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生命(精选6篇)
河流生命 篇1
2008年9月, 我来到老庄中心小学任校长助理, 努力践行着在平凡岗位上做实事, 体验着苦与乐。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走进课堂, 听随堂课, 课后随堂诊断。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 我们的课堂实际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变化, 课堂的状态、面貌、文化特征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近期, 我区强力推进“四环节”教学法。我校积极行动, 依据我校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 为四环节教学法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四环节”教学法的学习、实践、反思及再实践, 我们深刻领悟教学法的精髓, 理解其内涵, 内化为自己的感悟, 在“学”和“教”两方面都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的“学”
以前, 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较多。“四环节”教学法实施后, 在“分组学习”阶段, 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 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 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交流”阶段, 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 自觉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 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 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 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独特性,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 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 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课堂基本成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在教师们告别了乏味的讲述, 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后, 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 基本上做到了以下五个“凡是”。
(一) 凡是课上需要探究的问题, 无论是课的起始阶段还是在学习过程中, 都要营造探究氛围, 先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与学生认识一致后再进行探究, 防止越俎代庖。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 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他们, 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讨论, 避免过多干预。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是非常“幼稚可笑”或“不着边际”, 也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 在课堂上应进一步引导, 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
(二) 凡是探究计划的制订, 教师都要大胆放手, 先让学生猜想与假设, 然后计划与组织, 并进行表达与交流。经过探究、研讨、补充, 探究方案逐步走向可行、科学。
(三) 凡是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教师都不插手, 而是提前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 或者自费购买物品, 制作出符合实验要求的教学具, 以保证全体学生能动手操作, 让学生自主探究、研讨, 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结失败的教训。
(四) 凡是归纳总结活动, 教师都要求学生汇报交流, 耐心倾听, 说出自己的见解, 并说出得出结论的依据, 谈谈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关注, 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以培养。
(五) 凡是课上教学评价, 教师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收获 (可以是知识方面的收获, 还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 并对学习态度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习惯做法。
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行为, 交往是媒介, 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交往与互动的有效, 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 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 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课堂上, 学生并不是不谙世事的被动的受体, 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 而是个性鲜明、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他们有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有自己的成长背景, 教师不能填鸭式地灌输知识, 让学生去“克隆”出这些知识, 而要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他们探究、研讨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调动起了主动性、积极性, 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二、教师的“教”
(一) 课堂是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 教师备课不论多么充分, 都很难料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因此, 在备课方面, 不再过多考虑自己该如何教, 而是多考虑学生会怎样学。教学预案, 要依据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来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整合要求来设计, 考虑教材是否适合本校的学生, 努力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二)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正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 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 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 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 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因此, 在上课过程中, 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 而是学会倾听学生, 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 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学会搜集或自制教具学具;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三) 教的职责在于: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而且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 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 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 教师不是拖着他走, 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 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四) 在课后总结时, 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 而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研究排除的方法, 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 养成经常写“课后小记”、和同事交流“教学设计”的习惯。
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 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显现真正的活力。
重新诠释和界定课堂, 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生活的舞台和空间。我们的认识和观念改变了, 课堂上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课堂, 从本质上讲, 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对话互动、情智同步发展的交往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主体的共同参与, 心灵的开放晤对, 智慧的互通共享, 精神的愉悦满足。或言之, 教与学本身就是多向合作交流、个体主动建构生成、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互生互长的生命旅程。由此可见, 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互动。学生只有通过与他人 (教师、学生等) 进行有效互动, 才能更好地建构自身的主体结构, 从而能动地发展其主体能力。
河流生命 篇2
A.人类文明可以沿着河流寻找到历史轨迹,原始人对河流有着亲和、依赖和畏惧的心理。
B.人类早期文明称之为大河文明,河流的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
C.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通过河流,获得了一种文化认同,产生了后来的民族凝聚力。
D.人类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和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地球景观中,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河流也是充满诗意的景观。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生命·河流·文明 篇3
受惠于河流的人类离不开河流,应该与河流和谐相处。
“我知道河流像这世界一般古老,比人类血脉中的血流还要久远的河流。”
我用美国“黑人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黑人诉说河流》的名句,来引出这篇文章的题眼。关于河流的故事,我在《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曾经做过很多专题,澜沧江—湄公河、恒河、伊洛瓦底江、莱茵河、沅江、以及这一期的汉江和红水河;但最后会发现自己的笔力实在太孱弱了,任何描绘都无法穷尽一条江河的魅力。
“山水有大美而不言。”的确,在地球千姿百态的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了。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她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既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也是精神所依的文化家园。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现在水中,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水,是文明的摇篮。一条河流就是一部历史,每种文明都有滋养它的一条河流。
饱含乳汁的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的7000年文化,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华夏文明……
河之源头,魅惑了天地两界。追溯一条大河的源头,是一件充满诱惑的事情。
这次去韩国做《汉江奇迹》的专题,我们溯流而上,有幸目睹了一条江在它的源头诞生、泉涌的瞬间,也有幸目睹了它在入海口从容无言的告别。一路下来,我们感受到了它幼年时期的澄澈碧湛;少年时期的腾挪跌宕;青年时期的激情满怀;壮年的雄浑开阔;中年的静水流深;晚年的从容磅礴……
和人一样,一条河也有梦想。一条大河的梦想就是大海:因为有了对于大海的梦想,才有了最初的滴落和流淌;因为有了坚持才有了滴水穿石的奇迹;因为有了跌宕才有了瀑布的落差之美;因为有了接纳才有了江面的宽阔之美;因为有了融合才有了流水的沉潜之美;因为有了拐弯才有了迂回之美。
当汉江携带着所有的激情与梦想泥沙俱下最终抵达入海口,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言、庄严的涅槃之相。事实上,所有人性中最温暖、最浪漫或者说最深沉的情感诉求,莫不与水相关。这一切,从足够久远的年代到今天,从未改变。
无独有偶,除了《汉江奇迹》,本期的其他几篇文章也都与“水文化”相关:
《海洋的美丽与哀愁》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的壮美辽阔,也为海洋面临的威胁敲响了警钟: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她不仅仅属于人类,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如果想拥有未来,就得让大家都活着;失去了海洋,将会失去整个世界。
广西大化红水河的鬼斧神工缔造了精美绝伦的奇石,上演了潜水捞石的疯狂赌博,谱写了“点石成金”的传奇。《疯狂的石头》再现了河流“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一条大河的恩赐,让人有了物质的富足,也有了精神的审美。
逐水草而居,并不仅仅是人类的福利。在东非大草原上,食草动物们一直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之间旱季和雨季的交替中来往迁徙生活。《迁徙,东非草原的生命乐章》,将带你感受壮观的“天国之渡”。
文明因河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受惠于河流的人类离不开河流,应该与河流和谐相处。
河流生命 篇4
一.品味揣摩有温 度的语言 , 让生命意识涌动。
语文教学目标之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不是孤立而是统一的,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靠假、大、 空的说教达成,而应是和风细雨式的渗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的对话,实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这种对话、心灵的碰撞只有在细细品味揣摩文本语言文字中实现,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好的语文课堂,取意于精神,落脚于语言。
《山羊兹拉特》 一文流淌着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感动。其中风雪中的羊人对话场景尤为精彩: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
“咩———”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 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咩———”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 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咩———”
“‘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咩———咩———”
“噢———你不会说话,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 你也需要我,是吗?”
“咩。”
在教学时我这样处理:1.这场对话,作者写得很独特,山羊不能像人那样有丰富的语言,只能用一声声“咩”来回答阿隆的话。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为我们演绎一下这段独特的对话。2.我们揣摩一下,这只温驯可亲的山羊在这个时候会说的是怎样的话?这一声声 “咩———”里面蕴含了什么意 思 ? 试着揣摩山羊的话语,还原对话的内容。
一时间,学生兴致很浓地在思考还原人羊的对话,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揣摩的: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
“我们好像很倒霉。”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 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可我们还是找到了,我们还是很幸运的。”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 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别担心,有我陪你。”
“‘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是这样的,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
“噢———你不会说话,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 你也需要我,是吗?”
“是的是的,我们永远在 一起。”
尽管大家的思考结果不 尽相同,但通过揣摩、对话,大家明白:在这风雪交加、寒风怒号,漆黑一片中,兹拉特给阿隆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亲如兄妹,他们相互依存。感情不是人类的专利,可以跨越物种,这场人羊对话学生带上自己的情感去阅读,在文字中思考, 用自己心灵感受作者的心灵,感受到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生命意识通过温暖的语言在学生内心被唤醒并泛起涟漪。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情题材的文章,诸如 《雷雨》 《林黛玉进贾 府》 《罗密欧与 朱丽叶》 《长亭送别》 《边城》 《娜塔莎》 等等,羞答答的爱情掀起盖头大大方方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目标之一,其实教师不需额外强加一些所谓的爱情观,只要在语言文字方面下足功夫就水到渠成。
《边城》 一文写了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情窦初开的女孩翠翠的爱情。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她情窦初开的感觉,非常的优美,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找到这些句子:“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翠翠一句话 不说 , 只是抿起 嘴笑着 ”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清浪滩呢? (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哩)”等等,细细品读这些句子,自能体会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美妙的感觉。
二.因文观人读出“我”对生命意义的参悟
能入选语文教材的大 多是经典,文本不仅是作者或主人公的价值观的反映,也暗含编者的良苦用心,如果我们只读出作者或文中主人公之意,读不出“我”来,我觉得这样的教与学都是欠缺的,都是不足火候的,就像烧开水,不达沸点是没开的。如读 《论语选读》, 我们明白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读 《逍遥游》,我们知道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但作为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庄子哲学的生命意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没达到的,为此,我引导学生因 《逍遥游》 观庄子,因 《论语》 观孔子,然后结合自己联系现实,读出“我”的理解。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教育我们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庄子引导我们 “无己、无功、无名”,我们该怎样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若有所思,这样引导学生直面现实, 产生思想的火花,从而对生命意义有了参悟:现实生活中,我们当然要积极进取,担当责任,人活着, 不能没有追求,现实中我们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道家、儒家是我们祖先传给我们的经典,是庄子孔子穷其一生的哲学、智慧,我们读经典,就要以文观人,以人观我,从经典中汲取生命、精神的力量。
教 《我与地坛》,浙江的彭玉华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贯穿着“人”“文”互读的理念,将史铁生这个人和 《我与地坛》 这篇文对照着读,通过了解人的遭遇进入文本,在与人的共鸣中更深地体悟文本,在品味文章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走进作者,最终读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学生由同情史铁生敬重史铁生到开始对生与死以及活着与精彩活着等有了思考,教师没有那些关于生与死的豪言壮语,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三.欣赏创作将美文内化成生命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美文如 《神的一滴》 《我的四季》 《我心归去》 等等。读美文如饮甘露,读美文似品美酒。很多文章蕴含着哲思。我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可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将美文内化为生命精神。
如张洁 《我的四季》 一文,以 “我”的春夏秋冬为主体抒情说明事例,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生命、 对人生的真切体验、感悟、思考, 饱含丰富的生命哲思。在教学时, 我大胆地这样处理:展示张氏体悟即作者张洁的体悟,摘自文中;接着以蓝氏体悟即教师我的体悟作为抛砖引玉,然后让学生阅读,选一角度 (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 做体悟札记。学生的体悟:
生1:人的生命有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事需要我们去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不能把夏天的事拖到秋天去做。
生2:你拥有了生命,同时就肩负着责任,我们要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负责,不能做人生路途的逃兵。
生3:人生是一场苦旅,只有勇敢地面对,挺直腰杆,你才能由弱者变成强者,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学生或从生命阶段角度或从责任角度或从直面厄运角度畅谈自己的阅读理解,结合自身对生命对人生的体验,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将一篇篇美文内化为自己的生命精神。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是一篇哲思散文,文中有很多含义隽永的句子,教师与其说教不如把时间交给学生阅读,学生潜心阅读加之融入自己的阅历、体验,往往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悟来。如就“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这句学生就有不同感悟:
生1: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 , 都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人无完人,会犯很多的错误。这就是人的可悲,而人的伟大就在于能认识自己的这些可悲。
生2: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人有自我认识的能力,能认识自己的可悲,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但是又由于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他会感到非常的伤心,这也是可悲之处。
生3:因为人在自然界中很渺小,当人认识到这点时会觉得很可悲,而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可悲,本身就是伟大的事。
河流生命 篇5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教材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强,实践兴趣浓,小组合作意识强等心理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利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探究,在合作中感悟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六、课时计划 3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
师出示几张关于河流的图片,学生辨认出为长江。师总: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滚滚向东流。众多炎黄子孙都是饮长江水长大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出示课题幻灯片。
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师:翻开课本74页,自学课本74-75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位置:纬度()、临()海 范围:起至点()、长宽()区域形状:
(生)阅读课本并找出答案,回答问题。
(师)点评学生的答案,并结合幻灯片给与更直观形象的演示说明,加深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优越地理位置的理解。
2、活动:分组探究
第一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完成教材75页活动第1题第(1)小问;
第二组:阅读“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不同河段的利用状况,完成教材第75页活动第1题第(2)小问;
第四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图,完成教材第76页活动第2题
(生)小组讨论完成,找出问题的答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结合幻灯片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3、(师)课堂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势必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长江沿地带的经济情况。
八、板书设计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表水丰富水运便利铁路纵贯交通便利
九、练习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A.长江具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B.长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长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长江具有优越的天然航道
3、长江沿江地带属()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
5、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以____和__________为主。
6、长江沿线可以发展____业;上游可发展____业,中下游可以发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河流生命 篇6
一.品味揣摩有温度的语言,让生命意识涌动。
语文教学目标之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不是孤立而是统一的,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靠假、大、空的说教达成,而应是和风细雨式的渗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的对话,实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这种对话、心灵的碰撞只有在细细品味揣摩文本语言文字中实现,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好的语文课堂,取意于精神,落脚于语言。
《山羊兹拉特》一文流淌着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感动。其中风雪中的羊人对话场景尤为精彩: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咩——”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咩——”
“‘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咩——咩——”
“噢——你不会说话,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咩。”
在教学时我这样处理:1.这场对话,作者写得很独特,山羊不能像人那样有丰富的语言,只能用一声声“咩”来回答阿隆的话。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为我们演绎一下这段独特的对话。2.我们揣摩一下,这只温驯可亲的山羊在这个时候会说的是怎样的话?这一声声“咩——”里面蕴含了什么意思?试着揣摩山羊的话语,还原对话的内容。
一时间,学生兴致很浓地在思考还原人羊的对话,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揣摩的: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我们好像很倒霉。”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可我们还是找到了,我们还是很幸运的。”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别担心,有我陪你。”
“‘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是这样的,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
“噢——你不会说话,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是的是的,我们永远在一起。”
尽管大家的思考结果不尽相同,但通过揣摩、对话,大家明白:在这风雪交加、寒风怒号,漆黑一片中,兹拉特给阿隆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亲如兄妹,他们相互依存。感情不是人类的专利,可以跨越物种,这场人羊对话学生带上自己的情感去阅读,在文字中思考,用自己心灵感受作者的心灵,感受到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生命意识通过温暖的语言在学生内心被唤醒并泛起涟漪。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情题材的文章,诸如《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边城》《娜塔莎》等等,羞答答的爱情掀起盖头大大方方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目标之一,其实教师不需额外强加一些所谓的爱情观,只要在语言文字方面下足功夫就水到渠成。
《边城》一文写了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情窦初开的女孩翠翠的爱情。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她情窦初开的感觉,非常的优美,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找到这些句子:“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笑着”“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清浪滩呢?(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哩)”等等,细细品读这些句子,自能体会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美妙的感觉。
二.因文观人读出“我”对生命意义的参悟
能入选语文教材的大多是经典,文本不仅是作者或主人公的价值观的反映,也暗含编者的良苦用心,如果我们只读出作者或文中主人公之意,读不出“我”来,我觉得这样的教与学都是欠缺的,都是不足火候的,就像烧开水,不达沸点是没开的。如读《论语选读》,我们明白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读《逍遥游》,我们知道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庄子哲学的生命意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没达到的,为此,我引导学生因《逍遥游》观庄子,因《论语》观孔子,然后结合自己联系现实,读出“我”的理解。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教育我们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庄子引导我们“无己、无功、无名”,我们该怎样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若有所思,这样引导学生直面现实,产生思想的火花,从而对生命意义有了参悟:现实生活中,我们当然要积极进取,担当责任,人活着,不能没有追求,现实中我们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道家、儒家是我们祖先传给我们的经典,是庄子孔子穷其一生的哲学、智慧,我们读经典,就要以文观人,以人观我,从经典中汲取生命、精神的力量。
教《我与地坛》,浙江的彭玉华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贯穿着“人”“文”互读的理念,将史铁生这个人和《我与地坛》这篇文对照着读,通过了解人的遭遇进入文本,在与人的共鸣中更深地体悟文本,在品味文章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走进作者,最终读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学生由同情史铁生敬重史铁生到开始对生与死以及活着与精彩活着等有了思考,教师没有那些关于生与死的豪言壮语,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三.欣赏创作将美文内化成生命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美文如《神的一滴》《我的四季》《我心归去》等等。读美文如饮甘露,读美文似品美酒。很多文章蕴含着哲思。我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可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将美文内化为生命精神。
如张洁《我的四季》一文,以“我”的春夏秋冬为主体抒情说明事例,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真切体验、感悟、思考,饱含丰富的生命哲思。在教学时,我大胆地这样处理:展示张氏体悟即作者张洁的体悟,摘自文中;接着以蓝氏体悟即教师我的体悟作为抛砖引玉,然后让学生阅读,选一角度(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做体悟札记。学生的体悟:
生1:人的生命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事需要我们去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不能把夏天的事拖到秋天去做。
生2:你拥有了生命,同时就肩负着责任,我们要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负责,不能做人生路途的逃兵。
生3:人生是一场苦旅,只有勇敢地面对,挺直腰杆,你才能由弱者变成强者,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学生或从生命阶段角度或从责任角度或从直面厄运角度畅谈自己的阅读理解,结合自身对生命对人生的体验,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将一篇篇美文内化为自己的生命精神。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思散文,文中有很多含义隽永的句子,教师与其说教不如把时间交给学生阅读,学生潜心阅读加之融入自己的阅历、体验,往往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悟来。如就“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这句学生就有不同感悟:
生1: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都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人无完人,会犯很多的错误。这就是人的可悲,而人的伟大就在于能认识自己的这些可悲。
生2: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人有自我认识的能力,能认识自己的可悲,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但是又由于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他会感到非常的伤心,这也是可悲之处。
生3:因为人在自然界中很渺小,当人认识到这点时会觉得很可悲,而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可悲,本身就是伟大的事。
无论是揣摩语言、以文观人还是欣赏创作,语文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到做主人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受到审美的生命的教育。语文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生命教育,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学生的心灵上烙上生命价值和生命情感的印记,渐渐地涓涓细流就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河。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宋如郊主讲《读书、实践与反思——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http://song.blog.zhyww.cn
③彭玉华 执教《<我与地坛>课例》,《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