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

2024-11-28

河流地貌(通用4篇)

河流地貌 篇1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域为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 剑门山脉为龙门山支脉, 剑阁山脉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前山断裂北段-江油断裂。江油断裂是龙门山前山断裂的一个分支, 与映秀-北川断裂成左阶排列, 断裂分布于安县永安镇一带至广元三堆镇一带, 它主要发育于中生代地层中, 线性地貌特征明显, 呈一宽谷。断裂规模小, 由数条延伸长度<20km的次级断裂组成, 破碎带宽仅几米, 构造岩胶结程度好。断层两侧地层差异明显, 北西侧为浅变质的志留纪龙马溪群、沙帽群和泥盆纪养马坝组、茂坝组, 局部有石炭纪地层出露。南东侧主要为侏罗纪沙溪坝组、莲花口组和白垩纪剑门关组、剑阁组。

剑门关地区地层为白垩纪剑门关组, 其地层下部以块状砾岩为主夹砂、泥岩凸镜体, 砾岩成分以石英岩为主, 灰岩、砂岩次之, 中上部以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与同色粉砂岩、泥岩不等厚互层, 夹石英质砾岩, 与下伏莲花口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与上覆汉阳铺组整合接触的地层。

2 河流的侵蚀作用

剑门关景区河流是大小剑溪, 属于山区河流, 剑门山汇集的雨水, 都是顺着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 注入为清水江水系, 清水江在曲回乡张家注入白龙江后汇入嘉陵江。该河流受龙门山前山断裂北段 (江油断裂) 活动的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 侧方侵蚀为辅。

2.1 河流的溯源侵蚀

清水河溯源侵蚀较发育, 产生溯源侵蚀作用的原因主要有: (1) 河流的流量、流速增大; (2) 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清水河在下切过程中所形成的坡折、河流的源头, 受到流水的侵蚀不断向上游或河间地地带推进。它实际上是水流或河流为达到河床纵剖面的均衡, 调整水动力强度, 河流在河床各点加深, 总体上从侵蚀基准面向上游推移, 使河流源头或沟头后退的一种侵蚀作用。

2.2 河流的侧方侵蚀

清水河侧方侵蚀现象发育,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谷的弯曲而产生的横向环流作用, 使得凹岸受蚀, 凸岸堆积。结果河床发生侧向迁移, 河谷拓宽, 并导致河曲的发育。清水河在河床沟谷较宽、坡度较缓条件下横向侵蚀, 多发生于地面组成物质较松软地段。侧方侵蚀主要是通过单向环流和底部辐聚型的双向环流来完成的。

3 河流阶地与断裂的关系

3.1 龙门山北段阶地的认识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所在地区的河流一般发育5级阶地, T1阶地拔河高度3~5m, 地表为砂质黏土, 下部为砾石层, 也是主要耕地分布区, 为全新世堆积。T2阶地拔河高度10m左右, T3阶地拔河高度一般为30~35m, 沿汉江、嘉陵江、白龙江等零星分布。下部为砾石层, 呈褐灰色, 为砂-钙质胶结。砾石成分复杂, 以砂岩为主, 其次为火成岩、变质岩等, 直径一般<10cm, 少数在10~20cm之间, 磨圆度好, 为晚更新世堆积物。T1、T2阶地为主要的居民和耕地分布区。T4阶地拔河高度60~70m, T5阶地拔河高度为90m左右。堆积物的上部地层为褐红-棕红色砂质黏土, 密实, 坚硬。下部为卵石层, 其中的花岗岩卵石和砂岩卵石普遍被风化, 只保留卵石的形态, 石英岩卵石坚硬, 没有被风化。

3.2 剑门关地区断裂分布及其活动性

剑门关位于江油断裂的北段, 根据不同断坎的位置依次在剑门关地区划分出江油断裂两条次级小断裂 (图1) , 大致与地貌地形相吻合。其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NE向的沟谷、垭口和断层槽地等。断裂沿清水河谷发育, 断裂带宽300~500m, 最新断裂活动的遗迹分布在清水河北岸, 地貌上形成一系列断层槽地。

(1) 阶地分布

剑门关附近的清水河发育4级阶地, 其中T1阶地沿清水河两岸连续分布, 拔河高度3m左右, 为堆积阶地, 发育有第四纪堆积物, 主要堆积物为黄棕色砂砾石黏土层。T2阶地沿清水河条带状分布, 拔河高度为10m左右, 主要堆积物为灰红色砂土和砂砾石层, 为晚更新世堆积阶地。T3阶地在清水河的南北两岸均有分布, 下部基座为前古生代千枚岩, 上部堆积为黄棕色、灰褐色砂土和砾石层, 砾石没有明显的风化, 可见厚度10m左右, 为晚更新世堆积, 阶地面拔河高度为30~35m。T4阶地分布在上寺, 拔河高度为60~70m, 基座为前古生代千枚岩, 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黏土和砾石层, 其中砂岩砾石被强风化, 只保留砾石的形态, 石英岩砾石保存完好。

(2) 阶地上的构造地貌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结果, 结合野外工作, 发现清水河沙溪坝T1阶地发育有第四纪堆积物, 未有断裂穿越。在大小溪河流T3阶地白垩纪砾岩发现负载构造, 负载构造是在地震剪切力作用和重力驱动下, 上覆细砂岩 (比重大) 下陷落入下伏粉砂岩 (比重小) 形成的一种构造。判断该地区可能至少发生了两次古地震事件。

在石门坝, 出露多条三叠纪破碎带。呈NE向条带状分布。局部发育NEE向断层槽地, 沿清水河, 在雁门坝一带, 断裂线性地貌特征清晰, 表现为线性分布的断层崖、断层谷和垭口。挤压破碎带宽约50m, 使石炭系灰岩与泥盆纪白云岩、砂岩呈断层接触, 断层产状40°NE, 近直立, 断裂通过处的冲沟T1阶地未见构造变形迹象。

3.3 阶地形成时代

龙门山北段无河流阶地形成时间资料, 借助相邻的中断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资料, 讨论龙门山构造的总体活动趋势。李勇等 (2006) 在北川、映秀、汶川、大邑等地对龙门山中段地区的河流阶地进行了初步划分, 用热释光方法测定阶地堆积物的形成时代。拔河高度30~40m的T3阶地堆积物年代为距今2.3~3.6万年, 拔河高度60~80m的T4阶地堆积物年代为距今4.2~7.6万年, 岷江拔河164~170m的T5阶地堆积物热释光年代为距今7.7万年。

4 探讨与结论

4.1 剑门关地层地质时期为中生代白垩纪,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与龙门山交界处。沉积物普遍为红色, 大部分为中粗碎屑物质, 接受了西部山区的大量剥蚀产物, 表明西部山区抬升迅速, 大面积抬升的导致了龙门山东部边缘的断陷盆地形成, 即四川盆地。盆地西界与龙门山之间可能存在一个逆断层性质的断裂边界。

4.2 龙门山断裂带后山断裂北段和中央断裂北段高阶地上断错地貌明显, 都未见有第四纪断错地貌, 江油断裂北段基岩中发育一系列近于平行的顺层逆冲的挤压破碎带, 控制中生代地层与新生代地层呈逆断层接触, 这些断裂通过处的T1阶地均未见构造变形迹象, 可推测第四纪构造活动不明显。

4.3 龙门山北段三条主干断裂及前缘的潜伏断裂的规模及其活动性是西侧大东侧小, 由西向东递减。龙门山后山断裂两侧存在很大的介质差异性。西侧主要为前震旦系碧口群及岩体组成的刚性块体, 东侧主要为茂县群砂页岩为主的柔性地层, 从断裂总体滑动态势看利于蠕滑而不利于粘滑。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龙门山北段虽然为中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 但其强度比中南段要小, 整体为韧性变形或蠕滑型断裂, 孕育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但某些特殊地段, 如西南端受摩天岭地块的构造屏蔽作用较小东北端受秦岭构造和汉中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影响等, 可能孕育5级左右的地震。

参考文献

[1]唐荣昌, 韩渭宾.四川活动断裂与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0368.

[2]马润勇, 彭建兵, 袁志东, 邸海燕.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29 (3) :32-44.

[3]李勇, 曹叔尤, 周荣军, 等.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J].地质学报, 2005, 79 (1) :28-37.

[4]孔屏, 那春光.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J].第四纪研究, 2007.2 (1) :37-49.

[5]李勇, 周荣军,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Ellis, 等.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河流地貌 篇2

一.相关课程标准的阅读与理解

“课标”的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我的理解与分析: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具体案例没有进行限定,这对于不同层次学校的案例选择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比较容易结合乡土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地表形态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节内容,有了前面两节课的铺垫,本节的学习可以将之前的理论知识再次应用,并利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起到巩固知新的作用。

三、三维课程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了解身边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地理是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立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之所以将河流侵蚀地貌设为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因为知识比较抽象,另外通过理解这一地貌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地貌形态,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地表形态形成及变化的基本原理,况且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学生的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但由于学生阅历较浅,受知识面的局限,对教材中河流三种侵蚀作用方向的理解,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对活动完成中看待问题的视角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师大附属学校学生的实际,(家庭条件好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手段中,利用google earth这一的软件,GoogleEarth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球的完美结合。

它能展示全球各地区高清晰度卫星照片。

我们可利用这一软件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极大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习地理原理,为学生创设亲切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课本让学生看,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归纳,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五、教学过程设计分个阶段

(一)教学引入:由会操作googleearth的学生在软件上找出松花江发源地天池,流经城市吉林、哈尔滨的一段河流图片。然后问学生: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外力作用中河流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

(二)自主与合作探究

1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河流地貌的分类、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方式等概念为学生的探究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其中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归纳三种侵蚀方式的不同特点及河流的影响。

2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节重点,这部分内容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让各组学生分别点击googleearth上天池、吉林、哈尔滨这三地,让各组学生概括三地的河流河谷形态特点,学生结合教材82页3、4段及图4。17,分三组探究不同阶段河谷特征及成因。在这一阶段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问题:

1河谷与沟谷有什么区别?在googleearth上观察长白山的众多沟谷中是否是每个沟谷都有河流发育?

2为什么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

然后每组组长将知识进行汇总,并发表结果。由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表结论,其他组进行补充。然后我设计一个表格(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表)将三组的探究结论综合到一起从而总结出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河谷的形态特征,我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思维,从而保证学生探究结论的科学性并纠正学生表述不准确语言不严密之处。

(三)迁移应用

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能力,在本节教学中三类侵蚀只是知识的铺垫,而透过河谷的演变过程认识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是迁移应用的重点,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布置给学生三个探究任务:

1在googleearth中点击哈尔滨附近的一段弯曲河段,向学生发问:这段河流哪一岸沉积,哪一岸侵蚀?在河流的哪一岸建码头比较合适?

2落实课本设计的“活动”

3让学生在googleearth软件上找出通化,并让他们判断这里的河流处于河谷发育的哪一个阶段,河谷的形态特点是什么及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四)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将本节知识系统化。并让学生总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实现本节知识与前面已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五)练习:利用课件展示习题。

(六)教学反思:

学会倾听学生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认真倾听,我们教师应当在有效设计的前提下跟上学生的思路,及时捕捉学生的观点并予以灵活的点拨,实施课堂上的有效交流,是驾驭探究式教学的难点,这也将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河流地貌 篇3

关键词:微课,河流地貌,学案,高效

《河流地貌的发育》是人教版模块一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在人教版教材中,这节课段落的标题设置两个问题:“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新的地理名词多,理论性强,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平时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要花三个课时。笔者有幸参与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2014年)立项课题:基于案例乡土化微课的实践研究。结合学校生情,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尝试运用微课,组织学生玩游戏,科学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力求突出地理学科优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挑战不可能,一个课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微课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前,教师组建班级家长的微信群,通过家长群了解学生观看微课的情况;上传学习资料包(三个微课视频,即《流水实验》《河谷地貌的发育》《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任务单)到班级QQ群,组建学习小组;利用QQ群引导学生如何自学微课。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下载、观看“微课”;完成任务单;登录QQ群,向老师反馈无法掌握的疑难知识点。老师在线解答学生在QQ群上提出的疑问,及时批改任务单。乡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这就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河谷地貌的发育》《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这两个微课制作中,笔者都以闽江为案例,并特地野外实景拍摄照片,给学生以真实感。闽江是家乡的河流,学习身边的地理,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大胆处理教材,通过玩游戏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灵魂,谈“地”是为说“人”,学习“河流地貌”最根本目的是认识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人教版教材内容是先讲“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然后再讲“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为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笔者首先将教材第二部分内容“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调到最前面来讲。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游戏导入课堂,“根据生活体验,选择合理聚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全班分六个小组,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派两位学生上台,将磁铁钉贴在黑板上的福建地形图中,选择认为最合理的聚落位置,并说明理由。学生代表多数会将磁铁钉贴在河流附近,这时,可以让学生来发现这个共同特征,请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聚落建立在河流沿岸有什么优势。再回过来,提问刚才将位置选择在远离河流的学生,也请他谈谈理由。在欢笑声中,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一起总结规律,填写学案,认识河流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再来认识河流地貌,让学生思考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同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这时学生可能就会觉得学习更有意义,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

三、通过“玩水”“玩沙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一些地理知识主要体现地理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也较高,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想象能力。考虑到本校生情,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可能就会不佳。因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流水侵蚀”和“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的实验,要求每组明确实验员、观察员与记录员,明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单,思考如何理解这个实验所模拟的现象。在“玩水”“玩沙子”中,给学生提供直接动手和观察的机会,把地理知识变抽象为形象,“让知识看得见”。这种将知识建构与实验探究融为一体的“玩中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地理原理,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根据新课程理念,老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借助微课,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已经对新课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做好辅导者的角色定位,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大胆展示。在教学中,当听到有学生小声地对同桌讲道“聚落要分布在河流的堆积地貌,也就是河流中下游地区”时,笔者及时捕捉学生的观点,没有直接指出对错,而是先征求质疑,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再判断对错,从而引发讨论。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平原,叫冲积(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耕作,发展聚落。老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来发现并纠正其他学生表述不准确之处。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习的激情也被真正地激发,这才是高效的课堂。

五、精心设计学案,发挥课堂最大效益

在确定这节课学习目标时,笔者严格依据新课标,研究教材特点,结合本校学情,提前两周在组内进行说课,利用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智慧,群策群力,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精心设计学案。

通过学案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当堂掌握知识。如在设计“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的表格中,归纳从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出现位置、形成原因、地貌形态特点这四个角度分析。分析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原因时,则巧妙地利用思维箭头,凸岸堆积→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连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分析洪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时,则抓住了规律,从物质、动力、沉积环境特点三个角度分析。洪积扇的形成原因:物质———泥沙;动力———河流(水量大,携带大量泥沙);沉积环境特点———出山口(地势平缓→流速下降,泥沙沉积下来)。分析三角洲的形成原因:物质———泥沙;动力———河流(水量大,携带大量泥沙);沉积环境特点———入海口(地势平缓,以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下降,泥沙沉积下来)。在主干知识点的处理上,帮助学生构建整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认知层,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虽然课前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留下不足,而这些不足将成为今后学习研究的内容。“乡土案例微课”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这堂课的一个目标,就微课而言,重要意义在于自主学习。开展课堂高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地理高效课堂,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肖萍.“河流地貌发育”的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13,(1).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 篇4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标内容】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貌学的所有内容,课标中的要求比较简单,强调用实例来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不过,地表形态的实例非常多,不可能一一列举,课标的意图应该是选取

一、两个典型实例来分析。从课标的内容看,强调了内、外力因素的区分。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对于不同的地表形态,二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区分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地表是人类生存的其本场所,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课标中选取聚落和交通线路两个方面,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作为一个实例,与第二节一样,是对第一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运用,只不过第二节是内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而本节主要是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学生通过第二节和本节的学习,可以学会分析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会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部分又包括两个内容: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教材先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然后详细分析了河谷的形态及演变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并对构成冲积平原的三个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显然,在第一大部分中,关于两类河流地貌的形成占了最大的篇幅,同时配上了示意图来辅助说明。在第二大部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河流地貌的特点,说明了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形态、规模和集散程度的影响。

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张家界的河谷、黄淮海平原的地貌、聚落发展的预测,还插入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这些是用具体实例来辅助说明,资料比较丰富,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具备了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于河流有一定的认识,也都有一点直观概念。初中时学习过一些河流知识,学习过聚落的概念。但是,本节的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有一些新概念,如溯源侵蚀、河漫滩等,而且本节主要体现了地理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想象能力。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学生能力较强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对于一般的学校,可以简单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

.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1】【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河边玩耍的时候不知注意到如图中所展示的场面没有?(注意到了)那么同学们知道图中A、B、c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吗?(不知道)它们的名称简单的讲可以统称为河流地貌。至于它们的具体名称和形成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介绍】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板书】

1、分类: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过渡】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板书】

2、河流侵蚀地貌【介绍】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83倒数第二段,添出以下表格。【播放幻灯片2】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对河流的影响【播放幻灯片3】(学生回答时教师逐渐点击总结)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板书】(1)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教师总结】实际上河流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到底是如何经过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板书】(2)河谷的形成原理【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84部分,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学生讨论回答】略。【播放幻灯片4】【教师讲解】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它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它刚开始形成时一般为沟谷。当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若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播放幻灯片5】【教师讲解】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它就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播放幻灯片6】【教师讲解】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这样一条成熟的河流最终形成。【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蚀作用下,沟谷最终发育成了一条河流,那么,在刚上课时我们留下的问题A、B、c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否为我们刚才讲的河流的侵蚀地貌呢?(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地貌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板书】

3、河流的堆积地貌【介绍】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引导读书】【播放幻灯片7】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5~86部分,思考:

1、冲积平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上图中的A、B、c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A、B、c所表示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讨论回答】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板书】(1)冲积平原的组成(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教师总结讲解】

图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一冲积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板书】洪积一冲积平原【教师总结讲解】

图中B所代表的就是河漫滩平原。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板书】河漫滩平原【教师总结讲解】图中c所代表的就是三角洲平原。它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板书】三角洲平原【播放幻灯片8】轻松一刻: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转折过渡】以上我们讲解了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的一般知识,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那么河流地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里主要探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板书】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河流地貌河流地貌条件聚落分布

【启发讨论】【播放幻灯片8】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讲过的知识6人一组进行讨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提示:从对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区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讲解】【播放幻灯片9】(学生回答时教师逐渐点击总结)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河流地貌类型深切的河谷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河流地貌条件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聚落分布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课堂小结】略。【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88活动板书设计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1.分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2.河流侵蚀地貌(1)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2)河谷的形成原理3.河流的堆积地貌(1)冲积平原的组成(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洪积一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滩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河流地貌河流地貌条件聚落分布第二课时(重难点总结与点拨)1.流水堆积地貌

由于河床坡度降低,导致流速减小,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普遍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沙漠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搬运作用风力搬运

“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地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

“沙泥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

物质迁移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海滨地区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沉积作用冰川沉积

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沉积形成沙丘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固结成岩作用

形成沉积岩

普遍

3、河谷的发育过程

4、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5、河漫滩是怎样形成的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6、哪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较强的吸引力?原因是什么?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均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7、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上一篇:文化融通下一篇:新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