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

2024-08-11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通用12篇)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 篇1

【作者简介】余光中,男,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诗人。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评论家。主要作品有《乡愁》《余光中经典》《传说》,其中《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 篇2

一.雨之味———潮湿凄冷

“惊蛰一过, 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 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 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 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 躲过一阵萧萧的冷雨, 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惊蛰”虽过, 料峭春寒, 扑面而来不是温暖的杨柳风, 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萧萧的冷雨”, 这“冷雨”的意象给人潮湿凄冷的感觉, 一时间, “天潮潮地湿湿”, 仿佛这天与地, 还有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甚至“思想”都浸润在潮湿的雨气之中。文章一开始, 就这样把读者“扔到”了铺天盖地的雨的世界, 彻头彻尾地淋上一个“雨季”的冷雨, 读来顿感“寒”入骨髓, “潮”润心灵, 在雨里风里, 跟着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霏霏”的感觉让人产生“非非”的遐想, 它不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鲜明生动, 更使人联想到在这冷雨中情感蕴藉的作者, 以及作者心中浓郁的乡愁。如此, 从感觉出发的描写就产生了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 片头到片尾, 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 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 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 黑白的默片。”

……

读到这些文字, 我们又不由地跟随余光中先生笔触, 仿佛置身于“黑白片的味道”的雨中台北街头, 回顾“黑白片子”的“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 伫立雨中, 满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调。台北本来富庶繁华, 历史原也色彩绚丽, 然而为何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灰暗、单调的色彩呢?他要借此传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我们知人论世, 溯流寻踪, 探寻语言和语言传递感觉背后的答案, 终于在一番“寻觅探访”之后发现, 之所以全文笼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调之中, 那是因为:一是台湾的雨季很长, 雨天总是灰蒙蒙、雾蒙蒙的。二是对七十年代大陆的文革政治运动涤荡文化, 感到痛心忧惧。三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所传递出的信息也呈现出灰暗的色彩。四是母亲去世, 自己悲痛欲绝, 眼中一切景物都失去了颜色。“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缘文入景, 由景入情, 从感觉出发, 细细品味, 一步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雨之声———凄切缠绵

作者在文中几乎把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味觉都调动起来, 和触觉的“冷”融为一体。但是, 这些都是为了陪衬听觉, 在听觉上表现雨的美感, 也就是乡愁的诗意。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借鉴汉赋的铺排手法, 并且骈散结合, 长短参差, 力求行文节奏缓疾有致, 如歌行板。读者从字里行间获得的感觉就像是作者记忆中江南的秋雨, 或长或短, 或缓或疾, 文字的节奏就像是合着秋雨的节拍, 随之跳动, 随着情感的需要, 跌宕起伏, 当情到浓烈时, 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可以省去, 连成一气, 读来音律优美, 情韵俱生。又如:

“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 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疏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和“骤雨”敲打在荷叶上的声音, 对于俗心人听来, 两者并无殊异, 不过尔尔。但在作者敏感的心中,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 且“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种“凄迷”的美感, 我们读来似曾相识, 因为它来自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疏雨滴梧桐”唤醒了我们对李清照词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的记忆。而雨打荷叶之声, 则可以认为是化用了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的诗句:“骤雨过, 琼珠乱撒, 打遍新荷。”除此之外, 文章中引用或仿用中国古典诗词典故就有十多处, 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涉笔成趣, 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由此可见, 余光中的愁怅是一种乡愁, 而且不是一般的乡愁, 而是一种文化乡愁, 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然而, 让人痛心的是, 这些慰藉心魂的“美”的雨声, 最终也消失了, “瓦的音乐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 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 飞入历史的记忆。”台北迎来了“公寓的时代”, 所谓的现代文明一步步地挤压着传统文化的空间, “美”也一步步逝去。阅读至此, 似乎有一股隐然其中、苦涩悲怆的意味自心间溢出, 又似乎听到有悠悠钟声自旷远山寺飘然而来, 将不尽之意寄寓在言语之外。

摘要:《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 文章紧扣“雨”这一意象, 用灵动娴熟的文字, 吸引读者全方位地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 把握感官经验, 如临其景, 如历其事, 从而进入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听听那冷雨 篇3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境,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云,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詩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4

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在雨声中放置这么多情感:他开头就是一句“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惊蛰,一个中国节日文化的美妙符号,想必这从大陆仔又被勾起什么乡愁了吧,他忍不住想到求学过的厦门,想到以雨着称的江南,想到自己祖籍的福建,他也曾是五陵年少,也是江南儿女。

他又忍不住拿外国的雨作比较,赏雨还是要到中国,他想,这才有“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雨,一个简简单单的方块字,是来自仓颉的古老灵感,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宛然其中,又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多少文人的多少思绪才能汇集成这一滴雨,多少古人的多少才思才能凝结成这一滴雨,他愈发的感慨了。

可是,他与初恋女友在三轮车的油布蓬下躲雨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呵,在他衰老的同时,台北水泥筑成的灰色雨林已经悄然侵占了他过去常常听雨的瓦顶房,他得不到故乡白雨的祝福,如今也得不到雨滴敲打瓦片的慰藉,他只能自嘲的想: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这海岛上的老人,终究是在最后用“前尘隔海,古屋不在”这样的句子结尾,一个清瘦的老人,一颗孤寂的心,在今夜台北的这场冷雨中,该何去何从呢?

余光中的雨是冷的,他出生于大陆,成长于大陆,却不曾想被迫与大陆分离,来到这宝岛,他骨子里萦绕着的是中国文人传统的愁思,他心心念念的是他的杏花春雨江南。当大陆的孩子们朗诵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时,当大陆的诗人振奋于他那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黄河之间”时,这老人却在他厦门街上的家里,听着窗外冷雨的敲打声,温存着对大陆仅有的记忆。

余光中曾盛赞过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我想,这句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他本人。先生已经不在了,且让我们后人跟随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听雨,看雨,闻闻嗅嗅,那冷雨。

★ 听听那冷雨教案

★ 听听那冷雨赏析

★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 听听那冷雨阅读答案

★ 听听那秋雨作文450字

★ 乡愁 余光中 教案

★ 听听那心动的声音作文

★ 十一月的冷雨诗歌

★ 余光中《乡愁》的教案

听听那冷雨赏析 篇5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萧萧的冷雨,也躲可是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惊蛰”虽过,料峭春寒,扑面而来不是温暖的杨柳风,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萧萧的冷雨”,这“冷雨”的意象给人潮湿凄冷的感觉,一时间,“天潮潮地湿湿”,仿佛这天与地,还有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甚至“思想”都浸润在潮湿的雨气之中。文章一开始,就这样把读者“扔到”了铺天盖地的雨的世界,彻头彻尾地淋上一个“雨季”的冷雨,读来顿感“寒”入骨髓,“潮”润心灵,在雨里风里,跟着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

这“霏霏”的感觉让人产生“非非”的遐想,它不仅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鲜明生动,更使人联想到在这冷雨中情感蕴藉的作者,以及作者心中浓郁的乡愁。如此,从感觉出发的描述就产生了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这样貌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向是这样下着雨的。”“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仅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此刻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又不由地跟随余光中先生笔触,仿佛置身于“黑白片的味道”的雨中台北街头,回顾“黑白片子”的“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伫立雨中,满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调。台北本来富庶繁华,历史原也色彩绚丽,然而为何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灰暗、单调的色彩呢他要借此传达一种怎样的心境

我们知人论世,溯流寻踪,探寻语言和语言传递感觉背后的答案,最终在一番“寻觅探访”之后发现,之所以全文笼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调之中,那是因为:一是台湾的雨季很长,雨天总是灰蒙蒙、雾蒙蒙的。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赏析 篇6

这里所讲的“陌生化”就是使日常语言感受新鲜化的手段。“所谓陌生化, 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 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 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 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王安忆在《漂泊的语言》)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陌生化”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的, 它产生于变形与破坏, 产生于差异与独特, 常见说法就是推陈出新、变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

与“陌生化”语言相对立的是“脸谱化”语言。所谓“脸谱化”语言, 是指那些为人们形成思维定势、不再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语言。语言自它的产生之日起就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 它的历史积淀性使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必须遵守语言的规范, 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可交流性。《荀子·正名》中提出“名无固宜, 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说的就是人们不能随意地改变约定俗成的语言, 否则, 就会发生交际混乱。比如:人们习惯于用“雨”这个词来表示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所以, 只要一提到“雨”人们便可心领神会。而约定俗成的最后结果会导致语言的脸谱化、熟知化, 原有的语言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生了根, 人们养成了惯性和惰性, 感觉钝化, 对普通语言熟视无睹。提到“雨”, 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言传意会的就是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难以想象出来你所说的“雨”和别人所说的有什么不同, 个人的独特的见闻和感受难以用这个约定俗成的词来表达, 人成了语言的奴隶。语言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脸谱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 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 以一种新奇的眼光, 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在《听听那冷雨》中, 余光中将语言“陌生化”用得娴熟并臻炉火纯青, 他实现语言“陌生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词汇“陌生化”

余光中主张, “真正丰富的心灵, 在自然流露之中, 必定左右逢源,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步步莲花, 字字珠玉, 绝无冷场”, “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 必然有他自己专用的字汇;他的衣服是定做的, 不是现成的”。在《听听那冷雨》中余光中自创了大量的个性化词语或短语, 形成“他自己专用的字汇”, 使读者阅读时有一种瞬间的陌生化体验, 能强烈地感知到冷雨的存在和特性。

1. 用描写象征的手法构成偏正式词或短语。如“鬼雨”、“冷雨”、“天颜”、“润碧”、“湿翠”等, 形象具体, 生动可感。

2. 用借代、比喻等手法组成偏正式新词或短语, 取代旧词或旧短语。如文中“雪”用“白雨”代替、“雨落屋瓦”用“美丽的灰蝴蝶”来代替等。

3.用成语里常见的并列结构形式创造四字格成语。如文中“潮天湿地”、“云情雨意”、“云缭烟绕”、“山隐水迢”、“摧心折骨”、“断柯折枝”、“豪情侠气”等。语素粒子自由组合, 前后两分, 地位相同地并列, 联合起来共同表示一个意思;彼此又结构相同, 长短一致, 形成十分对称的格式。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

4.用不一样的重叠方式, 个性化搭配多音节叠音词。如, “潮润润”、“湿漓漓”、“湿黏黏”、“忐忑忑”等ABB式三音节叠音词, “曲曲弯弯”、“滂滂沛沛”、“潮潮润润”、“细细密密”、“干干爽爽”、“回回旋旋”等AABB式四音节叠音词, “滴滴点点滴滴”、“轻轻重重轻轻”、“清清爽爽新新”、“细细琐琐屑屑”等AABBAA式或AABBCC式六音节叠音词, 自创的叠音词充满感性, 音律和谐。

余光中以俯拾即是的“陌生化”词汇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语言不断“变脸”, 使读者从另一角度欣赏到了冷雨的美感。

二.语法“陌生化”

所谓语法“陌生化”, 即打破常规语法, 打破一般语言线型排列的组合方式, 将语法成分重组或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普通语言, 使熟悉的语言突然变得陌生, 以追求“陌生化”表达效果。

《听听那冷雨》中主要通过颠倒语序、超常搭配、取消标点、省略句法成分等来实现语法的“陌生化”。

1.颠倒语序

余光中写作时相当灵活地组合词语、改变句子成分的位置, 句前的可以到句末, 句末的可以到句前;改变句子成分属性, 主语改变为宾语, 状语改变作宾语, 定语改变做谓语……读者感受到文中的雨的情景偏离正规的传统轨道, 身心产生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冲击,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如“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表述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这几句话的常规表述应是“厦门街的雨巷, 我走了与记忆等长的二十年, ……晚餐后, 我沉思冥想, 整理青苔似的深深的记忆。”这样的表述优美的散文味儿少了, 但把本来做定语的成分移去充当句子谓语、把本来做谓语的移去充当句子的介词宾语的中心语, 奇迹就出现了“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这么一倒错, 语言立刻变得陌生有味, 正如《红楼梦》中香菱读王国维诗歌所说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几斤重的一个橄榄。”

“鸟声减了啾啾, 蛙声沉了咯咯, 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句子成分属性发生了改变, 定语“啾啾”“咯咯”“唧唧”改变成了宾语。颠倒语序后的语言对读者而言是受阻的、扭曲的, 仔细体味这样的句子, 相比“啾啾的鸟声减少了, 咯咯的蛙声沉没了, 唧唧的秋天虫吟也减少了”拉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 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 从而获得阅读的快感。

再如“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 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正常表述为“雨是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的最原始的敲打乐, 瓦是覆盖着听雨的人的最低沉的乐器, 瓦是撑起音乐的伞”, “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 从语法上讲, 应作“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的是雨, 那最最原始的敲打乐”或“雨从记忆的彼端敲起, 那最最原始的敲打乐”更符合规范。但是如何换序都不如原文有味道。“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将动词后置并且略去被动语态的标志, 句子读起来一下子就生动而立体, 屋瓦微微上扬、雨打青瓦的美妙意境一下子就丰满起来。

作者颠倒语序, 使语意变得灵活生动、丰富多彩, 语言的表现力得以提升。

2.搭配新奇

词语的语义特征决定了它在使用过程中的特定的搭配对象, 某个词能与哪些词语搭配, 不能与哪些词语搭配, 构成了一定的语法搭配规则, 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为表达的需要, 余光中有意识打破了固有的搭配习惯, 使不同系统的词语组合在一起, 造成词语间的新奇搭配, 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了一种不平常的气氛。

如文中“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 仙人一样睡去。”“枕”做动词用, 后面的宾语一般是具象的名词性短语, 如枕头、石头、胳膊、兵器 (戈) , 而这里“枕”后的宾语却是抽象的名词、形容词。不合常规的搭配却显现一幅空灵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中“下肥了嘉陵江”下雨怎能肥了一条江?下湿了可以理解, 但宾语怎么是“布谷咕咕的啼声”?搭配十分不合常规。语言的陌生化使读者“增加感觉的困难”, 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受挫。同时, 文本在不时的唤起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肥, 含脂肪多, 肥沃等意思, 这里写江肥, 意思是雨使江水猛涨;“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啼声”、是听觉范畴, 文中却诉诸于触觉“湿”, 别出心裁的写雨“湿”了布谷的啼声, 委婉含蓄的表达作者在雨中回忆江南, 思念家乡却又归不得的凄楚的内心感受:雨“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也下“湿”了作者思乡的心田。

余光中还在汉语固有的词语形式上作些灵活处理, 将同音词对比搭配、同义词叠用搭配, 造成语意或音节特殊的意味。

如:“雨里风里,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霏霏———非非, 同音词的对比搭配增加了语言和谐的韵律。“即使有雨, 也隔着千山万山, 千伞万伞”一句, “山”、“伞”谐音生趣, 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更笼上一层凄迷了。”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一字之别, 同义叠用, 语言新颖奇特。

3. 取消标点

在余光中笔下, 标点不仅仅是表示停顿和语气, 它也成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余光中也擅长通过使用标点取得陌生化的效果。其中, 《听听那冷雨》中最能使读者产生陌生感的也许要数无标点的语言。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 雨下在基隆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 清明这季雨。”此处作者刻意取消标点将文句拉长, 造成文字稠密, 意象繁复的效果,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这样的句子读起来让人窒息, 没有标点, 刚读完前面, 容不得读者喘气下一个汉字就迎上前。这个长句读得人酣畅淋漓, 节奏紧凑, 又有移步换景的作用, 雨中湿漉漉的一幕幕悉数呈现, 美不胜收。

无标点的长句令读者剪不断偏要剪, 理还乱偏要理, 解读的难度反而激发阅读兴趣, 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满足感。

4. 省略成分

“这便是亡宋之痛, 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 江上, 庙里,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 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 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窗外喊谁。”这里作者省略了很多语句, “楼上, 江上, 庙里,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省略主语、省略介词, “窗外在喊谁”按照我们习惯的说法, 这句话本该为“雨在窗外喊谁”, 省略主语、省略介词。换用常规语言表述, 可改为“在这样潺潺的雨帘中, 我想起了那个曾在楼上、江上、庙里,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起了他悲凉的一生的人。那摧心折骨的鬼雨啊, 你附着了一个怎样的灵魂?潺潺的雨声, 你在窗外喊谁?”

跳脱的陌生化语言赋予了语言更大的模糊性和暗示性, 开拓了语言的形象空间, 丰富了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

三.修辞“陌生化”

余光中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 在他笔下, 万物有灵, 即泛灵, 似庄子的“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 造就了文中很多体现泛灵意识的句子, 修辞上大量采用比拟、移就、通感等, 从而达到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如文中第一小节“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潮润润”一词用得出奇, 本是形容雨的字眼, 余光中采用移就手法, 不拘旧俗, 另辟蹊径, 赋予思想以雨的情态。在雨季, 自然是湿润润的, 这勾起了作者思乡之情, 使他的思绪也包含了雨意。这种不合常情的创新手法与“陌生化”使现实事物变形, 赋予常见事理以新的不合常理的含义, 从而使人转换角度去接触或感知事物。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 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 等他回去”倘若没有赋予无瓦的公寓、一盏灯灵魂, 怎能说出这种意味清新的话语?不用拟人手法, 换成“我回到一座无瓦的有一盏灯的楼上有雨窗子的公寓里。”韵味全失。

再如“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用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 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里作者使用比喻、拟人手法, 雨在读者眼里分明是一个人, 一个弹奏钢琴的温柔的灰美人。

以泛灵的眼看世界, 世界便是情感化的世界, 余光中凭借语言激活了读者, 使得文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得以充分的显现, 文本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

余光中文章语言陌生化“度”的把握比较好, “变脸”恰到好处, 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再创造的能力。余光中讲究语言“弹性、密度、质料”, 《听听那冷雨》是他语言主张的最好体现。

笔者对文中语言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能从语言的角度更好地把余光中文章的底蕴和艺术魅力, 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摘要:刚进高中的学生写起作文来语言干巴巴, 没有生气, 读了让人昏昏欲睡。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如何使文章语言变得生动, 富有魅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四板块课文《听听那冷雨 (节选) 》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了示范。

《听听那冷雨》新课三磨 篇7

一、 磨思路

这篇文章比较长,内容丰富,以“雨”为中心,既写现实的雨,又写想象的雨;既写现在的雨,又写过去的雨;既写真实的雨,又写文化的雨。要有个性地解读文本,先要确定好解读的思路。经过商量,确定以课题为总纲,从“雨”“冷”“那”“听”“听听”等五个方面来解读文本,倒排课题关键词的顺序,从核心“雨”字出发,抽丝剥茧,逐层解析各陈述语的内涵,这样整个解读的思路比较简明清晰。

其次是课堂结构思路。我校践行“316”课堂教学模式,每堂课必须包含三个环节:检查预习、学习文本、当堂检测。这样本堂课基本的结构就是分这三个总的方面。

经过试上以后发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 解读文本的方向不明,步骤不全,“听听”未分析到,对文本的解读还停留在表面;2. 未落实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思路还不够清晰,检查预习环节没有,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3. 整堂课比较匆忙,时间有点紧。

于是磨课时提出下列改进建议。1. 以解读情感为方向,不是为分析而分析。本文的主题是乡愁,这人人都知道。但如何来表现这种乡愁的,还有这还是一种“文化乡愁”,是解读的难点,要以此为解读的着力点。2. 老师备课是备问题,不是备答案。老师把答案备熟了,看起来是读懂了,但学生不懂,师生距离远。要设计好几个总问题,不要太零碎;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要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课上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动起来。3. 落实课堂教学模式。检查预习必须有,当堂检测不可少,教学模式并不僵化,关键是看人的执行,如果要省出时间,就应当压缩中间老师讲的内容。

二、 磨理念

小雨老师第一次试上后自己的感受是:学生太差了,问题都答不出来;时间好像不够,要不把课堂检测省掉?第二次试上前问她准备得怎么样了,她说:我准备得挺好的,就怕学生答不出来。

教者看似随口说出的两句话,却显示出教者教学理念上还有需要磨的地方。我给她指出:你的教学理念要做些改变,你不能总想让学生往你设计的一个个“坑”里跳。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答出你的问题?你预设的答案就不能有一点点的改变吗?学生不能有自己的解读吗?学生跟你的解读不一样就一定不好吗?你的解读方式就是标准答案吗?学生怎么答,老师预先并不知道,到课上再随机应变,上课考验的就是教者的应变能力。比如你问学生“为什么是冷雨”,你想学生先答“环境的凄冷”,然后再由你引导到“心境的凄冷”上。现在学生一下子答出了“心境的凄冷”,你就不知道怎么倒回到“环境的凄冷”上去了,只好生拉硬拽。这个问题较好的探究程序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齐读文本第1段,学生读到“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料料峭峭”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冷”是因为气候环境的影响。再引导学生思考:“冷”是人的一种感觉,仅仅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吗?还是看第1段,关注这样一些信息:“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等,从这些信息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冷”还指人的内心,是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凄冷”。老师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问题解决就自然顺畅了。如果你不尊重学生的意见,而是死抱着现成的答案,就不可能跟学生真诚地对话,这课上得再好也不能算成功。

于是提出下列改进建议。1. 问题设计要巧妙,课堂提问要灵活。老师提问不能是“挖陷阱”,不能引导学生往坑里跳,有参考答案,但不拘泥于答案。2. 让学生多读,读是解读的辅助手段。关键段落必须让学生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去读文本,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读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还要用多种方式去读。3. 老师要真诚地与学生对话。不是我读懂文本了,然后把答案告诉学生。老师的作用在引导,不在灌输。老师情感不能生硬,不然与学生的距离就远了。要让学生多说,如果时间不够,不是省掉学生活动的时间,而是大力压缩老师讲的时间。

磨课时,决定还是从问题入手,抓住本源,设计好问题。最后拟定五个问题:1. 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雨?2. 作者写了怎样的雨?为什么是“冷雨”?3. “那”指哪儿?4. 雨为什么是“听”呢?5. 为什么要说“听听”那冷雨呢?

正式上课时,老师的教学非常自然,体现了先进的理念。

三、 磨亮点

一篇好的作文必须要有亮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者之中至少要占到一种。同样,一堂好课也必须要有亮点,也可以在四者之中至少体现一种。磨课时我们帮小雨老师确定两个亮点:一是解读角度新颖,以课题为总纲解读文本,做到纲举目张,思路清晰,逐层深入,这可以算是一点创新;二是师生朗读文本,小雨老师发挥自己普通话好的优势,教师范读,再引导学生读。

教学中师生有多次诵读,特别是对第10段中长句的读,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亮点。

师:“听雨”,写出了作者的回忆,引起了他的乡愁。第10段用了些长句子,这些句子是断开读好,还是连着读好?

(师用两种方法范读,让学生比较效果。)

生:连着读好,像作者的愁绪连绵不断。

(这儿的读是亮点,体现了老师的长处,也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感受到了作者连绵不断的愁绪。)

正式上课时,亮点还不止这两点。听课专家对这堂公开课的总评是:本课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然,老师在与同学的平等对话中,逐层解读文本的情感,体会作品的内涵;以标题“听听那冷雨”为解读文本的总纲,纲举目张,全文解读思路简明,板书清晰,认知独到;能很好地把教学模式内化,为我所用,不着痕迹;多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呈现位置、方式恰当;学生在课上读、思、说、写、听、练都自然地得到训练,学有所得;老师的个性特点得到展现,解读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这堂课一路“磨”下来让人感受颇深。公开课磨课有“三磨”:磨思路,老师解读文本的思路要简明、清晰,课堂结构合理;磨理念,老师备课是备问题,课上要真正对学生负责,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对话,上课不只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老师倾听学生的解读,把师生的见解一同作展示;磨亮点,老师要上出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新颖的解读方式,要展现自己的思想。这里面磨理念是最难的,小雨老师一直“磨”了四遍,才把解读文本的理念基本想通,所以呈现给了我们一堂好课。公开课磨课“磨”什么?磨去的是遮蔽了思想闪光点的尘埃,留下的是师生思想的内核。

《听听那冷雨》简案 篇8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语文组 杨宏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赏读,能够读出雨的特点,读出听雨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德育目标

1、领悟作者“思慕中华故土和热爱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1、读出雨的特点、听雨的感受。

2、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诵读出作者的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㈠、课文导入

现代诗歌导入,既让学生接收文艺的熏陶,也让学生学会思考。

㈡、诵读课文

1、诵读第二小节的部分语句,引入作者的介绍,利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感情的“由头”。

2、赏读《乡愁》、《听雨》,读出作者的感情。

3、师生互动探究“听雨”的感受,一是读出雨的特点;二是读出听雨的感受;三是读出散文的语言美,四是读出疑问。

4、诵读最后一节内容,体悟作者的丰富的情感世界。㈢、、课堂小结

回看《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余先生就是借助一个看似单调却耐听的雨的“形”,流露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仰慕、对隔海的故乡的思慕、对古屋不再的惆怅等等丰富的情感。其实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也是如此:简单的外表背后,总是承载着博大与精深。这种含蓄与深沉的特点不仅流淌在余光中的散文里,更流淌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坎里。㈣、布置作业

1、以《窗外的雨》为题写一篇散文。

2、诵读散文精彩段落。㈤、板书布置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教材的编排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专题的名字(“慢慢走,欣赏啊”)显示了专题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欣赏、体悟美。而这一板块(一花一世界)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希望以一种常态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品读玩味文章,而不愿意以一些精美的画面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苏教版必修教材在专题的排列上显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层递的关系,后一专题是前一专题的拓展和深入。必修二的教材编排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大前提下,再来感悟生活中的美,别有深意。

2、教材编排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文章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文章写的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景物写的很有层次性和美感,通过栩栩如生的描摹,把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写的生动可感,读着文章就像和作者一起体验生活,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为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说目标

1、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3、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说学情

1、说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对这样一位作家进一步的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语文学习以后,学生已有相对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和生活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会自己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要求学生能在上课前作充分的预习,对文章涵咏品味。

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情感,陶冶情操。在经过必修一第一专题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本文是一篇语言有诗化倾向的、感情深沉真挚的散文,在教学中应用充分的时间以更多的方式让学生来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体验,在感悟体验的基础上美读。

同时适当地对学生作鉴赏方法的指导。

3、说个性的发展和群体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让那些审美感悟能力更强的学生很好的展示自我。说教法学法:

1、涵咏法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周汝昌:治学不易,要有才、学、识、德、勇、毅、果、静、谦„„也要有悟。悟有顿、渐之分:顿是一见即晓,当下即悟;渐就是涵咏玩味,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光明。以我的体验,中国文化和艺术最忌一个字:死,最宝贵的是:活。要教活学生,就要教他们这种涵咏玩味的功夫,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读死书。)

2、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说教学过程

预习:

1搜集有关作者的材料,学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对于散文,对作者的了解尤为重要。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拨动着作者的心弦。学生已经学过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这一点不难理解。2反复阅读文章(涵咏玩味),评点

3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以便课堂交流展示)。

(班德瑞的音乐——《寂静山林》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多少描写雨的诗句呢?

(诗句导入,通过古典诗句的吟诵,初步感受雨的意境。)(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杏花春雨润江南”,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忽落知多少”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秋风秋雨秋煞人”)

同样是雨,意境却是不同的。雨寄托着诗人的喜悦,承载着离别的相思,吟唱着人生的豪情,演绎着境遇的起伏„„那么用散文的形式来描写呢?若再带上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雨将能引发我们多少感慨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控制在3分钟之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来谈谈读完全文的感受。

2、学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明确:“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无论赤县也好„„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要领略„„仍需回中国。„„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3、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空间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现实情境下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板书)

听 辽阔的空间(横): 美国-台湾-大陆(江南、四川„„)听 晌午-黄昏 四月-七月

那“ 雨 ” 悠邈的时间(纵): 春雨-秋雨 少年-中年 冷 古(太初)-今(公寓时代)

雨 纵横交错 中年过后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的现实感 永恒理想的追求

4、主旨的把握:(学生再一次整体把握全文)

《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了辽远的时空。作者以“听雨”为主线,用“冷雨”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

(三)精彩语段赏析(方法:不同的角度、想象画面、关键词语等)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为什么(欣赏的角度)。具体操作:

学生谈——进行方法指导——再赏析——学生读——朗读指导(示范点拨)——学生美读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语言艺术,其基础是诵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1)多角度写雨

重点赏析“听听,那冷雨„„”

赏析:多角度写雨,主要写听觉,然而也调动了视觉、嗅觉等多是感觉对雨进行描绘,将雨景、雨声雨意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创造性地描绘了“雨”这一诗情的意

象、“听雨”的意境。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赏析:凄迷比之凄凉、凄清、凄楚更多了模糊之意,情感上更多了怅惘。朗读应能把怅惘之情读出来。

“一打少年听雨„„;二打中年听雨„„;三打白头听雨„„”

赏析:(化用前人诗词)“少年听雨”作者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的人生乐少恨多,表现老境孤寂凄凉作反衬;“中年听雨”作者回味壮年听雨的苍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美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白头听雨”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情绪,回顾了作者的一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视学生赏析的情况来指导朗读)

(2)诗化的语言(情景再现、关键词语)学生可能会找到的一些段落:“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也许地上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等等 明确:(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说明)

a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

b大量叠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

c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四)结语

课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10

1、了解文章在山水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欣赏散文深邃的意境。

2、能熟练地美读课文,在朗读中涵咏文章的情感意蕴。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仔细品位诗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

2、适度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学设想]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效果。

2、安排两课时。

3、课前加强预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现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1940年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又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当过军中翻译,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

三、分别指名学生分段美读课文,教师交代朗读的要领,涵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冷雨之“冷”?“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表现的是毛泽东的冷眼向洋,乐观豁达的心境。“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寒”与“冷”表现的是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心境。其实“冷”是一种心境,一种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2、感知行文思路。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五、小结:本文写雨,多写心中的感觉,借“雨”写自己的心境,写自己的一种乡愁,借“雨”追寻自己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一切境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都著我之色彩”。本文写雨,都饱含作者浓浓的主观色彩。

六、作业

1、收集古典诗词中写雨的诗词佳句。

2、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的独特意境和美妙的感情,我们还感受了“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清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的伤感与无奈。那么,《听听那雨声》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心中自然有一种涌动的感情,下面,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体会这种深沉而丰富的感情意蕴。

二、品读课文写雨的优美的词句。

1、古人有那些写雨的佳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写的是温柔绵绵的春雨;“乱雨跳波溅入船”,“黄梅时节家家雨”,“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夏日的张狂的密雨;“留得残荷听雨声”,“寒雨连江夜入吴”“冷雨敲窗被未温”“秋风秋雨愁煞人”,写的是凄清悲苦的秋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雨,在作者的心中都是那冷雨。

2、你能说说雨可以比喻成什么吗?

朱自清把春雨比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杜甫把秋雨比成“雨脚如麻未断绝”。

三月的春雨像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的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梦,沾衣不湿。

像散花的仙女,春雨一过,万紫千红总是春。

像丹青高手,将茫茫单调的大地着上了满眼的绿色和五彩的花朵。

夏天的雨像健壮的小伙,是个急性子,来去匆匆,充满力量和生机,有时也脾气暴躁,感情激越。

秋天的雨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显得那么深沉和悠长,额头和心中装满了对生活和人世的观察和感悟。

3、本文第三节开头写到“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挑出自己所喜欢的相关段落(第四、五、七、九、十段为主)进行涵泳品味,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美美;尝试美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

简析:本文通过异彩纷呈的意象,传达了丰富又集中的思想感情。对故园的思念所体现的浓浓的乡愁;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情的追忆和热爱;对人生与祖国的不解情缘;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以及渴望拥有自己永恒的精神家园等都有充分的体现。这里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心灵的呼唤,对“根”的呼唤,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作者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身在异国他乡,觉得“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需回来中国”。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三、作者如同中国山水话画的写意高手,挥动如椽巨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这位丹青高手描摹心中的诗情画意,都用了怎样的笔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烘托渲染之法,如第四节写看雨,并未用多少笔墨写雨,而是写雨中的青山,山中的烟岚,迷幻的境界,真如“山在虚无飘渺间”。

2、对比映衬之法,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大陆和台湾的对比,绵绵春雨和潇潇秋雨等都形成了映衬和对比,让人回味不已。

3、化用点染之法,本文深深根置于古典诗词的底蕴之中,“要听鸡叫,只有到《诗经》的韵里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4、叠词修饰之法,《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宜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大量的叠词的运用和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平添一层音乐美和绘画美。

四:总结:《听听那冷雨(节选)》是一篇感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用心用脑用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情感走向,体会语言的诗意美。

2、阅读《读本》上的有关文章,体会优美的意境。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 篇11

雨是平凡但绝不平庸的事物。它时而是绵绵不绝的春雨,朦胧霏霏,情意绵绵;它时而是瓢泼倾盆的雷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毫不在意人间的纷扰;它时而又是凄凄凉凉的梧桐夜雨,如李清照般的惆怅,独自怎生得黑;它时而还是寂静的冬雨,轻轻地落地化作雨蝶飞入世人的梦乡之中。

在余光中的文章中,读到的雨是凄凄凉凉的雨,冷冷的,带着许多的离愁别绪和伤感。有漂泊异乡游子的孤独情感,有失去心中寄托的无助无依,有对自己有国难回有家难归的苦闷痛楚。这冷雨其中夹杂着的复杂情感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读他的冷雨,也触动了我的内心,突然很想听听家乡的雨。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三月的春雨,下起来绵绵不绝,细雨霏霏,如牛毛,在空中密密地斜织着。三月的春雨,唤起大地的生机,青绿的小草满山遍野地铺着,绯红的桃花夹岸而开。三月的春雨,振奋人们的精神和斗志,一年之计在于春,它让人间充满了爱和希望。三月的春雨,化作了春泥,去呵护我们的心灵。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七月的雨,下起来毫不客气,它没有一点迟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尘世毫无牵挂。七月的雨,该是滂沱的雷雨了吧。它来势汹汹,带着雷鸣闪电,似乎要响彻宇宙大地。七月的雨,让我感受不到丝毫的凄凉与悲意,那是一场生命的狂奏曲,铿锵而有力。七月的雨,似乎与众不同,它定是一场对人世不公的反抗。七月的雨,出现得太及时,让人间的空气变得清新湿润。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秋天的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叶已落,路上铺满的是一路的惆怅和伤感,繁华之后便是萧条的冷落。秋雨冷冷地打在树间,听见的是寂寞的回声,尘世的最大凄凉也莫过于此了。秋雨的悲凉正如一个游子漂泊在外时的心境一样,凄苦、难挨。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冬季的雨该是最安静的雨了吧。它总是悄悄地下,生怕吵醒熟睡的人们。它虽然是冰冰冷冷的身体,但它的心确是如火的炽热。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瞬间,它让人间升腾起爱的暖气,温暖人间与大地。

听雨,听过家乡四季的雨,我觉得自己比余光中要幸福得多。不管家乡的雨是否是冷雨,至少我还能够站在家乡的故土上倾听雨的声音,感受到家乡雨的自在与清新。我也能够理解余光中的思乡之情,能够理解他那种对于故土的怀念,那种游子飘零的孤独之感。

听雨,我听到了余光中在冷雨中心碎的声音,听到他的眼泪与雨滴一同落下,听到他的内心在时刻默念祖国的名字,听到他双鬓已白的叹息之声,听到他一个游子的遗憾之音,听到他对大陆的热情赞美。

听雨,我听到了母亲对游子的呼唤,那声音沙哑但又是那么的清晰;我听到了家对游子的呼唤,那声音微弱但又是那么的响亮;我听到了手足之间的呼唤,那声音来自心间,无法被那长长的海峡所阻断,我听到了爱游走在身边的声音。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模块“慢慢走,欣赏啊”中“一花一世界”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在本册课文中的地位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是整个高中现代散文意境美、语言美的代表作品。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表达技巧。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诵,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

本节教学重点是: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之情

难点原因: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需要读者深入的去体会才能发掘其深层情感。

突破途径:朗读,教师引导。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及对策: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感的把握不准确,不能很好的把作者的那种思乡之情表达出来。指导学生如何来读,如何将情感很好地读出来。

2、内容的组织安排:每四个小组分为一个大组来朗读体会所指定的片段的情感。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相结合的教学的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有以下几个作用:学会体会散文中包含的情感、体会文中的意境美。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本次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自学法,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其作用是:直观形象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2分钟)

导入(通过一段雨声的声音,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三环节:汇报小组讨论情况,教师给予点评(15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布置作业:

分析文中其他片段意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四环节:以余光中作词,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结束本课时的学习。(5分钟)

教学体会

总之,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三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环节:安排小组讨论(15分钟)

上一篇:投标书附件下一篇:电影《被光抓走的人》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