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流研究管理(精选4篇)
水利工程河流研究管理 篇1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非常重要, 其能够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对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 一定要做好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进而使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都不会受到中小河流的影响。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 社会基础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 水利工程就是基础工程的一种, 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不但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还能够起到抗洪,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等等功能, 所以,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人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 对中小河流不进行治理, 那么就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 因此, 就必须要提高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 进而促进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
1 制约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施工安全意识
第一, 对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度不够, 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 只流于表面, 施工和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形成安全意识, 从而导致施工安全系数非常低。第二,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比较差, 施工单位虽然有安全生产制度, 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 人们并没有进行遵守, 这样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影响工程的施工以及人身安全。
1.2 施工人员素质
想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的质量过硬, 就必须要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但是在先阶段, 存在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非常低, 在进行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过程中很难把握施工质量。另外, 还存在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性,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各个工序都进行粗糙制造, 而且也没有安全意识, 对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也不遵守, 进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
2 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资金投入不足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 大多数是通过本地政府来管理, 资金问题受到财政来源的影响, 在投入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完成建设工作的水利设施中, 往往会出现后期管理治理投入的缺陷, 维护管理工作少之又少, 极易造成设施的损坏, 难以真正体现设施的作用, 致使经济上的浪费。
2.2 防洪能力不强
以前, 我国在河流治理问题上不够重视, 未能有效对河流进行治理, 致使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较为薄弱。若是没有防洪设施的支撑, 难以真正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目前, 虽然在河流治理上, 人们已经有了较大的觉悟, 但是大多数的中小河流防洪装置较为陈旧, 防洪工程质量不高, 埋下了安全隐患。
3 中小河流治理施工管理途径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 需要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完善。第一步:组织专业的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的施工图纸一起审核, 使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均能系统了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针对一些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而言, 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仔细严格地审核, 在审核的基础上, 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展开综合分析。第二步:在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出现的错误, 给设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 科学处理问题。
3.2 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施工者自身的素质与强化工程施工治理工作息息相关, 施工者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政治、技术等方面, 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保障。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贯彻人员责任制, 强化管理质量, 跟踪管理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地区。
3.3 严格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把好验收关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 需要强化安全投入力度, 保证功能的完备性以及购入材料质量的合格性, 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充足性。与此同时, 强化安全事故演练以及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优化安全生产管理者的配置, 增强现场工作者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 施工企业也需要在相应的验收标准、技术标准的前提下, 完善相关的竣工验收工作制度, 对安全责任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提升工程的质量, 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 质量监督管理单位要及时参与到重要工程的验收工作中, 切实核定外观质量、分部工程的质量, 出具相关的工程质量评定文件, 充分体现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4 结论
结合上文所言, 我们能够了解到, 我国的社会建设正在逐渐深入, 这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和建设,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 其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且水利水电工程还能够预防洪水发生, 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为人们以及动物们提供用水等等。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中小河流进行良好的治理, 并不断提升治理施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上文中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管理途径, 首先应在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以前, 对全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事物进行充分的准备, 其次, 在施工的过程中将管理人员的职能彻底的发挥出来, 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强度以及对质量进行控制, 最后, 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管理, 在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完成之后, 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 确保其质量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 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入, 促使我国基础工程的大力建设和发展,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工程, 其大量的施工建设能够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其还有抗洪、农业灌溉、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等等作用, 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其中的中小河流工程治理非常关键, 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就需要不断提高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不会因为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偏低而产生影响。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加以阐述, 希望对我国水里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强玲, 陈规划.关于贵州省中小河流治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人民珠江, 2013 (6) :154-155.
[2]杨波.关于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 2016 (18) :198-200.
[3]彭滨海, 曾艳艳.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 2015 (12) :165-166.
[4]周欣, 刘莹.浅谈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 :132-133.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篇2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点多面广, 一个雨量站, 一个水位站或一个水文站建设投资都比较小, 但是有一个出问题, 就可能影响全局, 影响水文形象。这就要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加强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
1 工程特点
1.1 建设地点高度分散, 点多、面广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通常一个标段包括多个雨量站、水位站和水文站建设任务, 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远的山谷地区、小河边, 远离后方基地, 建设与管理难度大。
1.2 建设项目多、内容繁杂, 涉及专业多、专业性强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所包含的项目、施工技术和大型水文工程是几乎相等的, 所不同的仅是规模大小的不同, 其重要性和质量标准却都是一样的。规模大, 施工较为集中、容易;规模小, 施工人数较少, 难管理。中小河流水文工程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很大, 施工围堰截流、基坑、排水等是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
1.3 有效施工期相对较短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建设时受汛期洪水等因素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安全度汛问题, 导致实际有效施工时间较短。
2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 使得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控制措施和指令难以达到第一线工作面上。
2.2 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一个标段是由一家施工企业的项目部领导施工, 考虑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建设点点多面广、单站工程量小情况, 常常不按投标文件上所列人员配备, 造成了管理、技术人员普遍不足。具体施工多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民工进行, 大部分人不具备专业技能, 而且流动性大, 极难管理。为了获取更多利益, 不按规范施工, 减少施工工序, 弄虚作假, 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隐患。
2.3 监理工作不到位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涉及专业多、专业性强, 监理公司对水文不熟悉, 监理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质量能力不强, 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监理人员少, 不能每个站点都进行现场监理;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存在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象。
2.4 前期勘测设计的深度、精度不够
由于中小河流水文工程的施工地点基本为偏僻乡下, 不需办理施工许可证即可施工, 故基本不委托专业审查机构进行图纸审查, 只是内部人员进行图审, 致使部分中小河流水文工程的前期勘测设计深度、精度不足,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时, 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 提高工程质量的途径
中小河流水文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极为重要, 绝不可忽视。一是业主方要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严禁工程转包、分包, 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坚持质量过程与质量结果监督并重、质量行为与实体质量监督并重, 强化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二是业主方要及时组织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要对设计变更及时跟踪管理。三是监理方要加强工程质量主动性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将质量管理作为主动行为, 树立工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 增强工程质量危机感, 实现从“要我抓质量”到“我要抓质量”的转变。要加强对施工工序审查力度和施工材料准入力度, 使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四是施工方要加强工程质量细节管理。要从微小处、细节处着手, 抓重点部位, 抓薄弱环节, 做好预防措施。要坚持质量第一, 树立工程质量无大小、轻重的理念, 要严格依照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
4 结束语
在中小河流水文工程中, 只有提高工程质量意识,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根本的保障和有效的提高。
摘要: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任务目标。质量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目的, 能否发挥理想的工程效益。
关键词:中小河流,水文,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中小河流治理的工程建设管理 篇3
在我国进行江河治理工作方面, 在对大型河流进行管理的同时, 国家也开始重视对中小河流的建设, 并将其作为评价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小河流工程一方面与流域地区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 另一方面也会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 在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的过程中, 其工程建设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使得实际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 必须要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提高其实际的建设管理水平, 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
1 工程概况
封开县渔涝河治理工程在2010年被正式批准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项目, 并在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全国水利投入的大环境下, 工程在2011年10月正式动工, 到2012年12月全面实施完成。渔涝河治理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排涝、兼顾生态环境整治;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综合治理长度3.74 km, 加高加固左、右岸堤防7.22km, 新建箱涵6座, 清疏河道3.7 km。工程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堤防级别为4级, 穿堤建筑物级别与堤防级别一致。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产生的经流量:城镇及菜地按1天排干设计;农田按3天排干设计。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均采用公开招投标办法, 严格招投标程序, 选择全国符合资质要求、信誉良好、有较好业绩的单位承担。同时,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签订质量监督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 制定度汛方案,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安全度汛。渔涝河治理工程已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防洪标准由原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正发挥着显著的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 保护人口5.2万人, 保护农田2.5万亩, 产生的多年平均年经济效益780万元。
2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我国大部分中小河流的河道都会经过很多乡镇农村, 对其进行治理建设需要土地, 但是由于其实际涉及到的范围较广, 再加之对其征地的补偿工作中常常会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 使得征地拆迁的难度较大, 无法及时的进行选址建设。其次, 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一般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之下进行施工建设, 受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当发生雨雪和大风等恶劣天气的时候不得不暂停施工建设, 工期不受控制, 导致在汛期来临之前无法实现工程竣工, 因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另外, 由于中小河流通常都位于较为偏远的山区, 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远, 交通不发达, 再加之由经济水平落后而带来的思想观念的陈旧, 使得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乱砍滥伐而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 使得中小河流的防护工程无法顺利开展。
3 提升中小河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对策
(1) 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与当地居民发生的征地矛盾纠纷, 保证治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地区的相关机构经过长期的协调, 编制完成《XX河治理规划报告》, 同时还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到建设现场进行前期的勘查工作, 并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 将完成的《XX河治理工程设计报告》上交进行审查, 并由地区水利主管部门批复工程建设的投资款项, 在招投标结束之后, 要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为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工程实施阶段的建设与管理。1) 加强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具有作业流动性较大、施工劳动条件较差、施工周期较长等实际特点, 极易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属于安全事故高发的领域, 因此, 为了保证河流治理工程的顺利建设, 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力度, 建设单位要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得到提高, 规范其安全施工行为, 从根本上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2) 执行质量管理强制性标准。提升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最主要的就是要严格执行质量监管的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对工程建设中的各部分责任人和其所具有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 并且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来下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文件, 在文件重要位置对具有强制性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 从制度层面上来约束工程建设的实施;3) 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交底。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 设计单位还需要向上级建设单位进行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 而建设单位则要对施工图纸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 确保其设计内容符合本项工程的实际需要;并对其设计中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重点检查;同时, 还需要对其隐蔽工程的设计进行核查。
(3) 工程验收阶段的监督和控制。在工程建设结束之后, 相关管理部门要组织人员到现场对工程建设的实际质量进行检查。一方面, 要保证其施工竣工文案的完整性, 其编写是否规范, 施工建设是否按照合同中所签署的内容进行;另一方面, 还要安排质检员对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设备设施、混凝土施工等进行检验, 在确保不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之后, 再进行竣工签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对其进行建设管理的时候, 需要根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实际条件进行分析研究, 并在工程建设之前、施工阶段和竣工检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洪涝灾害的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 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 2012 (05) .
[2]余勇胜.重庆市黔江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 (11) .
水利工程河流研究管理 篇4
河流防护设施在洪水的冲击下若遭到破坏, 往往会威胁到河岸居民的安全。因此, 在考虑居民安全的条件下, 以往均以混凝土作为护岸、固床工、丁坝等构造物, 虽然达到了防洪安全的目标, 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及影响生态。近年来因生活质量及环保意识提高, 促使世界各国逐渐开始重视周围生态环境及稀有生物的保育, 于是运用生态工法的工程设计渐趋普及。
根据生态工法的精神, 各个工程的生态工法选用与施工, 需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质、水文及材料取得等多种因素, 且因地点不同而因素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工程在做生态工法规划设计时, 必须以多方面的考虑及评估后, 因地制宜, 研拟适合当地的工法加以施工, 以期能恢复其原始生态且兼顾安全的工程方法为目标。如果对生态系统不够了解或规划不够周详, 则可能导致复育计划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决策系统以辅助生态复育。
2 河流生态工程辅助系统基本构成与设计原则
2.1 基本构成
开发河流生态工程辅助设计系统可整合的部分有:生态资料库、生态信息系统、工法成本估算、工法辅助决策、稳定性评估等。然而, 想要整合各项功能, 则须有一完整规划设计流程。因此, 应需先确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这一流程通常要根据赋予计划生命周期来考虑。整个复育计划的完整生命周期有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与监测等。在这些阶段中, 从一开始的复育地点选择、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 到复育计划分析探讨与方案的建立等为规划与设计的阶段。其中, 河流工程的开始阶段, 就没有准确的定位其规划目标, 这将会影响往后的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与监测等, 进而影响到整个复育计划的成效。
2.2 设计原则
工程技术方法的选定, 须符合防洪安全目标, 并维护或营造水域环境的生态需求, 以及是否提供市民亲山、亲水游戏机能与营造休闲空间等功能。为此, 整体溪沟整治工程则需仔细考量, 如生态基流量、水流、生物庇护空间及栖地环境的营造等等功能。然而要达到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条件设计及配置, 则是工程规划中最困难的部分, 在规划中最重要的是, 能否顺应自然条件作妥善的设计及配置, 该部分是无法模仿引用的, 仅能依据立地条件运用经验及规划设计时投入更多心力, 才能达成目标。具体来看, 如下标准应当加以重视。
一是符合法规要求。任何工程施工均应在相关法令与规范要求下进行规划与设计, 如河流管理办法、河流区域种植规定等。在符合法规的条件下, 应满足两种需求: (1) 满足防洪需求, 工程构造物应满足防洪需求, 不得影响防洪功能, 如计划洪水位、计划河宽及参考河床高等。 (2) 满足安全需求, 工程构造物施设除应满足防洪需求外, 本体的安全性也应考虑, 以确保工程永续性。安全需求依工程破坏原因可分为水理与安定两大因素, 其中, 水理是指流速、剪力等水流产生外力的分析;安全性是指构造物受到水压、土压及冲刷所产生安定性分析。
二是维持河相稳定。构造物施设应避免影响河道的通水面积, 尤其是具有深槽的低水护岸, 避免因束缩断面而造成河床下切。固床工与丁坝施工则需避免水流经构造物产生对河岸的破坏、过度淤积或冲刷及产生侧向侵蚀。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配合生态需求, 应就生态搜集资料, 邀请生态专家协助分析工程施设后对生态生活史的影响, 并将其他设施施工对生态环境冲击降至最低。
三是创造多样化环境。基于对生态系统复杂与动态结构的不了解, 工程施工时应尽量创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如护岸的多孔隙、植生等, 并利用简易设施进行营造潭、濑、回流区等栖息环境的复育或创造, 而整体生态之繁衍应由生态自我组构的机制进行重组。
四是工程经济最佳化。该部分为水利工程施工最难达成的目标, 因工程设施具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与安定社会民心的目标, 为政策性导向的工程, 若单纯以工程及后续维护管理经费而言, 一般工程经济效益均不高。此处所提工程经济最佳化系指工程施工时应考量其他非工程措施的配合 (如洪泛区划设) 将工程规模降至最低 (工程减量) 及利用科学化的工具, 以增加工程成功机率, 降低后续维管费用。
五是营运维护成本最小化。生态工法的水利工程, 因工料上的自然限制, 如不连续性或植物生长期等, 失败的风险常比混凝土化的水泥工程大。然而, 生态治河却是世界潮流, 所以工程后续营运维护成本于设计阶段即需考量。
3 河流生态工程辅助设计系统流程构架
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为规划与设计试算, 借着规划与设计流程, 将系统以阶段性的步骤切割, 并在各阶段适时提供工程人员相关资料的参考;如选择计划河段、工址流况的分析、适用工法建议与选用、决定断面形式及安全性分析等。在工址流况分析时, 有航照影像图辅助加以分析判别;初步工法布置选用时, 以输入流速及选择规划之目标等, 系统将提供符合条件的工法选项;安全性分析时, 经验公式的分析计算则需输入各项工法所需的设计条件, 系统计算完后显示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第二项功能为案例资料库, 借助规划与设计试算的操作, 并执行完成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案例;系统会在完成时, 储存规划与设计的结果, 并记录其完成的时间。主要为累积历年的工程规划与设计资料, 可以提供工程人员在规划设计时, 可有相关设计参考, 并更了解当地发生灾害的原因, 案例资料库的执行流程。其中, 重新计算功能, 可以在该案例中的任何阶段, 重新进行分析计算, 并且在完成时, 自动存成一个新案例档。
第三项是生态资料库, 在工法资料库中可以输入限定的条件做查询, 或是选择浏览全部资料以列出全部资料, 或是选择规划目标以判定适合的生态工法;生态资料库中, 也可查询该河系断面编号的水理因数条件。
第四项为计划河段管理, 为了避免其他使用者误编辑计划河段, 故应立登入账号及密码, 以防止其他使用者随意新增计划河段。
第五项为河流管理系统资料库, 可查询研究区域性的基本资料, 由地理空间与信息的方式, 展示查询对象的地理位置与其相关属性资料, 如河流断面、水系、交通等基本资料。
摘要:为遏制日益加剧的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系统退化, 现代水利工程应该克服传统水利工程对河流形态的多样化重视不足和忽视生态环境的缺陷, 遵循河流演变的客观规律, 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 这就要求进行河流生态工程辅助系统的开发。文章对系统开发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河流,生态工程,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参考文献
[1]魏梓兴, 蔡恭杰, 吴阿娜, 等.河流管理中引入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意义与思考[J].中国水利, 2004 (17) .
【水利工程河流研究管理】推荐阅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研究08-13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10-29
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研究06-12
水利工程的测量技术研究论文12-01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研究论文07-12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坝址研究论文11-22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11-17
创新水利工程管理05-19
水利工程管理:问题05-27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