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

2024-09-28

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精选7篇)

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 篇1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

工作总结

院纪委

(2011年10月22日)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纪工委《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有关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的通知》(豫高纪„2011‟7号要求,我院结合学院实际,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按步骤基本完成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 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思路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会议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委会,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对活动进行了精心部署。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意见》要求,我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孙柏梁、院长李春迎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他副院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院纪委办公室,办公室主 任由学院纪委书记袁宪章兼任,相关部门参与工作。为做好该项工作,学院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中共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委员会 关于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方案》,并以党委文件形式印发执行。

《方案》明确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工作思路: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保证权力行使、资金运用、项目建设和干部成长安全,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纠风、改革等惩防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内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做到“关口前移,主动预防”,实现由侧重遏制向惩防并举、重在建设转变,由侧重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防控转变,由侧重监督干部向监督、保护、激励干部相结合转变,由侧重设置“高压线”向注重营造干事创业“安全区”转变,形成制度完善、程序规范、监督到位、考核和评价机制配套的体系。

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的部署,学院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在进一步明确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查准找全风险点、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实施有效监督、严格检查考核和建立健全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分成六个阶段进行,即:学习动员阶段、排查廉政风险阶段、确定风险等级标准阶段、制定防控措施阶段、加强监督管理阶段、检查考核和修正完善阶段。

(二)做出周密部署,进行逐级动员

5月16日下午,学院召开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动员大会,学院党委书记书记孙柏梁及其他班子成员、学院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孙柏梁在讲话中,对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做了进一步强调,并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纪委书记袁宪章就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工作向与会人员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各部门立即召开班子会,研究落实学院会议精神和《方案》要求,部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部门动员。在做好广泛动员和学习的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悬挂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宣传标语,开辟专题网页,增强“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影响力,在全院营造了“全员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突出工作重点,查找廉政风险

按照学院“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从6月4日起活动进入排查廉政风险阶段。我院全体党政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教师等所有公职人员全部参与,行政管理人员是活动的重点。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个人岗位职责查起,从工作流程查起,特别关注重要工作环节,要立足岗位,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要找准、找全,不要漏项,做到“风险订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保证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指导各部门围绕工作重点找准、找全廉政风险点,认真梳理决策流程和工作流程,对不完善、不具体的流程进行了细化和补充,首先要求每个人岗位职责清楚,工作目标明确,服务内容(对象)明确。在工作流程图清晰之后,指导各部门逐一查找各流程环节中可能发生不廉洁或违规行为的风险点,描述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整理出岗位风险、单位风险。

1、查找个人岗位风险。学院各部门组织全体党政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教师等所有公职人员对照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体评、组织审等多种方式,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每人填写了《个人岗位风险点自查表》。学院中层以下干部、教师等公职人员共312人、中层以上干部52人填写了《个人岗位风险点自查表》,经审核确认个人岗位风险点325个。

2、查找部门廉政风险。在查找个人岗位风险的基础上,学院各部门针对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重点是查找各项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如具有人、财、物管理职能和评先评优、职称评定以及基建、修缮、图书采购、科研经费使用、学生干部评选、党员发展、教育收费等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各 部门对照部门职责定位,查找出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填写了《部门(单位)风险点自查表》,经分管校领导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确认部门风险点76个。

3、查找学校风险。在查找部门风险的基础上,学院“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领导小组重点围绕单位“三重一大” 事项,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学院8人认真填写了自查表,经领导小组汇总审核后,确认领导班子及成员风险点33个。

(四)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

排查廉政风险阶段结束以后,学院在确保廉政风险查找质量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组织对每个岗位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等级的评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先由个人认定,然后由部门评定,最后由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表格,综合评定各风险岗位和风险级别,在此基础上,对各处室的单位风险级别进行综合评定,汇总后,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根据党纪条规、行政法规、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腐败行为发生几率以及可能发生风险的高低,我院将廉政风险等级从高到低评定一、二、三级。经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学院33风险岗位、廉政风险点109个,其中一级风险点33个、二级风险点51个、三级风险点25个。

学院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结合各部门的实际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完善防范风险的规章制度,细化防范风险的各项措施,把防控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细化到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确保岗位职责明确、岗位风险清楚、化解风险措施得力,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层层把关,互相监督,做到程序不缺、环节不少。加强对学院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与检查考核,做到决策前研究,决策中沟通,决策后有实施,过程中有监督。

2、在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等工作上,坚持任用条件,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3、在各类基建、购置等项目中严格执行立项、招标、物品采购相关工作程序,加强监督,严把质量关,做到公开、透明。

4、严格财务管理与监督,坚持层级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严格规范教育收费。

5、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坚持各项审批制度,规范资金支出使用程序。

6、在各级各类考核评估、评优表彰、竞赛、培训、进修、招生、考试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作纪律与工作程序等相关规定,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7、加强对重点工作的领导,深入调研、指导,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五)进行督导检查,推进工作开展

学院根据权力运行的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一级风险点由由学院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院级领导直接管理;二级风险点由学院分管领导负责、部门领导直接管理;三级风险点,由部门领导负责。为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发放调查表、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定期自查等方法,开展有效监督。为检查考核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提高活动质量水平,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各部门每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时通过听取各部门风险点查找方式、风险等级确定过程及风险防控措施确定等具体做法,查阅相关材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各部门“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均衡开展。

二、工作成效

在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指导下,我院“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强化了廉政意识

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以来,学院及各部门召开各层次的专门会议,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动员、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等工作的逐步推进,学院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开展查找廉政风险对于避免权力滥用,促进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中。

(二)完善了工作流程

学院各部门以“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认真理清岗位职责,全面梳理各项工作的流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风险点的责任人,健全了岗位责任制。经过梳理、调整、补充,各部门建立起更加清晰、合理的工作流程。

(三)建立了防控机制

按照《方案》要求,各部门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从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入手,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在工作程序、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注意发现重点部位、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共排查出109个风险点。在风险点查找过程中,各单位能够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创新方法。通过分头上报、统一汇总、部门讨论、班子审核、回头查看排查风险点。在 风险点查找汇总后,又专门召开部门会议研究审查风险点是不是找的全、找的准。部门围绕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与部门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了7项防控措施。各部门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促进了本部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工作,提高了反腐倡廉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三、活动主要收获

(一)找准风险点是重心。“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从梳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入手,围绕容易滋生腐败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逐一排查廉政风险,找准找全风险点,努力做到防止遗漏,不留死角。

(二)制定防控措施是核心。围绕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和措施,注意制度、措施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既符合行政工作的实际又符合预防腐败的规律,防止权力集中在部门或个人手中,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夯实惩防体系是中心。在“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实施过程中,将查找和梳理风险点作为一次廉政教育的过程,将制定防控措施作为一次完善管理的过程,将监督督促作为一次落实领导责任的过程,将“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和惩防体系中教育、制度、监 9 督有机地融和在一起。

四、主要经验

(一)组织领导是关键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院党委要把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学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活动实施。党委书记对学院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负总责,各党支部、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确保预防腐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是前提

学院领导小组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落实领导干部的具体责任作为前提。各党支部、各处室主要领导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切实负起全面责任,组织本支部、本部门人员参加好这次活动,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制定措施是保证

通过查找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把监督制约机制和预防措施纳入到业务工作中,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廉政风险防范就跟进到哪里,有助于将预防腐败的 10 关口前移,有利于实现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良性循环。

五、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院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职工对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一些做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造性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总之,我院通过开展“查找廉政风险,构筑拒腐防线”活动,明确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内容,明确了重点部位,确定了关键环节,提高了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逐步形成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我院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 篇2

1 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分析

尽管高校设备采购具有涉及资金量大、阶段环节多、波及面广、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廉政风险点分散等特点,但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可归纳为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3个方面。

1.1 业务流程

高校的设备采购流程各学校虽有差别,归纳起来基本都包括:采购计划的论证、采购方式的确定、招标文件的编写、招标采购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等,以上每一流程都存在风险点,从而为不正当商业竞争提供条件。下面就从以上诸方面入手分析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

1.1.1 采购计划的论证

高校仪器设备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性专项经费的投入,二是科研项目购置科研专用仪器设备的经费。后者由于经费来源不一、涉及面广、需求零散、数量较大,特别是对拟采购的设备缺乏认真的论证,为廉政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将完整的采购项目或设备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小项目或几部分,从而使每个小项目与每一部分预算金额达不到公开招标采购限额,规避招标;二是本来是成套设备,强调其特殊性或非标性,进而选择其他方式采购。如此一来,不但使学校资金效益无法保证,而且增加了采购的商业风险。

1.1.2 采购方式的确定

采购方式的确定是采购招标工作启动准备,是招标人计划明确后如何运作的抉择过程。其风险点主要表现为采购人员出于某种目的,未选择最合适的采购方式,如应该公开招标但采用邀请招标,将竞争性谈判与询价混为一谈;另外,设备使用人或采购者坚持强调所需设备“情况非常紧急”,这样就可以把本应公开招标采购的设备列入单一来源采购,达到自由选择设备供应商的目的。其实,这些所谓的“紧急情况”只是设备使用人或设备采购者的人为因素,其结果就是腐败现象的滋生。

1.1.3 招标文件的编写

招标文件的编写涉及设备使用者与采购者,两方面都有可能制造廉政风险。一方面,高校的设备采购计划无一例外都是由设备使用教师提出,设备使用者为了保证某个“友好”供应商得到合同,技术指标编写中关键性指标存在排他性条款,致使即使招标广大设备供应商也不能应约,这样只有“朋友”才会提出竞标,“朋友”采购围标等不正当手段,实际上形成了不公平竞争,产生腐败行为。另一方面,就是招标人出于某种目的在操作过程中刻意设定投标入门高或低门槛,以确保“意中人”顺利进入招标规定程序的情况。

1.1.4 招标采购

其主要风险点表现为采购招标公告不在公开媒介发布,仅在学校内部网上进行公示和通报,或通知个别相熟厂商,造成潜在供应商无法进入;另外,专家评审组名不符实,学校自主采购中,评标、定标不能完全由专家评审组裁定,设备使用者与采购者过多干预评审过程,甚至招标过程中还会融入竞争性谈判而演变成四不像,不依法操作使得公开招标蜕变成自由招标。还有就是采购者和竞标者共同参与合谋,有意对竞标进行不正确的评估,而与错误的竞标者签订合同。

1.1.5 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

此过程的商业风险主要表现有:签约过程中不认真研究核对招投标文件的条款内容而有意无意地出现规格不详、配套附件遗漏、违约责任不明等现象,从而导致与中标人签订变更招标实质性内容的合同;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招标人对所采购设备的生产过程与到货验收环节的监督无法延伸到位,主要由采购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去约束,靠合同供应商的诚心与设备经办人员的良心来自律,很少有经办人之外的其他人去认真复核投标产品和实际到货产品的型号与规格,交付设备的质量或提供服务的质量比合同要求的低。这就越意味着学校资金的浪费,而这种采购行为实质上就是另外一种腐败行为。

1.2 制度机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失去制度约束的权利必将导致腐败。高校制度机制产生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缺失、监督机制乏力、惩处力度不够、激励机制失效等。制度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策等;机制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设备采购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一是权力失去制度的制衡与约束,二是采购者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另外就是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政策,但在具体运作层面缺乏对相关规定的详细解释,或者没有操作程序方面的严密规定,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给个别人员开展寻租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1.3 外部环境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人的功利心理与机会主义行为被放大,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水准不断提高,可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并未得到相应提高。高校工作人员也同常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与非物质追求。在当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的情况下,当腐败现象不再仅仅表现为个别现象而发展成为群体性活动时,高校设备采购管理人员难免便会有人失足落水。一旦人性的自私性战胜道德观的约束,也必定同其他政治经济领域的掌权者一样,难以抵制诱惑,就有可能随波逐流,通过权力来谋取一己私利。

2 防范措施探讨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规范采购工作的业务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来避免或减少廉政风险的发生。

2.1 规范业务流程

规范业务流程就是要保证高校仪器设备从计划、论证到采购和验收入账按规范流程操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设备采购计划的前期论证,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选择正确的采购方式及编写合理的招标文件,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实施招标采购,严格把握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等,使采购工作变成真正的阳光采购。

2.1.1 做好设备采购计划的前期论证,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前期论证、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确定关键性技术指标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前期论证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教学科研适用的原则进行经费计划的论证。重点是设备采购的必要性以及所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指标、数量以及整体性等。参与论证的专家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避免将整体采购项目或设备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小项目、小设备,规避招标;二是区别独立成套设备与非标自制,可以为采购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减少采购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

实践表明,科学规范的论证方式可以消除采购流程中诸多“暗箱操作”的弊端,有助于促进廉政建设。仪器设备采购仅仅依靠道德自律或法律教育不能杜绝某些厂商与调研采购人员之间的合谋和腐败现象。在高校仪器设备前期论证过程中,如果监督制度完善、机制健全、措施到位,可以防止或减少一些人走上违法违纪道路。

2.1.2 精心编制技术文件,组织设备采购

在设备采购中,无论是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还是询价。技术文件的编制是采购到优质性价比设备的基础,对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来说还有合理的资质要求及评分标准的确定。技术文件编制核心是既要考虑不同品牌之间的不可比性,特别是知名品牌与一般品牌之间的性能差异,又要考虑关键性指标,避免出现排他性条款。只有技术文件编制合理,才能充分调动各生产厂家之间的竞争,使学校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价格下降的幅度也较大,同时,减少不公平竞争及腐败行为的产生。

招标投标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交易对象的市场行为,遵循竞争性、公开性和公平性的原则,具有程序规范、透明度高、公正客观的特点。通过竞争维护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以及自身利益与厂商利益的平衡,使设备采购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竞争,以获得价格、质量、技术等的优势来实现目标。正由于仪器设备招标采购是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由招标委员会集体评标决定。这种方式规范了设备采购的行为,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改购买行为由事后的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但是,与其他采购方式一样,在招标过程中,必须执行严格规范的招标采购制度,才能减少风险的产生,否则采购也只是流于形式。

2.2 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和谐的采购环境

加强高校设备采购管理,完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主要是在工作中注意研究新情况、探讨新方法、发现新问题。制定并完善科学、规范、制衡的仪器设备采购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实施计划、论证、招标、采购、验收、监督等主要环节的相对、有效分离。对需要招标采购的仪器设备严格执行招标公告发布制度、公开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建立完善的评标专家制度,对所有供货厂商都实行公平原则,所有招标内容、采购活动全程透明,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商业贿赂方面的保证作用。

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的思想道德及反腐倡廉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其他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构建高效、长效的防腐廉政体系。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的采购环境。

3 规范采购流程,做好设备采购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我校在设备采购工作中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控制流程及监督制度,有效保障了设备采购工作的进行。

3.1 充分发挥设备采购前论证的效用

设备采购首先要在源头上把好采购项目审批关。对大批量或大型设备物资采购,不论经费来源,都必须充分做好采购前的选型、可行性论证等工作。目前,我校对各类设备的论证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式:

3.1.1 国家专项计划建设项目

如“211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及各类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建设项目,此类项目主要用于科研设备的配置,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这些建设项目采用项目整体论证与个别设备单独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为:单台套价格在10万~80万元之间的采用整体论证的方式,专家组以校内专家为主,一般5位专家中3位为校内专家,2位为校外专家;单台套价格在80万元及以上的单台论证,除校内1位设备专家外,其余应为校外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为: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及配套设施,设备购置的必要性与完整性(独立成套设备与非标自制),参考生产厂商及主要技术特点,是否重复购置等。

3.1.2 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专用仪器设备

主要采取抓大放小的措施,就是严格审批单台设备价格在10万元以上的设备。1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科研部审核经费来源,资产管理处处长审批采购计划;10万元以上的设备则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详细的论证并填写《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报告》及《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方式审批表》,报资产管理处初审,监察、审计部门会审,最终由主管校长审定。

3.1.3 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

对这类设备的论证是按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建设任务书编制详细的设备配置清单,由资产管理处邀请校内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审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被邀请的专家都是学校已经离退休的老前辈,都曾经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而且,以其现在所处的有利位置,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直言利弊,并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校本科教学实验设备采购工作的把关起到了重大的、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加强了教学设备采购的主动性和有序性。

3.2 把好技术文件编制关,做好采购工作

对各类设备的技术文件编写,学校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如列入招标采购的设备必须提供至少3个备选厂商等,设备采购按设备的性质及特点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主要做法如下:

3.2.1 技术文件编写

技术文件编写由设备采购申请人以论证报告为基础提出技术需求,资产管理处初审,对单价在40万元以下的设备基本尊重采购申请人的意见,单价在40万元及以上的设备由资产管理处聘请1~2位相关专业专家进行会审,依据设备的单价高低及复杂程度而定。会审主要解决技术指标编制的合理性、先进性,避免出现排他性条款。

3.2.2 采购

我校对单价批量20万元、单台10万元以上的设备主要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个别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主要用于批量20万元、单台10万元以下的设备。并且学校对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都具有明确界定。在整个采购流程中,资产管理处的作用就是严格把关、规范程序。对预算价格在120万元及以上或国家有明文规定的设备,采用委托公开招标的方式,其他采用自行招标的方式。在自行招标中严格按照招投标的规定执行,管理者不参与专家组,招标全程由纪检及财务部门监督。并实施联合审批制度,即招标采购的设备合同除资产管理处处长签字审核外,还必须由纪委签字认可,财务处才给予付款及报销。对于个别特殊设备,如教师们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科研所需要的特殊的自制设备,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的,需要填写《采购方式申请表》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后,报资产管理处及纪委认可,最后报主管校长审定后,由资产管理部门、纪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同教师及相关技术专家(一般2人)一起与厂家谈判制订委托加工的合同,协商价格。

3.3 完善制度建设,认真做好服务

组织经常性的学习,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杜绝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把廉政建设教育贯穿于具体工作中,处长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处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与学校签订反腐倡廉责任书并坚持认真执行,同时,根据学校规定与科室领导分别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落实。按照中央和教育部提出的“标本兼治”的原则,把学校实施设备采购的效能监督工作作为从源头上杜绝和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入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设备采购程序,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存在于设备采购工作中可能滋生商业贿赂现象的土壤,推动设备采购的廉政建设工作。

另外,要摆正位置,提供优质服务。在采购工作中,设备采购部门是一个配合的位置,资产管理处应该是一个为教师们提供良好服务的角色,而不是让教师为我们的工作来服务。同时,要认清学校的采购工作离不开设备供应商的配合与支持,设备采购部门应该在设备需求人与供应商之间起到一个协调“中间人”的作用,只不过这种协调“中间人”的角色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采购工作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降低设备采购的廉政风险。

加强高校设备采购的管理是反腐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到事先防范就必须认清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制定并完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制约机制。发挥各种手段的配合作用和整体效能,就一定能把高校治理设备采购商业贿赂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钱大益,余涛,曹首军.做好高校设备采购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6~8

[2]洪向华.加强商业道德建设是治理商业贿赂的一项根本措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8:88~92

[3]高国民.高校材料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之廉政风险点探讨[J].山西建筑,2010,4:91~92

[4]杨国华.高校设备采购前期论证工作的管理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4:10~11

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 篇3

(一)围绕廉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查找思想认识因素在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风险。一是根据中央和省委构建惩防体系的目标、要求和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查找因认识片面僵化、思路狭隘而造成的惩防体系构建中的主观认识风险,增强惩防体系构建规划上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协调性。二是根据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要求期盼和当前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及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查找现有审计组织管理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中隐含的廉政风险,明确惩防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三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开展廉政建设和具体审计业务工作易出现顾此失彼,相互脱节的实际,查找制度设计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增强审计管理与廉政建设相互促进的交融点。

(二)围绕反腐倡廉制度措施的有效执行,查找制度管理因素在廉政建设上存在的风险。省厅领导和纪检监察人员深入基层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现场,与审计组长、市级审计机关纪检组长和被审计单位纪检监察人员座谈,对审计机关廉政措施布防、廉政纪律执行效果和重点部门及岗位人员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测评,以掌握实情,探索制度建设缝隙点、思想建设空缺点、管理工作薄弱点、潜在问题风险点。

(三)围绕审计工作要求和反腐败斗争形势需要,查找干部能力素质因素在廉政建设中存在的动态风险。通过问卷测评、资格评聘、对照检查等办法,关注群众有反映的人,表率作用和履职尽责有差距的人,受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的人,查找因小节、思想麻痹、管理松懈、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认知偏差、环境诱导累积而导致的思想蜕变风险和廉政风险,为有的放矢改进强化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二、围绕惩防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改革创新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廉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最大限度的化解防范廉政建设中各种潜在风险

(一)以有效发挥审计职能在促进廉政建设中的作用,防范认识与工作脱节造成的廉政风险。省审计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把促进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作为审计监督的第一要务;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监督的最高目标;把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监督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开展廉政建设和审计监督的根本方法;把坚持不懈地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保证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廉政建设的首要目标。

(二)以改革创新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制度、监督上防范廉政风险。一是从源头治理入手,营造客观、独立的审计外部环境,切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防范经济交往因素造成的审计廉政风险。近年来,省审计厅先后实行了所有审计项目审计外勤经费自理,设立专门报送审计中心,大力推广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按照业务类别和管理需要均衡调整处室人员编制设置,合理划分审计监督范围。实行审计人员和监督对象定期有序交替轮换和审计组长任职资格每年评审公布制度,建立审计咨询专家库,聘用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工程项目审计等措施,消除、减少不利于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履行职责的环境因素,从管理体制机制上控制防范不廉洁问题的发生。二是从分解权力,强化监督制约入手,对审计权力进行合理拆解配置,防止监督制约不力造成的廉政风险。通过调整增设计划综合统计处和审理稽核处,把原来统一集中在审计业务处室的审计立项权、审计权、处理处罚权分设在不同的职能处室,使权力配置较前科学合理,权力运行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三是从畅通监督渠道、完善监督制度入手,防范信息渠道不畅造成的廉政风险。通过审前召开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工作布置会,审计期间张贴执纪监督公示、开展执纪情况检查和无记名问卷测评、建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机制,审后由被审计单位单独填报廉政执纪回执单,审计组向监察室填报审计期间费用开支和执纪情况统计表,纪检组每季度通报厅领导和各处室执行廉政纪律情况,每年组织召开审计情况通报会和问题整改会,向社会发布重大审计事项审计结果公告等制度措施,强化对审计权力的多重制约监督。四是从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奖惩措施入手,防范职责不清、管理不严、导向不明引发的廉政风险。省审计厅每年制定印发全省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工作实施意见和厅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兑现。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修改、制定了《陕西省审计厅审计工作纪律》及其四项补充规定和相关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等激励机制,明确了责任追究处理处罚办法,强化廉政建设的导向作用。五是从引入竞争机制,搭建多侧面展示平台入手,主动引导不同层级人员对干好工作的关注力,防范精神空虚、不思进取造成的隐性廉政风险。通过每年举办处室工作成效汇报交流、计算机审计成果交流介绍、审计经验专题研讨、业务技能比武、评选优秀审计项目、编印审计专家经验、开设青年论坛,厅领导做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把干部职工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对工作的钻研、提高和能力素质的完善提升上,激发向上奋进力,抑制消极内耗力,增强倡廉促廉践廉的导向力。

(三)以探索创新廉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切入点,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防范认知偏差引发的廉政风险。省审计厅有针对性地把廉政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从认知引导入手,多途径多方式培养树立审计人员健康科学的生活价值理念,在情感交流互动中提高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自觉性。一是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理论、中省纪委及国务院、省政府、审计署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要求、审计工作有关制度纪律规定和正反典型事例、案例等。二是在学习教育宣传途径方式上着眼人的需要。每年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科学设计调配职工食堂饮食结构,教育干部职工养成简朴自然、慎食戒贪、适可而止的健康科学生活理念;每季度为干部职工作一次党课辅导或反腐倡廉形势报告,厅机关内网和电子显示屏上每周滚动播放廉政格言警句,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等,增强教育的凝聚力、影响力、信服力。

查找廉政风险工作总结 篇4

查找和确定廉政风险点 着力抓好廉政风险管理防范

——通化市工商局纪检组长 何文生

(2009年8月13日)

年初以来,通化市工商局严格按照省局《关于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在系统内广泛开展了以提高廉政风险意识、增强廉政风险能力、分析排查和确定廉政风险点、建立防范廉政风险工作制度措施等工作为重点,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行政收费和行政确认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全市工商系统廉政风险管理防范工作,全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目标迈进。下面,将我局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2009年3月21日,我局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认真传达了省局工作会议精神,并将廉政建设风险管理防范工作作为通化局纪检监察8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会议结束后,又专门抽出时间组织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传达各级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认真解决部分干部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一是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我无关”的思想,认为自己职权有限,既不想贪污、又不想受贿,肯定不会有问题,根本用不着防范与管理;二是认为“我们已经取消 1 ‘两费’,没有什么风险而言”,甚至还认为“我的工作岗位即不管钱、又不管物、更不管人,没有廉政风险点”等片面想法;三是一些单位或部门觉得搞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对同志的不信任,一定程序上会挫伤工作积极性,而且务虚、琐碎,难显政绩。为此,我们结合当前系统正在开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查找廉政风险点,管好风险点,筑牢廉政防线的重要性,认识廉政风险点,并管好这个风险点是预防干部职工和关键岗位人员少犯错误,减少错误,保障广大干部的清正廉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同时,为抓好廉政风险点的排查管理工作,市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县(市、区)局局长参加的廉政风险点排查管理领导小组,纪检监察室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真正把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查找廉政风险环节,确定廉政风险点的定位

为切实抓好查找排查廉政风险点管理工作,市局纪检监察部门结合系统工作实际,以及以往的案例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先后召开全市系统纪检组长参加的工作会议、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和党组会等会议,多次到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经反复酝酿,最后经市局党组会研究分析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通化市工商局查找排查风险的重点内容。

1.思想建设方面的风险。主要针对干部队伍个体而言,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阴奉阴违,我行我素; 2 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

2.机制制度方面的风险。主要针对部门而言,主要表现为: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缺乏可操作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贯彻落实不到位;制度过时未及时修订;制度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不能形成制度合力。

3.履职尽职方面的风险。结合工商工作职能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行政许可环节,因不注重学习导致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潜在证照办理过程中材料审查不严,不按法律规定程序办事,服务态度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发生工作差错等风险;以及在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行贿或人情照等情况,而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二是在执法监督环节,因工作责任意识不强、业务不熟、方法简单,潜在经济户口管理,特别是食品安全等热点行业监管措施不到位,对群众消费维权举报处臵不力,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能依法执法和文明执法,执法缺位或滥用职权,在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上不能坚持原则,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廉政风险点。三是在“两会”会费收取环节,因票据管理使用不规范,收费不开票据、乱收费、搭车收费,以及收费不及时结报等风险。四是队伍管理环节,因对干部队伍管理不严、教育不够、监督不力,潜在个别人违反法规纪律和禁令制度,影响工商形象;或部门和干部职工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可能收受礼金礼品而导致发人情照、办人情案的风险。五是在事务保障环节,因人生观、价值观不端正、思想麻痹大意、内控机制不严,潜在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相关资金、费用和公物或索取回扣的风险;以及财务人员不按财务制度办事,这也是滋生腐败的廉政风险点。

三、建立科学工作机制,提高廉政风险管理防范能力 廉政风险点排查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惩防并举,3 注重预防的方针,上至局领导,下至每个干部职工,针对工作岗位、职责权力等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抓好廉政风险点管理防范工作。

1.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查找岗位风险点。首先,要求每个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职责,重点围绕有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财物管理权的部门和环节,围绕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的重要岗位,将注册登记、市场巡查、违法行为查办、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作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重点;其次,做到从市局到分局,从单位到个人,采取单位查、群众评、领导提、组织审等方式,发动全市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进行廉政风险点的分析、查找。第三,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对照检查,分析并查找出自身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制定防范措施。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2.确定和评估廉政风险等级,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根据各廉政风险点不同的行为特点,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科学合理地评估廉政风险的等级,对不同等级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明确不同的监控人和责任人,实施动态式管理。一是将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以及重大行政执法行为,视为一级风险点。二是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审批、自由裁量权使用、罚没物品入库及处理、公车管理使用和维修、公务接待、行政许可受理和审查、日常巡查监管、行政处罚案件核审等视为二级风险点。三是将年检验照、投诉举报、来信来访,办公用品采购,公物管理,服务规范等视为三级风险点。一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重点监控;二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重点监控;三级风险点由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随时掌控。对这些风险点要加强动 4 态管理,随时调整风险等级。同时,还要对那些一般性的、廉政风险小的岗位加强管理,坚决杜绝顾此失彼等现象的发生。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防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阶段的工作任务,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使制度真正成为工商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和干部必须遵守的刚性要求,不再有弹性执行的空间。截止目前,我们相继修订和完善了通化市工商局《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暂行规定(试行)》、《规范检查收费处罚行为暂行规定(试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试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规定》、《关于加强公务接待活动中有关廉洁自律的暂行规定》等44项制度。

4.多措并举,确保风险防范管理落实到位。一是公开廉政风险点内容,让干部职工有针对性地查找和确立自身廉政风险范围。二是分层督察。要求各县(市、区)工商局、基层工商分局(所)都要成立督察组,分级、交叉进行督察。同时,要加强与廉政监督员、政行风监督员的沟通与联系,组织开展调查问卷、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征求意见等活动,着力建立干部廉政测评、预警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监督。上半年市局聘请市政府政行风监督员组成4个明察暗小组对全市7个县(市)区局和10个直属分局的年检验照、执法办案、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10个方面进行了明察暗访;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座谈会一次,其中,征求意见45条,梳理归纳出意见和建议12条。三是建立健全廉政公开制度、廉政告知制度、廉政提醒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始终让基层工商人员处于群众监督之中。四是要进一 5 步完善政务督查督办机制。通过对廉政风险点实施防范管理,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促使干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理念,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推进干部廉洁从政和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查找风险点,确定风险点,管理风险点,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的要求,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总体思路,全面抓好反腐倡廉和队伍建设工作,为促进和服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通贵乡多措并举查找廉政风险点 篇5

通贵乡五项措施查找廉政风险点 通贵乡紧密结合乡镇干部职责岗位实际,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建立健全干部廉政风险库,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做好准备。一是认真梳理岗位职责。分领导班子、站室负责人、工作人员三个层次,分别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照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领导班子重点查找班子建设、班子决策、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程项目决策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站室负责人重点查找在工作谋划、审查把关、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一般干部重点查找财物管理、工作落实、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二是对照《廉政准则》进行自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八条禁止”和“52个不准”,明确党纪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联系工作实际,对照《廉政准则》,查找可能产生失职渎职、假公济私、作风不实、吃拿卡要等廉政风险点。三是在班子成员、站室负责人、干部之间开展互查互找活动。全体干部互相查找对方岗位存在的风险,要求干部详细梳理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尽可能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在乡政府办公大楼醒目位置设置征求意见箱,每位村民都可以对乡领导、单位及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党政办公室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一登记、分类,经纪委审核列为风险防范点。五是对查找风险点进行公示。为了确保各级干部廉政风险点查找的问题客观、准确、全面,将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监督。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总结 篇6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我公司对廉政风险的预警防控,着力推进防腐倡廉制度建设,有效提高预防腐败能力和水平,更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现提出我公司开展了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我公司接到上级文件后,全矿上下积极行动了起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七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深入开展煤炭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为突破口,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排查,把廉政风险查到点、防控机制建到岗、监督对象定到恩,着力构建预防更加超前、监督更加有力、制度更加完善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二、目标明确

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清权查险、监督防范、预警控制、考核追责,形成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着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不断创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利于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有利于推动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清权查险

1、清理公共权力。各部门要对各自行使的权利进行全面梳理、逐项规范。重点要对关键岗位进行严格规范,并按照各部门内部分工不同,列出工作运行流程图和工作岗位职责规范制度,力求达到责任更加明确,流程更加优化,监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

2、排查廉政风险。针对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权利运行风险、管理风险、制度机制风险以及人员素质风险,从“个人岗位、科室职责、单位职能”三个层面,采取“自己找、职工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等多种方式,排查工作生活中各个环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重点在民主监督与管理、投资项目和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排查风险;着重在物资采购、人事劳动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点部门排查风险。

3、评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评定按照县纪委要求进行。评定采取个人自定、组织核定、集体审定等方式进行。等级评定后,汇总制

定出了“廉政风险等级及防范措施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进行修正。

(二)监督防范

监督防范是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核心。为此我公司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监控相结合,内部防范与外部防控相结合,组织协调与部门具体实施相结合,建立“自我预防、公司联防、职工群防”三道防线。

1、自我预防。依照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职务安排等情况,对照履职、执行制度的实际,对查找出来的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认真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具体的、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始终做到自警、自省、自查、自纠、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以及其他重要岗位人员,按照防范措施,作出了廉政承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2、公司联防。要重点围绕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实行票决制、听证制等,对提拔任用、评优评先、奖励惩处等事项进行了研究。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流程,健全完善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防控措施,锁定履职权限、规范工作规程、实行权力的相互制衡。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权力,在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有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等级一般的权力,在部门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部门分管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较低的权力,由部门负责人直接管理和负责,切实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3、职工群防。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发挥监督力量,利用日常检查、民意调查、信访举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监督渠道和手段,形成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监控。

(三)预警控制

预警处置是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对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已经出现了错误苗头、错误倾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一种制度。

1、建立预警信息收集制度。公司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的收集由矿委负责,惩防体系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全公司预警信息。各部门要定期上报预警信息;同时要通过对防范措施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对及时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定期上报。

2、建立预警信息分析制度。逐步建立预警信息民调制度、民主测评和评议制度、信访举报制度及保密制度。通过对收集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建立预警信息分析制度,逐步形成了客观全面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分析系统。

3、建立了预警信息反馈制度。(1)谈话提醒。对预警信息涉及的议论性、现象性、一般性问题的部门和个人,及时予以谈话提醒。(2)内部通报。对一段时间内带有集中性、普遍性的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问题,以内部通报形式进行警示。(3)媒体公开。对预警对象的问题,视情况予以在媒体公开和曝光。

4、建立了预警信息处置机制。根据风险等级,预警处置实行“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分级管理。一级预警指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情节严重但不构成违纪立案的,进行调查、督导整改、集体谈话、组织处理等预警处置;二级预警指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有倾向性问题且情节较重的,进行诫勉谈话等预警处置;三级预警指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情节轻微或存在群众议论较多的苗头性问题的,进行谈话提醒、责令说明、纠正偏差的预警处置。

四、不足与改进措施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本次开展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我公司在不断探索中进行的,因此有很多不到位和遗漏之处,针对还有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点和岗位权利不规范等方面,我公司要继续加强此项工作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切实加强领导。各部门要把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带头制定和落实预警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预警防控工作。

2、稳步协调推进。要紧贴实际和自身工作特点,坚持预警防控工作于经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评,增强预警防控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设审计廉政风险防范初探 篇7

一、加强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大意义

1.审计廉政风险是指审计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 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 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 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 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2.开展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 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实现关口前移, 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 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权、增强预见性, 真正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二、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

防范廉政风险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目的, 也是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检查、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四项审计监督权。审计权力运行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 权力寻租风险也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 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涉及参与审计事项的各层次人员。

1.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 存在“审不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 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 除安排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任务外, 各级审计机关都有自定审计项目的权力, 而且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安排审计项目时, 哪些单位安排审计, 哪些单位不安排审计, 没有统一的要求, 存在“审不审”的权力寻租风险。

2.在实施审计时, 存在检查力度“大不大”的权力寻租风险。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 现场审计是否查深查透是一个关键因素。《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虽然对现场审计提出了操作规范, 但如何抓住审计重点和判断可能存在舞弊问题未能做出具体规定。审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审计实施方案、能否发现问题、初步发现问题后是否进一步查证, 涉及需要变更审计实施方案的、能否主动提出, 很大程度上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造成审计在实施阶段存在检查权力寻租风险。

3.在出具审计报告时, 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报不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 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 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这就涉及三个环节, 而且存在权力寻租风险:一是审计人员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避重就轻、隐匿一些审计发现的问题;二是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是否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内容;三是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评价是否文过饰非。

4.在审计处理处罚时, 存在“妥不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由于财经法规政出多门, 存在同一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轻可重, 导致审计机关在处理处罚上具有选择余地, 存在处理处罚轻重的权力寻租风险。

5.在案件线索管理上, 存在“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 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 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 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案件线索短时间内难以理清, 对相关责任人是否需要追究党政纪和法律责任判断不准确, 有可移可不移的问题, 存在案件线索“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

三、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措施

针对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相关规定不明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监督不到位等情形, 是审计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寻租可能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深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 防范廉政风险, 规范审计权力运行, 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建立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 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

一是筑牢勤政廉政思想防线。借助党风廉政教育、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执法教育等活动平台, 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法纪观念和审计职业道德意识;并通过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表彰先进典型人物、举办廉政教育宣传栏等措施营造廉政审计氛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激发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审计职责、忠诚审计工作岗位的思想情操, 增强审计干部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功能和做好审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构筑廉洁审计内控防线。建立完善《审计工作责任制》、《审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对审计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审计程序管理、审计人员行为管理、审计工作质量管理、审计纪律及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建设, 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 从源头上防范审计廉政风险。

三是注重细节抓跟踪, 严防审计实施过程风险。对审计项目实行全程跟踪, 对重点项目和项目的重点环节实行重点跟踪, 及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重点抓好审前调查环节, 为审计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时抓好现场审计实施, 防范审计过程暗箱操作等。

四是规范运行抓质量, 不断提升审计成果水平。实行集体会审制, 项目审计终结由相关领导及法制复核人员集体听取审计情况汇报, 集体研究把关, 防止个人说了算, 私自消化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审计过程中出现错漏和违纪违规行为, 按照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予以追究;实行三级复核制, 是由科长、法制复核人员、局长办公会逐级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把关;实行审计公示制, 每一个项目进点时都要在被审计单位的醒目位置张贴审计公告, 告知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组人员的组成和审计纪律, 并选择部分审计结果在适当场合予以公开, 接受社会的监督。

五是动态管理抓监督, 强化廉洁审计制约机制。始终坚持审计组全程跟进政府投资项目, 全程跟进投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 对审计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纪律和审计工作纪律情况实行全程监督, 动态管理, 做到定期、不定期地到被审计单位明查暗访, 及时掌握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情况, 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张贴审计公告、签订审计承诺书、发放廉政反馈卡等措施多方位拓展监督途径。

摘要:建设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 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实现关口前移, 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法律赋予了审计权力, 但是在审计权力运行过程中, 权力寻租风险也伴随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而产生。文章就审计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意义、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及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措施, 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妙辉, 叶向阳 (福建省漳州市审计局) .防范审计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思考, 2010

上一篇:沽源县农业合作社下一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