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流(精选12篇)
农村河流 篇1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日益加快,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 农村的污染尤其是农村河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河流的污染与城市河流的污染相比有一定的特点, 在控制措施方面也有不相同之处, 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采取控制措施。
2 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特点
2.1 外来水生植物影响大, 有沼泽化的趋势
水葫芦、水花生是一种水草, 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等地。20世纪50年代后作为猪饲料在我国推广种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民就基本不用它作为猪饲料了, 现在已成为一种害草, 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由于农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化肥以及生活排泄物流失到水体, 使农村河流水质普遍富营养化, 造成水葫芦、水花生迅速蔓延, 泛滥成灾。农村承包到户后, 农民对公共河流的状况也没有以前那样关心了, 加上使用化肥后农民不再揽河泥作肥料, 使得河床逐年提高。根据笔者对里下河地区100多条不受城镇和工业影响的农村自然河流调查情况反映, 农村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水葫芦、水花生疯长的情况, 由于每年水葫芦、水花生自然的生长、腐烂、沉积, 已经造成河底明显抬高, 水面缩小, 水质反复受到污染。多年的积累使得河流面临沼泽化, 水体变绿等。而且水葫芦、水花生的疯长还影响了当地水生生物多样性。这种由水葫芦、水花生的长期疯长得不到控制而引起的河流淤塞和沼泽化的趋势是农村河流比较普遍的情况。
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质
化肥、农药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形成农田的化肥、农药流失, 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而传统灌溉方式加重了面源污染; 集约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相当部分都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河流, 造成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很大, 粗略估算, 目前水体污染物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占1/3。10几年来我国采取措施逐渐限制了工业污染的排放, 城市生活污水也逐步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而对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在未来几年里,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由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导致的面源污染, 对水质污染的“贡献率”将日益凸显,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某农业大县的某地为例: 该地耕地面积24万hm2, 2001~2006年5年期间的化肥施用量58万t。按最低随水流失量25%进行测算, 5年期间该地的化肥流失量至少为14.5万t。除了化肥、农药和集约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农村的作物秸秆目前也没有好的去处, 除了焚烧外, 还有一部分秸秆和废弃植物根茎进入河流, 腐烂后也影响到农村河流水质。农村主要河流的总氮、氨氮等指标超标严重, 超标率达到60%~70%, 使得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水体变绿、发黑发臭, 导致水葫芦、水花生和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河流淤塞等。还有大量的群众饮用超标的河水, 群众反映现在生重病、大病的人上增多。所以, 农业面源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是农村河流污染的重要特点。
2.3 总氮、氨氮是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般都放在城市,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把关比较严格, 导致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接受了城市转移的重污染项目。生产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的项目, 甚至有些重污染项目不经过环保审批, 在偏僻的农村得以生存。这些重污染项目没有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加上农村环境监管的不力, 使得一些农村地区河流工业污染十分严重。
通过对某市2001~2006年农村河流的监测调查显示, 25个监测断面的22个水质指标中, 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V 类进行评价, 总氮、氨氮超标率100%, 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可见总氮、氨氮为主要污染因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OD、CODMn、BOD5、总磷、粪大肠菌群等有机污染也占比较大的比重, 由此可见农田的化肥流失是主要原因, 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也是劣V类的重要原因, 在人口密度愈大的区域, 河流污染愈严重。
2.4 聚居点缺乏规划, 环境管理滞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人口分布城镇化, 农民的居住方式城市化, 使得乡镇乃至自然村建设呈现城市的特征。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水冲式厕所、洗衣机, 用水量比以前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成倍增加, 加上很多乡镇没有环境基础设施, 缺乏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滞后形成了农村乡镇地区和村聚居点附近的河流受到生活废水的影响十分严重。主要反映河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等超标严重。农村聚居点附近的河道两边垃圾长期乱堆乱放, 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3 农村河流污染控制措施探讨
3.1 做好小城镇环境规划, 突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
小城镇环境规划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首要工作, 应把小城镇环境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可以通过规划, 设立控制区域, 引导乡镇工业相对集中, 便于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和管理; 科学划定乡镇居民集中区, 便于生活废水的集中治理和管理;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 对农民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在规划中突出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充分体现政府调控和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中决定作用。有些好的传统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如多施用粪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揽河泥改良土壤、节水灌溉等都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进而改善农村水环境的良好措施, 如果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农村河流污染控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水环境治理
政府要高度关注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等公益单位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农业基础的投入, 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府的关注要落实到实处就必须要重视基本制度和体系建设,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 应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等有关单位的公益性, 不能延续“政府卸包袱”思路。例如, 目前一些公共服务机构 ( 事业单位) 在改革中不当市场化, 造成其公益职能丧失,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 导致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财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目标的, 县乡层次的有关机构大多由以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变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 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主体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维持基本运转和确保员工收入。很多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甚至蜕变为以卖化肥、农药为主的营利性机构。财政资金要为有关乡镇机构发挥应有的公益性提供保障, 避免其过度市场化, 使得先进的农业技术、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不能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 造成农业污染源扩大而加重农村的水环境污染。
3.3 发动群众, 综合整治
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 增强广大农民自觉爱护河流、自觉建设家园的主观能动性。应广泛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 大力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 加强环保法制教育, 引导农民养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习惯。开展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广以清理垃圾、粪便、秸秆、河道、工业污染源、乱搭乱建和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农村“六清六建”工作, 在“六清六建”中, 突出清理河道和垃圾处理这两个重点, 制订有关考核验收标准, 力争使农村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布局散的现象有根本改观, 使得农村的河流污染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3.4 循环利用、推广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
要从发展低耗高效的农业着手, 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方面要推广先进国家的灌溉技术, 减少化肥农药的流失。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可采用先沼气池然后再做肥料的路线。对农村分散养殖污染的控制, 必须指导农民树立循环和综合利用的理念, 发展家庭庭院式的循环经济。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秸秆再利用技术, 充分利用水葫芦、水花生和废弃植物根茎生产有机肥料, 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料, 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河流的现象。
3.5 结合地区特点, 区别对待
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中,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环境状况, 结合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的特点, 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办法来解决。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自然村落较多, 不可能大规模地建设环境基础设施, 以非工程措施为主, 加强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立足资源综合利用, 解决化肥、农药、人畜粪便、水葫芦、水花生及作物秸秆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不能不顾环境而片面追求发展工业。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乡镇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 积极探索污水实用处理方法, 鼓励跨行政区域联合建设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着重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 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有偿处理的办法。政府可以在秸秆气化、还田以及沼气化等方面进行政策推进和资金引导。在河道的整治方面当地政府可以适当投资, 建设有当地特色水环境亮点工程。在水环境整治工作中, 应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不强求统一模式, 不搞一刀切。可以在平原、水网、丘陵、山区、城郊结合部、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 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分别搞一些试点村, 便于总结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典型经验。应当结合地区特点发展经济, 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目的, 多考虑长远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3.6 建立制度, 长效管理
目前, 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即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和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而农村的水环境污染呈现3个方面的特点: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不易监管性。所以, 这样的体系在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在目前的情况下, 必须重在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长效管理制度, 来巩固清理整治的成果十分必要。而要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重要的是广大农民能够意识到农村河流保护要依靠大家, 每个人都不做污染河流的事情, 而农民掌握和使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也十分重要。必须建立制度, 多个部门, 齐抓共管, 合力推进, 建立和完善乡镇公共服务机构, 发挥他们应有的公益性, 才能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摘要:从水生植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规划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特点, 探究了农村河流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对策。
关键词:农村河流,污染,影响,措施
参考文献
[1]弓骑兵.我国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严重, 人为因素成主要原因[EB/OL].[2005-10-10].http://www.1793.cn.
[2]刘毅, 赵永新.农业面源污染已到非治不可地步[EB/OL].[2004-11-02].http://www.peopu.com.cn/GB/shehui/1063/2959488, ht ml.
农村河流 篇2
建立具有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河流生物5类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1~2005年间完成的53份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丽娃河及张家浜河流监测数据,从河流管理的.现状评估、规划、后评估3个阶段,探讨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评估显示,整治前丽娃河流速、河床稳定性、河道护岸形式、大型无脊椎动物、氨氮等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规划评估表明,当前河流管理规划案例中,对河岸带状况、河流生物群落缺乏足够重视,河流廊道连续性及可达性等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后评估表明,张家浜综合整治在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指标、河流生物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河道改变、河道护岸形式等个别指标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河流健康视角审视河流管理现状,提出河流健康与河流管理的集成框架.
作 者:吴阿娜 杨凯 车越 袁雯 WU E-nuo YANG Kai CHE Yue YUAN We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26(3)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河流健康 评价 河流管理 上海★ 淘宝评价
★ 淘宝管理简历
★ 上甘岭在哪里
★ 淘宝评价100字复制
★ 淘宝商品评价语
★ 淘宝鞋子评价语
★ 淘宝好评价语
★ 淘宝评价相机评语
★ 淘宝的评价语句
一生的河流 篇3
我一生未离开过河流,但我从不关注河流的方向。
从西洞庭到东洞庭,这条百里大河纵贯我的故乡。
儿时,我到码头边乘船,先要有小木船递送,穿过洪水泱泱的杨树防浪林,才能登上喘着粗气的慢班船。顺流而下,我不知道它的流向,也不知道它的远方还有多远。
它叫赤磊河,在我成长的版图上,一路向北。
多少次漫步河堤,望河中终年不停的各种船舶,大大咧咧来往,望两岸长堤上的行人、堤坡上的牛羊,都如同老树干上的嫩芽。
因为亲近,我觉得它窄了、细了、静了,甚至于躺在河坡的草地上,感觉大河如同身体中的一脉血管。
人到中年,大河忽地又从我心中复苏:半生的坎坷,无非大河清浪之几行!
在这个壮丽的黄昏,河的上方金鳞闪闪,河堤下是辽阔的平原和村庄。我默立于河岸的水泥码头上,风从河那边吹过来,有点青草、炊烟、米饭的香味。我知道河那边还是平原和村庄。
如果波浪只是河流的心情,不需要倾听,止住一念就能感受河流的深广——在古老的洞庭大水系,哪怕是一截哑河,都是水的精灵,向北,然后改道归于东海!
仅仅是一河之隔,有多少东西从不过河!
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儿时宏阔的涛声——大河依然向北,我的逝水,在河上方!
资江口
江水千里迢迢,穿过湘西南莽莽大山,穿过湘中漠漠平原丘陵,一路赶到洞庭湖边。
一闻到湖的呼吸,江水就静了,一层层清波列队走进湖口。
迎接她们的是滩头茂密的青草,以及几株残留的杨树桩。
那个老渔夫也走了,摇走一叶窄窄的乌篷船,拖走一挂黑黑的旧网,就像扯去了江口的一块补丁。
远远的江堤上,青青草丛间,矗着一块石碑,石碑中央刻着几个猩红的字:资江口。
这是在提醒不相信的人:看啊,这静的水、深的草、堤脚凌乱的麻石,就是资江口!
一只白鹭从浮云与苇荡之间穿飞过来,谁说她不像一万年前的那一只?
她不一定落在资江口,但一定是来看望资江水!
运河长满水草
那个年代,挖一条运河,只需要一句口号。也许是一万个农民的汗水太咸,运河多年不怎么长水草。
河水清亮活泼,运粮的木船在纤谣的牵引下沉稳前行,浣衣姑娘的长辫柳条一样探入水中,牧鸭人的竹竿,指挥一个大合唱团……
三十年水路,四十年陆路。
当水井和车轮催生新的乡村时代,故乡的运河什么时候成了一条青青的草河:各种水草从两岸拥挤过来,长长的河道只露出零星的水面。
当河水不再需要走出故乡,水草们像当年开挖运河,齐唱一个“绿”字,浩浩荡荡将运河改版!
运河两岸是树林,是人家,是菜地。清晨,河边轻雾缭绕,我看到一个老者在提水浇地。他弯下腰去,草把他淹没;他直起身来,草把他托起。就像河水,涨退之间,都把水草暖在心口。 (下转第108页)
(上接第37页)
岸边还有不少坟地,亡者们年青时一定参加过开挖运河,现在他们都匿藏在草中,像水草一样与运河亲切交谈。
在洞庭水乡,所有水一样的光阴,可以行船,可以长草,都一样恬淡、素净!
午后的羊群
午后,河滩边的小树林里,一群羊在默默吃草。
夏草高出羊的头,小树高出草的头,风高出小树的头,蓝天高出风的头。
所以,羊的幸福还未一层层剥开。
然而,认真吃草的羊群已经完成了对幸福的咀嚼。它们偶尔抬起头,将嘴角的草香撒进小小的一阵风……
宁静的午后,一只羊忍不住咩了一声,只是清亮的一声,就像给时光拉了一下刹闸——那流动的阳光、暖风、草叶都停下来,欢喜谛听。
那样的快乐准是在心中停不住了,像不远处河叉内的红莲,在碧叶间轻轻一闪,就把浅水中的心事透露。
这时候,我们去亲近一群羊,心里不要有金属,手里也不要有花朵,否则,在一只被羊群惊起的蝴蝶看来,都是可笑的!
就变成一朵白云吧,站在羊群的上方,让羊群悲悯我们:喔!还有兄弟,尚在天空寻找青草!
一只白鹭飞起
一只白鹭飞起。
一大片阳光乱了,一大片湖风亮了,一大片水波重新起步。
一只白鹭或许太孤独,它带着原始的光明,在同一片水域飞起、落下,仿佛是一朵忧郁的浪花,让天空和湖水都心痛。
一只白鹭展开双翅,就像光焰忘情地一闪!
我们倾听湖面千年潋滟的行吟,那天的蓝、云的白、水的碧、草的青……是一只白鹭豁亮的音符!
一只白鹭飞起。
空间,好像被撕开了什么。
白鹭想打开一扇门,张开翅膀以后,它发现根本没有门。
它撕开的是胸膛、是天空、是湖水、是草滩,是亘古流动的恩泽。
一只白鹭仍将飞起。
冷冷的月、暖暖的星、失眠的风,梦中的水花,擦亮第一缕晨光,好像是白鹭温柔的翅羽。
责任编辑曹庆红
农村河流 篇4
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包括水分涵养、水体净化、洪水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美化环境等) 。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还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河道治理是保护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我国城市河道的治理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并且开始重视河流的生态、亲水、景观等功能, 而农村河道的治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基础功能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 发挥农村河流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功能, 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内容。
探讨长三角地区农村河道 (以下简称农村河道) 的生态治理方案、实现农村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实现, 有赖于农村河道景观的改善;其次, 长三角地区 (包括上海和隶属于江苏、浙江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 是典型的水乡, 其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47.54%;再次,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其农村河道的治理方案将成为其他地区的学习对象。因此, 长三角新农村河道的治理一定要在满足防洪、排涝等功能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亲水、娱乐、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 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之路。
二、农村河道生态功能的实现
农村河道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水体自净能力等方面。河流的特殊环境给鱼、虾等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存在又使水体具有了一定的自净能力, 他们之间互惠互利, 相互依存。传统的河道治理由于只注重河流的灌溉、防洪等功能, 将河道截弯取直, 采用矩形或梯形的河道断面, 加以混凝土衬砌;这样破坏了水流流态的多样性, 阻碍了水体和土壤间物质和能量的流通, 使许多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失去了生存和繁衍的适宜环境, 造成多种生物的灭绝, 大大影响了河道生态功能的实现。因此, 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必须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为前提, 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
(一) 护岸的布置
河流护岸的布置主要考虑其断面的形式和护岸的材料。为保护河流内生物的多样性, 维护河道的生态功能, 其纵横断面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形态, 在需要进行衬砌的地段采用生态型材料, 以免破环水生和湿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1. 河道断面形状
河道断面形状主要有矩形、梯形、复式和双层四种类型。双层河道一般只用于城镇区域内河, 而矩形河道的水流条件和亲水性都较差, 农村河道的治理应尽量采用复式断面 (河岸滩地较小的河流段可采用梯形断面) 。复式断面一般包括挡土墙、亲水平台、斜坡几部分, 可以根据河道的特点和具体的布置要求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在正常水位下, 水面低于亲水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亲水平台接近水, 达到亲水的效果;在洪水期, 水可以漫过亲水平台, 加大了河流的过水断面, 降低了洪水位, 达到了防洪排洪的目的。同时, 亲水平台干、湿交替的环境给两栖类动物和湿生植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 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2. 护岸的材料
河道护岸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以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软式护岸既具一定的防洪抗灾强度, 又接近自然, 统一于周围的环境当中。其形式主要有三种, 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水文和地貌特征进行具体选择:
(1) 原型驳岸在坡度较缓或滩地较大的河道, 保持自然状态, 主要采用植被保护河堤, 如种植柳树、芦苇等喜水性的植物, 利用他们发达的根系来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2) 自然型驳岸在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 除种植植被外, 还可以采用天然石材、木板或竹料等护堤, 加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等进行护底, 上面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 斜坡种植植被, 固堤护岸。
(3) 台阶型混合式驳岸在滩地较小, 设计洪水标准频率较高的滨水区域,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水位变化的实际情况建设梯级驳岸, 使用钢筋混凝土等高强度材料, 制成箱形框架, 并在其中投入石块、泥土, 种植水杨等, 形成较好的植被景观。
(二) 植物的选择
河道生态功能的保护还可以通过种植适宜的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来实现。植物是自然界中天然的生产者, 对于河流来说植物更有着重要的作用, 适量的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体, 为鱼类提供食物, 给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美化水源环境。选择植物应遵循本土、适量的原则, 兼顾景观效果。
1. 水生植物
合适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体, 给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 还可以美化水面景观。水生植物又分:挺水型, 浮叶型, 漂浮型和沉水型。在河道的景观设计中可以适当运用挺水型和浮叶型, 常见的如荷花、睡莲等。但是布置的面积不宜太大, 一方面影响通航和倒影的形成, 另一方面可能引起水中的养分不足。
2. 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即种植于水面与陆地交接处的植物。这类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其短时间耐淹性, 即在洪水期可以在水中生长一段时间。可成排种植单一的树种, 也可交叉种植体现韵律美, 如杭州瘦西湖苏堤两旁的桃树和柳树就是相间种植的。
3. 陆生植物
布置于岸上的植物, 主要考虑其景观效应, 也宜选择本土植物, 可适当移入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品种。采用高低错落布置, 种类不宜单一也不宜过多, 以达到自然美感的视觉效果为佳。另外还可以在河岸种植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蔬菜和果树, 既能达到景观的效果, 又体现了农村的自然特色。
三、农村河道亲水功能的实现
河道的亲水功能是指河道能满足人们亲近水、进入水等亲水活动的要求。人类天生就有亲水的渴求, 这种渴求可以追溯到生命的起源阶段。人类文明因水而生, 古代四大文明无不发源于水边, 可以说水是生命力的象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以把亲水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以丰富农民的娱乐生活。农村河道的治理要将亲水性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 并将其贯彻始终。
(一) 亲水活动的分类
亲水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接近水
指在眺望各种流水形态和沿河景观及在水边休闲活动时, 能够感觉与水充分接近而不产生与水流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2进入水在河滩上戏水、钓鱼以及在水中游泳等都可看作是进入水中的亲水活动, 但是这样的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水质和充分的水量作前提。
3. 利用水面
划船等活动是典型的利用水面进行的亲水活动, 划船的同时能充分接近水体并且享受水上和水岸的风景, 但要求水的流速小, 水面也应足够清澈才能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4. 水边的应用
在河边开展野餐等休闲活动, 这是以团体为单位的亲水活动, 在休闲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水体的存在, 并且在心理上感觉与水足够亲近。
(二) 亲水活动的实现
亲水活动实现的主要场所是各种形式的亲水平台。因此, 亲水平台的设计布置就显得极为重要, 既要注意同水面的接近程度, 又要掌握好安全尺度, 保证亲水活动的安全性;既要考虑人们的视觉感受, 又要注重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亲水平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可以布置在水边 (如河流复式断面中的亲水平台) , 也可以伸入水面 (如桥) 。
1. 亲水步道
亲水步道是河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亲水平台, 一般都紧贴河岸由多级台阶组成, 有些台阶淹没于水面以下, 有些则高出水面, 这样可以使人们的亲水活动不受河道内水面高度变化的影响。沿着石阶在水边漫步时, 只需弯下身子就可接触到水, 人与水的亲近程度非常密切。亲水步道尽量不要布置得太直, 应该曲折一些, 以免显得呆板。
2. 桥
桥作为一种特殊的亲水平台对于河流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人在桥上可以真切体验到潺潺流水, 可以俯瞰水中的植物和游鱼, 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对整个水景观进行观望。另一方面, 它是连通河流两岸的交叉建筑物, 给人们的交通提供了方便。因此, 在对桥进行设计时, 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这个位置既要有利于人们对河流全景的眺望又要方便交通;二要采用与整个河流景观甚至村落景观相协调的桥体形态和材料。
四、农村河道景观功能的实现
农村河道的景观功能主要是通过河道滨水区的景物布置来实现的。滨水区笼统地说就是指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 相互辉映, 成为一体, 是独特的建设用地。对于滨水区的开发利用, 西方发达国家在十九世纪就有较典型的实例 (在1853~1870年间由奥斯曼主持的名为“完美塞纳河”的巴黎改建方案中, 塞纳河被提升到城市结构轴线的高度加以建设, 充分肯定了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对滨水区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并且发展迅速, 国内大中型城市在城市规划时都十分重视滨水地带的开发和利用。农村河道滨水区景观的布置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河道滨水区的景观设置, 并结合农村自身环境加以应用。
(一) 滨水区景观进行功能分区规划
为满足不同亲水主体及其在不同时候的亲水要求, 可将滨水区的景观进行分区规划。大体可分为休闲区、集会区、娱乐区、码头运输区等部分。
1. 集会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使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 更应注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农村人热情淳朴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偏爱, 除了在节日里走家串户以外, 平日里人们之间的交流也相当频繁。因此设置集会区可以给他们提供开阔而舒适的场地, 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2. 休闲区
休闲区是供人们放松心情, 享受自然美景的区域, 其服务的对象侧重于老年人, 清静、舒适的水边环境与他们淡泊、祥和的心境相一致。在休闲区应当适量布置质地柔和、舒适的长椅供人们休息。
3. 码头运输区
农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 因此建设码头对于方便农作物的水上运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接近自然, 回归自然的愿望日益加深, 更多的城市人会涌入农村感受自然的淳朴, 水上交通的发展也给城市人提供了便利, 并能为农民带来收入。
4. 娱乐区
娱乐区是提供水边娱乐活动的区域。划船、游泳、垂钓都是既能使身心得到舒展又能充分接近水体的亲水活动。在不破坏整体美景的前提下可以布置些轻型的运动器材。
对滨水区景观进行分区布置, 应在整体统一规划布置的前提下, 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各功能区的布置, 在满足各功能区功能的同时, 注意各功能区的协调规划。
(二) 沿河景物的安排手法
为了在各个景观功能区营造出良好的滨水景观, 通常可运用下列手法。
1. 借景
借景是我国古代园林造景中极为重要的手段。根据建景需要, 有选择地将本空间以外的景色组织进来, 突破区域空间范围, 扩大景区空间, 使画面美丽, 构图生动, 层次丰富, 内外相互呼应, 浑然一体。在滨水区进行亲水环境和景观布置时也可以运用“借景”的手法, 将滨水区以外的景物引入滨水环境中, 更增强其景观效果。
根据观赏的位置、角度和环境的不同, 借景又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在具体运用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尽可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实现借景的效果。对于丘陵地区, 尽量借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植物, 形成开阔的视觉效果。沿河的植物应选用低矮的灌木, 并且种植密度要相对小些, 使人在河上或河岸都能看到远处的山及其他景物。而对于平原地带, 应尽量借用动植物的景色, 应时而借。春天的柳树、油菜花、粉蝶;夏天的荷花、紫薇、蜻蜓;秋天的落叶、红枫;冬天的松柏、香樟等, 都能很好地反映季节特征, 并且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2. 倒影
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辉与动感, 还能使水面产生开阔、深远之感。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 利用景物在水面形成倒影, 扩大视觉空间, 丰富了景物的空间层次, 增加了景观的美感。
形成倒影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有构成倒影的景物, 有合理的观赏地点, 水面相对平静。长三角地区农村的河道水流都相对缓慢, 水面平静, 适合采用倒影手法。在低丘陵地区, 由于水面和山体有相当的落差, 易形成倒影, 合理地设置观赏点可以达到极好的景观效果。对于平原地区则可以利用近水边植物和桥等水上建筑物, 巧妙设计其形态, 形成有特色的倒影。
3. 分景
为了使景观具有层次感和富有变化, 值得玩赏, 空间景物的视觉效果和意境构设要含蓄有致, 不能一览无余。尤其是在平原地区, 可能会因为视觉的开阔使得视野内的景物都大同小异, 使人产生单调的感觉, 应巧妙利用天然河道的弯曲段来使视觉产生变化, 比如在河道的弯曲段种植相对高大和密集的植物来阻挡视线, 使其后的景物若隐若现, 让人产生观赏的欲望, 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农村河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护和实现, 除了注意生态型河道的治理外, 还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大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使农村居民认识到保护好河流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鼓励人们参与生态型河道的治理、恢复与完善;第三还要加强管理, 使生态型河道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功用。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编, 滨水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伟林松 彭璐,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初探.农村与科技.2005
[3].林艺, 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与生态旅游.经济问题探索.2006/4
[4].陈菁等, 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水利发展模式研究与应用.2006
众多的河流(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河流与人类的关系。运用地图查找主要的河流、湖泊,判断江河的流向,识读内流河和外流河。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及相关资料,能说出我国主要河湖的概况,初步认识我国陆地水文的基本特点
2、方法与技能
能够运用各类地理图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具备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学习,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学生主题发言
我国的河湖概况 的内流河、外流河和内、外流区域
南、北河流特征
三、主要教学环节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直截了当)
在学习了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概况之后,接着就来学习有关我国河流湖泊方面的知识。
师:河流湖泊与人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两个小组带来了他们的观点。生:第一组(历史爱好小组),从历史角度阐述河流的重要性,四大文明古国的河流等。采用主题发言,PPT演示。
生:第二小组,以小老师的方式,让全小组成员一起来阐述河湖在现代的作用。师(总结):两个小组的不同风格让我们共同了解了河湖的重要性与作用。我们不但要历史的看问题,前进的看问题,还要全面的看问题。(若学生没想到,老师要强调事物具有两面性,河湖也会给我们带来灾害,培养学生辨证的看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根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5万多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总水量位居世界前列。
师:那么,我国主要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呢? 生:(每组限回答四个,要求指图回答,答题方式采用抽签方式。)师:同学们都讲的很好,以下四个湖泊具体在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呢?(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生:(抢答)师:那里有怎样美丽的风光呢?下面请旅游爱好小组(第三组介绍其中四个湖泊的美丽风光)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河流是否注入海洋,并举例说明。(请2~3位学生回答)生:(略)。师:我国有没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生:额尔齐斯河。
师:可见,我国有两类河流,一类是能够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它们的流域叫外流区;另一类是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它们的流域叫内流区。内外流区反映了我国河湖的两类最基本类型的分布状况。
师:指导学生识读、分析“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在东南部;内流区面积小,外流区大。
(2)结合“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出内外流区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干湿地区?
生:内流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区。)
(3)为什么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
生:因我国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这里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河流中的水易蒸发、渗透而消失,无法注入大洋。
师:请同学们在“中国河流水系图”中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生:塔里木河
下面请第四小组介绍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
师:影响我国内外流区分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同学们所说的降水与蒸发原因外,地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内外流区的分布与我国降水量、干湿区的分布又不完全一致。
师:从刚才的很多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河流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同一条河流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也有很大差别,那么了解一条河流,我们应当研究她们哪些方面的特征呢?(抢答)
生:(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谈,例如:可以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状况,可从河流的宽窄、支流、流域面积等水系特点;也可以从水量、流速等等水文特点谈)师:大家说的都很对,但是在上述众多方面中,以研究河水的特点最为重要。通常我们把河水的变化和运动特点叫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点。师:指导学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受哪一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生:气候。
(2)我国外流河主要位于什么气候区? 生:季风气候区
(3)根据季风气候区降水、气温的特点,说明我国外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点?
学生活动:根据气温图表研究南北河流结冰期;根据降水情况比较南北河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根据植被情况判断含沙量。生(总结):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一月平均温在0℃以下,所以秦岭一淮河以北广大地区河流冬季结冰,结冰期越向北越长;由于降水量的差别,所以南方河流流量较大,北方河流流量较小;由于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少雨,所以外流河夏季为汛期,南方河流汛期长而北方河流汛期短。
师:可见,我国外流区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地形等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区别也很大。刚才我们就以秦岭-淮河为界研究了南北河流的不同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河流湖泊的概况,研究了南、北方河流的不同特征,具体的河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上继续学习。
补充小资料:近期河流湖泊污染的新闻,有关罗布泊的一些资料 通过资料引起学生对保护河流的关注,河流就像大地的“血脉”,我们应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河流、湖泊。
生命与河流同源 篇6
10年前,第一次去兰州是为自己找归宿。那天,借宿在雁滩教育学院,晚上,与一个同学各拎一瓶啤酒,听着黄河的涛声逆流而行,叙着各自的心事,沿着黄河边溜了半夜。当时都年轻气盛,不肯轻言退却,不甘于平淡。向往金钱、名利、荣华、发达,是那个年龄不可避免的通病,而命运的纤绳却已经把我们死死拴在一个乡村校园里。那时正是“孔雀东南飞”最盛的时期,白天到人才市场应聘,我看中一个南方的学校,而又去留难决,犹豫不定,就像这逆流而上的行走,说不清最终的目标。夜色斑驳,灯光迷离,我们不知走了多远,前后已不见一丝灯火,眼前一片黑暗,只有哗哗的水声喘息似的伴我们左右。静夜里,傍着黄河,就像搀着一位宽厚睿智的老人。
几年后,第一次带女儿上兰州,竟也是与黄河有解不开的缘。我那8岁的融儿一路上就念叨,到兰州一定要看黄河母亲雕像。这是她从小学课本上最初认识的兰州,是一个孩子童年记忆中最美的兰州名片。那年,40里黄河风情线刚刚建成,虽然是烈日炎炎的酷暑,但走在黄河边的林荫道上,吹着凉爽的河风,一点不觉得燠热。黄河边游人如织,尽情享受着河边的凉爽,女儿蝴蝶一样翩翩穿梭,一会儿爬在栏杆上看看黄河,一会儿钻进人群里瞅瞅新奇,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爸爸,黄河真是黄色的啊。”一会儿又自以为是地说:“我知道我们为啥是黄皮肤了,黄河水染的。”引得路人频频顾盼。我们先看到了黄河古水车。两架庞然、高大的古老水车赫然入目,融儿天真地问:“这个老爷爷似的家伙是做什么的呀?”我指着水车耐心对她解说,这是500年前的兰州人把黄河水提到高处灌溉农田的工具。河水流来时,水流就推动车轮转起来,刮板刮水,水斗装水,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就被提升上去,水斗将水注入渡槽,然后就流到农田里了,神奇不?她惊叹道:“太神奇了。”我也在心里暗暗钦佩首创了这个提灌工作的兰州进士段续。这个发明,曾经改写过黄河农业文明的历史,其意义非同寻常,值得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推重。
到了黄河母亲雕像边,女儿一见如故,连呼带叫扑了过去,绕着雕像看了又看,从哪个角度看,黄河母亲都充满了慈爱、祥和和博大的美妙。女儿问了一个天真的问题:“爸爸,你说是黄河像母亲还是母亲像黄河?”我想了想,说,“黄河就像母亲,母亲就像黄河。”女儿不解地嘻笑着。女儿啊,你现在不懂,将来会懂得。哺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她是一个民族的根所在、脉所系。这种文化因子,已经渗进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成为代代相延的一根脐带。同样,每一个善良的母亲都具备大河一样宽厚、仁爱的品质,内蕴着摧枯拉朽、汹涌澎湃的不竭力量。黄河边,我给她拍了一整卷照片,回家后竟成了她在同学中炫耀的一大资本。用她的话说,没见过“黄河母亲”就等于没到过兰州。
黄河,自小在无数诗词中咏诵过的黄河,哺育了一个民族童年和魂魄的黄河,赋予我们一代又一代想象和创新的黄河,激励一个时代热血飞扬前赴后继的黄河,你的雄壮,你的刚毅,你的激情,你的深厚,常常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文人怀想和悬念。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在兰州黄河边小住几日,用心感受一下日日夜夜流经这个城市的黄河。
终于有了一个上培训班的机会,正好在中山桥头的中山宾馆下榻。我有幸枕着黄河入眠。
刚报到那天下午没事,联系到久别的兰州文友云鹏,他问到哪儿去坐坐,我说,哪也不去,就到黄河边来。他说,好,面对着黄河说话都有气势了。我们相视哈哈大笑。两人随意地沿黄河边溜达,看了见证着明朝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经略兰州功绩的将军柱,想象着600多年前在200米宽的河道上建造浮桥的壮举,不胜感叹。正是丰水季节,兰州段的黄河虽说水流平缓,但也气势非凡,一波一波,汹涌推进,每一个浪头都隆起一个强劲的波谷,像拳击运动员发达的腱子肌。我们靠在一个河面开阔的栏杆边,点了枝烟。云鹏说,我郁闷的时候,最想来的就是这儿。我点点头,想象着一个人爬在栏杆上,看万古黄河演绎起伏迭宕的岁月,听滔滔流水诉说奋进不息的壮歌,纵是多少烦恼尽付流水,多少蹉叹化作碧波。浑浊、凝重的黄河水,消解了多少浊泥浪沙啊!城市生活的压抑和狭隘,是得有个诉说的地方。黄河真是个排解心事的地方啊。我说,如果我住在黄河边,每天对着黄河喊两嗓子,天天都有好心情。一会儿天色晦暝,乱云飞渡,河流湍急,一整块的河面像被施了什么魔法,整体前移,后浪推着前浪,不容退却地一律向前,黄河的精灵魂魄都蕴藏在其中了。我们看着滚滚黄河,彼此不多说话,但都被黄河涛声说到心里去了。黄河四十里风情线,在迷离的夜色下显得妩媚多姿,五颜六色的灯光投射到河面上,一串串七彩的水纹波动着,摇曳着,像用电脑制作的FLASH时尚动画,近处流光溢彩,远处扑朔迷离,整个一个童话世界。一条河让一座城市如此妩媚,这是色彩纷繁的白天看不到的。
河流的秘密 篇7
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 你恐怕也不能。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 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 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 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 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 让人敬重。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 恐怕你也没有。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 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 鱼属于河流, 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 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 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 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河流———请容许我用河流这么庄重的词语来命名南方多见的一条瘦小的河, 这样的河往往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有一个被地方志规定的名字却不为人熟悉, 人们对于它的描述因袭了粗犷的不拘小节的传统:河, 河边, 河对岸。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 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 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 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 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 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从记事起, 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 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 一条患了思乡病的河流。一个孩子判断一条河是否快乐并不难, 他听它的声音, 看它的流水, 但是我从未听见河水奔流的波涛声, 河水大多时候是静默的。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 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即使是孩子, 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 那不是一条河在欢迎一条船, 恰好相反, 在孩子的猜测中, 河水在说:“快点走开, 快点走开!”在孩子的目光中, 河水的流动比他对学习的态度更加懒惰更加消极, 它怀有敌意, 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 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 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 我不管!孩子发现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 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 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 还给你们, 我不管!”在我的记忆中河流的秘密曾经是不合道德的秘密。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 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 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 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 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 水会冲击你的眼睛, 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 它偏爱鱼类的眼睛, 却憎恨人的眼睛———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
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 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 深沉得多, 就像我母亲所描述的同一条河流, 也就是我们家后窗能看见的河流。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有一年冬天河水结了冰, 我母亲急于赶到河对岸的工厂去, 她赶时间, 就冒失地把冰河当了渡桥。我母亲说她在冰上走了没几步就后悔了, 冰层很脆很薄, 她听见脚下发出的危险的碎冰声, 她畏缩了, 可是退回去更危险, 于是我母亲一边祈求着河水一边向河对岸走。你猜怎么着, 她顺利地过了河!对于我来说这是天方夜谭的故事, 我不相信这个故事。我问我母亲她当时是怎么祈求河水的, 她笑着说, 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 让我过去, 让我过去, 河水就让我过去了!
如果你在冬天来到南方, 见到过南方冬天的河流, 你会相信我母亲的故事吗?你也会像我一样, 对此心怀疑窦。但是关于河流的故事也许偏偏与人的自以为是在较量, 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是真实的, 请想一想, 对于同一条河流, 我母亲作了多么神奇多么瑰丽的描述!
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 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 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 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河流没有影子 篇8
鸟的影子难得一见。它的影子从房檐掠过去, 像窜过一条蛇。它的影子在飞翔中消逝得那么快, 那也是影子。
云的衣衫有一些透明, 因而它的影子如同树林的阴凉。站在山顶上看云的影子, 大得占几亩地。这么大的云彩的影子笨拙地移动, 好像要搬走地上的庄稼, 搬不走, 它自己慢慢走了。
让每一样东西拖着黑色的影子是太阳的意思, 喻示一切事物终将消失, 除非它没有影子。
只有河水没有影子, 因为它透明。水可蒸发为云, 可渗地成河。水可无限分割又瞬间接合。水的影子是冰雪, 而冰雪消融又回归于水。只有水不死。
在早上的光线里, 螳螂的影子被放大好几倍, 像是钢铁制造的侠士。它正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它没想到自己的爪牙一夜长到这么大, 更适合穷兵黩武。在江南, 比一丛乱竹更潇洒的是一窗竹影。郑板桥说, 他的竹是对着粉壁墙竹影描下来的。郑画的竹子笔墨平平, 妖气重, 和他做派一致。
前面说没有影子的只有河流。大凡透明之物, 均无影。人也如此, 心里空了, 就没有好事坏事的影子, 如同河水留不下浪涛的影子。透明的人如同一只手不分手心手背, 是一团混沌, 无抓亦无放。透明的人或物不阻挡阳光, 阳光从他 (它) 们的身体穿过, 顺便带走了烦恼。
人的影子在地面或长或短、或胖或瘦。物理学说这是由太阳与地球的位置造成的。我以为这恰恰是一个譬喻。早上, 影子往西方拉长, 如人之童年, 喻示未来的岁月尚多。影子在中午伏在脚下, 说盛年阳光最旺, 阴影躲了起来。傍晚的影子又长了, 但长的是已经度过的岁月而非未来, 步入老年。
世上看不到红影子、绿影子。影子不是色彩, 是暗地里的轮廓。影子无白色, 白纸的影子也不是白色。影子不经你同意量出你的长宽高, 放在地上, 告诉你不过是你。就影子而言, 你和别人并没有两样。高贵、典雅、妖娆这些词对影子用不上。下雨天, 雨冲走了人与物的影子。雪天, 人和墙头小鸟的影子格外黑, 远方积雪山峰的影子反射蓝光。
黑夜是地球的巨大阴影, 这影子深邃稠密, 把所有的事物归纳为黑。人在黑夜里睡眠, 孩子的身体在黑夜中生长。黑夜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地球的影子里, 万物看到了别样的光亮, 这就是星星和月亮的光。人对黑夜的光寄寓美和期盼, 星光喻示前路微茫, 月光寄托相思千里。万物在地球的影子里享受每一夜, 而昆虫和动物在夜里开始它们正规的生活。夜, 不过是影子, 如同一株草身后的影子。事实上, 一粒沙的影子也可以创造像夜这么大的黑暗, 只不过沙的空间与地球不一样, 而空间与时间不过是人造的观念, 方便自己记录地点, 年龄和自己所做及未做的事情。他们把时间称之为光阴, 光为昼、阴为夜, 说的是光和它的影子。
蛇没有影子, 它匍匐在地, 盖住了自己的影子。雨滴没有影子, 它降落得太快, 人看不清它们的影子。火没有影子, 它和阳光一样炽热。死人没有影子, 他们终于甩掉了影子长眠于地下。歌声的影子是它的回声, 人心的影子是他们的记忆。有人不为当下生活, 靠记忆的影子生活。所有的记忆———不管好还是不好的记忆———终将变为影子, 影子乃虚无, 只是人们看不穿这一点罢了。
(选自《文汇报》
浅析河流生态修复 篇9
河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自古以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但是随着人类过度的开发河流, 以及不断地向河流排放污染物质, 导致河流的水体功能和作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我国的农业、渔业生产、以及流域内居民的健康生活带来极大地危害, 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 要有效地治理恶化的水环境, 修复或重建受损以及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1.1 保护优先, 科学修复原则
生态修复不能改变和替代现有的生态系统, 要以保护现有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出发点, 结合生态学原理, 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 通过适度的人为干预, 保护、修复和完善区域生态结构, 实现河流的可持续发展[1]。
1.2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 将生态规律与当地的水生态系统紧密结合, 重视水资源条件的现实情况, 因地制宜, 制定符合当地河流现状的建设和修复方案[2]。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 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这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和修复, 维持自己正常的功能, 对外界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要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最大可能的修复和重建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 确保河流上下游环境的连续性。
1.4 景观美学原则
河流除了能满足渔业生产、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外, 还能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无论是深潭还是浅滩, 无论是水中的鱼儿还是嬉戏的水鸟, 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河边的绿色观光带, 也为人类提供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因此, 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还应注重美学的追求, 保持河流的自然性、清洁性、可观赏以及景观协调性。
1.5 生态干扰最小化原则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 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一种干扰, 为了防止河流遭到二次污染和破坏, 需合理安排施工期,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保证在施工修复的过程中, 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冲击降到最低, 至少得保证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害。
2我国河流的现状
2.1 水质恶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特别是河流和湖泊的污染, 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根据水利部对全国700 多条河流展开的调查结果表明, 其中受污染的不能用于灌溉的河段约占10.6%, 属于劣Ⅴ类水质, 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其中属于Ⅳ类和Ⅴ类的河段约占46.5%[3]。
2.2 自然河流渠道化
为了利于航行或者行洪, 在河流的整治工程中, 总是人为的将一些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 强行改造成直线或者折线型的人工河流, 这样失去了弯道与河滩相间, 以及急流与缓流交替的格局, 改变了河流的流速、水深和水温, 破坏了水生动物的栖息条件, 也使河流廊道的植被趋于单一化, 降低了植物多样性。再加上, 在堤防和边坡护岸进行硬质化, 虽然利于抗洪, 但是隔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 使大量水陆交错带的动植物失去生存的条件, 同时也破坏了鱼类原有的产卵所。
2.3 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
人为的构筑水坝使原来天然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 导致大坝下游河段的水流速度、水深、水温以及河流沿岸的条件都发生改变, 破坏了河流原有的水文连续性、营养物质传输连续性以及生物群落连续性, 使沿河的水陆生物死亡, 引起物种消失和生态退化的现象。
3河流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进展
尽管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 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了许多关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但是至今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的修复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修复策略方面, 20 世纪60年代, 德国的Emst Bittmann在莱茵河用芦苇和柳树进行生态护岸实验, 被看作是最早的河流生态修复实践。美国开展了对Kissimmee河、Mississipp河以及对Missouri河均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还有20 世纪70 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建设局将生态护岸发展为“多自然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对河流的治理主要重视恢复植被和建设自然护岸, 该方法在欧美及日本也得到了推广。
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要较发达国家而言, 起步较晚。而且前期的研究中主要是注重河流生态系统某个方面的功能, 例如对河岸植被恢复的研究或者从水污染治理的角度去研究。因此, 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河流生态修复。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的水利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们认识到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重要性。虽然我国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迅速, 在进入21 世纪的十多年来, 逐渐开展了许多研究与实践活动。郑天柱等应用生态工程学理论, 讨论了关于河道生态恢复的机理, 指出了满足河流生态需水量是缺水地区恢复河流生态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 董哲仁提出了在研究和实施河流生态恢复时, 要立足于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积极创造条件,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使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逐渐从早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向具体的修复技术与方法转变。
通过国内外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来看, 大家一致认同的是:河流生态修复是对水体本身以及河岸带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的结果。对于我国的河流现状问题, 主要是解决2 个方面:遏制逐渐恶化的水质现状;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4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4.1 恢复河流自然蜿蜒特性
天然的河流一般都具有蜿蜒曲折的自然特征, 所以才会出现河湾、急流、沼泽和浅滩等丰富多样的生境。为鱼类产卵以及动植物提供栖息之所。但是, 人类为了泄洪和航运, 将河道强行裁弯取直, 进行人工改造, 使自然弯曲的河道变成直道。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境, 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 在河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 应该尊重河流自然弯曲的特性, 通过人工改造, 重塑河流弯曲形态[5]。还能修建弯曲的水路、水塘, 创造丰富的水环境。
4.2 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6]是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水相结合的新型护岸技术。主要是利用石块、木材以及多孔环保混凝土和自然材质制成的亲水性较好的结构材料, 修筑于河流沿岸, 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加固堤岸、美化环境和提高动植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 不仅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 也将成为以后护岸工程的主流。因为生态护岸除了能防止河岸坍塌之外, 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 增强河道自净能力的作用。透水的河岸也保证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
4.3 改善水质
改善河流的水质状况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一般有物理法、化学法、生态与生物结合法。其中生态与生物结合法是比较常见的, 也是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湿地技术、生物浮岛技术和生物膜技术[7]等。
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是为了处理污水, 人为的在具有一定的长宽比和坡度的洼地上, 用土壤和填料混合成填料床, 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 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 抗水性强, 生长周期长, 美观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的动植物生态体系。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技术, 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浮岛技术。生物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 利用生态工学原理, 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 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 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 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 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法主要是根据河床上附着的生物膜进行进化和过滤的作用。人工填充填料或载体, 供细菌絮凝生长, 形成生物膜, 利用滤料与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 附着种类多, 数量大的微生物, 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增强。
4.4 河流生态景观建设
河流生态景观建设是指在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 除了致力于水质的改善和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外, 还应该使河流更接近自然状态, 展现河流的美学价值, 注重对河流的美学观赏价值的挖掘。在修复河流的同时, 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片休息娱乐的地方。
5结论
随着人们对河流认识的加深, 关于河流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还处于技术研究的阶段。因此, 还需要在河流修复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逐渐形成完善的河流生态修复体系, 最终实现河流的生态化、自然化。
摘要:河流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 河流污染日益严重, 逐渐出现水质恶化、自然河流渠道化、非连续化等现象。水体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水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和国内河流污染现状, 结合当今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介绍了主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以期为我国的河流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流,生态护岸,生物浮岛
参考文献
[1]刘均平, 邓文丽, 刘建飞等.长园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34 (5) :27-34.
[2]倪晋仁, 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 2006, 37 (9) :1029-2038.
[3]刘尚俭, 邱建, 安雅敏等.河流生态修复浅议[J].环境影响评价, 2015, 37 (1) :82-85.
[4]陈兴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志, 2011, 32 (5) :122-128.
[5]钟春欣, 张玮.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 24 (3) :12-15.
[6]杨平荣.河流生态修复[J].科技信息, 2009, 1 (1) :754-755.
萤火虫的河流 篇10
别人的光太强,萤火虫就决定不闪,也不亮了。多么敏感又多么自谦的萤火虫!
震惊之余,那个已经被我遗忘的满是萤火虫的下官河浮现了。
那年我18岁,刚做教师一周。 因为王家庄有3位学生准备退学, 我便跟着另外两位老师去做一次集中家访。
一位老教师姓陶,个子很高, 是苏南宜兴人,50年代后期从苏南到苏北支教的,后来就留了下来。非常严厉,有他监考的考场, 谁也不敢作弊的。他的苏南口音常常被学生悄悄模仿。另一位教师姓付,他是陶老师教过的学生, 却是个能工巧匠,做裁缝,做木匠,做瓦匠,做电工,仿佛天下没有他不会的。
船就是付老师弄的。竹篙一点,小木船离岸。两支木桨,在付老师手下很是协调。当时我们手中没有电筒,下官河上也没有航标灯。付老师很是自信,稳妥地向王家庄驶去。
萤火虫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拥过来的。可能是它们商量好了, 萤火虫们都把灯笼打开了,跟着我们,照着我们。陶老师和付老师没有对萤火虫表现出过多的惊奇,而是说到那3个学生的家庭故事。这3个学生家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陶老师准备去找王家庄的村主任,这个村主任做过陶老师的学生。
4华里水路, 4华里的萤火虫河流。回来的时候依旧是4华里的水路,4华里的萤火虫河流。还有天上的星光!星光,萤光……陶老师和付老师眼中喜悦的光芒 。 陶老师的学生,也就是王家庄的村主任答应,无论如何他也会解决那3个孩子家困难的。
30年过去了,陶老师早去世了。付老师也退休了,他现在跟着儿子定居在南京。我多么希望他能想起那个夜晚我们的小木船, 我们一起穿过的那条没有污染没有强光的萤火虫的下官河。
基因的河流 篇11
顶着时间为我预置的沉默,我已经不以年作希望的代码,我的思绪是百年一个台阶,千年一个槛。我也说不清在第几个台阶上,总之文明城堡被攻克时,从来是无声无息的,大众在庆功的歌舞升平中陶醉,他们在血泊中也同样会陶醉,他们看不见早已暗中设计好的棋路,也意识不到被偷换掉的棋子,他们只有他们的本能:站在胜利者一边。
我最近连看了几部欧洲考古纪录片,多半是偶然挖到个远古墓穴,一般都在纪年前一千年,甚至更早。以为消失了甚至根本不知其存在的文明,却深埋在某处,我对这样的谜百嚼不厌。看多了便发现文明的裂口——新涂油漆下面的裂口:掘出墓穴的地区现今生活着的人群,与墓葬里的精制文明挂不上钩。你只要把眼睛从地下向上挪,便看到了惊人的裂缝:这些浑浑噩噩的人群,数千年前创造过那样的文明?事物与轨道有时会出人意料地错开,埋藏在地下的文明越辉煌,发掘的地区越落后,有些从文字到历史都与现今处在它数米之上的人脱了干系。真让人愁肠百转!
8月末,追着即将钻入秋景的暑气,跑到巴黎西郊圣·日尔曼·昂莱城堡,转了一圈考古博物馆。那地方游客是不去的,时常是我一人穿行在石、骨、铜、铁、金这些远古的遗存物间,有彻骨冰凉的醒悟,仿佛一身的血肉被卸掉,只隔着一副骨架,去拂拭构筑时间的那些无用物品。高卢这块地方,别看现在摆出这么副天下无物的架势,地下可没挖出什么宝。记得我从前在国内往西北跑,直遛到马步芳的旧宅才找着西宁博物馆,里面人影晃不出半个,灯都懒得开,我探进身子,一个乡下妇人从暗处站起来,迈着蒙古种特有的提不起的步子专为我开了灯。法国这家考古博物馆,若只算地下挖出的东西,也就差不多西宁的水平。卢浮宫、吉美博物馆的丰厚,都是从别人的地下搜罗来的。有很多地方是地下比地上富贵,这里正相反。千万年后,地上的翻到地下,那才是文明的一页,两百年论成败,还是心急和自负了一点。
我最后看的那部纪录片,讲保加利亚发掘的一个墓葬,距今也有三千多年,只是挖出的东西手工之精,尤其是金器,直让你扣心自问:人在三千年的淘洗中究竟光亮了多少?时间是无法为金器点上句号的,那专制的手随意涂抹其他材质,到了它面前就难下手。所以我看着挖掘者轻轻把它们身上三千年的尘土弹去,时间未能添加任何多余的装饰,那面具隔着千年隧道也没有收敛嘲笑世界的目光。你再看生活在地上的人,以及围绕着他们的物品,才意识到文明不知何时已被切断,切断的时候细语轻声,并非改朝换代那般突兀,时间跨度可能数百年之久,一点点褪去颜色,不知不觉就换了模样。野蠻人蚂蚁一样攻占了城堡,血液被稀释,城堡坍塌时,文明已经大半个身子入土,但攻占者继续在废墟上繁衍,然后又有新的劫掠者参与其中。基因的河流没有别的秘诀,就是纠缠、混杂,流向所有可以流经的地方。
广西中小河流治理初探 篇12
近年来,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成为广西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当前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2009年10月水利部、财政部印发了《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启动了一批重点中小河流治理的试点项目,广西有161条中小河流、123个试点项目和159个一般项目列入该规划。为促进广西中小河流治理的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在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对广西中小河流治理进行全面部署,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可以预见在以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广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将全面展开,因此对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广西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广西境内河流众多,分属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桂南沿海诸河和红河流域四大流域和六大水系。境内河流的主要特征是:山地型多,平原型少;水量丰富,季节性变化大;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岸高,多弯曲,多峡谷、险滩;河流含砂量少;岩溶地区地下伏流普遍发育。据统计,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 210条,境内河流总长44 496 km(省级、国界河流折半计算,下同),河网密度为0.188 km/km2。其中,集水面积在200~3 000 km2的中小河流共有312条,其中山丘河流158条,平原河流38条,其他河流116条。312条中小河流涉及广西全部14个地级市,沿河中小河流干流分布的县城城区有39个,沿岸分布的乡镇驻地有350多个,还分布有众多的村屯及肥沃的耕地。广西中小河流基本情况见表1。
目前,广西中小河流沿岸除部分县城城区外,绝大多数乡镇、村屯和农田都没有设防,只是通过天然的河岸阶梯、陡坎或者群众自发围建的土堤抵御洪水,防洪标准很低,防洪工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即使是已建有部分防洪防护工程的县城城区,其防洪标准、防洪范围也无法满足要求,治理要求很迫切。
3 广西中小河流灾害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灾害特点
3.1.1 汇流快,预测预报难度大
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小,蓄洪能力有限,洪水与暴雨存在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且河流比降大,汇流速度快,易产生水位骤涨骤落,给预测预报带来较大的难度。
3.1.2 峰高量大,破坏性强
中小河流流域洪水源近,水流急,峰高量大,流速快、来势猛,水位涨幅大,破坏性强,暴雨过后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3.1.3 地质地貌复杂,极易诱发山洪灾害
中小河流流域地质地貌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洪涝灾害严重,尤其是广西地处丘陵山地及岩溶地区,发生洪水时极易诱发山地灾害。
3.1.4 区域性明显,灾后恢复困难
中小河流流域洪水影响范围不大,往往只是局部区域,但分布面广,对区域内造成的灾害明显,经常引起大片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而广西中小河流流域沿岸县城、乡镇经济相对落后,缺少资金和物资支持,给灾后恢复带来严重困难。
3.1.5 时空、地域集中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带,境内无冰川,冬季河流无封冻现象,中小河流流域灾害基本都是暴雨洪灾,与雨季同步。从时间分布上看,广西中小河流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约占全年洪涝灾害总数的95%,其中夏季多于秋季。从地区分布上看,夏季洪涝灾害桂北多于桂南,秋季洪涝灾害桂南较多,桂东次之,桂西北较少。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防洪标准低,洪水出路不足
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水利事业的投入,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和大湖的治理,中小河流流域治理的投入不足,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整治,现状工程标准与规划要求相差较远。广西中小河流干流沿岸,县城防洪工程都按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但基本没有竣工;而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对河流设防,通过天然的河岸阶梯、陡坎或者群众自发围建的土堤抵御洪水,防洪标准很低,防洪工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遇到常见洪水就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且洪水出路不足,经常出现“中流量、高水位”的局面。
3.2.2 违章设障严重,管理难度大
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不少水利工程管理不善,效益衰减,工程管理严重滞后于工程建设,成为制约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在广西一些中小河流流域问题尤其突出,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盲目开发、乱采矿石、拦河设障、挤占河道,一旦发生洪水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2.3 预报预警系统不完善
中小河流流域内气象、水文、地质监测预报设施目前无法满足测报的需求,已建成的测报系统大多存在技术设备落后、标准不统一、信息传播时间长,且部分预报预警设施陈旧,通信可靠性降低,管理不到位,对上游雨情、水情的预测、预报结果不能及时传到决策机关,预报结果严重滞后于洪灾发生的时间,影响防洪调度、抢险决策等。
3.2.4 防灾意识不强
一些单位的流域防灾责任制还停留在纸面上,尚未得到落实。部分群众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缺乏防灾安全知识,避险自救能力不强。有些地方房屋等设施就近建设在存在地质隐患的区域或不利地形内,甚至以房屋充当挡水墙。随意侵占蓄洪的低洼地,发生暴雨时极易产生洪涝灾害。
4 河流治理原则
4.1 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的要求逐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4.2 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以洪水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优先安排有河流规划和具备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既要考虑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的需要,又要量力而行。要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4.3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做到总体目标、任务与措施相协调,建设规模与发展机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
4.4 明确事权,分级负责
广西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国家将对广西的中小河流治理给予适当补贴。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从治理的前期设计工作准备、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及竣工验收,到后期工程的实际运行管理和维护、河道及河势管理、生态环境功能维护,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好责任,确保中小河流治理能使重点地区或区域内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5 中小河流治理
5.1 治理工程措施
根据广西中小河流情况、灾害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河流治理考虑“宽窄结合、深浅兼顾、随弯就势、重点防护、生态优先”的建设思路,具体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河道清淤、护岸等。首先,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堤防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合理、客观地确定防洪标准,适当规避风险。对于一条河道来说,如果上游沿河各乡镇、村屯都把风险降为最低,那么下游河段的防洪将受到严重压力。其次,避免单一的工程措施治理模式,退还、恢复侵占河道。河道是经多年自然形成的水流通道,它的功能不仅是输水,而且是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生存的空间,但由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洪灾损失不断加大,导致对河道进行被动治理,单一工程措施改变河道自然状态,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因此,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宜采用“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防护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
中小河流河道横断面相对于周边地面多呈凹型,有明显的岸坡;洪水陡涨陡落、冲刷能力强、持续时间短。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有:①根据治理标准要求,按照河道走势清理河道,特别对于垃圾堆积、城建侵占河道的城镇河段,以及围河造田、造鱼塘的农村河段,应尽可能按原河道进行恢复。②在顺直河段岸坡直接埋植,实施生物措施,行数根据岸坡的高度和坡度确定。③在河道弯段,由于水流对凹岸冲刷严重,需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护岸,并进行原土覆盖,再在护岸脚进行草皮等植物种植。对于冲刷特别严重的河段,需在弯段首端开始至末端修建石笼潜坝等防冲刷工程措施,高度根据河道深浅确定,但不宜太高,并在坝后做好生态植被种植等。④对于河道下切严重、岸坡陡峭、河岸崩塌严重的河段,宜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工程措施进行护岸。⑤中小河流河道的堤防不宜过高,视保护对象情况建可溢流的堤防(如浆砌石、混凝土面板等形式的堤防),降低建设、维护成本,减少风险向下游经济更发达区域转移。
5.2 治理非工程措施
(1)健全中小河流分级管理体制,将各级政府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职责明确分解到各个河段,并建立合理的考评与奖惩制度。
(2)建立长效的建设与维护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保护河流,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地方政府对有利于全局的方案给予补贴。
(3)对山区河流进行风险区划,建设雨量、水位等实时监测系统,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当超标准洪水发生时,组织区域内的老百姓有序、有计划地避洪避险。
(4)加强河道管理和监督,规范河道采砂管理,避免侵占河道进行开发建设,维持河道的天然行洪能力。
5.3 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保障。在县(市、区)政府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将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作纳入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对于建设项目,应设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有序组织技术施工设计、招标、投标、监理、质检和验收等工作。
(2)资金来源保障。广西为西部落后地区,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的同时,各市、县政府地方财政应加大配套资金力度,并鼓励群众投工投劳、自筹资金治理,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起多元化、多途径、多层次的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投资体系。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水污染防治费等作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运行管理经费,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正常开展和治理工程正常管理运行。
(3)社会参与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群治工程,不仅需要科学的工程治理措施,还要加强工程维护和河道管理,而河道管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离不开环保、航运、渔业、市政等部门的支持,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实施,因此要大力发动群众参与。同时,河道管理单位要加强河道巡查,把巡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分重点违章和普通违章区别对待,对重点违章行为立即进行查处,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曝光,达到教育违章者、震慑违法人员和宣传水法规的目的。对于普通违章行为则采取水法规宣传结合“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从而达到转化违章行为的目的。
(4)完善法律法规。以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为基础,尽快研究出台有关广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方面的责任、义务,以及投资政策。
6 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是水利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广西应在做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规划及设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并积极探讨适应广西当前实际情况的中小河流治理举措,促进中小河流治理的持续、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要:广西境内降雨量充沛,中小河流众多,加上中小河流水资源和水电的过度、无序开发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大量增加等原因,使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成为广西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而且中小河流存在着水污染加剧,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河流的健康生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广西中小河流灾害特点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探讨广西中小河流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中小河流,灾害,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SL 201—97,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Z].2009.
[3]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Z].2010.
[4]张晓兰.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05.5(1):68-70.
[5]王明军,包广来,许月光.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1):125-126.
[6]张振权.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中水土保持措施和探讨[J].吉林水利,2007(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