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200

2024-10-10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200(共9篇)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200 篇1

昨天去听余光中的讲座,余老八旬高龄,精神矍铄,修秀儒雅,一派学者风范,名家之态。仅仅2小时所论的中文与英文、文笔与译笔,对我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启蒙,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也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观念。

讲座中,有节选《听听那冷雨》,配上江南丝竹,其味妙绝,听罢使人不禁潸然。现摘录如下: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200 篇2

一.雨之味———潮湿凄冷

“惊蛰一过, 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 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 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 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 躲过一阵萧萧的冷雨, 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惊蛰”虽过, 料峭春寒, 扑面而来不是温暖的杨柳风, 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萧萧的冷雨”, 这“冷雨”的意象给人潮湿凄冷的感觉, 一时间, “天潮潮地湿湿”, 仿佛这天与地, 还有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甚至“思想”都浸润在潮湿的雨气之中。文章一开始, 就这样把读者“扔到”了铺天盖地的雨的世界, 彻头彻尾地淋上一个“雨季”的冷雨, 读来顿感“寒”入骨髓, “潮”润心灵, 在雨里风里, 跟着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霏霏”的感觉让人产生“非非”的遐想, 它不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鲜明生动, 更使人联想到在这冷雨中情感蕴藉的作者, 以及作者心中浓郁的乡愁。如此, 从感觉出发的描写就产生了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 片头到片尾, 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 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 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 黑白的默片。”

……

读到这些文字, 我们又不由地跟随余光中先生笔触, 仿佛置身于“黑白片的味道”的雨中台北街头, 回顾“黑白片子”的“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 伫立雨中, 满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调。台北本来富庶繁华, 历史原也色彩绚丽, 然而为何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灰暗、单调的色彩呢?他要借此传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我们知人论世, 溯流寻踪, 探寻语言和语言传递感觉背后的答案, 终于在一番“寻觅探访”之后发现, 之所以全文笼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调之中, 那是因为:一是台湾的雨季很长, 雨天总是灰蒙蒙、雾蒙蒙的。二是对七十年代大陆的文革政治运动涤荡文化, 感到痛心忧惧。三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所传递出的信息也呈现出灰暗的色彩。四是母亲去世, 自己悲痛欲绝, 眼中一切景物都失去了颜色。“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缘文入景, 由景入情, 从感觉出发, 细细品味, 一步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雨之声———凄切缠绵

作者在文中几乎把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味觉都调动起来, 和触觉的“冷”融为一体。但是, 这些都是为了陪衬听觉, 在听觉上表现雨的美感, 也就是乡愁的诗意。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借鉴汉赋的铺排手法, 并且骈散结合, 长短参差, 力求行文节奏缓疾有致, 如歌行板。读者从字里行间获得的感觉就像是作者记忆中江南的秋雨, 或长或短, 或缓或疾, 文字的节奏就像是合着秋雨的节拍, 随之跳动, 随着情感的需要, 跌宕起伏, 当情到浓烈时, 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可以省去, 连成一气, 读来音律优美, 情韵俱生。又如:

“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 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疏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和“骤雨”敲打在荷叶上的声音, 对于俗心人听来, 两者并无殊异, 不过尔尔。但在作者敏感的心中,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 且“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种“凄迷”的美感, 我们读来似曾相识, 因为它来自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疏雨滴梧桐”唤醒了我们对李清照词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的记忆。而雨打荷叶之声, 则可以认为是化用了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的诗句:“骤雨过, 琼珠乱撒, 打遍新荷。”除此之外, 文章中引用或仿用中国古典诗词典故就有十多处, 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涉笔成趣, 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由此可见, 余光中的愁怅是一种乡愁, 而且不是一般的乡愁, 而是一种文化乡愁, 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然而, 让人痛心的是, 这些慰藉心魂的“美”的雨声, 最终也消失了, “瓦的音乐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 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 飞入历史的记忆。”台北迎来了“公寓的时代”, 所谓的现代文明一步步地挤压着传统文化的空间, “美”也一步步逝去。阅读至此, 似乎有一股隐然其中、苦涩悲怆的意味自心间溢出, 又似乎听到有悠悠钟声自旷远山寺飘然而来, 将不尽之意寄寓在言语之外。

摘要:《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 文章紧扣“雨”这一意象, 用灵动娴熟的文字, 吸引读者全方位地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 把握感官经验, 如临其景, 如历其事, 从而进入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听听那冷雨 篇3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境,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云,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詩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本的表达技巧,在理解作者情思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独具的意境和语言魅力。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整体把握。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增强家国意识;陶冶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文题的理解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2.品析、鉴赏、学习本文特有的“诗质散文”的语言特色。·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学生结合自学学案的预习情况,结合学生对作者余光中的概况介绍和作品了解导入:

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过,他的诗歌《乡愁》在大陆流传颇广,这首诗像他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他,但另一方面也遮住了他,使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于是很方便地把他简化为“乡愁诗人”,便定了位。其实他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散文都已占据了半壁江山。梁实秋曾赞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的代表作《听听那冷雨》为我们铺就了走近余先生的心灵世界和艺术风格的台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去分享他带给我们的关于家国的爱与哀愁„„

二、学生精读课文,讨论梳理文章脉络。

明确:

(1)在初春的雨季里,思绪由家及国铺展蔓延。(第1段)

(2)由“雨”展开丰富而又别致的想象,渲染和强化对故乡、大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第2—14段)

(3)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回忆、思慕埋入心底,沉淀。(第15段)

三、朗读全文

要求:

1、把握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2、重点领会语言的精妙。

四、分析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3、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3)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4、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五、文章总结: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 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六、语言特点: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

3、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句式。

七、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

„„ „„ 给出范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雨中,丝丝缕缕的回忆连缀起来,一切再次跳跃到眼前。冷雨,漫天的飘着落着。

踏入冰冷的世界,接受冷雨的洗礼。雨滴落在脸上,却似打在心上――真实而凛冽。

道路清冷,天色微茫,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晦色的梦里。眼前的景致是何其熟悉,似乎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依然会出现在街口,大笑着和你一起在雨中奔跑。

这样的下午,总会想从这相似的场景里串起一些共同的思念,可是任你的目光怎样搜寻,却再也无法发现记忆中那个温馨的容颜。城市就这样湿湿的,粘粘的,冷冷的,象是挥之不去的忧郁。

雨下得这么长久,可是,我却清楚地知道,不会有期待,这只是临近冬天时的一场冷雨,所以,更象是一种告别――一如当年的分别。

姐姐――你在那边还好吗?

这段文字通过冷雨的描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明确:表达了对已故姐姐的思念之情。

听听那冷雨 赏析 篇5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惜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以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行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们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它的母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粉饰,且读这一句吧:“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据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声音来自台北,1974年。不是“箴言”,却是“真言”!想当时,正统作家群中诗以“莺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杀,愧杀!用艺术伪装现实,艺术只能沦落。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现在他不沉洒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究竟在那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淅淅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冷雨,冷语,冷静的肺腑之语。

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冷雨中诱出了祖宗的诗韵,君不见“渭城朝雨邑轻尘”、“清明时节雨纷纷”都以“变奏曲”形式流韵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情丝”与雨丝始终交织着,在冷雨中忆起了初临孤岛时的“凄迷”,也忆起了初恋时的温馨,也讲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许在四川的池塘里。他相信“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国方可尽享。他想起辞书中“雨”部字块的繁坛,米家山水画的云情雨意,王禹冉为听雨而造的竹楼以及现金雨城中千个万伞的奇观。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于海峡两岸“参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来濯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至于载什么“道”,完全没必要让艺术去屈就。真正的艺术,本身自有扬善祛恶,昭示美于光明的功能。关键是那艺术要真,不要伪,每个艺术品种都要遵从自身规律去反映现实。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和当代生活节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实践对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读者对中国文字和现实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这评论有深刻的见解,也很公道,会引起作家与散文爱好者的思考。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氏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颌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间,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持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影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张云佳《听听那冷雨》 篇6

一、优美语言导入。出示目标。

二、品题目、第一段,初步把握感情。

1、你能从题目中读出什么?

生讨论1分钟发言,教师引导,引导到写作对象——雨。

2、为何写雨?

生齐读第1段,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最后几句时,由“安慰孺慕”引出依恋之情。

3、为何有这样的依恋之情?

出示作者简介,生读,师讲解。

三、整体感知:

1、出示整体思路。

2、快速浏览,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学生浏览1分钟,然后找出是2、9、10、13、15段。

四、诵读品评:(课堂重点)

问题:在选定的段落里,选择你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大声诵读和点评,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1、学生进行了时间充分的自由朗读。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自己的赏析,教师引导讲解。依照此法,把刚刚找出的5段都赏析完。

3、①、教师引用作者其他诗文总结感情。

②、请一男生读最后一段。③、生齐读最后一段后半段。

五、教师抒情小结 我当然不能像王荣生教授评课那样从学理上进行点评,我只是从课堂技巧方面谈谈感受。实事求是地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并非如张老师自谦的那样是“一节较为失败的公开课”。学生的素质很高,课堂上任何一个学生的诵读和发言都让听课老师惊叹。可以说,学生的每一次个读都是一个课堂小高潮。最重要的是,面对如此长如此难讲的文章,教师长文短教的处理很老到,她重点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五个段落进行品味,敢于舍弃,很大气。余映潮老师说:“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我认为张老师选的这个点很好(虽然王荣生教授并不认可),从情感切入,抓五个段落进行品味。当然,张老师在反思博文中,有了更深入更高明的设计,她说若再讲此课,“选取品读的段落绝不可太多,三段甚至两段足矣,在这两段中再选取两到三个句子深入品味,通过诵读、删改语言、删改标点等形式进行推敲和比较,进而让学生体会出情感。”此言甚当。长文短教就应该大胆舍弃。我最欣赏的一个环节是“品题目、第一段,初步把握感情。”从题目切入,层层深入:“你能从题目中读出什么?”“为何写雨”“为何有依恋之情”。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流畅自然。而且,下一个小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学生发言而来,这是很高明的过渡方法。中间对第一段的品味有诵读,也有对具体文字的分析,很精妙,我很佩服。

当然,有些地方我也略有疑惑,仍以“品题目、第一段,初步把握感情”环节为例。首先,“你能从题目中读出什么?”这个问题出来之后,教师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时间为1分钟,我有两个疑惑:其一,不思考就讨论合适吗?其二,讨论1分钟是否在做样子?我向来认为,讨论时间在2分钟以内的要么是在做做新课改的样子,要么是教师的经验不足。此处似乎没有必要讨论。其次,第1个学生在回答“从题目中读出了什么”时,教师有5次左右的打断引导,我于是在想:我们能不能让学生把话完整地说完呢?能不能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呢?——即使学生说错了,即使教师的引导很有价值。最后,教师有时候还是忍不住讲解,讲解过程中忍不住用填空式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齐答,填空式提问(学生齐答)似乎没有技术含量,学生沦为配合教师授课的应声机器,这种提问或许属于余映潮老师所说的“碎问”之列。

总之,听了这节课,我叹服于实验中学的学生素质真的很高,叹服于张老师的设计真的很大气。中午和其他老师交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若让我们自己讲是达不到这种水平的。

第二节课,代昆鹏老师讲《定**》。代昆鹏老师曾获我省优质课比赛第一名,“中华杯”全国赛课第一名。我一直很想再听听他的课。我凌乱的感触很多,所以我决定一边叙述代老师的课一边谈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仍然是从课堂技巧层面展开。

一、了解学情,初步诵读。

1、教师问:“提前预习了吗?”“预习了什么?”学生回答。

(感受:我感到代老师的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纵观全国名家讲课,多是直接切入课文,因为其教学艺术已经炉火纯青,无需修饰;我等讲课,多注重优美的导入。这是两个不同的档次,代老师似乎已经步入了返璞归真的档次。代老师问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是在了解学情,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教师问:“读了吗?”并让生1读。生1读后,教师请生2评价。生2说:“读得不错。”教师追问:“怎么不错?”生2说:“读出了感情。”教师总结:“字音、停顿都要关注,但最重要的是感情。”

(感受:生2的评价太笼统,教师的追问非常及时,这个追问也为下面的主体环节作了铺垫。过渡无痕。)

二、结合全词析感情。

1、学生诵读全词,思考作者感情。

2、三个学生上台演板写作者感情。

3、请演板的三个学生分别阐释。在学生引原词句子进行赏析阐释时,教师随机引导,如“‘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感受:请学生演板,然后请演板学生阐释,这无疑是整节课的重点。板书这种传统的形式在这里运用得恰当好处,更好的是让学生讲解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学生俨然是一个个小老师,在向其他学生讲解着该词的核心。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学生的水平还是在原有水平上打转。学生的感受是粗疏的,还没有深入到文字中去。孙绍振老师说:“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面对学生自以为的“一望而知”,代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赏析的深水区。

代老师的引导随学生发言而生成,直指文字本身。他没有直接就抛出问题,而是依据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进行精彩的点拨:“‘谁怕’改为‘不怕’行吗?”“‘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能‘轻胜马’吗?是客观情形的,还是其他?”“是‘穿林打叶声’淡然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淡然?”每一个问题或点拨的质量极高,都能启人心智,这使本环节避免了感情的空对空,上出了语文味。由作者感情而辐射整首词的赏析,佩服!)

4、教师问:“有没有不同观点?”一学生回答:“乐观。”教师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进行引导,另一学生认为:“这是比乐观更高的境界。”最后教师引导说出“达观”。

5、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6、一学生突然提出新的观点:“这是‘麻木’,因为苏轼受的风雨太多了。”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另一学生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如果麻木,心必沉重,怎么会‘轻胜马’呢?”教师又引《谢安传》中“安吟啸自若”来进行拓展解读。

(感受:在三个演板的学生陈述完后,代老师极力激励其他学生谈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当一学生说出“乐观”时,听课老师都认为不错。但代老师却引导学生分析其细微的不足,这一次,代老师引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乐观”的注释进行引导,此注释一出,学生及听课老师联系作者此时的境遇,恍然觉得“乐观”不妥。此处点拨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轻巧无比。

代老师是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他在学生的诵读中了解到一个学生的理解时,便极力鼓励其大胆发表见解。“麻木”一出,课堂横生波澜。经验丰富的教师没有直接发表观点,而是鼓励其他学生辩驳。由于前面环节的良好铺垫,另一学生的反驳有理有据,教师引《谢安传》进行拓展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课堂允许误读,但教师如何对待误读,如何点拨则能显出课堂境界的高低。

我深信,代老师一定还有更多的准备。学生无论有什么样的见解,代老师的学识和技巧都能从容应对。写到这里,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所以伊?尼?乌里扬诺夫写道,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代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整个环节极具生成之美,有大家风范,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

三、知人论世,深入解读作者感情

1、教师问:“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教师引导说要“知人论世”,并请一位学生介绍苏轼及本词的背景材料。

(感受:可能是我没有注意到,“一件下雨的小事,怎么就体现了‘旷达’呢?”问题出来之后,下面的课堂始终没有具体的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教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轼。

①出示介绍“乌台诗案”。②出示介绍苏轼在黄州的表现。③苏轼当时喜欢陶潜的诗,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④出示《苏东坡突围》结尾,教师激情诵读。⑤出示另一首《定**》,强调“此心安处是吾乡。”

(感受:可能是教师太喜欢苏轼了,在这里教师进行了长时间的激情讲解,是否妥当值得商榷。据我了解,在2010年4月,代昆鹏老师曾参加了“首届全国国学课堂教学·中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他参赛的课题是《从苏轼到苏东坡》,可以说,他对黄州时期的苏轼了解甚多,故而想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让学生的理解提升一个层次。可惜,教师出示的材料有些多,教师的讲解有些多,某些介绍事实上和前面环节有所重复。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有问题的,如何更好的处理呢?我相信代昆鹏老师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四、教师抒情小结。

听听那冷雨阅读答案 篇7

⑴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⑵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⑶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⑷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⑸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⑹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⑺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⑻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⑼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小题1】根据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这一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2)“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听雨”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主题?请简析。(6分)

答案:

【小题1】这句运用叠词(1分),表现了雨的形态、气势、声音(1分),同时叠词具有音韵之美,读来自有节奏感(1分),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字的喜爱、引之为傲的心情(1分)。

(2)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听雨的感受比作听到母亲哼唱催眠童谣(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雨的节奏细细密密,听雨的感受柔婉亲切。(2分)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8

设计理念专题的名字(“慢慢走,欣赏啊”)显示了专题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欣赏、体悟美。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希望以一种常态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品读玩味文章,而不愿意以一些精美的画面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2、教材编排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的记述,串起了一些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为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文字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说目标1、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3、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说学情1、 说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 说学习方法和技巧3、 说个性的发展和群体的提高说教法学法:1、涵咏法2、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说教学过程预习: 1搜集有关作者的材料,学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2反复阅读文章(涵咏玩味),评点。3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以便课堂交流展示)。(一)导入:同样是雨,意境却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二)整体感知课文1、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来谈谈读完全文的感受。2、 学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3、 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空间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现实情境下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板书)听 辽阔的空间(横): 美国-台湾-大陆(江南、四川……)听 晌午-黄昏 四月-七月那“ 雨 ” 悠邈的时间(纵): 春雨-秋雨 少年-中年冷 古(太初)-今(公寓时代)雨 纵横交错 中年过后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 的现实感 永恒理想的追求4、 主旨的把握(学生再一次整体把握全文):《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了辽远的时空。作者以“听雨”为主线,用“冷雨”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三)精彩语段赏析(1)多角度写雨重点赏析“听听,那冷雨……”赏析:多角度写雨,主要写听觉,然而也调动了视觉、嗅觉等多是感觉对雨进行描绘,将雨景、雨声雨意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创造性地描绘了“雨”这一诗情的意象、“听雨”的意境。“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赏析:凄迷比之凄凉、凄清、凄楚更多了模糊之意,情感上更多了怅惘。朗读应能把怅惘之情读出来。“一打少年听雨……;二打中年听雨……;三打白头听雨……”赏析:(化用前人诗词)“少年听雨”作者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的人生乐少恨多,表现老境孤寂凄凉作反衬;“中年听雨”作者回味壮年听雨的苍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美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白头听雨”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情绪,回顾了作者的一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视学生赏析的情况来指导朗读)(2)诗化的语言(情景再现、关键词语)明确:(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说明)(四)结语一滴水能闪耀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也同样可以反映整个世界的美丽。细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生活是丰富而美丽的!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200 篇9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合作探究“冷雨”“听雨”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的情感,领悟作者的乡愁情结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

教学方法:研讨法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叙述这样一个画面,悠悠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春雨淅淅沥沥,淋淋漓漓,缠缠绵绵。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神情惆怅忧伤,脸上刻满了漂泊的沧桑。

他时而看看这冰冷的雨,时而嗅嗅这冰冷的雨,时而听听这冰冷的雨。他要回家,他在回家。

他似乎口在呢喃:“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似乎听到谁在呼喊:“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

他就这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感到孤独,他感到凄凉!

好了,同学们睁开眼睛,回味一下刚才的画面,有什么感觉呀?(预设学生的回答)(美、凄凉、令人感伤、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画面中的老人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当代诗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祖籍福建,生于南京。1949年赴台湾,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后三次赴美学习或讲学。以《乡愁》诗获得“乡愁诗人”的称号。在离开大陆25年后的1974年,他写下了著名的《听听那冷雨》,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二、句段诵读:

(过渡)是啊,相隔25年了。他品尝着这细雨,这冷雨,这与祖国大陆紧紧相连的冰冷的雨,怎么能够不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呢?

有人说,余先生是用“整个生命和修养”在听雨,想必那雨一定是很美妙的。美妙的文字不厌百回读。我们不妨把这美妙的雨声,用我们诵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吧!课文写雨声的句子很多,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读出来,要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请若干同学读一读,老师作评价,并传授朗读的技巧)

三、赏析“听雨”:(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余光中先生的雨真的很美。美雨不厌百回读。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冷雨的世界,去感受这雨的凄冷,品读这雨的意境吧!1.本文题目是“听听那冷雨”,作者重点写的是听雨,那么作者主要在哪几节写了听雨? 主要是第5-10自然段。2.那么都听到了哪些雨声呢?

这里老师有个要求:文章把雨声写得很美很诗意。我们概括时也不要破坏余先生的意境。请大家依照“疏雨滴梧桐”的语言形式,概括出作者所听到的雨声。

(学生概括预设)(梅雨湿苔藓、梅雨湿台阶、轻雨敲屋瓦、绵雨奏黄昏、骤雨戏芭蕉、密雨润江南、天雨连日夜、微雨滴红烛、脆雨敲竹瓦、纤手拂黑键、灰雨饰天地、冷雨飘人间、冷雨洒江河)

老师也概括了一些: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美玉脆竹楼、纤手弄琴键、梅雨湿苔藓、狂风挟热浪、斜雨打芭蕉

3.(过渡)同学们的概括,让我又一获得了美雨的享受。无怪乎作者说,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雨的意蕴情调很美,但同学们的概括也毫不逊色。

这么美妙的雨声,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呀。常言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下面我们就来集中探讨其中的一个场景。我们就以第一个场景为例。这段主要是写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的的声音。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

①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的声音有怎样的美? ② 作者借听雨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讨论的要求:不架空;要合作;要升华(学生作3分钟的讨论)4.交流第一个问题:“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的声音有怎样的美? 老师描述情境的美。疏雨滴梧桐:稀稀疏疏的雨点,滴在清秋的梧桐叶上,发出嘀嘀达达的响声,错落有致,清脆幽远。(教师着重引导品味声音的“凄冷”)

骤雨打荷叶:天空一片迷蒙,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敲打在枯荷上。声音深厚均匀。(教师着重引导品味声音的“凄冷”)

明确:①“疏雨滴梧桐”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的,而“骤雨打荷叶”的声音更加浑厚一些;②“疏雨滴梧桐”声音均匀分布,有温柔之美,“骤雨打荷叶”声音错落有致,有一种力度的美。

5.作者听雨时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会回答: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

凄迷,就是凄凉而模糊。为什么在岛上听雨,会更加“凄迷”呢? 6.探讨“凄迷”的原因 ① 海听大陆的秋雨:破碎的民族,思乡的心灵

②引蒋捷《听雨》词:飘零的身世,凄迷的人生 ③摧心折骨的鬼雨:人生的反省 ④窗外谁在喊:祖国的呼唤 7.归纳作者听雨的思想感情 看来,听雨也在听人生,听社会呀!

这里,作者借冷雨,抒发了人生曲折、身世漂零之感,表达了国家分裂、民族破碎的深沉感慨以及对民族前途的担忧。作者能不凄迷吗?

其实,所有听雨的场景,如美玉脆竹楼、纤手弄琴键、梅雨湿苔藓、狂风挟热浪、斜雨打芭蕉等,都写出了作者内心凄迷的感觉。内心落寞,才想去听听竹楼的古老的音乐;内心惆怅,才想去寻找冰冰纤手带来的低沉的安慰;身处异乡,内心孤独,才想去感受日式屋瓦的雨韵。落寞、惆怅、孤独就是余光中先生痛苦心灵的写照,也是余光中的乡愁的诗性注解。

8.意境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者所听到的雨声,是冰冷的,作者内心是凄迷的,二者高度结合,水乳交融。我们把这种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情感高度融合所形成的艺术空间,叫做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我们从余光中先生的雨声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的意境。

四、文化乡愁:(过渡)如果余光中先生仅仅写这些离怨、怀乡的内容,那么我要说,他还算不上著名的“乡愁诗人”。身处异乡的余先生想得更多更远。“走入霏霏便想入非非”,隔也隔不断。

1.余先生钟情于中华传统文化。他都想到了些什么?

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山水、中国的风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字、中国的诗歌、中国的音乐、中国的绘画等等

2.中国的文字

①中国的文字有视觉上的美感。作者怎么说的?

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老师评述:中国的文字,把自然物的形式的美,渗入到文字的象形之中,这形象,触目可识,宛然可抿)

②中国的文字可以带给人对自然万象的联想。

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

③作者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它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作者热爱中国的文字。3.中国的绘画

余光中的作品记述了一个与我们丹徒有缘的人,那就是米芾米友仁父子。米芾钟爱云蒸霞蔚、烟雨氤氲的丹徒山水,米氏父子艺术生涯的颠峰期都是在丹徒度过的。米芾终老后也长眠在十里长山。十里长山既是他们寄兴托怀的精神家园,又是“米氏云山”画风的诞生之地。米氏擅用湿笔写意,表现江南烟雨迷蒙、变幻莫测的景象,米氏的山水有浓郁的雨意和诗意,给“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以独特的韵味。无怪乎作者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作者热爱中国的绘画。4.中国的诗歌 中国的诗歌极具意趣和情调。“荡胸生层云”,“商略黄昏雨”。在美国,领略不到。台湾虽然“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但由于身在漂泊,所以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老师补充评述:中国的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蕴丰厚,意味悠远。同时,中国的诗歌极具音韵的美,音乐的美,声情并茂。

作者热爱中国的诗歌

5.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大地:古老、悠久、厚重、文明 中国的风景:云缭烟绕,山隐水迢 这中间浸透了作者对中国文化无比的热爱。6.文化乡愁

好了。不需要多说了,这些已经足以说明余先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余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心中有浓得化不开的中国情结,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烧我成灰,我的汉唐魂魄仍然萦绕在那一片后土。”余先生爱中国的山水,爱中国的文化,他的乡愁,是文化乡愁。

唯其有着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与心理定势,他才会对中国文化有历久弥深的爱。7.点燃课堂高潮

此刻,我想到了二十年前香港歌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我想借用这支歌,来表达中华赤子余光中先生的情怀。(老师唱《我的中国心》)

五、全课小结:

1.“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风雨中”,雨水汇聚了诗人的泪水,雨声在倾诉诗人的哀怨!诗人余光中以其对雨的独特感受,化雨成泪,在绵绵的季雨中,抒发了悠悠的乡愁,更表达了对祖国难以割舍的文化恋慕。此刻,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他是 “用整个生命和修养”在听雨。那雨声,不仅滴在地上,物上,更是滴在心上。

2.同学们,作者对大陆25年来可望不可即,心中的愁思凝结成一把解不开的心锁。可是,在余先生写作这篇佳作之后的35年,海峡两岸实现了“大三通”,就在今天,象征团圆的两只大熊猫也送抵台湾。从此,前尘隔海、互不往来的历史结束了,诗人的孺慕之情一定会得到安慰了吧。

3.今天,如果余先生再写《乡愁》的话,那结尾一定不同了吧?同学们有兴趣给余先生的《乡愁》加个结尾吗?试试看。

“今天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大桥,我能去那头,你能来这头。”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感受作品蕴涵的真情实感,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教学重点】: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潇洒飘逸的风格源于诗人的浪漫情怀、独特性格。【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赏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它空灵动人,风景秀丽;有这样一首诗,它意境独特,情感细腻。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看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徐志摩这个人。

同学们,别离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别离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1921年至1922年,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成立“新月社”,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他一生中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第三次来到英国的归途中,作者来到英国重游康桥,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作者曾在这里学习,这段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秀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于事先没有和英国朋友联系好,作者就一个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美好回忆,在回国途中突显灵感,写了这首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1.欣赏配乐诗朗诵或老师亲自示范朗读。2.在朗读过程中讲解生字词

明字音: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辨字形:寂寥 惆怅 荡漾 斑斓 笙箫

四、赏析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一首别离诗,作者为抒发情感,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

2.我们找到了这些意象,下面我们来体会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1)诗的第二节中意象是金柳,作者是怎么样比喻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做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金柳”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金闪闪的颜色,随风摇摆,婀娜多姿,美艳的好像“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之情。“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青荇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为什么徐志摩愿意做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人们感觉到它的生命力旺盛;“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波起伏的轻盈之态。青荇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3)第四五节写了“清潭”,同学们来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要展开描写的? 这两节诗围绕“清潭”展开行文,这里的潭指的是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融情入景,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先实后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在第五节中将作者迷恋康桥的美景推向高潮。作者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

(4)诗歌的首尾都描绘到“云彩”这一意象,请同学们思考这样描写重复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不重复。开头处显得飘逸高洁,依依不舍。结尾是感到落寞、无奈离别。“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很巧妙的写出了蛇人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开头的“轻轻的”和结尾的“悄悄的”表露了诗人对康桥美景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开康桥时的失落感。

五、思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康桥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别离情绪。

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点拨: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1.绘画美: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了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2.音乐美:本诗很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本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音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本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是整齐划一,给人美感。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再别康桥》,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的,或者是有灵性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些意象,抒发了作者对康桥美景的无比眷恋之情。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诗歌的形式,就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一次告别的经历。

五、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附:板书设计

七节诗可以各用两字概括: 作别

金柳 内容: 作者“悄悄地”走 青荇 潭水 寻梦 沉默 告别 绘画美 形式: 三美 音乐美 建筑美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略)

2、时代背景:写于1974年,当时大陆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

二、词语学习:(略)

三、熟读课文,将课文划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作业:

熟读课文,写小作文:《雨中致余先生》,300字以上。第二课时

三、课文研讨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喝茶》之于周作人一样,文章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

(一)结构及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研讨: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⑴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思路,请找出这句话。——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板书)

⑵“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比喻,通感(感觉变味觉)。

▲补充: 钱钟书《谈艺录》中论述“通感”: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作用:赋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 激发想象。例子:

目光锐利(视——触)耳朵太长(听——视)笑声很甜(听——味)声音响亮(听——视)

味道很浓(味——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明湖居听书》)

“黑白片的味道”比喻单调乏味。作者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文革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⑶第二三自然段里,从哪几句话可看出作者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十五年,┅┅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比喻,拟人,移就。⑷“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两种。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强烈牵挂,二是因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困惑。⑸“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指什么?

——“形象”,指中国的形象;“向心力”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表达了作者在担忧和困惑后对祖国的坚定信念。⑹为什么作者通过“汉字”坚定了对祖国的信念?

——因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丰富的语言(从“雨”及“雨”部可看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只要这种语言不断绝,中国就永远挺立。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小结)本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印象融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人非非。”这语言简赅,新鲜,把现实与想象和谐地化为一体,成了全文的主线。作者不沉溺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作者通过对“雨”的联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担忧和信念。

2、第二部分研讨: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⑴把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层次,注意找到过渡句。

——过渡句是“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以此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雨可嗅,可观,表达对中国风景、中国文化的追思。第二层次写雨更可以听,表达作者漂流异乡的凄迷之感及得到的安慰。

⑵第五自然段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集体朗读后讨论)——排比,叠字,通感,比喻,拟人。⑶写美国一段有何用意?

——反衬。突出中国风景之美,表达对祖国的情思。

⑷个别朗读“台湾湿度很高┅┅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体会其中的中国文化况味。——着重从国粹中的水墨画引发诗意联想,来描述雨给予作者的历史邈思和文化感悟。

⑸“一打”“二打”“三打”概括了作者怎样的遭遇?

——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动荡;老年时,远离祖国。第三课时

三、课文研讨

3、第三部分研讨: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⑴把此部分分成三层,并归纳层意。

——写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写时光流逝,瓦屋不再,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并再次点题。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层,体会作者对雨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怀恋祖国的感情。⑶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的理解。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 “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冷雨”之所以“冷”的主要原因。

在这部分,作者着重写了“听”雨。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早已成为回忆。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连着自己可叹的一生,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

(二)写作特点:

1、在千岩竞秀之中,时时流露博学和奇思,处处融入真情至性。

2、在笔法上融贯古今,出入中外,冶各家于一炉。他的作品,除了惊叹其 感染性强烈与意象丰富、思绪细密之外,兼具绚烂夺目的视觉美感与音节铿锵的听觉美感。

(三)主题思想:

远离大陆的作者,通过在台北听雨及其产生的丰富联想,抒发了他对于祖国家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表达了他对祖国及其悠久文化的挚爱。四.小结:

1、研讨课文第一题:

——参考答案:文中的冷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故而使已使人都感到“冷”。具体感悟,可由学生依据自身体验作多元回答。

2、补充阅读,在此基础上写一首怀恋家乡的短诗,在班级展示。材料一: 台湾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略)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乡情诗”(略)3交流写“雨”诗句。《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

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 《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相关诗作:

《虞美人 听雨》 蒋捷(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积累,学会搜集同题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张衡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

3、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2、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00年前,一位先辈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这就是“浑天说”。这位先辈通过此学说设计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后来,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走进张衡,了解他的贡献,体会他的为人,品味他的处世情怀。

二:了解《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初读课文 学生集体朗读

1、提示注音

2、属文(zhǔ)璇机(xuán)算罔论(wǎnɡ)蟾蜍(chán chú)逾侈(chǐ)邓骘(zhì)中有都(dū)柱 乞骸(hái)骨 疾恶(wù)

3、疏通字句

4、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

(1)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也得不到提升。(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4)时政事减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5、疏通词语 善: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友善 交好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擅长 征:

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出征,远行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征伐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征召,特指君召臣 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本义是纯洁的上等米 以精铜制成。(《张衡传》)——物的纯质 瑜得精兵五万。(《赤壁之战》)——军中精锐 精思傅会。(《张衡传》)——精心,专诚 施: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实施,施行 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论语》)——加,施加 施关发机。(《张衡传》)——设置 机:

衡善机巧 ;牙机巧制。(《张衡传》)——器械,机械 不闻机杼声。(《木兰诗》)——织布机 施关发机。(《张衡传》)——枢纽,关键

四:整体感知课文

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3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2)张衡的潜心科研。(3)张衡的不慕名利。(4)张衡的重大发明。第三部分(5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1、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2、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

文学成就:“善属文”,作《二京赋》,《思玄赋》

科学成就:(科学发明)“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科学著作)“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

善政理:迁侍中,在帷幄。为河间相,收禽奸党。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艺术特点

材料处理上裁剪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关于人物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五: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为外界所惑,潜心钻研。也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候风地动仪的构造。第二课时:

一:品味张衡的成就及其为人

师: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老师想问大家,张衡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性情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有怎样的影响呢?

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4(3)品格文才,不慕名利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从容淡静: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何谓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何谓淡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想“明志”——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需要一种淡泊;要想“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需要一种宁静。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无娇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格,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获得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不慕名利:不追求名利。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把名利放在一边,从容淡静,潜心做事,明确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才会从容不迫做一个成功人。张衡这样做了,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他发明的地动仪,在今天依然造福于人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云:“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隐居隆中的十年里,躬耕读书,心怀大志,广交士林,终能成就一代伟业。《资治通鉴》的编写者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这一理想,司马光十九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他怕睡过头,耽误了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警枕”,好让自己及时醒来。对于文稿,他严格要求,不断修饰,润色,力求完美。皇皇数百卷的巨著,都是他用工楷书写而成。司马光完成编写工作,下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夫。古往今来,能够做到从容淡静、不慕名利而终成就伟业的人有很多,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看自己的周围,随着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丰富了多彩的外面世界,却也如现代广告般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推波助澜似的激起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更愿意享受马背上驰骋的快感,而不去体验真实生活的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作历程。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投机取巧,随之而来,也成了一些人心目中推崇的目标与做法。他们成天挖空心思,就是想做所谓的大事,却因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屑做,结果成了无所事事,怨气一肚子的“专业人才”。此时浮躁便慢慢成了我们工作学习的大敌,它让我们骄傲自满,不求甚解,毫无深度,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中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自省的,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够拭去心底的浮躁,把心静下来,潜心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必会成为有用之人。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叙事下一篇:有关孝心的演讲稿 孝心的演讲稿稿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