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精选8篇)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1
苏教版八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B )
A、褶皱(zhě) 翌日(yì) 嶙峋(xún)
B.蟾蜍(tú) 龟裂(jūn) 追溯(sù)
C.琥珀(pò) 霄汉(xiāo) 倏忽(shū)
D.突兀(wù) 劫难(jié) 缟素(g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
A.千里婵娟 帘卷西风 废寝忘食 查无音讯
B.天经地义 海枯石烂 目不瑕接 生态平衡
C.溃不成军 蔓延滋生 妙趣横生 威风凛凛
D.婉转动听 丛峦叠嶂 兴至勃勃 悬而未决
3. 找出与下面句子含义相同的句子 ( A )
既然人类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难道自然就不能够吗?
A. 人类和自然都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
B. 如果人类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自然就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
C. 因为人类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所以自然也能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
D. 人类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自然不能够造就动植物的新品种。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 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注视和倾听着校长的报告。
B.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
C. 提高语文成绩,关键是能否坚持不懈的努力。
D. 资中县的人口是我省的人口大县之一。
5.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B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都是派遣的意思)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即使 绝:尽)
C.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郁郁:犹豫的样子 适:往 兹:这)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柯:树木的枝干 昏:头晕)
6. 对《无题》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D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A. 首句两个“难” 字,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
B. 颔联用“春蚕”、“蜡炬”两物作比喻,以表达两人的情爱无比坚贞,寄托着至死不变的深情。
C. 颈联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真切、感人。
D. 尾联中的“看”是“看望”之意,使全联的语气显得柔和、婉顺,而绵绵不绝的情思尽在其中。
7.选出对“苟富贵,无相忘”译文正确的一项( B )
A. 苟且活下去,以后富贵了,我不会忘记你们。
B.假使以后我们当中有人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啊!
C.我们当中如果以后有人富贵了,不要忘记了你是一个雇工啊!
D.苟且活下去,以后我富贵了,是不会忘记这段雇工生活的。
8. 依次填入横线的一组关联词是( A )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 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 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他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
A. 不但 而且 因为 B.因为 并且 所以
C. 虽然 而且 但是 D.不仅 而且 但
二、积累与运用(18分)
(一)词语积累与书写 (6分)
9、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必须用正楷字公整地书写。
姹紫(嫣)红 万(籁)俱寂 因地制(宜)
(敝)帚自珍 提纲(挈)领 臭名(昭)著
(二)语言积累填空(8分)
10.瀚海阑干百丈冰,_愁云惨淡万里凝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_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2. 黑云压城城欲摧,_甲光向日金鳞开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1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
1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做出概括与评判,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_ 。
16.《别云间》中表明诗人誓死抗清、死而不休的两句诗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4分)
17、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三、阅读
(一)(13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8.陈胜在动员起义时,说了一句最具有鼓舞性,最能表现他卓越的宣传能力的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分)
19.用自己的话归纳划线句包含的两层意思:(4分)
① 现在大家不是被杀头就是戍守而死;
②大丈夫要死就死在大事上。
20.从文中可看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分三步:第一步:获得人心(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第二步:并杀两尉;第三步:号召起义(说明两种前途)。 (3分)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慰恼怒,让(慰)责辱他,以此来激怒士兵。
②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为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
(二)(12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花开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22.请你指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1)“相间”的意思是_互相穿插、互相搭配。
(2)“不感到寂寞”的意思是不缺少绿色和花朵。
23.文段的中心句是__第一句。 (2分)
24.文段说明苏州园林栽种的特点是:注意树木的高矮、落叶与常绿、不同花时等方面的搭配。 (2分)
文段说明苏州园林修剪的特点是:追求自然,不刻意雕琢。(学生用原文回答也可) (2分)
25.根据此段文字领会:中国画的的画意主要是什么?(2分)
答:不讲究整齐和对称,讲究含蓄的(没法说出的)意境。
(三)森林的作用(14分)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森林就是一座氧气制造厂,也就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而森林却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功能,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他们都有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的本领。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50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每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至少有三四百个。可见,森林的本领还真大呢。
26.“森林的本领还真大”具体体现在哪三方面?(6分)
是氧气制造厂;是噪音净化功臣;有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的本领。
27.文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并分别说明其作用:(6分)
①打比方,形象化地说明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
②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森林的造氧功能有多大。
③举例子,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森林的杀菌作用。
28.本段在说明时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分)
(四)(15分)
在离家住校的这段日子里,我害怕看到人家的灯光,那闪闪烁烁的灯光会映出我少年时曾频生过的家思。这家思原来是有羽翼的,几度载着我在梦里回到只有咫尺之遥的家。
家中也有几盏与他处相同的灯,也于他处的一样,在这夜幕被拉下来的时候点亮。只是这几盏在我心中,光韵更加柔和。
幼年丧母的哀痛使我心灵的小船不断的摇晃,回家也因此突然少了一大桨,在这浩淼的大海中飘荡。幸而父亲坚实的手臂在这无情的风浪中撑起一片帆,用力划着一只寄托着生命与希望的桨。
父亲拖着这艘沉重的船,风雨里也不曾迟疑过艰难而孤独的步履。这十几年里,我们从来也没有见到父亲的脸上闪过一点愁绪。而今天,当我们在他粗糙的手里长成健壮的青年时,却看见那双饱含艰辛的眼里闪动起晶莹的泪花!
或许是他要平安的放下重担的慰藉,对生者,也对那先去了的;或许是不忍看长大了的小鸟就要先后离去,十几年来,我们毕竟是他老人家的希望!
匆匆地,秋霜染白了父亲的双鬓,岁月也雕刻了他的双手,但十几年来,他那已见微驼的脊背依然是我们依赖的土地,他那深藏着厚爱的目光依然是照耀我们家——这个不冻湾的的灯光!
于是,少年的家思便是思念那片土地,那双被岁月雕刻过的粗糙的手。
当我们在风浪中掌舵的手不再稚嫩,我们便以年轻的志向和蓬勃的力量,慰藉父亲那颗期盼已久的心。
忽然间又想起那些幼年的伙伴,是否都有一片风浪中撑起的风帆呢?那少了桨的船,是否就那样搁浅了!那每处灯光荧荧的窗子里都是不冻的港湾吗?
看着人家的灯光,便油然生出缕缕家思,而心中却依旧祝愿这些灯光再亮些,再柔和些,也再长久些。
20.试指出全文中最主要的一种修辞方法:_比喻____________(2分)
21.请找出文中关于“家”的两种说法(4分)
1、家是艘沉重的船
2、家是不冻的港湾
22.为什么父亲“那双饱含艰辛的眼里闪动起晶莹的`泪花”(4分)
一方面是为完成了抚育子女的重任而高兴,另一方面为健壮的子女就要先后远离而忧伤。
23.说说“灯光”在文中的作用(2分)
起到了贯穿全篇的线索作用。
24.谈谈倒数第二段的作用(3分)
一方面是升化文章的主题,使作者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上升为由已及人,关受他人的情感,另一方面也与开篇“我少年时”相照应。
(五)(12分)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的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灰白色的线。 一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天边?”“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我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的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一道地平线。
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入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的精力。
34.本文的记叙线索是: 我追逐地平线 。(2分)
35.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的原因是:看起来很亮很近,总以为很快就能追寻到它,但追寻起来又是那么不容易。 (2分)
36.加点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的意思:一是年龄增大,二是阅历丰富。
(2分)
37.文中多次写“矮矮的屋”和“树丛在那里伏着”的作用是:_反衬“地平线”的“亮”和理想的伟大 。 (2分)
38.怎样理解“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的精力”这句话? (4分)
人生的美丽不在于获得什么,在于追寻的过程,在追寻中不一定能获得“地平线”,但可获得“矮矮的屋”和“伏着的树丛”。(类似意思即可)
四、作文(50分)
39.中学生好思考问题,渴望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身份与社会对话,与家长对话,与老师对话,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甚至跟大自然对话。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⑴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
⑵500字左右,书写工整规范。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2
一、调整好学生心态, 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生已经掌握分数基本性质, 并能应用它进行分数计算, 教师要因势利导, 让学生明白不要畏惧困难, 分数即具体数值, 而分式即为能成立的字母, 只不过数的范围扩大而已, 实质相同, 也是找到分母的“公分母”,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他们之间即为孪生兄弟, 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关键是找到最简公分母。教师可将它分解为两层含义讲解: (1) 数字找到最小公倍数; (2) 字母中分为相同字母取最高次数, 不同字母 (含字母本身指数) 可直接作为最简公分母积的一项。通过分组练习,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比如计算, 首先找到数字3与5的最小公倍数15;相同字母xy找到x2y, 最后把z作为最简公分母积的一项, 因此, 这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15x2yz, 然后依据分式基本性质, 将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变为同分母分式, 得到最后结论, 即
三、通过观察分析, 找到解题技巧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异分母分式加减法中应用最广, 首先将分式中的分母因式分解, 即化难为易, 找到本质,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 (x+y) / (x-y) (y-z) + (x+z) / (y-x) (y-z) 。通过观察两个分式的分母有公分母 (y-x) , 表面看来 (x-y) 与 (y-x) 没有关系, 实际上它们互为相反数, 即x-y=- (y-x) , 可把+ (x+z) / (y-x) (y-z) 化为- (x+z) / (x-y) (y-z) 这样达到通分目的。
四、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学生分式分析问题及其计算能力
教师要让班内每一位学生自己准备好2张卡片 (难易程度自选, 但要切合自身实际) , 比如3ab与6a2b2;x2y与xy2z等, 全班54名同学共108张卡片, 循环使用, 利用课堂前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懈的努力, 使学生掌握找到分式公分母的方法, 不仅准确找到, 而且正确的计算出结果。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豁然开朗, 原来数学就在身边, 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就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 并且能够加深印象, 喜欢上数学。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3
1. A 2. ①农历十六日②一点也不③白气弥漫的样子④共同、一起3.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 B 5. 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衬托出作者落榜后的落寞、惆怅。6. (1)机械训练等于是戴着枷锁和镣铐读书,只有“主动自由”才有“驾驭”的乐趣。(2)读书不思考,书就会成为精神重压,人就会成为书的奴隶。(读书是考生最熟悉的生活,也是最有体验的生活。解答这道题,考生必须反思自己读书的实践行为,然后才会有积极的人生体验,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7. 示例:时而在烟波浩淼的梁山泊上徜徉;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8.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注:该句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9. 这句诗可以看作一幅简洁的几何图,大漠和长河是横线,孤烟是竖线,这样就构成了横纵两条坐标,而落日恰是与这横纵两条线相切的一个圆。在几何中,与圆相切的直线最具美感,而王维诗中的视觉美也正来源于这种几何效果。10. ①景象;②用水淋洗;③踩;④画文彩。11. ①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②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崩了一样。12. 写观潮人之多是为了说明钱塘潮与精彩的水上表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侧面衬托钱塘潮之盛与水上表演之精彩。13. 首先总写钱塘潮之盛,接着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同时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钱塘潮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14. (1)如:艨艟列队从容呈五阵之势,水兵技艺精湛显英豪之勇。(2)提示:画面能表现钱塘潮之雄伟壮观即可。(3)提示:描绘场面应加入自己的想像,描述语言应生动形象,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15. (1)同“缺”,断开、中断(2)这里指飞奔的马。16.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17. (1)三峡概貌四季特点(2)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既能提示水流急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水以夏季为盛18. 引用渔歌既是对秋景的总结,又能引起人缠绵的愁思。19.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百万移民,奉节古城爆破,下闸蓄水、船闸试通航,几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等。(说出三件即可)20. “中书”是官职名,第二个“书”是书信的意思。21. ①交相。②消散22. 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潜藏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②这实在是人间天堂。23.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24. 略25. (1)宜昌15家旅行社联合倡导诚信旅游 (2)示例:游人间仙境,尝人生乐趣 (3)示例:随着整顿旅游市场的深入,各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我想要玩的地方越来越多了。(4)示例:a.在开发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要注意体现旅游景点的观赏性及综合性;b.应根据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多开展一些节假日的特价酬宾活动。26. 略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4
1.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最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2.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5.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6. 下列温度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10℃ B.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是24℃
C.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80℃ D.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2℃
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蒸发吸热
D.升华吸热
8.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9.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
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10.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是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
B.使用的固体清醒剂越来越小
C.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
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
12.下列仪器中,利用紫外线显著特点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不同,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不同。
14.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这些动物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医院里、医生用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具有___。
15.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传来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__处减弱噪声。
16.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可以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规律制成的;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选填“低”或“高”)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17.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______。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___离开人体读数(选填:“能”或“不能”),图中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
18.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后___。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______(填“热水”或“冰块”)。
19.常用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表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80℃的酒精体积___(填“固定”或“不固定”);-39℃的水银可能有___种状态;测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应选__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0.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人们用这三种色光混合后可以得到_ __色光的视觉效果(选填“一种”或“多种”)。
三、解答题(本大题8小题,共50分)
21.(3分)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
(2)随着抽气机将密闭玻璃罩内空气大量抽出,玻璃罩内就越接近真空状态,此时,小电铃声音小到几乎听不到,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推理得出:______。
(3)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22.(4分)如图所示,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图甲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___光,B为___光。
(2)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的温度,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___(选填“①”、“②”或“③”).
(3)图乙中,在三棱镜和白色光屏之间放一块与光屏等大的蓝色玻璃,光屏呈现的光的颜色为___光。
23.(5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 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24.(14分)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1)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对①、②两个铁圈高度的定位,先固定铁圈___(选填“①”或“②”),再固定另一铁圈的高度。为了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测量器材是______。
(2)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选填“A”或“B”)图。观察图甲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___(选填“a”或“b”)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4)正确操作和读数,小明他们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小华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
表
1表
2①表1中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___ ℃。
②根据表1中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③分析表1或表2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___热,温度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④对于两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两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小明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两小组的数据均有效
⑤从记时开始到水沸腾,______(填“小明”或“小华”)小组所用时间较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填“酒精”或“煤油”)。
25.(5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等量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有关.
(2)通过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图2中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填“多少”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2)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此可知冰是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的过程经历了___min。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_(填“会”或“不会”)沸腾。
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相同的,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28.(7分)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所列的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如果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
(2)为了验证猜想2,小明选用了编号为C、H的琴弦进行实验,他这的选择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填上表中所缺数据:长度为___cm,横截面积为___mm2;
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5
(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80分)
一、听力测试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A) 听下面10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ich sigh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B. C.
2. What does the man often do after work?
A. B. C.
3. What’s the man’s telephone number?
A. B. C.
4. What’s the woman’s father?
A. B. C.
5. What colour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Yellow. B. White. C. Orange.
6. Has the girl’s mother ever been to Hainan Island?
A. Sorry, I don’t know. B. Yes, she has. C. No, never.
7. What was Meimei doing when Li Lei saw her?
A. She was doing some shopping. B. She was cooking a meal.
C. She was helping her mother to cook a meal.
8. Why wouldn’t Jessica like to see the movie Coming Home?
A. Because she has seen it. B. Because the movie is not exciting.
C. Because she has to prepare for the test.
9. Why did Tom get up so early this morning?
A. Because he wanted to do sports. B. Because he wanted to catch a train.
C. Because he wanted to walk a dog.
10. What would Sally like their school to have?
A. More books. B. More libraries. C. More clubs.
B) 听下面1段对话和2篇短文。对话和短文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对话和短文读两遍。
听1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1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The CCTV news. B. The sports program. C. The TV station. (电视台)
1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watching too much TV?
A. It is good for health. B. It is not helpful. C. It is helpful for sports.
听第1篇短文,从13-15小题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信息记录表。
A busy week
Monday Go to my cousin’s birthday party
Tuesday 13
Wednesday 14
Thursday Study for my 15 test
Friday Go to the movies
13. A. Go to the dentist B. Play basketball C. English
14. A. Go to the museum B. Play tennis C. Have a test
15. A. Maths B. Arts C. Chinese
听第2篇短文,回答第16-20小题。
16. Why did Anna save money at first?
A. Because she hoped to buy some toys.
B. Because she wanted to help homeless children.
C. Because she hoped to go to Disneyland one day.
17. When did Anna know about the Road House?
A. At the age of four. B. At the age of eight. C. At the age of twelve.
18. How did Anna know about the Road House?
A. From a newspaper. B. On the Internet. C. From a TV programme.
19. What didn’t Anna buy in the shop?
A. A toy. B. Some socks. C. Some pencils.
20. Who did Anna buy the presents for?
A. A homeless child. B. Her good friend. C. Herself.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1. Britain is ________ European country. It is also________ island country.
A. an, a B. the, an C. a, an D. an, an
22. ---It’s a pity that I failed. But I am sure I will make it if I am given another ________.
--- I think so.
A. chance B. purpose C. success D. condition
23. Marry told me not to drive________ high speed.
A. in B. at C. on D. with
24. --- Sally, I went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How big Yangzhou Music Hall is!
--- So it is. It is ________ to hold more than one thousand people.
A. big enough B. enough big C. too big D. big too
25. --- I will meet Linda at the station. Please________ what time she will arrive.
--- Just a minute, please.
A. count B. choose C. check D. catch
26. --- Have you decided _______ to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Yes. I’ll go there by plane. It’s faster than by train.
A. when to go B. how to go C. who to go D. where to go
27. Try to guess its meaning when you meet a new word. Don’t just __________ your dictionary all the time.
A. look on B. take on C. keep on D. depend on
28. --- Remember to return the book to the library in time, __________ you will be fined.
--- Yeah, I know.
A. or B. and C. but D. then
29. ---He’s never been to the USA, ?
--- . He plans to go there again.
A. is he, Yes, he is B. has he, No, he hasn’t
C. has he, Yes, he has D. is he, No, he isn’t
30.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for lunch? 1 will prepare earlier today,
---Honey, you____________. Let’s go out to have something different.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6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提水桶感觉很 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手上了
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 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3.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4.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一个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的汞面 上受到大气压强
C.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D.大气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5. 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6. 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全部浸没在海水中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7. 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 为 D.密度为
8. 小亮踢足球,球离开脚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足球受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上升过程中 ,小亮对足球做功
C.下落过程中,足球机械能总量增大 D.下落过程中,足球重力势能增大
9. 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 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 ,可以减小摩擦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1.如图所示,此时的示数为 N。
12.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第6s末到第9s末,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N,推力做的功是 J.
13.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小宇同学认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并运用如图所示的情景对其中的一种猜想进行了实验验证。小宇得出的结论的是
14. 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的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的母舰,舰长304 m、舰宽70.5 m,满载时排 水量达67500 t。
(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N。
(2)该舰已经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标志着航母的战斗力已经 形成。当舰载机着舰后,浮力将 (不变/变小/变大)
15.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______(A或B),这是因为在较高处的皮球______大。
16.在图中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1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N(不计杠杆重);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30分)
17.(8分)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10分)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 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 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1) 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2) 通过比较___________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 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 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 .
19.(12分)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 体 所受的浮力进行了 探究。如图所示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根据图中五个实验提供的信息,小明认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多个物理量的数值:
①从图A可以得出金属块的重力G= ;
②从图 可以得出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 ;
③从图A和E的信息可以求出煤油的密度煤油= ;
四、设计题(每空2分,共计4分)
20.如图是搬运工人常用的一种搬运重物的方法。图中○表示圆棒,从图中可看到搬运工人用到了某些物理知识,请列举其中两个:
(1)
(2)
五、计算题(21题4分,22题6分,23题6分,共计16分)
21.(4分)一头大象的质量为6.3103㎏的大象,每支脚掌的着地面积为600cm2 问:
(1)大象受到的重力为多少N?(2分)
(2)当大象抬起一支脚,三支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2分)
22.(6分)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
(1)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2分)
(2)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2分)
(3)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2分)
23.(6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 G1从200N开始逐渐 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2分)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2分)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7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一次函数课程内容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4)理解正比例函数;(5)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6)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
(二)本章教学目标分析。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经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展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在实际背景中感受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体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
(三)本章学习目标分析。“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函数,从“数”“形”两个角度认识一次函数;并形成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一)主题图与章前文字。本章主题图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健身跑、弹簧秤等图片,力图让学生认识到章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在直角坐标系中同时展现一次函数的表达图像两种表示方式,一方面体现了本章与上一章“位置与坐标”的密切联系,另方面也暗示了“数”和“形”是一次函数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研究其他有函数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2]
章前文字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切入,转而思考这些关系的刻画,自然过渡到本章的学习主题。而一连串的疑问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点明了本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本章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回顾。
(二)例题设计。以第四章第二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为例,例1是在明晰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之后出现的一个例子。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情况:是正比例函数(当然也是一次函数),不是一次函数(当然也就不是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这暗含了某种逻辑关系。对此,不必告诉学生,但教师要心中有数。
例2的文字量较多,三个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带领学生读题,划去对解决问题无关的文字,明确已知与所求;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评讲。
(三)学生活动。本章教材里的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以第三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例。
做一做:
1、画出正比例函数y=-3x的图像;2、在所画的图像上任意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验证它们是否都满足关系式y=-3x。[3]
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画图体验,同时也为后续归纳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共性提供材料。因此,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
(四)阅读材料。"读一读"是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实、现实中的数学应用介绍文章或趣味性小评文,本章的阅读材料是:中国古代漏刻。
漏刻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一次函数的一个创造性应用。介绍这一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挖掘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应用实例,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研究性活动,探寻各种计时方法。
(五)课后习题设置。本章课后习题设置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数学理解、问题解决这三大块。
1、知识技能: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数学理解: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3、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回顾与思考。本章通过一定的探索活动抽象出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并进而研究一次函数的的有关性质和应用。"回顾与思考"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三、对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一)问题情境的选取要尽可能符合广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函数概念引入中,所引用的摩天轮对很多没有坐过摩天轮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陌生的生活情境。(二)北师版教材在综合性习题类型的编制方面应有所增加.如增加一次函数在几何中运用的习题,增加求函数自变量范围的问题,增加函数实际应用问题的类型,如运输问题的最优方案问题等。[4](三)北师版教材中例题的数量与题型的种类应有所增加,并且例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课堂内容、习题相匹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八年级数学(上册)思想聚焦 篇8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数形结合思想即是把代数、几何知识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一种解题思想.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可见数形结合之重要.
在《整式的乘除》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与乘法公式的推导,都配有直观的图形来诠释说明,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1图1所示是一口直径AB为4 m,深BC为2 m的圆柱形养蛙池,小青蛙经常坐在池底中心O观赏月亮,则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是多大?
分析: 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即是∠COD的大小,可根据条件先分别求出∠AOD、∠BOC的大小,再求∠COD的大小,也可直接求∠COD的大小.
解:在Rt△BOC中,OB=AB=×4=2,BC=2.
由勾股定理,得OC2=OB2+BC2=22+22=8.同理可求得OD2=8.
而在△OCD中,因为OC2+OD2=8+8=16,CD2=42=16,
所以OC2+OD2=CD2,所以∠COD=90°.
故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为90°.
评注:这里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使得答案一目了然.
二、方程思想
所谓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方程知识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理解方程思想并应用于解题当中十分重要.对方程思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二是列方程(组)解决代数问题或几何问题.
在《勾股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中,常常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某一线段的长.
例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6,AD=8,将△ADC沿AC翻折到△AEC,AE与BC相交于点G,求GC的长.
分析: 抓住折叠图形互相重合的部分是全等图形,以及全等图形的性质可知CE=CD=AB=6,AE=AD=8,∠E=∠D=90°.又由条件知CG=AG,若设CG=x,则EG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于是,在Rt△CGE中,可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
解:由图形的翻折可知AE=AD=8,CE=CD=AB=6.
因为∠DAC=∠EAC=∠ACB,所以CG=AG.
设CG=AG=x,则EG=AE-AG=8-x.
在Rt△CGE中,CG2=CE2+GE2, 所以x2 =62+(8-x)2.
解得x=,即GC= .
评注:本题利用方程思想,将所求的量(线段CG的长)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62+(8-x)2,通过解这个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就意味着转化,即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一般”转化为“特殊”,把“高次”转化为“低次”,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
转化思想的应用最典型莫过于“梯形的性质”一节,凡涉及梯形的有关问题,大多是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予以解决的.
例3如图3,梯形ABCD中,AD∥BC,AD=10,BC=21,∠C=70°,∠B=55°,求CD的长.
分析:此题乍看无处着手,仔细观察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知道上、下底之长以及同一底上两角的大小,而求的是一腰长,若过顶点D作DE∥AB,则易知EC、∠1与∠2的大小,进而可知△CDE是等腰三角形,于是,所求问题的答案唾手可得.
解: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则∠1=∠B=55°.
因为∠C=70°,所以∠2=180°-∠1-∠C=55°.
所以 CD=CE=BC-BE.
又AD∥BC,DE∥AB ,所以BE=AD=10.
因此CD=21-10=11.
评注:过梯形一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化 (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是解决梯形问题中最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要针对数学对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从而克服思维的片面性,有效地考查同学们思维的全面性与严谨性.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之为分类思想.要做到成功分类,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分类要按同一标准进行,善于从问题的情境中抓住分类对象;二是找出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之长,且较大的边长未告知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在求第三边时,就需要用到分类思想求解.
例4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
分析: 这里没有图形,也未告知△ABC的高AD是在△ABC内,还是在△ABC外,因此,应分两种情形解答.
解:(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如图4,
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2=AB2-AD2=152-122=81,CD2=AC2-AD2=132-122=25.
所以,BD==9,CD==5.
所以,BC=BD+DC=9+5=14.
因此, △ABC的周长为AB+BC+AC=15+14+13=42.
(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如图5.
同前可求得BD=9,CD=5,而此时BC=BD-CD=9-5=4.
△ABC的周长为AB+BC+AC=15+4+13=32.
因此, △ABC的周长为42或32.
评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求第三边时,慎解无附图题.
五、整体思想
研究某些数学问题时,往往不是以问题的某个组成部分为着眼点,而是有意识放大考查问题的视角,将要解决的问题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整体处理后,达到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整体思想.
例5已知a-b=1,a2+b2=25,求ab的值.
分析: 这是课本第45页B组第15题,这里有两个未知数(a、b),两个条件方程,若试想由条件先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中,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八年级的同学而言,这又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起码得学习了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后才能求出a、b的值.但如果我们视所求的问题“ab”为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式,那么此问题就可以得到整体解答.
解: 因为a-b=1,所以(a-b)2=12,即a2-2ab+b2=1.
把a2+b2=25代入上式,得25-2ab=1.
所以2ab=25-1=24,所以ab=12.
评注:通过本例我们不难看出,新的课标实验教材已密切注意到数学思想的适时渗透.
六、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叫代数思想.在《整式的乘除》一章中,幂的四条运算法则的推导大多是从具体的数开始,然后用字母表示数,得出更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6已知P=-,Q=-,R=
-,则P、Q、R的大小顺序是.
分析: 这是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现在同学们若利用计算器,也会很快计算出答案.但若要求你直接用笔算,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我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来解答,相信同学们定会眼前为之一亮.
解:设a=12 345,那么12 346=a+1,12 344=a-1,于是P=
-=-,Q=-=-,R=-=
-.
因为a=12 345,所以a2+a>a2-1>a2-a.
所以->->-, 即P>Q>R.
评注: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对于解决大数字问题,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对称思想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思想,同学们可较简单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解决一些有关对称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大到宇宙空间的星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精致的艺术珍宝,尖端科学中的基因工程,都可以找到图形对称的素材.
【八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10-07
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05-27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有答案)12-02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2-01
数学八年级暑期作业答案北师大版本08-11
数学谜语二年级及答案11-18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11-19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08-30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