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通用9篇)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灌区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优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本文旨在从汉中市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入手,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以期提升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灌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是将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农业生产以及水利设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区域综合体。灌区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耕地压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生产模式的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汉中市现有25个灌区,其中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8个、小型灌区16个,设施灌溉面积9.66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8.4万hm2,年粮食总产量68万t,是全市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这些灌区大多数建于20世纪40—70年代,由于受当时施工技术、建筑材料以及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长时间的使用,加之维护措施的落后,已经难以充分发挥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因此,为了应对灌区原有水利工程老化以及维护难题,保证新的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支撑,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与保养成本,促进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1、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
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内容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路,从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为了保证灌区水利工程开发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组建项目法人;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进度计划,并按程序审查报批;要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接受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监督。同时,要组织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水利工程的设计特点、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
从而形成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目标,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负总责。监理单位要遵守合同约定和监理规范要求,履行监理职责。勘测设计单位要派驻施工现场代表,提供技术服务。施工单位要依据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有关规范规程组织实施,同时要对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第三方质量检测检验。工程参建各方,要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第三方检测验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水利工程完成合同建设内容,试运行期满,项目主管部门应会同质量监督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这一过程,要依据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竣工验收有关规定,要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制定运行维护制度,确定运行管理单位。
2、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汉中市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工期滞后、工程质量优良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提升水利工程开发建设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整体水平不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一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以及工作人员能力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客观要求。这不仅增加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公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监理人员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较低,对于监理工作流程缺乏科学的认知,从而无法有效履行监理职责,难以实现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只有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的主要流程,以及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满足灌区实际需要。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与研究。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场所的外部环境相对简陋,难以实现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案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因而,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从而促进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4、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主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建立灌区水利工程招标流程。要严格核准招标方案,规范发布招标公告,监管开标、评标、定标行为。以科学严格的招标形式,将信誉较差,施工技术与人员素质较为落后的施工单位进行排除,从施工方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与能力[2]。同时,规范建立招标流程,还能够避免行政权力对招标工作的影响,并能杜绝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针对于现阶段工程监理人员执业能力较差的情况。项目法人要向监理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监理单位独立开展监理业务,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努力提升监理工作水平;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配备要与建设项目规模相符、专业配套、符合国家监理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变动监理人员,严禁无资质监理和弄虚作假。通过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共同努力,从而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軍.浅谈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97-99.[2]江存莲.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105-106.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2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三大内容, 其中投资控制是基础, 进度控制是条件, 质量控制是核心。因此, 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 质量控制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抓住这个核心。同时协调处理好“进度、质量、投资”三项合同目标的相互关系, 促使合同管理目标得到优化实现。
2 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 技术交底
(1) 工程概况与特点。
(2) 图纸及规范的主要要求:包括主要部位尺寸、标高、材料规格及使用要求、配合比要求等。
(3) 施工方法:包括工序搭接关系, 垂直运输方法、主要机械的使用及操作要点。
(4) 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5) 质量标准、要求与保证质量措施。
(6) 可能发生的技术总量及处理方法。
(7) 节约、成品保护要求与措施。
(8) 安全、消防等要求与措施。
2.2 技术交底方法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交底为主, 召开班前会口头为辅。以重要部位或较复杂部位, 应另附翻样图纸, 必要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待。最后, 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 , 由交底人及被交底人签字, 并存档一份。
3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
3.1 审查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建立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审查要注意其必须符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符合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法规性文件, 各项管理制度要配备、完整, 不留漏洞, 各项工作要求明确, 符合工程质量目标, 制度之间不互相矛盾, 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审查, 使其能发挥指导工程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3.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质量目标;施工部署与方案;季节性施工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技术措施等。每一个内容都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 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 是否有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 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3 审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而做出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协助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 并对其进行审查。在审查时, 必须结合工程实际, 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 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
3.4 编制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是对监理机构开展监理工作做出全面、系统地组织和安排, 是指导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包括监理工作范围和依据、监理工作内容和目标、监理工作程序、监理机构组织形式和人员配备、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监理工作制度等。在监理规划中应确定监理机构的工作目标, 建立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 明确监理机构在工程监理实施中应当做哪些工作, 由谁来做这些工作, 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做这些工作, 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只有这样监理机构的各项工作才有依据, 工程质量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3.5 编制监理细则
监理细则是在监理规划基础上, 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专业特点和掌握工程信息制定的指导具体监理工作实施的文件。因而, 监理细则必须做到详细具体、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监理工程师在编制监理细则时要抓住影响本专业质量主要因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建立工程质量见证点和停止点, 根据控制点和质量评定要求, 确定相应检验方法和检测手段, 明确检测手段的时间和方式。监理细则编制完成后, 监理工程师应明确告诉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见证点和停止点, 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应在约定时间内对施工过程按监理细则规定方法和手段实施监理。
4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开工前, 项目监理部应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 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 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在设计交底前, 项目监理部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 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会, 并对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进行签认。项目监理部依据监理规划、设计文件、规范等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并由总监审批后实施。
4.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 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 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各项隐蔽工程, 组织旁站监理和检查验收。审核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试验报告, 经审查确认并签认后方可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 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 并由项目监理部签认。如果是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 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 应提交项目监理部, 由项目监理部组织监理工程师审查, 审查同意后, 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项目监理部应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例会, 检查分析项目施工质量状况, 并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负责起草会议纪要, 经与会各方代表签字。
4.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按 (现行) 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及现场检查, 合格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 (电器、设备调试等项) 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项目监理部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 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 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 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 整改完毕后签署竣工报验。
5 质量控制人员对质量控制的方法
通常采用质量控制的方法有:见证、旁站监理、巡视、平行检验, 具体视施工现场情况确定其采用的方式。对工程重点部位、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等可设置质量控制点或待检点。现场质量检验方法有:目测法、量测法、测量法、试验法。在施工过程中, 监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控制, 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 事后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 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目标管理及科学化的统计资料分析。针对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 阶段性向业主单位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和分析报告。
6 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要协助业主单位及时解决好设计不完善的问题, 以防因此引起工期延误和施工单位索赔。依据质量合格证、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 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计量。计量的项目为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项目、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工程变更项目, 监理人员负责复核或在施工现场直接获取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 并签发计量凭证;总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中的主要工作是审核签署支付证书, 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 下达工程变更令, 处理索赔事宜。
7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某些影响进度因素的干扰, 往往会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偏差, 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必要的监测手段, 及时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调整实际进度, 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 应依据合同分析原因, 理清责任, 再采取措施。如仍不能按时完工, 应及时向发包人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意见, 经发包人批准后, 完成进度计划的调整, 确保工程按预定计划完工。
摘要: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灌区水利 工程项目 建设管理
“三农”问题是今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在农业上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也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产区经济作物,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时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管理较为困难等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准备工作做出分析,提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一、灌区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不充分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本来是一件有益于当地百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益事,但是因为一些承包工程的施工队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植被状况进行详尽的考察,造成选址错误,使得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完成后发生地面下沉,甚至整个工程的塌方,不仅劳民伤财也打击当地群众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必然涉及到土地,房屋补偿的问题,政府没有与拆迁农户达成共识,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影响工程的进度。
(二)资金断链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来源一方面由上级部门拨款,一方面由当地村民自行筹措。但是一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筹集的资金较少,这就使得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没有选用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施工人员,在后期产生很多维修问题。即便筹集的资金足够多,上级部门一级级拨款下来,真正运用到建设中的资金也所剩无几了。
二、如何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一)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一般来说,因为没有相关的法令对灌区水利工程维护作出规定,政府也没有投入资金请专人来对水利工程设备进行管理,这就使得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后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人们在需要用水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它。在日常运转中出现了问题也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就对灌区水利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这也是灌区水利工程崩溃,难以供应灌溉用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灌区水利工程一般在建设完成后就成为集体所有,这就使得大家互相推卸责任,都不愿意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认为“这是公共的财产,为什么要我维护”的心理。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制定出相关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安排专人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同时,要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加大宣传,让其明白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其能够爱护水利工程设施。
(二)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全局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民生的改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分工方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性难点进行克服,让水利工程获得新的发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发生,很多粮食生产地区都有过在发生大旱这样的极端天气后,农业用水难以得到保障,最终颗粒无收的惨痛教训。所以加快农业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让农业生产不论是在恶劣天气环境下也能有序的进行。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它切实影响到粮食的品质与产量,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加大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投入是关注三农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同步管理
加強水利工程同步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水利工程安全建设,另一个是加强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应用与管理。一方面要在勘察、设计、工程监理三个方面三管齐下,让勘探结果切实为水利工程设计服好务,在工程监管中对施工人员,施工队伍严格要求,使得施工完全符合工程的设计标准,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中还要对资金进行同步管理,让资金的流向和流入在财务记账中有清晰的记录。同时,对于灌区乱用水资源,使得灌区水利资金为水费买单,而没有用于水利工程设备检修的现象要严格管控;要对超出规定用量的水费收取费用,既减少浪费水的情况,又可以为水利设备的检修和扩建提供经费支持。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乎“三农”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的大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着灌区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保障着灌区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更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要进一步探索适应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根据灌区的地质环境,水利条件,植被状况以及农田分布情况做好水利工程的选址与修建管理工作。树立质量第一,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保民生,保稳定,保稳定,促发展为宗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还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农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国相.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解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49.
[2]冷云林.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147.
[3]刘汉梅.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5,06:31+33.
[4]姜树斌. 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178.
作者简介:雷煜,女,渭南市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职工。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4
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与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的效益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着相应的联系,直接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方面的稳定性,其实主要决定着工程建设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监理的过程当中, 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质量的控制,它能够反映出水利工程监理对施工质量提供有价值的根据和标准,同样也是业主对于监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一、水利工程监理的含义
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的操作过程当中,既要长期的做好保护的工作,又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实际上的监察。在水利工程的创建中,有很多的主观以及客观上的重要原因, 使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想不到的缺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去维修,避免安全上的隐患,然而,在水利工程管理建设成功之后,在能够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同样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会影响着工程质量的改善以及进一步提高质量上所出现的问题。施工部门的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改变,施工方面的不熟练,操作的不规范, 质量水平低,工作的思路以及管理的方式就不能适应现在的新体制。
二、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
水利施工建设管理不到位,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车辆的来往和大型施工设备的运作以及爆破作业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这样会给附近居民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不便。施工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对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中的各项内容和措施进行规范。通过其相对应的环境影响,来评价标准对周围环境遭受到的各自影响作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分析和预测出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不良的影响。水利施工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保证周围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的创建中, 有很多的主观以及客观上的重要原因,使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时候, 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缺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去维修, 避免安全上的隐患。
在建筑质量管理上, 建筑企业不能引起高度重视,而是放任问题回避问题。一些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放松对建筑单位的建筑质量检查和指导工作,使得质量施工成为一种口头表达, 没有理解建筑施工质量的安全性。许多地区因为建筑物质量不合格,而给人们群众造成重大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社会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佳的现状。
三、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现状
现在我过正在使用水利工程, 还是很久以前修建的,它出现了不同的漏洞以及很大的危险现象,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都还不健全,管理的人员素质还很低,因此,给水利工程带来了很大的经济问题和效益的损失。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导致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效益会增大的减少,而且对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如今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各种各样的弊端,国家最近几年来,在投入巨额的`资金上,新建设的大量水利设施,如有违法现象的时候,会出现水利工程的破坏,会对所有的设施造成老化。
我国经济建设正在大踏步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速度明显加快,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因建筑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方面已经开始出现机械化、智能化建筑趋势。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现状还是令人担忧。我国建筑质量施工还是遵循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力和大资本投入,盲目追究高效率弱化安全和质量问题。企图通过高积累、高投入带来高回报。建筑企业对于科技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不重视,没有找到一个基于质量和利润的平衡点。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建筑理念和模式。
工程的建设和工程的管理是一致的,它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工程的计划和施工等要做好有关的知识, 为养护工作创造出了好的条件。我国的各型水利工程大多数都受资金的影响,普遍都存在着质量水平不高、设计的要求特别低等这些问题。经过了多年的运作,水利工程失修、水资源的利用, 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上的隐患。
四、工程监理对施工阶段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1. 对监理人员要加强技能上的培训
在工程的监理部门,与其相关的领导应该注重员工的技能以及素质,一定要组织与其相关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进一步的提高监理部门员工的各项技能,尤其要加强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的高端培训,因此, 只要不断地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方面的知识,一定就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2. 完善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
为了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国家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建筑工程监理的法规和制度上的问题,更要严格的控制监理工作, 一定要在规定的标准中才能进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保障施工的质量是最主要的前提,然而一定先要完善监理工作的制度,国家才能继续完善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
3. 充分的利用高端技术与设备
在施工过程当中,新技术和新设备在不断地出现,这对于工程监理的工作来说有了一定的难度,监理人员应该进一步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然而要把它们运用到监理的工作中来。
结束语: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5
报告》编制内容及要求
2006年12月 《县级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方案报告》
编制内容及要求
应自治区水利厅农牧水利处的要求,本人十分高兴参加这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班》,就《县级灌区小型农田小利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与大家相互交流和探讨,以便将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做的更好。
作为评审专家,今年我多次参加了中央小农水补助资金项目及自治区小农水补助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评审工作。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县市所报实施方案报告能够按照水利厅下发的《县级灌区小型农田小利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要求进行编制,内容比较完整,设计深度满足要求,但也有少部分县市所报实施方案报告问题较多,在小农水项目实施方案报告编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部分县市所报实施方案报告设计深度不够。
2006年按照自治区农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自治区小农水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田间高效节水、盐碱地治理、田间设施配套及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考虑到单个项目投入少、技术要求不高、项目县市前期费用紧张等因素,只要求高效节水、盐碱地治理项目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对田间设施配套及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则没有要求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编制工作。因此许多项目县(市)由水利局自行编制了实施方案。通过 审查,没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制的实施方案,从深度、广度、规范上讲,都远不及有设计资质单位所编制的实施方案质量好,个别实施方案要完全重新编制。
(二)部分县市所报项目内容把握不够,所报项目没有按自治补助专项资金项目补助项建设内容审报。
相当一部分项目县(市)和地(州),对《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建设指南的通知》理解不够,对所涉及到的四项建设内容没能很好把握。如: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主要是在斗渠进口处设立量水设施,以县为单元一次性解决全县的斗渠量水设施建设,在自治区小农水补助资金及配套资金能够完全解决全县末级量水设施的前提下,可以实施支渠、干渠及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设。而不能以某个灌区或某几个乡为单元实施田间配套和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
(三)技术方案中普遍存在设计方案论证内容深度不够的问题。①.缺少方案比选的内容。
②.设计参数的选取缺少基础资料数据。③.施工组织设计深度不够。
④.部分项目图纸设计不规范,图件和报告不一致,工程量计算不准。
⑤.部分项目工程投资概算未严格按规范编制。多项、漏项情况较多,部分项单价过高,个别项目选用定额有误。配套资金筹集措施不具体。⑥.工程管理内容过于简单,没有针对性缺乏真实的水价核算。针对施方案报告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我按水利厅下发的《县级灌区小型农田小利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要求,将实施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叙述一下。
《县级灌区小型农田小利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共分9部分: 1.综述;
2.项目区基本情况;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工程建设的目标; 5.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7.工程管理; 8.工程投质概算; 9.效益分析:
(一)综述
所谓综述,就是要将整个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说明。具体内容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程建设的目标、工程规模、实施方案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投资概算,经济评价等,也就是将编制提纲中的的第2~9章的主要内容提练出来,通过阅读综述,对整个工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下一步详细了解各部分的设计内容,在综述这一章内容中最好增加一张项目区位置示意图和工 程特性表。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在本章内容中,应说明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土资源利用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农田小利工程现状。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这章内容中,主要说明项目区的现状,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列几条必要性的内容)。所谓可行性就是当地政府支持,农民物质和财力上支持,能够改善灌溉生产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此章内容比较简单,一带而过)
4、工程建设的目标
在这一章内容中应简单介绍一下通过工程的建设,要达到什么目的,是提高渠道的防渗率,节约用水;还是通过末级渠系量水设施的建设,提高灌溉水量的精确计量,配合配水到户工作的开展,使水利工程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5、实施方案
此章是本报告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依据
(1)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2)设计基本资料 ①.工程的任务:
②.基础设计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是地下水埋深以及水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工程地质条件(地层的岩性、覆盖层的厚度、冻胀土的厚度、土壤是否具有侵蚀性,地基的承载力,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储量等)。
(二)工程设计规模 在这里分二个项目介绍: 1.田间设施配套工程 2.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工程
应有大农业结构,各业发展指标,灌溉制度,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水土平衡分析计算,设计灌水率,引水流量计算的内容。
(三)工程设计
1.田间设施配套工程(渠道防渗渠道工程及渠系建筑物工程)①.渠道设计:具体内容包括渠道纵断面面设计、渠道横断面设计、渠道水力学计算,渠道防冻胀设计、工程量计算及设计图纸等内容。其中渠道纵断面面设计,包括渠线布置及渠道纵坡设计(应进行方案比较);渠道横断面设计:包括边坡系数,糙率,超高、底宽的设计;横断面衬砌方案比选(抗冲,防渗、运行管理,施工、建筑材料,工程量、投资几方面进行比较);渠道水力学计算(明渠均匀流);渠道防冻胀设计(设计冻深和换填厚度的计算)。
②.建筑物设计(闸、涵、桥、渡槽等设计):具体内容包括水力 学计算、稳定计算(抗滑、抗倾、基底应力计算)、结构配筋计算(内容几乎没有)、工程量计算及设计图纸等内容。2.未级渠道量水设施设计
应对量水设施的选择进行方案比较(无喉量水堰、梯级量水堰,三角形量水堰),另外应进行水力学计算,结构设计及配筋计算、工程量计算及设计图纸等工作。
6、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实施案是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条件:具体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和自然条件两部分内容。其中工程条件为:对内外交通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来源,钢筋、水泥、油料、生活及大部分物资供应以及施工用水,用电通讯如何提供;自然条件包括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最大冻土深度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内容。
(2)施工导流:根据灌溉制度确定的灌水时间,在不影响灌区生产的前提下,确定施工工期,然后确定工程施工是否需要设临时导流渠。
(3)料场选择和开采(一般买成品料)
(4)主体工程施工:包括土主开挖、土方回填、浆砌石衬砌、干砌卵石灌浆,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方法,主体施工方法(没有具体的施工机械和方法),要列出施工机械设备表。(5)施工交通运输(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
(6)施用总布置:主要是临时仓库、临时生活住房、小型修配厂 混凝土拌合站,水站,施工用电及通讯的布置。
(7)施工工厂设施:主要混凝土拌合系统,水电设施的规模和容量。
(8)施工总进度,施工进度图(横道图)(9)施工招投标方案
7、工程管理:
主要内容是建设期管理和运行期管理两大部分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管理机构(2)管理设施(3)管理办法;
(4)运行管理(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5)建设期管理(实行三制,项目建设法人制,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
8、工程投资概算(1)工程概况(2)编制原则及依据(3)基础单价计算(4)其他(5)资金筹措方案(6)工程投资概算表(7)概算附件
9、效益分析: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6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讲义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环境与移民处 周奕梅 教授级高工 副处长
一、概述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
1.水资源配置影响:改变水资源的自然时空分布、大量减少河道内用水,造成河流断流、鱼类生境受到破坏,水生态、水环境恶化;
2.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水库大坝将改变河流形态,造成水生生境阻隔;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改变河流天然流态及洪水漫溢状态,造成湿地范围减少进尔降低湿地生态功能;
3.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影响:灌区开发造成区域天然生态面积减少造成生态功能下降
移民的社会影响:移民安置、民族及宗教问题、人群健康问题
(二)环境影响评价专业主要工作内容
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确定环境保护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估算环境保护专项措施投资。(本讲义不含投资估算)
(三)环评专业相关设计规范
1.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
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2003)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2011)
4.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概述
(一)评价依据及工作基础
1.以开展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工作基础。
2.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划、标准为评价依据
(二)工作深度
1.基本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工程开发是否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
2.对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影响分析,明确影响工程规模的主要环境保护要求。
3.拟定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主要工作内容:
(一)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1.简述区域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生境破坏(连通性、栖息地)、物种减少、生物量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生态问题及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
2.进行工程影响区环境现状调查,初步明确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及工程影响区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敏感区为“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某些污染因子或生态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a)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等;b)重要湿地,天然林、天然渔场、珍稀濒危(或地方特有)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陆生动物迁徙通道、繁育和越冬场所、栖息和觅食区域,重要水生动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c)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
敏感点包括各类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文物、景观等
环境影响分析
1.基本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程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
对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工程,均需按国家法律法规,评价工程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
2.初步分析工程实施后主要控制断面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评价河道内基本生态用水的满足程度。
(1)主要控制断面包括库区、坝址、主要引水口和生态敏感断面。
(2)水文情势变化分析内容包括河道内年水量、月均流量过程、水库湖泊水位变化等。
本阶段典型年的选取可根据工程影响程度,选取最不利的工况进行评价。
(3)本阶段河道内基本生态用水是指保证河流不断流和维持基本水生态功能的水量。通常指生态基流、生态用水过程、最小下泄水量等。
3.城镇供水工程应进行供水水质现状评价,并初步预测设计水平年供水水质。
水质评价对象包括供水水源地、输水线路和调蓄水体。
4.分析工程建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提出影响河段环境用水要求。水库工程应初步分析水库下泄低水温的影响,提出工程取水建筑物布置要求。供水工程应初步分析对其它取水口的影响。
影响河段环境用水要求可根据水资源保护等相关规划或依据相关规范计算确定。
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内容详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2003)》,5.分析工程建设对生态影响。初步明确维护河流、湖泊及其重要湿地的流量、水量、水位等生态用水,提出恢复鱼类洄游通道、鱼类重要生境保护等生态保护要求。对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工程,必要时应进行生态专题评价。
(1)生态影响分析(评价内容详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2003)》)
陆生生态影响分析:分析工程扰动对保护物种、水源涵养林、古树名木的影响。
水生态影响分析内容:分析大坝阻隔、水库淹没、河道内水量减少、局部流态改变对河流连通性、水生生境影响等。
(2)生态保护要求包括明确河道内生态用水、河流连通性恢复(过鱼设施)、分层取水等。
(3)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等重大敏感保护对象,且工程影响较大,需请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专题评价。
6.分析工程施工新增污染环境影响
施工新增污染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废污水排放影响、施工噪声影响、施工对大气环境影响及施工产生固体废弃物(不含工程弃渣)
7.分析其它环境影响
其它环境影响包括地下水、移民安置、土壤环境、人群健康影响、文物古迹等。
8.初步评价建设方案环境合理性。
(1)从河道内生态用水满足程度角度,初步评价工程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2)从生态用水满足程度、工程对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角度,初步评价主要工程规模(引水规模、淹没范围)环境合理性。
(3)从生态保护角度,评价是否设过鱼设施、分层取水设施,及线性工程线路方案与环境敏感区的关系是否合理。
(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针对水环境保护目标,拟定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城镇供水工程应拟定供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水库工程应拟定低温水水温恢复方案
(1)供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可依据《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要求提出隔离防护措施、供水水质监控措施、取水口保护措施等。
(2)低温水水温恢复方案:
2.针对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拟定生态保护对策措施。水库及拦河枢纽工程应提出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和鱼类增殖初步方案
(1)配合主体工程相关专业进行过鱼设施方案选择
(2)初步确定鱼类增殖放流站址、放流种类、规模
3.拟定施工期新增污染防治措施
包括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污水处理及声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和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4.其它环境保护
(1)对涉及血吸虫疫区的工程,应提出施工人员及周边影响人群的健康保护初步方案。
(2)对涉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工程,应提出景观保护初步方案。
5.拟定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包括施工期及运行期环境监测。
6.简述主要环境因子对环境影响分析结论。简述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对本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进行总结。
7.提出项目建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提出下阶段工作建议。
综合评价结论需明确项目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工程设计方案是否满足环保要求。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概述
(一)评价工作基础
本阶段按国家要求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报告,可研报告环评专业主要内容与环评专项报告成果需一致。
(二)工作深度
1.确定环境保护目标。
2.按《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要求对各类环境因子进行影响预测与评价,明确工程需满足的环境保护要求。各环境因子评价按各专业规范要求进行。
3.基本确定各类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工作内容
(一)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按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各类环境敏感点与工程的关系,确定各类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
(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阶段各环境因子影响预测评价工作均在项目建议书工作基础上,根据主体工程工作深度进一步细化。
1.应分析工程实施前后,不同典型年,主要控制断面水文情势变化状况,评价河道内生态用水满足程度
(1)典型年选取一般需取丰平枯和多年平均四个典型年。年内流量过程视工程情况采用月均或旬均流量。
(2)河道内生态用水除生态基流外,尚需满足保护对象各阶段生态需水。包括如人工洪峰、生态水位、河道内最小水量等
2.供水水质评价、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等环境因子影响预测均需按各规范要求的内容和深度进行。
3.综合评价工程设计方案的环境合理性、提出环境推荐意见和保护要求。
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水资源配置方案、工程建设规模、工程总体布局、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方案、移民安置规划的进行环境合理性评价。参与工程设计方案的比较提出环境推荐意见,对工程推荐方案提出保护要求。
(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本阶段要求在预测评价基础上基本确定各类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确定各类措施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计及运行方案。
(四)环境管理与监测
本阶段要求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管理方案和环境监测计划
(五)综合评价结论
综合评价结论主要侧重工程建设的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评价结论、工程设计方案环境合理性及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和不利影响评价结论。
四、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内容
概述
(一)设计依据
以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查审批意见为设计依据,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2011)要求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进行。
(二)复核评价
本阶段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复核评价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及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局部调整和细化进行。
主要工作内容
(一)水环境保护
1.复核评价工程调度运行方案是否满足环境用水要求。
对供水工程应复核工程运行后河道内水量能否满足上阶段批准的下游纳污能力的设计水文条件。
2.确定重点保护水域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设计方案
应提出隔离防护、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设计
3.确定低温水影响减缓措施设计方案。
水库工程应复核评价工程是否已采取分层取水设施及分层取水的操作运行方案是否满足上阶段环评价要求。对通过延长渠道长度和建增温池的方案应明确渠道布置、增温池位置及规模
4.提出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下水用户的减缓措施
复核评价主体已采取的地下水影响防渗措施,提出原水源地改造措施、替代水源措施等。
5.确定工程废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工程废污水处理主要包括施工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修理系统废水、基坑水、隧洞及地下厂房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处理的设计。
(二)生态保护
1.复核工程调度运用及泄放设施是否满足河道内生态用水要求,提出工程下泄生态用水监控方案。
(1)河道内生态用水复核评价应明确下泄水量、流量及过程是否满足上阶段提出的要求。
(2)应进行泄放生态用水设施评价
(3)下泄生态用水监控方案宜与工程其它监测任务结合,确定监控位置、监控方法和监控设施。
2.确定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保护措施设计方案
确定就地工程防护和移栽、引种繁殖栽培、种子库保存等迁地保护措施。
3.确定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措施设计方案
陆生动物保护应确定预留迁移通道、新栖息地和新繁殖地的保护等措施设计方案。
4.确定水生生物保护工程设计方案
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方案应确定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站,拦鱼设施,产卵场、索饵场、育肥场保护等设计方案。(过鱼设施设计需与主体工程配合设计)
(三)土壤环境保护
1.确定土地退化防治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设计方案。
土地退化防治指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沙化等。
2.确定污染底泥处置方案,提出限制利用要求。
污染底泥处置方案包括防渗、覆土等措施,底泥后期利用应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四)人群健康保护
1.提出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疫情调查和检疫计划。
疫情调查和检疫计划应明确调查对象、抽检比例、抽检人数、监控时段、实施计划等(常需当地防疫部门配合)。
2.确定工程影响的自然疫源性、介水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治措施设计。
疾病防治措施包括有血吸虫病防治、灭鼠、灭蚊蝇和饮用水消毒等。
3.确定施工场地卫生清理方案。
4.提出移民安置区和施工区饮水安全保障措施设计。
(五)大气及声环境保护
1.针对保护对象,确定施工粉尘污染防治和污染底泥产生臭气防治措施设计。
2.针对噪声影响对象,确定声环境保护措施。
(六)其它环境保护
1.提出施工营地及管理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1)施工营地应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统一收集运送处理。有条件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可交市政部门统一处理。管理区需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2)建筑垃圾应优先进行资源化利用,然后分类处置
(3)对危险废物应按国家规定提出处置方案
2.提出景观保护、恢复措施,并明确施工保护要求
复核评价工程施工方案是否满足上阶段提出的保护要求。
3.提出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设计和保护要求
(1)复核评价移民生产安置方案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保护要求。
(2)提出移民迁建区生活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七)环境管理及监测
1.确定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理方案。
(1)施工期管理设计包括明确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管理范围、任务、职能、管理模式及制度等。明确承包单位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
(2)运行期环境管理设计包括明确管理单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管理范围、任务与职能,制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调度原则等。
(3)环境监理应明确环境监理时段、区域、内容和职责。
2.制定施工期环境监测及运行期环境监控计划。
(1)施工期环境监测包括施工污废水监测、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声环境监测、生态调查与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等。
(2)运行期环境监控计划应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态、土壤和人群健康等环境要素,明确监测范围、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监测方法,同时提出资料整编、报送及管理程序要求。
(三)初步设计附图及附件
1.附图
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置图。
主要保护措施设计图(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典型设计)。
环境监测断面、监测点布置图等。
2.相关附件
五常市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篇7
1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灌区水利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合理。
在我市的灌区中普遍存在着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缺乏的现象。这种人员结构与知识层次的结合, 使我们的基层工作只能胜任水利工程管理被动服务与基本管理任务。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中涉及的水利观测与描述、水利工程资料采集与整理、水利工程新技术的应用普及讲座等工作任务不能完全胜任。基层技术人员的缺乏与管理人员的流失导致了整体人员素质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水利灌区的发展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切水灌溉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没能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对新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程度严重制约着相关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2 基层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设施不完善。
在我市的灌区中, 水利工程配套服务设施大多建设于上个世纪,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 老化情况十分严重。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有部分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的重建, 严重浪费我市的水利资源。部分水利灌溉工程附属设施老化影响到了整体灌溉效果与灌溉面积, 应有的水利灌溉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灌溉效果。
1.3 水利资产的流失。
在实际运行当中, 水利工程资产管理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同时缺少有效的投入维护费用, 部分水利工程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对于水利工程的权属划分问题上干预过多, 使相当一部分的水利工程配套服务设施权属问题没有明确, 相对管理就显得无力而为。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权属没有合理的确定归属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存在着管理性缺失而造成的水利灌溉资源的浪费。水利资产的流失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2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灌区管理体制转变。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很多部门的管理基层单位。要确立明确的管理体制与相应的责任意识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管理体制是灌区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的工作中, 首先要强化全员的知识水平。在众多的管理工作中, 水利工程管理是相对较为繁杂的管理单位。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专业的知识水平, 能胜任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轮换讲座, 对于新型节水技术要有必要的了解与统一的认识。其次是更新管理人员组成。灌区管理人员的构成是保证一个灌区基本运行的基础, 要在管理人员中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人员管理模式。
2.2 充实基层管理人员, 更新知识结构层次。基层管理人员主要针对水利工程的底层水利灌溉设施管理工作和对灌溉用户的节水知识讲座等主要工作内容。如果没有对新型节水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新型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就无从谈起。所以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基层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轮训, 保证知识结构的更新。
2.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维护更新基础水利工程设施。
水利基本灌溉设施的建设一直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我市投入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力度正在加大。但是也应看到, 水利工程灌溉基本项目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只是以对现有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简单的维修为主。
2.4 筹措资金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为了发挥水利工程正常的功能, 提高运行能力和效益, 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快水利工程设施整修工作。近几年, 国家兴修水利投资力度加大, 我市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也相继实施。基层水利设施功能的完善和灌溉设施配套性能的加强为灌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2.5 探索水费征收办法, 确保水费征收到位。
水利工程维护主要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是水费的征收。水费征收到位是维护水利工程的关键。水费征收不到位不仅仅是水昨工程管理单位的损失, 更是影响整个灌区发展的社会问题。因此强化征收措施, 按标准足额征收到位、建立与核实原有灌溉面积是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关键。
3 水利工程发展主要方措施及方法
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主要受内部与外部双重制约。内部制约条件是: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层次不合理、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不完善。外部条件是: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运行机制、水利维护资金结构单一、水费不能足额到位、征收办法单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突破双重制约因素的影响应从以下方面调整工作思路:一是要改变人员结构层次与知识结构水平。从基层岗位开始引入人才。二是要改变传统认识强化水费征收途径, 保证水利工程维修资金的足额到位。三是要强化配套设施建设, 最大化的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四是要适当性的前瞻建设水利工程, 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效果。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地经济水平与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与发展, 保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让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确保水利资产最大化保值;提高职工队伍人员素质是合理性促进水利工程管理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森志, 赵英明.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水利工程研究, 2014 (11) .
[2]张建军, 周青松.水利灌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江西水利工程建设, 2015 (12) .
[3]李清树, 王丽娜.目前灌区水利新技术的应用与水利工程的发展[J].龙江水利科技, 2014 (7) .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水利灌区技术 水利灌区管理能力 RTK技术
水利灌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当今的时代要求水利灌区知识结构上要与时俱进,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对水利灌区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灌区部门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加快我们的知识更新,改进知识结构,强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
一、提高水利灌区管理的技术含量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水利灌区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灌区管理投入的基础上,抓好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抓好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水利灌区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水利灌区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灌区建设做出贡献。
二、水利灌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支持积极支持会商。水利灌区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灌区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根据方案,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
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灌区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灌区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两者有机结合,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灌区信息,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三、极大RTK技术的应用
RTK(Real - time kinematic)是实时动态测量,对于RTK测量来说,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但不同的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RTK技术在水利灌区工程中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普及,能够使得传统作业模式得到革新,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1s。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灌区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各种控制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RTK技术还可应用到地形测图中。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现在采用RTK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两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灌区工程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断面测量操作简单,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大大节省人力。
四、结论
水利灌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水利灌区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保障,是水利灌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水利灌区管理的技术含量,利用先进的水利灌区技术是提高水利灌区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祁万莲.青海省水利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灌区发展研究,2007(6).
[2]郭雨田.基层水利灌区管理应与时俱进[J].江苏水利灌区,2005(3).
[3]向旭.对水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广东水利灌区水电,2005(1).
[4]张兴波,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灌区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灌区科技,2010(5).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 篇9
信阳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詹 发 竹
目 录
分部工程验收………………………………………..1 单位工程验收…………………………………………3 竣工技术预验收………………………………………6 竣工验收………………………………………………7 附表……………………………………………………10
现行水利质量验收管理规范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河南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规程(试行)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
分部工程验收
一、工作组组成:分部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运行管理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质量监督机构宜派代表列席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会议。
大型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其他工程的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执业资格。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2名。
二、应具备条件:1 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2 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处理意见; 3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4、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已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并备案签字。
三、分部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的要求;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四、分部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听取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档案资料;
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项目法人应及时将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结论通过起10内报,20日内核备定意见反馈)。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验收质量结 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应有书面记录并有相关责任单位代表签字,书面记录应随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一并归档。
五、注意事项
1、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2、填写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3、填写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4、应当核定核备的资料要签字完备;
5、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规范(如混凝土试样的统计);
6、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机电产品等资料齐全且质量已评定合格;
7、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8、历次整改资料;
9、准备现场;
10、准备鉴定书(格式有电子版;鉴定书份数:按照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11、填写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核定(核备)报送资料清单表(监督规程附录9)(对照要求整理资料,标注份数,项目法人签字盖章);
12、填写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核查表(监督规程附录10-1);
单位工程验收
一、工作组组成:单位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3名。项目法人组织单位工程验收时,应提前通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验收应通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视情决定是否列席验收会议,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应派员列席验收会议。
二、具备条件: 1 所有分部工程已完建并验收合格;2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并有处理意见; 3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4所有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已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核备)并备案签字。5单位工程外观质量已组织专家评定。
三、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其中,单位工程完成后,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工程外观了评定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此项验收可视情况与单位工程验收同步进行。); 3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 4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四、验收程序: 1 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 4 讨论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项目法人应在单位工程验收通过之日后及时将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按本规程 3.0.9 的规定执行。
五、注意事项
1、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附录D,项目法人在收到报告10日内决定是不是同意验收);
2、填写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表G-2)(时间关系要注意:施工日期、评定日期、自评日期、复核日期、认定日期以及监督核定日期;质量等级要注意:不要有逻辑错误);
3、填写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核查表;
4、填写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表;外观质量评定报告已编制完成(按照河南省外观质量评定标准要求组织评定和编制报告);
5、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处理;
6、应当核定核备的资料要签字完备;(项目法人应在验收通过之日起10日内将验收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7、所有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齐全;
8、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备案资料(如果有);
9、观测资料及分析结果明确(应当有);
10、单位工程完工检测资料齐全;
11、要对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附录A、B和以上表
格里面的要求检查所需要的资料是否齐全,并按照次序排好以便查对,如:各参建单位的相应工作报告编写(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内容格式)、竣工图纸编制等;
12、准备鉴定书;(格式有电子版、鉴定书份数:按照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13、准备现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物、油料、设备铭牌、安全标示、规章制度以及宣传条幅等)等。
14、填写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核定报送资料清单表(表9-3);
15、填写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核查表(表G-3);
16、填写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核查表(表10-2)。
17、单位工程竣工图纸要引起重视,它是工程档案的重要部分;1)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须在施工图纸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2)一般性的图纸变更及杠改或者划改要求的,可在原施工图纸上修改,说明变更依据,加盖并且签署竣工图章;
3)凡事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等重大变化,或者图面变更超过3分之1的,应当由施工单位重新绘制竣工图(可以不加竣工图章),重绘图应按原图编号在说明栏内说明变更依据,在图标栏内注明“竣工阶段”和绘制竣工图的时间、单位、责任人。盖监理确认章;然后监理单位在图标上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确认章”上面签字;
注:竣工图章、竣工图确认章格式详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要有编制说明和目录,说明里面要简要叙述单位工程慨况、工程施工简要过程、设计变更情况等见第3章18条
竣工技术预验收
竣工技术预验收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的专家负责。技术预验收专家组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应的执业资格,成员的 2/3 以上来自工程非参建单位。工程参建单位代表应参加技术预验收,负责回答专家组提出的问题。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可下设专业工作组,并在各专业工作检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竣工技术预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完成;2 检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和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问题;3 检查历次验收,专项验收的遗留问题和工程初期运行中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4 对工程重大技术问题作出评价;5 检查工程尾工安排情况;6 鉴定工程施工质量;7 检查工程投资,财务情况;8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竣工技术预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并查阅有关工程建设资料;听取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等单位工作报告;听取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和竣工验收前工程质量抽样检测报告;4 专业工作组讨论并形成各专业工作组意见;5 讨论并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讨论形成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应是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附件,其格式见规范附录。
此项验收可视情况与单位工程或者竣工验收同步进行。
竣工验收 一、一般规定
1、项目法人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附录L),该报告由市局(重点小水库)或者省厅(大中型水库)审查后转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2、项目法人编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后,要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审计,3、竣工验收分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内容各有要求,请细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二、竣工验收自查
自查工作的组织单位、参加单位,列席单位等,要形成《竣工验收自查报告》(格式见附录M)
三、工程质量抽检
检测合同、质量检测报告。如有发现质量问题,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并且完毕;
四、竣工技术预验收
专家组负责,下设专业工作组。在专业组检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格式见附录Q),是竣工验收鉴定书的的附件
五、竣工验收
(一)竣工验收委员会;可设主任委员 1 名,副主任委员以及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应由验收主持单位代表担任。竣工验收委员会应
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工程投资方代表可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和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代表参加竣工验收,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应作为被验收单位代表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二)、主要内容和程序.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及查阅有关资料;2 召开大会.1)宣布竣工验收委员会委员名单;2)观看工程建设声像资料;3)听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4)听取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5)听取验收委员会确定的其他报告;6)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R);
7)验收委员会委员和被验收单位代表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工程项目质量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竣工验收的质量结论意见应为合格。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验收规程附录R。
六、注意事项
1、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验收规程附录L),要有《竣工验收自查报告》格式见验收规程附录M;
2、要对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附录A、B)和以前 的分部、单位验收表格里面的要求检查所需要的资料是否齐全,准备竣工验收要求的资料,如八大报告、竣工图纸等并按照次序排好以便查对;在竣工图纸方面注意设计变更部分的处理
3、填写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表G-4);
4、应当核定核备的资料要签字完备;
5、准备鉴定书(按去年进行的投入使用验收模式);
6、准备现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物、油料、设备铭牌、安全标示、规章制度以及宣传条幅等)等。
7、竣工图纸要引起重视,它是工程档案的重要部分;
1)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须在施工图纸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2)一般性的图纸变更及杠改或者划改要求的,可在原施工图纸上修改,说明变更依据,加盖并且签署竣工图章;
3)凡事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等重大变化,或者图面变更超过3分之1的,应当由施工单位重新绘制竣工图(可以不加竣工图章),重绘图应按原图编号在说明栏内说明变更依据,在图标栏内注明“竣工阶段”和绘制竣工图的时间、单位、责任人。盖监理确认章;然后监理单位在图标上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确认章”上面签字;
注意:要有编制说明和目录,说明里面要简要叙述单位工程慨况、工程施工简要过程、设计变更情况等(见第3章18条);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灌区水利事业单位职工手册05-19
灌区工程08-03
水利施工管理研究06-09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研究08-13
水利工程河流研究管理10-16
加强灌区用水管理08-23
灌区用水管理方法09-01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09-14
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6-1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管理研讨论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