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2024-10-06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精选10篇)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篇1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样有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的优秀儿女,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为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伟大复兴,他们将自己的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涌现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模范英雄群像。他们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色彩,为闪亮的党徽增添了亮点,为党的壮丽事业增添了荣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功绩,他们的功绩将彪炳千秋,他们的形象将永照后人。

李大钊、毛泽东、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白求恩、刘志丹、方志敏、江姐;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石传祥。

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李向群、李书丽、徐虎、李国安、杨利伟、宋鱼水、赵本权。等等,等等……

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尤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凑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宛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照亮着中国人民奋勇攀登。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在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的起跑线,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将弘扬时代精神,永葆党员青春,积极投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篇2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天赋人权”思想、以“人权”否定“神权”无疑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 是资产阶级人权理论最早的思想渊源。但是, 如果把抽象的人性作为权利的根源, 把人权视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就会抹杀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 无视人权的阶级性, 就会无视以国家主权的存在。必然会衍生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思想, 并成为“超越主权论”的理论依据。

当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条件向不利于维持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向发展时, “超越主权论”者往往会以人权卫道士自居, 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分化瓦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之一。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必须以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抽象的人性论进行哲学批判。

广义的人性论指各种关于人的共同本性的理论, 狭义的人性论则指抛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 抽象地考察人的共同本性的理论。欧洲中世纪以后, 西方国家关于人性的认识不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深入, 而且还表现出与社会思潮紧密结合、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关于人性论的思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人性之争。《孟子*告子》中说“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说明孟子主张人性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恶, 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本伪也” (《荀子, 性恶》) , 但也有人如告子认为“性无善不善也”;西汉董仲舒则把人分为善、中、恶三等;唐朝的韩愈也明确提出“性三品”说, 可见关于人性的讨论在中国自古就有。

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出现的“人性的自然说”主张人生来平等, 是西方世界最早关于人性的学说。17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 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都认为人性是由感性的利益和需要规定的, “自爱”、“自保”、“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同时为了利己而顾及他人利益, 就产生了公共利益。在政治法律和教育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人的自然本性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善”、“恶”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形, 自然本性则永恒不变。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认为“任何人没有一种自然的权利驾驭他的同类”。这种思想启发人们质疑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存在物, 康德认为人的本性不受感性物质利益关系支配, 人以立法和守法区别于动物;黑格尔认为认知和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思想和理性, 认识“自我意识的存在”, 能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 即绝对精神自身, 因而能超出自然界, 从必然走向自由。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的类, 把人的知情意归结于人的自然属性, 提倡创立一种“爱”的宗教。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观点各有异同, 欧洲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将人性归结为人的精神,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将人性归结为人的生物本性, 两种观点都具有超越阶级、脱离时代的共同特征。

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开始, 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 包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其中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而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列宁认为人本主义“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2]这些社会思潮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人道主义在15世纪后逐步形成, 被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用以指文艺复兴的精神, 即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它是冲破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神权思想束缚的有力武器,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支配自然、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动因。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对于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争取个性解放和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在反对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它脱离社会关系对人进行考察, 其所追求的自由和享乐的权利以及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伪善性逐步表现出来。

中国在近代以来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种条件下, 中国知识分子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文明和西方制度, 乐观地认为只要我们照搬西方制度, 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有学者把这种政治心态称之为“理念崇拜”, 也就是“崇尚某种抽象的中心象征符号, 并以这种符号与理念作为一种一劳永逸地、整体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处方。换言之, 这是一种以某种理念或主义来推演和涵盖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的思维模式。……而且, 一旦人们把西方的某种理念符号变成一种简单的口号, 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出来的意义和愿望投射到这些口号上去, 并把它视为我们的权威”。这种无视理论与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 以简单理念来拯救中国“问题”的政治文化现象, 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至深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理特征。[3]资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 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中时常可见其身影,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威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 因此, 脱离人所生存的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本质、谈人性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反对撇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抽象考察人的共同本性, 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它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 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一理想所需要的具体条件, 这是资本主义抽象的人性论所不具备的。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对发展中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 危及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政权稳定, 而抽象的人性论是这些错误观点的哲学基础。所以, 要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从人的自身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作用的角度来认识全球化进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的认识的来源于实践, 认识是实践在人脑中的反映, 所以实践方式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实践方式的改变会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全球化之前, 人类只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活动, 各民族、各国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这是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在那样的条件下, 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类的共存关系, 更不可能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 虽然在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但那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素的理解,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思维方式上出现的主、客观相分离的状态。人们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 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把客观世界中所有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改造对象, 要求它们服从人自身的需要而不去考虑这些对象的利益和承受能力。这种将客观世界置于人类对立面的思维方式最终将会引发许多全球性问题。全球化要求人们注重全球利益, 形成全球意识。要做到这一点, 人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 从全球的高度、从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问题。人类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上升到“类”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这也是全球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所以, 人性不是抽象的, 而是在现实社会中通过社会实践提高适应能力、丰富社会关系、改进活动方式的过程中加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对人性的认识离不开人所赖以生存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西方学者鼓吹抽象的人性论, 过分强调建立在抽象人性基础上的人权, 无非是为“人权高于主权”进行舆论准备。“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实际上是服务于强权政治、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必须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启蒙思想家以“人权”否定“神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忽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 必将导致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对立, 使之成为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批判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所衍生的错误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112.

[2]列宁全集 (第38卷) [M].第78页.

[3]张才国.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归因分析[J].探索, 2006 (3) .

科学精神的弘扬 篇3

在我看来,迷信和盲从的根源在于思辨和理性的缺失。我把这种思辨和理性称之为科学精神。

我说的科学精神不是科学,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思维的方法,一种人生的态度。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人,不盲从,不偏信,不封闭,不褊狭,执着追求真理;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政府,求真务实,科学决策,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社会的幸福、公平和正义;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企业,将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战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科学精神的实质是尊重规律,其具体体现是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判断和自主创新意识。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迫切需要的。

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精华虽多,但糟粕亦不可小视,其中最可怕的是西汉“独尊儒术”后,加以宋明理学的桎梏,科举制度的僵化,造就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思想系统,作为科学精神源头的“格物致知”传统几乎丢失殆尽。在这个系统中,玄想多于实证,复述多于批判,注释多于创造,偏执多于理性,造就了国民性中’理性、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缺失。虽经五四运动举起“赛先生”大旗,虽经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但科学精神的种子却不够茁壮。所以才会有某些地方政府随心所欲的投资,豆腐渣工程与形象齐飞,政绩工程与腐败一色;企业一阵风的兼并扩张,一窝蜂的做大做强,我们看到是只是对规律的践踏,何曾有一点科学精神的影子?

弘扬宪法精神的演讲稿 篇4

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关于开展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党、全社会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文献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现行宪法实施30多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对于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法律精神和法律意识。这需要青年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处理好三对关系。

首先是民主与法律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法律是民主的体现,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律;法律是民主的保障,我国宪法法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民主意识是基础,只有树立了当作家主的主人翁意识,我们才能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从他律走向自律。法律意识是保障,只有学会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合法权益,才能切实地维护和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

其次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和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宪法和法律是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个人利益是多种多样的,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既是公民爱国的表现,也是公民爱法、护法、守法的表现。

如果我们从哲学的高度看待法律我们还能发现:法是法则,律是规律,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是对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敬畏与遵从,这应该是我们崇尚的法律精神和法律意识的本源。

让人欣慰的是:省锡中就是一片培养学生民主精神、法律意识的沃土:“省锡中模拟城市”的建设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参与民主实践、体现法理精神的现实途径;省锡中的班级文化中时时闪耀着民主、爱国的光辉,省锡中的老师们就是一群倡导民主、尊重孩子、依法从教的好老师……

我们相信,省锡中的优秀学子们一定能够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伟大中国梦。

弘扬白求恩精神的演讲稿 篇5

关键词:白求恩精神 医患关系 和谐

医患关系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医患共同战胜疾病、促使病员康复的必备条件[1]。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趋于紧张, 经常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成为一个受到方方面面关注的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何在,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弘扬白求恩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是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1.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价值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医疗实践中,他对病人高度负责、满腔热情,“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位病人”;他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在医疗工作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医疗界传承的榜样。74年来,白求恩依然是一面旗帜,他的精神已溶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成为当代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高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求恩身上体现了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重读白求恩,你会发现,他的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对于我们的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白求恩精神,主要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习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白求恩出身于牧师家庭,青年时期的他,就已经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并开始寻觅改造这种制度的途径,1935年他到苏联目睹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白求恩之所以能够与中国抗日军民并肩战斗到最后一息,就是因为他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而且一定能够最终成为全人类的现实。我们学习白求恩对信念的坚定,就是要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信仰。

1.2学习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白求恩作为驰名欧美的胸外科专家,先后获得英联邦皇家外科学会会员、加拿大国家健康部顾问等头衔,但他丝毫没有以此去谋取任何私利,而是凭借精湛的技术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竭尽全力地工作,他同情贫病交困的下层劳动人民,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服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舍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条件异常艰苦而又危险的中国抗日前线,他始终把使病人恢复健康作为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责任,他一生恪守这样的信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2]。我们学习白求恩就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病人服务,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和时代的新高度,抓住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根本,深刻揭示白求恩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1.3学习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是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他到中国后,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在4个月的时间里,白求恩和他的医疗队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是和白求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分不开的。在工作中,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在医学领域里的探索和追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对伤病员极端负责的精神。这是他成为专家、伟人,受到人民群众和广大指战员衷心爱戴的重要原因。

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肤色,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共产主义精神的缩影。上述几个方面,肯定涵盖不了白求恩精神的全部,我们应不断地对之加以发掘和弘扬。

2.新时期弘扬白求恩精神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意义

医患关系紧张是影响医患双方利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医生和患者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

2.1弘扬白求恩精神,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条件。过硬的诊治技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弘扬白求恩那种刻苦钻研,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要向白求恩那样,成为一名医术高明并且道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优质、高效地解除患者的病痛,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以高度的责任感构建和谐的关系。

2.2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精神资源。良好的医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构建医患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无论社会如何变革,人们的观念如何更新,医院救死扶伤的原则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丢。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所在。医院必须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要针对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趋势,以及广大患者普遍关注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热点问题,我们要再度唱响白求恩精神,用白求恩精神引导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医务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医德医风形象[3],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白求恩精神作为一代医魂,激励着一代代的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当前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像白求恩医生一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事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医患之间的矛盾才会越来越小,医院的的负面新闻也会越来越少,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赤保民。 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医学与社会,,(10)。86

[2] 李白云;李胜。新时期需要白求恩精神。医学信息,,(07)。45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辽宁精神,做新时代的中学生》。同学们,什么是辽宁精神?辽宁精神是以“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为表述的精神。辽宁精神的核心就是奉献精神,是困难中的坚守,是奋斗中的目标。而雷锋、郭明义就是我们辽宁人中奉献的表率。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如:每天冒着雨雪站在马路边,不辞劳苦的指挥车辆的交警们,他们为的是帮助更多的人安全过马路;那些勇敢、无谓、为人民的利益而赴汤蹈火的消防员们;还有那些拾金不昧以诚待人,保护城市环境的清洁工阿姨们;他们的事迹虽然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却体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爱岗敬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虽然并不能在车流中指挥,在火海中穿梭,但我们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弘扬辽宁精神。我们要乐于助人,在班级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们;我们还可以去看望孤寡老人,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过马路时扶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作为辽宁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乐于助人,我们还要有担当,有责任感。在举国上下提倡节俭的热潮中,我们不能置身度外,我们也要高举节约光荣的旗帜,身体力行。如:在食堂,我们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剩饭;在班级,太阳公公没下山,我们就不要打灯;在家,在校都要随手关掉水龙头,还可以学习二次用水。我们要养成节粮,节电、节水的好习惯。

同学们,我们是校园的主人,校园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保护好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看到地上有纸。我们就随手拾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弯弯腰,伸伸手”就可以做到的。只有让家园保持清洁,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环境,才能给学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提倡节俭,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却展现着我们辽宁人的传统民风。

简析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措施 篇7

一、解放思想, 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前提。通过解放思想, 破除重生产轻生活、重发展轻环境的观念,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确立民众的主体地位。以期达到从观念上改变对文化的认识缺误, 科学看待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使人文精神建设融于城市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将弘扬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的实际建设结合起来

见于行, 成于效。城市人文精神集中表现在行为方式、规章制度、文化生活、城市景观四个层面。如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就要与以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为主体的新唐山建设相融合。要以弘扬实践“人文精神”为主线, 努力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城市生活、政务、人文和生态环境。

三、在城市建设规划中, 注重政策持续性, 突出对“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的关怀

一是公共空间决定了城市整体面貌的和市民生活质量。小公园、小广场和人行道的更新与建设, 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大型公共设施和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则可以全面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赋予城市公共空间较多的人文情感、人文关怀, 会使每个人感到更美好。二是政府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重视与关注民生实质上是对城市百姓“公共需求”的关怀。在城市公众需求中, 蕴涵着城市群体的需求, 只有城市大部分群体的需求才是城市公众需求。以弄清公众需求, 强化公众需求的服务为基础, 编织城市“公共需求”的大网络, 使城市个体、群体在追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 兼顾集体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和利益。三是科学规划并坚持制度政策的持续坚持性。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既是一个城市吸引人、凝聚人, 使其成为最适宜居住城市的关键, 又是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现代化程度的标志。切不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 切忌朝令夕改。

四、大力发展人文教育, 在人文教育中培育人文精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基于生存的需要, 人们具有强烈的致富创业冲动, “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传统价值观曾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随着要素和环境容量的制约不断加剧, 构建和谐社会对市场主体的创业的目的、创业手段和方式、财富的使用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对社会成员生活的意义、社会的责任等非物质追求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人文教育, 加强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力度。通过文化教育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理性公民, 逐步实现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回归。

五、以城市人文精神引导企业的发展:实现“创业为先”向“奉献为上”的转变, 实现价值取向的正当化

一是把握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在创业之初, 不等不靠、敢闯敢冒是发展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法制意识薄弱、信用意识的淡薄等因素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把握好城市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关系。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体的观念和发展格局, 与城市化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力度, 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发展中突破。

六、要在人文精神的研究、宣传上狠下工夫

一是尤其要注意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研究城市历史文化, 追寻她的根, 增进人们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自豪感。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媒体网络, 加大宣传力度, 号召全体市民的参与。要将现代社会理性、规范作为个人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 将节约、廉洁、负责任、尊重、和平、文明等作为每一位市民的行为处事准则加以倡导。

摘要: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是当前社会不能忽略的问题, 从解放思想、实际建设、教育、宣传研究等方面对其弘扬的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加强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力度, 通过文化教育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理性公民, 逐步实现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回归。

弘扬时代精神的演讲稿 篇8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艺发展的基因。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对当前的文艺创作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保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换;应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应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将其建立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基础之上,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创造。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座谈会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文艺界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概念、内涵、民族学理特征,以及标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当代意义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具体路径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创造性转化、话语权建构、数字技术运用、生活性与实践性等方面,对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路径进行探讨,以供学界参考。

一、跟上新的时代,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换

中华民族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共同培育了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学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和中华艺术所体现的艺术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深刻——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是两个不同概念,但联系密切,很多重要范畴(如意境、情趣、气韵、形神等)是一致的,我国对传统美学的阐释往往依托艺术进行,具有浓郁的艺术美学色彩,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艺术的内核之一,中华艺术以美学精神来映照艺术精神、以美学精神来引领艺术实践。概括起来,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主客、心物、情景交融的审美关系。二是倡导包容和谐的理念,儒、释、道并行不悖。三是具有出世入世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倡导世外桃园般的超逸、虚静与洒脱;另一方面又关照现实世界,洞察人间情怀,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这反映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精神性,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融合,审美与教化的有机结合。[2]可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在世界美学和艺术发展史中,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而且具有当代价值和普遍性意义。

晚清以降,中国门户被迫打开,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影响下,西方美学和艺术也传播到中国,不同的美学和艺术观在这里碰撞、交锋和融合,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国学、美学大师和不少文艺理论家都运用西方文艺学说对中西文艺思想进行了比較和参照,这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精神的现代性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国维继承了康德的超功利美学观,认为审美和艺术在本质上是超功利的,批判了封建美学传统,主张审美要摆脱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的束缚;梁启超也强调从无功利的生活中发现美,主张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3]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参照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来阐释中国美学精神,用西方的“表现说”来解释意境,认为在诗、艺术的境界中,情感表现于意象,被表现者是情感,表现者是意象,情感、意象经心的综合(即直觉)而融为一体,就构成意境,以期构建中西结合的文艺心理学和诗学体系[4]。宗白华从中西美学精神和审美经验的比较研究中,对中华美学精神特别是意境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挖掘。他认为,“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5],意境无非是借自然景象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以窥见自我最深的心灵律动。宗白华还认为,艺术意境并非单纯地写实,不是平面地再现自然,而是一个有层次的创造。他指出,“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6],第一层次是写直观的形象,第二层次是传神,第三层次是妙悟,艺术家将点、线、光、色、形体、声音和文字组合成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达意境[7]。以上学者尽管探索的侧重点和方式不同,但都是通过借鉴西学以推动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发展。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李泽厚等美学大师的推动和引导下,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阐释与现代性转换,对中西美学的看法也更为全面和客观。

回顾近百年来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上所走过的道路及其经验教训,可以看出,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中西关系、古今关系:既不能以西格中,套用西方美学和西文艺术的观念、范畴、术语来阐释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因循守旧、不分良莠,不加区别地全盘继承固有的传统。在当代,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树立全球化的视野,善于利用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中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进行创造性转换,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意义,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及其话语体系。

二、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

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厚的美学思想、理论、范式和艺术精神,它们是中华民族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表征,尤其是其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既出世又入世的人间情怀,以及营造意象的诗意品性,更在世界美学和艺术精神发展史上具有独特魅力。惟其如此,丝绸之路才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象征。这条商贸之路的文化交流作用远超商品流通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欧洲、非洲、中西亚等文明借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文明也远播四方。在一个相对隔绝的时代,东西方借由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异常频繁。例如,早在汉唐时期,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就通过不同的路线和途径传入中国,同时,外来音乐、舞蹈、文学、艺术也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明的传播是双向的,中国化的佛教与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传播。伴随着丝路贸易,瓷器、丝绸、屏风、扇子上的绘画风格、音乐、舞蹈等都对丝路沿线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明清时期,海上丝路的繁荣,伴随大宗远洋商品贸易的发展,中国元素更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风格的流行与欧洲中上流社会对中国商品及其风格的狂热追捧就是明证。[8]

然而,随着西方产业革命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殖民霸权政策,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近代中国衰落了,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上从中心走向边缘,在世界上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同样,在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文化领域,也确立了以西学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部分国人和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说产生怀疑和动摇,认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而西学的传入正好满足了当时知识分子改变中国困局的迫切需求。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的席卷中国,西方美学思潮和文艺理论也传播到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对此迅速作出了回应,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美学理论和艺术,用以改造中国艺术,改变颓势。但宗白华、朱光潜、滕固、马采等学者则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一方面,他们对实证主义美学等西方最新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进行了翻译和介绍,打开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的眼界;另一方面,他们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现实,通过对中西美学和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来把握中国美学和艺术的范畴、命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新局面。现代早期美学和艺术理论界对西方美学和艺术中国化的阐释及其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化等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为中国美学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术语、新思维,而且留住了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学和艺术界一度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影响,一批苏联的美学和艺术著作被翻译到中国,而西方仅有列斐伏尔的《美学概论》、丹纳的《艺术哲学》等少量美学和艺术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在苏联和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学术界产生了短暂的美学热,并产生了像李泽厚这样的大美学家。“文革”时期,美学和文艺成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整体上处于停滞、徘徊阶段,走了许多弯路,经受了许多曲折。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文艺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并深入思考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实质;另一方面,中国文艺界加强了与世界文艺界的交流和互动,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话语权的构建与把握日益重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经济上的硬实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了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问题,正是为了破解西方对学术话语权的垄断,因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对于中国软实力、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近百年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历程表明,要增強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首先路径选择必须正确。要将植根传统、立足现实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世界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以及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与当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有理论上的自觉。要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理论自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亦步亦趋,甚至成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掮客。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广泛使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图像学、观念美术等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迷失了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失去了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根基,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和伟大变革、对人民大众的鲜活生活视而不见,这样的美学精神和艺术理论就缺乏活力,没有生机。坚持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论自觉,攀登学术制高点,掌握话语权,这是历史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21世纪,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必定能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开出一剂良方。

三、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全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空间文化保留、释放了人的个性,提供了民主和平等的交流工具,并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和海量的信息,因而为大众所喜爱。网络空间、电子媒介等数字技术正在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数字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信息化时代,从网络上获得和传播艺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1990年代,美国纽约的古根汉姆博物馆最早发起了网上展览,开始进行用数字化传播艺术的尝试。现在,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在网上设立展览厅以展示其藏品;许多艺术家都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与公众分享其创作,传播其艺术作品和创作观念。因此,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发挥好“互联网+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优势,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占领网络阵地,视觉文化和文艺理论双管齐下,以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其一,通过网络展现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强化网民对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例如,绘画方面,自北宋以来,在绘画上题诗落印以展现诗情画意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除了笔墨,诗意也成为品评传统中国画的又一标准。通过在网络上展览、宣传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能很好地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具体而言,在网上展示诸如清代画家王翚(1632—1717)的《唐人诗意图》、王时敏(1592—1680)的《杜陵诗意图册》等绘画作品,能很好地传达中华美学精神中的“天人合一”、艺术精神中的意境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民族特性。[9]

其二,通过互联网促进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研究与交流。互联网使得学术研究和交流更为便捷,通过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我们能获得文艺学、美学论文等各种艺术资源,这可有利地促进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文艺理论的研究和阐释。各种论坛、网络空间也为文艺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交流的便捷平台,在这里,艺术理论和思潮的激荡、碰撞,可极大地丰富文艺理论和评论。在民主化的网络空间,不再有文艺权威,有的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艺批评的发展。

四、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应建立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基础之上

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一方面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生命意识和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主张通过文艺去关照自然,体悟人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不仅是出世的,而且也是入世的。中国哲人主张在现世人生的人间情怀中体味精神美感,使这种美感植根于历史的实践和人民的生活这片沃土之中。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前提条件是传承,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独具中华特色的绝艺、绝技濒临失传境地,而这些绝艺、绝技往往是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载体。没有了这些载体,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应充分保护祖先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活化,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培养更多的文艺接班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后继有人。另外,应深入研究最能表现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文艺家、美学家的技能、思想观念和文艺精神,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新的创造、创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资源和养分。

在继承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人民大众鲜活的生活基础之上。早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孟子就形成了在宇宙自然、人伦道德、社会文化中把握、阐释美学和艺术的传统。到了近代,王国维、梁启超更是从人生与美学、艺术的关系上去看待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也非常关注文艺创作与文学理論的发展,号召文艺家与群众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前文艺创作脱离生活、脱离实践、脱离人民等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10]

可见,文艺创作要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体现了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入世精神,也是让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之必需。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文艺创作和教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艺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艺既有自在的也有他在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更好地从个体和集体两方面表达自我,发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价值与方式。

五、结语

在21世纪,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独特性、稀缺性和重要性已越来越凸显,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表现出来的本土性、历史语境、现实性和世界性,必然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转换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对艺术现象和美的事物进行回应和阐释;必然要求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掌握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话语权,为美学和艺术活动制定规则和标准,扩大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影响力;必然要求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传达与传播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传承发展中华美学与艺术;必然要求我们将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传承弘扬建立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上,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创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2014-10-16)[2016-03-10]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2]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

[3] 梁健,陈莉.情感教育思想的中国近现代理论溯源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6):38.

[4] 唐孝祥.中国近代美学的四大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

[5] 王云亮.当代中国画理论及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78.

[6]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

[7] 林同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33.

[8] 王洪斌.全球史视野下的东方奢侈品消费与18世纪英国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7.

[9] 陈冠男.再思诗意图[C]//丁宁,李淞.2012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56.

弘扬宪法精神演讲稿 篇9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

同学们,现在我们站在大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或者太阳旗呢?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来上学,而不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呢?理由是: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更准确说是由宪法规定的。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法制宣传日。本届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

那么什么是宪法?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宪法是国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国法。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纠正网络游戏、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三、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用名牌,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得不到满足就去偷去抢,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四、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发现某些不良苗头,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班主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弘扬苏区精神演讲稿 篇10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我们面l临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于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把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克服简单粗暴。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弘扬苏区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在全县大力倡导“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大竞争中,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基层民政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民政工作,顾名思义,第一要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民政对象服务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和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说大一点,民政工作,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重要。

一是爱心:即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平常的爱,更要有一种大爱的境界。对于新时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爱。与其他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民政部门的许多业务,可说是面向千家万户的。在我们的工作的对象中,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据)委会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是以全民为对象的,还有许多工作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即是最可爱的人,有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有的上过战场,为国家安全立下了功劳。在最困难的人中,有贫、孤、老、病、残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是关爱,最缺少也是关爱,只有通过我们民政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他们。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只有深怀爱民之心,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职责。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上为中央分忧,下替百姓解愁”。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延伸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职责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职责决定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优抚安置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搞好服务:通过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问组织管理、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这些职责都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事关‘“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起着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何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统倡导和实践的“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

三是要热心:即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须热爱民政工作,有一颖炽热的爱心,工作起来才会有热情,才能满腔热忱为需要服务的民政对象做好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问题才会被热情所化解。民政工作头绪多,范围广,各项工作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每项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须做好。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情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今天开展民政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民政对象、具体任务已同计划经济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项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动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多谋善思,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措施,增强工作者驾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诚心:即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落实到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不歧视他们,而是像对待自已的亲人那样,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二是多替民政对象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三是要说真话。民政工作者必须说真话、实话,不能说假话、空话,要真实反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呼声和实际困难。四是要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五是要讲原则。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处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讲公平。处理、解决问题要合理、公道,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奋敬业。为民,就是要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民利,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

心中时刻想着群众,想着需要服务的对象,把对群众的浓厚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过程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思考,为一方的民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民政工作是具体实在的,经常遇到困难和矛盾,一项民政业务部署下来,如何抓好落实,需要我们善于在困难中寻出路,想加去,善于在矛盾中讲协调,勤于劳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走百家、进千户,一户一户研究,一个一个解决。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落实在为民服务中。

六是要耐心:即耐心热忱。遇事冷静不发火,常修道德、素质之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性工作,具体的业务就是服务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特别是对最困难的人的服务。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造成性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那些最可爱的人,曾经对革命和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由于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的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少数人对现实社会有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以耐心矫正他们的性格,以耐心融化他们的不满情绪,在人格上尊重他们,视他们为亲人,对他们的诉求,做到耐心细致地听,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对合理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不合理的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疏导。

七是要细心:即细致周到。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民政对象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政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带着感情做民政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情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对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对我们所服务的民政对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时刻装在心中,记在脑里。

上一篇:Go Fishing的优秀英语作文下一篇:新警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