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2024-07-27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通用10篇)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篇1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找寻新课程实施中的合力

物理学发现,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求出这样的一个力,其产生效果与原来的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样的力叫做合力。若这几个力共同作用于相同点,则这些力称为共点力。共点力如果方向相同,则效用较大(0度时合力最大);方向各异,则一部分的力就会被抵消。有个漫画,画面是几个小动物共同拉着一份贺礼,给老虎拜寿,但它们的方向却是东南西北,结果举步维艰。

由此,笔者忽然联想到了新课程施行中的共点力的消解现象。

学校和家庭:给的不是我要的在大力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增设了校本课程,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但家庭方面似乎反应平平甚至抗议。组织学生经常深入社会,被责为不务正业、偷懒;带领孩子到田间观察自然,被驳为“孩子就生活在农村,整天对着大自然,还有啥看头”;学校开设活动课和选修课,选人文和兴趣类的寥若晨星,而奥数、剑桥英语、理化提高班之类则人满为患,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吗?不,大多是家长的意思,理由很简单:前者对将来考试作用不大;课堂上的游戏讨论更是被斥为不懂教学,孩子学不到知识。曾听一位家长私下议论,现在学杂费这么高,花这么多钱,学校却提供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能保证孩子上名牌考重点吗?比如,插花艺术、摄影之类的课,这玩意中考考吗?功利性追求与全面育人目标发生了严重错位,而学校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也常常丧失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勇气说“不”,更不谈全面发展和发展全体了。

冒险和稳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许多教师是欢迎新课程的,它不但使学生从传统的应试中解放出来,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挥余地。一些老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改革创新,但最终往往不了了之。为什么呢?要课改,就必然会耗费一定时间和犯错,这个险谁能冒?各地的课改教改大多数是“摸着石头过河”,万一弄砸了,学校和家长会答应吗?

比如,新课程中鼓励教学形式多样,重视体验。有的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结果出了安全问题。为了保险起见,学校和教师再也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外。另一方面,学校尽管提倡改革,但期中期末总结时,却常常是“数字”说话,只看名次和优秀率。在动辄下岗待岗、薪水与成绩挂钩的背景下,有多少人能走自己的路去践行教育理想呢?谁又敢拿青春赌明天?几年前,山东青岛的一位语文老师,大胆抛开教科书,自编教材,闹得沸沸扬扬,毁誉参半,其中的艰辛和教训,恐怕也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只好老老实实教书,稳中求胜。操作和评价:厚此薄彼的失衡无论翻开报刊杂志,还是网上搜寻,会发现关于新课程的专家解读、经验介绍、应对措施之类的过程性研究特别多。实际上也是这样,培训、观摩、汇报、讲座之类的活动可谓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也比较多,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具体考核与评价方面的内容则相对显得那么薄弱和冷清,行动上还是恪守单一化的“一考定音”模式。相比之下,这块领域的开发研究和具体落实存在着滞后现象。有的只是换个名称,叫综合素质调查,其实还是测试文化知识,搞的仍是智育,而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考核往往是空白一片,或者语焉不详,缺乏可行性。

这种失衡情况最终只会倒向一边,就是服从于考评。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怎么考考什么、就怎么教教什么”常常是一种很现实的做法。因此,如果考核方面不进行改革,不拿出具体详实的可操作措施,恐怕新课程还会被导入死胡同。

没有争议,也就没有动力,也就不会前进。但如果这样的共点力始终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长久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而无法向有序转化,只会使共点力相互抵消,合力降低,就象漫画中的动物一样寸步难行,造成教育的弱效、无效。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篇2

一、引入物理概念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初中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时候, 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 最容易接受的是像人拉车那样沿着力的方面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力, 但对缺少直观形象作基础知识的, 如车也在拉人这一反作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典型的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抽象的概念。例如, 最好利用弹簧吊着物体 (弹簧被拉长、物体不下落) 、手提水桶等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车也拉人”这一不太直观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 甚至让他们亲身体验人拉车时, 当绳子突然断开, 人会向前倾倒这一事实, 从而知道车的确也在通过绳子向后拉人。所以, 在讲过一个物体概念时, 就应尽可能借助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形象化的语言等形式进行实践。

在概念教学中, 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有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共同因素很多, 此时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就能帮助理解新概念。如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但都是表示快慢, 因而在引入功率概念之前回忆复习速度概念, 功率概念的建立和学习就不会费太大力气了。又如在学习比热概念时可以先复习一下密度概念,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 又使新概念的引入有一定的基础, 使学生既不感到新概念来得突然, 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又如,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没水中。学习观察到铁块下沉, 木块上浮, 却解释不了原因, 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 不同程度的学生, 不同环境下学生熟悉的不同事例, 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使概念的引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 概念的引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对探索新的概念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思维就能集中, 学习积极性就高。 (2) 提出的问题必须和引入的新概念密切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既熟悉又不能解决,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强烈愿望。 (3) 用实验引入新概念, 既生动又形象, 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 此时又不能解释原因, 学生必然会兴致勃勃地去探索新知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关系的, 具体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 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通过演示,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也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 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惯性的演示实验。实验如下:杯子上放着塑料板, 塑料板上放着鸡蛋。当用小棒猛击杯子上的塑料板, 塑料板离杯飞出, 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通过此现象, 使学生获得“惯性”的感性知识, 从而为惯性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

演示实验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形成观察的习惯, 并具有进行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能力。 (2) 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 抓住主要因素, 使它鲜明、形象,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 思考什么,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知识, 打好建立概念的基础。 (4) 演示实验必须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 同时演示实验必须达到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

三、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 在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之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

例1:压强概念的形成。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已获得以下感性认识: (1) 受力面积相同,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 (2) 压力相同时, 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小, 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成正比, 跟受力面积成反比。由此引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压强的定义, 启发学生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概念。

例2:比热概念的形成。

学生从演示实验中已经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要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热是否相同?再进一步思考, 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1℃时吸热是否相同?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反映出来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为了反映这种性质, 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 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反映这个概念。

对初中学生来说, 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是比较抽象, 比较困难的一步, 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 它是用来说明或解决哪类问题的? (2) 如何定义这个物理量?建立这个物理量的方法怎样? (3) 它的定义公式如何?有何物理意义?它的单位是什么? (4)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往往存在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排除。a.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错觉:如物体匀速上升时, 向上拉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物体作变速运动时, 没有惯性等。b.邻近概念容易混淆。如:质量和重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工作、惯性和惯性定律等。

在概念形成后,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示概念的物理意义。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概念

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 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 理性到实践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因此, 在概念建立后作些简单的概念练习, 对学生正确地建立概念是有益的。学生学完一个概念后往往重视记忆而不重视理解, 所以教师切勿以为已讲清了概念, 学生认为已经听懂了便万事大吉。如不及时练习, 过时就忘, 很难收到正确地巩固掌握概念的实效。因此, 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做实验等等, 使概念得到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学完密度要领之后,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水和冰的密度是否一样? (2) 由ρ=m/v能否说明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通过以上练习, 使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密度的大小将发生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从而使学生对密度概念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五、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的。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知识水平较差, 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时, 不能一味追求概念的“严谨性”, 毕其功于一役, 而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逐渐加深加宽, 不能好高骛远, 加重学生负担。如:质量概念在初中只作定性的粗略的解释, 指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显然这不是质量的严格定义。又如:在讲功的概念时, 在初中只能讲到对物体施加一个力, 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的方向前进一段距离, 在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从而引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能够判断:做功没有、谁做功、做多少功、什么单位就行了。知道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果作用力既不垂直于运动方向, 也不和运动方向一致, 做功没有, 要到高中才讲。如果讲死了, 说明作用力必须和运动方向一致才能算做功, 学生到高中就会认为作用力和位移成角度时, 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 在初中把概念讲到什么程度, 和学生到高中怎样进一步衔接, 教师必须要作深入考虑。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既要注意其阶段性, 要求每个阶段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测量后, 一定要复习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以便在解密度、压强等有关练习题时有个良好的基础;又如:在讲到电功时, 可以先复习机械功的定义, 明确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从而进一步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使学生对电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篇3

一、通过实验提高感知效果,顺应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物理概念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物理概念的界定又常常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或由它与其它概念间的关系来完成的。因此,初中生在初次学习物理概念时,常常会感觉抽象难懂,对概念捉摸不透。虽然如此,但“物理”顾名思义就是“以物载理”,每一个概念中本来就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初中物理概念尤其如此,教师如能在实践教学中把与概念相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和物理事物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当中,就一定能将抽象的概念有效地转化为直观的表象,使概念与学生的已有认知产生间接的顺应联系。“直观呈现”,最好的手段是物理实验。下面,我以初中物理概念“大气压”这个概念的建构为例,谈谈这个过程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加以实施。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现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并应用过相关的大气压知识,但由于没有学科学习经验,对大气压的应用认知便只能停留在自己直观观察到的表象认知层面,而且这个表象认知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用吸管吸饮料,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并体验到这样的“事实”:嘴用力吸,饮料就会被吸上来;而饮料上方的“空气作用”,因空气无形无色,学生既不能直观感知到它的存在,更不会联想到它会对饮料产生挤压作用。因此,学生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中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饮料是靠嘴吸上来的。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教材对“大气压”这一概念的界定。教材是这样引出“大气压”这个概念的:“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显然,“大气压”这一概念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及“空气”“流动”“压强”等概念间的关系来界定的。初中学生对“压强”“液体压强”“空气的流动”这些概念的“感觉”本来就很模糊,教师如果期望通过“讲述”的方式把概念讲清楚,困难是相当大的,因为多数学生还是会凭着直觉和前经验来分析、判断。如果我们利用物理实验的方式,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稀释还原”或“追本溯源”,通过实验来简化和纯化事实的“原本”过程,以帮助学生排除非本质因素干扰,这样会不会更容易让学生“发现”概念的本质内涵呢?下面我们便以“大气压”概念的实验设计为例,进行教学过程分析。

(一)运用对比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空气流动”对浸在其中的固体产生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压力”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物品由一个完全密封的大塑料瓶(图1乙)和一个不完全密闭的大塑料瓶或可乐瓶(图1甲)以及旋片式真空泵组合而成。

师演示实验如图1乙,闭合真空泵电源,真空泵启动10秒左右,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塑料瓶被压瘪了,听到‘劈劈卜卜’的压裂声”。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实验,真真切切地看到:原来完好的密封大塑料瓶“卜”的一声明显地被压变形,如图1乙所示;而且随着空气不断抽出,大塑料瓶继续被压瘪并且不断发出“劈劈卜卜”的压裂声。师肯定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师开始演示实验如图1甲,对未密封的塑料瓶抽气10秒左右,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生答“没有什么变化”。随着抽气时间的增加,塑料瓶的形状保持不变,如图1甲。师追问学生“开启抽气泵的目的是什么”,生一致回答“抽走塑料瓶内的空气”。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在老师对两个塑料瓶进行抽气后,两个塑料瓶内外空气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生经过分析可以知道:抽气后,密封塑料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瓶内外气体不一样;未密封的塑料瓶内的空气不变,瓶内外空气一样。师再次肯定学生的分析。

该对比实验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给学生以强烈印象,让学生观察到现象的本质,经历并体验“空气流动”对浸在其中的固体产生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力”或“压强”,再运用自己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便可以得出“当固体内外存在‘气压差’时,外界流动的空气可以对浸在其中的固体产生明显的压力”这一新的认知。亲眼目睹这一实验过程后,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空气流动”的作用,还会惊讶于隐形空气压力的“威力”,对空气压力的进一步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该对比实验的每一步都源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对学生看不见的或没有经历过的抽象现象,运用实验适时、间接呈现,为学生认知的顺应发展做好了铺垫。(备注:学校如果没有真空泵,可以选择使用100ml的注射器代替,用易拉罐代替大罐或大瓶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还可以选择燃烧蜡烛排空空气代替抽气等)

(二)运用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空气流动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

nlc202309082244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图3甲是“倒扣在已点燃的蜡烛上方的烧杯”实验装置,乙是“倒扣在未点燃的蜡烛上方的烧杯”实验装置。

师演示“水沿烧杯上升实验”,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水的上升情况。

生:甲杯中的水上升,盘中的水变浅;乙杯中的水不上升,盘中的水位不变。

师:两个烧杯中空气的质量一样吗?(抓住学生的疑点观察追问,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生:不一样,甲杯中空气的质量小。

师:两杯中空气的体积、密度一样吗?

生:体积一样,但甲杯中的空气密度小。

师:乙杯中,杯内外空气的稀薄程度一样吗?

生:一样。

师:甲杯内外的空气稀薄程度一样吗?为什么?

生:不一样,瓶内空气稀薄,被排出了。(学生根据已有认知进行推理)

师:谁能说说盘子中的水受到了谁的作用而沿着甲杯上升?是谁给盘子中的水面施加了作用?同桌可以讨论2分钟。

生犹豫、思考、联想、讨论。

生:空气!空气由于重力,对液面产生了挤压。(个别学生能联想到)

师:不错,正是空气的作用。空气因重力、流动性对浸在其中的液体产生了挤压作用。

师接着演示“液体受到挤压沿着竖管上升”的实验(强化学生的认知),生观察、思考、联想。

这一实验过程,将隐形的“空气对液面的挤压作用”“杯内外的气压差”具体“显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合理想象和分析“水为什么会沿烧杯上升”,进而真实感受和经历看不见的空气的流动对浸在其中的液体的液面产生的“向下”的“压力”和“压强”。学生会自觉将这一经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丰富和更新原有的认知。

(三)引入“什么力使悬空塑料试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实验,让学生感受逆向思维活动“空气”“流动”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可产生“向上”的“压力”和“压强”,以此丰富学生的思维表象,让学生对“空气流动”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压强”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逐渐熟悉“空气的流动”的隐形挤压作用

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塑料试管(也可以用可乐塑料瓶代替)顶部或侧壁钻一个小孔,以便于对比封住小孔和放开小孔时的不同,避免学生误以为是水粘住了纸片,受到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四)对比实验“谁能吸得上饮料”

实验过程:让两个力量不同的学生进行吸饮料比赛,力量大的吸“全封闭饮料盒”中的饮料(全封闭饮料盒是指插入的细管除与大气相连外,其他地方都是密闭的,该饮料盒中的空气稀薄),力量小的吸“上端开口不封闭的饮料盒”中的饮料(该饮料盒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让学生找出两个饮料盒中的异同,并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再用100ml的注射器代替学生“吸饮料”,一个向里充气,一个从里往外抽气(夸大两者的区别,便于学生关注本质因素的影响),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吸”时发生的现象,归纳饮料在管中上升的本质力量,彻底排除非本质因素“吸力”的直观影响,正确认识此实验中“吸力”的作用。

通过以上四步实验,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稀释还原浓缩的“空气”“流动”“压强”等知识的发生过程,将“气压差”的概念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新近经历的表象贴近固有表象,使隐形的表象得以“显现”,让学生的直观体验与原有知识概念发生联系,提高了概念建构的感知效果,促进了物理概念的顺利建构。这样的教学,既能顺应教材知识的发生顺序,又能顺应学生认知结构的认知顺序,还能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

本概念中,学生认知的直观表象抓手是“流动的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压强”,学生认知的隐形思维抓手是“气压差”。而该概念认知中的隐形思维抓手是关键,有了这个抓手,学生才可以根据前经验积累升华形成新认知。因此教学中,需要提供“气压差”的直观过程,补足学生的感性表象积累。

二、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扭转前经验认知的偏差

不少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有片面认知,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为了验证学生的这一认知,2015年桂林市在适应性考试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这道题对全市考生来说难度值为0.23,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结构跟学生的经验积累有很大关系。要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或错误,单靠重复讲述作用不大,最好的办法是提供摩擦力发生的原始过程,让学生自己联想、抽象,归纳概念的本质因素,排除非本质因素干扰,走出认知偏差。

可以先列举一些非本质联系的实验,顺应学生的已有经验,强化学生的原认知。如图5所示实验。在该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并阻碍物体的运动。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才把阻碍相对运动和阻碍运动相混淆。接着补充图6、图7所示实验,进一步关联学生对摩擦力产生和阻碍物体运动的经验和表象。

然后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帮助学生走出认知偏差。可呈现如图8所示传送皮带传送物体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是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判断物体相对于皮带,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经历与自己之前的经验相反的实验,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努力寻求其间的本质联系,初步思考去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nlc202309082244

最后将问题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联想。呈现如图9所示的实验。分析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没有在意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生活案例,强化学生头脑中的新表象。

如此系列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发生的原始过程,由认知矛盾引发主动思考,逐步学会舍弃概念中的非本质联系,进而寻求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头脑中的片面认识会自觉地发展成为全面认识,错误的认识会初步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会逐步得到深化。

又如,要使学生形成“惯性”的概念,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这一本质属性。但是,在物体真实的运动中,这一本质属性却为许多非本质的联系掩盖着。如要维持物体的运动,一定要“外力”的作用,“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恒定的“外力”作用,是维持匀速运动的原因;“外力”大,速度就大;“外力”小,速度就小;等等。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摒除这些非本质联系而较顺利地揭示本质属性形成“惯性”概念呢?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首先列举一些非本质联系的实例,顺应学生的已有经验。桌子不推就不动;树枝无风就不摇动;已经推动的桌子,一松手就停住了;踢出去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故意说:“这些事实说明了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预习了的学生此时有些耐不住,但一时不懂怎么组织语言反驳老师的观点)然后将问题引向深入,引发矛盾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实验模拟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想收脚也收不住;行驶的汽车不踩油门后,仍能继续前行;动车进站时,若不减速刹车,很难停在车站;飞机降落地面后,必须要强力刹车且还要运动很长一段距离后才能慢慢停下来;从枪膛射出的子弹飞行很长一段时间都停不下来;运动的洪水若不受阻碍根本停不下来;火山爆发的冲击波很难停下来;等等。(到此时,未预习的学生的认知与原有经验已经有矛盾冲突,开始寻求讨论了)

实验模拟过程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学生不能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老师提出的现象。(学生犹豫了,开始沉默思考,主动寻求新的思路)

在学生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寻求新的解释思路时,教师可顺势强化问题的本质属性刺激,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会怎么样?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非常小时会如何运动?(将层层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的思路会逐渐清晰起来)

最后教师引导归纳: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很小时,会如何运动?运动的物体假如不受外力时会如何运动?

教师用实验再现学生难以感知的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较小时的过程,为学生的联想和思维加工提供台阶,安装抓手。学生对感性材料通过联想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三、通过实验将复杂现象简单化,降低学生学习概念的难度

物理知识体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物理概念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新课、练习、复习等环节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增长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将物理实验和物理概念的讲解有效结合,能将复杂现象简单化,将概念间的联系明朗化。原因是物理实验具有将复杂的条件简化和纯化,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特点。如在练习题中关联到压力和重力的相关概念时,单一用讲授的办法,学生始终难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如果此时巧借下面这个小小的实验,学生会比较容易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彻底弄清楚:选用一个长的塑料尺(约60cm长的软塑料尺)组成斜面(初坡度约为60度),将稍重的铅块圆柱体放在斜面上,提示学生观察并记录塑料尺的形变程度;然后不断减小坡度,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塑料尺的形变程度;最后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后分析重力的变化情况、塑料尺所受压力的变化、塑料尺的形变程度的变化等,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归纳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物理实验对初中物理概念的建构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笔者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行的重视,并对其中的不尽、不全、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责编 白聪敏)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4

谢燕忠

甘肃省民勤县民勤五中,甘肃 民勤

733300 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重视物理概念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引入物理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引入概念,常用方法有:从生活实际引入,如引入“力”的概念,可以现场模拟生活中力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力就在我们身边;从实验现象引入,如惯性的概念,观察体会惯性的存在;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如“电功率”的引入,可以在复习“电功和电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电流做功不光有多少还有快慢,顺利成章地引出电功率。

二、形成物理概念

知道了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后,接着的问题是理解这个概念到底怎样描述了某一物理现象的本质?它的内容是什么?针对学生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已有的“前概念”,即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之前,脑子里已对这一概念形成的偏见,设计一个好的形成概念的过程。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虽早在17世纪已被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否定,但直到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讲“运动和力”的概念时,这种错误观点在学生头脑中仍留在学生头脑中。因此,进行物理概念教学要注意发现和剖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物理学是借“物”求“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例如,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

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

三、精确表述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形成和表述概念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能的转化和守恒概念”时,师生共同列举一些能的转化的例子。如: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用电饭煲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等。至此,让学生概括得出新概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其间,对学生表述的不当之处,教师应诱导启发,在正式给出定律时,要求语言精练、准确,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得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剖析物理概念

初步建立了概念,首先要从正面对概念进行认识。对概念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要咬文嚼字。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表示这个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表示定律的成立条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结论,二者必居其一,原来静止的物体现在继续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总”表示当物体满足以上条件时结论就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没有例外。总之,对概念的定义要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重要的“字”、“词”要认真推敲。

五、深入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其对物理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认识,使学生在加强概念的理解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例如:“电阻”这个概念,学生一定要懂得对同一导体来说,其电阻值是恒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电阻值也有可能是相

同的,表明导体的电阻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性质和温度共同决定,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正确理解这一点,学生就不会把公式

R=U/I 的意义理解成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为了比较深刻地理解概念,还需要从全方位来认识概念。这就必须从分析概念的内容入手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六、甄别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中,由于某些概念的条件比较多,容易被忽视,不易全面掌握;某些概念与邻近概念相似,不易区别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甄别,使学生通过概念的比较,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电阻和电阻率、功和能等。在运用概念时,应选用易混淆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对概念理解和巩固概念之间的差异。

总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优化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篇5

隆尧县双碑中学张永霞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物理科学内容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若学生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则寸步难行。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概念教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枯燥无味的概念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材料、演示试验、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所学概念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观察、比较、分析、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

案例一:《光的折射》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学

多媒体演示1:(模拟“海市蜃楼”自然奇观。)

师:在这里,大家再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而惊险的事例:

多媒体演示2:模拟小孩溺水惊险情景(故事情节: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小学生一起回家,路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他

们看见水好象很浅,就准备趟过去,一下水才发现河水很深,由于不会游泳,就出现了溺水事件。)

师:为什么看上去很浅的河水实际上很深呢?难道我们的眼睛会受骗?请同学们来做两个实验。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的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提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师:上述实验中,你们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这些现象能用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经过情景设置调动学生进入一种研究型的学习状态,“任务驱使”和“渴盼成功”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的知识中来,然后水到渠成的学习折射的概念和规律。

二、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学借“物”求“理”,物理概念的形成首先应该给学生呈现足够的感性材料,(如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形成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实验,探究概念和规律的内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也是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最直接形象的方法。初中物理适合实验探究的内容很多,一定要注意实验的新颖性、趣味性、准确性。如: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二)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案例二:力的概念的教学,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一根主线、一条大动脉,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学生受“力气”、“劲”等生活用语的干扰,在形成力的概念时,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感到费解,在学习这一概念时,为了促进这一概念的形成,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搬自己的书桌,搬桌子时,人的肌肉会紧张,同学们能感觉人的手对桌子用了力。再用一绳子把一重物挂起来,比较绳子没挂重物和挂重物时的不同之处,(没挂重物前绳子较松弛,挂上重物后绳子被拽紧)然后问学生绳子对物体是否施加了力?再通过多媒体出示马拉车、人推车的图片,通过分析这些共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深刻的理解作用的含义。

(三)运用比较形成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可通过概念比较的方法,例如:在初中物理中重力和质量两个概念容易混在一起,在学习质量和重

力时可列表让学生对质量和重力加以区别,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蒸发和沸腾、压力与重力、功率和机械效率、电功和电功率时都可以采取比较的教学方法。

(四)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即使学生理解了概念是怎样形成和建立的,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很难记住,所以为了帮住学生记忆概念和规律,要教给他们方法,用多种方法记忆规律和概念,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我把折射规律编成“空气饺(角)大于玻璃水饺(角)”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折射规律,又如在学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我把总电阻编成积和,即R 总 =R1 R2∕ R1+R2学生记得非常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形成概念的前提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上的飞跃,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如果教师包办代替,在罗列一些现象后就简单给出概念的定义,学生理解的不充分,就会对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实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

三、物理概念的巩固

概念和规律呈现以后,就必须及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根据每个概念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应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概念,看他们能否回答概念是怎样引出来的?怎样形

成概念的?与其它概念有何联系?

2、初步的直接运用阶段,如: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概念和物理规律对物理性质进行判断等,这一内容一般在新授课时进行,以对新学知识作初步巩固。

3、编撰适当例题,在概念易错的地方编撰适当的例题,变化条件、多方设问。

4、利用其它知识为本概念、规律提供条件,运用本概念为其它知识、规律供条件。

案例四:电功率的教学后,第一阶段先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即电功率是怎样引出来的,再回顾电功率的定义,即概念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明确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第二阶段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 P=UI 和 P=W/t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分辨电功和电功率。第三阶段,实际功率的计算,特别是由于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引起电功率变化或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引起电功率变化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注意题型的设计要典型,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给学生方法,要求他们领悟运用知识要点,联系实际多选择学生熟悉的现象或事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物理概念的内化

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本身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

对概念和规律教学要求整理的内容主要有:

1、概念规律的内容(准确精炼)

2、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条件(牛顿第一定律的不受力是指两种情况:理想化下的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3、在练习中总结的规律(如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实验测密度)

4、物理概念和规律综合的教学(功和能的关系教学后,有能的转化是判断做功的条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物体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时才做功)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篇6

学习了《初中物理实验和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体会很深。认识到了很多的问题,拓展了我在这方面的教学思路。如: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是:

① 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②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③ 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④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⑤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篇7

一、有效的讲授是进行概念教学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

讲授法是教育史上最为悠久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当今教学中广泛采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首先, 讲授要通俗化。也就是我们平时一直要求的“深入浅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地理解某个概念完全可以看他能否通俗化地表达。当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时, 教师要善于寻找与之相似的熟悉事物来作比喻或类比,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物理概念。例如, 在讲授密度公式ρ=m/V时, 需要学生理解此公式用于计算密度, 但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为了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理解的框架, 笔者打了这么一个比方:这好像用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但物体长度与尺却无关, 密度公式就好比是测算密度的工具。其次, 讲授要具体化。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概括和抽象的思维形式, 因此实际事物的抽象才形成概念。但我们仍是经常借助大量具体事物来认识它。由此, 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善于寻找一些具体、典型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还原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同时, 教师还应尽可能用具体的数据, 而不只是用“很大”“大得多”等抽象语言来表达。例如, 在介绍原子的直径时, 可以向学生讲:原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米, 若将一个个原子在头发丝直径位置排满队的话, 要排约一百万个, 如果这些原子每秒报10个数的话, 共需28小时才能报数完毕。这样学生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 讲授要形象化。教师在讲授时要求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物理现象, 叙述物理过程发生、发展, 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 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例如, 在描述电磁波时, 把它比作一个庞大的家族, 无线电波、微波、光波等就像是这个家族的各个成员。又如,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好比一间房间两扇门, 在判断物体内能如何改变时, 就想象是从哪扇门进或哪扇门出, 来得到答案。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各种抽象的物理概念。

二、合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来组织探究式概念教学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 对多种物理现象已有了自己的认识, 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 这就是前概念。前概念是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基于“前概念”广泛性、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的特点, 决定了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 正确的前概念可为师生提供建立科学概念的基础和平台;另一方面, 错误的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构建会形成严重干扰。因此合理地发掘利用前概念, 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那么教师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呢?笔者认为基于认知冲突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即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认识发生冲突, 使学生感觉到有改变认知结构的需要, 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前概念的错误、接受新认知。而后把科学的物理概念再应用到更为广泛、深刻的现象中, 使学生在新的思维活动下获得更多成功, 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 并留下深刻记忆。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例如, 在探究灯泡亮度问题时, 不少学生存在着下面两个错误的前概念:灯泡亮度由通过它的电流大小决定;灯泡亮度由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决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教师是在“测小灯泡电功率”这一节内容中通过学生实验, 分析现象和数据后得到结论: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电功率。这样的结果使许多学生会感到困惑:实验中灯泡变亮时,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在变大, 自己的结论似乎也是正确的。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设计:将“220V 40W” (L1) 和“220V100W” (L2) 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 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 如果灯泡的亮度是由电流大小决定的话, 那么两灯应该一样亮。闭合开关后, 发现两灯并不一样亮, 而且L1更亮些, 学生感到非常诧异。 (产生认知冲突1) 。类似的, 一部分学生马上联想到可以将刚才两个灯泡并联到电路两端, 两灯泡电压相等, 发现两灯也不一样亮, 此时是L2更亮些, 说明灯泡的亮暗也不是由它两端的电压大小决定的。于是提出:灯泡亮度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进一步借助理论分析和实验现象, 学生即可建立起“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的科学观点。紧接着, 这个物理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应用:在上述实验中还发现两灯有时“220V 40W”的灯更亮, 有时是“220V 100W”的灯更亮, 为什么呢? (产生认知冲突2) 。此时, 教师再通过一定的引导, 由学生自己根据公式P=U2/R或P=I2R便可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 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讲授和探究式的概念教学, 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物理概念的定义和实质, 而且, 还能引导学生将它应用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物理现象中去, 实现物理知识的建构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 概念教学应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不但要使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多重角色的转变, 同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帮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 深化概念 巩固深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18

物理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或描述,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许多同学常常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背诵定义,以为“背得出”就是“学懂了”,其实这是学习物理概念的一大误区。只有掌握了物理概念的实质,并能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学懂了”。那么,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如何使学生真正“学懂”物理概念,是搞好中学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初中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些概念反复出现在许多定律中,使用频率较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分析现象,逐渐掌握物理规律,进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物理概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搞好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问题。

一、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一)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

物理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揭示了物理这门学科的内容,形成了物理学科的体系与结构,体现了物理学科存在的價值。物理学包含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应用。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和应用的基础,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学生对电压、电流和电阻这几个概念搞不清,那就无法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更谈不上正确的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实际解题计算了。如果对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这几个概念掌握不好,对于计算压强的题就也会经常出错。

(二)学好物理概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伙伴。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与理解能够激起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就能增添其进一步探究并学习物理的动力。在物理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才潜心研究物理,才如痴如醉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物理概念的教学方式选择

(一)联系实际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前两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效果也不错,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动的实验吸引了学生,一些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而有些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实验表象,限于自身条件无法深入下去教师此时此刻就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积极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例如,在教学相对运动的概念时,两辆汽车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同的方向前进,彼此互为静止学生在多媒体看到这个演示,往往注意到了汽车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参照物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相对运动这一概念的理解如果教师建议学生两两做公交车回家,两人互为参照物,那么联系概念,学生就很好地掌握相对运动的实质。又如,在教学惯性这一概念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公交车刹车加速时乘客的反应时,学生很容易因为爆笑而忘记了要学习的内容这时教师应适时进行角色置换,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这样就能把物理概念运用于生活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概念比较防止学生概念混乱

学生学习概念时最害怕遇到相似的概念,而物理学中类似的情况却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应该随时根据新的内容进行旧概念的比较复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概念混乱的状况,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比如电功电热计算公式形式相同,学生很容易弄混这时教师要进一步解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直至联系到能的转化和能的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又如,教师可将重力和压力热量和热能做功和功率等等相似概念及时加以归纳,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内在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概念。

(三)借助先进的信息科技技术

对于一些无法带入课堂的实验或者生活场景,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引入多媒体进行授课。例如,在教学弹性势能的概念时,实验中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容易看到,教师就可用多媒体动画将其用慢镜头展示,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弹性势能的概念。

(四)利用生活经验,导出物理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恰当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日常生活中导出物理概念,可以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例如,在进行压强、摩擦、惯性等概念的教学时,就可利用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事例,逐步导出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五)排除经验干扰,形成正确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许多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但其中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片面的或错误的经验往往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如人们习惯上认为摩擦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用力推物体但物体没动就认为没有摩擦力;物体受力才运动;只有浮在液体上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这些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改变。因此,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就得设法排除这些片面的或错误的经验干扰,而排除这些干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实验。通过实验演示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不仅能有效地排除片面的或错误的经验干扰,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自主地向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化。如讲大气压的概念时,我曾将一个剥去皮的熟鸡蛋,置于较鸡蛋稍小的装酸奶的玻璃瓶口上,稍后拿下鸡蛋,将酒精棉球点燃投入瓶内,燃烧片刻,待瓶内空气稀薄时,再将鸡蛋放在瓶口上,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现象,鸡蛋慢慢地没入瓶内。这个小小的实验,不仅排除了大气压不产生力的错误认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对大气压的浓厚兴趣,吸引学生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

[1]郭怀中.物理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吴琴琴.浅谈物理概念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7).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篇9

初中物理光学典型前概念调查与引导策略 作者:庄宁 孟洋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3年第11期

初二物理上物理概念总复习 篇10

第一章《声现象》清大学习

2010 12 25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不能。

声能在中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与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

> V

> 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 km/h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

s(当时空气15℃)。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当时空气15℃)。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测距离: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 vt。

☆测声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筑物远处,大喊一声。记下喊话到听到回声的t,测出喊话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s。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v,v=st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一些失去听力的人(传导性耳聋),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

三、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指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是Hz。

声音可分为次声、可声、超声。可闻声:频率在 Hz之间。次声:频率低于2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

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倒开水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与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有关。3.响度:指声音的。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振动越大声音越响。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产生的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的发散。例如,医生的听诊器。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高音歌唱家──指。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分贝计量的是声音的响度。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午要午休时,邻居家里大音量播放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变成。

五、声的利用

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 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b.判断雷声有多远。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光源。分类:,如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击时瞄准目标。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⑤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⑥排纵队看齐。⑦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

4.光速: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 = 3×108m/s = 3×105k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与声速相反,光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一般情况下,V气

V液

V固。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3.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因为光进入我们的。分为两种情况:(1)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射入我们的眼睛;

(2)物体本身不发光,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5.反射分和

⑴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反射。⑵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四面八方。条件:反射面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 ①像、物相等。

②像、物到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平面镜的作用:(1)(2)2.球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应用:汽车镜,街头拐弯处扩大视野。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光。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牙医内窥镜是平面镜;五官科医生的额镜是凹面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进行实验。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选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便于看到蜡烛的。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即: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传播方向

(折射角=入射角=0度)。3.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看到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

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玻璃上,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纸板上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玻璃上,只透过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纸板上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这说明: 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也就是说: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物体通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绿光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绿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绿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黑色。

☆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是因为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六、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2.红外线:在光谱中的红光以外存在,人眼看见。

红外线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等。

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一般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与物体本身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的原理制成的。

3.紫外线:在光谱中的紫光以外存在,人眼看见。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用来杀菌,促进骨骼生长,应用它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在焦点(F)。

3.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越短。

4.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5.测焦距:(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2)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位置,直到纸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3)用刻度尺测出透镜中心到光点的距离即为。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暗箱中的胶卷相当于光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它能成、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当物距稍大于焦距时,它能成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被观察的物体在其焦距以内时,它能成、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侧。

3.平面镜成像与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有何异同:

不同点:平面镜是通过光的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是通过光的成放大的虚像。相同点:都是由光线的反向的交点组成,都不能用光屏来承接。而且都是的。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以内;②烛焰在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正。物距等于像距(u = v = 2f),成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u > 2f,f < v < 2f),成倒立、缩小的。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f< u < 2f,v > 2f),成、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u < f),成正立、放大的。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点。⑵u=2f是实像放大和缩小的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和角膜的共同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像成在视网膜上。4.透镜焦度用ф表示,f表示焦距,则ф=。眼镜片的度数T=×100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5.取一副老花镜,测定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器材:一个白纸屏、一把刻度尺、一副老花镜 步骤:

(1)将两个镜片分别正对着太阳光

(2)调节凸透镜的位置,直到纸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的光点(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镜片到光点的距离f1、f2(4)用公式算出镜片的度数.T=×100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显微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稍大。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望远镜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有关。☆简述测焦距的三种方法(近似值)

办法一: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使另一侧有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量出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焦距;

办法二:把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透过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当字很模糊不清时,量出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焦距;

办法三:利用凸透镜成像,当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时,量出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再除以2即为焦距。

☆简述区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看外观,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

方法二:对着课本上的字看,能把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否则属于凹透镜。方法三:正对太阳光,能会聚太阳光的透镜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方法四:能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的透镜是凸透镜。

方法五:让一个远视眼透过镜片去看近处的物体,能看清楚的是凸透镜。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我们把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 3.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温度不变。熔点:晶体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点:晶体形成时的温度。

晶体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在路面上喷洒盐水,盐水使雪的熔点,积雪很快可以熔化。

三、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的形式。它们都需要。①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⑴液体的高低; ⑵液体表的大小;

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空气、依附物、留下的液体的热量),具有致冷作用。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

⑴(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⑵。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用小纸锅烧水,能使水沸腾,而纸锅自身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由于水沸腾吸热,温度保持,使得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冰冻后,取出放置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擦不干。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金属)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表面。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表面发生,所以一时擦不干。

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雪后寒”。☆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灰尘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3.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

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电子带。电子绕核运动。

7.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单位:(C)元电荷

1e=

C

8.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9.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导体:导电的物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电荷。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绝缘体:

导电的物体。不易导电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金属镁的原子核带有12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12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1.6×10-19C ×12 =1.92×10-18C的电荷.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形成: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2.电路是。4.电路组成: ①:提供电能 ②:消耗电能 ③:输送电能

④开 关:控制电路的 5.三种电路: ①: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连接起来。(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三、串联和并联 串联:

定义:元件逐个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工作。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

定义:元件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开关作用:干路中的开关控制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1.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②各个元件之间相互影响。

③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其控制作用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②各元件之间互不影响。

③开关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电流的通断。

3.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单位:A mA、μA

1A=

mA

1mA=

μA 2.测量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负接线柱,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

上一篇:2023--2024年度六年级综合科知识测试题下一篇:江西事业单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