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2024-06-24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精选8篇)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1

事故报告程序与应急救援程序

一、事故报告程序

1、公司内报告程序

(1)发生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工长或生产调度,并立即报告单位领导。

(2)单位领导应立即口头报到公司安全环保科,当日24小时内书面报到安全环保科。

(3)安全环保科接到事故口头汇报后,首先核实情况,了解事故基本状况后按规定决定是否立即向永新县有关部门报告,而后再书面报送事故报告,同时向公司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2、外部报告程序

(1)事故快报。发生死亡、群伤及以上工伤事故、重大火灾爆炸、操作、重大设备、交通、盗窃、医疗食物中毒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各单位,要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环保科,报告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公司总经理向安监局和相关部门报告,重大、特大伤亡事故还应报告省安监局。报出时间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

(2)发生事故的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重伤以上事故报送安全环保部后,企业应立即报告市安监局、市劳动与保障局,报出时间最迟不超过24小时。

(3)发生伤亡事故,如有隐瞒、虚报或故意拖延时间报告,除责成补报外,对负有责任者给予纪律处分,情况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3、特殊情况处理

(1)在伤亡事故发生后一月内,负伤人员死亡的,企业应立即向永新县安监局和劳动保障局报告。(2)外来人员在企业内劳动、实习、培训时发生伤亡事故,企业应上报,并要说明单位、人员姓名、来厂原因,但不在本企业伤亡人数统计中。

(3)因工负伤后,当时不易确诊为重伤,一月内仍不能确诊的,按轻伤统计;一个月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致死亡,也不再作专题调查和报告。

二、应急救援程序

1、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值班长或值班干部报警,事故单位应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值班长或值班干部接到报警后,迅速向厂长、总工及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报告,指挥部及时向各救援组下达命令,通知各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通知事故车间迅速查明事故源,并将情况的报告总指挥。

3、公司领导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部(公司应急救援室),按职责分工展开救援工作。

4、通讯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话务员、检修人员及技术人员待命,话务员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公司内通讯迅速、准确、无误。

5、治安队接到报警后,根据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和爆炸的浓度范围设置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各种抢救车辆,有秩序进入抢救区域,安排好群众疏散路线,必要时通知公司门卫关闭厂门,禁止无关人员入厂围观。

6、义务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火速赶到现场,视火灾情况进行灭火,迁移可燃物品,围堵截流可燃液体,控制事态。

7、医疗组接到报警后,迅速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准备急救药品、器具,根据制定的该种介质急救预案进行抢救受伤者及中毒者。

8、抢修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集合各个工种人员集结待命,物资设备到位,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抢修、抢修。

9、防化抢救组达到现场后,迅速实施侦毒、监测,查明有毒有害物的允许浓度范围,确定可能引起急性中毒,爆炸浓度范围,查明受伤者和中毒者情况,迅速脱离危险区域,送医疗救护组抢救。

10、后勤物质组接到报警后,迅速集合人员,调集车辆,准备好各种生活必需品,并做好发放准备工作,接到出车任务,迅速出车抢救伤员。

11、各专业小组抢救结束后,做好现场调查,清理清洗工作,恢复工艺管经、电气仪表、设备的生产状态,组织开车工作。

12、为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快速,指挥统一,行动高效,各救援专业组必须按各自的职责,根据各自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开展工作。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2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约占一次性能源的70%。中国是世界第1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50%。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瓦斯、水、火、顶板等事故困扰着煤矿安全生产。2004—2015年全国煤矿发生各类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319起,死亡6 994人,其中重特大瓦斯事故200起,死亡4 649人,分别占62.7%和66.5%,其次是水灾、火灾等[1,2,3,4,5,6,7,8,9,10,11,12,13]。自2004年以来,全国煤矿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亿吨重特大事故死亡率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百万吨死亡率远高于美国、南非等其他主要产煤国家。

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因此,研发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煤矿事故分析

2004—2015年,中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20 731起,死亡34 729人。其中,顶板事故10 798起,死亡12 689人,分别占52.1%和36.5%,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瓦斯事故2 331起,死亡10 298人,分别占11.2%和29.7%,事故起数位居第3,死亡人数位居第2;水害事故654起,死亡2 833人,分别占3.2%和8.2%,事故起数位居第5,死亡人数位居第4;火灾事故87起,死亡661人,分别占0.4%和1.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位均居第7;运输事故3 511起,死亡3 928人,分别占16.9%和11.3%,事故起数位居第2,死亡人数位居第3;机电事故881起,死亡888人,分别占4.2%和2.6%,事故起数位居第4,死亡人数位居第5;爆破事故551起,死亡661人,分别占2.7%和1.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第6;其他事故1 918起,死亡2 771人,分别占9.3%和8.0%。2004—2015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占比分别见表1、表2。

分析表明,12年来,煤矿瓦斯、顶板、水害、火灾、运输、机电、爆破等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事故总量由2004年的3 641起、死亡6 027人,降低为2015年的352起、死亡598人;顶板事故起数占比和死亡人数占比、爆破事故起数占比和死亡人数占比均大幅下降;水害事故起数占比和死亡人数占比、运输事故起数占比和死亡人数占比均有所上升,机电事故起数占比和死亡人数占比均大幅上升。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简介

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实践表明,现有技术和装备存在下列问题:(1)事故主要靠人工发现,应急救援响应时间长;(2)无抗灾变应急通信与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无法及时了解灾情和遇险(难)人员位置;(3)灾区环境远程侦测范围小、可靠性差,难以满足救灾侦测需求;(4)应急预案针对性、适用性差,应急救援决策主要靠经验;(5)人工破拆和支撑救援装备效率低;(6)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灾后风流等。

因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2016YFC0801800)”(以下简称项目),针对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中灾害辨识、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3大环节科技问题,研发新一代智能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和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项目负责人是孙继平教授,项目执行期限:2016年7月—2020年6月。项目积聚了煤炭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装备制造方面的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共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神华集团、中国煤矿机械装备公司、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等21家单位。研究团队成员长期从事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及应急救援技术和装置的研发,研究水平及成果在国内煤炭系统处于领先水平。孙继平教授、武强院士、朱红青教授、周心权教授等,均作为国务院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参加了数十起煤矿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重特大事故调查和应急救援工作。

2.1 项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项目研究目标

项目将突破煤矿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重特大灾害快速识别、快速响应、智能决策、应急通信、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灾后环境侦测、逃生救援通道保障与构建等技术瓶颈,研发应急救援新装备及支持系统,构建新一代智能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提升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和效率,为煤矿事故高效快速处置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装备保障。

2.1.2 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根据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示范应用全链条融合的思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方法,开展矿井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灾情演变规律等研究;研发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等;研发成果示范应用。

项目拟解决矿井水灾、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灾情演变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1)矿井水灾及其灾情演变规律:矿井水灾识别、灾情演变、时空演化和波及范围预测模型等;(2)矿井火灾及其灾情演变规律:矿井火灾识别、灾情演变、时空演化和波及范围预测模型等;(3)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及其灾情演变规律:矿井瓦斯煤尘爆炸识别、灾情演变、时空演化和波及范围预测模型等,二次爆炸危险性预测模型等。

项目拟解决煤矿重特大灾害感知、智能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灾害矿井应急通信与人员精确定位、煤矿重大灾害紧急逃生与引导、煤矿灾变环境信息侦测和存储、煤矿重大灾害抢险救灾等关键技术问题:(1)煤矿重特大灾害感知技术: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煤矿重特大灾害辨识方法及感知技术等;(2)智能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等;(3)灾害矿井应急通信与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矿井抗灾变应急通信技术,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等;(4)煤矿重大灾害紧急逃生与引导技术: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后风流智能控制技术,遇险人员逃生引导技术等;(5)煤矿灾变环境信息侦测和存储技术:灾变环境侦测飞行机器人技术,灾变环境气体遥感技术等;(6)煤矿重大灾害抢险救灾技术:救援通道快速构建技术等。

项目按任务需求分解为9个课题:课题1为矿井水灾识别理论及时空演化模型,课题2为矿井火灾燃烧特性及烟流扩散规律,课题3为瓦斯煤尘爆炸传播演化规律及识别,课题4为煤矿重大灾害感知技术和装备,课题5为智能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与项目示范应用,课题6为灾害矿井应急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课题7为煤矿重大灾害紧急逃生与引导系统及装置,课题8为煤矿灾变环境信息侦测和存储技术及装备,课题9为煤矿重大灾害抢险技术与装备。

2.2 项目预期成果与效益

2.2.1 项目预期成果

项目将研制1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置,并通过第三方检测和现场应用:(1)水灾感知装置;(2)火灾感知装置;(3)瓦斯煤尘爆炸感知装置;(4)灾变环境侦测机器人;(5)瓦斯遥感装置;(6)逃生引导装置;(7)便携式破拆装置;(8)便携式支护装置;(9)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灾后风流调控装置与系统;(10)逃生通道快速构建装置及系统等。

项目将研发1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并通过现场应用:(1)水灾评估系统;(2)火灾评估系统;(3)瓦斯煤尘爆炸评估系统;(4)应急通信系统;(5)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6)应急预案系统;(7)辅助决策系统;(8)救灾指挥系统;(9)紧急逃生支持系统;(10)模拟应急救援系统等。

项目拟制修订10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申请100项发明专利、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开发表200篇学术论文;出版6部专著;创建2个示范工程。

2.2.2 项目预期效益

通过项目研究,使中国在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和装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通过成果应用,将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和效率,为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装备保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结语

在中国各类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第1;瓦斯事故起数位居第3,死亡人数位居第2;运输事故起数位居第2,死亡人数位居第3;水害事故起数位居第5,死亡人数位居第4;机电事故起数位居第4,死亡人数位居第5;爆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第6;火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位均居第7。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2016YFC0801800)”将突破煤矿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重特大灾害快速识别、快速响应、智能决策、应急通信、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灾后环境侦测、逃生救援通道保障与构建等技术瓶颈,研发应急救援新装备及支持系统,构建新一代智能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提升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响应速度和效率,为煤矿事故高效快速处置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装备保障。

摘要:分析了2004—2015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其占比。分析了现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存在的问题:事故主要靠人工发现,应急救援响应时间长;无抗灾变应急通信与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无法及时了解灾情和遇险(难)人员位置;灾区环境远程侦测范围小、可靠性差,难以满足救灾侦测需求;应急预案针对性、适用性差,应急救援决策主要靠经验;人工破拆和支撑救援装备效率低;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灾后风流等。提出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关键科学技术问题:1煤矿重特大事故识别和波及范围判定方法与技术;2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3矿井抗灾变应急通信技术;4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技术;5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后风流智能控制技术;6遇险人员逃生引导技术;7灾变环境侦测飞行机器人技术;8灾变环境气体遥感技术;9救援通道快速构建技术等。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3

关键词:电梯安全;应急救援;救援体系;体系构建

引言:电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电梯事故,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处理电梯安全事故,将电梯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所以,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逐渐构建起来,但是目前的应急救援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通过论述这些不足的内容和原因,进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相关策略。

一、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着“被动应急”的现象。应急救援体系应该在电梯事故出现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援,争取将电梯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普遍存在着“被动应急”的现象:首先,很多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只是在电梯事故发生后才开始采取措施,没有提前建立电梯事故相关的处理方案,当电梯事故发生时,很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其次,很多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领导对于应急救援体系的认识不够科学,认为应急救援体系只是在电梯事故发生后才开始行动,没有提前处理的意识;最后,很多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电梯事故的发生概率非常小,所以不予重视也忽视了日常的演练,当电梯事故真正发生时便无所是从。

(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救援工作不及时。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应急救援力量和及时的救援工作是降低电梯事故损失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救援力量不足,救援工作迟缓的现象出现:首先,很多地方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人手不充足,而且救援设备也比较落后,所以无法进一步提高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很多地方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没有统一的指挥,所以导致应急指挥时的职能交叉,指挥过程比较混乱,应急救援人员无法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

二、构建和完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及时处理电梯故障,也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从而能够确保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构建多部门合作的应急救援体系。随着目前电梯系统更加复杂化,解决电梯的故障往往需要很多部门进行参与。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需要构建多部门合作的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建立电梯事故的应急指挥中心,当某个地方出现电梯故障时,应急指挥中心能够及时接到报警,从而及时指挥相关的救援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援;其次,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和管理工作,由于电梯故障的救援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要对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挥,使其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处理好电梯事故,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二)不断提高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同时也能够对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构建完善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需要不断提高救援体系的技术水平:首先,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的救援体系中,能够帮助建立具有高新科技的救援体系,能够更好地提高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其次,不断提高相关救援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掌握和熟练使用相关的先进的救援设备,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救援工作,进一步提高救援工作的效果;最后,保障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有足够的人员进行工作,从而能够满足电梯事故处理的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机制。为了能够及时地响应电梯事故应急救援的请求,需要建立完善的救援工作运行机制,这样才能确保救援工作及时地开展,为降低电梯事故的损失提供保障。为了建立完善的救援工作运行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障运行机制环节的完善,运行机制至少由响应机制、指挥机制、协调机制和上报机制等组成,这些机制缺一不可,在构建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全面的考虑;其次,确保各个机制的良好运行,运行机制的各个组成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救援工作的运行机制,必须要确保各个元素的正常工作,才能组成可以正常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而能够更好地支持救援工作的开展。

小结: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相关策略,从而能够及时地处理电梯安全事故,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信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处理电梯安全事故,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顺利出行。

参考文献: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4

1.目的

为严格事故管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4.事故分类

4.1伤亡事故:员工在生产活动、企业基建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受到基建、生产潜在的或突发的危险因素的作用,身体的某些组织受到损伤或者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至不得不立即中断工作,经医务部门诊断,需休息满一个工作日以上(包括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4.2质量事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或中间产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如基建工程不按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机、电设备检修质量不符合标准,材料、产品因保管不善或包装不良而变质,采购的物料不合规格要求而影响生产或检修计划的完成等均称质量事故。

4.3交通事故:凡违犯公路、铁路运输管理规定或由于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发生车辆冲撞、翻车,撞轧伤人以及车辆装载货物因事先检查不周而在运输中造成意外损失和人员伤害的事故。

4.4火灾火警事故:凡发生着火,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称火灾事故;虽发生着火,但抢救及时,未造成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火警事故。

4.5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4.6破坏事故:凡属人为蓄意制造的造成一定损失的事故。

4.7自然事故:凡属外界原因影响或客观上未认识到而发生的各种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

4.8未遂事故:凡因操作不当,防护不周等原因,己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灾害,但所幸发现及时,得以避免或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4.9生产操作事故: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指标、工艺操作规程或因操作不当、指挥有误造成损失,如原料、半成品、产品跑冒,不合格以及报废,使生产波动而减产或停车等,均称为生产操作事故。

4.10设备事故:各种生产设备(包括生产、储存、动力供应和机、电、仪设备,管道、厂房、建(构)筑物,设备基础以及电讯、运输设备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减产或停产事故,均称为设备事故。

4.11污染事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化工原料、放射性等各种有毒害物质大量流失,严重污染大气或水源,致使人员伤亡和经济严重损失,甚至破坏生态平衡,形成公害的,均称为污染事故。5.各类事故管理分工

5.1人员伤亡事故、爆炸、火灾事故由安全部负责管理; 5.2生产操作事故、设备事故由设备部负责管理; 5.3环境污染事故由环保部负责管理: 5.4基建质量事故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管理; 5.5破坏事故、盗窃事故由保卫科负责管理; 5.6产品质量事故由质检部负责管理;

5.7自然事故、未遂事故根据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6.事故分级 6.1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3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4.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7.事故报告

7.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岱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岱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7.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接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报告的情况。

7.3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4事故发生后,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8.事故调查

8.1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安市人民政府、岱岳区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岱岳区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本公司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8.2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8.2.1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8.2.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8.3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8.3.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8.3.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8.3.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8.3.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8.3.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8.4事故调查组有权向相关人员了解与事故的有关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9.事故处理

9.1事故原因及责任者分类

9.1.1直接原因: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9.1.2间接原因:指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9.1.3直接责任者:凡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负有责任的人员 9.1.4间接责任者:凡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负有责任的人员,均属事故间接责任者(一般包括领导责任者)。

9.1.5主要责任者:在事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事故责任者(直接或间接),均属事故主要责任者。9.2事故责任的划分

9.2.1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正职分配的工作,副职不执行或拖延未办而造成事故的,由副职负责;副职向正职反映、建议,得不到重视和支持或不研究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正职负责。9.2.2已发现缺陷,领导不采取措施而造成事故的,由领导者承担责任;已制定措施,由于不执行而酿成事故的,由违犯者承担责任。

9.2.3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而没有采取措施,导致事故发生由监理公司负责。

9.2.4由于有章不循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由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负责;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而导致事故发生的,由其管理部门负责;已制定规章制度由于领导不颁发或不组织实施的,由领导负责。

9.2.5因管理不善、纪律涣散,违章违纪严重而发生事故的,应追究主要领导者责任。

9.2.6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独立操作。无证独立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委托其操作者负责;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但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执行各项规程、操作法、操作指导书而违章作业发生事故的,由其本人负责。

9.2.7下达任务,不制定安全措施或措施制定不当而发生事故的,由任务下达者负主要责任;不按措施执行而发生事故的,则由违犯者负主要责任。9.2.8安装部门应严格按照规范、方案和图纸施工,擅自改变方案而施工者,要对由此发生的事故负责。

9.2.9因设计缺陷导致事故发生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承担责任。9.2.10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发生的事故,由施工单位负责。1 O.附 则 0.1公司各车间必须遵守此规定。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篇5

工程名称

期 限

责任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一、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负责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2.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塌方处理。

3.负责立即同医院、劳动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三、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5.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6.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7.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预计窒息。

8.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9.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10.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1.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12.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13.基坑:

1)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2)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3)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4)消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14.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5.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加要、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 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 手机:

安 全 员: 手机:

技术负责人: 手机:

六、注意事项

1、应立即停止施工。

2、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6

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与应急预案演练

阐述了建立冶金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演练达到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

作 者:范根华 FAN Gen-hua 作者单位:马钢两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安徽马鞍山,243000刊 名: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TALLURGY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8(3)分类号:X928.04关键词:应急预案 演练 评审

湖北举行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篇7

荆门市委常委李涛致欢迎辞并讲话,李祖新对近年来省农业厅和全省农机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吴庆峰在全省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现场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吴局长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我省农机化发展势头强劲,农机化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难点重点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农机科技、农机服务和农机安全等方面水平全面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队伍的逐年壮大,特别是农机作业量的不断增多,也使得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紧迫和严峻,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矛盾凸现期。当前,很多新农机手未经正规培训就操作农业机械,加上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淡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等违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农机事故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吴庆峰强调,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事关农机化发展全局,事关农民千家万户,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广大农机管理部门和监理人员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功夫下在平时,努力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吴庆峰要求,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高度重视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机救援队伍从事农机事故救援工作的使命感, 提高农机事故救援队伍的业务素质,提升全省农机事故救援训练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为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篇8

一、当前不少中小学校在学生饮食安全管理方面几乎还是一个盲区

1、不少中小学校对食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食品的储存与加工等设施达不到安全标准。

2、多数中小学校对食堂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对食堂的环境卫生、炊具卫生、食品卫生以及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的加工管理等根本没有到位;对食堂员工几乎没有开展过规范的业务和安全意识培训。

3、在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很多安全管理员平时根本就不注意观察现场,只是闭门造车,填几张表格应付,多是敷衍了事。

4、多数中小学校没有关于学生食物中毒方面的应急预案,更谈不上进行饮食中毒事件的模拟演练,有些学校即使有也是在做表面文章,只是一纸空文,多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

二、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异地务工的学生家长增多,这些留守学生几乎是以校为家,尤其是国家营养午餐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多在学校吃午餐,保障学生在校的饮食安全、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党和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之一。尤其是为维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国家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这说明维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同时这些法律法规文件也是我们构建学生饮食中毒应急处置和救援机制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1、建立健全的应对饮食中毒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目的在于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措施,规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一旦事故发生能做到临变不乱,高效、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尽可能缩小对生命与健康造成的危害。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重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建立应急救助体系,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助行动,不但可以预防事故灾害的出现,而且当灾害事故出现时,我们能够按照计划和步骤来进行行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当前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对构建饮食中毒应急机制不屑一顾,抱有侥幸心理,根本没有忧患意识。

2、有些学校虽然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但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不强,预案中的内容、处置程序、救援措施、人员分工及职责要求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很难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实战的需要。

3、一般学校几乎没有稳定而专业的应急队伍,应急人员也很少参加过专业培训,缺乏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和经验,一旦突发事故发生很难快速有效地展开应急救助工作。

五、如何构建高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

1、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键在于我们平时要树立安全忧患意识,着重在于预防,构建应急机制必须与平时的预防措施相结合。只有当预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提高突发事故应急的实战效率。

(1)利用课堂、班会、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校园广播、墙报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饮食安全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师生食物中毒的预防、判断及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能力。(2)建立预警系统。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日常监管和饮食安全隐患的排查,提高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将学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点。(3)加强对食堂员工的业务和食品安全意识培训,强化学校对食堂、校园服务部的规范管理,将学生在校的饮食安全列入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和食堂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4)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演练预案,把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在演练中不断总结提升,以提高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实战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开展的一切工作,必须把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突发事故出现时,首先要以拯救人的生命为目的,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并及时妥善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

3、建立健全的应急工作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和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应急指挥队伍,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应急指挥小组下设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助组、善后处理组等,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联络系统,加强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应急信息报送制度。事发前能及时、迅速、有效收集和上报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事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

5、学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助队伍。实施专业救援是事故发生时应对危机的关键环节。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食物中毒防控常识的培训,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救、互救和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综合素质,丰富实战经验。

6、明确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流程。熟悉应急工作流程是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事件发生后,(1)第一时间呼救。快速向当地卫生院或医院求助,在卫生院或医院医生没有赶到之前学校应急救助人员必须开展科学合理的自救工作;(2)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及原料,保护好事故现场;(4)学校食堂或商店立即停止生产活动,禁止相关人员出入;(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样,如实提供材料和样品;(6)安抚受害者家属,稳定情绪,维护校园秩序,采取积极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总之,中小学校是人口的集中地,学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亿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建立健全的中小学校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机制是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稳定、安全发展的保证;探讨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应该是中小学校管理者本职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上一篇:医院可行性分析下一篇:物流中心仓储管理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