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河流·人家美文欣赏

2024-07-09

夕阳·河流·人家美文欣赏(共4篇)

夕阳·河流·人家美文欣赏 篇1

燕子人家散文欣赏

初夏逢细雨。虽已近晌午,却仍感丝丝凉意。为看望朋友李先生,我和侄子驱车来到城郊村的一户人家。

李先生是一位画家,远道而来游历古城荆州,不住朋友们在城里安排的星级宾馆,却偏偏住在城郊的亲戚家,说是住亲戚家依然有家的感觉。

走进这户人家,主人泡起的一壶好茶刚刚腾起热气,一只燕子翩然而来,落在客厅正面墙顶燕子窝的边沿上。

原来,这是一户燕子人家。

我的心间顿觉有一股温和的清泉流入。燕子仿佛知道家里来了客人似的,叽叽喳喳地叫得有板有眼。没有客套的彼此寒暄,大家起头的话题自然是燕子。女主人告诉我,这燕子已在他家住了多年,每年在寒潮到来前离去,到第二年三、四月准时飞回来。我记起当年还是学生时读过的郑振铎的《海燕》,印象最深的是,在这篇优美的散文里,作者先写家乡的小燕子时,引用了一句古诗:“燕子飞来寻旧垒【注1】”。一个”寻“字,鸣奏出了人类与燕子之间的和谐音符。

我细观这燕子窝,它构筑在客厅正面一副装饰画的上边。这是一幅雪山雪松风景画,画面给人以疏朗、开阔、深远的感觉。尤其是从燕子窝里倾泻而下的乳白色线条,与画面上的景观相映成趣,甚是奇妙。

这画面让我忍俊不住。女主人见状嫣然一笑:”不好意思,燕子拉的屎我天天都要收拾的,只是这日子久了,还是留下这些白色印记。”男主人也乐滋滋地接过话茬:“不过,习惯了,看上去还算舒服。“

其实,我瞅着也很舒服。看来,燕子这小生灵,最愿意接近的是善良人家,而善良人家也视燕子为家的成员。

女主人早已做好午饭,一会儿就摆上一桌菜。永远也吃不厌的荆州鱼糕,香喷喷冒着热气;辣椒煮土鸡,恰巧也是当年我母亲做的拿手好菜……。我很少喝酒,竟端起酒杯来了个先干为敬:”今天我有幸见到李先生,也有幸结识了燕子人家,我敬各位一杯!“没想到,席间一开口又说起燕子,说起燕子人家。

“‘燕子人家’——这话富于诗情画意!”李先生兴致盎然,用绘画般的语言说:“燕子与主人和睦相处,彼此读懂对方,恰是大自然中人类与鸟类最美妙的沟通!”

女主人见客人对燕子如此喜爱,便讲起一件趣事。前年六月间,燕子生蛋孵出一窝雏燕,没想到小燕子争抢食物,竟把燕子窝挤塌了。正当女主人着急的时候,家门口突然飞来许多燕子。燕子们衔着泥沙和石子——原来,大家是赶来救灾的。女主人连忙敞开大门,让燕子们畅通无阻。不到一天时间,燕子们就在这里为同又伴筑起一个温暖的家。

男主人也不示弱,神秘兮兮地讲起一件奇特的事情。原来,他们的邻居也是燕子人家。去年,邻居家的燕子筑起新巢,一开始大家并没在意,后来,大家惊奇地发现,这燕子窝俨然是艺术家兼工程师的杰作!男主人并不做具体描述,而是笑嘻嘻地端起酒杯咪了一息【注2】,一下子吊起了客人们的胃口。

大家都想一睹为快,搁下碗筷来到主人的邻居家。

邻居家敞开着大门,一位年过近七旬的`老伯安然地坐在门口。老人客气地将我们引进厅堂,立刻,一个精巧的燕子窝映入我的眼帘——不必说这燕子落址独特,用料讲究,也不必说这燕子窝骨架构筑坚固,立体造型奇妙,单就这燕子窝装饰艺术,就足以令人拍手称绝!它的外观构图呈现出几条雅致的曲线,简直可以和人类的住房媲美!我再细看这燕子窝,只见它悬挂在天花板上,从一个角度看像个偌大的蜂窝,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像个肥壮的海螺。它的外面均匀地嵌满碎石,构图线条流畅优美,深色和浅色相间。若非一个优秀的工匠,断然难以构筑成如此精妙的巢穴。

老人笑着告诉我们,这燕子窝就是他家的燕子用嘴巴衔来泥巴、草根和碎石,日复一日垒起来的。因这燕子窝构筑奇特,装饰漂亮,这里的乡亲们都称这家燕子窝为“燕子豪华别墅”。我问老人:“您家楼房封闭严实,要是关了们,燕子怎么进去?”老人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大门上面的亮窗。我这才发现,这户燕子人家为了让燕子们来往便利,居然敲破两块玻璃,打开了永久得到“绿色通道”。

”燕子人家都是春【注3】”。宛若刚刚读完一首不朽的诗歌,又看到一副杰出的画作,这两相比邻的燕子人家发生的平凡故事让我感动,更让我觉得温暖。

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离开燕子人家时,我希望李先生把燕子人家的元素融入他的绘画精神和风格——无论如何,别忘了,来年初夏带上新画作,我们再聚荆州燕子人家。

【注1】出自阮逸女(北宋)浣溪纱:新叶初发淡无痕,春山交映绿为魂,轻烟半笼小黄昏。燕子归来寻旧垒,风华尽处是离人,花随柳絮落纷纷。

【注2】荆州方言,意思是喝了一小口酒。

【注3】出自仇远(宋)减字木兰花:一番春暮,恼人更下潇潇雨,花片纷纷,燕子人家都是春。莫留春住,问春归去家何处,春与人期,春未归时人未归。

阿千,许个好人家吧美文 篇2

其实,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大概镇上的其他人也不知道吧,没有人关心她,自然不会有人关心她姓甚名谁了。可是,她在小镇上,又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成长史,在别人眼里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还是给她取个名字吧,嗯,就叫阿千吧,她又高又瘦,实在太像一根竹签了。

小镇的街头,长期有无家可归的捡破烂的人。他们的肩上总是背着大大的背篓,佝偻着身子,从街这头游荡到街那头,视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垃圾桶和死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大的背篓常常连底都装不满。好在长期在街头游走,镇上的人也都认识。脸混熟了之后,哪家哪户有剩菜什么的也都会拿给他们吃,白白倒掉也可惜嘛。

阿千,就是他们其中一个人的女儿。早期他还没有沦落到如此地步,年轻的时候出卖劳力,帮镇上的人挑水,挣的钱虽然少,也够嘴上那口了。后来,镇上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自己的井,不需要人再挑水了,也就没人找他了。过重的体力活给他的身体留下了后遗症,一干重活就犯病,只能种种小菜,没事的时候就到处捡破烂。

没人知道,他是在哪里把阿千的妈妈捡回来的。我见过那个女人,披头散发,头上满是油渍,身上的衣服不知穿了多久,已经开始发臭。嘴里念叨着旁人听不懂的言语,如果和她对视,就能直愣愣地感受到她眼里散发出来的寒意,镇上的人都说那是个疯女人。

阿千小的时候,一直跟在他身后晃悠。镇上的人见了阿千,都说不像他的女儿,说阿千穿上漂亮的衣裳,再扎上小辫,肯定不像捡垃圾的女儿。因为阿千皮肤白净,眼睛是小了点,却很有神。阿千不漂亮,但比起他来,实在是好看太多,大家这么评价并不奇怪。

很久很久之后,他带着另外一个女人上街。这个女人,也是他捡回来的,大家都笑,别看他家穷人丑,一把年纪了倒是有婆娘愿意跟他呢。后来听人说,阿千的妈妈背地里早跑了,至于跑哪里去了,至今是一个谜。这个新女人,我也就见过一两次,后来在街上便又见到他一个人晃悠了。

阿千到了10岁左右,有人劝他送阿千去上学吧,不能把孩子耽误了。他去政府,到处求人,有好心的人看他实在太穷,又丧失了劳动力,便给了他个贫困补助名额。学校方面同意阿千的学费减半,总之,阿千如愿进了小学。都说小孩子最单纯,其实,出身、地位等我们长大以后才知道的名词却在小的时候已经在实践了。班里的同学都知道她有个捡破烂的爹,大家都喜欢欺负她,好像欺负比自己弱的人心里就不会带有负罪感。这个时候,你越反抗,倒是满足了他们想看你出丑的心理。阿千不反抗,沉默着,不说话,别人想看到的.没有看到,就欺负得更厉害了。有同学看见阿千在放学的时候悄悄抹眼泪,然后像个没事人一样回家。

小时候,如果我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第一件事一定是回家告诉爸妈,让他们给我做主去。我从来没有看到他来过学校,也不知道阿千会不会和他说自己被欺负的事。后来转念一想,如阿千这般懂事的孩子,大概只能隐忍在心。生活于这父女二人已是不易,阿千怎么可能再告诉让他烦心呢?何况,即便他知道了,又能怎样?他得罪不起任何人。

阿千上学晚,也知道上学对她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肯努力去学。可上到三年级的时候,他实在是负担不起了,阿千便辍了学,回家去了。说到阿千的家,我倒是经过了两次,如今想来,印象还很深刻。

在离街尾还有200米处,有一条向右拐的马路。沿着马路走,直到看见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那条小路,便通向阿千的家了。阿千的家,大概是被别人遗弃了的房子,那是一座很常见的瓦房,房梁倒是很结实,除掉顶部还残留着瓦片的“原住民”,房顶边缘已经掉了很多瓦片了。房子四周有很多破裂的洞,能看到有人用塑料袋堵住洞口,整个房子四周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你能想象,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阿千用塑料袋去堵住一个一个的洞,尽力让整个房子不要那么冷的画面。

阿千辍学以后,就呆在家里了,料理农活什么的,很少再露面。那会阿千已是十六七岁的姑娘了,我差不多20出头,阿千居然比我还高出一大截。小时候,父母常教育我,要多吃饭才能长高,真不知道饱一顿饿一顿的阿千吃了些什么。镇上的姑娘长到这个年纪,如果不在学校继续念书的话,一般是外出打工的,五彩斑斓的大城市对小姑娘们还是极具吸引力的。

我以为,阿千也会走这条路,然后过几年,像镇上的其他小姑娘一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回来给父母买这样买那样的,全家脸上都带光。

夕阳中的老屋美文 篇3

很喜欢李荣浩的老屋,它经常让我想起我的老屋。

老屋承载了儿时全部的记忆,那疯跑笑闹的声音,时常在我的脑中回荡,思乡的时候尤甚。老屋是灰色的瓦,在记忆中,一层一层的叠在屋顶,那时会担心漏雨,打雷的时候也会害怕躲在祖母的怀里,说瓦片会不会吹走?那天上敲鼓的是谁?祖母十分慈爱,抚摸着我的头,给我讲牛郎和织女,说七夕的时候就不会下雨,就会看到天上的河,这头站着牛郎,那头站着织女,小燕子都飞去了,搭成雀桥,他们就相会了。这时候啊,你拿着小镜子,躲在黄瓜架下,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们了。躺在祖母的腿上,祖母柔软的手轻轻的在我头上抚摸,那雀桥渐渐清晰,雷声却慢慢的模糊了,雀桥的故事我确是没有考证的,因那时白天疯的厉害,夜里自就困倦的很,未能在黄瓜架下坚持,不知不觉的,一觉醒来,早躺在屋里了,只留下些许的红包,拜蚊虫所赠。

祖屋的墙本应是青色的,因年时久远,风霜侵蚀,已变灰白,倒与屋瓦十分搭调。屋瓦斜伸出来,下雨的时候雨滴一滴一滴的从屋檐落下来,慢慢的雨大了,汇成了线,一缕一缕的倾下来,我极喜欢坐在屋檐下看雨,那时穿着凉鞋,把脚伸出去,甚觉凉爽。

祖屋的春是美好的,关了一冬的墨绿色窗子被母亲打开,温暖潮湿的空气瞬间吹了进来,躺在窗下的小床上,午睡及其酣甜。这也是大人们最忙的季节,祖屋房前有一个很大的园子,里面要种些瓜果蔬菜以供食用,祖母和母亲扎着围裙,一边翻土,一边撒这各色的种子,必是辣椒、番茄、黄瓜之类。那时我便和姐姐一起,跑到园中的苹果树下种草莓,用不多时,那红红的小刺猬便长了出来,不仅美味,也是与伙伴们炫耀的资本了。园中有一个瓷瓮,是祖母做酱用的,把煮好的豆子放进去,加了水,便封起来,到了日子,打开封皮,祖母便用一个木耙子来回的搅拌,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十分好奇,凑过去想听她说什么,祖母便飞快的用手蘸起酱来抹在我的鼻子上。那酱十分腥臭,与平日吃的大不一样,我便飞快的跑开,去洗脸了。这确成了我对付小伙伴的利器,经常跑回来偷了,拿去追欺负我的坏小子。然而神奇的是,经过夏天的发酵,那酱由黑转黄,味道竟也变得十分浓香。

祖屋的夏是十分惬意的。祖母说,祖屋是清朝初年就有的,那时街里出了大官,听说皇上都见到了。回来的时候骑着大马,前面一众人吹吹打打,还有两个小厮拿着鞭子,看谁要往前凑了,就一鞭子打下去,嘴里还要骂的`。即便这样,挨了打也要看大官,回来还炫耀说,那官怎么怎么排场,天生的当官的材料。于是,官拿了钱盖了很多房子,后来几经转手,被祖上买了。我便知了这屋子的来历,难怪那砌墙的砖如此厚,外面已热的难忍,屋里却甚觉凉爽。祖屋的地面是木制的地板,却也如现在的潮流,只是那时为彰显富贵而已。如今,那木板经岁月侵蚀,纹理及其难看了,那时母亲拿来前年秋天编的芦席铺在上面,这便是我们的床了。姐姐不愿睡在上面,说晚上会有蜈蚣,壁虎,十分吓人。我倒也害怕,只是七尺男儿,无法说出口。就只能硬着头皮睡在上面,心里想着那断尾巴的壁虎倒还中看,只是那多脚虫十分害人。于是闭着眼,不看罢,倒也睡的十分快,那时木地板上微微浸出香味,却让我十分惬意。我说给姐姐,她却十分鄙夷,说那是腐烂的味道,十分恶心。我也是不屑的。

祖屋的秋五彩斑斓。这是祖屋收获的季节,我们极喜那蓬勃的苹果树结出累累的果子来,那树十分强壮,果子把树枝压下来,我们坐在窗台上,伸手就能够到。等吃完了近处的,姐姐就要央求我了,树顶的果子又红又大,只我可以够到。于是,猴子般的爬上去,抓着树枝来回摇晃,果子便一个一个的落下去,那时姐姐是断不敢站在树下的。她倒不怕被砸,只是那树会有手指般粗细的毛毛虫,随着果子噼里啪啦的落下来。我经常会捉些去戏弄邻家的妹妹,也为此被她哭着告诉母亲,这时,少不了要挨打。只是,小时顽皮,机灵鬼似的跑远了,母亲也就扔了扫把,哄着她去拿糖了。

我十分喜欢园子里的葱畦,那里有一排排的蜻蜓落在上面。有大青、紫衣,红辣椒,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我做了网,去捉来,在尾巴上系跟绳子,便拉着它在天上飞,虽是有趣,现在想想那也是十分残忍的。

祖屋的冬充满欢乐。那时大雪封了园子,我们便在雪地里扣雀儿,竹条编的簸箕,用个小棍支上,一段系了绳子,远远的趴在雪地里拉着,等着雀儿去啄簸箕底下的麦谷,于是一拉,那贪嘴的雀儿就跑不了了。那小家伙是十分刚烈的,往往被捉了,关在笼子里,任你喂食,也不吃不喝,几天就死了,倒惹得伤心,于是也就捉了来,看一阵子也就放了。于儿时最难忘记的便是过年,那时父亲买来鞭炮,藏在床柜底下,我便趁屋里没人,偷偷的剪下一段,便如获至宝的跑去彰显,那时每个小偷是都有一些干货的。拿着点燃的香头,趁哪个不注意,便放一个,啪的一声,及其快活。有时也会弄到一些双响炮,那是极其珍贵的。哪家的大人也不会允许我们放这个,那是他们的专利。我们偷了来要细细的研究如何玩耍。商量了,把炮仗平放在墙上,后面顶上砖,对着指定的地点,要等待发射的命令了。只是遗憾却没有一次成功命中,只听得一声巨响,便捂着耳朵吓跑了。躲在墙根等待第二响的来临。我确是也没搞明白为何与大炮不同的。

在失意的河流里扬帆远航美文 篇4

在你的失意中体验生活。其实生活很公平,它使任何人既不可能一辈子得意,也不可能一辈子失意。一个成熟的人,既能经得起得意,也能经得起失意;当你得意时不会忘形,当你失意时不会失志。在生活中体验失意,其实是一种艺术;善于摆脱失意,則是一门学问。列别捷夫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为人。”失意会给人刻骨铭心的教训,它使人重新审视自己,修正过高的愿望,以便今后的行动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并选择到重新崛起的机会。马克·吐温在经商亏得资不抵债时,改当专业作家,一举成名;塞林格在心爱的女友被年逾五旬的卓别林抢走后,痛苦万分,于37岁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扬名美国。

上一篇:日韩小学英语教育对比启发论文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 英英学古诗优质教案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