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2024-07-04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精选4篇)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篇1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四、守“等级”

董仲舒认为,在治国安邦的管理活动中,只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并教化百姓,仍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还必须要有“硬性”的管理规范。而发展到他那时的历史的经验和理论传统使他认识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社会。遵守等级制度本身也是董仲舒所讲“义”的要求之一,但它作为一项伦理制度规范,又与单纯作为思想教化的道德之“义”有所不同。相比完全出于自觉性、诱导性的道德和教化之“义”,遵守等级制度之“义”带有更多的强制性,至少是一种规范和礼的制度。董仲舒所讲的等级规范有两种。

(一)社会人伦关系中的等级规范

董仲舒所讲的等级,开始是作为一种纯粹人伦关系上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三纲”。他明确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并附会上阴阳之意和天意来进一步论述其尊卑关系。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基义》)其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尊阴卑》),即臣民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儿子必须服从父权的统治,妻子必须服从夫权的统治,这样才有“国”和“家”的和谐与秩序可言。他还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春秋》明得失,差贵贱,本之天”(《重政》),“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传》,因此“三纲”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三纲是实现董仲舒理想社会等级秩序的总纲,是他最为欣赏的人伦等级基本公式。三纲概括了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父子、夫妇关系是基础,这种对家族宗法伦常关系的强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董仲舒认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君臣关系就是家庭伦常关系的扩大,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其中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相同的。倡扬维护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礼,是儒家的一贯传统,“礼治”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维护等级制。

(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规范

董仲舒主张用等级秩序来制约和规范人的求利活动,这样的.等级规范就不是上述那种纯粹的道德准则了,而已变成一种经济伦理规范,虽然它的调节对象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重点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并不完全等同于三纲的内容,它反映的是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它以“三纲”为基础,明确上下、尊卑、贵贱的利益等差秩序,因此与“三纲”中的三种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文已分析过,董仲舒是根据人性求利这一客观情况而提出教化主张的;同样,他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思想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等级规范与教化在功能作用、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重视等级伦理规范是先秦儒家的一个传统。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认识到若在芸芸众生的求利活动中有一个“度量分界”,就能抑制争夺。而他认为“礼”就是调节物欲的“度量分界”,所以要“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儒家“以礼治国”的思想源于周礼,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以礼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的根本大法。周礼和儒家之礼包括了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而等级之礼是其重要内容,它是把宗法等级关系制度化、礼仪化、规范化,形成一种外在的礼制规范。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治理国家必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孟子也认为,如果没有等级礼制来规范调节人们的求利行为,则“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在以等级之礼来约束求利行为这一点上,董仲舒忠实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观点。他认为人

[1][2][3][4]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篇2

关键词:行政文化 传统德治思想 S现实意义

一、行政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前提假定——人性善

[1]中国传统的主流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一个重要伦理设定,那就是认为人性善的理论,即人都具有善的道德本性,虽然人的气质禀赋有所不同,但“为仁由己”,“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其次,关于人性的可塑性也是其重要的假设前提。儒家学派认为人性是可塑的,但是需要用德塑造。中国古代各级官吏是直接掌握权力的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效应和导向功能,因此,当时非常注重官吏的表率影响。

(二)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民本思想

民本文化是指以民为本所构建的文化体系,中心思想是讲,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务,治国应以爱民、重民、宽民、足民、富民为基本方略,这种在中国古代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本文化,是德治的核心内容。

(三)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依据——权力依赖与背离

[2]中国的传统权力的获得往往基于血缘,而这种家天下的专制权力缺乏正当性基础,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正是通过“德治”成功解决了专制政治的正当性问题,一方面,可以说德治是传统权力得以维护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德治是权力获得、维持、扩展的需要。传统权力既是德治实现的基础,但也可以成为其障碍。统治者滥用权力导致德治与权力的背离也可以理解为权力逐渐丧失权威的过程,此时的传统权力只有依靠强制力来维持政治稳定和政权巩固,而与德治愈行愈远。

二、行政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乐观的人性假设为行政管理过程设定方向

1、通过道德教化实现良好的行政管理目标

通过全社会范围内的道德教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被不同性质地实现了道德化。[3]对于领导者,他的道德化是将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进行神化,让他及其所代表的集团的行为合法化与正当化。其次是被管理者,对他们进行的道德化则是另外一条路径,主要是让其深信君王的神圣性而不容质疑与深知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为上服务。倘若双方均认为自己理应那样存在,并相互如此要求自己,则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均是莫大的幸运与幸福。

2、运用软约束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4]在道德教化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手段就相对容易地达到硬约束无法取得的效果。内心的服从比外力强迫下的顺从更具文明性、经济性与可持续性。所以,通过道德教化而实现的软约束可以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二)传统民本思想为以德治国的人本理念提供借鉴因素。

1、对行政管理者而言

如今的“以人为本”并不等同于民本,是对民本的批判继承。[5]他们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更加全面的视野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对民本的升华。

2、以德治国强调“德”的现实意义

以德治国关键是以德行政。德治,是一种“以理治理”的模式,是現代意义上的道德的引导,并非以前的三纲五常等封建遗留。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针对公务员的培训,在强调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德治的作用。

三、行政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评价

(一)传统德治思想的积极意义

1.基于人性的乐观估计

儒家的“性善论”是有着现代价值的,这种思想的价值目标是追求个人和社会、个人的身心、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如果对这种思想进行创造性的价值重建,有助于建立一个以爱换取爱、以信任换取信任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抑制个人主义恶性发展,对于行政主体的价值取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良好的道德约束对于行政主体行为的积极影响

传统道德中核心的民本思想对于行政主体的行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7]儒家民本文化关于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为政之德的官德素质、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下,君王深谙“民贵君轻”,“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传统德治观引导了政府的行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3.行政主体树立对行政权力的正确态度

行政主体掌握着国家资源,手中握有权力,那么该如何使用国家权力呢,对行政权力应该有什么态度呢?首先,用权要公正。其次,做国家人民的臣仆而非权力的臣仆。最后,外在制度有效监督权力运行。

(二)传统德治思想的消极影响

1.人性假定中的盲目乐观,道德约束的脆弱性

人性善的假设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人性中“善”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和人有自利性的一面;过于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忽视了对人性中“恶”的一面进行有效防范和制约的法律制度的作用。今天,当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完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伦理品质也亟待加强,我们所急需的不是“人性本善”的乐观期待,而是实实在在地支持市场秩序、市场规则、促进社会有序运作的人们的理性自觉以及建立在理性而不是人性乐观基础上的对社会的理性筹划。

2.传统德治思想中“人治”的弊端

传统德治思想中“人治”存在着诸多弊端:第一,政治关系私人亲情化。第二,君德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第三,君主不受任何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在人治社会,道德和法律只不过是君主用来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工具。君主不仅独享国家政务的决定权,而且独享国家的立法权。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3]赵宝煦.政治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4]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刘同辉.中西人格心理思想之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3).

[6]孙振民.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圣人观与内圣外王之道[J].理论导刊,2008(6).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篇3

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本主义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统治者的道德垂范,把法律作为实行德治的必要补充和重要保障.尽管它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 者:杜中新 李良 作者单位:杜中新(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李良(枣庄市孟庄镇周村中学,山东,枣庄,277133)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4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是儒学的创立者,或者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谓“儒”,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段玉裁注曰:“郑目录云: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显然,相对于法家学说而言,儒家学说更强调“德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有启迪意义的.

作 者:王晓琳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都江分部社科系刊 名:文史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年,卷(期):“”(1)分类号:B82关键词: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推荐阅读: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07-27

董仲舒名言07-04

德治与法治的比较研究05-23

德治06-25

德治传统08-03

以德治班08-09

上一篇: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课件下一篇:全国学联主题观后感心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