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心得体会

2024-07-06

《我们仨》心得体会(通用13篇)

《我们仨》心得体会 篇1

这本书很薄,比起我曾经追过的动辄几十上百万字的“大部头”(网络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有随便写写应付读者的嫌疑。就这样薄薄的一本书还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无厘头的故事,第二部分按照我的想法才算是凑足了我们仨这个正题,第三部分就是附件3了,全部都是各种纸片的照片,一页页附在后面。当然,如果再加上文章开始之前的照片集,唉!让人忍不住去想,杨绛先生一家,学术之家,难道就没什么内容可以写吗?

看书于我来说,不过是说说,我最近看了啥啥啥书,那书不错,云云,因为毕竟也不是什么学究之类的,只不过为了装装样子,看些貌似高大上的书籍罢了,这本书正好,薄薄的,净是图画、大字、稀松的排版。咱的顺序就是先看图片,再看附件,再看...,停!看附件的时候,我就迷惑了,这一家人的生活太有调调了,画个画,写个诗,你调侃我,我调侃你,其中说圆圆跟客人显摆的她爹教的外语,才发现钱钟书先生教她的原来是各国俚语。还有圆圆在病床上写的信,既治愈又提气,比如今的明星访谈深入人心多了。一看到钱钟书的信就头痛,你说,一个海外留学归来的,用文言文写个家信,都让我觉得文言是一门外语,大部分字儿我都认识,大部分的句子我都不理解,人家咋学的?和圆圆一起写的打油诗经常把英文字母拆了塞进去,看得懂的自然是觉得好玩的紧。

第一章看完了,真看不懂她为啥好好的生活故事不写,写啥子梦,写啥子客栈,猜罢,谁知道猜的对的错的,自以为对的就好了。第二章开始就写在国外学习,我紧接着就想留洋高大上该上了,果真是高大上,以前的人都对自己想什么搞的那么明白么,说放弃就放弃,想怎么读就能怎么读,关键,真知道自己想要啥,出去几年,英语、法语都不在话下,《包法立夫人》是语言入门级读物,我了个去,都是人,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随便哪件小事,换我写,我怎么着也得写它个几千上万,这里出现啥困难,我是靠着什么思想,什么信念,怎么样做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得到了磨炼与提升。可是,杨绛先生几个字就过去了,写的还很幽默,很生活。

《我们仨》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先生,在附件3里还有一个版本的作者是钱媛,虽然这个版本的不全,但是更让人觉得感动。钱媛大多讲的是相处趣事,杨绛的文里则是深深的怀念,在她的笔下,钱媛是天才,钱钟书是工作狂,她说的自己则是不会做饭家务,只会读书,学术上发过文,但是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没什么成就。高来低去的经济生活,他们仨甘之如饴。

书中的文字很巧妙,杨绛先生充分显示出她的文字功力,很多的文章段落,我都拎出来读给朋友听,朋友听完大赞写的妙。还有很多历史已经封存,不查资料,不会晓得当时的凶险,但是在文章中,也只是个时间。

在我心里,我特别希望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长者,学者,她们安静、淡泊,她们指引我的生活。

《我们仨》心得体会 篇2

温故而知新, 今天在昏黄的台灯下重新翻开书稿, 再次聆听一位老人的叙述。书中演绎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诉说着一个文学大师的人生沉浮、讲述着一个家庭的生离死别。如果让常人来写, 每一个话题都要写得撕心裂肺、痛彻心底。而杨绛先生娓娓道来, 从1933年讲到1998年, 所书所写都只是安静、平淡地述说, 让人感受到如此的静逸之美。也许百岁的人生已经被无情的岁月打磨得足够圆润;也许早逝的连骨灰都没有留下的夫君钱和他们的爱女, 对世人永无所求。

一、关于“我们仨”

在常人眼中, 蜗居书斋, 杜门谢客, 专心治学, 钱锺书和杨绛仿佛过着出世的生活。作为一个当代大学者、大作家, 钱锺书的生平资料人们非常关注, 非常感兴趣。但钱先生本人从不向人谈他自己的事, 更不愿写自传、回忆录之类的文字。

虽然有钱先生的友人、弟子, 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写过有关交往的文字, 许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文章, 只是与钱锺书略沾一点边儿而已。杨绛和钱锺书志同道合, 相濡以沫地生活了六十余年, 生活上是一对恩爱的伴侣, 事业上是其文学的知音。最了解钱锺书的自然是她, 最有资格来写钱锺书的也是她。杨绛先生可以写的内容真是太多了, 凭她对夫君的了解熟悉, 也完全能够写出一本厚厚的传记。然而, 杨绛只是写了一万六千字的小书——《记钱锺书与<围城>》。选取这样一个片断着笔, 而又是“抓扼要”。分两个部分, 一是“钱锺书写《围城》”, 着重讲《围城》的杂取种种人捏为一个的捏造方法;二是“写《围城》的钱锺书”, 着重写他的凌气盎然的书生本色。

作为文学作品, 《记钱锺书与<围城>》可以说是完美的, 但作为为后人留下的研究文献看, 不免让人感到愦憾。钱锺书的晚年许多事也不为人知, 杨绛先生如果不写出来, 大概世人永远难以知晓了。

“我们仨”已经不是简单的三个人的一样意义上的肤浅, 也褪去世俗眼中的三个学者的虚浮外衣。“我们仨”是一种坚持, 一种生活。在喧闹中“我们仨”守住一方宁静, 在纷扰中“我们仨”拥有一份平淡的相守, 在浮华中“我们仨”有“我们仨”的厚重。

二、梦里梦外《我们仨》

有几位老者, 晚年间写作, 每每称是寻梦之作。张中行先生的《说梦集》, 孙犁先生的《远道集》均是旧梦重温, 牢骚些陈年旧事。往事难以忘怀, 自然是一种生命的追忆和春恋, 也不妨说是情愫的倾诉。在汪曾祺先生的晚年, 就惯用《梦溪笔谈》的笔法谈青年时的旧事, 《受戒》, 《大淖纪事》就是旧梦重温, 却道出明亮的一隅。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 写下《我们仨》。书自梦写起, 以梦而终, 通篇精致沉郁, 清秀智慧。

第一部篇幅极短, 只写作者老年时的一个梦境, 由此拉开全书的序暮。作品开篇道:“有一晚, 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 说说笑笑, 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 黄昏薄暮, 在苍茫茫中, 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 不见他的影踪……。”杨绛先生以游梦之笔, 预述着一家三口的生死离别。自然、情真, 却不直露, 暗含着无限的悲欣。却道:人生如梦, 梦如人生。

第二部是杨绛先生梦的记录。从家庭其乐融融场面开篇。三个人正笑的高兴, 钱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不可违抗的命令, 匆匆离家而去。场景骤变。三人走上了“古驿道”。“古驿道”是一种象征。是古往今来人人必然经过的人生最后旅程。但是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奔波, 格外的艰辛, 分外的漫长。作者笔下时醒时梦、时空切换、虚虚实实、真真幻幻。读者似乎跟随着作者在钱锺书父女俩人的最后人生驿道上, 重新走了一遍。杨绛先生的心情和意境, 或者只有钱先生为她构思中的小说所题写的诗句方能和体会:“梦魂长逐漫漫絮, 身骨终桥寸寸瘐。”“三里河的家, 已经不复是家, 只是我的客栈了, ”客栈总是不能久留, 总是要离开的, 留下的也只有思念, 可一位老人的思念更让人触痛, 然而相聚只有在梦里或者那条与生活相反的路上。

作品一二部的文字是令人痛楚的, 而第三部《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里文字虽然一如她往时文章里的温和, 却也时常流露出一丝悲悯和落寞。“剩下我一个, 又是老人, 就好比日暮穷途的羁旅倦客, 顾望徘徊, 能不感叹“人生如梦, 如梦幻泡影”。“但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 因为是我们仨。”他们的人生没有虚度不是说他们一生著作等身, 做了许多贡献, 而仅仅是他们能在一起, 于是作者以温情的文笔写下自1935年到1998年六十年间他们仨的生活点滴。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 负笈远游的留学岁月, 爱女的诞生和成长。他们三位一体, 善良正直, 平淡真诚, 勤奋治学, 生活充实而有成就。面对人生的快乐和波折, 他们的歌哭笑乐, 杨绛一桩桩、一件件娓娓道来, 读者又看到了一代江南才女温婉的文笔, 端庄风趣的谈吐, 灿烂迷人的笑颜。

半生的历程写来笔调平静自在, 告诉读者一个不知道的“锺书先生”, 也同时告诉读者一个不知道的“钱媛教授”。文字洗尽铅华, 含芳吐香, 看似娓娓道来却情感浓烈, 不见一悲字而字里行间哽咽有声, 将一家近六十年余的经历勾勒概括, 时而幸福, 时而温馨, 时而平静!而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令人动容, 不禁潸然。

三、只有“我们仨”

每每读杨绛先生的散文, 总会感到她似乎不是在写文章, 不是有意识的“创作”, 而是一个智者在娓娓道来一件件心头往事。浑然看不出她在字句、喻意, 意象以及章法上的安排布局, 似乎完全是不经意的写出, 完全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淡之中透一丝苦涩。

我们仨(节选) 篇3

本书共有三部,前两部用梦境的形式记录了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聚散离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梦实际上是他们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时光的另类表达,作者将对亲人离去时的不舍、彷徨、无奈用梦的形式表现得很充分。本文节选自第三部分,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三口充实的一生的回忆,她淡淡地道出一家人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将一家三口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温情脉脉。这一家人相互依靠,相互守护,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魏金梅)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

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阿瑗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欣赏。阿瑗的石子最多。周奶奶也身安心闲,逐渐发福。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锺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商务出版),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我们眼看着女儿在成长,有成就,心上得意。可是我们的“尖兵”每天超负荷地工作——据学校的评价,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我觉得还不止。她为了爱护学生,无限量地加重负担。例如学生的毕业论文,她常常改了又责令重做。我常问她:“能偷点儿懒吗?能别这么认真吗?”她总摇头。我只能暗暗地在旁心疼。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锺书的小说改为电视剧,他一下子变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地来,要求一睹钱锺书的风采。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稀奇怪兽,我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他每天要收到许多不相识者的信。我曾请教一位大作家对读者来信是否回复。据说他每天收到大量的信,怎能一一回复呢。但锺书每天第一件事是写回信,他称“还债”,他下笔快,一会儿就把“债”还“清”。这是他对来信者一个礼貌性的答谢。但是债总还不清。今天还了,明天又欠,这些信也引起意外的麻烦。

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周奶奶早已因病回家。锺书于一九九四年夏住进医院。我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阿瑗于一九九五年冬住进医院,在西山脚下。我每晚和她通电话,每星期去看她。但医院相见,只能匆匆一面。三人分居三处,我还能做一个联络员,经常传递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这本书里模模糊糊能够窥见那几十年的社会,我了解得少,许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我关注点也不在此,不明白也就算了。

我十分羡慕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相濡以沫的日常一生,他们的一生磨难不少,快乐却很简单。

他们如痴如醉地阅读学习,他们玩着学做饭,他们学业上互进生活中互补,他们坎坎坷坷却相依相随,他们分离得多,牵挂不少,为彼此记下许许多多“小石子”。

整本书看下来,他们所遇的鸡毛蒜皮的事不少,但从未见他们红过脸,似乎所有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都不必在意。

杨绛生钱媛住院期间,对生活一窍不通的钱钟书犯了许多的错。每天到产房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不要紧,我会洗。”

“我把台灯砸了”

“不要紧,我会修”

“我把门轴弄坏了”

“不要紧,我会修”

她总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她所说的“不要紧”。他们在伦敦“探险”时,他颧骨上生了一个疔,她也安慰着“不要紧,我会治”。

一句“不要紧”温柔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回顾我们自己,类似以上的“坏事”想必不少,你是否有给予他人一句“不要紧”,亦或者有人对你说过“不要紧”。或许,大多数时候都是抱怨多于包容。

这也就是为什么钱钟书与杨绛能够相携到老的相处之道吧!

但愿生活中的我们能够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抱怨与责备。

其实,这本书里,我最心心念念的便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从出生到去世,杨绛先生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画了她生平杰作,是丈夫认为的“可造之材”,是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是亲家一眼相中的“好媳妇”。

书中并未描写钱钟书与杨绛如何教育过女儿,可女儿却乖巧得让人又爱又怜,成长得出类拔萃。我想,这归根结底就在于钱钟书与杨绛二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也不必费尽心思的,父母做好自己,儿女自然相随。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醒来看见一个女孩子在他脚头,为他掖掖夹被,盖上脚,然后坐着看书。满地都是书。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这女孩子却在静静地看书。”

“她那时候十一周岁,已读过《西游记》、《水浒》等小说,正在爸爸的引诱、妈妈的教导下读文言的林译小说。她和钟书有同样的习性,到哪里,就找书看。”

钱媛因为身体原因,经常休学,许多的课业都是杨绛和钱钟书教授的,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人人尊敬的北师大教授。

钱媛确是钱钟书与杨绛二人生平杰作。我竟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想象中的小女孩。

犹记得小时候,没有电视的夜晚,我从村图书室借了许多故事书回来,爸爸坐沙发上,妈妈坐在门边的小凳子,我和妹妹趴在饭桌前,四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各自看书。爸爸妈妈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仅读过几年书,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总会用书中看到的道理来教育我们。外人总夸我和妹妹乖巧懂事,却不知,这是父母为我们作了榜样。

我的父母用尽了一生培养三个女儿,虽不是十分出色,他们已心满意足。

《我们仨》读书心得 篇5

在读《我们仨》前,我有很久没有读书了,我说的读书是指读纸质的书本,电子书这几年断断续续还是读了不少的。

而杨绛先生一开始说的锺书去古驿道开会,我心里是很疑惑的。因为完全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完全无法想象一个电话通知,就要带上所有证件还有财产赴会,这非常让人费解。更费解的是,这个会还是全封闭全保密的。

后来才知,这只是杨绛先生的一个虚写手法,指的就是《我们仨》,要散了。整个叙述部分用词用字异常平静,就像故事不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那样,平淡的诉说,但,字里行间的悲痛,敲得心碎。

当看到《我一人回忆我们仨》时,就像在听一位长者说书。那平常往昔娓娓道来,不带忧伤,没有悲情,只是每每想到先生现在孤身一人回忆丈夫和女儿,我的心就像被关在了饭盒里,无比憋屈,却又无力挣扎。只能眼睁睁的继续往下看,直到他们失散。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女儿圆圆,先生钱锺书逝世后写的一本回忆录。

在读《我们仨》前,我有很久没有读书了,我说的读书是指读纸质的书本,电子书这几年断断续续还是读了不少的。

而杨绛先生一开始说的锺书去古驿道开会,我心里是很疑惑的`。因为完全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完全无法想象一个电话通知,就要带上所有证件还有财产赴会,这非常让人费解。更费解的是,这个会还是全封闭全保密的。

后来才知,这只是杨绛先生的一个虚写手法,指的就是《我们仨》,要散了。整个叙述部分用词用字异常平静,就像故事不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那样,平淡的诉说,但,字里行间的悲痛,敲得心碎。

当看到《我一人回忆我们仨》时,就像在听一位长者说书。那平常往昔娓娓道来,不带忧伤,没有悲情,只是每每想到先生现在孤身一人回忆丈夫和女儿,我的心就像被关在了饭盒里,无比憋屈,却又无力挣扎。只能眼睁睁的继续往下看,直到他们失散。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当我看到全文的最后这里,情绪彻底崩塌。若是说之前全文都是在诉说着几十年来的生活琐事,那便是幸福的。凡人的生活无不是在林林种种的琐事中絮絮叨叨走完了这一辈子。可当生活就剩下最后一人在回忆,等着走完最后的归途,那是怎样一种残忍啊!

忽然想起某段时间有句浪漫的话是这样说:“我让你先走,剩我一人在世上回忆你的美好。”

可若真到那时,唯恐谁也不舍得谁先走罢。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书心得 篇6

家是温暖的,是灯塔,是避风港,总能带给我们力量,就像杨绛先生说的“有家就什么都不怕。”因此,要格外珍惜与家人的时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同时,我也羡慕她的爱情,她找到了一个知音伴侣。一直觉得,有共同语言和互为欣赏这两点在婚姻中特别重要。而看完书后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书中有关于主人公点滴的照片,平凡简单的幸福。之前一直愚羡杨绛先生的才学与爱情,觉得她像中彩票一样嫁给了爱情,看过才知道是因为付出、宽容、理解才成就了别人眼中的才子佳人。这并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杨与钱智慧的维护。当然我们不能图羡钱杨,其实他们也经历了世态炎凉、疾病苦难,只是知识分子特有的开阔心态和家人之间的爱冲淡了污秽,放大了幸福。温馨幸福在平淡的生活和平常心态间氤氲成韵。

★ 我们仨的读书心得初中800字

★ 字的读书心得

★ 挪威的森林读书心得字

★ 傲慢与偏见字读书心得

★ 西游记字读书心得

★ 复活读书心得字

★ 文学名著读书心得字

★ 字的读书心得写作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篇7

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Pop)是钱锺书,妈妈(Mom)是杨绛,女儿是钱媛(圆O),六十年间缘起缘灭,因为离合,成就了一段段故事。

杨绛,一个百岁老人,静思追忆家庭往事,写成《我们仨》。整书风格哀而不伤,突显浓郁的人情味。读来令人心生温暖,泪中带笑。

作家名片

杨绛,(1911——),钱锺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和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

作品选读

这次锺书到蓝田去,圆圆并未发呆。假期中他们俩虽然每晚一起玩,“猫鼠共跳踉”,圆圆好像已经忘了渡船上渐去渐远渐渐消失的爸爸。锺书虽然一路上想念女儿,女儿好像还不懂得想念。

她已经会自己爬楼梯上四楼了。四楼上的三姨和我们很亲,我们经常上楼看望她。表姐的女儿每天上四楼读书。她比圆圆大两岁,读上下两册《看图识字》。三姨屋里有一只小桌子,两只小椅子。两个孩子在桌子两对面坐着,一个读,一个旁听。那座楼梯很宽,也平坦。圆圆一会儿上楼到三姨婆家去旁听小表姐读书,一会儿下楼和外公作伴。

我看圆圆这么羡慕《看图识字》,就也为她买了两册。那天我晚饭前回家,大姐三姐和两个妹妹都在笑,叫我“快来看圆圆头念书”。她们把我为圆圆买的新书给圆圆念。圆圆立即把书倒过来,从头念到底,一字不错。她们最初以为圆圆是听熟了背的。后来大姐姐忽然明白了,圆圆每天坐在她小表姐对面旁听,她认的全是颠倒的字。那时圆圆整两岁半。我爸爸不赞成太小的孩子识字,她识了颠倒的字,慢慢地自会忘记。可是大姐姐认为应当纠正,特地买了一匣方块字教她。

我大姐最严,不许当着孩子的面称赞孩子。但是她自己教圆圆,就把自己的戒律忘了。她叫我“来看圆圆头识字”。她把四个方块字嵌在一块铜片上,叫声“圆圆头,来识字”。圆圆已能很自在地行走,一个小人儿在地下走,显得房间很大。她走路的姿态特像锺书。她走过去听大姨教了一遍,就走开了,并不重复读一遍。大姐姐完全忘了自己的戒律,对我说:“她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不用温习,全记得。”

我二姐比大姐小四岁,妈妈教大姐方块字,二姐坐在妈妈怀里,大姐识的字她全认得。爸爸在外地工作,回家得知,急得怪妈妈胡闹,把孩子都教笨了。妈妈说,没教她,她自己认识的。爸爸看了圆圆识字,想是记起了他最宝贝的二姐。爸爸对我说:“‘过目不忘’是有的。”

 同偏旁部首联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 同偏旁部首联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关键解读

万里长梦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回忆昔日时光,岁月宛若指间沙,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间,只剩下孤独的她陷入无尽思念。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开篇写老年时的一个梦境,讲述一家三人的生离死别,拉开全书序幕。梦中的凄惶无奈,预告了一家三口即将面临不测之地的惊悸不安。平淡质朴的口语道出“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凄迷哀婉的艺术境界;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她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为了病重的钱钟书先生和后来病情加重的女儿钱瑗奔波劳碌,再到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回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文墨最多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也最深情的一个个日子。这里除了杨绛先生平缓但真切的文字,还附带很多让人感动的家庭照片。

《我们仨》自梦写起,以梦而终,通篇精致沉郁又清秀智慧。前半部分是杨绛梦的记录,以梦游之笔,述一家三人的生离死别。书写得自然、情切,又不直露,但千回百转之际,有着无量悲欣。后半部是旧史的回忆,虽系实录,实亦旧梦重温,也写得回肠荡气。书中大量黑白家庭照片和手迹,珍贵而精彩。

他们仨

《我们仨》里的三人是亲属关系,可是这亲属关系颠颠倒倒。杨绛如此表述:“有时候我女儿钱瑗也是教育我的,她是优秀共产党员,我对时事不了解,她会教育我。我也接受教育,她不就成了我的老师了吗?有时她也像我们的大姐姐,我一向不会打扮的,小时候是我妈妈打扮我,后来是姐姐,再后来就是女儿打扮我。有时候她又像妹妹陪我们玩。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是自己看自己的书,有问题从来不问钱锺书的,其实问一下就可以解决,但是都不问,都是自己查书,自己解决,钱瑗也是这样。我们都尊他如师。可是他呢,所有其他事情都非常幼稚,筷子不会拿,一把抓的。拿笔也是那样抓,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拿笔的呀,他跟我讲‘一个蜈蚣有一百只脚,有人问蜈蚣,走路是哪个脚先走,这个蜈蚣就不会走路了,所以你别问我,你问了我我就不会拿笔了’。我们仨有时候是游戏的伙伴,没大没小,钱瑗有时候比爸爸大,她笑他睡觉只会从被窝的筒口钻进去。我们就教他怎么从侧面进,他也会认真学。我们是亲人,也是朋友。我们的家就像是纸糊出来的一个万花筒,我们3个就像3块玻璃屑,被放在万花筒里,转动一下就幻出一个花样,可以转出一万种花样,非常热闹,所以我说不清我们有多少重的关系。”

死亡与生路

她是文学家,是翻译家,然而她说她更愿意做的是一个好妻子、是一个好母亲,于是当她目睹了女儿在死亡路上挣扎时,有何感觉呢?她用悲伤的笔调写道:“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是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她是用“心被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她心里的痛和不舍得,而血泡“像是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比喻说明她早已是流泪了。等不到在时间的流失里慢慢愈合伤口,仅仅一年后,钱锺书也离她而去。一家三个人也只剩下她一个了,“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留下的也只有思念,相聚只有在梦里或者那条与生路相反的路上。

杨绛先生将失去亲人心底的痛苦,以及死亡来临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却什么做不了的无助感,表达得无比真实触人心弦,却又没有丝毫的做作。杨绛写得令人动容,这是因为她对女儿和爱人的爱很深厚,深厚到未有文字前便已经占据了人的心灵。

第一二部分的文字是痛苦的,第三部分的话语虽然一如她平时文章里的温和,却也时常露出辛酸和落寞。“但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她说没有虚度不是说他们一生做了多少贡献,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一起,以温情的笔调叙写自一九三五年自一九九八年六十来年他们仨的生活。半生的经历写来笔调平实自在,写出了一个读者不知的钱钟书,也写出了一个读者不知道的钱瑗,文字洗尽铅华。含芳吐秀,有大家风范,看似娓娓道来而情感浓烈,未见一悲字而文字之外哽咽有声,而又怨而不怒,将一家人近六十年的经历勾勒了大概。

读毕,收获的是久违的感动。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罕见的真情和达观,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忍不住潸然泪下。

什么是“避讳字”?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 ”,把“民”缺笔写作“ ”。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 谐音双关联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四川内江三元塔楹联。“孔明、江围、旅步、槽巢”谐“诸葛亮、姜维、吕布、曹操”;此外还含有人名:关羽,张飞 。)

读完我们仨的心得体会 篇8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我们仨读书心得800字 篇9

《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得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而杨绛的价值观,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看出他们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杨绛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声。’”

钱钟书个性鲜明,他不见蒋介石,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顾问,不当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令人折服。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钱媛病逝,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深情,更是永恒深挚,为了读懂《我们仨》第一部——古驿道上相聚,我查阅了不少资料。现在摘录徐艳玲写的学术文章《万里长梦话凄凉》中这样写道:

1994年7月30日,钱钟书住院到1912月19日去世,爱女钱媛是1月18日住院到193月4日去世,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而《我们仨》中的钱钟书被一辆黑车接走是去北京医院,开会,实际是住院,船,是钱钟书在北京医院住院的病房,号头311,是病房的房间号。客栈是指三里河寓所,在船上一天天漂移,是指钱钟书病情很重,一天天走向人生终点,探视时,太阳照在前舱就得离开,其实是作者每天上午探视,下午回家做彼此的食粮(钱钟书又不能进食),作者每晚在客栈做梦的内容,是钱媛每晚和她通电话讲述的实际情况,“万里长梦”是指钱钟书住院共计1600天,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钱钟书这个学贯中西,饱经磨难、被人称为二三百年才能出现的天才,正当争分夺秒工作的时候,却住进来医院,一住就是四年多,而那时候,杨绛已是83岁的老人了,钱钟书卧病时,杨绛为他整理了《石语》(即1938年在巴黎陈石遗老人同钱钟书谈诗的记录),192月由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钱钟书集》(三联书店于出版)代序;帮助抄写《槐聚诗存》等,钱钟书感激地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每天上午去探视,以前两人见面总说说话,后来钟书无力说话,就捏捏杨绛的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了,充满情意的对视,与彼此也是莫大的安慰,在钱钟书无力说话时,一天,突然握着杨绛的手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

当钱钟书确悉女儿已去,病情急剧恶化,于年12月19日凌晨去世,到八宝山火化时,钱先生身穿中山装,里面是杨绛亲手织的毛衣毛裤,阿媛为爸爸做的一条厚裤,杨先生是想让她和女儿的爱及绵绵深情永远陪伴他,火化炉前,杨先生久久不肯离去,真是难舍难分,遵照钱先生的遗愿,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没有领回,将随众人的骨灰一起深埋于北京的郊野大地。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先生说:“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她做到了。

处理了钱钟书的后事,整理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杨绛心力交瘁却想着照顾丈夫,为丈夫处理一切事情,这是怎样的伉俪情深!

钱媛,这个杨绛的“生平杰作”,爷爷眼中的“读书种子”,爸爸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从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懂事听话,乃至长大,才华出众,能力非凡,是父母的贴心人,保护人,可是她命运多舛,风华正茂时赶上**,年轻的丈夫被逼自杀,历经磨难,却始终是“发了一点芽的种子”,正当年富力强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无情的病魔击倒,最惨痛的是在老父亲生命垂危,老母亲身心交瘁最需要她照顾时先于二老而去,怎样一个噩梦。怎样一个撕心裂胆的痛楚,媛媛去世和火化,(年3月8日),杨绛先生均没有到场。她说:“我还得到医院去看钟书,也不认面对那令人不忍的场面。。。。”等到媛媛去世百日后,她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埋有园媛媛骨灰的雪松下坐坐,她套用东坡悼亡词:“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

媛媛与钱钟书的离去,对杨绛来说,不止是人天两隔的永别,而是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们仨》一文中,她用梦的构图,独特的行文手法,描写了在古驿道上,我们仨失散了,实在是不忍实录那不堪回首的时光,而是用经历了大悲大喜后的冷静向读者淡淡的叙说着。

古驿道上,杨绛饱含深情的叙述,是指从三里河寓所到北京医院的道路,关于为什么叫“古驿道”,笔者分析是取古代传递信息之意,作者往返于三里河寓所和北京医院之间,传递媛媛和钱钟书俩人的信息,作者每天晚上和媛媛通电话,了解她的病情,并把爸爸的情况告知她,每天上午去医院探视爸爸,再把媛媛的情况跟爸爸说说,作者可不就是个信使嘛,难怪这条路叫古驿道,(家——医院——医院)。

更有研究杨绛《我们仨》的专业人士评述说:“1933年,钱穆先生对当时只有22岁的杨绛有一句脱口而出的评语:“我看到你是个有决断的人”这句话真是恰如其人,简约恳切。九秩高龄的杨绛,在1997年痛失唯一爱女之后,接着在1998年又失去了患难与共的丈夫两次失去挚爱的打击,令她悲殇不已,但是她抗住了命运的无情打击,并以出众的才情与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我们仨》这一本血泪之书,世事沧桑,天地玄黄“我们仨”经历了梦魇(yǎn)一般的生离死别,而这其中不离不弃的家庭真情,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以及淡泊名利和仁爱的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是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最好的精神财富。”

我们仨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 篇10

这本书其实杨绛对钱钟书、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我看不太懂,可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吧。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即使如“_” 那段岁月,那段扭曲了人的心灵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只不过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对于“_”的态度,作者小心的绕过去了,让我都怀疑钱钟书先生在_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别的知识分子一样命运多粲?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对于_,他们更是其中的受害者啊,原本平静幸福的日子被弄得支离破碎,一家人不得不四处隐藏,行事极其小心。钱钟书先的身体日益欠佳,而他们的女儿身体状况一直很差,这对于杨绛先生来说无疑不是一道心坎儿。但是坚强的杨绛先生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因为她爱她的家,她爱她的丈夫和女儿,从《我们仨》中我便深刻的感受到了。

读《我们仨》有感 篇11

近日来读完杨绛先生以自己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间的故事为题材写的《我们仨》,被故事深深吸引,感慨良多。

钱钟书一家不愧为书香门第,三人都博闻强识,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当然,感动我的不仅仅是三人的高尚品格,更多的是家人间的包容与浓浓的爱。“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个不同寻常的遇合。”家是温暖的港湾,在外头无论受了什么委屈,只要回到家里,回到家人的怀抱,有家人的安慰,心情就会平复下来,第二天又能迎着朝阳开始新的一天了。

钱钟书是个称职的丈夫,也是个慈爱的父亲,他和女儿钱瑗性格相似,都爱看书,有些“拙手笨脚”,但是对妻子却是特别关爱,每次出差,都要叮嘱女儿阿瑗照顾妈妈。女儿阿瑗特别懂事,小小年纪就已经会照顾人了,对朋友也很真诚,深受大家喜爱,这些朋友在钱钟书他们有难时还慷慨解囊,帮助一家子度过了难关。钱钟书一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人,钱钟书不追求一官半职,被人推举还躲得远远的,谓之无官一身轻,乐得自在逍遥。不幸的是,当今社会人们似乎不是为了理想而活,事实上大部分人已经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每天想到的只有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活着只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只能用华丽的衣饰、高级的消费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在黑暗的夜里,不知道多少人一遍遍舔着自己孤寂的心灵。书中予我启迪的还有钱钟书杨绛夫妇的相处方式。每当夫妻二人有分歧时,他们都主张求同存异,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不忘倾听对方的想法,充分尊重差异,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对方。如钟书父亲有意让长子继承父业,去一所普通大学任职,但此时钱钟书有更好的就业选择,到清华大学任教,杨绛认为钟书应为前途考虑,谋高职,但钟书却无心忤逆父亲的意志,最后杨绛在自己父亲劝导下,经过考虑,觉得应该尊重丈夫的选择,给他一个尽孝的机会。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两坚持求同存异方针,避免了争吵影响夫妻感情。联想到当今很多情侣的相处模式,仿佛恋人就是自己的一件物品,你就是我的,我想要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特别是女孩子,如果对方某件事不合你意,就大吵大闹,甚至提升到爱不爱的高度。这样做使得双方都活的很累,不如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想法,站在对方角度多体谅对方,这样让你们的感情得到更稳定的保障。

读《我们仨》有感 篇12

对于这本书,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太多,所以对于这本书当初看的时候模模糊糊,也没有看出哪里比较好,如今自己当了父亲之后,经历了更多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点,全书的前两个部分一直在说梦,第三个部分便是现实,是杨绛先生对一家人的回忆,这种回忆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至亲至爱的一种回忆,是一种对生活的一种回忆,对杨绛我先生来说,这大概是回忆无穷吧,而这本书也是一位老人记录了自己和丈夫、女儿一起生活的63年间的点滴,相信不同年纪的看到这本书的感受都不一样。

对于这本书,前两部分说梦,第一部分就是梦是钟书离我而去,第二天钟书安慰我,心里也是变得十分的宽慰,于是似乎钟书记着我的话,让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而第二部分在我看来,是最让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人离开人世,一个一个女人,承受的住这样的悲痛吗?这样的一部分只能简要概括,而杨绛先生的感情寄托在说中,只有投入进去,才知道,原来一切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远,谁不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嗯?而杨绛先生将这些记录下来,更是让人佩服,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现实,在至亲的两个人离开杨绛先生之后,她一个人孤零零在这个世上,每天看到家里的一件小物品,都会发呆很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概括确实很贴切,虽然我们都称她为先生,但是她始终还是一个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两个人至亲的都离开了她,她的悲伤没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个人在世上。

读《我们仨》有感 篇13

我从前也阅读过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书,对他们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语文书中的《老王》,导致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这些写作大家的生活离我是很遥远很遥远的,可当我偶然阅读的时候,我认为杨绛更像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奶奶,她笔下的语言温馨地描绘了他们一家三口,但更多的笔触间我还是读出了千辛万苦,读出了无可奈何,更读出来深恶痛绝,看这段:“但我没有意识到,悲痛只能啼哭,还有钟书的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老人的眼是干枯的,只会为心上人流泪”。现在她的悲痛欲绝,她的无助,却没人劝慰,她的钟书先生不在了,老人的眼睛连泪都流不出来。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从书中,我读出来中国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它诠释了幸福原来,原来最美好的样子,告诉我们如何得到幸福。看看杨绛、钟书先生的风风雨雨,不论怎样的苦难,怎样的逆境中,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离别,我会心酸;读到家常,我会感同身受,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吧!

杨绛被钱钟书先生成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他们生活在那个艰难的时期,依旧过着幸福的人生,体味着生活的快乐,他们三个的普通,跟现在的许多家庭一样,一家三口,粗茶淡饭,温馨简单。

上一篇:签呈(关于租用厂外公寓的申请)下一篇:守林人的女儿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