) 对实验方案进行选择、组合和自我修改的实验设计能力; ( 6) 正确处理数据、表达结果及对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其中, 准确操作仪器的能力是这六种能力的基础. 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我把训练学生基本操作能力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 认真挖掘实验中有关的基本操作, 如, 药品的取用、称量、溶解、振荡、搅拌、加热、过滤、蒸发等. 课堂上强调学生注意掌握. 同时放手让几个学生上台来充当“小教师”, 并在一边指导, 让学生参与评价正误, 并做出改正.
2. 加强师生、生生合作, 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 教科书上册 ( P46问题与交流2) 、如果某学生制得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这是一个开放型问题, 单凭一两个学生不容易答全面. 我通过课堂分组实验, 很多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答案, 诸如, 排水集气法时, 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有空气在里面; 刚加热有气泡产生时就开始收集气体 ( 开始冒出的主要是大试管内的空气)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低部, 没能把空气完全排出;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加热的时间不够长;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药品的用量太少了, 造成集气瓶内的氧气未收集满; 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 不纯, 就是含有杂质) ……通过分组合作实验, 各人都有自己的发现, 有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最广的范围找到和发现答案, 体验成功的喜悦.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说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不竭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生进入初三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尤其是记元素符号时认为很难记忆,就认为《化学》这门学科很难学。甚至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望尘莫及。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机械记忆就行。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每接到新班就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创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好化学很有用处,化学学习很有意思。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1.规律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钾,钠,氢,汞一价银;二价镁,钙,氧,铜,锌;三价元素有铁铝;四碳,五氮,六硫清。”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2.动手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发给每个学生10ml醋酸拿回家清洗有水垢的热水瓶,第二天回校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所看到的现象、结果及化学原理。又如在讲到环境污染及防护时,结合我市造纸、印染、日用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又是污染大户的事实,教育学生可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或今后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发展生产,减少污染这对矛盾,造福人类。
3.社会实践促进学习兴趣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CL2的性质后,学生知道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有漂白、杀菌的作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我镇现代化自来水厂,学生每闻到自来水中的余氯的气味,就回想到CL2的性质,想到化学知识的应用在为人类服务,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这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是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真正驾驭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一点带面,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各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目的。绝不可越俎代庖,或敷衍了事。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二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三、因材施教,强化学生投入情感
因人而异,强化教学过程,困难生往往课堂四十分钟没有抓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采取课堂技巧提问。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这个方程式,对困难生提问,读出这个反应方程式?甚至还提问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对基础好的提问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变化总数相等的原则,如何配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提问困难生,如何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困难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第二,课堂小测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留一点时间进行小测验,题目少而精,紧扣本节课内容,且让大部分学生能得高分。这样能较好刺激学生兴奋。第三,课后查检课堂笔记,可以是学习小组内的自查,小组间的互查,教师抽查,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做其思想工作,这样就逼着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跟着大家一起学习。
初中化学科学性教学 篇12
一、设计可观性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化学复习课堂的专注程度
浙教版科学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设置了“活动”“实验”和“探究”三个栏目。有的知识点教材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内容, 但在考试时相关内容却经常出现。所以笔者以为, 针对这样的内容不妨也设计相应的探究实验。
如浙教版科学教材没有专门提及“难溶性碱的性质”问题, 似乎这一知识显得不太重要。但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试卷却几乎每年都涉及这一问题的考查。很多教师在讲到这方面的内容时, 通常以理论分析或直接讲授结论为主, 学生只能进行机械记忆, 缺少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笔者在进行“探索碱的性质”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时,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难溶性碱的性质”:每组分别取4支洁净试管, 加入适量水和少量Mg (OH) 2固体, 然后分别加入适量酚酞试液, 通入适量CO2、盐酸、CuSO4溶液。这样, 学生通过具体而明显的实验现象, 不仅有了直观感受, 而且会兴致勃勃地探讨其中的原因。
二、设计创新性探究实验, 激发学生质疑与继续探究的欲望
在化学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创造性活动之中,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学生对教材提出合理质疑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教材的描述, 并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体验创新思维的过程。[1]
在教材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复习教学中, 由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学生对实验结论不能信服。对此, 笔者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如图1所示) : (1) 取一洁净的大试管, 用一适宜的单孔橡皮塞塞紧后, 把余下的试管容积分成五等份, 并作上标记, 在试管里加入适量白磷, 然后用连接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2) 把试管放入盛有800 mL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 (3) 白磷火焰熄灭后, 将试管充分冷却, 打开止水夹 (注:右边烧杯中盛放红墨水是为了使现象更明显) , 观察试管内的水位变化, 得出结论。然后, 笔者让学生讨论:改进后的实验有何优点?在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质疑中探索、在意外中创新。
三、设计拓展性探究实验, 激发学生开拓视野与探索新知的期望
所谓拓展性实验, 就是以课本知识为依据, 突破课本中基础实验的束缚, 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安全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的实验。拓展性实验是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
在进行教材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内容的复习教学时, 配套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在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逐渐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请描述整个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对此, 笔者在进行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后, “趁热打铁”抛出两道同类问题让学生分析。
【第一题】现把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 请描述整个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第二题】现把一根铁丝插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那么铁丝是和它们同时反应还是先和硝酸银或硝酸铜溶液反应?
【第二题再拓展】若把少量细铁屑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试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有哪些。 (提示:可分情况讨论)
拓展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 这需要教师综观全局, 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 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
四、设计趣味性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 开阔眼界, 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 增强化学课堂探究实验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材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硫酸铜溶液使鸡蛋清变性实验”的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 (1) 提出趣味问题:氯化钠、硝酸钡、硫酸钡、氯化银、氯化铁、碳酸钾、硫酸镁等也能使鸡蛋清变性吗? (2) 学生经过讨论作出大胆猜想与假设: (1) 在水中可溶的可以, 难溶的不可以; (2) 都可以; (3)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可以, 其他不可以。 (3)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 经讨论后, 认为可以分别取少量药品, 各放入适量水中, 再分别加入少量的鸡蛋清。 (4) 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完成实验, 给出合理的解释与结论:通过实验, 学生得出第三种猜想成立, 即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可以使鸡蛋清 (蛋白质) 变性。 (5) 反思与评价, 交流与分享:学生以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收获、体会、感想以小论文、实验报告、演示文稿等方式表达出来。
五、设计综合性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分析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 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新的科学教材在构建体系结构时, 也采用了各学科融合的方式。在化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就必然要注重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渗透。例如, 化学中的喷泉实验、反应热、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分子运动理论、气体性质、热力学、电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和反应速率等可以说“理化是一家”。21世纪是生化的世纪, 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之间更是形影不离。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化学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联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 引导学生设计了一个“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运用了生物课上学习过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
总之, 多元化课堂探究实验增强了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 协调了各教学要素之间的联系, 引领学生在连贯的化学实验中, 有效建构知识的意义, 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成效最优化”[2],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激活和促进了初中化学复习教学。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