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不了我的身体?”

2024-09-17

“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不了我的身体?”(精选2篇)

“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不了我的身体?” 篇1

(文/Carrie Barron, M.D.,译/P_blast)

“甜美而凌乱的着装比处处严苛的艺术更让我着迷,”(诗人罗伯特・赫里克)

这句话来自我与我的客户Brianna的一次对话,已经过我的转述。

“我的饮食习惯正在折磨我。不仅是因为想到那些多余的脂肪,这自不必说。在镜子中的自我检视和畏缩,在商场橱窗的反射中瞥见我松垮宽阔的大腿,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生活,一个普遍的、持续的对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状态。”

我不相信“爱自己的身体”这回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我不爱自己的身体?因为,从自己那令人失望的身材中我感受不到那股喷涌而出的暖流。我尝试着去爱它,但它仍然让我困扰不已。相对于爱,可能忍受、接纳、甚至是包容才是更恰当的词汇。寻找一种方法去带着缺点工作,甚至让它变得美丽。如果我能从容地面对自己,我可能会忘掉自我,少些担忧或自恋。我只是不自由,没有那么无忧无虑。并非我不考虑别人、我的家庭、朋友,我考虑他们,而且考虑得很多。我只是担心自己会被评价、批判,被嘲笑像个小孩子。曾经有段时间我很胖,皮肤很差。有人和我说我跳舞时就像是“抽筋”一样。

有个关于歌手Carol King的秀,里面说到你“像你自己感觉到的一样美”、“面带微笑地醒来”。但当有人明显比你漂亮、脸蛋好看、大腿苗条,上面这些事真的是很难做到。我的意思是,有没有一个对于身材线条的审美评价,就像一座房子、一间屋子、一具雕塑、风水或是水流的线条在美学上的评价?我认为有些(身材)比例很好,但有些则不。它是否由对称性、旁观者和一些偏离你喜好的事物来评判?到底是什么愉悦了眼球?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致。或许它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

如果异常的美丽使我们震惊、着迷、产生敬畏之心,那么一个人、一个地方或一个事物的美丽则具有力量。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公司有两个候选人竞聘同一份工作,公司雇佣了穿着较好的那位。完美剪裁的正装、染过的头发和闪闪发光的鞋子――她用自己对细节的注意打出了漂亮的一拳。她不是一个非常聪明睿智的人,但她悉心准备的表现显然让人为之倾倒。第一印象和惊艳的表现,它的实际意义或所传达的含义、让人们对此着迷的程度、带给人们和你交谈、沟通的迫切希望,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就是表面上的东西的力量。

假如有美丽和不美丽的区别,要是你达不到标准,你还怎么生活?怎么继续下去、感受美丽、有雌性气息、像个女人?在这方面我确实很纠结,

也许梳妆打扮就是一切,尽可能使用你所拥有的。即使你试着将美重新定义成更有选择性的东西,你也可能被自己将要说的话所吓到:美,就是一个完美的脸蛋,和一个洗衣板一样平坦的小腹。

但然后呢,当你被动摇时你究竟为何被动摇?我注意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人们具有这种突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创造出诱惑力。这种态度就像是:“我不在乎你怎么想,反正我有事情要做。”其实我们都需要一点这样的态度。

诚然,纵观整个历史,美丽的概念是变化的:丰满的/瘦弱的,大额头/小额头,直发/卷发,诸如此类。你能说美丽无关无关紧要吗?对美的病态追求使人焦虑,让人感觉很没用并且很丢脸。就算是为了不冒犯这个世界,一些打扮是必要的,但在这方面考虑的太多就会显得很老土很无聊。我的意思是随着年华老去这种追求会在哪里离你而去?总会有另外一种潮流。

我想,去对某些事情产生兴趣吧,比如生命、其他人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一份事业甚至一份负债。我的一个朋友说给她的家人做饭让她吃的更少,给别人做饭带走了她的饥饿感。有些人记录细细品尝的感受,而不是去记录胡吃海塞的感受。可能会比你的理想体重稍重一些,但你享受到了提拉米苏的美妙。所以为何要担心自己的美丽而让十磅体重统治你的人生?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在一本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一张老妇人的照片:她来自法国南部,照片中她咧着嘴笑着,叉开步子站着,穿着一双黑色长筒袜、紫色裙子,一张圆脸上脸颊红润。对我来说,她的微笑像是在说她可能是世上最快乐的人,所以我把这张照片挂在了浴室里。

作为一个孩子,有时早晨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会感到很泄气,然后就不想去上学。但有种感觉很难描述,就是虽然感觉很糟,但内心里会感到自己很特别。一种诡异的略私密的内心深处的自尊驱使着我。尽管发生了这一切,这不是虚荣心而是自我肯定。就像是,不管怎样,都有一些事等着你去做。

我讨厌表现得很陈腐,但内在美,就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更持久的,这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这是为了让你感觉好些的说辞。Brene Brown 说移情作用是治疗害羞的良药,就像是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其它事情上,自我意识就会消失不见。

当你在内心拥有了这个“方法”,快乐、自尊和情感寄托就更有可能出现。

本文经由P_blast翻译,非商业请注明译者及来源心灵咖啡网,商业使用请邮件联系:wayne.wu@psycofe.com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理学人”?――心理学圈子里的人都在这里!)

一个内向的人是如何与世界交流的?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人的内心

在每一次转折中找寻生命的方向

你能迅速和人打成一片吗?(大五人格之外倾性量表)

为什么我不喜欢我的宝宝 篇2

李彦当妈妈4个月了,公司一直希望她尽快回去复职,但李彦一直拖着不肯回去。这天,当老公也劝她把孩子交给老人,赶紧回去上班时,李彦把衣橱里的职业装全拖出来往床上一扔,嘶喊道:“你叫我穿什么衣服去上班?所有的衣服都穿不上,今天带他去打防疫针还被医生误认为我是保姆……我恨这孩子,要不是生了他,我也不会身材臃肿得像个奶妈。”李彦老公斥她不可理喻:“竟把减肥当成世上第一大事,生了孩子胖一点,不是很正常的么?”还说她是中了“以瘦为美”的毒。两口子闹得不欢而散。

解析 有这种想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新妈妈有点自私,而母爱之所以神圣全在于无私。在产假要结束时,新妈妈的烦躁感达到了一个峰值。不只是“脱节这么久,回去是否能胜任”困扰着她们,身材和体重也同样困扰着她们,特别是当杂志上的“辣妈典范”都声称她们能在40天内瘦到45公斤时,体重下降缓慢的新妈妈就会将一肚子郁闷释放出来:“为生这孩子,我面目全非,这代价也太大了点儿吧。”

母子健康建议:像李彦老公这样的反应会火上浇油,加剧妻子对孩子的厌烦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要教会她如何去应对同事和客户的反应:“你不如自嘲一下,公司年会上演小品,要是需要有人扮个保姆啥的,我真能本色出演。”李彦会发现,只要能自嘲,体重带来的郁闷感也不会那么深重了;另外,李彦老公也应让妻子认识到,40天之内瘦下来是伤身的,一般新妈妈会在孩子出生后5~9个月间瘦下来,复职工作会加速瘦身,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了,同时那种与社会脱节的烦闷感也会下降,这样新妈妈那种“我为孩子做出了不可挽回的牺牲”的负面情绪也会烟消云散。

高怡然两口子本想丁克,熬到35岁,顶不住双方老人的压力才生的女儿。因为是高龄产妇,怀孕时受到两边老人及老公的“国宝级”关照。谁想,孩子一生下来,所有的人都围观孩子去了,产妇这边反倒没有人慰问一下;加上婆婆一直在催逼着喝又浓又腻、寡盐少味的催奶汤,高怡然更为烦闷:“早说不要生这孩子,你瞧,我现在除了是一奶牛,还是一用完就扔的抹布女!”高怡然老公中年得女,正宝贝得不得了,一听此话气坏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缺乏母爱的人!”

解析 新妈妈会跟孩子因为争宠而闹别扭?真的会!特别是新妈妈怀孕时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照,孩子一生下来身边亲人都“移情别恋”了,新妈妈自觉地位下降,有时就会迁怒于孩子。

母子健康建议:此时,指责新妈妈没有母爱,只会进一步加剧妈妈和孩子的隔阂,高怡然的老公应当多关心家里的“功臣”:“孩子再可爱,将来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的,将来陪我到老的还是你嘛,所以你在我心中永远排第一位。”也要对妻子此时的烦躁予以体谅:“产后脾气不好是很正常的,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引起的,带孩子又劳累。我会尽力帮你忙,让你休息好。”这样,新妈妈的委屈感就不会发酵膨胀,对孩子的抵触心理就容易放下了。

江楠的儿子现在快满半岁了,江楠和老公还在分居冷战期,老公在江楠卧床保胎期间出去约会初恋女友,还有过一段私情,这一点令江楠愤怒不已。尽管老公后来忏悔过,江楠一时也下不了离婚的决心,但每次听公公婆婆喜滋滋地说:“看这孩子,简直和他爸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江楠就对孩子生出嫌恶之心:“竟然长得一点都不像我,到底是他们家的种!”

解析:对于江楠来说,说孩子是无辜的,“长得像谁又不是孩子能决定的!”“对他老爸的不满,不能迁怒于孩子”,诸如此类的大道理是苍白无力的,现在,“长得像我还是像他”在江楠眼中,意味着婚姻中的双方,将自家品性遗传下去的一种较力。

母子健康建议:既然是这样,劝慰应当顺着江楠的思路走,不要去踩她的痛点,要强调她和儿子的血脉联系是怎样的根深蒂固:“其实,孩子刚生下来长得像父母中的一方,长大后往往会像另一方。”“谁带得多,谁温柔地对待孩子,孩子会慢慢长得像谁,因为你的品性气质都会投射到他身上。你想影响他更多一点,还是更少一点呢?”

林惠的女儿两岁半,学话很迟,长得怯弱,送去小托班后老是坐在小角落里,只有一个家境长相都很普通的朋友。老师对林惠说,你家女儿要多见见人,性格太内向敏感,发言像蚊子哼,逼她大声点就眼泪汪汪,这样将来怎么适应小学生活?林惠带她去和朋友家的小孩玩,感觉特别没面子,人家的女儿都是长得又美,性格又大方讨喜,表演起幼儿园学得的本领一套一套的,只有林惠的女儿像小老鼠一样怯生生,让她表演什么都说“我不会!”林惠急得说:“我昨天还看你在家手舞足蹈来着,怎么这样不出趟!”又怪老公说:“这种不出趟的个性肯定是遗传你们家的!”好么,这一来就直接点燃了两人的战火。

解析:靠孩子“挣脸”,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自私呢?虽然对完美主义的妈妈来说,一个长相出众、聪明外向、有表现欲的孩子是如此的重要,就像她随身携带的一枚勋章,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的“梦幻小孩”,身为妈妈,面对现实、消解沮丧感的前提,就是承认“孩子是另外一个人”“她有时并不如我所愿,这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上一篇:美丽的小区-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下一篇:淳安选派干部到重点工程挂职锻炼实现双丰收