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改革(共12篇)
基层改革 篇1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 勇于自我革命, 敢于直面问题,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会议强调, 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 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 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 激励干部勇挑重担。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央行站在金融改革的最前线, 能不能推进改革决定之后会不会有更广阔的履职效能。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勇于开拓、有所作为的改革精神, 使每个央行人都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履职导向将改革进行到底。最终, 能不能改革, 会不会改革将成为当前“三严三实”是不是落实到位的重要检验指标。
当前, 基层央行履职中, 改革战鼓越擂越响, 改革信心越来越足, 随之而来却是部分人身上“改革综合症”越来越严重, 其中“等等看”与“慢慢来”最为突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 全面从严治党, 凌厉的反腐力度, 严格的问责制度, 廉洁自律的红线要求, 让每个领导干部心头一紧、身子一沉, 步子一收。遇到事情, 有的领导喜欢“等等看”。等什么?等指示、等批示、等政策, 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是等, 务求不出事, 反正磨洋工总比急躁冒进的责任更小些。遇到问题, 有的领导喜欢“慢慢来”, 拖什么?拖期限、拖程序、拖规划, 越拖越慢, 越慢越拖, 不管黄花菜凉不凉, 反正不是自己吃。长期累积的问题, 僵化积习的禁锢, 让“等等看”、“慢慢来”之流的观望、倦惰情绪弥漫开来, 整个履职陷入拖沓、冗长的自我催眠、自我循环中, 改革变得钝化、破碎, 走样、变形。最终, 无非就是贴在墙上、说在会上、写在纸上, 依旧夕阳西下, 一片暮霭沉沉的衰败之气。
那么, 怎样成为在基层央行履职中争先有为的“改革促进派”呢, 摒弃“等等看”和“慢慢来”的毛病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概括关于好干部的五个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和清正廉洁。这五个标准在当前的改革大背景下, 有丰富的内涵, 特别是在政治生态逻辑发生改变, 执政党强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下, 更需要每个人有契合自身的深刻理解。
一、意志坚定, 价值统一
(一) 改革需要革命意志
革命意志就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建立的基础是以改革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 以“感知”、“唯物”和“历史”作为支点, 在一定程度上, 它与个人理想有所区别, 且无法具化或是物化。作为党性文化的核心文化它没有“旗鼓张扬”的轰烈叙事, 走的是“细水长流”的路子, 影响力有所下降。近年西方意识形态传入冲击, 所谓超越人世间至高的、普遍的普世价值市场前景看好, 信众剧增, 更使得共产党人在精神层面上“缺钙”严重。党走过革命年代进入和平建设年代那种不屈服的革命意志, 不言败的斗争精神正在被这些外围因素消解, 造成个人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缺钙。改革是场硬仗, 党面临形势之严峻不亚于当年长征之艰巨, 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必不可少,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必不可少。作为党员, 即便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 也应要有强烈的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要对共产主义实现保有一种良善的期待与中肯的设想, 不放弃, 不诋毁。
改革, 是要让共产主义变得触手可及。要不断通过党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与巩固, 改进作为执政党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叙事手法, 要善于吸取西方“讲故事”的手法, 有开头结尾, 有起承转合, 要让每个党员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能够看到人物风景, 能够听见鸟语花香, 而不是一路盲眼, 全是冰冷的政治口号, 要以叙事感召精神, 以信仰夯实意志, 这是理想信念坚定必走之路。
(二) 改革需要价值统一
个人价值目标实现与基层央行改革的要求要结合起立, 实现个人价值与改革目标的融合。四个全面统御下改革目标是明确的, 问题在于个人价值的偏离, 对于工作结果和目的有时候是傻傻分不清楚。从表面上看, 为“千钟栗”、“黄金屋”、“颜如玉”的多, 怀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少, 大多数人将物质结果当作精神目的。固然, 价值多元化是利益多元化的表现, 在一些特定的时点和环境中, 利益的妥协与多元价值的沟通和对话可能是必不可少。因此, 在改革之中应注重在个人价值的塑造上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家精神引入。一来个人价值的自我塑造需要必要的起点和路径, 儒家文化具备此功能, 它能够为个人指明一条自我之内、人我之间与天人之际的和谐坦途, 能够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使个人价值与历来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有融合的空间;二来儒家精致的入世价值, 无论是孔子“具臣”与“大臣”之辩, 还是荀子的“臣道”都能够拔高个人价值追求, 并将其与组织目标贴合在一起。
改革要将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与改革的要求结合起来, 实现个人价值与改革目标融合, 这是作为基层央行岗位履职的必然要求。首先, 作为个体, 必须在基层央行履职的大格局中才能够对工作的成效做出基本判断, 才能够通过判断解释工作是否与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保持一致。其次, 个人价值必须与履职的目标相互融合。组织是个平台, 岗位履职要求是对个人行为引导和塑造的工具, 脱离平台, 分离的个人行为可能不但会对组织造成伤害, 还会形成个人价值盲区, 使工作变成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再次, 基层央行履职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改革的不单是工作的方式、方法, 更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组织文化来凝聚价值, 改变过去内部聚合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敢于破阵, 善于开局
(一) 擅“守”
改革要擅“守”, 守势求稳, 要在稳中改, 以改促稳。擅“守”要做到两点:一要守住基础, 打牢基本功。改革是系统工程, 是在过往取得成绩上不断改进与拔高的过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不但工作的基础要扎实, 关键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扎实。金融行业瞬息万变, 在多头挤压的监管竞争下, 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落实是不小的挑战, 在互联网+、大数据概念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过程中, 如何抓金融的主脉络, 如何找监管的立足点等等都是升华基本功的迫切要求。其中就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实践经验, 且具备在工作中建立“理论转化经验、经验创新理论”的工作新模式。领导干部有没有理论的底子, 工作实践基础牢不牢靠是决定是否能够转化, 是否能够创新, 是否能够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需要新本领, 只有打牢基础, 克服本领恐慌, 加快知识更新才能推进改革。二要守住底线、红线。金融改革进入攻坚期, 新矛盾、新问题和新冲突凸显, 就需要在改革中守住底线、红线———要守法遵纪, 走法治道路。韩大元教授说:“法治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其深远意义在于改革是对现有规则创新, 若创新没有边界, 那么所谓的基本权利、公权力限制, 乃至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是一纸空谈。作为领导干部在改革中必须建立法治信仰, 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懂得守住底线、红线, 以宪法为总纲, 以党章为统领, 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断探索寻求履职的新轨迹。所有改革的成效都要放在“合宪”、“合法”与“合乎纪律”的天秤上检验。要坚决杜绝突破宪法、法律与政治纪律的所谓的“吃螃蟹”式的改革, 把伪装成法治的“人治”从四个全面的蓝图中剔除, 守住澄净、和谐的中国梦。
(二) 能“破”
改革需要打破原有的模式, 走出惯性思维的“旋转门”, 勇于担当, 敢于破阵, 在现有的格局环境中, 三百六十度寻找突破口, 借势改革破开死水之局。改革之始, 破阵与开局伴随而生, 先破后立是渐进改革经验道路的正确总结。全面深化改革, 是一场触动利益的深层变革, 矛盾和碰撞不可避免。长期体制积习造成的封闭性, 导致过往的发展中出现庸俗化、形式化、政绩化等等现象, 加之腐败滋生, “潜规则”、“厚黑学”形成的死水之局困住改革的步伐。而自十八大以来, 新常态的确立与丰富, 为改革破阵开局打下基础, 从四个全面到三严三实, 从法律体系更新到“一带一路”规划, 顶层制度设计逐步落地正在打破钳制改革的桎梏。在全新的政治逻辑和政治生态环境中, 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一马当先, 破阵而出, 以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为标准, 破除保守思维的束缚, 突破环境阻力, 动脑筋、想办法, 将政治理想的驱动力转化为破阵开局的促发力, 忠诚岗位、勤于履职, 多谋布局, 以大眼光做小细节, 建立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工作模式, 将封闭、扭曲的痼疾一扫而空, 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三) 愿“离”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大机遇, 同样是个人发展的大机遇, 改革给予脱离本原、达到更高的境界的大好契机。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中要抓住“离”字。改革推动必然会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脱离过去的环境、舍弃政绩的光环、抛开利益的诱惑。在改革中, 也许要离开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 到艰苦困难的地区履职工作;也许要离别经营多年的“人脉圈子”, 走到新的队伍中去;也许要离弃一直以来自认为正确的工作方法;也许还要脱离繁花似锦的既得利益, 走一条平淡务实的道路。改革的“离”是个人发展的重生之机, 离开过去的影子, 走到新的、敞亮的改革中来, 卸下包袱, 离开污浊, 离开阴霾, 上升到“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理想境界之中。在“离”的同时依旧要坚定党性使命不变、为民服务宗旨不改、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不动摇的要求, 保持改革激情, 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不达泰山之巅决不轻言胜利, 以崭新的姿态勇敢地站在改革前列。
三、清廉不朽, 洁身自好
反腐是改革的重要保障, 党员领导干部的清廉与有为相辅相成, 是统一的整体。但很多时候, 两者却不能够有效统一:有为之人, 腐化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清廉官吏似乎就是无能无为的代名词。有种论调是:在改革中, 宁用腐败的酷吏, 不用清廉的庸官。但从反腐的现实来看, 在权力体系推进国家发展的情况下, 一个腐败的贪官对整个国家、整个党的伤害是巨大的。胡鞍钢教授说:“腐败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账户’中的负债”, 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政治与社会负面问题的代表, 腐败很大程度上减损我党自革命抗战以来长期依托群众, 走群众路线积累起来的丰厚的政治资产, 必须予以遏制、根除, 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事。腐败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而是需要党解决一个新的历史课题, 任何以改革旗号为腐败辩解的论调都是居心叵测的伪命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能够清廉不朽, 洁身自好, 才能够融入改革, 做一个合格的改革促进派。
(一) 信仰的感召
从精神层面而言, 信仰是深层次的心灵感受, 其中有“了”和“悟”性灵体验、有“知”与“行”认识统一, 归结在一起是要讲求机缘。信仰的树立必然有内心感受和外部环境在特定时刻的相互呼应。在改革中必须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从诸子百家的“道为天下裂”, 到王阳明的“四民异业而同道”, 这个“道”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信仰追求。中国文化讲求“内圣外王”既强调内在自我修炼的必需性, 也强调建立合理人间秩序的必要性。共产党人的总体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这个大信仰可以包容许多没有价格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 个人修德的成果, 现代文明的进步基因等等,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调和这些因素, 找到一个全新的“内圣外王”信仰———内修为民之德, 外促中国圆梦, 天下大同, 这是共产主义的追求, 也是党笃信不变的信仰。有了这个信仰, 清廉为官才会有其精神根基。
(二) 制度的约束
权力在本质上“总有一种越出自己的范围而发展的本能倾向”, 必须要用制度对权力进行约束和控制, 这是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的现实意义。改革中, 利益格局的变动更易诱发腐败。对于官员而言, 如果没有制度化、机制化的硬性约束, 是很难“干净”的。王岐山在浙江调研时强调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这就是为权力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第一位, 成为清廉为官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说“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纪律是成文的规矩, 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 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经过实践检验, 约定俗成、行之有效, 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 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的今天, 强调规矩, 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要之举。这些要求, 都是以制度为出发点, 强化对行为的管控, 加强在权力运行程序中的监督, 确保没有腐败滋生的土壤。既是对官员的督促和监管, 更是一种保护。用制度、用规矩、用纪律来抵御那些四下袭来的不正之风、贪欲之风, 真正做到节余莫贪、无欲则刚。
只有信仰充实了, 制度到位了, 在改革中为官清廉不朽, 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会有其基础和源头。正所谓是“清则心境高雅, 清则正气充盈, 清则百毒不侵, 清则万众归心”, 只有清官、廉吏, 改革才会真正走向深入, 走向成功。
基层改革 篇2
革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它们通过用人机制方面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用人上的干部工人身份限制,实现了用人上的能上能下,激活了基层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了中层干部应有的支撑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我区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基层人员队伍的现状和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能进不能出”和“能上不能下”,制约了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干部职工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铁饭碗”和“吃大锅饭”的陈旧观念,使得广大职工工作一无动力,二无压力,三无活力。所以街道办事处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更多地需要办事处领导的管理艺术,或者靠个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而缺乏一种来自机制上的激发力量。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工资分配制度依身份而定,而不是绩效。街道人员队伍呈现出复杂性,从开支来源看,由区财政全额的和差额的,还有街道自身开支的,其中,全额人员154人,占63,差额8人,占3,自收自支74人,占34;从编制划分看,有在编的和不在编人员之分;从身份来看,有工人身份的,占36,也有干部身份的,占64;从人员来源来看,又从区机关和事业单位调来的,也有从企业调来的,也有学生一毕业即来的。他们的工资薪酬,依身份而定,而不是以绩效为标准。这个问题在社区居委会变得非常敏感。因为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普遍很低,最高的车站办事处为300元/月(改革前),最低的南大街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为260元/月。由于编制、身份不同,套用的工资标准不一,出现了虽然工作内容一样,但是待遇却也不一样的情况。另一方面,街道、社区都缺乏有效的考核,或者考核不能反映准确的情况,或者不能把考核结果与奖惩向挂钩,使得考核形同虚设,在社区则普遍没有考核。
(三)中层岗位的缺失,不仅使年轻人缺乏必要的发展空间,也同样不利于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在的基层,既缺乏科学合理的外部薪酬形式,又缺乏必要的晋升空间。到目前为止,五办一乡35岁以下的141人,占全体总人数的58,大专以上学历的101人,占全体总人数的41。由于没有中层岗位的设置,使得年轻人失去成长的阶梯,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满足来自工作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层岗位的却是,同样也加大了基层主要领导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工作尤其是重点工作的开展。基层各副职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多,常常是身兼数职,拘泥于一般事务性的工作,既影响了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又拿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市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办事处主任身肩重担,亲自主抓,由于工作重、任务急,拿不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其它工作,这些都要求健全中层岗位并要发挥其支撑作用。
(附表:我区五办一乡工作人员有关情况的现状)
单位
人数年龄编制经费结构月均收入学历结构35以下35-4545以上干部:工人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社区大专及以上车站25101235:1272730018东环30169519:111311645011道东27915312:171521026013建北22127312:101111019南大街301114516:141821026016小赵庄11183181094:179002167总体2451417529158:87154874101考核成绩=∑[(∑考核评分*对应权重)*对应权重]
金融改革命系基层 篇3
也许直到这时,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才认识到这场股份制改革是“动真格”的了。
事实上,与假改革不同,真改革就是要打破框框,清晰产权,彻底改变运行机制。真改革必然要求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破旧立新,破到谁头上谁受冲击,肯定做不到皆大欢喜。因此,必须搞清楚谁是改革的依靠力量,谁是改革的对象,改革的动力何在?
必须有内生的改革动力
旧有的金融体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问题在于真改革还是假改革。
假改革就是修修补补,改头换面,避重就轻。改来改去,问题依旧,将来还要再改。1998年,数千家城市信用社被合并起来,组建了一批城市商业银行。五六年过去了,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变成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难点。
实践证明,把基层金融机构换个牌子,搬个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国企改革一样,把亏损企业绑在一块只能亏损得更多。假改革无所谓动力。为了照顾各个阶层的利益,就不得不妥协,最终,下级骗上级,敷衍塞责,换汤不换药,改革成了走过场。
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有动力,而且必须有来自于内部的动力。只有内生的改革才能够持久,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效果。如果改革是在外力压迫之下推进的,那么一旦这些压力消失,被改革的金融机构就会以各种方式倒退回去。即使保持外部压力,也难保在金融机构内部产生“抗体”。
回顾改革历史经验,之所以农村体制改革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是因为农村改革具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在改革中农民、集体和国家都得到了好处,实现了“多赢”格局。因此农村体制改革能够迅速推广,并且坚持下来。
而在金融改革中却很难找到让管理层、员工和国家都满意的“多赢”方案。由于任何外部单位都无法确切掌握金融机构的内部信息,如果没有管理层的参与,几乎没有办法推动金融改革。金融机构的改革是否拥有内部动力,要害在于它的管理层,而这也正是金融改革的难点所在。
第一,近年来,尽管农信社、城信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行长、主任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严格说来,许多人是“官员”,而不是合格的金融家。在地方政府决策的遴选过程中,这些金融负责人的产生并没有真正经过市场竞争。
第二,即使有些基层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具有金融家的素质,明了金融改革的意义,他们依然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他们作为“改革者”必然陷入矛盾与对立之中。他们能否在平衡国家、集体、员工群体和个人利益关系中找到某种能够“走得通’的道路?
第三,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对改革心存疑虑,担心在金融改革中丢失既得利益。他们只有依赖现有体制才能取得对未来利益(收入、行政级别和分配资源的权利)的明确保证。改革到了自己头上,积极性从何而来?难怪有些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认为金融改革是“过河拆桥”,断了自己的前程。如果某些管理人员的目标完全是个人利益最大化,那么他们介入改革时,很可能阳奉阴违,损公利己,窃取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
在以往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冲突的结果大多以改革者的妥协让步告终。目前,基层金融机构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金融决策层、学界和民间资本。
改革一方看起来声势很大,但是,实际上被改革者要比改革者强大100倍。由于外在的“改革主体”很难掌握金融机构的业务信息,因此任何力量都不可能脱离基层金融机构内部员工来推进改革。至少也要将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拉入到“改革者”的阵营中来,才有可能j顷利地在原有金融机构基础上建立新的银行。
如果把原有经理人员都推到改革的对立面上,基层金融机构内部各个阶层将自动地聚合起来,形成抵制改革的巨大力量。在这样巨大力量的阻止下任何外部机构要推动改革都是不可能的。
金融改革的风声早就有了,可是在基层金融机构中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应。这说明,从整体上来说,基层金融机构严重缺乏改革的内部动力。如果改革依靠的力量正是改革要弱化或消灭的力量,这样的改革具有逻辑上的不可操作性。倘若基层金融机构有维持现状的一线希望,就很难指望在这些机构内部产生改革的动力。总之,改革的关键在于寻找、培养金融机构内部的改革动力。
方向是民营化
真改革和假改革的分水岭在于敢不敢触动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能不能实现政企分开,能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说到底,就是能不能创建民营银行,而这也是金融改革的另—突破口。
即使加大外部压力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基层金融机构都能够改组为民营银行。如果在某些金融机构内部有较好的管理层,业绩也比较好,那么有可能在内部找到改革的动力。
对于这些较好的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并不局限于个人纯粹的经济收入—亡,而是表现在管理岗位的稳定及提升、职业声望的增加、被尊重层次提高、获得员工拥戴等方面。这些目标将限制他们个人作为“经济人”的冲动。可以帮助他们引进民间资本,组建董事会,制订规章制度,改组为民营银行。
对那些资不抵债、缺乏合格金融人才的金融机构,如果找不到内部的改革动力,惟一的办法是让他们关闭退出。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强行把这样的金融机构改组为民营银行,很可能把原有的矛盾都带进新的金融机构,使得新建的民营银行先天不足,民营银行将难以逃脱当年城市商业银行的覆辙。
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将这些金融机构冷冻起来,另外成立民营银行。新的民营银行在组建过程中具备引进现代化管理机制的内部动力,比较容易实现改革的目标。通过民营银行试点建立,健全金融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经过数年实践。待民营银行成长、壮大之后就叫以考虑通过市场兼并、收购等方式将原来基层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步转移给新生的民营银行。
由于那些问题严重的基层金融机构是压在金融监管当局肩上:的沉重的包袱,因此他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改造原有基层金融机构身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是,大部分基层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内在改革动力,是不可能被改好的。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正在这些问题机构。将来如果导发金融危机的也必定是这些问题机构。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隐患,而只宣传那些比较奸的机构,难道不是“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吗?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4
(一) 当前的政府组织框架与财政体制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的政府组织级次下, 无法构建完善、有效的分税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宪法规定, 五级政府组织架构下的各级政府均有稳定的税收基础, 建立分级分税的框架财力分配机制, 显然非常的困难。从实践来看, 政府级次过多会导致组织机构以及部门人力资源重复, 浪费了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资源。
(二) 行政隶属关系与激励机制
较之于采取地方自治的国家而言, 国内政府多级次组织架构是严格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建而成的, 下级政府会受上级政府的影响。在当前的形势下, 因职能分配以及财权划分机制不稳定, 加大了上、下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力度。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衡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经济增长情况, 而非教育、医疗以及社保和环保, 对于公共服务缺乏重视, 而且也没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积极性或激励机制。因上级政府的偏好指导, 而导致经济增长, 特别是G D P的提升, 成为当前国内基层政府的核心任务。
(三) 条条、块块的体制现状
近年来, 虽然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都非常的快,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的影子。这说明政府并未彻底理顺自己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尤其在基层财政体制管理过程中, 纵向垂直的管理模式、条条块块的体制矛盾和问题尤为突出。
(四) 监督管理乏力
对于基层政府而言, 其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基层财政运行效率非常的低, 而且机构过于臃肿、冗员现象非常的普遍, 导致资金严重浪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最根源的原因在于财政监管乏力、相关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比如, 基层人大编制预算、审议以及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作用, 实践中没有形成对财政运行和政府管理有效的制约制度。
二、加强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基层财政管理制度的根源性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要想加强体制改革,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削减财政级次, 公共服务模式多元化
我国政府五级架构是宪法规定的政府基本组织形式, 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取消地市、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权。在现行宪法基础上, 进一步弱化地市、乡镇政府的职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级次。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 这种方法虽然非常难度比较大, 但是从最终政府架构改革创造条件方面来讲, 是切实可行的。然而, 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改革现象发生。各地、市应当立足实际, 自主决定优化调整财政级次方案, 并将财政级次减少与多种公共服务模式供应激励方法,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
(二) 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步伐
基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来讲, 支付制度的转移是有效解决财政困难以及地区不均衡发展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 应当坚持的基本目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可预期、稳定的地方财政资源。健全和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 应当由中央政府确定标准,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能范围, 确定稳定的分税体制。目前来看, 虽然上述条件并不具备, 但是转移制度必须在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规则、标准以及调整支出结构和健全资金管理方面优化调整, 并以此为切入点, 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步伐。
(三) 健全地方税制, 适当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在当前国内现行分税体制条件下, 共享税占比过高, 缺乏适宜的地方财产类税种。税权划分过程中, 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而基层政府基本上没有调整税制的能力。在健全和完善税制以及构建独立税制体系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适当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力, 将地方收费项目以及非税收入, 一并纳入到税收以及预算管理体系之中。需要强调的是, 即便允许基层政府有部分立法权, 但是中央也可通过保留否决权对其进行制约。从实践来看, 虽然目前基层政府在财政运行过程中没有立法权力, 但是仍会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设定收费项目, 形成了变相隐形税收现象。
(四) 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来推动预算管理改革
预算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与否, 直接关系着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也是有效缓解或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通过预算外资金减少和预算完整性增强, 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预算改革与收支两条线机制, 来实现对基层预算的有效管理。
(五) 适当调整基层政府职能, 建立规范的融资制度
实践中, 应当不断推进基层政府改革, 对基层政府的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 优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 以此来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 这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 还有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规范的融资制度, 并以此为基础来有效化解基层政府的债务。在有效融资手段匮乏的情况下, 基层政府被迫依靠非正规手段和途径融资, 虽然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但长远来看却对政府的直接债务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中的隐性负债监控难度非常的大。对此我们应当加强重视, 这些债务的存在不仅会制约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能力, 而且会对政府信誉产生严重的影响, 久而久之就转化成了中央财政风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除应当及时全面的摸清现状、组织清欠和化解债务风险, 还应当在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基础上, 加快职能转换速度,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经常性预算平衡性, 避免出现用于弥补经常性开支缺口的相关债务。在堵住隐形融资渠道的基础上, 还应当建立合法、规范的举债渠道。实践中, 对于那些确有必要建设的基础项目, 应当适时开展发债试点,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落实规范、可行的基层政府融资制度。
三、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国情考虑, 基层政府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在不同路径之间探寻某种平衡, 一种可行的发展方案是中央制定各地区执行的最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标准。虽然目前国内基层政府财政体制运行实践中存在这一些矛盾和问题, 而且集中表现为地区之间的财政不均衡, 但是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依然要高度警惕中央政府集权倾向;在改革基层财政体制过程中, 应当为地方政府进行的公共服务组合和做出的努力, 提供适当的空间。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确保基层财政资金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 应当立足实际, 结合当前财政改革背景,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本文将对当前基层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影响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改革创新, 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仅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体制,基层财政,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代桂双.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03) .
[2]李万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因应:自治模式抑或命令模式[J]改革, 2012 (05) .
司法改革的基层探索 篇5
刘玉杰
访谈对象: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法院院长 段恩雄
法周刊:您是吉安县法院审委会的主持人,请您谈谈对审委会改革的看法?
段恩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司法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提出改革审委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审委会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性选择,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实践经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自身优势。但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该制度弊端日益显现。
按照《决定》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正实施改革部署。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司法改革是静待其他法院改革成果,还是先行探索?我们认为,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可有机结合,基层可在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先行进行改革创新实践,这也为司法改革提供了源头活水。
法周刊: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进行审委会改革探索的?
段恩雄:尽管审委会未从根本上影响到法官独立办案,但随着法治社会发展,审委会制度还是表现出一些缺陷。
审委会职责范围不明确。近3年来,我院审委会讨论案件数逐年上升,2011年47件、2012年57件、2013年65件。一方面,审委会恐成为法官规避错案追究风险的避风港;另一方面,委员深陷其中,无暇分身办案,审委会失去了统一法律适用、审判工作监督指导等功效。委员履职能力有差异。有的委员长期不办案,对审判工作生疏。有的长期从事单一审判业务,对其他审判业务不熟悉。加之审委会讨论制度上不尽完善,就可能造成有的委员在讨论案件时说不出话,或者说不到要点,跟风随大流,影响审委会职能发挥,降低审委会权威。
委员责任追究不清。审委会集权行政化导致审判权力由法官向院领导、庭室负责人集中,形成案件的“审权”和“判权”分离,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还导致权责不明,模糊了办案责任界限,难以准确地实行责任追究。
当前,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司法职能和责任归位。我们设想通过规范审委会职能,突出法官、审判组织的主体地位和办案责任制的落实,以促进司法公正。
法周刊:针对以上问题,吉安县法院做了哪些探索?
段恩雄:改革审委会制度,是在坚持合议庭独立审判的基础上,让审委会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为此,我们的做法是,放权,还判权于审判组织。压缩审委会案件讨论范围,防止合议庭或分管领导为了推卸责任,将不属于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推向审委会,也推动法官独立办案。建立拟讨论案件分流和过滤机制,由过滤小组审查分流拟讨论案件,减少审委会案件讨论数量。设立专门的审判管理办公室,对审判运行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总结反馈审判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案件即使不上审委会也能得到公平正义的审理。
转型,强化委员指导职能。加大审委会委员担任审判长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的比例,加强院庭长、审委会委员在审判管理中的作用。重点明确委员和专职委员履职范围、方式,要求委员开示范庭、办示范案、庭审观摩,对审管办已评查案件反评查,开展审判态势分析、涉诉情况调研等工作,强化委员对审判的指导监督职能。提效,增强委员履职能力。审委会实行例会制,单月10日、30日、双月20日召开例会,无讨论议题则安排学习,以委员学习带动干警学习,建设学习型法院。明确委员回避情形、表决方式、责任追究方法等,确保了审委会案件讨论质量。还增加了审委会决议执行内容,要求审委会决议合议庭及其他各部门必须执行,审委会作出决定的理由应当反映在裁判文书中,确保了审委会决议的权威性。
法周刊:下一步,在推进审委会改革方面你们有什么打算和展望?
段恩雄:目前,我院审委会改革工作做了一些尝试,下一步还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总体部署下,严谨推进。
完善委员遴选机制。弱化审委会案件讨论功能,强化审委会咨询监督功能。拟对新增委员实行竞争性遴选,扩大遴选范围,从全院符合任职要求的非领导职务的优秀法官中遴选,推动审委会的专业化。
设立专业化审委会。探索设立不同审判领域的小审委会,如民事审委会、刑事审委会、行政审委会以及执行工作委员会。根据每个委员某一审判领域的优势,合理分流至不同专业审委会,提高审判工作质效。
盐业秘密:盐业改革基层博弈 篇6
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刊发第10号令,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4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5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消息一出,“食盐专营要废止”“盐业垄断在打破”等信号不断被放大,把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再次拉到了“食盐专营”的存废之争中。
颇有意味的是,中盐很快对此发表说明,进一步介绍“办法”废止不等于废止食盐专营,其系一场误读。在业内看来,食盐“专营”存废之争多年,涉及多方利益,谁都不愿意主动“放手”,这在盐业基层表现得更为显著。
民企竞争受阻
4月28日,渤海湾已是一片忙碌。
“这次也不抱希望。”孙柳(化名)感叹。他是渤海湾一家大型制盐企业的总经理。
孙柳所在的制盐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离渤海海边仅十余公里,是集制盐、化工、海水养殖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职工6000多人。在孙柳看来,食用盐的制作非常简单,即原盐烘干、清洗、粉碎、加碘、包装等流程,而其作为大型盐企早就具备了生产食盐的规模与技术。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盐改的呼声就不绝于耳,直到本世纪初,盐改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其间伴随着巨大的分歧与争议。2010年年初,曾有消息称,“2011年,100家食盐生产企业将被发放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和批发许可证,有效期一年。”消息透露,届时将允许这100家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直接进入食盐销售市场,也可以跟各地盐业公司联合经营,同时将盐政管理职能交由工商、技术监督和卫生部门,实现政企分开。
孙柳回忆称,食盐当时实行专营管理是为了人民的健康等,而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同为百姓开门“七件事”,其他行业都已经放开,食盐不应再成为特例。
“那段时间(2011年年初)民营盐企颇为期待,并抱有很大希望。”他说。然而,时间进入2014年,他的“希望”仍在等待中。
他说,目前市面上的盐,食用盐只占全部盐量的5%,但其利润诱人。国家盐务部门人为地规定了大工业盐、小工业盐等各个盐种,并单独将食用盐进行食盐专营管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并对市场进行长期垄断。“目前,全国盐企4000余家,但拿到食盐生产许可证的仅100余家。”
在渤海湾另一家民营盐企内,唐青(化名)没有拿出更多时间理会上述消息。他所辖企业规模与孙柳所在的企业相当,并对食盐市场有着多年的调查与研究,食盐市场“专营放开”更是其多年的一个期盼。
“一旦食盐准入放开,我们就立即上马食盐项目,参与竞争。”他在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
在他看来,盐务部门目前利用行政手段对食盐市场流通控制太死。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作为民营盐企,如果进入市场,现在要交纳多种莫名其妙的行政费用,1吨盐所产生的费用是20余元,按年产30万吨计算,将是600万元,这无疑将民营盐企排除在了市场外。他介绍,民营盐企目前在设备、工艺、销售网络等方面都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但目前食用盐从行政体制上设置了民营企业无法逾越的门槛。
煎熬的国有盐企
“改革?盐场还没有动静。”4月30日,山东半岛的一家国有盐场办公室工作人员直言,盐场都是按上级安排统一行动。
作为国有盐企,杨光(化名)所在企业与国内其他国有盐企一样,实行统一价格、统一计划、统一结算、统一销售、统一生产的“五统一”模式,完全是计划管理。他回忆,在2003年“非典”时期,按照国家调拨生产,其所在企业的原盐不够,只好从市场上以380元/吨至400元/吨价格购买,原料价格是市场价格,但销售时仍是执行计划价格,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产生了“价格倒挂”,当年企业亏损了2074万元。
他坦言,与民营盐企相比,其所在国有盐企职工收入太低,基层员工工资在1000元左右。杨光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实例:一家盐企的负责人在没有改制前年收入在5万元,而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年收入达到了500万元。
“盐价每次上涨受益的都是盐务局和盐业公司,生产企业不涨价。”威海市一盐业人士介绍,山东省盐业系统的体制“五花八门”。
在山东,有一定规模的国有盐企的厂长大都在当地盐务局挂副职,即使在一次改制之后,也只是把其中的盐务局局长变为盐企的董事长,有的盐企的董事长挂着盐务局局长头衔,“既拿着公务员的工资,还是企业的法人代表。”
在杨光看来,国有盐企企业负担重,无法与新型民营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旦真正进入改革阶段,最终面临的将是被动改革。
山东盐改步履蹒跚
山东省是全国最大海盐生产基地,原盐产能、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3 以上。2010年12月初,山东省盐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盐业”)进行生产、经营两大板块的改革重组,组建东方制盐有限公司和鲁盐连锁有限公司,改变山东省食盐生产企业过于分散及规模偏小的现状,推动食盐销售由垄断性专营向经营转变。据了解,其旗下生产企业当时原盐年产能200万吨,食盐加工能力15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1000吨。
山东盐业相关人士介绍,山东省此番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打破按行政区划设置经营机构的传统做法,将山东盐业权属的部分市级盐业公司和县级盐业公司,吸收合并、整合重组成立鲁盐连锁有限公司,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依照市场规律组织食盐营销,实行区域化经营向连锁化、代理制经营转变。
显然,山东上述盐业改革并没有打破原有的经营专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盐改”。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其此举是利用原有资源优势的提前布局,整编其他盐企,达到另一种垄断。山东原料盐品质好、颗粒度合适,原本凭借盐业资源优势,可以左右全国大工业盐市场行情,卖个好价钱,但山东却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基层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工资改革,分析,对策
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是一所县级市医院, 创办于1926年, 建院已70余年, 承担着全市80万人口的医疗卫生工作。2005年创建龙海市第一医院角美分院, 2008年规划选址迁扩建龙海市第一医院新院 (下称“总院”) 。现已成为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1 医院基本情况
1.1 编制床位、编制人员数与开放床位、在岗人员数
见表1。
1.2 2010年医院收入与支出情况
见表2。
2 实行新绩效工资前后情况对比
2.1 总院在编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前后工资总额变动情况
月增资245 823元;单位人员总数435人;人均月增资565元。见表3。
2.2 总院在编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后社保、医保及公积金缴纳额变动情况
见表4。
2.3 全院人员实施新绩效工资改革后医院总支出情况表
见表5。
3 我院职工工资分配方式
我院现行职工的工资待遇分配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工资 (国家核定标准) , 二是绩效工资 (奖金) , 分配比例各占约50%。而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奖励性绩效工资只占30%, 不能针对职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承担的责任风险、劳动强度、实际工作的效率、综合效益等有效地拉开距离, 不能充分体现知识与劳动的价值, 不能将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有机结合, 忽视了实际能力与现实贡献, 激励机制将有所降低。
4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利与弊
4.1 实现绩效工资的主要目标是激励医务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我院目前虽业务发展迅速, 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供需矛盾依然紧张, 只有在医院收入不断提高, 职工福利待遇逐年上升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真正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2 延续多年的固化的单一工资分配形式, 将被绩效工资这一相对科学的基本工资总额和绩效工资总额所取代, 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薪酬的机械分配模式, 这标志着我院的改革已经遵循人才规律, 引入市场价位机制, 逐步与市场接轨。实施绩效工资,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搞活分配、协调推进等原则, 必将给医院带来质的转变。
4.3 要想激活水中的鱼, 就要让水快速流动, 就要打破平衡;要想提高人的积极性, 就要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 尊重能力, 尊重技术, 尊重创新, 尊重价值。从而使员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绩效工资改革, 在原有工资总额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 改变现有的工资总额构成, 加大绩效挂钩的成分, 逐步将激励约束机制融入医院的流程中, 促进有效利用资源, 控制风险, 实现全院效益最大化。应该说这是利院利员工的一件大好事。
4.4 实现新的绩效工资改革后, 职工基本工资有所提高, 原有的奖金收入部分必定会大幅度的减少, 这将严重打击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就目前基层医院举步维艰的状况, 如果要继续维持原有的奖金额度, 又保证绩效工资的兑现, 医院在资金上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5 结合我院现行情况, 要实行绩效工资改革面临着资金困难
5.1 医院规模不断扩大, 负债严重。
新院建设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至2010年底医院总投资1.2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拉动内需建设资金1 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 000万元、医院向银行贷款4 000万元、自筹资金800万元) , 预计于2012年完成医院整体搬迁还需面临着1.45亿元的资金缺口。
5.2 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减少、医疗服务收支亏损增加。
我院自2003年实行医疗机构集中招标以来, 药品价格统一实行顺价作价, 药品购销差价率降至13%左右, 导致药品收支结余明显减少。自2005年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 医疗服务价格整体水平下降, 医疗服务收入明显减少、亏损增加。种种原因直接导致医院事业发展基金来源明显减少。
5.3 专业卫技人员严重缺编, 人员成本明显增加。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医院人员经费也随着工资改革等政策调整逐年提高。我院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远远未达到相应的比例要求。缺编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 但这却使在编职工人均承担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甚至超负荷工作, 医院不得不大量使用编外人员。随着医疗服务需求急剧扩大, 编制床位不断增加, 人员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人员的成本支出也因此将大幅度增加。
5.4 医院日常运行成本明显增加。
我院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药品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受到国家严格限制, 由国家定价, 有些项目收费标准低, 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但医院的支出却是完全市场化的,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患者对医院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医疗机构维持日常运行的水电燃料等等费用开支也越来越大, 成为医院一笔巨大的支出, 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医院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
5.5 现有的财政对医院的经济补助总量偏少。
政府对我院的财政经常性经费补助每张床位每年仅1 200元, 600张床位共计72万元, 而我院每年仅水电费的支出就在150万元左右, 政府的补助与医院的发展需求已明显的不相适应。
5.6 承担大量公益性质的服务, 增加了医院经济运行的负担。
病人欠费逐年增加;医院绿色通道以及困难群众产生的欠费平均年近20万元;医疗纠纷的赔偿 (补偿) 费用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对这些公益性质的服务项目并没有给予经济补偿, 因此也增加了我院经济运行的负担。
6 对策建议
6.1 分配方式采用绩效档案与实际分离。借鉴漳州市医院新绩效工资改革的经验, 结合我院实际, 采用绩效档案与实际分离的办法, 对外实行档案工资, 对内沿用原工资福利的分配方式, 继续以绩效工资 (奖金) 拉开职工的收入差距,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6.2 充分组织经济收入。
6.2.1 完善医院内部管理, 节约成本支出。对员工实行岗位绩效管理, 优化医院内部分配机制。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根据贡献大小和绩效优劣, 以奖励绩效 (奖金) 拉开分配档次, 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合理提高编外人员的报酬水平, 探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逐步增加医务人员配备, 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做到医疗设备共享。人力资源整合, 多渠道节约成本支出。
6.2.2 切实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适度增加医院药品收入补偿。积极探索改进药品招标管理, 建议政府牵头, 尽快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改进招投标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挤压药品流通环节的利润, 真正让利患者, 也适度增加医院药品的收入补偿。
6.2.3 完善公共财政对医院的补助政策。切实加大基本建设和大型仪器设备补助。我院的新院建设符合政府卫生规划, 须进一步争取加大政府的补助力度。对于为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且符合卫生规划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等的购置, 经有关部门批准和专家论证后, 争取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
6.2.4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支出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我院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监测报告、健康教育、绿色通道及无主病人等医疗抢救费用等, 争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 实行定向全额补助。
6.2.5 建立合理债务消化长效机制。新院建设医院自筹资金总额近1 300多万元, 建设贷款总计4 000万元, 医院负债严重, 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按目前医院经济运行状况, 凭自身能力已根本无力偿还, 对已发生的债务, 建议由政府贴息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减轻医院经济压力, 确保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6.2.6 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我院创办伊始是以57位爱国华侨慷慨捐助兴建而起的, 故又名华侨医院, 我们可以沿用先前的经验, 由主管局牵头, 多渠道吸引大中型发展中营利性企业或鼓励海内外爱国华侨继续捐现资助我院发展。
6.3 从长远来看, 当人才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 他们更看重事业的发展, 如果缺乏好的机制, 人才就不可能留下来。医院目前最缺的不是人才, 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和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 良性的机制环境, 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健康成长。
6.4 改革主要向临床倾斜, 医生是第一主体;护士医技是第二主体。重点提高临床医生护士的收入, 使工资分配对内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对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突出岗位劳动和业绩贡献, 使员工收入与其岗位责任相适应, 与个人技术水平、劳动业绩和单位效益挂钩。我们要营造名医工程, 要稳中求合理, 要向管理要效益。
6.5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医院任重道远:第一, 要使医生与医院的关系由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国家干部、准公务员身份, 逐步向市场劳动合同关系转变;第二, 要实现纯正的全员聘用合同制;第三、要理顺劳动分配关系, 分配向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第四, 要全面实行档案工资封存;第五, 要执行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
7 结论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是一个重新审视医院目标定位、战略发展的机会。基层医院实施新绩效工资改革的复杂性和实施难度可想而知。建立起一个真正“绩效”和“公正科学”的绩效工资考评体系, 关乎绩效工资改革的成败。建立一系列结构科学、关系合理、竞争公平的新型基本工资制度, 形成适应现代医院制度的薪酬体系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结构科学、关系合理、竞争公平的新型基本工资制度, 形成适应现代医院制度的薪酬体系。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 逐步改善广大职工的利益, 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 使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雷鸣.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制改革的实践及探索[J].现代医院, 2008 (7) .
[2]陈就好, 刘奇昭, 吕晓华, 等.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09 (11) .
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探析 篇8
一、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基本模式
在党校工作中科研是基础, 教学是中心, 后勤是保障。基层党校做好后勤管理工作, 推进党校后勤管理科学化, 是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目前, 基层党校后勤运作主要有党校自管、对外承包和委托管理三种运作模式, 其中:
(一) 党校自管模式
一种是以党校行政科室进行直管, 因为人员少、成本低、灵活性大, 这在党校过去发展中应用比较普遍, 但由于受发展变化要求和服务质量欠佳的影响, 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的要求, 所以被另一种在党校下面成立服务中心、聘用专职人员的形式所替代, 该模式因为对服务中心人员有绩效考核制度, 行政科重点主要是做好协调、监督、考核工作, 加之运作机制规范, 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服务质量好, 经营效益佳, 积极性高, 能适应新形势下新党校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要求。
(二) 对外承包
即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 将党校宾馆 (食堂) 外包给其他单位, 承包单位上交一定的承包费用, 经营便再与党校无关, 此种方法优点是: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 党校可以大大减少后勤管理精力, 并有一定的承包经费收入, 缺点是党校调控权减弱, 对教育培训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且如若承包经营形势不好时, 容易发生经济纠纷。
(三) 委托管理
即党校将服务统一打包, 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给物业公司 (酒店) , 物业公司 (酒店) 只服务不经营, 党校支付相关费用, 党校行政科负责经营、监督、考核, 此方法优点是服务质量好, 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 党校可减少一定的后勤管理精力, 缺点是党校要支出物业费, 需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基层党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取长补短, 创新运作机制,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管理之路。本文认为:以“经营+服务”的理念和委托式管理的模式进行尝试, 在党校后勤管理实践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积极探索党校管理工作规律对党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重大, 党校后勤服务工作在整个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最主要表现在:
(一) 观念落后, 思想僵化
现阶段在基层党校后勤服务意识中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宁愿服务不足, 也不愿冒险, 自力更生意识不强, 总希望靠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在工作中, 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二) 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不规范
基层党校主要是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会议和培训班等日常事务, 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落后, 经常会出现行政科室职责不明确, 各方面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使后勤服务难以科学规范化。
(三) 后勤保障能力无法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
基层党校通常食堂较小, 宿舍数量也明显不足, 后勤保障能力相对较差, 这与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 与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是党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挑战。
因此, 如何迎接新时期党校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让后勤服务工作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服务优质, 对党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三、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建议
基层党校必须以争创“教学培训最精、调研科研最强、服务管理最优、校园环境最美”为发展目标,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不断提升党校整体工作水平。为此本文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基层党校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以便为今后干部培训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后勤服务保障。
(一) 坚持观念思路的创新
新时期新阶段, 基层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服务体制, 在围绕基层党校工作开展服务的同时, 积极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 是基层党校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层党校后勤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 积极稳妥地开好头, 起好步。引进社会化参与党校后勤服务, 目的就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嫁接改造党校后勤管理体制, 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党校后勤事业发展。党校后勤工作一定要超前部署,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后勤工作的管理制度, 包括岗位责任制, 各种物资的管理、使用、节约制度, 奖惩制度等。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 始终牢记服务的宗旨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 后勤管理方面为教学科研进行的服务, 一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直接的服务, 如校内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 二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的间接服务, 如解决食宿、交通等服务。当前, 基层党校吃饭、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规模还比较小, 必须做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文章, 处理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关系。各级党校的一切工作其实都是围绕学员来进行的, 行政后勤工作也应如此, 为学员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是行政后勤工作应尽的责任, 这就要求行政后勤工作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规范服务管理, 改进服务质量。
(三) 重点抓好建设的任务
首先, 要抓好基本建设。一是要做好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搞好校园整体建设。二是抓好教学科研基本设施的建设, 这都是办好党校的基础保障, 是重要办学条件。其次, 要抓好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关键是抓好远程网和党校系统网。第三, 要抓好环境建设。强化绿化、美化工作, 努力增大绿色植物覆盖率, 美化校容校貌。
(四) 把握规范管理的主题
行政后勤工作必须坚持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卫生管理。维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文明, 有助于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二是规范秩序管理。通过明确分工, 落实管理责任, 以安全保卫部门为主, 全校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 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管理的良好管理机制。三是在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上要舍得投入。楼内定期检查和更换老的电源线路, 财务室、档案室等门窗要加固。四是严格门卫值班和夜间巡逻制度。
(五) 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人员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好坏。要经常对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服务员上岗前要向酒店宾馆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要充分调动行政后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经常开展以“敬业在岗位, 满意在党校”的主题实践活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教育员工关心集体, 热爱党校事业, 关心党校发展, 珍视党校荣誉, 用维护党校集体荣誉这条纽带来规范行政后勤人员的行为。
基层改革 篇9
1 项目技术路线正确
项目以全县玉米及甜糯玉米、杂交谷子、优质特色瓜菜三个农业优势产业为切入点, 首先以产业选拔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其次, 技术指导员接受省级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第三, 由项目技术指导组确定重点推广品种、技术、模式;第四, 由技术指导员培训指导村级示范户;第五, 由村级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第六, 建设规范的示范基地, 达到“政府出资搞示范, 农户跟着得实惠”的目的。这样不仅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能有机融入传统实用技术, 形成全省、全市领先的配套集成技术, 而且实现“一站式”服务, 保证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入户到田, 冲破了旧有的基层推广体系断层, 克服农业科技推广率低的弊端, 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道坎”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 基层推广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在基层推广指导员、示范户选拔和使用过程中, 我们坚持以德、能、勤、绩、廉为选拔条件和考核标准。基层推广人员既有全县农业科技带头人, 又有农民“土专家”;既有农业推广专职科技人员, 又有直接从事农田生产第一线的种田能手;既有村级科技村长, 又有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使用过程中, 通过脱产学习, 定期培训, 鼓励学习和创新多种手段, 提升基层推广人员素质。经过3年来不懈努力, 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农技人员, 初步建成县、乡、村、示范户四级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网络, 为全县农业产业升级作出了贡献, 并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为优势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存亡, 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直接影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种植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为此, 我们利用项目在全县实施的大好机遇, 围绕全县玉米及甜糯玉米、杂交谷子、优质特色瓜类三大优势产业,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1 带动全县玉米产量实现跨越式增加
玉米是定襄县的优势作物, 播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左右, 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 玉米产量的丰歉决定着全县粮食总产量的走向, 因此, 我们把推广玉米高产优质集成技术作为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带动了全县玉米产量实现跨越式增加。项目实施的3年来, 我们通过推广以先玉335为代表的高密玉米品种,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500株/亩, 推广配方施肥, 机械化单粒机播、化学除草、适当晚收等集成技术措施, 全县2011年玉米产量平均水平已达到750千克/亩, 个别地区个别田块实现亩产吨粮, 全县粮食总产量由1.62亿千克增加到1.86亿千克。
3.2 甜糯玉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定襄县位于北纬38.5°, 地处世界玉米优质生产带, 糯玉米产业是定襄县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甜糯玉米有华北最大的甜糯玉米加工企业———山田园甜糯玉米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年可生产加工甜糯玉米达亿穗, 年生产基地达3.5万亩以上。全县有稳定的农民经纪人队伍30余人, 他们大多采用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包租农民承包地, 规模种植200~300亩左右, 再通过带动周边农户, 发展订单生产, 包租冷库贮藏加工、淡季市场批发销售的形式来实现规模经营。全县生产甜糯玉米品质上乘, 在国内、国际市场倍受青睐, 但多年来, 甜糯玉米在大田生产均为单作, 农民种植效益不高, 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 我们利用项目支持, 进行了糯玉米间作辣椒、糯玉米套种马铃薯、甜糯玉米套种制种瓜菜, 品种引进示范, 宽窄行种植, 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等试验、示范, 采取个性化服务, 为企业、农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服务, 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提高产品商品性能。全县甜糯玉米生产基地稳定在3.5万亩左右, 亩均增收500元以上, 全县共计年增收达到1 500万元以上, 带动了5 000余户农民增收, 实现了企业和农民互利双赢, 促进了甜糯玉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3 促进设施优质瓜菜产业发展
定襄县受录、季庄乡是全县种植业大乡, 甜瓜和辣椒两个经济作物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作物。甜瓜方面, 我们推广了育苗移栽、设施栽培、吊蔓栽培等技术, 使甜瓜由过去单纯地膜覆盖点播, 发展到现在的育苗吊架大棚生产, 由过去亩产值2000~3000元, 发展到现在的提前上市2个月, 亩产值2万~3万元, 使定襄甜瓜成为当地馈赠亲友的佳品, 种植面积达到5 000亩, 成为定襄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定襄县北坡辣椒产量高、品质佳, 深受市场和外地客商欢迎。但多年来受当地夏季炎热, 病毒病和疫病发生严重影响, 产量不稳, 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我们通过推广玉米 (糯玉米) 间作辣椒栽培模式, 不仅增加了一茬玉米收入, 而且降低病毒病和疫病发病率, 使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
3.4 杂交谷子得到全面推广
杂交谷子由于产量高、品质佳、抗逆性强, 是小杂粮生产上的一个突破, 我们利用项目支持, 在全县谷子优势产业———北、东、南三面丘陵山区, 大力推广杂交谷子品种和配套集成技术, 全县杂交谷子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3 000亩到2012年的3.1万亩, 占到全县谷子种植面积的85%;品种由过去的晋谷21号, 更新为张杂谷系列品种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等, 单产由200千克/亩提高到400千克/亩, 仅此一项, 每年可为定襄县提高粮食产量600万千克以上, 为全县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
通过3年来的项目实施, 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升级和科技含量的提高,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经费不足, 基地建设规模不大, 示范带动作用有限;二是项目周期设置与本地生产不配套;三是项目经费下拨滞后。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示范基地建设规模
定襄县科技示范村50个, 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158的31.6%, 科技示范户1 000户, 占到全县5.8万户农户总数的1.7%, 每户补贴标准不足200元, 再加上定襄县财政资金贫乏, 无法保证项目配套资金到位, 使许多工作无法开展。为此, 建议上级财政能加大项目经费投入, 支持加大示范基地规模, 加大示范基地科技研发力度, 提高示范户物化补贴标准, 使项目能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2.重新设置适应北方的项目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为第一年的7月份到翌年的6月份, 6~7月份为全县大秋作物生长旺盛期, 因项目周期设置的原因, 项目基地和项目大部分技术措施落实只能推迟到第二年的春季, 但到第二年的7月份本年度项目已完成, 因此试验、示范结果只有到下一个实施年度才能体现, 这样到项目最终完成时, 总的试验、示范结果整整少了一个年度, 再加上不同实施周期, 按照项目要求淘汰和更换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 工作衔接困难, 使项目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为此, 建议项目实施周期设置因地制宜, 在北方改为适应北方的项目实施周期1月份到12月份。
3.提前项目经费下拨
农业项目实施要提前承包土地, 购买生产资料、仪器设备以及进行考察等, 需要大量资金, 如果项目经费下拨滞后, 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实施效果。
基层改革 篇10
1 进一步提高农机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现代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织部分,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抗御自然灾害, 保农时, 夺丰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广大农村已经显示出这个优越性。一些农机基础扎实、经济条件发达的街道机耕作业量完成比重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大量劳动力已转移到其它产业, 他们充分发挥现有农机的作用开展运输、收割、农副产品加工, 还有的举办服务项目, 如农机修理、零配件供应等。为农村搞活流通, 发展商品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机已在农业生产中, 成为离不开, 少不了的东西, 在农村“无机不富”已传为佳话。
2 加强农机管理工作改革的步伐
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加快农机改革的步伐, 遵循“多种形势并存, 积极扶持、合作发展”的经营改革方针。农机服务项目从为社会服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出发, 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具设备, 结合农机装备项目, 国家购机补贴政策, 大量提高农机拥有量, 组织广大机手大力开展机耕、机收、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机领域的服务。农机服务组织要坚持“立足农村、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方针, 实行“谁举办、谁经营、谁得益”, 兴办各种农机服务网点, 做到优质服务, 合理收费。创办农机合作社, 通过民间经济合作组织, 带动广大农民致富。抓好机耕、机收、机插等几项工程, 极大的调动农民购机, 用机的热情。
3 切实加强基层站的建设
3.1 街道站建设现状
我区共有10个街道, 人口约115万, 农机总动力达到43.8万k W。各街道都设有街道农机站1个, 在编人员31人, 平均每个街道有2个专职管理人员。
我区街道农机站人、财、物隶属街道管理, 区有专业主管的农业局, 街道有专职管理的农机站, 村 (社区) 有专业组织, 形成了以区为中心、街道为纽带、村 (社区) 为基础的服务管理网络, 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合力机制, 切实杜绝了有编有人不专职的问题, 增强了服务功能。
为进一步抓好工作制定与落实, 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区农业局与每个街道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从基础工作、农机安全、科教推广等方面采用百分制考核, 明确任务, 强化责任;定期进行检查、推动、考评, 建立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列入年终绩效考核奖惩兑现, 形成激励机制, 调动了街道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2.1 经费严重不足。
街道农机站承担着组织管理、农机推广、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农机抗灾救灾、扶持农机专业组织、跨区作业等都不能收费的大量公益性农机事业, 每年仅依靠财政给予一定的人头经费投入, 那只是杯水车薪。目前, 街道农机站缺乏必要的农机推广设施和安全检验设备, 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推出, 我区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年达到多台, 需要逐台上门核查, 工作量大。省市区财政要下拨购置补贴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很少, 占实际使用的10%左右, 差额太大。经费困难严重制约街道农机站职能的发挥。
3.2.2 街道农机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农机化发展后劲不足。
多年来, 由于资金、人员编制问题, 没有新增专业技术人员, 队伍出现断层、老化现象。
3.2.3 体制不顺, 包袱偏重。
因历史原因, 我区街道农机站不在编人员偏多, 实际从事管理岗位的人员只有50%, 其它不在编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费均由站里负担, 造成“用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
4 加强街道农机站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农机队伍建设
人是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 所以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各街道要加快农机人才的培养, 选用开拓型、实干型、技术型人才, 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街道农机站工作, 形成强有力的骨干队伍, 充实基层农机站, 逐步提高基层农机人员的年龄结构档次和专业知识层次。同时, 对现有机站人员分层次进行轮训, 组织他们到先进农机站参观学习, 激发广大基层农机人员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
4.2 全面加快组织和机制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基层农机站要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竞争, 壮大自身实力。从实际出发, 积极推进创新, 对目前集体所有的农机具做好转制改革工作, 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当前要不等不靠, 大胆创新, 深化站办实体改革, 因地制宜, 积累壮大自身规模, 围绕管理抓服务, 抓好农机监理、农机作业管理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服务工作。要积极引导、鼓励、扶植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的机站集体和个人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创办体制不一、功能各异的农机服务实体。通过技术和组织创新, 在发展中找出路、求出存。
4.3 积极争取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加大贯彻农机化法律法规力度,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把农机化发展纳入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对农机服务体系的投入, 确保农机专项资金用于农机化事业, 推广适用先进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促进农机的技术更新和组织创新步伐。农机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机经营服务示范, 选择有条件的街道服务组织, 组建街道服务中心, 不分集体和个体, 谁有能力谁上, 负责全乡的农机化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械维修和柴油供应, 享受有关政策支持及资金扶持, 确保实现农机经营的效益最大化。
4.4 大力拓展扩大农机服务领域
浅谈基层林业的改革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林业;改革;创新
在社会发展日益快捷的今天,林业在县区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今天的林业的发展浅谈几点看法。
一、布局林业创新思路,深化林业改革发展
(一)扎实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
在林业改革中,既要坚决防止走形式和假发展,也要防止搞“一刀切”;既要明晰产权、激活产业,又要巩固增进集体经济。做到因村、因地制宜,使改革真正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动力。紧密结合县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上级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县林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
(二)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建立群众性护林联防组织
总结推广民间护林组织的经验,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原则,引导林业生产经营者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组建以防盗、防火、防病虫害为主的群众性护林组织。同时,建立森林防火风险基金,解决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救治和补偿问题,加大对民间森林联防协会基础设施投入的补助,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三)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工作,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按照林业分类要求和不同生态区位、功能质量等级,把全县生态公益林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三种类型,对后两种的生态公益林实行限制性利用,允许经营主体通过抚育、更新性质采伐和林下合理利用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四)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健全伐区调查设计中心、木材检验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合理界定中介组织职能,规范其服务行为,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经营。整合现有的林业执法队伍,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严格执法监督,实行错案追究和责任赔偿制度,提高执法水平。设立林业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科技普及,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建立林业行政许可事项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
二、培育森林资源
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当地特产林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走速生、丰产、优质的发展路子,快速增进森林资源总量。
(一)探索种苗培育与营造林新机制
加大封育力度,及时完成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造林,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三大资源培育基地,确保按规划要求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务。依托县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建设育苗基地;加快实施种苗国债项目建设。同时, 探索建立“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营造林机制。建立基层林木种苗检测中心,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保障。
(二)创新特产林科技推广模式,实施低产林改造试点项目
以特产林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经营技术,促进特产林资源总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加快特产林产业化进程。明确低产林分改造对象,简化低产、低效林分的采伐审批程序,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调动产权主体积极参与改造,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林地保障,并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
三、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当地特产优势,加强产、学、研协作,实施以特产林为主的经济林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放手发展个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等混合型所有制林场。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农和社会各方面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生产经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鼓励林纸、林板、林脂企业一体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创办工业原料林基地。 以资源为依托,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着力建设林业再加工生产基地壮大林产工业。
在加工和林产化工领域分别确定1~2家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税费、资金、贴息贷款、建设用地、加工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
四、构筑产业集群,创新经营体制
尽可能促进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加工项目进入园区,调整优化林产工业结构。制定林产工业发展规划,推进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逐步形成链条、集约发展。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重组或行业协会运作,逐步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共同策划市场营销,推进联营联合,向规模经营、系列开发方向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得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吸引境内外资本改组国有林产工业企业;鼓励组建跨地区的林产工业企业联合体。落实产业政策,进一步把国家林业税费政策、林业产业扶持政策、放宽林木采伐政策等落到实处;各有关方面要协同动作,清理、取消与林产工业有关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五、结束语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积极稳妥地规划林业创新发展。强化领导,确保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实施中试点先行,坚持依靠群众和民主决策。在不断完善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相关配套改革要及时跟进,巩固发展其成果。
参考文献:
[1]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08,(3).
[2]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2000,(11).
基层改革 篇12
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的要求;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要求;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的要求。具体包括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工资和津贴补贴改革等;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的差异要求。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基层单位侧重预算管理, 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核算相对简单;公立医院侧重财务管理, 核算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核算相对复杂。通过两种财务制度的建立, 兼顾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 兼顾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具体包括成本补偿机制差异、预算管理模式差异、业务活动内容差异、内部会计机构差异等。
二、现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 现行制度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
(1) 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现行制度是1998年制定, 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1999—2010年, 是我国实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推进, 伴随着以公共财政为主的财税体制不断改革, 政府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2) 内部环境随之变化。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人员结构和素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水平、医患关系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2. 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要求
根据医改方案的要求和医疗机构财务、会计管理的实际需要, 财政部会同卫生部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联合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 (财社[2010]306号) , 并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财社[2010]307号) , 为准确反映医疗机构收支情况、规范财务行为、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成本控制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创造了条件。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在强调医院预算管理的同时, 对医疗成本核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要求并不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些管理要求, 在《医院财务制度》也无法全面反映。
3.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需要
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将不仅限于记账及核算, 更重要的是规范运行机制、提供财务信息及决策依据并开展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因此, 医院和基层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适应管理要求的财务、会计制度, 真实反映各项财务、会计信息, 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
4.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为适应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校及中小学财务制度等文件已经开始修订。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需要作出相应完善。
5. 推进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1) 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 又具体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 又具体分为总预算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又具体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宗教机构等会计制度。
(2) 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拉开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序幕。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属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范围。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6年进行了改革,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从2004年开始实施, 而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必须加快推进。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没有改革之前,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特别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 开启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新纪元。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改革总体思路要求和主要内容
改革的总体思路:顺应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简化会计核算、涵盖多种收支管理模式和医保结算模式。总的来说就是摸清家底、监管到位、激励跟上。具体来说: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制定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适应不同管理方法、突出强化预算管理、简化核算程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改革的具体要求,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充分考虑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贯彻落实医改精神和相关政策;借鉴国际惯例及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经验;解决实务并方便操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分设两个制度体系; (2) 强预算管理和收支核算; (3) 强化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 (4) 加强资产和投资管理; (5) 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主要亮点
1. 改革意义
(1) 为医改铺路。新制度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贯彻落实医改精神的产物, 能够基本满足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回归“公益”属性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需要;能够适应建立公共财政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适应性动态调整。
(2) 为会计制度改革探路。
(3) 为医药体制改革铺路。
(4) 健全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2. 改革的主要亮点
(1) 根据职能定位, 明确了制度适用范围。
(2) 落实医改意见, 强化预算约束。明确了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经批复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是保障其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衡量有关部门核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预算。财政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等资金预算及其他项目预算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绩效考核, 并按要求报送绩效考核报告。
【基层改革】推荐阅读:
基层改革的创新效应01-08
基层医疗改革的逻辑07-30
基层林业的改革与创新08-10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12-02
引导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深化改革思考06-02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11-17
对推进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思考01-16
湟中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方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